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中国财政政策改革和财政政策的改革方向

2024-08-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09年中国财政政策改革和财政政策的改革方向(共13篇)

09年中国财政政策改革和财政政策的改革方向 篇1

名 学

号 学

院 指导老师

刘金典 20094120310 经济学院 宋彬彬

09年中国财政政策改革和财政政策的改革

方向

摘要:为保持宏观经济平稳较快的增长,促进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保障民生以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政府对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通过对09年中国财政政策的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展望今后财政政策的改革重点和方向。

关键字:财政政策 改革 宏观经济 正文:

一、2009年中国财政政策改革的主要内容

2009年,为了应对国内外诸多不利因素的挑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央已决定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增长,促进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和改善保障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方面的作用。

(一)扩大政府赤字和投资规模,保持投资平稳较快增长

2009年,我国的外部需求增长前景黯淡,居民消费趋于谨慎,企业自主投资意愿减弱,为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保持合理投资规模,充分发挥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由于财政减收因素较多,财政收入增速将出现明显回落。政府将适当增加财政赤字规模,适当发行一定规模的建设国债。同时,增加中央预算内的投资,使中央政府建设投资总规模比2008年有较大增加。中央政府投资主要用于民生工程、以水利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节能减排、公共交通、技术改造等方面,以有利于引导社会资金投向薄弱环节,同时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和财政增收能力。

(二)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

一是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二是完善城镇职工最低工资制度,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三是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继续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各项财税扶持政策,加快城乡特殊困难群众社会救助体系的建设。支持做好农民工及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四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清理房地产各个环节的税费,支持和鼓励居民购买首套普通商品房。五是扩大家电下乡补贴的品种和地域范围,促进农村消费。六是推进电力、成品油等基础产品价格改革是长期趋势,财政政策将密切关注价格上涨对民生的影响,及时落实和增加对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和补贴,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最大限度地减少管制价格逐步放开的冲击。

(三)强化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确保农民增产增收

一是确保用于直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投入比2008年有大幅增加。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重点是农村水利、道路、安全饮水、电力、沼气等方面的建设。改善农村基础教育、公共卫生、文化设施。二是进一步加大支农补贴力度,并改进完善补贴政策和方式。较大幅度地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水平,稳定农民种粮收益。三是支持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四是出台振兴奶业、稳定生猪生产的政策,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五是全面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高参合农民的受益水平。六是继续增加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切实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纳入中央和地方财政保障范围。

(四)加大财政政策结构调节力度,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一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继续加大对公益性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支持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运用补助、贴息、税收、价格等扶持政策和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促进社会资金投向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领域。二是加大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投入,实施资源税改革,加快建立比较完善的鼓励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财税政策体系。三是制定鼓励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的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加快以节能减排为中心的技术改造。同时,对高效节能新产品的生产或销售过程实行优惠税率,对提供节能服务的企业给以适当的税收优惠,推动节能产业发展。四是加大对装备制造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提高重大技术装备的系统设计、制造和成套能力。五是完善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五)深化财税改革,推进税制结构性调整

一是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增值税转型和资源税制度改革,完善消费税制度。二是统一内外资企业房产税、城建税和教育附加费等税收制度。三是在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基础上,研究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四是建立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增强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增加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财政性转移支付。

二、中国09年之后财政政策的改革方向

(一)积极财政政策的相机抉择

2001年积极财政政策继续实行,但力度上还有相机抉择的问题。2000年经济形势的好转,既有近三年反周期调节中经济内生方面的积累因素,也有国内国际某些外生方面的阶段性影响因素,好转的基础尚不牢固。有几个突出的方面值得特别关注和作进一步的观察:

第一,民间投资的跟进状态如何。积极财政政策的代表性事项是扩大国家举债规模,运用筹得的资金安排政府投资,从而在扩大内需的同时,改变市场预期,拉动民间的投资和消费趋于活跃,使整个国民经济回暖转旺。民间投资是否真的跟进了,是关于积极财政政策效应是否发挥到位的一个重要判断。2000年上半年,国有企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接近12%,民间投资的增幅则在6%左右,后者虽然比前两年的情况有所好转,但还明显低于国有部门投资增幅。全年的情况如何,统计数据要待2001年一季度得出。只要不能认定民间的投资充分跟进了,积极财政政策就不宜改变,以防止功亏一篑,前功尽弃。

第二,世界经济的变化趋势如何。2000年世界经济运行情况较好,大部分时间中,最具影响力的头号强国美国的状态尤佳,欧洲、亚洲和周边国家的情况总体也不错,因而我国的外贸增长相当强劲,全年进出口总额增幅甚高(达30%以上)。但接近四季度时,美国经济已露疲态,人们甚至开始议论其如何避免“硬着陆”的问题,而2001年,另一关联密切国家--日本的经济恐难见大的起色,某些亚洲国家的状态甚至可能恶化,一些经济学家已经提醒“防止又一次的金融危机”。总体而言,我国2001年外贸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很可能明显劣于2000年,这样,外需减弱,扩大内需的任务便相应加重,从这个角度看,积极财政政策也有必要继续实行。

第三,深层结构调整、体制与机制转换的进展如何。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直接表现为在经济运行状态层次上的政府支出扩张,而要解决好中长期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问题,仅靠这种扩张是不行的,必须利用这种扩张所带来的一定时间内的“喘息之机”(操作余地),努力化解深层的结构制约和体制制约,推进结构调整、制度创新、机制转变,深化政府、企业、市场诸方面的改革,从而为经济今后的中长期发展提供支撑。1998年以来,在推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调整结构、深化改革的工作有所进展,但客观地说,还有不少方面不能令人满意,结构、体制问题常常十分明显地表现为增长的障碍(试观粮食结构、钢材结构等的现状和“建个商品交易市场要盖112个行政图章”的事例)。因此,从操作层面看,在经济形势好转、但基础并不稳固的情况下,继续实行一段积极财政政策,同时充分利用操作空间大力推进结构的调整和体制的改革,是一种追求长期发展的较合理的配套。

(二)税费改革和预算管理改革方兴未艾

1998年以来,在施行反周期经济调节的同时,决策层和实际工作部门对如下一点也逐渐形成了明确的认识,即要把运行层次调节与深层的、中长期的制度创新、机制转换结合起来。几年间,在财税制度创新方面的努力,突出地表现在经过酝酿、筹划、试点而渐具轮廓、方兴未艾的税费改革和预算管理改革方面。

1994年的分税分级财政体制,使各级地方政府消除了对中央“平调”本地财力的担心,改变了以往“藏富于民”、“藏富于企业”的行为模式,开始关心弄清本地财力的全貌和对本地预算内、外政府资金实行统筹协调管理运用。各地纷纷成立收费局监督、管理部门行政性收费,实行预算外资金专户存储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在此形势下,1996年国务院29号文件进一步形成了全国性的清理整顿预算外资金并加强管理的指导规范;1998年之后,国务院更明确提出了“费改税”和税费改革配套的思路。税费改革的基本目的,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要求,促进政府行为的法治化、规范化,减轻企业、农民负担,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和建立有利于廉政的理财制度。近两年在清理中取消了近千项不合法、不合理的基金、收费,并加紧研究税费改革实施方案,原准备以道路、车辆的收费改收税为突破口,逐步推开,后因多方面原因,燃油税、车辆购置税的出台还需等待时机,但于2000年实行了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安徽全省和其他省选择部分县)。可以预期,2001年以后税费改革将出现新的重大进展,总体的走向将是形成政府税收、规费、公共设施和服务的使用者付费、经过规范的公共选择程序的集资、以及企业化单位经营性收费的各行其道、分流归位,从而大大提高政府税费征收和政府行为的规范化与合理化。

三、参考文献

09年中国财政政策改革和财政政策的改革方向 篇2

“广场协议”是在美日之间贸易摩擦日益加剧的背景下签订的。1982年、1983年和1984年, 日本对美国的贸易盈余分别为121.5亿美元、181.8亿美元和330.8亿美元。美国希望通过促使日元升值来扭转美日之间急剧扩张的巨额贸易逆差。1985年9月, 美国财政部长贝克、日本财政部长竹下登、前联邦德国财政部长Gerhard Stoltenberg、法国财政部长Pierre Beregovoy、英国财政部长Nigel Lawson等五个发达工业国家财政部长及五国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 (Plaza Hotel) 举行会议, 达成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的协议, 目的在于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秩序地下调, 以解决美国巨额的贸易赤字, 这就是有名的“广场协议” (Plaza Accord) 。“广场协议”签订后, 五国联合干预外汇市场, 各国开始抛售美元, 继而形成市场投资者的抛售狂潮, 导致美元持续大幅度贬值。1985年9月, 美元兑日元在1美元兑250日元上下波动, 协议签订后, 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 急剧下跌到200日元附近, 跌幅20%。据说在广场会议上, 当时的日本财务部长竹下登表示日本愿意协助美国采取入市干预的手段压低美元汇价, 甚至说“贬值20%就可以了”。在这之后, 以美国财政部长贝克为首的美国政府当局和以Fred Bergsten为代表的专家们不断地对美元进行口头干预, 表示当时的美元汇率水平仍然偏高, 还有下跌空间。在美国政府强硬态度的暗示下, 美元对日元继续大幅度下跌。1986年底, 1美元兑152日元, 1987年, 最低到达1美元兑120日元, 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 美元兑日元贬值达50%, 也就是说, 日元兑美元升值1倍, 日本对外贸易大幅度减少, 贸易逆差一步步扩大。因此, 业内专家认为, 日本经济进入20多年低迷期的罪魁祸首就是“广场协议”。

二、广场协议对利益相关方的影响

(一) 对日本的影响

为了抵消日元升值对本国出口贸易的负面效应, 日本政府从1987年2月到1989年5月一直实行2.5%的超低利率。在超低利率刺激下, 日本国内泡沫空前膨胀。日经平均股价在4年中上涨了2倍。1989年末最后一天, 日本市场交易创下接近4万日元的历史最高股价, 得意忘形的人们认为“明年股价可望达到5万日元”。然而以这一天为转折点, 1990年市场交易的第一天, 股价就落入了地狱。再来看看日本的房地产热——自1985年起, 日本六大城市土地价格每年以两位数上升, 1987年住宅用地价格竟上升了30.7%, 商业用地则跳升了46.8%。土地价格的急剧上升造成土地担保价值上升, 土地所有者能借此从金融机构借到更多的钱, 并以此为本金再去购买别的土地。然而, 到了1997年时, 住宅用地价格比最高价时已下降了52%, 商业用地更是下降了74%。泡沫的崩溃造成土地交易几乎无法成交, 而金融机构则被坏账紧紧包裹无法动弹。日元升值使海外企业和土地等资产价格以及金融资产相对比较便宜, 于是日本企业和投资家意气风发地大量接收已开始出现泡沫破灭征兆的美国国内资产。美国则借由美元贬值等因素成功转移了泡沫破裂成本和外债负担, 充分利用这个缓冲期发展以信息产业为龙头的新经济。20世纪90年代日元再演币值上升风云, 1995年一度达到1美元兑换80日元, 此番升值对制造业产生了实实在在的影响。企业通过加强管理提高生产率的余地几乎全部消失, 日元升值已经达到了日本经济无法承受的水平。随后, 在美国的干预下日元开始贬值并引发了“抛售日本”狂潮, 日本经济的增长潜力笼罩在阴影中。泡沫破裂后, 由于日元贬值造成日本银行资本充足率下降, 再加上日本金融体系中固有的信息不透明等问题, 使银行体系受到市场的严厉惩罚, 一些大银行纷纷破产或重组。自此, 日本从“十年衰退”状态进入“退休日本”状态。

日元升值的影响较为复杂, 人们的评价也莫衷一是。日元的快速升值并没有减弱日本对外贸易盈余的扩张趋势。1985、1988和1992年, 日本的贸易顺差分别达461.0亿、775.6亿和1066.3亿美元。究其原因, 主要在于日本出口商品的96%以上是工业制成品。石油危机以后, 日本加速向知识技术集约型的产业结构转变。在出口商品结构中, 技术含量高、加工精细、附加价值高的商品所占比重进一步上升。一些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另一方面, 日元升值使原材料进口变得便宜, 这可以使资源短缺的日本用较少的支出换取所需要的资源, 随着产业结构升级, 日本的产品结构由“重厚长大”向“轻薄短小”型转变, 原材料消耗量也呈相对减少之势, 资源已不再是日本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日元升值大大提高了日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即使在欧元诞生后, 日元仍然是国际上最主要的四大货币之一, 成为其他国家外汇储备中的重要币种。以日元升值为契机, 日本的对外投资大幅度增加, 在海外购置资产, 建立生产基地, 日本在海外的纯资产迅速增加。日本的GDP在经合组织 (OECD) 中的比重也由1984年的11.6%上升为1988年的26.5%。可以说, “广场协议”是中曾根时代日本确立大国外交走向的策略性产物, 此后的日本一直沉浸在超级经济和政治大国的期待中。

(二) 对美国的影响

美国人深知, 在经济出现问题时迫使他国货币升值, 可以使美国在美元贬值中得到好处。站在今天的角度看, 美国的目的达到了:日元从1985年开始升值, 从当时的250日元兑1美元升到1996年的87日元兑1美元。此举使美国国内经济困境得以缓解, 并赢得了经济结构调整的机会, 甚至奠定了20世纪90年代整整10年经济高速增长的基础。同时美元的贬值使得美国对外负债相应降低, 对债权国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美元的贬值就是美国自己在减免自己的债务, 使得美国可以向世界输出其国内的通货膨胀。但在美元贬值后, 其逆差国的地位并没有明显的改变, 在后来的时间内, 其对外逆差仍被保持, 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逆差对象有了改变。

(三) 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广场协议”的签订使得整个世界经济的布局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美国在二战后经历了较大的起伏, 在布雷顿森林解体前, 美元扮演了世界经济救世主的角色, 与此同时, 美国经济霸主的地位得以建立。而战败国日本、德国则在各种有利的条件下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尤其在20世纪80年代, 其卓越的表现引致了一系列矛盾和冲突, 这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表现得最为显著, 表现为在贸易交往中他们皆与美国保持了较大的顺差。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货币的低估, 自然国际社会中要求他们校正低估的声音便会四起, 而这其中领导者就是其中之一“受害者”——美国。美国为缓解其贸易逆差与日俱增的尴尬局面, 设计了一套套方案来达其目的。终于经过各方磋商与谈判, “广场协议”得以签署。而世界经济多强的局面就从此终结, 又回到了美元统治世界的局面。但应该看到, 美国试图以此来改善贸易逆差增大的局面并未因此有太大的起色, 反而一些新型经济体以此为契机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可以说“广场协议”的签订使得世界经济的版图得以重新规划, 使得单极霸权的现状得以维护。

三、中国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外汇储备达到让美国感到不安的时候, 美国的一贯措施是, 以强权施压, 迫使这个国家货币升值、升值、再升值, 同时让本国金融投机机构伺机进入该国的股市、楼市等硬通货领域, 疯狂地制造泡沫, 同时抬高粮油期货价格, 造成民众粮油等基本生活品通货膨胀, 让股价、房价、粮油价格等冲破民众的心理承受极限, 继而引发民众对政府的不满, 造成高层官员意见分歧, 引发政局动荡。一直让这些金融杀手赚到的钱足足可以把这个国家的本币和外汇储备全部架空之时, 他们就会突然反手做空, 一边欣赏掠夺来的胜利果实, 一边看着彼国经济顷刻沦陷和政局动乱, 继而插手这个国家的政治领域。

时隔近20年, “广场协议”几欲重演。不过此番却是当年广场协议的受害者日本倡议多国联合干预使人民币升值。2002年末以来, 日本官方及公众媒体开始指责中国“输出通货紧缩”, 要求人民币升值。2003年2月22日, 日本财长盐川正十郎在OECD七国集团会议上向其他六国提交提案, 要求通过一项与《广场协议》类似的文件逼迫人民币升值, 但最终未获通过。6月下旬, 美国财政部长首次于公开场合表示欢迎人民币升值的举措, 这是美国官方对人民币汇率走势的正式表态。其后世界范围内关于人民币汇率的讨论突然升温。

为什么人民币成为纷争的焦点?原来在以美国经济为首的全球不景气中, 惟有中国经济一枝独秀。此外, 人民币汇率紧钉美元并随美元贬值而贬值, 有效地提升了外贸企业的竞争力, 为此被指责为向世界输出通货紧缩。如表1所示, 近年来中国在与美国的双边贸易中一直保持了顺差的趋势, 且这种趋势短期内大有愈演愈烈的倾向。在2001年我国对美的贸易顺差为280.8亿美元, 次年便增加至427.2亿美元, 到2005年更是达到创纪录的1143.0亿美元, 直至2007年底双方贸易差额更是达到了1633.2亿美元。于是, 我们在贸易方面的顺差便成为新一轮“广场协议”的导火线, 各方纷纷要求人民币改变低估的现状。国际社会所施加的压力更使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变为动力, 推高了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水平。当然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 随着我国顺差额的激增, 我国的外汇储备水平也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 居世界第一。种种因素似乎表明人民币确实存在着低估的情况, 但究竟这一水平有多大, 无人可知。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商务部网站公布数据整理所得

四、政策启示与建议

中国在经历了30年的渐进式改革后, 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却又隐藏危机的时代。在改革的关键时期, 改革能否再进一步显得至关重要。在人民币汇率政策调整方面, 采取了灵活的手段, 使得人民币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进行了适当的升值。但国际社会似乎对此并不满意, 采取种种方式干预我国的汇率, 使得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更为增强, 在汇改的两年多时间内人民币升值了将近13%之多。这对我国建立强势的货币很有帮助, 但反过来, 对于我国外贸业的发展也带来了负面影响, 我们原来很有优势的项目现在的地位也岌岌可危, 大有被欠发达国家取代的危险。一些学者认为人民币还有很大的升值空间, 极力鼓吹升值可能带来的益处。的确, 升值或许对外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有不小的帮助, 例如可以帮助我们调整产业结构, 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 提升我国出口商品的贸易结构。但在我国实现大国崛起的关键时期, 拉动经济增长的一辆马车就这样受阻挠, 对我们来说未必是好事。现在中国的发展受世人关注, 不光第三世界全盯着我们看, 就连发达国家也指望着我国能在关键时期扮演救世主的角色, 一旦经济的某个大环节出现问题, 这势必对我国乃至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奇怪的是, 一方面一些国家需要我们继续拉动世界经济的增长, 另一方面又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逼迫人民币进行更大程度的升值。日本已为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 我们应该从“广场协议”中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 决不能再走日本曾经走过的歧路。通过研究既有的例子, 可得出如下经验和教训:

(一) 不应该屈从于已有的压力, 而应有自己的思路

经济的发展有一定规律可循, 不应为迎合少数人而强行改变既有规律。我们更了解中国现在需要什么, 我们的症结在哪, 别人的建议我们可以听, 甚至可以给与很高的重视, 但决策权在我们手里, 任何一方都有其利益诉求, 都怀有这样或那样的目的。我们应该站在自己的角度, 以清醒的头脑看待我们的改革, 不能盲目崇拜, 不顾客观事实。我们采取的基于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案, 可能在改革过程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但有问题不要紧, 关键是我们采取什么态度来处理问题。

(二) 汇率改革采取稳定的方针, 一切以大局为重, 不能为了改变而改变

我们进行改革的目的无非是使经济得以更好更快的发展, 那就不能背离这个初衷, 在改革的道路上迷失方向, 只要方向正确, 继续向下走下去, 就肯定能有所收获。在这条道路上, 我们选择了渐进式的方式, 事实证明这一选择是明智的, 我们应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和勇气。稳定的政策有利于经济在可调整的范围内得以发展, 一个不可预知的环境是不利于经济的长期发展的。广场协议的签署使得日本遭遇了罕见的经济零增长, 有很大的原因是决策层并未给予民众明显的信号表示, 一直追求贸易立国的日本一下子把自己推向了模糊的境地, 政策不清晰了, 环境不明了了, 剩下的只有在原地打转的份儿了。可见, 积极健康的信号和稳定的政策的重要性。既然选择了走稳健的道路, 就应摆正自己的思路, 端正态度, 长此以往, 改革必会成功。近期人民币升值日益加快, 这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一些外贸产业已经感受到了初春的寒意, 这些30年来的功臣不应成为汇改的牺牲者, 他们还没有准备好迎接挑战。我们应该给与这些功臣足够的时间, 稳定的汇率迫在眉睫。

(三) 汇率制度改革目标应明确, 并且对改革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充分的考虑, 不能病急乱投医, 盲目寻药方, 充分照顾各方利益

汇率改革至今, 已对社会各方利益团体产生了极不同的影响, 比如资本运营者可能从人民币的升值中获得大量的好处, 对人民币未来走势非常乐观;而反观一些贸易商, 可能现如今正急在心头, 怀着焦急的心态来应付未来可能的种种意外情况。我们在汇率制度改革前已经对外来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 才使得不至于在出现纺织品出口受阻时而惊慌失措, 其实甚至某些情况还远未我们所预想的那样糟糕。当然也出现了一些我们始料未及的情况值得我们在未来的发展中予以应有的重视, 各方应密切合作, 联合行动, 采取积极的应对方案。

参考文献

[1]张荐华.金融战争[M].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2008.

[2]张燕 (译) .另一个“广场协议”将是错误[N].国际金融报, 2006-04-21.

[3]姜长斌.透视日本经济:“广场协议”与形势误判[N].学习时报, 2003-10-14.

09年中国财政政策改革和财政政策的改革方向 篇3

岳武(1970—),男,汉族,河北省滦县人,长春理工大学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兼组织员办公室副主任,长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学历:博士研究生。

宫猛(1989—),男,汉族,吉林省桦甸市人,长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2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土地政策的演进历程和启示,以期有助于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改革开放;土地政策;演进;启示

前言:改革开放之后,农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主要得益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我国的土地政策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在实施的过程中,国家和政府应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刻的总结,以使土地政策能够满足农民的利益,并且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政策的演进历程

(一)确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发生了巨大变化,确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为我国农民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收益,使得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逐渐提高,在确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前,我国的土地政策经历了包产到户,在包产到户经历了三起三落之后,确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民获得了自主经营权,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逐渐提高,在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基础是:土地的公有制性质不变,土地生产的责任制长期不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得到了党和国家的一致认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已经经历了不断发展的变化历程[1]。

(二)土地政策从十五年演变到三十年

1.十五年承包的基本政策

1978年以后,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级阶段,在制定土地政策的过程中,应依据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则,首先,应当为政策的改革留有一定的空间。其次,应保证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以此为基础,我党提出了十五年承包政策,十五年土地承包政策的确立,是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初级阶段。

2.三十年承包政策的确立

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定的初期,我国粮食生产产量不断增加,1984年以后,我国粮食产量获得大丰收,但是,由于粮食产量的不断提高,粮食的价格逐渐下降,这使得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逐渐降低,之后,1985年,农产品生产产量连续三年低产,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最终确定了三十年土地承包政策,进而为土地政策的长期稳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由长期稳定转变为长久稳定

在实行十五年与三十年土地政策之后,为表明我党的决心,土地政策由长期稳定转变为长久稳定。

二、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政策演变的启示

(一)土地政策的制定应当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

土地政策的实施好坏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并且与社会稳定发展也有密切的联系,农业是国家发展的关键,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与国家制定的政策不可分离,土地政策能够为农民生产活动指明具体的方向。因此,土地政策的制定应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是农业生产关键的因素,因此,要想顺利的实现改革,就应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确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断提高,农民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加快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进程,进而使国民经济稳固的向前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人民已经能够达到温饱的生活水平,主要原因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2006年,我国取消了实行几千年的农业税制度,对农业生产给予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这大大增加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使粮食生产的总量不断增加,农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2010年以后,我国已经进入了小康生活的初级阶段,通过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使其能够逐渐的被人们所接受,因为其符合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的过程中,即使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但是,国家和政府能够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主要的出发点,逐渐改进和完善土地政策[2]。

(二)土地政策的制定应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

唯物辩证法强调: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只有树立正确的意识,才能对世界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进而更好的改造世界,以加快世界发展的步伐,如何树立正确的意识,这就要求国家和政府应当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主观因素符合客观条件。

土地政策实质上是一种意识,指导和鼓励农民进行生产活动,如何实现意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靠性,这就要求国家在制定土地政策的过程中,应依据我国农村的实际状况,深入细致的分析农业生产力实际发展情况、农民生产的地域情况、农民的思想观念等等,因此,土地政策的制定,应当符合农民的意愿,如果不能与农村实际生产力相符,将会阻碍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会随之降低,生活水平也会逐渐降低,不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固发展。

我国土地政策实施的曲折历程,事实上,是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在实践的过程中,探索出一条能够适合于我国人民发展的正确道路,改进和完善生产力,以充分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优势。以此为基础,使我国国民经济稳固的向前发展,因此,土地政策的制定,应与我国的实际国情一致,进而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力,为农民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以不断提高我国农民的生活水平。

结论:综上所述,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土地政策的演变与启示进行分析,我们能够看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断提高,为农民获得了更多的经济收益,使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因此,土地政策的制定应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将理论与实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同时一定要符合农村发展的实际,进而使我国经济朝向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琦,高振南,张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体系建设模式[J].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18(03):259-261.

[2]赵素芬,崔健波,党的农村改革政策研究与探索[J].贵州人民出版社,2012,20(05):12-14.

09年中国财政政策改革和财政政策的改革方向 篇4

内容预览:…… 2.7亿元,完成计划的1 04.6%,支出预计完成1 2亿元,占预算的9 8%,其中,政府性基金安排支出8亿元(含土地出让收入支出6亿元),关于市09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0年财政预算草案的审查报告。2009年,市人民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冲击,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开拓创新,超额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批准的预算任务。财政收入再上新台阶,继2 0 08年首次超过40亿元后,又突破50亿元大关;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民生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得到保障;财政各项改革持续推进,依法理财水平不断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和社会……关于市2009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0年财政预算草案的审查报告……2009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一)全市预算执行情况,工作报告《关于市09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0年财政预算草案的审查报告》。2009年,全市财政总收入预计完成52亿元,为计划的109.5%,同比增长22.6%。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预计完成2 1.6亿元,为预算的101.9%,同比增长16.7%。财政支出预计完成50亿元,同比增长22%。(二)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市本级地方一般收入预计完成1 2.5亿元,为预算的1 0 0%,同比增长10%。市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预计完成……为保护作者权益,此处省略,需要浏览全文请注册或登录……

……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四)不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提高理财水平。继续完善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三权分离”机制;着力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不断强化预算的约束力,积极推行公务卡管理制度,加大对资金使用过程的监管力度,进一步提高理财水平;继续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完善政府性债务资金管理使用机制,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五)进一步规范部门、单位财务行为,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加强部门、单位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抓好对部门、单位财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检查,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09年中国财政政策改革和财政政策的改革方向 篇5

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严禁政府投资项目使用带资承

包方式进行建设的通知

(建市[2006]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要求建筑业企业以带资承包的方式建设新的工程项目;同时也有一些建筑业企业以承诺带资承包作为竞争手段,承揽政府投资项目。上述行为严重干扰了国家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调控,扰乱了建筑市场秩序,同时由于超概算资金落实难度大,造成了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意见的通知》精神,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完善宏观调控,防止政府投资项目超概算,维护建筑市场秩序,防止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特通知如下:

一、政府投资项目一律不得以建筑业企业带资承包的方式进行建设,不得将建筑业企业带资承包作为招投标条件;严禁将此类内容写入工程承包合同及补充条款,同时要对政府投资项目实行告知性合同备案制度。

政府投资项目是指使用各类政府投资资金,包括预算内资金、各类专项建设基金、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的国家主权外债资金建设的项目。党政机关(包括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及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自筹资金建设的项目,视同政府投资项目适用本通知,采用BOT、BOOT、BOO方式建设的政府投资项目可不适用本通知。

带资承包是指建设单位未全额支付工程预付款或未按工程进度按月支付工程款(不含合同约定的质量保证金),由建筑业企业垫款施工。

二、各级发展改革、财政、建设等有关部门,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严禁带资承包。

各级发展改革及有关审批部门要把好工程建设项目审核关,不得批准建设资金来源不落实的政府投资项目;各商业银行要据实出具项目开工前的项目资金存款证明;各级财政部门要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资金进行监管;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发放施工许可时要严格审验资金到位情况,对建设资金不落实的,不予发放施工许可证。

三、对于使用带资承包方式建设的政府投资项目,一经发现,有关部门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该建设单位进行查处并依法进行行政处罚;建设等部门应停止办理其报建手续,对该项目不予竣工验收备案;发展改革等有关部门对该单位新建项目给予制约;对于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抽逃资金的,财政部门要立即停止该项目的资金拨付。

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建筑业企业不良信用档案制度,对于违反规定的企业,给予相应处罚。对以带资承包方式承揽政府投资项目的施工总承包企业和以带资承包方式承揽专业分包工程、劳务工程的专业分包企业、劳务分包企业,一经发现,有关部门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该企业依法进行查处。

银行等金融机构应加强对建设项目的授信审查和贷款管理,在借款合同中明确约定不得利用银行贷款带资承包政府投资项目。对违反约定的,应限期追回银行信贷资金,并通过人民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向其他银行通报,各银行不得再对该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对于违反本通知规定的银行,金融监管部门应予以处罚。

四、各地区、各部门及各有关单位要严格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督检查。对违反本通知有关规定,把关不严,造成工作失误的,视情节轻重追究直接责任人和主要领导的责任。

五、各有关部门要在职责范围内对政府投资项目是否使用带资承包进行建设情况进行稽察。任何单位或个人对违反本通知规定使用带资承包方式进行建设的政府投资项目,以及该项目的主管部门和承建该项目的建筑业企业,都有权向建设部门、发展改革部门和财政部门予以举报。

本通知自下发之日起实行。原建建[1996]347号《关于严格禁止在工程建设中带资承包的通知》同时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国人民银行

二○○六年一月四日

财政改革三十年历程 篇6

—三十年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回顾/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航程,至今已走过了三十年的光辉历程。三十年弹指一挥间,三十年任重而道远。财政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先行者,不畏艰险,克服困难,在改革开放的各个发展阶段,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改革,保障了改革开放事业的全面开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本期专题仅以有限的篇幅,简略地展现了财政改革与发展三十年的历程,以飨读者。

09年中国财政政策改革和财政政策的改革方向 篇7

改革玉米临储制度, 建立新的收购和补贴机制, 既是市场倒逼的必然结果, 也是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必然要求。 改革的这一只“靴子”已经落地, 眼下, 人们更关注另一只“靴子”———“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将如何展开。

首先, 国家收购主体退出后, 市场收购主体是否能够有效进入? 如何避免市场失灵可能造成新一轮卖粮难的问题?国家收储退出, 将有利于加工企业玉米收购回归市场化竞争。但同时也应看到, 当前玉米加工企业主体普遍面临开工不足的困境, 这一方面是由于以前国家收储客观上抬高了原料成本, 另一方面也和当前整体经济形势密切相关。近两年, 玉米淀粉、酒精等深加工产品价格不断下滑, 终端市场需求不旺, 客观上导致玉米深加工行业需求不足。在这种背景下, “鼓励多元市场主体入市收购” 不能简单地把收购任务完全交给市场, 必须要通过信贷扶持、税收优惠等手段, 加大对市场主体的支持。 同时, 对于可能出现的大面积卖粮难问题, 要有充分的准备和应急预案。

其次, 如何建立新的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补贴的资金从哪里来?中央能给各省多少补贴?地方如何将补贴兑现到户? 是与承包面积挂钩还是与实际玉米种植面积挂钩? 补贴的额度、方式、区域这些细则都有待进一步明确。 可以预想, 临时收储取消之后, 玉米价格可能会有一个向下的波动。这个时候, 如何保障种粮农民的利益不受太大的损失就显得至关重要。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国家拿多少钱去补贴农业、农民的问题, 更是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农民持续增收的战略性课题。可以说, 取消玉米临储制度只是开了个头, 后续相关配套措施能否到位, 直接关系到改革能否顺利推进。

同时, 我们也应当看到, 无论是市场信号还是政策信号都很明确, 玉米种植结构已到了非调不可的地步。玉米种植户、地方政府以及相关部门都要积极稳妥地推进, 做好结构调整的“加减法”。

2020年高考政策最新改革方案 篇8

2020年高考政策最新改革方案

2020年全面建立新高考制度取消文理分科、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纳入高考……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难度最艰巨的一次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正在由试点省市走向全国。专家认为,2020年全面建立新高考制度的目标不难实现,但关键还要看考生和家长的获得感。

新高考将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

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按照高考改革方案的设计,以后高校录取学生,需要依据三部分内容: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以及综合评价。根据《意见》,上海市、浙江省作为全国高考综合改革首批试点省市。2017年6月,浙江、上海举行了高考改革以来的首次“新高考”。陈宝生同时透露,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立起新的高考制度。

十九大代表、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今天表示,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立起新的高考制度。

今天,十九大中央国家机关代表团会议讨论向中外记者开放。陈宝生代表在讨论十九大报告时说,过去的5年是教育改革全面深化的5年。在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方面,今年上海和浙江试点已经落地,经评估取得成功,尽管还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问题。今年,还有4个省要开始试点,到2020年新的高考改革制度全面建立起来。

2020年高考“3+3”不分文理

1、文理不分科

统考语数外总分450分

根据“北京考试招生改革实施方案”,此轮高考改革其中一个重大变化就是考试科目调整和普通本科院校招生录取模式的改革。

从2020年起,北京市统一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科,每门科目满分150分,总分450分。

语数外仅设合格性考试

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仅设合格性考试,参加统一高考的学生,可以用统一高考科目考试成绩作为相应科目合格性认定的依据。也就是说,参加统一高考的学生可以不参加语、数、外三门课的学业水平考试。

2、英语增听力考试

明年起听力考试一年两次

从2017年起,英语听力分值30分,采用计算机化考试,与统考笔试分离,一年两次考试,取听力最高成绩与笔试成绩一同组成英语科目成绩计入高考总分。从2021年起,英语增加口语考试,口语加听力考试共计50分,英语科目总分值不变。

3、我国2020年全面实施“新高考”制度全面更新

“本次高考制度改革是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难度最艰巨的一次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曾三次主持重大会议研究高考改革方案。”陈宝生一句话道破新高考制度改革之重。

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我国的高考命题、招生制度一直在不断调整、优化。而在业内看来,这一次的改革是自上而下、展开全新顶层设计的大变动。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拉开了高考改革大幕。根据《意见》,上海市、浙江省作为全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

对于上海市、浙江省的高考改革方案,业界普遍以“两依据一参考”和考试科目“3+3”来形容。具体来说,今年起,这两地高考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3门学生自主选择考试科目成绩构成,作为高等学校录取的基本依据。同时,两地均不再分文理科。

对于高校来说,改革后,录取学生的成绩标准,从以往的单纯看一次高考成绩,变成了依据三门学科高考成绩、依据三门自选学科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此外,还要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即“两依据一参考”。

4、多层衍生效应

新高考制度带来的连锁反应是一系列的。考试科目排列组合多元化之后,志愿填报和录取的方式,都需要进行大刀阔斧般的调整。而这,对于考生、高校以及考试院来说,都带来了新挑战。

曾有机构统计显示,以前,各大高校在上海招生几乎只有3种模式:只招文、只招理和文理兼收。对于考生来说,此前实施的“3+1”的“1”也只是“单项选择”,考文科的“政史地”只选一科,考理科的“理化生”只选一科。如今,不分文理的“6选3”,学生成绩组合更加多样,将有15-20种。

受此影响,上海市的高考招生单位由学校改为了“院校专业组”。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副校长叶银忠介绍,今年该学校设置了4个“院校专业组”,分别是“物化生、物化史、物化地、不限”,每个专业组里包含几个专业大类及更多专业。如建筑学专业属于工科,但带有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特点,就被归类在“物化史”专业组。

分税制改革和财政职能的问题 篇9

关于分税制改革和财政职能的问题,分税制改革以前,中央财政在全国总财政当中比重相当的低,1993年中央财政仅占总财政22%,分税制改革后,中央财政迅速提高到2005年的52%。中央财力状况得到显著提高,我国财政分配的制度也渐渐的统一起来,最终制度化。

楼部长在谈到为什么要实行分税制改革,我非常的赞同。首先,我们应该承认我们国家存在一个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东中西部发展不均衡、人们收入差距扩大等不利于社会长久稳定的因素。如果放任下去,国家肯定不稳定,那么谁会去调节,肯定是中央政府,那么调节必须要以雄厚的财政资金作为后盾。因此提升中央财力十分必要。在对新疆财政厅厅长的访谈中,我们也可以明显看出中央财政对新疆发展建设的支持力度,在西部崛起中,中央财政起来不可磨灭的作用。财政的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和收入分配职能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分税制改革以来,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基层财政的困难,表现为财权重心上移而事权重心下移。1994年改革时没有说清楚的事权,都以一票否决的形式压着基层承担责任,比如社会治安、公共事业发展、“普九”等,出了问题政绩免谈。财力不够怎么办呢?只能逼着地方东挪西借,甚至借高利贷。另外,在这几年在资源制约条件下,不动产在整个经济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与此有关的对“土地财政”的指责之声不绝于耳,很多讨论往往会归咎于财政的分税制,甚至激烈抨击财政体制是万恶之源,认为是由于分税制导致的地方财政收入不足,使得地方政府把更多兴奋点放在办企业、搞建设项目、抬高地价增加土地批租收入等短期行为上。

税制改革后,税收已成为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此后,我们又不断地调整和完善税制,特别是针对税收征管体制滞后于税制的状况,加快了税收征管改革步伐。一个健康有效的税制,必须通过与之相适应的税收征管制度来保证实施。1998年以来,进一步加强税收法制建设,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和以“金税工程”为主要手段的税收征管信息网络的建设运用,建立海关缉私警察制度,这对于加强税收征管,打击各种偷逃骗税、走私等涉税违法犯罪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新《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等一批法律法规相继颁布实施,税收征管力度加强,保证了税收持续大幅度增长。2002年全国税收收入(此为国家统

计局统计口径,已冲减了出口退税部分)比1993年增长了3.14倍,年均增长17.1%,与同期财政收入年均增长数基本同步,其中1994——1997年年均增收995亿元,1998——2002年年均增收1880亿元。税制的重大改革和不断完善,为持续大幅度增加财政收入、增强宏观调控能力、支持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于财政职能问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财政职能是财政区别于其他经济范畴的重要标志之一 ,是规范财政活动的基本准则。概括地说 ,财政是以政府为主体的分配活动 ,也就是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 ,通过征税、举债以及收取各种规费、使用费等途径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 ,用以实现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

其次 ,财政职能是实现政府职能的重要手段。财政是与国家密切相连的 ,财政职能须依据政府职能来确定 ,研究财政职能需要从这一点出发。

第三 ,实行公共财政模式的国家 ,财政职能有共性的一面 ,但又必须从各自国家的国情出发 ,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征。

第四 ,财政职能有其相对固定的内涵 ,但又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 , 内容和形式都会有所不同。

能否界定好财政的职能范围,关键看政府的职能究竟能否规范化。规范政府职能关键是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规范政府职能标准就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纠正市场失灵。二是处理好各级政府之间的关系。关键是划分政府间的事权,这是确保国家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政治保证。三是正确处理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是处理政府和企业关系的关键,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也就是政企分开。

09年中国财政政策改革和财政政策的改革方向 篇10

一、经济转型时期改革与完善中国公共财政体制的重要意义

公共财政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财政的基本选择与必然要求,是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市场经济提供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和公共经济活动,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制度安排。改革与完善公共财政是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环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对于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

1. 改革与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是经济体制转型对财政根本要求的一种反映和作用的结果。

西方公共财政的运行实践证明,公共财政以弥补市场失效为己任,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并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公共财政要承担起市场做不了或做不好的事务,要在市场失灵的领域提供大量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活动,支持经济体制创新。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和利益主体多元化的趋势,使财政运行的方式和目标发生了变化。

2. 改革与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有利于促进和完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公共财政不仅要弥补市场失灵和保护市场,而且还要影响市场和培育市场,要求政府具备较为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不仅要加强物质性的公共产品的供应,还要通过确立一整套制度或法规,加强在产权、决策和经济运行等方面的法令性公共产品的供应,以迅速培育和开拓市场,推动市场的成熟和完善。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有利于推进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把居民潜在的消费需求变为现实的消费需求;有利于加大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提高居民的购买力;有利于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提高居民对未来的稳定预期,增强全体居民的安全感,从而提高消费倾向,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3. 改革与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目前,我们面临着转变发展方式、结构性调整和协调发展的艰巨任务,只有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促进政府财政综合平衡各种矛盾和力量才是最佳的途径。因此,通过建立完善的公共财政体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或再分配,建立健全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为促进全社会的公共分配,为社会公众福利的增进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发挥应有的职责和积极的作用。公共财政不仅是保障政府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安排,也是化解社会矛盾、减少社会风险、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基础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4. 改革与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有利于建设公共服务型政

府、促进政府转变职能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既是财政模式的变革,也是经济转型时期,通过调整和界定政府财政职能的范围直接引起政府行为的变革的过程,是促进转型期市场化改革的关键性步骤。由于财政体制的种种矛盾是政府职能越位、错位和缺位的外在表现,只有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依据现代管理理论和科技成就,优化政府内部运作机制和流程,才能促进公共服务性政府的建设。

二、经济转型时期中国公共财政体制的特点

1. 财政运行目标的公共性。

公共性是指公共财政解决公共问题,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把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作为组织国家财政活动的主要目标或基本出发点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运行的基本取向,也是国家财政活动应遵循的基本边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发展到由多元化投资者、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组成的竞争性社会格局,必然要求政府及其财政综合平衡和兼顾各市场主体的利益关系,面向全社会并为其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便为全国不同地区,多种经济成分,多元市场主体和经济实体,提供必要的社会投资及生产经营的公共性基础条件,以及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从而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2. 财政收支活动的公共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市场主体、法人实体和城乡居民依法缴纳的各种税赋,使中国的财政收人来源具有更大的广泛性和公共性,决定了中国公共财政的人民性。因此,财政支出安排要坚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为城乡居民提供国民待遇和均等服务的机会,公共性支出要集中于国家政权机构的运转、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国防和科教文卫发展需要、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以及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等社会公共需要或方面。而且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把满足其公共支出需要的适应性程度或水平作为组织国家财政收支活动的重要边界,以及衡量财政收支规模适当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

3. 公共财政支出面临扩张压力。

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阿道夫·瓦格纳曾预言:“进入工业化以后,经济中的公共部门在数量上和比例上仍将具有一种内在的扩大趋势,公共支出将不断膨胀。”公共财政扩张既是中国进入工业化中期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来自经济转型过程中各种矛盾激化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竞争白热化所构成的压力。首先,从经济环境来看:随着经济社会日益发展,国家职能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扩大,从而导致政府经济活动不断增加,所需的公共支出日益攀升。根据“瓦格纳法则”,当国民收入增长时,财政支出规模会以更大比例增长;与此同时,R.A.马斯格雷夫认为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演进,政府支出的规模逐渐增长。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致使人们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有了更宽的比较范围,部门、地区之间的相互攀比,造成纳税人对政府支出的非理性要求十分突出。其次,从社会环境来看:当前中国社会结构处于全面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纠缠在一起,相互牵连、相互联系,使得社会矛盾和问题的解决变得十分棘手和困难,常常需要支出较多的财力同时解决多个矛盾和问题才能治标治本。最后,从国际政治环境来看:国际投资环境的激烈竞争,使中国在保证经济增长不受影响的前提下进行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造成了外在的压力。

4. 财政行为的规范性和法制性。

法制性是指公共财政以法制为基础,实行规范管理。财政是国家职能的重要体现,是国家政权的物质或财力基础。从本质上讲,财政职能是国家职能,是由政府的事权范围决定的。而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各项事权则往往是通过立法程序来规定,通过相关的法律来加以明确界定的。因此,由国家职能特别是政府事权所决定的财政行为或财政活动,往往也具有法制性、规范性和公共性特点。

三、经济转型时期改革与完善中国公共财政体制的主要途径

1. 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体制的目标任务。

中国公共财政体系的目标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完善公共财政体系,要“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根据这个目标,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基本方向就是确定各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职责重点,并相应保障财力。根本任务是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明确划分各级政府在公共服务和经济领域的事权范围,下放部分中央政府支出和税收的权力,在严格制定和实施权利下放计划的基础上,赋予地方政府更多的资源决策权,把财权与事权统一起来,建立有效的地方政府职责体系,规范各级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和管理体制。地方是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应明确其职责,发挥其优势,保护和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必须强调中央权威,保证国务院统一领导全国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在财政管理体制上,必须保持中央对国家财力的相当程度的集中,保持中央强大的宏观调控能力,以保证国家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和市场统一。坚持维护中央权威,又注意调动地方积极性,使二者有机统一,是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体制必须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

2. 改革与完善公共财政预算体制。

公共预算管理体制构成了现代公共管理的核心和关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要求公共预算更加公共化、效率化和国际化。公共预算制度是1802年起源于英国,经过几百年的实践,其公共预算制度方臻完备。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分别进行了“规划项目预算”、“零基预算”的改革。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以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以政府预算改革为核心都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针对目前中国公共财政预算体制中的不足,一是改进公共财政预算编制办法。明确预算目的,调整预算科目设置;规范预算编制程序;重视财政中长期计划的编制工作;部门预算制度要逐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要分步全面推开:“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要实现全口径的预算管理;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要进一步扩大范围和规范操作。二是加强公共财政预算执行的审计和监督,注重研究建立绩效预算评价体系,促进财政支出效益的最大化,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公共财政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体系,提高公共资金使用的效益。与一些先进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公共财政预算执行的审计监督方面做得还不够,各主管部门和用款单位内部对公共支出缺乏监督和控制的机制,而且中国目前的审计监督是事后监督,难以确保预算资金的支出效果。中国应逐步建立和完善由立法部门、审计部门、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用款单位内部不同层次的控制监督体系。此外,还要增强公共财政预算的透明度,逐步加大社会对预算执行的监督力度。三是加强法制建设,依法进行预算管理。财政法制是加强财政管理和监督的重要依据。财政法制是加强财政管理和监督的重要依据。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财政经济形式的发展变化,要加快立法建设,将公共财政预算管理全面纳入法制轨道,这是法制经济中所必须的。

3. 加强财政规范化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首先,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确保政府行政能力有必要的财力保证。在垄断竞争的市场经济时期,西方国家为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财力保证,政府财政建立了大规模的转移支付制度。美国的转移性支付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从1960年的24.8%上升到1976年的45.7%。为了顺利地推进经济转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等,要逐步建立规范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同时加快转移支付的立法进程,要在《预算法》内容中,增加有关转移支付的条款,明确规定财政转移支付的政策目标、资金来源、核算标准、分配程序等;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监督体系。其次,加强国债管理。实行国债的动态化管理,合理控制国债规模和结构,国债总量的把握既要考虑年度发行总额,也要注意控制国债余额。加快国债市场建设,培养机构投资者,在保持对个人投资者发行凭证式国债的同时,扩大对机构招标发行的份额,逐步使之达到发行总额的50%以上。要注意研究分析综合财政赤字和综合偿还能力,研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分解银行不良资产对财政资产以及对财政造成的影响,在各方面关系协调的基础上确定国债的管理方案。在使用国债资金进行公共产品投资时,采用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坚持出资人的资本成本回报权利,增强国债资金的投向和用途的透明度,加强国债资金直接投资的管理力度,严肃查处挤占、挪用、贪污国债资金的人和单位,狠抓工程质量,实施国债项目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

4. 积极调整和优化公共支出结构,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首先,调整和优化公共支出结构,要求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财政投入应更多地投向长期“短腿”的社会事业,投向义务教育、基础医疗和公共卫生、基本社会保障、公共就业服务、廉租房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其次,政府的公共政策和财政投入向农村特别是西部农村倾斜,除免除农业税和农村义务教育免费外,要尽快构建全覆盖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并逐步提高水平,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还要着力逐步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农村公路与公共交通、电力供应、农业水利与防灾设施及服务、病虫害防治、农业市场信息和技术推广等服务、气象和通讯设施服务等。再次,应更多帮助欠发达地区解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加大中央财政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具有扶贫济困性质的一般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例。最后,基本公共服务要更好地面向困难群众,除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等制度外,还要关注困难群众的就业问题,加强就业培训,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问题等。对国家确定的重点建设项目,要积极采纳成本效益分析方法,提出若干可行性建设方案,并测算各种方案的全部预期成本和全部预期收益,通过分析比较,选出最优的项目投资方案。以社会公共需要为标准,界定财政支出范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减少对竞争性领域的资金供给,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支出,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城乡发展不协调的问题。

5. 大力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支持;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支持;增加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完善公共财政体系,还要促进和保障主体功能区建设。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各地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中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价指标,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公共财政体系要促进和保障主体功能区建设,特别是要增加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用于公共服务和生态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逐步使当地居民享有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

参考文献

[1]高培勇.奔向公共化的中国财税改革[J].财贸经济,2008,(11):53-61.

[2]韩晓琴.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探析[J].财政研究,2008,(10):27-30.

[3]罗辉.转移支付制度设计的理性思考与政策建议[J].财政研究,2008,(9):2-5.

[4]叶麒麟.论公共财政体制的改革[J].当代经济管理,2008,(12):91-96.

[5]曲振涛,等.对中国当前税收政策的分析和思考改革[J].学习与探索,2004,(2).

[6]王雍君.发达国家公共财政管理改革对中国的启示与借鉴[J].改革,2004,(2).

[7]郑建国,申长平.建立地方公共财政体系的思考[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7,(9):5.

[8]樊勇明,等.公共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1.

09年中国财政政策改革和财政政策的改革方向 篇11

中国财政体制改革30年的进程、经验与展望

一、财政改革的背景概述 (一)财政改革的.政治背景.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实行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从此,一场追赶时代的新的伟大革命在中国大地展开.改革开放伊始,党中央提出要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对经济体制逐步进行全面改革,并要求以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财权为起点,以财政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先行一步.

作 者:郭代模 杨舜娥  作者单位: 刊 名:经济研究参考  PKU英文刊名:REVIEW OF ECONOMIC RESEARCH 年,卷(期):2008 “”(50) 分类号: 关键词: 

09年中国财政政策改革和财政政策的改革方向 篇12

加入WTO与中国渔业政策改革项目纪要

[本刊讯]由农业部渔业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和加拿大渥太华大学贸易政策与法律中心共同举办的“中国加入WTO与未来的渔业发展论坛”(以下简称北京论坛)于5月25日在北京举行.紧接着,上述三家单位又会同上海水产大学于205月28日至6月1日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中国渔业WTO知识培训班”(以下简称上海培训班).北京论坛和上海培训班均是中加合作项目“加入WTO与中国渔业政策改革(WTO培训班)项目”(上半年加拿大国际开发署接受中国农业部渔业局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共同向其申请的公共部门改革项目)在中国的活动内容.

作 者:作者单位:刊 名:中国渔业经济 PKU英文刊名:CHINESE FISHERIES ECONOMICS年,卷(期):“”(4)分类号:关键词:

09年中国财政政策改革和财政政策的改革方向 篇13

我国的科技政策和制度对于促进科学技术进步, 以及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加速科技创新, 推动经济发展, 转换经济增长方式,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促进以人为本、全面、协调、持续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的科学发展, 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战略共识。

科技创新不仅需要科技自身发展战略的调整, 而且需要相关政策和制度的改革创新。

从创新理论的发展来看, 制度创新是社会创新的一部分;而就科技创新而言, 相关的政策和制度是其发展进步的环境。所谓相关的政策和制度, 不仅指科学技术方针政策与制度, 而且包括与科技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政策和制度。

科技制度是一个系统, 应该包括科技方针、政策和法规等正式制度, 科学技术观、科技价值观、科技伦理道德、科技行为规范等非正式制度, 以及保证科技活动实施的执行机制。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既紧密关联又各具特征, 普遍的规律是, 技术的基础是科学, 科学的基础是教育, 教育取决于机制, 机制取决于体制, 体制取决于思想观念。社会发展的本质是创新, 包括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

如果将科学技术工作看作一个系统, 科技政策对科技创新的功能是:引导科技系统内部运行机制高效, 加速科技系统外部环境优化, 促进科技系统内外连接机制协调。根据政策的功能, 我们将科技政策划分为三个结构域, 即内部运行政策、外部环境政策、连接协调政策。

引导科技系统内部运行机制高效包括:科技投入水平提高;科学活动比例合理 (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产业化市场化研究协调) ;科学活动规范 (含价值观、科学规范、科学家行为规范等) ;法律法规健全 (含知识产权立法、相关法律、法规) ;科学共同体组织管理高效 (含科学行政、行政科学、制度化管理) 。

加速科技系统外部环境优化包括:人文科学化 (指倡导具有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的人文, 提升全民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 ;科学人文化 (指倡导具有人文精神的科学, 更加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调, 强化科学和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科学知识普及;改革优化科学和技术教育体制。

促进科技系统内外连接机制协调包括: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科学技术与国际竞争相协调。

我国科技政策和制度已有一定的基础。但是, 政策法规体系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出现了许多问题;即使是现在, 我国政策法规体系尚不够完善, 执行机制还存在不够通畅的问题。

我国科技政策和制度创新的要点:

完善科技创新的政策法律制度体系。科技法是国家用法律制度的形式保障和促进科技进步的需要。科技法是连接科技与社会、科技与经济的桥梁, 不仅要明确和规定科技发展的基本原则、方针政策、组织体制, 更必须充分反映科技自身的发展规律, 因此科技立法的科学技术性很强, 需要科技专家和法学家的通力合作。

建立以专家为主体的科技决策体系。政府不应是科学研究的发号施令者, 而是维护秩序和保障运行的服务者。绝大多数伟大的科学发现或发明从来都不是政府“计划”出来的, 而是根植于学术自由的土壤。不全面建立以专家为主导的科技决策体系, 中国的科技就不能避免重复出现同样的问题, 就会使中国的科技发展受到阻碍, 使国家在科技上的投资得不到应有的使用。国家建立常设的、以专家为主体的科技决策体系, 研究制定科技发展战略的政策和制度, 本身就是政策和制度的创新。

构建科学合理的科技评价制度。我国科技评价到底存在什么问题、症结何在?应建立独立于政策研究者和制定者之外的社会评价机构, 建立、健全客观、公正的评价制度, 制定并完善评价制度的执行机制和具体办法。

改革创新的人才政策和学术环境。中国科学研究领域的制度设计还存在着限制科学家自由思想、自由科研的三大弊端:一是我国科研机构和大学的科研工作尚过多地被各种社会生活和经济利益影响;二是存在着日益教条和近乎粗暴的科研绩效考核体系;三是过多权威、派系和行政权力参与到科研资源分配体系当中。我国的院士制度在许多情况下, 不能对学术自由和学术民主发挥更好的影响。改善中国科研环境, 应先从改革中国的院士制度做起, 还院士制度以应有的和本来的面目。

创新健康的科技文化体制。中国科学界的相互关系, 目前还没有形成一种普遍的、以科学利益为最高原则、以学术标准为根本基础的科学文化。要培植创新之源的科学人文。

上一篇:2《但愿人长久》教学反思下一篇:写人作文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