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堂教学的优化(精选9篇)
陆河县河城中学
陈石广
[论文摘要] 优化美术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落实到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案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在此,结合自身在实际课堂中的教学经验,对如何优化美术课堂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优化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前提;
(二)创建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是课堂教学的关键;
(三)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美术教师要与时俱进,具备以人为本的思想,把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悉心研究教学教法,改进教学,这样才能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艺术。
[关键词]
美术课堂教学
兴趣
氛围
个性化教育
美术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面。21世纪是个信息化的时代,社会的发展与人们观念的更新促使教师必须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美术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寓知识技能于兴趣之中,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美术学科成为一门活泼、轻松、富有魅力的学科,使美术课堂成为学生各显其能,发挥想象,并能与老师互动交流的场所。
随着美术课程新标准的深入与发展,人们的各种教育观念也在不断更新,美术教育的内涵也在日益丰富。教师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应当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充分落实到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案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在此,结合自身在实际课堂中的教学经验,对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方面的大胆尝试、不断创新,使美术课堂教学优化更为生动活泼、充满活力的教学过程,谈几点看法。
第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优化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前提。
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导入各种信息,并有机组合,声形并貌,这样,学生无论在课堂的任何角落都能看得清楚,也不会因为教师的语言不够生动、演示的画面过小而对美术失去兴趣。随着“校校通”的开通使用,一个美术课件可以为多所学校下载,网上资源可以共享,使得美术课堂素材更加丰富,有限资源得到无限使用。可想而知,只要老师能够充分地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对美术课堂教学来说,无疑大有裨益。
(二)拓展美术教学材料,丰富美术教学课程的内容。
当今的美术在现代艺术材料和艺术技术、交流传播媒体、视觉研究和信息技术的冲击下,在表现手法上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教学内容的优化是对教材的优化,教师要善于灵活地运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就要求老师用发展的眼光对待美术教学和学生,而不能只停留在教授学生掌握某种绘画技法上。比如,在七年级的《标志设计》一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让学生采用即时贴进行剪贴的方法制作和创意小队活动的标志,从而塑造可爱、活泼、健康的小队形象,这样既省时、省力、又符合中学生好动的心理特点。美术材料的日益更新使得老师在设计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上有了拓宽思维和想象的空间,如鸡蛋壳工艺画的制作体现了变废为宝的环保意识,版画的制作体现了这种绘画流程给人带来的视觉美感和快感;再如,在八年级《纸的造型艺术》一课中,老师不仅仅要教学生纸的剪、折、裁、叠、卷等方法,还要使学生了解和感受到不同材质的纸张的制作特点,更主要的是让学生怎样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美化自己的生活,做到学以致用,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二、创建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是课堂教学的关键。
课堂氛围是师生共同在课堂上创造的心理和环境氛围。良好的课堂氛围
生的“学”更为重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理想和个性,他们是活生生的人。只要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在尊重学生自主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够敢于质疑、敢于发言,敢于冒险,学生的潜力才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要做到与学生亲切、和谐,主动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环境。在对教学内容认真钻研、分析、理解教材的目的任务、教学的重难点基础上,将教师自身的知识和情感融入到教材的讲授中,才能更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活跃课堂,师生沟通,培养激情。
以往多次课前精心准备范图,及课上反复地演示,还生怕学生掌握得不够,一堂课下来,却导致学生画出的画多雷同、概念化,往往新颖开始,以枯燥结尾。教学效果不够理想,使我静下心来思考: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怎样才算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试想一个在老师的苦心辅导下依葫芦画瓢的学生是不是社会需要的?中国的许多教育家指出:美术教育直接的目的是要寻找机会,用种种方法训练儿童心身和各种感官及观察力、创造力、想象力、道德情感等本能渐渐地自由生长发育。教育教学的辨证规律应是教师为主导而不是唱主角,学生为主体而不是处于被动地位。
我开始认识到:教师唱独角戏或一问一答的教学形式只能阻碍学生的参与意识,被动的学习不能让学生发挥创造潜能。正确理顺师生关系,互相尊重,互相沟通,互相换位思考,活跃课堂,培养激情,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带着以我的想法上第十册《根据作文画图画》一课,本课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将抽象的文字再创造出形象的画面。我做了如下准备:找到学生写的一篇具备可视性强因素,并有突出情节的作文,在导入新课时念一遍,启发性地问学生:你能通过这
他们想要展现的事物画得更好,是老师帮学生怎么画。比如:八年级的《漫画》的课堂教学中,我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展示名人漫画,使学生对漫画的多种形式一目了然;运用PHOTOSHOP的技术对图片进行修改,使人物的特征更加夸张,从而达到漫画效果;鼓励学生运用漫画的特殊功能把生活中的事物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使学生能够从中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
优化美术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不仅仅是一门技术,它对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起到很大的作用。美术教师要与时俱进,具备以人为本的思想,把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悉心研究教学教法,改进教学,这样才能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艺术。
参考文献:
1、《教育学》,王道俊、王汉澜(人民教育出版社)。
2、《教学方法与技巧》,林焕章(北京教育出版社)。
3、《美学与美育》,王一川(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4、《美育原理》,李国庆著。
《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美术教育改革的方向与“生活化”的要求:“美术教学活动应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 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 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关联, 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进而提升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高等师范学校在美育方面更应该做到“教育即生活”。让学生“在乐中学”, “在学中乐”,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优化课题教学结构
1. 变“死”的理论为“活”的知识
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 仅仅只是教授教材上的知识, 长此以往会引起学生的困乏感, 甚者会对书本知识不感兴趣乃至厌恶。“照本宣科”的时代早已过去, 如今的教学要让知识“活起来”。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理论贴近学生的生活, 笔者在教学中就做了这样的尝试。例如, 在讲到色彩构成的时候笔者就以电影海报为例, 说明不同类型不同题材的影片在海报用色上的差异, 以此来强调色彩给人的感受和它如何被运用。再如, 讲到色彩的表现理论时, 笔者以“中国红”为例, 阐述了红橙等暖色给人的一种喜庆、热闹、温暖的感觉。这些都是学生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或者是印象比较深刻的实例。如此一来, 学生不但更加有兴趣集中注意力听讲, 而且能够进行联想, 同时也丰富了他们对其他方面知识的了解, 使得书本上原本“死”的知识与学生实际经验紧密地联系起来, 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更加有利于知识的讲授和学生的理解。
2. 变“腐朽”为“神奇”
前人所做的研究及其掌握的理论已经载入学生的教科书中, 在学生学教师教的传统模式下得到的结果必然是“学生学到的依旧是那些前人挖掘出来的知识”, 而时代在变化, 过去的理论已逐渐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 此时就需要开垦出一片新天地, 有新的技术新的理论支持, 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要实现创新就必须在充分掌握原有理论的基础上不断探究和开拓, 也就是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教学的着眼点是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学习的同时, 形成一种对知识主动探求, 并重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的积极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多留一点时间给学生思考、总结、提问, 创造机会给学生自主创新。只要学生肯动脑去设想、去大胆尝试就要给予鼓励和表扬, 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知识的传授与学习, 主要靠课堂, 而课堂教学以外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直接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成果。
3. 变“剑桥”为“牛津 (筋) ”
为什么戏称“剑桥”和“牛津 (筋) ”, 设想一下:桥是骨架, 筋是血肉, 而理论就像桥梁, 是基础, 有了骨架还要有血有肉才能完整, 那么筋就是实践操作。可见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是相当重要的。目前美术领域中除了传统绘画专业以外还有各种艺术设计类专业, 如装潢艺术设计、平面艺术设计、工艺美术等。试想这些专业的学生如果不会利用计算机设计制图, 不会动手制作图稿, 那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因此, 美术课除课堂教学以外, 另一个重点应放在实际操作这一块。让学生真正地运用知识进行创作练习, 教师必须尽可能多地提供时间和材料让学生亲自动手尝试绘画、制作、构思、设计, 为丰富其自身以及将来的深入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显然, 如果教学仅停留在理论的高度是万万不可的。
三课堂教学安排的设想
一堂课通常分为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知识、讲授新知识、巩固运用、检查评价五部分, 这是传统课堂的教学结构。这样的课堂教学安排往往只是按部就班, 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而美术课也很难在真正意义上“活起来”。笔者认为, 对课堂教学可进行这样的改动和穿插:一是欣赏激发兴趣;二是探索归纳尝试, 再次讲解示范指导;三是练习讨论辅导;四是师生评点反馈。这一形式比较符合素质教育的特征, 注重对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发现问题﹑怎样加工信息以及怎样培养合作精神和创造意识”等能力的培养。
1. 欣赏激发兴趣
好奇心和求知欲与创造性思维是紧密相连的, 它们是创造性思维的先导。当人们对一些事物、一些问题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并力图求知求解达到“入迷”的地步时, 就会激发积极思索的心理, 且可能唤起灵感。好奇心﹑求知欲的培养是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条件, 因此,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启发式教学,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使学生逐渐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和善于思考的技能, 增强自信心, 激发创造性思维的动机。例如, 在学习“透视原理”一课的开始, 以马路两旁的树木为例, 让学生自己画出树木的变化, 从而找出规律, 得出近大远小的基本透视原理。以学生自己摸索开始新一节课的教学会为后面的讲授做好铺垫。
2. 发现探索尝试
根据杜威、布鲁纳等人的教学理论, 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 学生学习的现有经验要不断地改造, 因此教学不应只是讲和听, 而应是必须通过亲身活动感受、发现和升华。这一阶段的教学必须在上一阶段教学的基础上来进行, 同样必须设置新的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思考, 经历从发现问题到探索尝试的过程。还以“透视原理”一课为例, 学生找出了近处树木高大远处树木矮小的规律以后, 再回到书本, 进一步提出近大远小的原理适用于什么样的情况, 透视又分为哪两种, 其特点分别是什么等引发出一系列的问题, 带着这些问题让学生边分析猜想边在课本上找寻答案, 看看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3. 讲解示范指导
美术是视觉艺术, 美术教学要运用直观性的教学原则。这里所指的 (讲解示范指导) 不再是传统教学中仅以教师示范为主, 学生单纯模仿的教学形式, 而是在学生已经进行探索尝试的基础上, 教师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来进行讲解, 并局部示范点拨, 示范点拨必须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局部调整, 使学生作品变得精彩, 可谓神来之笔, 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例如, 在讲解“人物比例与结构”一课中关于人物的面部比例这部分内容, 教师可以边讲解边演示如何从大轮廓着手, 把握好面部的五官位置, 在“三停五眼”的基础上如何进行微调使得画面效果栩栩如生。如此一来, 学生看得明白, 学得真实, 能较好地掌握技法。同时, 学习的积极性也得以持久, 能有充分的信心来完成创造美的活动。
4. 练习讨论辅导
每次课堂或课后练习都必须目的明确, 要求具体, 深浅程度适中, 并在练习活动实践中获得知识和能力。以“色彩的协调与对比”一课为例, 可以分组设想出多种构图形式, 后集众生之精华罗列出最具代表性的构图形式。其中, 教师对各组巡回指导并根据学生的创作思路提出好的建议。同时教师对有创意的作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 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表现欲望。如此一来, 课堂气氛就活跃而生动了。
5. 师生评点总结
教学中的信息反馈非常重要, 这使得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学习的最终结果在于每一堂课的学习使学生不仅掌握技能, 更主要的是学生能明白知识技能形成的过程。这里的反馈是双边的, 一方面, 是教师从练习评点中发现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并能及时纠正;另一方面, 也是学生在学习中的自我反馈, 通过对自己的了解剖析反省, 进行自我评判, 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思想, 不断改进学习方法, 形成良好的学习动力系统, 以获得预期的学习效果。再以“透视原理”一课为例, 学生的作业中如出现违背“近大远小”规律的情况, 教师要及时准确地提醒指正, 其口气最好以探讨性语言进行, 不能单纯地作出是或否的简单评定, 也不能急于告诉学生现成的答案, 而要使学生真正明白为什么正确, 为什么错误, 这对学生的学习和创造能力无疑是有益的。教师在肯定他们的创意的同时, 也能及时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找出存在的问题。
摘要:在美术教学过程中, 如何更好地利用教学资源来提高教学效率, 即“让学生真正学到些什么”是最为关键的。本文根据美术课的特点, 从要求教师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加强理论联系实际, 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几个方面阐述了优化美术课堂教学结构的重要性及可以采用的措施。
关键词:课堂教学效率,自主学习,创新精神,教学生活化,优化教学
参考文献
[1]钱初熹.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1]钱初熹.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伊少淳.美术新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2]伊少淳.美术新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顾平.美术教育学导论[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6[3]顾平.美术教育学导论[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6
关键词:美术教学;课堂优化;内容结构;方法教具
一、教学内容的优化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模板和依据。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适合教材当中的内容。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进行删减、融合。针对学生情况,进行教学内容方面的调整,也是教师职责的范畴。
二、教学结构的优化
以往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先讲,学生后画,所占时间偏长,比较枯燥。教师应采用以下方法给予优化:一是采用边讲解、边示范、边练习、边辅导的分段教学法,这样有利于教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提高学生的兴趣。二是该课前回顾评议上次作业为课尾当堂总结,减少学生的遗忘。三是改课下批作业为课上当面批改与课下批改相结合。课上批改可以面对面地纠正、示范,很直观形象。但由于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当堂全部批改完,因此,必须以课下批改来补充。
三、教学方法的优化
对于美术教学,在中小学生眼中,总是枯燥的。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引入在教学中的竞争机制。在竞争机制中,可以通过科学的教学手法或者是科学的教学器材来让学生进行课堂实践。利用学生对于具象思维的依赖,把所学课程进行具象化。让学生通过不断地练习和总结其中的经验,来激发学生的画画兴趣。教师可以把每位学生的作品进行恰当的点评,这样就可以充分地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当中。
四、教具的优化
现代教学课堂中的焦距极其发达,无论是多媒体还以各类模型教具,都很全面,现在教学中常见的就是电教,这可以把教学内容形象化的放映的屏幕当中,让学生能够更直观的感受。而且,其丰富的网络资源,对教学也给予很大的帮助。当然,挂图是经济实惠的一种教具,而且还可以动手制作。
虽然对于美术的教学,有很多的印象因素,但是,这也和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以及周边的教学环境有着极大的关系。
胡玉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克斯县初级中学)
摘 要:一个美术作品可以反映作者的情感,作者在进行创作时会将自己的情感抒发在自己的作品中。初中美术旨在教授学生的美术知识,同时也会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知道任何艺术作品都离不开创新。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方式;能力
美术课的学习与其他课程是有所区别的,因为美术是需要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科目,不管是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都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的同时,也要培养自身的素质。初中美术教学是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的同时,培养自己的美术修养,而美术修养和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教师的教学方法,所以教师要注意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使美术教学达到教学标准。本文通过对初中美术教学的分析,讲述了对教学方式的创新,以达到美术教学的目的。
一、美术教学的现状
随着初中美术教学要求的逐渐提高,越来越要求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但是因为我国应试教育的.原因,使学生和教师对美术课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这使美术教学一直都是以教师为主导,让学生照着教师给安排的作品进行临摹。再有就是学生在平时很少接触到其他美术作品,使学生对美术的了解仅限于教师所教授的部分,因为教师教学模式的匮乏,也会使大部分的学生对美术的学习缺乏兴趣,这样在平时也会缺少对身边美好事物的观察,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二、美术教学方法的创新
初中美术教学重点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好美术不仅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还要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这也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选用正确的教学方式,以达到教学目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能力。首先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局限于教材,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对美术知识有一个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在平时的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选择一些美术作品,通过比较,让学生学会欣赏不同的美术作品。例如,教师可以将中国的古典名画与西方的古典名画进行对比教学,让学生感受西方画作与东方画作的不同之处。()教师可以将中国画作《庐山高图》与西方画作《最后的晚餐》进行对比教学,让学生了解不同画作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以及这些画作的创作背景和这些画作的过人之处,通过对比,学生对美术知识也会有了更多的了解,知道了西方画作在于写实,而中国画作讲究的是意境,这样的对比教学也会增加学生的美术修养和欣赏水平。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给学生一个主题,让学生根据这个主题,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绘画,这样也会使学生在绘画时不受拘束,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画一画“学生心目中的学校”,这样学生在绘画中会选择自己喜欢的建筑、喜欢的环境、喜欢的颜色,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想象力的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也会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总之,一个有效的教学模式会使教师的教学工作事半功倍,也会让学生学到真正的知识和能力,因为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帮助是非常大的,不仅现在学习中需要,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也会是一笔受益无穷的财富,让学生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卢颖。初中美术教学实践中的创新做法和体会[J]。成才之路,(09)。
[2]刘廉。谈如何优化初中美术课堂教学[J]。考试周刊,(11)。
优化美术课堂教学结构,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每一个美术教师苦苦追求的目标。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注重活动的趣味性和学生的主体性,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忽视了活动的有效性,那就会导致活动流于形式,这样不但学生基本能力得不到培养,而且教学任务也难以完成。我下面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
一、尊重教学条件与教学内容的实际
开展课堂教学,应该以尊重教学条件和教学内容的实际为前提,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真实有效。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课堂上,我们在选用各种教学媒体时,应遵循“简单、实际、经济、易操作”这一基本方向,以是否适合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为基本出发点,就像广告说的:不选最贵的,只选最“适合”的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使课堂回归自然。
我现在担任一年级和四年级的美术教学任务。四年级的学生美术基础薄弱,而进入高年级后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美术技能,在处理教材上就要循序渐进。在操练时,也是有选择的进行,不是一味地为了追求课堂上看似热火朝天其实是绣花枕头般的花样教学,应将重点放在基本能力、审美情趣、技能技法的学习。
二、尊重学生的实际状态
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我们还应充分重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实际状态。学生的学习状态有时并达到教师的期望,学过的东西学生并没有掌握好,有时又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许多课本上尚未涉及的知识,学生已经知道得清清楚楚了。所以,课堂上,我们要随时随地关注学生的反应。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我们宁可不讲,让学生先放松一下,活动一下。学生没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一般也不能往下讲另一个问题。也就是说,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态,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拿四年级1班和3班来说,1班只有15个学生,课堂互动没有3班那么活,气氛比较沉闷。1班更倾向于教师的讲解,而9班更倾向于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那么平时上课有些环节上的处理,我在1班就会稍微压缩活动环节,多鼓励学生回答,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而3班则采取让学生多动手,并鼓励他们多动手的手段。一段时间下来,按照学生的实际状态这样教学,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三、教学形式不能只图表面上的热闹,而要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作支撑。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有效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才能使学生对新知识和技能的感知鲜明、完整和深刻,但是有的课堂活动太过频繁,密度过大,学生忽略了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因而课堂教学的效率大打折扣。一堂课并不是一堆或有趣或无趣的活动的无序集合,而应该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活动序列,这些活动相互强化和巩固,从而使学习朝着教师努力的方向发展。无论教师采用何种教学形式,都要将教学内容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使每个活动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能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这样才能有助于语言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的掌握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才能使学习与活动实现有机结合,使教学任务在活动中得以完成。
四、美术教师要做到“让学生喜欢你的美术课,让学生喜欢美术学习”。
我们的课堂如果能让学生感到新奇有趣,让学生觉得自己是课堂的主人,学生有成绩时能够得到及时的鼓励,即使没有成功也能让他觉得自己一定会成功,那么,我们的学生就会喜欢学习美术,做到这些,那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一定会是有效的。
总而言之,“课堂活动是实际的、千变万化的;课堂是质朴的、创新的、激昂的;课堂是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与展现,是情不自禁地从灵魂深处流露出不断滋润精神之园的丝丝甘泉的发源地。” 让我们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做到适时适度,切实可行并富有成效。唯有如此,才能使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活动从“表里不一”走向“表里合一”,从而真正持久地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果,共同追求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中学美术课堂教学实效性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新时期的美术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强调自主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强调情感体验,注重学习过程,通过美术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最终使其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终生受益。这种教育要求美术教师在教学中重新定位角色,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辅导者,协同合作、师生互动、因材施教、教学相长。教学中需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重视学生对美的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美术课堂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呢?在十几年的教学中,我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注重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设计实用有效、生动有趣的美术活动,让学生在情境教学中获得审美愉悦,提高美术课堂教学实效性。
一、利用音像情境,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让学生通过聆听、观察、想象、思索,进入情境。美丽的画面,优美的旋律,生动的解说,让学生沉浸在对美的享受中,不仅调动学生多感官的参与,更增添了欣赏的美。“润物细无声”,美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生成。例如,在《美丽的色彩》一课中,我首先放映了大自然的录像片,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无穷。春天---鸟语花香;夏天---绿草浓荫;秋天---收获季节;冬天---雪飘冰封;同时播放音乐《海之诗》、《鸟之诗》、《山之诗》等,学生对大自然中美的色彩进行重新认识和感受,然后用彩色挂历纸拼贴出自己对大自然色彩的理解、感受和认识,因为挂历纸色彩丰富、变化多,选择、准备方便,可以得心应手。我指导学生将五颜六色的色彩分成不同的色系:黄色系中包括深黄、浅黄、米黄、橙黄等。蓝色系包括深蓝、鲜蓝、浅蓝、蓝灰等;用色系的观念拼贴出的画面色彩比单色拼帖的画面色彩要丰富得多,从而使学生丰富了色相知识。这么丰富的颜色组成画面,哪些颜色是后退的,哪些颜色是前进的,又有色相、明度、纯度的对比及色性的知识,还有色彩的过度、色彩对比中的协调方法等。学生用色块拼贴出自己对大自然色彩的理解与认识,探索和运用色彩知识,把自己的画面拼贴出理想的效果,使大自然的色彩一一反映在画面上。有贴《花的海洋》、《七彩人生》、《梦》、《中国魂》等抽象的色彩画面。有象油画的笔触效果,斑斑点点。有象马赛克的镶嵌画。从画面效果看出,学生的思维境界不但毫无顾及地打开了,而且达到高度的概括,把大自然中色彩的和谐与均衡,对比与协调更加典型化、概括化。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再如,欣赏蒋兆和的《流民图》时,我播放了闵慧芬的《江河水》。那如泣如诉的辛酸曲调,把学生带入那苦难的岁月。看着画中在日本侵略者铁蹄的蹂躏下的中国难民扶老携幼,背井离乡的情景......。再品味那沉重的压弦显示的江水呜咽的声浪,难道不是人们对日本侵略者血泪控诉吗?这种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融合,让学生产生“如见其面”“如临其境”的审美效果。音乐里激动人心的情感,往往升华为永远飘扬在人们眼前的境界。使学生情感得以升华,受到难以忘怀的艺术享受。然后让学生谈认识,讲体会,在声和色的交融中,把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赏析引向深入。感受就更加深刻,情感上受到感染,思想上受到教育,心灵上受到陶冶。此种情景适合大部分美术课程的教学。
二、利用诗歌情境,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把绘画称为无声的诗,把诗称为有声的画”。中国山水画家强调“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可见诗歌与绘画这二种艺术真称得上水乳交融了。把诗歌引入美术课堂,依据学生的丰富想象,把诗歌与绘画联系起来,去领略诗情画意,增强审美感受。例如,在《山水画的意境》一课中,直接引入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让学生充分体会线之美。利用大自然曲线和直线组合的美景,让学生在提高对线的认识基础上想象,并画成一幅诗意画,体会线在自然美与艺术中的作用,从而体会中国画的笔墨情趣,进一步理解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之美。再引用“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唐诗,让学生感受如画的诗意里美丽的色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明丽和谐,两个黄鹂点缀在一树翠柳间婉转歌唱,真是有声有色。一行白鹭直冲向深邃广阔的青天。千里积雪覆盖的西岭“含”于窗内,奔流滚动的长江之畔停泊着待发的航船,谓之动静相衬。联想绘画,领悟诗中用色的妙处,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就会跃然纸上。诗画结合,使学生达到更高的意境和审美享受。此种情境适用于中国画、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如《有品格的花卉》等课程。
三、利用表演情境,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每个人的劳动与创造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赞美,学生更是如此。老师肯定的眼神,会意的微笑,赞赏的动作,都会如一屡春风,吹拂他们求知的心扉。学生们会觉得老师不仅是良师益友,而且是合作伙伴,甚至是服务者。这样学生才会展其个性、施其才华,积极主动地参与美术学习,使课堂始终充满生命的活力。例如,在《多姿多彩的服装》一课中,让学生在课前穿上自己喜欢的衣服,在课堂上展现自己。讲台就是“T”型台,有的学生大胆的走下讲台,走着模特步,穿行在桌椅间,不时引来哄堂大笑,有的同学还组合摆起造型来,做为教师的我,也不时的走上一圈,教室里传出热烈的掌声......这时,教师因势利导,肯定学生的表演。讲解形体美,造型美,色彩美,色彩搭配美......为设计多姿多彩的服装打下良好创作氛围。表演情境的创设适用的教学内容很广泛,尤其是以欣赏为主的课业类型,这种情境还可应用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等,如《非洲你好》、《吉祥 幸福——民间美术欣赏》《走进博物馆》等课程中。
四、利用环境情境,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环境是学生学习美术,心理发展的客观条件,对其心理和教学效果影响很大。因此,我为学生创设了优美且极富感染力的艺术环境,力求“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的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满足更多学生自我表现、自我满足的欲望,我在美术教室内布置展示学生各类作品,美术课尽量在美术教室上,美术课学习什么内容,美术教室展示的就是与之相关的知识和大量的学生作品,充满诗情画意的美丽环境,这既拓宽了学生的美术文化视野,又让学生处于“耳濡目染,不学而能”的艺术氛围中。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环境,能激发学生内心的主动求知,主动求发展的欲望。此种手法在任何美术课业中或多或少进行应用,非常能体现美术教学的直观性和学科特色。
“一二三乐学”模式在农村美术教学中的优化探究
文/江朝建
摘 要:“一二三乐学”课堂乐学模式主要是以“学习小组”“乐学案”为载体,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巩固提高”“反思升华”来体现乐学模式。而这种乐学模式在农村美术教学中却存在一定的不可操作性。因此,根据学科特点做一些优化调整,美术学科更应重视创设与乐学内容有关的艺术氛围,以刺激学生的艺术创作灵感。
关键词:美术教育;“一二三乐学”模式;农村美术乐学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出,不仅要求学校对乐学进行大胆的改革与尝试,同时要求教师尝试新的乐学方法。“一二三乐学”课堂模式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还让学生学会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学会学习,这样的学习模式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美术是特殊学科,社会对美术的偏见、学校与教师的不重视以及学生自身的原因,导致这种“乐学”的模式需要我们在乐学的过程中做一些优化调整。
一、“一二三乐学”课堂乐学模式定义及其现实意义
1.“一二三乐学”课堂乐学模式定义
“一二三乐学”课堂乐学模式是,一个中心:乐学;两种场景:生生互动、生师互动;三个环节:乐学课堂结构:自主预习→合作探究→巩固提高→反思升华→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其目的是展示学生才华、打造卓越课堂。
2.“一二三乐学”课堂乐学模式的现实意义
传统的教学不是把学生教活而是教死了,寻求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已成为教师当前解决的首要问题。美术教师教学的教育理念也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也对美术教师的乐学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新传统的教学模式,把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乐学的重点。“一二三乐学”课堂乐学模式正体现了“素质教育”的乐学这一基本要求。
3.“一二三乐学”课堂乐学模式应该体现“一切为了学生”和“充分尊重学生”的学生观
“自主预习”就是充分留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脱离对教师的依赖,能动地独立展开学习,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责任感。“一二三乐学”课堂模式培养了学生自主预习的`习惯,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让学生学会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学会学习,使之终身受益。
二、“一二三乐学”课堂模式在农村美术乐学中存在的问题
这种新的乐学模式能让课堂达到最大的活跃化,能使学生最大化地快乐接受知识。但对于农村中学的美术学科而言,在“一二三乐学”的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一个环节上是难以实现的,客观原因决定了学生无法通过查阅资料达到自学的目的,加上本身学生没有教材,相当于无根之木,无水之源。他们对美术学具的准备上认为可有可无,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我们在乐学中根据具体的要求而加以改进。
三、“一二三乐学”课堂模式在农村美术乐学中的优化探索
1.自主预习是“一二三乐学”课堂模式的第一步
自主预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处在农村的美术教育在客观因素上决定他们不能通过某些途径从美术课本以外获取相关的资源。自主去探寻学习,把自己有疑问的、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在教师的指导下集体探讨来解决问题。以学生为主,教师为导的乐学方式进行,尽最大的可能把课堂和时间还给学生。
2.合作探究是“一二三乐学”课堂模式的第二步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励学生的竞争意识。我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具有无穷的潜力,都具有创新能力,都具有独特的个性特长。要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让学生在和谐、平等、民主的氛围中去创新探索。要牢记“少教而多学,不教而学”的思想。“以学定教”真正体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3.巩固提高是“一二三乐学”课堂模式的第三步
教室里粉笔及乐学工具都会成为学生的学具,每个小组都会有自己的一块小黑板,让他们的手动起来。美术学科是最能体现创造能力的课程,我们可以从学生完成美术作业的过程中培养创造力。
4.反思升华是“一二三乐学”课堂模式的最后一步,美术课的作业向课后延伸是十分正常的
根据乐学内容布置不同的课外作业,既可弥补课堂上因时间的原因而完成不了的作业,又可使学生在课堂作业的基础上去加强与提高。
“一二三乐学”课堂乐学模式达到展示学生才华、打造卓越课堂,但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地适用于一切课堂乐学。教师必须根据课程大纲的要求和实际的具体要求,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美感和塑造自己喜爱的形象,让每一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产生愉悦的情绪。根据不同课型、不同学生综合运用,选择最优的组合方案,以达到在美术乐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常锐伦。美术学科教育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M]。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06.
一、对美术课程应深刻理解
像以往那样为应付检查, 把整个课堂安排的有音乐、有掌声、有游戏、还有表演, 过分的追求课堂教学的“花架子”, 试问这样的课堂教学会不会是扎扎实实、实效性很强的课呢?那么, 我们教师应该怎样做呢?教师要在引导上下工夫, 自己讲的不太多, 为学生设计的学习活动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积极的参与, 课堂始终保持着一种向上的活力。
作为美术教师应把课程的性质和价值统一到自己的教学之中, 认识到教师即课程, 学生也是课程, 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课程的创造者, 课程的主体。这样, , 美术教学就有了新的理念, 新的追求, 教学肯定会出现前所未有的深度。
二、重视课堂, 认识重要性
1. 课堂。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展示的舞台, 是教师自我价值体现的主阵地, 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那么教师就更该重视课堂, 课堂即生命。教师认识到此点后, 还远远不够, 教师素质再高, 没有领导的重视, 无疑还是白搭, 在此我郑重提出, 在提高教师素质的同时更应该提高领导的素质, 也就是优化管理机制。上到领导下到教师从思想上要有统一认识, 充分认识到美术课堂的重要性, 切实落实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去, 切不可支差应付。美术课堂不同于其他课, 它是培养学生怎样确立自己的审美价值和审美能力, 提高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的超凡想像力和创新能力。“艺术来源生活, 并高于生活。”那么美术课堂也是一个走出去的课堂, 尤其是在农村, 去吸收大自然及外界的灵气, 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观察, 增强感性认识, 促进学生感官的全方位参与, 激活学生在美术活动中观察、感受、记忆、想象等能力, 以得到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教学目标。
2. 课堂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在倡导德育为首, 五育并举的教学改革形式下, 以素质教育为导向, 我校成功组织了德育现场交流研讨会, 借此时机以班为单位, 组织了画展、图片展、书法展等, 来宣扬我校素质教育和德育的示范活动。这次展览成为了美术课堂的重要资源, 各校区德育负责人, 及家长在此展览中和交流会中受到了艺术的启迪, 从中感受到了展览作为美术课的重要资源的价值和魅力。
把展览作为师生的交流互动, 共同发展的课堂来办, 是新课程所要求的构建主义课程观和学习观的具体表现, 让学生现场作画, 这实在是一种激励, 是以往美术教学不曾有过的。为体现新课程的以人为本的理念把自己放在少年儿童平等的位置上, 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创造性劳动, 参展的每一幅作品都进行了精心的装饰。
通过展览情况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它的的确确是一个美术课程的延伸, 丰富了美术教学的课程资源, 立体而形象的诠释了教育部新课程标准的理解, 是对教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创造能力的一次检阅, 同时也是对教师理解新课程标准理念的一次形象的培训, 把展览作为重要的美术课堂资源, 来开发必将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 更有利于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通过整体设计优化美术课堂
1. 课堂教学优化设计的基础。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 首先依赖指导员思想的正确和教学观念的更新, 这是最能发挥教师主动性作用和创造性的领域。为此, 必须建立在“三吃透”的基础上, 吃透大纲、吃透教材、吃透学生。
2. 创造性进行课堂整体设计。
3. 课堂设计重视兴趣引发和气氛创造, 兴趣无疑是课堂教学得以成功的摇篮。
把“玩”带进课堂
在课堂上“玩”, 有人会大吃一惊, 在课堂上玩, 那还要老师干什么?孩子的天性就是会玩, 不需要人来教。儿童成长的每个阶段都伴随着游戏, 而且每个阶段的游戏、玩法也各不相同。如五六岁的小孩喜欢搭积木, 到了十几岁时, 他不会再喜欢玩积木, 而对有挑战性的游戏 (如赛车、电脑游戏等) 感兴趣。我们要让学生在玩中增长知识;在玩中提高审美能力。不是乱玩, 盲目性的玩, 我们要有针对性的“玩”, 要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的身心、智力发展状况, 有目的的去“玩”, 把“玩”带入到课堂中去, 引起同学们的兴趣, 开拓思维, 使课堂气氛活跃自然。在“玩”中引起兴趣, 从而增长对事物的了解;在“玩”中开拓思维, 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去学美术。而不要把美术当作一门临摹课, 也不要把画画看成一种负担, 一种技能的训练。比如, 我在上《原色和间色》这一课, 学生对原色和间色根本不懂, 如果用旧式的教学方法, 也就是老师讲, 学生听, 墨守成规老一套。老师讲得枯燥、困难, 学生不想听、不理解。所以我就领着学生一起玩一玩, 变变戏法, 看看间色是怎么“变”出来的。我先把水彩颜料红、黄、蓝分别盛放在透明的容器中, 再拿出三只空的容器。先让同学们认识三原色, 然后再讲什么是间色及间色是由哪两种原色调配成的, 就拿容器作演示, 用两种原色倒入空的容器中, 同学们发现老师象变戏法一样——颜色变了, 也让让学生们亲手玩一玩, 变一变戏法。世上千百种色彩都可以由这三种原色——红、黄、蓝调出来, 他们有的感到惊讶;有的感到不可思议;甚至有些同学认为老师讲错了。经过他们动手, “玩”明白了三原色和三间色, 而且也相信千百种色彩源于红、黄、蓝。这种上课方法简单, 但形式新颖, 学生们的兴趣很浓, 最重要的是他们不仅学会了三原色、三间色, 也学会了如何调色。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的学习环境和气氛, 消除学生心中的心理障碍, 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 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不断更新,美术教育的内涵也在日益丰富。美术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寓知识技能于兴趣之中,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美术学科成为一门活泼、轻松、富有魅力的学科。教师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应当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在如何优化美术课堂教学方面大胆尝试、不断创新,使美术课堂教学优化为生动活泼、充满活力的教学过程。
一、运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优化美术课堂教学
兴趣是学习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它能够成为学习的直接动力。教师要从兴趣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利用美术学科的特点优势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美术室注意环境布置营造气氛,教学中除了运用实物教具和挂图等简单手段,还可以运用背景音乐、幻灯片、多媒体等电教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既是
当前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同时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必然要求。比如,在讲解透视现象的时候,运用Flash动画可以将“近大远小、近低远高”的透视规律直观地呈现出来,使学生一看就懂、一学就会;还可以在Flash制作的动画画面中随心所欲地变换字
体,使学生从中掌握美术字体的变化规律,同时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建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
课堂氛围是师生共同在课堂上创造的心理和环境氛围。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会产生更多的师生互动,学生愿意更多地表达自己。如何创建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呢?
1.充分运用教师语言的艺术
课堂并非是老师的一言堂,因此老师的话不一定多,但要能给学生以启发和引导。老师在主导教学时应努力营造出一种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在繁重的学业中得以轻松地展现自我,那么,学生就会把对老师本人的喜欢迁移为对美术学科的热爱。
2.尝试失败,因材施教,增强学生学好美术的信心
与其他学科比较来说,美术学科更注重实践性和操作性。实践必然会有成功与失败。尝试失败的教学方法,就是事先不必给学生过多指导和框框加以限制,让学生在多次尝试与失败中自我进步。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大胆地尝试更新颖、独特的绘画方式,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三、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
个性化教育是未来教育的重要特征,它在承认学生共性的前
提下,在教学中强调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挥,突出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个性化教育中,师生间的情感联络和交流得到加强,学生能发挥更大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作用,从而增强自学、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和自我识别、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
优化美术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不仅仅是一门技术,它对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起着很大
的作用。美术教师要与时俱进,具备以人为本的思想,把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悉心研究教学教法,改进教学,这样才能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艺术。
(作者单位 河北省阜平县史家寨乡总校)
无锡市长安中心幼儿园李朝晔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课改的日渐深入,幼儿园美术教学越来越注重孩子创造力、想象力的培养。经过专家的多年研究发现,在幼儿时期幼儿的模仿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都非常强,是学习美术的最佳时期。可是,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教育方法直接影响着教学结果。
【关键字】幼儿园美术教学;多媒体教学
【正文】
在过去,在美术教学中沿用最多的方法之一是临摹法,教师出示范画,幼儿跟随教师临摹绘画,如此全班的幼儿作品如出一辙,依样画葫芦,非常单调,局限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随着幼儿教育的不断改革和深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广泛合理地应用到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教学是采用先进的视听教育手段来进行教育活动的,它具有形声化和表现手法多样化的特点,可以将对象化小为大、化远为近、化虚为实、化静为动,使模糊的、抽象的事物变得清晰、具体,让幼儿亲耳所听,亲眼目睹、亲身所感,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创作积极性。并能促进幼儿的美育发展,激发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丰富幼儿的感情经验,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并能学到简单的美术活动技能。下面我就以小班美术活动《爱跳舞的墨宝宝》为例,简单谈谈我在美术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一些想法和收获。
一、巧妙利用多媒体,优化教学内容
小班美术活动《爱跳舞的墨宝宝》说白了就是一个引导孩子们认识“墨”,尝试用“墨”与“水”来尝试进行绘画的一个美术活动。要从平凡单一的教学手段脱颖而出,给孩子视觉上的冲击,起到激趣的效果,就一定要从平面的欣赏范画中走出来。胡雨心教授常说,要让幼儿从小与大师对话,欣赏大师优质、一流的作品,让幼儿在高的起点上有高的品位。因此,我根据小班幼儿好动、好模仿、易受感染的年龄特点及认识水平,搜集、筛选了大量图片、影像资料,最终锁定在了中央电视台的一个广告视频《相信品牌的力量》上。视频中水墨元素结合音乐的悠扬,不断舞动、塑形、变幻,给幼儿一种美的享受,为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形声信息,从而引导幼儿进入作品的特定氛围,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据着统治地位。”美的形象性特点,决定着人们审美活动不是用逻辑思维方法,而是用形象思维方法。多媒体教学为此创造了契机。网络上的这一
“活动的范画”让我坐享其成,减轻了我很大的制作课件的压力和精力。
神奇的网络世界无奇不有,只要我们遵循幼儿发展规律,用智慧的眼睛去寻找,定能找到所需要的东西。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孩子们在欣赏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创造与审美能力。而且,这样的活动,老师教的轻松,孩子学的开心有趣。
二、巧妙利用多媒体,优化教学模式
传统美术活动的教学模式都是教师先讲、示范,幼儿后学或者教师讲一步、画一步,幼儿学一步,教师包办代替,幼儿死搬硬套。活动中教师既主导又主体,幼儿成为灌输的工具,教师教的累,幼儿学的苦,枯燥乏味。随着课改大潮的不断涌进,这一死板的教学模式逐渐被颠覆。俄国儿童专家马申斯基认为: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而仅与形象、色彩刺激出现的传统教具和挂图,难以激发和满足幼儿的观察欲。而电教媒体却以声、像、色、形多种刺激手段,紧紧抓住幼儿的注意力,多方面调动幼儿各种感官,一定程度上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如在我进行《爱跳舞的墨宝宝》时,我先让幼儿观看《相信品牌的力量》这一水墨动画视频:墨宝宝滴入水中,浓淡不一的水墨随着抑扬顿挫的音乐不断舞动变幻,此时幼儿已经被声、像、色、形紧紧的吸引着,非常积极地进入状态中,接着通过提问结合预先制作的PPT帮助幼儿回顾、记忆、表述,顺应着音乐,用自己的肢体动作来感受、模仿、创造“墨宝宝”跳舞的各种动作,最后将“墨宝宝”跳舞的姿态以照片的形式留在画纸上。整个活动都是在游戏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进行,在欣赏中感受,在游戏中学习,充分让幼儿与材料、同伴、教师互动和展示,从而激励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信心和勇气,将目标和学习的重难点,落实于无形。
三、巧妙利用多媒体,优化学习
幼儿园《纲要》提出:幼儿美术教育重在幼儿的自我表现,抒发幼儿的情感,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促进个性的发展。可见当今的社会日新月异,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美术活动中,只会模仿,不懂创新的人是出不了优秀作品的,而多媒体教学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机械模仿,能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提高创造能力。例如在“爱跳舞的墨宝宝”活动中,我先让幼儿通过观看水墨动画视频《相信品牌的力量》,结合PPT,调动幼儿多种感官,丰富表象,让幼儿充分舞动肢体,感受墨宝宝的灵动与流畅,从而起到美化学习的功效,最终引发幼儿发挥想象设计出墨宝宝将要学习的动作。通过表象,我再根据幼儿描述,从电脑里调出相关作品,唤起幼儿的回忆,使幼儿通过已有经验加上自己的想象画出自己最新设计的舞蹈动作。有的幼儿画出了蛇形曲线,由深到浅,说墨宝宝跟大蛇学跳舞,扭啊扭;有的幼儿幻想墨宝宝跟大山上学跳舞,弯弯曲曲,从上而下;有的是墨宝宝跟人学跳舞,甩手,踢腿,弯腰;有的幼儿画的是墨宝宝跟到大恐龙学跳舞,伸长脖子,甩甩尾巴„„在孩子们灵动的画笔下,墨宝宝的舞姿优美而流畅,样式各不相同:有的水墨结合,深深浅浅;有的相互缠绕,动态美感(小班上期的幼儿能画出动态的人物是非常难得的。)等等,墨宝宝形象、动态各异,根本不用担心幼儿机械的模仿,画面饱满丰富,充满了童真童趣,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象这样的美术教学活动不仅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还使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绘画是一个从感觉到艺术思维发展的过程,因此幼儿绘画作品的表现,鲜明的反映了他们的内心世界,那么这样的作品会更加富有生命力,拥有更多的内涵。
四、巧妙利用多媒体,优化评价环节
【美术课堂教学的优化】推荐阅读:
小学美术科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策略谈06-22
美术教育中的游戏与教学的优化整合09-09
小学美术课堂作业的创意设计09-28
如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07-04
新课标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创新10-17
信息技术与美术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11-06
初中美术课堂引导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思考07-01
初中美术课的课堂教学工作总结09-10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09-29
美术课堂论文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