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下雨了教学设计(共8篇)
活动设计背景
小班幼儿的认字能力差,通过字卡,图片,下雨时小朋友需要打伞等。
活动目标
1.在老师的引导下大胆想象,愿意在同伴面前讲述。
2.愿意尝试小段文字的阅读。
3.认识“顶、蘑菇、伞、芭蕉、荷叶、折、手帕”等字词。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激发想像。
2.巩固认字识字。
活动准备
1、故事相关的图片四幅,字卡若干。
2、大图书一本,小图书人手一本。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放录音)“听,是什么声音?”(打雷、下雨)
“放学的时候,突然下雨了,如果没有雨伞,怎么办呢?”(幼儿讨论)
二、激发说话欲望,潜意识感知目的字
1.“放学啦,小白兔、小黄狗、小青蛙和小娃娃走到幼儿园门口,突然下雨啦,可是他们没有伞,怎么办呢?”(出示字卡“伞”)
2.出示图片一:“兔妈妈来了,小白兔是怎样回家的?”
(出示字卡“顶”、“蘑菇”)
3.出示图片二:“小黄狗顶着什么伞回家的?”(出示字卡“芭蕉”)
4.出示图片三:“青蛙妈妈带来了什么?小青蛙心里觉得怎么样?”(出示字卡“荷叶”)
5.出示图片四:“娃娃的妈妈没有来,怎么办呢?请小朋友帮她想想办法。”(出示字卡“折”、“手帕”)
三、完整讲述,进一步感知目的字
1.教师启发:“小动物们回到了家会怎么样?我们看着图来编一个故事,把小动物们怎么回家的、心情怎么样都编进去,好吗?”
2.幼儿尝试看图讲述故事。
3.幼儿讲述故事时,教师适当指点目的字,以加深印象。
四、游戏“买雨伞”,巩固目的字
提供音乐、背景,创设下雨天的情景。
“我们要回家啦,看,下雨啦,你想买什么伞?快去挑选吧!”(雨伞后面有字)
五、尝试小段文字的阅读
1.教师启发:“刚才小朋友自己编了一个故事,现在,老师来讲一个故事,听一听,我是根据什么讲的?”(教师边看文字边讲故事)
2.幼儿尝试阅读大图书。
六、延伸活动
幼儿边阅读小图书,边用颜色笔将认识的字圈出来。
教学反思
本学期,我们结合主题课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了给孩子们创造一个优美整洁且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环境,我们充分利用各片场地,设计最佳的区角位置,还利用走廊一角,布置成“春天一条街”把孩子们和家人一起制作的手工作品陈列出来,很受小朋友喜欢,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小手也变巧了,还锻炼了他们的耐心,孩子在教室里追跑打闹的现象也少了。
俗话说:“没有规矩,难成方圆”。良好的常规可以使幼儿的生活具有合理的节奏,使神经系统得到有益的调节,有利于培养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为今后的生活和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当然常规也不是以牺牲幼儿的个性、快乐为代价。我班有个别幼儿生性好动,比较调皮,我们两位老师步调一致,共同合作,重抓教育,使小朋友逐渐能互相帮助、关心集体,捣乱的小朋友少了,热爱劳动的小朋友多了。
中班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而且自我服务的愿望和要求日趋激烈,我们抓住孩子这一心理特征,开展了“值日生轮换制”,让做值日生的孩子负责发蜡笔、分点心,摆椅子……抓住这些细小的机会,既培养了他们为同伴服务的能力,而且督促了孩子的自律,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促进了整个班风班貌的提高。
借助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网络教育资源, 增加课堂教学及学生学习信息量,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信息技术操作能力。
教材分析
《要下雨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童话故事。课文介绍了“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等自然现象与“要下雨了”的关系, 并通过一个事物说明另一事物。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对要下雨了的自然现象都曾经历过, 但他们可能从未把这些自然现象与下雨前的征兆结合起来。我校学生绝大部分生长在城市, 因此, 对下雨前“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等自然现象大多没有亲身感受与体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读准课文, 认识课文中的14个生字, 会写“虫”字。
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提高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培养观察能力。
教学环境与准备
多媒体教室、电子白板、电子课件。
教学过程
1.导入
师: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三个小伙伴。你们看!分别是天上飞的小燕子, 水中游的鱼儿和地上爬的蚂蚁 (大屏幕显示图1) 。平常它们是很少聚在一起, 可是今天他们聚在一起说着同样的一句话:要下雨了 (大屏幕出示课题) 。同学们找找看“要下雨了”和“下雨了”有什么不同?下面, 我们一起学习这个美丽的童话故事。
2.初读课文, 学习生字
师:下雨前都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同学们, 打开书带着老师的要求读一遍课文。 (大屏幕出示读课文要求)
学生带着要求读课文。
3.检查生字
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认读, 齐读。接着给学生介绍又快又准的记字方法, 让学生运用这个方法快速记字。然后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卡, 请学生认读。最后, 同桌互相检查, 补漏。
4.写字教学
师:这些字里边的“虫”是要求我们会写的字 (大屏幕出示“虫”字) 。
学生观察字形。教师在田字格中边范写边讲解需要注意的部分。
学生书空, 练写, 组词。
5.再读课文
师:这些字我们都认识了, 可是这些淘气的字宝宝又蹦又跳地跑回了家, 藏在了课文里, 不过我们还会认识它们。
教师让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 指导朗读第一幅画面 (如下页图2) 。
师:一开始小白兔在那儿干什么呢?
生:山坡上割草。
师:割着割着小白兔觉得怎么样 (指导读出天气很闷的感觉) 正在这时小白兔看见了谁?它怎么对小白兔说的? (指导学生读出“喊”)
学生自主分配角色, 同桌合作, 朗读课文回答问题。
师:后来小白兔遇到了小燕子, 那么小燕子是怎么回答小白兔的?用几句话回答的?它的回答包含了几个意思?
学生分析小燕子的回答, 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用“因为……所以……”关联词造句。
师:小燕子正忙着干什么? (引导学生练习句式“正……呢”)
6.总结
师:可是, 小白兔相信小燕子的话了吗?好像不是很相信。那么, 接着小白兔又碰到了谁, 得到了什么信息?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教学反思
本节课, 我紧紧把握新课标的主旨, 突出“识字”和“朗读”两大重点, 依据教材特点,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实际, 精心营造充满情趣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历经识字、写字、朗读等实践活动, 使学生在趣味中获知, 在知中得趣, 从而体会学习语文的快乐。
我运用电子白板展开教学, “以读代讲, 读中感悟”是本课教学的最大特点。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读书, 特别是带有疑问语气、感叹语气的句子是朗读训练的重中之重。
本课教学的难点是让学生理解为什么快要下雨的时候燕子飞得低、小鱼游出水面、蚂蚁搬东西。我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角色体验, 同桌合作”读文,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在和同伴的合作下, 自主地读和感悟。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使他们较好地感受、体验了课文中的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 而且较有实效地挖掘了教材的重难点。
本课教学中, 我更想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所以安排了两个句式训练。由文中的句子引出需要训练的句式, 让学生模仿造句, 达到了语言训练的目的。课堂上学生积极地发言, 表明这一训练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当然, 本节课中也存在着不少不足, 如教学方法还很传统, 教学设计不够创新, 课堂上给学生创造读的机会还不够多。在今后的教学中, 我会更加注重这方面的训练, 使自己的课堂更加精彩。
点评
《要下雨了》一课恰当地运用电子白板进行教学, 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第一, 由于生活环境的局限, 学生对自然现象的了解不够深, 生长在城市的孩子对下雨前的“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等自然现象没有亲身感受与体验, 与“要下雨了”难以联系在一起。娜仁老师恰当地运用网络教育资源, 丰富了教材内容, 帮助孩子们理解这些自然现象之间的关联, 增加了兴趣性和信息量。同时也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学习具有引导作用。
第二, 本课教学中, 教师运用技术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历经识字、写字、朗读等实践活动, 以及对带有疑问语气、感叹语气句子的朗读训练、分角色对话训练, 使学生在读中感悟、理解, 体会学习语文的快乐。
第三, 语文就是训练学生的“吸纳”和“倾吐”两方面能力, 吸纳就是理解并内化知识和思想, 倾吐就是把自己的思想准确地进行表述。教学中安排的两个句式练习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又促进了其对表达能力的训练。
活动目标:
1、幼儿在听听、看看、摸摸、讲讲的过程中,体验雨天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2、在活动中幼儿能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表达。
3、感受不同力度的雨声。
活动准备:
1、故事中的动物角色木偶、头饰若干、雨具若干
2、录音雨声和录音故
活动过程:
一、穿一穿
今天又下雨了,你是怎样上幼儿园的?
1、这里有许多雨具,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些什么雨具?
有几把雨伞、几件雨衣、几双雨鞋?
(1、2、3、4、5、6、7、7把雨伞:1、2、3、4、5、5件雨衣:1、2、3、3双雨鞋)。
2、你们想不想穿一穿、用一用这些雨具?(让幼儿听着音乐自选雨具穿上体验用雨具的快乐)。
二、听一听
小雨点落在伞上,会发出什么声音?落在树叶上、草地上呢?
(和小朋友一起模仿大家听到的这些声音)
三、摸一摸
什么地方湿了,什么东西湿了?(鼓励孩子和同伴一起讲讲自己的发现)
四、记一记
用实物图片的方法集体记录刚才在雨中的发现:什么地方湿了,什么东西湿了。
下雨了,雨水将小草、花、大树———都打湿 了,那树林里的小动物它们怕不怕雨呢?
五、欣赏故事“滴答滴答下雨了”
1、幼儿完整欣赏故事:“滴答滴答下雨了”。
2、这些动物客人它们怕不怕被雨水淋湿?
(原来小鸭、小乌龟、小青蛙它们生活在水里,所以下雨的时候,不用雨具也可以出去的。而小兔、小鸡被雨淋了也会生病的。所以下雨的时候它们出去也要带上雨具)。
六、故事表演
1、幼儿自选自己喜欢的动物头饰
2、幼儿分角色进行故事表演
故事:“滴答滴答下雨了”
“滴答滴答下雨了”,小兔看见了,心想:森林里一定有许多小动物没带伞,它们会被雨淋湿的,于是,它撑着一把小伞出门了。走着走着,看见了小鸭,小兔连忙喊:“小鸭、小鸭小雨了,快到我伞下躲躲雨吧”小鸭说:“谢谢你!谢谢你!下雨小雨我不怕,正好让我洗个澡。”
小兔又向前走,看见了小青蛙,小兔连忙喊:“小青蛙、小青蛙下雨了快到我伞下躲躲雨吧!”小青蛙说:“谢谢你、谢谢你!下雨、下雨我不怕,正好让我洗洗澡。”小兔继续向前走,看见了小鸡,小兔连忙喊:“小鸡、小鸡下雨了,快到我伞下来我们一起回家吧”!小鸡说:“谢谢你、谢谢你”!说完,小鸡连忙躲到了小兔的伞下,于是,小兔和小鸡一起撑着伞高高兴兴回家了。
下雨了中班语言教案2
活动目标
理解故事内容,初步了解雷雨前后周围环境发生的变化。
学说故事中角色的对话并大胆表达自己的猜想。
活动重难点
重点:知道雷雨是夏季的气象特征之一,了解雷雨前动物行为发生的变化。
难点:愿意与同伴学说故事中的角色对话。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师幼共同收集资料,了解雷雨前环境的变化;结合天气,及时组织幼儿观察雷雨前的天气変化。
课件:《要下雨了》故事插图5张、雷雨前的小动物插图5张、完整故事音频、分段故事音频;小兔子、小燕子、小鱼、小蚂蚁头饰。
活动过程
雷雨前的天空变化。
·观察天气的变化。
——你觉得天空看上去怎样?你觉得要发生什么事了?为什么?(教师出示插图1,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雷雨前的动物变化。
·听赏故事。
——要下雨了,天空中会飘起乌云。除了天空会发生变化,小动物有哪些不同呢?让我们一起来听故事吧。(教师出示故事插图,播放音频故事。)
——故事里有谁?
——下雨前,这些小动物的行为各有怎样的变化?
雷雨前动物变化的秘密。
·听赏故事第1~2段,了解燕子低飞的原因。
——燕子为什么要低飞?它是怎么对小兔说的?(引导幼儿着重理解词语“潮湿”并学说燕子的话。)
听赏故事第3段,了解鱼儿往水面游的原因。
——小鱼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它为什么要游到水面上来?
——小兔是怎么问的?小鱼又是怎么回答的?(教师和幼儿分别扮演兔子和小鱼进行对话。)
·听赏故事第4段,了解蚂蚁搬家的原因。
——你觉得蚂蚁会往哪里搬家?为什么?(了解蚂蚁的家在地底下,要下雨了,蚂蚁会往高处搬家。)
大自然的秘密可真多。
·幼儿阅读故事插图,教师播放完整音频故事。
·播放雷雨前的小动物插图,说说更多雷雨前较常发生的自然现象。
——你知道雷雨前大自然还会发生哪些有趣的变化吗?
活动延伸
在表演区投放兔子、燕子、鱼、蚂蚁的头饰或服装、道具等,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扮演燕子、鱼儿、蚂蚁等,进行故事表演。
在主题墙开辟“要下雨了”的板块,引导幼儿收集下雨前周围环境的变化,如蜘蛛收网、乌龟出汗、蜻蜓低飞等。
说说下雷雨时的注意事项:打响雷时,可以把嘴巴张开,以免震坏耳膜;如人在户外,下雷雨时不到大树底下、电线杆下、旗杆下;在家看电视时,应将电视机关掉、电源拔掉……
活动提示
分段听赏故事时,教师要避免组织形式的雷同。
组织幼儿尝试角色表演时,教师还可鼓励幼儿大胆用身体动作来表示各种动物的变化。根据幼儿的实际能力,表演的部分也可以放在下一次活动或者表演区中进行。
要下雨了
小白兔在山坡上割草。天气很问,小白兔直起身子,伸了伸腰。
小燕子从他头上飞过。小白兔大声喊:“燕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小燕
子边飞边说:“要下雨了。空气很潮湿,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飞不高,我正忙着捉虫子呢!”
小白免来到池塘边,小鱼都游到水面上来了。小白兔跑过去问:“小鱼,小鱼,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呀?”小鱼说:“要下雨了。水里闷得很,我到水面上来透透气。”
小白兔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他看见路边有一大群妈蚁,就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诉了蚂蚁。
一只大蚂蚁说:“是要下雨了,我们正忙着搬东西呢!”
小白兔加快步子往家跑。他一边跑一边喊:“妈妈,妈妈,要下雨了!”轰隆隆,天空响起了一阵雷声。
“哗哗哗”,大雨真的下起来了!
下雨了中班语言教案3
活动目标
一、在老师的引导下大胆想象,愿意在同伴面前讲述。
二、愿意尝试小段文字的阅读。
三、认识“顶、蘑菇、伞、芭蕉、荷叶、折、手帕”等字词。
事前准备
一、故事相关的图片四幅,字卡若干。
二、大图书一本,小图书人手一本。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放录音)“听,是什么声音?”(打雷、下雨)
“放学的时候,突然下雨了,如果没有雨伞,怎么办呢?”(幼儿讨论)
二、激发说话欲望,潜意识感知目的字
“放学啦,小白兔、小黄狗、小青蛙和小娃娃走到幼儿园门口,突然下雨啦,可是他们没有伞,怎么办呢?”(出示字卡“伞”)
1. 出示图片一:“兔妈妈来了,小白兔是怎样回家的?”
活动过程
(出示字卡“顶”、“蘑菇”)
1. 出示图片二:“小黄狗顶着什么伞回家的?”(出示字卡“芭蕉”)
2. 出示图片三:“青蛙妈妈带来了什么?小青蛙心里觉得怎么样?”(出示字卡“荷叶”)
3. 出示图片四:“娃娃的妈妈没有来,怎么办呢?请小朋友帮她想想办法。”(出示字卡“折”、“手帕”)
三、完整讲述,进一步感知目的字
1. 教师启发:“小动物们回到了家会怎么样?我们看着图来编一个故事,把小动物们怎么回家的、心情怎么样都编进去,好吗?”
2. 幼儿尝试看图讲述故事。
3. 幼儿讲述故事时,教师适当指点目的字,以加深印象。
四、游戏“买雨伞”,巩固目的字
提供音乐、背景,创设下雨天的情景。
“我们要回家啦,看,下雨啦,你想买什么伞?快去挑选
活动过程
吧!”(雨伞后面有字)
五、尝试小段文字的阅读
1. 教师启发:“刚才小朋友自己编了一个故事,现在,老师来讲一个故事,听一听,我是根据什么讲的?”(教师边看文字边讲故事)
2. 幼儿尝试阅读大图书。
六、延伸活动
幼儿边阅读小图书,边用颜色笔将认识的字圈出来。
活动效果
活动中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并结合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轻松识字,活动构思巧妙,达到了“识字、讲述、阅读”的和谐统一。
设计说明
夏天经常会突然下雨,幼儿对雨天回家也有过担心焦虑,散文《下雨啦》正符合幼儿的心态,文章意境优美,想象丰富,非常适合中班幼儿阅读。在活动中,我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兴趣,把识字和阅读结合起来。
下雨了中班语言教案4
活动目标:
1、受诗歌中小动物在雨天的活动,理解动词“躲、藏、钻”,学会有表情的朗诵诗歌。
2、借助小图片记忆诗歌,学习按照诗歌的结构进行仿编活动。
3、体验诗歌结尾的愉悦情绪。
活动准备:
大图片一张;小图卡若干;音乐。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播放雨声导入。
二、观察图片,学习诗歌。
1、学习诗歌第一句,理解动词“躲”,朗读并表演。
2、学习诗歌第二句,理解动词“藏”,朗读并表演。
3、学习诗歌第三句,理解动词“钻”,用着急的声音朗读。
4、反复朗读。
三、迁移经验,仿编诗歌。
--第一次创编“下雨啦,下雨啦,还有谁躲在树叶下?”朗诵创编诗歌--第二次创编“森林里还有许多小动物,他们会在那里躲雨呢?”
四、体验诗歌结尾的愉悦情绪。
下雨了中班语言教案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对下雨天里小动物的表现产生好奇,萌发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2、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和表演能力。
3、帮助幼儿记住故事主要情节,简单了解几种小动物在下雨天里的变化。
活动准备:
故事图片,小兔、小燕子、青蛙、小鱼、蚂蚁的活动图片,幼儿表演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背景图与小兔图片,以谈话方式导入活动。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谁?他要去干什么?天气怎么样?发生了什么事呢?
二、教师有感情讲述故事,幼儿欣赏。
1、小兔要去干什么?,妈妈说了什么?
2、小兔在草地上看见了谁?它们都说了些什么?
三、教师出示图片在讲述一边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学习对话部分。
1小兔走到草地上,看见了谁?小燕子在干什么?让幼儿学说并模仿。
2、青蛙在干什么?小鱼在干什么?让幼儿捏住鼻孔感受闷得难受。
3、小兔看见蚂蚁说了什么?蚂蚁怎么回答的?
4、小兔跑回家,她对妈妈说:“我知道了”小兔知道什么了?
5、你有知道什么了?
四、染幼儿分组来表演故事情节,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和表演能力。
五、下雨天我们会有什么感受?那你们还知道下雨天其他的小秘密吗?我们怎样才会知道呢?
教师小结:
我们要在日常多看、多问、多想只有这样我们才会知道得更多。
六、现在让我们把知道的小秘密去告诉其他的小朋友好吗?
下雨了中班语言教案6
教学目标
1.认识“腰、坡”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空”的读音;会写“直、边”等7个生字。
2.能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等方式了解“阴沉沉、潮湿、闷得很”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和感叹句;能分角色读好课文的对话。
4.尝试在对话中直接提取信息,了解下雨前“燕子低飞、小鱼透气、蚂蚁搬家”这些自然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教学重点
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读好对话,并能在对话中提取相关信息,了解一些小动物在下雨前的表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用时:5分钟)
1.出示课件:乌云密布、狂风骤起、雷电交加的动画情景。引导学生说说看到的画面和听到的声音。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比较读题,发现“要”字加与不加有什么不同?
(下雨了,已经下了,要下雨了,雨还没下)
3.下雨前有哪些特别的现象?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用时:15分钟)
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并标清自然段序号。
2.出示生字,学生尝试认读后指名认读,纠正读音。
3.组织开展“识字交流会”: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识记这些生字的。
(1)偏旁归类识字。
“沉、潮、湿、消”都是三点水旁,引导学生关注到三点水的字与水有关,再联系生活识记。
“潮湿”关注了偏旁后,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潮湿天气的具体现象——玻璃上的水汽、地面的湿滑等等,进一步理解词语的意思。
(2)字理识字。
“闷、息”与心有关,通过汉字溯源,知道它们的构字特点,再联系生活体验理解识记。
“闷”是一个会意字,其字形外围很像一扇门,里面是一颗心被关闭在门内,所以很憋闷。“闷”这一本义一直沿用到至今。文中读
“mēn”,是指因空气不流通而引起的感觉,可组词“闷气、闷热”。
息,象形字,心既是声旁也是形旁,借代心脏所在的胸部。息的金文字形中,自代表鼻子,心代表胸,表示以心为鼻进行呼吸。引申义为呼吸时进出的气。
(3)加一加识记。
“腰、伸、搬”都是形声字,可以用部件组合的方法记忆,并通过动作演示帮助学生记住字形,理解字义。
4.引导同桌互相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5.组织开火车认读生字。
组词回顾,复现生字词:弯腰、山坡、阴沉沉、伸腰、潮湿、闷热、消息、搬东西、响起。
6.送生字回家,引导齐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 (用时:15分 钟)
1.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组织同桌互读课文,纠正读音。
3.指名分自然段接读课文。
4.启发思考:说说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 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勾画小动物的名称。完成填空:
故事里有 、 、 、 这四种小动物。
组织全班交流。
5.找出小白兔、小鱼、燕子说的话,把自己读的最棒的话挑出来,前后同学读,特别难读的一齐读。
四、布置作业。(用时:5分钟)
1.组织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2.组织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用时:5分 钟)
1.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学生选择喜欢的段落展示读。)
2.出示生字卡,指名抽读。
二、品读课文。(用时:20分钟)
(一)指导学习第1——3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学习生字“直”。
2.走进故事情境,初读对话
请学生做做小白兔,读一读。
小白兔大声喊:“燕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
(1)指名学生试读后,教师带上动作范读。
(2)观察课文插图,比较老师和同学谁更像那只小白兔。
(3)看插图,观察小白兔动作,读好“大声说”“呀”,读出疑问的语气。
(4)引导全体学生进入故事情境,朗读小白兔的话。
3.学习“潮湿”
出示词语“潮湿”。
A.读准“潮湿”,注意翘舌音的朗读。
B.关注偏旁,思考:两个字都是三点水,说明什么?
小结:三点水的字大多数和水有关。空气很潮湿,就是说空气里有很多小水珠呢!
C.联系生活,深入理解“潮湿”。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一想:阴雨天的时候哪些地方看到了小水珠?
(随机出现相关图片:瓷砖上冒“汗”、车玻璃上写字、地板湿滑等)
(2)小结现象:出现小水珠的原因就是——出示词条“空气很潮湿”。
(3)放回句子,再读一读。
燕子边飞边说:“要下雨了,空气很潮湿,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飞不高。我正忙着捉虫子呢!”
4.给词条排序,明白燕子低飞的原因。
(1)将句子分成几个短句,分别贴在黑板上。
要下雨了 燕子飞不高 虫子翅膀沾了小水珠
空气很潮湿 忙着捉虫子
(2)给句子排排队,并说说这样排的理由。(同桌合作排序,互相说说理由——请学生到到黑板前演示排序,说理由。)
5.创设交际情景,师生对话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说说燕子低飞的原因。
我来问,你来答。
师:因为要下雨了, 生:所以________________。
师:因为空气很潮湿, 生:所以________________。
师:因为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飞不高,
生:所以________________。
6.分角色朗读小白兔和小燕子的对话。
(1)同桌练读。
(2)指名表演读。
评价:给优秀的小组佩戴头饰表演。
7.回顾交流:下雨前燕子在干什么呢?——板贴【燕子低飞】
(二)引导学习第4——6自然段。
(1)小白兔听了小燕子的话后的问句该怎么读呢?
讨论得出小白兔不肯定是不是要下雨,读出半信半疑的语气。
(2)小白兔又看到了什么?
(他看到小鱼游到水面上来了。)
(3)戴头饰分角色朗读第4——6自然段。
(三)放手学习第7——9自然段。
(1)“小白兔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这里的“连忙”可以换成什么词。
讨论,可以换成“立刻、马上、赶紧”等。
(2)他又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他怎么做了?
(3)学生汇报朗读,教师相机指导学习生字词。
(4)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消息”一词。
“消息”原指关于人或事物的动向或变化的情况,本文指( )这件事。
(文中指“要下雨了”的信息。)
(5)小兔是怎样把消息告诉蚂蚁的,你能学着小兔说说吗?
想象说话,演一演。 (预设:小兔子说:“小蚂蚁,要下雨了,你快回家吧,你这么小,会被雨水淹死的。”)
(四)小结:
1.填一填。
要下雨了,( )忙( ),( )忙( ),( )忙(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要下雨了,燕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下雨了,小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下雨了,蚂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下雨了,天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指导写字。 (用时:10分 钟)
1.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要写的7个字。
2.组织全班交流,掌握书写要点。
3.教师范写,强调要点。观察好各字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巡视指导学生描红、临写。
5.展示作品,交流评议。
四、拓展延伸。(用时:5分钟)
1.引导学生说一说:你们还知道下雨前有什么自然现象吗?
组内讨论,集体汇报。(预设:下雨前的现象还有蜻蜓低飞, 蛇爬出洞,蚊子成群结队等。)
2.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探索:
要下雨了自然界会发生变化,那么天要晴了自然界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3.引导学生练习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下雨了中班语言教案7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感受雨天的美,对象声词感兴趣。
2.大胆在同伴面前表现,并学会创编雨天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活动准备:
1.ppt课件、电视机、电脑。
2.图片:小草、小窗、小门;;小鼓,小铃铛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发兴趣。
1.今天,我带来了一幅图片,你看到了什么?(下雨了),还真下雨了。再听听,听到什么了?(下雨的声音)哦,也听到了下雨的声音了。
2.你们看,这是谁?(小鼹鼠)一看就看出来了,这是小鼹鼠。请你们听听雨天里鼹鼠发生的一些事情。
故事的名字叫(雨天的声音)晚上,小鼹鼠正想睡觉呢,可是它听见门外有声音,它就走出门,打开门一看,谁也没有,不过它看见夏雨了。那是夏天的雨,小鼹鼠就关上门,回到屋里想睡觉,可是外面还是有声音,小鼹鼠知道那是朋友们在雨天里发出的声音,可是到底是谁呢?鼹鼠竖起耳朵仔细听,哦,小鼹鼠听到了“沙沙沙,小草是你吗?”小鼹鼠又竖起耳朵仔细听“叮叮叮,小窗是你吗?”小鼹鼠竖起耳朵仔细听“咚咚咚,小门是你吗?”
3.雨天里,小鼹鼠的哪些朋友发出了声音? (小草、小窗、小门)出示图片。小鼹鼠的朋友都发出了什么声音?(小草发出的是沙沙沙的声音),小窗呢? (小窗发出的是叮叮叮的声音)小门呢?(哦,咚咚咚,小门是你吗?)谁来试试小草发出的声音,小窗呢,谁来试试,小门我们一起来试试。他们发出声音的时候发出几下声音,(三下)
二结合图谱,教师讲述故事,幼儿学习对话
我们再来听听这个故事,故事里小鼹鼠是怎么问小花,小门和小窗的? (沙沙沙,小草是你吗?叮叮叮小窗是你吗?咚咚咚,小门是你吗? )
学习诗化语言,沙沙沙,小草是你吗?叮叮叮,小窗是你吗,咚咚咚小门是你吗?先要发出声音,然后再问他们。
三,创编雨天里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1.出示图片,你看到了什么?(花、小桥、路灯、椅子)你还看到了树,还看到了什么?(帽子、小河)这是一条什么?(小路)这些东西在雨天里会发出声音吗?它们会发出什么声音呢?小花会发出什么声音?小木桥会发出什么声音?路灯会发出什么声音?小椅子会发出什么声音?在雨中,我们看到的这些东西,也都会发出好听的声音。谁能像小鼹鼠一样来问问他,还记得小鼹鼠是怎么问的?(沙沙沙,小草是你吗?)谁来问问小花?(滴答滴答,小花是你吗?)问得真好听。那么小木桥呢谁来试试。先要有声音。小椅子谁来试试,还有谁来问问路灯?除了这些东西之外,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东西在雨中会发出好听的声音,幼儿自由相像,讲述。
其实雨天里很多的东西都会发出很好听的声音,下次老师带你们仔细去听听这些美妙的声音。
3.小鼹鼠就这样,听着雨天里的声音,呼呼呼的睡着.
下雨了中班语言教案8
活动目标
l理解故事内容,初步了解雷雨前后周围环境发生的变化。
l学说故事中角色的对话并大胆表达自己的猜想。
活动重难点
l重点:知道雷雨是夏季的气象特征之一,了解雷雨前动物行为发生的变化。
l难点:愿意与同伴学说故事中的角色对话。
活动准备
l经验准备:师幼共同收集资料,了解雷雨前环境的变化;结合天气,及时组织幼儿观察雷雨前的天气変化。
l课件:《要下雨了》故事插图5张、雷雨前的小动物插图5张、完整故事音频、分段故事音频;小兔子、小燕子、小鱼、小蚂蚁头饰。
活动过程
l雷雨前的天空变化。
·观察天气的变化。
——你觉得天空看上去怎样?你觉得要发生什么事了?为什么?(教师出示插图1,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l雷雨前的动物变化。
·听赏故事。
——要下雨了,天空中会飘起乌云。除了天空会发生变化,小动物有哪些不同呢?让我们一起来听故事吧。(教师出示故事插图,播放音频故事。)
——故事里有谁?
——下雨前,这些小动物的行为各有怎样的变化?
l雷雨前动物变化的秘密。
·听赏故事第1~2段,了解燕子低飞的原因。
——燕子为什么要低飞?它是怎么对小兔说的?(引导幼儿着重理解词语“潮湿”并学说燕子的话。)
·听赏故事第3段,了解鱼儿往水面游的原因。
——小鱼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它为什么要游到水面上来?
——小兔是怎么问的?小鱼又是怎么回答的?(教师和幼儿分别扮演兔子和小鱼进行对话。)
·听赏故事第4段,了解蚂蚁搬家的原因。
——你觉得蚂蚁会往哪里搬家?为什么?(了解蚂蚁的家在地底下,要下雨了,蚂蚁会往高处搬家。)
l大自然的秘密可真多。
·幼儿阅读故事插图,教师播放完整音频故事。
·播放雷雨前的小动物插图,说说更多雷雨前较常发生的自然现象。
——你知道雷雨前大自然还会发生哪些有趣的变化吗?
活动延伸
l在表演区投放兔子、燕子、鱼、蚂蚁的头饰或服装、道具等,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扮演燕子、鱼儿、蚂蚁等,进行故事表演。
l在主题墙开辟“要下雨了”的板块,引导幼儿收集下雨前周围环境的变化,如蜘蛛收网、乌龟出汗、蜻蜓低飞等。
l说说下雷雨时的注意事项:打响雷时,可以把嘴巴张开,以免震坏耳膜;如人在户外,下雷雨时不到大树底下、电线杆下、旗杆下;在家看电视时,应将电视机关掉、电源拔掉……
活动提示
l分段听赏故事时,教师要避免组织形式的雷同。
l组织幼儿尝试角色表演时,教师还可鼓励幼儿大胆用身体动作来表示各种动物的变化。根据幼儿的实际能力,表演的部分也可以放在下一次活动或者表演区中进行。
资源库
要下雨了
小白兔在山坡上割草。天气很问,小白兔直起身子,伸了伸腰。
小燕子从他头上飞过。小白兔大声喊:“燕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小燕
子边飞边说:“要下雨了。空气很潮湿,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飞不高,我正忙着捉虫子呢!”
小白免来到池塘边,小鱼都游到水面上来了。小白兔跑过去问:“小鱼,小鱼,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呀?”小鱼说:“要下雨了。水里闷得很,我到水面上来透透气。”
小白兔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他看见路边有一大群妈蚁,就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诉了蚂蚁。
一只大蚂蚁说:“是要下雨了,我们正忙着搬东西呢!”
小白兔加快步子往家跑。他一边跑一边喊:“妈妈,妈妈,要下雨了!”轰隆隆,天空响起了一阵雷声。
“哗哗哗”,大雨真的下起来了!
下雨了中班语言教案9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用连贯的语言表达动物间的对话,并学习用词:顶、避雨。
2、感受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的快乐情感。
3、发展发散性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故事《下雨的时候》、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以提问和讲故事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朋友,小朋友看看它是谁啊?(小兔子)小兔子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小朋友想不想听啊?小兔子在草地上做游戏,蹦蹦跳跳,它看看花,采采蘑菇,玩的真开心呀!忽然刮起风来,下起雨来,小兔子心里真是着急呀!小朋友你们想想,说说小兔子它会怎么做呢?
2、教师提问,幼儿积极发言回答(教师要肯定幼儿的回答)
(1)如果没有与内容一样的答案,教师:小朋友都很棒,想了这么多的办法。那我们来听听故事中的小兔子是怎样做的呢?(教师继续讲故事)
(2)如果幼儿回答与内容相近的,教师:这个小朋友想到的办法和故事中小兔子的做法是一样的。(教师继续讲故事)
教师:故事中又出现了谁?(依次出示图片)发生了什么事?
3、听完整的故事,回答问题
教师:现在老师想请小朋友再认真的听一次,听听每一个小动物都做了什么,说了什么?等会请小朋友来说一说。教师提问:
(1)小白兔开始在干什么呢?(幼儿一起回答)
(2)忽然发生了什么呢?它是怎么做的啊?(说的真好,那大家一起告诉我小白兔是怎么做的呢?)
(3)小白兔走啊走看见谁啦?当小白兔看见小鸡的时候,小鸡怎么啦?小白兔对小鸡说了什么?小鸡是怎么回答的?
(4)后来小白兔和小鸡又遇到了谁?看到小猫的时候,小猫怎么啦?小兔子和小鸡对小猫说了什么?小猫是怎么回答的?
(5)后来雨停了,三个好朋友在做什么?它们玩的开心吗?
(6)故事中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呀?为什么呢?(教师引导小白兔很乐于助人)
4、教师幼儿一起讲述故事。教师强调动物之间的对话部分。5、幼儿绘画雨伞
教师:小兔的雨伞是树叶,你们想不想为自己花一把小雨伞呢?幼儿绘画雨伞。
附:故事《下雨的时候》
小白兔在草地上做游戏,蹦蹦跳跳,一会看看花,一会采采蘑菇,玩的真开心。
忽然刮起风,下起雨来了,小白兔急忙摘了一片大叶子,顶在头上当做雨伞。这下可好了,淋不到雨了。它走呀走呀,看到前面走来一只小鸡,小鸡被雨淋得“叽叽叽”直叫,小白兔连忙叫:“小鸡,小鸡,快到叶子底下来吧!”小鸡说:“谢谢你,小白兔。”说着就钻到叶子底下。
小白兔和小鸡一起顶着大叶子往前走,又看到一只小猫被雨淋得“喵喵喵”直叫。小白兔和小鸡一起叫:“小猫,小猫,快到叶子底下来吧!”小猫说:“谢谢你们!”说着,就走到叶子底下。
不一会,雨停了,太阳出来了,小白兔,小鸡和小猫三个好朋友在一起做游戏,玩得真高兴。
下雨了中班语言教案10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记住故事名称、主要角色及对话。
2、能用连贯语言讲出角色间的对话。学习词语:蹦蹦跳跳、摘、顶着。
3、教育幼儿同伴间要互相团结、互相帮助。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活动准备:
1.故事图片、角色头饰、雨伞
2.观察过荷叶
活动过程:
(一)出示雨伞,引起幼儿的兴趣
小朋友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把什么?(雨伞)
那我们什么时候要用到这把雨伞呢?(引导幼儿说:下雨的时候)小朋友真聪明,都知道下雨的时候我们要用到雨伞、雨衣,这样我们身上就淋不到雨了,就不会湿
(二)学习故事
可是,有一天突然下雨了,小白兔在草地上玩耍没带雨伞,那它是怎么办的呢?下面听老师给你们讲这个故事。
1、交待故事名称后,直接提问:故事的名称是什么?
2、逐一出示故事图片,教师边讲述故事边提问:
刚才,老师讲到谁在草地上玩?(小白兔)小白兔是怎样来到草地上的?(学习词语:蹦蹦跳跳)跟幼儿一起用动作表示。小白兔玩着玩着天怎么样了?(下雨了)小白兔有没有淋到雨,那它想了一个什么办法来避雨的?(学习词:摘、顶)请个别幼儿上来表演这些动词。
3、教师继续讲述故事,然后提问:
小白兔走呀走,前面遇到了谁?(小鸡)小白兔看见小鸡被雨淋到了,它连忙说了一句什么话?(引导幼儿说出:小鸡,小鸡,快到叶子底下来吧!)请个别幼儿回答,集练习。这时候,小鸡有礼貌的说了什么?(让幼儿学说:谢谢你,小白兔)请个别幼儿上来扮演角色,练习动物间的对话。
方法同上,让幼儿练习小白兔、小鸡和小猫之间的对话。
4、幼儿与教师一起边表演边讲述故事。
5、启发幼儿说一说:“如果下雨,手中没有雨具,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避雨?”
6、利用角色头饰,请部分幼儿表演,启发幼儿学说故事中的对话。(引导幼儿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进行表达)
(三)教育幼儿相互间要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听了这个故事后,你喜欢谁,为什么?
活动反思:
《下雨的时候》这个故事的内容生动、有情节且比较简短,又有重复的.对话,很适合小班幼儿。下雨是孩子们生活中常见的,下雨没带避雨的工具也会经常碰到,但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他们都在大人的呵护下,下雨天没带雨伞难得遇到,这方面的经验比较缺乏,那么,故事《下雨的时候》就告诉我们遇到困难要学会动脑筋,想办法解决,学会关心帮助别人。
在故事《下雨的时候》活动过程中,第一环节,我先让幼儿听“下雨声”由此而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接着,让幼儿说说,下雨天没带避雨的工具,你有什么好办法?杨懿帆说,躲到大树下,郑铖说,双手抱着头快跑,小禹说,躲到屋檐下……紧接着老师告诉幼儿,有一只小白兔没带伞,下雨了,它是怎么办的呢?让幼儿带着问题来欣赏故事,自己寻求答案。在完整欣赏故事的过程中,我没运用多媒体、图片、肢体语言、不用过多的画面来分散幼儿的注意力,目的是让幼儿学会耐心倾听,初步培养幼儿认真倾听的习惯。在幼儿完整欣赏故事后,我提了三个问题来帮助幼儿初步理解故事,其中有一个问题“你听到了什么?”当时孩子的回答另我惊讶,有的说,小白兔,有的说,小花猫,有的说,下雨了,表达的意思不清晰,他们没用完整的语言来回答,这在今后的活动中,我要注意引导幼儿说完整话,虽然这个问题提问的面大,但我认为可以激发幼儿把自己听到的想说的进行表述。然后活动进入重点环节:分段欣赏理解故事中动物间的对话和词语(顶、蹦蹦跳跳),对于词语的理解,我采用让幼儿用动作表现进行理解顶、蹦蹦跳跳,他们模仿得惟妙惟肖,活动进入了一个小xx。为了引导幼儿大胆讲述故事中的对话,我采用比较保守的方法,让幼儿个别说、集体说的方式,在发现大部分幼儿掌握的基础上进行提升,让幼儿分角色进行表演,把活动推向了xx,这样他们在活动中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本次活动的情感目标是通过故事,让幼儿感受关心别人和被别人关心的快乐,我只是在在情感迁移的过程中,问小朋友最喜欢哪个小动物,为什么?小朋友的回答各种各样,有的说喜欢小猫,有的说喜欢小鸡,也有的说喜欢小兔,问他们为什么喜欢,只有个别幼儿如:杨懿帆会说:“我喜欢小白兔,因为它喜欢帮助别人。”大部分幼儿说不出原因,在这个过程中,我没有给幼儿太多的思考时间,如果让小朋友相互讨论一下,我想效果会更好。整个活动我让孩子们先听、再说、接着听、然后说、最后演,将孩子们放在主体地位,使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和想象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下雨了中班语言教案11
活动目标
一、在老师的引导下大胆想象,愿意在同伴面前讲述。
二、愿意尝试小段文字的阅读。
三、认识“顶、蘑菇、伞、芭蕉、荷叶、折、手帕”等字词。
活动准备
1、故事相关的图片四幅,字卡若干。
2、大图书一本,小图书人手一本。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放录音)“听,是什么声音?”(打雷、下雨)“放学的时候,突然下雨了,如果没有雨伞,怎么办呢?”(幼儿讨论)
二、激发说话欲望,潜意识感知目的字
1.“放学啦,小白兔、小黄狗、小青蛙和小娃娃走到幼儿园门口,突然下雨啦,可是他们没有伞,怎么办呢?”(出示字卡“伞”)
2.出示图片一:“兔妈妈来了,小白兔是怎样回家的?”(出示字卡“顶”、“蘑菇”)
3.出示图片二:“小黄狗顶着什么伞回家的?”(出示字卡“芭蕉”)
4.出示图片三:“青蛙妈妈带来了什么?小青蛙心里觉得怎么样?”(出示字卡“荷叶”)
5.出示图片四:“娃娃的妈妈没有来,怎么办呢?请小朋友帮她想想办法。”(出示字卡“折”、“手帕”)三、完整讲述,进一步感知目的字
1.教师启发:“小动物们回到了家会怎么样?我们看着图来编一个故事,把小动物们怎么回家的、心情怎么样都编进去,好吗?”
2.幼儿尝试看图讲述故事。
3.幼儿讲述故事时,教师适当指点目的字,以加深印象。
四、游戏“买雨伞”,巩固目的字提供音乐、背景,创设下雨天的情景。 “我们要回家啦,看,下雨啦,你想买什么伞?快去挑选吧!”(雨伞后面有字)
五、尝试小段文字的阅读
教师启发:“刚才小朋友自己编了一个故事,现在,老师来讲一个故事,听一听,我是根据什么讲的?”(教师边看文字边讲故事)幼儿尝试阅读大图书。
六、延伸活动幼儿边阅读小图书,边用颜色笔将认识的字圈出来。
活动效果活动中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并结合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轻松识字,活动构思巧妙,达到了“识字、讲述、阅读”的和谐统??
设计说明夏天经常会突然下雨,幼儿对雨天回家也有过担心焦虑,散文《下雨啦》正符合幼儿的心态,文章意境优美,想象丰富,非常适合中班幼儿阅读。在活动中,我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兴趣,把识字和阅读结合起来。
下雨了中班语言教案12
活动目标:
1.学习看图谱念儿歌,感受诗歌活泼、优美的意境。
2.在了解、理解掌握诗歌的内容基础上,学习仿编、发展幼儿的想象、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大图谱一张(附后)、小熊图片一张,青蛙、荷叶、小鸡、叶子、小猴的小图片,每人一张小图谱
活动过程:
一.引题
1.“滴答、滴答”,听,下雨了,怎么办?
2.根据幼儿自己的回答做各种挡雨的动作。
3.出示小熊图片,“下雨了,小熊也会被淋湿的,我们帮它想想办法吧!”(幼儿想办法帮助它)
提问:雨点落在雨伞上发出了什么声音?
雨点落在小熊脚下变成了什么?发出了什么声音?
二.看图谱学儿歌
师生共同看图谱学念儿歌。
三.幼儿仿编儿歌
1.除了小熊,还有谁会唱歌雨天的歌呢?(教师出示小猴、青蛙、荷叶、小鸡、小虫图片)
2.幼儿回答,并仿编。(只换角色)
3.请小朋友想一想,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挡雨?除了上学,小动物在雨天还会干些什么?
4.幼儿讨论后,请他在集体面前仿编,大家评价并跟念。
5.活动仿编后评价小结。
6.幼儿在学会了简单仿编后自己填图谱,完成自己的诗歌,回家后跟爸爸妈妈一起编念。(结束)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听音乐。
下雨了中班语言教案13
活动目标:
1、能愉快地感知、理解儿歌的内容,并能跟念儿歌。
2、体验诗歌活泼、愉快的童趣,感受小动物们躲雨时的有趣情景,并能模仿儿歌的句式,进行仿编。
3、引导幼儿对下雨天里小动物的表现产生好奇,萌发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4、教育小朋友下雨天要懂得撑伞,爱护身体。
活动准备:
1、PPT课件、轻音乐。
2、实物:伞
活动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老师说:“小朋友这是什么啊”(出示雨伞)
幼儿:“雨伞。”
老师:“那什么时候会用到雨伞呢?”
幼儿:“下雨时候”“出太阳时候”
老师:“对,出太阳的时候可以用雨伞,下雨时候也可以用雨伞,但是呢,小动物们没有雨伞,可以淋雨吗?”
幼儿:“淋雨会感冒”
老师:“那他们下雨的时候怎么办呢,你们帮他们想想躲雨的办法?”
幼儿:“……”
老师:“你们真棒,想到了为小动物躲雨的办法,老师今天带来了几位动物朋友,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下雨的时候,这些小动物是怎么躲雨的。”
二、学习儿歌
1、理解儿歌。
(1)教师出示PPT,请幼儿观察(PPT上有大树、蘑菇、荷叶、青蛙、小蚂蚁、小虫子)提问:
A、“有哪些动物朋友”(蚂蚁、青蛙、虫子)
B、“他们都待着一个美丽的地方,这个美丽的地方有什么呢?”(蘑菇、荷叶、大树、树叶、花)。
C、(点击下雨按钮)“你们听,发生了什么事?”(下雨了)
D、“你们仔细观察蚂蚁躲在了什么地方呢?”(出示PPT,蚂蚁躲在了蘑菇下)“它找了一把什么伞?”(蘑菇伞)
E、“青蛙呢?”
F、“虫子呢?”
2、完整学念儿歌。
(1)出示图谱PPT
教师小结出完整儿歌:“刚才我们看到小动物都找到躲雨的地方了,我来考一考小朋友的记忆力啊”,“下雨的声音是怎样的?” “小蚂蚁躲在了什么下?找到了什么伞?”注意提醒幼儿说完整句型,“青蛙呢?小虫子呢?”“老师把你们刚才说的这些好玩的东西编成了一首儿歌,儿歌的名字是下雨啦”“叫什么名字”(下雨啦)
(2)幼儿看着图谱的指示跟教师一起学念儿歌。
3、巩固儿歌
(1)幼儿闭上眼睛,PPT图谱点击蘑菇,让蘑菇消失,然后让孩子找找谁不见了,鼓励幼儿读出完整的儿歌。
(2)再让幼儿闭上眼睛,图谱上的树叶和荷叶也消失,然后让孩子发现谁不见了,鼓励幼儿读出完整的儿歌。
(3)让幼儿向后转,鼓励幼儿读出完整的儿歌。
三、启发幼儿仿编儿歌
1、出示PPT图片(图片上多了几个小动物)宝贝们真棒,这么快就学会了《下雨啦》这首儿歌,你们喜欢吗?可是雨越下越大,又跑来了几个小动物,他们也没有伞,你们一起来帮他们找到躲雨的地方好吗?
2、小朋友仿编儿歌提问个别小朋友,注意引导小朋友说出完整的句型“下雨啦,下雨啦,xx躲在xx下,xx伞”
3、全班小朋友齐读仿编的儿歌。
四、快乐识字
出示整首诗歌,要认识的词语用不同颜色凸显。
五、到户外继续找雨伞
教师:我们周围还有很多很多雨伞呢,我们一起到外面找一找,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当做小动物的雨伞吧。(播放轻音乐)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介绍雨伞的作用,参观雨伞的制作过程。
★重点提示:学习建构句式“下雨啦,下雨啦,XX躲在XX下,XX伞”。
★家园互动:教育小朋友下雨要撑伞。
活动材料《下雨啦》
下雨啦,下雨啦,蚂蚁躲在蘑菇下,蘑菇伞;
下雨啦,下雨啦,青蛙躲在荷叶下,荷叶伞;
下雨啦,下雨啦,虫子躲在树叶下,树叶伞。
快乐识字:蚂蚁青蛙虫子蘑菇荷叶树叶。
下雨了中班语言教案14
活动设计背景
小班幼儿的认字能力差,通过字卡,图片,下雨时小朋友需要打伞等。
活动目标
1.在老师的引导下大胆想象,愿意在同伴面前讲述。
2.愿意尝试小段文字的阅读。
3.认识“顶、蘑菇、伞、芭蕉、荷叶、折、手帕”等字词。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激发想像。
2.巩固认字识字。
活动准备
1、故事相关的图片四幅,字卡若干。
2、大图书一本,小图书人手一本。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放录音)“听,是什么声音?”(打雷、下雨)
“放学的时候,突然下雨了,如果没有雨伞,怎么办呢?”(幼儿讨论)
二、激发说话欲望,潜意识感知目的字
1.“放学啦,小白兔、小黄狗、小青蛙和小娃娃走到幼儿园门口,突然下雨啦,可是他们没有伞,怎么办呢?”(出示字卡“伞”)
2.出示图片一:“兔妈妈来了,小白兔是怎样回家的?”
(出示字卡“顶”、“蘑菇”)
3.出示图片二:“小黄狗顶着什么伞回家的?”(出示字卡“芭蕉”)
4.出示图片三:“青蛙妈妈带来了什么?小青蛙心里觉得怎么样?”(出示字卡“荷叶”)
5.出示图片四:“娃娃的妈妈没有来,怎么办呢?请小朋友帮她想想办法。”(出示字卡“折”、“手帕”)
三、完整讲述,进一步感知目的字
1.教师启发:“小动物们回到了家会怎么样?我们看着图来编一个故事,把小动物们怎么回家的、心情怎么样都编进去,好吗?”
2.幼儿尝试看图讲述故事。
3.幼儿讲述故事时,教师适当指点目的字,以加深印象。
四、游戏“买雨伞”,巩固目的字
提供音乐、背景,创设下雨天的情景。
“我们要回家啦,看,下雨啦,你想买什么伞?快去挑选吧!”(雨伞后面有字)
五、尝试小段文字的阅读
1.教师启发:“刚才小朋友自己编了一个故事,现在,老师来讲一个故事,听一听,我是根据什么讲的?”(教师边看文字边讲故事)
2.幼儿尝试阅读大图书。
六、延伸活动
幼儿边阅读小图书,边用颜色笔将认识的字圈出来。
教学反思
本学期,我们结合主题课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了给孩子们创造一个优美整洁且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环境,我们充分利用各片场地,设计最佳的区角位置,还利用走廊一角,布置成“春天一条街”把孩子们和家人一起制作的手工作品陈列出来,很受小朋友喜欢,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小手也变巧了,还锻炼了他们的耐心,孩子在教室里追跑打闹的现象也少了。
俗话说:“没有规矩,难成方圆”。良好的常规可以使幼儿的生活具有合理的节奏,使神经系统得到有益的调节,有利于培养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为今后的生活和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当然常规也不是以牺牲幼儿的个性、快乐为代价。我班有个别幼儿生性好动,比较调皮,我们两位老师步调一致,共同合作,重抓教育,使小朋友逐渐能互相帮助、关心集体,捣乱的小朋友少了,热爱劳动的小朋友多了。
中班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而且自我服务的愿望和要求日趋激烈,我们抓住孩子这一心理特征,开展了“值日生轮换制”,让做值日生的孩子负责发蜡笔、分点心,摆椅子……抓住这些细小的机会,既培养了他们为同伴服务的能力,而且督促了孩子的自律,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促进了整个班风班貌的提高。
下雨了中班语言教案15
活动目标
一、在老师的引导下大胆想象,愿意在同伴面前讲述。
二、愿意尝试小段文字的阅读。
三、认识“顶、蘑菇、伞、芭蕉、荷叶、折、手帕”等字词。
事前准备
一、故事相关的图片四幅,字卡若干。
二、大图书一本,小图书人手一本。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放录音)“听,是什么声音?”(打雷、下雨)
“放学的时候,突然下雨了,如果没有雨伞,怎么办呢?”(幼儿讨论)
二、激发说话欲望,潜意识感知目的字
“放学啦,小白兔、小黄狗、小青蛙和小娃娃走到幼儿园门口,突然下雨啦,可是他们没有伞,怎么办呢?”(出示字卡“伞”)
出示图片一:“兔妈妈来了,小白兔是怎样回家的?”
活动过程
一、出示字卡“顶”、“蘑菇”
1。出示图片二:“小黄狗顶着什么伞回家的?”(出示字卡“芭蕉”)
2。出示图片三:“青蛙妈妈带来了什么?小青蛙心里觉得怎么样?”(出示字卡“荷叶”)
3。出示图片四:“娃娃的妈妈没有来,怎么办呢?请小朋友帮她想想办法。”(出示字卡“折”、“手帕”)
二、完整讲述,进一步感知目的字
1。教师启发:“小动物们回到了家会怎么样?我们看着图来编一个故事,把小动物们怎么回家的、心情怎么样都编进去,好吗?”
2。幼儿尝试看图讲述故事。
3。幼儿讲述故事时,教师适当指点目的字,以加深印象。
三、游戏“买雨伞”,巩固目的字
提供音乐、背景,创设下雨天的情景。
“我们要回家啦,看,下雨啦,你想买什么伞?快去挑选吧!”(雨伞后面有字)
尝试小段文字的阅读
1。;教师启发:“刚才小朋友自己编了一个故事,现在,老师来讲一个故事,听一听,我是根据什么讲的?”(教师边看文字边讲故事)
2。幼儿尝试阅读大图书。
延伸活动
幼儿边阅读小图书,边用颜色笔将认识的字圈出来。
活动效果活动中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并结合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轻松识字,活动构思巧妙,达到了“识字、讲述、阅读”的和谐统一。
教学目标
1.认识“腰、坡”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空”的读音;会写“直、边”等7个生字。
2.能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等方式了解“阴沉沉、潮湿、闷得很”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和感叹句;能分角色读好课文的对话。
4.尝试在对话中直接提取信息,了解下雨前“燕子低飞、小鱼透气、蚂蚁搬家”这些自然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教学重点
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读好对话,并能在对话中提取相关信息,了解一些小动物在下雨前的表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用时:5分钟)
1.出示课件:乌云密布、狂风骤起、雷电交加的动画情景。引导学生说说看到的画面和听到的声音。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比较读题,发现“要”字加与不加有什么不同?
(下雨了,已经下了,要下雨了,雨还没下)
3.下雨前有哪些特别的现象?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用时:15分钟)
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并标清自然段序号。
2.出示生字,学生尝试认读后指名认读,纠正读音。
3.组织开展“识字交流会”: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识记这些生字的。
(1)偏旁归类识字。
“沉、潮、湿、消”都是三点水旁,引导学生关注到三点水的字与水有关,再联系生活识记。
“潮湿”关注了偏旁后,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潮湿天气的具体现象——玻璃上的水汽、地面的湿滑等等,进一步理解词语的意思。
(2)字理识字。
“闷、息”与心有关,通过汉字溯源,知道它们的构字特点,再联系生活体验理解识记。
“闷”是一个会意字,其字形外围很像一扇门,里面是一颗心被关闭在门内,所以很憋闷。“闷”这一本义一直沿用到至今。文中读
“mēn”,是指因空气不流通而引起的感觉,可组词“闷气、闷热”。
息,象形字,心既是声旁也是形旁,借代心脏所在的胸部。息的金文字形中,自代表鼻子,心代表胸,表示以心为鼻进行呼吸。引申义为呼吸时进出的气。
(3)加一加识记。
“腰、伸、搬”都是形声字,可以用部件组合的方法记忆,并通过动作演示帮助学生记住字形,理解字义。
4.引导同桌互相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5.组织开火车认读生字。
组词回顾,复现生字词:弯腰、山坡、阴沉沉、伸腰、潮湿、闷热、消息、搬东西、响起。
6.送生字回家,引导齐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 (用时:15分 钟)
1.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组织同桌互读课文,纠正读音。
3.指名分自然段接读课文。
4.启发思考:说说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 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勾画小动物的名称。完成填空:
故事里有 、 、 、 这四种小动物。
组织全班交流。
5.找出小白兔、小鱼、燕子说的话,把自己读的最棒的话挑出来,前后同学读,特别难读的一齐读。
四、布置作业。(用时:5分钟)
1.组织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2.组织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用时:5分 钟)
1.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学生选择喜欢的段落展示读。)
2.出示生字卡,指名抽读。
二、品读课文。(用时:20分钟)
(一)指导学习第1——3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学习生字“直”。
2.走进故事情境,初读对话
请学生做做小白兔,读一读。
小白兔大声喊:“燕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
(1)指名学生试读后,教师带上动作范读。
(2)观察课文插图,比较老师和同学谁更像那只小白兔。
(3)看插图,观察小白兔动作,读好“大声说”“呀”,读出疑问的语气。
(4)引导全体学生进入故事情境,朗读小白兔的话。
3.学习“潮湿”
出示词语“潮湿”。
A.读准“潮湿”,注意翘舌音的朗读。
B.关注偏旁,思考:两个字都是三点水,说明什么?
小结:三点水的字大多数和水有关。空气很潮湿,就是说空气里有很多小水珠呢!
C.联系生活,深入理解“潮湿”。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一想:阴雨天的时候哪些地方看到了小水珠?
(随机出现相关图片:瓷砖上冒“汗”、车玻璃上写字、地板湿滑等)
(2)小结现象:出现小水珠的原因就是——出示词条“空气很潮湿”。
(3)放回句子,再读一读。
燕子边飞边说:“要下雨了,空气很潮湿,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飞不高。我正忙着捉虫子呢!”
4.给词条排序,明白燕子低飞的原因。
(1)将句子分成几个短句,分别贴在黑板上。
要下雨了 燕子飞不高 虫子翅膀沾了小水珠
空气很潮湿 忙着捉虫子
(2)给句子排排队,并说说这样排的理由。(同桌合作排序,互相说说理由——请学生到到黑板前演示排序,说理由。)
5.创设交际情景,师生对话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说说燕子低飞的原因。
我来问,你来答。
师:因为要下雨了, 生:所以________________。
师:因为空气很潮湿, 生:所以________________。
师:因为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飞不高,
生:所以________________。
6.分角色朗读小白兔和小燕子的对话。
(1)同桌练读。
(2)指名表演读。
评价:给优秀的小组佩戴头饰表演。
7.回顾交流:下雨前燕子在干什么呢?——板贴【燕子低飞】
(二)引导学习第4——6自然段。
(1)小白兔听了小燕子的话后的.问句该怎么读呢?
讨论得出小白兔不肯定是不是要下雨,读出半信半疑的语气。
(2)小白兔又看到了什么?
(他看到小鱼游到水面上来了。)
(3)戴头饰分角色朗读第4——6自然段。
(三)放手学习第7——9自然段。
(1)“小白兔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这里的“连忙”可以换成什么词。
讨论,可以换成“立刻、马上、赶紧”等。
(2)他又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他怎么做了?
(3)学生汇报朗读,教师相机指导学习生字词。
(4)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消息”一词。
“消息”原指关于人或事物的动向或变化的情况,本文指( )这件事。
(文中指“要下雨了”的信息。)
(5)小兔是怎样把消息告诉蚂蚁的,你能学着小兔说说吗?
想象说话,演一演。 (预设:小兔子说:“小蚂蚁,要下雨了,你快回家吧,你这么小,会被雨水淹死的。”)
(四)小结:
1.填一填。
要下雨了,( )忙( ),( )忙( ),( )忙(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要下雨了,燕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下雨了,小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下雨了,蚂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下雨了,天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指导写字。 (用时:10分 钟)
1.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要写的7个字。
2.组织全班交流,掌握书写要点。
3.教师范写,强调要点。观察好各字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巡视指导学生描红、临写。
5.展示作品,交流评议。
四、拓展延伸。(用时:5分钟)
1.引导学生说一说:你们还知道下雨前有什么自然现象吗?
组内讨论,集体汇报。(预设:下雨前的现象还有蜻蜓低飞, 蛇爬出洞,蚊子成群结队等。)
2.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探索:
要下雨了自然界会发生变化,那么天要晴了自然界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用各种线型来表现不同的雨,培养幼儿手的控制能力。
2、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画纸人手一份,油画棒每人一份。
2、每人一双雨靴,一件雨衣。
3、事先带幼儿观察过下雨的过程,掌握有关雨的知识信息。
活动过程:
一、出示“雨具、雨衣,雨靴”,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1、师:这是什么?师:为什么今天小朋友都带了雨衣上幼儿园呀?师小结:对,2、前天老师还和你们一起观察过下雨的过程是不是?(幼齐答:是)请小朋友想一想,雨是从哪儿落下来的呢?(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师:雨落下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小朋友知道吗?师:那你们知道什么时候雨是一滴一滴的,什么时候雨是一根一根落下来的?
3、师小结:看来小朋友在观察下雨过程时很仔细。的确,当下小雨时它是一滴一滴的落下来的,而下大雨时则是像线一样一根一根的落下来,如果刮着风的话,雨还会斜着落下来,有时向左斜,有时向右斜,好像在跳舞一样。我们来学一学雨落下来的样子好不好?
二、鼓励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不同的雨。
三、引导幼儿学习用各种线型表现下雨的过程。
师:刚才我们说了说雨,还学了学雨落下的样子,现在我们来画一画雨好吗?师:我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来画,先画小雨好吗?(好)教师边示范画法,边讲解:下小雨了,雨点从天上落下来,一滴一滴落在地上,下大雨了,哗啦啦,雨像是线一样一根一根的落下来,刮大风了,雨被风吹得都斜了过来。刚才我们说到的就是这三种情况,下面请小朋友伸出右手食指,跟着老师一起练习画下雨。教师和幼儿一起边说边作画空练习。
四、幼儿大胆作画,教师指导。
(1)师:教师发现小朋友在空中画的雨非常的好看,我们把它们请下来,让它们飞到我们的画纸上来,让更多的人看到他们好吗?画的时候,请大家还是先画小雨,再画大雨,然后画刮风时的雨。
(2)幼儿进行创作,教师个别指导,鼓励幼儿大胆作画。
五、展示交流。
(1)展示全部作品,幼儿相互欣赏。
(2)师:你喜欢哪张作品,为什么?
教学反思:
绘画《下雨了》是一个充满生活情趣的内容,所以本节活动我不但把让幼儿学习用各种线型来表现不同的雨作为重点,而且我把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绘画活动的兴趣也同时作为本次活动的另一个重点,并以情感体验为主线,贯穿于整个活动中。
1、艺术可以表现生活也可以表达情感,在教学开始,我通过听——说—演——看——想,激起小朋友对雨的已有经验,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
感所想的事物说出来,用肢体表现出来,教师再进一步对幼儿的语言进行概括,进行提升,让幼儿对雨有进一步的认识,为下面的绘画做了一个感性和情感的铺垫。
2、结合语言进行绘画,增加了活动的情趣。在用短线、长线、斜线画雨时,我结合生动、形象的语言。如:小雨一滴一滴一滴落下来。大雨哗啦啦,一条一条落下来。起风了,大雨、小雨斜斜地落下来。幼儿一边说,一边画,幼儿就觉得有趣多了。
1.体验诗歌活泼、愉快的童趣,感受小动物们躲雨时的有趣情景。2.理解诗歌的内容,尝试归纳出诗歌的句式,并进行添画仿编。
3.能大胆、主动地进行情景表演,发音洪亮、清楚;能表现出不同动物和人物的声音、动作、表情。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带领幼儿在小雨中玩耍,观察小动物在雨中的活动。
2.环境材料准备:操作卡第21、22页,诗歌《下雨啦》CD关盘,头饰(小蚂蚁、小青蛙、小虫)。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欣赏的兴趣。播放录音,引领儿童进入情景。
二、欣赏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掌握诗歌的句式。1.看图欣赏诗歌。
诗歌里有哪些小动物?下雨了,它们怎么办? 2.朗诵诗歌。
(1)结合操作卡,跟着老师或录音朗诵,熟悉诗歌。(2)幼儿自编动作朗诵诗歌。注意发准字音:蘑菇(mò gu)、伞(sǎn)、撑(chēng)。(3)幼儿分角色表演诗歌。
三、分析诗句格式。1.引导幼儿讨论。
提问:找出每段诗句中相同和不同的地方。2.归纳出诗歌句式:
×躲在××下,它说:××就是我的伞。
四、尝试仿编、添画诗歌。
1.让幼儿将仿编的诗句内容添画在操作卡第22页上,并用诗歌句式朗诵,请家长帮忙将文字内容记录下来。
2.个别或小组朗诵展示自己仿编的诗句。附:诗歌 下雨啦
我执教《我长大了》一课时安排了三个板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关爱家人,帮助别人。让学生知道长大了要掌握一些生活自理能力,懂事了要关心家人,长大的标志还要看是否有爱心帮助别人。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以下两点。
一、让品德教育于“无形”中
以往的思品课程设计往往从成人对儿童的需要出发,以成人化的方式设计课程,设计的课课与儿童的兴趣和认知特点及生活实际相去甚远,这种课程对儿童来说是没有生气的、僵硬的、呆板的课程,它不仅会消褪儿童的认知兴趣,更会打击儿童的学习情感,尤其会对思品教育产生相反的促退作用。
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时的时候力图让品德教育于无形中。第二板块“关爱家人”是让学生知道要关心家人,并掌握一些生活自理及关心家人的方法。让学生说说现在自己会做的事,一起聊聊自己会帮爸爸妈妈做的事情。在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我顺势提出打算给妈妈、奶奶、阿姨做什么。在孩子们懂事的交谈中,孩子们知道了要关心家人,并印象深刻。“品德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提倡的一个突出特点。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生活即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教育才能产生真正的作用,并成为真正的教育。以品德而言,人的某种品德形成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所以我在第一板块“自己的事自己做”让孩子们整理书包,在最后结尾时让学生离开多媒体教室前整理教室,让德在无形中深入了孩子的内心。
二、让品德课堂于“游戏”中
心理学家认为游戏是人类的本能和动机之一。儿童的活动和学习是从游戏开始的,哪里有儿童,哪里就有游戏,儿童的机体在游戏中得到锻炼,情感在游戏中得到满足,品德在游戏中得到发展。
在教学中我力图创设游戏活动,让孩子们的学习变得有滋有味。我让全班的孩子整理书包,使他们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性。当然,在儿歌那块教学中要是游戏化,课堂氛围将更将好好。
当然,教育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我的课堂更是存在着许许多多的缺点:
⑴对学生的信任度还不高,不敢放手让学生讲。
⑵课堂上说话的语气有待亲切,对孩子的评价语言还欠个性,不够丰富。
⑶对低段孩子积极性的调动缺乏经验与方法。
⑷没有很好的发挥多媒体的优越性,我如果在朗诵儿歌时配乐,在活动时有优美的音乐相伴,学生将会更将轻松快乐。
活动设计背景
喜欢画画,是孩子的天性,在纸上留下的每一根线条,每一个色块,都是他们表达情感的结果。因此,绘画便成了幼儿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新纲要”中指出 “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秋天是丰收的季节,遍地飘香的瓜果、金灿沉甸的稻谷、玉米……把秋天装扮得多么丰盈和美丽,更让辛勤耕耘了一年的农民叔叔、阿姨们乐开怀、喜欢欣。在这硕果累累的美丽秋天里,引领孩子们去感知秋天的美丽和富饶,去如同身受地感受、体会农村小朋友家丰收的无比喜悦心情,激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去表现这美好的景象非常的有意义。不仅让孩子们的表现欲望得到了满足,而且能很好激发孩子们心中对美好生活和事物的向往和热爱情感。为此,我们中班组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品,选择秋天丰收果实里的典型性硕果——南瓜为表现内容,以激发幼儿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情感,在愉悦、积极的感知、体验后能拿起画笔大胆、自信的表现出丰收的各种南瓜形态及其表达出丰收的快乐情景为目的设计了这一绘画活动。将以孩子们喜爱的游戏形式和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贯穿始终,引领孩子们快乐、主动地体验和学习。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椭圆形和弧线表现出南瓜的主要特征。
2、尝试用线条添加出南瓜的五官和四肢,将南瓜拟人化成“快乐的南瓜娃娃”。
3、感受秋天丰收的喜悦。
4、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到丰收的喜悦,能用椭圆形和弧线条表现出南瓜的主要特征。”
难点:尝试用线条表现出不同姿态的“快乐南瓜娃娃
活动准备
1、用椭圆形和弧线组合画出的圆形南瓜形图一张(不图色)
2、圆形南瓜绘画步骤图一套。
3、不同可爱表情和姿态的南瓜娃娃图。
4、形象可爱、表情愉悦的女孩人物卡片(“丫丫”)、《丰收舞曲》、画纸、记号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出示并操纵可爱的女孩人物卡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和活动的欲望:“小朋友们好!我是农村的小朋友,名字叫丫丫。在秋天这个丰收的季节里,我们农村小朋友家里每天都要丰收许多的瓜果和粮食,今天我家又要大丰收了,我真开心啊,谁想知道我家今天丰收的是什么吗?是什么样的吗?”“想知道就帮我一起去丰收吧”,带幼儿来到布置好的“瓜园”。
(二)师生互动部分
1、以“丫丫”口吻引导幼儿感受丰收的氛围。(体验丰收的喜悦和快乐,诱发美好的情感)
(1)“我家今天丰收的是什么啊?哇,丰收这么多的南瓜,可以用来做好多好吃的南瓜食品我们大家一起吃了,我好开心啊!你们呢?”
(2)指大屏幕上:“瞧,农民叔叔阿姨们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笑的那么开心?我们同他们一起来跳丰收舞表达表达丰收的快乐心情吧”。(带领幼儿围着南瓜随《丰收舞曲》的旋律开心地舞动身体)
2、引导幼儿感知获取南瓜的有关信息。(了解、认识南瓜的外形特征,为绘画南瓜作铺垫)。
(1)以“丫丫”的角色引导幼儿:“摸一摸、看一看、抱一抱、闻一闻,你发现了南瓜的什么秘密?”(让幼儿自由感知南瓜的特征)
(2)引导性提问:“南瓜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身体上有些什么?摸上去有什么感觉?头上有什么?(帮助幼儿梳理清对南瓜外形特征的认识)
3、学习画南瓜的方法(引领幼儿在积极主动的过程中掌握画南瓜的基本方法,为幼儿能富有个性地表现南瓜的外型特征和姿态奠定基础)
(1)出示用椭圆形和弧线组合画成的圆形南瓜图,以“丫丫”的角色引导幼儿观察:
“这是我给什么形状的南瓜画的像?是由几个什么图形和几条什么线条组成的?这个图形象什么?这些线条是什么线?表现的是南瓜的什么?”(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发现组成圆形南瓜图的基本元素,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猜猜我是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才会把南瓜画得这么形象?”(训练幼儿的分析能力)
(2)用有趣、形象的儿歌引领幼儿学习画南瓜的方法。(通过熟练的演示和利用有趣、形象的儿歌帮助幼儿清楚了解、记忆画南瓜的方法和步骤)
“丫丫是这样画圆形状的南瓜的”,边念儿歌边演示画南瓜的基本步骤:“小丫丫画南瓜,先画一个鸡蛋蛋,再加两半鸡蛋蛋,左弧线画一半,右弧线画一半。哎呀呀!南瓜不够大,再来加两半,左弧线画一半,右弧线画一半。哈哈!大南瓜画好了,添个瓜柄拎回家”。
(3)给圆形南瓜绘画步骤图正确排序。(引领幼儿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中加深对圆形南瓜绘画步骤的掌握)
出示顺序打乱的画圆形南瓜步骤图,让幼儿根据“丫丫”念出的儿歌找出相应的步骤图依次排列,然后并边念儿歌边用右手食指进行空画练习。
(4)引导幼儿在探讨的过程中学习椭圆形南瓜的画法。(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学习将已学到的知识迁移和变通)
以“丫丫”的角色引领:“小朋友们,我好想也给椭圆形的南瓜也画张漂亮的像,可是我不知道应该怎样画,哪个聪明的小朋友愿意来当我的小老师教教我呀?”
鼓励幼儿大胆上台展示、介绍自己画椭圆形南瓜的方法,然后,老师以“丫丫”的角色引领大家讨论:“画的象吗?”若画得形象,方法得当,便引领大家学习他的方法,若方法不恰当,画不形象,便加以引导:“画得怎样?哪里不象,应该怎样画?”
4、幼儿在画纸上画南瓜。
教师巡回观察,引导孩子们学习合理布局画面,鼓励大胆、自信地下笔,重点激发那些怕下笔的孩子的自信心,并给予适宜的帮助,让他们完成作品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而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
5、尝试用线条添画五官和四肢,将南瓜画像变成“可爱的南瓜娃娃”。(给予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地表现提供了机会和条件)
分别请幼儿做出不同的快乐表情和摆出各种姿势,引导大家观察、讨论:“用什么样的线条表现恰当?怎样画?”
幼儿在自己的南瓜图上添画自己喜欢的五官和姿态,并为那些绘画表现能力不足的孩子提供不同表情和姿态的南瓜娃娃画像给予他们启发和指引。重点鼓励孩子们自己创造性地表现,不要与别人的相同。
6、“给南瓜娃娃”穿漂亮衣服。(练习渐变色的搭配和涂色方法)
提问:南瓜有那些颜色?用什么涂色的方法能会把南瓜娃娃打扮得更美?可用那些颜色渐变来给南瓜涂色?”
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渐变颜色搭配装扮自己画的南瓜娃娃。
7、同“南瓜娃娃”一起开“丰收舞会”。(展示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随着欢快的《丰收舞曲》旋律快乐地向大家展示并有节奏舞动自己的作品
教学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执教教师不仅创遍了直观、有趣的儿歌来帮助孩子们记忆作画步骤,而且还绘制了步骤图引导孩子们通过听儿歌排列步骤图的方式来进一步巩固、记忆画南瓜的方法。注重引导孩子们在探索、发现、练习的过程中去主动学习。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可减少念儿歌反复画和空手练习画的次数。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应再富有感召力些,课堂气愤会更好。决定在此基础上全面优化目标、方法、策略与过程后再开展一次较为优质、有效的活动。就这样,全体教师吸纳了前三次活动中的优点完善了方案后又开展了第四次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并将丰收的氛围和喜悦的渲染了出来,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幼儿园中班下雨了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下雨了幼儿园课件06-28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学教案:受伤了怎么办07-21
幼儿园中班教案《兔奶奶生病了》及教学反思12-08
幼儿园中班语言雪人不见了教案06-05
幼儿园中班秋天到了教案06-16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学设计09-14
关于幼儿园中班教学反思09-24
幼儿园中班班教学计划06-03
幼儿园中班健康领域教学方案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