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社实习心得体会(通用7篇)
有的同学在日报社参加了实习,并从中收获了很多实习心得体会,下面一起去看看吧!
日报社实习心得体会1
从7月16日到8月1日我在**日报社进行了为期十五天的实习。短短的实习期虽然出去采访的次数并不多,但阅历倒是增加不少,应该说留心处处皆学问,用心去感受就会发现很多学问。发觉书本所讲的理论与实践多少是有距离的,我们学生要在实践中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起来并不是容易的事。只有真正经历过亲身感受过才知道其中所蕴含的道理。而经过了四次的外出采访,有顺利接受采访的,有被拒绝采访的,事后都是受益匪浅的。以下是我的实习报告总结:
书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校就知道做记者人际很重要,一个良好的人际网,以及相关的新闻素质是很重要的,但运用到实际,要做到得心应手就不容易了。
遵循新闻的事实性,客观性,针对不同的读者群进行换位思考。
吴记者把我和另外一个实习生叫到他面前,在网上随手找了一篇报道让我俩看,我们睁大眼睛看,是关于学校的一篇研究报道,看完了新闻我俩面面相觑却不懂有什么看头。吴记者就说你们要尽力利用周围身边的所有资源获取新闻,做自己熟悉的领域。就像现在从你们的学校出发,从自己的最方便的出发。看这新闻你们觉得有什么可以做?我们依然沉默。你们首先必须遵循新闻的事实和客观性,然后想想我们这份报纸是什么人群看得多,你们自己还想从这消息事件知道什么,也站在他们的立场
去想想他们还想知道什么,进行这样一个换位思考。在吴记者的引导下,我们从这消息找出还可以报道的东西,然后联系新闻当事人,开始着手实习的第一篇新闻。
做自己熟悉的领域,不断提高自我交际能力,扩大交际圈
因为是放假时间联系不到学校教授,我们的采访一时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报社吴记者意味深长地对我们说:现在科技这么发达,电脑,电话,身边的所有人都可以发生作用。再说你们是学生,本来就具有得天独厚的便捷,发散人力去干吧,没有问题是解决不了的。后来经过多方面真的就是联系上了教授。
其实当记者真的需要很大的交际圈,有丰富的信息资源才可以尽快尽量准确的办好事情。就像一篇报道,你可以找到相关的新闻对象,根据六人认识论人传人,以一传十,十传百,你很快就可以找到最需要的对象。而一个至关
重要的人甚至可以使你的采访得心应手。我们就尝试过,因为是记者的身份而遭受采访拒绝,而老记者通过某个有点权力的朋友帮忙,我们最终还是可以进行采访获得了需要的新闻信息。当然人际在任何一个领域都是很重要的,而对于记者来说更加是重中之重。
扩展思维,从点延伸
主任拿起我身边的报纸,没看多久就叫我到他跟前,说发现有新的材料可以写。他说报道说还有很不全面的地方,我们可以补充这些消息作为新闻,还是会有很多读者关注。这是关于湛江节能灯的同一篇新闻,我看完了就把报纸扔到一边了。而主任却看到了可以写的新闻,就是新闻敏感,就是经验?对于自己目光狭隘我真的无话可说,问了主任很笨的问题:怎么发现新闻?主任就说,留心处处皆学问,我们就要做别人所没有的。学会扩展思维,从点延伸。
好一个处处留心,做别人所没有,因为主任的仔细观察,我是写了两篇跟
踪报道,如果不是主任慧眼识珠恐怕这消息就会随着报纸一起沉默,成了没有的东西。其实我们也可以做到,这不只是经久沙场的老记者才可以做到的。问题在于自己有没有去动脑,有没有用实际行动去证明。看这新闻就要懂得从新闻找新闻,查缺补漏都可以派上用场。
生活精神:工作就是生活,细心一点记录会发现生活里有很多学问。
急转弯把握时机,改错都可顺带新消息
因为是电话采访的缘故,登出来的新闻人物的一些个人资料与实际有点出入,当事人的父亲打来投诉电话,当时自己却不知道如何解决心里生怕被骂。无奈硬着头皮寻求老记者的帮忙,谁知老记者轻快的说:没事阿,用不着登什么更正消息,你应该再联系当事人,希望获取新的消息,然后在新的报道里重声一下就行啦。看到我紧张的样子他还补充一句:不用紧张,错误是有的,有时候可以将错就错,这不又可以有新
闻出来了,还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支出。真的想不到可以通过这样一个途径去解决错误报道的问题,更加想不到还可以顺带出新闻。发觉解决问题只要用心去想,还是有很多办法的。这是一堂很好的课。在接下来的报道我也几乎是竭尽全力,尽力把这则意外的新闻写好。
铁倒了也要抓一把沙
由于没有做好相关的程序采访没有顺利完成,消息只获得一部分。见我们无精打采的样子陈记者告诉我们,虽然没有获得完全的消息,但还是有大部分消息的,可以根据这些材料,换一个报道形式,比如本来是深度报道的就变成图片新闻。记住,就算铁倒了也要抓一把沙,没有任何事可以做到完美,记者采访就肯定会遇上很多的闭门羹,你们要慢慢适应,只要尽力了就好了。
后来我们回到报社根据所有的材料整理好还是写出了一篇消息,得到市民的良好反响。跌倒了也要做一把沙,我想不到在采访写稿子的时候这句话也
会用得上。在生活中难免就会有不如意,而在经历风雨之后或者失败后,勇敢的人总是可以站起来的。站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铁倒也不是一件可笑的事,铁倒了可以站起来,可以从失意中意识到什么,可以知道自己的不足,可以成长成熟,我想这就是那一把沙。
从领导看阶层性,当好记者一项重任务
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我们报社陪同领导慰问军团。第一次如此接近领导,而我深深的感受到形式主义的泛滥。领导们的稿子都是千篇一律,我们记者的到来也不是为写什么稿子,一电台老记者就说这类性会议我们陪同就够了,稿子就写一百来字。后来才发觉自己最大的作用就是陪领导喝酒,而我们却不得不喝,真的很无奈。然后我们当女记者更加难,因为没有人会护着我们,而往往也是首要对象,那时候真的不得不自己去面对。社会不可能一帆风顺,不可能都合自己的心意,在遇到一些自己
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时,自己就要懂得如何迎合这个社会,懂得如何保护自己。
日报社实习心得体会2
今年暑假,怀着期待的心情到我们市里的报社实习,在这宝贵的一个月的时间里,通过老师的帮助,我不仅对专业知识有了更为深刻地了解,同时也学到课本外的实践经验。这些收获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使我受益匪浅。
第一天到日报要闻部报到时,心里有点忐忑不安,看到编辑记者来来去去的忙碌身影,不知该从哪里入手。随手在桌上拿了份报纸看起来。可是报纸总有看完的时候,无聊加透顶。指导我的老师可能因为有点亲戚的关系对我还是比较热情的,对我的鼓励和帮助。可能是因为自己性格的原因,没有跟其他老师进行很好的交流,其他老师的不冷不热让我有些压不过气来。在这方面,回家后我有过深刻的反省,但总好像走不出这个关卡。
从自身方面,首先,实习不是被动的学习,在实习岗位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同时也要注意创造性的发挥,和实习单位多多交流,成功转换角色的方法。二是要给自己定好位,在态度上要把自己当成学生,虚心求教;在新闻采访时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工作人员,爱岗敬业,严于律己,争取多写新闻,多发新闻,维护新闻的客观、公正。三是要多动手写,做记者必须腿勤,笔勤,一个新闻要跑上大半天,和不同的人打交道,然后组织稿件,同时自己要主动动键盘写稿。四是工作要认真扎实,做要做到最好,让读者能够更快更易得到最新的消息。
从新闻专业知识方面,我有几点感触:
一、对于新闻的敏感性
对于地方媒体记者而言,生活,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风平浪静的,缺乏冲突的,在平常甚至庸常的生活中去做新闻,似乎是很多记者不得不面对的现
实。在这种情况下,记者的新闻敏感性、新闻发现力、判断力显得特别重要。
新闻源于发现,发现源于敏感,没有敏感,一切将无从谈起。新闻敏感从何而来呢?一要提高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掌握各方面的丰富知识;二要广泛接触实际,了解实际工作中的情况;三要学会比较,有鉴别才有发现;四要随时随地处于采访状态之中。
二、关于新闻题目
简练而贴切,要出彩。题目是新闻的脸面,倘若下一番功夫斟酌,推敲出一个精彩的题目,新闻将会更吸引人,更加具有传播效果,每次写完通讯、消息,最头疼的一件事就是写标题。总是想写出一个出彩的标题,以至于很多时候普通的题目也在思维之外。遇到这样的麻烦,总是会把问题丢给老师。尽管已学过新闻标题的写法。
为此,我查了一下网上的资料,标题的要求第一个是准确,第二个是简约,如何做到新闻标题的准确与简约呢?
现在一般性的标题,消息标题主要是以主题和辅题。为了方便现在繁忙的人群,消息的主题一般以实题为主,让读者能够很快的了解消息的主要信息。假若主题为虚题,也会加上个辅题,以提高消息标题的准确性。对于通讯一般也以实题为主,有时也会以虚题为主题。
三、关于通讯与消息的区别
在写人物通讯周汉高时,经老师指点在通讯的开头部分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误将消息的导语强加到通讯上,写成既不像通讯也不像消息的样式,使得通讯的特点完全没有突出出来。通讯不需要把它的每个点都举出例子,要抓住重点来写例子,例子要简短而有力,将通讯的点归纳起来,抓住重点,将不重要的点结合到其他点上,事例要有针对性,且将事例简要归纳,有些事例可以一笔带过,有些事例用典型事例来写。
四、关于会议新闻
会议新闻把握重点,首先将会议内容重点讲一下,接着是主要领导的讲
话,再其次人员的讲话。主要领导的讲话要比其次人员的讲话详细,突出重点。其次再会议内容方面,讲清楚会议要求、会议目的。另外,关于会议的参与人员,如果是市领导,要讲清楚召开会议的人员,如果不是市领导,可以一笔代过,甚至省略不写,只要将出席人员、出席部门讲清楚。
对于地方报纸报道省级电视电话会议,首先记录的时候要抓住重点,谁的话比较重要就要主要记谁的话,对讲话也要技巧性地记录,抓住它的核心词、关键词。在写作的时候,要把地方的内容突出出来,省级不必重点写。
记者跑会议是不可避免的,但泡会议只能的来呆板的书面材料,赶场子也只能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拿来材料,鼠标一点,新闻一篇,大名一签,读者爱看不看丢在一边,有人形容这样的记者为会议记者、材料记者,会议报道再多,也出不了精品杰作来。
会议新闻的报道既易又难,容易 的是,对会议新闻的报道只要按照模式行事:会议程序+出席会议的重要人员名单+领导讲话+会议主题的相关内容=会议新闻。这类模式会议新闻,审稿少麻烦,既轻松省事又有把握见报。然而这样的会议新闻往往千人一面,枯燥无味,成为读者不想看的新闻。要让会议新闻的报道出彩,则是老大难问题。
在这次实习期间,我跟老师共同合作了 篇文章,这对我来说既是鼓励也是鞭策。这次实习让我增长了业务知识,体会到了新闻采写的艰辛,提升了自己的新闻素养,而且增长了见闻,锻炼了自我,为我接触社会搭建了平台。在新闻采写方面,我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自己的新闻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实习不过一个月,回头看看,它几乎等同于我大学两年的宽度。我真心的感谢报社的每一位前辈,特别是手把手带着我的亚军老师。这段难得的经历,让我看到了今后的奋斗目标,必将充实我今后的人生。
日报社实习心得体会3
实习真的很快,现在回想起来好像昨天还在报社里。还记得我第一天去的样子,好不容易找到了去的路线,好不容易挤上了拥挤的公交车,好不容易找到了报社,又好不容易得找到了老师,不过一切都是顺利的。
这可以说是我第一次真正的进入社会,当我走进办公室的时候真的很紧张。大家都做自己的事情,当我进去的时候只是礼貌性得看我一眼,好一点的给我一个微笑。我不尴不尬得走到老师面前等候发落。不出意外得第一天的任务就是看报纸。
第二天我有了自己的办公桌,我以为我也正式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了,可是我想错了。一连几天我都是在无所事事中度过的,偶尔老师给我一个任务,哪怕是很小的任务我都大动干戈,搞的发生什么重大事件一样。
第一个星期真的如噩梦一般。在办公室里你会感觉自己完全是多余的,没有人会理你。而且老师们在你面前侃侃而谈,但是任是没有你插嘴的份,第一个星期就在这么浑浑噩噩中度过,当时我唯一的想法就是:完了!完了!这个暑假完了,难道每天在这里做空气。那还不如回家。说真的,我真的有想过不干了,回家算了。
但是所谓绝处逢生,坏到了极点就不可能再坏下去。第二个星期因为报社的活动较多,慢慢得和老师们熟络起来,但是一般来说我还是大气不敢出的那种。说到我的老师那可不得了啊,在我进去以后不久她们三个就组成了太太理财团,有了一档专栏叫太太理财经。在这么强大的老师团里沃的压力可想而知啊。最后还是小l老师开口了:你多看看基金的东西啊。熟了以后可以帮我写基金的文章。听到这个消息真的是煎熬了多年的农民听到了解放的消息般振奋人心啊。我终于可以有事情做了!
但是天下哪有天上掉馅饼的美事啊。要写文章可以,那必须了解基金的
基本常识啊。我这个人没有什么耐心,而且那些名词解释解释得又老长老长的。现在我懂了以后看,我觉得它们讲的很多都是废话,明明很简单的意思被他们解释得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那几天那个痛苦不是用语言可以说明的,天天我看得是云里雾里啊。
忽然有一天,老师问我看得怎么样了啊。我这个人胆子也大了,说:看懂了。结果老师就说:今天要写重点啊,你看看有什么好的题材没有?像我这种对概念都一知半解的人,还让我选题材,一听到老师的问题我就蒙了。我当时说:我们可以写写投资者的后市的操作。现在想起来我一个汗啊。这么烂的题材。楼老师也没有多说我,只是笑了笑说:你跟我来的时候一样一点都不懂。你现在还是要多看看,不要急。那时候我就觉得真的要做好一行真的不容易,真的是活到老学到老。
因为那天其他老师也不在,我就和楼老师聊了起来。聊天后我才知道原
来楼老师也是城院毕业的,而且她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到了浙大的研究生。经过那个下午的聊天我和楼老师也渐渐熟了起来。我也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基金的知识学好,至少不能给城院的人丢脸。经过不懈的努力,还有一些讲座,对基金的大概有了一个把握。至少基金有哪些分类,不同基金之间有哪些区别,我都搞清楚了。
后面几个星期,我不仅完成了学校布置的任务。老师更是把写封底报道这种重大任务交给我。说你慢慢写写看,写得好写不好都没事,我会帮你修改的。第一次写的时候当然是力不从心,非常想写好但是知识面不够。而且整个流程也不清楚,到最后写得我累死但是出来的效果还是不行。我非常不好意思得交给老师,老师看过以后没有批评我,只是说这个重点已经抓的非常好了,就是你的新闻结构和欣慰措辞还有很大的不足,总体来说写得不错。当时我那个开心啊!没想到我这个没有什么文采的人
也受到了表扬。
以后的每个周五我都会写封底报道,而且越写到后面我越驾轻就熟。收盘后看各个财经网站的收评,然后打电话给各大证券机构采访相关人士关于大盘走势的分析,还有对后世的预测和操作建议。老师也是一次比一次满意。
适应形势, 为“三农”发展鼓与呼。《新农村》周刊的创办, 适应了时代的发展和需要。从全国大形势看,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 描绘了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到2020年的宏伟蓝图。从安阳市市情看, 安阳市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 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农业立市”的发展战略, 制定了《安阳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 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 可见, 加大“三农”宣传力度, 是党的宣传工作的要求, 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创办《新农村》周刊是在文化体制改革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作为党报, 《安阳日报》长期以来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发行, 文化体制改革后, 探索一条不依附行政手段发行、进行企业管理、完全市场化运作的办报路子, 已经是迫在眉睫。《新农村》周刊, 可以说是安阳日报社文化体制改革的“特区”和“试金石”。
准确定位, 让党报与都市报对接。一张报纸要想抓住目标受众的眼球, 准确的市场定位是关键。市场定位无外乎受众定位和风格定位两个方面。《新农村》周刊自创办之初, 就树立了“办一张农民有用的报纸、办一张农民自己的报纸”的理念, 确立了“农民朋友、干部参谋”的办报宗旨, 将农业企业主、农村个体户、农村基层干部、种养大户定为目标受众。
为了满足受众的需要, 《新农村》周刊采编工作以“四头” (田间地头、农家炕头、农事由头、农民心头) 为主要内容, 以“三新” (农村新的生产方式、新的生活方式、农民新的精神面貌) 为报道重点, 初步确定了周刊的八大具体报道内容:一是宣传基本农田保护、畜牧、植保检疫等有关法律法规, 发布消费警示, 推出维权典型;二是普及文化和科学知识, 培养高素质农民;三是介绍经营知识, 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四是推广实用技术, 增加农民收入;五是传播劳务技术和信息, 促进农民就业;六是解读政策措施, 传递上层声音, 促进农村和谐;七是推介先进典型, 带动农村富裕;八是介绍乡土人情、民间故事和推介文化遗产, 挽救农村文化记忆。
报刊独特的风格有助于加深读者对报刊的感知和认可度, 可以使报刊由一般形象向品牌形象转化。《新农村》周刊在版式设计上, 摒弃党报长期以来严肃、庄重的面孔, 注重用大幅照片、线条色块等编辑手段, 突出报纸活泼、清新、明快的特点, 力图将《新农村》周刊办成一张“乡村都市报”。在新闻题材的选择上, 《新农村》周刊要求稿件要贴近基层乡村、普通百姓, 用农民话说农民事, 写活报道主体, 增加新闻现场, 增加新鲜故事, 同时, 加大科技信息、市场信息、服务信息提供的力度, 为农民提供有用信息。
内容为王, 打造知名品牌栏目。在媒体激烈竞争的大格局下, 内容为王是报纸的制胜法宝。《新农村》周刊根据受众需求开设了8个版面, 并先后打造了一系列品牌栏目。例如我们专门在8版开设了《乡音》专版, 主要刊登和“三农”有关的小小说、散文、诗歌、农谚、摄影图片等, 同时重点打造了《说唱千村》这个专栏。《说唱千村》专栏以“厚重安阳、文化古都”为依托, 立足唤醒和抢救乡村文化记忆, 将本土性、趣味性、可读性及读者广泛参与性融为一体, 传颂安阳悠久的历史文化, 探寻安阳逝去的文化之根, 专栏以亲切的面孔面向读者。目前已刊发近100期, 深受读者喜爱。
为了突出对“三农”的服务性和指导性, 《新农村》周刊专门在7版开设了《信息》版面, 并重点打造了《庄稼医院》、《养殖宝典》、《新品登台》、《赶集》、《招工》等几个栏目。《庄稼医院》主要针对农民在种植中出现的一些技术问题, 邀请农业局有关专家进行解答;《养殖宝典》主要介绍养殖过程中的一些新技术, 《新品登台》是对一些新品种的推广和介绍, 《赶集》和《招工》是解决农民卖难问题和为农民工提供就业岗位的两个栏目。由于涉及内容广、针对性强, 《信息》版已经成为周刊的名牌栏目。
为适应市场的竞争和变化, 《新农村》周刊不断推陈出新, 力求满足受众的需求。比如, 针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 在头版开设了《民情大喇叭》专栏, 为农民排忧解难;为了增强新闻宣传的贴近性, 在一些反映“三农”问题的热点和深度报道中, 开设了《三农直通车》栏目, 采取问答的方式进行宣传报道, 让读者读起来如临其境, 增强宣传效果。
强化互动, 增加周刊市场份额。单项的新闻传播是缺乏生命力的, 只有增强媒体和受众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新闻才具有生命力、凝聚力。增加读者和报纸的互动, 是《新农村》周刊开门办报的一项重要举措。
2011年, 《新农村》周刊在与读者互动上做了以下一些探索。一是《新农村》周刊与安阳市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合作, 开设了“入选封面照奖100”元的活动, 入选周刊每期头版的封面照都可以获得100元的奖励, 此举极大地调动了基层通讯员的积极性, 丰富了报道内容, 活跃了报纸版面。二是与安阳县善应镇人民政府联办《美在善应》摄影大赛, 在《新农村》周刊《乡音》版上刊发有关善应秀美风光和风土人情的摄影作品, 设立一、二、三等奖。此大赛得到读者的广泛响应, 增强了周刊的影响力。三是在今年春节期间, 《安阳日报·新农村》周刊和河南中州旅行社安阳分社联合推出的“农民阅读《新农村》, 新春回馈游宝岛”活动, 提升了周刊的知名度。通过开展一系列的互动活动, 截至目前, 《新农村》周刊在原有的随《安阳日报》发行4.5万份的基础上, 又扩大了1万份的发行量, 极大地增加了周刊的市场份额。
(作者单位:安阳日报社)
一个人,无论他(她)到哪座城市,只要内心很平静,并且有一种积极勤奋、与时俱进的精神,这就是成功的标尺。
昨天早上来的遂宁,在火车上特别兴奋,也特别的期待自己很勇敢地战胜一次。当然,首先我得感谢心地善良、才华出众的白老师给了我这么一次难得的机会,对于一个想从事文字的我来说,在这个现实的社会中,有的时候,并不是你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的!
我的语言有的时候显得柔情、空洞,走新闻这一块,就必须懂得怎样去生存之道。要了解的知识宽广,而且要了解的全面性;文字的风格要多元化,更要博大精深。我想,这跟见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是一样的道理。
来到这里,我觉得有一点,我很想学到很多东西,然而,这过程,肯定要慢慢来。
这是我实习的第二天了。这两天我就学到了以前从未学到过的东西。由此,这些跟我在学校是不同的,然而,可以这样说,学校跟社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昨天跟着白老师和高姐姐去天马公司采访,我很白痴的问了一个傻问题,给某个部门的经理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这我得反思。首先,因为我不了解,只是一时的头脑火热起来,就问了。也许,人都是在错误中,不断地成长。
学到重要的一点,怎样去看报纸。首先,第一,要看筞划,第二,要看版式,第三看标题,第四看照片,第五,看内容。可是而知,文字有的时候没有照片这么吸引人,所以,多看不同的报纸对比,并钻究,这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白老师说。
确实是这样的。这让我受用很多。
我的命运是好的,认识这样有智慧的老师和姐姐。有一句说的好,“你是什么样的人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学习。”
今天去记录公司优秀党员的颁奖,学到很多的东西。还有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方面的,高姐姐也很细心的教给我,真的很感动。喝的8小杯的舍得酒,是长辈们敬我和高姐姐的,所以,无论怎样,我们都得喝。谢天谢地,我喝完还清醒着,并且还和白老师高姐姐去了射洪一趟。
这我写的杂。现在我想的是,明天是高姐姐的生日,得和白老师精心地筞划一下,明天给她一个惊喜。
(一)——有趣的记忆
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王琛雲
理论依据:
记忆是指信息在脑中的储存,使过去经验在头脑中的保持和重现。记忆是一切智慧的根源,是心理发展的奠基石,是决定学习和工作效率的重要心理条件。记忆力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基本认知能力,通过后天的训练,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和技巧,就能使记忆力有所提高。高中阶段是人生记忆的最佳时期,高中生处于记忆的“高峰“时期。由于职高生很多是经历过中考失败的打击,对记忆没有信心,甚至可能对记忆有畏难情绪,对自己的记忆力丧失信心,因而本节课将以各种有趣的小测验为主要内容,边做边讲,使学生在讲解和实践中了解记忆的三大规律及窍门,对记忆重新产生兴趣,愿意将记忆方法运用到实际学习生活中去。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什么是记忆,记忆的规律
2、态度和情感目标:培养积极记忆的兴趣,增强记忆的信心
3、能力或问题解决目标:根据记忆的规律,在平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记忆力。
活动重点:
把握记忆与遗忘的规律,掌握记忆的方法
活动难点:
结合同学们自身情况,运用记忆规律改进记忆方法,并把方法运用到实际学习中去。
教学方法:
讲授法为主,学生参与探索为辅
活动对象:综合部学生
活动课时:1课时
活动时间:2009年12月
活动过程:
一、暖身活动:
给同学们呈现几组记忆内容,要求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识记,并能回答出来。材料如下: 材料一:419555470
材料二:1***96641997
材料三:3 8 6 1 1 2 5 4 3 6 5
请你从100开始5个5个往回数,100、95、90„„
材料四:下面8个词语,你能在30秒钟内记住吗?
气球、天空、导弹、苹果、小狗、闪电、街道、柳树
材料五:A E E E G G I I I I L NN N N R R S S T T
请你试着记住这些字母(顺序不限)
请学生们起来背诵一下记忆材料的内容,并讲一讲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平时对于课文是如何记忆的?用些什么方法
意图: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记忆的积极性,引起学生记忆的兴趣,为主题的引入铺路。
二、引入话题
指导语: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作为综合学部的学生,与数控、汽修学部的学生相比,有一种很重要、很特殊的能力是我们所拥有的,那就是“背功”。那么大家想不想拥有超强的“背功”呢?那么“背功”是天生遗传的吗?其实不然,“背功”既然是一种功夫,那就是我们靠后天练出来的。“背功”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就是记忆力,也就是记忆的能力。我们要通过这节课牢牢把握住记忆的规律这把金钥匙,就能打开记忆之门,成为记忆的强者,大家想不想啊?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记忆吧。
意图: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索性。
三、进入主题
(1)了解什么是记忆,记忆的原则
记忆就是对经验过的事情、接触过的事物或学习过的材料在大脑中印象保持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我们读诵过的文章,闻过的花,做过的事情,听到过的故事等等,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这就是记忆。记忆根据时间的长短,可以分为感觉记忆(几秒钟)、短时记忆(一分钟以内)和长时记忆(一分钟以上直至终身)。长时记忆的容量是非常大的。曾经有人研究过,如果一个人一生孜孜不倦地学习,那么他的大脑可容纳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书的50倍,而美国国会图书馆的藏书量是一千多万册,所以我们的大脑不可能会被知识塞得爆炸。因此,我们在识记一些高中阶段的知识时,一定要对自己说一句话,那就是“我一定能记住。”这些知识对我们的大脑来说只不过是a piece of cake!小菜一碟。
意图:简单了解一下记忆,并树立记忆的信心。
向学生呈现一组材料:
一个两条腿的坐在一个三条腿上,吃着一个一条腿,这时来了一个四条腿,抢走了一条腿,于是两条腿拿起三条腿打四条腿。
推荐一位学生上台朗读材料,然后让该学生坐回原位,让其他学生闭上眼睛,让大家说说这位同学今天穿了一身什么样的衣服。学生说出后,让学生明白这种记忆是无意记忆,是我们没有特意留心地去关注,所以就会出现有些同学答对,有些同学答错,有的同学没有答上来的情况。你会发现这种记忆的保持时间不持久。
再请同学去体会一下,给他们读一段材料:开来一辆公共汽车,到站后,下去3人,上来4人;下一站,下去5人,上来2人;下一站,没人下,上来1位怀抱婴儿的妇女了;下一站,下去4人,没人上车;下一站,下去2位男士4位女士,上来3人。请问:公共汽车一共停了几站?
你做了这道题后有什么感觉?
从中引出我们要有目的地去记忆。有心理学研究证明,有目的的记忆效果好,时间保持久。所以我们记忆的时候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
意图: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从而要求在记忆时要有明确的记忆目标。
(2)记忆规律的探索
规律一的探索:
回过头来看材料,如果让你记住上面这段话,你是怎么记的呢?是背:“二、三、一、四、一、二、三、四”的顺序吗?有的同学也许头脑中会联想到这样一幅画面:一个孩子坐在一张三脚凳上吃着鸡腿,结果来了一只狗,抢走了孩子的鸡腿,孩子生气地用凳子去追打那条狗。这样记忆是不是既有趣,记得又准确呢?从而得出规律一:识记有意义的事物不易忘记。
我们找到了规律,那么我们如何使用它呢?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我们要记忆的材料意义化。如何意义化呢?关键是理解。比如语文的文言文,我们在预习时读它会觉得很难懂,读起来的时候,断断续续,像吃螺蛳一样。但是,老师上课讲解后,你就会明白了,那篇文言文对于你来说就是有意义的材料了。
意图:让学生明白记忆是以理解作为基础的,同时引导一种联想记忆法。
规律二的探索:
不知道各位同学最近有没有这样的烦恼,就是刚刚背过的东西很快就忘了,如刚记得单词,没过一会儿就忘得差不多了,只剩下没几个单词了,感觉很苦恼。为什么老要忘记呢?不用担心,这是我们记忆的正常现象。记忆的过程中,遗忘就发生了,遗忘是记忆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是最著名的研究记忆的心理学家。他通过一系列的心理学实验得出记忆的规律。(展示艾宾浩斯曲线图,解释遗忘的规律:记忆遵循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即学习后的不同时间里的保存量是不同的,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在识记后的短时间内遗忘得比较快、比较多,以后保持量逐渐趋于稳定地下降,到了相当时间后几乎就不再遗忘。)
意图:联系学生学习实际,抓住记忆的规律,并引出防止遗忘的方法。
(3)防止遗忘的对策
对付遗忘最好的武器就是及时复习,就是在遗忘大量发生之前进行复习。孔子说:“学而时习之”,就是这个道理。但是复习也要讲究方法,间隔时间过短,复习次数过密,对记忆也是没有好处的。就像刷油漆那样,如果一件家具需要刷三遍漆,则只有等第一遍油漆干了以后,才能刷第二遍,等第二遍油漆干了以后再刷第三遍,而不能连续刷三遍。复习也是一样,时间和次数的密度应掌握好。根据遗忘具有先快后慢,逐渐缓慢发展的特点,我们在复习时应先密后疏。举例:背一个单元的英语单词。
我们可以利用大块的时间记忆(如自修课、休息日)、利用零碎的时间回忆(如吃饭前后、散步时、排队时、等人时、睡觉之前)、利用最佳的时间记忆记忆(晨读、接近中午吃饭的时间、晚上)
意图:对保持记忆的方法进行指导,同时联系学生实际,给出相应的指导建议。
防止遗忘还有两种比较有效的办法。
1、防止干扰。这里的干扰不仅包括外界的人、事、物对你的干扰,同时也包括学习材料本
身的干扰。前摄抑制与后摄抑制,中间材料受双重影响,记忆效果不如次序排在前面和后面的内容好。(英语一个单元的单词,两边的记忆效果好,中间的效果最差)。因此,我们在学习记忆时应当适当的进行记忆间的休息,控制记忆量,以减少记忆间的干扰,或者合理安排学习活动,使各学科的学习交替进行。如,记20分钟单词,后做25分钟的数学作业,然后再进行单词记忆。
2、过度学习。平时大家该背的课文背会了以后,还会不会再多背几次呢?有没有这样的习
惯?我们记忆材料的习惯是,当我们能够完全背诵后就停止背诵。但心理学家发现,如果你在完全能够背诵后,再增加一定时间和背诵次数,记忆效果会大大改善。通常保持在超过50%—100%的范围内。简单来说,就是我们花半个小时的时间把一篇文章完整地背下来,如果我们再花15到30分钟的时间多读多背几遍,记忆的效果就有了大大的提升。因此在学习时不能只满足于“我会背了”,而应当是“我是否滚瓜烂熟了”。(出示过度学习的比较曲线)
意图:让学生对自己平时记忆的习惯进行回忆,根据他们自己的需要完善记忆的效果。
(4)总结
我们现在来回忆一下我们这节课学了哪些内容。两条原则、两条规律、三种防止遗忘的方法。两条原则:
1、自信原则,我一定能记住!a piece of cake!
2、目标原则,我要记住什么内容,记到怎么样的程度。
两条规律:
1、识记有意义的材料要比识记无意义的材料时间要短、效果要好,所以我们要把记忆的内容意义化,意义化的关键就是理解。
2、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的,而对付遗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及时复习。
三种防止遗忘的方法:
1、及时复习,复习要讲究策略:先密后疏。
2、防止干扰:防止外界事物对你的干扰,同时也要防止记忆的内容对你的干扰。
3、过度学习:根据自己学习剩余的时间来进行过度学习。
意图:对一堂课的总结,就是考察学生的效果如何,同时,这也是一种复述的学习方法。
四、结束语: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我们的记忆力也是一样的,记忆力作为我们智力的组成部分,在我们现在高中阶段的中还是在不断发展的。
意图:告诉学生,我们的记忆里是在不断发展的,这里有无限的潜能等待他们的开发。
——大众日报政教部实习总结
实习,是把你放在“战场”上,让你看一看你想象的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让你学会独立、学会承担,学会正确的进步、正确的成长。2013年2月到5月,几个月的实习让我感慨非常也唏嘘非常,作为没有毕业的大学生,我们带着一种天然的优越感带着天然的轻松心情带着年轻的资本去进行了一次实战蜕变。
2013年2月23日,我一本正经的来到了大众日报社找到了我的实习老师张国栋,他简单的问了我一些新闻写作的经验并在网上搜了一下我以往的写作成果,对我说:“咱们报社稿子并不多,你得多加加油。”就这样,我的实习生活开始了。2月28日,我接到了新的一年里第一个新闻报道任务——关于农民工求职观察的3000字通讯稿。回想起来,对济南的公交、地图毫不了解的我,为了完成一篇稿子,一个人跑遍了在济南市召开的每一场招聘会。当我拿着手机百度怎样到达人才市场的时候,当我自己迷路在天桥区小梁庄街手机又没电的时候„突然所有简单的事情都开始有了跟我对着干的苗头,我开始怯懦了,我怀疑我能不能坚持下去。就这样一步步走来,当我将第一篇稿子交给老师并得到肯定,当我随即又接到了第二篇、第三篇、第四篇,然后慢慢地习惯一次一次的压力,并且千方百计去攻克每一个难关。当所有的困难都再没有最初时那么坚不可摧的时候,真庆幸,当我想放弃的时候,我又坚持了一下。我曾经以为自己学了三年半的科学文化知识,足够撑起一片天来拯救全世界,才发现,那些我们曾经引以为傲的所谓“丰富的文化知识”,对于完成一次采写任务来说,并不是主要武器,问题的关键,反而是最基本的生存技巧——人与人的交流。
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需要充分的磨合,我们是去学习的,要主动与同事交流,了解单位和行业情况。也并不是所有的付出都会有回报,也许你奔波劳碌了许久后却徒劳无功。不要气馁,其实你的每个付出、每个行为都会以不同的形式让你有所收获,不知不觉。
3月11日,我被老师安排跟着省纪检委去威海乳山出差报道厉行节约的情况,同行的还有齐鲁晚报和山东卫视的记者。5个半小时的车程,刚开始我不知
道该和大家聊什么也插不上话,我坐在车里,好像很突兀,后来我厚着脸皮主动跟我身边的齐鲁晚报的记者说话,打开了话匣,从记者的薪水、记者的无奈到新闻理想、做新闻的初衷,一路上嘻嘻笑笑很轻松的过去了。到了乳山已经是下午两点,简单休息了一下我便被叫去开会商量怎么报道,因为都是平面媒体,所以我跟齐鲁晚报记者一直商量怎样切题,她很熟练很自然的跟我商量说可不可以从公车的使用入手并问我的意见,由于在路上聊天也算是挺熟悉了我也很随意的指着文件回答道,“可以说一下公车从定点维修、定点保险这种做法上节约。”就这样我很自然的加入了这个很专业的会议。两个小时后我们定下了所有的方案,所以第二天的采访进行得很顺利。遗憾的是,这篇我以为很用心的3000多字的稿子没有发表,老师老师说稿子宣传气浓、不客观,给pass了。我们都知道新闻要真实客观,“真实”容易做到,但“客观”却难以达到,经历过挫折,你才会发现原来自己差的还很远。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需要充分地磨合。有时候一两次的失败挫折反而是好事。没发稿子虽然遗憾,但是我从这次的事情及时发现了自己的不足,而且我也结识了很多其他领域的记者并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一些关于新闻的知识。
《大众日报》是省委机关报,我的指导老师是跑的是政治口。因此,我能够有幸跟随老师参加了许多省级会议,也有幸进到山东省政府办公地点采访,面,走访过许多政府部门还与副省长夏耕握过手„„在 见采访了所谓“厅级干部”
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和不同身份的人打交道,以不同的姿态和方式与不同的人交流。这里面需要太多的诸如待人接物、交流、说话的技巧等,都是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广泛的涉猎其他知识更是很有必要,一定程度上,需要我们掌握的还有很多。
去乳山出差的时候,我们被当地工作人员接待,一共十多个人,并不算高级也不奢华,当时齐鲁晚报的记者和我是一前一后进去的,当时只剩下两个位置,一个是主陪左手边的次宾位置,和副陪左手边的四宾位置,随行的纪检委人员指着次宾的位置对我说大众日报坐在这里。我嬉笑了一下,对她说“静姐你是前辈,你坐这个,我坐在那边”,她对着我笑了笑,说了声“谢谢廷廷”。吃饭的过程中我一直在听大家聊天,聊天内容涉猎到新闻、公务员、待人接物等内容。如果是我了解的东西我也会“装模做样”的跟大家共享观点。
四个月的实习可以用三个数字总结:“一个理想”、“两个关系”、“三种交流”。“一个理想”便是自己的新闻理想,是自己对新闻的热爱。不是每个人都能在只能拿2000元底薪的情况下继续做调查报道,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怀揣新闻理想从事记者工作。每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但是,如果那些有着新闻理想的后辈都不愿踏入新闻的领地,那这个行业由谁来坚守?所以,我很愿意做这个“无冕之王”。“两个关系”是努力和幸运的关系、选择新闻专业和坚守新闻理想的关系。实习让我明白,越努力,越幸运。人不能只是坐着等待,幸运要自己去把它找出来。努力与否,结果会很不一样的。在我实习的体验中,只要越努力,越豁得出去,找到的东西就越好;大一的时候我们充满着对新闻的热情,把“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奉为座右铭,大二的时候,一部分同学觉得尽管新闻有太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愿意以记者作为自己职业生涯的开端,锻炼能力积累人脉再转行;大三了,很多同学连先当记者的想法也没有了。经过实习,我想我还是愿意做这个“无冕之王”。“三个交流”指的是在实习期间与自己同事同行的交流和与自己采访对象的交流以及自己和自己的交流。前者教给我们的待人接物的处世态度,第二种是对我们新闻专业新闻采访的技能。最后一种便是自己对自己的总结与反思。这三种都可以简单地概括,就是“讲究分寸并豁得出去”。
篇一:报社实习证明模板
兹有xx大学学生李xx,女,于XX年5月10日至XX年10月20在xx日报社编辑部实习,担任实习编辑,实习内容如下:
1、“汶川大地震”的稿件撰写和审核
2、组织策划“汶川大地震”专题报道
3、湖北日报xx市“抗震救灾”活动方案策划
4、负责“XX年北京奥运会”专题版块的编辑策划工作
评价:
该实习生在实习期间,表现出良好的文案功底和优秀的策划能力,善于表达,沟通能力强,逻辑清晰,表现突出。
特此证明
证明人:xxx
日报社(实习单位盖章)
xxxx年xx月xx日
篇二:报社实习证明模板
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同学于_______年_____月____日至_____年_____月____日在________________ 报社实习。特此证明。
单位盖章
日期
篇三:报社实习证明模板
兹有 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 同学于________ 年__月__日至 年__月__ 日在 __________ 报社实习。
工作期间表现良好,有效地帮助了_________作了_____________。(/可选)特此证明。
_________ 报社(盖章)
报社实习心得
XX年9月4日,怀着对新闻无比的憧憬崇敬心情,开始了我在xx报专刊部机动组实习为期近四个月的实习生涯。每天,在体会记者艰辛生活的同时也感受着新闻的魅力;在感叹于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当中,我逐步的成长;在苦和累当中学习着各种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
刚进去的时候,机动组刚刚成立。我们组的的三个记者都还没有从原来的工作中转型过来,工作任务相对来说比较轻松,我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帮老师打开电脑,看当天的新闻,打扫一下卫生。有时候也很郁闷,但是始终牢记着从学校出来时老师叮咛的话:一定要做个勤快的人。尽管无聊我依然坚持下来了。后来,我这段时间的表现为以后三个记者乐意带我出去打下了基础。报社是讲效率和成果的地方,一个采访有没有实习生记者照样可以完成,与其这样,又有谁愿意多一个累赘呢?那就只能看你的表现能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了。勤劳,几乎可以说是让带你的老师认可的第一任法宝。
相对于整个报社来说,机动组是最灵活的一块,它不像别的部门记者那样专跑一个口,它几乎可以涉及报纸的各个版面。对于记者来说,需要很强的专业能力,以及应对各种事件和稿件的能力。对我来说,却是一次求之不得的机遇,这样以来,我所接触的行业领域就宽阔了很多,对不同的事件,不同的稿件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视野放的更宽阔一些。
来报社之前,听实习过的同学讲报社关系很难处,弄不好就身陷囹圄。对于我这个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人来说,实在是头痛了不少。因此,一开始的时候,无论做什么事情我都是小心翼翼的。记得刚开始时,我写稿特别慢,而且主题总是选不好,亮点也突现不出,稿子交上之后又被老师改的面目全非,这着实让我痛苦了好长时间。后来有一次和老师一起吃饭的时候,我无意中说出了自己的烦恼。没想到老师很快帮我分析了原因,然后又给我细细讲解了对于不同稿件的操作方法,以及如何提炼主题。还教会我怎样读报纸。对我以后的实习特别适用。其实,记者同样也是人,只要你诚恳的对待别人,别人一定可以和你真诚的交往。
在xx报实习期间,经历和收获一样多。不仅在专业上,对我以后在社会的生存都是很适用的。在纵多的事情当中,我想通过三件事来说说我的感受和心得。也希望对以后即将踏入报社实习的朋友有或多或少的帮助。
第一件事情是:我是一个比较幸运的人,刚去不久,老师忙不过来时就会交给我独立的采访任务。采访大多是事先约好,我拿着她的名片,打着老师的“旗号”去和采访对象沟通交流。时间长了,我就觉得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后来有一次,电视台的一个朋友邀我和她一起去采访,我像往常一样带了老师的名片,出于礼貌问题我发信息给她说了一声。没想到她给我的回复却是:“不可以,你要积累自己的人脉资源”。让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后来我就试着去积累自己的人脉资源了。我主动的和采访对象、采访同伴交流,互留联系方式、向别人索求名片等。过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原本陌生城市不再陌生,记者的工作也不再是艰涩难做。现在想来,作为一名记者,最重要的不是写稿子,而是如何经营好自己的人脉关系,没有很好的人脉资源做记者实在是寸步难行。我非常感谢我老师发给我的那条短信。
“十一”期间,我突然接到老师打来的电话,让我替她参加报社的一个会议。去到后才知道,是报社一年一度的首席记者、统筹、主管竞聘大会。各个部门,各驻地记者都一到场。看着他们,我就在想,每天成千上万人手里拿的报纸就是他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心里不免为见到他们而窃喜。想要竞选的依次上去演讲,下面很多人都在聊天、翻报纸杂志。而我不同,我觉得台上每一个人的演讲都很精彩。他们都有和新闻同生共死的经历,以及对新闻执着追求和梦想。这次以外的会议让让我的心灵很震撼,对新闻的喜欢也与日俱增。期间我尤为注意的是竞聘娱乐版首席记者的一个女孩,年轻有活力,语言魅力特强。后来从以为老师口中得知她特擅长写娱乐新闻,经常飞广东、北京、上海等地去采访,敬佩自然流露。老师还意味深长的告诉我:社会上有360行,会一行就可以,报社也一样,懂一行就行。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自己的精良之处。想来真是终生受益。这是第三件让我感触很深的事情。
邻近11月份,随着报社内部的调动,带我的老师去了教育工作室,我也随同前往。时间虽断,却也收获颇丰。这期间,我遇到了在报社期间让我最郁闷,也是最有教育意义的一件事情。一天中午,老师突然安排我下午去采访。采访对象是xx书画学校校长,曾因xx事件引起社会各界热议的“大人物”。此次又是去捐书,而且是今报独家采访。我深切的感觉到任务的艰巨性,赶紧搜集了很多资料,并详细的列出了两个关于他“下跪”和“不下跪”的采访提纲。早早的来到了采访地点,心中依然忐忑不安,终觉得自己不能胜任这次采访,对自己的能力表示怀疑。这种感觉持续采访过程的始末。到后来采访很不顺利,采访对象对我这个“记者”流露出不满,采访勉强进行下去。后来仔细想想,主要是我没有把自己和采访对象放在“同等交流”的地位上。以至于采访过于被动化,导致事先设想的问题都没有完整的提问。这件事情给我的教育很深刻,其实,采访当中,不管你面对的是高管还是平民,不管是老妪还是幼童,都要把自己的肩膀和他们放的一样高,才能和他们进行平等的交流。采访交流如此,平常与人沟通同样如此。
8月5日 星期五 天气雨
今天是我第一次独立采访,早晨起来的时候天正在下雨,我想了一遍我要问的问题,就离开了家.
今天采访的对象是我们这里的某一社区,他们在“保持党员先进性”当中有突出的表现,实行的党员挂牌责任制活动效果显著,得到了许多群众的赞扬,今天我采访的就是这里的党员和群众。到了约定好的地方,我意外的发现还有两个电视台的记者也在这里进行采访,这下子又有学习的机会了。在问问题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电视台的记者在提问,其中也有我要问的。但是还有许多是我没有想到的,我在心里暗暗佩服,真实厉害啊,不愧是专业的记者采访的角度就是不一样。陪我们一起的一位街道的负责人还说我这次是偏得了,有这么好的两位记者在这里,学到了许多知识呢,我心里真的是美孜孜的。在采访完之后,我回到报社,恰巧赶上瓢泼大雨,我寻思当记者真是很不容易啊,风里来雨里去的,好辛苦啊。但是每到有自己的稿件发表了,那种喜悦真的是觉得在苦在累也是值得的呀。
下午,我把整理好的采访稿和写好的稿件给方姐姐看,并且告诉她上午发生的事情,她在表扬我的同时指出了我采访当中的一个疏忽。原来,报纸为了增强其真实性会把一些群众的年龄、工作、身份等向读者交代,但是这些我都没有问,在知道我的疏忽之后我马上打电话向那个社区了解了一下,这才弥补了我的失误。也让我舒了一口气,第一次采访就算是胜利完成了。在要回家的时候,方姐姐通知我,她下个星期要到沈阳学习就不能带我了,她安排我跟着一位姓白的姐姐继续工作。虽然我很舍不得方姐姐,但是跟着另外的记者,也可以学到许多东西,况且一个人一个风格,我要多学习啊。
8月8日 星期一 天气晴转多云
今天方姐姐到沈阳去学习了,我的新老师是白姐姐,在和她自我介绍之后,我就开始了我新一天的工作。由于白姐姐所负责的是市建这一方面的,所以即时采访的任务不是很多。所以整个上午我都在报社里,但是可不是闲着的,而是看报纸。白姐姐说当好记者要慢慢积累,而积累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多看报纸多揣摩别人是怎么写新闻的这点对于出学的人很重要,尤其是对导语的处理,有的人可能要写100字来表达,有的人呢可能用20多个字就表达出来了,这里就有一个经验和学习的内容在里面了。听了白姐姐的话,我才发现我平时的报纸真的是白看了,一般就是走马观花的看内容,关于新闻的结构格式我从来没有注意过,不过好在及时有师傅指点,让我以后对报纸有一个新的看法。
下午,来到报社,我帮白姐姐改了两篇稿,这样一下午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今天算是来到报社最轻松的一天了。但是不知道明天会干什么,当记者就是这么有新鲜感。
8月9日 星期二 天气雨
这几天天气一直不好,经了解原来是台风“麦莎”最近要在辽宁登陆,这才引起了天气的异常。下午,白姐姐带我来到了丹东是气象局,进一步了解台风的情况。
在气象局里,我们见到了气象局的副局长,他一脸的疲惫,我们问其原因,原来这几天猛下暴雨,他们24小时监控,以防有突发的洪水险情,这位叔叔已经2天没有睡觉了。但是他还是很有耐心的向我们介绍了台风的情况,以及未来台风的走向,并且让我们吃下定心丸,此次台风不会对我们丹东有多大的影响的。采访结束后,我们马上赶回了报社,把今天采访的内容明天就马上见报。其实我心里挺纳闷的,怎么在学校的时候有台风,回到了家还有台风啊。
8月10日 星期三 天气雨
这几天的小日子过得比较轻松,不是很累也是很有意思的,可哪想到,今天的采访可真是好危险啊,我真的是无私的敬业啊。
由于这几天一直下雨的缘故,许多地方都出现了轻微的泥石流,但是都不是很严重。今天下午,我们突然接到电话,有人反映铁矿沟一带有一座墙坍塌了,但是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知道这个消息,我和白姐姐马上赶到了现场。在那座坍塌的墙底下我们就可以清楚的看见上面有一条很大的裂痕,并且裂痕还在不断扩大。许多居民都已经撤离了这个危险的地方。白姐姐为了得到准确数据,上到了那座墙的上面,当时我想我就是一个大学生来实习,不用这么卖命吧,不过看见自己的师傅都上了,我也上吧。还好我们两个都是体重很轻的人,没有对那道裂痕造成多大的负担,不过站在顶上也挺吓人的,石头一个劲的往下滚,裂痕在加宽加长,一些工人在断电断水断煤气以防有大面积的滑坡的时候不会有什么着火煤气泄露等事故。
采访总算结束了,前几天我只是单单觉得当记者很累很辛苦,今天算是体验到其中危险的一面了。回去的时候白姐姐说,当记者本来就是一份充满刺激和挑战的职业,当中也会遇到很多危险,今天经历的根本就不算什么,想想那些战地记者,还有许多给黑心营业者暴光的记者,他们所处的更加危险,可能随时有生命的危险。
今天过得颇有感触,更加深刻的理解了记者的这个职业,也更加明白了在我们知道许多新闻的背后记者的辛酸与艰苦。
8月11日 星期四 天气晴
今天是周四了,时间过的真快,马上就要到周末了。上午到报社,看到昨天的新闻见了报,心里真是很高兴。没有什么采访的任务我还是努力钻研报纸。
下午白姐姐有一些私事要办,我就提前回家了。
这一天好闲啊,自从实习以来每一天都有好多事情要做,忙得人团团转,突然这么闲下反而有些不适应了。
8月12日 星期五 天气晴
上午的时候,我和白姐姐去了一趟建筑工程公司,了解了一下丹东市第四季度的工程活动。然后又去一下气象台,了解一下台风“麦莎”是否已经离开了辽宁省,就算做一个后续报导。
下午紧接着就开始整理采访稿,写稿,但是我也不算是新手了,对一切已经基本习惯了,干起来比较得心应手了。终于忙完了自己的工作,报社开始要开会了,由于我是实习生没有资格去开报社的内部会议,今天我就又早早的回家了。
回家算算日子,已经实习9天了,学校要求10天,这么说周一我的实习就可以结束了,但是仔细想想这些天收获的知识真的很多,如果就只实习10天似乎太短了。我对我的工作现在也有了极大的兴趣,那么我就再多呆几天吧。
以上是我在报社实习9天写下的日记,其中有我所经历的事情和我的一些体会。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又实习了一段日子,直到8月21日我的实习才真正结束。
在我实习的这段期间,我不仅学会了如何采访和写作,我还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你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要学会更好的适应环境,还要注意与人的沟通。每一次的采访都锻炼了我与人的沟通能力。人们愿意把他知道的事情告诉我,那是对我的信任和承认,而我把我所知道的事情写成新闻那是我要学习的东西。
【日报社实习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中卫日报社成绩单09-29
学习人民日报七篇文章心得体会06-09
日报范文07-21
雷锋日报12-30
日报工作总结10-19
企业经营日报表10-10
人民日报评论:节能减排05-27
新闻评论阿勒泰日报07-18
人民日报评论 小时代12-05
生产日报表填写制度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