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精选8篇)
摘要:企业财务管理是根据资金运动的规律,遵守国家法律制度,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的形成、使用和分配,进行预测、计划、控制、核实和分析,提高资金运用效果,实现资本保值增值的管理工作。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资本保值增值;管理工作
一、财务管理的地位
在发展经济建设,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当今社会中,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是当今新体制、新经济形势的产物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结果。
我国财务管理从国家对企业高度集中管理到成为企业管理中心,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从财务管理地位的变迁过程不难看出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在计划经济体制占主导地位时,企业缺乏经营自主权,企业经营和管理始终是围绕着国家统一计划来进行的。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成为竞争的主体,必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使社会资源流向那些利用效率高,效益好的企业而最终达到合理配置,使投入的资本不断运动和增值,这就迫使企业注重运用资金,控制成本和增加盈利。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表现为商品的制造、销售和提供服务,但本质是企业资金的运动和资金的增值过程。企业生产经营的复杂性,决定了企业管理必须包括许多方面的内容,如技术管理、生产管理、设备管理、物资供应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等各项管理工作,他们既有各自的特点,又相互联系密切配合,但财务管理是利用价值形式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的综合管理,抓好了财务管理,就抓住了企业管理的牛鼻子。
总之,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加强财务管理,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核心作用,正如宝钢人提出的:“要建立现代化企业的管理制度,就必须建立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管理制度。”
二、企业财务管理的方法
企业要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体系,要服从和服务于经营需要,改善和提高工作效率及经济利益。就要建立健全会计信息和统计信息相结合的电算化管理。那么,企业应如何加强财务管理,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要建立一支符合现代企业发展的会计队伍
这支队伍既要有现代企业的管理观念,又要有现代企业管理的知识,还要有管理现代企业的才能。在此基础上确定新的财务管理思路,激励财务人员参与全过程的经营管理,进行全过程的经济监督,开展全过程的经济服务,把财务管理渗透到企业经营的全全过程。
2.以预算为为主体牵头,实行全面预算管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将变得复杂化,管理功能多样,只有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才能实施有效控制,其主要工作是:第一,编制企业经营预算;第二,进行有条不紊的预算管理,包括对预算执行情况的跟踪、分析、评价和考核;第三,搞好月度、季度的结算和决算。通过预算控制,避免浪费和损失,增产节约、增收节支,确保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
3.进行资本金的管理,确保资本的保值增值
现代企业的国有资产,是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物质基础,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对资本进行管理可以有效地保证企业所有者的权益,使企业各项资本性支出都建立在科学决
策的基础上。特别要保证和发挥投资项目的最佳效益,确保资本的保值增值。在考核企业资本金保值增值的内容上,一般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四个部分,资本金是实现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前提条件。
因此,建立资本金制度,防止企业行为短期化,防止资产流失,维护企业法人的权益,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就显得十分重要。
4.进行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资金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运行的“血液”。资金运动不畅或短缺,社会活动就会受到阻碍。以资金管理为中心,加强资金管理,加速资金运转,提高资金的增值能力,利用效果,是市场经济对现代企业经营活动的客观要求。
为此,财务管理要以资金管理为中心,充分发挥资金管理的积极作用,防止资金的浪费和损失。
5.以管理会计为基础,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
管理会计是一个对信息进行搜索、分类、汇总、分析和报告的管理系统。现代企业的经营思路不仅在于眼前利益,而且着眼于企业长远规划和战略思考。财务管理要以管理会计为基础,建立会计核算体系,以正确反映企业理财情况和经营成果。
6.进行成本费用控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成本费用控制是指对企业成本费用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监督、检查、纠偏活动,是企业成本费用管理的重要环节。它是保证目标成本和成本费用计划实现的重要措施;是保证成本费用核算真实准确的必要条件;是促进降低成本费用的有效途径。
7.理顺财务管理部门与其它职能部门的职权关系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根据产权明晰的原则和企业财产委托经营制度的要求,财务部门与会计部门必须是分设的。财务管理部门还要明确划分与企业管理、生产销售和决策等部门之间的职权范围,形成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分工明确、相互协调的管理网络系统。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财务管理贯穿企业经营全过程、覆盖经营全方位,处于企业管理的核心地位。要做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一靠具有良好素质的财务队伍;二靠建立科学的合理的财务管理体制;三靠运用先进可行的管理方法。但首先要转变观念,真正确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充分认识和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
参考文献: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各种财务活动中, 由于各种难以预料和控制的因素存在, 使企业的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有所差异的不确定性。财务风险按其包含的内容可以分为狭义的财务风险和广义的财务风险。狭义的财务风险通常被称为举债风险, 举债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流动资金, 为企业创造财富带来有利条件;而企业举债也给企业带来财务不确定性, 由于企业经营的收益率和贷款利率的不确定性, 有可能使企业的收益率高于或低于借款的利息率, 这种风险的大小和借债规模有关, 规模越大, 风险越;一旦举债过重, 使企业不能到期还款, 就有可能导致企业破产。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中, 由于环境及其他难以预料的因素的影响, 使企业的预期财务收益与实际的收益有所差异, 它是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看待企业的风险的。一般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汇兑风险、收益风险、结算风险及存货风险等。
2 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
(1) 客观性。
财务风险是企业运营的必然产物,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财务风险的客观性源于产生财务风险的多样性。企业的社会背景的变更, 市场环境的调整, 企业经营策略的转换, 竞争对手的战略变换等多方面因素都可能导致企业产生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 企业只能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2) 不确定性。
风险发生就是因为有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在一定时期一定环境的影响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可能和概率事件有联系, 也可能是随机发生。风险发生的后果可能是确定的也可能不确定。尽管风险有其不确定性, 但企业也要谨防风险, 在不影响预期收益的情况下尽量降低风险。
(3) 损益性。
一个企业的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 风险越大收益越大, 风险小收益自然就低, 企业为获得利润需要承担一定风险, 风险的大小要看企业的承受能力和抵御能力。
(4) 复杂性。
财务风险的复杂性, 既有市场外部环境的原因也有经营者内部的原因;既有可以预测的原因也有不可预测的原因;既有直接的原因又有间接的原因。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的程度也是不确定的, 因此经营者控制风险也有一定的难度。
3 影响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因素
(1) 自然因素的影响。
由于自然界的运动呈现不规律性, 使人们难以防范和阻止, 如风暴、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 宏观环境的复杂多变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主要外部原因。企业财务管理的环境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 环境变化可能为企业带来某种机会, 也可能使企业面临某种威胁, 如企业会因债务人的死亡而无法收回应收账款, 从而引起应收账款回收的风险。
(2) 政治因素的影响。
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的变化都可能给企业的财务造成影响。比如政治观点的改变可能引起战争, 而战争会引起油价上涨, 运输成本增加, 使企业利润降低, 甚至因为战争而使企业停产。
(3) 市场因素的影响。
一个企业的生存离不开市场, 但市场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世界原油价格上涨导致成品油价格上涨, 使运输企业增加了营运成本, 减少了利润, 无法实现预期的财务收益。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 价格的调整, 市场信息的不对称, 竞争对手调整战略等都有可能引起财务风险。
(4) 内部因素的影响。
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企业管理水平高, 抗拒风险的能力就强;企业的管理水平低, 对资金管理不善, 就可能导致企业资金周转不灵。例如某些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遗迹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 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分、管理混乱的现象, 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损失严重, 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障。盲目投资同样会给企业带来损失, 而过于保守又有可能使企业丧失市场和竞争能力。对于员工而言, 如果员工素质低, 风险意识淡薄, 对风险的驾御能力差, 就可能使企业产生财务危机。
4 企业财务风险的预防及控制措施
(1) 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控制策略必须是有目标导向的, 认清控制目标是制定和实施控制策略的前提。由于企业理财的对象是现金及其流动, 一方面就短期而言, 企业能否维持下去, 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 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预警的前提是企业有利润, 对于经营稳定的企业, 由于其应收, 应付账款及存货等一般保持稳定, 因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般应大于净利润。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 是财务管理工作中特别重要一环, 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 可以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 使经营者能够及早采取措施。为能准确编制现金流量预算, 企业应该将各具体目标加以汇总, 并将预期未来收益、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及投资计划等, 以数量化形式加以表达, 建立企业全面预算, 预测未来现金收支的状况, 以周、月、季、半年及一年为期, 建立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另一方面, 要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对企业而言, 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的同时, 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其中, 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指标最具有代表性。获利是企业经营最终目标, 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从长远观点看, 一个企业能够远离财务危机, 必须具备良好的盈利能力, 只有盈利能力越强, 企业对外筹资能力和清偿债务能力才能越强。指标有总资产净现率、销售净现率、股东权益收益率。要从不同的角度 (层次) 综合考虑风险防范控制策略的制定和实施, 既要保证企业已经出现的风险损失能够及时予以消除和化解, 又要提高企业防范控制财务风险的能力和水平, 最终保障企业的长期生存和持续发展。其中, 从行业特性、经营特性、管理特性三方面优化企业特性, 以提高企业风险防范/控制能力和水平, 是任何企业在经营管理中 (不论风险发生与否) 都应时刻关注的焦点问题。
(2) 根据实际采取适当风险策略。
要减轻或消除风险因素影响、改善企业财务风险机制、提高风险防范/控制水平和效果。减轻或消除风险因素影响是指识别风险致险因素、根据其特性采取相应措施减轻或消除其影响。在建立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后, 企业对风险信号监测, 如出现产品积压、质量下降、应收账款增大、成本上升的情况, 要根据其形成原因及过程, 制定相应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策略, 降低危害程度。由于市场经济发展, 利用财务杠杆作用筹集资金进行负债经营是企业必不可少的发展途径。企业应充分利用负债经营的好处, 不同产业的负债经营率的合理程度是不一样的。改善企业财务风险机制是指改善由人参与的风险生成传导机制、控制机制等。提高风险防范/控制水平和效果是指通过减轻或消除风险因素影响、改善企业财务风险机制, 总结经验教训, 将其升华成企业风险防范/控制能力的提升, 并产生良好成效。要抑制财务风险产生和扩散, 实现企业财务风险状态的转移。抑制财务风险产生和扩散是指避免企业财务状况恶化使企业免遭损失或将已经发生的风险影响控制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内, 尽量减少损失。实现企业财务风险状态转移是指实现企业财务风险由严重状态到一般状态再到无风险状态的过程和结果。抑制财务风险产生和扩散, 实现企业财务风险状态的转移受减轻或消除风险因素影响、改善企业财务风险机制、提高风险防范/控制水平和效果制约, 即直接目标受手段目标制约。
(3) 增强财务风险意识, 优化企业资源配置。
企业管理者要增强财务风险意识。企业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企业系统能由落后、低级的状态, 逐步演化到先进、高级状态。融入在市场经济大潮流下的企业风险随处可在。风险与收益是辩证对等的关系:风险越大收益应越大。完全避免风险、获得无风险的收益只是一种理想中的状态。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 企业多元化的发展使企业所面临的是更多更复杂的风险。作为企业管理人员首先应充分认识到财务风险的积极性和重要性。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素质和职业判断力。计财部门是财务风险控制的主要职能部门, 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本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工作。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素质, 是判断企业财务风险的前提与基础, 同时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把工作由被动变主动, 合理地规避不利风险因素, 将不利可控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树立全员风险管理理念。风险管理不是某一部门的工作, 也不是某一项业务或某一个人的工作, 而是全体员工共同的工作, 企业各部门、各员工必须相互支持和配合, 确保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企业能否持续发展, 可通过企业在技术、管理、资本、人才等企业资源的配置与运用的优化配置来实现。
5 结语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企业而言, 更需要更新观念, 调整思维, 树立和增强风险意识, 建立完善财务风险管理系统, 提高企业防范, 控制财务风险的能力和水平。企业要加强对财务风险管理, 并努力使财务风险的影响降到最低。
摘要:企业在市场中发展, 必然要面临各种风险, 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阐述了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及特征, 并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及控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财务风险,特征,措施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制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
[2]佘廉.企业预警管理[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3]石绍宾.企业股利政策与财务风险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3, (3) .
[4]佘丛国, 席酉民.我国企业预警理论研究综述[J].预测, 2003, (2) .
[5]周首华.现代财务理论前沿专题[M].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0.
[6]张友棠, 陈君宁.财务预警警兆识别系统[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2, (6) .
[7]胡志勇.论财务会计报告改革背景下的企业效绩评价[J].南方经济, 2002, (6) .
关键词: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筹资投资收益分配
0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国际化趋势的日益加快、全球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面临的环境瞬息万变,财务风险管理理念及技术越来越受到瞩目,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提升企业价值已经成为每一个企业必须重视的重要问题。对企业来说,持续的价值创造对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是最重要的,只有以价值创造为导向,对财务风险进行分析、评价和管理,才能实现这个目标。本文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拓宽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新视野。
1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意义
1.1企业进行风险管理可以降低融资成本企业采用期权、期货和远期合约等金融工具的组合,进行风险管理可以减少企业现金流量的波动性,使企业的融资信誉得以提高。
1.2风险管理可以使企业更有效进行投资项目的选择通常,企业可选择净现值较大的项目进行投资。但是,当一些净现值较大的项目面临较大风险时,由于“代理人矛盾”的存在,可能导致企业决策者放弃净现值较大的投资项目。
2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2.1利率、汇率变动的影响由于企业负债的利息率一般是固定的,如果未来利率呈下降趋势,企业仍然要按原合同约定的利率水平支付较高的利息,从而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如果未来市场利率呈现上升趋势,企业尽管只需按原合同约定的利率水平支付较低的利息,但随着市场利率的持续上升,货币升值压力增大,一旦货币升值,公司债券可能遭到赎回的压力,则企业还本负担加重,从而加大了企业财务风险。
2.2理财者风险意识淡薄,企业内部财务关系不顺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在现实工作中,我国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显然,理财者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2.3代理机制的存在是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制度基础企业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决定着企业内部各主体的基本利益关系,与企业财务风险密切相关。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方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将目标委托给代理方并与代理方签订契约以保证目标的实现:代理方为了得到代理利益承诺为实现委托方目标而努力并接受委托方的约束。
3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对策
3.1企业筹资风险管理
3.1.1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筹资风险可转换债券是上市公司通过证券市场融资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公司按照法定程序发行,在一定期间内依据约定的条件可以转换成股份的公司债券,同时,也是为分吸引投资者而应用金融工程技术创造的一种衍生融资契约,兼有股票、债券和期权性质的一种混合融资方式。在现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融资结构动态调整和优化的突破口就在于进一步发展可转债市场。
3.1.2增发新股、配股融资风险企业的新股融资在不对称信息环境中成为一种风险较大、代价过高的融资方式。这就需要公司经理人员从企业内部实际出发,尽可能的让投资者了解公司的融资意图,减少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逆向选择,合理控制企业增发新股融资的风险,优化公司资本结构,提升企业价值。在我国股权再融资方式的选择中.很多公司热衷于配股,配股一定程度上给企业融资带来了风险,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和资金的紧缺情况,以及间接融资的难易程度来综合考虑配股的风险,将配股融资的风险降到最低程度,减少企业的资本成本,提升企业价值。
3.2企业投资风险管理
3.2.1项目投资风险管理从政府角度来看,政府经济主管官员风险意识淡薄,这是制约项目投资风险管理的主要障碍。
从社会环境角度来看,企业要搞好项目投资,必须适应环境。国家政策和市场的突变导致环境风险,环境风险一般不可控制,但可以预测。
从企业角度来看,企业自身应加强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将风险高而收益低的项目排除在外,只将资金投向那些切实可行的项目方案,对防范和控制投资项目的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2.2证券投资风险管理证券投资风险是指在证券投资活动过程中存在影响投资收益的多种因素.而这些因素的作用的不确定性使得证券投资者实际投资收益可能与预计收益发生偏离.因而证券投资者有蒙受经济损失的机会或可能性。证券投资风险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总体上可以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是没有有效的办法可以消除的、影响所有资产的风险。
3.3企业收益分配风险管理
3.3.1股利分配政策风险股份公司在确定股利政策时,应该考虑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明确风险的前提下确保以下具体目标:①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股份公司考虑到企业有扩大经营和投资的机会,就应该增加留存盈利的比率,使企业能够扩大生产规模以取得更多的盈利。②增强公司的筹资能力。股份公司增加了留存收益的比率,实际上也就直接从内部增加了企业的积累能力;同时它又会增强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从公司外部吸引更多的投资。③适应公司的支付能力。股份公司应该结合企业的现金状况,在有足够的支付能力时才会考虑对股东进行较多的分配,以免严重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o④提高公司的财务形象。股份公司能够确定一个合理的分配政策,而且还能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必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财务形象,从而提高企业发行在外股票的市场价格以及企业的整体价值。
3.3.2股利分配形式风险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形式主要有股票股利和现金股利,不同的股利分配形式同样对公司的收益、股价等产生影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采用股票股利的方式,可使公司留存大量的现金用于再投资,有利于公司长期发展。同时,发放股票股利会向投资者传递公司将继续发展的信息,从而可以提高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但是,发放股票股利尽管能够减少企业当前的现金支付,但可能加重企业以后的经营压力和财务负担。因为随着股票股利的发放,企业的股本总额不断扩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收益水平若没有相应的提高,将会导致每股盈余下降。这无疑会损害企业的市场形象,引发股价下跌。另一方面,随着股本规模的扩大,当企业在某一时间需要分配现金股利时,其现金支付压力将会随之加大,加大企业的财务负担。
当今时代,企业面对的环境复杂多变且充满不确定性,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财务风险问题成为企业生存、发展至关重要的现实问题。在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本人认为:代理人理论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根源。在界定财务风险的基础上,对财务风险的成因进行了阐述。同时指出了企业理财过程或理财环节上的各种风险,提出了加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的管理对策。
参考文献:
[1]陈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一监管系统与策略选择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1)42-44
[2]成瑶.基于现金流量的企业财务风险测控研究fD]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第11期.
[3]黄本尧.期权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当前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存在的理由
(一)传统管理模式的发展目前状况
现阶段我国处于新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的发展较快,但是,受到传统经济因素的制约,不少企业在发展中,财务管理方面还处在传统的管理模式发展阶段之中。国内的财务内控管理理论大部分都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内控制约理论,而自身的创新研究则还不够充分,这就直接导致了我国财务内控管理理论较弱的适应性。另外,不少企业的管理者把精力都集中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上去了,而忽略了对财务内控管理理论的强化。因此导致财务管理还处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之中。
(二)企业财务内控管理机制不完善
我国改革开放这几十年中,经济方面总体发展较快,在繁荣我国国家经济的同时地方经济发展状态出现不平衡发展。具体来说,有些企业的决策层和管理层较为保守,对财务内控工作的管理流于形式,对财务内制约度的落实和执行力度远远不够,而且很多企业的财务内控管理体系相对比较片面,其管理效率也不高。因为不少企业在财务内控工作上,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内控管理体系,所以造成了内控管理缺乏整体的覆盖性,同时不利于企业各职能部门的结合,不便于财务内控工作的统一进行,也不便于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面调控,这将严重阻碍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存在财务方面的风险危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型施工企业集团在我国日益呈现出规模,企业发展越快、规模越大,在当前财务管理模式的问题也日益表现突出。大型施工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健全的预算控制体系。目前各类建筑业集团公司预算管理现状并不乐观,各公司虽然明确了预算管理体制,预算管理机构,编制了年度预算,可预算实际执行实际效果难以检验,预算仅为生产经营计划的参照。预算的控制作用无法真正实现。
(二)资金控制不力。目前集团资金分散在各子分公司,各子分公司资金分散在各个项目上,集团无法实时掌握了解整体资金情况;无法掌握动态的资金信息,同时也带来了资金成本和资金安全的问题。
(三)会计电算化难以适应环境变化。在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技术就引入了会计核算中,将财务人员从繁杂的劳动中解脱出来。但是会计电算化只是将传统的财务会计流程搬到计算机中,使得会计流程自动化并没有从本质上去改变原有的会计流程。
二、信息化条件下财务管理分析
(一)财务管理信息化应以财务管理为重点。多年来,施工企业会计电算化仅仅应用于会计核算方面,在财务管理方面一直未有大的进展,因此,如何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融入新的管理会计思想,加强预算管理、资金管理和财务分析等管理功能,成为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主要目标。
(二)财务管理信息化宜采用集中的管理模式,实现财务信息的充分共享同时,保证信息的质量。由于施工企业高度分散特点,必须采取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统一调度。才能实现对集团内部资源的高效率配置;保证决策信息的真实;确保决策质量;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应变能力。随着广域网、互联网、大型数据库、高速性能计算机的出现,已经使在地理上分散的一个集团公司范围内的业务和财务数据集中存放和统一处理成为可能。客观上解决了财务信息不对称问题。
(三)财务信息化应以财务资金的活动为核心,贯穿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从财务部门本身的管理业务发展到企业所有与财务状况相关的业务。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状况最集中的体现,是企业管埋架构中核心的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建设,应当包括所有与企业财务状况相关的业务过程。
(四)信息技术的应用带来财务管理工作流程的变革。应用范围应从管理部门延伸到原始业务发生点。为了实现对企业资源、企业财务状况的实时、动态的配置、管理和控制,必须把应用范围延伸到原始业务发生点。应该根据具体的业务,来确定原始业务发生点。要严格按照统一规定的业务流程发生,不能随意改变原始业务发生点。
三、信息化环境中财务控制实践
“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单位为提高会计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的一系列、方法、措施和程序。”信息化环境下构建财务内部控制系统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一)完善财务内部控制环境,培养企业整体的信息技术能力。企业为了适应控制环境的变化,需要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待信息技术,要重视公司进行网络化管理的整体的IT能力,而不是简单的建立诸如储存系统、存货控制系统等几个孤立的IT系统。
(二)建立健全的财务组织结构与权责分派体系。企业应对原有的财务组织机构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适应信息系统的要求。重新调整财务内部控制中的内在关系。网络技术突破了信息传递和信息处理的瓶颈,财务管理的幅度增大,层次减少。垂直性的组织逐渐趋于扁平,隐藏在这表征后面的实质是从根本上对财务组织的人员和职能之间的关系的重新界定。
(三)调财务内部控制框架中的“软控制”与人的重要性。注重培养组织中人员的.信息观念,理解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改革、财务内部控制创新之间的关系,并重视和实现这个改革。信息时代企业发展将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与人才。“人本主义”作为构建财务内部控制机制的信条已经越来越多地被企业接受,企业管理者应当重视对财务人员的选择、使用和培养,这不再只是财务内部控制的环境因素,它也日益成为财务内部控制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者:魏丽英
中小企业主要有两种:加工型和科技型企业。加工型企业的产品一般比较初级,市场化程度低;科技型企业的产品普遍还处于市场未开发状态,产品技术有待优化;从作坊发展而来的加工型中小企业的管理者素质普遍偏低,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办者一般是技术发明人和团体,管理经营方式也比较粗放。这都导致投资者和银行对单个中小企业发展前景的担忧。但中小企业是中国未来经济成长的主导力量,这不仅在于中小企业创造了中国50%的最终产品和服务,更在于中小企业蕴藏着潜质的技术和外溢性的市场需求,是成长为大型企业的基础。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小企业将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企业该如何应对?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对当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现状和原因进行分析,然后采取相应的对策,以优化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提高财务管理质量,促进中小企业健康、稳步发展。
一、现状透视
从目前的中国国情来讲,中小企业的存在和发展是必须和重要的,随着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它的地位将举足轻重。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中,由于自身规模较小,经济活动单一,有相当一部分忽视了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管理思想僵化落后,使企业管理局限于生产经营型管理格局之中,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由于受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和体制的影响,中小企业在加强财务管理方面遇到了阻碍。例如,政策的“歧视”使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不能公平竞争;地方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大量的干预,使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短期化;财务管理受企业领导的影响过大等等。财务管理的薄弱,使中小企业很难应对激烈的、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
二、原因剖析
我国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是由宏观经济环境和自身双重因素造成的。
(一)外部融资困难,使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受到局限性
资金是任何一个企业的命脉,对中小企业则更为致命。对中小企业而言,筹资对企业顺利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中小企业初步建立了较为独立、渠道多元的融资体系,但是,融资难、担保难仍然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突出的问题。其主要原因:
1、融资难,资金短缺。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是中小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但中小企业吸引金融机构的投资或借款比较困难。银行即使同意向中小企业贷款,也因高风险而提高贷款利率,从而增加了中小企业融资的成本
2、国家没有专设中小企业管理扶持机构,国家的优惠政策未向中小企业倾斜,使之长期处于不利地位。
3、负债过多,融资成本高,风险大,造成中小企业信用等级低,资信相对较差。
4、中介机构不健全,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贷款服务的金融中介机构和贷款担保机构。“企业信用缺失”是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一是企业无历史信用数据,银行没有信贷信用记录和信用记录公开制度;二是企业财务数据不真实,不具备信用担保的可行性。这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因素。此外,抵押资产缺乏,市场发展前景不明,经营管理多数不成型也是重要原因。
(二)自身管理水平不高,使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名存实亡
1、管理模式僵化,管理观念陈旧。一方面,中小企业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这种模式势必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负面影响。小企业中相当一部分属于个体、私营性质,在这些企业中,企业领导者集权现象严重,并且对于财务管理的理论方法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研究,致使其职责不分,越权行事,造成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控不严,会计信息失真等。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差,管理思想落后。有些企业管理者基于其自身的原因,没有将财务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有效机制中,缺乏现代财务管理观念,使财务管理失去了它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2、财务管理基础薄弱,体制不健全,主要表现为:
①、对现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有些中小企业认为现金越多越好,造成现金闲置,未参加生产周转;有些企业的资金使用缺少计划安排,过量购置不动产,无法应付经营急需的资金,陷入财务困境。
②、应收账款周转缓慢,造成资金回收困难。原因是没有建立严格的赊销政策,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应收账款不能兑现或形成呆账。
③、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呆滞。很多中小企业月末存货占用资金往往超过其营业额的两倍以上,造成资金呆滞,周转失灵。
④、重钱不重物,资产流失浪费严重。不少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对原材料、半成品、固定资产等的管理不到位,出了问题无人追究,资产浪费严重。
3、管理人员素质偏低。目前,不少中小企业会计账目不清,信息失真,财务管理混乱;企业设置账外账,弄虚作假,造成虚盈实亏或虚亏实盈的假象;等等。究其原因,一是企业财务基础薄弱,会计人员素质不高,又受制于领导,无法行使自己的监督权;二是企业领导的法制观念淡薄,忽视财务制度、财经纪律的严肃性和强制性。
三、对策思考
我国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带来的危害是严重的,这些风险都可能影响中小企业的继续发展,甚至置中小企业与死地。加入WTO后,中小企业面临的是更加正规的市场竞争,没有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就是拿不到进入某些市场的通行证。
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须从政府、市场和企业自身三方面入手
(一)政府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尽快制定或完善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
1、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差、资金经营的能力差等决定了它通过市场融资资信很低的特点。这从客观上要求国家通过稳定的融资机制给予适当的扶持。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制定了针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及优惠政策,如日本的《中小企业基本法》和《中小企业现代化促进法》、美国的《中小企业法》和《公平执行中小企业法案(1996)》等。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借鉴国际经验。值得欣慰的是,我国已开始着手这方面的工作。比如,我国已经出台了《中小企业促进法》,它的制定是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中国进入WTO的需要。以上种种必将为中小企业将来的进一步发展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2、成立中小企业基金。包括特定用途基金、担保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互助基金等,其资金来源可以是各级政府金融机构及中小企业的入会费,管理上实行基金封闭运行,集中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浙江省中小企业局公布从今年开始,每年将有1000万元中小企业专项扶持基金用于支持成长型中小企业的发展。主要用于创业企业的扶持成长型中小企业的培养信用担保体系的建立中小企业员工职业技术的培训和社会服务体系的完善。今年,这1000万元扶持基金侧重用于成长型中小企业的培养,同时对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给予一定扶持。
3、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是以服务为宗旨的中介组织,不能以盈利为主要目的,担保费的收取,不能以增加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为代价。为了配合投融资体制改革,国家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已在和财政部等相关部门协调,积极酝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管理办法》(简称《办法》)的出台。《办法》旨在推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中面临信用缺失的问题。同时,关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另一部重要法规——《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也在制订中。
(二)正确进行投资决策,努力降低投资风险
1、应以对内投资方式为主。对内投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新产品试制的投资。二是对技术设备更新改造的投资。三是人力资源的投资。目前应特别注意人力资源的投资,从某种角度说,加强人力资源的投资,拥有一定的高素质的管理及技术型人才,是企业制胜的法宝。
2、分散资金投向,降低投资风险。中小企业在积累的资本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之后,可以搞多元化经营,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从而分散投资风险。
3、应规范项目投资程序。当中小企业在资金、技术操作、管理能力等方面具备一定的实力之后,可以借鉴大型企业的普遍做法,规范项目的投资程序,实行投资监理,对投资活动的各个阶段做到精心设计和实施。另外,要注意实施跟进战略,规避投资风险。
(三)强化资金管理,加强财务控制
1、提高认识,把强化资金管理作为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贯彻落实到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由于资金的使用周转牵涉到企业内部的方方面面,企业经营者应转变观念,认识到管好、用好、控制好资金不单是财务部门的职责,而是关系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生产经营环节的大事。所以要层层落实,共同为企业资金的管理做出贡献。
2、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使资金运用产生最佳的效果。为此,首先要使资金的来源和动用得到有效配合。比如决不能用短期借款来购买固定资产,以免导致资金周转困难。其次,准确预测资金收回和支付的时间。比如应收账款什么时候可收回,什么时候可进货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否则,易造成收支失衡,资金桔据。最后,合理地进行资金分配,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的占用应有效配合。
3、加强财产控制。建立健全财产物资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在物资采购、领用、销售及样品管理上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堵住漏洞,维护安全。对财产的管理与记录必须分开,以形成有力的内部牵制,决不能把资产管理、记录、检查核对等交由一个人来做。定期检查盘点财产,督促管理人员和记录人员保持警戒而不至于疏忽。
4、加强对存货和应收账款的管理。近年来,很多中小型企业陷入经营流动资金紧缺的困境,加强存货及应收账款管理是重要的解困措施。加强存货管理,尽可能压缩过时的库存物资,避免资金呆滞,并以科学的方法来确保存货资金的最佳结构。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对赊销客户的信用进行调研评定,定期核对应收账款,制定完善的收款管理办法,严格控制账龄。对死账、呆账,要在取得确凿证据后,进行妥善的会计处理。
四、结论
一、施工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的类型
(一) 施工企业面临的固有的财务风险类型
1. 垫资风险。
在建筑施工中垫资是一种常见的行为, 这些年来国内外建筑市场的竞争越发的激烈, 施工企业为了能够获得竞争优势, 就经常采取一种垫资的行为。施工项目的完成需要一定的工程周期, 而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按照合同的约定, 以工程的进度和施工的质量来进行工程的结算, 而这些又依赖于监理部门的检测和验收, 哪怕是验收合格, 仍旧不能保证全部资金的收回, 因此垫资风险巨大。
2. 成本管理风险。
施工企业中经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施工项目的经济效益,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成本的合理控制是相当重要的。成本的管理和施工管理的方案是否科学、合理, 并且考虑到当时当地的实际的施工条件等息息相关, 并且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材料、人工、费用的支出是否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控制, 是否能够按照工期要求和预算的指标来完成, 和施工企业的成本效益息息相关的。若其工程成本管理不到位, 成本超出预算, 就会给施工企业带来潜在的财务风险。
3. 内控风险。
内控制度是施工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一个有效手段, 健全的内控制度, 会降低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但是目前施工企业普遍存在内控制度不完善, 从管理人员到员工都对于企业的内控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致使内部控制混乱, 审查监管不严格, 内控风险会直接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 影响到施工企业的发展壮大。
4. 合同风险。
由于施工市场的竞争日益的激烈, 许多的业主趁此之际在签订合同中添加了许多的不平等条约, 比如让施工企业垫资等等, 这些合同条款的订立都使得施工企业在项目开始的初期就处于一种不利的状态, 陷入了资金困境之中, 财务风险也不断的加大。除此之外, 在项目施工之前没有进行合理的工程设计, 导致在项目施工途中经常出现要变更图纸等要求, 如果施工企业忽略了对变更的部分进行合同的补充, 那么双方的权责就不明确, 在款项的结算上就会引发矛盾纠纷, 爆发财务风险。
(二) 施工企业涉及海外承包项目所遇到的风险
1. 政治风险。
涉外承包项目所涉及的政治风险主要是指所在国政治形势的变化而带来的一系列的风险, 主要是包括了所在国的政局是不是稳定的;会不会发生政权更变的情况;有没有发生战争、动乱以及内部战争的可能性;所在国的周边国家的政局是不是稳定;经济政策上有没有存在国有化、拒付债务等情况;或不会发生大规模的政治活动等等。
2. 自然气候风险。
工程所在国的自然环境条件不同也会影响到国外的工程质量, 如所在国的雨季较长就会给工程施工带来较大的困难。所在国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和传染病等, 如地震、火灾等也会导致工程收到影响。除此之外, 工程所在国地理、地质条件也会给工程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3. 社会文化风险。
工程所在国与各国国家的港口情况, 港务以及清关所需要的费用, 各大交通航线运输情况和费用, 通讯情况、水电情况、基础设施以及施工所需的材料物质、机械设备等都会给涉外工程带来风险的隐患。除此之外, 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也是其中一部分因素。
4. 汇率风险。
有些国家不允许将正当的利润换成硬通货汇往国外, 有的允许但是时间过长。并且面临着汇率波动而造成的汇率风险。例如美元快速贬值的期间, 当涉外工程中由于美元的贬值就会导致利润难以实现, 容易发生亏损。
二、如何加强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
(一) 施工企业要完善自身的财务管理制度
财务管理制度是防范财务风险的有效手段, 能够提高对于资金的监督和管理, 促进资金的良性循环。施工项目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 大部分的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方式是采用分散管理, 但是这种模式已经不适用于现代的社会, 分散的资金得不到合理的监控, 容易被沉淀或者被转移, 出现财务风险的几率较高。施工企业必须完善其财务管理制度, 对于每个项目的资金进行有效合理的监控, 在企业内部建立核算中心, 规范每个部门的财务审批程序, 使企业的资金处于良性的运转状态之中。在企业的财务管理的过程中, 对于每一个财务人员、监管人员的责任划分必须明确, 保障财务制度能够顺利有效的进行。此外, 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 根据相应的指标对于财务状况进行合理的分析, 并且由财务管理部门来进行风险预警的分析报告, 分析其原因, 并且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避免财务风险的出现和恶化。
(二) 对于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转移
现代施工企业对于财务风险的管理中有着新式的一类防范的方法就是将风险进行转移, 其主要的方式有两类。其一是通过工程保险的方式, 与保险公司签订关于施工项目的相应的保险合同, 当施工项目发生不必要的事故的时候, 就可以获得保险公司的赔偿, 将风险直接转移给了保险公司, 对于那些容易发生事故、且损失金额较大的工程项目, 这种方式可以使资金得到及时的补偿, 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另一种方式就是通过签订工程合同的方式, 将工程可能发生的风险等转嫁给设计方、材料供给方等。这种转移方式适合一些工程难度较大, 人力、物力不足, 并且认为具有较大风险的工程项目, 可以将承建项目分包给一些分包商或者设备的生产厂家来一同实施, 合同中明确规定双方的责任以及要承担的风险, 从而施工企业本身的风险被大大降低。
(三) 做好合同的订立事宜, 预防合同风险的产生
尽管签订合同的双方都是明确合同风险的存在的, 但是不管是业主转嫁给施工企业的风险, 还是施工企业本身存在的风险, 都反应出了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 施工企业对于合同中隐含的财务风险没有足够的重视, 没有进行分析和完善合同的条款。为了更好的防范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 合同的订立必须受到充分的注意。对于那些对于环境有严重危害的, 资金没有及时到位的, 明显出现不公平现象的合同, 不与之签订或者要求整改。对于那些材料款项的拨付、税费的缴纳、工程款的支付等等必须在合同的补充协议中进行明确的规定。针对工程垫资的情况, 施工企业可以约定请求按照规定的要求归还垫资的资金以及利息, 若是没有进行约定, 就没有办法请求支付利息。例如, 在项目工程中被业主扣留的质量保证金是否进行计息也要在合同中进行约束。
(四) 加强对于工程项目的调查, 预防涉外项目的财务风险
对于涉外项目存在着许多的不确定的因素, 因此施工企业在投标选择项目之前, 对于潜在风险必须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和分析。主要的调查包括几个方面, 首先, 对于工程项目所在国的政治局势必须有初步的了解, 包括其与邻国之间的关系, 发生局部战争的可能性, 国内一些民宗、宗教的情况, 政治和政策是否稳定不变等;其次, 了解工程所在国的气候、天气等自然条件是否适合工程的进行, 该国的气候、地质情况如何, 发生灾害的规律和隐患等等都必须进行了解;再次, 对于工程所在国的经济政策和情况必须进行详细的调查, 财政状况如何, 外汇政策的变动, 通关口岸的政策制度, 物价水平和建材设备的基本情况等等都直接关系到涉外项目是否能够顺利的开展;最后, 对于工程所在国的工程项目的情况要熟知, 例如该国建筑市场发展的情况, 承包项目的平均价格水平, 以及业主的资金实力和信用状况, 项目所在地点的治安状况等等都要在投标之前进行考察, 让涉外工程的风险降到最低, 保证施工企业的基本权益。
摘要:目前, 施工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各种的财务风险, 为此, 施工企业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财务管理, 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中获得有利的地位, 才能不断促进施工企业的完善和发展。文章分析施工企业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 并对如何加强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提出了若干意见。
关键词: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张海平.浅析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J].现代商业, 2010 (15) .
[2].李文兵.浅谈施工企业财务成本控制的措施[J].商业经济, 2010 (19) .
关键词:财务管理;重要性;目的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企业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之中。财务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财务管理是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
一、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资金运动全过程进行决策、计划和控制的管理活动,其实质就是以价值形式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综合性的管理。加强财务管理对提高企业决策水平、运行水平、管理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财务管理有利于统筹兼顾,合理配置企业资源
通过对有关财务管理资料的综合分析与研究,结合企业发展战略,正确制订相关财务规划,合理配置企业资金及相关资源,预算企业收入与支出,正确判断资金使用流向与数量。有利于企业资金科学高效使用,发挥资金使用的最大效益。通过强化资金的使用与管理,适时调整资金使用途径,节约开支,避免浪费资金,确保资金得到合理的使用,促进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开展。
(二)财务管理有利于凝聚合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有效的财务控制,可以使企业集中精力办大事,可以锁定目标,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财务管理的目标,取决于企业的总目标,并且受财务管理自身特点的制约,要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财务目标,必须将公司的战略与财务管理融为一体,成为沟通部门主管的战略经营重心,成为企业、投资者财务要求的桥梁。
(三)财务管理有利于发挥监督职能,节约经营管理开支
财务监督就是发挥资金的监督职能,通过对资金流向、分配等过程的监测、分析,准确了解资金的使用情况,通过对库存产品、物资的分析,掌握生产经营资金的使用动向,并形成有效监督。从资金占用、分配情况,了解生产中的劳动成本,促进企业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消耗,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增加企业利润。通过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减少不必要的加班,严格各类考勤制度,控制资金支出,科学地调配人力、物力,尽可能减少企业在人工成本方面的支出,达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
(四)财务管理有利于发挥资金优势,搞好资金运作
资金是企业发展的加油站、助推器。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企业生存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众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正常进行,企业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强化货款回收,加快技改步伐,对项目投入进行科学的分析与预测,提高资金回报率,注重发挥资金的使用效能。搞好资金调配,科学调剂资金余缺,提高资金周转率。
二、企业财务管理的目的
财务管理的终极目标是提高企业投资回报率、获取收益最大化。具体而言就是:
(一)投资中强化财务管理确保取得良好收益
企业为扩大收益,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必须要实施多样化的经营策略,将“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不至于由于一个方向的生产经营出现问题,就导致“全军覆没”,因此,企业进行科学有效的投资,是实施多样化经营的重要手段之一。当然企业对外进行投资风险也是十分巨大,如果不能有效进行投资风险控制,极有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甚至会导致企业破产,因此企业在进行投资时,要充分进行风险评估,选择最佳投资方案,科学规避投资风险。面对国际资本纷纷涌向中国这片投资的热土,其投入加大既给我国企业带来了机遇,同时也迎来了挑战,我国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投资不确定性将会进一步增大。这就对企业经营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企业要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企业投资决策的及时性、合理性和科学性,以有效规避风险,提高企业收益率。
(二)经营中强化财务管理实现现金流安全
现金流量关乎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许多企业在受国际危机冲击时出现破产倒闭,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疏于财务管理,导致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资金链条断裂,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无法维持。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要维持安全的现金流量,就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加大现金流入量和减少现金流出量。通过加快货款回流速度,加大对各类死账、呆账、三角债治理的力度,确保企业资金按正常预期回流企业。要进一步加强成本管理,减少现金流出,确保现金流安全。
(三)融资中强化财务管理实现成本最小化
企业要有效抵御财务风险,必须要充分发挥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实现成本最小化。在融资过程中应按照保持与公司资产收益风险匹配,准确把握融资时机和方向等。企业在进行融资决策和资本管理时,要保持合理的资信,维持财务的弹性,借助财务管理专业知识,确定融资类型,设定弹性条款。当前,资本市场面临国际市场的巨大挑战,企业资产预期收益和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企业融资过程中要自觉强化财务管理,统筹协调,综合布局,真正发挥资产管理效益,降低企业综合成本。
三、如何加强企业财务管理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企业加强财务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通过发挥财务管理优势,进一步促进企业科学发展,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要把财务工作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
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宣传和教育使企业的经营者及财务人员都能充分认识到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重要意义,把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与现代企业制度结合起来,与深化企业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结合起来。要充分认清财务管理贯穿于企业的各项工作之中,财务工作是企业的核心工作之一。准确把握好资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同的表现形式,将管理工作渗透到每一个过程之中,加强内部核算,把财务管理的范围延伸到各项管理工作之中,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益。
(二)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系
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作保障。要建立健全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相协调的实时式财务计划,引入全面预算管理办法,在全面预算的基础上编制出企业实时的财务预算,要统筹安排资金的使用,努力做到长期发展与眼前使用的统一与协调,处理好留存、举债、吸收或对外投资几个方面的关系。加强资金日常调度与控制,做到资金使用有计划、有预算,不做无预算、无计划的投资,避免出现突破计划的资金使用。要确保企业财务管理的持续性,以保证财务管理的持续性与统筹性。
(三)加强对财会人员现代管理技能的培养
重视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与业务培训,增强财会人员掌握现代财会技能的能力。加强企业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通过各种培训班、研讨班、学习班及会议等形式,加强对市场经济理论和会计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提高运用的熟练程度,改变陈旧的办公手段。可以配合财务软件便捷而准确地提供各种详细的资料供管理层做出正确决策,从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要进一步强化相关财务软件的操作技能培训
(四)强化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产品信息化、设计信息化、生产过程信息化、企业管理信息化和市场经营信息化,都是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些都与财务数据有着紧密联系,不同企业的核心业务是不同的,但是其核心资源都是财务,而且一个企业的会计部门是企业实现信息化最早的部门之一,财务管理是企业信息化的必要切入点。只有通过实现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才能推动企业整体信息化建设。企业要以成本控制为重点,将企业的实际业务和财务软件相结合,实现财务信息的全面高效集成,使企业资源达到最佳配置状态,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能够为企业其他业务领域的信息化提供基础和保障。企业要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只有将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以及完善的财务治理结构进行有机融合,才能使财务控制更为有效,也使得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的作用得以真正发挥。
四、结束语
加强财务管理有利于统筹兼顾、合理配置企业资源,有利于凝聚合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有利于发挥监督职能、节约经营管理开支,有利于发挥资金优势、搞好资金运作,要充分认清加强财务管理的现实意义,以实现收益最大化、现金流量最大化、成本最小化为目标,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把财务工作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通过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系、加强对财会人员现代管理技能的培养、强化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创新财务管理模式,全面提高财务管理效益。
参考文献:
[1]孙时英,论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及如何发挥其作用[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2]侯超.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J].经济视角,2005,(11).
[3]王怡蓓.发挥财务管理优势[R].促进科学发展财会研究.
【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推荐阅读:
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10-04
试论私营企业财务管理特征10-12
企业财务收支管理12-20
企业财务会计管理07-11
初创企业财务管理09-17
企业财务成果分配管理09-26
企业财务管理计划10-14
企业财务管理大纲11-06
小企业财务管理的财务指标分析10-08
物流企业财务管理探析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