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业科技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论文

2024-10-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农业科技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论文

浅谈农业科技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论文 篇1

摘要: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在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农业科技水平和农民收入增长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很多学者都对此方面展开了深入研究。在本文中,笔者从多方面对农业科技进步给农民收入增长带来的影响展开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借助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农业科技;农民收入

一、农业科技进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

现代农业科技改变了传统的农业,新的农业经营方与生产方式出现,农产品结构更加科学,农民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业的生产力显著提升,农业经济效益显著加强,农民获得更多的收入。

(一)农业科技进步对生产力的影响

在农业科技的影响下,农民的智能水平显著提高,农民在农业生产中运用了更多的现代科学知识与技术,从而获得更高的产出,增加了收入。农科科技能够有效地改造生产工具,使得农民能够充分利用各种生产资料,获得更多的产出。在以往,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主要采用手工工具,工作效率非常低下,生产率不高[1]。农业科技的进步带来了更为先进的农业生产设备与机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与规模化水平。在农业科技的作用下,农业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等都发生了变化,农业科技进步的速度越来,农业生产力就提高的越快。农业科技进步对生产力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如下两方面:一是农业科技进步使得农业的机械化水平提高。对于现代农业而言,农业的机械化是必然发展趋向,农业机械化能够使得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显著提升。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中使用的机械数量正不断增多,具体包括农用排灌柴油机、小型拖拉机与大中型拖拉机等。在这些机械设备的作用下,农民可以从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集约了经理,增加了经济收益[2]。这也使得农民拥有更多的精力从事非农以外的生产活动,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获得了更多的经济收入。二是农业科技进步使得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水平得到提高。在农业领域中,农民是最关键的生产主体。在农业科技普及的过程中,农民获得了一定的文化教育,思想观念发生改变,思考也更加理性,能够积极从市场需求的角度而开展农业生产。农民的科技应用水平得到了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升。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我国已经涌现了一大批新型农民,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懂技术,有知识,有效地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

(二)农业科技进步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当前,我国正加快农业产业结构升级,而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是以农业科技的进步为基础的。农业要想实现产业化发展还是要依赖科技的进步。在农业科技进步的过程中,农业生产要素的流量及流向都发生改变,使得整个农业产业结构得以优化。结构的优化使得农业具有更强的带动能力,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向农村地区转移,提高农民的收入。在现代农业领域中,新能源技术、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都得到了有效的应用,改变了整个农业产业体系,该农民带来了更多的收入。在科技的带动下,我国农业生产正向着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全国各地涌现了大批优秀的龙头企业,加快了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进程。

(三)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产量的影响

土地资源是农业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当前我国土地资源的稀缺程度正不断加深。在农业科技的作用下,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得以提升,农产品的产品得到增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培育了杂交玉米、杂交水稻等农作物新品种5000多个,促使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由每公顷1322kg提高到每公顷4871kg。农业产量的增加为农民的增收提供了基础保障。农业科技使得农业生产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农业生产过程中融合了更多的知识、信息与技术,各生产要素的配置比例更为科学,资源利用率也更高,获得更多的产量。农业管理生产水平的提高也使得农民的各项农业生产活动更加理性,其能够围绕着市场需求而开展生产活动,有效地减少了盲目跟风而导致的增产不增收现象。农业科技的进步还使得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提升。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农业受到了绝大冲击,大量国外物美价廉的农产品进入我国,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非常差[3]。针对此,我国不断加大农业科技方面的投入,调整农产品的品类,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并引入深加工技术,提高其附加价值。在农业科技进步的过程中,我国很多农产品已经走向国际市场,打破了绿色壁垒,赢得了国外消费者的肯定,这一过程中,农民也获得了更多的收入。

二、借助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路径

(一)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方面的资金投入

农业科技带有区域性和公益性的特点,农业科技的进步离不开充足的资金。在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应承担起主要责任,逐步构建起多元化的资金来源路径。一是政府应承担大部分的资金投入。在公共财政预算中,农业科技投入所占的比重应增大。我国应以立法的形式来确保农业科技工作能够拥有稳定的公共财政支持,并确定财政拨款的比重。各级政府在农业科技研发方面的投入应逐年增加,增长速度应高于经济增长的速度。除此之外,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我国应加大农业科技方面的支出,针对部分物化强度高与附加值高的科研项目应格外关注,加大投入。针对科研的需要,我国还应该加大科研社设备方面的投入,改善科研条件。针对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应设置必要的专项资金。二是在农业科技研发投入方面,我国要改变财政投入的单一模式,积极拓宽投资路径,构建起多元化的投资渠道,优化投资结构。农业科技研发对于资金的需要非常大,仅仅依靠政府的财政支持是远远不够的,我国政府部门应借助政策导向作用,引导社会各界向农业科技研发领域投资,从而为农业科技研发工作提供充足的资金,企业与农民都能够成为农业科技投资的主体,在此基础上,我国可以构建起“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社会各界人士可以捐资构建起农业科研基金会,鼓励科研机构创办科研企业。除了加大农业科技方面的资金投入外,我国还应该加强这部分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的利用率,重视科研成果,并做好科研成果的应用,使得农业科技顺利转变为农业生产力,为农民带来更多的收入。农业科技供应方与农业科技应用方应加强交流,农业科研机构应围绕着农民所关注的现实问题,优先进行该方面的科研活动,使得有限的资金被充分利用,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4]。

(二)持续完善农业科技方面的政策与法规

政策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驱动作用。当前我国政府非常关注三农问题,针对农村地区的建设先后出台了大量的惠农支农政策,并完善了农业科技方面的相关法律,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然而这之中还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我国需要进一步完善持续完善农业科技方面的`政策与法规。政府部门应对农业科技的发展给予必要的政策引导,针对农业科技而进行宏观规划,使得农业科技的具体工作更具方向感。我国应逐步构建起农业科技管理与保护机制,针对农业科技科研活动的需要而创建有利的政策环境与法律环境。在农业领域,我国应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围绕着市场需求而开展各项农业经营活动,借助科技的力量而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发展。针对农业科技成果的研发与投产,我国应给予必要的法律保障。

(三)构建起科学的农业科技科研体系

针对我国农业科研情况,我国应加快构建起两级农业科技体系,分别为国家级与地方级。中央财政投入主要流向国家级的农业科研体系,主要的科研领域为高技术与重点学科领域。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主要流向地方级的农业科研体系中,所进行的研究多为区域性、应用性的内容,主要目的是服务农业生产,具体如:一是农业生态区下的农业科研机构,主要的研究任务是从生态类型入手开展当前现实亟需的研究;二是依照生物学规律与自然灾害规律等开展的一项长期性、基础性的研究工作,如良种开发与信息监测分析研究等。国际级科研机构与地方级科研机构应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及时分享研究方面的情况,针对重点、难点科研项目可以合作,联合攻关。我国农业科研机构还应该与国际性的科研机构保持良好的关系,尽可能地提高我国农业科研机构的国际地位。在合作的过程中,各方的权责应划分明确,改变职能交叉的状况,减少资源浪费,构建起高效的农业科研体系。在农业科技研发的过程中,科研人才是最关键的因素,各级科研机构都应该充分重视人才的力量。当前我国高端农业科研人才非常少,针对此,我国应加强该方面人才的培养,设置科学的学科结构。除此之外,我国还可以从海外引进高水平的人才,特别是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方面的人才,构建起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相关部门一方面要设置具有激励性的薪资待遇,另一方面需要对科研人员做好考核工作,确保科研人员能够持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

三、结束语

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对整个国民经济具有重要影响。农业科技进步能够提高农民的收入,对整个社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我国应加强农业科技方面的重视,加大农业科技方面的资金投入,构建起多元化的科研资金来源渠道,为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除此之外,我国还应该为农业科技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与政策环境。

参考文献

[1]刘亚琼,刘序,雷百战,等.广东省农业科技投入与农民收入的计量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5):993-995,1001.

[2]吕月珍,邵永新,钱野,等.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对新农村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以杭州为例[J].浙江农业学报,2017(5):850-856.

浅谈农业科技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论文 篇2

近年来, 随着各项支农政策的实施, 政府对农业的扶持力度持续加大, 农民的负担切实减轻。新泰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一直保持上升态势。调查显示, 2012年全市农民人均总收入11391元, 增长12.3%, 农民人均总支出8384元, 增长16.6%, 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845元。同时,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321元, 比上年增长15.4%,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332元, 比上年增长13.8%。城乡之间差距显著。

1.1 农民人均收入增长变化

近年来, 新泰市农民的人均收入持续增长, 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基本与新泰市经济发展速度一致。如图1所示, 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93年的1006元增长到2012年的11391元, 20年间增长了10倍, 增幅显著。

受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并不相同。根据图1所示, 新泰市的农民人均收入可被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1993~1997年, 该阶段农民人均纯收入处于高速增长时期;第二阶段, 1998~2004年, 该阶段农民人均纯收入处于低速增长时期;第三阶段, 2005~2012年, 该阶段农民人均纯收入处于波动上升时期。

1.2 农民收入构成来源

新泰市的农民收入按照构成来源划分, 可分为四部分, 分别为: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从收入构成的比例来说, 20年间, 农民收入发生了重要变化。1993年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家庭经营性收入, 占收入来源的75.64%, 其次是工资性收入, 占收入来源的17.41%, 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分别占5.45%和1.50%;2012年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工资性收入, 占收入来源的58.54%, 其次是家庭经营收入, 占收入来源的36.32%, 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分别占2.70%和2.43%。

从收入来源对比来看, 收入的主导来源从家庭经营收入转变成了工资性收入, 两种收入的重要性发生了实质性转变。虽然农民收入的增长仍主要依靠转移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 但外出打工的贡献率高于家庭经营的贡献率。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起辅助作用, 虽然其变化对农民收入有所影响, 但是起到的作用很小, 依然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2 新泰市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2.1 农业生产总值影响农民收入

图2显示了1993~2012年新泰市农业生产总值和农民人均收入的变化情况。农业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为7.94%, 比人均收入的增长率低了7.56个百分点。受气候、粮食价格等多种自然因素、市场因素的影响, 农业生产总值的变化幅度较大, 农民人均收入也随之发生变化。从图2可以看出, 农民人均收入随着农业生产总值的变化而变化, 其变化规律基本一致, 农民人均收入的变化呈现一定滞后性特征。如2008年, 农业生产总值增长率下降至1.70%, 2009年农民人均收入下降至6.97%, 为近10年的增长率最低点, 二者之间的最低点相关一年。因此, 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农民收入之间关系密切, 农民增收离不开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2.2 政府公共投入影响农民收入

政府的公共投入主要体现在对农村和农业的财政投入上。近年来, 新泰市创新扶持手段, 优化支出结构, 财政投入重点向“三农”倾斜, 积极打造民生财政。2011年, 全市民生支出总额达20.1亿元, 占财政总支出的40.4%, 各项惠民政策得到有效落实。但是, 针对农业发展的财政资金并不是十分充足, 如2012年, 新泰市地方财政支出累计558689元, 农林水事务59093元, 仅占财政支出的10.58%。

政府的公共投入还包括一系列的惠农政策。农村社会事业对于保障农民生活, 尤其是对帮扶贫困和弱势农民意义重大。新泰市的农村社会事业起步晚、发展慢, 目前为止, 发展并不完善。新泰市把落实惠农政策作为落实该项工作的重点, 确保各项惠农补贴资金及时、准确、足额发放, 尊重民意, 公开民主。在宣传惠农政策的同时, 通过多种渠道对惠农补贴政策的优待对象进行核实, 并在整个实施过程中, 开通了“民意通”等公开反映民意的举报途径, 提高了农民参与的积极性。

2.3 农村劳动力影响农民收入

一是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闲置, 文化素质不高, 农业技术应用差都是影响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农民的综合素质还体现在其使用现代农业机械设备的水平上。综合素质不高的农民对这些现代农业设备适应性差、使用率低。在新型机械化农业设备的推广入户过程中, 许多农民对这些技术持保留和排斥态度, 这些传统观念对新技术的推广和新设备的使用造成了困难, 从而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进而对农民增收造成了障碍。

二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一方面是单位需求量大, 找不到合适的工人, 另一方面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富余, 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这一供给和需求的突出矛盾阻碍了农村劳动力更高层次的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 可以有效实现农民工就业、创业, 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近年来, 新泰市不断强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 加大转移培训资金投入, 改善农民工进城务工环境、提高就业服务质量。

3 农民增收对策探讨

3.1 培育农产品品牌优势

品牌优势可以为农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以品牌带动产业壮大, 以品牌推动产品发展。努力培植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较高经济效益的名、特、优、新产品, 可以促进农业效益和农民增收。品牌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灵魂, 创建品牌可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促进农业壮大和农民增收。标准化和安全化的农产品生产, 可以促使农产品内在品质的提高, 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 这是创建品牌的保障。依托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和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建设, 加快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 推进品牌认证及申创工作并进行品牌推介工作。

3.2 推进农业市场化

推进农业市场化的进程, 可以使更多的经济组织进入农业, 有利于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农业驱动县域经济主要不是基于农产品的数量扩张, 而是重在市场性农业的发育和建设。完善农业市场体系, 才能解决销售瓶颈。农业市场化可以促进企业之间的良性竞争, 打破农产品流通不畅的局面, 保护农民利益。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要以初级市场为基础, 专业市场和批发市场为主要力量。市场经济应当按照自身的规律良性健康发展, 农业市场的发展应该遵从农民的意愿和利益。

3.3 扩大财政支农力度

在投入初期支农资金应当从统筹全局的角度入手, 强化年初预算整合, 注重投资的全局性和合理性。规划必须具有协调和指导作用, 避免重复性投入、低水平利用, 合理利用每一笔财政资金, 确保重点项目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属于公共产品, 理应由政府进行财政支持。尤其是对那些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好、经济效益差的农业公共性投资项目, 财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确保基础设施投入, 可专门设立专项资金, 达到财政支农的目的。

3.4 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一是要强化农民培训, 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培训课程应当设置合理, 模式健全。加大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扶持力度, 推动其自主创业。加强在外创业人员与当地农民之间的联系, 定期举办在外创业人员座谈会、创业明星报告会, 向农民灌输基本的市场知识和创业知识, 让农民具备基本的创业意识、市场意识。二是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 从制度上保障农村劳动力顺利完成转移就业。加强基础平台建设, 完善转移就业服务。针对农村劳动力需求, 开展免费培训、职业介绍、就业指导、心理咨询等服务活动。将农村劳动力纳入公共就业服务范围, 实行“一站式”服务。积极发挥乡镇服务平台作用, 加大监察力度。

4 思考及建议

从宏观层面来分析农民收入问题, 这是解决“三农”问题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民收入的增加会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农民收入问题也较为关注并进行了大量研究, 这些研究包括基本理论的探讨, 也包括对农民增收原因和对策的尝试性分析, 对深化农民收入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农民增收问题的解决既有其共性的特征, 也会因地域特点而有所差异。既从这些共性入手, 又把握地域特点,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地农民收入增加的一系列问题。

近年来, 新泰市农民的人均收入持续增长。增速显著, 但由于受到政策、市场、财政投入等因素的影响, 波动较大, 而且城乡收入仍存差异。从收入结构来看, 农民收入构成来源从“家庭经营收入主导”变成了“工资性收入主导”。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多种多样, 包括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主要有农业发展情况和政府财政投入, 主观因素主要包括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转移。

为提高农民收入, 针对上述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 可以从大力发展农业、增加财政投入、提高农民素质、推进劳动力转移等角度入手, 解决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同时, 也应当从根源入手, 对相关的制度问题、城乡统筹发展做出规划,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为农民增收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应新杰, 赵媛.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及主要模式[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2) :110-114.

[2]赵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基于产业驱动的视角[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4) :481-486.

浅谈农业科技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论文 篇3

农民收入增加:增产起主要推动作用

农业彰显巨大支撑,增产对增收起主要推动作用

农业是第一产业的支撑。第一产业增收129.5元,增长5.7%。其中农业增收150.8元,贡献达116.4%, 拉动第一产业增收6.7个百分点;林业和渔业分别增收17.9元和2.4元。

2012年四川粮食生产取得“六连增”,呈现出大春小春晚秋季季增产、主要作物样样增产、主产地区普遍增产的“三大特点”;油菜籽产量连续11年创历史新高;产业基地提质增效,18个特色品种产值超10亿元,水稻、柑橘、玉米、油菜籽超100亿元,蔬菜已向1000亿元迈进。“千斤粮、万元钱”、“吨粮田、5000元”的新型粮经复合种植模式和“大基地、大產业”的格局正在形成。农业增收更多的来自增产。

国家政策性保险和生产性补贴成为农民增收新亮点

2012年各项政策性补贴收入312.2元,增加87.6元,增长39%,居各项增幅之首。农业直补资金达88.9亿元,比上年增加14.7亿元,增长19.7%,增速提高9.1个百分点,助农增收人均达134.8元,比上年增加23元。

工资性收入总额史上首次超过家庭经营纯收入总额

从2012年全年纯收入结构分析,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纯收入占全年纯收入总额的87%,占增收额的77.9%,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纯收入持续“双核”主导作用,但工资性收入总额首次超过了家庭经营纯收入总额,工资性收入为3088.9元,比家庭经营纯收入多84.0元。

需关注的问题:增收难度、风险加大

粮食安全和保供稳价难度增大

农业在农民增收中的支撑作用显著,但比重在逐年下降。2005年家庭经营纯收入占农民收入的60%,农业占家庭经营纯收入的58.2%,2012年已分别下降到占42.9%和占53.4%,对农民增收的拉动在减弱,对粮食高位求进难度加大。

农业生产风险大获利少

产地出售价涨幅小降幅大。据省农业厅监测系统显示,蔬菜价格上涨时,四川省农业厅监测的蔬菜产地出售价累计上涨7.65%,批发市场价格累计上涨24.43%,零售市场价格累计上涨13.49%;蔬菜价格下降时,产地出售价累计下降35.9%,批发市场价格累计下降33.36%,零售市场价格累计下降17.4%。

付出多获利少。据省农业厅测算分析,蔬菜产地价比批发价低0.87元/公斤,低38%,比零售价低2.69元/公斤,低65.5%;水果产地价比批发价低2.38元/公斤,低41.9%,比零售价低4.7元/公斤,低58.8%;粮油产地价比批发价低0.38元/公斤,低5.1%,比零售价低2.63元/公斤,低27.1%。在整个农产品产销链条上,农民付出了52%以上的劳动和投入,只获得22%以下的盈利,同时还要承担生产成本涨价、自然灾害和市场行情波动的巨大风险。

实现农村全民增收难度大

目前四川省尚有912万贫困人口,约占全省农业人口的14%,与全省农民人均平均收入差4700多元。贫困人口面广差距大提速要更快。

(作者单位:四川省农业厅、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

浅谈农业科技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论文 篇4

劳动收入份额的提高还会通过需求拉动效应和成本推动效应对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产生积极的作用,有助于我国经济摆脱长期以来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初级低端制造加工局面。劳动收入份额的提高还能提高企业进行产业升级的意愿,通过改善需求结构对产业结构构成积极的影响。

第一,由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主导的负债投资加深了产能过剩问题,通过产业结构效应又进一步阻碍劳动收入份额的提高,进一步导致了经济的内部需求不足,当世界经济发生危机导致外部需求突然下降,产能过剩的矛盾便集中显现出来。所以说,劳动收入份额过低引起的我国内部有效需求不足,是行业产能过剩、地方债务突出以及金融资本脱离实体经济而大量投入房地产的共同根源。

第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依靠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驱动的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居民内部消费需求来推动经济增长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内容。而劳动者收入份额的持续下降直接导致了居民有效消费需求的不足,使得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经济增长方式不得不长期停留在依靠投资驱动的方式上,因此,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不利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第三,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阻碍劳动者收入水平的提高,导致低收入阶层对人力资本投资不足,进而提供了大量的低成本劳动力,为长期依附于低成本人力资源禀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提供了必须的人力资源条件,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往往缺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向高附加值行业升级的内在动力,进而阻碍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第四“,贫困化的贸易增长”理论认为,一个以廉价劳动力成本为比较优势来刺激出口的国家,其出口数量越多所得收益反而会越少,越不利于其提高参与全球化竞争的能力。目前,我国企业在全球竞争中主要依赖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劳动者收入份额的持续下降并不利于我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的升级。

总而言之,在当前阶段,提升劳动收入份额不仅有利于总需求的.扩张,还能减轻投资压力,进而缓解地方债务问题和产能过剩问题,是扩内需、稳增长、调结构的前提,是让发展成果惠及全民并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增长的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提高劳动收入份额的政策建议

稳步提高我国劳动收入份额, 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和工会这两大主体的监督和引导作用。

第一,要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制度。要形成市场化的劳动力价格机制,需要作为监管方的政府强制实施最低工资制度作为基础。特别是在我国,劳动力市场还存在着巨大的市场分割,劳动力还不能充分自由流动,市场还不能有效的自发形成合理的劳动力价格决定机制。如果交由劳动力市场自发决定劳动力价格,那么,在资本占据优势地位的情况下,劳动力价格往往会趋向生存工资,企业的成本竞争只会导致企业拼人力成本、拼环境污染成本,从而损害经济长期增长的潜力。

第二,要建立正常工资增长机制。要合理的提高劳动收入份额,就必须要让劳动者享受到与劳动生产率相一致的劳动回报。从劳动报酬的绝对量来看,劳动报酬应该保持社会最低生活水平以上,这一生活水平应该能够使得一个劳动者及其家庭维持不断进步。为了使广大劳动者能够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劳动者报酬的增长趋势应该与GDP 增长大体一致。

大力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篇5

中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重点、难点主要在增加农民收入。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保障粮食等基本农产品供给的必然要求,是农村稳定、繁荣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近两年,河北省农民收入扭转连续七年徘徊局面,呈现较快增长势头,2004年

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1,增幅比上年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高于城市居民收入增长2.4个百分点。但从“十五”以来总体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扩大。根据河北省制定的农村小康社会建设规划,到2020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要达到7000元,年均递增5以上。实现农村小康目标,建设和谐河北,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规律,加强统筹,加快农民增收步伐。

农民增收制约的多重性,要求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农民全面发展

从河北情况看,当前农民数量多、资源占有率低、受教育程度低、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低是农民增收的直接制约。深层次的因素在于“三个不协调”和“三个不同步”。一是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调整不协调,农业占GDP比重与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下降不同步。2004年河北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下降为15.5,而农业从业人员占从业人员总量的比重仍高达45.9,导致农民参与GDP分配系数由五十年代的0.6降至0.3。二是工业化进程与城镇化进程不协调,工业比重提高与城镇人口增长不同步。2004年全省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占比重为53.2,而总人口中城镇人口仅占34.5,城镇化滞后直接制约了第三产业发展和农民进入城镇就业步伐。三是生产要素与国民收入在城乡之间分配不协调,城乡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不同步,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于城市,制约着农民全面发展。河北省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9,常年农村富余劳动力达1000万人以上,农民人均耕地不足1.5亩;农村人口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5.5,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26.4。

实现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必须综合考虑制约农民增收的各种因素,立足于充分发挥农民的人力资源优势,抓住提高农民素质这个根本,统筹治理,重点突破。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要在重视经济增长、重视效率、重视物质成果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发展、注重公平、注重改善人民生活,把人的发展放在突出位置,为促进农民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大力提高农民文化科技知识和市场意识。如果广大农民不能较快提高文化科技素质、掌握市场经济知识、增强市场竞争意识,那么,农民增收的领域就很难拓宽、增收的波动性就难以避免、增收的步伐就难以加快。只有实现农民全面发展,才能加快农村由人口优势向人力资源优势转变,提升农业农村经济竞争力,增强农民开拓增收新领域的能力,构建农村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人的全面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近年来,河北省在农村工作中坚持把追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指标,满足农民生存、安全、健康、民主和全面发展需要作为目标,以文明生态村建设为重要载体,把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活改善和农民素质提高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构建农村经济增长、精神文明、环境优美协调发展新格局,充分发挥了农民在增收中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组织引导下,广大农民积极走提高农业竞争力、发展效益农业增收的路子,在发展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产品,壮大以奶牛为重点的畜牧业,推进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推广农业良种和增产增效技术,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挖掘了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农民市场意识增强,以发展民营企业和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突破口,推动农村非农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加快了农民劳务输出步伐,使农民收入呈现出多年来没有的农业内部增收势头强劲、非农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的局面。

农民增收与国民经济的关联性,要求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快速推进工业化,农业为工业体系的建立提供了积累,农民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长期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也延缓了社会转型进程,导致了城市化发展严重滞后,制约了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1997—2003年七年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仅增加695.9元,不到城镇居民收入增量的1/5。农民增收困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农民消费水平低,成为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瓶颈”。

浅谈农业科技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论文 篇6

在比较分析江西省不同区域农业资源、农业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对我国主要农产品比较优势和江西省主要农产品的.市场机会进行了实证分析,初步得出了我国“入世”后,对江西省不同区域农民收入可能产生的影响,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作 者:朱述斌 陈卫平池泽新 章志平叶成东 周波  作者单位:朱述斌,池泽新,周波(江西农业大学经贸学院,江西,南昌,330045)

陈卫平(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

章志平(浙江越秀外语学院,绍兴,31)

浅谈农业科技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论文 篇7

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经历了中国农业银行的扩张和收缩,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业务的分离, 农村信用社的扩张与合并, 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兴起和禁止, 如今的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形成了包括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机构在内的, 以正式金融机构为主导、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核心的农村金融体系。河南省农村金融体系的构成如下图。

(一) 正规金融

全国性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地方性商业银行和合作金融机构构成了中国农村金融体系中的正规金融机构, 具体包括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部分城市组建的股份制地方商业银行。近年来, 一些地方商业银也开始了农村信贷的运作, 比如郑州银行、洛阳银行、信阳银行等。

(二) 非正规金融

中国农村非正式金融包括私人自由借款和私人钱庄、合会等。市场的内在需求是民间借贷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迅速发展的基础。农户的资金需求具有其自身的明显特点, 比如贷款数额小、希望手续简便、灵活、及时, 并采用较少抵押甚至无抵押的贷款方式, 民间借贷正好满足这些需求。从供给角度看, 农村贫富差距加大为农村非正式金融发展提供了金融供给的空间。农村正式金融机构的存款利率低, 并且征收利息税, 同时农村又缺乏国债等证券投资渠道, 使得数量巨大的民间资本持有者受到利益驱动而成为非正式金融的潜在供给者。

二、河南省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影响分析

(一) 农民收入指标

1. 总收入:总收入是调查期内全部收入的总和, 其中未扣除为获得收入所发生的支出 (生产费用) 和生活消费支出。

2. 农民家庭纯收入:

从总收入中, 扣除从事生产和非生产经营费用支出, 缴纳税款和上交承包集体任务金额以后剩余的, 直接用于生产性、非生产性建设投资生活消费和积蓄的那部分收入。这一指标能够反映出农民生产力投入和产出效率的水平, 本文也主要用该指标反映农民收入增长状况。

3. 农民可支配收入:

它的计算公式是农村住户可支配收入=农村住户总收入-庭经营费用支出-税费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财产支出-转移性支出-调查补贴。这一指标能够反映出农民真实生活水平的高低。

(二) 指标选择

1. 农民收入增长指标 (NI) 。

“农民纯收入”是国家统计局制定的衡量农民收入的一个科学指标, 它准确地反映了农民一年内实际收入水平和扩大再生产、改善生活条件的能力, 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综合体现和最终结果。

该指标扣除了农村居民的各项费用和税金, 可直接用于投资、消费储蓄的收入, 较真实地反映了农民的实际收入和购买力水平。但是考虑到农产品价格对农民收入有较大的影响, 需要剔除农民收入中的物价上涨因素。因此, 本文采用农民实际收入作为衡量农民收入增长指标, 即农民实际收入为农民人均纯收入除以相应的农村消费物价指数。同时, 为了减轻数据变动幅度, 在实际运用中, 本文对农村人均纯收入采用对数值, 用InNI表示。从表1和图2可看出1990—2010年间河南省农户人均纯收入呈不断增长趋势。

注:此表中2004年之前的数据来源于《新中国55年统计汇编1949—2004》。

资料来源: (1) 《河南省统计年鉴》; (2) 2004年之前的数据来源于《新中国55年统计汇编1949—2004》。

2. 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指标。

因为目前并没有一个公认的衡量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 所以本文相关指标的选取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设计的。考虑到数据的选取纵向和横向的比较, 本文决定选择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和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两个指标。

(1) 农村金融发展规模指标 (DG) 。从宏观层面衡量金融发展水平, 最早普遍使用的一个指标是Goldsmith (1969) 提出的金融相关率 (FIR) , 它表示金融资产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其中金融资产总量主要包括一国经济中对金融部门债权、对非金融部门债权和直接融资股票市值的总和。

但是由于中国缺乏农村金融资产的统计数据, 所以多数学者设计了反映农村金融发展的另一指标, 即农村贷款余额和农村GDP的比值, 我们记为DG。农村贷款余额主要指农业贷款余额和乡镇企业贷款余额之和, 之所以把乡镇企业贷款余额归入到农村贷款余额中, 是因为虽然乡镇企业贷款是用于发放乡镇企业的贷款, 其用途和经济增加值理论上都应计入第二产业。

(2) 金融发展效率指标 (CD) 。金融发展效率指标是指对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即将从盈余部门动员的资金分配到最有效率的资金赤字部门。本文中金融发展效率是指农村金融中介将农村储蓄转化为农村贷款支持农村经济增长的效率, 用农村存款余额与农村贷款余额之比表示, 即RD/RL, 简记为CD, 其中贷款余额 (RL) 指金融机构对农业和乡镇企业的贷款之和。

资料来源:《河南省统计年鉴》, 《中国农业统计年鉴》。

三、实证检验与分析

(一) 实证分析方法

为了避免模型出现伪回归现象, 本文首先利用ADF单位根检验法, 检验变量的平稳性, 对非平稳性的变量进行处理, 使之成为平稳的时间序列。如果变量是单整的, 那么我们将对相关变量进行协整检验, 以确定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与农村居民纯收入之间的长期关系。本文将采用Johansen提出的协整检验方法来检验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但是, 协整分析得出的经验方程只能表示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或至少一个方向的因果关系 (Granger, 1988) , 要想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还需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二)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因为时间序列非平稳, 对其回归就会出现伪回归现象, 而对其进一步的检验得出的结论是不可信的。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因果关系的前提条件是所有的变量为同阶平稳变量。所以通常对变量平稳性的检验都采取ADF检验法, 本文利用Eviews计量软件分别对各变量进行检验。

注:检验类型 (c, t, m) 中, c表示截距项, t表示趋势项, m表示滞后阶数。

由以上检验结果得到, 原序列的一阶数列均为非稳序列, 经过二阶差分后的序列均平稳, 这三个序列在显著性水平为5%的时候ADF值小于Mackinnon临界值, 则所有变量经二阶差分后均拒绝有单位根的假设, 表明其二阶差分变量是平稳的。

(三) 协整检验

协整检验的目的是确定一组非稳定序列的线性组合是否具有协整关系, 也可以通过协整检验来判断线性回归方程的设定是否合理, 二者的检验思路和方法完全相同, 本文的检验目的便是确定河南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是否有长期的均衡关系。对变量的协整检验, 主要Engle-Granger两步检验法和Johansen检验。前者主要针对两变量进行的检验, 而后者可用于多变量之间的检验, 因此本文采用Johansen方法进行检验。协整检验具体 (如下页表3所示) :

由下页表4可知, 协整检验在样本区间内, 在显著水平为5%的情况下, 河南省的农村金融发展规模 (DG) 、农村金融发展效率 (CD) 与农民人均纯收入 (InNI) 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即长期的均衡关系。

(四) 格兰杰因果检验

协整检验证实了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但是否构成因果关系还需进一步检验。如果变量x有助于预测y, 即根据y的过去值对y进行回归, 如果再加上x的过去值, 能够显著地增强回归的解释能力, 则称x是y的Granger因, 否则称为非Granger因。格兰杰因果检验中最重要的是滞后时间长度的确定, 在实际分析中检验的功效取决于最优滞后期数的确定。如果滞后期数随机确定会导致检验结果的错误。其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知, 农村金融发展规模与农民收入增长互为格兰杰因果, 即农业贷款余额和乡镇企业贷款余额的增长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反过来, 农民人均收入水平高, 就能够容纳更多的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数量也就相应的增多, 有利于农村金融规模的扩大, 促进了农村金融发展。另一方面, 农村金融发展效率没有成为农民收入增加的格兰杰原因, 与前面协整方程的结果基本一致, 说明农村金融发展效率没能直接推动农民收入的增长。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协整关系检验结果显示, 河南省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和农村金融效率比率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长期相关性, 这说明河南省农村金融的发展和农户收入息息相关。但是农村金融效率水平的提高与农民收入增长的正相关性不明显, 其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显著, 表明目前河南省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结构和功能失衡问题。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政府必须优化农村金融制度安排, 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推动农村金融市场正常发育, 防止金融资源的流失,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于农村经济的功能。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 河南省农村金融发展规模水平与农民收入增长存在互动关系, 即河南省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有利于农民收入的增长, 但农民收入增长和农村金融效率水平提高的互动性不是很明显。

综上所述, 河南省农村金融的结构和功能可以通过优化农村金融制度安排, 重新塑造河南省农村市场主体, 防止资金的流失, 实现农村金融与农户收入的协调统一发展, 从而实现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和谐发展。

摘要:农村金融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关键点, 一个良好的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民收入的增长都将起重要的支持作用。采用2000—2010年河南省农户收入和农村金融发展的统计数据, 经过ADF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对河南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农村,金融发展,农户,收入增长,河南省

参考文献

[1]兰亚东, 陶传生.对金融支持粮食生产情况的调查[J].吉林金融研究, 2012, (5) :62-64.

[2]李晓俐.金融危机下美国主要农业信贷机构正常运转的原因及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 2010, (16) :170-171.

[3]郭保民.金融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的调查思考——以山西为例[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 2010-03-02.

浅谈农业科技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论文 篇8

关键词: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倒U型假设

收入分配问题是经济学中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课题,同时又是一个现实的经济学研究课题,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在研究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理论中,最有名的就是Kuznets的“倒U型假设”理论。早在1955年,Kuznets根据收入分配的回归和人均GNP,在经济发展早期,发现收入差距会扩大,在经济发展后期,收入差距将会缩小,也就是收入不平等将随人均GNP增长呈现倒U型关系。Kuznets的“倒U型假设”理论认为,在经济增长的早期阶段,居民的长期收入不平等会扩大,随后会转入一个稳定状态,达到工业文明时期这种不平等趋势会缩小。Barro(1990)认为政府采用适度的再分配的方法来缩小收入差距,这样就会促进经济增长,而过度的再分配对经济增长是不利的。Galor和Zeira(1993)利用假设的方法,就是在信贷市场不完善假设下,论证了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方法就是恰当地设计再分配政策。基于Barro的分析框架,Alesina和Rodrik(1994)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是过度的收入差距,这是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论证的。

在现代经济学研究的角度中,经济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正是由于经济系统的复杂性导致了经济主体行为的有限理性,所以经济主体的适应性导致了经济系统的进化性。Tesfatsion(2001)认为复杂适应系统的经济学体现是基于主体计算经济学,不但可以有效地分析宏观经济动态对不同微观个体行为的分配效应,也可以有效地分析微观个体行为对宏观经济动态的增长效应。Bruun(2001)认为有效地分析经济增长和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关联性的方法是应用基于主体的经济模型,这是因为这类模型不仅可以处理不平等而且可以产生不平等。Epstein和Axtell(1996)为了研究经济增长对收入差距的影响,采用了主体的经济模拟方法,发现经济的增长会逐渐扩大收入差距。Brunn和Luna(2000)采用基于主体的经济模拟方法研究了经济增长和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因果关系,发现收入不平等是由于短期内经济增长导致了。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一)宏观视角研究

林毅夫(1998)认为,某个国家、地区其所采用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社会政策会影响收入分配的变化。库兹涅茨倒U假设在发展中国家是可以避免的,它不是一种规律。赵人伟、李实和A.L.卡恩(1999)根据中国各省数据对实际收入关系和收入分配差距进行检验实证分析,发现这些数据并不支持“倒U型假设”,并得出影响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三个因素:经济增长、经济体制变迁以及政府政策。喻平(2003)研究分析了经济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的关系,得出经济发展与扩大内需因农民收入增长的推动明显强于城镇居民收入的结论。胡兵(2005)仅研究了经济增长与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的关系,得出经济增长的减贫成效会因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拉大而抵消。

汪同三,蔡跃洲(2006)研究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发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导致投资结构中重工业比重增大,经济增长速度提高。司志宾(2007),李楠等(2008)认为在确保农村居民整体收入水平提高的前提下,适当的拉开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会对经济增长有促进的作用。陈安平(2009)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人均国民收入的协整关系进行OLS估计的结论支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有利于经济增长”的判断,而这与研究预期是不符的。他转而使用估计效果更好的动态最小二乘法DOLS后的结果支持了“收入差距扩大不利经济增长”的判断。储德银(2011),吕炜认为经济增长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会随着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性。王铁军,官爱兰(2012)通过对1978-2010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有抑制作用,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且都存在长期协整关系。韩建雨(2013)运用面板协整模型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考察发现:从总体上看,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對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影响,但自2001年起,居民收入差距已经开始有碍于经济增长,并且这种负向影响呈逐年上升态势。

(二)分省视角研究

李金昌等(2005)对浙江省的实证研究分析表明浙江省的收入分配差异与经济增长(基尼系数)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稳定关系,且为正相关。张效莉等(2006)研究了新疆经济增长与当地城乡居民收入之间的关系,认为初始阶段时经济增长受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强于城镇居民,后期则是经济增长受城镇居民收入的影响更大。王伟化等(2009)对内蒙古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格兰杰检验实证,发现收入差距扩大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而经济增长是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

而宋丽婷(2010)对河北省经济增长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结果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短期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人均GDP变化方向相同;长期来看,协整关系式能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乐小兵(2011)选取广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环比经济增长率3项指标进行分析发现,库兹涅茨的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关系的理论不适于解释广西出现的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冯利英,石海燕(2012)通过内蒙古1978-2010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内蒙古经济增长是引起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格兰杰原因,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是引起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卢冠中,易文德(2013)基于重庆全市和“一圈两翼”的空间划分,探究了重庆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是影响重庆市经济增长的原因之一,且两者呈正相关。

三、文献评述

上述文献中,Kuznets的“倒U型假设”理论可以说是在这方面最著名也是影响力最大的理论,对后来众多学者的研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这个假设,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证。早期,国外学者主要研究政府的再分配对收入差距、经济增长的影响。近年来,基于主体的经济模型逐渐开始流行,众多国外学者通过对无数个微观个体状态的积累自然得出宏观经济总量的研究来论证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国内的学者则主要研究Kuznets的“倒U型假设”理论是否符合我国国情,他们多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切入点,研究全国、地区、省市的相关数据,论证方法各异,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 陆铭,陈钊,万广华.因患寡,而患不均——中国的收入差距、投资、教育和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J].经济研究.2005(12)

[2] 胡兵,胡宝娣,赖景生.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对农村贫困变动的影响[J].财经研究.2005(08)

[3] 李楠,胡建兰.改革开放30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变动及经济影响[J].求索.2008(12)

[4] 吕炜,储德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1(12)

[5] 乐小兵.广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4)

浅谈农业科技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论文 篇9

作者:汝城统计局文章来源:本站原创更新时间:2011-9-8

2010年,汝城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大力发展种植业、畜牧业产业,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千方百计采取措施鼓励和引导农民外出打工,粮食丰收,牧业增产,农民得到实惠,生活水平提高,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2000元大关,创历史最好水平。

一、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情况

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汝城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128元,增长11.9%,比上年增加227元。

(一)工资性收入是农民增收的亮点

2010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706元,增加85元,增长13.7%。其中:在非企业组织中劳动得到的人均收入68元,比上年增加9元,增长14.8%;在本乡地域务工得到的人均收入252元,比上年增加18元,增长7.7%;外出务工得到的人均收入385元,比上年增加58元,增长17.9%。

从工资性收入内部构成看,农民外出务工得到收入占54.5%,其中在国内省外从业得到收入40.3%;乡村教师、村组干部等从非企业组织中得到的收入占

9.7%。以上数据表明,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中外出务工得到的收入最高,所占比重大,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

(二)粮食产量的增加是农民增收的根本保障

粮食收入始终是汝城县农民纯收入的重要部分。2010年,汝城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粮食播种面积不断增加,产量不断提高,给农民增收提供了根本保障。

2010年,汝城县粮食产量19.98万吨,增长0.7%,比去年增加0.16万吨。在全年粮食价格一路上扬的作用下,农民从第一产业获得纯收入为1405元,比去年增加58元,增长4.3%。

(三)惠农政策是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

随着减免农业税、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补贴等惠农政策的相继落实到位,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对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据统计调查资料显示,2010年,汝城县累计发放惠农补贴7357万元,其中退耕还林

727万元,种粮直补347万元,农资综合补贴2077万元,早中晩稻良种补贴484万元。

二、汝城县农民纯收入与全省、全国的差距比较

2010年汝城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128元,增长11.9%;比全国平均水平5919元,少3791元;比全省平均水平5622元,少3494元;比全市平均水平5208元,少3080元。近年来,汝城县农民的生活水平虽然有了明显改善,农村生活条件也有了较大的变化,但是与全国水平相比差距还很大。

三、农民人均消费支出增平稳增长

随着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2010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02元,增加111元,增长5.9%。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中食品比重为52.7%,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

四、2011年农民增收的前景分析

展望2011年,农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但是外出就业条件、农业比较效益等因素对农民增收的支撑程度可能会下降,促进农民增收的难度有所加大。

(一)从2011年情况看,农民收入增长面临着一些新的困难

一是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已经连续多年增产,在基数较高的情况下,继续靠增产实现增收的难度较大;

二是由于农业生产周期性长,经济效益不如外出务工高,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均为老、弱、病、残人员,农业劳动力缺乏。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农业从业人员逐年减少,农业用工成本快速增加,依靠廉价劳动投入带动家庭经营收入增长的难度加大;

三是随着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劳动力市场供给与需求结构不相称的矛盾加剧,通过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的难度加大。

在当前的农民收入结构中,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合计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92.4%。因此,当前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应当要以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为着力点。

(二)农民增收面临的不确定因素

一是宏观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近年来,国民经济运行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加深。当前,通胀预期依然强烈,通缩风险交替出现,对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价格的影响难以预料,为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增加了变数。

二是气候条件的不确定性。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现象增多,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呈多发、频发、重发态势。加之汝城县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自然风险对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的影响不容忽视。

三是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随着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和生物性能源的发展,影响农产品需求的因素更加复杂;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问题愈加关注;随着农产品价格周期缩短,波动频繁,市场调控难度加大。需求结构和市场价格的变动越来越难以把握,对农民增收形成了新的挑战。

五、对农民增收的几点建议

(一)继续抓好粮食生产工作。粮食生产是农业的基础,是城乡居民生存之本,也是农民取得实物收入的主要来源。2010年,汝城县农民在种植粮食中人均取得的纯收入578元,比上年增加26元,增长4.79%。虽然种粮成本在增加,但各类粮食销售价格也上涨了10-20%不等。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发展现代农业,确保粮食安全,是农业农村工作的紧要任务。

(二)农民增收需要新突破。针对当前农民增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汝城县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外部条件。今后农民增收,必须建立在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这是一条保持农民快速增收的可持续途径。因此,今后要在通过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上下功夫。要加快农村劳动力分化,促进农村劳动力专业化。要转变吸纳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方式,进一步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让更多的农民融入城镇,鼓励农民流转耕地和农业生产要素。要培育好农村市场,让一些农民有更加便利的条件扩大农业生产规模,着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生产者增产增效增收。

(三)积极引导创业带动就业,提高返乡就业的积极性。要把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项目来抓,充分利用外出劳务大军中蕴藏的资金、技术、信息以及人际关系等资源,大力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工程,在落实返乡创业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同时,对有创业愿望的返乡人员进行创业培训和指导。引导返乡人员把有限的资金积累尽量用于扩大再生产,积极参与农业产

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使返乡创业人员成为振兴家乡经济的主力军和生力军。

浅谈农业科技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论文 篇10

摘要: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是农业技术推广投资,这也是农业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体现。只有技术人员懂技术,推广技术,农业生产者使用技术,才能提高农业的单位产量和产品的质量,促进农业经济效益的全面提高。随着农业新技术的广泛使用,可以最大化的挖掘潜在的劳动力,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从而提升农业产量,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因此,增大农业技术推广技术的投资力度,可以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还应科学认识推广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这样才可以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实现国民经济的有效增长。

浅谈农业科技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论文 篇11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民收入;环境;影响

一、 问题的提出

在近年来,乡村旅游作为一门顺应城乡居民消费新趋势而发展的农村新兴产业,显现出了其强劲的生命力和广阔前景,然而,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就业、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基础设施改造的同时,所带来的农村环境负效应却不容小觑。

抚仙湖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澄江、江川、华宁三县间,是中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依靠抚仙湖的先天有利条件,玉溪市发展迅速,多年来,玉溪的GDP和人均收入居云南前列。抚仙湖周边区域经济的得到了快速发展,带动了周边农产品的销售和“农家乐”的发展,以及道路交通的建设,这使得旅游市场不断成熟,有效的促进了周边村民的增收脱贫。令人担忧的是,目前抚仙湖这块“蓝宝石”正在受到周边农村面源污染和旅游业污染的威胁。由于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抚仙湖水域的浮游生物量有所增加、有机营养物质逐年升高、湖水透明度出现了下降的迹象,水质正面临着从I类水质下降到Ⅱ类的危险趋势,抚仙湖优良的生态系统已渐渐处在失衡的状态。可见,在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农民收入的过程中,实施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迫在眉睫。

我国乡村旅游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进度较快,研究成果丰富,但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实践发展的速度快于对其的理论研究,并且发现研究通常是概括性的,还不够全面。研究的可操作性、实践应用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不能只停留在对开发地旅游条件的宏观评价、优势分析、开发意义、存在问题的思考与对策、发展模式、开发策略、宏观规划等表层研究,应该在乡村旅游的本质、乡村旅游产品、服务质量、乡村旅游中的人(经营者,旅游者)、经营土地流转、乡村旅游的市场营销、乡村旅游减少负面影响等微观方面深入研究探讨,研究方法上也要从以定性研究占主导地位过渡到定性定量相结合,将研究的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等放在首位,以促进中国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本文采用半结构性访谈方法对农户进行深入调查以获取实证分析数据。课题组于2015年7月对抚仙湖旅游景区和周边农户展开预调研。根据预调研情况,设计农户调查问卷,于 2015年8月在抚仙湖乡村旅游地和景区周边的村庄和农家乐展开为期三天的农户问卷调查,户均访谈时间大约为20分钟,调查对象主要为户主或经营者。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 120 份,其中有效问卷 112 份,有效率达 93%。调查内容主要有:①农户家庭基本情况;②农户的生计方式;③农户对当地旅游影响效应的感知和态度;④垃圾及污水的处理问题等。

二、 抚仙湖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抚仙湖流域旅游开发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通過多年的旅游开发建设,已逐步形成了以抚仙湖滨休闲度假为主体,包括观光游览、休闲度假、文化旅游等类型多样的旅游产品格局,成为云南旅游的热点区域。

从现有旅游产品的空间布局上看,具有一定旅游开发规模、游客接待量较大的旅游产品和接待设施相对集中于抚仙湖的西岸和北岸沿湖区域。其中,形成了旅游景区(点)、旅游活动项目、旅游设施较为集中分布的五个旅游片区,包括抚仙湖北岸景区、禄充风景区、立昌风景区、明星风景区、孤山风景区。

乡村生态环境是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共同组成的更为复杂的生态系统,且相当脆弱,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在抚仙湖,数据显示,其径流区共有238个自然村,17.8万人,农务活动频繁,良田大水大肥,复种指数高,养殖业发达,生活污水70.6%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每年排放量达141.8万吨。乡村旅游经营企业往往无视超规模接待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周期性的旅游超载,缺乏环保责任的随意排放,直接影响了乡村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特别是对当地水体的污染,甚至会造成生态环境难以逆转的破坏,导致环境功能的衰退。

三、乡村旅游影响分析

(一)、增加农民收入

旅游业常被看作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替代发展手段之一,它作为一种外力进入乡村社区,不可避免地会对农民、农业、农村产生综合的影响,而对农民的影响是核心的,农户是旅游影响的直接承担者,旅游开发促使当地农户的收入发生明显变化,从该方面看,被调查的农民普遍感知到以下几点:

(1)收入明显增加(表现为家庭年收入、银行存款),这与实地调查中旅游开发前后收入普遍增加的调查结果基本相符。数据显示,云南省江川县抚仙湖乡村旅游对农民收入有积极的影响,具体见表1。(2)收入渠道增多,开始由“传统农业生产”转为“经营农业旅游项目”;(3)收入用途变化:农民开始增加乡村旅游相关项目(承包农田、鱼塘、开办农家乐)的投入,由过去把钱全部存起来的观念逐渐转变为如何将获得的收入用于旅游再生产,为当地乡村旅游进一步开发奠定了基础;(4)收入效用改变: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日益成熟,城市旅游者的流入使得所在乡镇的农民生活成本增加,但从整体上看旅游开发并没有增加其日常生活花费,这与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民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5)就业形势产生的积极影响为当地年轻劳动者创造了更多财富。

(二)环境负效应

乡村生态旅游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助器,它在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有着积极带动作用。但盲目的发展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自开展乡村旅游旅游项目以来,抚仙湖的水质出现了明显变化,随着游客大批量的涌入,使得乡村地区的环境压力增大,对景区资源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在调查中发现以下问题:

nlc202309031528

(1)据观测,抚仙湖周边餐饮机构,如野炊、烧烤等业务经营排放大量污染物及营养物输入,导致湖泊有机污染加重,富营养化进程加快。这些固体废弃物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处理堆放不当,可随雨水经地表径流污染水体。

(2)流域内生活污水排放、农村面源污染问题十分突出。目前,在抚仙湖环湖公路以下的乡村居住着4170户、14215个居民,这些居民包括周边旅店年排放生活污水未经任何处理流入抚仙湖,造成对抚仙湖水体的直接污染。

(3)抚仙湖滨岸区普遍受到人为活动影响。尤其是北部湖滨区,设有宾馆、农家乐饭店、度假村等旅游设施80余座,年排放污水约200万吨。据2010年抚仙湖全年的监测数据可知,全年的TN平均值为0.18mg/L,已经非常接近II类水质的限值,其中旅游旺季8月份的TN值已经达到0.199mg/L。这是湖泊自然因素敏感性和人类活动影响叠加的结果。

(4)在当地环保部门处了解到:抚仙湖80年代属于贫营养型,90年代初渐渐向贫营养末期发展,到了2000年抚仙湖已从贫营养型转化为贫—中营养型。70年代抚仙湖的透明度在10-12m、80年代7-10m、90年代4.3-7m,平均每年以30cm的速度下降,该段时间正是乡村旅游大力开发的这种速度比起自然演变是十分惊人的。详见图2,这表明人类活动通过叠加在自然变化的背景上,使影响程度日趋增强,并已上升为生态环境脆弱演变的主导因素。

尽管水利部门、环卫部门采取了大量治理措施,但倾倒垃圾、排放污水、围湖垦殖、盲目垦荒等现象事实仍然存在。就具体而言,一般水流湍急的湖水水质较好,污染物能随着流水很快的漂走,相对自净能力也较强,污染程度低,而一些流水相对静止,污染程度就要高。

四、结论与建议

乡村旅游的发展对农民收入与环境都产生重要影响,一是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基于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理论的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观对指导我国欠发达的乡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二是对环境的影响,即旅游发展要符合生态、资源、环境和人类之间协调发展的要求,要从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认识和解决乡村旅游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控制污水排放,进一步控制湖泊富营养化进程

通过对农村污水、垃圾、粪便、作物秸秆的处置,农作物结构调整和平衡施肥,减少化肥施用量,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菌肥,发展绿色食品及有机农业,在提高农作物产品质量的同时控制面源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控制湖泊富营养化进程。

(2)湖泊湖滨区的保护和生产发展相结合

推广坡改梯地田、坡地绿篱、横坡种植等措施。有条件的地方,扶持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增加植被面积,改善生态环境,涵养水源,以恢复植被。建设山地林业生态圈,防止水土流失,防止入湖口淤积、湖泊的水草遭受破坏而引起湖水透明度降低。

(3)提高当地经营者环境保护意识

落實污水净化措施,在今后的湿地建设中要因地制宜,尽量用好周边原有的退塘还湖鱼塘和原有植物,提高污水净化能力,科学改善周边生态环境 。经营者对抚仙湖周边餐饮机构、经营野炊、烧烤等业务进行经营的同时,应自觉严格遵守相关条例的规定、加强自我管理,深刻认识到在获得经济利益、提高收入的同时,必须保护生态环境。

(4)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强化环境保护意识

以一年一度的“8·26”抚仙湖保护日活动的开展为依托,以广播、网络、广告为主要宣传手段,紧紧围绕“保护生态环境,共护仙湖碧水”活动主题,组织开展内容丰富的系列活动。在沿湖村镇设置咨询点,接受群众关于抚仙湖保护政策、保护水生生物等方面的咨询,同时开展环保宣传展览。

参考文献:

[1]董萍.农家乐开发与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模式—以浙江临安市太湖源镇白沙村农家乐为例[D].浙江:浙江大学数据库,2010

[2]郭淳凡、梁明珠.经济发达地区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探讨[J].广东农业科学,2009(3)

[3]陈炳超.环境生态与生态旅游的若干问题研究[J].广西林业科学,2002(04)

[4]刘德谦.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一一关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个人诊释[J].昆明大学学报(综合版)2005,(2A ):1-5.

[5]幸岭.关于发展云南乡村旅游的思考[J].昆明大学学报(综合版)2005(2A):74-78.

[6]王嘉学、谢洪忠.云南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初步探讨[J].昆明大学学报(综合版),2005,(2A):12-14.

[7]李波.从旅游地质资源谈云南省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思考[J].昆明大学学报(综合版)2005,(2A):20-24.

[8]陈红、张翠萍、温继良.旅游业对抚仙湖水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4,29(4)

[9]王林、唐金焰、刘宇等.抚仙湖生态环境脆弱性分析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4)

[10]玉溪市人民政府,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抚仙湖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R/OL]http://www.yxepb.gov.cn/news/html/565.html

[11]玉溪市环境保护网,抚仙湖污染现状http://www.yxepb.gov.cn/news/html/528.html

上一篇:公司员工工作犯错检讨书下一篇:南通大学发展党员工作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