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处置制度

2024-08-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网络舆情处置制度(精选8篇)

网络舆情处置制度 篇1

SHANXI XINGXIAN HUARUN LIANSHENG CHEJIAZHUANG Coal.,LTD

Yuqingjiancechuzhiguanglizhidu

舆情监测处置管理制度

山西兴县华润联盛车家庄煤业有限公司

舆情监测处置管理制度

根据《华润煤业集团舆情监测与处置管理办法》,为进一步做好我矿舆情监测工作,第一时间掌握我矿安全生产舆情动态,及时引导和回复安全、环境污染等舆情所引发的社会关切,确保突发安全、环境污染事件得到有效应对、妥善处理,特制定本制度。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环境舆论引导能力受到了严峻考验。纵观近几年的环境突发事件,网络起到了放大和助推的作用。

在这种形势下,我矿应积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在及时回复好舆情的同时,加强制度、能力等方面的建设,提高应对环境舆情的水平,把握环境舆情的主动权,用好用足网络优势资源。

一是建立环境舆情工作制度。建立环境网络舆情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对舆情进行监控、收集、整理、汇总,及时交给相关科室或部门处理,并及时进行网上答复。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加强网上的讨论沟通,让舆情答复工作做到有章可循。

二是加强对舆情的研判能力建设。矿综合办应该在舆情事件结束后,对舆情事件的发生原因、传播途径、传播特点、处置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总结。对舆论发展情况进行调查总结,对处置的效果进行评估。要在舆情收集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舆情的走势,找出重点难点,认真做好环境舆情监测预警工作,为环境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是加强和规范环境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工作。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媒体应对应急预案,完善突发环境事件的新闻协调机制,及时、准确发布突发环境事件的相关信息,主动引导舆论,维护社会稳定,最大程度地避免、缩小和消除因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为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一、加强组织领导

安全生产、环境污染舆情监测处置工作由华润联盛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安监部牵头,各职能部门参与,共同做好安全生产、环境污染舆情监测、分析、引导与处置工作。设兼职舆情管理员和监测员,加强对媒体等舆情监测处置,加强与各监管部门和社会媒体的沟通作,构建全方位舆情监控系统。

(一)山西兴县华润联盛车家庄煤业有限公司的网舆情监控、报告、处理等工作由矿委、矿综合办、劳资科、保卫科等部门协助完成。

(二)山西兴县华润联盛车家庄煤业有限公司矿委为舆情监控的领导部门,总负责舆情的处理协调事务。

(三)矿综合办负责网上舆情监控、报告事务;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向矿领导报告,然后根据矿委的处理意见(文字批示或电话指示)对舆情处理(如删除、举报等),并把处理结果及时报给矿领导。

(四)保卫科在发生重大舆情时,要协助矿联系公安部门,全力查处相关违法人员,情节严重的要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五)矿综合办设一名专门人员负责网上舆情监控。舆情监控内容包括论坛、贴吧、博客、QQ群、虚拟社区等网站。

(六)监控人员发现不良信息,要及时备份,并在1个工作日内,填报《山西兴县华润联盛车家庄煤业有限公司舆情信息报告处理单》,报请矿领导阅示。特殊情况,直接电话向矿领导汇报。

(七)网络监控人员发现包含以下内容信息的。应及时向上级报告;违反法律规定的,应及时上报公安机关。

1、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

2、损害国家机关声誉的;

3、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4、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教唆犯罪的;

5、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恶意攻击他人的;

6、损害山西兴县华润联盛车家庄煤业有限公司声誉,影响矿安全生 产工作的;

7、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

二、加强舆情监测

矿综合办公室设安全生产、环境污染舆情管理员岗,每天至少一次浏览相关媒体,对有可能对我矿产生不良舆论环境的因素做到消除于萌芽状态,动态监测并跟踪处理涉及我矿安全生产、环境污染的有关舆情信息;其它各职能部门设食品安全舆情监测员,对掌握到的安全生产、环境污染舆情信息,及时向矿综合办通报。监测范围重点为:省级、市级媒体——《山西省安全安全网》、《吕梁日报》等有影响的 媒体网站;监测内容主要为:新闻媒体报道、反映或正在调查采访的关于矿山安全生产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涉及我矿的;兴县区域以外已经发生一定社会影响的矿山安全生产、环境污染等问题,我矿以外己经发生一定社会影响的矿山安全生产、环境污染问题,我矿可能存在类似问题的。舆情监测工作原则

领导机构

(一)健全组织机构。舆情科具体负责指导、协调、各科室、队组管理全矿舆情处置工作。各科室、队组应积极配合做好网络舆情的引导和处置工作。

(二)加强队伍建设。各科室、队组至少确定一名网络信息员,具体负责各自网络舆情的收集、反馈和回复工作。网络信息员要加强业务培训和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提高引导网络舆情的能力。

(三)落实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舆情责任追究制,对重要舆情信息迟报、漏报、瞒报的,对重要舆情回复不及时、处置不力的应追究其责任。建立联动机制。加强与保卫科等部门的联系,畅通沟通渠道,形成联系顺畅、反应灵敏、配合有力的工作格局。发现重大舆情时,应及时沟通,统一步调,形成舆情处置整体合力。

(四)我矿员工不得发布、复制或传播下列信息:(1)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实施。(2)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3)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4)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5)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暴力、凶杀、恐怖等。(6)损害山西兴县华润联盛车家庄煤业有限公司发展声誉、形象的不实言论。

(五)违反本管理办法规定的,矿方可依规进行处理;对违反法律法规的,移交司法部门依法处理。

(六)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三、进行舆情分析处置

舆情管理员对舆情信息进行初步分析筛选,划分安全生产、环境污染舆情风险等级。对于被媒体报道、反映,经初步分析对我矿安全生产工作影响不大的一般舆情,可在 24 小时(最迟 48 小时)内交办或通报各地各有关部门。对媒体报道、反映,经初步分析对我矿安全生产工作影响较大的重大舆情,应在 2 小时内报告单位主管领导,同时交办各地各有关职能部门,并于 24 小时内(最迟 48 小时)跟踪查办结果。重大舆情交 办应以书面形式;紧急情况下,可先电话等形式交办,再补充书面交办单。重大舆情处置结束后,舆情管理员要跟踪各地各有关单位的书面结案报告。

(一)舆情监控与搜集。

密切关注网络上所有涉及我矿的舆情信息,及时发现有可能成为热点的问题。重点监控舆情首发网站和网民活跃程度、影响较大的网站、论坛,密切跟踪舆论动态,及时搜集舆情进展情况。对不良舆情进行监测,做好记录、梳理等工作,及时上报并与主管领导沟通,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二)网络舆情研判。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监测到的舆情信息进行分转交办,按照“快速反应、确认事实、妥善处理”的原则及时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判断、评估,准确查找舆情信息产生的原因,认真核实舆情反映的问题,对舆情走向作出正确的判断,对舆情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估。研究制定应对和处理舆情的具体方案,明确舆情处置时间、程序和责任部门、责任人等要求。

(三)网络舆情协调处置。

发现重要舆情后,要求相关责任部门应迅速进行调查、核实有关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在得到相关责任部门反馈回复材料后,网络舆情科以发帖、跟帖、撰写评论文章、介绍事实真相等不同形式进行回复,积极释疑解惑,化解矛盾,消除影响,矫正视听,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回复重在讲事实、摆道理,以理服人,同时要注意用语艺术,做到态度诚恳,讲理不失礼。

(四)档案留存。对网民留言、领导批示、责任部门回复函等相关文件按照档案管理相关规定进行归档保存。

四、加强舆情宣传疏导

舆情管理员按照安全生产、环境污染信息公布制度,综合办主任应充分利用网站、报纸、宣传栏等宣传平台,及时、准确、全面地公布安全生产、环境污染信息,通过多种手段和渠道做正确的舆论方向引导,有效疏导和控制安全生产、环境污染舆情,避免发生村民堵矿等行为,维护我矿较好的安全有序生产。

四、工作原则

(一)加强监控,严格管理制度。按照分工协作、归口处置、集中应对的原则,由矿综合办公室主任负责舆情统一协调指导,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确保信息畅通和快速处理。舆情科应派专人重点监控所有涉及我矿的网络舆情。

(二)坚持公开透明。以坦诚的态度,如实反映事件真相,争取大家的理解、信任和支持。除涉密事项外,能公开的尽量公开,切实保障大家的知情权。

(三)坚持快速反应,限时反馈,加强舆情督办。对于涉及我矿的网络舆情,应及时介入并核实,要求责任部门在规定期限内向网络舆情科反馈回复材料,回复材料需由责任部门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如情况特殊,无法在规定期限内处理完毕的,应于规定期限内向综合办反馈表态性回复。

(四)坚持依法处置。依照党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党内的有关规定,开展舆情引导,做到科学、依法、有效处置。

网络舆情处置制度 篇2

据《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截至2012年底, 中国网民数量达5.64亿人, 居全球首位, 发达的网络平台为国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意见表达渠道, 互联网成为舆情的主要媒介。

网络舆情从论坛帖子、博客、微博等发起, 进而通过跟帖、浏览关注、转发等方式传播扩散, 传播带有极强的互动性, 传播快、扩散范围广。网络舆情会形成舆论, 失实舆情多形成消极舆论, 误导民众、激化矛盾, 扩大舆情事件危害。涉及公共事务的舆情如带来消极舆论甚至会导致社会危机, 故舆情处置好坏对社会影响甚大。

舆情处置的前提是舆情发现, 海量网络信息下的舆情发现依赖技术手段, 已有多个监测软件投入使用, 如谷尼、TRS等[1]。这些软件提高了舆情发现效率, 摆脱了使用搜索引擎、社会统计分析软件对舆情分析、研判的低效性, 但自动化程度、预警准确性不够高。

在舆情处置上, 各地各级政府采取不同做法, 处置效果差强人意。2009年的云南“躲猫猫”事件, 网民群情激愤, 在云南省委宣传部主导下, 网民介入调查, 推动真相浮出水面, 成为舆情处置的良好范例。2012年, 什邡群众反对实施铜钼项目, 政府采取高压措施, 事件逐步升级, 导致群体事件。过程中, 网民通过手机、电脑对现场进行文字、图片直播, 这些信息在微博、论坛、博客网站流传引起各方关注, 网络意见领袖韩寒、李承鹏等相继发表文章声援民众维权行动, 最终官方宣布取消铜钼项目。

舆情处置中政府部门表现被动, 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法律法规可依, 缺乏规范处置程序。其次, 处置过程缺少监督。政府部门常以舆情平息为唯一目标, 随意性强, 舆情处置烂尾严重, 表现为热回应、冷调查、不追责或追责不力。如“表哥”杨达才等舆情后续处理空白[2]。此外, 处置舆情后公共管理漏洞并未完善, 同类事件一再重复发生。如“躲猫猫”之后, 河南鲁山县看守所再爆“喝开水死”;“什邡事件”前有厦门PX项目事件, 后有启东反对王子制纸排海工程事件, 相关部门并未从已发事件中吸取经验, 改进工作。

2 舆情处置的重要性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经济发展导致的阶层分化、伴随开放的政治诉求、经济增长压力、物质水平提高而文化缺失等各种矛盾, 是触发网络舆情事件的内在动因。各种社会矛盾作用导致舆情多点发生、波及范围广、影响深度大。网络舆情真假难辨, 网络舆论的开放性和随意性成为社会规范权威失落、规范真空或规范冲突的重要诱因[1]。舆情的不合理处置不利于舆情平息, 甚至导致舆情扩大化或爆发新的危机事件, 损害政府权威性和公信力。因此, 合理的舆情处置成为政府部门亟需解决的重要议题。

舆情危机影响公共秩序与利益, 政府外的个人和组织无力承担维护公共秩序与利益的任务, 舆情处置职能须由政府行使。网络舆情危机是人现实主观情绪与愿望在网络上的集中极化, 显现出对社会现象的主观否定及批判。舆情否定与批判消极因素多源于对某些公共事务持有的负面立场, 当这种负面舆情通过网络传播方式扩散到一定的范围与深度, 就会演变成一种社会公共危机, 如不能合理调节控制, 引发的社会公共危机将带来巨大的破坏性。此时, 舆情危机指向政府公共管理服务水平, 合理处置网络舆情, 可避免危机彻底爆发的破坏性, 保证政府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有序平稳。

3 舆情处置原理

网络舆情危机事件集中于民生、官腐、民主、司法公正等议题, 舆情事件发生多源于政府管理的错位、越位, 官员违法滥用行政权力等。公众在与政府部门的日常互动中积累了大量的情绪, 涉权、涉腐、涉富等事件极易引起网民的心理共鸣与意见啸聚[2]。

根据供需平衡理论, 政府主导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无法满足公众需求, 甚至“短缺”, 公众将提出相应诉求, 网络舆情正是这种诉求的网络化表现。因此, 合理的网络舆情处置本质上要促进形成新的供需平衡, 防止类似事件发生, 提高社会管理效率。就处置效果来说, 首先, 要使舆情事件平息;其次, 公众的合理诉求得到满足;第三, 建立或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 规避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舆情处置在投入与运作上须满足上述3个效度约束。

从危机管理角度, 最经济的方法是避免危机发生或将其初期消灭[3], 但由于网络舆情的多点、隐蔽、传播快的特点, 舆情软件无法保证全面的预警。因此, 舆情处置必须建立快速反应机制, 在危机潜伏及发生时提供预警, 阻止舆情扩散;同时能协调各部门, 整合必要资源, 应对危机。这要求政府舆情处置工作成为常态, 处置合理性可通过处置后的效果来评价。

4 舆情处置的合理性

舆情处置伴随舆情全过程, 合理完备的处置包括4个阶段: (1) 迅速回应, 控制舆情; (2) 真相调查, 根源追溯; (3) 责任追究; (4) 完善治理, 规避预防。

舆情出现的第一时间, 涉事政府部门、其上级负责部门及指定新闻发言机构要站出来表明政府对事件的重视态度, 启动处置程序, 宣布事件进入有序的处理程序, 稳定公众情绪。对事件、公众诉求开展调查, 理清事件真相, 明确事件原因。对事件中违规违法的相关责任人, 采取必要的行政问责或法律追责程序;针对事件后的管理缺位、错位进行矫正, 规避事件再次发生。

舆情处置合理性度量处置的速度、力度。速度不仅指推进快慢, 还须明确方向及关键节点;力度关注处置行为的影响范围、影响程度。合理性评价注重公众主体, 更关注公众满意度、公共管理服务供给的增加或完善, 而非仅聚焦政府在舆情事件发生初期、爆发期对公众的告知和安抚行为。

舆情处置要求政府在了解舆情、把握舆情、引导舆情、处理舆情危机的过程中必须快速反应, 占据有利地位, 但速度须以真实性为前提。速度指标包括回应信息发布速度、责任追究速度、事件后续处理速度。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就信息回应速度提出了“黄金4小时”原则, 政府要第一时间发声和处理问题, 赢得话语权和舆论引导的主动, “黄金4小时”更重在建立处置反应的长效机制。针对议题、领域、性质不同的事件, 需规定调查时长、启动追责程序间隔, 确保舆情处置不滞后、不敷衍。事件后续处理速度也要明确时限准则, 尽可能将舆情事件的机制缺陷、消极影响进一步消除。

处置合理性的力度从真相公开、根源探究、责任追究、管理完善4个方面度量, 确保作用范围覆盖舆情全过程, 作用通达制度设计。通过及时入微的调查获取真相, 是舆情处置必要的第一步。舆情发生的根源是舆情引导的根本点, 深入分析把握危机背后的本质矛盾, 确保处置行为不扩大激化矛盾。就事论事、急于平息而采取强制性手段, 往往使舆情加剧, 危害扩大。责任追究要求责任主体明确, 行政问责落实到位, 打击犯罪迅猛有力。最后, 完善存在的管理服务、制度漏洞, 表现为管理细节规范化、制度的增补或修订。

舆情处置的合理性评价模型框架如图1所示。

5 合理舆情处置的长效策略建议

综上, 政府舆情处置需实现从应急处置到常态治理的转变, 建立长效机制、联动机制。建设性的舆情处置措施遵循疏、导、补原则。“疏”指的是处置措施要缓解网民参与的热度, 降低危机爆发可能性;“导”指的是在舆情演化过程中要采取措施引导舆情从消极负面尽量转向积极正面;“补”指的是后续措施要消除事件危害, 根除原有治理弊端, 责任追究结果有保障、机制完善程序有保障。

形式上, 舆情处置必须规范化、制度化, 建立舆情处置法律法规刻不容缓。当前我国舆情处置的主要法律依据是《突发事件应对法》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但其并非针对网络舆情制定, 在主体、细节规范等方面存在不足, 缺乏可操作性[4]。在现有法律框架内, 针对舆情处置增加条款是一个可行的方式。但考虑舆情处置涉及部门多, 制定专门的网络舆情处置法律或法规, 将涉及主体、对象、责权、措施、奖惩等明确化是更好的解决路径。

快速的舆情处置要求灵敏的舆情预警, 要完善舆情监测网络, 建设覆盖范围更广的舆情信息监测系统, 研制更好的智能舆情分析工具, 构建预警指标体系, 针对敏感领域进行重点监测。

舆情处置要不断总结, 探索舆情处置成功模式的经验教训;从理论上研究处置范式, 根据舆情演化规律、不同类型舆情事件特点, 构建可行的舆情处置模式, 经验模式应用可以增强舆情处置有效性。

健全舆情处置主体的责任体系, 加强处置监管与奖惩。对各级政府部门, 明确舆情处置责任, 将依法、合理的舆情处置纳入工作责任体系, 应将舆情处置效果作为政绩考核的一部分。对舆情处置失职人员, 严格按照制定的法律法规, 进行行政问责或刑事处罚。既激励官员合理处置舆情的积极性, 又使舆情事件的解决获得程序保障, 其强制性、惩罚性可起到约束官员作用。

此外, 舆情处置最重要的是建立可操作的联动机制, 整合政府资源开展工作。首先要设置专职部门, 如网络宣传部门承担日常舆情监测与应对工作。其次, 设置定期的舆情沟通机制, 让专职部门与其他部门交换工作情况和舆情态势。其三, 建立舆情处置协作机制, 由涉事部门的上级舆情处置部门牵头成立协作小组, 负责回应、调查, 并将相关涉事情况报送上级纪检、监督机构, 督促执法部门完成追责。同时还需规定上级纪检、监督机构负有推进舆情处置、公开过程与结果的责任与义务。

6 结语

网络舆情事件危机危害巨大, 政府舆情处置不仅要平息舆情, 更需要体察舆情背后社会管理的服务缺失、行政错位与越位等本质问题。因此, 舆情处置需建立完善细致的法律法规, 依法构建政府部门间舆情处置协调联动机制, 设计切实可行的舆情处置工作程序, 将舆情处置纳入政府常态工作, 形成长效机制。

摘要:引发社会危机的网络舆情一般源于政府公共管理服务与社会需求供需失衡, 合理的舆情处置既要平息舆情, 也要完善管理服务。有效的应对策略是将舆情处置纳入政府常态工作, 形成长效机制。为此需要建立完善法律法规, 依法构建政府部门间舆情处置协调联动机制, 设计舆情处置的规范程序。

关键词:舆情处置,长效机制,协调联动,规范程序

参考文献

[1]陈忆金, 曹树金, 陈少驰, 陈珏静.网络舆情信息监测研究进展[J].图书情报知识, 2011 (9) :41-49.

[2]喻国明.网络舆情热点事件的特征及统计分析[J].人民论坛, 2010 (4) :24-26.

[3]张小明.公共危机预警机制设计与指标体系构建[J].中国行政管理, 2006 (7) :14-19.

网络舆情处置制度 篇3

基金项目: 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程序法治视野中的刑事侦查权制衡研究》(项目批准号:12YJC820074);2012年上海市检察官协会2012年重点研究课题《涉检网络舆情和突发事件应对与处置研究》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2年1月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网民共计5.13亿。其中家庭电脑网民3.96亿,手机网民3.56亿,微博用户年增长率为296%。[1]近年来,虚拟网络已成为当前我国民众表达自身观点以及反映利益诉求的便捷渠道之一。但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和复杂性易引发舆情危机,通常爆发突然,产生严重危害,造成恶劣影响。近来发生的“副检察长兼任‘打捞队长’”、“女检察官暴打小学生”等事件,无不揭示出网络舆情的复杂态势和对政法机关特别是检察机关的重大影响。如果没有及时应对、有效控制,很可能会造成关联性的连锁反应,诱发潜在危机,次生其他危害,产生社会不安因素。因而如何正确认识涉检舆情,利用网络舆情,因势利导,科学高效地引导与管理,借此提高各级检察机关的公信力和司法水平,已成为当前急迫解决的社会管理创新方面的重要课题。

一、涉检网络舆情突发的现实基础

一般而言,涉检网络舆情多指以检察机关、检察人员为焦点的网络舆论。社会个体通过网络新闻评论、BBS论坛、微博等媒介,对涉及检察工作或者检察队伍的事件或行为,发布带有自身倾向性态度的言论,从而引起国内外网络媒体及普通民众的普遍关注,并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舆论导向。如不久前发生的“检察长开豪车”事件,社会生活中任何领域的任何一件事,在网络的强大推动下,都可能在短时间内成为公众高度关注的热点,形成强大的舆论影响。

(一)司法活动已成为当前网络媒体关注的重要领域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法治建设已取得长足进展,社会主义法制体系业已基本形成,民众的法治意识普遍增强,司法活动以其公信力和权威性日益成为化解社会矛盾的一种基本手段。然而,我国尚处在转型期,社会矛盾尖锐、突发,司法事件所具有的生活性、故事性、新鲜性、重要性等新闻特性,使其成为网络媒体争相报道和关注的焦点。一大批法治栏目、法治电台、法治报刊、法治论坛等等纷纷涌现在民众面前。加上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发散性、渗透性和随意性等特点,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通过网络渠道表达自己的想法。但网络是把双刃剑,在成为“法治宣传广场”[1]的同时,也会给某些过激性言论和次生谣言提供广泛传播的空间,如不加以研判、控制和引导,极易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其危害程度往往难以估量。

(二)检察机关承载着彰显法治建设的社会责任

检察机关作为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其工作代表和承载着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否成为法治社会的希望与理想。[2]可以说当前检察机关是国家政权架构与司法格局中存在的一条救济权利、稳定秩序的制度渠道,民众可以以此渠道有序地监督国家法律的实施,民众的合理诉求可以通过此渠道依法解决。如果该渠道不能有效地发挥其功效,民众对检察工作的否定性评价,极易被网络媒介传播放大,演变为舆情危机,检察工作的公信力便受到挑战,进而可能导致长期培养的社会法治信仰被无情摧毁。

此外,检察机关同时也是担负着侦查和控诉职能的司法机关。其侦查案件的对象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尤其是包括贪污贿赂型犯罪。在当前反腐形势严峻的背景下,这些涉检案件更加容易引起民众的广泛关注。正如著名学者汪海燕所言,“从目前的实践来看,凡是涉及权力因素的事件,往往容易形成网络舆情甚至网络群体性事件,涉检更是如此。”[3]因此,检察机关正面对着当前严峻复杂的环境和前所未有的挑战,承载着彰显法治建设的社会责任。

(三)普通民众期盼有参与社会事务的话语权利

话语权的实现是普通民众对参与公众事务和国家政治生活的迫切要求,它是民主政治和法治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Web2.0时代的到来使传统媒体线性的传播模式被彻底打破,话题的讨论不再只是精英阶层的专利,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评论、微博等方式参与话题的讨论。”[4]经调查表明,80%网络舆情热点事件涉及政法机关。[5]这不仅反映了民众对参与社会事务话语权的期盼,而且也标志着我国民众法治意识的增强和民主政治建设的进步。然而网络的自由开放性、匿名性和虚拟性等特点也存在着极大的负面作用,因此在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提升公众话语权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对网络舆情的引导和进行必要的管理,使之合法、合理、有效、有序地发挥其积极作用。

二、涉检网络舆情应对的冲突与困境

正确涉检网络舆情应对的冲突与困境,是有效解决涉检网络舆情应对难题的前提。造成当前涉检网络舆情难以应对的原因十分复杂,从不同视角剖析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以检察机关为视角

1.危及认知感有待增强

涉检网络舆情不同于现实社会中的群众上访,真实客观,易引起检察机关重视而加以引导解决。而涉检网络舆情依托于网络媒介,具有网络自身隐蔽性、虚拟性等特点,实践部门在相对封闭的现实工作环境中,往往难以对其的发生及时感知和有效把握,缺乏敏感性。且检察队伍接触的大多为实践业务培训,一旦发生网络舆情危机发生后,对其影响范围、危害程度、扩散源和传播速度等都难以宏观把握,未能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引导。通常是在其从虚拟转为现实,转化为现实危害结果后再加以解释和控制,结果坐失良机,适得其反,十分被动。

nlc202309031911

2.处置工作机制有待健全

虽然最高人民检察院十分重视涉检网络舆情的发展,特别是相继出版了《涉检网络舆情》、《政法网络舆情》等杂志,但多集中在舆情收集和网络监督方面,涉及舆情处置的内容较少。笔者经过查询发现当前检察系统对如何应对和处置涉检网络舆情危机尚未形成系统的指导对策和措施,既无统一的涉检网络舆情的处置规则也无相应的工作部门或工作队伍。?而工作方案和负责人员的缺失,会直接导致检察机关在网络舆情危机发生后决策迟缓、工作被动,不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直接影响到检察机关的执法公信力。

虽然在《检察机关新闻发布制度》的指导下,各级检察机关纷纷建立健全了新闻发布制度,主动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但依然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沟通渠道有限、形式单一等问题,未能顺应网络时代发展的新潮流。

3.舆情处置技巧急需提升

就已发生的涉检网络舆情危机事件来看,部分检察机关在处置舆情危机时,存在缺席、失语、妄语,甚至想要遏制网上的“众声喧哗”,则既不能缓和事态、化解矛盾,也不符合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精神。[6]如“贫困县女检察长开百万豪车”事件中,面对网友诸多质疑,检察长回应“车是朋友的”,该事件是网友在无理诽谤。而其他领导也在记者调查中表态“不知情”予以回避[7],引发网络民愤掀起新一轮的口诛笔伐,不仅未能缓和矛盾,反而将事态进一步升级。该事件的处置即是一例反面典型,毫无处置方略和技巧可言,结果偷天换日却欲盖弥彰、南辕北辙,直至群情激愤,加剧了民众对检察机关的不信任。

(二)以网络媒体为视角

1.守门人角色弱化,网络舆情引导难度大

传播学把在信息传播途径上工作的新闻记者、编辑等称为守门人。“守门人”理论认为,一定的信息是否进入某种特定的渠道或是否继续流通,总是取决于传播者的意愿。[1]网络虽然有“守门人”,一般由网站管理员等担任,但与传统媒介相比,这种“守门人”的角色已经弱化,网民可以轻而易举地绕过各种障碍,发布或搜集自己想要的信息。检察机关不能再依赖于“删帖”、“屏蔽”等手段“平息事态”,这直接导致网络舆情引导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2.网络平台自由开放,真假信息传播速度快

网络作为开放式的交互平台,任何未经证实的信息都可以在这一载体上自由、迅速地予以传播。此外,由于网络信息发布尚未采用实名制,匿名发布的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虚假信息的肆意扩散。网络聚合放大的效应,不仅使得虚假信息、次生谣言经网络载体被无限量放大,更容易形成舆论“泡沫”,进而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3.网络传播全球化,监控难度大

“计算机辅助的传播媒体的出现,使网络成为强有力的、几乎无法控制的跨国界、跨文化交流的手段。”[2]网络已成为各种力量争夺话语权的“竞技场”[3],尽管政府可以对国内网站和网民拥有一定的控制权,但对国外网站和网民发布涉华负面新闻、虚假信息或国内网民查询国外网站的负面信息则显得有心无力了。此外,随着网络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经济形态[4],在各种利益的驱使下,“网络水军”、网络炒作等现象滋生,无疑对网络舆情的研判和控制增加了难度。

(三)以民众心态为视角

1.个体责任意识淡薄,易引发网络舆论暴力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不可避免地滋生更多的生活和工作压力。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网民往往不计后果地把网络当成一个情感宣泄的地方,引发诸如“人肉搜索”“网络水军”等网络舆论暴力事件。将当事人和检察机关或其工作人员的负面信息、个人隐私等公布于众,将虚拟的网络转移到现实,助长舆情向不可控性发展,严重影响检察机关及检察官的公信力,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甚至引发社会动荡。

2.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缺乏独立判断能力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2年1月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网民学历结构为:小学及以下8.5%;初中35.7%;高中33.3%;大专10.5%;大学本科及以上仅为11.9%。“中国大多数网民对公共政策态度的特征以情绪和情感占主导,理性判断较为欠缺。”[5]网民借助于网络的自由性和开放性,可以在博客、论坛或微博上“吐槽”,而这些信息和话语很多都是只言片语,伴随着情绪化既无法做到深刻,也无法做到理性。很多网民在不确认网上信息真伪的情况下,盲目跟风,人云亦云,极易导致信息的扩大化或次生谣言,以讹传讹。

3.法治信仰缺失,缺乏基本信任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曙光指出,现在的中国宛如“怨妇社会”,人们对国家体系心存不满,事事不论对错都埋怨。[6]在矛盾突出尖锐、多发的转型期,司法活动成为化解社会矛盾的一种基本手段的同时却又饱受质疑。在此环境下,“豪车检察长事件”、“长沙检察机关选任涉嫌违法人员担任人民监督员事件”、“女检察官暴打小学生事件”等等在网络的公开、夸大宣传下,使得检察机关在民众心中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开始动摇,即使合理的政策出台也可能在此情境下被民众“误读”。如不把握主动权,加强对涉检网络舆情的重视,提前加以检测和正确引导,极易被国内外反华敌对势力所利用,增添众多不和谐因素,积羽沉舟,后果难以想象。

三、涉检网络舆情处置机制的建构与抉择

民众通过网络获得更多地参与社会事务的话语权是现代网络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的趋势,而涉检网络舆情危机即是伴随着这个趋势发展而来的,其原因复杂而深刻,如不及时、准确地加以处置,势必会对检察机关的执法公信力及形象产生严重的影响,并涉及到检察机关工作开展和检察队伍建设,甚至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因而,现阶段构建一个集预警、研判、处置、预防为一体的积极、慎重、稳妥的涉检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已然是燃眉之急。

(一)预警机制

建立舆情危机预警机制是及时认识、快速反应和处置涉检网络舆情的前提。通过日常性和持续性的检测,在涉检网络舆情产生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可参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建立涉检网络舆情处置的四级预警机制。并将其分为四级预警,即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nlc202309031911

具体等级划分,可以如下标准作为参考:“一般”是指民众通过一般网络途径如新闻评论、微博等发表的涉检负面言论影响范围较少或转发量不大的。对一般等级预警,预警人员应在24小时内通报本级检察机关或事件相关检察机关负责人,做好备案并密切关注舆情发展动态。“较大”是指民众通过撰写网络博客、微博、发帖等形式发表的大量涉检负面言论影响范围较大,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致使大量网民支持或发表相关言论或引发网络新闻媒体报道的。对较大等级预警,预警人员应在12小时内向本级及上一级检察机关负责人报告,并通报事件辖区内的政府机关。“重大”是指涉检网络舆情危机已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产生重大的社会现实影响,并有三家以上国内知名媒体报道的。“特别重大”是指涉检网络舆情危机已在国内外新闻媒介报道,并产生广泛影响或经可靠证据显示,有境内外分裂势力或反华势力参与的。特别重大或者重大涉检网络舆情危机发生后,预警人员要立即报告,最迟不得超过四小时,同时通报有关地区和部门。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涉检舆情危机事件发生后,事发地的检察机关或者政府有关部门在报告特别重大、重大舆情信息的同时,要根据职责和规定的权限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控制事态。

(二)研判机制

研判机制是指检察机关通过建立涉检网络舆情研判队伍和软硬件设施,对已发现的涉检网络舆情信息进行快速识别和追踪,进而对舆情的性质与趋向做出精准的判断。网络信息十分庞杂,来源广泛且日新月异,实践中预警人员在对搜集到的涉检网络舆情信息难以准确地作出判断,所以预警与研判在实际操作中是交叉进行的。检察机关一方面应加强内部培训,培养专业的富有经验的舆情研判、处置队伍;另一方面还应开发和利用先进的涉检舆情监测软件系统,建立网络舆情来源和处置信息库,以便更高效、便捷地研判、处置舆情信息。

(三)处置方略

成功在于谋略。涉检网络舆情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处置不可能一蹴而就,应当深入探究其规律,超前思考运用谋略,才能指挥有力,处置得当,转危为安。

1.尊重民众合法权利,理性对待

涉检网络舆情既有正面的舆情信息,亦有负面的舆情信息,负面的舆情信息固然会破坏检察机关在民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处置不当的危害性远远大于负面舆情信息对检察机关形象的影响,甚至波及社会治安。因此,检察机关及其检察队伍要充分认识到涉检网络舆情的本质,尊重民众依法享有的知情权、监督权等合法权利,树立正确的网络舆情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科学分析、理性对待。

2.及时发布信息,赢得主动

网络信息鱼目混杂,但不明真相缺乏判断力的民众往往会先入为主。“持有相同或相似偏激观点的人通过网上交流,很容易产生一种‘群体认同感’,出现‘镜式知觉’和‘假一致’等认知偏差,一些极端的、不受理智约束的偏激言论极易扩大发展。”[1]因此及时查明事实真相,借助新闻发言人或新闻媒体发布官方信息赢得主动十分重要。检察机关应根据网络舆情危机的等级,调动与之对应的资源和力量查明事实、发布信息、果断处置原发事件化解危机,保证在危机发生时有条不紊,获得最大程度的主动权。

3.灵活机动处置,转移视线

涉检网络舆情危机发生后,应根据舆情危机的等级灵活机动处置,转移民众视线。应对“一般”和“较大”等级舆情时,在及时通报相关部门责任人后,一方面应迅速查明案件事实处置好原发事件,另一方面在不增加舆情信息点击量、转发量扩大影响范围的前提下适当组织专业人员予以踩帖,减少其被大量传播的可能性,待妥善处置原发事件后第一时间公布正面信息予以澄清;应对“重大”和“特别重大”等级舆情时,在及时通报相关部门责任人后,除积极妥善处置原发案件及时公布事实真相外,还应虚实结合,组织专业人员对舆情信息加以正面评论、质疑信息真实性或澄清事实真相,同时可采取一定的发新帖删就帖的手段,发布其他公众信息,以吸引民众眼球弱化舆情信息的关注度,使其降温,冷静处理。

4.建立联动机制,正确引导

主要是指加强与政府其他部门、社会组织之间在信息、平台和网络资源等方面的配合协调机制,全方位地对涉检网络舆情予以检测和引导,占领舆论的制高点,把握话语权。网络平台力量混杂深不可测,在爆发较为严重的舆情危机时,单靠检察机关一方的力量难以舌战群儒。因而需要建立联动机制,汇集多方力量。在处置较为严重的舆情危机时,一方面可借助其他政府机关的网络信息平台、新闻发言人制度或网络人才全力应对,另一反面可以借助社会媒体,加以正面报道,澄清事实真相或组织在日常社会中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利用大众媒体栏目进行专访,以正确引导舆论。

(四)防控体系

构建涉检网络舆情处置机制,不仅要对网络舆情进行研判和分析,还要在深层次探索网络舆情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建立涉检网络舆情危机防控体系,防患于未然。

1.妥善处理信访、举报案件工作

涉检网络舆情具有突发性,但并非毫无征兆,大部分舆情中的“民怨”源于当事人对检察工作负面评价得不到重视,信访举报无望、无果而借助于网络的影响力希望得到广泛的关注。因而检察机关在日常工作中,应敢于接受、乐于接受民众的批评和建议,尊重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妥善处理好信访、举报案件工作,对民众的不满意见加以重视,正确疏导民愤民怨,从源头上预防涉检网络舆情危机的发生。

2.深化检务公开,创新公开形式

网络既是民众争取话语权的媒介,更应是检察机关检务公开的新媒介。Web2.0时代网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检察机关应紧随时代发展潮流,在完善新闻人发言制度,保证信息权威性的基础上,创新信息公开形式。如建立基层检察院官方微博等形式,及时、客观、动态发布检务公开信息,使公众能够得到比较权威的信息,更深层次地了解认识检察机关和检察工作,营造出检察机关即在民众身边的氛围,不仅能有效遏制谣言的流传,而且可以增加检察机关的影响力和亲和力,提高执法透明度和公信力。

3.制定舆情处置预案,科学演练

涉检网络舆情危机的防控与处置应当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有效处置涉检网络舆情,各级检察机关和相关部门应当深入研究网络舆情发展的内在规律,既应根据预警等级制定及时、立体、高效的舆情应急处置预案,还应结合实际,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有关部门和相关人员对预案进行科学演练。

就目前而言,伴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涉检网络舆情危机的发生不可避免,如何做好舆情的研判与应对工作,依然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面临着众多的冲突与抉择,需要运用全球性的眼光和战略性的思维不断地调整处置方略。但是,进一步推进我国法治建设步伐,加强和提高检察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执法水平,努力减少执法工作中的失误,正确引导民众合理、有序地利用网络媒介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才是从源头上预防涉检网络舆情危机产生的根本途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任重而道远,有待于政府、人民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2021年网络舆情处置预案 篇4

第一条为提高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水平,明确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预防、预警、应对的组织机构和程序,及时、准确发布有关信息,澄清事实,引导舆论,制订本预案。

第二条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上流行的对社会问题不同看法的网络舆论,是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

第三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处置遵循以下工作原则:

1.及时主动,准确把握。事件发生后,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发布准确信息,稳定公众情绪,掌控舆论的主导权和话语权,把不良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2.强化引导,注重效果。提高正确引导舆论的意识和工作水平,使网络舆情的新闻宣传有利于审计工作大局,有利于突发事件的妥善处置。

3.突出导向,分类处理。对于影响较大的审计工作突发公共事件和社会高度关注的敏感问题,由局办公室提出新闻处置建议预案并报局主要领导批准后,统筹安排宣传报道工作。

第四条组织机构

成立网络舆情处置领导小组,局长任组长,其他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各股室负责人担任。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对涉及工作的网络舆情采取有效措施,协调和处理与媒体的相关事宜;

2.根据需要确定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对新闻发言人;

3.审定新闻宣传预案,决定新闻宣传内容,安排新闻发布;接待、管理采访事件的媒体记者;

4.收集、跟踪、分析、处置境内外舆情,及时向有关单位、部门通报情况,指导相关单位、部门解疑释惑,澄清事实,批驳谣言,控制和引导舆论;

5.向相关领导和部门及时上报信息。

领导小组下设网络舆情处置、预警工作小组,工作小组设在局办公室,由各相关人员组成,其中办公室负责协调和处理与网监、网宣部门及媒体的关系,收集、跟踪境内外舆情,及时向有关单位、部门通报情况,各股室负责提供情况材料并进行核实、分析。

第五条舆情预警体系

办公室指定专门舆情评论员负责文字及宣传工作,收集舆情动态,发现涉及审计工作的舆情及时上报,并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引导舆情。

舆情评论员及时收集舆情危机事件及其苗头动向,分析评估态势趋向和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对发现的舆情,须第一时间向领导小组汇报,提出舆情处置建议并根据情况需要逐级上报。在报告的同时及时跟帖,确保正确引导舆论走向,有条不紊地开展舆情处置工作。

第六条舆情引导机制

舆情突发事件发生后,要按照“确认事实,快速反应,妥善处理”总体要求,在第一时间启动响应机制。当网上出现涉及审计工作的负面报道后,应坚持积极正面引导,进行有针对性地解答及跟帖,以正视听。有重大影响的舆情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以新闻发布会、通气会等形式迅速反应,协调主流媒体,推出相关报道,引领社会舆论。

第七条舆情处置预案

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基本要求,及时了解舆情出处,对引发该舆情的不实之处进行澄清。同时组织舆情评论员,从普通网民的角度对提出的负面质疑进行反驳,引导舆情的正面发展。

当负面影响增大时,领导小组应有意识地选择重要信息,有侧重地在主流媒体公布信息内容,维护审计部门的形象。

第八条舆情应对方法

1.明确态度。应在第一时间表明态度,快讲事实,慎讲原因,表示对事件的关注和重视。

2.提高速度。要迅速与有关单位和媒体取得联系,进行有效沟通,及时封堵删除与事实不相符的不良信息。

3.统一尺度。要及时拿出统一的解释口径,一时拿不出完整的调查结论时,应考虑梯度发布信息,分阶段降低流言的影响。

4.规范法度。在消除负面报道危害时,要有的放矢,方法得当,分清轻重缓急,密切关注媒体动态,防止事态反复。

5.调整角度。对确属工作失误的情况,应将着眼点放在事后的处理、原因的调查及责任的追究上,举一反三,落实整改。

第九条沟通协调机制

建立与宣传、通信、公安等网络舆情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加强联系,定期沟通,及时了解网络舆情的最新动态,学习、提高网络舆情应对的科学方法。

第十条责任奖惩办法

食品安全舆情监测处置管理制度 篇5

根据《包头市食品安全舆情监测与处置管理办法》,为进一步做好我县食品安全舆情监测工作,第一时间掌握食品安全舆情动态,及时引导和回复食品安全舆情所引发的社会关切,确保突发食品安全事件得到有效应对、妥善处理,特制定本制度。

一、加强组织领导

食品安全舆情监测处置工作由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科(以下简称食安办)牵头,各职能部门参与,共同做好食品安全舆情监测、分析、引导与处置工作。设兼职舆情管理员和监测员,加强对媒体等舆情监测处置,加强与各监管部门和社会媒体的沟通协作,构建全方位舆情监控系统。

二、加强舆情监测

食安办设食品安全舆情管理员岗,每天至少一次浏览相关媒体,监测并跟踪处理涉及食品安全的有关舆情信息;其它各职能部门设食品安全舆情监测员,对掌握到的食品安全舆情信息,及时向食安办通报。监测范围重点为:国家及省级媒体——《中国食品安全网》、《新浪网》、《凤凰网》、《人民网》《腾讯网》等全国有影响的10多个大网站;监测内容主要为:新闻媒体报道、反映或正在调查采访的食品安全问题涉及我县的;我县以外已经发生一定社会影响的食品安全问题,其产品源头与流向可能涉及我县的;我县以外己经发生一定社会影响的食品安全问题,我县可能存在类似问题的。

三、进行舆情分析处置

舆情管理员对舆情信息进行初步分析筛选,划分食品安全舆情风险等级。对于被媒体报道、反映,经初步分析对本县食品安全工作影响不大的一般舆情,可在24小时(最迟48小时)内交办或通报各地各有关部门。对媒体报道、反映,经初步分析对本县食品安全工作影响较大的重大舆情,应在2小时内报告单位主管领导,同时交办各地各有关职能部门,并于24小时内(最迟48小时)跟踪查办结果。重大舆情交办应以书面形式;紧急情况下,可先电话等形式交办,再补充书面交办单。重大舆情处置结束后,舆情管理员要跟踪各地各有关单位的书面结案报告。

四、加强舆情宣传疏导

网络舆情处置制度 篇6

网络涉军负面舆情是指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一些公众对现实生活中军队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负面言论和观点。其主要特点是传播速度快,有效控制难;诱发原因多,容易成焦点;片面性较强,真假难辨别。网络涉军负面舆情的成因既有政治因素,又有社会问题,还有部队自身原因,相互交织,错综复杂。其主要成因是敌对势力恶意攻击、部分社会人员心理失衡、商业利益炒作需要以及个别官兵思想行为失范。网络涉军负面舆情丑化军队良好形象、诋毁军队性质本色、挑拨军政军民关系,严重损害军队的声誉地位。为此,各级要进一步增强网络涉军舆情处置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切实维

护部队的良好形象。

建立健全预防体系,立足早发现、早应对,牢牢把握处置工作的主动权。一是建立军地协查机制。主动加强与地方公安网监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借助地方科技手段,建立优势互补、信息共享、顺畅高效的监控体系,对网络信息实施24小时不间断监控。一旦发现有涉军负面舆情,公安网监部门应立即以传真、电话等方式及时通报部队,确保部队能够迅速找到发布源头,第一时间掌握第一手资料,迅速作出反应。二是健全军队自查机制。信息化、军务、保卫、宣传等部门要联合建立网络舆情监测室,专设网络信息员、侦察员,依据“专机入网,专室处置,专盘存储,专人管理”的原则,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后,设立互联网监控专线,安排专人值班,利用网络舆情监控软件和网络监控技术,采取确定涉军敏感信息检索内容和关键词等手段,全天候、全时段对大型网站、微博、帖吧进行搜索侦控,实时掌握涉军负面舆情动态,提高信息获取能力。三是完善应急处置机制。根据可能出现的网络涉军负面舆情,及时制定完善《涉军负面舆情应急处置方案》,明确任务区分、组织指挥、处置方法等具体细节,定期组织演练,达到一有情况能够反应迅速、指挥顺畅、分工明确、行动有序、处置得当,使负面舆情止于初萌、扼于未散、止于未果。

坚持客观处置与积极引导相结合,及时有效查处解决。一是调查取证,判别真假。一旦发现网络涉军负面舆情,部队军务(警备)、保卫等部门要在第一时间赶赴第一现场进行调查取证,会同地方公安、宣传、信访、民政等部门和舆情事实涉及单位,尽快查清负面舆情的真、伪、虚、实。对于虚假的涉军负面舆情信息,要迅速联系地方公安网监、宣传广电部门进行覆盖、删除,同时认真追查发布负面舆情的人员、网站,运用法律手段追究相关责任,及时消除不良影响。二是区分情况,迅速处置。对发现的涉军负面舆情情况属实的,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及时通报或抄告舆情涉及单位认真调查核实,区分性质,查清责任,依据法律法规对相关单位和人员进行严肃惩处。同时,一方面积极协调地方公安网监、宣传广电等部门对负面舆情进行封堵、删除,缩小传播范围,控制事态发展;另一方面要及时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开诚布公地向民众作出科学合理的解释,及时回应公众疑问,尽快化解舆情危机,严防一些人恶意炒作和诱发群体性事件。三是持续跟踪,正面引导。处理网络涉军负面舆情要注意持续跟踪引导,防止因情况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演变成热点敏感问题。要积极发挥军队专家学者、先进典型、网评员和网络新闻发言人的引领作用,对已经扩散的涉军负面舆情利用各种媒体加强正面引导,坚持用典型说话、用数据说话、用事实说话,通过主动、及时、全面、权威的信息发布,引导负面舆情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网络舆情处置制度 篇7

一、网络舆情发展的特性

国内目前对网络舆情的界定还未形成共识, 综合各方观点, 网络舆情是以网络为途径, 以事件为核心, 通过广大网民情感、态度、意见、观点的表达、传播与互动形成的具有推动性、导向性的声音以及后续影响力的集合。近年来, 随着网民的激增, 为网络舆情的形成提供了庞大的参与人群, 其传播力和影响力也逐步为世人所瞩目。作为国内大中型国有企业, 普遍存在职工人数较多、历史遗留问题较复杂等特点, 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以及职工的利益诉求矛盾等信息容易在网络上形成议论焦点和传播话题, 如何对其进行恰当地回应、管控和引导?这是国有企业在处理时需要慎重思考和探究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需要我们对当前网络舆情的特征进行分析。

(一) 爆发的高频性。

当前, 由于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种种问题激发了很多人对社会生态及体制机制的不满情绪, 而网络参与的便捷性, 使公众找到了排解和发泄情绪的最佳场所, 部分网民针对自己不满的现象, 通过新闻评论、BBS、博客、微博、微信等方式和载体, 在网络上大发牢骚, 随意批判, 以此形式表达个人意见。如天涯论坛上出现的《烟草行业员工的工资触动了谁的神经》《通讯行业的暴利窥探》《三桶油, 谁给你这么大的权力》等文章, 言辞尖锐, 话语偏激, 矛头直指国有垄断企业和社会主义体制机制。而这种负面声音, 相比正面话语, 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追捧, 容易被无限扩大, 进而造成企业的舆论危机。

(二) 传播的迅速性。

与传统媒体不同, 网络信息传播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 大幅度提升了传播的速度和效率。无论你在世界的哪个角落, 只要有互联网覆盖和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 都可以实时浏览新闻资讯、接收邮件信息, 也可以实时开展消息评论、发布个人观点。这种飞速的传播方式, 进一步丰富了人们的感官和认知, 在拉近时空距离的同时, 也增加了舆情信息管控的难度。

(三) 影响的广泛性。

任何信息, 不管其是真是假, 只要具有兴奋点, 达到引爆点, 就有可能以星火燎原之势迅速在网络之中蔓延, 出现“井喷效应”。随着网络舆情的扩散, 事件的影响力越来越不拘于事件本身, 开始引发其他领域的危机。如2009年, 因消费1500元一条的“九五至尊”烟而被网络曝光的原南京市江宁区房产局局长周久耕, 被法院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1年。在此事件中, 人们除了对腐败送礼之风批判和声讨之外, 还不断向烟草领域及政府公务消费渗入, 至今“天价烟”也没有离开公众的视野, 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同时, 如果舆情的处理不妥, 会将网络危机从虚拟推向现实, 致使社会公共危机发生。

(四) 情绪的非理性。

在互联网上讨论某个热点事件时, 极端、非理性以及过于主观的声音特别容易占据舆论的主导地位, 影响大众对客观事实的判断力和鉴别力, 人们会被带情绪化的言论感染、同化并产生积极响应, 产生“随流”“跟风”“从众”的思想, 进而形成具有煽动性、破坏性的“舆论风暴”, 危及企业的正常运行和长远发展。

二、舆情处理存在的问题

对于近几年来网络爆发的相关舆情, 各方管理层在处理方式上反映出了一系列问题。一是认识不够充分。从以往事件中来看, 不论是政府部门还是企业都仍然习惯于传统的工作思维和行为方式, 缺乏对网络特点和规律的认知, 对网络舆情的影响力不敏感, 对舆情信息缺乏必要的掌握和预防手段。二是处理不够及时。对于突发事件以及网络上出现的涉及本企业的负面信息, 仍然抱有能瞒则瞒、能拖则拖的心理, 不选择主动回应或及时报告, 往往错过了公布真相的最佳时机, 让煽动分子有机可乘, 致使事件不断升级。三是方法不够专业。企业往往不善于主动发布正面信息加以引导和疏导, 出现舆论“一边倒”的现象, 网民看到的大部分是负面评论, 形成了不利于企业的消极氛围。

三、舆情处置的改进措施

近年来, 因网络舆论引起的公众事件越来越多, 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 作为支撑国民经济的主力军和先锋队, 国有企业务必加强对网络舆情的重视了解, 做好网络舆情的预判和管控, 着力发挥互联网助推企业运行的积极作用, 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发展效果和发展水平。

(一) 搭建工作平台。

国有企业要充分认识网络舆情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致力改进以往工作中对网络舆情重视不够、反应滞后等问题, 把舆情处置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议事日程, 尽快成立工作机构、完善配套制度、充实工作人员、细化分工合作, 切实构建功能齐备、流程高效的舆情调处机制, 未雨绸缪, 防微杜渐, 进一步增强企业实施网络公关、应对舆情危机的能力和水平。

(二) 密切内部沟通。

自古以来, 国家和机构的败落和瓦解都是从内部开始的。从以往经验来看, 由企业内部职工制造的相关网络言论更加具有说服力和破坏力。因此, 促进企业内部和谐, 抓好企业肌体建设尤为重要。我们应做到充分掌握一线信息, 了解员工思想动态, 解决员工合理诉求, 及时消除舆情隐患;企业领导者要注意倾听基层声音, 拓宽意见反馈渠道, 合理对待持不同意见者, 大力营造公平公正民主的氛围;同时, 要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作用, 引导员工深刻认识到个人前途与企业命运休戚相关、荣辱与共, 切实树立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自觉做到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三) 运用科技手段。

网络世界纷繁复杂, 信息出口广泛, 非人力可控, 还需要运用技术手段加以预防和处理。企业要通过建立与网络科技公司的合作关系, 运用电子及信息化设备对受众人群较多的网站、论坛、博客等平台进行关键词搜索和实时监测, 力争第一时间发现相关舆情信息并及时进行分析、研判、上报及处理, 把舆论控制在萌芽状态;要加强与各大网站、知名论坛的“意见领袖”特别是可能涉及或正在涉及网络舆情的媒介负责人及相关编辑、网管人员的协调联系, 通过科学、合理设置栏目、议题、话题以及必要的技术手段, 有效控制舆论的蔓延。

(四) 实施善后处置。

网络舆情处置制度 篇8

网络舆情研判的类型分析及其制度建设的途径思考

●李昌祖

网络舆情研判已经成为基层组织的常态工作,但在实践中理念的模糊造成了制度建设的空白,也出现了网络舆情研判与网络舆情处置混同的现象。本文分析了网络舆情研判与网络舆情处理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即时研判与深度研判的两种模式及相应的制度建设,旨在为实践工作提供新思路。

舆情管理;实情研判;即时研判;深度研判

网络舆情管理是各级政府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开展网络舆情研判工作已经成为网络舆情管理的关键环节。然而,在现实工作中,往往容易把社会“网络舆情研判”简单地理解为地方政府对社会网络舆情的应急处理。鉴于此,本文旨在厘清两者的关系,并探讨如何进行网络舆情研判工作,这也是一个网络舆情管理的基础性问题。

一、网络舆情研判与网络舆情处理的关系

网络舆情研判和网络舆情处理是地方政府进行网络舆情管理的两大具体措施。网络舆情研判是指通过对网络舆情信息进行系统收集、分析和归纳,提取并整理出具有指导性意义的预警性、线索性和资料性的信息或报告的过程。其目的在于从基础的、散乱无序的内容中提取专门而有序的综合信息。

网络舆情研判和网络舆情处理是一对相互依存的关系,但又具备了各自不同的内涵。舆情必须及时应对,这就是舆情处理。而网络舆情研判是网络舆情处理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但网络舆情处理不能局限于研判工作,它还包括网络舆情管理内容。同时,网络舆情研判也不能将眼光仅仅停留在具体处理阶段的研判工作,还应该从收集到的信息中提取网民关注的话题、事件,挖掘和统计网民的看法、态度,从中发现舆情中的热点话题,预测热点话题的发展趋势,并对过热的话题和可能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发布预警信息。由此可见,网络舆情研判不等于网络舆情处理。

二、网络舆情研判的两种模式:即时研判和深度研判

1.即时研判。所谓即时研判,是指在网络舆情的具体处理中,网络舆情管理者根据本拨舆情的具体内容以及运行的具体情况,对本拨舆情产生的直接原因、本拨舆情的“意见领袖”以及其他意见进行分析,着重对本拨舆情的发展与政府部门的应对行为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本拨舆情下一步的发展状况作出预判。即时研判是网络舆情处理的重要手段,它既是舆情处理工作应当具备的内容,同时,对舆情的预判又是接下来舆情处理的基础。即时研判的内容包括:一是刺激本拨网络舆情产生的中介性社会事项。这是本拨网络舆情的产生源,对它的具体研究与分析是处理本拨网络舆情的首要环节。当然同时需要分析出现这一事项的直接原因,以全面了解本拨舆情的信息,在舆情处理时不至于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面。二是政府响应状况。主要分析政府响应行为与舆情处理的要求是否合拍。三是信息透明程度。信息公开与透明是网络舆情引导和处理的黄金法则,而信息的不公开不透明恰恰又是网络舆情发生的一个重要诱因,因此要加强对这方面的研判。四是政府后续行为与舆情后续发展的相关性。这是即时研判的关键性内容,对这种相关性的把握将决定舆情处理的成败。

2.深度研判。所谓深度研判,是指在舆情处理完毕之后,舆情管理者为了全面了解网络舆情发生发展的特点以及网络舆情运行过程中舆情主体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意识,对所有舆情信息进行专门化、系统化的研究。深度研判是在即时研判之后所作的一次更系统的研判工作,两者的目的不同。即时研判的目的在于能够及时处置网络舆情,后者则侧重于网络舆情运行规律性特征的把握以及对网络舆情主体思想状态的把握。深度研判的内容包括:一是中介性社会事项发生、发展的特点以及规律分析。这是政府管理的应有内容,也是我们经常说的排摸社会非稳定因素的过程。二是网民的网络舆情表达方式。这是当前网民行为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进行针对性管理和做好预防工作必须考虑的因素。由于网友的言论既有具有建设性观点,也有一些缺乏理性的具有煽动性的发言。因此,对网民舆情表达方式的引导,必须建立在对网民网络舆情表达方式深度研判的基础之上。三是网络舆情中所显示的思想观念。这是新时期网民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也是信息社会中宣传教育工作的主要研究对象,因此要加强对这一内容的研判。

三、依据研判与处理相结合的原则,建立政府网络舆情研判制度

1.确立有效的舆情收集制度。舆情收集是舆情研判工作的基础,同时,舆情收集总是与舆情应急处理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舆情收集中既要有宏观规划,又要有微观实施,从而实现舆情收集工作的可测化。可以依托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舆情信息采集模块和网络舆情研判模块,前者可以包括通用采集和聚焦采集以及页面内容提取,后者包括数据预处理、内容分词和文本聚类等。

2.建立分级分层的研判工作制度。在政府层面成立网络舆情研判工作领导小组或协调小组,确立由宣传部门牵头,公安部门、专项内容管理部门、财政部门、信息化行业主管部门参加,各单位积极参与协作的网络舆情研判工作管理体制。这一管理体制需要成立两个层面的研判组织:一是即时研判的组织机构。这一机构主要是由具体的行政职能部门自行组织,而具体行政职能部门的确定以刺激网络舆情的具体的中介性社会事项所涉及的行政职能为依据。二是深度研判的组织机构。这一机构可以由宣传部门牵头,公安部门、专项内容管理部门、财政部门、信息化行业主管部门参加。

3.加强研判队伍建设。宣传部门、公安部门要组建一支网络舆情研判队伍;在各职能部门中要建立网络舆情日常研判队伍。同时,要建立几支专家队伍:一是网络舆情分析师,二是危机谈判专家,三是心理干预专家,四是新闻发言人队伍。但最主要的是具有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舆情管理经验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地方政府应当注重培养这方面的人才队伍。

4.确立科学的研判期间。深度研判工作要讲究确立科学的研判期间,形成舆情研判例会制度,定期对网上重大的舆情进行研判,特别是要对重点网站后台监控系统过滤掉的有害信息进行分析,掌握更具动态的、深层次的舆情。

5.采取网上与网下相结合的研判方式。深度研判要根据超脱于具体舆情压力的特点,结合研判时间充沛的优势,采取网上与网下相结合的研判方式。网上研判依托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在注重信息收集的完整性的前提下,建立网络舆情分析系统。该系统除了网络舆情分析模块外,还应该建立用户权限管理模块、系统管理配置模块、综合查询模块、热点话题发现模块、敏感话题提取模块、话题趋势预测模块和预警形成模块。网下研判可采取大规模的访谈、调查问卷、专家学者座谈以及依托大学学科进行系统研究的方式进行研判,以提高研判的质量。

6.借助社会力量建立舆情会商制度。舆情研判应当会商。首先,在既定的研判体制内建立会商制度,最大限度地整合力量,确保舆情研判结果的科学性。其次,以“舆情会商室”的名义在网民中倡导建立舆情会商制度,这是“网上来网上去”的网络舆情应对策略的具体体现。在浩瀚如烟的网民中培育理性团体,构筑网民联动的舆情处置机制。

四、探索建立多种机制,充分运用研判结果

1.建立网络舆情预警信息发布机制。网络舆情的预警工作,必须转化为政府层面的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当然这种信息发布工作必须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地方政府应当根据当地实际和网络舆情管理的实情确立预警信息发布的范围,并探索经常化、规范化的工作机制,确保预警工作真正起到引导舆论、化解矛盾的效果。

2.建立区域性的网络舆情应对能力排行榜。可以选择本区域内有一定影响的网络舆情样本,设计相应的舆情处理考核的指标体系并设置对应分值,将舆情发展过程中的即时研判内容和深度研判内容进行科学选择,组织专家对照指标体系进行打分,根据分值确定排行榜进行社会发布。

3.建立年度网络舆情分析报告制度。在一定区域内,对网络舆情的各要素进行科学分析,内容包括网络舆情主体状况、刺激产生网络舆情的中介性社会事项的特点、政府部门应对舆情的行为特点以及两者的相关性分析,面向社会进行全面的报告。

4.建立网络舆情研判成果的社会交流平台。网络舆情的社会交流涉及具体的研判内容,也必然延伸到网络舆情分析手段与系统的讨论,延伸到网络舆情监测体系的建设。因此,必要的网络舆情研判成果交流平台建设,将有利于网络舆情管理条件的进一步完善。

D64

A

1009-928X(2010)06-0041-02

作者系浙江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上一篇:大学生学习十九大心得下一篇:风险点防控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