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共10篇)
前言
从2009年1月13日召开的全国测绘局长会议上,国家测绘局表示将启动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开始,至今已有一年半载。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全国各地的平台建设也是开展的如火如荼,并且涌现出一个又一个优秀的平台建设案例,出台了一个又一个平台建设规范。国家测绘局局长徐德明在2010年的国家测绘局局长会议上再次重申“搭建共享平台、保障社会需求”的要求,按照“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分建共享、协同服务”的思路,整合系统内外的力量,切实加快数字中国建设。进一步加快建设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多级互动、协同服务的功能,开展10个左右的省级分节点建设试点,与有关部门联合开展应用示范。在平台建设过程中,各级部门群策群力,因地制宜,结合了当地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制定了工作计划,逐步推进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最典型的省份就是浙江,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专门发布了《浙江省地理空间数据交换和共享管理办法》,该《办法》在全国率先建立起地理空间信息交换共享运行机制和应用服务体系,有效地破解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地理信息资源不能共享和及时更新,地理信息数据重复采集和系统重复建设的难题。这对其他尚未建设或者正在建设的地区或多或少提供了一些经验和参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实施也离不开各个业内企业的大力支持,很多企业在建设各地平台的过程中,经过不断的调整与优化,积累了大量的实战经验,形成了多种不同类型的解决方案,这也使得各个地区在建设平台过程中获得了许多启发,避免再走弯路。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是一项复杂而有深远意义的工程,涉及众多行业和政府部门,影响社会、经济和生活的诸多方面,需要政府、企业以及科研机构之间的统筹规划和大力协调,最大限度的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一、平台总体构架
“公共服务平台”总体构架
(一)数据层
主体内容是公共地理框架数据,包括电子地图数据、地理实体数据、地名地址数据、影像数据、高程数据等。其是在多尺度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基础上,根据在线浏览标注和社会经济、自然资源信息空间化挂接等需求,按照统一技术规范进行整合处理,采用分布式的存储与管理模式,在逻辑上规范一致、物理上分布,彼此互联互通,并以“共建共享”方式实现协同服务。
(二)服务层
主要包括平台门户网站、服务管理系统、地理信息基础服务软件系统、二次开发接口库。门户网站是公共服务平台的统一访问界面,提供包括目录服务、地理信息浏览、地理信息数据存取与分析处理等多种服务,并通过服务管理系统实现统一管理。普通用户主要通过门户网站获得所需的在线地理信息服务,专业用户则可通过调用二次开发接口,在平台地理信息上进行自身业务信息的分布式集成,快速构建业务应用系统。
(三)运行支持层
主要包括网络、服务器集群、服务器、存储备份、安全保密系统、计算机机房改造等硬环境和技术规范与管理办法等软环境。
“公共服务平台”由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主节点、分节点和信息基地组成。主节点、分节点和信息基地三级节点分别依托国家、省(区)、市(县)地理信息服务机构建设和运行,具有相同的三级技术架构。节点间通过网络实现纵横向互联互通,形成一体化的地理信息服务资源,向用户提供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图4-2给出了主节点、分节点和信息基地的连接关系。
二、主要建设内容
各级节点和信息基地的建设需依据《国家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专项规划》、《国家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指导意见》、《国家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技术设计指南》及相应的标准规范,组织开展数据层、服务层、运行支持层的建设,同时需结合各自的空间尺度和服务特色确定建设重点。
图4-2 “公共服务平台”节点的连接关系
(一)主节点建设
一是开发并部署“公共服务平台”门户网站、总体服务与用户管理系统、地理信息基础服务软件系统。其中门户网站是普通用户访问地理信息平台功能的入口;总体服务与用户信息管理系统提供标准的访问接口,支撑分节点和信息基地实现分级服务注册管理及用户注册管理,并负责信息交换与服务的统一管理和调度;地理信息基础服务软件系统提供地理信息数据的组织管理、符号化处理、地理信息查询分析、数据提取等功能以及符合互操作规范的调用接口,支持在线服务的发布。
二是根据在线服务的需要,以1:5万及以小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进行内容提取等整合加工,形成相应尺度的公共地理框架数据集,并对其进行持续管理维护与更新。
三是建设与主节点规模相适应的数据存贮和服务软硬件环境、网络环境、安全保密体系,并实现与国务院应急办、防总、国家减灾委等相关政府部门以及各分节点的联通。
(二)分节点建设
一是部署分节点地理信息基础服务软件系统; 二是以1:1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主要基础,整合加工并管理维护相应尺度的公共地理框架数据;
三是建设本级节点软硬件、网络、安全保密系统,实现与主节点、本区域相关政府部门及信息基地的联通。各分节点可以直接利用国家级门户网站,也可根据需要建立本级门户网站,展示本区域及相关信息基地的数据资源和服务功能。
分节点可以利用平台提供的统一访问接口在其自己的门户网站建立服务注册和用户注册、用户登录等用户界面,实现服务、用户信息的分级注册和用户单点登录、用户权限授权等管理功能。
(三)信息基地建设
一是部署信息基地地理信息基础服务软件系统;
二是以1:2000、1:1000、1:500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整合加工并维护管理相应尺度的公共地理框架数据;
三是建设本级节点软硬、网络、安全保密系统,实现对本区域公共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的存贮管理,实现与分节点及本区域相关政府部门的联通;
四是作为主节点的信息基地,为平台提供现势性强的大比例尺数据资源,并负责其更新与维护。
信息基地可以直接利用主节点或分节点门户网站,也可根据需要建立信息基地的门户网站,展示本区域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的数据资源和服务功能。信息基地可以利用平台提供的统一访问接口在其门户网站建立服务注册和用户注册、用户登录等用户界面,实现服务、用户信息的分级注册和用户单点登录、用户权限授权等管理功能。
平台服务与管理模式
一、服务模式
“公共服务平台”一方面直接向各类用户提供权威、可靠、适时更新的地理信息在线服务,另一方面通过提供多种开发接口鼓励相关专业部门和企业利用平台提供的丰富地理信息资源开展增值开发,以满足多样化的应用需求。表5-1给出了平台的基本服务模式。其服务对象主要包括政府、公众和企业三大类用户,每类用户又可依据使用方式分为一般用户和开发人员。
二、平台管理模式要实现平台主节点、分节点、信息基地协同服务,必须按照一致的技术方法和流程对服务和用户进行管理。各级地理信息服务机构需要制作符合平台要求的服务内容、部署各类符合标准接口规范的服务软件系统来实现服务发布。还要通过服务管理系统完成服务注册,并对自己发布的服务进行访问权限控制和管理。平台运行管理机构通过服务管理系统对平台中各类注册服务和注册用户实现综合管理,包括对服务注册信息审核、用户信息审核、用户权限管理、服务状态监测以及用户行为审计等。对服务的管理依托多级服务注册中心进行,主节点、分节点与信息基地采用星形拓扑连接方式。各服务注册中心负责所辖区域网络内服务的分级注册、服务状态监控、服务组合,并向上级服务注册中心汇集注册信息。对用户的管理采用分布注册、集中认证和分布授权的方式,用户可以按照行政归属在任何服务节点或信息基地进行注册,其注册信息统一集中存放于平台主节点。通过统一认证中心的身份和权限认证,用户即可在全国范围实现单点登录。
云南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及应用示范项目是云南省的省级重点项目之一,由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与云南省测绘局共同负责。该平台按双节点部署,即云南省测绘局档案馆和云南省信息技术发展中心各自部署一个节点。双节点互为备份,面向用户提供基本相同的服务,确保当一个节点停止服务时,剩余一个节点仍然能持续提供服务。这需要双节点之间能保持数据和状态的一致性,即需要一个稳固、可靠的同步机制来确保节点间的数据和状态的一致性。
2 数据、状态的同步
根据云南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部署要求,档案馆节点和信息技术发展中心节点将会有一些数据和状态需要同步,这些数据和状态包括:切片数据、专题数据、多媒体数据、安全数据以及GIS服务的服务状态。其中,专题数据和安全数据是存放在Oracle数据库中数据,而切片数据和多媒体数据是存放在文件系统中数据,GIS服务为双节点间发布的GIS服务状态、内容。不同的数据存储和状态同步性要求是不同的,需要采取不同的同步方式进行同步,如图1所示。
2.1 切片数据
切片数据统一在测绘资料档案馆节点写入,定时通过测绘档案馆节点发起同步,写入信息技术发展中心节点。
2.2 专题数据和多媒体数据
专题数据和多媒体数据统一在信息技术发展中心节点写入,定时通过信息技术发展中心节点发起同步,写入测绘资料档案馆节点。
2.3 安全数据和GIS服务状态
安全数据和GIS服务状态在两个节点都可以任意写入,写入时该节点会发起同步,当该事务调用在两个节点间均写入成功后,操作才会被认为成功。当另一边写入失败时,写入成功的一边也会发起数据回滚,使双节点间数据和状态继续保持一致,并返回错误信息。
3 同步机制
3.1 定时同步机制
经过调研,切片数据、专题数据和多媒体数据将采用定时的方式进行同步。
3.1.1 切片数据和多媒体数据
切片数据和多媒体数据是基于文件系统存储的,其主写节点分别在测绘档案馆和信息发展中心。平台将通过一个文件列表对比的工具来定时同步双方的文件系统。由于切片数据和多媒体数据具有文件数量多、体积大等特点,其操作持续时间会很长,平台将定期激活该工具对数据进行同步,一般是选择在晚上或服务器比较空闲的时候执行。
3.1.2 专题数据
专题数据存放在数据库中,利用定时的数据库进行同步。对于空间数据的修改,主要利用ArcGIS软件进行同步。当在一个节点上创建空间数据库时,同时会在另外一个节点创建副本。该数据库发生变动后,平台会定时调用ArcGIS的同步工具进行同步。而对于非空间数据库,则使用Oracle的高级复制和物化视图进行同步,当一个节点发生变动时,平台将调用
Oracle的同步功能对数据库进行同步。
3.2 即时同步机制
由于双节点的特殊性,会存在一些即时数据的同步,比如:安全数据(用户角色、用户密码、用户信息等)、GIS服务状态的同步。云南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中两个节点分别部署在不同的地方,安全数据和GIS服务状态的即时性同步至关重要,如果不同步或者延时同步会影响到数据的安全性、服务的一致性以及平台的可靠性。
3.2.1 安全数据
安全数据直接影响平台运行的安全性。例如:用户A具有删除数据的权限,在测绘资料档案馆系统取消了用户A的删除数据的权限,如果不即时同步或者不同步到省信息技术发展中心系统,就会导致用户A虽然在测绘资料档案馆系统中不能删除数据,但是在信息技术发展中心系统仍然可以删除数据,导致数据安全性降低。
安全数据的同步机制采用平台的事务管理机制来控制,当管理员在平台上对任一节点上的用户权限进行修改时,平台会利用事务机制保证两个系统的用户权限保持统一。
3.2.2 GIS 服务状态
GIS服务状态直接影响平台上两个节点提供服务的一致性以及平台的可靠性。例如:用户A在测绘资料档案馆系统中发布、删除或者更新一个服务,如果不即时同步或者不同步到信息技术发展中心系统,就会导致两个系统的服务不一致,从而降低两个系统服务的一致性和平台的可靠性。
GIS服务状态的同步机制采用平台的程序进行控制,当用户或者管理员在任意一个节点上发布、更新或者删除一个服务时,平台会调用相对应的接口对两个节点的服务同时发布、更新或者删除,以保证GIS服务状态的即时同步。
3.3 异常处理机制
在即时同步过程中,由于网络、平台、应用服务器等异常会导致数据库连接异常——连接不到数据库、连接不到平台、连接不到另一台服务器等,安全数据和GIS服务状态数据同步过程采用不同的异常处理机制方式进行处理。安全数据同步发生异常时,平台会对数据进行回滚,并记录异常日志;GIS服务状态同步发生异常时,就会调用平台的程序使GIS服务状态回归到修改前的状态。
在定时同步过程中,不同节点发生异常,处理的方式不同。
(1)测绘档案馆节点停止工作
此时切片数据的写入工作将会暂停,而多媒体数据的写入将会继续提供服务。当测绘档案馆节点恢复工作后,信息技术发展中心节点将一次性把期间所变动的多媒体数据同步到测绘档案馆节点。
(2)信息发展中心节点停止工作
此时多媒体数据的写入工作将会暂停,而切片数据的写入将会继续提供服务。当信息发展中心节点恢复工作后,测绘档案馆节点将一次性把期间所变动的切片数据同步到信息发展中心节点。
4 结论
本文以云南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例,研究了不同节点之间的数据、服务状态即时、定时同步机制。该机制可以有效同步公共服务平台中的数据和状态,保障平台持续、稳定的运行,更好的提供地理信息服务。
摘要:在数字城市建设中,地理信息数据往往分布在不同的节点,不同节点之间的数据、服务状态需要同步更新,这对地理信息系统连续服务能力是一大考验。本文以云南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例阐述了不同节点之间数据、GIS服务状态的即时、定时同步更新机制。
【关键词】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现代测绘
人们对地理信息的应用需求较大,但垄断性、专业性较强是开发、管理及获取地理信息的显著特征,因此,充分发挥现代信息及技术的优势,实现测绘服务同信息化工作的有机结合,构建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地理信息空间框架的空间定位平台,不仅能够有效的解决信息共享的问题,还能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是现代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概述
以地理空间框架数据为依托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综合信息终端、宽带网络的作用,整合多种类型的空间信息,将地理信息服务于社会公众和相关政府部门,在不同领域和行业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我国地理信息进一步推广和应用的主要因素就是信息管理难度较大,因为面对的行业不同,所以对地理信息的需求也会有所差异,该平台中涵盖的地理数据信息具有数量大、种类繁多的特点,导致地理要素的维护及管理工作效率较低。
在固定的抽象空间中,一些空间数据资源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公共性,应用频率较大,这些基础性的数据信息即为地理空间框架数据。以矢量数据为主要表达方式的行政境界、交通、地名、水系同数字高程模型及正射影像共同组成了地理信息框架数据的内容,一方面能够发挥定位参考的功能,便于用户在系统中加入新的空间信息,另一方面还可以对目标空间的相关信息进行查询、分析[1]。
二、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构架及服务模式
(一)基础地理信息管理系统
基础地理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应用于对空间数据的检查更新、分析查询及浏览输出,是实现对大量数据资源科学存储的前提,可以更加高效、规范的对空间数据进行管理。基础测绘成果管理系统、基础地理信息成果更新及维护系统、基础测绘产品数据库是构成基础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的三大子系统。
(二)普适计算
在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的过程中,使得信息技术应用环境相继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空间在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就为人们获取实时性的信息提供了很好的途径[2]。普适计算产生的基础就是实际物质空间同信息空间的相互结合,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构建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的过程中,可以融合普适计算的思想,在网络中定位和更新信息技术,最终将地理信息服务通过信息终端提供给需求者。
(三)多媒体电子地图
多媒体电子地图在空间信息表现方式和效果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弥补了传统地图的不足,利用视频、动画、图标和图片等方式,可将各地区的空间信息状况更加立体、直观的表现出来,提高了地理信息的实效性。该产品提供信息服务的途径简便,在显示信息内容方面也更加丰富和完善,同时还具备定位、测量距离、缩放和统计分析等多种功能,将全面化的图像及时呈现给用户。在商业模式下,集合不同类型的服务方式和内容,针对不同行业进行导航、定位服务的过程是位置服务中心的主要功能体现,要想发挥以上作用必须要利用全球定位系统、Internet、移动通信等手段来实现。
(四)基于Internet的地理信息服务系统
互联网地理信息服务系统包括房产、旅游、交通和教育等多方面的信息,相关政府部门在其门户网站中分享的各类服务信息是该系统信息的主要来源[3]。只要以互联网为载体,实现空间位置地理信息同電子地图的整合,就可以将更具空间方位、实时性特点的信息提供给政府和人民,明显改善地理信息服务水平。
三、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应用
(一)实现测绘成果的共享
基础测绘成果是形成框架地理空间数据的核心,要想保证测绘数据的准确性,使地理信息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就需要提高测绘部门的专业程度,增强测绘成果的可用性[4]。构建地理信息服务平台让公众更加了解现代测绘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相关测绘部门在管理和更新地理信息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实现单一测绘成果向全方位地理信息服务的升级和转化,解决了当前实际应用中的问题,便于用户操作,保证用户能够获取准确、易懂的地理信息。
(二)对多种信息资源进行整合
作为整合不同信息功能的基础性信息,服务平台能将现代测绘成果更好的应用于信息服务过程中,实现多种信息资源汇集的基础就是地理信息服务平台。要想达到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还需要对空间信息的编码进行统一化的整理,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在框架地理空间数据的基础上,能够划分空间位置的级别,显示空间位置分布状况,而在相关工具的作用下,这些进一步划分而来的信息能够组合成新的集成信息,可以直观的体现在用户面前。
四、结语
作为转变地理信息服务途径、强化测绘成果实际应用和地理信息资源共享的关键,地理信息服务平台能够更加高效的服务于社会和人们。近年来,国家相继加大了对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力度,并将其纳入当前工作的重点事项。这就要求测绘部门必须提升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的管理水平,做好平台的维护及更新工作,实现向网络化服务和动态服务的转化,加快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军,蒋捷,周旭,翟勇,朱武,丁明柱.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总体技术设计研究[J]. 地理信息世界. 2009(03)
[2]李志刚. 建设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开辟测绘成果应用新途径[J]. 地理信息世界. 2006(02)
[3]肖建华,罗名海. 论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中的若干问题[J]. 工程勘察. 2006(03)
满意度测评工作
在今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友爱镇将公共服务群众满意度测评作为检验学习实践活动取得成效的重要方式,作为整改提高工作的主要依据,做到真抓、细抓、实抓,力求测评的广泛、客观、公正、准确、有效。
一、宣传力求广泛性。
1、摸清家底,对全年所有的测评内容进行汇总,建立测评考核的类目,印制通俗易懂的宣传画册,开展专门的测评培训;加大宣传力度,通过镇领导、干部走村的机会进行宣传;通过村干部安排工作时宣传正面事迹、群众得实惠的具体事例。
2、加大对村(社区)“三务”公开力度,运用多种方式,如:群众宣传队、宣传单、口袋书等,扩大对镇“两务”、村“三务”公开宣传面,通报全镇党风廉政建设进展、做法、成效等情况。
3、成立了社会评价和宣传队伍,邀请市调查队、县统计局对涉及乡镇的问卷内容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把问卷内容所涉及的工作落实到位,按“一岗双责”把责任书签到村(居)小组长,到普通镇干部。组织全镇机关干部、村(社区)两委干部,村(居)民小组长、党小组长开展集体培训,熟悉问卷内容,并由包片镇领导在每个村(社区)召开“坝坝会”,要求参会人员要有村两委干部,全体党员,村(居)小组长、全体议事会成员和群众代表,现场测评答卷、现场收集问题。通过20个村(社区)“坝坝会”,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达200余件。
二、取样力求公正性
由镇纪委牵头组织成立调查队,成员分别由镇、村干部、大学生志愿者随机组成四个工作组对20个村(社区)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项目上取得的成效,以及各村(社区)在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服务民生方面的各项惠民举措等情况进行群众满意度调查。调查组以走村入户方式发放《2014年友爱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测评问卷》,开展随机测评活动,每个村(社区)采集20个样本。
从调查情况看,今年以来,各村(社区)在公共服务项目和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较好地贯彻落实了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精神。但是在建设公共服务项目的同时,全镇各村(社区)还存在诸多的薄弱环节:村、社道建设未全面铺开,路面不整洁,个别偏僻地方道路路况差,且维修不及时;沟渠淘修质量差,水流量小;河流污染严重,养殖场、电池厂废水乱排放;公交站点太少,远离群众生活区;村级公共服务资金使用情况不透明,各类信息未全面公开;村干部权力需要加强监督,公正、透明度需要加强,干部作风有待改进,素质有待提高等。
三、整改力求实效性
1、抓好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针对我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满意度低的问题,在资金异常紧张的情况下,由分管领导牵头加快推进道路、沟渠、环境整治等公共服务设施,协调和对接县级部门推进升平、金台安置点建设,明确领导责任解决迎凤等村(社区)及“二绕”涉及征地拆迁农民长期过渡问题,清溪等村失地农民社保问题,有效化解群众矛盾。
2、抓好升镇、村干部能力提升。着力解决好村、组党员干部掌握运用政策能力较差,服务群众能力和水平不高的问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提升村“两委”党员干部的能力和水平。
3、加大对镇、村(社区)干部的培训和管理,定期开展镇、村干部的培训,提升干部的能力和水平,制定严格的镇、村干部管理制度,规范干部行为,加大对镇、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四、考核力求严肃性
为规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报送行为,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根据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文件精神,制定村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报告制度。
一、确定专人:村卫生室要确定一名固定信息报送人员,无特殊情况不能更改,要求责任心强,懂计算机基本操作。
二、定时上报:村卫生室每月20号把报表上报到公共卫生科,公共卫生科进行整理,30号前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不得拒报、迟报、虚报、瞒报、伪造或纂改。
三、数据核对:信息报送人员要及时、准确、收集、整理、统计、分析管理各种数据,在报送前,要加强对报表逻辑关系、数量关系、动态对比关系审核,发现错误及时查找原因,核对订正,杜绝逻辑错误和非正常数据出现。
四、报表流程:公共卫生科的纸质报表,必须经院长审核同意,签字并加盖公章后交区卫生局或疾控中心。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个人信息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与此同时,滥用个人信息的现象随之出现。近年来,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并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2011年底中国互联网更是遭遇了史上最大规模的用户信息泄露事件,多家大型网站的用户数据被泄露,几千万用户账号和密码被公开,给社会秩序和人民切身利益造成严重危害。如何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个人信息已成为政府、企业、个人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
个人信息保护由来已久
年 “个人信息保护”纳入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工作范畴,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安全协调司已续四年委托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开展相关研究和测评工作;200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杨学山副部长在大连个人信息保护试点工作现场交流会上,要求全面推进个人信息保护工作,此次大会上,来自全国30多家省市的代表讨论了由中国软件评测中心编制的《个人信息保护规范》(草案); 2010年3月15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下,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北京赛迪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第一届中国网站个人信息安全大会”在举办。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司局的领导,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电子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信息产业协会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电子商务、招聘、婚恋、游戏等领域的被测网站代表共150余人参加了会议。
年,在信息安全标准委员会的指导下,由中国软件评测中心牵头制定了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 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南》(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11年国家标准编制计划,编号:TC260-BZZXD-WG7-2011018),该标准旨在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促进个人信息的合理利用,指导和规范利用信息系统处理个人信息的活动,从而推动我国信息服务产业个人信息保护体系的建立。该标准已于12月上旬通过投票表决,目前已进入送审阶段。在“指南”基础上,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标准体系中其它技术、管理和行业标准也已进入计划制定阶段。
年5月,受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安全协调司委托,中国软件评测中心邀请个人信息安全相关专家,组成评测专家组,根据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 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南》内容,研究制定了2011年互联网网站个人信息保护政策测评方案和测评指标,并选取电子商务、论坛博客、银行、保险、婚恋、招聘、游戏七类共105家网站进行了个人信息保护政策测评,整个评测工作历经6个月,测评结果整理为《2011年网站个人信息保护政策测评报告》。同时,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与北京大学互联网安全技术实验室合作,选取Android手机各类热门软件对其个人信息安全状况进行了测试评估,并结合测试结果对当前Android手机软件用户隐私信息安全状况进行了分析形成《2012年Android手机软件个人信息安全报告》。
年3月15日,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将以“掌握行业动态,增强隐私保护”为主题,举办“2012中国个人信息安全大会”。本届大会得到工业和信息化部领导的支持与指导,是目前国内首屈一指的个人信息保护专题盛会。本届大会诚邀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领域专家、参评企业等各界来宾与会,为帮助企业洞察政策导向、参与标准研讨、了解行业个人信息保护态势提供良好的互动交流平台。
智能移动终端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技术支撑
智能移动终端的个人信息保护具有3个特点:首先,用户基数大,根据CNNIC统计,2011年底中国手机网民数3.56亿;其次,移动互联网应用日益丰富,手机上网、手机支付、手机炒股、手机邮箱和移动商务等业务层出不穷,终端和个人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第三,移动互联网领域普遍采用后向收费模式,应用推广通常是通过应用商店直接在开发者和用户之间发生,缺少第三方质量保障。由此带来了隐私泄露、恶意扣费、涉黄涉非、破坏系统、远程控制等一系列问题,损害了消费者权益,影响了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给国家的信息安全带来了威胁。个人信息保护是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在智能移动终端领域关注的众多问题之一。
作为智能移动终端广泛使用的Android系统,由于系统开放性强,众多企业将其作为优先选择,最近几年市场份额上升很快。此外,由于Android系统的开放性,可以便捷地加载第三方应用,应用的质量又参差不齐,导致Android应用的质量问题成为目前业界关注的焦点。对Android系统进行评测只是中国软件评测中心的第一步,未来他们将逐步向IOS、Windows Mobile等系统拓展。
作为工信部电子发展基金支持的第三方公共服务平台--智能移动终端软件公共服务平台是目前中国软件评测中心承建的众多公共服务平台之一,其主要职能定位有四个方面:
第一,作为工信部的一类科研事业单位,首先要做好政府主管部门的决策支撑和技术支撑服务。
第二,面向产业和市场,面向应用软件商店、应用开发企业和个人、终端用户等,提供第三方应用质量测评服务。
第三,在应用开发者和终端用户之间搭建桥梁,提供优秀应用推广服务,营造脱颖而出的氛围,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云计算 (Cloud Computing) 是2006年由Google公司首席执行官Eric Schmidt在搜索引擎大会上首次提出的概念, 其源于Google高级工程师Christophe Bisciglia所做的“Google 101”项目, 它是继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型计算机到客户端-服务器 (Client-Server) 的大转变之后的又一种新兴技术思想。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 基于该方式共享的软硬件资源和信息可以按需提供给计算机和其它设备, 整个运行方式犹如目前的国家电网。云计算是网格计算 (Grid Computing) 、分布式计算 (Distributed Computing) 、并行计算 (Parallel Computing) 、效用计算 (Utility Computing) 、网络存储 (N e t w o r k S t o r a g e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虚拟化 (Virtualization) 、负载均衡 (Load Balance) 等传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云计算提供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的IT服务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 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虚拟化的资源。典型的云计算技术应用往往是由服务商提供通用的网络业务应用, 可以通过浏览器等软件或者其它Web服务来访问, 而软件和数据都存储在服务器上。云计算分为三个层次的服务:云设备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Iaa S) ) , 云平台 (Platform as a Service, Paa S) 和云软件 (Software as a Service, Saa S) , 即从设备、平台和软件三个方面提供云计算技术服务。
云计算具有四个显著的特点:首先, 云计算能够提供最可靠、最安全的数据存储中心, 用户不必担心数据丢失、病毒入侵等困扰;其次, 云计算对客户端的硬件设备配置要求较低, 软件使用服务方便;此外, 云计算可以轻松实现不同设备间的数据与应用共享服务, 能够跨越不同的平台;最后, 云计算为今后使用网络数据提供了几乎无限多的可能, 扩展潜力巨大。
2、云计算在GIS上的应用潜力
云计算技术的出现为传统计算方式和互联网信息共享带来了诸多变革, “按需获取计算资源、灵活扩展基础架构”等优势让云计算技术在不同领域的IT解决方案中所采用, 并用以海量信息共享与创新服务方式。云计算对于各个行业的应用来说都是令人期待的。如每个城市都有电子政务的需求, 但在不同地域和不同行业中电子政务的具体需求内容都会有不同, 这将导致软硬件的服务成本增加;同样地, 随着空间地理信息呈几何级数地剧增, 在相关GIS行业中对于GIS平台的供应商和项目开发商来说, 其开发难度和资源投入也会上升。而利用云计算技术的支持模式,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信息共享的优势将体现在项目成本的降低, 重复投入和资源浪费的大大减少, GIS应用也能够快速搭建和部署。基于云计算技术支持下的GIS应用对供应商、开发商、用户以及整个行业来说都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
2011年4月, Esri公司软件研发总监兼Arc GIS产品总设计师Scott Morehouse就云计算技术思想在GIS上的应用潜力也谈到:云计算促进GIS信息共享有多种途径, 其中之一是Web系统架构使信息通过出租或托管服务方式更容易访问GIS应用;同时, 可以通过技术方式实现地理空间信息公开化、半公开化或私有化, 保证信息的共享安全;对于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Web GIS) 来说, 最大的障碍就是建立和管理服务器, 采用云计算技术通过一系列的方式使其变得容易, 可以利用云计算方式作为托管环境、搭建并管理传统企业级服务器和服务, 或作为服务器的虚拟数据中心。可以说, 云计算服务降低了GIS使用的门槛, 它允许利用像Azure框架的扩展性建立新的轻量化的服务, 因此可以从客户端通过Web方式更加容易来管理和服务。
3、云计算技术支持下的地理空间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地理空间信息是国家重要战略信息资源, 其在政府管理决策、新兴产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政府管理决策科学化、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信息化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 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对权威、可靠的地理空间信息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 迫切要求实现全国多尺度、多类型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在线服务。因此, 地理空间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将是今后国家测绘部门重点发展建设的一个方向。
国家提出的地理空间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简称“公共服务平台”) 建设的总目标:到2015年, 建立较为完善的公共地理信息数据体系, 建立“一站式”在线地理信息协同服务机制;建立与土地、交通、林业、水利、民政、公安等部门互联互通, 形成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交换机制;最终建成基于电子政务内、外网的网络化运行环境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为政府宏观决策、国家应急管理、社会公益服务提供在线地图与地理信息服务, 全面提升信息化条件下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是一个技术复杂、涉及面广、周期较长的超大型地理信息工程, 也是一个多样用户参与、使用多种技术环境、包括多数据源的, 建立多样应用的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平台采用三级分布结构的服务模式 (见图1) 和三层技术模式 (见图2) 。
公共服务平台由主节点、分节点和信息基地构成, 主节点、分节点和信息基地分别依托国家、省区市、市县的三级地理信息服务机构, 各级节点分别管理不同比例尺级别的数据, 节点间通过电子政务内/外网实现纵横互联互通, 在云硬件、云软件和云服务的技术支持下, 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提供应用服务。
数据是地理空间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血液和基础, 如何保证信息平台连续不断的运行、保护信息平台中最宝贵的数据资产, 将地理空间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稳定发展的关键。根据数据保密性要求, 公共服务平台网络系统分为涉密广域网和非涉密广域网, 其中涉密广域网利用电子政务内网实现涉密地理信息交换与共享, 构成测绘业务网;非涉密广域网利用电子政务外网以及互联网实现非涉密地理信息交换与共享。公共服务平台对外的空间基础信息数据交换共享, 除了特殊的需要外, 要尽量避免直接暴露数据自身, 利用云计算技术模式可以大大提高数据的安全保密性。
随着公共服务平台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关键业务与数据集中于平台网络系统中, 需要提供一个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的地理空间信息服务网络;但是, 网络系统无时无刻不受到来自自然灾害、人为因素和技术因素等各方面的破坏和侵袭。采用云计算技术能够快捷方便地实现数据灾难备份和恢复功能, 大大地提高数据的安全性。
4、结语
目前, 云计算技术思想已在Esri公司的Arc GIS Online、Super Map公司的Super Map SGS、Google公司的Google Earth等Web GIS应用系统中初步采用, 服务效率良好。随着云计算技术在地理空间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中的深入应用, 我国GIS的应用服务和行业发展必将更加繁荣。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不断深入, 地理信息系统 (GIS) 软件已在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中得到广泛地应用, 这些GIS软件虽在功能和应用的方式上存在差异, 但其基本共性都是需要海量的地理空间数据支持作为其应用基础, 因此地理空间信息互联共享已是大势所趋。面对海量地理空间信息存储调用和分析计算所带来的GIS软硬件压力和应用服务挑战, 云计算技术思想为地理空间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解决思路。
近两年来,随着需求爆发式的增长和移动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测绘地理信息呈现出四个新的特点和趋势。
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四个特点
一是地理信息重要性得到极大提升。我们现在进入了一个信息化时代,一个大数据时代。在这个时代崇尚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来评价。数据被视为科学的度量、知识的来源。
在古代我们会要求我们的决策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美国科学家提出来“除了上帝,任何人必须用数据来说话”。可见数据在现在这样一个大数据时代,它的重要意义得到了空前提升。地理空间的思维方式,地理信息技术作为准确掌握国情国力的科学手段,成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
二是移动互联时代地理位置至关重要。我们已经很快跨越了互联网时代进入了移动互联时代,这个时代的特点对象是移动的,那么对移动的对象进行管理提供服务,必须要适时掌握地理位置,这位整个测绘地理事业发展带来了极佳的契机。
三是科技进步催生全民测绘时代。以前做测绘需要专业的设备、人员,而现在我们可以很容易的从互联网上获得基础数据源,比如可以通过谷歌、天地图获得很多基础信息,而处理工具和软件也变得越来越简单,像智能手机会提供很多软件,像扫街车扫过以后会获得整个街面三维各方面的信息,现在技术的进步和更加开放的 数据政策改变我们的制图方式,而地图的内容从原来的按照标准规范生产到现在我们讲究按需服务,根据需求绘图,在这样一个时代所有的人都可以是测绘人,所有的人都自觉不自觉的做一些测绘地理信息方面的工作。
四是地理信息服务普世化。我们每一个人每天在不知不觉中使用测绘地理信息的一些服务,有时候我们甚至感觉是被服务。现在我们手机里都会有地图,出行的时候会上互联网查询地图,要到某一个地方去会做导航,地理信息的服务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甚至是一个标配,在现在电子商务普及的情况下,地图成为移动互联的入口。比如某人回到家乡,想见见同学,晚上想一起吃饭,打开电脑会搜索相应的餐馆,进入一个地图服务的界面,它会显示哪些类型的餐馆,大概在什么位置,选择好其中一个餐馆可以通过这样一个入口,去了解这样一个餐馆环境以及价外方面的信息,然后把这个界面的信息连同餐馆的信息发给同学,那么他们收到信息以后,一方面他们同样可以了解餐馆的情况,而且同时这个地图会直接导航他们到达要聚会的餐馆,可以说在整个活动期间地图是一个入口,也是穿起整个这个行为的非常重要的一条线。地理信息这样一种服务,这样一种技术,已经和我们的生活方式完全融合在一起。
普世化的理论分析
用钱学森地理科学的理论来阐述地理的价值分为四个层面:技术层面、应用层面、理论层面和哲学层面。
从技术层面来说我们会运用到地理信息方面的一些技术,我们会采集到一些数据,提供这些数据的服务。在往上走,我们用这样的数据和技术来提高生产力,来服务工作生活,就会做一些应用,应用于城乡规划,工程建设、城市管理等,把我们的服务上升到一个应用的层面,
慢慢的,光有这样单独的技术层面、应用层面的这种价值还不够,我们应充分利用地理信息背后蕴含的知识在整合经济、社会、人文方面的信息,用它来分析整个人地关系,来促进整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上升到一个理论层面,最终上升到一个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甚至发展世界这样一个哲学层面,这样地理的价值在这两个层面得到最大程度彰显。
以前我们测绘地理信息的价值更多的停留在技术和应用层面,而现在我们应该往理论和哲学层面去跨越,正像乔布斯所说的科技只有与人文联姻才能歌唱,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我理解的也是这样,如果我们只是满足提供一些基础的数据和简单的业务应用。我们始终停留在技术和应用的层面,我们要进入到国家经济建设的前台,我们要直接提供服务的话,我们必须要上升到理论和哲学的层面,现在从国际上来说提出了最高的目标提供地理设计服务,最初原始社会的时候提供的是一种定位的服务,这种服务是在地图以下的信息和服务,慢慢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提供的是地图服务,把地图上的信息提供出去,服务各个方面的建设,最终我们要提供地理设计服务,要把地图之上的更多信息做深的挖掘,上升到理论和哲学的层面的服务。什么是地理设计服务,从原来的掌握地球表层各种空间信息描述的方法,提升为掌握地球表层自然人文现象或事物的空间分布特性及其运行规律与机理的方法,并能提供规律性的解决之道。地理服务的出现有它的时代背景,以前我们做决策的很多时候基于人的经验和理性,人的经验和理性是有限的。现在进入到一个大数据时代,我们利用这些数据和科学的手段来辅助决策,一定是可以极大的扩大人的理性范围来提高决策的质量,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在全球尤其是发达国家数据科学家开始与社会科学家合作,也就是说科技与人文联姻来共同解决这些复杂的经济社会、资源、人口、环境、灾害方面的复杂问题。
三个新趋势
一是地理信息的价值空前膨胀。我们要深挖地理信息背后一些知识发现,深挖其中的隐含价值,这个会成为推动整个行业飞速发展的引擎,正因为地理信息价值在不断彰显,向微软、亚马逊、苹果、阿里巴巴才会进入到这样一个行业,开始为这个行业提供相应服务。
二是地理信息生产与服务提供者从专业走向大众,数据采集与运营服务会慢慢分离,专门从事数据采集成为整个产业链的最上层专业公司,很多运营商会在整个产业中下游不断涌现。另外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飞速发展,有很多自发性数据采集,像众包、UGC( User Generated Content )的方式成为一种趋势。众包是在互联网上新出现的概念和服务,比如有人想绘一张图,全球宝马汽车分布图,做这样的工作靠某一个机构某一个人会非常困难,现在有了互联网会变得非常容易,只要在互联网上发出这样一项需求,就可以用很便宜的价格甚至是免费的价格,利用成千上万互联网用户的积极性获取到所需要的信息,现在这种众包的方式正在逐步走向实用 数据获取和数据采集。 地理围栏技术也在不断发展,这都是在移动互联时代出现的新技术地理围栏,就是用地理位置圈出一个范围,推送一些信息和精准的服务可能你的手机上会收到商圈里哪个商场在促销,类似于这些很精准的信息车联网发展也很快,车联网就是把车与车之间建立关联,把车与你生活的各个方面关联起来,举个例子,我们开车去一个地方,想知道实时天气怎么样,如果车在车联网里面,前面行路的车雨刷器会根据使用频率来判断是否下雨,然后反馈给你。
三是地理信息服务的边界不断扩展。我们以前提供的是以二维为主的一些数据,而现在我们的地理信息产品开始转向三维甚至是四维,因为在移动互联时代,我们有必加上时间这个维度。
首先,地理信息服务会从静态走向动态,比如我们以前只提供一个地图,告诉你某个地方怎么去就可以了,现在这样的要求已经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了,需要加入实时的路况等动态信息。
其次,地理信息服务从显形走向隐形,比如现在比较流行的嘀嘀打车等O2O服务,大众不会明显感觉到时地理信息服务,很多的服务走向了隐形,但是与此同时,地理信息服务的作用从幕后走向了前台。随着地理信息普查工作的开展,地理信息服务不仅仅是一个基础性的工作用来辅助决策,而是会越来越多地直接参与到决策中来。地理信息服务从间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直接走到了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第三,地理信息服务从独立走向了融合。以前一个单位或者部门就能独立提供相关的测绘服务,而现在的地理信息服务需要很多部门协作才能完成。
最后,地理信息服务从贫信息走向富信息。以前的一张地图产品承载的信息有限,而现在能够获取三维坐标、空间关系等等很多信息。
总之,地理信息产业更加与科学决策、社会民生密切相连,整个事业跨界发展,产业链条在不断延伸,事业的边际越来越模糊。
(作者系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本文根据作者在6月27日举行的测绘地理信息形势报告会上的讲话整理,有删节)
为了加强信息化平台的使用管理,充分发挥信息平台的功能和作用,实现县、校分级管理,提升教育教学效率,提高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特制定此使用管理制度。
1、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导主任、信息中心主任为成员的教育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学校信息化工作的决策、责任落实,具体规划、操作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建设、管理工作。要分工明确,保持正常运转,定期专题研究工作,有会议记录。
2、学校要建立健全针对教育信息化方面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和条例等。做到制度上墙,执行制度有具体措施,各项制度执行情况有记录、有检查、有评价,反映成果的相关管理文档完备。要求相关管理文档齐全,并有相应的激励机制。
3、学校要加强对计算机网络中心、计算机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语音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报告厅等信息技术环境和设备的管理与维护。要落实专人管理,制度健全,责任到人。要做到设备使用有记录、有维护,完好率保证在90% 以上。
4、学校要落实专人负责网络管理,做到各种安全措施有效,能保证学校信息化环境的正常有效运行。(1)有校园信息网络设备安全使用规章,防火防盗等设施齐备。
(2)网络管理人员要做到网络安全和防病毒等软件能有效运行,更新及时。
(3)制订校园网络信息过滤措施,不良信息的隔离措施安全有效。
(4)学校的密码管理规范,管理人员要定期修改各管理密码并上报变更信息。
(5)学校有严格的上报制度,信息技术故障或事故能在规定时间上报学校领导。
(6)为保证**县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的安全使用,所有中小学必须以最低10M以上的中国电信光纤接入,从而经由县教育化信息平台实现县内校际互联互通,并互联因特网,各学校均不允许采用其它的Internet接入。
_________短信息服务是由_________网的网站所有者_________有限公司(以下简称_________网)与_________通讯运营商联合为手机用户推出的短信息定制及短信息点播服务业务(以下简称“短信息服务”)。
2.服务对象
成为_________网短信息服务的正式用户,应具备以下条件:
(1)是与_________网合作提供短信息服务的_________通讯运营商的合法手机用户;
(2)该_________通讯运营商已经同意并实际能够为其提供短信息服务;
(3)完全同意此《_________网短信息服务条款》;
(4)完成_________网短信息服务的相关注册程序。
3.特别提示
_________网将根据实际情况推出各种短信息服务,用户在订购_________网提供的短信息服务之前,应当确认自己的手机能够正常接收和显示短信息。如因用户手机问题而不能正常接收和显示_________网发送的短信息的,_________网不承担任何责任。因_________网的原因造成用户手机不能正常接受和显示所订购的_________网短信息服务的,_________网应承担相应责任。
用户应妥善保管自己的手机,如用户的手机被他人借用或盗用,借用人或盗用人利用用户手机订购和使用_________网短信息服务所产生的全部费用需由用户承担。对于因此而给用户造成的任何损失,用户应当追究借用人或盗用人的责任,_________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出国并使用国际漫游服务时,如用户未取消已定制的短信息服务,或者在国际漫游状态下继续使用短信息点播服务,由此引发的国际通信费用仍需由用户承担。
4.计费和缴费
_________网为用户提供有偿短信息服务,用户应为其使用的短信息服务支付费用。具体的价格及收费的方式将标明在相应的页面上,用户根据需要选择。用户在选择的同时代表着同意为接受所选短信息服务而向_________网支付标明的费用。
用户同意上述费用由为其提供服务的_________通讯运营商为_________网代收,并且在用户向其_________通讯运营商交纳的各项费用中优先扣缴。
5.服务内容的变更、中断和结束
_________网提供短信息服务需取决于_________网与_________通讯运营商之间的合作,如_________网与_________通讯运营商之间的合作终止,_________网对短信息服务的提供也随之终止。
用户可随时根据实际情况停止使用_________网提供的一项或多项短信息服务,也可以取消其已定制的短信息服务。但是用户应当按照其在定制短信息服务时相应页面上明示的计费及收费方式就_________网已经向其提供的短信息服务向_________网支付相应的短信息服务费用。
用户的行为应符合_________网服务条款的要求,如果用户违背了服务条款的规定,_________网有权中断对其提供短信息服务。
结束用户短信息服务后,用户使用短信息服务的权利立即中止。从即时起,用户没有权利,_________网也没有义务传送任何未处理的信息或未完成的短信息服务给用户或第三方。
用户在运营商处注销短信息服务时,请同时在_________网注销短信息服务,否则产生的相应费用由用户承担,_________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6.用户隐私
尊重用户个人隐私是_________网的一项基本政策。除法律法规明文规定或政府部门要求必须公开、透露的情形,_________网有义务不予公开、编辑或透露用户的注册资料及其它保存在_________网中的非公开内容。
7.用户安全
用户成为_________网短信息服务的合法用户后,即可使用其注册用户名和密码访问和使用_________网短信息服务系统。用户需对以其用户名进行的所有活动和事件负责。
用户可随时根据需要改变自己的密码。用户应对其密码严格保密,用户若发现任何非法使用用户名或存在安全漏洞的情况,请立即通知_________网。
因_________网的原因造成用户密码、账号泄露并造成用户损失的,应负赔偿责任。是否属于_________网的原因造成,由_________网承担举证责任。
8.用户责任
用户在使用_________网提供的短信息服务时应保证:
(1)遵守中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2)不利用短信息服务进行任何非法活动。
(3)不干扰短信息服务的正常进行。
(4)遵守所有与使用短信息服务有关的网络协议、规定、程序和惯例。
用户不得传输任何非法的、骚扰性的、中伤他人的、辱骂性的、恐吓性的、伤害性的、庸俗的、淫秽的信息,不得传输任何教唆他人构成犯罪行为的信息;不得传输涉及国家安全的信息;也不得传输任何不符合所在地法律、法规和国际通行惯例的信息,如发现用户违反此规定,_________网有权随时删除该等信息或采取其他合理措施。
用户需对自己在网上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用户若利用_________网提供的短信息服务散布和传播反动、色情或其他任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信息,或进行其他任何非法活动,_________网的系统记录有可能作为用户违反法律的证据。
9.赔偿
如因_________网的过错,导致用户接收到错误的信息并支付了不应支付的短信费用,经查实,_________网将赔偿用户相当于不应支付的短信费用2倍的赔偿。赔偿的方式为现金赔偿或免费提供相当于应赔偿金额的额外服务,具体赔偿方式由用户自行选择。
如因用户违反本服务条款中的规定而给_________网造成任何损失,用户应赔偿_________网因此遭受的损失,包括但不限于_________网为此支出的律师费用及损害补偿费用等。10.有限责任
_________网对非由_________网的过错行为直接造成的损害不承担责任。这些损害可能来自:不正当使用短信息服务,在网上购买第三方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在网上进行交易或用户传送的信息丢失。
短信息服务是_________网与电信运营商合作推出的服务,如果因为电信运营商的网关或其他问题造成用户短信息不能成功传送的,_________网应首先承担责任,不得因技术原因或运营商原因推卸责任,其内部责任的分担不影响其对外承担责任。
11.条款变更
_________网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以其他方式通知用户。如果用户不接受服务条款的修改,可以随时停止使用_________网的短信息服务,并可以取消其已定制的短信息服务。如果用户继续享用短信息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
12.通告
所有发给用户的通告均应通过在_________网重要页面的公告或通过电子邮件或常规的信件传送。服务条款的修改、服务变更、或其它重要事件的通告均以此形式进行。
13.法律适用
本服务条款的效力和解释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用户和_________网一致同意服从中国法院的管辖。如_________网服务条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则这些条款将完全按法律规定重新解释,而其它条款则依旧保持对用户产生法律效力和影响。
14.意见及建议
用户对服务之任何部分或本服务条款的任何部分之意见及建议均可通过用户服务部门与_________网联系,具体联系方式如下:_________。
网站(盖章):_________用户(签字):_________
负责人(签字):__________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荐阅读: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06-10
智慧城市地理信息09-27
测绘地理信息项目简介06-07
地理信息系统作业答案11-28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07-03
中科院地理信息系统09-10
地理信息系统教学设计11-10
招商引资地理信息平台12-08
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初探10-05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知名企业介绍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