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信息理论
从哲学的角度讲,逻辑起点指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全过程出发点的概念、范畴或判断,也称为上升的起点。这里的抽象是思维中的抽象,是反映客观事物一般属性和关系的抽象规定,具有相对简单性和相对隔离性,思维抽象揭示了客观事物的第一层本质;这里的具体是思维中的具体,是客观事物各种一般规定性统一的反映形式,它再现了客观事物的整体,思维的具体则揭示了客观事物的第二层本质和更深层本质。
逻辑起点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它的实质内容表现为该体系中最抽象、最一般、最简单的思维规定。
第二,它是自己所处体系中的直接存在物,即它必须是不以该体系中任何其他范畴为中介和前提的范畴,而任何其他范畴却必须以它为基础和依据。
第三,它应该揭示“细胞”形态的内在矛盾以及对象整体的一切矛盾萌芽。即是说,起点范畴本身所包含的矛盾是整个范畴体系运动、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整个体系也不过是这些矛盾在各种条件下合乎逻辑的“生长”和运动。
第四,它与形式逻辑系统中的公理不同,它既不是任意的和暂时承认的东西,也不是随便出现和姑且假定的东西,而是为后来的事物运动过程所证明把它作为逻辑开端是正确的。
第五,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逻辑起点范畴作为它所在系统中的一个基本要素,同整个体系发生着多方面的联系。这种联系的方式如何,不仅规定着整体的本质,而且也规定着起点范畴在该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注:苏越著,《科学发现中的逻辑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89-290页)
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所确定的逻辑起点诸如审计假设、审计环境、审计目标、审计本质等均不具备上述特征。
一些学者主张以审计假设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我们认为这种观点主要受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影响。审计假设是审计系统运行的前提条件,但不是理论推理的逻辑起点。审计假设是被决定的,逻辑起点必须是“不以该体系中任何其他范畴为中介和前提的范畴”。(注:苏越著,《科学发现中的逻辑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89页)
有的学者把审计环境作为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按照系统论观点,审计是社会经济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的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把审计理论研究的视野扩展到审计系统以外的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环境中去。但是,审计环境不是审计本身,它并不能成为审计理论结构的基本要素。
许多学者认为审计目标是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在审计理论体系中,审计目标虽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要素,但是,审计目标亦是被决定的,即决定于审计的功能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这说明由审计目标还不能推出审计理论结构的全部要素,因而亦不能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由于审计目标能起到引导审计系统运行的作用,才使得人们误以为其就是理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empirenews.page--] 持审计本质是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观点的人最多。理论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正确反映,然而把审计本质直接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则有很大的局限性。从逻辑学的角度看,审计本质不具备作为逻辑起点的基本特征。诚如前所述,逻辑起点是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出发点,这里的抽象是思维中的抽象,这里的具体是思维中的具体。思维中的具体揭示了客观事物更深一层次的本质,思维的具体是结果,只能是末尾,而不是逻辑的起点。审计本质揭示的是审计这一事物更深层次的规律性,因此它不能直接成为逻辑起点。
通过以上简要分析,说明审计本质、审计目标等均不适合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必须依循逻辑起点的基本特征去寻找,在这方面马克思的《资本论》为我们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借鉴。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开篇便提出了《资本论》的逻辑起点,即“商品”。然后运用历史和逻辑统一的方法以商品为起点建立起《资本论》严密的逻辑体系。“列宁一再指出,马克思是从商品交换——这个最简单的现象,资本主义主义社会的这个‘细胞’的分析中,揭示出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或一切矛盾萌芽)。”(注:苏越著,《科学发现中的逻辑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94页)“剩余价值所体现的矛盾——萌芽的形式包含在商品之中。研究者的任务就在于从这种充分发展了的矛盾中,寻找它的历史渊源,揭示它的萌芽形式,从而形成辩证的逻辑起点范畴。”(注:苏越著,《科学发现中的逻辑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03页)同样,我们也应该从审计产生的历史渊源中去探寻审计的萌芽形式,从而找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根据我们的研究,从审计产生的历史看,审计的萌芽状态是信息认证。
审计是由原始的会计信息或经济信息的认证活动发展而来的。从信息认证的产生到审计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与演进的过程。所以,我们的研究就从会计及经济信息的认证开始。
1.所有者的自我认证
当所有者拥有的财物数量很少的时候,他们自己来管理这些财物,财物的所有权和管理权是合一的。在管理过程中,由于财物的数量很少,所有者凭头脑的记忆足以满足对少量财物和简单经济活动管理的需要。而当其所拥有的财物数量增多、经济活动的复杂程度增加,头脑的记忆能力不能胜任时,所有者便借助头脑以外的其他载体如骨片、石片、杠杆上刻痕进行记录。这一点在人类社会的早期表现的尤为突出。
我国会计学家郭道扬教授在所著《会计史教程》一书中指出:在生产剩余物品出现以前,原始部落的生产与分配活动尚处于极其简单的状态,部落里的头人仅凭头脑记事或者在心内筹划,并通过语音与手势表达的配合,达到处理有关事项的目的。在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由于生产剩余物的出现,原始部落里的经济关系随之复杂化起来。客观现实迫使人们不得不在头脑之外的自然界去寻找帮助进行记事的载体,以及进行计量、记录的方法了。(注:郭道扬著,《会计史教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第33页)所有者或所有者的代表开始运用诸如刻记、绘图、结绳等简单的记录方法来记录部落里的生产和分配活动,从而形成了简单的原始的会计记录,发生了简单的会计行为。[!--empirenews.page--] 会计信息无论是在远古还是当今都是经济活动及其结果的记录与反映。人们要形成会计信息、提供会计信息,也都是为了更有效的管理经济活动。如果会计信息不真实、不准确,就会导致管理的失误,从而损害财产或资产所有者的利益。所以会计信息的记录与反映是否正确自然需要检查、验证。
在人类的会计行为产生之初的原始社会,实行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公有制,氏族首领受氏族成员的推举来管理氏族内部的生产、分配活动。在原始社会所处的新石器时代,原始部落的氏族长要周密地考虑猎物的分配与储备问题。“为了合理的进行这项工作,氏族长必须围绕具体的数量进行筹划,而筹划活动的具体进行过程便是计量、记录方法的具体应用。“”氏族长不仅要在成员中明确进行分工,在相关事物环节之间进行协调,而且要在事后进行检查。如对于狩猎活动,猎人必须向氏族长如实报告获取猎物的数量,而氏[1][2][3]下一页 族长也必须对全部落负责,针对报告进行清点、检查与核实。”(注:郭道扬著,《会计史教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第43、44页)“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一夫一妻制家庭的产生及私有制的出现,围绕私家财产考核的家计活动便逐渐开展起来。”(注:郭道扬著,《会计史教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第380页)可见,在会计的萌芽阶段,所有者或所有者的代表是自己对其所管理的财物进行会计记录,并在记录的同时对会计记录与实物是否一致、相符进行核对。所以,此时的会计信息认证是由财产的所有者自己对自己实施的,是一种自我认证。
2.所有者对他人的认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财产的数量不断增加、其形成的空间不断扩大。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所有者再欲自己直接管理自己的财产已越来越困难,甚至是不可能;另一方面,在经济上他已有能力承担指派他人为其管理财产所需要花费的成本。因此,所有者开始将自己的财产交由他人来管理,所有权与管理权发生了分离。受权行使财产管理权的管理者要按照所有者的要求报告所管财产的有关情况,以便所有者及时了解自己财产增减变动状况。但是两权分离以后,财产的管理权从其所有权中分离出来由管理者掌握,管理者了解和占有全部的财产信息,而财产的所有者则不完全知道,因此而形成了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需要管理者将有关的管理信息,有关其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向所有者报告。然而,由于所有者不了解其财产的管理状况和增减变动的情况,这就为管理者操纵有关信息提供了客观的条件。一旦管理者的行为出现差错或企图占有所管财产等情况发生,即会引发管理者操纵有关信息的主观动机,进而掩盖其损害或侵占所有者利益的行为。为了防止管理者提供虚假的经济或会计信息,加强对管理者管理行为的控制,所有者要对管理者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认证,以确定其真实性和可靠性。
在两权分离的最初阶段,经济活动、管理活动都比较简单,数量也比较少,记录与反映这些活动的会计信息信息量小,因此对其认证的工作量不多,技术性要求不高,所有者完全可以自己承担,还不需要指派他人代理。从“公元前三千年以前的伊拉克神庙里的那些账单已可见,账单系出自专人之手。”(注:郭道扬著,《会计史教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第187页)在奴隶社会,欧洲庄园经济中实行的是一种受托责任的管家制度。“庄园里的经济决策权握持于奴隶主手中,而管家则执行奴隶主的决策指令,对整个庄园经济的日常管理工作负责。‘庄园制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会计报告制度,它要求管家必须定期向奴隶主提交会计报告,并在报告中作出必要说明,以接受奴隶主对他的监督,而奴隶主则根据会计报告检查管家对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注:郭道扬著,《会计史教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第383页)此时的会计信息认证是由财产的所有者亲自对他人即财产的管理者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实施的。[!--empirenews.page--] 3.所有者委派他人认证
如前所述,审计是由会计信息的认证活动发展而来的,因此,我们通过探寻会计信息认证活动发展的过程来探寻审计的产生与发展。不论是所有者对自己记录的会计信息进行自我认证还是对他人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亲自认证,还都是审计的萌芽阶段,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审计。只是到了所有者委派他人对管理者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认证的阶段,审计才脱胎于会计信息的认证行为,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专门的活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所有者拥有财产的数量越发增加,经济活动的复杂程度不断增强,导致记录和反映管理活动、经济活动的会计信息量越来越大、技术性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所有者难以掌握认证所需要的方法和技能,也不可能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实施认证,他便委派他人代为行使认证的权力。另外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会计信息认证由所有者附带进行到委派他人进行,有其更为深刻的政治、经济原因,既国家的产生。
原始社会末期,原来以氏族为单位的集体劳动过渡到了以个体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当个体劳动成为可能并日益盛行以后,生产工具、牲畜等生产资料也从公有逐渐转为个体家庭所有。同时,劳动产品也由公有财产逐步转变为个体家庭的私有财产,私有制出现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畜牧业、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日益扩大,劳动产品开始出现剩余,这使得交换产生并日益频繁。私有制和交换的发展,又引起了财产占有的不平等,那些在氏族公社中担任氏族长、军事首领的人利用职权之便大量侵吞公共财产,多占在部落间战争中掠获的财物和战俘,对其他氏族成员的财产亦巧取豪夺。这部分人逐渐富裕起来,成为氏族中的贵族。在氏族的一般成员中,由于各个家庭占有生产和生活资料的多少不同,劳动能力的强弱不同,也产生了贫富两极分化。
社会财富开始日益向少数贵族手里集中,这些部落中的贵族为了满足对财富的贪欲,为了维护自己已获得的利益,便逐渐控制部落的领导机关,扩大自己的权力,并利用职权为掠夺其他部落的财产而经常发动战争,以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贵族阶层为了巩固和扩大既得利益,就要取得相应的政治权力,获得凌驾于部落组织机构之上的统治地位,而将部落的管理机构变成其统治与专政的工具,国家从此产生了。这时,占有大量社会财富的贵族阶级既是所有者又是国家的统治者。国家统治者所拥有的财产数量巨大、形成空间广泛、耗费频繁,必须委派专门的官员实施管理。由于国家统治者有更多、更重要的国家大事要决策和管理,已经再没有精力对管理者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认证,他便委派有关的官员来实施这种认证。
古代印度的孔雀帝国时期,在一些经济发展较快、规模较大的城市管理机构和部门中,有“‘一大批监察官及其下属官吏’的设置,监督官是国王的耳目,他们渗透到各地、各部门着重于各个方面的检查,已具有后世审计官员的作用。”(注:郭道扬著,《会计史教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第208页)“从公元前443年开始,每隔四年,罗马统治者要从最有工作成绩的,而又与执政官地位相当的人中选举任期为十八个月的监察官两名,负责公民调查及估计公民的财产,以确定公民的等级,进而依此确定应征税收的数量。此外,监督官还参与制定国家预算、监督日常运行之中的国库开支。”(注:郭道扬著,《会计史教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第212页)我国的西周时期,在天官之下设有宰夫一职。宰夫依据国家法规考核各级官吏的政绩,“岁终,则令群吏正岁会;月终,则令正月要;旬终,则令日成,”“凡失财用物辟名者,以官刑诏冢宰而诛之,其足用长财善物者,赏之”。(注:《周礼。天官。宰夫》)[!--empirenews.page--] 从各文明古国的上述情况来看,当时会计信息的认证尚不是被委派官员的专门职责,都是由其兼管或在政绩监察的过程中附带进行的。但是,会计信息的认证活动毕竟从所有者的活动中分离出来,由所有者自己承担转变为由他人承担。只有实现了这种转变,审计才能从会计信息认证活动中脱胎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人类活动。就我国周朝时期宰夫所负担的职责而言,既有审计又有监察,审计只是其全部职责的一部分,因此还不能说宰夫是严格意义上的审计官员。“但其所从事的工作却具有审计的性质,可以视为我国审计工作的滥觞。”(注:王德升、阎金锷主编,《审计学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页)
4.所有者委派专人认证
会计信息的认证作为社会经济监督的手段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上一页[1][2][3]下一页 展而逐渐发展为审计的。只有当会计信息的认证活动从相关活动中独立出来成为一种专门职能时,真正意义上的审计才形成了。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记录和反映经济活动的会计信息、经济信息大量增加,复杂程度大大提高。在我国的唐代“户部尚书控制国家财政,在财计方面进行全面统治。户部本司编制户籍计账,先依此作出预算,再据此征收赋税;国库则实行分签、分管、分算,凡钱帛之类财物入库于太府寺,其发放持金部签批凭据;凡粮谷之类财物入库于司农寺,其发放须持有仓部签批凭据;各库独立核算,定期上报主管部门审核,其整个核算受制于度之,形成内部监督制度。”会计信息数量的增加、其形成的复杂程度提高,亦使会计信息的认证的工作量增加、技术性要求提高,客观上产生了设立专门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需要。另外,长期的审计实践也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会计信息认证的重要,越来越重视审计工作。因此,审计开始从国家监察工作中独立出来,成为由专门机构、专门官员实施的专门职能。在我国“最早的审计机构叫比部。比部之设,始于魏的比部曹,但作为独立的审计机构则在隋、唐。隋在尚书省下设比部,职责是稽核文账,考核官吏政绩。„„唐的比部直辖刑部,对于户部所属度支、太府、金部、仓部所管的一切财物出入,都要经过比部审核。”(注:李鸿寿等著,《审计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页)在这一时期的突出特点是“监察与审计分开,并形成配合关系。”(注:郭道扬著,《会计史教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第249页)
进入中世纪以后,欧洲各国的国家审计有了很大的发展,也相继设立专门的审计机构。“十一到十二世纪时期,英国在财政部内设立了审计监督部门,负责审查王室的财务收支和公共资金的管理,在十四世纪初期,英国任命了一位主要发挥审计职能的主计长,在同一时期的法国和意大利也出现了专职审计人员和专门的审计机构。”(注:徐玉棣著,《国家审计》,中国审计出版社1991年版,第3页),这些都标志着信息认证的专门化。
5.所有者设立独立机构认证
审计发展到专门职能阶段,虽然设立了专司审计的机构,但是这种审计机构或隶属于政府的财政部门,或隶属于政府的其他行政部门,当审计行为涉及到这些部门,往往会受到这些部门的干预,因而缺少应有的独立性,影响了审计职能的充分发挥。到十九世纪,欧洲、北美的许多经济发达国家纷纷建立了三权分立的国家政体,国家审计机构也相应发生了变革,开始从国家行政部门或财政部门中独立出来,脱离行政序列,而进入立法或司法序列。前者使审计机构隶属于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后者使审计实施带有司法性质,都加强了审计的独立性,是现代国家审计制度的典型形式,人们把这两种形式概括为“立法型”和“司法型”的国家审计制度。[!--empirenews.page--] “英国是最早实行立法型国家审计的。其监督行政部门的权力由议会掌握。1886年6月28日,伦敦议会通过的《国库和审计法》是这一类型产生的主要标志。依据该法案,凡是英国财政收入,均以国库公款的名义,存入英国和爱尔兰银行;它的所有权属于议会,而不属于英王,并受议会的监督。该法案还规定,政府的一切收入,应收代表议会,独立于政府之外的主计审计长实施审查,主计审计长由英王任命,但只有通过议会两院的同意,令其才能辞退。”(注:《世界主要国家审计》编写组编写,《世界主要国家审计》,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5页)立法型审计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是在美国。美国于1921年6月10日公布了《预算和会计法》,“依据该法案,在美国国会之下,设置独立的国家审计机构——美国审计总署(GeneralAccountingOffice,简称GAO),同时撤消财政部的审计长和审计官,并将这两项职权全部移交审计署,从而使国会进一步强化了自己的监督权力。审计署独立于行政部门之外,负责对政府的会计资料进行审计,并就联邦政府的运转情况向国会提出报告。”(注:《世界主要国家审计》编写组编写,《世界主要国家审计》,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5页)
6.所有者委托独立机构认证
在审计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三个分支,即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这三种审计发展的基本脉络是相同的,但最终结果则有所不同。这种不同主要取决于所有者与管理者、所有者与审计者之间的关系结构的差异。在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所形成的审计关系中,所有者与管理者或经营者之间是行政上的隶属关系,所有者是将管理权或经营权授予管理者或经营者的。所有者与管理者或经营者之间的地位是上下级的隶属关系,是不平等的。所有者直接掌握着经营者或管理者的任命权,为了了解和掌握经营者或管理者的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所有者委派专门的人员对经营者、管理者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认证,进而形成了所有者和审计者之间的行政上隶属关系,所有者以任命方式授权审计者实施审计。两者之间是以行政命令为基础的授权代理关系。而民间审计的审计关系中,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是以契约为纽带的代理关系,两者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这种平等关系决定了所有者无权直接任命经营者,只能是委托其经营。亦不能直接派人对经营者的经营情况进行检查,只能委托他人代理,使所有者和审计者之间形成了委托关系,所有者以聘请方式委托审计者实施审计。两者之间是以契约为基础的委托代理关系。
由于民间审计建立在以契约为纽带的委托代理关系基础之上的,使得审计者既独立于所有者也独立于经营者。所以,民间审计的会计信息认证有自身的特点所有者委托独立的机构或人员的认证。
一、理论概述
COBIT理论于1996年首次由美国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协会(ISACA)提出。经过多年的改进与优化,ISACA已经将COBIT打造成为一个治理和管理组织信息系统的成熟业务框架,这也将会更好地帮助企业实现治理和管理组织信息系统的目标。
COBIT体系主要包括总体框架(Framework)、控制目标(Control Objectives)、管理指南(Management Guide1ine)以及成熟度模型(Maturity Models)。总体框架部分是对COBIT理论的概括,阐述了COBIT对企业IT管理的几个要素:IT资源(人、物、数)、IT过程(组织与计划、获取与实施、交付与支持、监控和评价)、业务需求(质量、安全、成本)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评价标准。IT资源、IT过程和业务需求是COBIT治理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的决定性因素,因此,COBIT4.1版遵循了:以业务为中心、以流程为导向、以控制为基础、以测评为驱动的原则,制定了三维的评价标准体系。其基本逻辑是:根据业务要求划分IT过程,通过IT过程的管理,来管理有限的IT资源,最终实现IT目标和业务需求的统一。由于相关项目采用的是C0BIT4. 1的版本,因此,本文具体涉及的COBIT版本均以C0BIT4. 1为准。
二、基于COBIT理论的一般控制审计应用框架
企业一般控制审计是针对计算机环境要素实施的,对系统所有应用或功能模块具有普遍影响的控制措施。本文基于COBIT理论结合项目实践,对企业一般控制审计应用框架进行了探究,如图1所示:
此应用框架分为三维空间,第一维空间是企业信息系统审计的目标,即信息系统审计的有效性、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符合性、可靠性;第二维空间是企业IT资源,一般控制审计的IT资源包括人、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 操作系统;第三维空间是根据COBIT的IT过程的四个域,将企业一般控制审计的过程分为IT组织和职责控制、系统开发与变更控制、信息安全控制、IT运营控制四个方面。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对企业信息系统进行全面评估;通过访谈了解企业相关流程、识别关键风险点,通过观察和文档查阅执行一般控制的穿行测试和有效性测试,通过测试结果分析与评价,形成审计结论。以此来管理IT资源,最终达到审计目标。
(一)信息系统评估按照企业的业务部门识别企业所涵盖的“信息系统环境”及与“信息系统环境”相关的“应用程序”。信息系统环境的技术构成包括: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操作系统、网络和互联网/远程访问等。了解信息系统的开发或采购时间、系统变更方式、与其他系统的接口、批处理的存在、系统自动化程度等,判断客户信息系统环境的复杂程度。针对集成性大型ERP系统(如SAP, Oracle)或自行开发核心业务或财务系统的、当年上线新业务和财务系统的、对现有系统进行功能性、程序性和改变系统运转方式的关键参数设置变更的、核心业务或财务系统存在关键数据处理接口的、使用批处理操作进行数据处理的,业务高度依赖信息系统自动化处理的(如银行、保险、证券、电信等行业),系统环境一般为复杂。
(二)一般控制的关键风险控制点识别及穿行测试针对信息系统一般控制(ITGC)的四个方面,确定每个ITGC种类的执行穿行测试目标、程序控制点及支持性文件。
(1)IT组织和职责控制。
目标:清晰定义各岗位职责
穿行测试程序控制点:公司信息技术部内部分为规划管理、运行维护、技术支持、网站开发及管理、网站技术维护支持岗,各岗位职责分工清晰定义责任关系。参考文档是IT组织架构。
(2)系统开发和变更管理。
目标:只允许对应用程序、界面、数据库和操作系统进行经过适当授权、测试和批准的变更。记录企业对于客户针对“系统开发和变更管理”种类程序的了解和参考的客户文档。
穿行测试程序和控制点:
其一,系统开发和变更程序。
系统开发和变更授权阶段:软件开发/变更申请需填写变更申请单,经审批同意后进行开发。参考文档是公司软件管理制度文件。
系统开发和变更测试阶段:软件开发完成后,信息科技部负责组织项目组对系统依次进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压力测试和用户接受测试,记录测试结果并由相关测试人签字确认,编制相应的测试报告。参考文档是核心系统变更测试记录(纸质或邮件记录)。
系统开发和变更批准阶段:在上线前,项目组制定系统上线计划,并提交系统上线申请。系统上线计划和系统上线申请应经过信息科技部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的正式批准,并提前通知用户系统上线时间。参考文档是核心系统变更上线审批记录(纸质或邮件记录)。
其二,系统开发和变更管理不相容职责的分工。
系统开发和变更管理环境下不相容职责的分工:程序人员无生产系统的访问权限,无批准程序开发或变更的管理权限、实施程序移入或移出生产环境的操作权限、及执行对程序开发和变更相关控制的监控权限;系统上线由系统/项目管理人员完成;执行对程序开发和变更相关控制的监控人员没有批准程序开发或变更的管理权限、安排开发或变更、或将程序移入或移出生产环境的权限。参考文档是核心系统程序变更上线操作截屏。
系统开发和变更管理环境下的环境分离:应用系统开发环境、测试环境及生产环境分离。参考文档是应用系统环境截屏。
(3)信息系统安全。
目标: 只允许经授权的人员访问数据和应用程序(包括程序、表格以及相关资源),并且这些人员只能执行明确授权的职能(例如:询问、执行和更新)。记录企业对于客户针对“信息系统安全”种类的程序的了解或参考的客户文档。
穿行测试程序和控制点:
其一,一般系统安全设置。一般系统安全设置是恰当的:访问各应用系统均需要用户名和密码,设置密码策略(如密码长度、密码复杂度、密码使用期限、密码锁定次数和时间)、操作系统用户和组配置策略、数据库账号管理(启用数据字典保护、数据库超级管理员限制远程登录、默认密码修改、使用数据库角色管理对象)。支持文件是应用登录界面截屏、操作系统用户和组配置策略截屏、密码策略截屏、账户锁定策略截屏、数据库管理员账号配置截屏。
其二,应用用户访问管理。用户访问经授权且适当设置(包括用户新增、权限更改、离职删除):权限申请与审批通过“系统用户权限申请表”来流转与记录,申请人填写所需系统权限,随后由申请人部门领导予以审批,审批后交予系统管理人员创建系统账号/权限。参考文档是系统用户权限清单和申请表。离职员工通过“离职移交单”, 由人事部门发起,流转到各个部门(业务部门,信息科技部等),由信息科技部注销系统账号,并签署操作人与操作日期。业务系统离职员工通过支行/业务部门发起申请,由人力资源审核和业务部门核对确认,然后有业务对该员工权限设置为离岗。参考文档是变更/离职移交单。
管理层定期审核用户权限合理性:管理层每季度检查员工职位权限与信息系统权限是否相符。参考文档是季度的权限审核表。
其三,对系统管理资源访问管理。对系统管理资源访问仅限于适当的授权人员:只有被授权人员拥有数据库、 操作系统和应用层的管理员权限,且此类权限分配在合理的人员手中。参考文档是各系统管理员账号截屏。
其四,物理访问。对计算机硬件的物理访问限于适当人员:数据中心的进出有相应的安全控制。参考文档是机房环境安全设施配置及监控措施;机房出入授权管理(门禁系统用户权限清单)、机房出入登记管理记录、机房日常巡检表等。
其五,信息系统安全的监控。信息系统安全过程受到监控:信息系统开启审核策略,并有非系统管理员定期查看操作日志确保系统安全。参考文档是应用层操作日志(截图并提供日志的复核记录)、操作系统审核策略截屏、 日志及复核记录截屏、数据库审核策略、日志及复核记录截屏。
其六,信息系统安全不相容职责的分工。信息系统安全环境下的不相容职责分工:IT人员不具有系统内业务操作权限;系统内无测试、临时、默认等账号。参考文档是现场检查与了解的系统测试账号、临时账号和默认账号设置。
(4)IT运营控制。
目标:正确备份支持财务信息的数据,以便在出现系统中断或数据完整性问题时,可以准确完整地恢复此类数据(即备份和恢复)。按计划执行程序,及时识别并消除按计划处理时产生的偏差(即时间安排)。及时识别、解决、复核和分析IT运行问题或事件(即问题和事件的管理及监控)。在相关控制的失败可能对会计报表或披露产生影响时,应包括IT运营控制。记录企业对于客户针对“其他ITGC种类,包括IT运营”种类的程序的了解或参考的客户文档。
穿行测试程序和控制点:
其一,财务数据的备份和恢复。财务数据已备份且可恢复:公司设立了一套完整的数据使用、备份及恢复办法, 来管理公司系统的备份。参考文档是各系统的备份策略, 包括异地备份(备份方式、频率、工具、内容、介质等)及截屏,备份日志、备份结果的定期检查备份的恢复性测试记录。备份介质管理,比如标签等。
其二,批处理/按计划执行程序管理。及时识别并处理批处理/按计划执行程序产生的偏差:日终批处理过程中能对差错进行监控、报错,差错能及时处理,同时生成相应的日志或报告。参考文档是清算日志。
其三,问题和事件的管理及监控。及时识别、解决、复核和分析IT运营问题或事件:系统相关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处理和解决。参考文档是审计范围内系统日常运行和维护的问题处理记录。
其四,数据接口管理。及时识别、解决、复核和分析数据接口问题或事件:对实时传输的数据存在监控机制,并且差错能够得到及时的处理。参考文档是数据传输日志。
(三)一般控制有效性测试根据中注协《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南》的相关规定,测试人工控制最小样本量区间如表1:
针对控制描述,区分人工控制和系统控制。针对人工控制部分,根据其控制运行频率,确定样本数,抽样来源审计时间范围内的系统总数,进行随机抽样测试。
(1)系统开发变更部分关键控制资料。
其一,系统开发和变更经过授权:关键控制资料为变更申请单抽样,资料控制点为变更抽样编号、变更明细、变更申请是否经过审批。
其二,系统开发和变更经过测试:关键控制资料为变更测试控制测试,资料控制点变更抽样编号、变更明细、变更是否经过测试。
其三,系统开发和变更经过批准:关键控制资料为变更上线验收控制测试,关健资料控制点变更抽样编号、变更明细、变更经过上线审批。
(2)信息安全部分关键控制资料。
其一,用户访问授权:关键控制资料为权限申请/变更抽样,资料控制点名字、入职日期、获得的系统权限、权限是否通过管理层审批。
其二,用户离职权限设置:关键控制资料为离职用户权限抽样,资料控制点名字、离职日期、系统账号是否禁用、离职申请单是否经过审阅。
其三,管理层定期审核用户权限合理性:关键控制资料权限定期检查抽样,资料控制点季度、权限审核是否执行。
(3)其他ITGC关键控制资料。
及时识别并处理批处理/按计划执行程序产生的偏差: 关键控制资料为日期抽样,资料控制点日期、文件是否存在、是否合理签字、是否发现问题。
三、结论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理论;创新
一、国家机关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意义
经济责任审计是建设廉洁高效公务员队伍的需要,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都非常高度重视,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断加大对主要领导用权的制约和监督。习近平总书记也对强化制约和配置权力方面,做了重要指示,要求权力结构科学,运行机制高效。着力实施对一把手的用权情况的监督。 从制度层面来看,经济责任审计逐渐成为一项对领导干部监督管理的制度安排。2010年以来,国家先后做出了一系列相关规定,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审计内容和期限以及相关的工作部署,都进行了与时俱进规定,促进了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化建设。实践表明,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尤其是财务问题,直接关系到公共机构的高效运行和干部队伍的形象,一个时期以来,由于各式各样的诱惑与利益驱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一些主要领导的头脑中膨胀,职业道德和权力底线失衡,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等问题屡见不鲜,这些问题如不加以遏制,任其发展,必然损害改革稳定的大局。由此可见,及时加强经济责任审计,是打造一个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加固工程,是加强各级政权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保证,是规范干部行为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二、审计理论创新措施
1.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念结构的创新
第一,我們要从管理和监督两个层面将经济受托体的各要素赋予新的意义。对审计规范我们也应该学会灵活变通,正如所有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在创新理念的指导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且在新观念下,我们要更加注意对审计信息的整合与分析,重视起信息对经济审计的主导作用。第二,我们要转变经济监控的发展理念,不应该把审计作为一种手段去制约,这样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政府应该扩大职能范围,充分使审计人员理解到经济责任的重要性,根据责任与义务的对立关系,促进责任人监督的执行进度。政府的方法不再是传统的“以权制约”,更多的是让审计人学会“以德制权”,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审计理念深入人心。
2.发展目标与体系的创新
首先从发展目标上来说,想要不断的进行审计理论的完善,必须切实重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进行,这样才能保证在相应的目标创新的发展过程中,兼顾对于目标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与此同时,还要密切注意两者之间的关系,不断的深化加强对于审计理论的目标以及内容的研究,用以指导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更好的进行,为促进我国社会良好的发展奠定基础。另外,从体系上来说,由于在机制体系运行中,建立了经济责任审计,因此就需要进一步对相应的体系进行完善,用以保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有效运行,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
3.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关系人之间的创新
如今,我们要在传统的审计关系人理念之上进行创新,不拘泥于传统形式,发展新形势的审计关系人理念。首先,我们认为审计人、被审计人以及委托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审计人与被审计人是同时产生的,他们分属在同一领域的统一内容之上。而委托人又是因二者的出现而产生的,是两者之间联系的重要纽带。就我国的性质而言,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法制党派,它代表的利益也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要从这个角度来剖析委托人的职能所在。
4.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方法的创新
审计工作的进行方式,从根本上影响了审计活动是否能够顺利实施。其中审计工作的导向是指导思想,具备活动进行的引领作用,我们不可以忘记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受体是领导干部等主要负责人,以此作为出发点。证据收集则是审计活动的主要侧重点,这时便须将传统的审计模式进行创新,就其行为的责任人上对其责任的履行程度进行评判。也需找到经济责任审计与其他审计方式的优缺点,补充不足,适时调整审计策略,完成经济责任审计的优化。
5.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职业的制度的创新
经济责任审计所需要的人才也许具备知识专业化和复合化的能力,这也让审计相关工作人员更加的职业化,对审计活动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审计工作开展较晚,所以应积极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在审计人员专业化方面建立正式的制度,从经济责任审计的人才培养、管理和考核以及事业的规划等方面明确化和规范化,以此推动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进步和发展。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经济责任审计对于推动我国各方面建设的发展,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它是以具体的法律为依据,对国家机关党政领导干部的工作情况,以及财政情况进行审计,用以监督财政收支的合法、真实性,并且审视其是否进行了相应的职责的履行,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奠定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必须对其实现进一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孙志娟.关于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的探讨[J].时代金融,2014,03:266+270.
[2]王倩,杨克江,倪平.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J].商场现代化,2015,30:79-80.
1、下列关于审计证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审计证据的数量越多越好
B、审计人员应考虑取证的经济性
C、对于重要审计事项,不应以审计成本的高低为由减少必要的审计程序
D、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缺一不可
2、下列审计证据不属于亲历证据的是()。
A、审计人员取得的存货盘点表
B、审计人员编制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C、审计人员从被审计账簿中摘录的资料
D、审计人员复制的被审计单位的销售发票
3、下列关于审计工作底稿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审计工作底稿是作出审计决定的依据
B、审计工作底稿是联结整个审计工作的纽带
C、审计工作底稿是考核审计人员的依据
D、审计工作底稿不能用于行政复议
4、审计人员判断审计事项是非、优劣的标准是()。
A、审计证据
B、审计标准
C、审计准则
D、审计职业道德
5、取得管理层的书面声明属于()的证据。
A、实物证据
B、书面证据
C、鉴定证据
D、环境证据
6、审计证据按其形式不同进行分类,可以分为()。
A、实物证据、书面证据和口头证据
B、内部证据和外部证据
C、亲历证据、内部证据和外部证据
D、基本证据和辅助证据
7、如果不存在未能完成审计业务的情况,则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期限应为审计报告日后的()天内。
A、30
B、60
C、90
D、1808、在确定审计证据相关性时,下列事项不应考虑的是()。
A、特定的审计程序可能只为某些认定提供相关的审计证据,而与其他认定无关
B、针对同一项认定可以从不同来源获取审计证据或获取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
C、从外部独立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其他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更相关
D、只与特定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并不能替代与其他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
9、下列关于审计工作底稿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审计工作底稿是控制审计质量的手段
B、审计工作底稿是明确审计人员责任的依据
C、审计工作底稿是编写审计报告的依据
D、非重大事项的审计工作底稿不需要进行复核
1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工作底稿内容的是()。
A、调查了解记录
B、执行审计措施记录
C、重要管理事项记录
D、不重要管理事项记录
11、通过对库存进行监盘取得的证据属于()。
A、实物证据
B、视听证据
C、鉴定证据
D、环境证据
12、在确定审计证据的可靠性时,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以电子形式存在的审计证据比口头形式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B、以外部独立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其他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C、从复印件获取的审计比从传真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D、直接获取的审计证据比推论得出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13、在确定审计证据的数量时,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错报风险越大,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多
B、审计证据的质量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少
C、审计证据的质量存在缺陷,可能无法通过获得更多的审计证据予以弥补
1、下列关于审计报告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审计报告应详细记录审计过程和结果
B.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审计报告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
C.社会审计报告分为标准审计报告和非标准审计报告
D.我国国家审计机关和内部审计机构通常撰写简式审计报告
【正确答案】C2、当财务报表已经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动状况,且注册会计师已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计划和实施了审计工作,审计范围未受到限制,则应出具()
A.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B.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C.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D.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正确答案】B3、如果认为财务报表没有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编制,未能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社会审计人员应当发表的审计意见是()
A.保留意见
B.无保留意见
C.无法表示意见
D.否定意见
【正确答案】D4、如果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可能产生的影响非常重大和广泛,注册会计师应出具的审计意见类型是()
A.无保留意见
B.保留意见
C.否定意见
D.无法表示意见
【正确答案】D
5.“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因此应该多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这种判断依据的是:
A.经济周期学说
B.贸易保护学说
C.要素禀赋学说
D.生命周期学说
答案:C
6.在上期成本费用水平的基础上,结合预算期业务量水平和成本费用相关因素可能的变动,通过调整原有费用项目金额编制预算的方法是:
A.滚动预算法
B.增量预算法
C.固定预算法
D.弹性预算法
答案:B
7.在证券投资中,债券不能顺利地以合理市价出售的风险是:
A.违约风险
B.利率风险
C.流动性风险
D.通货膨胀风险
答案:C
8.某公司向银行借款500万元,年利率8%,银行要求维持贷款限额l0%的补偿性余额,则该项借款的实际利率是:
A.8.70%
B.8.89%
C.10.87%
D.11.11%
答案:B
9.下列股利政策中,股利支付额与公司盈利额呈正比例变动的是:
A.剩余股利政策
B.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C.固定股利政策
D.稳定增长股利政策
答案:B
10.下列各项费用中,属于变动成本的是:
A.公司总部的办公费
B.仓库及厂房保险费
C.直接材料费
D.直线法下的折旧费
答案:C
多选题
11.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总需求曲线()
A.政府支出减少时会右移
B.价格水平上升时会左移
C.税收减少时会左移
D.名义货币供给增加时会右移
[答案]BD
[解析]在开放的经济中,总需求可表示为Y=C+I+G+NX,即总需求是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与净出口的总和。A选项政府支出减少导致总需求减少,总需求曲线左移。B选项价格水平上升,会导致总需求减少,曲线左移。C选项税收减少,企业和个人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总需求增加,曲线右移。D选项名义货币供给增加,物价水平不变,总需求增加,曲线右移。
12.政府的财政政策工具主要有()。
A.政府购买
B.政府转移支付
C.税收
D.公债
E.利率
[答案]ABCD
[解析]见课本37页。利率属于货币政策工具。
13.影响优先股成本的主要因素有:
A.优先股股利
B.优先股总额
C.优先股筹资费率
D.企业所得税税率
E.预计的股利增长率
[答案]
A.C
[解析]参考课本358页分析。根据计算优先股成本的公式,影响主要因素有:优先股股利、优先股筹资费率和优先股的价格。
14.企业持有现金的动机有:
A.交易动机
B.预防动机
C.投机动机
D.维持补偿性余额
E.储存动机
[答案]ABC
[解析]参考课本432页的分析。
15.正确的会计等式有()。
A.资产=权益
B.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C.资产-负债=净资产
D.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E.收入-费用=利润
[答案]ABCE
一、基建工程决(结)算审计的基本含义
基建工程决(结)算审计,是指审计师依法接受委托,对施工(或建设)单位基建决(结)算进行审计,对其决(结)算的合法性、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基建工程决(结)算审计的目的是确定工程竣工决(结)算的编制是否真实、公允地反映了工程造价的实际情况。基建工程决(结)算的审计内容是:
1、施工图纸、补充合同和施工协议书;
2、全套、补充合同和施工协议书;
3、隐蔽工程量计算书及加盖送审单位,编制单位公章、决算员专用章的工程决(结)算审计书。
4、要材料分析表,材料,钢材耗用明细表、调价部分材料消耗计算明细表;
5、施工单位自行采购材料的原始凭证。
6,建设单位预付工程款、预付材料款及建设单位供料明细表;
7、招投标工程变动项目的有关招头招投标文件。
8、施工单位企业资质等级证书、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9、其他有关影响工程造价、工期等的鉴证资料。
10、其他与建设工程有关的文件资料。
二、基建工程决(结)算审计的特点有以下五个方面:
1.是在审计目的方面,基建工程决(结)算审计的目的在于它注重真实性,以正确确定建设工程造价,为促进施工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维护建筑市场的合理竞争服务。
2.是在审计依据方面,基建工程决(结)算审计不仅需要一般审计所必需的法规制度依据,还需要工程项目批准文件、概算定额等专业资料依据。
3.是在审计对象方面,基建工程决(结)算审计的主要对象是施工单位编制的竣工结算表。
4.是在审计方法方面,基建工程决(结)算审计审查的内容多,工作量大,所以一般都采用抽查法,挑选工程量大、造价高的单位工程进行分类分层抽查审查,对照样本问题,再推断整体。
5.是在审计程序方面,基建工程决(结)算审计与一般审计不同的是往往需要经过联合会审。即审计师在现场审计程序结束后,将初审意见和有关资料送交委托人送交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核对,与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联合会审。会审之后再提出对工程预算和工程结算的调整意见,并要求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签字认可。
三、基建工程决(结)算审计报告
审计师应当在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取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后,形成审计意见,出具基建工程决(结)算审计报告。
审计师对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需要调整的审计差异,应提请施工单位或建设单位进行调整。如果施工单位或建设单位拒绝调整,审计师应根据需要调整事项的重要程度,确定出具审计报告的意见类型。
基建工程决(结)算审计报告审计意见也可分为无保留、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拒绝表示意见四种类型。
在审计师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施工单位或建设单位按审计师的意见对工程决(结)算进行了调整后,审计师应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如果审计师审计后,认为基建工程决(结)算的编制从整体上来说是公允的,但是在个别重大方面 的编制不合规,施工单位或建设单位又拒绝进行调整,或因审计范围受到局部限制,使审计师无法取得必要的审计证据,审计师应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即在意见段之前另设说明段,以说明所持保留意见的理由。
如果基建工程决(结)算的编制严重歪曲了工程造价的实际情况,施工单位或建设单位又拒绝进行调整,审计师应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如果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审计范围受到限制,不能获得必要的审计证据,以致无法对基建工程决(结)算的编制是否真实、是否公允发表审计意见,审计师应出具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四、基建工程决(结)算审计报告参考格式基建审计报告,关键在于工程决算书的编制,做到实事求是,准确无误,不应存在争议.至于那些个文字,简单介绍一下就行;基建工程决算方面的审计报告可以简明扼要,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说明工程概况、送审、审定、审减金额就可以,后附上工程决算书。
财务所需资料
1、基本情况、及基建项目概况表
2、各的财务决算报表
3、各的财务财务账簿、凭证。
4、工程款支付明细表。
5、建设单位相关管理制度。
6、设备、材料进场验收资料及付款明细表。
7、各资金计划的批准文件。
8、管理当局声明书(加盖公章)。
9、工程进度表明细表。
10、其他相关资料(1)、资产所有权证明文件(包括土地使用证、房产证、行车证及其他证明文件)(2)、重要的合同文件(包括长短期合同、购销合同、租赁合同、投资合同、专有技术合同)(3)、公司会计及财务制度(4)、公司设立批准书与营业执照、公司章程。(5)三证
(6)会计报表及所有科目明细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及残值率。(7)银行对账单、调节表。
一、审计动因的创新
审计产生与发展的动因有很多代表性的观点, 如代理论、受托经济责任论、信息论、保险论、冲突论和信号论等, 以代理论、信号论举例说明, 为了促进委托人和代理人实现利益最大化, 对于委托人和代理人都要进行审计;而信号论是指在激烈的资本市场竞争中, 企业通过审计向市场传达信号, 表清自身的及经济状况从而实现融资的需要。经济审计责任的发展促进了审计动因的创新, 经济责任审计成为干部管理制度完善、权利运行监控、防腐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并促进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手段。而民主政治观也成为当代中国经济责任审计研究与实践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动因, 并成为时代发展赋予经济责任审计的一个神圣使命, 可以说通过政府审计监督工作的开展, 有效掌握领导干部责任的履行情况和责任的运行状况, 才能保证我国民主政治进程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审计关系人的创新
审计委托关系包括审计人员、被审计人和审计委托人三方主体, 一般来讲审计委托人是资源或财产的所有者, 被审计人是资源或财产的经管人, 而审计人员则是为了确认和解除资源或财产所有者与资源或财产经管人之间经济责任受托关系的独立的第三方主体。而在经济责任神中, 审计关系人的范围和性质则有了很大的变化, 像审计委托人不仅包括全国人民、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公共财产或资源所有者、出资人责任) 、人民政府以及政府部门等等, 像党委部门工作性质涉及干部管理的也属于委托人的范畴。而被审计人范畴也涵盖了承担公共受托责任的领导干部, 和承担公共受托责任的特定行为组织, 还有根据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和公共行政的行动理论, 一些负有间接公共受托责任的领导干部也需要通过审计从而确认和解除其公共受托责任。可以说审计委托人和被审计人涵盖的范围之广、性质之特殊都为审计理论的创新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新型的审计关系人为审计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更多的挑战。
三、公共受托责任内涵的创新
公共受托责任内涵所指的是受托经营管理公共财产的机构和人员要承担财政管理、项目计划和公共财产经营管理情况汇报的责任, 因此其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就包括两个方面, 分别为行为责任和报告责任。行为责任指的是受托机构和人员要按照委托人的要求进行经营管理, 承担公共财产的管理责任;报告责任是指受托人要按照委托人要求承担向报其告经营公共财产情况的责任, 而审计人则是依据相关审计内容和指标体系对监控受托人的责任履行进行评估。而在党政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查中除了关于公共财产管理的经济性、效果性和效率性, 如任职单位事业发展状况、经营决策情况、财政收支和资产管理等基本内容, 还拓展到组织的发展责任、国家政策制度的执行力度以及自身的廉洁自律问题, 如审计干部对于有关法律的执行状况, 其廉政勤政方面的具体表现, 审计内容的丰富和执行的严格是普通审计无法比拟的, 可以说对于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其特定工作性质和行为责任要求的拓展, 推动了公共受托责任内涵的创新。
四、审计理论框架构建的创新
审计理论框架作为审计各要素间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结构和机理, 其内容包括审计理论结构和审计运行机制两部分, 互相作用从而服务于审计实务。审计工作只有集合神界理论机构和审计运行机制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 形成审计系统, 发挥审计功能, 最终实现审计的目标, 审计理论确定了要素间的关系、运行机制决定了审计过程与方式、两者结合成为审计实务开展的基石, 而经济责任审计引入后, 审计理论框架构建就需要创新的思考。
五、审计目标理论创新
经济责任审计目标较审计理论目标外, 还涵盖了被审计人需遵循的特定标准, 因此其创新思考在于, 审计目标不仅仅是财产管理的合法性、责任履行的认真负责, 还包括对于国家政策法规的执行情况、领导干部是否推动了事业科学创新发展、其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掌控权利的行使情况是否符合相关的法规或行政要求, 勤政廉政的表现如何, 任职期间的群众风评如何等, 可以说对于其任职期间的财产管理的效益性、经营管理的合法性和履职情况的真实性都是审计目标。
本文简述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的若干问题, 以探索研究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确立对于审计理论的创新有何意义。从四个方面, 审计动因、审计委托关系、公共受托责任内涵和审计理论框架的创新方面谈起, 明确了经济责任审计对于审计理论创新的推动作用, 以及两者互相促进对于审计功能的进一步拓展与强化, 可以说不断完善与发展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和审计理论创新对于加强我国的干部管理、健全权力约束, 促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摘要:经济责任审计为现代审计理论和我国审计实践活动相结合所产生的一种制度创新, 对于强化领导干部监管机制、党风廉政建设、促进民主政治以及国家经济安全都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简述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的若干问题, 以探索研究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确立对于审计理论的创新有何意义。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理论,创新
参考文献
[1]刘海文.谈谈经济责任审计深化发展的几个切入点[J].财政监督, 2009 (12) :37-38.
[2]蔡春, 田秋蓉, 刘雷.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J].审计研究, 2011 (02) :9-12.
近年来,我省基层审计机关通过自主研究、理论研讨交流、协助上级审计机关开展课题攻关等方式,在围绕审计工作中心,服务审计实践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科研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审计实践的开展。但是,笔者认为,目前基层审计机关,特别是市、县(区)两级审计机关,在审计理论研究、应用理论研究领域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亟待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审计学会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组织协调作用,审计理论研究人才匮乏,学术研究氛围不浓,论文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不高等。针对基层审计机关审计理论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笔者下面就如何进一步挖掘审计科研资源,提高基层审计机关审计理论研究成果的质量和层次,谈几点个人看法。
一、提高认识,重视审计理论研究
基层审计机关的领导同志要进一步增强对审计理论研究工作重要性和作用的认识。20多年来,我国的审计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较低水平到较高水平的历程,审计事业发展到今天,每一步都离不开审计理论的指导和支持。我们应该认识到,审计理论研究至少具有五大作用:一是思想先导。在一项工作开展之前,审计理论发挥着舆论先行的作用,它引导人们树立新的认识,实现观念更新。二是总结经验。理论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实际上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是把实践经验上升到理性层次去认识,反过来又对以后的实践给予指导。审计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认真总结审计实践经验,从理论上系统回答审计实践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从而推进审计实践的新发展。三是探索规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客观规律,审计理论研究的另一个作用就是探索审计工作的规律,发现规律,引导人们掌握和利用规律,按规律办事。四是解决问题。随着审计环境的变化和审计工作自身的发展,审计实践中会不断地出现新情况和新问题。审计理论研究就是要研究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给审计实践提供理论支持。五是培养队伍。开展审计理论研究工作,可以逐步培养和提高审计干部的理性思维能力,养成惯于思考、勤于探讨、善于总结的习惯,这一点对于提高审计队伍的素质具有根本性长期的作用。
二、准确定位,选准着力点
准确定位是事业成功的基石,作为基层审计机关,论信息,论人才、论物力、论科研条件均无法与审计厅科研所和有关高校的科研单位相比,开展纯理论课题的研究肯定无法站在理论的最前沿,科研成果无法上层次、上水平,在这种情况下,纯理论课题研究就失去意义。同时,时间一长,还会造成审计科研工作与审计机关工作脱节。笔者认为,在目前这种条件下,基层审计机关的审计理论研究工作必须准确定位于为两个服务,即:第一,为审计机关工作中心、为领导科学决策服务;第二,为审计实践、为审计一线工作服务。把审计科研的立足点放在应用研究上,提高审计科研工作的时效性,加大审计成果的转化力度。当然,个别科研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在搞好应用研究的基础上,也可整合高校专家、学者等社会研究力量,适度开展理论探索。
三、抓好选题,紧跟形势发展
选好审计理论研究的题目非常重要。选好题目,关键在于正确地认识和把握形势,始终做到“四个紧扣”:一是紧扣党和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大环境;二是紧扣省厅的政策方针和本级审计机关的中心工作;三是紧扣审计工作的现状,紧扣审计工作中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四是紧扣审计工作的新发展,以及影响和制约审计发展的瓶颈问题。一方面,课题选择要贴近审计工作实际,具有现实性。课题选择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即围绕审计工作中心、服务于审计工作的大局,选择一些与审计实务工作联系紧密的课题进行研究,以解决审计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课题选择要讲求不断创新,具有一定前瞻性。要善于用发展的眼光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研究审计工作的发展趋势,从中找到富有价值的研究课题。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确立,审计科研课题的选择应高瞻远瞩、未雨绸缪。
四、整合科研资源,壮大科研力量
我们要利用目前已有的审计学会及中青年审计理论研究会等载体,把审计理论研究的“三支力量”有效地结合起来。“三支力量”指的是审计机关内部的科研人员、审计业务人员特别是审计业务骨干中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人员、社会上的研究力量。这三支力量各有各的长处,但是,也各有各的局限性,单靠任何一支力量是无法很好地承担审计理论研究任务的,只有把这三支力量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并做到优势互补,呈现出1+1+1大于3的效应。搞好三个结合的方法很多,既可以联合起来组成课题组对重点课题进行联合攻关,又可以把一些与审计业务结合紧的课题交由审计业务骨干去做,也可以请专家、学者进行研讨和指导等等。
五、深入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
搞好调查研究是审计学会组织开展理论研究的基本保证,也是理论研究工作者的基本功。搞具体理论研究工
作,离不开调查研究这个基础和关键环节。否则,我们的工作就会脱离实际,事倍功半。当前,基层审计机关开展审计理论研究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总结审计实践经验方面。审计工作内容丰富,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和探讨,也有很多方面的经验需要总结和提炼。审计学会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必须紧密围绕审计中心工作,把握重点,同时要征询领导意见,做到有的放矢。当前需要深入调研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问题;二是社会关注、领导关心的一些问题;三是有特色的新鲜经验。唯其如此,才能详细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审计机关科学制订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提供依据,为进行审计理论研究工作提供鲜活的素材。
六、重视成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利用
利用审计研究,成果,使研究成果转化成指导审计实践的新理论、新方法。对审计实践产生推动力,是审计科研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在加强审计理论研究的同时,要加速审计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利用。在这个问题上,要做到宣传性与引导性相结合。一方面,要加强对审计科研成果的宣传推广。宣传推广审计科研成果需要有一定的载体,如利用《中国审计》、《中国审计报》、《审计文汇》等,加大对审计科研成果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增强审计理论宣传的效果;组织开展多形式的研究成果研讨交流活动,增强审计科研成果转化的及时性;探索研讨和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将对审计实践有指导作用的理论研究成果,通过整训加以宣传推广;及时将具有宏观指导性的研究成果改写成简报、摘要等,提供给领导参考,使研究成果变成领导决策的依据等。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利用审计科研成果的引导示范。对可以直接用于审计实践的科研成果,要大胆地在审计实践中进行试点,在试点中不断完善。通过典型示范效应,直接将审计科研成果引入实际工作。此外,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于取得优秀审计科研成果的人员要及时给予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并形成制度。
【审计信息理论】推荐阅读:
审计信息管理系统11-15
审计工作信息化07-25
信息化审计建议书09-17
计算机信息安全保密审计报告06-12
关于信息化条件下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思考10-27
审计理论结构研究06-25
中级审计师《审计理论与实务》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多选题11-21
审计理论与实务真题09-08
2018年初级审计师考试《审计理论与实务》考点习题12-10
初中信息等级考试理论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