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原理基础实验(推荐10篇)
一 制定了课程标准。
二 制定了考核大纲。
三 制定了考试改革方案。
四 制定了课程改革组织方案。
通过本次课程改革,主要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控制,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能比较完整地掌握记账、算账、报账的会计核算程序,加强学生对实践环节的掌握,制定的文件如下:
文件一 会计专业考核改革方案
根据学院和系部课程改革精神,会计专业初步定为《会计学原理》为核心改革课程,对此初步拟定本门课程的考核改革方案。
一、课程总体情况说明
《会计学原理》是高职高专会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本课程主要介绍会计学的基础理论、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以及会计核算工作的主要步骤等内容,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会计的基本理论,初步掌握会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以及今后从事经济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考核设计思想说明
1、考核改革目的通过本次课程考核改革,主要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控制,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能比较完整地掌握记账、算账、报账的会计核算程序,加强学生对实践环节的掌握。
2、考核原则
突出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原则,即过程考核主要侧重考核学生会计操作能力和实际分析能力;期末考试主要侧重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课程考核总体方案
(一)过程考核(50%),由以下三种考核形式组成:
1、会计模拟实验(30%)
实验目的:主要加强学生会计操作能力。
实验要求:学生要按照要求根据相应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简单的会计报表,教师要监督并指导学生实验的全过程,最后上交所有的资料,并填写实训报告。
2、课程实践(10%)。
实践目的:使学生熟悉企业会计环境,对企业会计机构设置、岗位分工等有所了解。
实践要求:教师要组织学生在一个学期内完成一次企业实地考察,学生根据考核过程,结合搜集的资料,完成一份调查报告书,并对报告书进行解释和说明。具体要求有:
a、写出所调查单位的基本概况,包括单位名称、组织形式、行业类型、主要经营业绩指标等。
b、通过考察会计机构的设置,了解会计岗位设置原则、不同岗位的要求等。
c、通过和会计人员的交流,了解会计工作流程和会计工作中注意的事项。
d、通过和企业负责人的沟通,了解目前企业对会计人员素质的要求,使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和方向。
上述考核学生如有无故不参加者,又没有上交所有资料,则考核不及格不能参加期末考试。
3、平时成绩(10%)
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考勤、老师布置的作业,通过老师在过程中的严格考核,期末时最后给予成绩,本成绩占总成绩的10%。
(二)期末考试(50%)
期末考试是指学期末按照教学要求进行的综合考试。着重对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考查,该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50%。
1、考试要求。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够牢固掌握其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考试方式。采用闭卷考试,答题时限为100分钟,满分为100分,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
文件二 《会计学原理》考核大纲
一 编制依据
按照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规定,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能适应当代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及较高的综合素质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会计专门人才。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具有扎实的会计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并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和熟练计算机操作能力。能在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业务、财务管理等工作。
b 考核方式:要求学生做出每个模块后上交资料,老师审核后对每个模块中的部分数据与体
现的理论知识的来由给学生提问,要求学生能回答出来,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成绩。
(二)综合能力(终结)考核
能完成从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薄、结账到编制会计报表的整个账务处理程序。
三 课程总成绩构成单项能力)∶(综合能力)= 5:
5文件三 《会计学原理》课程标准
一、总论
(一)课程定位
《会计学原理》是会计职业的入门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对后续专业课程学习起支撑和导航作用。同时也是计算机信息管理、证券投资等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
(二)改革理念
本门课程运用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理念,以会计岗位的工作过程为主线,以会计的主要工作任务为核心,以培养会计职业能力为基础,以规划会计职业生涯为目标组织课程内容,达到了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的有机融合,为适应会计职业的岗位要求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主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经济管理理念,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知识与基本原理以完成会计的5个核心工作任务,具有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基本技能,初步养成“严谨细致、诚信守法”的专业气质。
(二)分目标
1.能够准确的填制、审核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2.能够准确的根据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
3.学会对财产进行清查;
4.能够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选择账务处理程序;
5.能够编制简单的会计报表;
6.根据经济业务准确编制会计分录。
三、课程内容标准
(一)选择方案
针对该课程的特点与学生学习中的困难, 笔者认为应该加强《会计学原理》课堂教学的实验教学。实验教学采用贴近实际生活与实务工作的形式, 形成形象、生动的示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使学生参与到实验中, 深化对会计基本理论的理性认识, 提高会计实务操作技能。
一、组织课堂实验教学的意义及其应用实例
1.组织课堂实验进行会计基础理论的教学
《会计学原理》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包括会计要素、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会计恒等式、会计循环和账务处理程序等。这些基本理论对于初学者而言是枯燥难懂的, 这时可以通过实验教学引入介绍会计学原理的基本概念与知识, 让学生在实验中深入基础理论的学习。
例如:在介绍会计要素及会计恒等式时, 由于学生是首次接触这些专业术语, 要想学生深入理解这些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仅有理论教学学生可能会觉得非常陌生, 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可以组织一次课堂实验, 让学生对会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有感性认识。
教师先准备一部分现金, 金额可以尽量在100元以内, 然后随机邀请一位同学上来, 拿出自己身上所带的现金并当面向其他同学数清。教师在此假设实验前提, 即现在将该位同学看成是一位个体经营者, 现在让他经营教科书的贩卖活动, 启动资金由教师借给他的资金和他本人的自有资金组成。然后开始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请问该位同学的现金共有多少?这些现金是由他拥有和控制的吗? (引入资产的概念) 。该项资产是该位同学经营活动所必须的, 请同学们看一下, 他的资产有几部分组成? (引入资产具体组成的多样性) 资产总额有多少?提问该位同学有负债吗?如有, 金额是多少? (引入负债的定义) 。然后请同学们将该位同学的资产总额与他的负债总额相减, 观察计算结果。教师总结:可以发现, 该部分的金额正好是该位同学提供的自有资金的数额, 因为该部分资金归他所有, 所以他对该部分资源有要求权, 我们将这种要求权称之为所有者权益。同样的该部分资源的另外一个部分是教师给提供的, 教师作为资源的提供者, 对该部分资源也有某种要求权, 会计上将这种要求权称为债权人权益。因此可以推出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此后随着实验的深入, 该同学进行教科书的经营业务, 该同学需要购买图书作为经营的基础, 发生了成本费用, (引入费用概念) 。然后再以一定的价格出售给需要的同学, 因此形成了收入 (引入收入概念) 。最后根据实验的结果总结发现该同学有可能形成利润也有可能因为经营不善形成亏损。引出利润=收入-费用等式。并发现不管经营结果, 任何经营活动都不会破坏前面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恒等式。
因此, 同学们通过实验可以很快理解这些会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而不仅靠“死记硬背”概念。
2.织课堂实验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
会计学原理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 包括设置账户、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复式记账、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与编制报表等。由于学生在此之前未接触过会计实务工作, 如果仅靠课堂讲解教材, 学生很难有感性认识。组织课堂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参与到实验中, 通过实验掌握会计的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
例如:在讲授到会计凭证这一章, 其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这也是学生在今后实际工作中会遇到的实务问题, 因此这一章的讲解对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至关重要。如果仅按照教材“纸上谈兵”, 由于学生未接触过凭证实物与实务工作, 可能很难理解。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课堂实验使学生对会计凭证有直观理解, 可正确进行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教师先准备一些会计凭证, 有原始凭证如各种发票等, 还有一些企业的实际记账凭证。假设教师为企业的采购人员出差归来须向企业财务人员报销差旅费, 同时邀请同学们分别担任企业的出纳人员与财务人员。首先教师可讲解一些企业报销的基本规定与常识, 使同学们对实际企业的报销实务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开始自己的报销过程, 在这之中教师可将一些不符合凭证填制规范要求与报销规定的凭证用于报销。在报销过程中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现有知识与主观判断审核是否给教师报销费用, 然后根据同学们审核报销的结果结合教材进行知识的讲解。
通过实验提供的各种凭证学生可了解会计凭证的种类, 通过报销过程了解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要求。
在实验中同学们对会计凭证有了直接的感观认识, 就很快能接受与理解教材中关于会计凭证的基本知识, 同时同学们直接参与了模拟的报销审核过程, 加上教师针对实验结果的讲解掌握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这一会计基本方法与操作技能。
二、运用实验教学应该注意的事项
实验教学可以形成形象、生动的示范, 它是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能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降低学习难度。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应该注意提高教师个人业务水平, 注意理论教学与课堂实验的结合, 注意多种教学手段方法的结合运用。
1.提高教师的理论与业务水平
实验教学对教师的理论与业务水平提出很高的要求, 教师须有把握实验的能力。教师须在实验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根据不同的议题选择适当的实验。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在实验中学生可能出现各种不同的反应与问题, 教师要对这些不同的反应与问题有充分的准备与规划, 能够针对学生的反应灵活应对, 解决学生们在实验中发现的问题, 顺利组织实验。在实验中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 也是引导者、协助者。因此实验教学对教师的个人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和课堂实验的把握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在会计学原理教学中运用实验教学手段要注意提高教师的个人理论水平与业务能力。
2.在理论教学中贯穿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以其形象、生动的示范可以使学生对会计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技能形成感性认识, 但是在运用实验教学时我们还要注意不应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分开。我们要在教师将基本理论与基本概念讲解清楚、透彻明了的基础上进行实验教学, 在学生理解掌握基本理论与概念的基本上让学生进行实验以加强学生对理论与方法的感性认识。可以说实验教学从根本上还是为理论教学服务的, 组织课堂实验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理论, 掌握技能。因此我们说实验教学不应该脱离理论教学而进行, 要在透彻的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有目的地进行实验教学。
3.注意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会计学原理》教学最显著的特征在于其会计理论与会计操作能力并重。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兴趣, 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等方面有其独到之处, 但是其不能完全替代其他的教学方式。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往往需要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除上文中所述, 要达到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相辅相成之外, 在《会计学原理》的教学中还要注意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可在教学中引进课堂讨论, 运用企业实际案例进行教学, 并在课程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整个会计基本核算过程的会计模拟实验或者是实训教学。要注意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各种教学方法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
参考文献
[1]熊微:会计学基础教学模式探索[J].会计之友, 2007年第2期上
[2]倪晓丹:基础会计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
[3]姜丽明如何加强:会计学原理的实践教学[J].中国科技信息, 2005年第14期
[4]申俊玲:提高基础会计学教学效果的方法探析[J].统计与咨询, 2006年4月
目前,高等院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都开设了基础会计课程,此方面的会计教学已成为高等院校教学的重要内容。但从现有的相关资料来看,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研究成果较少,针对高职高专院校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实验教学的研究成果更少。因此,开展高职高专院校管理类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实验教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明确教学的目标
高职高专院校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应用型管理人员;基础会计课程是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会计知识在管理类学生的知识体系中起支撑作用,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的重心应是管理,要从管理的角度来认识会计、学习会计。因此,基础会计实验教学的目标应是:缩短会计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了解会计的职能、会计工作的组织形式、会计领域特有的理论和方法,理解财务资料的含义及其形成过程、懂得如何获取和使用会计信息,提高运用会计信息进行科学管理和决策的能力。
二、校内实验室及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会计理论知识与会计实际工作存在着差异,无论是对于会计专业还是对于非会计专业,会计实验通过模拟真实的、不同会计主体的环境,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能够缩短会计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使学生对会计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深刻、全面。只有通过会计实验,才能真正懂得何谓会计,才能认识到会计对经济业务的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能体会会计信息的产生过程,为未来的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会计实验教学必不可少。要搞好实验教学,必须要加强校内会计模拟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在校内建有必要的会计模拟实验室,实验室内要求使用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挂图等资料要齐全。校外实习基地可提供参观学习的机会,使学生能够了解到企业内真实的会计工作组织形式、会计工作流程、会计的岗位牵制制度等。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可以充分利用各个专业的对口实习基地,比如:旅游管理专业可以到旅游实习基地的企业财会部门参观学习,物流专业到物流实习基地的企业财会部门参观学习,这样做既能节约经费开支,又能使会计实验落到实处。
三、实验教材的建设
教材规定了教学的内容,是教师授课的依据和参考,也是学生求知复习之本,教材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的教学效果,而目前尚无专门针对高职高专院校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实验教材,所以迫切需要大力加强教材建设。在实验教材内容的设置上,笔者根据多年的财务会计工作及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实验教学经验,认为应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会计基本技能;二是专题实验;三是综合模拟实验。
(一)会计基本技能。包括点钞与验钞、会计数字的书写规范。会计专业的学生有专门的会计技能训练,而高职高专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只开设一门基础会计课程,增加会计数字的书写规范是为后面的填制凭证与登记账簿准备的,是会计手工记账的前提条件,同时也能够解决学生今后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开票等需要书写的问题,会计数字的书写规范安排在填制凭证之前。点钞与验钞是针对管理类专业学生毕业后常常与钱币打交道而设置的,点钞与验钞可以安排在学期初进行,虽然此项实验对会计理论的学习没有什么影响,但能够提高学生学习会计的兴趣。
(二)专题实验。围绕基础会计教材的内容而设置,主要有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简单的成本计算、账簿的登记、存货的计价方法、银行存款调节表的编制、编制会计报表、简单的会计报表分析,增加会计报表分析的重点在于培养非会计学生利用会计信息的能力,体现会计教学的目的。专题实验内容用于在相应的理论课讲解之后作为随堂训练使用,加深对课程的理解与消化吸收。
(三)综合模拟实验。模拟企业一个月的会计业务,会计业务的选取既要典型又要全面,业务量以50笔左右为宜。综合模拟实验安排在基础会计理论课程结束后,使学生完成从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会计报表分析这样一个过程,能够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能力。在模拟材料的选择上要结合管理类不同的专业,使用不同会计主体的会计实务内容进行实验,体现专业特色。如旅游管理专业选择旅游企业的会计实务、房地产营销与管理专业选择房地产企业的会计实务进行实验,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专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还可以缩短学生的学校学习与就业后实际业务的认识距离,快速适应从学校到管理工作岗位的角色转变,对其未来将要从事的专业管理工作起到促进和提高作用,从而达到会计实验教学的根本目的。
四、实验教学应注意的事项
在实验内容的侧重、实验教学的组织形式、实验考核等方面应紧紧围绕非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来设计,要与会计专业相区别。
(一)实验内容的侧重。会计专业侧重于“生产”会计信息,侧重于使经济业务的核算得到正确的核算结果,非会计专业侧重于“消费”会计信息,懂得会计信息的产生过程,体会经济业务的核算特点与财务结果。在专题实验中,会计专业侧重于会计业务操作的训练,非会计专业侧重于验证会计方法的选择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如制造费用分配方法的选择对产品成本的影响,进而对产品的定价、销售决策的影响等;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对利润的影响等等。在综合模拟实验中,会计专业要求既要分工协作、又要岗位轮换完成对综合模拟资料的操作,非会计专业只需要通过小组分工协作来完成模拟资料的操作即可,不需要进行岗位轮换。教师在指导实验过程中还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组织管理方法等等。
(二)实验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组织不拘泥于学生的操作,而是将业务操作、小组讨论、专题分析、总结报告等形式结合运用,灵活多样。例如:实验结束后的实验总结,采用先小组讨论、后班级内汇报的形式,既要讨论分析本人在实验过程中取得的成绩与不足,也要讨论分析本组核算出的数据的准确程度,核算速度的快慢及其原因,通过实验对会计的认识,感悟等,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实验课程基础会计学原理实验专业财务管理年级2012级姓名
学号
日期 2013 年 6 月29 日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让学生正确理解各种经济业务内容,掌握各种记账凭证的具体编制方法和操作流程,正确填制各种记账凭证;学会设置、启用及登记账簿,熟悉账簿的构成、用途及各种格式账页的使用范围,学会总账与所属明细账平行登记方法,理解并掌握记账凭证核算形式;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结构和内容,学会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的编制方法。
二、实验过程
1、审核原始凭证
2、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编制相应的记账凭证;
3、审核记账凭证。
4、根据审核无误的收、付款凭证登记日记账;
5、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总账、明细账;
6、对账;
7、结账;
8、根据总账、明细账资料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
三、实验总结与体会
很高兴终于念完了《会计学基础》这门课程,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关于会计之类的课程,这个学期虽然学习时间不长,但还是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以下是我对会计学的一些感触与想法。
经过半年的学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会计学基础的知识。虽然时间不是很长,但是经过老师细致的讲解,使我对会计这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有了一定的了解。深知会计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企业运作中。在学习当中我了解到会计要素,如果对会计要素进一步细致划分的话,就产生了会计科目,会计分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同样,会计电算化、会计制度设计、财务管理、审计也都要以基础会计为基础,所以,基础会计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我认为,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建立和实施会计制度规范了企业的会计核算,提供了真实完整会计信息,规范有序的会计制度也对企业的健康有序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控制成本方面。而且会计部门是企业的信息中心,为了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我们必须真实完整地提供会计信息,不做假账。必须以《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为基础和准绳进行会计核算,话说回来正是因为基础会计的重要性,所以,我们从态度上应该重视它,认真学好它,提高学习的兴趣。在强调它的重要性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基础会计毕竟只是基础会计,它的内容是基础的,所以我们学习的时候一定把它定位在这样一个高度:对基础会计中的知识以课本知识为主,不要进行太多太深的扩展,对会计核算的流程只要有一个全面的基本了结。
在学习完会计学原理后,我们开始上会计学原理实验课,是学完原理后的操作课,非常有意思的课程。
上实验课首先要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将凭证准确登好。开始是我还有些手忙脚乱,但熟悉后就得心应手了。记账凭证完成后,我就开始了登明细账、总账的工作,这一部分的工作必须细致认真,我对比了我第一次做账时留存下来的几页账页,我发现上次我的做账过程极为混乱,有的是余额栏从某一行开始加错数字,有的是漏填了某一笔业务,还有的明细账同一个科目的二
在基础会计模拟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涉及的教学设施主要有硬件设施及软件设施两个方面。其中,硬件设施包括实验机房、仪器设备、财务软件等实物设施;而软件设施主要包括管理体系、教学模式及各种规范标准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在建设教学设施的过程中,也应从上述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民办高校应培养一批业务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的优秀技术人才;其次,应进一步加强各个实验室之间的联系。会计电算化并非一门独立的专业,其涉及各个方面的知识内容。因此,高校应全面加强硬件及软件方面的建设,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
3.2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
为了确保民办高校的基础会计教学质量,应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同时,在制定实践教学方案的过程中,应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入手,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及教学教材,制定完善的教学方案。同时,在制定教学体系的过程中,教师应正确掌握会计电算化的教学理念,并将其融入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从而完善教学体系的建设,提升学生的会计思维能力。
3.3完善教材的建设及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教材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教材中的内容及教学方法,对学生接受知识、掌握知识及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有一定的影响。换言之,学生综合能力及专业素质,与教材改革及教材建设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为了能够保证整体的教学质量,教师不应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教材,应充分结合经济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更新,将新技术、新方法及新理念等内容,充分融入新的教学教材中,使学生能够掌握全新的知识体系、实践技能。同时,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应充分听取具有会计电算化实战经验扥教师的意见,并在此基础上确认实训内容及方法,培养出满足社会实际需求的综合应用型人才。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民办高校基础会计模拟实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教学设施不完善、缺乏合理教学体系及教材建设方式落后等方面的问题;高校应从加强教学设施建设、构建合理教学体系及完善教材建设及改革等方面入手,彻底解决该课程教学中的问题,进而提高整体的会计课程的整体教学水平。总之,基础会计模拟实验课程对高校学生的会计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应对其给予充分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张斌.《会计模拟实验》体验式教学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10).
[2]郭丹.“一基三实”发展思路下《会计模拟实验》课程教改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7(41).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 会计的含义、职能与目标
一 会计的含义
会计是指已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过程及结果进行全面、系统、完整的反映和监督,以达到预期目的的管理活动。
货币 价值管理
二 会计的基本职能
1.会计核算
是会计的首要职能,也是全部会计管理工作的基础。会计核算是通过价值量对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并进行公正报告的工作。
基本特点:1 主要从价值量反映经济活动状况
货币量度(主要)、实物量度、劳动量度(辅助)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经济活动的全过程经济反映
事中、事后核算的同时,分析预测未来
1.会计监督
通过预测、决策、控制、分析、考评方法,促使经济活动按规定要求运行,以达到预期目的。
基本特点:1 通过价值指标进行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
事前、事中、事后监督
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相辅相承的三 会计目标 指会计工作的终极目的。即提高经济效益。
会计核算的目标,划分为三个层次:满足政府宏观调控的需要、满足投资者进行决策的需要、满足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的需要
第二节 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
一 会计对象
任何一个单位要进行经济活动,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如货币资金、原材料、设备、厂房等。同样,也要消耗一定的物质。这些物资资料总是有一定的来源的,也会有一定的去向。因此,会计的对象是以价值量反映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资金运动过程。
企业资金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来自于债权人——形成企业的债务 一是来自于投资者——形成企业的所有者权益
二 会计要素资产
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有企业拥有或者可以控制的经济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包括实物资产与非实物资产。
特征:(1)能带来经济利益(2)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3)拥有或者可以控制
(4)能以货币计量
资产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是指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存货等。
非流动资产是指不符合流动资产定义的资产。包括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负债
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会流出企业。
包括流动负债与非流动负债 特征:(1)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
(2)会导致经济利益会流出企业
(3)能以货币计量
流动负债是指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润、预提费用等。
长期负债是指不符合流动负债定义的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所有者权益
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
特征:(1)仅对净资产享有所有权是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
(2)金额的确认、计量依赖于资产与负债
会计恒等式 资产=权益
资产=债权人的权益+所有者权益收入
是指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总流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及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特征:(1)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总流入
(2)形成的经济利益是实实在在的(3)伴随着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
5费用
是指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出。
特征:(1)为取得收入而付出的代价
(2)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出利润
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全部收入减去全部费用后的余额。会计恒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三 会计恒等式的恒等性
例见 P11——P13 第三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准则
一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1.会计主体
是指会计核算服务的对象或者说是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所采取的立场及空间活动范围界定。
会计核算的对象是该主体自身的财务活动。
会计主体与经济法人不是一个概念
1.持续经营
是指企业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会面临破产和清算,而是能持续不断的经营下去。
时间范围的界定
1.会计期间
是指将持续不断的经营过程划分为首尾相连、间隔相等的会计期间。
一般以公历时间划分
1.货币计量
是指以货币来反映一切经济活动,即会计记录必须以货币计量。
我国的会计核算规定在我国境内的企业一般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以外币业务为主的企业,也可以以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二 会计核算的行为规范
1.总体性要求的原则 1 谨慎性原则(稳健性原则)P16 2 有用性原则 P17 3 权责发生制原则 P17 凡是属于本期的收入,无论款项是否收到,都是本期的收入;属于本期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支付,都是本期的费用;凡不是属于本期的收入,无论款项是否收到,都不是本期的收入,不属于本期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支付,都不是本期的费用;
举例说明
相对应的还有一种收付实现制
举例说明
1.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P17 真实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清晰性原则
(三)确认、计量要求的原则P17—P18 1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原则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都属于资本性支出实际成本原则(历史成本原则)配比原则
费用和与之相关的收入在同一会计期间确认经济性质上的因果关系时间上的一致关系
(四)例外原则P18 1 重要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第四节 会计方法
一 会计核算
二 会计分析
三 会计考核
四 会计预测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辽宁工程职业学院高职各个专业必开课程。不管什么专业的学生, 在毕业就业后, 他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知识。时常会有学生通过电话或网络向老师讨教Word或Excel在工作应用中遇到的问题。这种情况, 值得我们信息中心的老师深思: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过程中, 哪些方面出了问题?
我们经过教研室教师开会研讨、学生访谈等方式, 发现现有的教学方式有以下不足:第一, 现有的教学方式还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性;第二, 课前, 学生缺乏知识的预习、自学和资料的搜集整合, 学生基本不参与课堂的设计, 所以学生的自学能力、多维思考能力、活动设计能力、应变能力相对较差。第三, 由于缺乏市场调研, 学生的学习资源比较单一, 而且各个专业学生所学习的内容和侧重点完全是一样的, 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专业特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笔者尝试主题式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的应用改革。
二、主题式教学模式实施注意事项
在设计并实施主题式教学改革的过程中, 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主题的设计
主题内容是指教师和学生共同制定的教学主题, 它源于课程内容, 又高于课程内容, 是教师以既定的课程内容为原型, 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和教师本人的教学经验进行课程再开发的结果。
主题可以由教师确定, 也可以由学生决定, 还可以师生共同开发。一般来说, 在学习者还没有主题学习经验时, 主题应由教师来选择。当学习者熟悉主题式学习方式并完全适应时, 可以由师生共同选择主题或由学习者独立选择。学习者会对自己选择的主题抱有极高的兴趣, 在学习过程中, 会表现出超乎想象的学习热情;但教师应加以适当的引导和监督, 防止学习者选择的主题偏离课程标准。
2. 学习活动的多样性与开放性
学习活动的设计要体现出多样性与开放性特点。主题式教学应结合学习者的心理特性、知识水平以及课程标准、学习环境、信息技术条件等因素设计不同的学习活动方式, 不能一味地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同时, 学习活动应具备开放性。其好处一方面体现在教学主题的选择具有开放性, 它是垮学科甚至跨领域的。另一方面, 体现在时间与空间具有开放性, 它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的那几十分钟, 它可以是现实空间的任何自主时间, 也可以是由信息网络技术所提供的虚拟空间。
3. 教师适当调控, 发挥主导作用
主题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发挥学习者的自主探究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完全放手。在主题教学活动过程中, 学习者的兴趣变化有可能使学习活动偏离主题, 甚至脱离了教学目标, 这时, 教师应及时加以调控, 指导学生回归主题。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 教师对学习者的协作学习、学习资源、学习方法等应及时加以协调、指导、控制, 使学习者按照教师搭建的框架去学习和建构知识。
三、主题式教学模式在会计电算化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的应用
1. 会计电算化专业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的需求
对于会计电算化专业来说, 涉及的制表与计算、分析统计比较多, 而Excel是一个电子表格处理软件, 相对于一些专业的软件来说, 它的应用范围广泛, 操作简单, 容易上手;它的功能很强大, 不仅能够制作日常工作中的各种表格, 而且还可以普遍运用于报表处理、数学运算、工程计算、财务处理、统计分析、图表制作等各个方面, 同时, 还提供了丰富的财务函数、数据库管理函数以及数据分析工具。通过运用这些功能, 会计人员可以进行会计处理、财务分析、统计分析、线性预测, 并制作各种数据分析表, 编制各种分析模型, 所以Excel是该专业学生学习的重点。
2. 针对会计电算化专业, 对Excel应用部分的主题设计
通过市场调研及对会计电算化专业课教师的访谈, 笔者了解到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及工作、学习内容, 由此设计了与该专业相关的主题内容:“会计凭证知多少——会计凭证的制作”“你会记账吗——日记账管理系统的制作”“你会计算工资吗——薪酬管理实务”。
(1) 会计凭证知多少——会计凭证的制作。制作会计凭证是企业重要的日常会计工作之一, 是整个会计处理流程中的第一环节。本主题的设计目标是使学习者能够进行会计凭证系统工作簿的制作, 并从中学习掌握Excel工作表的制作及美化、Excel中插入图片和艺术字、输入数据等基本操作。
(2) 你会记账吗——日记账管理系统的制作。设置和登记账簿, 是企业会计核算处理流程的一项核心工作, 是企业会计处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将账务管理分为日记账和分类账两部分, 本主题的主要内容就是利用Excel进行日记账管理系统的制作。通过完成本主题, 学习者能够进行日记账系统工作簿的制作, 并从中学习及掌握Excel中公式、函数的使用。
(3) 你会计算工资吗——薪酬管理实务。薪酬管理是管理单位职工每月的各项薪酬, 包括基本工资、考勤扣款、奖金、福利补贴、社会保险扣款等。利用Excel进行薪酬管理能提高工作效率, 并规范管理企业人员的薪酬, 同时也为查询、汇总、管理工资数据提供极大的便利。本主题的设计目标是使学习者能够利用Excel进行薪酬管理系统工作簿的制作, 并从中学习及掌握Excel数据清单的制作, 有关函数的应用, 数据名称的定义方法, 数据分类汇总和数据透视表、透视图的制作方法。
3.教学实施
实验班级为15级会计电算化 (1) 班 (实验班) 和15级会计电算化 (2) 班 (对照班) 。两个班级的学生入学时随机分班, 基本情况大致相同, 授课地点、任课教师相同。
自2015年9月以来, 笔者对15级会计电算化 (1) 班实施主题教学。因为学生刚刚接触这种教学模式, 所以第一个主题“会计凭证知多少——会计凭证的制作”是由教师提供的。在学生了解了主题教学模式之后, 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请教专业课教师等方式搜集资料, 然后通过小组讨论、参考教师或网络专家的意见确定自己的任务目标。老师指导审核通过之后, 由学生实施。实施过程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让学生充分参与到通过知识构建形成整个思维的过程中来。最后, 每小组成果展示并评价。成果展示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评价体系多元化, 公平、公正、公开, 起到促进、激励和反馈的作用。
4.教学效果分析
(1) 主题式教学模式的积极促进作用。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 会计电算化 (1) 班 (实验班) 与会计电算化 (2) 班 (对照班) 有了明显差别。对调查表数据的统计结果如表所示。
结果分析:主题式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同时, 通过查阅资料、请教专业课教师等方式, 对会计专业知识有了初步了解或得到了巩固提高。在学习过程中, 通过小组合作, 让学生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同时意识到自己是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找到自己的价值。期末成绩是对学生知识和操作能力的一个考核。期末试题是一个综合项目的操作, 结果说明主题式教学使学生具备了综合项目操作能力, 学生知识自主构建, 实现知识结构化、体统化, 不易遗忘。主题教学涉及的知识面较宽, 不仅来源于教材, 同时源于网络、书报杂志、教师、同学。
另外, 实施主题式教学模式, 从整体上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和信息搜索能力。通过多元评价, 大部分学生能客观地评价自己, 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通过会计专业课教师反馈, 实验班专业课的学习氛围明显优于其他班级。
(2) 存在的问题。虽然主题式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但还存在以下问题, 需要我们加以改进。
第一, 实施主题式教学模式, 需要学生搜集资料, 自主探究, 所以需要的时间较多。在有限的教学时数下, 如何顺利地完成教学计划, 这是任课教师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第二, 跨学科的主题式教学模式涉及的领域较广, 势必对任课教师的要求更高, 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学习其他学科知识以充实自己。
四、小结
主题式教学模式将学习与学生专业相结合, 与学生兴趣相结合,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合作互助、多维思考、探索创新的能力, 让学生在知识的构建中和技能训练中生成关键能力和职业岗位能力, 为学生将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摘要:本文立足于辽宁工程职业学院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 研究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改革。通过主题式教学模式, 对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进行教学实践, 分析主题式教学模式对会计电算化 (1) 班学生的影响, 从而对主题式教学模式进行实验研究。
关键词:主题式教学模式,会计电算化,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毓兰.信息技术主题活动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1) :87-89.
[2]黄映玲.建构网络环境下的主题式学习[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6, (3) :35-37.
[3]王莉, 王萍.基于网络的主题探究式学习[J].职教通讯, 2005, (7) :46-47.
[4]杨蕾.基于资源的主题学习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 2003.
会计一词,是继承于于渊源已久的华夏文明,《周礼》曾记载:“岁终则会计其政。” 会计这一职业也早在尧舜禹年间便有设立。从汉朝为国家掌管财务的户部,到明清商品贸易繁多,上至商户大贾,下至客栈小铺,皆有掌柜之人。可以说,从古至今,百姓对会计自然是一点也不陌生。在还未学习这门会计学原理之前,我和大多数人的看法一样,认为会计不过是在账本上简单地记上几笔,能数清楚数既可,无须太多的精力。但是自从了解了会计学,对这门专业有了初步的认识以后,我这份天真的质疑渐渐地烟消云散了。
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哦组成部分,是不断适应社会生产的发展已经管理需求而不断地在在发展,同时也在不断地进行完善。如在人民平常的日常生产活动当中,会计既又对生产建设过程中消耗的人力物力得到消耗量进行审查,核算;也要对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成本进行可算,分析,控制,来达到合理地分配生产资源和人力资源投入,从而达到节省产能,充分发展可持续创造建设,为减少成本提供客观的数据理论依据,能更好地提升经济效益,创造更大的商品价值,促使人们节约劳动消费。
在不断地深入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会计学是一个处处充满细节,非常需要保证严谨客观地态度去看待问题,从前我认为,学习会计学和学习加减乘除并无异样,需要的是几下一串又一串复杂的计算公式,但却忽略了这门课的更重要的思想,那便是精确合理地去计算,精打细算;面授课的最后一堂课,老师为同学播放的一段“以会计学思维来面对人生”在我闹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视频中举得几个例子都令人印象深刻,其中一个例子便是将我们在大学期间的校园恋爱,当面临分手之际时,我们不能一味地盲目在爱情的糖衣炮弹中,也要审时度势,按会计学的专业术语则是所谓的“计算风险成本,及时止损”,虽然此番话一出,即可引得课堂上的同学们哄堂大笑,但是在玩笑之于,冷静地想一想确实是这个道理,如果覆水难收,双方都损失不少,何不就此打住,减少身心的投入,恋爱中时光青春便是本钱,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达成一段圆满的恋爱,不仅需要风险,也需要一定的决心。就像投资理财,遇到大跌大落的熊市,不能盲目坚信牛市将会到来,看清形式趁早撤资立场,才是应对风险的首要措施,再比如大学的职业规划,很多同学可能会考公考研,也可以在规划时用上会计学的视角,仔细分析,来节省时间成本,或是在是那时候及时止损。
桩基设计均应按以下两种极限状态的要求进行: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对应于桩基达到最大承载力或整体失稳或发生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对应于桩基达到建筑物正常使用所规定的变形限值或达到耐久性要求的某项限值,
所有各级桩基础,均应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计算,包括桩基的竖向(抗压与抗拨)及水平承载力、桩身及承台结构的强度以及桩基的动力与抗震作用效应组合。
课程名称
检测原理实验
学生学院
自动化学院
专业班级
2014 级物联网(2)班
学
号
3114001491
学生姓名
卢 阳
课程教师
潘运红
2015 年 11 月 23 日
实验一
热电偶测温及校验 一、实验目的 与要求(一)目的:
1.了解热电偶的结构及测温工作原理;
2.掌握热电偶校验的基本方法;
3.学习如何定期检验热电偶误差,判断是否及格。
(二)要求:
观察热电偶,了解温控电加热器工作原理;通过对 K 型热电偶的测温和校验,了解热电偶的结构及测温工作原理;掌握热电偶的校验的基本方法;学习如何定期检验热电偶误差,判断是否合格。
热 电偶 被
测
量
温
度
二、实验结 果和数据处理 三、结论
答:根据国家颁布的标准,据表 1 判断热电偶是否合格。
表 1
热电偶温度允许误差表 50℃ 70℃ 90℃ 110℃ 130℃ 150℃ 标准热电偶热电势(mv)1.7 2.8 4.1 5.5 6.9 8.3 2 1.6 2.8 4.1 5.5 6.9 8.3 3 1.6 2.8 4.1 5.5 6.9 8.3 4 1.6 2.8 4.1 5.5 6.9 8.3平均电势(mv)1.63 2.8 4.1 5.5 6.9 8.3 修正电势(mv)1.495 1.495 1.495 1.495 1.495 1.495 实际电势(mv)3.125 4.295 5.595 6.995 8.395 9.795 分度表温度(℃)5
被校热电偶热电势(mv)1.0 1.8 2.6 3.5 4.4 5.2 2 1.0 1.8 2.6 3.5 4.4 5.2 3 1.0 1.8 2.6 3.5 4.4 5.2 4 1.0 1.8 2.6 3.5 4.3 5.2平均电势(mv)1.0 1.8 2.6 3.5 4.38 5.2 修正电势(mv)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实际电势(mv)2.0 2.8 3.6 4.5 5.38 6.2 分度表温度(℃)5
两偶温度误差(℃)0 1 0 0 1 0 两偶误差(Δδ%)0 2% 0 0 2% 0
经 计 算,两偶误差在允许范围内,故此次试验所用的热电偶是合格的。
四、思考题 1.分析产生校验误差的各种因素,思考如何处理可以减小误差? 答:(1)炉温不够恒定,变动太大导致测量值不同,消除方法为炉温达到检定温度时,应确保炉温恒定才进行检定(在 5 分钟内温度波动变化不大于 1~2℃,观察标准热电偶的毫伏值)。
(2)冷端温度不为零度。消除方法为检定前要确保冰点恒温器内存在冰水混合物,这样可确保冷端温度为零度。
(3)直流电位差计忘记调零。消除方法为使用电位差计前先进行调零。
2.将平台上的热电偶转换开关打向左边,显示的温度值真实与否?为什么? 答:将转换开关打向左边,指示温度是标准热电偶 K 测试点温度,显示的温度与 E 分度热电偶有差别。当转换开关转向 K 分度热电偶时,温度数字温度并非为加热炉内温度,会引起误差。
热电偶名称 分度号 温度范围 允许偏差 镍铬—镍硅 K 0~400℃ ±3% 镍铬-锰白铜 E ≤300℃ ±3%
实验三
光纤位 移传感器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与要求(一)目的:
1.了解光纤位移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掌握光纤位移传感器的输入——输出特性。
(二)要求:
光纤传感技术是适随着光纤通信和集成光学技术而发展起来的新型传感技术。通过光纤位移传感器来测量位移,掌握这种传感器的特性。本光纤传感器为反射式,光纤采用 Y 型结构,两束多模光纤合并于一端组成光纤探头,一束作为接收,另一端作为光源发射,近红外二极管发出的近红外光经光源光纤照射至被测物,由被测物反射的光信号经接收光纤传输至光电转换器转换为电信号,反射光的强弱与反射物与光纤探头的距离成一定的比例关系,通过对光强的检测就可得知位置量的变化。
二、实验 结果和数据处理
X(mm)
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V(mv)
18.8 389.3 819 1146
1
X(mm)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V(mv)
763 681 6
399 363 332 304
三、结论 接收光纤光源光纤∆xX反射体变换器VVout光纤位移传感器光纤探头 图 5
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原理及接线 答:
光纤传感器测量位移的工作原理:
光纤传感器为反射式,光纤采用 Y 型结构,两束多模光纤合并于一端组成光纤探头,一束作为接收,另一端作为光源发射,近红外二极管发出的近红外光经光源光纤照射至被测物,由被测物反射的光信号经接收光纤传输至光电转换器转换为电信号,反射光的强弱与反射物与光纤探头的距离成一定的比例关系,通过对光强的检测就可得知位置量的变化。
****** 2 4 6 8 10 12V-X 曲线 位移距离如再加大,就可观察到光纤传感器输出特性曲线的前坡与后坡波形,作出 V-X 曲线,通常测量用的是线性较好的前坡范围。
思考题 1.与为什么要分析线性较好的范围? 答:这与光纤传感器的特性有关,当位移达到某一值以后,输出信号与位移不再呈线性关系此时达不到测量目的。
【会计学原理基础实验】推荐阅读:
会计学原理在线作业05-28
会计学原理期中考试07-25
会计学原理作业一10-09
会计学原理课后答案11-08
对口高职《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的探讨10-20
基础会计学试题05-25
财务会计的会计基础09-17
自考基础会计学试题11-17
《会计学基础》模拟试题07-28
会计学基础复习题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