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善意取得制度

2024-07-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什么是善意取得制度(共12篇)

什么是善意取得制度 篇1

在这次实践中我在很多方面都有所提高。首先就是取得了在社会中工作的经验,知道了不像学校一样什么都是学生为中心的,并不是因为你是新手就会工作量轻松。其次就是学会使用了办公室中必备的设备,这个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一些些基础。最后就是体会了通过自己的努力赚到工资的愉悦之情。我想这些成绩的取得首先是依靠时常在工作中出现的困难的磨砺与鞭策后学习得到的工作经验和工作中同事们的热心帮助再加上在本身自身有的一些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同时在工作中的不断的努力和学习才取得了现在的成绩。

我的哪些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这些提高对今后的发展有什么帮助?

这次社会实践我在自信心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明白了一个人在社会中永远都存在价值,不能盲目的否定自己做不好,而是应该通过自己的来实践完成。而在工作经验也在这次实践中得到了积累,了解了社会不同于学校,什么都可以再学习再重来,工作中出现了差错是会影响整体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学习到了一些学校中没有的知识。还有就是知道了在工作中的为人处事的方法,反思了自己在以前的生活那些行为的不可取之处。这些方面的提高无论是对今后的学习还是工作都有很大帮助。以后的生活中会首先对自己有信心,遇到困难不会打退堂鼓,也不会一味的否定自己,这对一件事情的是否能完成是有一定影响的。再就是能够很好的与人相处,这不仅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和同事关系融洽而且可以在生活中得到良好的交际圈,使得生活更加愉快。这些都是这次工作给以后发展带来的帮助。

我在哪些方面还有差距?怎么样改进?

看得见自己的进步,当然也要看见自己的不足。这次的实践也同样发现了自己与别人之间的很多差距。首当其冲就是知识面的狭隘。工作经验的缺乏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知识的缺少就是自身的不足。所以在今后的学习中,不仅仅关注与自己的专业有关的书本知识,而是拓宽猎取知识的渠道,多方面的学习不同的知识,从而不断的壮大自己的知识知识储备量。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减少与别人的差距。

工作中最愉快或最困难的一件事?

什么是善意取得制度 篇2

20世纪60年代的“沙利度胺 (反应停) 事件”后, 不少国家的管理部门, 建立了药品不良反应自愿报告制度, 收集药品不良反应。这个制度是以医生报告行医中观察到的可疑药品不良反应为基础。其优点是新药上市后, 马上就能拿到不良反应报告, 且能覆盖全部用药人群, 没有时间限制。有些国家, 除医生外卫生保健人员、病人也能报告药品不良反应。自愿报告制度能识别常见的不良反应, 也能确定上市前临床试验中不能确定的及罕见的不良反应, 与队列实验等上市后研究相比, 它是收集药品不良反应最经济的方法。因此, 药品不良反应自愿报告制度是药品安全监测的基石。

什么是官邸制度 篇3

“官邸制”( official residence system),是一种官员的住房制度,在西方国家已经普遍采用,且已实施多年。

官邸,是国家为一定级别的官员在任期内提供的住所,官员本人对此没有产权。如美国白宫、法国爱丽舍宫和英国唐宁街10号、俄罗斯克林姆林宫等都是典型的官邸。

与官邸相对应的自然就是私邸。官邸当然不同于私邸,绝大多数官邸都是免费入住的,即使交费也是象征性的。而私邸是官员跟老百姓一样在市场上购买的私人财产。

各国官邸制有几大共性:一、官邸制将官员的官邸和私邸严格区别,只有居住权,个人没有产权,即官邸的公家性质不能变;二、任职期间入住,卸任后搬出;三、官邸基本由国家所有,或由国家租用,按照规定配置内部设施,费用由国家承担。另外,很多国家规定官员住房、薪酬等待遇必须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并建立严格的纠错机制,防止政府高级官员谋取住房特权。

欧美国家可以提供住房的公职人员具体有三种情况:一是向政府部长级高官及政界要员如议员、公职部门负责人提供住房;二是中下级公职人员因异地任职、需要居住在工作地点邻近的地方,或因安全问题需要有可靠住房;三是由于薪水或职务原因难以获得理想住宅者。同时,一旦这些人员卸任公职,将不再继续使用国家提供的住房。

西方国家官邸制如何设计?

美国法律规定,政府应向民选的联邦、州、市主要官员,如总统、副总统、州长、副州长和市长提供官邸,任职期间可享用,任职期满则应搬出。基于安全理由,总统、副总统、州长、副州长必须居住官邸,市长则可选择自愿放弃居住官邸的权利,自购居所居住。以洛杉矶市长为例,入住官邸的第一位市长是布拉德利,他1993年离任后,接下来的两任市长都选择不在官邸居住。其中一位市长更喜欢自己的私邸,另一位市长的夫人则想住得离自己的孩子近一些。

在美国,各级官员官邸的购买、日常使用和维护费均由政府预算负担,居住者只需每年象征性交纳租金1美元。对联邦、州当选议员(含参众两院)实施住房租赁津贴补贴制度,补贴的原则以“体面、舒适”为基准,具体数额由议会的金融委员会审定。现任副总统拜登在出任议员时就没有选择住在华盛顿,而是每天从特拉华州乘80分钟火车上班。

德国很早就开始实施官邸制,该制度具体名称是《德国联邦政府成员官邸、搬家补贴、每日出差补助及旅费补贴的规定》。官邸有的归联邦所有,有的是联邦租用的住房。德国实行官邸制的对象,主要是在任的高级公务员,包括总理、联邦政府各部部长等。按照规定,德国联邦总理必须拥有配备家具的官邸。联邦部长获得官邸住所后,可以根据现有财政水平添置家具,作为官邸配套设施。

德国政府负责官邸的维修及其它方面的保养。维修范围清晰写明包括:清扫烟囱;清洗交际用房的地板并上蜡;花园、花房等维护、种植及照明费用等。官邸的所有维护保养费用包含在官员的一项家庭补贴中,不再另外发放。

不过,德国的官员对官邸却并不“感冒”。默克尔自2005年出任德国总理以来,一直拒绝搬进总理官邸,而是依然住在位于柏林市中心米特区博物馆岛对面的公寓内。德国总统高克和“第一女友”也不愿搬到贝尔维尤宫。之后,由于他们的邻居饱受“总统安保”之苦,德国总统才决定搬到位于柏林达勒姆的总统别墅居住。

法国实施官邸制也较早,该制度具体名称是《公职人员职务用房制度》。这一制度规定,部长以上的总统、总理、议会议长等必须拥有官邸。法国法律规定,住房大小与付费标准根据职务需要与地位确定。担任部长以上的公职,一般可以享受完全免费的职务用房,标准是全家1~2人的住3房套间,3个人住4房套间,4~5人住5房套间,超标面积的住房费用必须由本人承担。在奥朗德当选总统后,目前政府38个部长中有23位住进职务住房,其他的部长则表示宁愿住在自己的私邸。

德国地方官员基本都是自行购房,职位越高,享受的优惠政策越多。比如,根据官员不同的级别和家庭规模,获得“家庭津贴”;因工作流动而导致的搬家给予补贴;如果住址离办公地点很远,可获得额外补贴;降低住房保险的费用等。

俄罗斯的官邸制不同于欧美国家。俄罗斯总统除克里姆林宫作为工作官邸外,总统还有3套官邸,分布在索契、莫斯科州等地。俄总理官邸现为莫斯科郊外的戈尔基9号,其他各州和自治共和国领导人都有官邸。俄罗斯的不少官邸与美国相似,有的是古迹,有的是田野或海边的度假别墅。以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州长的官邸为例,它是一座位于市中心的两层小楼,建于19世纪前期,是俄联邦级文化遗产。小楼建在伊赛特河岸,景色优美。楼里面的各种装饰也是富丽堂皇。

为休假及宴请国宾等需要,各地还分布着一定数量的非领导人专属官邸,提供给较有威望的社会活动人士使用。此外,地方首长均有官邸,但均是作为办公地点使用,居所则不由国家政府提供。

官邸制能否有效防止住房腐败?

实行官邸制,是否能有效防止官员住房腐败?

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官邸制将职位和住房相挂钩,形成“铁打的官邸流水的官”,官员上台就住,下台就走,任职期间的生活保障由国家提供,卸任期间的生活保障则由资本提供(比如到大公司担任高管)。官邸制在西方社会的推行相对简单易行。总体而言,官邸制可以有效预防住房腐败。西方官邸拥有十分完善的职能,既能够避免官员的福利过高,又能减少开支节约资源,还有利于官员的流动。

在西方,很多国家建立了完善的公众监督机制和政府监督机制,严查各种以权谋房等官员住房腐败现象。官员住房、薪酬等待遇必须公开透明,对最大住房面积标准也做了严格限制。

萨科齐任法国总统期间,一名部长级国务秘书将公务用房给非直系亲属居住,另一名部长拥有两套职务住房,其中一套给成年女儿居住。这些事件曝光后导致法国强化有关法律,限制部长级高官的职务住房。

2005年拉法兰任法国总理时,经济、财政和工业部长盖马尔夫妇与其8个孩子住进国家提供的、位于巴黎黄金地段的600平方米豪宅里,由国家支付1.44万欧元月租金,而他们又将自己在巴黎的大套房出租赚钱。此事曝光后因违反规定盖马尔被迫辞职,在法国引起巨大反响。拉法兰随后规定部长住房不得超过80平方米,部长家庭每增加一个孩子,住房面积可扩大20平方米,超标面积由本人承担。

在美国,官邸被视为政府财产,连其中的家具都是。官邸不允许官员租赁给他人,甚至不允许将大量的亲戚带入官邸居住。一般而言,政府会有“监督员”、“稽核员”记录官邸里的情况,其中包括有谁居住在官邸中,对不当使用官邸的官员进行检举等。此外,公众也可举报违法使用官邸的官员。如果官员想将官邸占为己有,等同于“盗窃”政府财产,一旦被“稽核员”发现,将有罚款、驱离等处罚等待着他。

什么是制度化管理 篇4

制度化管理是企业成长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是企业实现法治的具体表现。这种管理方式以制度为标准,把制度看成是企业的法津,职工进入企业以后,先进行企业制度方面的教育,让你充分了解企业的要求,当你把制度学好之后,你就必须严格执行。在平时的工作中,企业处处以制度为准绳,企业管理者几乎相当于企业的执法人员,时不时地以制度来丈量你的一举一动,当你的一举一动违犯了企业制度后,对不起,企业将按照制度的约定对你进行处罚。

制度化管理对企业的作用

1.利于企业运行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促进企业与国际接轨

“一切按制度办事”是企业制度化管理的根本宗旨。制度化管理是企业的“低文本文化”向“高文本文化”过渡的具体表现。企业通过各种制度来规范员工的行为,员工更多的是依据其共同的契约即制度来处理各种事务,而不是以往的察言观色和见风使舵,使企业的运行逐步趋于规范化和标准化。这些处事原则更加符合国际惯例,更加接近欧美发达国家的处事风格。在我国加入WTO后,有利于促进企业与国际接轨,使企业能够顺利地融人国际市场竞争。

2.利于企业提高工作效率

制度化管理意味着程序化、标准化、透明化。因此,实施制度化管理便于员工迅速掌握本岗位的工作技能,便于部门与部门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及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使员工最大程度地减少工作失误。同时,实施制度化管理更加便于企业对员工的工作进行监控和考核,从而促进员工不断改善和提高工作效率。

3.制度健全而规范的企业更容易吸引优秀人才加盟

一方面,规范的制度本身就意味着需要有良好的信任作为支撑。在当今社会信任普遍处于低谷之时,具有良好信任支撑的企业在人才竞争中很容易获得优势;另一方面,规范的制度最大程度地体现了企业管理的公正性和公平性,人们普遍愿意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参与竞争和工作;同时规范而诱人的激励制度是企业赢得人才争夺战的最为有力的武器。

4.制度化管理是我国企业现阶段防止腐败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腐败产生的根源在于权力失去监控和约束。制度使企业的各项工作程序化和透明化,任何时候任何人的工作都处于企业员工的监视之下,强化了对权力的监控和约束,产生腐败的可能性减小;同时,制度中对腐败行为的严厉制裁措施,也使腐败的风险和成本增大,从这个意义上讲,制度化管理从源头上防止了腐败行为的产生。

5.制度化管理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决策失误

制度化管理使企业的决策从根本上排斥一言堂,排斥没有科学依据的决策,企业的决策过程必须程序化、透明化,决策必须要有科学依据,决策的结果必须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和市场的考验,决策人必须对决策结果承担责任,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了决策失误。

6.制度化管理能强化企业的应变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制度化管理使企业管理工作包括市场调研、供应商及客户的管理和沟通等工作都得以规范化和程序化,在企业内部形成快速反应机制,使企业能及时掌握市场变化情况并及时调整对策.也使整个供应链的市场应变能力得到增强,从而提高供应链和企业本身的竞争力。制度化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

每一个企业都有其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但评价一个企业的文化如果不探讨这个企业的制度建设,只能是一种空洞的、不真实的主观臆想。制度对于企业的意义在于它建立了一个使管理者意愿得以贯彻的有力支撑,并且在得到员工认可的前提下,使企业管理中不可避免的矛盾从人与人的对立弱化为人与制度的对立,可以更好地约束和规范员工行为,减少对立或降低对立的尖锐程度,逐渐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

但是制度化管理要更好地体现企业文化建设成为企业文化的良好支撑工具,也不是无条件的、自然而成的。这就是现实生活中企业制度众多,而有影响的企业文化却并不多的缘故。制度化管理在这里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得到员工认可”。任何人都千万不要将这个条件简单化,因为它正是从制度化管理上升到企业文化的重要一步,而通向这一步的核心就是把握制度文化效力点所在的问题,也就是把握企业文化的“柔”与制度化管理的“刚”。如何把握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一种基本的人性和人情观的问题,因为制度的最终效力在于人的认

同,也就是“员工的认可”,制度文化的效力点不在别处,而在人的心灵,所以把握企业文化的“柔”和制度化管理的“刚”,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人手。

1.各种制度应从企业根本性需求出发与企业最本质目标相联系

制度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的骨架部分,任何一个企业离开了制度就会成为一盘散沙。但制度又反映一个企业的基本观念,反映企业对社会、对人的基本态度,因而制度又不是随心所欲不受任何制约的。制度必须从企业的根本性需求出发,是对企业根本性需求的维护。如事关企业生存的各种问题,包括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方关系等,必须以制度加以明确规范。制度必须体现对人有高度的约束和规范,但又充分地信任人和尊重人,这就要求制度的产生必须是立足于需要之上的,立足于需要之上的制度即使再严格也是被人乐于接受的。

2.制度应使各直接参与者的利益得到平衡 并产生互相制约的作用

制度作为公正的体现不但要求其形式是公正的,更要求其内容是公正的,要使制度约束下各直接参与者的利益得到平衡,体现权利与义务的对称。制度在其形式上是对人的利益的制约。既然是制约,相对人来说就有一定的心理承受限度,决定这种承受限度的是制度的公正、公平性。同时,制度制约下的每一个成员既是受约束者,又是监督者,如果制度的内容是不公正的,就不能得到全员的认可。

3.制度出台的程序应公正和规范

制度管理如果没有一个公正的出台程序就有可能陷入强权管理范畴。而强权发展到一定程度,往往会产生“指鹿为马”的结果,这就提比了制度创设程序的重要意义。制度文化客观上排斥强权,主观上却又无时无刻不在倚重强权、彰显强权。在当代企业制度建设中渗入强权成份的情况屡见不鲜,试想,朝令夕改、出口成规的情况,在多少企业真正得到了彻底根除?而且管理越不规范,这种情况就越严重,就越是与企业文化建设背道而驰。

4.制度的执行要严格平等

制度执行的最好效果就是在无歧视原则下产生的普遍的认同心理,这也正是制度执行中的难点问题。因为每个人在企业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制度的监督执行部门在企业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在执行制度时很难做到完全公正和无歧视性,往往会影响制度的效果,危及制度的最终目标,这就需要企业高层领导的积极参与和强有力的支持推动,定期组织制度落实督导检查,确保制度在不同层面上得到有效落实。制度化管理体现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柔”和“刚”并不是对立的,关键是从制度的制定到执行整个过程是否真正体现出了公正的内涵,是否体现了企业的根本需求,如果达到了这个要求,那么制度化管理就奠定了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制度化管理对企业的消极影响

1.制度僵化会扼杀员工的创造性

创造性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如果企业过于强调工作的程序化和标准化,会抑制员工的个性,尤其是知识型员工,他们较为崇尚个性发挥。呆板的、僵化的、过于强调工作程序化和标准化的制度会打击他们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久而久之,企业的整体运行就会陷入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恶性怪圈。、2.制度化管理会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

由于制度化管理的本质就是文件化、程序化(电脑化)、信息透明化,使企业的决策,客户档案等内部资料及商业机密等等不再成为秘密,很容易被泄露或被恶意利用,使企业蒙受损失。

3.制度化管理初期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企业制度的制定必须经历拟定、讨论、审定等许多环节,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资源;

其二,为了使制度便于推行与实施,企业必须让员工参与讨论并必须对全体员工进行宣贯和培训;

其三,制度化管理的初期,在制度的理解与执行之间及制度与传统之间总是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冲突,加上制度本身不够完善造成操作性较差等都对企业有效推行制度化管理形成障碍。

4.制度泛滥很容易使其成为一纸空文而束之高阁

许多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并不缺少文件化的制度,而造成其管理不规范的根源之一正是因为制度太多太滥令人无所适从及制度内容滞后所致。有些企业事无巨细都形成了文件化的制度,但是制度制定完成后缺少宣贯和培训,增加了制度实施的难度。有些企业没有考虑制度的连贯性,造成制度多变或前后矛盾,使员工元所适从;另一方面,由于国有企业的体制原因及长期受“人情文化”影响等原因,企业对违反制度的行为缺乏相应的制裁措施,使违反制度的风险和成本极低,间接地鼓励了违反制度的行为。于是制度无法有效推行和实施,成为一纸空文,最后束之高阁。

企业如何进行制度化管理

1.建立制度,必须充分考虑其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在建立制度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传统,必须保证制度能获得大多数员工的认同和支持,便于制度的顺利推行与实施;另一方面,企业的制度并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严越好,关键在于制度是否可行,是否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在建立制度时,还必须注意制度的量与度的问题。有些制度如果暂时推行不了,可先缓一缓,待制度本身具备了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后再予以实施。

2.推行制度,必须维护其严肃性和权威性

在企业实施制度化管理过程中,应该严格保证制度能够公正、公平、公开地实施,制度面前不能出现特殊化。在企业内部形成人人遵守制度,维护制度,监督制度实施的良好氛围,保证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不受侵害。

3.增强创新意识,防止制度僵化

制度创新是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激发员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有效措施之一。因此,企业在建立制度时,要为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及持续改进留有余地,为制度创新搭建好平台。在实施制度化管理的过程中,必须随着企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及时对一些制度内容进行修改和调整,使企业的制度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并满足企业发展和环境变化的需要,从而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4.正确处理制度化管理与情感管理之间的关系

企业的制度化管理必须与情感管理和情感交流融合在一起才能充分地发挥其作用。如制度化管理使企业承担着更大的经营风险,而恰到好处地渗透一些情感管理方式可以使这种风险降至最低,而制度化管理的渗透又可使情感管理难以解决的权力失控问题得以迎刃而解,等等。

5.妥善处理非正式组织的抵制行为

什么是强制应急措施制度 篇5

强制应急措施制度,是指在某些特定的环境要素受到严重污染,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时,有关政府机关依法采取强制性应急措施以解除或者减轻危害的环境法律制度。采取应急措施制度的.主体只能是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强制应急措施”中的“强制”仅指有关部门对排污单位及相关单位和个人的强制。

强制应急措施制度是我国环境事故管理中的一项关键性的法律制度。强制应急措施的特征:1.应急性。即必须是在环境受到严重现实威胁的情况下,才可采用该制度;2.临时性。强制性措施常常是一些非常措施,如停止生产、停止排污等。这些措施应在事故处理完毕后停止执行;3.强制性。表现在排污者及相关单位和个人必须执行。恰当地使用此项制度将有助于消除环境污染与破坏所造成的危害或阻止危害的扩大。

什么是社会制度的公平 篇6

封建社会制度的公平是基于官位大小的。如果两个人的官位大小一样,那么他俩所受到社会的待遇是一样,这就是封建社会制度基于官位属性而言是公平的。

但是,封建社会制度基于其他属性是不公平的。比如能力属性,封建社会不会以一个人的能力大小而使受到的社会待遇不一样,而是根据他的官位大小来对待他的。所以一个有能力的人和一个没能力的人,他俩受到的待遇可能一样,因为这完全和能力没关系。有同样能力的人受到的待遇可能不一样,因此,封建社会制度基于能力属性是不公平的。

现代社会制度的公平是基于个人能力大小的。你能否应聘成功一个岗位,取决于你是否有能力胜任这个岗位以及有没有比你更有能力的人和你竞争这个岗位。而你拥有再多钱,也没法胜任这个岗位,就没法获得这份工作。这就是现在社会制度基于能力属性公平,而基于财富属性不公平。当然,你可能通过贿赂获得岗位,如果这确实可行,这似乎预示着现在社会制度基于财富也公平。但是,别忘了贿赂是大家都鄙弃的,也就是这种基于财富公平的社会制度是大家鄙弃的,大家认可的是基于能力公平的社会制度。

浅议善意取得制度 篇7

所谓善意取得, 是指无权处分他人财产的占有人, 在不法将财产以合理价格转让给第三人以后, 如果受让人在取得该财产时出于善意, 就可依法取得对该财产所有权, 原所有人不得要求受让人返还财产。善意, 就是第三人在取得财产时, 根据客观情况和第三人的交易经验等考察, 不知道也不应当知道出让人无权处分该财产。第三人的善意以接受出让人交付时为准, 至于受领财产后是否知道出让人的无权处分, 并不影响他对财产善意取得所有权。

二、善意取得制度的构成要件

(一) 不动产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

200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正式施行。《物权法》第106条规定“符合以下情形的, 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 (1) 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动产时是善意的; (2) 以合理价格转让; (3) 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 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善意取得制度是适应商品交换的需要而产生的一项法律制度。在广泛的商品交换中, 从事交换的当事人往往并不知道对方是否有权处分财产, 也很难对市场出售的商品逐一调查。如果受让人善意取得财产后, 根据转让人的无权处分行为而使交易无效, 并让受让人返还财产, 则不仅要推翻已经形成的财产关系, 而且使当事人在从事交易活动时, 随时担心买到的商品有可能要退还, 这样就会造成当事人在交易时的不安全感, 也不利于商品交换秩序的稳定。所以善意与恶意的区别在于第三人是否知道行为相对人不具备做出某行为的资格。同时, 基于这种区别, 法律对待善意第三人与恶意第三人的态度也不同。法律基于公平、正义原则, 在保护善意行为的同时, 惩治恶意的行为。

(二) 动产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

受让人须为善意, 善意取得中的“善意”系指行为人在为某种民事行为时不知存在某种足以影响该行为法律效力的因素的一种心理状态。

(三) 受让人须通过有偿的法律行为而取得所有权。

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还应以受让人有偿取得动产为前提。若无偿转让动产, 在许多情况下, 本身就表明该动产的来源可能是不正当的, 此时一个善意的受让人是不应受让这样的动产的;同时, 受让人返还这样的动产并不会给其造成大的损失, 受让人应返还该动产。

(四) 受让人须实际占有由让与人转移占有的动产。

所谓动产占有之转移, 包括四种情形:现实交付, 简易交付, 占有改定, 返还请求权之让与。现实交付, 即直接占有的转移。简易交付, 即受让人已经占有动产, 则于物权变动的合意成立时, 视为交付。占有改定, 即动产物权的让与人与受让人之间特别约定, 标的物仍然由出让人继续占有, 这样, 在物权让与的合意成立时, 视为交付, 受让人取得间接占有。返还请求权让与, 即动产由第三人占有时, 出让人将其对第三人的返还请求权让与受让人, 以代替交付。在现实交付及简易交付场合, 因受让人都已直接占有动产, 其可基于善意取得制度取得动产权利, 自无疑义。在让与人与受让人之间依占有改定方式进行交易时, 基于上述善意取得之价值基础的考虑, 不宜支持占有改定方式下的受让人取得所有权。可见, 只有当受让人实际占有该动产时, 才适用善意取得。

(五) 客体物须为动产。

动产, 是指能够移动而不损害其价值或用途的物。动产的公示以占有为原则, 登记为例外。以登记为公示原则的动产, 如航空器、船舶等, 适用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规定。

(六) 让与人须为无处分权人。

无权处分是善意取得的前提, 而善意取得则主要适用于无权处分行为。当真正的权利人拒绝追认时, 如果有偿交易行为中的受让人是善意的, 无权处分的合同仍然有效, 受让人可以基于善意取得制度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让与人须为动产的占有人。

三、善意取得制度的效力

对善意受让人来说, 取得受让财产的所有权或其他物权, 即成为财产的合法所有人和其他相应物权主体。对原权利人而言, 其在该财产上的一切权利归于消灭, 且其他人设定在该物上的他物权, 也一并归于消灭。原权利人由于无处分权人的处分而遭受了损失, 此时, 无处分权人因转让财产所获之利益既无法律上之依据, 亦无合同做基础, 属不当得利, 应当返还给因此受损失者, 即财产的原权利人, 原权利人与不法转让人之间形成以不当得利返还为内容的债的关系, 若返还仍不足以弥补原权利人之损失, 则应由不法转让人负损害赔偿的责任。若不法转让人以高于市场价格或财产实际价值的价格出让, 高出部分也应当返还。

四、善意取得制度在合同领域中的应用

(一) 不安抗辩权制度。

不安抗辩权, 是指先给付义务人在有证据证明后给付义务人的经营状况恶化, 或者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或者谎称有履行能力的欺诈行为, 以及其他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况时, 可中止自己的履行, 后给付义务人接收到中止履行的通知后, 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或者未提供适当担保的, 先给付义务人可以解除合同。因此, 不安抗辩权是以保护先给付义务人合法利益为目的而设立的制度。在双务合同中, 如果后给付义务人出现无履行能力时, 该制度通过允许先给付义务人中止履行义务的行为, 使后给付义务人提供担保或在合理期限内恢复履行能力, 如果未提供担保或恢复履行能力则先给付义务人可以解除合同, 如此可以防止合同继续履行的不必要浪费和麻烦, 节约司法资源, 同时维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

(二) 缔约过失责任制度。

根据《合同法》第42条的规定, 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合同缔结过程中, 一方当事人违反了以诚实信用原则为基础的先契约义务, 因自己的故意或过失给缔约相对方造成信赖利益的损失时, 依法应当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 善意取得制度的作用与意义。

(三) 保护交易安全, 提高交易效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若没有善意取得制度维持现成的财产占有关系, 则任何一个进入市场进行交易的民事主体, 在购买财产或取得财产上设定的权利时, 都需要对财产的来源情况进行详尽确实的调查, 以排除转让人无权处分的可能, 或者在购得财产后还要时时提防会有人行使所有物的返还请求权, 一方面, 这势必大大增加交易成本, 滞缓交易进程, 影响社会经济效益;另一方面, 在很多情况下也不可能, 从而阻碍社会交易流转的正常进行。

(四) 促进商品流通, 实现物尽其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产品成为商品被夜以继日地大量生产, 我们生产生活中的大量物品都可以从市场上获取其替代品。物之脱离原权利人流转至善意第三人, 从某种程度上讲, 该物对第三人的边际效用更大, 有利于整个社会福利程度的提高。在这一背景下, 两利相较取其大, 不如以牺牲静的所有权的安全来保护动的安全, 使善意受让人取得物的所有权或其他权利而继续其对物的利用更有效用, 而由原权利人向无权处分人主张不当得利返还或民事责任的承担, 从而补救其损失更为妥当。

五、结语

综上所述, 善意取得制度扩大到包括不动产在内的所有物权载体, 无疑是民法理论上的一大突破。但也带来的其他问题, 必然会给当事人带来较大的风险。因此, 需要在立法上, 对善意取得制度做出防范性的规定或者解释。

摘要:通说认为, 善意取得制度源于日耳曼习惯法上的“以手护手”原则。这一原则意指财产的权利人在财产被他人无权转让的情况下, 只能向侵犯其权利的相对人要求返还或赔偿, 而不能向第三人要求返还, 不知情的第三人对于财产的受让占有, 其有转移所有权的效力。

什么是善意取得制度 篇8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实现制度创新、机制转换。制度创新,就是把过去福利型的公费、劳保医疗制度改为社会化管理的医疗保险制度。机制转换,就是要建立新型的医疗保险费用筹措机制、支出制约机制和医疗保险基金监管机制。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新的筹资机制,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二是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三是基本医疗保险管理和服务实现社会化、属地化。四是健全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和监督机制。五是强化医疗服务管理,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六是妥善解决离退休人员、老红军、二等乙级以上革命伤残军人、国家公务员、下岗职工等有关人员的医疗待遇。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原则是什么?

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低水平、广覆盖、双方负担、统账结合”。所谓“低水平”,就是说基本医疗保险的水平必须与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充分考虑财政和企业的实际承受能力。只能根据可能而不能根据需要来确定医疗保险的水平,只能提供财政和企业能够承受的基本医疗保障。所谓“广覆盖”,就是要尽可能使所有单位和职工参加进来,这是社会保险大数法则的要求,更是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没有一定的覆盖范围,就实现不了互助共济、均衡负担、统筹调剂、分散风险的功能。所谓“双方负担”,就是基本医疗保险费由职工和用人单位共同交纳。这既有利于扩大医疗保险基金来源,又有利于增强职工自我保障意识和节约费用意识。所谓“统账结合”,就是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这样既可以发挥个人医疗账户的积累作用,又可以发挥社会统筹基金的互济作用,化解单位和职工大额医疗风险。

按照这个思路,国家有关部门明确了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四项原则:一是基本医疗保险水平要与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二是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和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属地管理;三是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负担;四是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

为什么所有单位和职工都要参加医疗保险?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涵盖所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及职工。按照各类企业的划分,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联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私营企业和港澳台投资企业及外商投资企业。为扩大覆盖面,也可将个体经济组织业主及其从业人员纳入进来。中央和省属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及职工都要参加所在地的基本医疗保险,执行当地统一政策和标准。

国家规定所有单位和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是保护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体现了社会保险的强制性。原有的公费医疗制度仅覆盖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原有的劳保医疗制度仅覆盖国有企业职工,不能保证非国有单位职工的基本医疗水平,不利于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医疗保险可以均衡企业负担,创造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可以统筹调剂基金,共同防范风险。

医疗保险费为什么要单位和职工共同负担?

医疗保险费用由单位和职工共同负担,是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一个重点。这样不仅可以扩大医疗保险资金的来源,而且可以明确单位和职工的责任,增强个人自我保障的意识和节约医疗费用的意识。国家规定医疗保险费由单位和职工共同交纳,用人单位缴费率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6%左右,职工缴费率一般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这样的比例,职工在心理上和经济上都能承受得起。

(东南大学医疗保险系)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篇9

①坚持社会主义民主原则,确认人民是国家主人的法律地位;

②各级人大在国家机构中处于国家权力机关的地位;

③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主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原则;

④我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和完善的保证。此处内容常以多选题形式出现

什么是环境保护现场检查制度 篇10

(1)检查主体和内容的`特定性。从事环境保护现场检查的机构只能是法定的行政机关,未经法律、法规授权的机构无权进行现场检查。其检查内容也必须是法定的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事项,而不是对被检查单位的任何活动现场都能检查。

(2)检查行为的强制性。环境保护现场检查是一种单方的行政行为,进行现场检查不需要取得被检查单位的同意。对拒绝现场检查的单位和个人,可以给予行政处罚。

(3)检查范围的固定性。检查机关只能对其管辖范围内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查,而不能对管辖范围以外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现场检查。

(4)检查时间的随机性。检查机关可以随时对排污单位进行现场检查,而不必事先通知被检查单位。

浅析公司法上善意取得制度 篇11

关键词:市场经济;善意取得;公司法

善意取得制度起源于日耳曼法,以市场交易安全为基础,当真正权利人的利益与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发生冲突时,更加注重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权益。经过我国的学者的学习和研究,最终在我国立法上确认,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民事制度。公司法解释三出台后,在一定程度上对民法上的善意取得制度有所突破。

一、公司法内善意取得制度的一般理论

善意取得制度作为一条重要的交易规则被社会广泛认可,公司法解释三正式确立了其在公司法中独特地位。目前公司法中在两个方面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即在股权转让和公司对无权处分财产方面。公司法内的善意取得制度有其自身的特色,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的要件应为:首先,股权出让人应是公司股东名册上有记载的权利人。其次,股权受让人应通过正常的交易行为受让该股权。再次,股权受让人应是善意的且主观上没有重大过失。再次,股权受让人应以合理的价格受让该股权。最后,股权受让人应完成工商登记。公司对无权处分财产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的构成要件应为:首先,无权处分的财产包括合法范围内的财产,同时也包括违法或者犯罪取得的货币。其次,股东应以出资的形式交易。最后,公司最终成立。

二、我国公司法上善意取得制度存在的缺陷

1.股权转让方面的善意取得存在不足

(1)立法不够完善。我国公司法明确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内部应配备股东名册。在实践中,部分有限公司在公司内部并没有配置股东名册,有些公司即使配置名册,也不认真管理名册。种种情况导致了公司内部的股东名册并不能及时反映公司股权变动情况。另外,我国现行公司法仅规定了公司登记机关违法后应承担相应的责任,仅此原则性规定,如何追责、处罚没有明确规定。

(2)善意第三人范围不够明确。在股权转让的情形中,没有经过工商部门登记的,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其中,“第三人”的范围包括股权轉让过程中的当事人双方之外的第三人还是仅仅指的是公司以外的第三人,没有明确规定。

(3)善意的判断点不明确。公司法内的善意取得与物权法上的善意取得制度非完全相同。公司法解释三给我们带来一个争议点,即究竟是以变更工商登记时还是以变更工商登记完成时作为善意的判断点。

2.公司对无权处分财产方面善意取得制度的不足

(1)未明确规定违法所得的货币。公司法解释三相关规定,公司对出资人以财产犯罪等不法手段获得的货币,构成善意取得。但是未明确规定此部分的货币是犯罪人直接犯罪所得的还是间接犯罪所得或者说两者兼具的货币。

(2)未明确规定犯罪所得的其他形式的出资是否有效。公司法解释三仅规定了公司对出资人以财产犯罪等非法手段获得的资金构成善意取得,未明确规定公司是否可以对出资人以其他形式的非法所得构成善意取得。

三、完善我国公司法上善意取得制度的建议

1.完善股东股权转让方面的善意取得的建议

(1)确立公司股东名册的地位和功能。完善的股东名册制度才能很好的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使公司及股东充分重视股东名册,加深对股东名册的了解,并且能准确预测到如果不按照规定办事后的法律后果。法无责不正,相应的法律程序应配备必要的法律责任,当事人如果不按照法律程序办事,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种责任应成梯度,必要时上升为刑事责任。只有完备的立法才能在实践中规范公司行为,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2)协调适用公司股东股权善意取得、股东同意程序及股东优先购买权。①公司内部转让此种形式为公司内部两个股东之间转让股权,但双方均未提出变更公司股东名册和工商部门的登记。此后,该股权的转让人又将改股权转让给公司内另一位股东,且完成了公司股东名册变更和工商部门的登记,若此第三位股东在交易开始时是善意的,其就取得该股权。因公司内部股权转让不许经其他股东同意,其他股东也没有优先购买权,其只要满足善意取得的条件即可。②公司外部转让。此种情形为公司某股东将其股权转让给公司外的某一,合同生效后二者均为申请变更股东名册和工商登记。此后,该股东又将其股权转让给公司以外不知情的某二。此种情况下,若公司内部已经知道该股东和某一转让股权的情况,某二不构成善意取得。若该股东仍控制股东会或者伪造相关文件,某二则构成善意取得。

(3)善意应当从始至终。公司法解释三给我们带来一个争议点,即究竟是以变更工商登记时还是以变更工商登记完成时作为善意的判断点。本文认为,公司股权善意取得中善意应贯穿双方交易的整个过程。

2.完善公司对无权处分财产方面善意取得制度的建议

(1)广义理解违法所得的货币。公司法中规定的违法所得货币应当做广义理解,包括犯罪人通过直接犯罪所得的货币,同时也包括犯罪人通过间接犯罪所得的货币。间接犯罪所得的货币主要是犯罪人通过处理赃物获得的,虽然相关法律对此方面没有明确的限制,但实践中却有此方面的情形,公司为规避风险通常要求股东以货币形式出资。

(2)未明确规定犯罪所得的其他形式的出资是有效的。有限责任公司强调的是股东相互间的人合性,对股东的出资形式没有严格限制,所以公司股东的出资包括货币、实物、财产性权利等,这样公司才更容易成立,使得市场交易活动更加的繁荣。故此,本文认为,公司法解释三第七条的突破应当是彻底的,不应仅仅停留在货币层面上,作为货币形式的前手,其他形式的犯罪所得,也应该适用善意取得制度。

参考文献:

[1]朱江.公司法前沿理论与实践[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2]耿艳丽.善意取得制度的几点思考[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2(7).

作者简介:

靳锦(1989~),女,山东德州人,辽宁大学2013级法律硕士(非法学)。

浅谈民法中的善意取得制度 篇12

关键词:物权法,善意取得,善意第三人

1 善意取得的理论基础

就实质来看, 善意取得制度是一种以牺牲财产的静的安全为代价而保护财产的动的安全的制度。法律为何要牺牲财产的静的安全以保护财产的动的安全呢?这便涉及到善意取得存在的理论基础的问题。关于善意取得存在的理论基础问题, 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大致有以下观点: (1) 取得时效说。时效制度, 以时间及时间之经过为其构成要素, 而善意取得制度则与时间及时间之经过没有联系, 所以, 时效制度与善意取得制度是两种各自独立的制度。 (2) 权利外形说。占有人应推定其为法律上的所有者, 故受让人有信赖之基础。 (3) 法律赋权说。善意取得是由于法律赋予占有人处分他人所有权的权能。 (4) 占有效力说。善意取得系由于受让人受让占有后, 占有之效力使然。大多数学者认为善意取得制度的理论基础是法律上承认占有公信力的逻辑结果, 即赞成权利外形说。

善意取得是所有权取得的一种方式, 所有权属于物权, 物权是一种对世权, 物权对世人的对抗是以对方知情为前提的。因此, 物权必须具有向世人公开的手段, 这就是占有和登记。动产物权的公示方法为占有;不动产物权的公示方法为登记。物权的变动以占有和登记为公示方法, 当事人如果信赖这种公示而为一定的行为, 即使占有和登记所表现的物权状态与真实的物权状态不相符合, 也不能影响物权变动的效力。占有仅对动产具有公信力, 即动产的占有人被推定为所有权人。第三人正是基于占有来判断无处分权人是所有人, 因此信任他应有处分权而为交易行为的。受让人信任的基础是占有的公信力。对于不动产, 只有登记证书才能表征所有权, 标的物的转移占有并不移转所有权, 只有经登记取得证书后才发生所有权移转的效力, 但是, 不动产交易也会因登记错误、疏漏、未登记等原因发生无权处分问题, 若不动产交易中第三人取得不动产时出于善意, 从保护善意第三人、维护交易秩序的目的出发, 应当允许第三人获得不动产的所有权。

2 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

2.1 受让人取得财产时出于善意。

善意是相对于恶意而言。善意是指不知情, 即不知或不应知道让与人转让财产时没有处分该项财产的权限。何为善意?在理论上有“积极观念说”和“消极观念说”。前者认为占有人必须具有将他人 (占有人) 视为所有人的观念。后者认为不知或不应知他人为非所有人即为善意。各国采用“消极观念说”的较多, 我国司法实践也是如此。对于恶意之认定事实, 一般有: (1) 以不当之低廉价格买受其物。 (2) 让与人属于可疑身份之人, 例如由有寄藏赃物嫌疑之旧货店, 买取取物。 (3) 授受行为, 行于近亲 (尤其家属) 之间, 得确定其让与人为恶意时。 (4) 善意取得人通常由谁受让及在如何情形下取得其物, 应有记忆。如经原告之要求, 被告拒绝为此项陈述的, 则被告之取得, 应推定为恶意。

2.2 让与人须为无权处分财产的人。

所谓无权处分, 指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的财产权利。处分财产只能有享有处分权的人行使, 非处分权人处分他人的财产则构成对他人财产的侵害。非处分权人的处分包括如下情况: (1) 不享有所有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 如承租人、租用人转让承租和借用的财产。 (2) 非法占有他人的财产并对该财产予以处分, 如小偷转让赃物。 (3) 虽享有所有权, 但所有权受到限制, 如所有人的财产被查封、扣押以后, 所有人仍非法转让财产。 (4) 某个或某些共有人未经其他共有人的同意擅自处分共有财产。

2.3 善意取得的财产必须是法律允许流转的财产。

法律禁止或限制流转的物, 如国家专有物质、爆炸物、枪支弹药、麻醉品、毒品等不能在市场上交换, 当然不得适用善意取得制度。赃物是否是法律禁止流转的物, 在理论上有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 赃物是法律禁止流转的物, 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另一种观点认为, 就赃物的物理属性与商品属性而言, 仍是允许自由流通的一般商品, 与其他商品之间没有什么区别, 若不适用善意取得, 则不利于保护交易的安全。对此, 认为第二种观点更具合理性。

2.4 受让人必须通过交易从让与人处取得财产。

善意取得制度的宗旨是保护交易安全, 因而只有存在受让人与让与人之间的交易之法律行为时, 才发生善意取得问题, 因此非交易行为即某些事实行为, 如继承、遗失物拾得、埋藏物发现, 虽可取得所有权, 但非适用善意取得制度。但是, 善意受让人通过交易行为从转让人处取得财产是否须有偿, 各国立法与学说认识不一。在多数西方国家及日本等国, 规定并无有偿无偿的限制, 只要属于交易行为即可, 因而赠与也是善意取得的合法方式。对此, 在无偿行为中, 如果受让人所取得的物具有瑕疵而被追回, 其并没有什么损失, 在此, 法律应起一种衡平作用, 而不是一味地以保护交易安全, 而明显失去了法律的公平性, 因此该行为应具有有偿性。当然, 有偿并不等于要等价。

2.5 受让人必须是已实际取得财产。

善意取得制度的根本目的就在于稳定社会经济秩序, 维护正常的商品交换。善意取得制度保证了已经流转的财产, 已经完成的一系列合同关系不因为出卖人的权利缺陷而不推翻, 造成经济关系的混乱。受让人还没有实际取得财产, 即财产流转的合同关系还没有实际履行, 牺牲真正权利人的利益而去保护第三人的利益就脱离了善意取得制度设立的根本, 是与其目的相违背的。因此, 要适用善意取得, 受让人必须是已实际取得财产, 动产是已占有, 不动产是已登记, 即按照正常的财产流转关系, 物的所有权已转移。

3 善意取得的法律效力

善意取得涉及原权利人、无权出让人和善意受让人三者的权利义务, 一旦成立, 即在三方面产生法律效力:

3.1 就善意受让人来说, 即时取得受让财产

的所有权或其它物权, 也就是说, 从转移占有之时起, 受让人成为财产的合法所有人和其他相应物权主体。善意第三人不负向原权利人返还原物的义务。

3.2 就原权利人而言, 其在该财产上的一切权利归于消灭。

不仅原权利人的所有权丧失了, 而且基于所有权的其他人设定在该物上的他物权, 也一并归于消灭, 原权利人不能行使物上请求权要求返还原物, 而只能依侵权行为要求不法转让人赔偿损失。

3.3 作为不法转让人, 他因侵害了原权利人

之所有权或其它权利, 其转移该财产所获之利益既无法律上之根据亦无合同作基础, 实属不当得利, 应当返还给因此遭受损失者。如要其返还之不当得利仍不足以弥补原权利人这损失, 则应由不法转让人负损害赔偿的责任。如果不法转让人以高于市场价格或财产实际价值的价格出让, 与财产价值相当的所得毫无疑问应当返还, 至于高于财产价值的那部分所得应否返还, 其法理依据何在?学者间对应予返还持一致意见, 但对法理依据有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 在这种情况下应视为原权利人对无权处分人处分其财产的追认;另一种观点由反对此说, 认为在此情形下准用关于无权代理追认的理论是不恰当的。因为无权代理的追认, 应当有“被代理人”的追认之意思表示, 在此基础上方可认定。而对于善意取得法律关系中的原权利人来说, 自始至终不法转让人的转让行为都是违背原权利人意思的, 且原权利人从未表示过接受, 也没有任何事实足以推定其为接受或追认, 原权利向不法转让人主张权利并在以后接受不法转让人的返还或赔偿或其它给付, 完全是基于所有权而生之物上请求权, 决非什么追认。因此主张, 原权利人有权要求取得高出其财产原有价值之利得, 实为原所有人因对被转让财产享有收益权之结果, 高出部分的所得可以视为原物的孳息, 应与原物一并归所有人所有。

参考文献

[1]高富平.物权法原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1.

[2]梁慧星, 陈华彬.物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7.

[3]魏振赢.民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4]王利明, 王轶.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研究[J].现代法学, 1997 (5) .

上一篇:向学校求职信范文下一篇:劳模个人先进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