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急预案
目录
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 科室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3 科室紧急意外情况应对预案………………………………………………… 4 科室紧急疏散病人流程……………………………………………………… 5 紧急风险预案………………………………………………………………… 6 在使用呼吸机过程中突遇断电的应急预案………………………………… 7 住院患者发生猝死的应急预案……………………………………………… 8 住院患者发生误吸时的风险预案……………………………………………10 药物引起的过敏性休克风险预案……………………………………………12 住院患者化疗药物出现外渗的风险预案……………………………………14 住院患者出现躁动时的应急预案……………………………………………16 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精神症状的预案………………………………………17 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摔伤的紧急处理………………………………………19 住院患者发生坠床的风险预案………………………………………………20 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抢救预案……………………………………………21 消防紧急疏散患者风险预案…………………………………………………23 消防紧急疏散程序……………………………………………………………24 意外伤害感染风险预案………………………………………………………25 抢救及特殊事件报告处理制度………………………………………………26 抢救及特殊事件报告表………………………………………………………28 患者突发病情变化时的应急程序……………………………………………29 发生患者外出或外出不归时的应急程序……………………………………30 患者有自杀倾向时的应急程序………………………………………………31 患者自杀后的应急程序………………………………………………………32 停水和突然停水的应急程序…………………………………………………33 泛水的应急程序………………………………………………………………34 停电或突然停电的应急程序…………………………………………………35 失窃的应急程序………………………………………………………………36 遇暴徒的应急程序……………………………………………………………37 地震的应急程序………………………………………………………………38 住院患者发生输血、输液反应时的应急程序………………………………39 医务人员遭受感染后紧急处理程序…………………………………………40 医院遭受感染登记表…………………………………………………………42 医院员工遭受医疗锐气伤登记表……………………………………………43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常规与流程………………………………………………46 科室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意外情况的应对预案……………………………48 患者输液过程中管路脱开或脱出应急预案…………………………………49 使用呼吸机过程中气管插管脱出预案………………………………………50 科室紧急意外应对小组名单…………………………………………………51
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第一章:总则
1.科室全体员工必须熟悉科内紧急呼叫体系,并熟悉如何启动紧急呼叫体系。
2.科室全体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心血管系统常见急症的诊疗常规和心肺复苏术。
3.遇到紧急事件时,首先呼叫主治/二线值班医生,必要时呼叫三线值班医生和科室负责人。
4.遇到突发安全事件时,如突发火灾等,首先与相关职能科室及院总值班和二线、三线值班医生联系。同时启动灾难救助系统,如灭火器、119电话等,而且要将突发事件的情况向各病区负责人和科主任报告。
5.遇到治安事件时,一方面与二线、三线值班医生联系,另一方面与院总值班、保卫处等单位联系,以防事态扩大,造成不安全后果。
6.当遇到紧急事件,院内抽调我科一线值班医生时,分别由二线、三线值班医生依次替代下级医师值班,并将情况向相应病区负责人和科主任汇报,以便工作安排。
第二章:科室关于紧急事件处理预案的实施
1.全科医务人员应熟悉关于启动应急呼叫体系的规定。2.科内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预案实施的监督工作。3.科室关于启动应急呼叫体系的规定:
(1)正常上班时间(周一至周六白天)内,病区每天都要有主治医师在病房值班,一位副主任医师或主任医师在医院听班,离开病房时,要说明去向及联系方式,以便急危重病人诊治或抢救时联系。当接到呼叫后应尽快赶回病房指导抢救工作。
无论何时,当第一目击者发现病人病情变化时,病区医生应就近进入病房进行抢救,并由另外一位医护人员尽快通知上级医师来指导和参加抢救工作。
(2)夜间和节假日期间,二线医生负责病区的查房工作。当遇到疑难病例或特殊病人时,要请示三线值班医生,特别重要的要请示科主任。
(3)任何时间(包括夜间和节假日)各病区病人发生特殊变化时,一线医生在抢救病人的同时,除呼叫主治医师(白天工作时间)、二线或三线(夜间、节假日)参与抢救外,还要及时与高级职称医师联系,并通报相应病区负责人。必要时通知科主任。
(4)对于手术后,病人病情发生特殊变化或发生重要并发症时,必须通知科室相关高级职称医师,由他们参加指导抢救工作。
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本预案为预防和应对在骨科发生火灾或意外突发事件而设 1.安全第一,以防万一。
安全包括:水灾、意外伤害、偷盗、被不法分子攻击和医疗护理安全等。2.要在全科形成人人知道安全的重要性,自觉维护安全的意识和氛围。3.对骨科各个通道、路口、走廊、门等均要认真检查,确保畅通无阻。4.要经常检查电源开关、插座、接线板、医疗仪器的插销、电灯开关等有无破损,防患于未然。
5.对吸烟病人家属要及时劝止,禁止在病房走廊吸烟。
6.禁止工作人员在值班室或工作场所吸烟,更不能将烟头放在废纸篓中,一经发现罚款200元。
7.灭火器、消防栓要人人会用。
8.如一旦发生火灾,医护人员要沉着冷静,首先要考虑患者安全转移,然后再考虑自觉。
9.如一旦发生火灾,如电线有火,先要拉闸断电,用灭火器并报警,及时有序的转运病人。
10.如一旦发生火灾,要及时用硬物砸破玻璃,用绳索从楼上转移到楼外。如不能及时转移要用湿布堵住口鼻,头低或匍匐向外转移。11.不得以任何理由置病人和他人不顾而逃离现场。12.安全负责到人到岗位,谁的岗位谁负责。
紧急意外情况应对预案
1.成立科室意外情况应对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住院医师、值班医师、护士参加,负责骨科紧急意外情况的处理。
2.明确紧急疏散通道,并保持通畅。明确紧急意外事件的应对物品,保证正常使用状态。
3.对于科内出现的小范围的紧急意外情况,如:病人出现输血反应、意外跌倒,心脑血管意外、药物过敏等由总住院医师带领值班医生、护士进行处理。并请相关科室协助处理。并通知科主任、护士长。
4.对于科内出现的大规模的紧急意外情况,如:病房出现传染病、食物中毒、突发的火灾等由科主任、护士长带领全科的医护人员组织紧急救治,同时通知医院相关科室,请求协助处理。
5.对于科内出现医疗纠纷,首先由总住院医师负责接待,并组织相关人员参与,同时报告科主任,保持科内的正常医疗秩序。
紧急疏散病人流程
按《消防紧急疏散患者风险预案》
疏散时机:在发生地震、大型火灾等必须转移病人时。上报制度:疏散的同时立即上报科主任、护士长、院总值班。疏散组织:值班医师、值班护士立即有序组织疏散。疏散路径:沿东侧楼梯和西侧楼梯向外疏散。疏散方法:
1.能动的患者由护士指导,沿疏散路径撤离现场,不能动的患者,医护人员可将患者放入大单内搬运。
2.报警:遇火灾时,医务人员应立即用灭火器灭火。如火势较大,立即报警,火警电话119.3.工作人员要求:所有医务人员立即到岗,不可擅离职守,自己逃脱,置患者生命安危于不顾。
在使用呼吸机过程中突遇断电的应急预案
在住院患者使用呼吸机过程中,如果突然遇到意外停电、跳闸等紧急情况时,医护人员应采取措施,以保护患者使用呼吸机的安全。
1.值班护士应熟知本病房、本班次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当发生突然停电时,护士应携带简易呼吸器到患者床前,同时通知值班医生看患者,观察患者面色、呼吸、心率、意识及呼吸机工作情况。
2.当呼吸机不能正常工作时,护士应立即停止应用呼吸机,迅速将简易呼吸器与患者呼吸道相连,用人工呼吸的方法调整患者呼吸;如果患者自主呼吸良好,应给与鼻导管吸氧;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面色、意识等情况。
3.一部分呼吸机带有蓄电池,在平日应定期充电,使蓄电池始终处于饱和状态,以保证在出现突发情况时能够正常运行。医务人员应定期查看呼吸机蓄电池充电情况、呼吸机能否正常工作以及患者生命体征有无变化。长期备用一台呼吸机以供使用。
4.立即与有关部门联系,迅速采取各种措施,尽快恢复通电。
5.停电期间,本病区医生、护士不得离开患者,以便随时处理紧急情况。6.医务人员应遵医嘱给与患者药物治疗。
7.来电后,遵医嘱根据患者情况调整呼吸机参数,重新将呼吸机与患者人工气道连接。
8.医务人员将停电经过及患者生命体征准确记录于病历中。
为确保吉沙水电站的工作和生活秩序,维护好项目部内部和地方群众的关系,确保吉沙大坝项目部不发生项目部内部职工外协施工队人员因喝酒或工作中发生争执而引起的突发事件,不发生重大治安事件和安全生产事故,不发生重、特大倒盗等刑事案件。
2 应急预案的工作方法
2.1 建立基层信息员制
各部门(如项目部办公室、经营部生产技术部、质安部、机物部施工队)的第一负责人为本部门的信息员。项目部各部室、队、厂、外协施工队的各第一负责人,要与项目部党组织保持一致,及时准确的提供基层的情况,对个别喜欢喝酒闹事,工作责任心差,不务正业的个别人员做到了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健全完善各种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实行对事不对人的政策,平时多做思想工作,在具体处理群众的疑难问题时,不以武断和强迫执行,做到了事前信息反应灵敏,事中做到依法及时,稳妥处置,事后做到跟踪、督办落实,让当事人心服口服,化干戈为玉帛,体现现代信息在突发事件的作用和地位。
2.2 处理各种关系的原则
2.2.1 地方政府、当地群众和项目部的关系
葛洲坝云南吉沙项目部地处云南迪庆藏族自治洲,属于少数民族地区。而地方关系是施工企业项目经营管理实施的一个特殊外部环境。不论是地方政府、还是当地百姓,均给予了足够的尊重。关系处理的好则工作便能顺利展开,否则,后患无穷,许多工程的滞后,起因一开始是征地移民工作受阻,人员、设备不能动工,受损失的还是施工企业,不仅固定成本增加,而且到头来,业主的刚性工期目标逼迫我们突击会战赶工期,陡然增加了施工企业的流动成本。总之,与地方政府或百姓打交道要把握两个原则:一是要足够尊重,在力所能及“财”所能及的范围内予以必要的帮助;二是不宜参予太多,角色错位,以慈善扶贫为己任,避使对方受到利益驱使胃口越来越大。
2.2.2 业主、监理和设计的关系
几方关系是指业主、监理、设计和地方,四方关系是施工企业项目经营管理的外部环境。业主是项目工程经营的管理核心,施工企业就是为业主打工的,把业主交办的事情做好,按照合同的规定实现既定的目标,确认和处理这层关系极为重要。理性的业主当然会考虑承包商的经济利益,聪明的承包商也会千方百计地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有了良好的关系,双方就可以互相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体谅对方困难,替对方排忧解难;关系恶化,对双方均不利,承包商不仅得不到现实的经济利益,而且祸及今后将丢掉一片市场;业主也会因为目标无法实现而蒙受损失。
良好的经营关系是建立在彼此平等的基础上的,人格、法律地位上的双方完全平等。但在目前的形式下,体现在合同双方的约束上,承包商和业主往往是不公平的,承包商要求的公平,只能随着相互的接触增加,其智慧水平及履约能力得到业主认可之后才能得以真正实现。
良好的经营关系最终体现在相互的帮助和支持上。处处退让无法实现承包商的利益,骄横跋扈只会使业主厌恶,正常的态度是不卑不亢,处事有理、有利、有节,对业主的工作予以支持和配合,这是我们交朋友的最基本的出发点,也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与监理、设计处理好关系非常重要,各自所处的位置不同,要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考虑问题,不要强求别人做超原则之外的事,要尊重对方的职业道德。在原则的弹性空间内谋取承包商正当的最大利益,则又是为人之正道,立企之大道。
2.2.3 项目部内部的关系
在处理项目部内部各种突发事件时,均按照可教不可聚,可解不可结,可顺不可激的原则,以生产大局为前提,做到谈清问题,讲明政策,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尽快劝返,防止矛盾激化。
3 应急预案预防和处置的工作措施
首先建立信息收集报告制度,坚持纵向到底,深入基层的每个班、组每个人,横向加强各部门的信息反馈制度,多渠道的收集来自基层群众的呼声和建议。对一些涉及政策性、深层次内幕性、预警性的情报信息,均加强收集、反馈,特别是对已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和群众性事件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向项目部经理、书记汇报不得瞒报漏报。
各部门队、厂、施工队要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大力开展经常性的不稳定因素排查,及时准确地掌握生产、生活中可能发生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切实做到摸底清,情况明,并做到及时归口处理解决,积极化解。
坚持对各部门队、厂、施工队“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对项目部门存在的历史问题和遗留问题,均建立了专项档案,充分发挥党、政、工、团的领导作用,实行“包、保”责任制,采取“一个问题、一个领导、一个专班、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办法,对处理不了的问题,及时建立登记、查办、督办、结案、反馈机制,减少无理取闹的事件,及时化解矛盾。
4 应急预案中项目部的领导责任
对突发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项目部责任领导第一时间到事发现场,迅速判明引发问题(事件)的主要原因;了解参与人员的人数、组织者和时间的性质及可能危害的程度。及时召集时间相关单位及部门负责人,研究提出处置工作意见,通报事件情况,提出具体工作要求;组织有关单位按隶属关系,劝返本单位人员。
维护吉沙水电站大坝现场及周围交通、治安秩序,对个别别有用心的组织者和事件中的极端闹事者依法采取控制措施;配合公安部门组织开展事件中的取证工作,保证事后处理证据到位;对事件中的违法犯罪人员会同公安部门依法给予坚决的打击处理。同时及时开展宣传教育和疏导工作,分析事件起因和职工群众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宣传法律、法规和政策,引导职工群众依法、依规通过正确渠道反映问题,组织开展事件调查研究。
认真做好落实处理工作,督促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认真落实现场处置领导小组的工作指令;督促相关单位和部门对事件跟踪调查研究,有效防止事件重复发生。
5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的取证分析责任制
分析原因,认真整改。认真剖析发生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原因,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意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工作预案,提高预防和处置能力。对因防范不力和处置失当,致使矛盾激化,引发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在查清原因的基础上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防范控制,防止反复。对于职工群众反映的合理要求和事件处置过程明确的处理事项,按照政策和法规及时解决兑现;对可能导致突发事件或群体性事件反复的不安定因素,均采取积极措施予以控制、化解,坚持做好日常防范控制工作,建立信息联络机制,各单位、各部门加强信息沟通,落实信息报告制度,做到其动我知,未动先知,牢牢把握稳定工作的主动权。
依法处置,震慑犯罪。对于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中的违法犯罪人员,要发动群众检举揭发,配合公安部门适时打击处理,要教育群众正确行使民主权利,依法按照正常渠道反映意见和要求,严格遵守法律法规。
6项目部预防处置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工作要求与纪律
各单位、各部门均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既分工负责,又加强了协作,分工不分家,形成了现场处置工作合力。
严格责任追究及奖惩。对提供重大信息或在预防、处置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中有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项目部本单位均给予奖励;对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有关单位责任人和处理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中有失职、渎职人员,项目部的信访工作机构依照项目部有关文件规定对其提出给予党纪、行政处分的建议。
建立、健全基层处置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应急机制。项目部的各单位均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处置预案,建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快速处置,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确保事件发生后能及时启动,有效控制局面。
凡重大节庆活动和敏感时期,项目部各单位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均坚守岗位,履行稳定工作责任。落实好领导24小时值班制度,当遇有特殊情况能及时逐级上报,做到了现场处置专班和工作组成员在节庆期间敏感时间的通讯联络畅通随时待命。
参考文献
[1]闪淳昌.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的探讨.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5,1(2):24~26
关键词:群体性;领导干部;社会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84-02
当前,群体性突发事件在我国处于多发、高发态势。群体性突发事件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解决,就会极大影响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影响社会和谐,甚至危及党的执政基础。因此,正确预防、应对群体性事件,就成了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近年来各地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经验教训表明,正确预防、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应该抓好以下六个要点。
一、正确预防和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必须立足于一个“早”字
早发现、早报告、早准备、早处置是预防和应对一切突发事件的根本原则。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处置也是一样,必须做到“早”字当头,切忌使星星之火造成燎原之势。群体性突发事件看起来表现为一种突发状况,实际上任何群体性突发事件都有一个矛盾积累的过程,都有一个从孕育到爆发的阶段。并且,群体性突发事件在爆发以前都有一些苗头性的征兆。正确及时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最关键的就是要对一些苗头性的征兆及时捕捉和发现。这就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建立矛盾排查机制,有专门的机构、专门人员从事矛盾排查工作。一旦发现一些苗头性的矛盾和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和研判,弄清矛盾发展动向,看看这些矛盾是否是可控的,是不是能够及时得到解决,是不是可能会引起群体性突发事件。如果这些矛盾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并且可能会引发群体性事件,有关机构和人员就应该及时上报有关部门。有关部门在接到报告后,应该及时进行协调,一方面督促有关部门及时进行处理解决,另一方面必须早作准备,形成应急预案,以备不时之需。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不是所有矛盾都能及时化解,有些可能会演化为群体性事件,在此情况下,有关部门必须采取果断措施,正确加以应对,使之及早得到解决,切忌对这些矛盾视而不见,或者采取“拖”字诀,把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最终形成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总之,早发现、早报告、早准备、早处置是应对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基本原则,只有坚持这一原则才能把矛盾及时解决或者使之控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之内,防止其演化成为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
二、对引起群体性事件的矛盾判断和处置要做到一个“准”字
群体性事件往往是由利益纠葛引起的,所以对引起群体性事件的矛盾必须进行准确把握和判断,并在此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在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中不断前进的过程,就是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实际上,应对和处置群体性事件,就是一个判断和把握社会矛盾、解决和消除社会矛盾的过程。而判断和把握社会矛盾、解决和消除社会矛盾就如同中医看病,必须要望闻问切,找到病根和病因,根据矛盾性质对症下药。其实,社会矛盾无非就是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目前引起群体性事件的社会矛盾大多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人民内部矛盾要用协商调解、法律诉讼等方法去解决。如果对引起群体性事件的矛盾性质一开始就做出错误判断,认为是“黑恶势力”在作怪,是治安案件、刑事案件,那就会动用国家机器去解决。可见对矛盾性质的准确判断和把握是采取什么措施应对群体性事件的根本前提,只有准确把握其矛盾性质,才能找到应对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根本方法。
三、预防和应对群体性事件、化解社会矛盾必须坚持一个“公”字
任何社会矛盾的解决如果失去了公平公正,也就失去了解决问题的基本前提,失去了老百姓的信任。化解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是政府的当然职责,也是老百姓的期盼。老百姓在遇到问题,产生纠纷以后往往把解决问题的希望寄托在政府的身上,并通过各种途径向政府提出自己的诉求,作为政府部门和有关人员在解决群众诉求时必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了解情况,正确站位,依法依理,不偏不倚,找到平衡解决纠纷的路子。如果政府不能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解决问题,明显偏袒一方,就会使老百姓失去对政府的信任,使老百姓产生与政府的对立情绪,甚至导致老百姓以极端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从而引发群体性事件。所以,面对任何利益纠纷,政府必须站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加以解决。只有公平公正,才能明辨是非,只有明辨是非,老百姓才会对政府产生信任,只有老百姓信任政府,才会依靠政府理性解决问题,避免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产生。
四、预防和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应该坚持一个“法”字
依法治国是我国根本的治国方略,依法行政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依靠法律解决社会纠纷是化解矛盾最优良、最权威方式。很多群体性事件是由利益纠纷引起的,对于有利益纠纷引起的民事纠纷,如果当事人双方不能加以解决,可能演化成为不良的社会事件,政府应该及时适当介入,给双方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并且要本着公平公正自愿的原则,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进行调解,对确实不能调解的,应该告知当事人,引导、督促当事人通过诉讼程序依法解决。对于已经爆发的群体性事件,政府必须及时依法进行处置。最关键的是在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爆发后,要打破参与群众法不责众、浑水摸鱼的侥幸心态。一方面要化解群众积怨,满足群众合法诉求;另一方面要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引导群众依法办事、依法维权。对于在群体性事件中的违法犯罪行为,尤其挑动闹事、打砸抢等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的骨干分子要坚决打击,对于参与群众要进行法制教育,使之认识到其错误所在,对于可处罚可不处罚的要进行训诫,责令具结悔过,以维护法律尊严,达到教育群众之目的。
五、群体性事件的应对和处置要讲究一个“稳”字
要把防止矛盾激化作为应对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一个重要原则。一方面,在群体性事件孕育和发生时,群众情绪一般都比较激动,不好控制,这就要求在做群众工作时必须沉下心来,换位思考,耐心细致的做群众思想工作。当然,做群众思想工作可以采取必要策略,比如疏堵结合,软硬兼施,但原则上应该和风细雨,以疏为主,不能刺激群众情绪。在事件爆发时,更要把握一个度,不做火上浇油之事。尤其是对群众情绪要进行疏导,对群众提出的诉求要及时回复,对于能及时解决的问题及时解决;对于不能及时解决的应该给予答复,稳定群众情绪;对于需要通过司法途径才能解决的,应该引导群众及时走司法途径加以解决;对于群众诉求不合理不合法的,更应该向群众进行法律宣传,并通过各种途径做大量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及时了断其不合理不合法的期盼,以免留下后遗症。另一方面,群体性事件发生时,往往涉及到社会秩序维护问题,出警会是一个必要选择。群体性事件中警力的使用,也一定要做到“稳”字当头,慎用警力、慎用警械、慎用强制措施。尽量不刺激群众,不和群众发生大规模正面冲突,根据现实情况讲究方法策略,使群众情绪稳定,局面稳定可控,尽量减少伤亡,使事件得到稳妥处置。
六、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更应该体现一个“心”字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应该永远牢记的九字真言。
目 录
一、编制目的............................................................................1
二、预案适用范围....................................................................1
三、应急处置基本原则............................................................1
四、应急救援组织....................................................................1
五、突发事件控制程序及措施................................................3
六、责任追究............................................................................3
七、应急信息报送主要内容....................................................4
济南综合维修基地建设项目预防和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预防和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
为预防和妥善处置我项目部出现的突发性群体性上访事件,规范处置行为,提高处置能力,确保企业和社会的稳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项目部建筑工程发生的各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三、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预防和处置各种矛盾纠纷及不稳定因素引发的群体性越级上访事件,遵循“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坚持“教育疏导,防止矛盾激化和扩大”的原则。要及时、妥善采取措施,尽快平息事态,力争做到发现的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切实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尽量避免群体性上访事件的发生,努力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四、应急救援组织
成立群体性突发事件领导小组统一协调,负责处置工作的指挥决策、综合协调,做好现场接待、疏导上访人员和处置情况信息的收集、整理、汇总,报告突发事件的信息和处置工作进展情况。要按照应急工作要求执行值班制度,成员要24小时开机,并确保信息通畅。
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 长: 徐洪武
***
副组长:满在勇
***
邢福双
*** 办公室:牟文杰
*** 成 员: 赵恒强
张博
朱继军
于伟
潘立建
李震震
1、工作职责
济南综合维修基地建设项目预防和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项目部党政负责人为现场处置的第一责任人,部署排查调处项目部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上访工作,建立和完善项目部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上访事件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将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2)小组成员负责上访工作的具体协调,密切关注上访动态,做好预防工作;
(3)负责与相关部门一起做好上访接待工作,参与研究答复意见、解释有关政策法规,做好来访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4)及时将上访事件总体情况上报公司,并提出初步处理意见;负责落实领导指示精神,组织、协调各有关部门处理上访事件;
(5)及时通知所涉及部门做好调查处理工作;负责对事件解决的跟踪、催办、反馈工作;
(6)负责加强值班人员的管理,做好应对复杂局面的准备,必要时可调动全部力量,确保上访安全;
(7)负责上访群众的食宿安排、车辆及返程车票等服务性工作。
2、工作原则:
(1)事件处置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
(2)预防为主,快速反应;宜散不宜聚、宜解不宜结、宜顺不宜激”的原则开展工作。要精心组织,统一指挥,控制全局,确保重点。既要坚持原则,又要针对不同群体性事件和不同发展阶段,因情施策、妥善处理,防止因处置不及时或处置措施不当而造成矛盾激化。
(3)在具体的工作中,应根据群体性事件的性质、起因和规模,进行积极疏导,有效控制,必要时可借助当地政府、警方及时介入事件调查处理,防止事态扩大升级,将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控制在最低限度。
济南综合维修基地建设项目预防和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五、突发事件控制程序及措施
1、群体性上访事件发生后,现场工作人员应立即报告本项目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为现场处置的第一责任人,确保发现、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紧密衔接,做到快速反应、积极应对,依法果断处置。
2、在项目办公楼出现紧急情况阶段时,由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成员及工作组各司其职,维护现场秩序,进行劝阻和力争谈判解决矛盾。项目各部门人员在出现紧急情况阶段时,部门内员工应当至少留一名员工负责保护部门内部的财物、资料。
3、当事态趋缓,场面得到控制时,第一责任人应将谈判代表带到会议室等合适场所,谈判时要认真听取对方提出的意见,做到谈清问题、讲明政策、解释疑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尽快劝返。同时,项目有关人员要做好登记、受理等工作。处置过程中需要其他部门、单位配合处理的,第一责任人应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
4、在处置过程中,要注意区分性质、讲究策略、把握时机,既要立足于缓解矛盾和冲突,正确疏导,又要坚持原则,依法办事,不能违背政策乱开口子。
5、当出现事态严重,有可能引发激烈冲突时,应立即拨打110报警,当警方介入事件调查后,要紧密配合警方或有关部门进行现场处置。并在事件发生地政府、警方的统一安排下,在确保项目员工人身安全、企业财产不受侵害的前提下,进行谈判。并及时将谈判内容、争议焦点向公司应急工作办公室汇报。在警方(或有关部门)提出调解建议后,要在第一时间内向公司应急工作办公室提交书面报告。若仍难达成协议,可依法提请司法机关进行仲裁。
六、责任追究
对出现下列情形之一者,将视情况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济南综合维修基地建设项目预防和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对信访信息不畅通,出现较大规模的集访未及时发现和掌握情况的。
2、未按接访规定和要求到达现场处置问题的。
3、对上访群众反映的问题推诿扯皮酿成事端的。
4、出现群体上访事件后,处置不及时和方法不当造成严重后果的。
5、因工作不到位,导致多次重访并造成极坏影响的。
七、应急信息报送主要内容
应急事件发生后,工作小组要及时核实情况,并迅速向上一级报告。
1、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规模、涉及人员、起因等基本情况。
2、事发地政府及建设部门已做的工作和采取的措施。
3、已经或者可能造成的社会影响。
为了建立反应迅速、运作高效,协调有力的学校突发事件指挥体系,消除突发事件给师生人身安全、财产带来的危害,根据上级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火灾、地震、水灾、交通、校园突发事件,疫情突发事件,食物中毒等不可预见性突发事件。
二、指挥机构
总指挥 :
胡凤付
成员
:
学校全体教师 三、分工安排
(一)通信联络组
组长 :胡素莲
成员 :蒋艳辉 学校相关人员
任务 :联络上级领导、本校老师、村里领导及相关人员,及时准确报警,请求其他学校救援,保障通信畅通,及时上报相关信息。
(二)紧急抢救组
组长 :王新
成员 :蒋艳辉及相关人员
任务 :应对突发事件,按事故的种类采取不同的措施。指挥抢险小组及时抢救。
(三)安全疏导小组
组长
王志东
组员
董孝军及本校教工
任务
维护现场秩序,组织引导,快速撤离现场,防止拥倒,踩踏造成不应有的伤害事故。
(四)抢救组
组长
张大伟
成员
张彩霞、村、乡卫生所
任务
负责抢救伤员,防止可疑及无关人员进入、靠近、围观、保障救护车辆畅通无阻,快速抢救受伤人员。
(五)事后恢复组
组长
胡素莲 成员
本校成员
任务
为抢险提供财力保障事故平息后的生活,供应保障,做好灾情评估及善后工作。
四、各类突发事件处理方案
(一)正常上班时间处理方案
1.发现险情者在第一时间要迅速报火警119、匪警
110、急救120,同时向总指挥和副总指挥如实报告,指挥者接到报告后,要立即组织人员护现场,查明情况,采取措施,展开抢救工作。
2.紧急抢险组应立即赶赴现场,在统一指挥下,各校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险救灾,疏散人员,抢救财产,转移危险物品。
3.通信联络组立即通知有关人员并配合组织疏散和救护工作,制定临时对策,并与有关部门进行联系。4.事后恢复组立即出动车辆运送人员和物资,保证师生和抢险人员的用餐和用水。
5.救护组立即派医务人员赶赴现场,提供应急物品,组织抢救伤员,立即派电工、水暖工赶赴现场,切断相应电源,并保证疏散和救护的照明用电和用水。6.做好善后工作。对现场进行必要的保护和清理,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和慰问,对损失认真统计,配合有关部门对事件全过程调查,查明事件发生的原因。7.尽快恢复正常的教学、生活和工作秩序。对事故责任人进行教育和处理,并提出整改措施。
(二)非上班时间处理方案
1.现场人员在第一时间迅速报火警119、匪警
110、急救120,同时报学校值班人员。
2.接到报警后,立即赶赴事件现场,组织值班人员、在校人员进行抢险救灾和人员疏散,并报告安全小组组长或副组长,在其他领导没有到达现场前,总值班全权指挥救助。
3.其他条款与正常上班时间处置方案相同。
五、事故预测
(一)饮办公大功率的用电器多,若违章用火、用电、容易引起火灾(如违章使用电热器、电热毯、电脑、电炉、液化气罐等)。
(二)教学楼内学生、老师人员较集中,教学用电器
多,若有对电源、电器等使用管理不当,易引起火情、火险、火灾。上下课、放学上下楼梯时容易发生拥挤,易发生楼梯护栏断裂、挤伤、摔伤、踩踏事故。
(三)宿舍楼内学生生活用品、书本、废纸、床垫、被褥等易燃物较多,若违章用火、用电容易引发火情。
(四)夏季天气多变,山沟多降水不均,极易发生洪
水、雷电、泥石流、山体滑坡等不安全因素,要注意适时教育,有效预防。
(五)食品安全:各校食堂,存储食品要注意保质,防止霉烂变质食品或不净引用水的使用,吹管人员要讲卫生,定期进行体检,保持吹具卫生,防止传染病发生。
(六)交通安全:道路车辆较多,各校要加强教育,严格要求师生在上学、放学途中要遵守交通规则,禁止集体外出在公路上行走,防止意外事
故发生。
(七)其他临时占用的场所,集会时要特别注意用电
线路及疏散通道检查和安排专人进行疏散。
六、工作程序及职责
(一)发生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人员第一发现人应立即报总指挥、副总指挥和学校。
(二)学校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疏散有关人员,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注意保护好事故现场。
(三)出现重大事故各级领导及管理人员,一定要及时赶到事故现场组织抢救,现场所有人员要注意安全,听从指挥,以免出现人员重复伤亡。
七、预防措施
(一)如遇紧急情况,学校将取消所有节假日,实行完全封闭,并于每天定时由各班班主任统计在校生人数与因病、事等情况请假在校外学生人数,上报所在学校,并及时报告总校。
(二)学校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组织全体师生学习安全知识,加强安全技能的训练,必须学会使用消火栓、灭火器、知道怎样切掉电源、火源,会拨打呼救知识。
(三)学校及后勤人员对用电设备、用火情况、消防设备、消防通道、楼梯护栏、食堂用品等进行安全检查,在学生集中上下楼梯时学生处要安排疏散,加强雷电、洪水、交通等应急知识,努力做到防范于未然。
(四)学校消防设备必须配备齐全并完好有效,放置固定,专人负责,消防通道必须畅通无阻,严禁堆放任何杂物。
(五)建立、健全安全岗位责任制和各项操作规程。
(六)消防、安全工作做到政令畅通,信息准确无误、反馈及时,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
(七)学校要重视加强信息报告工作。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值班制度,关键岗位、部位要设专人负责,认真填写记录表或校日志,一旦发现各类突发事件苗头,必须在第一时间内报告总指挥,报告程序:‘报告总指挥,在某地点,某单位,某时间、发现某情况,值班人某请指示’。
(八)事后处理,迅速查找事故原因,查明人员伤亡情况,即使准确向上级部门报告,不得迟报、漏报、瞒报,并写出书面整改措施,总结经验教训,快速恢复正常工作秩序。
八、善后处理工作
(一)校园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应及时做好善后处理工作,维护校园和社会稳定。
(二)对在预防、处置校园突发事件中和善后处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有突出贡献的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难免会突发一些事故,为了避免事情往更坏的方向发展,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应急预案。那么应急预案应该怎么编制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预防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范文(精选6篇),欢迎大家分享。
预防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一、指导思想:
以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为出发点,以责任重于泰山为基本原则,特制定防溺水突发事件预案,能够统一指挥,有条不紊地进行紧急疏散全校师生,使安全事故损失限制降低到最低范围。
二、应急处理指挥机构
校长为事故应急处理临时指挥最高负责人;各主任为事故应急处理现场指挥负责人;全体教师负责第一现场抢救工作和疏散协调稳定工作;办公室负责与上级或有关部门紧急联系或求援事宜;体育、校医教师专门负责临时救护工作。
三、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当发生安全事故时:
1、事故发生时要保持镇静,沉着应对,值班人员一边指挥学生进行紧急集结疏散,一边以最快速度将发生事故信息传递到办公室和防溺水领导小组。
2、防溺水领导小组人员要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听取事故情况汇报,召集领导小组应急处理会议,马上按工作职责到现场指挥全校师生进行紧急疏散,协同有关部门抢险救灾,全力组织抢救,维持秩序,疏散师生到安全区域,对受伤人员展开救援救护。
组织施救及学生自救,努力将人员伤亡减少到最低程度。具体如下:
(1)全校用校园喇叭发出紧急集合信号。
(2)用校园喇叭进行现场指挥疏散。
(3)各班主任立即指挥学生按顺序疏散。
(4)疏散地点一般以学校操场或周边高地处为集结点,以遇紧急情况,直接疏散出校门。
(5)自救时根据事故性质向xx、交警、消防、卫生防疫、交通管理等部门紧急求援。
(6)保护现场,监控险情,关注事态发展。
四、突发事件后处置方法
1、班主任教师与家长联系、沟通尽量在学校门口或者以电话方式解决,必须来校解决的班主任要通过门卫将家长引进校门。
2、来访人员门卫要认真审查,进行登记,经学校领导或被访人员同意后方可进入校园。不履行登记手续,强行闯入,门卫加以阻止,不得放行。
3、学校配合有关部门调查取证,做好伤患人员的慰问工作,并及时与伤患人员家属取得联系,做好对家属的安抚解释工作。
4、校医室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防止疫情发生。
5、安全小组负责灾后的善后处置工作,及时调查灾情损失情况,伤亡人员情况,并形成书面材料上报,做好受伤人员的救治和灾后现场处理、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及重建等工作。
五、学校安全常规管理及疏散措施
1、每周值日教师要严格按照值勤制度值日。
2、各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遵守秩序、礼貌谦让、爱护同学的教育,加强学生的自救自护的教育和训练。
3、学校每月开展一次防安全事故预演,提高自救能力。
4、学校要不定期的对学校设施,尤其是消防设施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补救、整改。
预防突发事件应急预案2一、幼儿意外事故防范措施
(一)预防烫伤
1、暖水瓶,开水壶,热饭,菜,汤放在幼儿摸不到的地方。
2、不允许幼儿进食堂,保育室,锅炉房等危险地区。
3、给幼儿漱洗前,一定要试好水温(用手背试水温)
4、幼儿进餐,饮水或成人喂药时,温度要适宜,手摸杯子不烫手为宜。
5、冬季取暖期间,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转。
(二)预防外伤
1、清除园内房屋,场地,玩教具的不安全因素。拐角。器械边缘要圆滑,墙面要软处理。大型玩具的造型要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并且每周检查一次,发现隐患立即停止使用,及时修复。
2、教师组织户外活动要随时观察每个孩子。活动范围不要太分散,要在教师的视线内,避免过于疲劳或保护不到所造成意外事故的发生。
3、幼儿使用的设备要稳固,桌椅板凳没有毛刺,饮水桶,毛巾架等要固定好。
4、剪子,刀子,针等锐利物品要放在成人专用材料柜内(幼儿摸不到的地方)
5、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通过游戏形式,经常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逐渐使他们过渡到自我保护阶段。
(三)严防异物入耳,鼻,气管等处
1、幼儿活动时,认真观察幼儿,防止误把玩具当食物吃进肚子或含在口中。
2、户外活动时注意幼儿是否捡了石子,小棍等物品,如发现要及时清除,防止幼儿把异物塞进口,鼻,耳中。
3、如发生异物进入耳,鼻,气管事故,教师不要随便采取措施,弄清楚情况后,再进行排除,如园内解决不了,应及时送往附近医院进行抢救,并立即通知家长。
4、每天晨午晚检查时要询问孩子是否带有异物,必要时由教师集中保管,5、幼儿睡眠时,带班教师要随时巡视幼儿睡眠情况,观察幼儿是否在被子里吃豆,巧克力糖等食品或玩玩具,防止食品和玩具进入气管。
6、为幼儿创设愉快,宽松的进餐环境,使幼儿在情绪稳定愉快的状态下安静的进食或吃水果,防止食品误入气管
7、建议家长不要给孩子携带各种饰品。
(四)防止中毒
1、儿童活动室内不准存放有毒物品,如消毒液,洗涤剂禁止存放在卧室及活动室内,要放在幼儿摸不到的专用物品柜内。
2、教育幼儿不把物品放在嘴里,防止塑料或其他材料的玩具或物品造成中毒事故。
3、食堂每日购买的食品,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防止图便宜购买腐烂变质食品。
4、所有物品必须妥善保存。保健室统一管理幼儿园的药品,专用药品柜上锁。需服药的幼儿,家长把药品交给保健老师,保健老师登记好服药幼儿姓名,剂量。服用前,保健老师要仔细核对,防止误服,错服。
5、做好服药记录工作。如幼儿有异常情况和服药反映要有明确记录,及时采取措施。
(五)防止走失
1、建立接送制度。接送孩子时家长要与老师见面,把孩子送到老师手里。固定接送人员,家长如遇特殊情况需委托他人接送孩子时应与班上老师提前联系或书面委托。
2、门卫监守岗位,发现没有家长带领的孩子,不得出幼儿园大门。
3、户外活动回班交接时,老师及时清点人数。
(六)防止触电
1、电视,录音机放在幼儿够不到的地方。2、洗衣机用后及时断电。
3、电源插座放在幼儿摸不到的地方。
4、经常检查电器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二、应急机制
幼儿园如发生以下意外事故,按以下方法及时处理:
1、发生意外事故,第一时间上报园领导。
2、教师及时弄清楚情况,并将幼儿送保健室处理。如保健室不能排除危险,立即将幼儿送入附近医院救治。送幼儿园必须由三人负责:班主任,保健老师及一名行政人员。
3、联系家长,讲明事情原委,积极争取家长的配合。随同救治的人员随时向园领导汇报事情进展状况。
5、认真调查,并填写意外事故调查表。
预防突发事件应急预案3为了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突发传染病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减轻或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危害,保障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意见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全校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传染病的信息报告程序,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把突发传染病造成的危害降至最低。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全校师生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周围公共卫生水平,加强预防接种、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做好因病缺课登记,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成立学校传染病流行应急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负责及时处理、上报、协调与落实学校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3、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实行校长总负责,逐级签订工作责任状。
4、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组织管理
1、樊永昌同志任组长,负责学校传染病流行应急小组的全面指挥,出现甲类传染病病例、乙类传染病爆发,学校应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向上级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2、魏宝江同志任副组长,具体负责学校卫生安全工作。
3、学校负责预防接种、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督促班主任做好因病缺课登记,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传染病防治宣传工作,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检查制度。
4、班主任及任课教师配合校医做好学生缺课登记及传染病防治宣传。
5、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对疫情应严格按程序逐级报告,确保信息畅通。
6、进入应急状态后,全面启动传染病流行应急预案,校长亲自指挥。
预防突发事件应急预案4一、工作机构(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手足口病的特点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手、足、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成溃疡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玻。
1、潜伏期2-6天,一般在3-4天。主要临床表现:发病突然,约半数病人可出现发病,体温38oc或略高,可持续1-3天,伴有口腔痛、咽痛、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偶尔有并发心肌炎、脑膜炎等并发症。
2、病人和无症状带病毒者是本病传染源。其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无症状带毒者的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水杯、玩具、食具等而传染;人对本病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相对应的免疫力;本病主要侵袭对象是儿童,10岁以下儿童发病最多,尤其幼托儿童。
三、预防措施
1、平时预防措施。加强学校日常卫生管理,及时发现和隔离患者是预防和防止流行的主要措施。平时要加强晨检,定期对寄宿生的毛巾、水杯、玩具、食具消毒,培养良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注意教室、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衣服、被褥要经常在阳光下曝晒,教室、居室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
2、由于目前是该传染病的`好发季节,故建议孩子家长不要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还可以口服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药如板兰根、大清叶、双黄连等。
3、加强营养,注意膳食合理搭配,保证休息时间,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4、发生病人后措施。病人及时隔离治疗,对被病人接触污染过的毛巾、水杯、玩具、食具、便器、等物品要予以消毒。对病人的鼻咽分泌物、粪便也应消毒。落实晨检,对密切接触者加强医学观察,注意观察密切接触者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减少与其他班级并班,集会或集体活动。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和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
5、各班加强晨检工作,及时检查学生的体征,对于出现可疑现象和可疑人员马上进行报告。
6、做好厕所等公共场所环境卫生工作,防止肠道、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
四、应急处理措施
1、加强晨检查工作,出现可疑现象和可疑人员时,先由各班晨检员上报到保健老师处;
2、保健老师立即通知学生家长,带学生去医院检查确诊;
3、同时上报校长、教育局和疾控中心;
4、病情确诊后,学生进行融离治疗,愈后再返校,其所在的班级立即采取隔离措施,进入医学观察期10天,并进行全面消毒,所使用过的学习物品等也要彻底进行消毒(消毒——清洁——消毒),以防传染给别的学生,另外,给每位学生口服抗病毒的中草药板兰根预防,使用滴露肥皂。
预防突发事件应急预案5一、指导思想
构建和完善我校防治常见并多发病工作的长效管理和应急管理机制,全面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的防治原则,使防治工作科学、规范、有序、高效地运转,切实保障我校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工作原则
充分发挥防控领导小组的作用,校长亲自指挥,从讲科学、讲政治、讲稳定的高度,认识常见病防控的重要性,加强对各项预防措施的落实,并认真检查监督,扎实有效的开展工作。
三、工作要求
全体教师和学生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常见病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和统一指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将工作做到实处。班主任要在教学工作中注重宣传教育本班学生讲究卫生,保持校园和公共区域的环境,及时清理教室,服从大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履行请假手续,辅导教育工作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出现抵触情绪。
四、工作细则
(一)成立学校防控常见并传染并多发病领导小组。
(二)利用多种形式加强防控常见病的宣传工作。
充分利用科普宣传材料,板报,橱窗等宣传常见病的预防知识,使全体师生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常见病防治工作
正确认识传染病对人类的危害,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预防各类常见病的传播。既高度重视,又不能盲目恐慌,树立必胜信心。
(三)认真落实预防常见病的各项措施:
1、教室、办公室要经常通风换气。
2、图书室、阅览室等公共场所要做到通风换气和5‰的84液擦拭桌面和地面。
3、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本病的关键,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勤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
(四)加强校园管理:
1、门卫要做好门检工作,对外来人员进行检测。
2、常见并多发病高发期,根据需要,每天对学生进行体温检测,此项工作由班主任老师完成并进行登记,卫生室派专人检查。
3、做好学生晨检工作,密切关注学生健康状况。凡发热在38、5℃以上或有流感症状者,应立即隔离患者,并及时通知家长,接回去医院治疗,痊愈后持医生诊断证明(无传染性)方可复课。
4、按要求做好对发病学生的情况调查工作,并登记造册。
5、加强值班,实行24小时值班制,保障通讯畅通。发现有传染性疾病及时向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疾病防控机构报告。
(五)增强师生健康体质,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
1、加强体育锻炼,多做户外活动(课间操、体育课、课外活动及课间休息)。
2、根据气温变化,提醒学生及时增减衣服,注意防寒保暖。
3、合理配餐,加强营养及维生素的摄入。
4、尽量减少集会,尽量避免去人员拥挤的公共场所。
预防突发事件应急预案6根据教体局的文件精神,为加强我校对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有效应急处置校内可能发生的传染病,保护广大师生身体健康,保障我校教学的正常进行,特制定此方案。
一、成立传染病预防和控制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二、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
及时准确掌握全校师生身体状况,协调和组织全校力量对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紧急处置,确保对疫情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保健教师负责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的日常工作。
三、建立校长、各处室、班主任、学生通讯联络住处网,建立学校与教工及家属单位信息,保证通讯畅通,能及时取得联系。
四、预防措施
1、坚持晨检,严禁体温在38℃以上师生进校,如遇班上有38℃以上的3位同学有同种症状,应立即由保健教师上报卫生院防疫站和教育局。
2、确保室内空气流通,环境整洁。
3、坚持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和传染病预防知识的教育。
4、保证在校学生及时接受预防接种,同时做好预防接种证的登记工作。
5、关心、帮助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并不能歧视他们。
6、谢绝外来人员(包括学生家长)进校。
7、利用黑板报、广播、张贴宣传画等方式广泛宣传,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五、传染病应急事件的处置:
在校内发现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立即做到:
1、迅速将该病人隔离,对该病人所在班级、楼面隔离消毒。
2、保健教师对该生所在的班级及任教老师密切观察,确保做到“四早”。
3、学校传染病和控制领导小组在最短时间内,设立临时现场指挥部,立即上报去疾病控制中心和教育局。
4、得到上级部门允许后,启动通讯联络信息网。
一、高校突发事件的特性
高校突发事件是社会公共事件的组成部分, 高校的特殊性, 决定了它不仅有公共事件的突然性、危害性、公共性、延伸性、潜在性等特点, 还有自己的特性, 集中表现为以下四点:
1. 主体的活跃性。
高校突发事件不同于社会公共突发事件的一个显著特征, 就是高校突发事件的参与主体是青年学生群体, 他们思维活跃, 有知识、有理想, 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 且比较关注国家与社会发展;他们具有较强的正义感、同情心, 爱打抱不平, 富有激情, 情绪波动大, 热衷于表达意愿。在突发事件发生时, 他们常常会积极参与, 迅速行动, 扩大突发事件的影响力, 特别是当涉及自身利益受损, 或某一事件处置不当时, 他们会骤然集聚起来, 将单一突发事件迅速升级为群体性突发事件。
2. 诱因的多样性。
俗话说, 无风不起浪, 事出必有因。一件事情不会无缘无故发生, 它的突然爆发, 必然有其潜在的诱发因素。高校的突发事件亦是如此, 诱发因素多种多样, 可能是涉及国家主权、民主尊严等这样的大事情, 也可能是学生个体利益受到伤害, 而聚集起来表达诉求上升为群体突发事件, 如饮食问题、收费问题、宿舍管理问题等。可以这么说, 凡是能引起学生广泛关注的, 与他们切身利益相关的事件或热点问题, 一旦引导或处置不当, 都有可能成为高校突发事件的诱因。
3. 扩散的迅捷性。
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使各类信息得以迅速传播。学生与外界联系广泛, 热衷于网络新媒体、新技术的使用, 利用网络论坛、QQ、微博、微信、飞信等现代信息沟通方式, 可以极其便捷地将相关信息公之于众。一旦涉及高校突发事件的信息, 更容易与某些外在因素产生互动, 成为公众热点, 产生突发事件的“放大”或“辐射”的“涟漪效应”, 得以迅速蔓延与扩散。人们越是关注某一目标或行为, 越容易受到影响;在人群集聚的地方, 人们相互影响和感染的可能性越大, 参与者便可能越多[2]。在从众心理的支配下, 越来越多的学生就会参与其中, 一旦产生共鸣, 则容易出现跨校、跨省甚至全国范围的学生联动, 引起社会反响, 进而波及社会。
4. 处置的复杂性。
高校的突发事件往往很容易涉及高校内外公众多个层次, 本身处置工作的头绪就比较复杂, 加之一些师生要求的合理性又同反映形式的违法性交织在一起, 进一步增加了解决矛盾的复杂性。同时, 高校参与应急处置单位的数量、管辖范围和专业特点, 决定了应急指挥的复杂程度, 在实际的应急处置行动中, 参与的单位很多, 一旦协同出现问题, 既不能高效地完成总体任务, 也难以有效地完成各自承担的局部任务。此外, 高校的突发事件也极易被社会上别有用心者和闲杂人员所利用, 学生主体在心理和行为上往往表现得非常敏感, 容易卷进关注与参与的旋涡, 呈现过激状态。
二、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的现实困境
高校的稳定事关整个社会的稳定, 历观近二十年来的所有大的不稳定事件, 都有高校的参与或与高校有较密切的关联[3]。由此可见, 高校能否平稳有效地处置突发事件显得尤为重要。尽管高校非常重视并积极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 然而在实际的处置过程中, 依然存在着一些因素, 制约着高校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开展。
1. 领导高度重视与师生意识淡薄的反差。
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 高校在理念上一般把突发事件的处理主要看成是学校安全保卫这类部门的职责。目前, 高校在认识上已经树立起“校园应急管理”意识, 高度重视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机构, 明确相关部门职能职责, 强化制度建设, 制定应急处置预案, 力求建立起一个学校内外多元主体协同处置的互动网络。然而, 作为高校的主体部分, 高校师生员工对突发事件的危机意识是淡薄的:一方面, 因为安全宣传教育不够到位, 高校师生都不同程度缺少必要的躲避灾害、自救互救的常识, 对突发事件带来的危害缺乏足够重视;另一方面, 也因为缺少应对突发事件的模拟演练, 高校师生员工没有掌握基本的自救互救技能, 一旦发生突发事件, 不知所措。有调查显示, 学生对“犯罪危机”的警惕性最高, 但在面对地震、火灾、疫情等其他灾害上, 自救逃生的知识却十分苍白。
2. 临时管理体系与部门协同处置的尴尬。
目前, 在高校内设机构中, 并没有专门的应急处置突发事件的综合性管理部门, 而是在应对突发事件的时候, 临时组建应急管理组织机构, 决策主要由相应的行政领导做出。一旦突发事件发生, 对临时管理机构的协同处置要求非常高, 稍有不慎, 就会影响处置突发事件的时效。尽管高校在应对突发事件时也积累了一定的应急管理经验与方法, 但通过由各部门临时组建的管理体系来应急处置, 仅仅是依靠临时受命来协调各方关系, 开展共同的行动, 既难于统筹又缺乏效率。或许, 只有依赖相对稳定的应对机制和权责明确的制度体系, 才能让参与应急处置的部门各司其职, 各负其责。然而, 高校内部的制度体系比较复杂, 尤其是高校加强制度化建设以来, 制度之间的差异和不协调的现象时有出现[4]。高校要想保证和谐稳定的发展, 避免临时管理体系与部门协同处置的尴尬, 高校内部制度体系的协同是首当其冲的。
3. 信息网络泛化与新媒体应对的无奈。
网络信息时代的来临, 学生得以便捷地获取各种有益信息知识, 同时也让一些有害的信息迅速渗透并传播, 特别是一些暴力、色情、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内容, 给学生的思想意识带来极大的冲击, 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此外, 新媒体的不断出现, 如QQ、微博、微信、飞信等, 具备形式多样、受众广泛、互动性强、信息量大等特点, 突破传统媒体的制约, 传播不再受地域、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构筑了一个更为方便快捷的信息传输网络。当突发事件发生时, 新媒体在迅速传播信息的同时, 也导致突发事件的风险放大, 进而产生更大的影响, 从这个意义上讲, 新媒体成为风险放大的助推器。在信息网络泛化与新媒体的交替作用下, 一些负面信息很难被及时地发现、封堵与清除, 容易转变为网络热点问题, 造成一些不明真相的学生在网络上转发炒作、串联, 会导致群体突发事件的发生。
三、高校突发事件处置的应对机制
针对上述特点与困境, 高校要从源头上有效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或将其危害和影响降至最低, 首先是要科学制定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预案, 其次要重点抓好应对突发事件的过程控制, 从事前、事中、事后等三个阶段建立相契合的应对机制。
1. 科学制定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预案。
制定应急处置预案是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重大突发事件, 维护保障高校稳定的重要基础, 要注重突出以下三点:一是突出系统性, 要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既要按垂直管理的要求, 从学校顶层到基层, 层层制定应急预案, 又要按种类的要求制定专项预案与部门预案。要形成体系, 各预案之间要做到互相衔接, 逐级细化, 越是层级低的预案, 操作要求就要越明确、越具体、越量化。二是突出重点性, 要统筹推进、逐级负责。针对制定应急处置预案难在基层的情况, 必须要下大力气抓紧抓好, 根据分层、分级、分部门负责的要求, 集中精力, 抓好应急处置预案的制定、修订工作, 特别是要抓好重点部门、重点部位的应急预案。三是突出实效性, 要便于操作, 科学管用。衡量一个应急预案的质量不在于文字的多少, 而在于是否实用, 是否管用, 切忌纸上谈兵。要按照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规律, 制定出符合实际、反映规律、可操作、出实效的应急处置预案。
2. 事前阶段———预警预防与安全教育机制。
防患未然, 是高校危机管理的关键所在, 对可能发生的事件进行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处置, 可以有效避免一些事件的发生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件带来的危害。在事前阶段, 要重点建立两个应对机制:一是预警预防机制。结合高校工作实际, 建立内部信息、舆情监控网络, 及时了解和掌握师生的思想动态, 密切注视和分析当前可能引起突发性事件的预兆、导火线和引燃点, 并定期进行研判分析, 及时解决师生员工关注的、涉及其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和突出问题, 从源头上控制、预防和减少突发性事件的发生。同时, 不断提高统筹协调、组织应对的本领, 牢牢掌握维护学校稳定主动权, 以一种安全预警和快速反应的机制使有关人员在第一时间赶赴出事地点妥善开展工作, 最大限度地抑制突发事件的蔓延。二是安全教育机制。形成融危机意识教育、生命价值教育、法律法纪教育、公共安全教育、防盗防骗教育等为一体的安全教育体系, 帮助学生树立起“安全第一”、“生命高于一切”的观念, 增强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培育学生良好的法律品质, 做到人人知法守法, 事事依法办事, 自觉维护学校的和谐稳定乃至社会的和谐稳定, 同时辅之以各种模拟演练, 使学生知晓防范应对的流程, 提高他们的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
3. 事中阶段———快速反应与协调化解机制。
一旦发生突发事件, 要按照“冷静观察、疏堵结合、理性对待、从容处理”的原则进行, 建立事中阶段的应对机制, 迅速调动校内外一切有利于化解的资源, 控制事态发展。重点建立两个应对机制:一是快速反应机制。一旦发生突发事件, 需要在短时间内做出反应, 反应越快, 处置越早, 越能迅速控制事态的发展, 将危害降至最低。快速反应, 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达到的, 既依赖于信息系统的报告, 第一时间掌握情况, 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也依赖于统一的训练与管理, 将各方力量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拳头, 快速应对各种突发的情况。二是协调化解机制。突发事件发生后,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组建临时处置机构, 应急指挥中心总指挥一般由高校主管领导担任, 协调指挥各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具体行动。在紧急应对和处置工作中, 最为关键的是要积极组织力量, 统筹协调各方形成环环相扣的紧密配合关系, 团结协作。要明确现场指挥的工作程序、指挥的职责和权利, 充分调动各参与部门正确处理突发事件的主动性, 尽快化解危机, 决不能因相互推诿扯皮而导致矛盾激化、升级。对不合理的要求要做好解释工作, 对不能立即解决的也要提出后续解决方案, 千方百计把突发事件带来的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4. 事后阶段———善后恢复与心理干预机制。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完后, 要重点建立两个应对机制:一是善后恢复机制。善后恢复工作做得好坏, 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稳定。要组建负责善后恢复工作的专门机构, 制定工作基本思路与基本对策, 立即着手恢复重建。这种重建包括有形情境和无形情境:有形情境的重建包括事发现场的清理整顿、教育教学秩序的重新恢复、损毁建筑物的重建或维修、受损资产及设备的复原或重置、水电气恢复正常供应等;无形情境的重建包括对高校的社会声誉及学校形象、师生的个人形象与社会知名度、信任度等的重建。同时, 也要组织专门人员, 做好对突发事件的总结工作, 追究相关责任, 将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经过、处理方法及其效果、经验教训等详细记录, 为有效预防和提高处置突发事件处理能力、管理水平提供参考。二是心理干预机制。在突发事件处置的后期, 对不同学生群体开展扎实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加强思想疏导, 稳定情绪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 对突发事件相关伤亡或遭受损害人员及其家属进行安抚, 使他们摆脱突发事件阴影, 重建对学校的信任与支持, 扭转被动局面。对于群体性的突发事件, 因事件影响范围大, 对周遭同学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部分学生的反应往往会比较强烈, 情绪波动大, 要安排辅导员进行思想疏导, 做好安抚工作, 通过座谈、走访宿舍等方式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 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事中、事后阶段, 还要选择恰当的时机、方式适时向校内外通报事件情况, 做好舆论的引导与掌控工作。总的来说, 高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是一项极其复杂、艰巨的工作, 只有坚持从实际出发, 不断研究探讨和把握事件的规律, 健全和完善高校相应的应急管理机制, 才能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维护好高校的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虞庆国.社会管理视野下的高校稳定工作[N].学习时报, 2012-07-09.
[2]许文惠, 张成福.危机状态下的政府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5:58.
[3]蒋冀骋.影响高校稳定的几个因素及其对策[J].湖南社会科学, 2002, (1) :54.
摘要:中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虽然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各类应急预案还要在实践中经受检验,不断完善,切实提高政府处置突发事件和保障公共安全的能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关键词:应急预案;公共事件;国家
一、应急预案的定义及其基本构架:
1 应急预案的基本定义
应急预案又可以称为应急计划,是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针对已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开展控制与救援行动,尽量避免事件的发生或降低其造成的损害,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而预先制定的应急工作方案,主要解决“突发事件发生前做什么、事发时做什么、事发后做什么、以上工作谁来做”等四个问题,是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操作指南。其几大重要子系统为:完善的应急组织管理指挥系统;强有力的应急工程救援保障体系;综合协调、应对自如的相互支持系统;充分备灾的保障供应体系;体现综合救援的应急队伍等。
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案体系
根据国务院于2006年1月8日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定,我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包括:
2.1国家总体应急预案
为了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据宪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而制定的。
总预案所称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2.2国家专项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主要是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为应对某一类型或者几种类型突发事件而制定的应急预案。
已发布的国家专项应急预案包括:
1)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2)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3)国家地震应急预案;4)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5)国家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6)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7)国家处置铁路行车事故应急预案;8)国家处置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预案;9)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10)国家处置城市地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11)国家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12)国家核应急预案;13)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4)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预案;15).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16)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17)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18)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待发布的国家专项应急预案:
1)国家粮食应急预案;2)国家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3)国家涉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X230)。
2.3国务院部门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是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职责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制定的预案。如:《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等。
2.4地方应急预案。具体包括:省级人民政府的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应急预案;各市(地)、县(市)人民政府及其基层政权组织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上述预案在省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由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分别制定。如:《贵州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贵阳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
2.5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由企事业单位根据总体应急预案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
2.6重大活动应急预案。由主办方单位根据总体应急预案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
三、存在的问题:
1 应急预案编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部分企业对环境应急预案编制工作不重视、不了解,编制的应急预案往往侧重于生产安全事故的防范和处置,对突发环境事件疏于关注。
2 应急预案间欠缺联动性
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中,一个事件往往涉及到各级各类大大小小的好几个预案。这些预案所涉及的部门有市政府、区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不同的预案虽然有些格式内容雷同的情况,但是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负责编制和管理。这些部门有自己的一套灾情搜集系统,但每个部门更多地管理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信息,收集、分析、处理方式也不同。虽然在应急管理上强调应急联动机制,但是在面对突发事件的第一时间各部门间往往信息沟通不畅,了解不够全面,只能掌握自己部门范围内的信息。
四、健全应急预案管理
1 加强宣传
采取多种形式对相关内容进行宣传和培训,督促各级环保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对环境应急预案编制、评估、备案、修订等各环节高度重视并积极开展工作。
2 规范环境应急预案编制,切实提升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1.1企业是环境安全的责任主体,也是积极防范和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第一道防线,因此企业的环境应急预案应该建立在对自身环境风险隐患详细排查、分析周边环境敏感点、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和充分储备应急物资的基础上,与环境风险分析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能力相适应,侧重于消除环境隐患,降低环境风险,明确遇到突发环境事件时如何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并及时上报情况。
1.2环保部门负责对企业进行指导和监管,同时在突发环境事件处置中承担开展应急监测、事件调查以及提出应急处置建议等责任,因此环保部门的环境应急预案应该侧重于对突发环境事件应对中应急预案启动、信息报告、分级响应、智慧与协调、应急终止建议等各环节程序的划分,以及明确各个程序中如何开展工作。
1.3地方政府是环境安全监管的责任主体,也是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的责任主体,因此政府的预案应当建立对辖区内环境敏感点、环境应急处置能力和保障措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侧重于环境风险防范工程的落实,突发环境事件时如何统一指挥,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应急处置,最大程度消除事态影响,适时发布信息等方面。
3 建立完善的预案报备制度,逐步规范预案管理。
推动《暂行办法》的贯彻落实,将工作模式从环保部门前往企业检查环境应急预案的情形,转化为企业在预案的编制和评估工作结束后主动向环保部门备案,这既能增强企业的环境安全意识,提升环保部门的工作效率,又能通过预案的备案管理帮助环保部门全面及时的掌握辖区内企业环境风险和隐患的状况。同时环保部门对应急预案进行动态管理,随时增减更新。
结束语: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可以保障其实操性。我国目前对于应急预案的评估缺乏实质性规定,没有统一标准,学界认识也不一致,导致评估工作混乱无序。要坚持对应急预案进行动态综合评估,全面考量应急预案的编制质量和实施效果,及时反馈各种信息,为预案的修订提出建议;尽量避免实操性较差的预案在应急处突中反复使用,造成重復性的损失;确保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预案的及时启动和顺利运行,为突发事件的现场应对提供指导,真正减缓突发事件带来的负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S].2003-05-09.
[2]李俊清.应急预案的蜕变及其原因分析[J].晋阳学刊,2011(4):18-22.
【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推荐阅读:
预防应对校园暴力教案09-19
应对极端天气应急预案05-27
小学预防地震应急预案06-25
学校预防欺凌应急预案09-28
风险预防和突发事件处理方案11-12
幼儿园预防踩踏应急预案06-03
施工安全事故预防及应急预案07-12
马坡中学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07-26
爆破工程的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09-06
幼儿园预防传染病应急处置预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