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构图课件

2024-10-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美术学构图课件(推荐12篇)

美术学构图课件 篇1

美术学构图课件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 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让学生通过欣赏、观察、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掌握三角形构图、井字形构成、S形构图等多种构图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进行创作。教师应在尊重学生创意的前提下,适当地进行辅导,如画面的表现效果,色彩的搭配.......应鼓励学生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想法,让学生讲述创作意图,以表扬、鼓励为主,通过相互评价,认识自己的不足,引发更好的创作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观察、评析,让学生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构图美,并让学生初步掌握多种构图方法。

2、学习和掌握多种构图方法,并进行创作,体验创作的乐趣。

3、通过学习体验,感受构图的形式美,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想像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发现和体验优秀作品的构图美,初步掌握多种构图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用多种构图方法,大胆创作一幅有主题的作品。 教学准备:

教师:大师作品的图片、学生作品等有关构图的图片资料。 学生:多种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直接引入正题,学生讨论,什么是构图?构图研究的是什么? 构图研究的是把你需要画的东西如何放在纸上,以达到最好的效果。讲究构图的图画,画

面美观、有序,不讲究构图的图画,就会给人凌乱、歪斜的感觉。

2、欣赏教材中画,思考不同的`构图方法,作品会怎样?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学学构图。

二、欣赏讨论

1、欣赏、分析

构图有很多方法,画不同素材的图画,就要选择不同的构图方式,下面我们来具体研究一下有哪些构图方式,我们应该如何运用它们?

2、下面我们一边看幻灯片,一边了解各种构图方法及其运用。 井字形构图:适合什么样的作品?给人什么感觉?(在构图中,画面主体在井字形线上,

显得主体突出、画面稳当。)

S形构图:适合表现动态效果和向远延伸的效果。

3、讨论,小结:

A、三角形构图——稳定

B、井字形构图——严谨

C、S形构图——流动

D、斜线构图——爽利

4、学生作品分析讨论

不同的构图表现在绘画时的体现。

三、学生创作

1、跟同桌同学交流:自己想画些什么?用什么样的构图?

2、学生练习,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将自已的想法表现出来。

3、进行巡视指导,对巧妙运用构图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对构图方法运用不恰当的学生给予相关的建议。

四、作品展示

1、作业展示,师生共同评价。学生展示自已的作品并发表对自已、他人作品的评议及对本次活动的感受

2、小结学生的意见后,补充书中介绍以外的构图方法,同时表扬鼓励学生。

五、课后拓展

1、对构图方法的多样性你有何理解?

2、在绘画同样物体时可以用不同的构图方法,表现效果会有没不同?

美术学构图课件 篇2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制作,构图要素,美感

目前以计算机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正广泛应用于各类教学, 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精华的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多媒体课件的使用, 人们已经逐步认识到一个好的界面对课件传递教学信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具有视觉美感、亲切友好的界面, 可以创造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 调动起学习者的感情因素, 使学习者在良好的心境下接受知识, 这样就有利于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事实上多媒体课件页面的质量主要体现在向学习者呈现教学信息的一个个页面上, 而页面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页面构图各要素, 这些要素具体就是指页面上的文字、按钮、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页面构图的各要素对整个课件质量的重要性。除此之外, 要得到一个好的页面构图, 仅仅考虑到构成页面的各要素的具体情况是不够的, 我们还要考虑到页面各要素之间在页面构图中的相互关系, 这对页面的整体表达效果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分析页面构图的要素。

一、页面上应有的文字

任何多媒体课件的页面都包含文字, 没有文字的页面无法说明要讲的内容。既然文字对于多媒体课件的页面十分重要, 那么对于文字的处理就是重中之重了。

文字包含着大量的教学内容, 它有字型、字号、颜色、下划线、阴影、字符间距等诸多限制, 这些限制因素也同时影响文字信息呈现的效果, 从而影响教学内容。在对文字的设置上, 我们应以视觉的舒适、美观、易读为标准。如遇到需强调的内容, 我们可将其加重或加下划线, 这样能起到引起重视的效果。如教学内容需进行区别, 我们可将内容用两种颜色显示, 增加其区别度。

在教学内容呈现时, 一般我们可采取逐层次显示的方式, 还可配音乐、动画等, 从而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

二、页面中的按扭

按钮一般出现在页面的固定位置, 方便使用者点击。点击按钮可以产生很多动作, 常见的如翻页、跳转、答题选择等, 是多媒体课件制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按钮的使用可以方便学习者, 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

1.答题按钮。

由于多媒体课件给学习者提供许多练习的机会, 会给出一些与所学内容相关的测试题, 这就要求学习者进行选择。每个按钮都对应着一定的界面, 会对学习者所作选择给出反馈, 提高教学质量。

2.控制按钮。

此类按钮主要是对页面进行控制, 常见的有“首页”、“上一页”、“下一页”、“退出”等, 这些按钮的使用会给学习者带来方便。

3.热区按钮。

热区按钮一般都没有明显的标志, 只有当学习者将光标移到热区里时光标才会发生变化。一个图片、几个文字都可以是热区按钮。如在课件中出现一个“门”, 用鼠标点击就可退出此课件, 那么这个门就是一个热区按钮。热区按钮一般在页面中都很明显。

三、图形、图像的存在

在多媒体课件的页面中图形、图像占有很大的比重, 也是在整个页面构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图形、图像看起来较直观, 能很好地传达教学内容,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双面性, 如果其使用不当的话, 就会影响教学效果。因而在运用图形图像时, 我们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图形、图像的清晰度。

图形图像要传达教学内容, 因而对其清晰度要求较高。不清晰的图形图像会引起学习者的视觉疲劳, 不能很好地表示教学信息, 易使学习者产生厌学心理。

2.图形图像的呈现大小与呈现时间。

呈现页面及表达需求共同控制着图形、图像呈现的大小。而呈现时间最好是由学习者自己控制, 每个人的学习程度不一, 故学习进度不同, 自己控制能很好地掌握教学进度, 从而更好地学习。

3.图形、图像的色彩。

色彩是产生美感的直接因素, 因而色彩的搭配要和谐、均衡。由于图形、图像总在页面这个大背景中, 因此, 要考虑前景色与背景色的搭配问题。

四、页面中使用动画、视频

由于技术的发展, 人们越来越多地在多媒体课件中使用动画、视频, 借助它们更好、更有效地呈现教学内容。如对一些操作性的知识的传送和实验的呈现, 使用视频、动画的形式更适宜一些。由于视频、动画呈现的都是一些运动的物体, 因而更易于吸引学生注意,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但是在课件中我们不可过多地使用视频、动画, 只要能清晰呈现教学内容就好, 否则就会使学生的关注点产生转移。

页面的构图除了要注意以上的四条外, 在具体的设计中还需注意一些小的问题, 实践多了才能做出好的页面构图。

页面构图涉及很多方面, 要将其合理组合, 因而在实际的页面制作过程中我们要遵循许多原则, 如各要素的综合原则、统一原则、平衡原则等。任何原则都是针对页面上的各要素的, 只有将页画上的各种元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统一处理, 合理搭配, 使之构成和谐统一的整体, 才能较好地呈现教学内容。

多媒体课件区别于传统教学手段虽显著的特点, 就是能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信息等众多媒体集于一体, 向学习者提供一个丰富多彩的、生动友好的、交互式的学习页面, 因此页面的设计就成为课件制作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学校从事课件的制作者, 一定要对这个问题以充分的重视, 这样才能提高学校自制课件的质量和水平, 使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更为广泛。

参考文献

[1]Ben Shneiderman.Designing the User Tntcrface.Addi-son——Welsey Publishing Compang.

[2]冯学斌, 万勇.认知规律对CAI信息处理启示.电化教育研究2000, 9.

[3]张际平, 张琴蛛.计算机与教育.电子工业出版杜.

浅谈美术绘画中的构图 篇3

一、构图的定义:构图是造型艺术的形式结构

“构图”一词源于拉丁语,其本来意思为结构、组成或联结,指画面的安排,确定画面内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以便最终构成一个统一的画面整体。这也就是为了表达思想内容而创造的整个造型结构,其中包括光與影,线条与色调等造型要素的组合。“

二、构图的基本原则:均衡与对称、对比和统一、疏与密

(一)关于均衡与对称

均衡与对称是构图的基础,主要作用是使画面具有稳定性。均衡是指两种东西在形状和大小上面不一样但在视觉上面分量上面一样或相近,均衡的作用是可以让很凌乱的东西统一起来。均衡对称本不是一个概念,但两者具有内在的同一性——稳定。稳定感是人类在长期观察自然中形成的一种视觉习惯和审美观念。因此,凡符合这种审美观念的造型艺术才能产生美感,违背这个原则的,看起来就不舒服。均衡与对称都不是平均,它是一种合乎逻辑的比例关系。平均虽是稳定的,但缺少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美感,所以构图最忌讳的就是平均分配画面。对称的稳定感特别强,对称能使画面有庄严,肃穆,和谐的感觉。

(二)关于对比

对比的巧妙,不仅能增强艺术感染力,更能鲜明的反映和升华主题。对比构图,是为了突出主题强化主题,对比有各种各样,千变万化,但是把它们同类相并,可以得出:一是色彩的对比。如:深与浅,冷与暖,明与暗,黑与白。二形状的对比。如:大和小,高和矮,老和少,胖和瘦,粗和细。三是灰与灰的对比。如:深与浅,明与暗等。在一副作品中,可以运用单一的对比,也可同时运用各种对比,对比的方法是比较容易掌握的,但要注意不能死搬硬套,牵强附会,更不能喧宾夺主。

(三)关于疏与密

一个画面中只有疏没有密,或者只有密没有大面积的空白,都是不合适,不舒服的构图,画面只有疏密结合的得当,有开有合,密不透风疏能跑马,即有变化又有统一,才是完美的构图形式。在平时的绘画中,人物距离的疏密,人与环境的疏密等等,都是我们构图中要考虑的问题,只有利用好绘画对象之间相互的疏密关系才能使画面主题突出,主次合理。

(四)绘画中构图的形式

构图是作者思想感情和艺术表现形式的统一,是艺术水准的直接体现,所以在众多的美术作品中,每幅画面的构图形式都各有特点,但同时又有规律可循。在平时的绘画中,最常见的构图形式有平行垂直、平行水行、对角线、十字架、S形等等。 平时的绘画中,我们很少单纯的用一种构成形式,常需要在同一画面中运用多种视觉功能,根据画面的主题思想,采用不同的布局方式,更好的反映作平的主题思想。

绘画构图是一个思维过程,它用自然存在的混乱构图要素组合成一个可以理解的整体,不但表现出作者的绘画思想和情感,而且通过构图的视觉作用,对观众的眼睛做到支配作用,明确画面的中心和焦点使观众能够按照绘画作者的构思线索进行赏析,这是构图的魅力所在,也是其具备的特殊功能如《最后的晚餐》运用射线构图形式,使耶觫处在画面全局的中心位置,正是辐射线的轴心在视觉上自然集中的作用,使观众在欣赏整个画面的时候,视觉第一眼就落在耶觫的身上,更加突出了画面的主题思想。使画面具有了更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美术课件 篇4

美术通常指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在空间开展的、表态的、诉之于人们视觉的一种艺术。下面是美术课件,可直接下载。

  美术课件

油画基础知识

1.油画产生之前欧洲绘画经历了几个阶段?

本世纪30年代巴金先生与朱光潜先生曾就达·芬奇《最后的晚餐》是不是油画在报刊上进行过激烈的交锋。

朱光潜先生认为是油画,而巴金先生说:“那时根本就没有现代的油画颜料”。

由于欧洲绘画传入中国时已发展到近代油画阶段,因此,不少人常有一个误解,认为西方绘画都是油画。

在西方特别是在古代欧洲,油画不是从来就有的。

真正的油画产生,至今不过5的历史,而此前欧洲曾经历了古代胶彩画、蜡彩画、镶嵌画、湿壁画、干壁画、坦培拉绘画以及坦培拉与油画混合技法的漫长历史变迁。

16世纪以后现代意义的油画逐步发展成熟。

自古以来欧洲绘画多采用动物胶和植物胶。

鸡蛋作为一种蛋白胶,在古希腊、古罗马时代被广泛应用。

最初的蛋彩是通过在蛋黄中掺入糖、蜜或无花果汁增加粘性。

古代的蜡画主要是用火将蜂蜡熔化、调入颜料趁热画到墙壁或木板上的,可多层重叠,凝固后亦能刮磨修改,最后还可以打磨抛光。

镶嵌画盛行于东罗马的拜占庭帝国,是用有色石子、陶片、珐琅片和玻璃拼装而成的,多用于装饰教堂。

湿壁画是预先用石灰混沙准备出一块一次可以画完的墙面,趁灰层未干着色,颜料渗入石灰中,干燥后形成坚固的碳酸钙表面,利于色彩的长久附着。

干壁画则是在干透的灰泥底上着色,公元4世纪到13世纪即中世纪,留存的壁画基本上是干壁画。

《最后的晚餐》既非油画,也非干壁画、湿壁画。

达·芬奇使用一种加了油的乳液胶调和颜料,其技法属于13世纪始盛行于意大利的坦培拉技法体系。

坦培拉在西方绘画史上是一个特殊而影响广泛的画种。

后来虽然出现了油画,但仍以坦培拉材料作为底层塑造,再以油画透明法罩染。

2.油画的发明者是谁?

古代欧洲的画家们在谙熟和热衷于坦培拉绘画技法的同时,渐渐发现了它的缺陷与不足,比如:颜色之间难以融合晕接,色彩不够柔和光艳,小笔多次排线过于费力,以及在潮湿的气候条件下易发霉和低度抗碰撞能力。

鉴于此,画家们发明了用透明漆上光以保护画面的办法。

而后又有人在坦培拉底层画面上做多层透明色罩染,后称之为上光术或釉染法,这便形成了混合技法,一种非坦培拉绘画亦非油画的技法。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就是油性坦培拉绘画。

达·芬奇对油性颜料进行过多次研究运用,但技术不够成熟,致使许多作品没能留存下来。

那么,油画的发明者是谁?

单纯用油做绘画媒剂,在拜占庭时代就有人试验过。

据记载,这种画放在烈日下曝晒数月仍不会干燥。

1200年,僧侣西奥费尔·鲁济罗斯写了有关油画的论文《多样化的艺术形式》,在这篇论文中,他介绍了亚麻仁油和阿拉伯树脂的使用方法。

13世纪末在英伦三岛出现过类似油画的绘画。

14世纪末,尼德兰的两位画家凡·爱克兄弟(杨·凡·爱克及其兄胡伯特·凡·爱克)找到了一种简便的用油溶化颜料作画的方法,创作了纯粹的油画。

美术史家虽不能断定凡·爱克兄弟是油画的发明者,但至少他们是在前人试验的基础上找到了一种理想的以油脂为主的绘画媒剂配方。

不少专家认为他们最大的功绩是在油脂中加入了天然树脂,使行笔流畅、媒剂速干。

杨·凡·爱克的《阿尔诺芬尼的婚礼》一画和他最著名的作品《根特祭坛画》(现藏于比利时根特城的圣·巴冯教堂,由23幅画组成。

)被认为是欧洲油画发展史上的重要作品。

凡·爱克兄弟发明的调油技术,据说是用一种“白布鲁日光油”和亚麻仁油混合在一起作画,用它们调和他在坦培拉绘画中使用过的颜料,发现效果很好。

(一些研究者认为,“白布鲁日光油”是精馏松节油,现在我们仍使用松节油稀释油画颜料。)意大利最早研究并掌握油画技法的画家安东奈洛·达·梅西纳(Antonueuo De Messina 1430-1479)

据说是在去尼德兰了解到凡·爱克兄弟的油画技法之后,回到威尼斯传授油画颜料使用方法的,自此油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在欧洲大陆流行开来。

创意美术课件 篇5

设计意图:

1、活动材料:围绕本园的美术课题《幼儿园美术创意活动的园本实践研究》 方案,以“农村幼儿园生活化美术创意活动的实践和研究”为基点,袋子是我们班进行美术创意活动的主材料。它是孩子们比较熟悉的一种生活化的废旧物,收集较方便;制作可爱的小动物需要一个神奇的“魔术袋”,而制作的材料就是水果网袋和塑料袋。按不同方向摆放“魔术袋”,发现可以变出各种各样的小动物。不同的摆放方向更加能发挥孩子的创造性。

2、内容来源:首先本活动来源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够帮助大家!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够帮助大家!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够帮助大家!于主题《爬呀爬飞呀飞》。大自然为我们创 设了良好的教育契机,孩子们心中的探究之火不能被熄灭。在这个洋溢着智慧和想象的主题里,我们营造了宽松、探索的氛围,通过视频、图书、绘画、手工等,让幼儿自由寻找问题的答案。通过自己的制作,孩子们更能获得知识,也能体会到劳动后的成功。于是我所以选择了《可爱的小动物》这一活动内

活动目标:

1、尝试根据不同方位摆放“魔术袋”,制作各种小动物。

2、能根据“魔术袋”大小绘画五官,并粘贴在正确的位置上。

3、能大胆想象,耐心操作,并保持桌面整洁。

活动重难点:

不同方向摆放“魔术袋”来制作各种小动物。

活动准备:

三个范例:“魔术袋”变成的小狗、金鱼、小兔。

制作好的“魔术袋”,彩色纸、剪刀、固体胶、黑色勾线笔,垃圾盆以及轻音乐。

活动过程:

⒈ 猜想引出主题。

⑴ 师:今天我们来玩个游戏,叫“猜一猜”。我给你们几张动物耳朵的图 片,看看你能不能猜出它可能是哪些小动物呢?

⑵ 教师小结:长长的耳朵是小兔,尖尖的耳朵是小猫等等。原来不同的动 物有着不同形状的耳朵。

⑶ 师:除了动物的耳朵,这里还有许多动物的眼睛和嘴巴。

师(挑选特别的嘴巴、眼睛):仔细观察一下,它可能是哪只小动物呢? (点评:每个小动物都长有独特的耳朵,所以通过出示耳朵的图片,让幼儿猜一猜,感知不同的小动物造型。为下面幼儿变不同小动物的造型,提供铺垫。)

⒉ “魔术袋”摆一摆。

⑴ 师:上次,我们制作了“魔术袋”。今天,我们就用它加上动物的耳朵、眼睛和嘴巴来制作可爱的小动物,好吗?

点评:“魔术袋”其实就是将白色的水果网袋塞进白色塑料袋,扎成的一个袋子。教师将它称为“魔术袋”不仅为了引起幼儿的操作兴趣,也是起到了一个暗示作用:我们要来变魔术,要来用它变出可爱的小动物。

⑵ 摆一摆:

① 正摆。

师:我将“魔术袋”正着摆,看看你能把它变成哪个小动物?

师:我变了一个,看看是什么?(小狗)我给它贴上两只大大的下垂的耳朵,加上一个鼻子,还有一张像倒着的数字3的嘴巴,就变出了一只可爱的小狗。 (点评:将“魔术袋”正着摆一摆,幼儿猜想可以变成小狗、小猫、狮子等小动物。接着,通过教师出示变出来的一只小狗,用语言表述添加眼睛、鼻子、嘴巴的过程,间接的起到一个示范、讲解的作用。)

② 侧摆。

师:那我还可以将“魔术袋”侧着摆呢?

师:我也变了一个,是谁?(小鱼)我给它贴上一只黑眼睛,一张圆圆的嘴巴,还给它添上了鱼鳞,小鱼就变出来了。

③ 倒摆。

师:我还可以将“魔术袋”倒着摆呢,看看现在它又可以变成什么了呢? 师:我呀,变了一个?(小兔子)我给它贴上两只长长的.耳朵,加上一个鼻子,一张倒着的数字3的嘴巴,可爱的小兔子就出现了。

(点评:为了突破活动的重难点,教师将“魔术袋”按3个不同的方向(正摆、侧摆、倒摆)示范摆一摆。然后让幼儿想象可以变出什么小动物,这里就充分体现幼儿的“创”了。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也根据前期绘画动物的经验,想象能变出什么动物来。通过教师出示3个变出的小动物,幼儿能更直观、更形象地了解制作的过程。)

⑶ 师:你们想不想也来摆一摆,变一变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呀?

师:请每个小朋友将椅子下面的“魔术袋”拿出来,自己摆一摆,互相讨论一下你想做什么小动物呢?

(点评:通过教师的示范摆弄变出很多不同的小动物,这起到了示范引领的作用。而让幼儿自己摆一摆、变一变,就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自己来尝试操作,与同伴交流,能集思广益、丰富动物的造型,更能激发幼儿求异的热情。)

⒊ 操作要求。

师:在做可爱的小动物之前,老师先提3个要求:

⑴ 充分摆一摆“魔术袋”,正着、侧着、倒着看一看。

(点评:一个小小的要求非常关键,更是为了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提出的。以往幼儿操作之前,拉起笔来就画,拿起剪刀就剪,作品效果并不理想,而且雷同的较多。在操作之前摆一摆、看一看,更能丰富幼儿的思维,有想法之后的作品是完美的。)

⑵ 添画小动物五官时,要将“魔术袋”放在彩色纸上比一比,画得大一些。 (点评: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画出来的事物总是很小的,这样提出“比一比”的要求之后,幼儿更有目的、有范围的去画,将不会出现五官太小而脸很大的不协调现象了。)

⑶ 剪下的垃圾要及时的放入垃圾盆里,保持桌面整洁。

(点评:教师在提出才做要求时,要做到详略得当,重难点技能着重讲,平时一直强调的则可省略,这样不仅节约时间,更容易让幼儿掌握操作重点,达到理想的效果。)

⒋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点评:在幼儿操作时,首先要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然后教师的指导不仅要关注强弱个体差异,而且要掌握一个“度”:既能通过你的引导来启发幼儿的操作,同时还要注重幼儿良好操作习惯的养成。)

⒌ 评价活动。

请幼儿上台展示作品,说说你是怎么摆的,做的什么小动物。

吃虫草美术课件 篇6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新奇的吃虫草,开阔学生的眼界,增长学生的知识,引导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审美情趣。

2、结合吃虫草的特性,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动手、动脑的创作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利用审美情趣,创作出美的形象和有创意的作品。

2、教学难点:综合技法的使用和画面的`构图。

(三)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图画纸、卡纸等。

(四)学生用具:彩色笔、记号笔、图画纸、卡纸、剪刀、双面胶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知道大自然中有无数的动物和植物,每天森林里都会发生许多有

趣的故事,今天森林里的动物和植物之间又发生了奇怪的事,你们想知道吗?(想)一起来看!

师:发生了什么事?

学生回答:是植物把小蚂蚁吃掉的故事!

师:虫子吃草是平常事,原来虫也能把虫子吃掉,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题:第14课《吃虫草》

二、新授:

1、我们都知道吃虫草既不会跑也不会跳,但他却轻而易举的让活蹦乱跳的蚂蚁成为自己的猎物,那么吃虫草是用什么方法抓住小虫子的呢?它又有什么特点呢?

2、下面我们再欣赏几个录象,看看吃虫草是用什么方式抓住小虫子的?(播放课件)学生讨论,汇报。

设陷阱:等待小虫子掉进捕虫叶袋里后将其捕住。

黏液粘:从叶片上分泌出黏液,粘住小虫子。

设圈套:合拢叶片夹住虫子。

3、我们已经总结出三种吃虫草捕虫的方式了,想一想,如果你是吃虫草,你会用什么办法吸引虫子,来把它吃掉呢?同桌模仿吃虫草吃虫的过程吗?(两人一人演虫,一人演草)

4、吃虫草为什么要吃虫呢?(放录音)

5、欣赏图片:生汇报有哪些种类?吃虫草有什么特点?

猪笼草 毛膏草 捕蝇草 毛毡苔 瓶子草、、、、、、

形——奇色——艳 味——香

6、欣赏学生作品(多媒体)

刚才,我们了解了很多吃虫草的知识,对吃虫草有了许多认识,但生活中我们谁都没有见过。不过我们可以充分发挥想象。一些小朋友,就通过想象,把吃虫草吃虫子的情景表现了出来,我们一起来看看。

观察:画面中运用了哪些材料和方法?你想用什么材料和方法完成这次作业?你们想不想看看老师是怎样表现吃虫草的?

师示范画:首先选择用基本形想象吃虫草的外形,要奇特;接着用线在画纸的适当位置上表现,线条要流畅;然后用点线面刻画吃虫草。(谁愿意到前面来帮助老师继续完成这副作品?)出示彩纸剪贴的作品强调注意疏密、高低、大小、远近的变化,画面构图。

三作业;

你们能不能发挥想象去挖掘在大自然深处的奇花异草啊?今天我们就比一比谁画的吃虫草的最有创意?

1、发挥你的想象力,用你学过方法表现吃虫草捕食的情景。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3、辅导要点:线条的变化、构图,捕虫器的造型和细致的描绘。在绘画中可以有创意的添加吃虫草的花纹,大胆运用各种颜色,可别忘了画上小小的牺牲者,虫子。

四、展示评价

谁愿意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给你们想象的吃虫草起个怎样的名字?用什么和方法材料制作?说说它是怎样吃虫子的?谁愿意到前面来说一说你最喜欢那一副作品?

五、总结拓展:

美术学构图课件 篇7

教材的这些措施, 有效地改变了抽象概念的说教现象, 将绘画构图的审美尺度直观化、理性化, 无疑是对强制灌输构图知识教学的一个极大的冲击。但是如果生搬硬套、依样画葫芦地讲解“构图分析线”, 其结果也会“穿新鞋, 走老路”, 回到填鸭式的教学教练路上去。

要实施“黄金分割线”新的教学法, 就必须运用科学、合理、可行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将抽象的美学理论直观地反映出来, 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思维, 通过现象得出结论。根据当前广大学校, 特别是非重点的普通中学所具有的教学设施来看, 运用“投影仪”实施电化教学手段进行“黄金分割线”的认识、理解和运用的教学方法, 是目前实现教材编写新意的最佳教学法。

我们知道, 初中学生的生理发育日趋成熟, 对事物的审美认识也逐渐完善且不断提高, 完全有能力通过自己的观察、对比、分析找出主体物在事面中的最佳位置, 并从中归纳出绘画构图的最佳比例尺寸, 初步领略“黄金分割线”在构图形式美中的作用, 因此, 应用电化教学手段, 通过“投影仪”所产生的不断变化的物体位置, 让学生在运动的直观形象教学中感受美, 提高审美文化素质是完全可行的。

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另一个问题是怎样利用电化教具的现代化优势, 体现“乐教乐学”的教学氛围,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提高素质。笔者在进行《绘画的构图》教学时, 对“黄金分割线”在教学实施了运用投影仪所产生的直观形象启发学生思维与仅仅参照范图直接讲述结论的对比教学实验, 结果反差是显著的。例如, 在寻找“黄金分割线”时, 传统教学总是按“分割值的产生----分割值在艺术领域里的运用----分割值在绘画构图中的作用”的顺序, 通过具体的范图和教师的讲解使学生被动地接受“黄金分割线”在美学中用于绘画构图形式这一事实。学生学习之后, 对学过的范画和教师讲过的美术作品, 基本上能领略构图形式的美学原则, 但对一幅幅新的美术作品就一筹莫展了。在电教对比课堂上, 笔者利用投影仪的特点, 用一张幻灯片设置为一个舞台口放在投井下投影仪上固定不动, 再用一张幻灯片画一个报幕员与其重叠, 在课堂演示过程中, 将画有报幕员的幻灯片在投影仪上缓慢移动, 让学生在报幕员的移动中感受出报幕员在舞台上的最佳位置。在一片群情激奋的学习氛围中, 学生通过争论得出“报幕员在舞台上的最佳位置”的共识。“这个位置是否有规律呢?”提出这个问题之后, 老师可以在此时度量一下比例尺寸 (按黄金分割值的比例要求度量) , 并在黑板上记下这个数据, 然后用投影仪在相反的方向将报幕员重复前面的移动, 待学生共同认定“最佳位置”后, 抽学生在投影仪的画面上量出比例尺寸 (数据一般在“黄金分割值”左右摆动) 。在学生自己的直观感受和老师的启发下,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浓厚的, 对“黄金分割值”的理解是深刻的, 对绘画构图形式中的“黄金分割值”的运用是的目的的, 同时也促进了他们对“主体物或主体物构成的几何中心应在‘黄金分割线’附近”这一绘画构图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当然, 由于广大学生绘画技能所限, 不可能像美术尖子生那样去实践, 在《绘画的构图》课堂学生实践中, 还必须贯彻美术教学大纲的“低要求”精神, 舍去复杂的造型训练 (教材在本课允许学生将物象变形夸张) , 让学生用教师课前准备好的单个静物和三角形构图组合静物幻灯片分别在投影仪上移动, 验证电教效果。结果表明, 学生都能按形式美原则将物体或组合群体摆在画面较适当的位置上, 体现了电教的极大优势。

事实证明, 通过投影仪运动的、变化的直观教学启发后, 学生能主动利用教材提供的“构图分析线”自己分析、比较、感受美术作品的构图形式美, 运用构图形式美原则创造美。从两种教学效果来看, 传统教法施教后的学生作业构图盲目, 形式机械, 杂乱无章, 而运用电教手段施教后的学生作业构图精新, 形式多样, 美感特色显著。电化教学对广大非美特长生的美育素质的提高是显著的。

试分析美术创作中的构图美及作用 篇8

关键词:美术创作;构图;布局

我国的绘画历史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中,中国画是其中最为耀眼的明珠之一。在美术创作过程中,构图是其中至关重要的基础步骤。只有先作出完善优美的构图,才能绘制出富有艺术内涵和艺术美感的优秀作品。但是,当下有许多绘画功底扎实的美术创作工作者,却因缺乏对构图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和不清楚构图具体的实践方法而创作不出符合作品内涵和艺术美感的满意作品。

一、构图美的概述

构图就是艺术创作对象在画面中占有的位置空间所形成的画面分割形式。也就是说艺术形象创作的线条、点、明暗、色彩等艺术元素在画面结构的布局形式。构图美是艺术创作者将自己的创作理念通过各种艺术元素在艺术作品中具体体现出自身的审美情趣与作品内涵。艺术工作者需要把人、物等各个作品元素的关系和位置合理安排,组合成整体的作品,这就是构图具体过程。构图直接影响作品的最终效果。在艺术创作中,创作者常为作品中具体的点、线、明暗、虚实、色彩的综合展现百般斟酌。现实中,常有一些美术工作者虽然美术功底好,但是却常常忽略了作品的构图美,导致作品效果与内涵出现偏差。由此可见,构图美是艺术创作品必不可少的主要元素。

二、影响构图美的原因

(一)线条的形态感

在美术创作中,线条的各种形态表达的是不同的意境。水平线的形态给人平静、安宁、静止之意;水平线表现湖面、河面、海面时,表达了风平浪静之意;水平线又经常被用来表现开阔、平坦,一望无垠或者用来抑制画面中的波动。在古典的创作画法中,垂直线条的形态感带给人的是创作对象的高耸、挺拔、刚直的特性,表达是庄重、悲壮、严肃的作品内涵;锯齿线、波浪线在画面中表达的是紧张、凶险、剧烈的作品语言和痛苦、扭曲的作品人物的内心感觉。

(二)分割面的形态感

艺术作品由线条组成各种分割面。各分割面的形式有许多种,如正方形、三角形和正方体、长方体、球形、柱形等。在作品的具体创作过程中,整体画面中不同分割面的妥善安排,表达了不同的作品意境。有些作品在表现分割面的形态感时,比较含蓄,例如山水写意。有的作品在表现面的形态感时,却又十分夸张,如抽象画。分割面的各种形态有、三角、圆形、V形、S形等。分割面的各种形态表达了不同的作品语言和艺术内涵。杰出成就的美术家在构图上总能恰到好处地汲取他人的长处,并结合自身特点作出独一无二的创新,从而赋予作品更深更新的内涵,带给人们全新的艺术享受。

(三)色彩明暗的层次感

美术作品创作的构图除了点、线、面三大要素。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元素就是作品色彩明暗的层次感。画面中创作对象色彩的明暗的准确安排直接影响作品的完成效果。色彩的明暗在素描作品和我国传统的基本水墨画表现更为明显。因为这两类基础画的色彩单一,作品色彩层次仅凭一、两种色彩明暗、浓淡来表现作品的层次感、对象的远近等。在素描作品中,光线明暗的表现力更强,作品的亮面、暗面、物品的远近等都是以色彩的明暗来具体表现。

三、构图美在美术创作中的体现

(一)古典画法

古典画法的构图大多数以水平、静态的排列,并且以最大限度还原现象、景物、人物形象的真实形态,以此来表达艺术工作者的创作意愿。比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这部作品中运用的正是传统的构图方法,将创作主体置于画面的中心,为了使人物自然真实,画家采用了远近法,并将人物、景物有效的分工、表现适当的构图空间美。与此同时,画家将视觉焦点与画面置于同一水平面上,展现了古典画法中构图宁静自然的基本原则。

(二)平面化流派

在文艺复兴之前,美术创作是以图象学构图的具体呈现。美术作品中的所有内容在平面上基本不会产生冲突,如古老的壁画等。但是在文艺复兴之后,虽然科学进步了,并由此发展了透视学和解剖学。不过,艺术表现方式方法却仍拘于再现对象的规律上,因此失去了平面画的创作自由。自现代绘画崛起后,特别是自亚洲艺术和非洲艺术在西方国家展出后,绘画史上开始产生了平面化的构图方式。这种平面化画法产生了两种流派:一种是对空间进行再构图的平面化方法,另一种是装饰性的平面化方法。

(三)立体化构图

美术创作中的立体化构图起源于1908年著名大师毕加索的《三个女人》和布拉克的《埃斯塔克风景》。这两部作品的特点是以塞尚的“自然物都可以还原

成球形、圆锥形和圆筒形”这句话为基本创作原理。在作品的构图中用几何形态的立体形态还原创作对象,采用视点移动的平面化技法对画面的整体进行构图。立体化构图又分为两类:一类为分析立体化构图,这类构图技法达到的是几何图形排列组合的美感;另一类为综合立体化构图,采用的是实物拼接手法,达到构图的多样性美感。

(四)超现实构图

超现实构图比较容易理解,即超出常规,跳出现实生活的美术作品构图。超现实主义的艺术家认为,在现实世界之外,还有一个超自然、超现实的自由世界存生,比如梦境、幻觉、灵感等。由此,这些超现实的艺术家们展开了天马行空的想象,采用不拘于生活常态、事物常态的无边界自由主义创作出脱离现实生活的,具有一定形式美的美术作品,以此来表现个人的梦境、幻觉、狂想等。例如,达利的《记忆的延续》、几米的超现实漫画等。

四、结语

美术创作中的构图与房屋建筑中的主体结构的作用相同。房屋建筑中如果没有科学、牢固的主体结构,那么房屋的具体构建过程将十分艰难,其建筑的最终效果必然十分低劣。因此,美术创作中完整、合理的构图是主要基础,通过恰当的点、线、面与色彩的明暗的合理归置,为最大限度地完美完成美术作品创作,奠定其坚实的创作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静.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图景:知识与行动的质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2]熊胜利.谈美术创作中的构图美[J].孝感学院学报,2012,(02):93-95.

[3]勾振宇.关于主流文化与美术创作的思考[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12):391-392.

小学美术课件 怪兽 篇9

教学目的:

1.培养想像力和形象创造力。《怪兽奇想》教学设计

2.训练学生的概括、想像、夸张和构图能力。

教学重点:

形象的设计能力。《怪兽奇想》教学设计

教具学具:

图片、实物投影仪、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品准备情况。

二、导入《怪兽奇想》教学设计

1、引导讨论,创造讨论气氛。

①、说说自己喜欢的动物。

(如小猫、小狗、小兔、老虎……)

②、说说没见过的动物。

(如龙、恐龙、太空怪兽……)

③、再说说这些动物有什么特征。

(它们身体庞大、样子凶猛……)

2、小结,揭示课题。

这些怪兽都是人们想像出来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创造新的怪兽形象。

三、新授

1、出示龙的图片让学生欣赏。

①、这个怪兽叫什么?

②、它是由谁创造出来的?

龙是我们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所以中国人也称为龙的传人、龙的子孙。

2、想一想,龙本来不存在,劳动人民是怎样创造出它的样子来的?

(把许多动物身上的特点集合在一起。)

3、找一找,龙身上有哪些动物的特点?

讨论后得出结论:(结合图片进行对比)

龙的角是鹿的角;

龙的嘴巴是鳄鱼的嘴巴;

龙的身体是蛇的身体;

龙的爪子是老鹰的爪子;

龙的鳞片是鱼的鳞片。

4、想一想,龙生活在什么地方?

这些动物有水里游的、地上跑的、天上飞的,所以龙也会在水里游,也会在地上跑,它还会在天上腾云驾雾呢!

四、学生作业

原来怪兽就是这样创造出来的,这是多么奇特的想像啊!如果让你来创造一个怪兽形象,能不能让大家更惊奇?好好想一想,大胆试试看。

五、教师辅导

1、鼓励学生大胆想像,不受真实物象局限。

2、创造出来的怪兽形态要完整,具有一定的形式美感。

六、课内小结

学生作业点评。(结合学生自己讲述的创造意图进行评析,以表扬、鼓励为主。)

附板书设计:

发现美丽美术课件 篇10

1、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爱好,充分认识“生活中处处存在美、关键要靠我们的眼睛去发现”(罗丹语)。

2、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感受中国画的美感,指导学生从优秀的作品中汲取养料,创作出别样风格的作品

3、学习运用艺术作品中的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进行新的表现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并运用米罗的表现手法,尝试制作一幅绘画作品; 如何将平面图形转换为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对米罗表现手法的掌握。

教学准备:

中国古画、米罗作品、橡皮泥、布、纸,画笔,水彩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老师向同学展示几幅中国古画代表作,让同学们欣赏交流,让其充分认识“生活中处处存在美、关键要靠我们的眼睛去发现”。

(二)学习新知

1、欣赏比较《马王堆汉墓帛画》与米罗的《小丑的狂欢》两幅作品,说说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学生交流。

3、由此介绍西班牙作家米罗及其代表作品。从中国古画中寻找形象,学习米罗的表现手法,尝试制作一幅绘画作品。

4、老师点评,学生互评。

5、趣味制作,用橡皮泥和折纸将自己创作的绘画作品由平面图形转化为立体形象。

(三)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

1.尝试用除了橡皮泥和折纸以外的材料把平面图形转换位立体形象

2.分组开展比赛,评选“最佳作品组”。

(四)作业展评 (分组展)

1.说说自己的作品。

2.评评别人的作品。

(五)总结拓展

1.教师小结。宣布“最佳作品组”。

美术我爱校园课件 篇11

知识与技能:学习线描淡彩画的基本表现方法。

过程与方法:在绘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方位意识,提高学生取景构图和运用线条与色彩进行写生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爱自己的学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学习线描淡彩画的基本表现方法,提高学生取景构图和运用线条与色彩进行写生的能力。

课型:绘画

教学准备:画纸、铅笔、水彩颜料、毛笔等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我爱校园(活动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线描淡彩画的基本表现方法。

过程与方法:在绘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方位意识,提高学生取景构图和运用线条与色彩进行写生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爱自己的学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学习线描淡彩画的基本表现方法,提高学生取景构图和运用线条与色彩进行写生的能力。

课型:绘画

教学准备:画纸、铅笔、水彩颜料、毛笔等

教学过程:

一、了解平面示意图的基本知识

1.教师提问:一天.我校篮球队到苗苗学校体育馆进行比赛,如果你是篮球队员,进入校门后,你会用什么办法快速找到该校的体育馆呢?

2.学生回答。师生说说平面示意图在生活中的作用。

3.多媒体出示“校园平面示意图”,了解平面示意图的基本知识:一般由基本形、文字组成,大部分以箭头标明方向。

4.出示课题,明确本课时的学习活动内容。

二、分组考察、讨论,用基本形画校园示意图

1.提出活动要求:分组考察校园。根据前后左右、东南西北讨论校门、教学楼、科技楼、体育馆、操场等地方的方位布局。

2.师生实地考察校园,展开小组讨论。

3.回教室,阅读教材小训练,提出练习要求:用铅笔轻轻地勾画出校门、教学楼、科技楼、体育馆,操场等地方的基本形和位置。

4.教师反馈指导。

三、指导学生用线描淡彩的看法画校园示意图

1.以建筑为例指导线描淡彩的基本画法(教师示范 )。

(1)用钢笔在基本形上简约地勾吾建筑的立体形态,注意适当表现门、窗、楼梯、人物等细节。

(2)画上淡淡的水彩。

(3)颜色干后适当加勾线条。

2.欣赏教材中的学生作业。

3.提出作业要求:用线描淡彩的画法画一幅校园示意图,注意用箭头标明方向。

4.放音乐,学生开始画。

四、欣赏学生作业进行学习评价

1.展示学生作业,相互评价。

2.学生自由交流课堂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我爱校园(活动二)

教学内容:我爱校园(活动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线描淡彩画的基本表现方法。

过程与方法:在绘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方位意识,提高学生取景构图和运用线条与色彩进行写生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爱自己的学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学习线描淡彩画的基本表现方法,提高学生取景构图和运用线条与色彩进行写生的能力。

课型:绘画

教学准备:画纸、铅笔、水彩颜料、毛笔等

教学过程:

一、 看相片,说故事

1.多媒体出示一组校园的相片。

2.学生欣赏。

3.学生回忆并且说说在校园某地曾经发生过的`故事。

4.明确本课时的学习活动内容。

二、指导学生取景构图

1.多媒体出示校园相片和根据相片画的两幅构图:一张按照相片原貌描绘,表现出构图的散与乱;另一张重点描绘了主体景物,并对周围环境进行了合理的取舍。

2.学生对比欣赏,谈自己的感受。

3.欣赏教材中的学生作业,小结取景构图的要点。选择一处小景为主体,对周围环境适当取舍,避免构图的散与乱。

三、学习线描、色彩的写生要领和方法

1.多媒体出示一幢建筑的线描写生作业,引导学生线描时不要过多地陷入细节。

2.欣赏教材中的学生作业,指导学生把握画面大的色调;色彩的深浅变化;注意前后景物色彩的空间对比关系等。

四、室外写生

1.组织学生到室外进行线描淡彩写生。

2.教师巡视指导。

五、教学评价与延伸

1.展示作品。

2.交流感想.互相评价。

美术设计课件 篇12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人美版初中美术上册第九课,属于综合·探索类课型,本节课主要包括校园生活中的一些主体性宣传周宣传海报来进行扩展,集中包括如何充分设计好的海报图片、设计上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策划设计可采用的手段等进行讲解的。其内容涉及面广,学习内容丰富、价值大。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校园艺术节标志、海报、请柬、节目单设计,以及画展展厅、文艺晚会舞台设计和布置的相关知识,并初步掌握设计方法。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分组合作完成,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讨论、分析问题,搜集信息、利用信息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责任以及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年级学生在艺术设计方面知识欠缺,在思维发展方面需教师要更多的开发指引,但是学生对艺术设计有浓厚的兴趣,本节课,我主要以ppt可见的形式来扩展学生对本课的接受程度,进而使学生能够更有效的投入到设计作业当中去。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节课我将运用多媒体课件,应用图片引导、开发、扩充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本节课学习内容,从而增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本课我将主要通过学生对图片的观赏、理解,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而增加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将通过作业以及作业点评来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进而理解美术设计课的真正价值。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制作宣传海报。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各种设计手法、制作出精美的海报。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回忆上节课留下的问题,教师提问            1、如何策划校园艺术节?            2、从美术角度讲要做几个方面的准备工作?            教师活动:检阅各小组上交的预习材料,查看学生合作交流情况,对学生的问题点评讲解。             学生各团队学习小组根据预习学案的.内容在课前展开研究讨论和准备,上课时组长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向老师汇报。             (1)    增加学生对旧知识巩固            (2)    对新知识增加学习欲望从而合理的导入新课学习。            
(二)新授            教师播放课件展示的有关海报图片,回答问题            (1)    海报设计制作应体现哪些内容?            (2)    海报设计的方法有哪些?             学生认真观看不同的设计图片,小组讨论探索所提问题,举收回答问题。             启发式引导学生思考            
(三)   互动探究,合作掌握            海报设计包含:主题内容、图案运用、色彩搭配等。            A、海报设计要体现的内容与信息?(多媒体展示)            B、海报设计有几种方法?(多媒体展示)            C、海报设计要注意哪些原则?(多媒体展示)             学生认真的观看分析,并指出设计制作海报要注意的要点。 学生讨论回答所提问题:            (1)主题、举办单位、时间与地点等            (2)手绘、电脑制作、剪贴等。            (3)原则之一:构思巧妙、主题突出。            原则之二:版面简洁明了。            原则之三:色彩饱满和谐、引人注意。             增进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            
1、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类型、效果的优秀艺术节海报作品。            2、鼓励学生尝试从这些作品做重新设计,看看能产生怎样的艺术效果?              学生思考             增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1、课件出示作业要求:结合教师给的学校艺术节图片资料,团队学习小组分组完成海报设计制作。教师巡视指导,解决设计难点,并及时记录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完成情况。            2、提出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各小组分工、合作讨论,尽量在策划当中发挥成员的优势,使策划具有丰富性、新颖性、组织工作既严密又科学。             学生作业构思,教师开导。            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以实践活动为主加深学生对本节课掌握度            
四、作业展示,互相评价            1、学生完成作业后,进行作业展评。            2、对本堂课进行小结,分析学生的参与情况、收获及不足。            3、布置下节课的预习及学具准备。             点评优秀学生作业,鼓励后进生。             增加学生对设计课的热爱,使学生树立自信心。            
(五)课后拓展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艺术节的策划与美术设计,相信在我们的周围时常有需要我们去策划设计的东西,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当中多观察设计图案,多参加团设计活动。             研究性学习           多观察设计图片、多思考、勤实践。             通过总结提升知识,研究性学习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            
七、教学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艺术节策划与美术设计学生姓名杨璐铭评价日期.10.24评价项目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优良中差优良中差优良中差课堂表现优优优回答问题良优良作业态度优良良知识掌握优优良综合评价良寄语希望在校园美术设计方向有很大空间
八、板书设计
9  艺术节策划与美术设计            海报设计三原则:            原则之一:构思巧妙、主题突出。            原则之二:版面简洁明了。            原则之三:色彩饱满和谐、引人注意。            策划书迎包括:            艺术节名称、主题、标志、标准字、色彩、吉祥物等。            
九.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观看不同宣传海报来进行引导学生对海报的初步了解,在了解之后又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讨论、何老师合作来进行增加了对美术设计的更深程度的了解,最后通过学生作业以及作业展示来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在本节课中,学生们在对各个图片观赏的过程之中,每一个图片在他们作业时都给予他们以创作灵感,这使得作为老师的我非常高兴。通过本节课的作业情况来看,学生们对本节课掌握的甚好,这样作为老师的我感受到了自己在本节课上的成功感,,单本节课个人认为仍有不足之处在于课堂上没能更好地与生活实际衔接起来。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当中我会更加把美术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把增加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放在首位。大胆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增加学生对说的热爱之情。            

上一篇:社区管理干部廉政建设心得体会下一篇:围绕新疆工作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