学习心得先学后教(精选8篇)
走进校园,一条条醒目的标语随处可见:“请、您好、谢谢、再见”,“踏着夕阳问一问,今天有多少长进?”,“迎着晨风想一想,今天该怎样努力?”,“不以大欺小,不欺辱同学”,“把饭吃饱,不浪费粮食。”,“你能行。”,“抬起头来走路”等等。这些标语具体、亲切、实在,是暗示、是开导、是激励、是安慰,胜过千言万语,无处不渗透着学校从行为习惯、文明用语、德育教育等细节入手,从一点一滴做起,使学生一走进校门就开始接受无声的教育。
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
我对永威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解:
“先学”,先学不是预习,先学比预习更有效。“先学”之前教师要讲一两句,明确提出学习目标,并出示自学指导,使学生明确自学的方法、目标、要求,让学生很快通过引桥,走上自学的快车道。在“先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巡视、个别询问、板演、提问、讨论等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认真分析,为“后教”作好准备。
“后教”,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的倾向性的疑难问题,对学生通过自学已掌握的,一律不教。老师始终起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得出结论。后教实质上还是学生讲、学生互相教。老师主要对规律、方法、注意点等进行点评。“当堂训练”,当堂训练不仅仅是考试,还可以是测试,也可以是动手、动口的训练。对于当堂训练,让学生独立地、快节奏地完成,教师不
1做辅导,学生不得抄袭。这样的课堂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减轻学生课外过重负担所必不可少的。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由“重教”转向“重学”,促使教师把备课、讲课的功夫花到引导学生学习这方面来,不仅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的各种能力不断增强。从课堂教学可以看出,它很注重实效。首先,从教学手段来看,它较单一,没有花架,仅仅是一些简单的辅助设备,不像目前有些观点,上公开课就离不开花哨多媒体;其次,它上课的时效性很强,不注重导入,不在无为的地方花时间,从它的课堂教学模式完全可以看出,而是针对问题下功夫,通过思考、讨论、互相解答,堂堂清、日日清等落实教学目标和提升教学质量。
二、对永威学校的课堂教学中,最深的几点感触是:
1、以学生自学为前提,然后及时地训练所学知识,打破了传统的引导讲解的教学方法。
2、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非常突出。在课堂上,教师尽可能让中等生,后进生把容易错的问题展现出来以便于共同讨论并最终解决,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
3、“兵教兵”充公调动各类学生的积极性。处理问题简捷,不拖泥带水,问题与另一个问题之间过渡快,要求学生的注意力要高度集中,紧跟教师的指导去主动学习。
4、注重课堂时效性和实效性。教师敢于放手,相信学生自学的能力,对学生能解决的问题不重复讲解以免打击学生自学的积极性。这就要
求教师备课要非常认真,不仅是体现在教案上,还要体现在课本的标识上。另外,教师要对课堂有预见性的预案,借此来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5、课堂教学质量意识强。运用“引导讲授”还是“先学后教”那不是绝对的,教法是灵活多变的,大多数时间这两种方法是以第二种方法为主而第一种方法穿插运用。
6、教师非常注重学生良好行为学习习惯的培养。
三、我认为在学习引用此种教学模式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采用大容量、快节奏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学生易懂,但课后学生遗忘也较快。因此,老师最好引导学生及时复习,适当布置精简的课外作业,加大周测,月测的力度,以促成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长效记忆。
2.注重后进生的转化却易淡化优秀生和特困生的培养。永威学校采用了“兵帮兵”学习模式,值得借鉴。另外,对于课堂作业或课外作业能否进行分层次布置,值得探讨。
3.课堂教学不仅要注重完成知识与技能目标,还应该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四、通过学习对我有以下几点启发:
(1)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倾向性的疑难问题,对学生通过自学已掌握的,一律不教。
(2)教的要求,要寻找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还要引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毛病。
(3)教的方式都让已掌握的学生先讲(即使倾向性问题,也可能有人会),如学生讲对了,教师肯定,不必重复;讲得不完整、达不到深度的,教师要补充;讲错了的,教师则要更正。
我校思想品德学科“先学后教, 自主合作学习”的教学基本模式如下。
第一步, 导入环节 (1分钟) 。我们大胆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 重新建构。如:用故事导入, 激起学生兴趣;用时事导入, 唤起学生的爱国热情;用问题导入, 启发学生产生疑问, 自主解决问题;用名言警句导入, 启发学生思考, 合作探究;等等。
第二步, 出示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2分钟) 。做法:显示在屏幕或小黑板上。
第三步, 学生自学, 教师巡视 (8分钟) 。根据学生情况灵活运用不同方法。方法一:学生没有养成很好的自学能力 (如七年级学生) , 自学时还有一部分学生看不出应该掌握什么、什么内容是重点、自己什么地方还是薄弱环节。我们一般针对内容的易与难设计3~6个问题。让学生根据提纲在书中圈、点、划、记找答案。方法二:学生在自学时能初步拟出本课的学习提纲, 向教师提出问题, 达到基本把握本课主要内容或基本知识点的目的。
第四步, 生生互动, 师生互动, 解析疑难 (7分钟) 。学生各自独立思考, 自主解决简单的问题后, 同桌交流自学成果, 把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与小组同学交流, 请同学帮忙解决。仍无法解决的问题就由小组代表向教师提出, 由教师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第五步, 合作探究活动 (10分钟) 。主要对复杂的问题, 展开讨论。教师必须让小组明确讨论任务, 规定时间, 充分让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交流, 学会去粗取精、提炼升华出理性的结果。
第六步, 小结 (2分钟) 。要求简洁明了。主要是对课堂学习内容的小结, 也可以是对课堂学习表现的激励。
第七步, 当堂训练 (15分钟) 。主要设计有层次、针对性强的问题进行训练, 对选择题要当堂解决;对分析题, 有必要当堂点拨。然后再让学生进行训练, 及时纠偏补错, 使知识牢固掌握, 能力自然增长。
通过实践, 笔者发现这种教学模式有利有弊。
一、有利的主要表现
1. 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提高
叶圣陶曾指出:“教是为了不教。”教师的教是为了达到不教的目的, 达到学生自学的目的。一般七年级学生自学是按照教师的要求自学教材, 教师给出提纲, 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自己读书, 把握新课的大体知识结构和基本的知识点。八九年级学生在这个基础上要求更进一步, 能基本把握本课主要内容或基本知识点, 会提问, 能就相关内容提出质疑。两年多来我校思想品德课采用新模式教学后, 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提高。
2. 彰显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 从而高度集中注意力, 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会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 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巧妙设疑是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关键环节。根据学生情况让学生设疑, 学生能力提高更快。实践证明:问题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让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 保持着较高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 政治课的学习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 而成为一种享受、一个愉快的体验
把学习的主体地位让给学生, 把枯燥乏味的理论变得易于理解。对复杂的疑难, 教师提供时间, 指导方法, 充分让小组合作展开讨论或辩论, 互动交流, 使学生灵活运用课本知识。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老师则是点燃学习兴趣的火炬。”有了兴趣, 才会主动积极, 执著地去探索, 使学习获得明显的成效。从实际情况看, 学生对哪门课感兴趣, 便会对哪门课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并萌发积极的思维意识。新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从而能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 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练习, 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当堂训练, 教师出示训练题目, 学生独立完成作业, 学生互评作业或由教师批阅。教师当堂批改或展示完成的学生作业, 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查缺补漏。如果学生总结的深度不够或者不全面, 那是教师“引导”这个工作没有做好。只要教师引导得当, 学生可能比教师想得全面。因此让学生多动口、多动手、多动脑, 能更好地培养他们的能力。
5. 体现了集体备课的力量
采用“先学后教, 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上课, 在一节课内完成所有环节, 容易出现内容和时间上的矛盾和冲突, 往往是时间满足不了内容的需要。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研究和总结, 练好内功, 合理备课, 特别要做好集体备课, 精选习题, 科学灵活地驾驭教材, 处理好课堂教学结构。教师的备课量大, 耗费在备课上的时间和精力要大于授课的好几倍。例如目前我校实施的学案导学正是集体备课的结果, 我们花了不少时间进行导学案的设计, 从个人的初稿到集体讨论修正后才成为课堂上师生共用的学案。学案设计越合理, 课堂教学效率越高。因此, 建立学科资源库, 管理完善教学资源, 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交流, 有利于学科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教师的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弊端的主要表现
1. 教师引导很难到位, 深度不够
由于有些教师总怕学生听不懂, 有时就讲得多了些, 讲多了就导致时间不够。例如讲一些与主题相关的社会现象并进行分析, 这种现成资源的挖掘与补充, 知识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学生很难自主展开。如果不讲, 学生没能结合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热点共同探讨, 发表自己的看法, 又感觉知识深度不够。
2. 各环节的完善落实有一定的难度
如果自学提纲的设计不够明白易懂, 就会导致学生占用时间太多, 不利于各环节的完成。虽然各环节有时根据需要可以调剂时间, 但或多或少会影响到练习的落实到位。
3. 有的学生讨论问题没有真正进入角色
展开讨论的目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分析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可是如果讨论题设计不够明了, 分组讨论任务、职责不明确, 有的学生就会趁机聊题外话。尤其是来自农村家庭的学生, 自主学习能力不强, 合作意识淡薄, 如果教师把握不好, 可能会导致浪费时间或流于形式。
4. 课堂上拓展空间有限
开放性试题要求教师进行开放性教学, 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正如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诺贝尔奖获得者温伯格所说:“很重要的一个素质是进攻性, 不是人与人之间的进攻性, 而是对自然的进攻性, 不要安于书本上的答案, 而要去尝试一下, 发现有什么与书本不同的东西。”这就是说, 要鼓励和指导学生敢于标新立异, 对学生独树一帜的想法和做法, 要给予肯定与支持。“先学后教, 自主合作学习”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我们。
三、关于对策的思考
1. 自学提纲的设计更加细化, 要针对内容科学地设计问题。
让学生能自我完成, 让他们有一种“我能行”的自信心, 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进一步放手让学生学会提问, 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多层面、多角度提问的能力, 掌握提问的方法和要领。
2. 课件制作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
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适时恰当地链接社会生活, 如典型的社会热点与教材内容的衔接有:抗旱、抗洪救灾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雅安地震与珍爱生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民族精神;选举法修正案与平等的权利;我国“神舟八号”与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班德气候大会与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和链接典型的社会热点, 确定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能使教育更有针对性, 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
3. 讨论、探究方面, 提供时间, 做到主题鲜明, 目标明确, 民主平等, 人人参与。
鼓励学生敞开心扉, 大胆交流, 积极合作, 锻炼能力。
4. 展示一定数量、质量上乘的练习题。
重要观点或内容, 课堂上及时让学生理解并学以致用。
5. 新课导入、教学中的过渡和衔接应力求简洁、明快、紧凑;
浅显的内容节奏宜快, 还可以“跳跃”, 让学生不感到拖沓;教材的重点、难点教学, 节奏宜缓而不松;多层次分布训练, 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动脑筋思考、理解消化。课堂节奏张弛得当, 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微课 翻转课堂 教学思考
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的文件精神,应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进一步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使广大一线教师能迅速掌握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操作方法。根据学院安排,我参加了2016年从8月7日至10日在贵阳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法实战演练及案例剖析研修班的培训学习。
此次培训共安排了翻转课堂是互联网+时代的必然选择、翻转教学法(上)、(下)、翻转课堂设计与实践四个主题内容的学习。老师首先介绍了翻转课堂的目标:让教学过程更轻松、更愉悦、更高效。
通过本次的培训学习,我“翻转”了对微课的看法,对翻转课堂有了新的认识。
一、什么是微课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微课制作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PPT,可以用手机录像,也可以用各种录屏软件录制。微课的生命力在于创意,没有创新的微课完全失去微课的意义。微课要突出“微”,以“微”见长,其长度一般不要超过5分钟。
为什么“微课程”的视频时间要在10分钟以内?根据国外可汗课程的统计和脑科学的研究,一般人的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时间在10分钟左右。我们在各地培训教师设计微课的实践中也发现,其实,微课的时间一般在三五分钟为佳,超过6分钟,人们观看视频就感觉有些冗长。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微课主要使用“微视频”作为记录教师教授知识技能的媒体,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科和不同教学情境的需求,采用其他方式,如音频(录音)、PPT、文本等格式的媒体,不一定局限于视频格式。
微课类型分五类:解题型、讲授型、实验型、答疑型和其他类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的进行对应的微课制作。
二、什么叫翻转课堂
这是从英语“Flipped Class Model”翻译过来的术语,一般被称为“反转课堂式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的要义是:课前—知识传授,主动建构,及时反馈;课堂—知识内化的优化。翻转课堂的流程是:教师提出具有“热身”作用的问题;学生看视频自主学习,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进行反馈练习,甄别疑难;教师收集问题(估计学生难以理解的重难点归纳成几个问题),围绕教学目标,交流互动,释疑解惑。翻转课堂的要点是:围绕教学目标,直奔主题;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应用、相互关系;多运用归纳思维,少一点演绎思维;尽量让学生归纳整理,教师进行点拨与延伸;疑为思之源,思为智之本;疑乃觉悟之机,一番觉悟,一番长进。翻转课堂的优势是:从先教后学到先学后教,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让学生有直接面对新内容、新问题、新情境的机会,并在自学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多种互动培养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使知识进入长时记忆。翻转课堂得益于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吸收了来自全球的视频知识解读,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真正成为思想的强者,适应终身学习的大趋势。
“翻转课堂”的优势表现在:1.学生利用课前看视频,课上更多是和老师交流互动;2.将更多的教学转化成学生的主动学习;3.信息量大,可选择余地大。翻转课堂的不足在于:1.条件是学生人手一部手机,而且人人都上网,恐怕不好办。2.教师讲课,不再面对一帮鲜活的学生,而是机器,课堂的激情不再。讲的是知识,学的是知识,心里想的是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何在?3.课前看视频,课上做作业,需要多少课前啊?时间何来?学生课表上的课程几乎都是作业课,学生不会感到乏味吗?
三、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关系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知识传授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完成的,知识内化则需要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操作或者实践来完成。在翻转课堂上,这种形式受到了颠覆,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前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老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而完成,从而形成了翻转课堂。真正意义的翻转课堂需要网络环境和数字化学习资源和平台的支撑,课前学生通过手机、PC在网络中学习微课。随着互联网软件和硬件技术的进一步普及,应充分借鉴和利用这两种新教学方式的特点,一方面激发校内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与学的质量与效率,另一方面通过精心设计组织,提高区域教育资源的社会共享率,为提高社会教育机会公平与扩大教育机会尽力。
参考文献:
[1]黄发国.翻转课堂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14.
[2][美]乔纳森·博格曼.翻转课堂与慕课教学——一场正在到来的教育变革[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
学习洋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学习洋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根据学校课改培训工作部署,最近通过网络学习了江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有关内容以及相关的课堂教学实录视频。现将学习的点滴体会简要汇报如下: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是洋思人教学致胜的法宝,是洋思中学腾飞的翅膀,是洋思经验和洋思奇迹的精髓所在。以数学课堂教学为例,这种模式归纳起来,基本结构如下: (1)、用多媒体投影、实物展台等出示课堂教学目标(约1分钟)。 (2)、自学指导(约10分钟) 方法是:用多媒体投影、实物展台等出示自学指导题;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督查,表扬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在巡视重点指导中、差生。(学校规定教师不得在黑板上抄检测练习或做与教学无关的事,因为这样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甚至教师在这一环节的话语都不能太多,语音不能过高)。 (3)、自学检测(15分钟左右)方法是:用多媒体投影出示自学检测题,首先让中、差学生回答问题或板演,暴露出自学中的问题。然后让中等生、尖子生逐步更正,直到符合要求。有的也会让学生观察板演,找错误或比较与自己做的方法与结果是否与板演相同,再引导学生讨论,说出错误原因及更正的道理。还有的让学生自由更正,各抒己见。不管采用那种方式,最后都要引导学生归纳、小结、上升为理论,指导以后的运用。 (4)、当堂训练(不少于15分钟):一般用多媒体投影或印制的练习作课堂作业,课堂作业一般低起点、多层次,有必做题,选做题,还有思考题。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下课时老师带走作业。 模式是死的,但人是活的。这一模式不同科目、不同教学内容可灵活使用。有时可以集中学、集中教、集中练;有时也可分散学、分散教、分散练;有时可学一点、教一点,练一点。但不管用什么方式,概括起来都必须有以下四个要点:让学生自学;让学生当堂训练;教师讲的比较少,教师在课堂上只是组织者、指挥者,在学生自学时,有问题的地方加以适当点拨;长期坚持,让学生自学和当堂训练形成制度。 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其基本思想就是让学生人人都会学,人人都学好,全面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改革就是挤水分抓效益。一个学校最大的浪费就是时间的浪费。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实质,是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让学生自主学习。洋思人改变了传统的“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虽然是简单的顺序改变,却凝聚了洋思人对新课程的智慧和大胆拓新。不仅“先学”、“当堂训练”这两个环节,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而且“后教”这个环节,也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因为,“后教”是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学生互相探究,这就是兵教兵,教师只作评定。所谓“当堂训练”,是指老师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在课堂上独立完成本节课的作业。因此,从总体上来看,这一模式充分体现出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恰到好处地注意到了教师对学生学习进行必要指导和补充,真正实现了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双向互动和内在结合。 所以我认为洋思中学的这种教学模式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首先,他们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无论从开始的自学还是接下来的学生教学生,以及最后的当堂训练,都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教师在课堂上充当了导演的角色,具体的“演员”都是学生。我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要学习洋思中学的这种教学思想,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把学生的“学”放在第一位。 其次,洋思中学的.“当堂训练”有他的道理。知识越攒越多,学生的遗忘也会越来越多。他们的当堂训练就是每节课的“堂堂清”,只有每节课的知识都掌握了,学生学习路上的拦路虎、绊脚石才会不存在。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也搞过“堂堂清”,但总是不能落到实处,因为上课讲课时间长,学生的当堂检测往往完成不了,或者因为学生课堂上练习少导致当堂检测的结果差,课后的问题攒了一大堆。从而使当堂检测就落实不到实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只有努力做到精讲多练,才能保证学生的训练效果;只有做到堂堂清,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熟练掌握。 总之,在当前上下大力倡导课程改革之际,我们要学习借鉴吸收洋思中学的优秀的教学方法,结合我们自身的条件,创新出适合我们的教学思路,使我们的教学有自己的特色,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先学后教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先学后教心得体会1“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在我县已开展了一年多了,在这一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学到了很多,以前,老师在教学中是“填鸭”式教学,对学生满堂灌,老师照本宣科,并没有考虑学生的发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洋思人敢于改革、敢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结果。他们构想了以学生为主体“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我认为学习洋思经验,构建高效课堂其根本在于改变观念,要实实在在的学,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学洋思的经验。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学校的教学任务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去完成,学生的在校时间80%在课堂里,学生在课堂里的生活是学生在学校中的主要生活。因此,学校课堂生活的质量关系着学生生活的质量和学校教育成效。
通过这一年的实践,我发现自己在教学上存在一些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自己应该在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一、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
1、“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不能学形式。如果不看自己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把整个“引导--学练--堂堂清”教学模式的形式的一切照搬过来,可以说,您的收获一定大不了,甚至会出现退步,可能要出现成语中“鸡飞蛋打”的效果。要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实质和所教班级、学情联系起来,取其精华,这样才会取得较大的成绩。遵循的原则:凡是能使学生学习变好、能使学生习惯好转的方法、要求都可以强化,但千万不要在原方法和制度的基础上动作过大,否则学生、老师都吃不消,循序渐进,使这些方法和制度逐渐加强。
2、“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更有利于分层推进,这就需要教师一步一步地扔掉原来的不好的方法和经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最主要的就是:学生是主体,在知识的学习中主要以学生自学、学生讲解为主。但有的老师总认为自己不讲讲,学生不会,不自己讲讲,学生总结不全面,这就错了。如果学生总结的深度不够或者各方面不全,那是老师“引导”这个工作没有做好。就需要我们在“引导”的内容上下功夫。只要引导得当,学生可能比老师想得全面。
3、“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无论是备课还是上课、无论是自习还是作业批改,要真正按照“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去教学,工作量是特别繁重的。课前预习你一定要分析清课程的知识点、重点、难点,还要把引导的内容和过程设计一下,即使在上课时的设计和实际不一定相吻合也要认真设计好,因为这是有的放矢的步骤。课上的巡回指导和提问会使感到劳累。课下的辅导和作业更需要的细心和奉献。
4、“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如果学生从来没有自己预习过课本、从没有自己总结过知识点、从没有自己讲过课、没有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那在开始时就要有个思想准备: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失败,这就需要教师严格落实“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一滴不漏的学习要求、始终如一的学习习惯”的学风训练,执行好学习常规。
5、“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不能是教师只学模式的形式,不研究教学实质,第二就是不能持之以恒。只要认准了目标,就一定要走下去,不管在学习、教学的道路上有多少阻力和挫折,只有执着地追求、探索,就一定会成功。如果能正确地分析学习中的各个环节,并把已经成功的目标教学、创新教学应用到教学中去,成绩肯定比现在还要好,课堂教学水平肯定有质的飞跃。
二.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要求:每节课刚一上课,老师就把当堂课应该掌握的知识,用语言的形式告诉同学们,同时提出3-5个问题让同学们看书后解决,接着同学用6-15分钟的时间看课本。在这个过程中,数学老师可能还要在黑板上出几个准备板演的练习。看完书,或者先让同学进行板演,或者先解决提出的问题。
对于我所教班级现学时还会有一部分同学看不出应该掌握什么、什么内容是重点、自己什么地方还是薄弱环节。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学生自学前为同学们写出引路提纲,引路提纲就是把与教学要求相关的提纲都写出来,只让学生根据提纲在书中找答案,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高效率发挥提问的应用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要求:上课提问是学生集中注意力和学好知识的必用方法了。在提问过程中,一个相同的问题可能要同时问四五个同学,有时一个问题通过几个同学像成语接龙一样共同完成。这些对学生们认真读课本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提问时,提问的对象要因题而异,对于学习差些的同学,我们可以提问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原来不爱学的同学通过自学,能完成这些任务,老师就要及时地进行鼓励和表扬。对于复杂的、容易出错的问题,可以叫成绩较好的同学回答,回答完毕后,再让其他同学再评判正确与否。学生没有养成3、对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要求:无论是什么学科,几乎都要讨论,因为通过看书,还有许多总是没有解决。通过问题讨论先要让同学们几个一组进行讨论,比较后,再提问或到黑板上演练,会使许多同学的思路比老师还宽,有时还会弥补老师没有想到的情况或方法。所以教师根据课本内容、班级或个人实际情况,应该有意识地设计或组织学生尽可能多的对实际的问题讨论解决,而不是老师直接说了答案。
4、对练习和当堂达标题的操作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要求:练习有讲前板演练习,讲后书面作业或者小考。这是同学们形成能力,把知识和应用联系起来的过程。尽量避免出现以讲带练,以练代测。第二类练习是同学们在学了解题方法后,进行的作业或当堂达标。我虽没有身临其境的去感受洋思模式,但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听课,我知道,只有认真学习、运用,让他们积极的成为课堂的主人。只要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努力,一定会改变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先学后教心得体会2很多教育家提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学校的教学任务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去完成,学生的在校时间80%在课堂里,学生在课堂里的生活是学生在学校中的主要生活。因此,学校课堂生活的质量关系着学生生活的质量和学校教育成效。本学期我校开展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尝试教学活动,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以前我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理解的还不透彻。现在通过听课(林坚文主任和黄丽老师的课)、学习,我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一教学理念有了新的感悟。我觉得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是:教师备课充分、课堂教学目的明确、教学时间抓得紧,教学效果明显。所谓“先学”,就是在课堂上,学生按照教师揭示的教学目标及学前指导,看书、练习。所谓“后教”,就是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练习中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兵”教“兵”,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所谓“当堂训练”,就是让学生当堂独立完成作业,进行严格训练,这样就减少了作业的抄袭行为,提高了作业质量和信度,便于老师随时掌握学生的学情,有的放矢地进行辅导,加大了辅导对象的准确性,有效地减少了差生面。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其中蕴含的却是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现实里,学生在学校时每天除了上完各学科的课外就是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几乎没有自己独立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放学后,大部分家长因为工作的原因难以顾及小孩的学习,因此大部分学生除了完成家庭作业外便认为当天的学习任务已经完成了,即使能预习的往往都是走马观花,效果很低。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就要大力倡导“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我今后要结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以及自己的教学经验来提升我的课堂。从过去“满堂灌”的“第一线”退到“第二线”,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
在教学中要做到:
1、教学有效果,教学有效益,教学有效率,教学有魅力。
2、加大备课环节的投入,投入时间、精力,精备训练题,巧设作业题。
3、多在学困生的单个辅导上下功夫。
4、提倡学生之间互帮互学,实行“兵教兵”战术,为老师减轻负担,分担负担,促进教学成绩的大幅度提高。
5、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教与学有一个和谐课堂步骤,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步骤来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达到有效教学。
先学后教心得体会3一学期来,我认真阅读了全书,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掩卷沉思,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应用价值有了更深的认识,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产生了许多的感悟。
一、“先学后教”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教学行为方式。
正如蔡林森校长所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相对于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效果是颠覆性的,可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让每个学生会学、学好。事实胜于雄辩,以洋思中学为例,洋思中学生源没有优势,教师没有优势,但教学质量多年一流,巩固率、合格率、毕业率、升学率100%,原因何在?就是因为老师们灵活运用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通过网络知道,蔡林森在洋思退休后,又受聘到了永威中学担任校长,蔡校长加盟永威之前,永威学校管理松散,教师上课满堂灌,教学质量急剧下降,学校濒临倒闭。但在蔡校长加盟后,永威学校各年级部都大幅提高了教学质量,以三流的生源,获得了一流的质量。
二、“先学后教”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除了提高教学质量外,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还能够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这种教学模式能够以育人为本,面向每一个学生,为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学习方式的改变,调动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爱读书的习惯以及各方面的能力。不仅在使学生在课堂上收到熏陶,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而且课下有更充裕的时间培养兴趣、爱好,达到全面发展。在课改的道路上,我们只有实事求是,遵循规律,统筹兼顾,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人才。各级领导一直在强调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学生没有家庭作业,又要保证教学成绩,我们就只能向课堂要效率,打造高效课堂。“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运用这种教学法,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紧张、高效地学习,每一节课都打仗一样,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课堂上独立完成作业,掌握所学知识点,课下就无需再布置课外作业,学生的课外负担自然就减轻了。对学生而言,不仅学习目标更加明确,轻松掌握各个知识点,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更无负担可言,而且在预习中,学生的归纳、分析、整理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对打造高效课堂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先学后教’需要充分的`课前预习为支撑。
预习并非就是浪费时间,只要精细化安排。但这要求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学期初就要将学生归纳的“知识树”搜集、汇总,深入了解学情。在教学开始前,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分层预习安排,无需布置统一的预习作业,只要学生预习教学重点、难点,将预习变精、变细。这样学生的预习才会有重点,也更有效,课堂上目的性也更强,再加上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课堂才能收到实效,才能确保课堂的高效,真正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
教学改革之路没有尽头,粗浅的学习并不能彻底转化自己的思想,改变自己的行动,我将在以后进一步研读,把握理念精髓,主动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先学后教心得体会4通过学习学习先学后教教学经验让我想到洋思教学的成功,并联想到洋思人敢于改革、敢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结果。他们构想了以学生为主体“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这一点对我影响很大,学习洋思经验,其根本在于改变观念,要实实在在的学,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学洋思的经验。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学校的教学任务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去完成,学生的在校时间80%在课堂里,学生在课堂里的生活是学生在学校中的主要生活。因此,学校课堂生活的质量关系着学生生活的质量和学校教育成效。
通过本次学习,我发现自己在教学上存在一些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自己应该在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1、“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不能学形式。如果不看自己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把整个“引导--学练--堂堂清”教学模式的形式的一切一切,照搬过来,可以说,您的收获一定大不了,甚至会出现退步,可能要出现成语中“鸡飞蛋打”的效果。要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实质和所教班级、学情联系起来,取其精华,这样才会取得较大的成绩。遵循的原则:凡是能使学生学习变好、能使学生习惯好转的方法、要求都可以强化,但千万不要在原方法和制度的基础上动作过大,否则学生、老师都吃不消,循序渐进,使这些方法和制度逐渐加强。
2、“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更有利于分层推进,这就需要教师一步一步地扔掉原来的不好的方法和经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最主要的就是:学生是主体,在知识的学习中主要以学生自学、学生讲解为主。但有的老师总认为自已不讲讲,学生不会,不自己讲讲,学生总结不全面,这就错了。如果学生总结的深度不够或者各方面不全,那是老师“引导”这个工作没有做好。就需要我们在“引导”的内容上下功夫。只要引导得当,学生可能比老师想得全面。
3、“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无论是备课还是上课、无论是自习还是作业批改,要真正按照“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去教好学,工作量是特别繁重的。课前预习你一定要分析清课程的知识点、重点、难点,还要把引导的内容和过程设计一下,即使在上课时的设计和实际不一定相吻合也要认真设计好,因为这是有的放矢的第一步。课上的巡回指导和提问会使感到劳累。课下的辅导和作业更需要的细心和奉献。
4、“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如果学生从来没有自己预习过课本、从没有自己总结过知识点、从没有自己讲过课、没有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那在开始时就要有个思想准备: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失败,这就需要教师严格落实“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一滴不漏的学习要求、始终如一的学习习惯”的学风训练,执行好学习常规。
5、“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不能是教师只学模式的形式,不研究教学实质,第二就是不能持之以恒。只要认准了目标,就一定要走下去,不管在学习、教学的道路上有多少阻力和挫折,只有执着地追求、探索,就一定会成功。如果能正确地分析学习中的各个环节,并把已经成功的目标教学、创新教学应用到教学中去,成绩肯定比现在还要好,课堂教学水平肯定有质的飞跃。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要求:每节课刚一上课,老师就把当堂课应该掌握的知识,用语言的形式告诉同学们,同时提出3-5个问题让同学们看书后解决。问题用课件显示在屏幕上或刻在学案上,接着同学用6-15分钟的时间看课本。在些过程中,数学或者是理化老师可能还要在黑板上出几个准备板演的练习。看完书,或者让先让同学进行板演,或者先解决提出的问题。
对于我所教班级现阶段来说,学生没有养成很好的自学能力,在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同学自学时还会有一部分同学看不出应该掌握什么、什么内容是重点、自己什么地方还是薄弱环节。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学生自学前为同学们写出引路提纲,引路提纲就是把与教学要求相关的提纲都写出来,只让学生根据提纲在书中找答案,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高效率发挥提问的应用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要求:上课提问是学生集中注意力和学好知识的必用方法了。在提问过程中,一个相同的问题可能要同时问四五个同学,有时一个问题通过几个同学象成语接龙一样共同完成。这些对学生们认真读课本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提问时,提问的对象要因题而异,对于学习差些的同学,我们可以提问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原来不爱学的同学通过自学,能完成这些任务,老师就要及时地进行鼓励和表扬。对于复杂的、容易出错的问题,可以叫成绩较好的同学回答,回答完毕后,再让其他同学再评判正确与否。
3、对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要求:无论是什么学科,几乎都要讨论,因为通过看书,还有许多总是没有解决。
通过问题讨论先要让同学们几个一组进行讨论,比较后,再提问或到黑板上演练,会使许多同学的思路比老师还宽,有时还会弥补老师没有想到的情况或方法。所以教师根据课本内容、班级或个人实际情况,应该有意识地设计或组织学生尽可能多的对实际的问题讨论解决,而不是老师直接说了答案。
4、对练习和当堂达标题的操作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要求:练习有讲前板演练习,讲后书面作业或者小考。这是同学们形成能力,把知识和应用联系起来的过程。尽量避免出现以讲带练,以练代测。第二类练习是同学们在学了解题方法后,进行的作业或当堂达标。
我虽没有身临其境的去感受洋思模式,但通过录象和老师们的讲解,对洋思教学模式也有了自己的一套方法,教学目标的展示,让学生听课更有针对性,以学生思考为主,让他们积极的成为课堂的主人。只要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努力,便逐渐会发现思考中的学生最美,思考中的学生最可爱!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能够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每一个学生在我们这里都可以成才。
先学后教心得体会5前几天,我们先后到xx小学和矿二中听课,虽然我们听课的科目都不尽相同,但是通过他们的课堂,对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种教学模式的理解和操作方法已可见一斑,同时也带给了我们更多的启迪和思考。
一、角色互换,学生的主动性得以发挥。
走进他们的课堂,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让人眼前一亮。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有台前转为幕后,取而代之的是每一个学生。他们主动学习,他们合作交流,他们汇报展示。教师则由过去的教学权威变为了一个组织者、引导者、激励者的形象。可以说,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知识的神坛(知识的讲坛)上走下来,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组建起学习共同体。在矿二中 靳文亮老师的一堂数学几何课上,当学生在黑板前讲解解题思路时,老师不是无所事事的站在一旁,而是常常走到学生中间,和学生站在一起,听取那个同学讲解,真正做到了与学生平等的交流和探讨。刘家垴小学白兰艳老师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则体现了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学生在解释“故人西辞黄鹤楼”时,说道:老朋友在黄鹤楼辞别,坐船东去。马上下面听的同学就提出问题:诗中是西辞,为什么你解释的是东去?这样的课堂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了学生,使课堂真正变成学生的学堂,学生的讲堂。在所听的几节课上,听不到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解,看不到老师忙碌的身影,相反我们看到的是学生的活跃和忙碌,他们相互质疑,互帮互学,他们的充满自信而又生动细致的讲解。
学生们穿梭于课堂,看似混乱,实则真正意义上实现最大化的脑资源共享。这样的课堂学生动起来了,真正实现了语文教学中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课堂真正成为了生命对话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生机的课堂。这也正应了一句话“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因此我们认为必须改变传统的那种“一讲到底”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关注教师的教变为关注学生的学,从“向老师学”到“带着问题自己学”,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强化了学习的目的性。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合作交流,都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学生动起来了,我们的教学才更有效。其实当我们放手让学生去学习、展示的时候,我们都会赞叹:“原来我们的学生也可以表现得这样精彩。”特别是由学生来讲解,我们发现学生们听得更加认真,而且学生讲解有别于老师的讲解,他们的讲解也许更贴近于孩子们的思维,孩子们也更易于接受,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只有自主动脑解决问题,然后组织语言与同学交流,不同的见解还要想办法证明自己的观点,最后还要鼓足勇气为更多的同学讲解。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逐渐战胜了胆怯,克服了学习中的困难,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也是一个培养自信心的过程。所以我们应该相信学生,大胆放手,将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那么在学生得到锻炼的同时,我们也会得到生动富有活力的课堂。
二、课堂节奏快、密度大,更加高效。
课堂上,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没有开小差和瞌睡的时间,马上就进入一个紧张的学习状态。教师指导自学时,规定了完成的时间,促使学生不得不高效地学习。对于自学效果的检测,教师及时发现共性问题,对于中等生和后进生都能掌握的问题从不作重复讲解,着业界生了一些教学时间。其次课堂的高效和教学目标的明确也有极大的关系。在我们以往的课堂,教师虽然也有教学目标,但仅限于教师明白,学生却一无所知,只能盲目的跟着老师跑,就像在大海中航行,没有了航标而茫然不知去向。在我们所听的几节课上,教师把本节课要完成的教学目标都转化成具体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这节课要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师生在教学目标上达成一致,在课始明确了方向,行动才更有动力。整个课堂从明确目标到最厚的达标检测,全过程以教学目标为纲,避免了传统课堂教学的随意性,使课堂更加高效。当然对于教学目标的出示,我们也都在研究,而且在自己的课堂上进行实践,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觉得教学目标制定和出示应注意以下几点:
1、目标制定和表述要准确。
2、教学目标如果有几个,表述时应该有一定顺序,应按照我们的教学思路逐层递进。
3、出示教学目标时不能一闪而过,应给让学生看清楚,真正的明确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再次,高效课堂也给我们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知道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还要求教师要备学生,了解学生在哪里会遇到困难?他们可能会怎么想?又会怎样去解决?这样才能对学生课堂上的学习做充分并且准确的预设。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个性品质的不同,所以他们在自学、交流所学知识的时候,交流的内容也会是丰富多彩的。可以说,各种情况在课堂上都有可能出现,如果对学生交流的内容教师没有备到或是备得不充分,那么教师就不能灵活应对,及时点拨、引导、梳理、归纳,也就是不能高度驾驭教材,学生对所学知识就会产生疑惑,那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就不能有效完成。
因此,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备课的要求提高了,不但要吃透教材,突出重点,精心设计每部分的教学,还有充分的备学生和各个教学环节,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变得高效。教师还要灵活把握学生合作的时间和时机,尽量突出这些环节的有效性,张彩珍老师在低段教学中经验丰富,她提出小学低年级的小同学由于年龄小,合作的时间不宜太长,范围小一些,比如可以同桌二人合作,环节要少一些。随着年级的升高,可以将自学、合作的时间长一些,范围大一些,以此来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总之,要尽量使这些环节学有所值,学有所得,增强时效性。
先学后教心得体会6我校为了进一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优化课堂教学,强化教学管理。在全校1至6年级掀起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在前期三周的学习、听课中我不断反思深受启迪。下面,我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认识。
通过听讲座、听课、学习,我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一教学理念有了新的感悟。我觉得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是:教师备课充分、课堂教学目的明确、教学时间抓得紧,教学效果明显。
“先学”环节。具体到数学课,并不是单纯让学生去看书、理解,自己学习。教师闲着没事,而是学生在教师预先设计的教学目标和自学指导下,学生带着任务、目的,并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新知识的自学,并进行检测。教学目标和自学指导的设置都非常具体、可操作性强。这样就保证了学生的自学效果。增强了学生课堂上的时间观念,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留足了自学的时间、空间,真正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检测题以课本为主,要有价值、有代表性,要紧紧围绕本节课的重点来设计,采用几题同练,这样便于发现带有倾向性的问题,易于师生找出规律,归纳总结。
“后教”环节。该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关键点,是在学生完成自学和检测题的基础上进行的。并不是教师毫无目的的、多个知识点的讲解。这个环节最能体现教师的个人素质和教学功底,教师要根据学情来确定自己下一步该教什么,怎样教?教师原先备好的课,会因学情的变化而随之变化,课堂上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才是有效和高效的。本环节是让多数学生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通过学生扮演。将学生的答案、思路、方法完全展示在同学面前,让学生从中类比异同,寻找最好的方法、思路。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注重让多数学生说一说为什么错,教师只做补充、更正讲解、总结归纳、拓展延伸讲解,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效率得到提高。传统教学是教师先讲,学生后学;这种模式是学生学在前,教师讲在后;教师讲的内容都是学生不会的,学生会的决不再讲。教师讲的方式有:补充讲解、更正讲解、点评讲解、归纳总结讲解和拓展延深讲解。
“当堂训练”环节。该环节是巩固本节课知识,从而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综合训练。尤其是练习题的设计,有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得其所。目的是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当堂所学知识,限时当堂完成就避免了学生抄袭作业、随意性大的弊端。在做题时,教师注重学法指导,(如先看例题再做)因此,课堂上学生都在紧张有序的学习,课堂时间抓得紧,就象考试一样,真正强化了双基,达到了一定的检测效果。
二、今后的努力方向。
1、要转变观念、相信学生、大胆放手,在以前的课堂教学中,我不去分析学生会不会,而是一股脑地讲知识,只害怕他们听不懂,结果到下课时,学生还没有进行练习,知识当堂得不到巩固,我认为是学生成绩不太好的原因之一。观看了光盘中部分教师的课,我豁然开朗,自己上课的“废话”太多了,抢了学生的时间,把学生当成了听的对象。今后,学生凡是能看懂的知识我坚决不讲。课堂上教师要讲在重点处、难点处和关键处,一定要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讲解,不能会不会都讲,要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试着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2、抓紧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课前要做到精心备课,教学目的要明确,有层次地设计好练习题,每个环节大约多长时间要做到心中有数,坚决避免随意性。争取做到课堂上不浪费一分一秒的教学时间,争取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要改变课堂上一讲到底,作业课外时间完成的习惯,把练习的时间还给学生。这样,学生就必须自己独立做,也能充分暴露他们存在的问题,教师也能在课外时间较好地进行查漏补缺。从而提高教学成绩。
3、重视对知识的落实。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中,我们不难看到,改革教师的理念中突出对知识的落实,“四清”工作就是最好的体现,也是取得优秀成绩的保障。反思平时的教学工作,这一点我做的不够好,具体到数学课,要节节课知识点过关,让学生养成不让问题“过夜”的良好习惯。以前,我也非常重视作业的落实,但不能坚持,往往教师一忙就顾不得学生了,今后,我要努力培养学生这方面的意识,如果学生有不会的要主动找老师解决,师生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这样,学生上课时学习兴趣也会不断提高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4、重视学法研讨和学法指导。洋思课堂上出现最多的语言是“为什么?”和“说说你的方法”“谁有不同的方法”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学法讨论和指导,因为“题是无限的,法是有限的”。学生掌握一法,胜做千道题。
总之,在学习经验中,我们要联系自己的课堂,不断地反思,实践,及时总结,再实践,借鉴经验,适时地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相信我们的教学水平一定会提高,教学成绩也会再上一个新台阶。
先学后教心得体会7通过“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理论学习和课堂上的不断摸索,让我对新模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会。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其根本在于改变观念。课堂是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去完成的。因此,课堂质量关系着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效。
通过本次“课堂新模式”的赛课活动,使我对“先学后教”教学模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1、“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不能只学形式。如果不看自己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把整个教学模式的形式原封不动的照搬过来,不仅收获不大,可能会出现退步,甚至要出现“鸡飞蛋打”的结果。要把“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实质和所教班级、学情联系起来,取其精华,这样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2、“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更有利于个性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讲,就需要教师摒弃陈旧的方法和经验。“先学后教”教学模式最主要的就是学生是主体。在知识的学习中主要以学生自学、理解、合作交流为主。但在上课时总认为自已不讲讲,学生不会,不自己讲讲,学生总结不全面,这就错了。如果学生总结的深度不够或者各方面不全,那是老师“引导”这个工作没有做好。就需要我们在“引导”的内容上下功夫。只要引导得当,学生可能比老师想得全面。3、用“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去上好每一节课,教师的工作量是特别繁重的。无论是备课还是上课,无论是自习还是作业批改,都需要教师的加倍付出。所以课前预习教师一定要把握所学的知识点、重点、难点,还要精细设计引导的内容和过程,即使在上课时预想的设计和实际不一定相吻合也要做到精心设计,因为这是有的放矢的第一步。
4、在“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初步应用时,如果学生以前没有自己预习过课本、总结过知识点、没有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那在开始时就要有个思想准备: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失误,这就需要教师严格落实“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一滴不漏的学习要求、始终如一的学习习惯”的学风训练,执行好学习常规。
5、要真正应用“先学后教”模式教学,首先,不能只学模式的形式,不研究教学实质。其次,要持之以恒。只要认准了目标,就一定要走下去,不管在学习、教学的道路上有多少阻力和挫折,只有执着地追求、探索,就一定会成功。如果能正确地分析学习中的各个环节,并把已经成功的目标教学、创新教学应用到教学中去,课堂教学水平肯定有质的飞跃。
先学后教心得体会8本学期是我走入教师岗位的第一个学期,也是我人生的起点。
作为一名新教师,在教学经验、教学方法上我还需要不断的学习、探索,本学期我按照学校的要求认真负责的上了每一节课,并且认真做了我应该做的工作,可能有些工作没有做好,但我会不断的努力,不断充实自己。在此,我谈谈对先学后教的心得体会,与各位老师交流。
美国著名数学家波利亚曾说过:“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当然是重要的,然而学生想的是什么却更是千百倍地重要。思想应当在学生的脑子里产生出来,而教师仅仅只应起一个助产婆的作用。”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说过:“一切真理都要学生自己获得,或者由他重新发现,至少由他重建,而不是简单地传递给他。”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逐渐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是数学教师的重要职责之一。
运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提前一天自主学习新知识、探索新方法,在初步形成自己的想法的基础上参与第二天的课堂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与合作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现实里,学生在学校时每天除了上完各学科的课外就是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几乎没有自己独立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放学后,大部分家长因为工作的原因难以顾及小孩的学习,因此大部分学生除了完成家庭作业外便认为当天的学习任务已经完成了,即使能预习的往往都是走马观花,效果很低。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本学期在学校大力倡导“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背景下我们上课抓起--建立一个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会学、都能学好的教学模式。这个教学模式的程序是:出示这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这堂课的自学要求--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自学、教师巡视发现学生自学中的问题--学生汇报自学结果(优先差生)--纠正、讨论、指导自学结果--学生完成当堂作业、教师当堂批改作业。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更能体现课堂教学的民主性,突出了“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让学生学”这一实质。如“学习小组讨论”、“兵教兵战术”等形式,使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大胆表态发言,说心中所想,写心中所思。在广泛交流中吸取别人的长处,发现自己的不足;在比较中见真假,比较重见优劣,比较重求进步。这也体现了“尊重主体,面向全体”的教学理念。
另外,“先学后教”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当堂训练”更利于教者掌握学生学情,有利于个别辅导;“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不是注重给学生知识,而是注重给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与方法。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给别人金块,不如给别人点石成金的点金术。
我想,这个模式每一位老师都清楚,可为什么总是失败,或者说得不到好的效果呢?那是因为模式是固定的,但学科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学科特点,灵活的应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并且要深入研究这种教学模式,不能表面化。刚刚实施这种教学模式,很多方面我都没有深究,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并不很理想,一学期下来,我做了细致的自我总结,并且对学生也做了全面的分析。
我认为先学后教中的“先学”,不是让学生泛泛地、单纯地看书,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自学,首先是提出学习目标,并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后,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时间内自学相关的内容,完成检测性的练习,自学的形式多种多样、灵活多变,可以是看例题、读课文、看注释、做实验、发现疑难做记号、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等等。在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发现问题记下来,但不讲话,不干扰学生自学。
“后教”,不是教师漫无目的地教,而是在学生充分自学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我认为教师在 “后教”这一环节中应该做到: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巡视,准确掌握学生的自学情况,在学生自学结束之后,发动学生通过讨论、质疑、交流等方式自行解决自学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让已会的学生来教不会的学生,促使学生相互合作、互相帮助,达到“兵”教“兵”的目的。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反映出学生不同的思维水平,反映出学生“先学”的水平与态度的不同层次,如果教师再采用不同的激励、评价手段,那么将有利于促进学生“先学”自觉意识的形成,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在课堂上,由于我对组1、组2、小A、小B等采用了小组整体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生生评价、师生评价、生自评等不同的评价与激励方法,在激发这些同学学习情绪的同时,也激发了其他同学的学习热情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为了考核学生对“先学”的态度,在课堂教学与课后应加强对学生“先学”的检查与辅导,在检查的过程中及时给予评价,在评价个人的同时也评价小组,把对个人的评价融入到对小组的整体评价中,促使学生必须认真关注“先学”,让小组帮助教师督促学生“先学”,有利于形成人人争先的良好氛围。
“当堂训练”是在“先学”、“后教”之后进行的,一般不少于15分钟,分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着重让学生通过一定量的训练,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加深理解课堂上所学的重难点。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其中蕴含的却是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并不是固步自封或将其教条化,而是结合自己在实践中日渐逼近教学本质的理解,不断丰富和发展它。它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模式,更体现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思想。
实施这种教学模式的重要之处是一定要让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关于课前需不需要预习,许多教师心存疑虑,他们认为:先让学生预习了内容,新课教学教什么?学生还会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感兴趣吗?然而预习作为一种学习活动,从学习者的角度来看,它是学生的一种独立学习活动,还是一种学习的心理准备过程。学生在自学中借助已形成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自主学习、探索与思考,并尝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现如今,我们更应站在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下思考预习给学生带来了什么?我认为新课程理念下的预习应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适应未来的学习与生活,努力体现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而不应仅仅是数学课本上所要教学的知识与结论,更要让学生运用已形成的数学知识、数学思维和方法来解决新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为了使预习能达到促进学生学习、获得全面发展的目的,同时也使预习能更好地为教师教学服务,我认为应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1、怎样的预习才是有效的?
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在布置数学作业时总不忘加上一句:“回家把明天要学的内容预习一下。”这句话几乎成了许多教师的“口头禅”,但学生知道如何预习吗?许多学生把预习简单理解成看数学书,学习时走马观花,一目十行,难以深入教材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新知,也有些学生把书后的习题做一遍便认为是大功告成了。把预习当成了枯燥任务来完成,久而久之会造成学生对学习数学兴趣的减退。新课程理念背景下,预习不再是单纯为掌握知识和技能而设置的学习活动,而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发展得更好。因此,教师要有步骤地分阶段地进行预习方法辅导,同时设计预习题,如以“做什么--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四步来预习,并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刚开始的预习知识内容逐步转向数学思考与学习方法上来。
2、如何在预习中训练学生的思维?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不只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发展他们的学习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但是,通过预习,学生往往比较容易地得到了结论或答案,对问题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无暇把目光扩展到教材以外,导致思路闭塞,难以实现创新。有时侯我们会在课堂中惊异于学生独特的思维角度,而我们成人往往不会那样去思考,这是因为我们有了经验,而这经验恰恰影响了我们的思维。
教材是学生预习的载体。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他们预习时不可能深入教材,因此教师就应钻研教材,理解教材,进而驾驭教材,要挖掘教材的空白处或抓住知识的发展点,充分发挥学生潜能,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学、探讨等活动不断思考有无新的发现,有无更好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现实的、有意义的预习过程,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3、预习后的新课该如何组织?
学生作为学习个体,本身就存在着差异,预习后的课堂面临学习差异可能更大。那么预习后的课该如何组织?首先,对学生的预习过程或是结果,教师应采取多种方法及时地检查、评价、反馈,注重发扬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思考的主动性。比如可以通过课前提问、小老师等形式检查预习成果,及时给予评价激励。同时教师可以掌握学生知识起点,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对没有预习习惯或预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帮助,使其尝到课前预习的甜头。其次,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预习成果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进入想的多,说的多,交流的多,体验的多的课堂,使其个性发挥的充分,让更多的学生得到发展。
作为一名新教师,在教学经验、教学方法上我还需要不断的学习、探索,本学期我按照学校的要求认真负责的上了每一节课,并且认真做了我应该做的工作,可能有些工作没有做好,但我会不断的努力,不断充实自己。在此,我谈谈对先学后教的心得体会,与各位老师交流。
美国著名数学家波利亚曾说过:“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当然是重要的,然而学生想的是什么却更是千百倍地重要。思想应当在学生的脑子里产生出来,而教师仅仅只应起一个助产婆的作用。”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说过:“一切真理都要学生自己获得,或者由他重新发现,至少由他重建,而不是简单地传递给他。”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逐渐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是数学教师的重要职责之一。
运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提前一天自主学习新知识、探索新方法,在初步形成自己的想法的基础上参与第二天的课堂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与合作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现实里,学生在学校时每天除了上完各学科的课外就是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几乎没有自己独立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放学后,大部分家长因为工作的原因难以顾及小孩的学习,因此大部分学生除了完成家庭作业外便认为当天的学习任务已经完成了,即使能预习的往往都是走马观花,效果很低。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更能体现课堂教学的民主性,突出了“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让学生学”这一实质。如“学习小组讨论”、“兵教兵战术”等形式,使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大胆表态发言,说心中所想,写心中所思。在广泛交流中吸取别人的长处,发现自己的不足;在比较中见真假,比较重见优劣,比较重求进步。这也体现了“尊重主体,面向全体”的教学理念。
另外,“先学后教”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当堂训练”更利于教者掌握学生学情,有利于个别辅导;“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不是注重给学生知识,而是注重给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与方法。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给别人金块,不如给别人点石成金的点金术。
我想,这个模式每一位老师都清楚,可为什么总是失败,或者说得不到好的效果呢?那是因为模式是固定的,但学科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学科特点,灵活的应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并且要深入研究这种教学模式,不能表面化。刚刚实施这种教学模式,很多方面我都没有深究,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并不很理想,一学期下来,我做了细致的自我总结,并且对学生也做了全面的分析。
我认为先学后教中的“先学”,不是让学生泛泛地、单纯地看书,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自学,首先是提出学习目标,并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后,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时间内自学相关的内容,完成检测性的练习,
自学的形式多种多样、灵活多变,可以是看例题、读课文、看注释、做实验、发现疑难做记号、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等等。在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发现问题记下来,但不讲话,不干扰学生自学。
“后教”,不是教师漫无目的地教,而是在学生充分自学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我认为教师在“后教”这一环节中应该做到: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巡视,准确掌握学生的自学情况,在学生自学结束之后,发动学生通过讨论、质疑、交流等方式自行解决自学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让已会的学生来教不会的学生,促使学生相互合作、互相帮助,达到“兵”教“兵”的目的。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反映出学生不同的思维水平,反映出学生“先学”的水平与态度的不同层次,如果教师再采用不同的激励、评价手段,那么将有利于促进学生“先学”自觉意识的形成,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在课堂上,由于我对组1、组2、小A、小B等采用了小组整体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生生评价、师生评价、生自评等不同的评价与激励方法,在激发这些同学学习情绪的同时,也激发了其他同学的学习热情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为了考核学生对“先学”的态度,在课堂教学与课后应加强对学生“先学”的检查与辅导,在检查的过程中及时给予评价,在评价个人的同时也评价小组,把对个人的评价融入到对小组的整体评价中,促使学生必须认真关注“先学”,让小组帮助教师督促学生“先学”,有利于形成人人争先的良好氛围。
“当堂训练”是在“先学”、“后教”之后进行的,一般不少于15分钟,分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着重让学生通过一定量的训练,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加深理解课堂上所学的重难点。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其中蕴含的却是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并不是固步自封或将其教条化,而是结合自己在实践中日渐逼近教学本质的理解,不断丰富和发展它。它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模式,更体现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思想。
实施这种教学模式的重要之处是一定要让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关于课前需不需要预习,许多教师心存疑虑,他们认为:先让学生预习了内容,新课教学教什么?学生还会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感兴趣吗?然而预习作为一种学习活动,从学习者的角度来看,它是学生的一种独立学习活动,还是一种学习的心理准备过程。学生在自学中借助已形成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自主学习、探索与思考,并尝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现如今,我们更应站在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下思考预习给学生带来了什么?我认为新课程理念下的预习应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适应未来的学习与生活,努力体现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而不应仅仅是数学课本上所要教学的知识与结论,更要让学生运用已形成的数学知识、数学思维和方法来解决新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为了使预习能达到促进学生学习、获得全面发展的目的,同时也使预习能更好地为教师教学服务,我认为应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1、怎样的预习才是有效的?
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在布置数学作业时总不忘加上一句:“回家把明天要学的内容预习一下。”这句话几乎成了许多教师的“口头禅”,但学生知道如何预习吗?许多学生把预习简单理解成看数学书,学习时走马观花,一目十行,难以深入教材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新知,也有些学生把书后的习题做一遍便认为是大功告成了。把预习当成了枯燥任务来完成,久而久之会造成学生对学习数学兴趣的减退。新课程理念背景下,预习不再是单纯为掌握知识和技能而设置的学习活动,而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发展得更好。
2、如何在预习中训练学生的思维?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不只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发展他们的学习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但是,通过预习,学生往往比较容易地得到了结论或答案,对问题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无暇把目光扩展到教材以外,导致思路闭塞,难以实现创新。有时侯我们会在课堂中惊异于学生独特的思维角度,而我们成人往往不会那样去思考,这是因为我们有了经验,而这经验恰恰影响了我们的思维。
教材是学生预习的载体。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他们预习时不可能深入教材,因此教师就应钻研教材,理解教材,进而驾驭教材,要挖掘教材的空白处或抓住知识的发展点,充分发挥学生潜能,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学、探讨等活动不断思考有无新的发现,有无更好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现实的、有意义的预习过程,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3、预习后的新课该如何组织?
学生作为学习个体,本身就存在着差异,预习后的课堂面临学习差异可能更大。那么预习后的课该如何组织?首先,对学生的预习过程或是结果,教师应采取多种方法及时地检查、评价、反馈,注重发扬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思考的主动性。比如可以通过课前提问、小老师等形式检查预习成果,及时给予评价激励。同时教师可以掌握学生知识起点,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对没有预习习惯或预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帮助,使其尝到课前预习的甜头。其次,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预习成果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进入想的多,说的多,交流的多,体验的多的课堂,使其个性发挥的充分,让更多的学生得到发展。
“先学后教”是教学理念, 是一种教学思想。需要指出的是, “先学后教”并不是按字面的意思学在先, 教在后, 把一节课人为的分为两个阶段或两个环节, 而是在“先学”和“后教”中都体现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教师讲解指导为辅。
一、启学引学
根据课文的学习目标, 教师的导学提示 (或导学提纲) 和学生自己的理解, 初读课文。要求学生边读边划、圈、批、注。圈新词、划段落, 批注理解, 注释疑难。《金钱的魔力》一课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先学: (1) 用工具书, 联系上下文弄懂课文生字新词, 读通课文; (2) 课文讲了几个人物, 他们分别是什么身份? (3) 理请课文脉络,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在“启学引学”的基础上, 检查引导, 教师要择其重点当众检查, 订正, 并让学生质疑, 指名读段或读篇, 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便于下一步阅读实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二、自学议学
根据教学目标要求, 让学生的学习与探究向文本的纵深发展。教师要依据课文的结构、重点、难点和学生实际, 把理解课文划分为若干个认知过程, 精心设计自学提示 (或导学提纲) 。学生按自学提示阅读课文, 思考一连串的问题, 在学生自学议学的基础上, 教师析疑解惑, 组织学生表达交流自己思考和学习的结果, 并进行集中评议。这一层次是阅读实践的第一个飞跃, 学生能否在自学议学中圆满完成对文本的认识过程, 还要靠教师的提示、引导和点拨, 帮助学生实现第一个飞跃。
如教学《金钱的魔力》一课, 我引导学生经过学习, 使学生对这一课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学习品悟“托德”这个人物时, 我出示自学提示 (或导学提纲) , 引导学生进行连锁式的阅读思维:1、先找出描写托德的相关内容, 把最能体现托德“鬼相”的语句划下来;2、细细读读描写托德的相关内容, 看看作者是怎样来描写托德的;3、托德是怎样一个人?这三个提示, 由表及里, 学生从文字到内容, 从现象到本质, 经过自学、反馈, 深刻理解了托德这个人物。
三、导学深学
在“自学议学”这个环节之后,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 进行重点点拨、引导提炼、概括所学的知识点。如在分析“老板”这个人物时, 我设计了三道自学提示 (或导学提纲) :1、快速默读描写老板的段落, 想想写老板, 主要抓住老板的什么来写?2、老板一口气说了许多鬼话, 他为什么要这么说?想达到一个什么目的?3、老板挺讲究说话的策略, 你感悟到了吗?学生通过自学思考, 理解含义深刻的段落、句子, 体会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 得出正确答案, 在此基础上理解全文。这样, 由具体到抽象的学习过程, 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 也在思维训练的同时, 加强了语言文字训练, 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的实际能力。
四、悟学延学
实现了上面的第一个飞跃, 只是完成了学习认知过程的一部分, 还有更重要的一部分, 那就是从理解到运用, 实现第二个飞跃, 即悟学延学阶段。悟学就是“感悟”, “感悟”, 是通过学习后有所感触而领悟的一些知识或思想感情。“悟学延学”是收获的知识归纳、总结和延伸。课堂总结是悟学的主要环节, 课堂作业是延学的运用。课上的总结要引导学生归纳, 学生总结不好时由教师来梳理。悟学延学一定要有升华, 要梳理一节课的知识结构, 回顾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策略。教师要着力引导学生吸收知识的精华, 精心设计和指导练习, 以促进由“知”到“用”的转化。
布鲁纳曾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先学后教”的高质量课堂, 是学生个体自主学习的最重要的基础和最基本的学习形式, 课堂不再以教师为中心, 而是出现了一种群体共享、亦教亦学的脉络情景, 形成了一个真正的教学共同体。教师能够准确地为学生的学情“把脉”, 把教学的力量用在重心处和关键处, 实现余文森教授所说的“三个不教”即学生已会的不教、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或合作学习能弄懂的不教, 教了也不会的不教。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落实“先学后教”就是把学生推到前台, 让质疑、争辩、补充、修正等充盈其间, 在师生、生生多维互动中, 获取真知, 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余文森《课堂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2011.7
一、诱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首要条件,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直接动力,是发现创造的精神源泉。学生只有对所学的内容有了兴趣,才能诱发自主探索的意识。例如,我在初中化学卓越课堂教学中根据学习目标,不搞统一要求,根据初中化学教材和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学习能力、实际情况,制订出分层次教学目标,同时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采取不同的施教策略,使教学尽量适合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现实水平。在教学中,凡学生能发现的问题,我就引导学生去发现;凡学生能解决的问题,我绝不轻易包办代替;凡学生能归纳总结的知识,我就不急于下结论,诱导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探索。
二、还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学生具有自主探索的意识后,还需教师还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在初中化学的卓越课堂上,教师让学生用于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少于10分钟。学生会的不教,学生不会的尽量让学生自行解决,教师少讲精讲,只作点拨性的引导。因此,教师要善于翻阅各种参考资料,精心设计教案,力求精讲巧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被动接受”“重复演练”等过重的学习负担,尽可能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同时,我在教学中还经常设计一题多变和一题多解,使他们能有时间、有精力去“自主选择,主动参与”学习自己所需的东西,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
三、教给学生自主求知的方法
学生在初中化学卓越课堂学习中的自主与主动,必须以掌握学法为前提。先学后教的教育理念是:“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会学生学”。意思是说:学习重在掌握学习方法,自觉地投入自己学习的过程。我在20多年教学中发现,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好,常常不是因为他不努力,而是因为他不会学,因此我在教学中不光是教学生“学会”,而是学生“会学”,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交给学生。在培养学生记忆能力方面,我常采用以下方法:
1.要点记忆
对繁杂的概念、性质、操作步骤可概括为要点,使记忆简化。如过滤实验操作概括为“一贴、二低、三靠”,用天平称量时称量物和砝码放的位置概括为“左物右砝”。
2.歌诀记忆
对一些需要记忆又无规律的化学知识,教师可编歌谣、顺口溜,提高记忆兴趣和效果。如初中化学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为:查、装、定、点、收、移、熄。
3.对比记忆
对容易混淆、相互干扰的知识,通过比较可分清异同,防止干扰,掌握实质。如:我们经常接触到的“烟、雾、气”等,它们有什么区别?“烟”是各种小颗粒分散在气体中形成的,“雾”是各种小液滴分散在气体中形成的,“气”是气态物质,是无色气体,肉眼看不见,若有色气体肉眼能看到。
四、培养学生自主质疑的习惯
思维起于疑问,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产生自主学习的欲望。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方法,首先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让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自觉、主动地到教材中去寻找答案和结论。如学习初中化学物质的导电性后,给学生留下一个问题,蒸馏水和乙醇不导电,为什么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能导电呢?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自学物质的电离内容,学生自学后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搞清楚其原因。在化学课堂上师生一起释疑或指导学生通过实验释疑,让学生提出问题。如在鉴别氯离子时,先滴入硝酸银溶液,再滴稀硝酸,有些同学提出加稀硝酸有什么作用(排除干扰离子),哪些离子会干扰?启发学生阅读检验氯离子的方法和步骤,盐的溶解性知识,增做碳酸钠溶液中加硝酸银再加稀硝酸的实验,从而使学生明确:碳酸根离子、氯离子都能与银离子作用生成白色沉淀,不排除它的干扰,就可能导致错误结论。
五、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平台、展现成果的舞台
新课程理念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我校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卓越课堂教学模式,即分为预习指导+生学师导+达标测评三个环节;在45分钟的课堂上,教师让学生用于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少于10分钟。合作形式是以小组为单位,以独学(自学)、对学(同桌探讨)、群学(小组学习)形式实现新课改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只有教师给学生合作交流的平台、展示的舞台,才能将新课程理念落到实处。其实,学生比教师想象的要聪明,只要给他们时间和舞台,他们就会还我们以惊喜!
总之,卓越课堂是有生命力的,课堂中生命的意义,在于使每一个生命感到新的成长和发展,对此化学课堂责无旁贷。学会放手吧,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作者单位 重庆市黔江新华中学)
【学习心得先学后教】推荐阅读: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心得体会10-19
跟班学习心得体会-跟班学习心得体会09-20
教师网络学习学习心得07-05
学习十九大的学习心得10-03
学习十九大精神学习心得10-06
MMD学习心得(马列心得)06-10
【江苏】学习心得05-29
关于学习心得05-30
学习心得--范晴06-04
年中学习心得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