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功的文章600字(精选10篇)
是,你没看错……说的就是你……说的就是你呢!
我此刻死盯着你的眼睛告诉你,你一点儿逃跑的机会都没有。
我肯定,如果你看完这文章的罪状还不觉得这是你的问题所在,那你就该发愁了。
其实你该愁死了才对。你该做的就是放下手头一切事情,深刻反省自己的存在有何意义。你该照面镜子,盯着自己的眼睛,举起手来给自己一个大耳刮子才是。
听明白了吗?没明白那就继续啪啪啪直到你醒悟过来!当你准备好了,再继续往下看吧。
这里我要说的是“真枪实弹”的实战技能!不是所谓的“多学少玩第一名”,也不是你那本价值万金的文凭宣称你身怀的“懒散逃课打游戏把妹照旧毕业”的绝技。
我说的是,起身出门、有所行动、干出点儿屁事来的技能!就是那一套搬出爸妈的房子、辞职再冲全世界吼一声“草泥马”然后真真正正干点儿事情的技能。那套人人都愿意为之付出学习代价的技能,那套已日渐消亡的技能。
如此技能自然不能在课堂上或课本中习得。要掌握如此技能,实践出真知是唯一方法,譬如出生鸟儿借从悬崖跳落之际习得飞翔技巧。
如此技能只有在一个人发现了真正自我之时才能学会。也就是说,只有当你真正处于危险之中或直面失败的时候,才能掌握。
如此技能,只有在你愿意付出一切只为做成一件大事的时候,才能习得。
如此技能,在此刻之前,你以为你已经掌握。
“简单说来,我要说的就是,在生活这个游戏里,你连门儿都没找着”。
第一宗罪:你失败得还不够。
因为你满足于平庸,因为你选择不去尝试。
因为只在嘴上说说学习一门新外语比真正去学容易太多。
因为在你看来,每件事都是“太难”或者“太复杂”,所以你选择“等等看吧”或者“明天再做好了”。
即便你讨厌自己的工作,也不愿意换另一份,因为你觉得自己可以轻易拒绝“被拒绝”这件事。
但就在你一事无成、败于尝试之际,我正在尝试各种可能、哪怕失败,我正在挑战自我、学习新知识、如果失败,那么越早越好。
因为就算失败也是宝贵的一课,我会调整方向,保证自己一路向前。正如炼钢,烈火锤炼我已经历。一把磨得尖利的宝剑,必能把未经历练的你,切成两半。
第二宗罪:你太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
因为你要合群。
因为你坚信,与众不同的你,要跟大众一起用同样的方法与众不同,才算酷。
因为你害怕面对真正的自己,因为你害怕世界会对你另眼相看。就因为你会对别人评头论足,你非认为别人也在做同样的事。
你在乎拥有的东西多过做过的事情。
但当你在不断买新衣、新车、光顾昂贵餐厅和各色酒吧之时,我正在不断投资自己。你在不断努力求得主流认可,而我将让主流认可我。
我会一窝蜂抛掉所有不安全感,让世界看见真正的我。你怎么看我,我不再在乎。我会只身受信念大潮的冲洗,怡然自得地看你与世俗联姻,而我却与超凡携手。
第三宗罪:你自觉十分聪明。
因为别人干什么你就干什么,别人学什么你就学什么,别人读什么书你也依葫芦画瓢读同一本。
因为你学习是为了通过考试,通过既定的考试又让你觉得自己很聪明。
因为你觉得学习那是只发生在学校里的事。
但你读大学的时候,我正在学习人生;我选择不在教室里学习这个世界,而是真正闯进去,活在真实世界里,以此为我的课堂。
因为我懂的,远比任何一张文凭赋予的都多。因为聪明从来都不是学来的,聪明是从生活中来的。
“春雨贵如油”,可见春雨滋润大地的重要,当绵绵细雨从天上洒落下来时,大地苏醒了,一切变得生机勃勃起来。春雨染红了桃花,漂白了柳絮,描青了山峰,绘绿了秧畦。。。。。。春雨,它落在了行人的雨伞上,“滴滴哒哒”它唱起来快乐的歌谣,跳起了春的舞蹈,它渗入在农民伯伯的皱纹里面,换来了农民伯伯那充满希望的微笑,春雨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伴随着孩子一起长大。
“哗哗哗”夏日的暴雨来了。它伴着闪电,狂风,还有那“轰隆轰隆”的雷声,那气势可谓是磅礴之至。瞧,屋檐上流下的水可以说是水流如柱,干涸的小河转眼就有了生机,鱼儿和鸭子都有了嬉戏的场所,庄稼和小草喝足了也弯腰休息了,被烈日烤得呆滞的路旁的老树此时也手舞足蹈起来。不一会儿暴雨走了,大人们都在感叹,好一场及时雨呀;娃娃们不顾爸妈们的阻挡都冲出家门尽情的在家前屋后的水洼里玩起来。
秋雨悄无声息地来了。秋雨沙沙地下着,这是它在演奏。奏黄了一片片稻田,奏红了一棵棵枫树,奏出了遍地金黄,奏出了象征着成熟、丰收的秋色。“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一场秋雨一场凉”,秋雨送走了烈日炎炎的夏日,带来了丰收的喜讯。瞧,高粱乐红了脸,稻穗笑弯了腰,苹果涨红了脸,
人们喜欢冬日,而我却喜欢冬雨。那冬雨像根根细针,落在人们的脸上冰冷刺骨,让人不禁打寒战,尽管如此,它却又给予人们对春的期盼。
秋天带着—身金黄迈着轻盈的脚步悄无声息地来到了人间。田野里的稻谷成熟了,沉甸甸的稻糖随风起舞。―阵风儿吹来掀起了层层金浪,连绵不断,高低起伏,枯黄了的树叶随风摇曳时而像舞蹈家跳着优美的舞蹈;时而像“黄蝴蝶"翩翩起舞,时而像小鸟展翅高飞,地上积满了枯黄的叶子远远望去像铺了一层又厚又软的黄地毯。
公园里的荷花池中往昔熙熙攘攘的荷如今黯然无色地垂下了头由绿转黄,毫无朝气。美丽的秋姑娘带着红包的颜料姗姗面来,将山坡染上了红色枫叶连成一片。秋风轻拂,枝叶时摇摆着身驱像―大片跳跃的火焰,高大的枣树上,熟透了的大枣子的脸红红的害羞地躲在绿莹莹的树叶后半露着脸向人们问好。
秋天还是白色的,天空像刚被擦过的镜子一尘不染。仿佛刚洗过一般、白云儿互相嬉戏着显得比平时更加雪白,如牛奶一般白静。自菊花一丛丛由草地里探出了头随风轻轻摇晃在秋色中有几星浅绿异常耀眼。苍绿的树叶正时刻享受着秋天的美景无忧无虑松树摆动着它长满密密麻麻的针叶的树枝得意洋洋地望着一旁光秃秃的树干。不管是一潭清水.一口并水,甚至是茫茫大海,在秋天都显得是那么蓝,那么清明。
刚走进体育场的大门口,就见里面人声鼎沸,天空中飞翔着一只只美丽的纸蝴蝶,远远望去,你一定以为是成群的蝴蝶在天空中飞翔,有大的、小的、红的、黄的、、、、、、让人眼花缭乱。
我和妹妹也不示弱,一起飞奔到跑道上。妹妹拿着我那“金鱼”风筝,我拿着线轴,等风一来,我就迅速跑起来。妹妹听到我的口令后,就放开风筝。风筝徐徐升空,越飞越高。可是,不知怎么回事?风筝好像怕飞上高空,突然掉了下来。没办法,我们只好重新再试。可是结果都和第一次一样。但是我们没有放弃,一直寻找着风筝之所以飞不高的原因。原来是因为起飞的时候,方向是逆风的,所以风筝能徐徐上升。后来跑呀跑的,方向变成顺风了,于是风筝失去风力的帮忙,就摇摇欲坠,最后又因拯救不及时,它就坠落到地上了。找到了原因,我们开始了第六次的放飞。瞧,风筝随着风儿慢慢地飞上了天空,7米、8米、9米、10米……我的心也随之上升,在高空中自由地飞翔。
有一种成功,叫做不敢成功
当大BOSS告诉晓静,他非常欣赏她这一年来对团队的贡献和工作业绩,并将去掉她“销售副总监”这一title的“副”字。这是个好消息,却让晓静无比恐惧。“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消息对我来说就像世界末日一般,当时我就感觉口都干了,喉咙里也开始冒烟,自己整个往深海里沉,就快被淹死了!”。她的决定让人目瞪口呆:辞职。
着名心理学家曾奇峰曾讲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个金融专业毕业的26岁女孩,想去金融界发展。她在第一家银行的笔试是第一名,第二天要面试,她弄了个闹钟,可是第二天早晨闹钟响了她没有听到,错过了。她又去另一家银行应聘,笔试还是第一,面试之前,弄了两个闹钟,这一次她没有错过铃声,但是在去面试的路上,她出了一个小车祸,被送进了医院,面试又错过了。而另一个个案更有代表性也更耐人寻味,是那些“老二命”的典型代表:一个男人,大学毕业就一直当官,从副科到副处到副总经理,特点都是副的。终于熬到单位领导退休了,组织上通知他可以扶正了,他却通过一系列症状搞砸了;脸红,出汗,手抖,心跳加快,旁边有人时无法小便,口吃,脑子空白……
逃避升职,错过面试,搞砸演讲以及莫名其妙的在关键时刻掉链子,所有这些,人们常会归结为紧张、没有发挥好等等,而在心理学家们看来,可能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在心理上不敢成功”,或者说是一种“成功者的内疚感”。
一种自我限制:我不配
为什么当我们成功了或者可能要成功了,反而会那么愧疚,那么恐惧,甚至不惜放弃机会甚至制造失败呢?
“当一个人在成年的时候,有一些梦想成真或超过了自己想达到的目标的时候就可能会产生道德上的内疚感,因为他/她觉得自己不配,每个人都觉得自己配什么不配什么。”曾奇峰这样解释。
那个26岁的女孩,意识到自己反复地错过面试可能是内部有什么程序在起作用,在做了心理咨询后发现:她的妈妈从工作到退休一直在银行里最普通的职员。以她的学历,如果应聘成功,就会比妈妈高出太多,所以潜意识里不让自己获得这个位置。“所以俄狄浦斯期也是一个见识的问题,这里可以看到见识比知识重要地多,因为见识是人格的底子而知识不过是硬盘而已。对于一个人能走多远的局限,来自于儿时的爸爸对他是打压还是尊重,来自于妈妈对他是敢于放手还是抓着不放。”
那个永远当副职的男人,他的爸爸也曾是当官的,但在他出生之前就被枪毙了,“他爸爸被更大的爸爸枪毙了,想想看,这样的遗腹子会对爸爸有什么样的想象?他要把爸爸想象得无比强大,这样他才能好好地成长。但事实上爸爸又不强大,因为弱小到连自己的命都保不住,处于这样的冲突中,他会小心翼翼地不要做一个像爸爸那样的人,因为如果他一旦像爸爸就占据了爸爸的位置,那最好的就是做二号人物,还是把一号留给爸爸吧……让他当正职其实就是让他当爸爸,于是激活了他内心的冲突。对他来说,成为爸爸是世界上最大的成功,同时也是最大的焦虑。”成功者的内疚感,就是在意识层面的渴望成功和潜意识层面惧怕成功后会受到惩罚之间的冲突。
“很多人去追求成功,但成功到一定程度就会停止。”咨询师卢悦说,“人有两个系统,探索的系统和稳定的系统。对于一个人来说,他生活在一个以生存为导向的生活环境里面,还是生活在一个以发展为导向的生活环境里面,这个就决定了他的人生能走多远。如果他的人生是以生存为导向的,那么他就不能够享受生活,他一定要把自己弄的苦哈哈的。很多人内在有一个非常脆弱的自我意象,比如说,如果我去享受生活了,那么这就意味着某种程度上我跟我的父母世界就要脱钩了,如果我父母的世界是非常悲惨的,我怎么对得起父母?我这么快乐是不是太没心没肺了?妈妈那么难过我还这么快乐,这是不对的吧?这个时候,这个孩子就会有内疚感,会跟所有的快乐和娱乐绝缘。而这种内疚感和罪恶感,可能到最后就变成一种很深刻的潜意识,可能压抑到我们都不知道为什么,但就是觉得”我不行“、”我不配“。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人内在没有跟父母完成心理上的分化,父母是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就要让自己也是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如果父母价值观很低,他们所要做的事情就是跟孩子比较,就需要在比较中胜出。更深层的原因,也是这个时代更常见的,就是自恋的父母。“自恋的父母对孩子的打击是非常隐蔽的,他们口头上说,我希望你过的更好。但是当我们过的很好的时候,他们会有一种被打败的感觉。他们不许孩子差,不能差到让他们丢脸,但是也不许比他们好,好到让他们觉得不如孩子。孩子会意识到自己不能超过父母,超过父母是一种不对的事情。作为孩子,就是要讨好父母的---在这个时代,父母在这个层面上剥削孩子,还挺普遍、挺严重的。”
结果就是,孩子对于自己能够走多远,到达哪里,在心底里有一个预设,就是我们常说的“到顶了”那种感受。“在内心,孩子有个顶。一旦机会来,接近这个顶,或者可能超过这个顶,他们就害怕了,不知所措,不能承受。”而这种害怕,就像永远“老二命”的那个副职一样,经常性地附带着躯体化症状。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足够好的父母,就是允许孩子拥有自己的快乐和成功,并且可以超越父母。在中国,好父母的形象是缺失的,但在武侠中,很多好师傅的形象代替了好父亲。这个好师傅是什么呢?是“我愿意把我的一生绝学传给你,然后让你变得比我还伟大,我宁肯在你的成长中,衰败掉,萎缩掉,像一根老树根一样地朽掉,然后看着你成长,看着你超过我的成就,这就是一种理想化的父亲形象。”
当了解了在心理上不敢成功的深层原因,我们就一定能够知道,那些在心理上敢于成功的努力,必定是无比艰苦的心路历程。
安,一个“被爸爸诅咒”的女记者,她一直在心底深埋着一个秘密。当她去采访一部分成功男人时,可能在现场陷入濒死状态。“在十几年的职业生涯里,大概有4个这样的采访对象,当我面对他们时,就像在丛林中突然遭遇一条眼镜蛇或者一匹狼,被钉在那里。后来我意识到,他们都有一部分,像对我极其严厉也极其控制的父亲。”安的父亲曾经尝试了很多第二职业,养过蚯蚓,养过君子兰,养过兔子,都赔钱了,最后他被所有的钱都拿去开了一家陶瓷厂,也失败了。“父亲永远失败,对我却相当严厉,只允许我考第一,曾经因为我考了第五名打了我一个耳光……”
安意识到,自己可能无意识地追求失败和失败带来的羞耻感,却不敢成功。破解,也许很困难,但是,安愿意努力。她冒着濒死的危险,向“父亲”们提问,当成功了一个后,她又去尝试第二个,第三个……现在,她至少接触了十几个像父亲一样的人物,“我的努力大约七成都可以算成功了。”安谨慎地说,她可能已经治愈了自己。
“安的努力值得赞许”。咨询师宫学萍鼓励更多像安这样的职业人,“把那些已经创造出来的成功的体验和画面,包括你的身体姿态、呼吸的方式、思考问题的角度等,深刻地烙印在心底,去重温和体验它,在需要时激活它,让这种感觉在身体里重新流动起来。”
曾奇峰讲过一个自我突破性的故事:一个来自农村的保姆,在男主人的鼓励下,成长为一个可以经营餐厅的老板。先是让小保姆去为单位的下属做饭,小保姆一开始很害怕,男主人支持她去尝试。之后,又支持她去为更多人做饭,小保姆能力没有问题,又成功了,于是男主人说,我想做一个餐馆,你当老板。小保姆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打工的命,怎么可能当老板呢?事实证明,她当老板也当的很好。“这是一个人不断突破自己的故事,而这个突破需要有一个人让他/她打破童年的限定。”曾奇峰说,这个童年的限定就是俄狄浦斯期冲突,也就是,我有什么样的爸爸妈妈,他们决定了我有什么样的志向,这个和他们有什么职务和成就没什么关系。“如果我在小时候就认为爸爸妈妈就是皇帝,他们如果平等地对待我,那么以后我当皇帝我都不怕,但如果他们总压着我的话,我内心的机制都会被激活。所以俄狄浦斯期的冲突,是一个敢不敢胜利的问题。”
用“心理学头脑”去敢于成功
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布莱克曼在《心灵的面具》一书中总结了101种心理防御机制。虽然人们一出生就在灵活地应用这些防御机制,没有谁强迫我们一定要了解这些防御机制,但相对来说,一个了解自己正在使用什么心理防御机制的人,会生活得更加幸福和自由。
“一种自觉的心理学头脑可能会帮助我们打破自我限制,突破不敢成功的心理魔咒。”首先你要去开始怀疑,然后你会用一种追溯的方法去看待自己。用一种跨越时空的观点去看自己,就是他/她没有那么大的绝对性,他/她有觉察自我的能力,能看到某些事情在自己的身上发生,会去寻找今天和昨天、今年和十年前甚至和童年的某些连接,找到突破限制的方向。
“客体关系揭示的真实,足以让人留下一千滴的眼泪。”曾奇峰说。在心理上不敢成功,往往追溯到童年依恋关系以及原生家庭,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通常难以靠自我觉察认识到和突破这种自我限制,而心理咨询是一个可用的资源。“就是在治疗中给他/她穿大鞋,给一个抱持性的环境,让他/她在探测触及到边界之后而不受到惩罚,心理治疗就是一种提供没有惩罚的人际冒险。”
忍,忍他人之所不能忍,容他人之所不能容,审时度势,只待蓄势而发;
忍者,心若能静,他日必成大器,此乃成功之道也。
-----题记
人人都向往成功,人人都想站在顶峰,我们往往看到是那些所谓功成名就之人的光鲜亮丽,但却很少关心这些成功的背后所经历的心酸艰苦。就像人人都知道凤凰的美,却没人能体会涅槃前的炼狱,没有人的成功来的一帆风顺,因为成功之路何其艰辛,在路上又何其彷徨。
人生的旅途,我们已渐行渐远,每一天都在问自己,离成功的终点到底还有多久的行程,是就在不远的前方,还是早已走岔了方向?没有人知道答案,这条路上没有路标,成功的方向取决于我们自己。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光影下隐匿着浮夸,演绎着躁动,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做着一夜成名的梦,于是涌出无数创业的悲哀,没人能否认,这个世界每天都上演着各种成功奇迹,这个世界每天都蕴藏着无限的机会,但这些机只会永远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而这些“准备”却并不包括那些空洞乏味的白日梦。
苏轼云:“古之立大事着,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凡帝王之相者,必能忍,必能静。小不忍则乱大谋,心不静则无以而为。多少人能一直坚守着最初的信念,多少人能经得起挫折的轮番洗礼,不是成功不给我们机会,而是机会到来,只是换了个形式,便被我们嗤之以鼻。也许风雨兼程后,我们早已找到成功之路,一路崎岖,荆棘遍布,失意是不可避免的,重要的不是怎么躲开这些,而是如何面对这些,破罐破摔,怨天尤人者必被这个社会淘汰。放开双手,拥抱风浪,成功便会向我们微笑。
《成功到底是什么》出自李开复演讲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说过:“不要竭尽全力去和你的同僚竞争。你应该在乎的是,你要比现在的你强。”
中国社会有个通病,就是希望每个人都照一个模式发展,衡量每个人是否“成功”采用的也是一元化的标准:在学校看成绩,进入社会看名利。尤其是在今天的中国,人们对财富的追求首当其冲,各行各业,对一个人的成功的评价,更多地以个人财富为指标。但是,有了最好的成绩就能对社会有所贡献吗?有名利就一定能快乐吗?
真正的成功应是多元化的。成功可能是你创造了新的财富或技术,可能是你为他人带来了快乐,可能是你在工作岗位上得到了别人的信任,也可能是你找到了回归自我、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每个人的成功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凌志军在其《成长》一书中得出的重要结论是“成为最好的你自己”。
也就是说,成功不是要和别人相比,而是要了解自己,发掘自己的目标和兴趣,努力不懈地追求进步,让自己的每一天都比昨天更好。
成功的第一步:把握人生目标,做一个主动的人
当网友问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时,我是这么回答的:“人生只有一次,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最大的影响力(impact),能够帮助自己、帮助家庭、帮助国家、帮助世界、帮助后人,能够让他们的日子过得更好、更有效率,能够为他们带来幸福和快乐。”我回答这个问题时丝毫不需要思考,因为我从大学二年级起就把“影响力”当作自己的人生目标。
对我来说,人生目标不是一个口号,而是我最好的智囊,它曾多次帮我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难题。我当初放弃在美国的工作,只身来到中国创立微软中国研究院,就是因为我觉得后一项工作有更大的影响力,和我的人生目标更加吻合。此外,当我收到一封封迷茫学生的来信,给他们写回信时,我也会想:“如何让回信有更大的影响力?”我先后公开的三封“给中国学生的信”都是如此诞生的。
马加爵也悟出了他的人生目标,只可惜他是在案发被捕后才悟出的。他说:“姐,现在我对你讲一次真心话,我这个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出在我觉得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为了什么?……在这次事情以后,此时此刻我明白了,我错了。其实人生的意义在于人间有真情。”如果马加爵能早几个月悟出人生目标,他在做傻事前就会问问自己,充满真情的父母、姐姐会怎么看待这件事?这样,他可能就不会走上歧途了。
所以,无论是为了真情,为了影响力,还是为了快乐、家人、道德、宁静、求知、创新……一旦确定了目标,你就可以像我一样在人生目标的指引下,果断地做出人生中的重大决定。每个人的目标都是独特的。最重要的是,你要主动把握自己的人生目标。但你千万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要为了追求所谓的“崇高”,或为了模仿他人而随便确定自己的目标。
那么,该怎么去发现自己的目标呢?许多同学问我他们的目标该是什么?我无法回答,因为只有一个人能告诉你人生的目标是什么,那个人就是你自己。只有一个地方你能找到你的目标,那就是你心里。
我建议你闭上眼睛,把第一个浮现在你脑海里的理想记录下来,因为不经过思考的答案是最真诚的。或者,你也可以回顾过去,在你最快乐、最有成就感的时光里,是否存在某些共同点?它们很可能就是最能激励你的人生目标了。再者,你也可以想象一下,十五年后,当你达到完美的人生状态时,你将会处在何种环境下?从事什么工作?其中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当然,你也不妨多和亲友谈谈,听听他们的意见。
成功的第二步:尝试新的领域、发掘你的兴趣
为了成为最好的你自己,最重要的是要发挥自己所有的潜力,追逐最感兴趣和最有激情的事情。当你对某个领域感兴趣时,你会在走路、上课或洗澡时都对它念念不忘,你在该领域内就更容易取得成功。更进一步,如果你对该领域有激情,你就可能为它废寝忘食,连睡觉时想起一个主意,都会跳起来。这时候,你已经不是为了成功而工作,而是为了“享受”而工作了。毫无疑问的,你将会从此得到成功。
相对来说,做自己没有兴趣的事情只会事倍功半,有可能一事无成。即便你靠着资质或才华可以把它做好,你也绝对没有释放出所有的潜力。因此,我不赞同每个学生都追逐最热门的专业,我认为,每个人都应了解自己的兴趣、激情和能力(也就是情商中所说的“自觉”),并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比尔·盖茨曾说:“每天清晨当你醒来的时候,都会为技术进步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发展和改进而激动不已。”从这句话中,我们可看出他对软件技术的兴趣和激情。1977年,因为对软件的热爱,比尔·盖茨放弃了数学专业。如果他留在哈佛继续读数学,并成为数学教授,你能想象他的潜力将被压抑到什么程度吗?,比尔·盖茨在领导微软25年后,却又毅然把首席执行官的工作交给了鲍尔默,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投身于他最喜爱的工作——担任首席软件架构师,专注于软件技术的创新。虽然比尔·盖茨曾是一个出色的首席执行官,但当他改任首席软件架构师后,他对公司的技术方向做出了重大贡献,更重要的是,他更有激情、更快乐了,这也鼓舞了所有员工的士气。
比尔·盖茨的好朋友,美国最优秀的投资家,华伦·巴菲特也同样认可激情的重要性。当学生请他指示方向时,他总这么回答:“我和你没有什么差别。如果你一定要找一个差别,那可能就是我每天有机会做我最爱的工作。如果你要我给你忠告,这这是我能给你的最好忠告了。”
比尔·盖茨和华伦·巴菲特给我们的另一个启示是,他们热爱的并不是庸俗的、一元化的名利,他们的名利是他们的理想和激情带来的。美国一所著名的经管学院曾做过一个调查,结果发现,虽然大多数学生在入学时都想追逐名利,但在拥有最多名利的校友中,有90%是入学时追逐理想、而非追逐名利的人。
我刚进入大学时,想从事法律或政治工作。一年多后我才发现自己对它没有兴趣,学习成绩也只在中游。但我爱上了计算机,每天疯狂地编程,很快就引起了老师、同学的重视。终于,大二的一天,我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放弃此前一年多在全美前三名的哥伦比亚大学法律系已经修成的学分,转入哥伦比亚大学默默无名的计算机系。我告诉自己,人生只有一次,不应浪费在没有快乐、没有成就感的领域。当时也有朋友对我说,改变专业会付出很多代价,但我对他们说,做一个没有激情的工作将付出更大的代价。那一天,我心花怒放、精神振奋,我对自己承诺,大学后三年每一门功课都要拿A。若不是那天的决定,今天我就不会拥有在计算机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而我很可能只是在美国某个小镇上做一个既不成功又不快乐的律师。
即便如此,我对职业的激情还远不能和我父亲相比。我从小一直以为父亲是个不苟言笑的人,直到去年见到父亲最喜爱的两个学生(他们现在都是教授),我才知道父亲是多么热爱他的工作。他的学生告诉我:“李老师见到我们总是眉开眼笑,他为了让我们更喜欢我们的学科,常在我们最喜欢的餐馆讨论。他在我们身上花的时间和金钱,远远超过了他微薄的收入。”我父亲是在70岁高龄,经过从军、从政、写作等职业后才找到了他的最爱——教学。他过世后,学生在他抽屉里找到他勉励自己的两句话:“老牛明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最令人欣慰的是,他在人生的最后一段路上,找到了自己的最爱。那么,如何寻找兴趣和激情呢?首先,你要把兴趣和才华分开。做自己有才华的事容易出成果,但不要因为自己做得好就认为那是你的兴趣所在。
为了找到真正的兴趣和激情,你可以问自己:对于某件事,你是否十分渴望重复它,是否能愉快地、成功地完成它?你过去是不是一直向往它?是否总能很快地学习它?它是否总能让你满足?你是否由衷地从心里(而不只是从脑海里)喜爱它?你的人生中最快乐的事情是不是和它有关?当你这样问自己时,注意不要把你父母的期望、社会的价值观和朋友的影响融入你的答案。
唯有接触你才能尝试,唯有尝试你才能找到你的最爱。我的同事张亚勤曾经说:“那些敢于去尝试的人一定是聪明人。他们不会输,因为他们即使不成功,也能从中学到教训。所以,只有那些不敢尝试的人,才是绝对的失败者。”希望各位同学尽力开拓自己的视野,不但能从中得到教益,而且也能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成功的第三步:针对兴趣,定阶段性目标,一步步迈进
找到了你的兴趣,下一步该做的就是制定具体的阶段性目标,一步步向自己的理想迈进。
首先,你应客观地评估距离自己的兴趣和理想还差些什么?是需要学习一门课、读一本书、做一个更合群的人、控制自己的脾气还是成为更好的演讲者?十五年后成为最好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会有什么差别?还是其他方面?你应尽力弥补这些差距。例如,当我决定我一生的目的是要让我的影响力最大化时,我发现我最欠缺的是演讲和沟通能力。我以前是一个和人交谈都会脸红,上台演讲就会恐惧的学生。我做助教时表现特别差,学生甚至给我取了个“开复剧场”的绰号。
因此,为了实现我的理想,我给自己设定了多个提高演讲和沟通技巧的具体目标。
其次,你应定阶段性的、具体的目标,再充分发挥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勤奋、向上和毅力,努力完成目标。比如,我要求自己每个月做两次演讲,而且每次都要我的同学或朋友去旁听,给我反馈意见。我对自己承诺,不排练三次,决不上台演讲。我要求自己每个月去听演讲,并向优秀的演讲者求教。有一个演讲者教了我克服恐惧的几种方法,他说,如果你看着观众的眼睛会紧张,那你可以看观众的头顶,而观众会依然认为你在看他们的脸,此外,手中最好不要拿纸而要握起拳来,那样,颤抖的手就不会引起观众的注意。当我反复练习演讲技巧后,我自己又发现了许多秘诀,比如:不用讲稿,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表达时,我会表现得更好,于是,我仍准备讲稿但只在排练时使用;我发现我回答问题的能力超过了我演讲的能力,于是,我一般要求多留时间回答问题;我发现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就无法讲好,于是,我就不再答应讲那些我没有兴趣的题目。几年后,我周围的人都夸我演讲得好,甚至有人认为我是个天生的好演说家,其实,我只是实践了中国人勤奋、向上和毅力等传统美德而已。
任何目标都必须是实际的、可衡量的目标,不能只是停留在思想上的口号或空话。制定目标的目的是为了进步,不去衡量你就无法知道自己是否取得了进步。所以,你必须把抽象的、无法实施的、不可衡量的大目标简化成为实际的、可衡量的小目标。举例来说,几年前,我有一个目标是扩大我在公司里的人际关系网,但“多认识人”或“增加影响力”的目标是无法衡量和实施的,我需要找一个实际的、可衡量的目标。于是,我要求自己“每周和一位有影响力的人吃饭,在吃饭的过程,要这个人再介绍一个有影响的人给我”。衡量这个目标的标准是 “每周与一人一餐、餐后再认识一人”。当然,我不会满足于这些基本的“指标”。扩大人际关系网的目的是使工作更成功,所以,我还会衡量“每周一餐”中得到了多少信息,有多少我的部门雇用的人是在这样的人际网中认识的。一年后,我的确从这些衡量标准中,看到了自己的关系网有了显着的扩大。
制定具体目标时必须了解自己的能力。目标设定过高固然不切实际,但目标也不可定得太低。对目标还要做及时的调整:如果超出自己的期望,可以把期望提高;如果未达到自己的期望,可以把期望调低。达成了一个目标后,可以再制定更有挑战性的目标;失败时要坦然接受,认真总结教训。
最后,再一次提醒同学们,目标都是属于你的,只有你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制定最合适的目标,主动提升自己,并在提升过程中客观地衡量进度,这样才能获得成功,才能成为更好的你自己。
励志文章2:成功,其实就这么简单。
成功学常告诉我们,只要坚持就会成功。可是为什么坚持以及怎么坚持,成功学却没有说。
很多名人励志故事,无数次在点拨这个话题,怎样数十年如一日,怎样坚持。古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今有“今天很残酷,明天很残酷,后天很美好,很 多人都死在了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勾践在卧薪尝胆,等待三千越甲吞吴;林肯在几十年竞选,终于当上总统。所有成功的故事都在讲述着一个亘古不变的 话题:坚持不懈,必能成功。
这个道理都知道,但却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坚持,途中很多人放弃了。放弃的人并不是不想坚持,而是实在没有办法再坚持,过程太痛苦,不然有谁不愿意成功呢?
有记者曾经采访一老人,你为什么长寿。老人答说因为他每天早上坚持跑步5公里。记者问,同样有一个人跟你一样每天早上跑步,为什么他只活了45岁呢?老人说:因为他坚持的不够久。
从坚持的角度讲,老人是对的,因为他不够坚持,所以他不成功。那他是故意不坚持的吗?
当然不是。于是我们就来谈谈成功和坚持之间的关系。
坚持是一种结果,但不是原因。
如果一个人在为某件事坚持着,那么他一定从这件事情中找到极大的快乐和快感。爱迪生失败无数次而发明灯泡的故事曾经励志过一代又一代人,但是他的成功不是 来自于他那么多次失败依然坚持,而是他从探索的过程中找到了很多快乐,他没有觉得他在坚持,他只是想去探索而已。如果一件事可以给予你正向的刺激,那么你 就愿意持续的做这件事,显示的结果就是坚持。
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几年后发表了博士论文《其实成功没有那么难》,揭开了坚持与成功的秘密。在采访这些成功的人士时,都普遍 表示自己没有想过要坚持,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的时候,自己也都觉得害怕,不知不觉居然做了这么多,倘若再来一次,很多人也会被这些巨大的任务吓倒而难以 再坚持。在外人看来,他们是因为坚持而成功了。可是他们自己知道,他们是喜欢做一件事,并且做的时候感觉很快乐很刺激而一直做,于是成为了坚持,于是成功。
那种快乐的刺激感觉叫做高峰体验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需求可以分为有四个层次:生理需求,情绪需求,理性需求和超越需求。对应着四种动力:本能的动力,情感的动力,心智的动力和心灵的动 力。本能、情感这两者是人人都表现很强烈的动力,无需多言。理性需求就是当你绞尽脑汁想出一件事情的时候,会得到极大的快感。超越需求则就是马斯洛在晚年 所补充的需要层次理论:超越自我的需要。
人不仅渴望自我实现,更渴望超越自我。如果你设定一个目标,你达到了,并展现了你的价值,那么你的价值就得到了实现。这时候你还想更上一层,超越自我。
成功人士都喜欢爬山,他们会给自己设定一个适度的目标,他们达到了,然后很快乐,价值得到了体现。可是他们并不会就此停下,他们会再挑战一下,继续往前 走。这时候另外一种感觉就出现了,登山成为了一件有趣、无限丰富且充满可能性的事情,在这过程里他们不断自我肯定、自我认可、肯定自我价值,这是一种纯粹 的满足感,一种纯粹的兴高采烈或欢悦的情感体验,是一种自信、安详和愉悦的心理状态。
在这个过程里不会有恐惧,因为他们不必担心失败,无论在哪停止自己都是已经达到目标了,相反他们多尝试一次,就有新一次的快感,他们享受这种快感。
看很多吉尼斯纪录的打破者也都是如此,他们达到了记录后,并不会停下,相反能实现更大一个突破,因为每多一层的突破,他们就收获一种异常的快感。
这种快感就是超越需求。心理学家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很多人在吸毒等瘾症时所获得的快感与这种超越的快感生理唤起和心理表现是一样的!因为瘾症也是一种强烈 满足感的刺激,和自我突破一样。不同的是,瘾症对身体是伤害的,具有负向的价值意义,而成功者的自我突破确是创造价值,产生正向意义。这也就很容易理解, 为什么成功者喜欢体验那种超越的快感,那和瘾症一样刺激。
所有天才都是疯子,也是这么来的吧。天才都有瘾症,对他所痴迷的事业上瘾。
马斯洛称这种感受为“高峰体验”。人们在超越自我的时候能感受到一种发至心灵深处的颤栗、欣快、满足、超然的情绪体验,由此获得的人性解放,心灵自由,照 亮了他们的一生。这是一种从未体验过的兴奋与欢愉的感觉,那种感觉犹如站在高山之颠,那种愉悦虽然短暂,但却可能尤其深刻,那种感觉是语言无法表达的。
刻意坚持的人并不能成功。
坚持是因为体验到高峰体验,不自觉的坚持了,而不是想要坚持而刻意坚持。相反,刻意坚持的人却很难取得成功。
1986年,黄光裕在北京开起第一家叫做“国美”的家电门面的时候,只是想让家电卖的方便些,他从未想过要把国美做的多大。如果有人跟黄光裕说,你要用 的时间,把国美做成中国大陆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身揣4000元的农民之子黄光裕该做何感想,他又有没有胆量敢坚持下来。那时候黄光裕想的很简 单,只是想办法把电器卖出去,让人知道国美,这就很好了。当他的创意不断被验证成功,他从中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感,于是又开始新的创意,不知不觉20年过去 了,国美成功了。成功学家就开始总结:国美的成功,因为黄光裕的坚持。
可是他从来没有刻意坚持过。
沃尔玛的成功,只是想让人们买东西方便一些,沃尔玛成立之初,如果有人跟老板沃尔顿说,你的目标是在不久的将来,将沃尔玛做成全球最大的连锁超市,登上《财富》排行榜之首,不知道沃尔顿有没有勇气坚持。
刻意的坚持来自于你的毅力,可是毅力是不存在的。心理学研究发现,毅力这个东西,就像武侠中的内力一样,在一定时间内是有限的。当你在一件事情上持续使用毅力以后,在下一件事情上接着用就可能会有些捉襟见肘,能量不足了。你没办法一直用,那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所以用毅力强迫坚持几乎是注定不能长久的。人生来就喜欢享受舒适,逃避痛苦,惰性是人的天性,没人可以克服。
刻意的坚持是无效的,但我们可以去找坚持的动力。
我们设定一个目标叫做成功,和我们设定一个目标叫做坚持是等同的。因为只要我们完成了坚持这个目标,我们基本上就成功了。用毅力来坚持是无效的,不是要我们放弃坚持,而是要我们去找到可以替代毅力去坚持的方法。此路不通,就换条路。
一只新组装好的小钟放在两只旧钟当中。两只旧钟“嘀哒”、“嘀哒”,一分一秒地走着。其中一只旧钟对新组装好的小钟说:“来吧,你也该工作了,不过我有点担心,担心你走完三千二百万次以后,恐怕就会吃不消。”这是毅力。
“天呐!三万二百万次!”新组装好的小钟很吃惊。“让我做这么多的事情?办不到,办不到!”这是天生的恐惧。
另一只旧闹钟说:“别听他胡说八道。不用害怕,你只需要每秒钟滴答一次,摆一下就行了。”
“天底下哪有这样简单的事情!”新组装好的小钟将信将疑,“如果是这样,那我就试试把。”这就是取代毅力的方法。
新组装好的小钟每秒滴答一下、摆一下,它感觉很轻松。不知不觉的,一年过去了,它没有吃不消,依旧滴答滴答地走着。小钟成功了。
很小的一个故事,但是我们可以从中去窥探小钟成功的秘籍,那就是专注力。
专注是坚持的源动力
约瑟夫.基尔施纳在举世闻名的著作《聪明人的圣经》里讲述了聪明人聪明的做法就是专注,他说:“如果你醒着,你就当清醒;如果你睡着,你就当酣睡。如果你在做一件事情,就不应该再考虑其他事. 如果你的手在这里,你的思想也应该同时在这里。如果开始行动,就不要迟疑。”
专注的结果,他也告诉了我们:“当你在生命中生活,在死亡中死去,与你自身以及整个宇宙和谐一致的时候,就再没有任何使你恐惧的东西了。”
这就是专注。专注是一种完全在当下的状态,完全与你的事情融为一体的状态,在做事的时候做事,不想别的。不对过去发生的事情感到自责和后悔,不对未来要发生的事情感到焦虑和恐惧。当 你在做事情的时候,你只拥有事情。庄子曾展示了这样一种状态:“万物与物同生,天地与我合一”,这就是专注的最高境界。画家毕加索在专注的时候,几个月没 脱过鞋子,结果烂在了脚上,这就是和事情在一起。我们从小就学习的《全神贯注》里,罗丹在修改女神雕像的时候,居然全然忘记了友人。
当你专注于当下,专注于事情本身的时候,你会发现时间会停滞,不知不觉过了很久,这时候才发现你坚持了很久。专注就是忘记坚持。
专注的时候,内心也会非常的平静,你忘记了要去坚持,就不必分配精力给“坚持”,不断拿出精力来告诉自己要坚持。你忘记了目标,不需要拿出精力来提醒自己“我还有目标”。专注就像激光一样,全世界,只有这一个。
于是哲人说,专注才能从容。当你专注的时候,你就可以从容的做事情。显示的结果就是坚持。
专 注还是在定完计划后放下你的目标。在面对巨大的任务和目标,人往往无从下手,也容易产生退缩和恐惧,感觉自己难以企及。首先,由于计划过于宏伟、庞大,你 觉得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做了充分的准备后才能开始执行,结果你一直在等待这样一个合适的时机,而计划也在等待中不了了之。其次,当执行中产生变化的时候,你也很容易产生挫败感,当变化不利于大目标的时候,你更容易产生焦虑。
你的起心动念很重要
你为什么而做,这很重要。如果你是为坚持而实现目标而做,你必然是痛苦的,因为你与事情产生了脱离,你喜欢的是目标而不是事情。你喜欢的是做事的附加价值 而不是事情本身。我很难想象如果你不喜欢一件事却还能把它做好是怎样一种情况,即使做好,也会累到你下次不想再做。因为当你不喜欢的时候,你不仅要拿出精 力来做事,更要拿出精力来阻抗你的不喜欢,你仅有的精力被分配到四处都是。所以,你要有多大能量才能做好呢?
所以你可以试着去喜欢你做的事情,这样你才能完成专注。
判断的标准就是你觉得这件事值不值得做。不值得定律说,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要去做,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会保持半冷半热、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成功率小,就算成功了,往往成就感也不大,更谈不上超越的体验。
只有你觉得值得做的事你才会喜欢上它。
当你不再排斥你做的事情的时候,你就可以专注于你做的事情了。当你专注的时候,你就可以体验到自己所达到的高峰体验了。当你有这种体验的时候,你就觉得坚持是一种享受了。然后你就成功了。
成功,其实就这么简单。
励志文章3:有目标才能走向成功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在西撒哈拉沙漠中有一个小村庄比赛尔,它在没有被发现之前,还是一块贫脊之地,那里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漠。据说不是他们不愿离开那 儿,而是他们尝试过很多次都没能走出去。当一个现代的西方人到了那儿,听说了这件事后,他决心做一次试验。他从比赛尔村向北走,结果三天半就走出来了。
经过此事,他终于明白比赛尔人之所以走不出大漠,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认识北斗星。因此,他告诉当地的一位青年,要想走出大漠。只要白天休息,夜晚朝着北面那颗星走,就能走出大漠。那个青年照着他的话去做,三天后果然来到了大漠边缘。
青年人也因此成了比赛尔的开拓者,他的铜像被竖在了小城中央,铜像的底座上刻着一行字:新生活从选定目标开始。
我不知道这个故事能给你带来什么启示,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在任何一个领域中,取得比较大的成功的人,他们的行为几乎都是指向于自己设定的目标。有了目标,内心的力量才会找到方向,茫无目标的飘荡终归会迷路。
一、有目标才能走向成功
我们要想成为学习的优等生,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树立一个成为学习优等生的目标。
因为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人能走多高首先取决于是否找准自己的目标,只有选准方向,才能持久稳健地走下去,才有望达到“顶峰”。一个人没有目标,就像一艘轮船没有舵一样,只能随波逐流,无法掌握,最终搁浅在绝望、失败、消沉的海滩上。
世 界公认的成功定义是:成功就是逐步实现一个有意义的既定目标。目标是成功的灵魂精粹所在,目标的达成几乎可以与成功划上等号。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曾 说:“设定明确的目标,是所有成就的出发点”。世界上只有3%的人能设定他们的人生目标,这也就是成功者总是极少数的根本原因。大多数人之所以失败,其原 因也在于他们都没有设定明确的目标,并且也从来没有迈他们的第一步。
据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美国人有5%将个人目标写在纸上及告知他人,而其余95%则没有设定目标,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心态,一方面是方法,即可能是设定目标 后害怕目标到头来落空,被别人耻笑,换来挫败感。还有的人则不知道目标的重要性,或者不知道设定目标的方法。其实一个设定目标时,最重要的并非“如何”实 现目标,而是“为何”要设定目标。
台湾大学有一个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追踪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发现:26%的人没有目标;61%的人目标模糊;9%的人有比较清晰的短期目标;4%的人有十分清晰的长期的目标。
25年的追踪调查发现,他们的生活状况十分不同,4%拥有长期目标的人,25年来几乎不曾改变过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们始终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不懈;若干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顶尖的成功人干,他们之中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9%拥有短期目标的人,多半生活在社会的中上阶层,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一些短期目标不断被达成,生活品质稳定上升,他们成为各行各业中不可缺少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等。
61%目标漠糊的人,几乎生活在社会的中下阶层,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
26%没有目标的人,他们几乎都属社会的最底层,生活过得很不如意,常常失业,需要社会救济,并且常常抱怨他人,抱怨社会。
调查者因此得出结论:目标对人生有巨大的导向性作用。成功在一开始仅仅是一个选择,你选择什么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成就,也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三、如何制定目标
目标是指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旦制定了一个目标,就会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力量,努力朝着所定的目标前进。目标,是一种希望,在希望的激发之下,人才会不断地追求进步向上,所以,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和效率,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设立非常明确的目标。
(一)该如何确立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呢?
一般来讲,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应当符合以下几个原则:
(1)遵从自己的意愿
如果你充分地相信自己,从某种意义上说,你就具有了从事任何活动,并且达到任何一个目标的信心和能力。一旦你敢于自主地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为着这个目标投入自己几乎所有的精力时,你在考试中一定可以取得好成绩,高考中一定能考上理想中的大学。
(2)由自己的兴趣和实力来决定
目标也不一定是一成不变的,它可以随着自己的实力的变化而变化,无须过高,也不能过低。有一位高考状元说过:“高一的时候,我只能保证自己上武汉大学;高 二时改为人民大学;到了高三,我便把目标锁定北大,并为此奋斗不止。我喜欢这样的追赶,去追寻遥遥领先的理想,在追赶中,我学得自己是自由自在人生的主 人。”
(3)让目标吸引你前进
目标要能促使你克服各种挫折和困难,并为之奋斗的,能对自己起到良好的约束和督促作用的。
(二)该确立什么样的目标呢?
学习目标可以分为两内容:
一是学习的目标,或称学习阶段的总目标。如自己要知道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为自己、为父母、或是为其他需要感激和感恩的人?为了将来的发展,为了上大学, 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这都是很不错的理由。只要你认为,它可以给你带来源源的动力,促使你向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去发展,去努力,就可以当作自己的目标确定下 来。可以产,这是人生中的阶段性目标。
学习目标的第二个部分,是实现第一个步骤性目标。由这步骤性目标最终才能实现自己学习的总目标。比如说,我这一节课必须掌握住哪些知识,我这一天的复习要 包括哪些内容,这一个月的学习要达到什么效果,小到一小时,大到一月、一学期、一年,都要有目标,只有这样,才可以不懈怠,不放松,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自 己的最终目标前进。
(三)如何制定目标
(1)确定你的长远目标
人生长期目标,是一个十年、二十年甚至几十年为之奋斗的结果,应该定得比较远大一些,这样有利于发挥自己的潜能。但由于某些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人生目标不一定非常具体详细,只要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就可以。
(2)制定中期目标
长期目标比较遥远,因此,应该分解成为一些中期目标,一般中期目标可以三至五年,高中学生可以“高考”为界。如“三年后进入什么样大学学习”等。
(3)制定短期目标
高中学生可以按照学年、学期为阶段来制定。短期目标不能和学校规定的学习任务相冲突,并且要综合考虑各科学习目标实现的可能性。从时间来看,短期目标可分为学年目标、学期目标、半学期目标等;从内容来看,短期目标可以分为数学、语文、外语等各科的学习目标。
(4)分析你的现状
制定目标为自己的未来勾画了一个蓝图,描绘了到达最终目的地的时间和要求,但究竟如何起步,还得从自身的现状出发。因此,要充分分析自己的目前情况。如自 己有哪些优势和不足,如何发挥优势,克服不足,自己的各科潜能如何,是否已经充分发挥出来了,自己各科成绩如何,偏科情况如何,如何补救;自己的学习毅力 和勤奋程度如何;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效率怎样,需作哪些改进等等。
(5)制定行动计划
文:灿妞儿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对快乐的追求和对灾难的躲避。
我经常收到很多人的私信,内容大同小异,大多数都说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已经每天花了多少个小时做工作,熬夜看书看到天亮,一直呆在自习室,多久没有出去玩,多久没有放松。以及减肥健身的,已经多少天没有吃过一顿好饭,看见想吃的心里多难过,买了健身房的年卡,但是瘦的还是这么慢,等等。
我都已经这么努力了,牺牲了这么多,可是为什么成果这么小?这时候我就困惑了。
你眼里所谓的自己非常努力,到底是和谁比的,又是做给谁看的?
努力累吗?实话实说。
真他妈累啊。
你的努力,可把你自己感动惨了,可是在旁人眼里,听你说起来好像挺苦逼的,可事实呢?
真正的努力,并不是在deadline之前因为之前的懒惰工作没做完,于是火急火燎的马上赶工完毕一整夜熬夜不睡,你可以在完成后和别人说,你造我有多努力吗?我为了这个项目三天没有合眼,就是为了能及时完成啊!
――你之前都干嘛去了,你知道有人可以提前完成并且优秀得是你的好几倍吗?你这样就是努力了?
真正的努力也不是泡在图书馆,泡了一整天,刷了两个小时的微博,再刷两个小时知乎,再逛两小时淘宝,再找个人微信聊天聊个半天,然后再看十分钟的书,然后又看不进去了。于是你又拿起手机,说,泡图书馆真累啊,看书真累啊,我都泡图书馆泡了一周了,为什么考试还是成绩那么糟糕呢。
也不是每天你去健身房,跑个十分钟气喘吁吁,每个仪器做几个潦草的都做一遍,出了点汗就是努力了,也不是你今天忍住了没吃那个蛋糕,没买那包薯片就是努力了。不是去健身房的卡都用来每天洗澡了就是勤快了,不是你吃三天水煮的青菜,就觉得自己特别苦逼付出特别巨大了。认认真真练肌肉减脂的人多了去,你这么一些运动量,这么短时间的付出,你怎么就好意思说自己都这么努力了还没成果呢?
我见过无数明明困得半死,为了面子还要坐在前排听课的,结果一个字都没听进去。
我见过无数放寒暑假,都说要带书回家看的,结果我还没见过真的看的。
我见过无数说自己要背单词,最多背完ABC剩下的都没耐心,下一轮还是从A开始的。
我见过减肥都喊了3年了,半斤都没减,如今还天天口口声声要减肥的。
我觉得我很努力啊,我觉得我很苦逼啊,为什么我这么苦逼了我还成功不了呢?
这是你的自欺欺人,是你的愚蠢,这是你对自己的自我消耗。
痛苦有什么值得夸耀的?
并没有。你的努力,到底是为了去达到目标,还是只是为了看起来很努力,最终感动你自己?
我从小都不是特别聪明的人。我一直觉得,你们花一个小时学会的东西,如果我花三个小时能学会,我就花三个小时。
但这三个小时就证明我比一个小时的人更努力吗?并不是。
努力学习并不只是为了告诉自己和别人:你看,我有努力啊。
而这样,除了自己觉得自己了不起,并没有什么X用。
你那些为了看起来努力而努力,就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
那些真正努力的人,他们并不期待短期努力即刻就有巨大的回报,也不期待用大量的时间来换取和别人说起时口中的骄傲。
他们选择了一个正确的方向,以专注和热情持续地浇灌,以一种正确的,智慧的方式缓慢但平和地前进着。
永远要记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真正的努力不是让你通宵一夜把一周的工作做完,也不是让你一个月减多少斤,不是因为你的拖延导致最后一刻的效率飙高。真正的努力是来源于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就是对于那些无法即刻获得回报的事情,依然能够保持十年如一日的热情与专注。
我特别想成为在岁月中越变越好的那种人。他们所有的努力,都不是给别人看的,而是为了自己内心真正的追求。而这些有价值的努力,也一点一滴真正到达了他们的内心,变成了他们真正的能力。
我希望我也能做到一边努力着一边享受着当下的生活。努力不是为了感动自己,也不是为了感动别人,努力是因为我们都是一个个普通的平凡人。
有一个老同学,我每次看她的社交媒体都觉得“压力好大”。
这个同学几年前从原单位辞职,自己开了一家小公司,因为一直在做自己产品的推广,所以在微博上关注量不少。
可最近,我总是看到她发大段大段的长微博,诉说自己最近的生意有多艰难,辞职后没有稳定收入有多辛苦。
自己掏钱想做推广可因为没有名气不得不低三下四四处求人,被一些知名品牌邀请参加活动还得自己掏钱付来回路费,可别家不仅不用掏路费,还可以拿到出场费……
所以全部的粉丝都知道她为了做生意已经花掉了所有的积蓄,目前仍然入不敷出……
一字一句,皆是血泪,可惜的是,即使这样,她产品的销量仍然惨淡。
几年前的她,还是意气风发,眼睛里灼灼发光的明朗少女,刚创业的时候甚至被知名媒体采访过。
看到她发这些微博,我觉得特别难过,看她抱怨生意场里的“唯利是图”,更为她感到心疼。
是真的觉得生活得很辛苦,才会口绷不住说这些吧。
还有一个我关注了很久、开了淘宝店的网红,每次新产品上市后都会发一篇长文,诉说自己开店的种种不容易,与服装厂周旋时的各种委屈……她的每篇文章阅读量都很可观,可是转化到销量上,却远远低于她的预期。
这位姑娘思索了很久之后突然明白过来,她一直在文章里写自己多么不容易,可是对粉丝(或者客户)来说,这些东西为什么要他们埋单呢?他们更在意的,是产品对他们有没有用。
她很快调整了宣传策略,开始更多地推介产品本身,销量也开始稳步上升。
02
最近看一部小说《孤独小说家》,书中的小说家闷头写了十年,除了处女作,从未得到过加印,只在第十年的时候,获得了日本文学大奖,参加颁奖礼的时候,有记者问他儿子:“老爸在家是一个怎样的父亲呢?”
儿子回答:“经常在家一个人自言自语地说,写不下去啊,书卖不出去啊,自己没有才华啊什么的。”
所有的记者哄堂大笑。
这样的吐槽和抱怨,从来都只能在功成名就的时候说,还未抵达那一步,说再多,在别人眼中看来,只不过是卖惨。
任何人在决定自己人生道路的时候,就应该明白,人生从来不是等价交换,付出和回报也永远无法精确衡量,很多人辛苦打拼多年依旧默默无闻,也有很多人一夜暴富一朝成名赚得盆满钵满。
谁都会有痛苦和难熬的时候,可是这些心酸,告诉别人,又未尝不是一种撒娇。最惨的是,哪怕撒了娇,别人也不买账。
我们做任何事情,经历的不顺利,都没有必要翻出来给别人看。你展示的是你真实的痛楚,落到别人眼里,那样直白的鲜血淋漓,难道会有愉悦的观感吗?
靠卖惨和晒可怜吸引来的客户,他们只会认为自己是你的施舍者,压根不会认可你的价值,这难道就是你辛苦多年所希望得到的吗?
03
我有段时间,工作很忙,总是加班到很晚,无意识地会在朋友圈吐槽,说今天又加班到十点,又错过了最后一班公交,十一点半打车回家跟师傅唠嗑之类……还会经常抱怨,工作太多太乱,自己感觉好辛苦。
终于有一天,一位姐姐问我:你觉得你朋友圈发的那些东西,有什么好处吗?
我有些懵逼说:我没有想过有什么好处呀,只是吐个槽……
她叹了一口气,然后郑重地告诉我:如果我是你领导,看到你时不时秀加班、晒辛苦,并不会觉得你有多勤奋。
领导反而会想,是不是派给你的活太多太难了,你才需要花这么长时间去做,还经常累得要死要活,还会怀疑你的能力,下次不敢把重要复杂的事情交给你,因为觉得你很有可能会搞不定。
然后她问:你每天这么孜孜不倦地秀勤奋,你领导夸过你吗?
我弱弱地说:没有……
她很认真地说:我理解你确实是觉得辛苦,发个朋友圈想要撒娇,可是撒娇这种事,永远只能对家人和亲密的朋友做,你朋友圈那么多人,你撒娇给谁看?
成年人的任何辛苦,都只能自己承受,没必要告诉别人,别人也不在乎。你老板在乎的是你给公司赚了多少钱,你朋友圈里的那些陌生人,他们能给你发工资吗?
04
孜孜不倦地想要告诉所有人,自己很辛苦,付出了太多努力,更多的时候,不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只是为自己的不如意找个借口,好像所有的惨淡业绩、不够光鲜的成绩单,都可以得到别人一句“看他也不容易就算了吧”的安慰和谅解。
可是,这个世界上,又有谁,是活得真正容易的?
选秀节目里,各路选手往往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诉说自己家里有多惨,追逐梦想有多不容易,以此博得观众和评委的同情,获得一盏绿灯,可是你看,那些卖惨的选手,有哪一个,真正大红大紫了?
反而是那些演技精湛、才华横溢的艺人,在出名之后,人们才能够得知,他们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往事,他们知道把过往的动荡经历化为眼神的深刻,那些会成为他们的艺术素材和内心更为深远的东西。
而不是在面试的时候告诉别人:我中学辍学,需要赡养年迈的父母,家道艰难,无以为继……要是王宝强遇见一个导演就这般诉苦,大概也没有今日吧。
选择任何一种职业,投奔任何一座城市,谁都是带着满满期待和雄心壮志来的,在这个过程中,遇见挫折、困苦和不被理解,遭遇冷漠、背叛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成年人需要做的,是为自己的每一个选择负责。
有些人选择了接受,然后默默努力,用自己的能力和天赋得到别人应该给予的尊重和回馈;
而有些人,则沉迷在一日日四处宣扬自己的辛苦、别人的凉薄和世道的不公上,自怨自艾,裹足不前,然后被人远远抛在身后而不自知。
没有人能平白无故地得到别人的承认和尊重,想要证明自己的价值,需要做出叫人另眼相待的成绩。
你们好!
当我在麦肯锡工作时,就曾想与大家来分享一些职场心得。而今我成为智联招聘CEO的第四个年头,这种欲分享的心情似乎来得更加迫切。我不敢说阅人无数,也不敢说阅历丰富。只希望通过这封信,让你们在职场路上走得更好。
进入职场,首先是要学会找份“好工作”。智联一直说:好工作上智联招聘。但是究竟什么是好工作?大概有七个考量维度:薪水、福利保障、家庭因素、个人能力提升、职业发展规划、个人影响力、个人兴趣爱好。这更像是一道选择题,每个人心中的“好工作”都不同,有人追求物质第一,有人追求精神满足,有人追求事业成功,有人追求家庭和睦,小富即安。选一份你自己认为的“好工作”是一切成功的开始。
第二我要提醒的是,初入职场前五年的积累很重要。人生就像一个三角形,越往上走,选择范围越窄。职场前五年对人一生影响很大,因为人在工作中会形成思维定势,并产生强大的惯性。没有积累再想重新调整,很可能会遭遇到职场的瓶颈,生活压力、既有知识、经验、思维方式都会成为你的障碍。
第三就是坚持学习。职场上拼的是悟性和工作中再学习的能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万般人、高人指路,这些都是很好的学习。始终坚持空杯心态,不断输入新的知识和经验,你的人生境界将不知不觉与别人拉开差距。职场之路也会风生水起。
第四,学会快乐的工作。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工作得不快乐,春节长假结束后微博上有三千多万条不想上班的心声,今天的职场人越来越没有幸福感,必须从“职场雾霾”中走出来。“职场雾霾”是人心的雾霾,不会自动散去,只要你认为你选对了路,就抬起头面对困难,“职场雾霾”自然会消失;如果你觉得必须重新调整,那就不要再耽误你的青春。
人生有四分之一的时间会在工作中度过。你开心,或不开心,工作就在那里,不多不少。低头苦干是标配,抬起头来更不可或缺。抬起头,用积极快乐的心态去面对工作,会让你的生命更加灿烂!
【关于成功的文章600字】推荐阅读:
关于成功的话题作文600字12-29
关于成功的四年级作文350字12-13
关于成功的小故事50字38个06-05
关于成功的宣言07-09
关于取得成功的句子09-17
关于成功的三大商09-24
关于尝试成功的谚语10-26
关于经验成功的事例11-15
关于成功的语录英语11-20
关于安全的成功名言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