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文化

2024-11-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小学体育文化(精选12篇)

中小学体育文化 篇1

校园体育文化汲取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有效整合了人在生物、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发展,构建出一个人与自然共同生存发展的体育文化环境。

1.2时代性

由于文化是时代的产物,在某种程度上直观地反映着时代特征,然而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演化自身的形态。学校与时空环境紧密相连,小学校园文化的产生、发展和成熟依赖于学校和社会一同构建的背景。

1.3人文性

小学生的个性化特征是校园文化的切入点,满足了学生的发展需求。全面分析校园文化的发展过程可知,体育文化一直都代表着一种人文精神,蕴藏着一种文化目标和彰显着人文价值理念。

1.4发展性

中小学体育文化 篇2

一、更高、更快、更强

在5年来的体育教学改革实验过程中, 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如“一味迁就学生兴趣”、“淡化运动技术”、“轻视规范教学”、“无劣评定评价”、“不考虑运动负荷”等现象, 过分强调体育的玩具功能, 显示出体育教学改革初衷不协调[1]。在新一轮教改中, 引进奥林匹克竞技精神, 倡导更高、更快、更强, 将这一西方文化理念以发展的模式教育我国青少年学生。在科学监控运动负荷的前提下, 精炼运动技术, 形成运动技能皆培养运动习惯, 使学生勇于竞争, 超越自我, 形成积极进取、勇攀高峰的体育课堂氛围。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多有不自满的人的种族, 永远前进, 永远有希望。”这对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二、“和”文化

“和”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和内涵, 也是中国文化的首要价值, 中国的“和”思想体现在各个层面, 比如国画中的色彩和谐, 生活中我们提倡家和万事兴, 在国际事务中, 我们一贯主张和平共处等[2]。中华文明之所以傲立世界五千载而绵延不绝的原因之一就在于这一“和”字。因而我们可以说“和”思想是中国人五千年未变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将这一文化精髓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引入中小学体育课堂, 必将为我国90后一代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文化营养。

1. 价值观的培养

中华文化是“以和为贵”作为价值目标的。“和”是不同事物相互依存, 彼此吸收营养以生衍、以发展的规律。由于是以“和则两利”作为自己的文化理念, 所以中华民族才在自己发展的同时关注着他人的发展, 才在自己幸福的同时关注着他人的幸福, 因此才能在上下五千年间生生不息。如果我们的体育教育工作者能够引导青少年学生读懂“和谐奥运”的这一文化内涵, 那么, “和则相生”, 使不同家庭背景、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在参与运动中, 在谋求自我体质提高的同时, 关注他人的进步, 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体育不仅具有竞技功能, 新世纪体育的健身功能显得更为重要, 营造一种我运动我健康, 一起运动共同健康的和谐体育课堂氛围, 这就是“中庸”所说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道并行而不相悖”, 这样的体育教育才更有发展前途, 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才更具亲和力、感染力和凝聚力。

2. 世界观的形成

中国将“和”作为自己的世界观, 主张“和实生物”。中国的世界观主张多元的事物融合, 不是主张单一的东西去产生世间万物。从而可以看出, 中国的思想具有包容性、宽容性、开放性, 而不主张独断。中国的思想主张“和”, 从北京奥运开幕式中可以体会到一种精神:“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志愿者们哼着“来吧!朋友, 伸出你的手, 心连心, 永远一家人”的曲调, 展开双臂笑迎五洲四海的宾朋, 展示出中华民族一种“四海之内皆兄弟, 君子何患无兄弟也”的天下情怀。一个君子之德的修养, 一个天下皆友的境界, 彰显出中华民族世界主义的民族主义文化境界。再来看看姚明作为中国的旗手领着抗震救灾小英雄出场, 我国观众对来自各大洲运动员的热烈欢迎, 都是要实现“爱”这个梦想, 就是和平、合作、和达的爱。只有人类是相爱的, 才能更好地理解别人, 认识自己。如何将这种和达、和爱的文化气度、文化境界以及文化底蕴传承给我们青少年一代, 是国人的责任, 更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体育教育不仅是狭义的身体教育, 思想教育一直是教育的首要任务, 整合奥运文化遗产, 使其走进中小学体育课堂, 贯穿到体育教育的过程中, 在发展中小学生体适能的同时, 融入民族的世界观教育, 促成我们后代身心健康的和谐统一。

三、成功与失败

经过16天激烈的争夺, 第29届奥运会成功地落下帷幕, 302块金牌各有归属, 中国队也首次超越美国队在金牌榜上傲视群雄。这16天见证了一个又一个冠军的诞生, 见证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的出现。水立方里美国人菲尔普斯独揽八金缔造亘古奇迹, 神奇鸟巢更是诞生了博尔特这样一位连破100米、200米和4×100米接力三项世界纪录的神人。同时, 在这16天里也有一些人和事迹让我们感动, 他们可能不是冠军, 他们也没有金牌, 但他们的故事也将和神奇的菲尔普斯与博尔特一样, 写进奥运会的历史中。首先让我们记住一位伟大的母亲, 代表德国出战的33岁哈萨克斯坦体操老将丘索维金娜, 她像其他许多女子体操运动员一样, 十几岁参加比赛, 二十几岁选择退役、结婚、生子。然而不幸突然降临到她的头上:她的儿子在出生后不久被查出患有白血病, 这是在治疗上需要花相当多金钱的疾病。为此已经退役六年的丘索维金娜选择了复出, 四处参加比赛挣钱为自己的儿子治病。过去几年里, 国际上大小的体操赛事都可以见到她的身影。为了给儿子一个更好的治疗环境, 丘索维金娜移居德国并转换国籍代表德国队参加国际比赛。体操世界杯、世锦赛以及奥运会的赛场上, 人们又看到了这位老将拼杀的身影, 2008北京奥运会上, 丘索维金娜再次出场, 令人惊讶的是这位今年已经33岁的老将在跳马比赛中摘得一枚银牌, 这也是德国女子体操选手在本届奥运会上唯一的收获。33岁的丘索维金娜不仅故事感人, 运动水平也丝毫不比那些年轻的小姑娘们差, 在登上领奖台上的那一刻, 获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她不是金牌的获得者, 但她是一位成功的运动员, 更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她在奥运史上谱写了人类真爱的一笔。让我们再来看看我国射击选手杜丽, 在痛失奥运首金后, 她调整状态, 顶住压力, 在接下来的比赛中, 最终为祖国赢得了一枚金灿灿的奖牌。一届奥运会, 短短16天, 杜丽经受了失败的考验, 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在本届奥运会上还有数不尽的英雄, 我们为北岛康介喝彩, 为古亮子叫好, 为宾德拉欢呼, 也为埃蒙斯扼腕。奥运比赛场上, 英雄从来不仅仅是“胜利者”, 在百年奥林匹克历程中, 长留在人们脑海中的英雄, 不仅仅是登上领奖台的选手, 因为参与比比赛更重要。奥林匹克是集体的狂欢, 更是个人的舞蹈, 是灵魂的绝唱。每一个奥林匹克运动员都是英雄, 都能唱出自己的旋律。我们青少年的成长之路何尝不是经历着无数的成功与失败的历练, 犹如棵棵树苗在风雨中积累着岁月的年轮。失败是教训, 是为成功的积淀。成功是经验, 是无数次失败的量变。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百年奥运成功与失败的鲜活实例, 可作为教育资源, 培养我国90后莘莘学子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正确人生观念。

虽然轰轰烈烈的第29届北京奥运会结束了, 然而它为中国乃至世界留下的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 将伴随人类踏上和爱、和美、和达的和谐旅程。我们应将这些不可或缺的文化遗产传承给子孙后代, 让奥运圣火照亮我们90后学子成长的奋斗历程。

参考文献

[1]毛振明, 赖天德, 陈雁飞等.关于完善《体育 (与健康) 课程标准》的建议 (上) .体育学刊, 2007 (3) :1~4.

如何传播小学体育文化 篇3

校园体育文化是指校园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它是和学校的培养目标、校风校纪、生活方式等内容相联系的。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是影响校园内群体参与、关注性的一种导向性文化。校园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更是在广大学生直接参与和精心培养下发展起来的。校园体育文化是倡导健康文明的积极行为,激励学生努力进取、奋发向上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是反映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它对改善学生的智能结构,加强学校与社会的交往,继承传统,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提高学生成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校园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更是在广大师生直接参与和精心培养下发展起来的。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是挖掘学生潜能、启发智力、促进能力发展的广阔天地,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体育文化生活可谓是精神文化的大舞台。有了校园体育文化,就营造出教育的氛围,增添了学校的活力,使校园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有效地提高人们了生活的质量。

体育文化节,是建设校园文化的主要形式之一。如今举办体育文化节,已成为校园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成为“弘扬体育精神,倡导人文关怀”的窗口,成为广大学生施展个人才华,发挥各自特长的广阔舞台。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在学校范围内营造一种健康文明、团结向上、高雅清新、竞争有序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体育文化节是传播价值观念的最佳载体,是激发学生体育兴趣的有效手段。体育文化节,系体育的感性与文化的理性相结合,融体育知识、体育游戏、体育表演、体育比赛、体育征文、体育绘画、体育摄影等多种体育相关活动为一体。以体育活动为载体,为师生提供一方舞台,以公平竞争、团结协作、拼搏进取为宗旨,以“健康、快乐、文明”为目标,来培养师生的体育道德素养。由于体育节具有浓厚的节日气氛,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能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通过体育文化节,使体育不仅仅成为一种身体锻炼、增强体质的手段,更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一种体验。在这种热烈而激情的文化氛围在吸引更多的人关注、支持、参与体育运动。除此,让师生们树立新的体育理念和科学的健身方法,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使体育成为人们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举办体育文化节的宗旨之一。

体育文化节中提出了“以体育凝聚人,以体育促五育,以体育广交友,以体育促质量,以体育争声誉”的体育文化节宗旨。近两年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推动下,购置了几十种体育器材摆放在校园操场面向全校师生开放。让学生自取、自用、自放,经过一年的实验,我们在校园体育平台的搭建上收获很多、效果很好。我校真正把“让”学生锻炼变成了学生我“要”锻炼的现实。一、重视课间操。实践证明,大课间活动在我校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欢快的音乐、整齐的队列、精彩的队形变换、生动、活泼的“跳大绳”;刚劲有力的“踏步操”;轻盈欢快的“兔子舞”;新颖特色的“健身操”;规范到位的“广播操”,已经形成了我校大课间的校园文化特色。大课间活动既展示了学校的体育、艺术成果,更显示办学理念和组织管理能力。二、体育课是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的主渠道,也是校园体育文化的组成部分。围绕课题研究,我校进行了“年级体育特色课教学实验”。一年级常规体育教学课,二年级常规体育教学课加三跳,三年级常规体育教学课加足球,四年级常规体育教学课加乒乓球,五年级常规体育教学课加篮球,六年级常规体育教学课加巩固复习提高。三、面向全校广大学生,组织体育小报比赛、参与奥运知识竞赛,提高学生对体育文化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四、运动队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往往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学校对外的一个窗口。对学校体育的整体提高有极大的推进作用。组建了“足球”队,“田径”队,“乒乓球”队,而且有专人进行训练。五、根据年级特点,积极开展小型多样的体育竞赛,春季“趣味”运动会、秋季运动会。年级拔河比赛、篮球比赛、大课间操各种操比赛、乒乓球比赛等等,形成了自己的传统体育风格。

校园体育文化生活可对学生的素质影响是全面的、潜移默化的。在全民空前重视健康的社会大形式下,我们应充分认识建设校园体育文化的必要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围绕课题,以体育文化建设为龙头,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我们的课题更加完善的发展,促进我校学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一位哲人曾说过:“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个性,播种一种个性,就会收获一种成果。”所以,学校体育节这一学生自己的节日将会成为素质教育思想在学校体育领域内成功实践的典范。

中小学体育文化 篇4

一、乒乓球类:

1、规则:(1)按现行国际乒联规定的比赛规则;(2)实施抽签抢号赛。

2、场地:校操场乒台。

3、奖项:按年级分男女设冠、亚、季军及优胜奖1人。

二、拔河类:

1、规则:(1)以年级为组别,按班级为单位。

(2)每班15名家长

(3)实行三局两胜循环赛,胜者得2分,负者得1分,弃权得0分。

2、场地:校篮球场

3、奖项:(1)按成绩设一、二、三名,列入班级总分。

(2)不设个人奖。

三、跳大绳类:

1、规则:(1)以班级为单位。

(2)每班选6名家长(男女不限),四人同时上场,另外两人摇绳。

(3)每组上场1分钟计数,跳多者为胜者。

(4)如两班成绩相同,每班各加时1分钟,多者为胜者。

2、场地:校篮球场。

3、奖项:(1)按成绩取一、二、三名,列入班级集体成绩。

(2)取一组跳最多的为优胜者,并颁发纪念品。

四、亲子游戏类:

一年级组:传接球比赛

1、规则:(1)每班选3名同学和家长进行游戏。

(2)家长将篮子捆腰间,子女在3米外掷球,家长用篮子接球,多者胜出。

(3)每组掷接球1分钟,三组累计为本班成绩。

2、奖项:(1)设一、二、三等奖,并计入班级总分。

(2)选出两组优胜组,并颁发纪念品。

二年级组:背夹篮球赛跑

1、规则:(1)母子双人背夹篮球赛跑。

(2)如中途球掉下来须回到起点重新开始。

2、奖项:(1)取一、二、三等奖,并列入班级总分。

体育部体育文化节策划 篇5

主办单位:西南交通大学校团委学生联合会申报组织

“用梦想铸就未来”

体育节

一、活动背景

1.在建设和谐社会下,创建和谐校园,增添校园和谐气氛。

2.新的学期刚刚开始,通过这场友谊赛可以活跃体育活动的气氛,增加各班级的凝聚力,增进各专业年级间的体育交流。

3.在最有活力最为宝贵的大学时代,生活中有太多的美好值得我们去纪念、有太多的灵感值得我们去实现,我们大学生的课余爱好多种多样,有丰富的素材可供发挥。

4.鼓励大家动手尝试,锻炼实践能力,真正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际。在动手实地操作的过程中,检验自己的综合能力,提升素质。

二、活动目的1、通过锻炼增强体魄,培养大学生室外实践能力,强化动手能力。

2、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增进各班级凝聚力。

3、拓宽同学们的知识面,为在校生搭建课外体育活动锻炼平台。

4、志同道合者可借此机会增进了解、加深友谊。

三、活动对象:全校学生

四、活动类别:体育文化与身心发展

五、活动内容

活动时间:2011年11月26日、27日

活动地点:北区体育场

六、活动流程

1.准备阶段:

a)沟通准备

i.ii.i.联系各学院体育部,传达活动内容与精神; 联系相关宣传单位。租借桌子; b)物质准备

ii.iii.准备器材; 设计、制作传单、海报、横幅;

iv.购买奖状、奖品;

2.宣传造势

c)口头宣传:与各分团委取得联系贯彻活动精神,明确活动流程;

d)扬华网:宣传报道,调动同学积极性;

e)会展前三天至前一天发传单和贴海报;

f)会展一周前1条横幅挂于教三食堂门口,展板摆放在三食堂门口; 3.报名工作及参展团队前期准备

a)在一、二、三、四食堂前设立报名点,并领取比赛秩序册;

b)各参赛队伍注明联系方式;

c)各参赛队伍提交报名表详细情况;

d)工作人员统计参展团队报名表。根据各队要求,购买所需物资。

4.活动当天流程

a)拔河(11月26日上午9:30)

1. 活动名称: 拔河

2. 活动要求:以班级为单位 每个班级派出16名同学参加(8男8女)

3. 活动流程

4月17日上午9:30比赛正式开始,比赛实行淘汰制,比赛双方由各自抽签决定,如果比赛队伍呈单数,将直接晋级(按抽签结果而定)

4. 奖励方式:比赛取前六名进行积分

b)8字长绳(11月26日上午11:00)

1. 活动名称:8字长绳

2. 活动方式:通过比赛,选出优秀班团队

3. 活动要求:以班级为单位 每个班级派出16名同学参加(8男8女,另任选2人摇绳)

3. 组织方式:计时三分钟,4. 奖励方式:比赛取前六名进行积分

c)球类沙龙(11月26日下午2:30)

1. 活动名称:球类沙龙比赛

2.活动方式;以班级为单位(每个班级出五男五女参加比赛)进行比赛。3.活动要求;各队成一路纵队站在起跑线后,起跑线前每隔5米放置一个筐,筐内依次放置足球、篮球、排球、网球、毽球、乒乓球等器械,要求队员每经过一处要用颠、拍、垫、踢等方法击打各类器械5次。比赛采用接力形式进行,先完成的队为胜

4.奖励方式:比赛取前六名进行积分

d)十人九足(11月27日上午9:30)

1. 活动名称:十人九足

2. 活动要求:以班级为单位 每个班级派出10名同学参加(5男5女),用9跟丝带绑住脚,互相协作完成比赛,3. 奖励方式:比赛取前六名进行积分

e)背夹球(11月27日上午11:00)

1.活动名称:背夹球比赛

2.活动内容:每班一男一女组成一对,共六对,两人背夹一排球,以接力方式进行比赛,每一对采取往返跑形式,从起点出发,绕过中点旗杆后再返回起点,将球交给下一对,下一对接球后继续,直至六对都跑完。

3.奖励方法:取前六名进行累计积分

f)趣味篮球赛(11月27日下午2:30)

1.活动名称:趣味篮球赛

2.活动内容:每班派出三男两女共5人。比赛以趣味篮球的方式进行比赛: a.比赛采用上下半场制,上下半场各15分钟,中场休息;每队每场比赛上半场暂停一次,长暂停,下半场暂停两次,长短暂停各一次。

b.比赛中,女生得分记双倍分,即:两分球算四分,三分球算六分,罚球算两分。男生得分按照国际篮协记分标准进行记分。

c.比赛结束,女生一分未得的球队将从比赛最后的得分中扣10分。

d.比赛按照国际篮球联赛的最新规则执行。

3.奖励办法:取前六名进行累计积分。

5、评奖方案及奖励方法

(1)评奖方案:

计分方法:以班级为单位,按照各项比赛去前六名进行积分。依次排序为:第一名积7分,第二名5分,第三名4分以此类推。累计各班总体得分情况。

(2)奖励方法:

累计团体总分第一名奖励现金800元,累计团体总第二名奖励现金600元,累计团体总分第三名奖励现金500元,累计团体总分奖励现金400元,累计团体总分第四名奖励现金300元,累计团体总分第五名奖励现金200元,累计团体总分第六名奖励现金100元。以上均另附校级证书。

七、进度安排

八、经费预算(单位:元)

传单80元

海报75元

横幅两条 300元

展板两个 300元

贴纸100元

奖金一等奖一个1000元,二等奖一个800元,三等奖一个500元奖状50元

布料依各班要求情况而定,控制在200元以下

共计3605元

九、组织机构

主办:西南交通大学校体育部

承办:公共管理学院

十、申报组织:

十一、公共管理学院学院学生会

活动负责人: 学生会主席

体育部长

茶文化及体育文化的结合论文 篇6

茶文化在古代被当作文人雅士相互交流的一种生活方式,茶水以其强身健体、提神醒脑、疏通血管、养颜排毒等诸多功效而受到古代人们的极力推崇。《茶经》中记载长期饮用茶水可延缓衰老,因此茶就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日常生活中一日也不可少的生活必需品。而古代的体育运动种类较少,最为有名的蹴鞠受到了宋朝很多达官贵族乃至皇帝的喜爱,并逐渐演变为军队中的一种娱乐项目。此时的茶坊已经遍布宋朝的各个角落,人们也逐渐养成习惯在观看蹴鞠运动时饮用茶水,甚至一度还存在输者向赢者敬茶水以示尊重的文化风俗,这充分证明了茶文化和体育文化在古代已有较好的融合经历。

1.2茶文化和体育文化在现代的结合体现

中小学体育文化 篇7

文化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尤其是小学体育活动的开展,必须依赖一定的体育建筑场所、体育器械设备等物质条件。绿色教育理念下的小学体育文化安全环境的构建居于首位,因为小学生的思维仍然是具体、形象、生动的,只有借助于实物的场所和器械才能激发他们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所以,小学阶段必须重视校园体育文化的物质环境建设,最起码给学生提供一个健康安全的体育文化活动场所,在建造体育场馆、添置体育锻炼设施和体育用品时都要做到尊重生命,呵护健康,以生为本。但是,只有完备的体育物质文化设施只是一个方面,另外,要创设积极向上的绿色校园体育文化环境,还要加强对体育精神文化的建设。小学校园特有的体育精神文化是维系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我们可以通过在校园的墙壁、走廊、门厅、教室后的黑板上张贴具有校园特色的体育报刊、体育标语等来创设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精神文化环境,营造特有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形成学校良好的体育校风,进而培养全校师生积极向上的体育意识、体育观念和体育精神。

二、提升师生素质,构建充满活力的绿色体育课堂

绿色教育理念要求小学体育教师必须创设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的体育教学情境,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气氛,以激发学生“我运动、我快乐”的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要想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绿色体育课堂的教学理念。这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要加强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体育教师的素质。因为体育教师是体育文化的传播者、建设者和弘扬者,是体育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职业道德、品行作风和人格魅力在对学生体育知识的传授、体育意识的养成和校园体育文化的建构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学生是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真正主人,教师要充分认识绿色体育课堂的意义和价值,在教学上自觉贯彻绿色教育理念,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乐于运动中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自觉形成体育意识和素养。

三、开展各种活动,拓展永续发展的绿色体育教学

小学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物质与精神互相结合的文化,体育文化要通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来呈现。所以,促进体育文化的形成,还需要具体的体育活动来实现。可以通过开展体育宣传活动,采用体育活动征文、活动剪影等形式,也可充分利用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介的作用,加强渲染,烘托气氛,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良好体育氛围。还可以通过体育运动项目的设置,强化体育活动的氛围。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个性要求及各种体育教学的任务目标,开展不同性质和类别的体育比赛活动项目,如,短跑、中长跑、跳高、跳远、铅球、接力等,也可以开展竞技型的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比赛等,针对低年级的小女生还可以开展踢毽子和跳绳等比赛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比赛活动,增强师生的集体荣誉感,促进学校优秀体育文化氛围的形成,进而为绿色校园文化的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不断加强绿色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不仅能让学生在平时的体育活动中接受健康绿色的体育文化熏陶,并且积极投身于体育文化建设的活动中,还可以督促学生成为一位身体健康、发展全面的适应绿色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合格学生。

摘要:文化通过特定的环境和多样的活动对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小学校园的体育文化同样也是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它形成于一个学校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之中,集中呈现着这所学校的校园文化和历史积淀。绿色教育理念的主旨则是通过改善学校的物质和人文环境,让全体师生在耳濡目染中形成保护环境、追求人文的意识,进而使校园物化环境与人化气息渐趋融合,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如何在小学校园中进行体育文化建设,开展“绿色教育”提几点浅显看法,以供大家借鉴和分享。

小学体育文化建设必要性的研究 篇8

关键词:体育文化;小学;建设;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055-01

小学体育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实现体育锻炼终身化的基础时期。随着校园文化日益拓宽发展,对校园体育文化加以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校园体育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鲜明的特征、特殊的功能,影响和作用于学生们的精神生活和身心健康,成为现代校园文化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校园体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也是完善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更是丰富社会文化内涵的过程。

一、校园体育文化的定义

从社会学角度,通过对“校园体育文化”概念的分析,得出“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特定的校园环境中,在以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和体育技能为主要形式,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和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文化活动过程中由体育工作者、学生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共同创造的,以不同形态存在的特质所组成的一切事物。包括学校体育运动场地、器材设施、体育教学、体育活动中师生所表现出的体育行为、体育风尚、体育理念、体育舆论等精神文化以及体育游戏规则、组织工作等为形式的文化。体育活动及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中参与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对师生产生影响最广泛的文化活动。

二、校园体育文化对校园文化形成的作用

1、教育辅助性。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的缩影,是一种具体化了的文化氛围,对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生活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校园体育文化将以其潜移默化的作用,辅助学校体育教育健康发展。科学、健康、文明的校园体育文化的开展有利于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及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学校良好校风的形成。

2、内容丰富性与娱乐性。校园体育文化内容十分丰富。就其内容层次而言,可分为体育文化知识传播、教育、练习、交流;就其活动类别看,有各类体育比赛,也有教学型的各种练习、学习活动,还有闲暇体育形式的运动;就比赛形式而言,有正规比赛也有因地制宜,根据场地而定的。这就是校园体育文化展示的内容丰富性。校园体育文化与游戏有着密切、不可分割的联系,这使得它具有极强的娱乐性。体育活动的丰富性可使广大学生找到适合各自审美习惯与审美趣味和需要的各类体育运动形式,使之在参与活动中享受到无穷的乐趣。

3、广泛性和持续性。校园体育文化具有教育广泛性和持续性。一方面,体育活动的丰富性和趣味性,以及学校教育对体育的明确要求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广泛参与意识。另一方面,参与体育活动锻炼身心,陶冶情操,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事情。校园中进行的体育意识的传播、交流、碰撞与接受,逐步形成个人的一种稳定的体育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情感、动机、态度和爱好,形成个人持久的体育行为。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使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力持续影响到个人的精神生活和现实生活。

4、教育艺术性。体育文化知识的学习,观念的交流、基本技能、基本技巧的掌握与运用,对指导人们的运动实践有着极强的实用性。一方面体育文化以其追求的健、力、美,表现出对协调、平稳、强力、快速的崇尚,体现出极强的艺术性。体育的艺术性还表现在它在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另一方面主体在参与过程中通过对技巧、方法的掌握达到很高的审美情感体验,产生浓厚的兴趣,即便在观赏过程中,也能强烈感觉到健、力、美的艺术熏陶。

三、校园体育文化的教育作用

1、认识功能。体育文化磨练学生的意志,陶冶学生的情操,逐步使学生把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完善了自己健康的形象。学校体育文化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体育运动不仅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开拓、进取、积极主动向上的精神,锻炼勇于拼搏、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而且体育运动中相互合作培养了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互相尊重、顾全大局的高尚道德观与他人协作的团队精神。

2、娱乐功能。体育运动将文化、娱乐、健身为一体,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学生在运动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使其得以全面发展。

3、品质功能。校园体育文化中遵循优胜劣汰的原则、公平竞争的意识、顽强拼搏的精神、创造与开拓的能力,都使生活在校园体育文化中的个体有意无意地实现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使个体与社会环境、社会要求之间实现了平衡协调发展,达到了社会化的目的。

4、情感功能。通过体育运动,扩展校园内交往的空间,增加情感沟通的渠道,加强相互接触的机会,从而增加交往的频率,为获得凝聚力和向心力,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四、构建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必要的条件和建议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从教育、体育的角度来看有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在实际工作中应重视以下问题:

1、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建设应该把追求知识、祟尚科学作为其宗旨;2、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建设的关键在于健康的体育文化氛围的形成;3、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建设应该重视校园基础体育设施的配备与管理;4、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建设要发挥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他们的创造性和主动性;5、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建设应该广泛依靠学生。要把学生热情保持下去,鼓励和引导学生的自发行为,各尽其能;6、更多地开展校际间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比赛。

综合上述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体育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在学校这一特殊环境下,体育文化被赋予新的含义和价值。校园体育文化具有鲜明的校园性和促进素质教育的方向性,更倾向于娱乐性,辅之实用性和艺术性,使得学生广泛地参与,其影响更加深远、持续。因此我们在主观上重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在客观上创造各种有利条件,积极引导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潘晓波.华厚杰.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传播现状及归因的调查研究[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

文化体育活动 篇9

开展文化体育活动 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铁路运输部工会努力把握建设和谐企业要求和职工精神需要的结合点,认真贯彻落实“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工作要求,通过积极组织开展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促进了矿铁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这个部工会始终把文体活动作为培养职工团队意识,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有效手段扎实开展。一是利用重大节假日积极开展有意义的纪念活动,通过迎新春游艺会、迎“五一”图片展、征文展不断丰富职工的节日生活。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全民健身体育纲要”精神,积极组织开展职工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职工乒乓球、羽毛球、篮球和棋类等赛事,已经成为最受职工欢迎的赛事,职工参与度不断增强。三是针对新时期职工健身需求日益多元化的特点,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为庆祝建党90周年,部工会组织开展了迎“七一”快乐健身徒步行活动,活动得到了部党政领导和广大职工的广泛支持和热情参与。今年以来,部工会共组织大型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4次,较好地满足了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对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增强企业凝聚力,推进和谐运输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文化体育工作汇报 篇10

(一)工作开展情况。

1、加强领导,认真落实工作。新桥镇党委、政府把文化体育事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年初有计划,有目标,有对策措施,年终有考核,工作开展有经费保障。在组织领导方面做到分管领导不缺岗,文化干部不脱岗,在开展工作方面做到了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亲自挂帅,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文体工作。

2、克服困难,改善办公条件。近年来,镇人民政府为文化站修建业务用房624平方米,实现了办公室、图书室、阅览室、娱乐室、多功能活动室为一体,黑板、宣传栏齐全,办公用品齐备的良好局面。同时,为文化站划拨了业务用房产权,并按财政支出10%的比例落实经费,配备了3名专职干部,公费为文化站订各种报刊杂志等,办公条件和环境逐年得到改善,今年又安排了4万元的经费用于开展文化体育工作。

3、业务活动健康有序。一年来,文化中心、图书室、阅览室、娱乐室、乒乓球室开放时间达到了150小时以上;开展科技培训10场次,文艺辅导15次,参训人员达到1896人次;出黑板报7期42板,写宣传标语462条;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38场次,开展大型文体活动4场次;组织电影放映360场次;各种综合性展览2次;成立老年协会总场1个,分协会16个(矿区1个,各村委会1个),业余文艺演出队16支(矿区1支,各村委会1支),左脚舞表演队11

支;建设村文化室18个(其中:党员活动室兼文化室15个);协助派出所收盗版碟36片,查处在文化娱乐场所赌博12人,台球违规活动2人,做到了各项工作开展有序。

(二)存在问题。

1、文化队展出活动内容不全面;

2、村级文化队伍素质偏低;

3、基础设施薄弱,90%的村委会无独立的专用文化室,现仅借助党员活动室挂牌兼用;

4、文化中心办公设施欠缺;

5、文化队伍业务素质偏低。

(三)下步工作计划

1、创造条件,加强文化中心硬件建设;

2、进一步弘扬和培育民族文化,开创文化项目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

3、加大对民族民间的文艺作品,书画作品、手工艺品濒临消亡的生产生活用品及文物的收集管理;

4、加大对群众的科技培训和文艺辅导;

5、抓好电影放映工作,巩固电影放映事业;

6、强化队伍建设,提高文化队伍综合素质;

中小学体育文化 篇11

本届博览会除设有体育文化展示区、运动文化展示区、户外文化体验区和极限文化互动区外,还设立了体育历史回顾、民族体育文化、中国现代体育风采展示、体育老照片、校园体育文化等板块。

青年画家李芄带来了她的体育明星岩彩画。她创造的“奥运中国风”系列美术作品,是采用中国古老的岩彩艺术创作的。李芄利用古老的岩彩技术,为姚明、刘翔、许海峰、冼东妹等体育明星创作了肖像画。“即使再过半个世纪,这些奥运冠军的画像依旧鲜亮如新。”李芃对观众介绍说,“岩彩画是我国最古老的美术创作手法,从仰韶原始彩陶,到秦兵马俑彩绘、汉马王堆帛画、敦煌莫高窟壁画,唐宋卷轴的工笔重彩,都是采用天然宝石级矿物。用这样的创作形式创作的岩彩画,不仅可以对观众产生强大的冲击力,而且能够像奥林匹克精神一般永远保持那份质感和色彩。”她作画的初衷是想用中国传统文化,弘扬奥运精神。同时希望通过这种艺术形式将运动员永不言败、顽强拼搏的精神传承下去,也希望它能成为一种社会精神。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主任孙大光表示:“体育不仅仅是赛场与争斗,在国家重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体育文化发展是一种必然,体育发展本身也需要发展文化。但是,体育文化是抽象的概念,不只是蹦蹦跳跳,它需要形式和载体表现出来,而博览会就是一个很好的形式。”

承办此次体育文化博览会的德飞体育娱乐集团有限公司CEO厉馥华表示:“中国已经到了重要的转型期,中国现在的经济发展的非常好,文化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如今外国文化和体育结合的非常好,作为人不仅要吃饱肚子就可以,身心健康是更高程度的追求。

通过体育文化博览会,人们会发现,体育概念跟30年前相比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体育健身成为生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一种精神滋养。

展会上可以看到多家健身会所、健身器材公司参展,但是也可以感觉出中国这个领域的发展有巨大的上升空间。

在体育文化产业化方面,展会也是通过水立方、鸟巢的一些衍生产品体现的。总体上还处于非常初步的阶段。

记者意外地看到一些联赛的展台,但是展台内空空的,只有几张照片。国际上,竞技体育的产业化是不可逆转的潮流。即使是曾坚持“业余体育”的奥运会,在向职业化打开大门后,也迅速走上了高度商业化和市场化的道路。以篮球NBA和足球五大联赛、世界杯为代表的职业体育,在全世界拥有广泛影响力。

在博览会期间举行的高端国际体育文化与经济论坛上,许多专家认为,群众体育是事业,是政府应该承担的义务;但竞技体育应更多交给社会,走产业化道路,以赛事为核心的职业体育不仅是新的绿色经济增长点,更有强大的社会和文化功能。

因此,职业体育的发展过程,也是体育文化的构建过程。职业体育同现代传播手段紧密结合,传播广,影响大;围绕联赛可以衍生出多种文化样式,比如球迷文化、俱乐部文化,也包括广告、影视、新闻等。

发展职业体育,要学习西方成熟模式的经验。有专家认为,应以市场为主导进行改革,比如中国足球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它既脱离举国体制,又缺乏有效监管。只有市场经济与市场监管和宏观调控相结合,才能迎来我国体育产业与体育文化的繁荣。

中小学体育文化 篇12

体育也与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体育文化属于人类历史文化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 它是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体育文化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来的, 是人类需求的特殊反映。体育利用身体形态、动作、运动器材等有形的物质来反映无形的意识、观念, 体现了时代的精神以及民族的特征, 并对人们的体育行为以及价值观念产生一定的影响。

中国体育文化是在以儒家思想为正统的中国独特的历史环境下所形成的, 中国文化注重自身修养的养成, 儒家文化重视体育、德育、智力的统一和谐。中国体育文化不只是锻炼人的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 而是对人的终身锻炼习惯的培养, 陶冶人的性情, 促进人的身心健康的发展, 提高人的创新能力, 培养人的综合素质。

1 对体育文化的界定

体育文化是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一种较特殊的文化。体育文化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体育文化中还包含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三个方面。在进行本文的研究之前, 我们必须要正确理解体育文化的内涵。第一, 体育文化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所进行的身体活动, 它是一种有意识的活动, 其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身体健康的发展。第二, 在进行体育活动以及体育活动的发展过程当中, 为了保障体育活动的正常、有序地开展, 形成了相关的体育活动的制度文化。第三, 人们在体育活动中的思想观念、审美观念、民族心理以及对体育活动的评判, 这些统称为体育的精神文化, 是抽象的体育文化概念。第四, 具体化的体育文化, 也就是人们创造出了一定的物化形式, 例如火炬、奖杯、徽章等。学者高于兰著作了《从文化结构看中国体育改革》一文, 在该文当中高于兰指出:体育设施设备、体育技术、体育消费以及体育资金等都属于体育的物质层面, 这些因素具有活跃性、时代性的特征, 是衡量文化整体先进与否的重要标准。具体的政策、制度等体育制度文化属于体育中层文化, 它具有权威性, 规范着人们的体育行为。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审美观念等精神文化是深层文化。精神文化具有保守性、稳定性的特征, 是文化的核心它。

总的来说, 体育文化不是一个单一的概念, 而是一个多维的概念集合, 体育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生存以及发展过程当中所创造出来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总和, 其作用是为了促进人类身心健康的发展。

1.1 西方体 育文化

根据地理位置来划分, 西方体育文化是指以地中海、大西洋文化为主的体育文化。但是因为特定的历史原因, 西方文化也与北美洲、大洋洲文化有一定的关系。可以说, 西方文化以欧洲为中心, 也包含北美洲与大洋洲。

西方体育文化发源于古希腊、罗马。西方体育文化伴随着工业大生产而产生, 西方体育文化注重市场竞争。西方体育文化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扩张逐步传播到世界各地。伴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再度兴起, 西方体育文化更具世界意义, 并逐渐成为当代世界体育文化的主流。

1.2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指我国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全部的体育文化的总和。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我国体育文化也在不断地变化。本文中笔者认为中国文化注重道德、礼仪, 主张“天人合一”, 注重保健作用 , 崇尚礼让、宽厚、和平的观念。

2 两种体育文化的差异性

2.1 两种体育文化依存的社会背景不同

中国自古以来便是农业大国, 农业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因而, 中国的传统体育也是在农业文明的环境中发展起来的。中国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地大物博, 土地肥沃, 农业是立国之本,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中国人崇尚自然的力量, 尊重自然。农业文明造就了中国人的勤劳、朴实、稳重的民族性。

而西方则完全不同, 西方国家是在工业文明中发展起来的。因为地理环境的局限性, 西方人更崇尚的是工业发展。西方发达的商品经济造就了西方人的冒险精神, 西方人崇尚与自然的竞争, 认为优胜劣汰, 西方人更崇尚的是人的力量, 提倡自由、平等。

2.2 两种体育文化的思想基础不同

2.2.1 中国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以及西方的自然科学理论

朴素主义唯物思想一直是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中国古代哲学提倡阴阳五行、气一元说的观点, 这些观点深深影响了中国传统体育的发展, 并成为了中国传统体育的理论依据。

西方体育是以自然科学为理论基础的。伴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 西方的试验科学开始出现, 为西方体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科学基础。19世纪, 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后, 西方出现了一种形而上学的机械分解观点。这种新观点极大地促进了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 生物学、解剖学等相继出现, 体育科学得到了空前的大发展, 为西方体育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2.2.2 中国传统体育强调整体观, 西方体育提倡个体观

中国传统体育体现了中国典型的整体观念。中国的整体观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也就是中国古代提倡的“天人合一”的境界;二是人的躯体与人的精神的和谐, 也就是所谓的“形神合一”的思想。中国传统体育强调通过人的身体锻炼, 实现人与自然的有机和谐以及身心的和谐。

与中国传统体育不同, 西方体育强调的是人的物质形态, 提倡人通过体育运动, 强壮身体, 练成发达的肌肉, 促进身体器官的健康。

2.3 两种体育文化价值取向不同

2.3.1 中国传统体育重视伦理, 西方体育突出公平竞争

中国文化是典型的伦理文化, 注重道德和人伦。中国将体育和德育联系起来, 主张利用体育培养人的伦理观和道德观, 养成良好的情操。因而, 中国传统体育的意义不在于竞争取胜, 而是在体育运动中实现个人的道德升华。就像我们经常听到的“友谊第一, 比赛第二, 重在参与”这样的鼓励的话语, 都体现了中国的体育文化价值取向。

西方体育是以工业文明为依托, 在商品经济环境中发展起来。西方提倡竞争, 认为竞争才能发展。人们通过公平合理的竞争, 展现个人的能力, 获得成功。西方的比赛规则是在平等的情况下, 通过个人的努力, 在竞争中实现个人的价值。竞争性是西方体育的根本性。

2.3.2 中国传统体育追求和谐, 西方体育重视抗争

中国崇尚的是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社会的和谐,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因而中国的体育项目, 如太极拳、剑舞等都都是通过运动实现天人合一、身心和谐。

而西方一直追求的是人的独立、自主, 强调人的作用, 认为人是宇宙的主宰, 提倡抗争。人与自然的抗争, 人与社会的抗争, 人与人的抗争, 在抗争中求生存。

3 两种体育文化的相似性

无论是中国的传统体育还是西方的体育都是重视集体的发展。中国社会一直强调集体的力量, 个体依附集体, 集体主宰个体。个体的完善最终是为了集体的发展。西方也是将集体的利益凌驾于个人的利益之上。而古希腊生活中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国家优先于个人, 个人从属于国家。古希腊的大哲学家、教育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高于公民。

4 西方体育文化对中国体育文化的影响

体育文化是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因而,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西方体育文化在相互交流的同时, 势必会吸收其精华的部分。

4.1 中国体育开始追求体育竞争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对外开放政策的施行, 中国的政治文化出现了空前的活跃局面。新形势提出了新要求。西方体育的竞争意识也渐渐开始影响中国传统体育。现代奥运的口号是“更高、更快、更强”, 现代奥运的精神激励人们奋发图强, 敢于挑战自我, 勇于冒险, 通过不懈的努力去获得胜利, 实现自我发展的飞跃。

4.2 不同的体育文化在交流中吸收对方的精华 , 从而推动世界体育的发展

西方的竞技体育文化传入了中国后, 其中有很多的项目深受中国人民的热爱, 掀起了一股全民健身的热潮。各地的健身会所也相继开展, 西方的重型机械、击剑等项目成为热潮。因为特殊的历史环境以及地理环境的影响, 中西方的体育文化存在着对立的一面, 但同时也相互交融、相互影响。中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不仅丰富了世界体育运动项目, 同时完善了世界体育的理论体系。

4.3 伴随着西方体育的传入 , 西方的竞争观念也为我国体育文化所推崇

伴随着市场经济以及对外开放政策的发展, 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出现了空前的发展。新的形势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中国体育文化必然要输入新鲜的血液。西方的竞争观念为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理念, 西方竞技体育所表现的竞争观念和现代社会是相吻合的, 正被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所认可和接受, 逐渐成为中国体育文化的新追求。

4.4 中国引入西方优秀的体育运动项目

西方文化传入中国的同时, 西方的一些优秀的体育项目也开始传入中国, 像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田径等项目。这些项目逐渐为中国人民接受并喜爱。

总而言之,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因为地域性、历史性、民族性等因素的不同, 中西方文化呈现不同的特征。以中西方文化为基础的中西方体育文化也具备着一定的民族特征。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对立的一面, 也具备统一性。中西方体育文化的结合不仅可能会改变体育文化原本的性质, 同时可能带来文化的变迁, 产生新的体育文化。我们要辩证地去看待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摘要:体育也与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体育文化属于人类历史文化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 它是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体育文化是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一种较特殊的文化。本文对体育文化的概念予以了定义, 认为体育文化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所进行的能促进人的身体健康发展的有意识的身体活动, 并且为了保障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形成了一系列的体育文化制度以及人们用以对体育活动进行评判的体育文化精神, 体育文化还有具体的体现形式, 如奖杯、奖牌等外在的物质表现形式。同时笔者就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内涵予以了不同的阐述,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指我国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全部的体育文化的总和;西方体育文化是指以地中海、大西洋文化为主的体育文化, 西方体育文化伴随着工业大生产而产生。同时笔者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以及相似性的角度着手, 利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等方法, 对中西方体育文化的社会背景、思想基础、价值取向上的差异性进行了探讨, 并且指出中西方体育文化都是将集体的利益凌驾于个人的利益之上的这一相似性。文章的最后笔者根据对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概念、不同的特征以及共同的特性的研究结果, 对西方体育文化的传入对我国体育文化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认为:在西方体育文化的影响下, 中国体育文化开始崇尚体育竞争, 西方的竞争观念逐渐为我国体育文化所推崇, 两种文化在相互交流中吸收对方的精华, 不仅丰富了体育运动项目, 还推动了世界体育的发展。

关键词:西方体育文化,中国体育文化,差异性,相似性,影响

参考文献

[1]王岗, 王铁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审视[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5, 1 (1) .

[2]哲学中国网.http:/www.philosophy.org.cn/article_info.aspx?n=20120321121819357232[OL].

[3]董立兵.西方体育文化对我国武术发展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 2007, 5.

上一篇:工程部档案管理制度下一篇:相逢中职优秀作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