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集体备课

2024-09-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美术集体备课(精选12篇)

小学美术集体备课 篇1

《各种各样的鞋》教案

一、确定课题:

本课属于综合·探索领域,选择各种各样的鞋为探索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以“鞋”为主线,初步训练学生搜集资料、选择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让学生了解“鞋”文化,了解“鞋”除了具有实用价值外,还具有审美价值。

三年级的小朋友已经有了一定的审美体验和自己的见解,鞋作为日常生活用品之一,每个人对自己的鞋都有着丰富的感情,通过综合探索活动,了解古今中外鞋史,使小朋友对普通的鞋有一种全新的感受,从而提高审美能力,更加热爱生活。

二、目标定位: [教学目标]: 显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活动,知道鞋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在看、玩、做、想等科学探究中发现鞋的一些奥秘;

2、学会课前准备相关资料,会利用多种材料设计制作各种各样的鞋。隐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了解鞋的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2、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并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到乐趣;

3、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尊重他人、与人合作、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鞋的文化背景,了解各种各样鞋的结构和款式,感受鞋的装饰美。

难点:作品的设计创新,及如何在作品设计中体现审美性和实用性。

三、方案设计:

本课教学方案设计思路:以学生评述、自主探究为主体。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如:猜谜、课件及实物的展示、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制作等,以欣赏、评析鞋为内容,学习鞋文化。以历史的发展为顺序,逐层展开鞋文化的学习。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观察、欣赏、体验、制作和游戏中学习,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使学生了解鞋是人类文化的缩影,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功用产生了许多风格迥异的鞋,在这里我们可以寻觅人类的起源、探索历史的发展。从而了解美术与社会,美术与历史,美术与文化的关系,力主体现美术综合·探索课的主旨。

四、教学用品准备: 学生用品:

1、剪刀、双面胶、钉子、彩色卡纸、吹塑板、陶泥、橡皮泥等制作材料;

2、上课用鞋子实物。教师用品:

1、收集几双款式、质地、功能不同的鞋;

2、实物展台、课件、多媒体设备。

五、探索尝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都喜欢逛商场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逛一逛鞋城。师:出示图片 欣赏完这些图片你想说些什么? 生:汇报(漂亮、美丽、多)

师:商城里的鞋子各式各样,玲琅满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各种各样的鞋。(板书课题)

(二)出示图片、感受新知:

师:刚才同学们欣赏了各种各样的鞋子,谁能告诉老师你都知道有关

鞋的哪些知识?(比如鞋子可以分为哪些类?制作鞋的材料都有哪些?鞋的不同功用?古今中外鞋的不同和相同点等问题)生:生汇报

师:听了同学们的回答老师也长了不少见识!

师:每个人的脚上都穿着鞋子,大家对鞋都很熟悉,鞋除了让我们走路舒服以外,它还能带给我们美的享受,鞋可以说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缩影,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他们穿的鞋又是什么样的呢?请看大屏 师:再仔细看看,同学们说说这些鞋是由什么装饰成的?(课件播放:彝族、白族、侗族、苗族、蒙古族等各族鞋的样式)生:欣赏回答

师:独具特色的民族鞋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鞋的文化与美丽。师:现在请同学们说说自己脚下的鞋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生:结合实物展示或自己脚上的鞋子分析鞋的结构(鞋口、鞋面、鞋帮、鞋底、鞋跟)实物展示分析。板书

师:出示大屏 鞋是由鞋口、鞋面、鞋帮、鞋底、鞋跟五部分组成的。【设计意图:遵循审美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启发学生的创作思路,为下一步的设计制作做铺垫】

(三)、自主探究、探索尝试

师:今天你们看了这么多美丽的鞋子,并且也知道了鞋的许多知识,你们想自己设计制作一双鞋吗?

师:先看看老师是怎样设计自己喜欢的鞋子的。师:教师介绍 出示大屏

师:看了老师的制作相信同学们也一定想设计一双自己的鞋子 师:现在就两人一小组赶快行动起来吧,当然你也可以自己完成。老师相信结合我们这节课的收获,加上你们独特的创意,相信大家一定能够设计出一双与众不同的鞋。)

(课件展示:设计题目,请发挥你的想象力为自己或家人设计一双鞋

子,及设计要求。)

生:选择不同的制作方法,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鞋的设计制作活动„„

师:在组间巡视、观察、辅导各小组的设计制作,也可参与到其中的几个小组活动中。(课件:播放背景音乐,同时课件展示各具特色的鞋子图片,用以开阔学生视野、启发创作思路)

(四)、展示交流:

1、各组选出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

2、学生模拟展示会现场,进行作业的交流、展示;作品展示可通过实物展台进行(如:一名学生做主持人,其余学生既是小设计师又是观众。主持人向小设计师们进行采访调查。可围绕如下题目:①说说自己的设想、创意;②评出你最喜欢的作品,并说说为什么等进行调查采访。)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采用展示会的现场模拟,进行作业展评。在这一过程中完成作业的交流,并将本课推向了高潮,这样使学生情感得到满足的同时,又使学生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加强了学生间的交流,提高了综合能力。】

(五)、评价定位:

这节课我们用灵巧的双手创作出了一幅幅、一双双新颖、独特的鞋子作品,有些作品的设计可以说赛过了设计大师的作品。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更多的发现美、感受美、并用我们的双手去创造美。

小学美术集体备课 篇2

小学科学教师日常集体备课采用教材解读、课堂观摩、课例研究或主题报告等。我们发现:这些形式虽然信息量大, 但基本是“口耳相传”的单向信息传递。对小学科学教师来说, 科学教材中的实验操作技能、对科学过程本质的理解以及学科专业精神等难以用“口耳相传”的渠道进入他们的内心, 也无法满足教师的多元需求。小学科学教师遭遇了怎样的困难?如何让每一位科学教师最有效地参与集体备课?我们借鉴美国小学科学教师培训的经验, 提出了“做中学”集体备课模式。

二、“做中学”单元集体备课的目标

“做中学”单元集体备课模式, 是基于学与教两个维度进行重构的体验式学习, 以关注教师的现实世界为前提, 以教师动手亲历的体验活动为学习内容, 以疑难问题的研讨解答为认识提升, 以教师的情感、认知和行为取得平衡为核心目标。具体到小学科学教师, 就是希望通过“做中学”, 使教师科学教育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能力三个维度协同发展。

◆以教师的现实世界为思考前提, 让每一位小学科学教师 (特别是兼职教师) 都能提前备好每一个单元的每一课, 做到先备课后上课。

◆以动手操作的体验式学习为基本方式, 让教师下水操练科学技能, 在做中学中体悟科学教学理念如何转化为教学行为, 增强教师的专业自信。

◆以小组学习为组织形式, 在模拟的教学情境中移情体验学生的学习过程, 通过合作学习、经验分享, 让专业精神在团队活动中习得。

三、“做中学”单元集体备课的设计

以单元整体备课为活动指向, 以“教材单元”为单位进行培训内容的主题设计, 创设基于学生科学课堂的真实情景, 辅以针对性的教学材料, 形成每一单元约120分钟的参与培训时间。活动一般可分为组织、体验、研讨等三个基本阶段。

(一) 单元集体备课的活动设计:整体规划探究与研讨内容

以六上《形状与结构》单元为例, 谈谈具体的过程设计:

这样的单元集体备课活动过程设计, 实际上是该单元教学的过程设计的活动浓缩。

(二) 具体体验活动设计:精选“疑、难、简、土”四类内容

一“疑”:教材中的重点疑难问题。例如《形状与结构》单元, 教材共有8课15项学生活动。我们认为其中的6项活动特别重要, 于是就相应地设计了6项教师动手的基本活动, 分两种方式进行处理。一种方式是精选其中2~3项如活动一、活动三和活动五进行体验, 其他活动以主讲教师演示讲解为主;另一种方式就是把参训者分成三大组, 每一组在30分钟内亲历两项活动, 然后在“研讨交流”环节中由教师汇报交流, 在分享中实现对整个单元活动的理解。

二“难”:教师“不会”的内容。很多科学教师并不是科学教育专业出身, 教材中的很多实验或活动教师自己也不会做。例如用一次性筷子“搭一个正方体框架”, 教材没有具体介绍做法, 我们就要在体验活动中让老师学会这些“不会”的技能。

三“简”:教材中语意不详的内容。教材中有一些观念对学生的概念发展很有帮助, 但是并没有设计出具体的学生活动。比如, 圆顶形这样的结构, 教材上只呈现一句话“圆顶形是多个拱形的组合”。我们补充设计了“探究组合拱形的力量”的体验活动, 具体步骤是这样的: (1) 将一个拱条插入圆圈, 测量承受的垫圈数, 作好记录。 (2) 加上一个拱形, 与第一个拱形交叉而置, 测量承受的垫圈数, 作好记录, 并与一个拱形承受的力做比较。 (3) 如果将三个拱形叠在一起, 先预测, 再实测承受的垫圈数;再叠放一个, 它将变成什么形状呢?测量, 并做记录。随着拱条的不断增加, 教师体验到圆顶形是多个拱形的组合过程, 达到了目的。

四“土”:与本土生活紧密联系的活动。由于教材要面向全国, 一些与学生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本土科学教育内容, 不可能全部进入教材。所以, 在“做中学”学习中, 要拓展这样的关注本土科学与生活的内容。例如泰顺廊桥是温州著名的桥, 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搭一座不用铆钉的廊桥”就是基于上述考虑而拓展的一个体验活动。这种活动的设计有助于教师打开教学思路, 积极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四、活动组织与实施策略

1. 环境创设:把重点放在材料的准备上

“做中学”模式要求现场有教学所需要的全部材料, 主讲教师就得“背着行囊去上课”。如六上《形状与结构》单元, 我们列出的材料清单, 并备有与参与人手一致的实物份数。

我们准备的材料清单是:

主讲教师备好单元的全套材料, 提供样本或者介绍来源时, 都会融入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 把握好材料准备的难易尺度, 这种类似于“现身说法”的方式最能赢得教师信赖, 让教师明确每一个活动怎样的材料最适合教学实际, 又最大限度减少教师备课时间。

2. 过程指导:注重在细节中渗透丰富的科学本质教育

我们要求教师严格按活动的提示和步骤进行, 站在学生的思考角度描述, 及时做好真实的科学记录。并要求主讲教师相机追问:你看到了什么?如果这是在你的教学过程中, 你的学生会怎么说?当我们强调站在学生的角度做出思考时, 很多教师就会联想自己的课堂, 审视自己的过去, 并在相互启发中体悟科学教育的本质。

3. 研讨交流:设计基于学与教的问题提升

在体验活动后, 我们均要设计一组基于学与教两个层面的问题交流与研讨。在互动讨论中, 鼓励教师提出不同见解。以《抵抗弯曲》为例, 研讨的问题是这样设计的:

(1) 教材编写的逻辑体系是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为什么不先出示桥梁、房屋的图片, 让学生在观察中提出问题?

(2) 为什么从体验直尺的平放和立放来感受直尺承受力的不同开始教学?

(3) 公平实验在本节课中的意义体现在哪里?

(4) 如何指导学生做好预测和解释?

这几个问题则是对教材乃至课程思考的理性提升。

4. 活动组织:创设和谐的团队氛围

我们在活动前的人员组织, 角色分配, 任务驱动等课堂教学组织中常用的手段, 在这里也有一定的适用价值。比如一次培训中, 主讲教师让教师做一个“找对子”的游戏, 抽到同样号码的对象被自然编为一组。大家相互认识, 组建小组, 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 教师才会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 团队学习活动就会彰显同伴互助的魅力, 专业精神在彼此交流中浸润。

参考文献

[1].吴卫东.体验式培训:教师培训的新视角[J].教师发展研究, 2008, (15~16) .

[2].陈素平.参与式培训:小学科学教师集体备课新模式[J].科学课, 2009, (11) .

也谈小学数学的集体备课 篇3

一、集体备课的含义和宗旨

教师集体备课制度,是小学数学教研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指教师在课堂讲授之前,由本年组集体研究、讨论教师讲课内容,从教材分析到教学设计再到教学反思等环节的设计。并且小学数学的集体备课要理论联系实际,有现实感和创新性。我们所提倡和积极探讨的集体备课就是同年组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科学的教法和程序,是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是一种集体的效应,充分发挥集体智慧,通过相互借鉴,资源共享,优化教学方案,增强课堂效果,是教师自我成长的有效途径,使全体教师都能从单元整体上驾驭教材。

“一种思想与另一种思想交换,可形成更新的多元思想。”集体备课作为基础教育阶段一种方兴未艾的备课形式,体现的是教师合作研讨,更成为学校教研活动的亮点。并且集体备课要有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既发展了学生,又成长了教师。

二、数学集体备课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集体备课,主要是确定讲授的理论框架、基本观点、基本概念,着重突出备课中发现和明确的重点、新意,应解决的难点。理论联系实际,可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集体备课中,我们应该坚持定单元,定中心发言人,定单元教学进度的“三定”。还有要坚持“五统一”,这是集体备课的重要特征。即统一单元教学目的,统一教学重点、难点,统一课时分配和进度,统一作业布置和三维训练,统一单元评价测试。在这样几个教学环节中,集中表现集体制订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体现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在以下环节做重点处理,即备课标、备教材、备教学手段、备教法、备学法。

新课改实施以来,提高教学效率成为一个重要的导向,而效率提高就是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这是关键。集体备课是发挥众人智慧的行为,形成一节优质的教学设计,可以体现“集团效应”的优势,将多人的智慧集中起来。正和学生的合作探究一样,教师的集体备课也是一种合作探究方式,是新课改中被广大教师所喜欢的一种备课方式,正成为一种趋势和导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美术组集体备课计划 篇4

依据我校教学工作计划要求,经美术组全体教师对本学期教学工作的研讨分析,制定本学期备课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行和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国家输送合格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按照学校工作要求,学校工作计划,在新的起点上,继续脚踏实地,探索奋进。强调素质与知识的基本性,充分利用和调动美术学科的教育特点和手段。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逐步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生活、艺术美的感受、爱好,培养对艺术创造的兴趣和才能,提高对造型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为全面提高美术教学质量,促进教师钻研教材,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把握新教材重点、难点,提高美术教学质量,特制定此计划。

二、工作目标:

1、通过备课组的活动,在相互听课、集体备课和研讨中不断提高组内成员的业务水平。

2、加强美术教学研究工作,组织教师学习理论知识,交流摘记、教学反思等形式,促使每一位教师扎扎是实实的上好每堂课。

3、认真组织学校关于美术学科方面的活动,认真准备各项美术比赛,争取在各级比赛中获得好成绩。

4、加强对新教材结构与体系的学习、研究,努力做到吃透教材,促进素质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陶冶优美的思想感情和道德情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5、积极组织开展集体备课和听课,做到一课一主题,一课一所得。

三、主要工作安排

1、各美术教师疏通教材,备好一定量的课,制定好教学计划,抓好课堂教学常规。

2、选拔、成立校美术兴趣小组。

3、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标理念,开展讨论分析,并依照新课标理念撰写教案。

4、教案交流并按学校计划要求推荐一位教师承担教学公开课的任务。

5、随堂听课,了解教师上课情况。

6、组织教师对美术教学研究课进行集体评课并撰写论文。

7、指导好学生参加各类绘画比赛。

8、撰写教学反思,教学案例

9、完成学校组织安排的临时性活动任务,并及时分析总结美术组教学活动中映射的经验和不足。

四、备课流程图: 熟悉教材

提出问题———中心发言

把握重点——共同研讨解决问题———形成预案 分发教师——结合实际 二次备课———课堂实施

信息反馈——教后反思理论提升

小学美术集体备课 篇5

备课时间:2014年 备课地点:教室 参加人:数学组老师 中心发言人:易春宝 易春宝:

本课情况如下: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鱼的基本形状和特征。2.了解对称形的特征,掌握基本的剪纸方法。3.体验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对折剪纸的方法。

教学难点:鱼形能抓住形态特征,纹样清晰细致。教学程序:

一、欣赏导入

1、激趣:

2、认知对称鱼形:

3、小结:(对折、对称)

4、导出课题:剪对称鱼形。

二、方法探讨

1、学习剪对称鱼形的基本方法

观察教材上步骤图,哪位小朋友说一说剪对称鱼形的过程是什么?小结:先将纸反折,在反面画出鱼形后再剪。(折—画—剪)

2、引导学生设计画出独特的鱼形(1)设问解疑:

小结:

3、学习与指导剪鱼外形

4、学习与指导剪内外花纹。

(1)互动:A.比较刚剪的外形与相似的鱼形剪纸范作,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在鱼形哪些地方剪了花纹?B.观察这4幅作品,你能找出打扮鱼儿时运用了哪些花纹吗? 小结:剪条纹、波浪纹、牙牙纹、月牙纹、花瓣纹……进行装饰。

(2)师生合作尝试剪内外花纹。(提示:有把握的同学就直接剪花纹,可以不用画花纹)。(3)及时发现学生尝试的问题并指导。

5、回顾总结剪纸步骤:折——画——剪外形——剪内外花纹,补充板书并贴出每个步骤的示意图。

三、自由创作

1、提出活动要求:剪一件外形独特、花纹与众不同的鱼形剪纸作品,全班集体组拼成鱼的海洋。学生作业,教师行间巡视与个 别辅导。

2、集体组拼海洋鱼群图。

四、作业展评

1、自评:谁愿意来介绍你邀请来的鱼儿?(从外形和花纹两方面引导学生回答)

2、他评:你认为谁是被邀请来的鱼儿中最美的?

3、教师总评与课堂小结。

五、拓展延伸

欣赏鱼的民间剪纸作品,认知“鱼”与“余”的谐音,了解民间剪纸作品的象征寓意的表达方式。

徐泽进:

大自然中的鱼多种多样,有的鱼瘦瘦的长长的、有的鱼胖胖的圆圆的、有的鱼像三角形。鱼鳍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像半圆形、有的像齿轮、有的像长了翅膀一样……鱼尾有长有短、有的像剪刀、有的像水滴……如果想剪出一条独特的鱼,画的时候可以突出和夸张它一个有趣的特征。

叶才顺:

在整堂课中,易老师把鱼形的一半画在靠折痕一边,而不是靠开口那边。根据鱼的结构特点,引导画出独特鱼形的思路,进而启迪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为今后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李航:

花纹要剪得窄小一点,不要过于宽大,留下来的要相连,不能剪断。

曹勇:

在教学过程中做的最好的是每个环节紧紧相扣,用各种形象的语言,使学生得到了同步发展,重视了美术素养的培养,比较成功!

一年级美术《剪对称鱼形》教案

易春宝

2014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鱼的基本形状和特征。2.了解对称形的特征,掌握基本的剪纸方法。3.体验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对折剪纸的方法。

教学难点:鱼形能抓住形态特征,纹样清晰细致。教学程序:

一、欣赏导入

1、激趣:欣赏各种形态鱼的图片,老师要给小朋友们变个魔术,看变成了什么?课件呈现鱼儿变成剪纸鱼。

2、认知对称鱼形:演示将剪纸鱼“对折—展开”,设问:你发现了这条剪纸鱼的什么特点?(剪纸,对称)

3、小结:对称剪纸是将纸对折剪制的。(对折、对称)

4、导出课题:剪对称鱼形。

二、方法探讨

1、学习剪对称鱼形的基本方法

观察教材上步骤图,哪位小朋友说一说剪对称鱼形的过程是什么?小结:先将纸反折,在反面画出鱼形后再剪。(折—画—剪)

2、引导学生设计画出独特的鱼形

(1)设问解疑:请小朋友们给老师帮帮忙,一是对折后是把整条鱼都画下来呢,还是只画半条鱼?二是画在对折纸的什么位置

好?小结:我们应该把鱼形的一半画在靠折痕一边,而不是靠开口那边。(2)根据鱼的结构特点,引导画出独特鱼形的思路

老师这里画了热带鱼、剑鱼、飞鱼鱼形的一半的示意图,请小朋友们根据鱼的头、身、尾、鳍各组成部分比一比,说一说,有 什么不同?

小结:大自然中的鱼多种多样,有的鱼瘦瘦的长长的、有的鱼胖胖的圆圆的、有的鱼像三角形。鱼鳍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像半

圆形、有的像齿轮、有的像长了翅膀一样……鱼尾有长有短、有的像剪刀、有的像水滴……如果想剪出一条独特的鱼,画的时 候可以突出和夸张它一个有趣的特征。

3、学习与指导剪鱼外形

老师将其中一示意图快速剪出外形。强调沿鱼形边缘来剪,两手配合,转动纸张配合剪刀鱼形。并慢速剪鱼嘴和鱼眼。展开后 指出对称鱼形就剪出来了。

4、学习与指导剪内外花纹。

(1)互动:A.比较刚剪的外形与相似的鱼形剪纸范作,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在鱼形哪些地方剪了花纹?B.观察这4幅作品,你 能找出打扮鱼儿时运用了哪些花纹吗?

小结:剪条纹、波浪纹、牙牙纹、月牙纹、花瓣纹……进行装饰。

(2)师生合作尝试剪内外花纹。(提示:有把握的同学就直接剪花纹,可以不用画花纹)。(3)及时发现学生尝试的问题并指导。

小结:花纹要剪得窄小一点,不要过于宽大,留下来的要相连,不能剪断。

5、回顾总结剪纸步骤:折——画——剪外形——剪内外花纹,补充板书并贴出每个步骤的示意图。

三、自由创作

1、提出活动要求:剪一件外形独特、花纹与众不同的鱼形剪纸作品,全班集体组拼成鱼的海洋。学生作业,教师行间巡视与个 别辅导。

2、集体组拼海洋鱼群图。

四、作业展评

1、自评:谁愿意来介绍你邀请来的鱼儿?(从外形和花纹两方面引导学生回答)

2、他评:你认为谁是被邀请来的鱼儿中最美的?

3、教师总评与课堂小结。

五、拓展延伸

小学集体备课方案 篇6

一、指导思想和目的:

为了提升我校教师的素质,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以落实有效教学为目的,以有效备课为载体,以“集体备课、资源共享,讨论吸收、课后反思”的集体备课为思路。充分发挥教研组在校本教研中的作用,我校将大力推行集体备课活动,其目的不仅指向于某节课或某几节课,更重要的是以每节课的研究为载体,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锤炼教育艺术。做到资源共享、集思广益,加强同学科教师间的学习交流机会,共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特制定集体备课方案。

二、组织工作:

1.备课组机构、教学校长为备课组主要领导,教导主任负责对此项工作的实施,全面领导和管理,不定期参加集体备课活动。各教研组长具体组织实施本年级的集体备课工作。

2.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决定按年级分学科定备课组、各备课组由同年级同学科的任课教师组成,教研组长落实,协调集体备课的具体工作。

三、活动方式:

1.集体备课基本流程:教师自备→集体议课→反思修改 2.各备课组要在开学前一个月,把本册教材的所有内容合理地分给小组成员,小组成员根据所分内容充当主备人。

3.主备人认真研究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生,在讨论前一周撰写好教案。教案的主要环节包括:课题、课时、授课时间、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小结、布置作业、板书设计。

4.开展集体议课活动时,主备人把讨论摘要于讨论前交于组长。主备人畅谈自己教案的设计思路和意图,其它教师提出修改意见。要求人人发言,由教研组长做好详细记录。

5.各任课教师根据集体讨论和自己对主备人教案的解读,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案上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新的个性化教案用于课堂教学。样本教案要作为校本教研成果资料入档保存。

6.写教学反思,针对课堂中发生的现象及时记下修改建议以及亮点分析,写在教案反思处。

四、活动时间:

每周二下午学生放学后不少于40分钟。

五、活动地点: 各教研组办公室。

六、管理考评:

1.活动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责任。

2.教研组长组织制订计划,安排好主备人和备课内容,教研组成员教师参加集体备课。

3.加强管理,主备人的备课稿须经教研组长审核,如不合格则要求主备人对教案进行修改,直到合格。修改后仍不合格则教案不能参加本学期优秀教案评比。

4.严格考勤制度。教导主任负责教师考勤,教研组长安排好本组教师集体备课,保证备课时间,教师有事必须向教导主任请假。教导处加强巡视督查,出勤情况纳入教师考核。

5.学校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6.集体讨论时,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教研氛围,天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出办公室。

**小学

小学美术集体备课 篇7

关键词:集体备课,微课,实效

集体备课是围绕课堂教学,通过集体参与,共同讨论,互相启发,彼此交流,集思广益的一种教研形式。但有些教师对集体备课认识不足,甚至持一种应付了事的态度,传统的集体备课经常流于形式,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微课的出现,让这种“内容短小、教学价值大、针对性强、数量众多、使用灵活”的教学资源形式受到广泛认可与欢迎。将走过场的“集体备课”与“集体微课资源开发”有机整合,不失为解决低效集体备课的一种有益尝试。

一、传统集体备课存在问题及其成因

(一)一成不变的形式,让集体备课走向形式化

集体备课作为一种重要的教研活动形式长盛不衰,但多年的实践中也发现有些教师非常依赖集体备课,甚至出现了“摊派式”集体备课,即备课组内每位教师各备若干单元,再将各自的备课稿合并共享,谓之“集体备课”。这样的集体备课不仅无法达成“资源共享,互动交流,共同思考,经验分享”的目标,更无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实现教师素养提升。

(二)过于统一的目标,让集体备课走向模式化

集体备课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同步教学,即实现不同班级任课教师在教学目标、教学进度、作业训练、资料使用、检测评估等方面的统一。由此,“统一”也成为许多教师为集体备课贴上的标签。如统一的教学进度、目标、重难点、作业和测试;统一的教学模式:导入——揭示知识点——小结等。“统一”并不完全不好,但实际操作中有些“过于统一”的做法却会造成教师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被弱化、被忽视,本应丰富多彩的课堂也因此变得千“课”一面。

(三)权威至上的研讨,让集体备课成了“一言堂”

由于备课组长在集体备课中的“领导地位”或部分资深教师的“专业权威”,使其他教师不敢或不愿畅谈自己的真实想法,发表见解。也有个别优秀教师出于保留,不愿意把自己好的教学经验与做法拿出来与其他人进行分享。长此以往,教师的创造力难以发挥,教师参与集体备课的积极性严重受挫。

二、“微课”导向集体备课及其优势

(一)“微课”的概念

微课是“为支持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多种新型个性化学习方式和网络教研方式,以短小精悍的微型流媒体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精心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趣味性、可视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包。为便于分享、交流和重用,微课资源包除了微视频,还应包含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及其源文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1]。

(二)“微课”导向的集体备课

“微课”导向的集体备课是指在集体备课过程中,重点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运用集体智慧和不同的能力特长(如信息技术、摄录技术、编导技术等)设计开发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视频课程。“微课”导向的集体备课要求选题简明,重点突出,设计合理,逻辑清晰,趣味性强,能达成教学目标。

(三)“微课”导向集体备课的优势

从宏观来看,开展基于微课的网络教研(包括说课、上课、评课和分享交流),将成为提升网络时代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和信息化教研能力,进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2]“微课”导向的集体备课顺应了大数据时代对新型教、学、研形式的呼唤,它将集体备课的成果以“微课”形式显性化,为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多种新型个性化学习方式和网络教研方式提供了重要的积累和资源。

三、“微课”导向集体备课的步骤及做法

(一)制定计划,初步分工

制定集体备课总计划,根据教材确定适宜以“微课”形式开展集体备课的教学内容,确定各次“微课”导向集体备课的主备人及成员,并由主备人对成员进行初步分工。

(二)微课预案,集体研讨

主备人提前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本次集体备课制作微课的教学内容、手段、方法,提出问题或设想;组织成员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加工、修改和重组,使教学内容更精简完整、教学目标更明确集中、教学形式更多元、表现方式更多样,整体设计更适合以微课方式呈现。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写好“微课”设计预案或微课制作脚本,具体内容可包括:微课基本信息、知识点名词、学科类型与教学对象、上课时间长度、教学目标、教学资源与环境、教学过程等。

(三)媒体设计,明确定位

媒体设计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微课最终的效果。优秀的构思加上视听媒体技术的合理运用才能最终产生一个高品质的微课。目前微课视频的媒体呈现形式多样,分别有摄制型微课、录屏型微课、软件合成式微课以及混合式微课。微课设计伊始,要明确所设计微课的类型,为后期制作打下基础。如《用量角器画角》微课重在讲授利用量角器画角的步骤和学会利用画角步骤画出指定度数的角。其设计特色就是运用电子白板提供的量角器、直尺工具,方便地画出各种角度的角。关键点在于如何对齐量角器,如何读出量角数,以及如何标示角的度数。所以,采用摄制型、录屏型、软件合成式等多种形式结合的混合式微课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四)分工合作,集体制作

微课专家胡铁生老师认为:“屏幕录制软件(CamtasiaStudio)+PPT”的制作组合是较好的微课制作模式之一。他指出:用屏幕录制软件可以完整地录制PPT课件的内容(包括教师的同步讲解、操作过程、背景音乐等),在准备精心设计的PPT课件后,只需设置好音频和摄像头、屏幕像素、灯光设计、环境调适、熟悉讲稿、理清思路等准备工作后,教师只需要按一下“录制键”就可以完成微课视频的自动录制[3]。主备人根据团队人员特长,发挥优势,按照微课制作流程分配各项任务,分工合作,完成制作。

(五)细化环节,精益求精

微课主体制作完成后,可在微课的亲合度、美观度、趣味性等方面再加以斟酌,提高其“适用性”。如加上舒缓轻松的背景音乐;教师讲解注意抑扬顿挫、语速适中、言简意赅;还有在图文并茂、色彩搭配、文字错落、动静有致等方面巧用心思,使微课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性等。特别指出的是,微课是面对个体,而不是面对群体,所以更多使用“您好”、“您”等称谓,不用“大家好”、“你们”等。

(六)完善配套,合成发布

除微视频外,完整的微课还需要集体备课团队提供与之配套的辅助资源,即微教案(学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等。集体备课的主备人对团队进行合理分工,由不同人员制作完成相关配套资料,再经由集体讨论后确定最终版本,这些资源与微视频一起作为一个完整的微课发布到网络上,形成交互性良好、方便易用的教与学资源包。

四、“微课”导向集体备课的效果

(一)形式多样,成果丰富

改变了原有以文本输出为主的单一集体备课成果展现形式,多种媒体的综合使用,让“微课”导向的集体备课成果更丰富多彩、更具应用性。较好地克服传统集体备课的成果重在指向“教”的不足,“微课”导向的集体备课的产出可供学生直接在线学习,也可同步发布到网上供师生家长随时点播、交流和评论。

(二)分工合作,各展所长

充分发挥了备课组内所有成员的特长,避免“一言堂”。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较易把握教学重难点和主线,可为“微课”选择最佳的切入点、设计最优的教学环节;年轻教师对新媒体、新技术的把握较熟练,能够较快速完成视、音频的摄录及后期制作、发布等工作。新、老教师在“微课”导向的集体备课团队中实现了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三)与时俱进,建设资源

小学美术集体备课 篇8

【关键词】网络环境 集体备课 小学语文 模式

一、前言

备课是教师教学中的基础环节和保证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在教师个人备课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备课,是被教学理论和实践所证明的行之有效的备课形式。它明显优于个人“单兵作战”的备课活动,通过集体备课可以把教师们从繁重无用的抄写中解脱出来,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研究教材,探讨教法,辅导有困难的学生,特别是小学语文学科,集体备课显得尤为重要。经过我们课题的实践研究,认为下面几种类型的集体备课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二、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模式探析

(一)组建团队,开展网络集体备课

因为网络集体备课是传统集体备课方式的一种创新,它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避免了语言霸权现象,扩大了校本研修的辐射面,调动了参与教师的积极性,提高了集体备课的效率,较好地解决了目前学校单年级单班集体备课难这一难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校和老师可以通过在中国教师行动网创建“小学教研工作团队”,组织教师开展网上“五步式”集体备课。

(二)加强网络构建,发挥职能监督作用

为了有效凝聚集体的智慧,一方面强化组织领导,另一方面积极构建集体备课网络,明确职责。首先,由教研骨干承担团队的管理员,主要是组建团队,邀请全体小学语文教师加入教研工作团队,并通过层层培训、督促、指导教师参加网上集体备课,重点完成语文学科的“专业引领”这一环节;学校教导主任担任审核员和监督员,依据“五步式”集体备课程序,审核学校主备教案或督促教师按时参加集体研讨;全体语文学科教师采取轮流主备的方式、上传主备教案、参与集体研讨、主备修改并上传集体研究的教学预案,同年级语文学科教师进行个性化修改(二次生成)、课堂实践及教后反思。这样各个环节均有人负责把关,管理员实施全程监控,并根据情况及时进行调控,保证了集体备课的正常运行。除此之外,为使教师们在其他时间教学研讨的更方便快捷,团队还可以建立QQ群和微信群,保证学科教师之间,学科教师与教研员及学科专家们随时进行交流探讨,解决教学中的困惑疑难。

(三)确保网络集体备课的规范有序

为了确保网络集体备课制度化、规范化。在实施网络集体备课之前,可结合教育行政和业务部门“加强和完善集体备课的指导意见”和本地实情,制订《网络环境下集体备课制度》,民主制订、共同遵守。对那些不参加集体备课的和没有精心准备的、不参加集体研讨或虽参与了研讨但处于应付的以及不按要求上传集体研究预案、拒不承担任务不服从安排的、不进行个性修改和反思的、上传不良信息的教师,可以将网络集体备课情况与其本人师德考核、年度考核挂钩。

(四)提高网络集体备课质量

1、要突出主题,保证集体研讨有方向、上质量。

紧紧围绕“落实生本教育理念,构建和谐高效课堂”这一主题,敦促教师牢固树立生本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整体构建,促进学生高效学习,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能力。

2、要自我反思、总结提高。

重视教师课中的自我监控,课后的静心反思,在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的过程中,或给予自我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

3、要加强研究、改进完善。

在网络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每周组织教师进行1—2个课例的研究,在与教师们频繁的网络交流中,在与教师们面对面真诚地探讨中,在不断地总结与反思中,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便于进一步完善教学目标和教学程序,调整策略,改进方法,确保网络集体备课效果。

三、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的几种模式

(一)主讲式模式

主讲式集体备课是指围绕一定的教学内容或主题,采取一人主讲,众人研讨的集体备课方式开展的集体备课活动。主讲式集体备课是教师比较喜欢的一种集体备课方式。众人齐心协力打造一份优质教学设计,可以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这个过程是教师学习提高的过程。但也容易产生为他人备课,事不关己的心理,在集体备课前准备不充分,从而影响了集体备课的效果。因此,组织者在其中充当起重要的角色:一要明确要求;二要帮助教师建立一个共同的目标,并转化为每个组员的一种需要;三要随时调控集体备课的进度和研讨的氛围和状况,这样才有利于知识的分享与创新。

(二) 专题式

专题式集体备课是指围绕某一主题开展的专题性集体备课活动。如围绕 “如何制定有效教学目标”、“识字教学建模研讨”、“课外阅读课内指导” 教学策略研究等方面开展活动。 主题式集体备课从教师教学实践中提炼研究的专题,以专题形式开展,目的性和针对性强,教师的参与度高。主题式的研讨更有利于教师个人隐性知识的外显,有利于知识的传递与分享。如果有更多的优秀教师参与,有利于创造更多有价值的知识。

(三) 竞争式

竞争式集体备课是指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在校内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校际间通过互动研讨,对校级的集体备课成果进行评价的一种区域集体备课方式。这种集体备课方式最大的优势是能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评研的过程也是教师交流学习教学知识的过程。这种模式可用于选拔和评比的竞争性教研活动,如教学设计评比,教学目标设计评比等活动。

(四)引领式

引领式集体备课充分发挥学科核心组和中心组等优质教师的作用,对指定的新教师进行研究教材、课堂教学等方面的指导和培训,促进其专业成长。这种模式主要是应用在新教师的培养上。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充分使用优质资源——核心组和中心组成员,他们代表着区内最高学术水平。事实证明,使用优质资源进行集体备课,效果相对较好。劣势在于 一是优质资源有限;二是优质资源容易变成一种权威。尤其对于新手教师,这种 “权威” 容易限制教师的个人思考,不利于教师个人知识的建构,更不利于知识的传递与分享。

(五)互惠合作式

小学集体备课制度 篇9

为了大力实施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统一各学科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要求,解决教学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根据县教研室2010年下学期集体备课计划安排,特制定我镇的集体备课计划如下。

1.集体备课要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备人,有记录,间周开展一次备课活动,每次活动时间为周六上午8:30—12:00。

2.备课负责人负责组织、安排备课组活动,至少提前一周督促主备人做好准备工作,协调、指导组员参与合作。

3.每位备课组成员都要在每次集体备课活动前认真做好个人初备工作,主备人须备出完整的教案。

4.集体备课时,共同研究:

(1)教材编排意图

(2)单元、章、节、课时的目的和要求;

(3)重点、难点、疑点、关键点;

(4)作业或练习;

(5)教学过程的组织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6)统一进度,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主备人要针对教学设计内容说明设计的依据、意图和思路,重点阐释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备课组成员要围绕知识建构、能力发展、教法学法等深入进行研讨,充分发表见解,优化教学设计,形成集体备课教案,并可在此基础上形成学案。

5.集体备课中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进行教学反思,总结、交流教学心得体会,剖析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开展行动研究活动,提高备课组从事校本研究的能力。

6.严格考勤制度,迟到、早退、缺勤按考勤制度执行。

7.备课教师要做好笔记,主备教师要认真做好情况记录,每次集体备课后及时上交教导处。

8.学校要定期对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的开展情况和教师教案的撰写情况进行检查指导,依据实际评定等第,将评价结果纳入教师个人业务考核档案。

小学体育集体备课计划 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建立新的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广大教师的课改热情,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课程设计能力,发挥集体的教育智慧,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二、备课内容要求

集体备课应做到: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重点、备教法、备学法、备场地与器材。具体实施时可按下面基本程序进行:个人初备→一人主讲→集体讨论研究确定要求→个人根据要求形成个性化教案→课上实践→课后交流。

三、措施要求

⑴建立健全体育学科备课组。学校所有体育教师组成一个备课组。由郝正波老师任备课组长。

⑵集体备课必须提前一周准备,做到:定时间、定人员、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

⑶集体备课要做到三有:学期初有计划,期末有总结,次次有记录。集体备课情况均应存入体育组教学档案。

⑷集体备课的周期根据体育学科的特点每月安排一次。

丫他民族小学综合教研组

小学美术集体备课 篇11

一、集中个人与集体智慧

1.独立备课——个体智慧群体化

主备人要提前认真搜集素材,深入钻研教学内容,准确把握知识点,确立教学的重难点,设计好教学过程、板书及作业,并就教学目标的完成、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做深入的思考和设计,提出困惑与问题,与其他教师共同探讨。其他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师,同样提前对集体备课的内容进行解读和思考,列出自己的困惑和疑问。

2.集体研讨——集体智慧个体化

集体交流的过程,是思想的交流和智慧火花相互碰撞的过程。研讨时,先由主备教师讲解本次备课内容的初步构想,提出自己的困惑和疑虑,同时其他教师也可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谈谈自己的一些困惑。然后全体成员共同探讨,既可以为形成完善的教学方案而协同努力,也可以对其中的一点感悟而交流探讨;既可以为备课过程中的某点提出质疑,也可以就不同的理解进行争辩。教师通过交流合作逐渐排除各自心中的疑虑,不断调整最初的教学构想,自觉地摒弃不合理的教学设计,经集体讨论、修正之后最终形成最佳方案。达成共识后,每位教师结合自身特点,详细分析已有的教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基本环节等操作细节进行深入的研究,在需要调整的地方做好标记,对已有的教案进行“二次加工”,使教案上形成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

3.反思交流——个体智慧群体化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学反思能使课堂教学实现高效、高质,能使教师专业素质不断发展提高。因此,教师在课后要及时认真反思,捕捉课堂教学中的感悟。主要对本节课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归纳,尤其对失败之处,要有具体的改进和补救措施。

二、关照个体与群体差异

实施教学,就得考虑本班的学生状况。不同班级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基础,针对不同的学生,需要教师因材施教。了解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我们为上课所做的一切准备都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之上。郭思乐教授倡导的“生本教育”理念也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主张为帮助学生学习而设计教育方式。

1.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制订教学步骤、时间安排、教学方法等,必须与各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相适应。教师在备过程中,对各层次学生的启发提问、知识讲解、巩固复习等,要针对他们的接受能力、思维特点、兴趣爱好、知识基础等,确定其知识的分量轻重、进度的快慢、提问讲解的方式方法等,以保证各层次学生都能够实现目标要求。

2.針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

在作业的设计上要坚持“优秀生多而适当提高难度,学因生少而适当降低要求”的原则。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业大约同步完成,教师可以统一调控教学活动,及时收集反馈信息,查漏补缺,杜绝课内作业课外做,课内损失课外补的不良现象发生。

三、研究个性与共性的策略

1.教学目标要统一,但实现目标的方式可以不同

尽管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教学目标,但由于教师的水平不齐,对目标的把握不一定完全准确,所以,必须集体讨论、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也包括学生要达到的具体目标要求,这些要求每位老师必须统一。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课堂上实现目标的方式,每位老师可以有自己的特色。

2.教学的重点要统一,但教学方法可以不同

教学的重难点要统一,即课堂上要求学生掌握的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必须统一要求。但教师扩展的内容及探究问题所设的情境材料、突破重难点的方法措施可以彰显个性。

3.完成的作业要统一,但选做的作业可以不同

因为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是有个性和差异的,这就要求老师在集体备课中对作业精心研究,共同探讨,研究出必做作业和选做作业,课堂中的测试题要有必做题和选做题。选做作业和选做试题加上星号,供老师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选择,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总之,个人备课是集体备课的准备和前提,集体备课是个人备课的完善和提升。只有利用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的优势,将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有效地结合起来,并坚持不懈,才能真正实现教师自身专业化的快速成长,才可能达到我们预设的课堂质量,实现发展学生的最终目标。

浅谈集体备课 篇12

一、集体备课的步骤

1. 备课组长制订集体备课计划表, 分清备课任务。

备课组长带头召集第一次备课活动, 示范详细的教案 (此教案可作为以后备课的样品教案) , 人手一份。

2. 集体备课。

各备课小组通过讨论, 统一教学目标、内容和进度。在集体备课、讨论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对教材和制作课件的有关问题各抒己见。

3. 分头准备。

根据集体备课时所达成的一致意见, 组内教师依据分工去查找资料、收集素材, 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件制作任务。

4. 交流反馈。

课件制作完毕后, 组内其他教师可以利用校园网共享课件, 其他教师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创造性地使用该课件, 或选用其中的素材。在使用过程中, 教师可以互相交流使用心得, 并提出修改意见。

5. 教师轮流备课并形成详细教案, 人手各一份, 每周开展一次讨论活动。

集体备课要求教师不仅备课文, 还要自编与课文有关的练习 (教师自编的练习应体现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劳动,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要同中考的能力测试要求接轨) , 如阅读理解测试题、完形填空题和作文话题。

6. 推出精品。

学期结束, 教研组组织本组全体教师, 对一学期以来大家所编制的资料 (课件、教案、练习和试卷等) 进行评比, 评出的优秀课件、教案、练习和试卷由制作者个人署名并存入备课小组的资料库中。然后, 教研组将各备课小组的课件组合成系列课件, 并收到教务处存档。

二、经验

本校教师通过集体备课, 共享了集体的智慧和知识, 通过集体讨论减少了教学中的弯路和错误, 提高了教学效益, 节约了教师个人备课的时间, 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教材的研究、挖掘课文内涵, 进一步深化教学, 从而培养了一批高质量的学生, 也促进了教师自身的发展。

三、不足之处

有的教师对计算机还不是很精通, 有点畏难情绪, 不太会用计算机制作课件;有的教师不敢大胆取舍备课内容;还有的教师不能积极地进行备课, 对其他教师的备课内容不能毫无保留地提出自己的见解, 或是全盘照抄。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集体备课和教学效率。

四、反思

1. 改革课堂教学, 备课是主要环节, 集体备课更是教

师之间互相交流教改信息、探讨教学方法、切磋教学艺术的一项重要措施。加强集体备课, 可以发挥教师的群体效应, 使教师重视研究教法、学法, 全面挖掘教材的教育功能, 尤其是新教材, 加强不同学科间的交流与沟通。

2. 通过多年的尝试, 笔者认为, 集体备课应强调在教

师个人独立钻研教材、大纲的基础上集体交流, 而不是一人备课、集体模仿。每一个教师都应在集体备课中积极参与讨论, 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 而不是只做“听客”和“看客”、照搬别人的教案。同时, 教师在学习其他教师教案的同时, 应深入理解教材、吃透教材、学习与掌握新课标、广泛查阅资料、细心领会教材编写意图。

3. 课堂教学是极富创造性的劳动, 没有固定模式。

教学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 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个性,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法。教师只有根据各班学生的具体情况, 充分发挥创造性, 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集体备课形式应灵活多样, 既有集中、又有分散。学校除了组织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集体备课以外, 还可以组织不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进行备课, 也可以组织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开展集体备课, 尤其应注重同一个班级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沟通, 通过不同形式的集体备课促使教师通过探讨与交流, 取长补短、提高认识, 更好地发挥各自的教学特色。

此外, 教师在课堂上, 不应机械地按备课内容进行教学, 而应在备课的基础上,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并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师本人的教学风格、特点创造性地加以发挥。

4. 集体备课加强了教师之间的教研交流和教师间的团结协作。

上一篇:工商局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总结下一篇:体育游戏教案《编花篮》含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