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的利弊的作文

2024-08-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科技发展的利弊的作文(精选8篇)

科技发展的利弊的作文 篇1

Some people think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beneficial to mankind, but some people think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brought about disadvantages to mankind.

In my opinion,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both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but the disadvantages are still greater.

Take the invention of the automobile for example. When the early automobile served for human beings, it did bring convenience to people, making people travel conveniently and quickly.

But now, there are so many cars, you can see them everywhere. 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cars means an increase in emissions. With so much waste gas entering the atmosphere, the earth is unable to dissipate heat quickly, causing global temperatures to rise, melting ice at both poles and losing life there.

Then came the invention of the plastic bag. Although its light and easy to use, it has to be broken down. But extremely difficult. A small bag can take decades or even centuries.

Besides, they still didnt deal with it well. The used plastic bags are thrown on the ground and in the rivers, making the land barren and the rivers muddy. Some living things suffocate because of the plastic bags.

Last but not least, the mobile phone is a double-edged sword. If used well, it will bring convenience to people. If not used well, it can have very serious consequences.

There are a lot of young people who are nearsighted because of excessive use of mobile phones. Some addicted to the game, life becomes decadent; Others play with their phones while charging, causing batteries to explode and causing serious injuries.

科技发展的利弊的作文 篇2

公允价值即熟悉情况的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所确定的价格, 或无关联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一项资产可以被买卖的成交价格。

20世纪早期, 会计学界普遍赞成以历史成本计量资产。上世纪8 0年代以来, 许多金融机构在没有预兆的情况下破产, 使人们意识到按照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编制出的会计报表没有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信息, 从而使这些原先业绩均显示为“良好”的金融机构陷入了财务危机。于是金融界对于资产更倾向于真实价值的计量方式, 而公允价值也就成为了人们的首选。

二、公允价值计量的利弊

(一) 公允价值的优点

1、更加合理地反映企业情况

公允价值计量不仅包括了计量资本和负债在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 还包括了公允价值变动造成的利得和损失。这种计量方式更加准确地披露了企业获得的现金流量, 更合理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企业的真实收益, 更确切地反映企业的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及所承担的财务风险, 从而可以全面评价企业管理当局的经营业绩。

2、更加符合配比原则的要求

企业在计算收益时, 收入是按现行市价计量, 而成本、费用则按照历史成本计量。不仅如此收益中包括了劳动者创造的纯利润和由经济因素影响形成的价格差。现行的利润分配制度对这两者不加区分, 从而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公允价值的计量方式能很好的解决这种利益超分配和虚礼实分现象。因为在公允价值计量下, 成本费用是按照公允价值计算得出的, 现实收入减去成本费用得出的利益则更能体现会计中的配比原则。

3、紧跟市场变化, 适应金融发展需要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 产生了许多金融创新工具如以合约形式出现的衍生金融工具。由于它们不具有实物形态或货币形态, 加之交易事项大多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面对面交易, 从而使历史成本计量方式无法对其进行会计处理。而在公允价值计量方式下, 金融衍生工具的价值确定并不取决于业务是否真实发生, 而是基于在双方一致同意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对市场价值的判断。不仅如此, 利用公允价值的计量方式来反映衍生金融工具产生的权利和义务能更好地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准确而真实的信息从而提高了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避免了因历史成本无法反映真实的利得和损失而做出错误的判断。

4、有利于企业保全资本

在现在物价普遍上涨的情况下, 如果采用历史成本计量, 那么对于企业的回购是十分不利的。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一律按现行市价或未来现金流量现价计量, 计量得出的金额即使在物价上涨的环境下也可以购回原来相应规模的生成能力, 企业实物资本得到维护。

(二) 公允价值的负面影响

1、公允价值成为了资本市场助长杀跌的工具

由于公允价值在反映企业金融资产的价格时过于敏感, 很多时候成为了资本市场助长杀跌的工具。在市场过热的情况时, 加剧了市场恐慌。此时, 投资者如果过于信赖公允价值, 往往会因为盲目追求眼前利益而忽略了长期收益。

2、公允价值缺乏完善的技术支持

尽管在近几十年会计学界更加赞成以公允价值来计量资产, 但是, 各国仍然没有极其准确的方法来解决公允价值计量的技术问题。公允价值的使用, 是建立在市场上存在同类资产或者类似资产而且该市场为活跃市场的基础之上的。但是, 在大多数情况下, 这种对所有资产和负债的活跃市场并不是处处可见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 公允价值计量的技术问题就值得探讨了。很多时候, 采用现值技术会是最好的选择。不过, 由于现值技术的运用中存在着很多主观的职业判断因素, 所以, 公允价值在真实的会计操作中往往会遇到很多障碍。

3、金融危机的“元凶”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在面对2007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 被一些银行家指责为资产泡沫的“助推器”和助长杀跌证券价格的“元凶”。美国的金融危机由房贷衍生出来的资产抵押证券的价格持续下跌, 金融机构必须按照公允价值的计量将市场价格迅速下降的资产价格反映在财务报表中, 导致与抵押有关的证券资产巨额减值, 而资产账面价值的大幅缩水又间接拉低了资本充足率, 使得金融机构在资本紧张的情况下被迫在短时间内变卖手上次贷资产, 从而引发了新一轮由更低市场价引起的资产减产。

三、公允价值的未来发展之路

从20世纪80年代金融界抛弃历史成本计量方式转而青睐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再到眼前的金融危机中资产泡沫的“助推器”以及助长杀跌证券价格的“凶手”。公允价值计量方式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不能否认, 利用公允价值计价也就允许了公司管理层在判定市场价格时有更多的职业判断空间, 也就出现了人为提高资产价格的情况, 从而导致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透明性降低, 令投资者无法判断企业资产质量的真实状况, 进一步削弱了投资者的信心[2]。面对此次金融危机, 在没有什么价格可以让银行界作为基准来参考的情况下, 这些“缩水”的资产也就得不到真实的反映。显然, 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又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尽管如此, 我们应该看到次贷危机的爆发, 在于次贷引发的流动性不足以及金融创新缺乏监管。而并不能把责任推到一个正在发展并需要不断完善的会计计量方式上。

面对如今对公允价值计量方式的争论, 我们应该看到, 采用这种计量方式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尽管还存在着技术上的问题, 并且它的负面作用仍不断出现, 但是, 不可否认它是现如今最能贴近经济生活符合经济发展的会计计量方式。我国应该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 不断完善市场经济制度, 不断提高金融资产评估机构的职业水平, 同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吸取教训, 完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从而使其更好地为金融界甚至整个经济界服务。

摘要:公允价值计量方式作为当今经济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资产评估工具, 不仅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会计信息客观性的要求, 同时也满足了会计信息透明化和及时性的要求。但是它的负面影响仍不断呈现在人们眼前。尽管如此, 它仍是一个有着发展前景并且能够最大程度服务于经济社会的会计计量模式。

关键词:公允价值,金融危机金融资产,会计信息

参考文献

土地财政的利弊及未来发展方向 篇3

2011年我国经济增长和物价预测

2010年中国经济复苏的上升大趋势没有改变,但增长动力有所减弱。单季来看,产出缺口逐步收敛,全年GDP增速呈现逐级下降的走势,从一季度11.9%的峰值回落至三季度的9.6%,预计四季度将降至9%以下。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从历史经验看,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的压力较小,重工业增速可能面临反弹。需要注意的是,虽然2011年已没有4万亿财政刺激方案,但开局之年地方政府投资热情通常要高于平常年份。伴随2010年财政收入高速增长的年度结转,以及2011年可能继续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都会给地方政府很大的投资能力,加上区域平衡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战略,中西部投资和部分新兴产业投资将构成新一轮的投资扩张。因而在房地产投资保持平稳的前提下,整体投资继续下降的空间不大。从经济增速看,2011年经济增长将呈现逐级上升趋势,全年增长依然会保持在潜在增长率之上,预计可达9.7%。

从贸易盈余看,2011年将低于2010年,对经济的带动趋于下降,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将主要依靠内需带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贸易盈余出现负增长,外部需求的贡献率一直下降,我们预测这一情景将在2011年延续,中国贸易从盈余到基本平衡,甚至逆差都是未来一种可能的趋势,这与中国多年来靠外需带动的经济是非常不同的。

中国当前剩余劳动力供给的弹性很大,国家财政收支状况良好,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虽然在高位,但发达国家经济低迷仍会抑制价格的大幅飙升,因此成本推动的价格上涨特征还不十分明显,更显现出的是需求拉动的特征。需求引致通胀的因素直接表现在产出缺口、货币数量、价格预期、输入性冲击等。

通过建立中国产出缺口、货币供应量(M2)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等对中国CPI影响的计量模型,我们发现:1.供求关系仍是决定通胀最主要的因素,复苏后的中国经济产出缺口已恢复正值,2011年将对物价形成支撑;2.货币供应量对物价的支撑也占有重要位置,其影响力虽弱于产出缺口,但因其波动较为剧烈,对物价更易形成冲击;3.滞后四期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的影响系数较小,甚至可以忽略,这意味着大宗商品对国内物价的直接冲击并不明显,更多是冲击了国内上游原材料和能源价格,而上游价格对下游的传导并不顺畅,致使国际商品的冲击并未直接作用在CPI上。进一步运用该模型对2011年CPI进行预测可知:在保持M2增速逐步回落,且保证国际大宗商品不再有新增冲击因素的情况下,2011年四个季度的CPI将逐步回落,预测增速分别为4.8%、4.6%、4.5%和4.2%。全年CPI或将达4.5%。

这里还要考虑CPI同比指数统计中的“翘尾因素”和“当年新增因素”影响。翘尾因素也称滞后影响,即同比价格指数中,上年商品价格上涨对下一年价格指数的影响部分。我们大致取历年CPI环比增速的均值,经过计算发现2011年的翘尾因素影响主要集中在上半年,平均影响大约在3%,如果考虑到正常状态下年初会有接近2%的环比新增因素,那么上半年CPI将有可能冲破5%。而在下半年,随着翘尾因素的影响减弱,新增因素将主导通胀走势。在不考虑其他新增冲击的前提下,我们假设2011年下半年物价按照季节性正常水平上涨。模拟的结果显示,在10月份秋粮的丰收确认时间点之前,有效供给不足的风险依旧挥之不去,通胀警报至少要到2011年三季度才会解除,CPI在四季度会有稍微明显的回落(至3.5%左右),这个结果也基本上支撑前述计量模型的结论。

综上需求、国际价格和国内统计因素的计算,2011年总体经济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物价上涨4.5%,其中第一季度上涨超过5%,但按季度会逐步下降。如果控制货币增长能按计划实施,则通胀在可控范围内。从季度看,经济增长会逐季回升,物价在第一季度达到高点后会逐步下降,既不会“滞”,也不会大“涨”。

中国经济增长的两种情景

但中国经济增长也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存在两种可能的情景。

情景一:2011年“大干快上”。在此情景下,由于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地方“大拆大建”的规划已经呈现出来,投资冲动非常高,地方投资竞争如无货币供应和信贷增长的强约束,加之利率水平维持在3%,则新增贷款8万亿元,M2继续高速增长,增速可达19%,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将达28.2%,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长22%。高的货币投放、负利率会导致高的投资增长率,经济增长可达到11%,但物价水平会提高到7%。此后的2012年物价压力更大,将可能突破两位数。这一扩张情景显然是不能被接受的。

情景二:2011年伴随进一步“政策正常化”的增长。在此情景下,2011年新增贷款6万亿元,M2增长13%,利率基本达到4.5%,投资为19%;由于利率上升必然导致住房和汽车购买放缓,从而影响消费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长16.5%。国际收支向平衡方向收敛,经济增长在9%的水平,物价在4.1%,并会滞后影响2012年经济增长降至8%左右,物价重新回到3%。但过于紧缩的政策并不适应中国快速发展的需求和体制特性。严厉的货币政策并不会导致非常大的经济衰退,货币政策仍有很大操作空间。

2011年,中国依旧面临着国际流动性和大宗商品价格的冲击。发达国家的失业率高企、资产价格萎靡、信贷杠杆失灵等因素将继续压制复苏的进程,加上通胀暂时看起来还很遥远,因此发达国家的通胀目标制不会改变,继续维持低利率和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已成事实,全球范围内货币的供给必将非常充分。这导致新兴市场国家资金比较充裕,热钱将再次冲击国际商品市场和新兴市场国家,在刺激增长的同时,将加剧新兴国家资产泡沫和通胀风险。

资产价格传导与成本推进型通胀

2011年世界经济的复苏进程将面临两大挑战:发达国家的债务危机和发展中国家的通胀风险。从货币数量论的视角,反危机政策中发行的货币超出了实体经济的吸收能力,尽管在货币发行初期,由于资产市场的吸收尚未传导至CPI,但社会资金短期的集中分布和中期随之而来的扩散效应,决定了资产与一般商品的“估值”倍数不可能被无限拉大,资产价格的上涨将通过一系列的传导机制推升整体价格水平的攀升。

资产价格上涨会导致商品与服务价格的上涨预期,传导途径是多方面的。常见的是资产价格上涨的财富效应会刺激消费增长,从而加大通胀压力,预期的自我实现将导致实际通胀的上升。就中国目前状况而言,中国资产价格上涨表现在房地产价格上,房地产价格上升在短期内是吸收流动性的,反而导致通货膨胀的下降,这一现象在日本、美國都出现过,但发达国家反应的模式是资产价格自己崩溃导致通货紧缩。而中国是后发国家,房地产等资产价格上升过快首先也有抑制通货膨胀的功能,但其上涨也同时会导致生产和消费成本快速增加,工资上涨、公共服务品价格上涨,特别是在“刘易斯拐点”到达后,其成本推动作用提高,当前已经在农产品供给方面显现出来。在劳动力供需平衡的条件下,房价、租金以及公共物品价格的上涨将直接推升工资水平的上升。预计2013年“刘易斯拐点”明显出现后,资产价格引起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挑战会愈来愈显现。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不仅包括了工资价格上涨,更包括垄断导致的价格上涨,垄断定价会加速成本推动价格的上涨。

后危机时代中国均衡政策的选择

大规模的货币发行和负债扩张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这种外延式的增长道路是难以持续的,当前的通货膨胀和住房价格上涨过快就是一个警示。中央对此已明确2011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通过政策正常化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新的增长探索。

我们认为,面对当前的经济难题,一方面要在宏观政策上“控制货币、调整财税、优化投资、平衡贸易”四管齐下,以实现稳定增长。另一方面,光有调控政策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制度方面的配合。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更集中于利益、机制和体制调整,在改革和发展中解决深层矛盾,特别要加强税政体制改革的探索。要以民生为根本,以市场为基础,转换发展机制,创新制度结构,调整利益格局,促进企业创新。要转变政府理念和职能,纠正政府干预性政策偏向,减少行政性垄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以实现机会均等、价格引导、竞争规范、社会公正。这是各种短期宏观调控政策能顺利实施并取得成效的保障和关键,也是实现中国经济自我再均衡过程、实现长期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

高科技的利弊英语作文 篇4

technology in different ways and some times the way we implement various technologies ends up harming our lives or the society we leave in.

What we call modern technology is technically not so new in most cases. For example, mobile phone technology has evolved with years, now days we use smart phones which have been an advancement of an ordinary mobile phone.

Technology is applied to the roles each individual fulfills during life. We use technology on a daily basis to accomplish specific tasks or interests. Modern Technology increases human capabilities and this

technology has evolved with years. What used to work before, might not be working now, it must have got old or got replaced by modern technology. Let’s look at a si-mp-le example in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this technology has evolved with years, we used to use steam powered trains now those have been replaced by electronic trains which move faster than steam trains. Modern technology simplifies life in so many ways and every one

defines technology in there own way. To some people it means complicated electronic devices. To others, it means the source of the radical changes that are happening in all phases of life. Others define

发展核电的利弊的总结报告 篇5

1核电的环保性。核电是清洁能源,对环境影响小.核能發電不像化石燃料發電那樣排放巨量的污染物質到大氣中,因此核能發電不會造成空氣污染。核能發電不會產生加重地球溫室效應的二氧化碳。

2消耗资源也少。核燃料能量密度比起化石燃料高上幾百萬倍。核能要比化学能大得多,所以核电站所消耗的核燃料比同样功率的火电厂所消耗的化石燃料要少得多。百万千瓦的发电机组,核电站一年仅需补充30吨核燃料而火电厂却要消耗300万吨原煤

3核能電廠所使用的燃料體積小,運輸與儲存都很方便,一座1000百萬瓦的核能電廠一年只需30公噸的鈾燃料,一航次的飛機就可以完成運送。4核能發電的成本較不易受到國際經濟情勢影響,故發電成本較其他發電方法為穩定等優點

1熱污染較嚴重。

核能發電廠熱效率較低,因而比一般化石燃料電廠排放更多廢熱到環境裏,故核能電廠的熱污染較嚴重。

5拆除它却要花费数倍乃至十数倍于建造的费用。拆除核电站要将整座核电站用特殊的工具切割成一块一块的小砖头,然后一块一块地用特殊仪器检测,未发现含有过量核辐射的才可以运走。若发现其含有超量核辐射的则要按核废料处理 2核废料处置成本大 技术要求高。

核廢料具有極強烈的放射性,能傷害人類和環境,而且其半衰期長達數千年、數萬年甚至幾十萬年。所以如何安全、永久地處理核廢料是科學家們一個重大的課題。安全、永久地處理核廢料需要

首先要安全、永久地將核廢料封閉在一個容器裏,並保證數萬年內不洩露出放射性。科學家們為達到這個目的,曾經設想將核廢料封在陶瓷容器裏面,或者封在厚厚的玻璃容器裏面。但科學實驗證明,這些容器存入核廢料在100年以內效果還是很理想。但100年以後,容器就經受不住放射線的猛烈轟擊而發生爆裂,到那時,放射線就會散發到周圍環境中,後果不堪設想。

其次,要尋找一處安全、永久存放核廢料的地點。這個地點要求物理環境特別穩定,長久地不受水和空氣的侵蝕,並能經受住地震、火山、爆炸的衝擊。隨著我國核電站數量的增加,但這些核電站在發電的同時也產生了大量的核廢料。目前我國核電站每年產生150噸具有高度放射性的核廢料,預計到2010年這些核廢料的積存量將達到1000噸。但中国仅有两座中、低放射核废料处置库在运行,还没有高放射处置库。

而建造一个中、低放处置场,大约需要2亿元的资金。一座高放处置库必须确保至少10万年内安全,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需要大量资金。

中国核电站大多位于东南沿海,核电站与核废料处置库之间相隔数千公里,运输耗时较长。这种核电站与核废料处置库分置的布局特点,使得核废料处理过程中隐藏了更大的风险 3核電廠的反應器內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質,如果在事故中釋放到外界環境,會對生態及民眾造成傷害。1986年4月26日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核泄漏事故后产生的放射污染相当于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产生的放射污染的100倍。

这次事故直接导致50人死亡,300多人因受到严重辐射先后被送入医院抢救,有更多的人受到不同程度的辐射污染。恶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交界的地区受到严重污染。而核污染的云层随风扩散,覆盖了西欧、东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等地。在受到影响最大的一些国家,事故发生时还是青少年的5000多人现在已被诊断为甲状腺癌;参加清理现场行动的工作人员、被撤离疏散者和白俄罗斯、俄罗斯联邦以及乌克兰被污染地区的居民当中可能已有9000人死于恶性肿瘤。

事故发生后,当局用钢筋混凝土,把4号反应堆彻底封闭起来,这里被称为石棺。如今数十万吨的放射性核物质被封存在那里。石棺为中心的30公里以内,还是隔离区。但是大量的核废料依然没有处理掉,石棺也需要不断加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石棺又出现多处裂缝面临倒塌危险,石棺倒塌的话,后果不堪设想,数量惊人的放射性尘埃将会被直接释放到空气中,欧洲将会再次经历新一轮的切尔诺贝利事故。专家称,再过5年石棺将无法能阻止核物质外泄,如今面对重建石棺问题

2011年3月,里氏9.0级地震导致福岛县两座核电站反应堆发生故障。[2]3月14日地震后发生爆炸。在爆炸后,辐射性物质进入风中,通过风传播到中国大陆,台湾,俄罗斯等一些地区。

现在中国经济发展迅速 对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而核能很好的缓解了这个问题。所以可以适量发展。但我想中国在发展核电的同时也需要注意几个方面

不断对老旧电站进行安全性升级

是要采用最先进技术确保安全

不要过分依赖核电,发展核电的同时 要发展水电和火电等其他能源,防止核电站发生故障时避免经济瘫痪。

做好核废料的善后处理工作,完善放射处置库。

对操作核电站的人员严格培训,提高核电站的管理水平。加强人员风险管理和应急培训管理。高风险行业一定要有更高质量管理

建造核电站时注意地质结构问题。避开自然灾害频发地区。

合理安全的使用核电 发挥核电这把双刃剑的长处 为中国所用

科技发展的利弊的作文 篇6

论文关键词:网络教学 校国网楠 助教 学教学模

论文摘要:网络应用于教学的模式发展势头越来越孩劲,世界许多著名的大学称不断地研发和运用网络教学平台,各种网络教学营运商也应运而生,教育者也积极探索适合网络教学的模式与方法,人们更加重视这种街的教学手段。

21世纪的到来,网络已成为全世界的热点,全球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网络功不可没,作为一个传播媒体,网络以它的高速、便捷、互动等优势超越其它媒体,我们从日常生活到公共事业,越来越多的依赖于它,它成为我们生活、工作、学习的重要工具,在这个新的背景下,人们思维及学习方式产生着巨大的变化,也促使教育事业发生深刻的变革,为了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我们思考如何使网络成为教书育人、获取知识的有效渠道已经成为教育事业新的课题,将网络技术植入教育,存在很多契机也伴随很多问题,在这里我浅谈一下网络对教育的利弊影响及如何更好的利用网络辅助全日制高等教育。

1首先,网络具备资源共享,数据传输等特性,与其他媒介相比存在大量优势,网络的特点也使传统教学发生了变化

1.1信息技术引入教育后。教师职能发生变化

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的知识来源大部分来自于老师和课本,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是信息的垄断者,教师承担绝大部分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信息媒体转变了教师的职能,网络参与教学后,学生获取知识的来源增多,但对知识的筛选,对网络的正确使用等仍需要老师作出正确引导,于是教师由讲解者转变为学习指导者和活动组织者。在网络的教学方式中,教师的导航职能显得尤为重要。

1.2利用网络丰富的资源.快捷的信息传递改变教学方式方法,使教学更为高效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由于教学手段的限制,教学活动主要是在教师、学生、课本、教学环境几者之间进行,学生学习信息的方式比较单一、迟缓,无法满足学生吸取知识的愿望。例如,学生想提问时,只有等待教师有足够的接受提问时才能提出,等到教师有足够的时间时才能得到答复。一般一名教师要面对几十名学生,教师用在答复提问的时间分配上的工作密度可想而知。因此在传统的课堂上,往往是教师“主动讲解”,学生基本不问的单方面“灌输”。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受到限制。而网络引人课堂后,因在教学环境、教学对象、教学手段和目标等多方面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具有众多的不同,从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上看,具有十分鲜明的学生与网络的“一对一交互式”特点,因此无论从传授知识还是获取知识来看都更为高效。更重要的是在网络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变得更为自主,趣味性更强。

2采用完全网络教育模式的弊端

然而,完全网络教育模式适合于远程教育、成人教育、终身教育以及那些采用自由学习手段来学习的群体,在全日制高等院校中因采取网络辅助教学的模式,采用完全网络教育会存在大量的`弊端,现时代来说也是不现实的。

高等教育是青年一代投身国家事业前的一轮专业教育,高等院校肩负的使命是创造一批全面发展,具有精专业,高素质的人才,接受教育的群体不仅需要学习一套专业的课程,受到良好的教育管理,也是社会价值观的形成期。试想大部分时间对着电脑,学生缺乏与社会的接触,得不到现实世界观的影响,素质如何得到全面发展。

计算机创造的教学环境有限,无论是视频,课件,学生们感受的是一成不变的机器教学,没有现实的课堂来的生动,印象深刻,而且现实的课堂中老师随机应变,同学集聚一堂,各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在一堂课中都可以变换多次,这样的教学环境无疑现在来说还是占首要的位置。

3采用网络辅助教学是很好的教学策略

集合网络的优势与在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全日制高等院校采用网络辅助教学,将是一个很好的教学策略,目前,国内高等院校基本采用网络辅助教学,然而,在这个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信息量的风云骤变,知识经济为主体的社会,怎样更有效的运用这一新的教学手段,更好的帮助教育改革,是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也是把顺应时代要求,紧跟时代节奏的大趋势。

目前大部分高校联人高速网络,并建有现代化的教学机房,学生个人电脑占有率也很高,能上网的条件充足,网络辅助教学更多的需要教育者思考怎样充分利用网络去教学、探索如何建设网络教育的问题。

3.1发挥校园网的优势

校园网的建设、运行和管理水平已经成为衡量高等学校办学条件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高校校园网不仅仅是向外界展示学校的一个窗口,更多地应该是资源共享、教学、管理于一体的互动平台。

3.2网络辅助教学的资源储备

网络辅助教育不同于传统教育,教师可以将课件、笔记作为资源共享,使学习不受时空的局限,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尽可能的使纸质图文数字化,制作高质量的网络教学资源、教学视频,更多地开放数据库等,用以不断增加网络学习的信息量,才是网络教学的基本点,否则网络资源的匾乏,学生不能充分利用这一煤体,网络教学也只是空壳。

3.3网络辅助教学的方法、模式

教学添加了网络成份,可以适当丢掉一些陈旧的教学方法,如可利用网络软件来展示枯燥呆板的公式演算过程;利用网络开拓学生的知识面,而不是光靠同学的回答或老师的补充,头脑风暴法改成网络风暴法等,定期开展一些教学视频或课件的评比,教师利用本专业的特点构建有专业特色的网络教学资源,借鉴国外高校网络的经验,创建符合本校特色的教学模式方案或课程设置。同时,网络相对自由的学习模式造成的负面效果不容忽视,因此网络辅助教学有待于教育者在实践中不断挖掘,扬长避短。寻找一条高效完善的网络教学方法和模式,我认为是网络教育的重点所在。

3.4网络教学的师资培养

要开展网络辅助教学,教师除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外还需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和网络知识,对教师进行相关专业技能(如图文处理、网络知识)的培训有助于更好的建设网络教学环境。此外,网络辅助教学我认为是大势所趋,为让老师对网络教学有更深刻的理解和应用,对教师开展相关教学的普及很有必要。

我国民间金融的利弊及发展建议 篇7

一、民间金融的积极作用

(一) 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包括中国农业银行在内的国有商业银行从利润最大化的角度出发, 大幅减少其在农村的信贷投放力度并缩减其营业网点。而农村信用社的资金运用日趋“商业”和“非农化”, 且信贷品种较为单一, 申请小额贷款的农户、个体工商户和农村小企业由于缺少银行系统需要的抵押品, 一般来讲都不容易得到金融支持, 农村地区的资金缺口难以得到解决。正是由于正规金融在农村的作用缺失, 使得民间金融有了其生存的必要性。民间金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村的资金需求, 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 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十分迅速, 目前中小企业上缴税收超过全国税收的50%, 在解决就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加速了我国的城镇化进程, 为我国经济带来了活力, 是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一支重要的力量。但是中小企业经营风险较大, 抗风险能力弱, 经营管理欠规范, 对银行而言中小企业贷款管理成本高昂, 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从自身经营角度出发, 信贷大幅向国有大型企业倾斜, 而对中小企业采取“惜贷”的政策, 使得中小企业难以得到贷款。与此同时, 受限于中国目前资本市场发展不够成熟, 其他融资途径的缺乏, 使得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这已经成为约束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以广东顺德为例, 根据相关介绍资料, 2万多家的中小企业和7万多户的个体工商户中, 有小额贷款需求的企业达到数万家, 但是大部分的中小企业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得到银行贷款, 资金缺口多达30多亿, 严重束缚了企业的发展。

与正规金融相比, 民间金融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作为一种较为自由灵活快捷的融资方式,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的风险, 缓解了中小企业的现金流压力, 满足了其资金需求。

(三) 优化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 提高金融体系效率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居民拥有越来越多的可支配资金, 但我国目前的投资渠道较为狭窄, 大多数的居民都是将资金存在银行, 而银行存款所能够提供的收益又非常有限, 庞大的民间资本迫切需要找到更好的投资渠道。民间金融的存在打破了正规金融垄断的格局, 与银行系统形成了竞争的态势, 其提供的收益更为可观, 且存款方式也较为灵活, 客观上吸引了一些寻找更好回报率的资金, 引导了资金的有效配置, 使得一些被排斥在银行信贷体系外的企业和行业得到资金支持从而得以顺利运行。民间金融的存在加快了正规金融的改革进程, 有助于构建富有竞争力的金融体系, 对中国经济制度的改革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民间金融的负面作用

民间金融在经济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正规金融在某方面资金投放不足的缺口, 拓宽了融资渠道。但与此同时必须认识到民间金融对经济也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因素。

(一) 不利于国家的宏观调控

受高收益率的吸引, 大量资金从银行系统中流出而投放到民间金融, 造成资金在体制外循环, 国家机构监管也十分困难。由于央行难以预测民间金融的货币量, 不能准确地掌握到相关资料, 造成金融数据失真, 从而不利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 也不利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二) 容易引发社会问题

与正规金融相比, 民间金融缺乏一套正规的风险防控制度, 没有存款准备金和贷款呆账准备金的严格要求, 而且由于其没有国家信用作担保, 一旦出现挤兑, 将很难得以生存。大部分游离于法规之外的民间金融, 贷款人需要承担很高的风险, 而借款人则需要支付高额的利息, 无论存贷双方的权益都无法得到法律的保障, 而且容易出现违法事件。如浙江女老板杜益敏高息集资7.09亿元, 其东窗事发时有1.28亿元未能归还, 她以集资诈骗罪被判处死刑。又如轰动一时的东阳吴英案, 因为非法集资7.7亿元, 也是以集资诈骗罪于2009年12月被一审判处死刑。近年来, 此类案件呈多发的趋势, 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和社会的稳定和谐。

(三) 扰乱正常的金融秩序

民间金融以高额的回报作为诱饵吸引资金从银行系统中流出, 且由于其利率往往比正规金融的利率水平高, 影响到正规金融机构执行国家的信贷政策和利率政策。无序的民间金融不利于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 从而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三、对民间金融健康发展的建议

(一) 正确认识民间金融

民间金融是建立在市场经济资源合理化配置的基础上的, 其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是我国金融市场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必须要正确认识民间金融, 除了要消除民间金融是“洪水猛兽”的观念, 还要消除对民间金融的歧视, 给予民间金融应有的地位和尊重。

(二) 建立健全法制

民间金融迫切需要法律的保护, 可以修订《贷款通则》, 参考香港的《放债人条例》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放贷人条例》, 让每个省按照实际情况尽快制定省级《民间借贷管理实施办法》, 从法律上界定非法集资和正常民间借贷的区别, 对民间借贷双方的权利、义务、违约处理办法等方面作出法律上的定义, 对借贷双方给予法律上的保护, 将民间金融阳光化。加强监管力度, 规范市场, 制订出一套市场准入制度, 加强对机构所有者的约束力度, 在有利于减少各类经济法律纠纷的同时也促进了民间金融的发展。

(三) 大力发展正规的民间金融机构

长期以来, 民间金融大都是在灰色地带生存的, 这并不利于民间金融机构的发展壮大。需要明晰产权制定, 放宽准入制度, 取消或降低目前限制民间金融发展的诸多门槛, 在法律的保护下大力发展民间金融机构, 如推广小额贷款公司就是一个很有益的尝试。目前各个地区的小额贷款机构试点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中。以广东省为例, 佛山市仅在2009年一年间就诞生了5家小额贷款公司, 目前已经累计发放贷款8亿元。众多小企业向小额贷款公司申请资金, 小额贷款公司可谓是门庭若市, 仅顺德利信公司, 开业半年就已经向136位客户发放贷款3.4亿元。但是在试点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如在税收方面, 小额贷款公司不属于金融机构, 所以在广东是按照工商企业的标准来征税, 税务负担较重。广东可以向江浙学习, 对小额贷款公司提供相应的税收优惠。至于征信方面,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民在2010年征信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大力推进中小企业、农户和地方征信系统的建设, 进一步规范征信制度, 加强对征信评级的监督, 这一点对小额贷款公司的工作开展极为有利。上海已经将小额贷款公司纳入了央行的征信系统, 而广东则还未开展此类服务, 这些经验都值得广东借鉴。

(四) 加强监督力度

以法规的形式明确民间借贷业务需要受到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督, 建立完善的监检测系统。建议各省根据自身情况, 明确人民银行支行和省银监局的监督职能, 并加强同省中小企业局的沟通和联系, 采集相关数据, 对民间金融的资金规模、利率水平、投放行业等指标进行监测, 根据国家发展的要求合理引导其投向, 避免重复建设, 加大宣传力度, 使民众对民间借贷有更多的了解, 保护正常民间借贷活动的进行。

(五) 健全担保体系

健全的担保体系能够对中小企业融资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为民间金融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各级政府部门应大力发展民间担保机构, 对担保机构采取补贴、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 以利于其发展壮大, 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也为民间金融提供后盾。

总之, 民间金融的健康发展需要政府、企业等方方面面的支持, 需要在法律法规的保护之下发展。必须正确认识民间金融, 并大力促进其发展, 以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邢增艺, 蒋琳, 戴鸿广.规范与引导我国民间融资规范发展[J].当代经济, 2009, (11) 下.

[2]韩红莲, 李靓靓.加快民间融资步伐, 推动河北经济发展[J].特区经济, 2010, (2) .

浅谈网络对青少年发展的利弊影响 篇8

关键词:青少年 网络发展 影响

自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在中国兴起以来,信息网络化的浪潮迅速席卷中国,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工作学习方式等各个领域。据统计,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突破4.5亿大关,达到4.57亿,其中30岁以下的网民占58.2%,学生占30.6%[1]。短短13年过去,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青春世界。因此,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尤为深刻。互联网为青少年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数字化生存”空间。如果说“50后”、“60后”是“广播一代”,“70后”是“电视一代”,那么“80后”特别是“90后”则是“网络一代”,他们的学习、就业、和日常生活,无不与网络紧密相联[2]。

1、网络对青少年发展的正面影响

互联网被称为“无边界的媒介”,是一个被无数局域网连接起来的世界性的信息网络。互联网具有开放性、超越时空、隐蔽性[3]。网络社会是一个没有地域、没有边界、没有设置种种障碍的社会,那里实现了人人平等的伟大梦想。网络青少年因此而蔑视一切既定的权威,一切限制,在网络空间中倾注了极大的热情来铸造一个没有既定秩序,沒有权威,人人平等、自由,资源全球流动共享的公平社会。

1.1有利于青少年非线性思维方式的形成

线性思维方式强调事物的先后顺序,对事物的认识从头到尾都遵循单一的顺序。而在网络中大量使用的超文本阅读方式是以网状形式来构筑和处理信息的。它是一种跳跃式的、综合的非线性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改变了传统线性思维所固有的较狭隘、死板的弊端,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发散性思维、拓展青少年的思路,有利于帮助他们正确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4]。

1.2拓宽求知途径,发展创造能力

目前在我国教育资源不能满足需求,随着国内几大互联网的崛起,为青少年求知学习提供了广阔平台。通过在网上阅览各类有益图书,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有助于青少年不断提高自身技能,拓宽视野,提高综合素质。同时,网络创业的神话、网络平等的故事激励着大量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知识与创造力的重要性已越来越深地植根于广大青少年的心中。他们面临最重要的任务不是获取已知,而是以高度的想象力去创造和运用新知识使自己在创新观念、锻炼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内容等方面都得到提高、升华。

1.3增强交流能力,促进个性培养

网络高效、快速、方便、独特的交流方式与当代青少年偏于好奇、乐于幻想、追求独立的要求相吻合。同时,通过上网可以加强青少年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培养他们的人际交流的能力,使青少年的政治视野、知识范畴更加广阔,从而有利于全球意识的形成和提高综合素质。通过网络青少年获得了提供各种信息的渠道,增强了社会参与度,开发了内在的潜能。当全世界缤纷多彩的信息资源集结在青少年的面前,他们的视野、心胸会与以往完全不同。

2、网络给青少年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类送来福扯的同时,也为我们提出了新的难题。

2.1道德感弱化,违法犯罪增多

正是由于网络社会的虚拟性,类似于传统“熟人社会”中道德他律的种种“外力”,在网络社会中相当程度上失去了作用,导致道德约束力弱化,造成道德危机。更有甚者,把网络社会视为“道德的真空”,认为“在网络世界里只有能力的高低,没有道德的善恶”。在道德感弱化的同时网络的虚拟性与现实责任的冲突弱化了部分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致使部分青少年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任[5]。

2.2网络上瘾,影响健康问题

由于青少年处于身心发展的阶段,生理和心理机制的发展尚不完善,缺乏必要的判断能力,自我约束和控制的能力偏弱,同时青少年的反叛心理强,好奇心强,因此极易陷入网络亚文化的泥沼,苦苦不能自拔。长此以往,就会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逐渐脱离和排斥原来的生活环境,乃至荒废学业或者事业,闲散于社会[6]。而长期上网会引发青少年网络孤独症,人际情感淡漠,对现实社会产生不认可甚至逃避的心理;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会诱发青少年的双重人格障碍;网络操纵时间失控,还会导致网络成瘾症,甚至出现精神障碍、自杀等情况。长此以往,对于整天沉溺于虚拟网络的青少年的社会化产生严重影响[7]。

2.3价值观扭曲

网络文化是依附于网络技术的现代层面的文化,是网络时代的人们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模式,网络文化有健康和不良的网络文化。其中,不良的网络文化是指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色情文化、黑客文化、暴力文化等文化形态。网络青少年是指与网络时代共同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他们这一特殊的成长背景使他们必然成为未来网络世界的中流抵柱,但是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和道德形成的关键期,极易受外界影响、可塑性强、自制力不足、实践经验少,因此,不良的网络文化容易扭曲青少年的价值观、淡化理想、使青少年过分注重实现自己的价值[8]。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已经步入信息化社会的今天,网络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特别是对青少年来说,网络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因此,绿化网络文化、完善网络法规、提高青少年工作者的技能水平为保证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网络环境的健康与否显得越来越重要。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1-02-21)[2011-05-24].

http://research.cnnic.cn/html/1295343214d2557_1.html.

[2]郗杰英.深入研究“网络一代”,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J].中国青年研究,2011,(2).

[3]洪守义.一种全新的民主生态——试析青年网络政治参与[J].中国青年研究,2011,(3).

[4]王宁霞,王斌,魏然.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心理分析及防治[M].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 8.

[5][8]张华强.不良网络文化下的青少年犯罪[J].青少年研究,2008,(1).

[6]钱炯.网络亚文化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2,(2).

上一篇:[思品论文]思品课教学改革刍议下一篇: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