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论证题(精选8篇)
很遗憾,我不是那些某调查机构,有强大的财团支持。我无法做广泛的调查,只能以我自己作为一个例子,来勉强说明问题。
高一的时候,我是一个理科生。众所周知,学理科在中学阶段总比学文科要耗些脑子。做理科的题目也不如看小说轻松。这理所当然导致了一种倾向,在不在乎考试成绩的情况下,我宁愿选择小说,而不是选择做题。当然,很多高中的学生还不知道除了做题还有何物,更不知道这世界上竟有小说可看。
沉溺于小说的每个人都不可避免有一个引诱者。别人的引诱者我不知道,也没兴趣打听,因为我已经被引诱过一次了,而且下场不太好,我不想再被引诱了。而且我还未满十八岁,在这个年龄之前,极容易再被引诱。顺便说一句,我的引诱者是王小波。
下列的现象,我相信很多人会产生共鸣。将课表里的中英数政史地全部改成小说或者是文学;整天呆在图书馆不出来;考语文的时候,花半个小时做除了作文的题目,然后花两个小时写一篇三千字的作文交上去,然后就被打了个十分(六十分制);考历史的时候,遇到填空题,凡是要填反动派的,一律写上班主任的名字,凡是要填英雄一级的,类似于新文化运动的领袖等等,一律填上自己的名字就交卷;英语考试用中文答题;花一个星期的时间蹲在图书馆写实验小说,写好交给大家评判,只要有一个人不喜欢就烧掉,如果大家都喜欢就投稿,然后石沉大海;早上的早读全部改成诗歌朗诵,在全班嘈杂的背古文环境下,举起白话诗的大旗;喜欢历史,但是绝不听历史课;喜欢政治,但绝不看政治书;如果发现了全科挂红灯,自己无所谓,只是害怕让父母知道,因为他们已经不好意思打我了,毕竟我比他们还高;喜欢旁征博引,把《七缀集》和《管锥编》的事例记下来到处卖弄,因此作品没读多少,书名和作者记了不少;关心不了康德等人的学说(实在读不懂),就关心他们的轶事,再与朋友谈论康德的时候,俨然专家;和班上的其他差同学一样,敌视优等生但是却与他们除了这点毫无共同语言,当他们请我逃课,一起去上网的时候,拒绝,然后去图书馆;为了自己仅有的尊严,拼命读书,但也经常是简介书评,然后不懂装懂,到处与人谈论自己并没有读过的书。
上面的现象,并不是所有都是我做过的事情,只是某一种人的特征罢了。可以说我的高一就这样无可挽回的过去了。高二到了,你可以猜到,一个物理二十多分的理科生,一定会选择文科。情况的确如此,而且我的高二在继续毫无挽回的流逝。
文科班的危机感没有那么强烈,除了数学仍然不懂以外,其他科考试的时候都是可以写一点的。如果说高一的我从来没有任何功利性,只是为了看书而看书的话,高二的我已经开始渴望得到别人的承认,因为我认为自己的才华理应得到别人的承认。再加上父母的劝告,我开始想办法给自己找一条出路,一条不是高考的出路。参加高考,在我看来,不仅不可能,而且是对应试教育的妥协,是一种相当可耻的行为。我积极准备,参加了第八届的新概念大赛。聪明的读者你肯定也猜到了,我落选了。
当时我有一种很自负的感觉,我一直感到自己应该拥有两个荣誉。一个是新概念的一等奖,一个是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因为我毫不羞愧的认为自己配的上这两个荣誉。而毫无疑问是痴人说梦,连去上海的资格都没有,四百多分的成绩,我连自我安慰的理由都找不出。高二新概念的落选对我的打击是相当的大,我原先的自欺欺人完全的破灭了,我一直相信自己可以走一条不是高考的路。而如今这条路被明明白白的堵死了。
我不是傻瓜,我要思索自己的出路。我未来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未来要干什么样的事,我究竟有着什么样的理想。这些问题被摆上了桌面,现实开始逼着我解剖自己。应试教育和文学理想是对立的,我一直相信这个观点。因为他们二者的根本性质是不同的。一个是以机械的速度训练为根本,一个要以四溢的才华为根本。尽管如此,我开始意识到自己必须纵身跳入应试教育的河水中,尽管它也许会将我这块石头的棱角冲刷干净。我开始现实起来,我认识到理想主义,起码在高中根本不会给我出路。我打算试试这条路,这条高考的路。
我可以给一组数据,我努力前的基本成绩,皆为150分制。语文91,数学79,英语65,政治106,综合118,总分是459.而起码可以确定的是,北京大学的录取分数估计不会低于630分。
既然下定决心,就要开始付诸行动。
我的努力可以说是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高二到高三的上半学期。付诸行动的第一件事是把所有与应试无关的书全部搬回家,我只留下一本胡适的晚年谈话录;第二件事是绝对不进图书馆了,所有课一堂都不能缺;第三件事是收起对老师的爱憎,以求应试的知识为目的;第四件事是保证晚自修的时间,三小时积极的进行应试训练;第五件事是制定每天的计划,完成。
一开始的成效是不明显的,英语的阻力尤其巨大,单词和语法是我最欠缺的两个方面,而且众所周知这年头的老师都不怎么喜欢帮助后进生。但是我已经没有选择了,就像一个人临死的时候,他只想活,没有其他的目的了。方法在我来看,也许是次要的关键是这种态度。数学经过我的亲身实践,可以得出的方法就是做题,没做题就像文学不读书一样,说什么都是白费。理解了理论之后,再做题来付诸实践,加强理论理解。其实高中数学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循环套。要说努力之后效果最明显的是语文和综合,因为我以前考试的态度不够好,综合都是很简单的基础知识,也没有认真复习。
如果这个阶段要有个小结,我只能说态度和坚持是最重要的。还要有努力之后没有回报的准备。这个阶段结束以后,成绩我可以给一组数据。语文115,数学127,英语97,政治117,综合138,总分594,可以说有了些进步,可众说周知,分数越到后面进步越难,我在这个590到600的成绩阶段徘徊了很久。我开始遇到了瓶颈。按照这个成绩来看,重点大学在广东几乎是没有希望的。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事。我获得了参加第九届新概念的复赛资格。老师和父母都劝我不要参加,因为还有6个月就要高考了。而我的成绩正在瓶颈期需要突破,经不起这两个星期缺课的后果,其实我知道还有一个理由,他们并不相信我的才华,他们不相信我可以拿到一等奖,这时候只有我自己相信自己。我的理想主义开始重新萌动,我只是渴望别人的承认,我打算不计代价的参加这次比赛。到了上海之后,一切都已计划进行。复赛的题目《从这里出发的旅程最远》很合我的胃口。因为我一直认为理想主义者,尤其是一个文科理想主义者,本来就在走一条从这里出发路程最远的路。他们在人类的智慧路上前行,吃力不讨好。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有足够多的理想主义者倒下了,可是这并不能吓倒剩下的理想主义者,他们依旧在前赴后继。我当然想成为他们的一员。我的复赛文章大体在讲这一件事情。
也许评委老师被我的理想主义所感动,我侥幸拿到了一等奖。随后的高校见面会上,北京大学程郁缀老师和招生办公室主任刘明利老师也许是看中了我的理想主义和一点点才华,给予了我参加自主招生的资格。
当我把高校回执交到李其纲老师手上,确认了自主招生资格的时候,我感到了一种支持,一种承认,我感到拥有理想,坚持理想不再是一件难事。因为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都在理解,支持着理想主义者。我永远感谢他们。
回到惠州的我,成绩理所当然还是差得很远,尽管自主招生资格可以下调二十到三十分录取,就凭我现在的成绩,这是绝对不够的。寒假结束的时候,离高考恰恰只有一百天。我重新制定了复习计划,一百天满打满算的计划,一百天不回家。为了更好的突破成绩,我将X科换成了我更擅长的历史。在今后的学习中,集中突破英语。也许是换了种心情的缘故,我的英语进步神速,从新概念回来的第一次英语考试,我从97分进步到了122分,名次进步了452名。在自信和努力的陪伴下,随后通往高考的路是充实紧张而又愉快的我已经锁定了目标——北京大学,不用再为报志愿而徘徊。当时的我是豁达的,我打算好大学只上北京大学,考不上就复读。(广东高考为先填志愿后考试)后来到了北京大学,才知道这样豁达的人很多。接下来的考试,我的成绩真的如芝麻开花一般,节节上涨。606,615.5,630,646,656,等到广州二模,我的历史考出了142分,一个相当高的成绩。
在我前进的脚步声中,高考如期而至。眼见着梦想即将实现,我高兴的一夜未眠。6月28日是公布成绩的日子,我语文115,数学132,英语130,综合146,历史127,总分650.我很高兴自己实现了一次完完全全的飞跃。以上的数据证明了一个小小的事实,刚才的论证题,起码在我身上,算是成立了。
到这里论证进入了尾声。我相信自己的才华从来没有被应试教育的河水冲刷殆尽,而是我真正成功地挑战了应试教育。最后,我仅仅有两点希望,一是希望有理想的人不要向现实低头。二是希望大家一起帮我做这道题目,我希望它在你们每个人身上都成立。
如果它在你身上成立,非常希望你能写信告诉我。我的地址是北京海淀区北京大学45乙栋328室,邮
编100871。让我们一起完成这道题目,如果人数足够多,就可以使它成为一般性的结论。
1)你的的大名:周培林
2}你的绰号:无
3)你的生日: 1995.04.24
4)谁传给你的:黄泡~
5)生日想要什么:本子,书,熊
6)相信一辈子的爱情吗?:不信
7)近期压力最大的事: 补物理
8)未来想做的事:推动人类进步
9)最迟打算多久结婚:八十
10)现在这个年龄段碰到自己喜欢的会表白吗?:不会
11)有没有知道谁的秘密:可能有
12)难受的时候最喜欢和谁聊天:PL的本买几个
13)情人节想做什么:看热闹
14)难过时想哭的人懦弱?:nonono
15)下辈子你想做什么:我想做鹅,因为鹅不会生病
16)最喜欢的三首歌: 目前是:鱼罐头、Wait till You Hear from Me、寄生
17)最喜欢的艺人:金正勋
18)最喜欢的颜色:紫、黄
19)爱情是什么:是喜欢的娘啊
20)以后结婚的人你会选爱你的还是你爱的?:随便
21)半夜在干什么:瞅电影
22)感情有期待么:⊙_⊙?
23)有没有那么一首歌让你想起你爱的人:世上只有妈妈好...24)最伤心难过的时候你会做什么:买本、吃、写字
25)现在时间:三点半哪国时间?不晓得
26)你有没有你觉得厌倦的人:嗯
27)有没有让你失望或伤心地人:嗯
28)觉得自己在心理上成不成熟:成熟
29)此刻最想做什么:让兔子的老师早点下课
31)现实中中了头奖做什么:去世博、换个电脑,投资给我爸10w,剩下的买个iPhone4然后捐了
32)相信命运吗:不
33)引起失眠的原因:想事情
34)现在想结婚吗:可能?!
35)对传卷给你的人的评价:B.F.F
36)你们认识多久:叁年
37)你觉得她人怎么样:nice nice
38)想现在见到她吗:不想
39)你觉得他的性格:可以
40)你觉得自己性格怎样:很可疑
41)朋友在你心中重要不:重要!⊙ o ⊙!
42)喜欢吃肉吗:差不多
43)你记得朋友的生日吗:记着呢
44)喜欢的季节:夏 秋
45)目前你的职业是什么:学生
46)失去的能挽回么?:得看是啥
47)想去的地方:西班牙
48)你到底想要什么:妹妹
49)最痛恨什麼:好人遭殃
50)喜欢什么类型的歌?节奏感强的51)路上见到钱你会怎么办:捡了给晓东奶奶
52)最喜欢去哪里玩:朋友家
53)喜欢吃辣的东西:嗯,但是以后不能吃了
54)喜欢你的人多么:貌似没有
55)择偶时相貌多重要 :就那样
56)有一天你发现你心中的那个他(她)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好,你会怎么样?:批评他
57)你觉得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见好就收
58)你恨背叛的人吗?恨之入骨
59)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好好睡一觉,迎接死亡
60)相信自己的直覺嗎? :信
61)如果房子车子你都拥有了你还想要什么?:进步
62)长大后干什么?:挣钱
63)你恨班主任吗?:不恨
64)光棍节你会做什么?:不做什么
一.被点到必须在自己空间发表日志回答,不填代表你讨厌传给你的人和问卷
二.请老实点回答每一个问题
三.填完点给十个小朋友
2011年江苏省高考历史的第22题 , 第一次出现材料分析论证题的题型,要求学生运用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的论点。 从2011年开始,连续四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试题都出现材料分析论证题的题型。 如2012年的第22题,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萧公权的康有为研究为例,以“时代、史家与历史认识的修正”为主题进行论证。 2013年的第23题,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多角度论述“新政的机遇与挑战”这一主题。2014年的第22题,与传统相对应的是近代性。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王韬课士的近代性”为主题进行论证。
历史论证题是学生最头疼也是得分率最低的一种题型。据2013年江苏省历史阅卷现场的不完全统计, 第23题的分值为8分的论证题,零分率高达18.09%,得4分以上的考生很少。考生的回答多数脱离材料,不能从材料中提取多个视角,思维僵化,习惯于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论述问题,史论结合的能力薄弱,难以达到层次分明、论述严谨的要求等。 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不再惧怕历史论证题? 如何才能让学生把握这类题型的解题能力与技巧? 如何才能让学生在历史论证题中顺利得到基本分并向高分靠近? 这些问题是临近高考必须解决的,也是历史论证题专题复习所要围绕的中心。
二、了解历史论证题的特点
要解析历史论证题,首先就要了解历史论证题的特点。
历史论证题频繁出现在高考中, 集中体现了历史高考对学生历史能力的综合考查。 历史论证题考查学生的能力有: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务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等等。
1.观点论证 ,史论结合 。 历史论证题 ,由论点 、论据 、论证过程三部分组成且缺一不可。 在论证过程中,强调史论结合,史实与论点要有机结合。
2.角 度多重 ,分值大 。 历史论证题的分值往往偏大 ,一般在8分左右。 分值大,要点多,要求学生答题的角度要多重。
3.运用历史学科语言 ,表述成文 。 历史论证题 ,毕竟不像语文学科中的论文, 需要洋洋洒洒大篇幅的论证。 历史论证题,实质仍不脱离历史主观题,需要用历史学科的思维解题,也需要用历史学科语言表述。 但历史论证题与一般历史主观题在表述形式方面存在差异, 历史论证题需要将答案组织起来表述成文,而不是一个个零散的答案要点。
4.有明确的行文要求 。 历史论述题都有明确的行文要求 ,如角度多重、观点理解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字数限制。
5.阅卷时只给出评分等级和标准 , 没有标准答案 。 阅卷时,往往会以2分作为一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相应的分数及阅卷的要求。 如以2013年江苏高考第23题论证题为例,评分细则为:水平1,分值范围为7—8分,要求学生的答案能够充分、有效地提取材料信息和调动所学知识,立论角度多重,层次分明,观点与史实相统一,行文流畅,论述结构严谨。 水平2,分值范围为5—6分, 学生的答案能从水平1中的任意三个角度论述,能有效地提取材料信息和调动所学知识,观点、史实较一致,层次较分明,论述结构较严谨。 水平3,分值范围2—4分,学生答案能从水平1中的任意1-2个角度论述, 观点、 史实较一致,层次不分明,论述结构不严谨。 水平4,分值氛围0—1分,学生大都没有科学地论述视角,仅列举个别史实。 从评分等级和标准细则来看,历史论证题得高分的关键是:角度多重,能有效提取材料信息和调动所学知识,史论结合。
三、根据历史论证题类型,分类破题
根据论证观点的来源,大致可以将历史论证题分为三大类。
第一大类:题目已给观点类型。 指的是论证题题目中已确定了论证的观点, 要求学生运用所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 如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1787年美国宪法“是原则和妥协的产物,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典范性”的观点这种类型的论证题,论点已经非常明了,破题的关键就是对论点的理解和对论点进行适当的拆分成分论点。 以上面题目为例,可将论点拆分成两个分论点: 一是1787年宪法是原则和妥协产物,二是1787年宪法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典范性。
第二大类:根据材料、主题归纳提炼观点类型。 指的是根据问题所给主题(视角)或是归纳提炼材料观点,然后运用所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观点。 这种类型的论证题,又可以细分成以下两小类:
1.从材料中提炼观点的类型 。 如题目 :运用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论证材料三的观点。如题目:关于“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国家职能”这一话题,材料三的观点更容易引起发展中国家的共鸣。 试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三的观点。 破题的关键是根据相关材料,从材料中提炼概况出论点。
2.围绕主题加以论证的类型 。 围绕主题进行的论证 ,不等于说论点就是主题,而是要从主题出概况分解出论点。
第1种类型:主题包含多个要素,破题的关键是找到主题中多个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例1:运用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英国17—19世纪历史发展为例,以“传统、革新与社会进步”为主题进行论证。 该主题包含的三个要素:传统、革新、社会进步。 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英国保留的传统促进社会进步,英国社会的革新推动社会的进步。 这样就把这个主题分解为两个分论点。 例2:运用上述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历史知识,以“殖民侵略、灾难与近代化”为主题进行论证。 该主题的要素为:殖民侵略、灾难、近代化。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殖民侵略给中国带来灾难,殖民侵略促进中国的近代化,进而分解成两个分论点。 例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萧公权的康有为研究为例,以“时代、史家与历史认识的修正”为主题进行论证。 该主题包括时代、史家、历史认识修正三要素。 三者间的关系,时代的发展有利于历史认识的修正,史学家认识的改进会影响历史认识的修正,形成两个分论点。
这类题型简单归纳为:“主题+材料情境+论证性问题”形式,我们按问题设计的能力层次要求,从低到高,可以分为如下具体四类:
主题探究型
它是指在试题的题首中往往引用某人、某刊物、某一著作中提及的某一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观点为主题,后运用图表、漫画、谚语、文字史料等各种图文并茂的资源材料相结合,创设新颖的历史观点情境,设计与主题相关的探究性问题,根据材料信息,探究、证明该观点、结论、概念的准确性或正确性,侧重考查考生问题探究过程和方法,同时又考查对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观点的理解、判断、分析、归纳能力。例如:
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政治观念与政治理论,偏重在政府的职分与责任,要求政府能尽职胜任,选贤与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到战国之世,世变益亟……古代的贵族,其地位,是与君主相逼的,起于孤寒之士则不然,君主要整顿政治,扩充自己的权力,都不得不用游士。……于是君主与游士结合,以打击贵族,贵族中较为有用的,亦不可不引用游士。选举之局益盛,世袭之制愈微。
——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
材料二 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这样由教育与行政服务之实地观察,与选举与考试四项手续,而始获正式进入政府。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三 魏、晋时代……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四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樊树志《国史概要》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析“选举之局益盛,世袭之制愈微”的时代背景。(2)结合材料二、三,比较西汉与魏晋时代选官制度的相同点。(3)据材料四概括隋朝官吏制度的特点。(4)综合上述材料,战国至隋朝选官制度的演变体现了哪一历史趋势?
此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探究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此类题型首先要求考生一方面要理解、把握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观点的内涵,另一方面要最大限度获取材料中与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观点相关的信息,然后根据设计的论证问题层次要求,对材料中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比较、探究,做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中提取出有效信息、对问题进行论证,答案往往与考点关联性不大,具体做题方法如下:第一、明确探究主题的内容和方向。第二、根据具体史料提取问题有关相息。第三、根据有效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比较、探究,提出历史认识。第四、语言简洁,表述准确具体书写问题答案。按此方法此题答案为(1)经济:铁犁牛耕的推广使用,封建土地私有制日益形成。政治:地主阶级日益崛起(士阶层日益活跃,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各诸侯国打击奴隶主贵族,加强中央集权。思想文化:百家争鸣局面形成;“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2)相同点:其目的都是为了选拔人才;都呈现制度化;都是从地方向中央举荐人才。(3)特点:官吏任免权和考核权收归中央;以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科举制日益完善。(4)趋势: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对比论证型
它是指试题中围绕特定时期某一领域的历史主题,创设反映此主题的多种不同、甚至是完全对立的社会历史现象的历史情境,以此为依托,设计新颖的比较论证性问题,来考查考生对此主题问题的比较、分析、归纳、探究的能力 ,尤其是比较能力。例如:
公元1772年,从文化意义上说,是中西方历史上一个不寻常的分水岭。这一年,在西方世界,启蒙思想家狄德罗呕心沥血长达21年编纂的《大百科全书》11卷全部出齐;而在东方世界,乾隆皇帝则正式下诏各省征集图书,开始了《四库全书》的编纂,前后几千人参与此项工作,历时10年,终于编成煌煌8亿字的巨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编辑工作开始之前,狄德罗就坚决主张不让政府部门参与此项工作。他发出这样的宣言:“汇集世界上分散的各种知识,向现时同我们一起活着的人们阐述它们的普遍体系,并将此书传之于我们的后人……让我们的子弟因为更有知识,从而更有道德,也更幸福,使我们与世长辞时无愧于人的称号……”从早上六点到下午两点,狄德罗关在上了三道锁的房内,对任何人都不开门,他像个苦役犯那样编写《百科全书》。
——安德烈·比利《狄德罗传》
材料二 乾隆的《四库全书》,是许多人颂为一代之盛业的,但他们却不但捣乱了古书的格式,还修改了古人的文章;不但藏之内廷,还颁之文风较盛之处,使天下士子阅读,永不会觉得我们中国的作者里面,也曾经有过很有些骨气的人。 ”
——鲁迅《病后杂谈之余》
材料三 以《百科全书》的编写和出版为中心,形成法国启蒙运动的高潮。……百科全书被誉为法国法革命的“兵工厂”。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狄德罗为什么坚决不让政府部门参与编辑《百科全书》的工作,而要独自承担这份重任?(2)结合材料一、二,分别说明《百科全书》和《四库全书》编撰的目的是什么?(3)为什么《百科全书》被誉为法国大革命的“兵工厂”?(4)启蒙运动“是中西方历史上一个不寻常的分水岭“,它在人类历史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此题考查学生对中外文化领域的变化比较,此类题型首先要求考生明白此题讨论的是什么主题,确定反映主题的角度、范围,然后回顾与此有关的高考考点的主干知识以及结合材料中获取的有效信息,再根据问题设计层次要求,进行理解、判断、分析、归纳、比较、探究、对问题进行对比论证,具体答题步骤为:第一、确定比较主题比较对象以及比较的目的和方向。第二、阅读相关史料,提取比较问题的有效信息。第三、根据提炼的信息对比较对象进行综合比较,在比较中找出各比较的异同,分析、归纳、比较差异的原因。第四、根据问题准确表述答案。显然答案为(1)因为启蒙思想认为“理性”是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如果让政府参与,狄必然会失去独立人格,沦为专制统治的工具。(2)《百科全书》:汇集和宣传科学知识,弘扬人文精神,追求幸福人生;《四库全书》:实行文化专制,毁灭历史文化,愚弄人民,削弱民族战斗力,巩固封建专制统治。(3)因为它为法国人民反抗封建专制统治提供了思想武器。(4)启蒙运动传播了进步思想,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为近现代世界各国的政治变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做了舆论动员;也为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系统的政治构思。
观点解释、说明型
它是指试题中往往引用某刊物文章、 某史料文献、某新闻评述报道 、热点问题争论等对某一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现实热点、焦点问题的多种评价争论观点,来创设具有新颖的论证历史观点的问题情境,设计具有论证性、开放性的问题,让考生根据具体观点角度展开解释,运用已掌握高考考点主干知识来说明该观点、结论、概念的准确性或正确性,是考查考生对历史认识、历史观点的说明、理解、分析、归纳能力。例如: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方史学界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历史编纂潮流,使世界历史的编纂学在总体上进入了全球文明史。“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以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现代化史观”。主张“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
请回答:(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评价新航路开辟。(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结合1840~1919年中国历史的发展,说明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方面是如何实现转型的。(3)从文明史观角度看,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请分别结合古代雅典、近代英国的政治文明实例,分析其主要特征并从文明发展进程的角度谈谈你对两者利与弊的基本看法。
此题考查学生不同史观认识历史问题的角度,此类题型首先要求考生明白此试题讨论的是什么具体问题,材料中与此有关有几种观点,然后依据自已知识储备情况,根据具体要求展开对论证的视角观点运用史实解释、说明,但语言要简洁、精炼,论据要正确、充分、切忌论据错误。通常做题步骤:第一、明确主题,理解历史概念、历史认识的内涵。第二、根据问题视角,收集主干考点有关史实。第三、运用有效史实论证支撑具体历史概念历史观点。显然答案为(1)人类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开始走向整体世界;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2)经济:伴随着西方的入侵,中国经济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小农经济逐渐瓦解,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政治: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发动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①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公民可直接参与国家管理,权力机构相互制衡(或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直接民主)。有利于维护公民的集体意志和利益、文化的创造和城邦经济的繁荣,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和城邦体制(小国寡民),最终不利于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不利于在国与国竞争中保持强盛。②近代英国代议制度:君主立宪制,君主制、贵族制、议会民主与党派政治相结合,以内阁制为核心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利益、维护政治角逐的有序和资本主义经济持续发展,但终究不能完全体现全民各种权利和社会公正。
学术小论文型
它是指试题中往往引用现实社会上某刊物,媒体上某一史学观点、某一新闻评述 、 某一热点问题争论等文章,介绍对特定时期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评价,创设具有时代性的问题情境,设计具有开放性,现实性,学术性的论证性历史论文问题,考查考生历史知识储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问题探究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多方面综合能力。
此类题型首先要求考生明白此题的主题,论据的范围,文章的结构、字数,然后收集有关正确的论据,构思文章结构,书写文章提纲,最后一气呵成,做到文章论据充分,论述层次分明,问题探究合理,逻辑推理严密。具体做题步骤为:第一步要从史家和史著的历史理论材料中阅读、提炼要评析的观点,确立小论文要阐述的主题。第二步根据主题内涵具体分解成为若干具体小论点,选择以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等其中某一史学范式作为评论视角,论证主题内容的合理性,初步形成全文的思维框架。第三步联系自己所储备的史实,支撑的每一具体论点,做到论从史出,史实与论点之间符合严谨的归纳逻辑,构成严密的因果关系,最终全文阐释形成思路清晰,思维具有层次性、逻辑性、整体性。
【结语】总之,只要我们掌握材料论证主观题的方法技巧,再通过实战训练,一定可以提高自己在这方面的应试能力。
【作者简介】
一道题
以“机会”为话题,记叙文一道题 学校的知识不只藏在书本里,流于黑板上,它更深埋在思考中。 一道全等三角形的题难住了我们几个补课的学生,任老师在黑板上勾勾画画,再怎么解释,回过头满怀期望的眼睛还是被我们垂着的头蒙上层灰。大家摇摇头,转转笔,答案的锁也没有一丝松动,哎――叹气声像被指挥的一样接连响起,教室变的有些阴暗。“证明哪两个三角形全等啊?”老师在不厌其烦的讲解下再一次发问,大家是被老师的耐心感动,还是为自己的`不开窍懊恼,眉头皱的更紧,笔转得更快,教室阴得更浓……几个人放弃了,但我忽然有了思路,我感觉的到,此刻我的思维是颤抖的。你困扰了我们这么长时间,也该时候了解了你吧!似乎大家都有了想法,有人想到了,马上举手,屁股差点离开了凳子,但老师马上就否定了,他像被打回原形般没精神,有气无力地低头继续想,陆续的回答出来,依然地像弹力球撞墙上似的被否定回来。看见这么多人都错了,我的自信心大打折扣,又重新想了一遍我的答案,我确认后又有一人示意老师,我决定在他之后举手,我看着纸上发亮的答案忽然感到了教室霎地明朗了许多,还有老师赞赏的目光,同学们的掌声……但我马上被老师从白日梦中惊醒:“终于对了,你们可真费劲。”教师霎地明朗了许多,老师向他投以赞赏的目光,同学们的掌声也响了起来……我也跟着拍巴掌,真是打在手上疼在心里,看着正确答案,再看看我一样的答案,原本发亮的答案却隐匿在纸上,像从来没有过一样,或者说它藏在了我的心里,像错的一样……
回想:我的答案是错的吗?不是,但为什么那些我想要的没有得到呢?“机会”二字立在了我的脑中。面对机会,有人没有遇到,只有我们几个补课的人得到了;有人没有深入,那几个放弃的人;有人忧郁顾及缺乏自信,像我;有人把握了,成功了。
这是一道五年级的作文题,题目是这样的:请你用三个词准确地描述一下自己,并用具体事例向大家说明你为什么用这三个词描述自己。
拿到试题,五年级的老师们一片哗然:这题出得真有水平,学生们该怎么写呢?他们能理解题意吗?……在一大堆的疑问中,孩子们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试卷。看着作文稿纸格里满满的汉字,老师们仍然疑虑重重,心里没有一点底。
正巧我们被指定批改五年级的试卷,而我又被分配批改作文,有幸见证了这道题的难易和良莠。
大多数孩子都能按照题目要求,选择三个词语描述自己,并用具体事例说明。比如“聪明”、“可爱”、“活泼”、“幽默”、“勤奋”、“粗心”、“认真”、“胆小”、“助人为乐”、“善解人意”……从中可以看出,孩子们思路广泛,没有局限在一个模式中。这样看来,这还不乏是一道好题。文章中有一部分写得生动有趣,语言流畅,有扎实的基本功,妙语连珠,让我们这些改卷的老师也禁不住边判边读,细细品味。而多数学生都能围绕主题,虽然事例简单,但是叙述清楚,基本符合要求。我最关注的是那些写作基础差的学生,想看看对这样的题目,他们的反应如何。一看之下,还真出乎意料。在总共将近三百份的试卷中,只有不到十个人完全不理解题目要求,写的内容文不对题。而其他的孩子,虽然字迹比较潦草,但细细读来,还真给我带来很大触动。比如有一篇是这样写的:“我是个调皮、爱搞恶作剧、重义气的男孩子……我虽然学习不好,可是我从来不欺骗朋友,遇到好朋友有困难,我会拔刀相助……我经常闯祸,可我不是故意的,老师和同学们都骂我,从来都不站在我的角度上考虑……”,读到这样的句子,我忽然很感动,感动于这类孩子的真诚,而这份真诚在考试卷上是很少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作文题目太框架化,从来都是让孩子们以一种较固定的模式写差不多的内容。
从三年级进入习作的学习,学生的写作能力很快就差距很大,教学困生写作文也成了老师们最头疼的问题。大家针对这种现象也进行了研讨,觉得习作的困难应该就是阅读的困难,阅读能力差,阅读积累少,阅读习惯不好,都是习作困难的根本原因。可是今天我的体会是:习作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能写自己心里所想,不能抒自己心中的情。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孩子咿呀学语时就开始接触它,到了学校反而学不会它了,这不是很奇怪吗?这当然与汉语言文字的复杂和广博有关,可是不能否认,也应该与我们的教授内容和教授方法有关。曾经读过一句话:让复杂的事情变简单,才是最聪明的方法。从这道作文题看出,这也不是很难,但是必须站在孩子们的角度上,理解他们的行为,了解他们的需求,对症下药,让所有的孩子都敢于说真话,我想,到那个时候,作文大概就不会是什么难题了。
很感谢那位出题的老师,能够带给我们这样的思考,能够给孩子们一次说真话的机会,能够引领我们走出习作的误区。至少能够让大家看到希望,我们的语文教育完全可以按照孩子们的不同程度而因材施教。在语文考试中看到孩子们畅所欲言,抒发自己心中所想应该再不会是幻想。这是多么令人欣慰的事情啊。
一共有25匹马,有一个赛场,赛场有5个赛道,就是说最多同时可以有5匹马一起比赛。假设每匹马都跑的很稳定,不用任何其他工具,只通过马与马之间的比赛,试问,最少得比多少场才能知道跑得最快的5匹马?(不能使用撞大运的算法)
很明显这是一个算法题,网上有很多贴子在讨论这个问题,不过都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我想了想,想到下面的一个算法:
1)分成5组A,B,C,D,E,比五场。然后根据每场结果分别给这五组内的五匹马排序(从快到慢)。
2)每组的头名再赛一场,取走第一名,然后该组第二名顶上。
3)重复第二步,直到选出前5名。
这个算法是比较笨的算法,总计需要赛10次,这个算法应该是万无一失的。现在的问题的就,如何优化这个算法,想了想,的确是有优化的空间的。也就是说,是可以少于10次的。
想了一想,上面的那个算法自从第6次开始就使用5个排序数组的头名做“冒泡法”,总是挑一个最优秀的出来,其实,在第6次以后除了挑出最优秀的,我们还可以在每次比赛后淘汰一些速度不行的,淘汰的马匹数自然会比选出的更多,所以,一方面在找,另一方面在淘汰,找出前5名的速度应该会更快。
比如:我们假设比赛完第六场后,我们得到下面的排序:(每组排序是——快马从左到右,各组头名的排序是——快马从上到下)
A组 A1 A2 A3 A4 A5
B组 B1 B2 B3 B4 B5
C组 C1 C2 C3 C4 C5
D组 D1 D2 D3 D4 D5
E组 E1 E2 E3 E4 E5
这样,我们不但知道,A1是25匹马里最快的马,而且我们可以淘汰近一半的马,比如E2,E3,E4,E5就可以全部淘汰了,为什么呢,因为比E2快的马有A1,B1,C1,D1,E1这五匹马,所以,E2后面的马是无法进入前五名了;同理,D3和其后面的也进入不了前5;同理,C4,C5,B5都可以淘汰,
于是,在第六轮后我们可以得知,除了A1外的Top 4必然在下面这些马中:
A组A2 A3 A4 A5
B组 B1 B2 B3 B4
C组 C1 C2 C3
D组 D1 D2
E组 E1
接下来的过程应该不必我多说了。重复前面的方法,尽可能淘汰无法进前N名的马,于是后面的马就越来越少,你所需要的比赛也会越来越少。
那么,对于这个题,聪明的你知道最少要比赛几场了吗?
举一反三,如果有64匹马,8个赛道呢?不失一般性,如果有N匹马,M个赛道呢?N = M*M,那么公式是什么呢?
期待你的答案!
这道题是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位置与方向”单元的一道练习。它请学生用“第几组第几个来说一说自己的座位,说一说同学的座位,也可以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 就是这样一道题,它引发了笔者三个方面的思考。
一、关于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关系的思考
在日常教学中,因为受到时间与目标的限制,作为一道练习题,通常教师们教学时会请同学们说一说、找一找相应的座位,其目标是巩固所学的新知,用“第几排第几个”或其他的 “两维”叙述方式确定位置。 这样教学无可厚非,因为我们的国家课程是以知识序为编排要素而架构的,国家课程将小学数学学习内容以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这四个领域为线索而展开数学学习,这样对人类的数学传承与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原来 , 我们和大家一样 , 也是这样教学的 , 但是在一次常态教研活动之后 , 我们不禁追问 : 学生们在生活中是如何表达自己的座位的呢 ? 他们对自己的表达又有着怎样的解释呢 ?
于是,我们想到了做这样一个基于国家课程的校本内容拓展研究。我们将这道题拓展为两个问题来展开一是:“我们的班级在哪? ”二是:“我的座位在哪?”同时创设了一个情境即 “小西湖小学的豆丁同学来访,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明确告诉他你的位置”。 这样一种在真实情景中的任务型学习既源于国家课程,同时又加入了较强的个性学习色彩。正是这样“从学生出发”的数学学习奠定了小西湖小学《身边的数学》校本课程基调。 这样,我们建构了自己的课程体系,即按家庭、学校、社区、城市、国家、世界六个场域来建构。 这些场域虽有不同,但是其内涵和外延是相关而又不断扩大的。因为其取材都是学生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内容,所以也容易被学生们接受。 就这样,以生活序建构的校本课程和以知识序建构的国家课程逐步实现融合,不同的课程体系最终达成了统一的目标指向,那就是学生们作为一个独立的“学习个体”的数学成长。
二、关于生活经验与数学经验的思考
继续回到教材中的这道题,我们将此题引发成两个校本思考, 即:我们的班级在哪? 我的座位在哪? 我们试图看一看学生们学习了 “确定位置”后的真实状态,实验的结果如何呢?
我们看到学生们的表达虽然稚嫩,但都是真实的表达。 从学生们的表达中可以看到: 有的用文字表达有的用画图表达, 有的用图文表达还有的用点子图表达。虽然他们的表达方式不一样,但是他们都在试图用自己的方式确定教室和座位的位置在欣喜的同时,我们也应客观分析这样的表达。 这里虽有数学的影子,但更多的还是一种生活经验,还是一种数学的无意识状态。如何将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经验呢?
我们采用了 “分析—回归—融合”的三步研讨过程。 分析中先呈现关于教室位置的学生表达,请学生们解释自己的表达,教师从不同的表达中引导学生们找到共同的数学特征即哪栋楼第几层第几个教室,在知识经验中抽象出数学经验; 再回归生活,通过观察教室编号、住宅编号进一步理解生活中编号的事理与数学中确定位置算理之间的关联,使数学经验回归生活经验以深化认知;最后呈现学生们课前关于自己座位的不同生活经验表达,这时学生们从不同的课前描述中都能正确地用“第几排第几个”或“第几组第几个”来确定自己的座位。我想,这就是生活经验与数学经验的融合吧!这样的融合是一种数学学习自觉的走向,也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应用,使校本课程的研发落地生根。
长此以往,由一道练习题引发的校本思考,使我们明白了培养学生数学的眼光是需要寻找恰当的国家课程生长点的,是需要通过教师的智慧进行校本课程研发的。 只有这样,学生们在数学经验与生活经验中才能穿梭自如。 这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真实而美好”的数学学习。
三、关于学生成长与教师成长的思考
这道题不仅引发了我们关于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关系思考、关于生活经验与数学经验的发展思考,也引发了我们对学生成长与教师成长的专业思考。
一路走来,学生关于数学学习的感悟遍布生活中的每一个重要事件, 每一天的数学学习之中。 为此,学校数学教研组积极努力,先后结合学校的春游、秋游、学军、学农等各种德育活动,寻找身边的数学元素;结合南京市举办的“我的生活与数学”主题实践活动寻找生活中的数学。在进行活动的同时,我们历时四年研发的校本课程《身边的数学》正式出版使用。 两年前, 我们完成了该课程的修订; 一年前南京市试点的两个小学生数学活动室投入使用, 我们是其中之一。回顾走过了15年的校本课程研究历程,回顾我们举办的十次“身边的数学”系列活动,成长的不仅是一批批学生,更是我们的老师。
对于这道题,或许你会认为只是一道练习, 其价值与意义是会解而已,而经历过校本课程研究的我们想到的则更多。 我们会以这道题为核心,想到它是一个引子,是引发我们思考的触发器; 想到它是一种资源, 是校本课程的生长点。它还可以是一种思路, 以题为中心的数学思维拓展;它也可以是一种意识,是生活与数学的本质关联;它更可以是一种能力,是作为教师的“我”的数学理解与存在方式。
例 要测一个自感系数很大的线圈[L]的直流电阻[RL],实验室提供以下器材:
A.待测线圈[L](阻值约为2Ω,额定电流2A)
B.电流表[A1](量程0.6A,内阻[r1]=0.2Ω)
C.电流表[A2](量程3.0A,内阻[r2]约0.2Ω)
D.滑动变阻器[R1](0~10Ω)
E.滑动变阻器[R2](0~1kΩ)
F.定值电阻[R3]=10Ω
G.定值电阻[R4]=100Ω
H.电源(电动势[E]约9V,内阻很小)
I.单刀单掷开关两只[S1]、[S2],导线若干
要求实验时,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测得多组[A1]、[A2]表的读数[I1]、[I2],然后利用[I1]—[I2]图象求出线圈的电阻[RL].
(1)实验中定值电阻应选用 ,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2)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器材用适当的符号表示);
(3)实验结束时应先断开开关 ;
(4)用实验测得的数据作出[I1]—[I2]图象(如图1所示),则线圈的直流电阻[RL=] 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 此题的实验目的明确,是要测一个线圈的直流电阻[RL]. 考查的物理实验能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验原理与实验电路的设计能力
虽然测电阻的方法较多,但从题目所给出的器材来看, 这里应选用伏安法测电阻. 伏安法测电阻(或电表内阻)的原理是[R=UL]. 测量电路的设计是围绕测量电阻[R]上的电压[U]和通过电阻[R]上的电流[I]来间接测量其电阻[R]值. 一般情况下我们会自然地想到用伏特表V来直接测电压,用安培表A来直接测电流. 由于本题给出的器材中没有V表,但A表有两只,且电流表[A1]的内阻[r1=]0.2Ω已知,因此可以用电流表[A1]间接测电压,用电流表[A2]测电流,考虑到被测电阻[RL]≈2Ω较小,应选用外接法,设计测量电路如图2甲所示.
[甲][图2] [乙]
伏安法测电阻的测量电路中往往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是两电表的量程合适匹配. 为了尽量减少测量中电表的读数误差,在实际测量中一般要求A表与V表的指示值不得低于其最大量程的[13]. 用图2甲所示的测量电路进行实际测量时,由于[A1]表量程为0.6A,用它测出的最大电压[Um=I1r1]=0.6×0.2V=0.12V,则电阻[RL]上的最大电流约为[I1=UmRL=]0.06A,这时通过表[A2]中的电流约为0.6A +0.06A=0.66A,这样就不能保证在实际测量中[A2]表的示数大于其最大量程(3A)的[13]. 为了增大[A2]表中的电流,可以将适当的已知固定电阻[R]与[A1]表串联,以增大被测电阻[RL]上的电压,从而增大其测量电流,测量电路如图2乙所示. 通过计算我们不难发现,按图2乙所示的电路进行测量,当定值电阻选用[R3]=10Ω时,若通过电路调节使[A1]表指针接近满偏时,[A2]表中的最大电流约为[I2=I1+I1(r1+R3)RL]=0.6+0.6×[10+0.22]=3.66A,可通过适当的控制电路来调节使表[A2]的最大电流不超过其量程,使之完全符合测量要求.
考虑到题给出的电源内阻很小,其电动势[E]约9V,超出了测量电路上的最大电压;又由于题中要求实验时,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测得多组[A1]、[A2]表的读数[I1]、[I2],故控制电路宜采用分压式控制电路,滑动变阻器选用[R1](0~10Ω). 再考虑到被测电阻的实物模型为一自感线圈,在实验数据测完,断开电路总开关时线圈易产生自感现象,会烧毁电流表[A1],因此需要对此表进行保护,可以用一开关[S1]串在电流表[A1]所在的支路上,实验结束时先断开[S2],这样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通过以上分析,可设计出完整的实验电路如图3所示.
[图3]
2.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能力
按如图3所示实验电路进行实验,若在某次合适的实际测量中,两电流表[A1]、[A2]的读数分别为[I1]、[I2],则有[I2=I1+I1(r1+R3)RL]
从式中可知,理论上只需一次合适的测量就可以间接求出线圈电阻[RL]的值. 但为了减小测量的偶然误差,通常采用多次测量来求平均值. 用图象法来分析处理数据也是一种求平均值的有效方法. 本题中给出了多次测量用两电流表读数作出的[I1-I2]图象(如图1所示),由此图象可求出[I2]与[I1]的比值(即图1中直线的斜率)[I2I1=30.5=]6.0
解得[RL=R3+r1I2I1-1],代入数据,得[RL=]2.04Ω. 又考虑到题目要求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故取[RL=]2.0Ω.
【练习】
(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自主招生物理题7)从下面给定的器材中选出适当的器材,设计一个能精确测量阻值为20~30Ω的电阻[Rx]的电路,要求电表读数不小于其量程的[13],且能测得多组数据调节方便.
电流表[G1](量程1mA,内阻[r1]=500Ω);电流表[G2](量程100μA,内阻[r2]约1000Ω);定值电阻[R1](阻值5Ω);定值电阻[R2](阻值20Ω);电压表[V](量程3V,内阻[rV]约10kΩ);滑动变阻器[R](总阻值 20Ω);电池组[E](电动势约6V,内阻很小但不能忽略);单刀单掷开关[S]一个及导线若干.
(1)画出精确测量电阻[Rx]的电路图,并标明所选器材的代号字母.
(2)在所测量的数据中选一组数据计算[Rx]的值,计算表达式[Rx]= ;表达式中各符号表示的意义分别是 .
【参考答案】
(1)电路图如图4所示.
[图4]
(2)[Rx=UI(1+r1R1)-R1r1R1+r1]或[Rx=U-Ir1I(1+r1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