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学习心得:“一带一路”助推中国梦(精选16篇)
推中国梦
“一带一路”是我们伟大中华民族崛起的重要体现之一,展示了中国谋求改变当前世界地缘格局的决心。而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20国青年评选出的中国“新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无疑不展示了“一带一路”给我们带来的共享互利的合作成果。
5月14日,在北京主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见证了三年多来“一带一路”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方面和各方共享的合作成果。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高屋建瓴,打造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境界。为造福世界、造福人民的世纪工程指出了前行的方向。
宏观层面上,我们可以看到“一带一路”带来如此丰硕的成果,从我们的生活来看,“一带一路”也可谓福利多多。一让交通更加便利。在此次高峰论坛成果清单中有一项设施联通,提到要优先打通缺失路段,畅通瓶颈路段,配套完善道路安全防护设施和交通管理设施设备,提升道路通达水平,实现亚欧大陆道路通。也就是说,在以后我们说不定能坐着高铁、跑上高速就能到欧洲,欣赏亚欧大陆上的美丽景色。二让海淘更加容易。我们也能够海淘到更加安全方便且独具特色的商品。三让旅游更加便捷。持普通护照的中国公民免签或落地签目的地达到了60个,法国、意大利和英国逐步缩短签证受理时间,而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有更多的国家加入其中。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对我们来说不再是梦想。四让创业更加简单。此次中国与30个国家政府签署经贸合作协议,让我们与沿线国家做生意的更加简单,税款缴纳更少,增加赚钱机会。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全球化的视角上得到更好地实现。
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全球形势变化,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2015年3月28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与行动文件已经制定……一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已在稳步推进。
与之呼应,2015年3月30日,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报告显示,标准化纳入国家 “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及三年滚动计划。
共建“一带一路”旨在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
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指出,服务开放,国际标准化工作更加有效。
来自国家标准委的消息称,国家标准委有关部门正着手“一带一路”标准化规划设计。标准化推进 “一带一路”,需要规划实时指引,上下合拍。
其实,前奏已经响起。
“在水利、铁路、能源、主要农产品等领域,翻译出版了一批外文版标准,为我国装备、产品和服务 ‘走出去’提供了技术支持。”
“依托对外合作项目,我国航天、铁路标准在委内瑞拉、巴西、尼日利亚等国实现海外应用。”
……
回顾2014年标准化工作,标准化推进“一带一路”可谓亮点纷呈。
记者从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获悉,国务院日前授权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简称《愿景与行动》)。 专家指出,这是第一份关于“一带一路”的政府白皮书,可视为中方有关“一带一路”带有规划性质的文件。在这份文件核心部分,不止一次提及标准化工作。
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标准化推进“一带一路”,需要服务互联互通, 支撑融合。在《愿景与行动》蓝图绘制中,标准化责无旁贷。
《愿景与行动》指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 “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在尊重相关国家主权和安全关切的基础上,沿线国家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技术标准体系的对接,共同推进国际骨干通道建设,逐步形成连接亚洲各次区域以及亚欧非之间的基础设施网络。”“技术标准体系对接”被明确要求。
《愿景与行动》指出,“推进建立统一的全程运输协调机制,促进国际通关、换装、多式联运有机衔接,逐步形成兼容规范的运输规则,实现国际运输便利化。”“规则规范”被明确要求。
《愿景与行动》指出,投资贸易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沿线国家宜加强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的海关合作,以及检验检疫、认证认可、标准计量、统计信息等方面的双多边合作,推动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便利化协定》生效和实施。”“检验检疫、认证认可、标准计量”被明确要求。等等。
谁的机遇?“一带一路”是国家战略,也是世界机遇。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需要优势产业先行、缺位跟进。正如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所言, “一带一路”是一个整体规划,外国人都应该认识到“一带一路”规模很大,中国为什么这样做,逻辑很简单——当前各个地区都有加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迫切需求。现在中国的基础设施已经走在了很多国家的前面,包括机场、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建造技术,可以和发达国家媲美。这里面,关键是标准。业内人士指出,谁掌握了标准,谁就掌握了市场。
记者在2015年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上了解到,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加速中国铁 路“走出去”,这和中国标准“走出去”相辅相成。
据中国南车集团公司介绍,截至2014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1.2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6万公里,形成了四纵四横高铁网络。 据国际铁路联盟统计,日本、西班牙、德国、法国、 瑞典等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高速铁路总营业里程为1.2万公里,中国高铁运营里程不仅位居全球第一,更是已经占据全球半壁江山,高铁技术走在世界前列。
“国家相关部门组织开展了国际铁路通道规划研究,开展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规划研究, 组织开展互联互通铁路通道规划、非洲高铁网规划研究,提出了重点项目的建议。”中国南车集团公司表示。
他们明确指出,铁路已不仅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成为加快实施该战略的重要工具。
“以产品输出为载体,推动中国铁路标准在国外广泛应用。”中国南车集团公司通过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的产品在海外的成功应用,助力“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这些早期收获向我们展现了 “一带一路”的广阔前景。
刘震,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企业代表,在这次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上笑得很开心。他对会议报告中企业标准化内容特别关注。
因为企业标准化的春天到了。
经济新常态下,实施“一带一路”战略,需要企业主体参与、市场发力。
对此,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也表示,为服务我国优势产业企业“走出去”,他们编制了《欧洲标准化研究辑要》,密切跟踪欧洲三大标准机构、英国、德国、法国等欧洲区域性组织和相关国家的标准化动态,解读涉及我国有关方重要利益或者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际标准、欧洲标准或相关国家标准,加强政府、产业和标准化工作者对欧洲标准化情况的了解,更好地服务地方优势产业、企业“走出去”,角力全球市场。
陕西、宁夏,河南中原城市群,江浙海域,福建、广西、东北……根据“一带一路”走向,推进 “一带一路”,需要重点地区带动、全国联动。作为 “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圈定18个重点省区之一,陕西省质监局标准化处表示,坚持标准引领, 助力陕西建设,打造“一带一路”桥头堡,要“立足新常态,再上新台阶,助推陕西建设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其他省市也纷纷摩拳擦掌,相向而行,充分发挥国内各地区比较优势,举国聚力打造亚洲共同体。
“随着加快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和‘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我国国际标准化工作的空间和舞台越来越大。”在2015年全国标准化会议上,田世宏主任的话让人信心满满。
他强调指出,要有效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围绕“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及三年滚动计划, 制定标准化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路线图和时间表。加强“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大宗商品标准比对分析研究,开展东盟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 加大标准化援外培训力度,支撑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开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规范中外标准互认程序,加大标准互认力度, 增加标准互认的国家和标准数量。根据外交外贸重点领域的需要,成体系开展急需标准外文版翻译。
2015年3月20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也新风扑面。国家标准委副主任于欣丽在会上对中外媒体称,中国经济这些年确实发展很快,需要在国际标准化舞台上做出中国人的贡献。中国标准“走出去”有两个涵义,一是积极参与制定国际标准。 我们认为,这主要是在中国优势特色的一些领域, 还有就是国际标准化组织需要我们做出贡献的一些领域。实际上,在国际标准化活动中,我们广泛参与。ISO有162个成员国,是一个最具广泛性、综合性的国际标准化组织,90%的技术组织,中国都是积极成员,我们都在积极为国际标准化发展做贡献。比如中医药,我国现在承担着国际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制定中医药标准我们最具发言权,在这些方面我们要作为重点。
中国标准“走出去”还有一层涵义,跟一些国家签署标准互认协议,这也是一种“走出去”。标准互认协议,可能是我们的一些标准被其他国家采用,也可能他们的一些先进标准我们来采用,或者在标准技术指标上,我们达成一致,你的标准和我的标准是相同的。比如刚刚和英国签署了标准互认协议,已经有近100项标准达到一致。现在消费品方面的标准,我国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已经达到80%。
中国标准“走出去”,需要两个涵义并进,双轮驱动。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提高标准的国际化水平,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通过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中外标准互认等方式,助推我国技术标准走向国际和主要贸易国家。
另外,标准化推进“一带一路”,还需要提升标准质量水平。
这是为什么呢?
国家标准委表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客观上要求标准的质量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
“标准水平直接影响标准化工作的实际成效。 提升标准水平,我们要着眼于内外两个方面,统筹国际国内,既要主动走出去,提升标准国际化水平, 也要苦练内功,提升标准自身的质量水平。”
现行的标准体系和标准化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标准管理“软”、标准体系乱、标准水平低等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标准化推进“一带一路”,需要统筹国际国内,内外双修。由此,标准化改革正当时。
据悉,我国标准化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健全统一协调、运行高效、政府与市场共治的标准管理体制,形成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协同推进的标准化工作格局,有效支撑统一市场体系建设,让标准成为对质量的“硬约束”,推动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
中国非常关注亚洲地区及世界经济发展,这体现在中国最近在两项促进经济发展项目中做出的重大努力。
中国作为主要投资者,动员倡议亚洲各国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同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战略中提出的不仅仅是公路的建设,而是从公路扩散至周边地区构建成沟通网络,建设铁路和多种现代化运输设施,同时扩展出海上丝绸之路。该倡导在连通亚洲各国市场方面有重大潜力,同时让中国连接世界市场,特别是与欧洲市场接轨。
“一带一路”战略不仅仅具有经济意义,其构建的交通网络还方便了人民的出行,为文化、教育、社会和政治交流开辟了新道路。
历史告诉我们,通讯与运输在人类进步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无论是人与人之间思想观念的交流与联络,还是商品和人员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流通,都需要运输方式。如果没有发展出有效的连通手段,这些都不会发生。
从汽车到喷射飞机发动机,轮子的发明改变了人类出行的方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轮子是整个工业革命背后的重要因素。发展到后来,促成了现代道路连接公路,再到高速公路网的建设。
今时今日,虽然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世界上任何想要的信息,但交通运输依然是生活中的必需品。由于各个国家地域之间的独立性,使得没有一个国家能独立承担一切基础物资,自给自足。即使是美国、中国和英国这样的大国,也要从外国大量进口物资。这种易货贸易有助满足我们的经济、社会和文化需求。
从这个角度出发,“一带一路”所构建的公路、铁路、海运联网交通系统,能够非常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所以,中国的“一带一路”设想值得嘉许。但要实现这个梦想不容易,中国已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要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竞争对手。印度就是一个很有抱负的新兴经济体,土耳其也在全球市场上角逐。此外,还有国家对中国倡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没有表态。
与此同时,亚洲国家中的一些历史性对手也会形成障碍。
更重要的问题是,面对日益蔓延的恐怖主义,必须谨慎地、真诚地重新探讨,提出清晰明朗的应对提案。以上种种挑战,只要亚洲各国合力同心,都是可以解决的。
志 圆复兴梦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讲话心得体会:“一带一路”壮我国威立民族志圆复兴梦
XX年5月14日—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在北京举行。自XX年秋,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凝聚千年东方智慧,传达全球治理新理念。3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影响席卷全球,成为迄今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
回顾历史,两千多年前,各国人民就通过海陆两条丝绸之路开展商贸往来。从21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到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海陆两条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等输往沿途各国,带去了文明和友好,赢得了各国人民的赞誉和喜爱。
“一带一路”建设彰显着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文明、世界上最多人口的东方大国正在重新回到世界舞台的中央,以“一带一路”为方向的“走出去”大战略已变成了中国开放的一个主轴。
“一带一路”建设让我们这曾经辉煌,却又饱经苦难的民族,雄踞于世界东方,重新屹立于世界伟大民族之林!
“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中国梦的实现,肩负着实现中国梦的未来担当。“一带一路”与两个“一百年”的中国梦契合。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大战略思想,不仅为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是增强政治互信,实现邦交惠容重大举措,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圆梦”。
2000多年前,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用智慧、勇气和汗水开拓了连接亚欧非大陆各文明的人文、贸易交流通路,与沿线各国人民共同铸就了辉煌的古丝绸之路。千百年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已深深融入到中华民族的灵魂与血液中,成为了中国参与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等交流活动的重要依托。
新的历史时期,总书记准确把握国际秩序深刻调整、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的大趋势,高屋建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有关国家积极响应。建设“一带一路”,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将让中国与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推动更多国家和地区开展全方位合作,共克时艰、共创辉煌。这充分展示了中国主动参与国际事务的积极姿态和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表明中国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起应负的责任与义务,为世界和平、繁荣与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中国将秉承丝路精神,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建设将以政策沟通为重要保障。我们将本着求同存异理念,积极推动沿线各国构建多层面的政策交流机制和联动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协商研究确定有利于深化区域合作的制度安排,探索建立“一带一路”双多边合作机制,推动共同编制合作规划或签署合作备忘录,促进政治互信,深化利益融合,努力形成合作“最大公约数”。
“一带一路”建设将以设施联通为优先领域。我们将在尊重国家主权和安全关切的基础上,推动沿线各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技术标准体系对接,共同推进交通、能源、信息等国际骨干通道建设,突出抓好区域间互联互通,打通缺失路段,畅通瓶颈路段,提升通达水平,努力为沿线各国合作交往提供多元优质、便捷畅通、安全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
“一带一路”建设将以贸易畅通为重点内容。我们将与各国一道研究解决投资贸易便利化问题,努力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构建区域内和各国良好的营商环境,积极推动共同商建自由贸易区,促进各经济体间发展自 由贸易关系,形成覆盖“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激发释放合作潜力,做大做好合作“蛋糕”。
“一带一路”建设将以资金融通为重要支撑。我们将与沿线各国深化金融合作,加强亚洲货币稳定体系、投融资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共同发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支撑作用,积极稳妥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融资机构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加快组建并发挥丝路基金的作用,推动沿线国家加强金融监管合作,逐步在区域内建立高效监管协调机制,构建区域性金融风险预警系统。
“一带一路”建设将以民心相通为社会根基。我们将传承和弘扬丝路精神,推动沿线各国间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学术互动、旅游合作等多种形式的人文合作,支持各方互派留学生、访问学者,共办文化年、艺术节等活动,联合打造具有丝路特色的世界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加强民间组织交流合作,使“一带一路”成为连接不同文明的纽带,培育情感共同体。
“一带一路”将以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为第一要义,赋予古丝绸之路新的时代内涵,不限国别范畴,不搞封 闭机制,所有有意愿的国家和经济体都可以参与进来,成为“一带一路”的支持者、建设者和受益者。
在漫长而广阔的时空中,丝绸之路构筑起东西方之间政治、经济与文明交往最具象征性的知识图景和历史记忆,代表着中国与亚洲文明曾经的辉煌与兴盛,反映着人类创造历史的基本规律。活跃在古丝绸之路上的技术发明的传播,文化艺术的相互借鉴和融合,用一个个事例证明:一个时代文化与科技的进步,离不开开放与包容,唯有顺应历史潮流,才能推动人类社会的跃进,人类文明的升华。这既是创造历史的规律,也是历史兴衰的法则,正如XXX所说,一个国家强盛才能充满信心开放,而开放促进一个国家强盛。
当前,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高度关联,中国将一以贯之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正如XXX所说,“一带一路”倡议顺应了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提供了一个包容性巨大的发展平台。借助这个平台,中国将致力于推动完善国际治理体系,积极推动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秉承丝路精神,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新的历史时期,XXX准确把握国际秩序深刻调整、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的大趋势,高屋建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就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就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它得到了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有关国家积极响应。
这从侧面反映出,中国正在加速走向世界。印证这一转变的论据还有很多。比如,在过去一年,中国倡导筹建亚投行,人民币加入SDR“篮子”,中国元素闪耀世界。其中,“一带一路”无疑是最为耀眼的。
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称《愿景与行动》),正式启动了“一带一路”的进程。这大大提升了中国走出去的速度。
在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疲软复苏的大背景下,中国加速走出去,为世界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带一路”不是要简单地形成或巩固商品服务买卖的贸易关系,而是可以容纳投资、产能、货币、知识产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广泛内容的综合发展倡议。这个倡议的核心是能力建设,是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因此,对于沿线规模较小、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的小国而言,“一带一路”提供了实现快速发展、弯道超车的良好机会。
同时,通过一系列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一带一路”倡议会改善大量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环境,这为发达国家的私营部门前去投资扫除了其自身无法解决的障碍。
中国加速走出去也有自身原因。随着中国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减速,特别是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中国人口红利正成为过去。以劳动力密集型的制造业为核心的经济动力正在减弱,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转型使命日益迫切。
“一带一路”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新空间:沿线不少国家正在加速工业化进程,将他们纳入中国的生产体系将有助于延续“中国制造”的生命力;其市场亦能拉动中国国内已经满溢的产能实现创新升级。对于积累了大量优势产能又亟需实现转型升级的中国来说,加速走出去是寻求自身发展机遇的自然结果。
习近平说,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能不能走得通,关键要看我们能否把世界的机遇转变为中国的机遇,能否把中国的机遇转变为世界的机遇。
中国在经济复苏进程缓慢的大背景下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布局是有很重要的缘由。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量过大,通过一带一路战略积极寻求资本输出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从去年全球对外投资的情况来看,新兴市场国家的对外投资第一次超过发达国家,中国占到新兴市场国家对外投资总量的三分之一。中国的对外投资也是第一次超过了外商对华投资。中国正由资本输入比重量大的国家走向资本输出量大的国家。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是有助于人民币走出去,更加有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此外,我国目前的供给生产能力强大,部分国内领域出现了产能过剩的状况,这些过剩的产能对于“一带一路”眼线国家又是相对稀缺的,完全可以通过投资合作实现跨区域经济补足,同时还可以增进国际间交流沟通,对中国来讲是有许多益处的。与此同时,美英传统海权国家面向海洋的开发以趋于饱和,而中国历史看来是一个陆权国家,需要发挥出陆权国家的优势,向西开发,向亚欧大陆前进。由美国主导的TPP将中国排除在外,其心是在制约中国经济的增长,也企图通过TPP来全面介入亚太区经济整合,确保地缘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因此,中国在这样的情况下提出一带一路的 突破战略也是应对美国TPP排挤的一个良方。中国现代的对外开放必须适应当前世界布局的新形势,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无论是外交还是国防,都需要突破美国所谓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努力建立中国自己的安保机制。一带一路作为大国战略,正在开辟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政府划时代的重大策略。
从世界地图上来看,一带一路将为全球经济复苏贡献出两条主线。一条从中国的西部贯穿中亚,经过近东到中欧、从中欧到西欧,终点是鹿特丹、阿姆斯特丹、伦敦。如果中国建造的高铁打通这个大动脉,将给中国在欧洲和大西洋带来了四个出海口:鹿特丹、阿姆斯特丹、杜伊斯堡、汉堡,这四个出海口都有中国的火车到达。这样中国在三大洋都有了出海口。如果高铁打通中南半岛,太平洋、印度洋则有巴基斯坦、孟加拉、缅甸、泰国四个以上的出海口。这样,通过高铁基本贯穿整个欧亚大陆。另一条是海上大动脉,以中国南方为起点,辐射到东南亚、澳大利亚、新西兰、北非,通过红海,到达地中海、南欧、西欧。
在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经济阴霾持久不散的宏观背景下,来自中国的“一带一路”蓝图,激荡着合作共赢的正能量,正成为“全球最可期的经济合作计划”。
历史,常常于无声处照亮未来。两千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拉开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序幕,也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自此“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今天,沿着茶马古道、沙漠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等故道,“一带一路”倡议正在编织出沿线国家深化交往的全新图景。历史与现实昭示人们,开放是民族成长的催化剂,文明更因交流互鉴而绽放异彩。
丝绸之路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财富,“一带一路”追求的是百花齐放的大利,不是一枝独秀的小利。“一带一路”建设倡导的和平发展、共同发展理念,吸引了世界的关注和参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三年来,已有70多个国家、国际组织积极响应,30多个国家与中方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__年,中国同“一带一路”参与国双边贸易额突破1万亿美元,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49个国家的直接投资额近__亿美元。从驰骋于亚欧大陆的中欧班列到非洲东海岸的道桥施工现场,从中南半岛的跨国铁路项目到南亚次大陆的现代化港口,“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基础设施建设,已为相关国家和人民带来丰厚福利。
“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搭快车也好,搭便车也好,我们都欢迎”。中国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目前,中国发起成立的“亚投行”正式运营,丝路基金、中国―欧亚经济合作基金等陆续组建;中泰铁路、土耳其东西高铁、匈塞铁路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加快推进。仅以__年上半年为例,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达__亿美元,同比增长37%。凡此种.种,映照着中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真诚落实,更彰显出相关合作的巨大潜力。
文明之间的对话,仰赖于跨越地域、超越民族的心灵沟通,离不开各国媒体架设起交流的桥梁。处身互联互通、无远弗届的现代社会,传播技术日新月异,媒体已是社会生活须臾不可或缺的重要变量。扩大“一带一路”朋友圈,当好市场融通黏合剂,画出情通意合同心圆,正如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在本次论坛上所言,各国媒体携手合作,促进了民心的沟通,推动了产业的对接,帮助更多人从“一带一路”建设中受益。如今,“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已成为由中国媒体举办的,参与国家最广、媒体数量最多的全球媒体峰会。本届论坛所形成的“一带一路全球媒体协作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媒体联盟”“一带一路新闻报道多语种服务云平台”等六大成果,夯实了双边和多边媒体合作,展现了传播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巨大力量。
平等、合作、开放,共商、共建、共享。随着这些原则不断化为共识,“一带一路”这一“中国方案”,必将日益成为和平的播种机、发展的助推器、文化的融合剂,引领人类社会厚植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理念,共同奏响时代最美的和声。
此致
敬礼!
汇报人:__
首先,缅甸的地理位置确实重要。缅甸位于东南亚、南亚的交汇处,是中国从陆路进入印度洋的最捷径。在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濒临印度洋的缅甸无疑属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沿线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一个方向是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缅甸同样是这个方向的沿线国家。可以说,缅甸是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关键节点之一。
其次,前任吴登盛政府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表态总体上比较积极。自从中国提出该倡议后,中缅双方高层会晤时都会提到缅甸支持中国的“一带一路”。缅甸的很多精英也想搭中国“一带一路”的顺风车,加速缅甸的发展,因而羡慕巴基斯坦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获得中国460亿美元的投资,甚至提出巴基斯坦的安全形势不乐观,腐败严重,还不如把钱投到缅甸。不过,缅甸社会对“一带一路”的了解也仅仅限于政府官员以及学者、NGO工作人员、智库工作人员等精英阶层,广大的普通老百姓知之甚少,甚至一些缅甸政府的官员,包括个别决策层的官员,也知之不多。即便缅甸的媒体开放后,其对“一带一路”的报道也不多。而民盟政府自2016年4月执政以来,只是表态愿意和中国加强合作,对“一带一路”并未发表明确意见。有分析人士预测,民盟政府主要领导人正式访华时,可能会在新闻公报中提及“一带一路”,但姿态很难超过原来的吴登盛政府。
第三,缅方严重高估了密松电站、中缅油气管道、中缅铁路以及皎漂经济特区等项目在中国“一带一路”中的重要性。密松电站被搁置的重要理由之一是90%的电量要输送回中国,而事实是,中国西南地区的电力已经大大富余,根本不需要从缅甸输入电力。密松电站被搁置的真正原因应该说是政治,它已经成为缅甸政治转型的象征和图腾,所以短期内重启是不可能的。
中缅油气管道对中国能源安全的意义也被拔高了。且不论马六甲困局是一个伪命题,中缅油气管道每年的输入量在中国的油气总进口量中比例很低。其中天然气管道即便满负荷运转,每年从缅甸进口量也不到中国总进口量的20%。石油管道虽然已经建成,但尚未投入使用,即便使用后按照每年2200万吨计算,其进口的石油也不会超过中国每年总进口量的10%。笔者2014年5月在缅甸首都内比都与缅甸联邦部分国会议员就此问题进行过深入的交流,一些议员对笔者提供的数据表示深深的失望,因为过去他们认为中国的能源安全就靠中缅油气管道来保障的。
中缅铁路和皎漂经济特区对中国的经济意义也同样被高估。中国西南的货物从昆明—皎漂铁路运输到皎漂港后,再运送到南亚、非洲和欧洲市场,理论上是能节约2?7天的时间,成本也能降低。但前提是皎漂港口每年必须有数千万吨的货物聚集,才会有大量的班轮前往运输,否则货物就只能在皎漂港等候班轮或者再到新加坡港拼船。而昆明—皎漂铁路要达到每年能运送数千万吨货物的能力,就必须是大运量的电气化复线铁路,而即将开工建设的大理—瑞丽铁路的设计并不符合这样的要求。最关键的是昆明与国内的贵州、重庆、成都等城市之间的铁路运输能力也有限。所以,昆明—皎漂铁路即便建成了,只是中国西南多了一个出海口而已,经济上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中信联合体把皎漂港口的建设分为四期20年,也表明该港口的开发不可能马上就有经济效益。至于有些人怀疑昆明—皎漂铁路会被用于军事目的,更是无稽之谈,因为缅甸现行的外交政策根本不会允许任何一个国家在该国拥有军事基地。
转型之后的缅甸有很多不切实际的优势意识和“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良好感觉,总认为缅甸的地理位置对美、日、印、中十分重要,大国对缅投资会蜂拥而至,因而只是强调外资要适应缅甸,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却并不主动了解和适应国际社会,这会使缅甸失去很多发展机会。
2000多年前,中国汉代张骞出使中亚,开辟出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古丝绸之路;随着古代航海业的不断发展,中外之间的海上贸易运输日益兴起,逐渐形成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国与欧亚非各国之间商业贸易的通道,更是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正是在丝绸之路的引领推动下,世界开始了解中国,中国开始影响世界。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中国与沿线国家经济文化联系的日益密切,古老的丝绸之路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建设“一带一路”,是我们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正确必然的选择。
文化的影响力超越时空,跨越国界。文化交流是民心工程、未来工程,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在建设“一带一路”的进程中,要积极发挥文化的桥梁作用和引领作用,加强各国、各领域、各阶层、各宗教信仰的交流交往。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丝绸之路经济带”所包含的区域为我国广西、云南、四川、重庆、甘肃、陕西、宁夏、青海、新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所包含的区域为东盟、南亚、西亚、北非、欧洲。从所包含的区域来看,“一带一路”建设通过扩大向西开放,以开放促发展,有助于加快西部发展步伐,助推东中西部梯次联动并进。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今年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主要讨论两个议题:一是加强政策和发展战略对接,深化伙伴关系;二是推进互联互通务实合作,实现联动发展。西藏北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连四川省,东北紧靠青海省,东南连接云南省,南与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国家毗邻,西与克什米尔地区接壤,陆地国界线4000多公里,南北最宽900多公里,东西最长达多公里,是中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无出海口。从地理位置来看,西藏自治区虽然没有在“一带一路”所包含的区域,但西藏却分别于我国新疆、四川、青海、云南邻近,与南亚毗邻。可以看出西藏位于“一带一路”的腹地,西藏作为西部区域较大的省份,在重点工作方面西藏更应该充分运用“一带一路”为契机,撬动经济增长点。
目前来看,一是我国与“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的贸易多集中于货物领域,科技、信息、教育等领域合作相对较少,加强服务业合作增强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二是我国还应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文物保护和旅游方面的合作,促进签证和海关申报的便利化。三是加强电子商务合作,它能够帮助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迅速实现优势互补,让更多的特色物产进入我国,也可以拓展我国企业的销售渠道。
2019第二届一带一路峰会观后感
作为今年我国最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之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意义显然不止于28国领导人开一次会、出几个成果那么简单,而是中国在世界逆全球化思潮抬头的背景下推进国际合作的又一次主动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在致力于实现物理上互联互通的同时,也串联起中国一系列深化改革开放的蓝图,串联起世界人民追求稳定繁荣的梦想。
大漠驼铃,碧海白帆。打开世界政经版图,“一带一路”东接亚太经济圈,西入欧洲经济圈,地位举足轻重,目前涉及60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人口约44亿,国民生产总值约23万亿美元。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令各国发展意愿强烈,迫切盼望找到新的发展模式和区域合作形态。加强国际合作和政策协调、共同应对危机挑战,已成为全球的“最大公约数”。
时间回到三年前,当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时,各国在关注这一“改革开放升级版”大手笔的同时,也难免产生一些模糊认识甚至曲解误读。然而,随着中国掏出真金白银创设亚投行与丝路基金,随着三年来“一带一路”逐渐从构想化为实际成果,随着沿线国家享受到区域合作带来的早期收获,国际社会认识到: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绝非心血来潮,也非空喊口号,更不是搞什么势力范围,而是以这样一种对外合作“管总”规划,为世界架起友谊之桥。
于是,人们看到,在塔吉克斯坦,由中企承建的铁路让居民往来不再需要绕道邻国,为当地经济注入新希望;在蒙古,老百姓开始使用首个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购买价廉物美的中国商品;在巴基斯坦,中巴电力项目让吉拉姆河湍急的水流转化为源源不绝的清洁电力,缓解当地民众的“电饥渴”;在欧洲,有着“新丝路”之称的中欧班列为英国捎去义乌的小商品,又从那儿载回医药产品和软饮料;在东南亚,中国和印尼合建的雅万铁路将把旅行时间由3小时缩短至40分钟,不但减轻旅客出行之苦,更提振了市场活力;在阿曼,中国兴建产业园,让该国产品得以向非洲和欧洲市场辐射……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去年,中国企业已经在“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建立了56个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超过185亿美元,为东道国增加了近11亿美元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
可以说,每个合作项目的推进和落地,在悄然改变当地民众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成为他们对“一带一路”的口碑。而当民众的好感累积到一定程度,就自然催生出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认同,以及对合作项目的主动参与——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几十多个国家与中国签署了相关的合作协议。“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等中国倡议被写入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决议文件中。无论是“共商共建共享”,还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都日益引起世界广泛共鸣。
所以说,正是因为“一带一路”干出了成绩,才得到大伙儿认同。如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相信本届论坛在总结三年经验的基础上,将为下一阶段扩大深化合作打响新的发令枪。
从国际视角看,高峰论坛体现了“一带一路”与中国推进新型国际关系的相促并行。未来,围绕“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这“五通”,中国在与沿线国家全力打造“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主骨架的同时,也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欢迎非沿线国家的倾情参与,形成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中国将尊重世界各国决定国际共同事务的影响力和发言权,耐心倾听各国对国际合作提出的新要求、新主张,让更多惠及民生的重大举措汇入合作共赢的“大合唱”之中。
从国内视角看,一带一路”建设将大幅拉动包括基础设施在内的对外投资,加快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带动生产性服务业等产业发展,促进出口增长。这些都会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持久动力。“一带一路”还将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国内发展战略网罗在一起,促使各地区发挥比较优势对接国外市场,形成新的区域增长极。
当然,对于中国百姓而言,他们最关心的当数“一带一路”所能带来的便利和实惠。其实,且不说此次高峰论坛,“一带一路”提出三年来已经给中国民众带来了切实好处。在商贸上,跨境电商等新业态的发展让海淘种类更多,价格更低廉;在交通上,国际航班的选择面更多,价格更优惠,而在不远的将来乘坐高铁去欧洲游玩、看球赛也不再是梦;在旅游上,签证便利化让人们可以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在教育上,留学变得更轻松,培训更趋国际化;在文化上,沿线各国的电影、歌舞剧给人们带来不同于好莱坞的感受……相信此次高峰论坛之后,世界各国人民都能从不断孕育的合作机遇中体验更多获得感、满足感。
2019第二届一带一路心得体会
5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
习近平主席在高峰论坛上的精彩演讲,通过网络、广播、电视,很快传遍大江南北、享誉大洋五洲,引发国内外强烈反响。习近平亲民务实的演讲,涵盖古今,贯通中外,溯本求源回顾历史,旁征博引展望未来,充分阐述了自己的小心愿,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新机遇,体现新的更大担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让古丝绸之路焕发新春,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实现小心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构建中国同周边国家携手圆大梦的大格局。
一千多年前古丝绸之路从长安发轫,绵亘万里,延续千年,开启一段辉煌的历史。我们的先辈张骞筚路蓝缕、策马西行,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我们的先辈郑和开拓远航、扬帆西下,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缔造了一段久远的故事,留下一段让人感怀的岁月沧桑。
9月,习近平主席走进瓜果飘香的中亚哈萨克斯坦,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演讲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20_年9月,习近平主席出访椰树芃芃的东南亚时,又提出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斗转星移,随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开幕,丝路文明走出历史,走下蓝图,走进日新月异的今天。
一带一路互尊互信之路。以和平的名义,构建国际合作新蓝图,通过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搭建东西方合作的纽带、和平的桥梁。
一带一路合作共赢之路。中国立足新起点、开创新模式,与沿线国家一道,以共建、平等协商,兼顾各方利益,反映各方诉求,携手推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建立开放包容新机制,实现合作共赢新局面。
一带一路文明互鉴之路。东西方文明交流、融合,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中国倡导以目标协调、政策沟通为主,不刻意追求一致性,可高度灵活,富有弹性,是多元开放的合作进程。
一带一路中国和平崛起、各国和谐圆梦之路。中国再次强调自身立场,愿与沿线国家一道,不断充实完善一带一路的合作内容和方式,共同制定时间表、路线图,积极对接沿线国家发展和区域合作规划。我们坚信只要沿线各国和衷共济、相向而行,精诚团结、合作共赢,就一定能够谱写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新篇章,让沿线各国人民共享一带一路共建成果。中国和平崛起指日可待、沿线各国共同圆梦和谐发展美好愿景地实现也为期不远。
对中国建筑而言,“一带一路”是公司“走出去”数十年来一直期盼但从未有过的巨大商机,为我们勾勒出更加清晰的海外蓝图,是公司海外业务拓展的“指挥棒”。在机遇面前,只有主动出击才能抢占先机。中国建筑在同业央企中具有国际化经营最久、国际化程度较高的深厚积淀,同时也拥有产业要素最全的比较优势,对“一带一路”战略的理解理应更加独到和深刻。在新的形势和机遇下,我们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在人、财、物等各个方面加大投入,更好地融入、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切实将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期转化为公司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收获期。在以“一带一路”战略为核心,拓展海外业务时,我们把握“一带一路”的新特点,重点抓好调整海外布局,实现协同发展;加快基建业务走出去,推动结构调整;产融结合,加快商业模式升级;防范风险,扎实推进国际化等几个着力点,借势“一带一路”,中国建筑国际化经营成效已初步显现。2016年1—9月海外业务新签合同额1 013亿元,并成功进入肯尼亚、新西兰、哈萨克斯坦等6个新国别市场。
协同发展,统筹国内外两个市场
“一带一路”战略同时规划出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在海外,“一带一路”明确定位了“起于中国、路经非洲、终于欧洲”的海上、陆上经济合作走廊;在国内,“一带一路”同样涉及众多省份,规划项目同样众多,市场容量同样巨大,战略地位同样重要。
面对新形势,中国建筑统筹开拓“一带一路”概念下的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互相带动,协同发展,构建重大区域性发展战略,而不能仅盯海外而忽视国内。在海外市场方面,进一步强化了海外事业部的平台作用,以海外事业部为枢纽,充分发挥中国建筑30多年积累的国际化资源,调整了全球经营布局、统一业务规划、严格资产监管。目前,中国建筑已设立9个营销中心和30个国别组,初步形成覆盖非洲、东盟及周边、中亚、中东欧、拉美地区重点和热点国家市场的营销网络,建立了跟随中国资金海外投向搜集项目信息并快速反应的机制。在“一带一路”涉及的65个国家中,中国建筑已在43个国家布局布点,其中,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规划中涉及的22个国家中,中国建筑已进入14个。在“一带一路”沿线市场,正在推进多个项目。合同额为27亿美元的埃及新首都建设一篮子总承包合同就是其中一项成果。此外,中国建筑研究加大国别市场对国内子企业的开放力度,增强子企业参与国际业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具备国际化经营能力的二级子企业实行授权制度,在统一的市场统筹之下,给予国际化经营的自主权。在国内市场配合方面,中国建筑推动战略性区域化经营,统筹全集团资源,发挥地域、资源和专业优势,有针对性地对子公司进行战略定位,实现内外联动。占领“一带一路”沿边、沿海、沿途节点城市,如广东、广西、云南、贵州、陕西、甘肃、新疆、内蒙古等地,陆续与甘肃省、陕西省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并启动了千亿级的“丝路基金”,并以中建新疆建工为主力,向中亚地区辐射。
抓住机遇,借力推进结构调整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在国际方面,仅亚洲国家到2020年,年度基础设施投资预计就将达8 000亿美元。国内方面,2015年各省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一带一路”拟建、在建基础设施投资项目总规模已经达到万亿元,涉及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多个领域,市场机遇巨大。
“一带一路”的优先建设领域恰好给中国建筑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巨大商机。中国建筑要突破传统房建“一业独大”的瓶颈,优化房建、基础设施、地产投资产业结构,“一带一路”战略正好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基础设施是中国建筑未来五年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这是公司作出的战略性选择。“十三五”期间,中国建筑将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及比较优势,结合“一带一路”战略,统筹基础设施业务和海外业务两大板块,积极推动基础设施业务“走出去”,抓住基础设施的关键通道和重点工程,聚焦道路、口岸、航空、能源等基础设施工程,增强中国建筑在海外基础设施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实现转型升级。对于“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我们不搞齐步走、平面推进,必须集中优势兵力,汇聚优势资源,在海外基础设施领域实现重点突破。如今,中国建筑基础设施业务“走出去”也结出硕果,合同额达29亿美元的巴基斯坦拉合尔—卡拉奇高速公路项目已开工建设,斯里兰卡汉班托塔高速延长线项目、文莱淡布隆跨海大桥项目CC4标段、阿尔巴尼亚Arbri道路项目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使得中国建筑海外基础设施业务份额得到快速提升。
创新思维,谋变商业模式升级
“一带一路”为中国建筑优化发展方式、推动企业商业模式升级提供了难得的途径。从整体上看,中国建筑最大的优势就是专业齐备和全产业链的优势,但受制于多方面因素,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还不能完全体现出中国建筑的专业优势和核心竞争力。而“一带一路”项目的中国资金因素,使得我们在项目策划阶段即可全面、深入介入,更容易实施投资建造运营一体化,实现公司从竞争激烈的施工领域向投资、规划、设计、建造、运营、服务等纵向一体化方向发展的战略规划。中国建筑在国内投资建设深圳地铁九号线等国内多条地铁线路和一批PPP项目的成功实施,已足以说明我们纵向一体化发展的愿望和实力。
从局部来看,在海外经营中,面对项目不同实施阶段领域众多、诉求不一的合作伙伴,需要探索选择符合国家战略需要和政策导向的新型商业模式,加速提升国际化水平。我们注重利用公司植根海外几十年的丰富资源和成熟经验,探索从项目承包逐渐向资本经营的转变,以资本为纽带,拉升全产业链的整体服务能力,实现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如今,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巴基斯坦最大的是交通项目,得到中国进出口银行的融资支持。在阿尔及利亚,房建市场由于石油价格疲软尚不见起色,中国建筑联合当地公司,采用融投资带动总承包的方式,投资开发建设阿尔及利亚中部港口,预计投资总额30亿元人民币。
nlc202309090456
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国家也建立了资金支持平台,提出了基金—贷款—债券—保险四元闭环的融资体系。中国建筑“走出去”,更需要积极与亚投行、丝路基金、各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等加强沟通和合作,以银团贷款、银行授信等方式开展多边金融合作。中国建筑2015年邀请标普、穆迪和惠誉三大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对公司进行信用评级,并一举获得全部3家评级机构A级以上评级,获得行业内全球最高信用评级。此举,不仅大大提高中国建筑的国际声誉,并为获得低成本的国际融资奠定良好的基础,更加有利于公司全面参与“一带一路”投资建设。基建大项目的拉动效应,能够系统提升中国建筑投资业务的集约度与协同性,使“产融结合”成为中国建筑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增长级,让中国建筑成为名副其实的投资建设集团。
防范风险,稳步提升国际化水平
我们必须看到,“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区域政治风险高、法律环境差、汇率风险大,宗教和民族问题关系复杂,必须把风险控制放在最前面。安全问题,是首先要防范的重大问题。“走出去”不是一蹴而就的短平快工程,而是必须长远规划,并且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练好内功,稳步提升中国建筑国际化水平。
首先,对于新开拓的市场,要对项目所在国和所在地区的法律环境、政治环境和宗教文化等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对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情况也要提前把控。所有投资、建设、运营、纳税及退出机制都必须要遵守当地的法律,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不能盲目行事,也绝不能抱着短期试试看的想法,“打一枪换个地方”。中国建筑过去发展较好的市场,都坚守了几十年。其次,对于成熟的市场,大力推行属地化经营,融入当地社会,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水平,系统性地为客户提供解决问题的一揽子方案。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施工成本、管理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并且在参与建设、为当地提供就业机会、开展公益事业的同时推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中国建筑的国际美誉度。
当然,中国企业“走出去”还面临着许多的政策支持和金融服务问题需要解决,比如说,国家增强对“走出去”企业的保护,避免由于项目属地国由于政府的更迭、内乱或其他原因造成的个别国家政府不承认或停止相关项目实施的可能性,给中国企业造成重大损失,中国建筑曾经在伊拉克、利比亚有过如此教训。还有就是推动人民币的海外投资,金融机构做好服务,利用财政支持、免税等办法,有效降低金融服务的成本,帮助企业推进PPP业务。我们还需要联合中国各大企业、工商团体、行业协会组织和金融机构,抱团出海,共同开拓海外市场。
山高愈前行,梦好起宏图。“最具国际竞争力”是中国矢志不渝的目标和追求,对待“一带一路”的战略机遇和挑战,我们既要登高望远,更需脚踏实地,在深耕既有成熟市场基础上,逐步向周边辐射,着重破解以海外管控体系为重点的一系列制约海外业务加速发展的难题,强化海外经营平台在集团海外业务拓展中的核心地位与主体责任,形成全集团在大海外事业平台上凝心聚力、大干快上的良好局面。与“一带一路”务实同行,中国建筑未来必定更有丰厚收获。
(责任编辑:郝幸田)
一是要注意防止简单生硬的模式化宣传。做好“一带一路”的宣传是前所未有的使命,其复杂性、特殊性也是前所未有的。在宣传报道上,媒体要紧贴国际社会实际,针对传播对象,突出“一带一路”主题,拓宽内容形式,创新方法手段,特别要注意以客观、中性的语言代替明显的倾向性观点,主动融入国际话语体系,寓引导于新闻之中,寓观点于事实之中,寓价值于故事之中,寓传播于生活之中,防止简单生硬的灌输式、战役性、模式化的宣传做法,淡化宣传味道,减少宣传痕迹。
二是要注意防止以自我为中心的功利化宣传。“一带一路”是我国的战略,更是世界的战略,正如所讲:“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因此,在宣传报道方面,不能仅从中国自身出发,不能只强调中国的国家利益,不能自说自话,否则就会陷入功利化,或者形成功利化的外部形象。比如,“谋求大国影响力”“打破外部封锁”“开拓国际市场”“转移过剩产能”等,这些说法既狭隘又功利,也不准确,有的甚至完全错误。要放眼世界发展与未来,着眼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应重点突出“一带一路”与世界、与各国、与各方关联的话题,外部世界想要了解“一带一路”的话题,外部世界想听到又难以听到的关于“一带一路”的话题。一句话,围绕“一带一路”说历史、谈现实、话未来,讲好世界“普通话”。
三是要注意防止表面热闹实则效果有限的形式主义宣传。宣传在于精准有效,而不在于数量多少;在于切合实际,而不在于大道理多少。在“一带一路”的宣传报道中,要讲方法,求实效。少讲笼统的大概念,多作深度阐释解读;少讲宏观规划,多讲具体项目;少作一般性的说明,多讲具体操作办法;少些宏大叙事,多些引人入胜的细节;少些放之各国各方皆可的一律性,多些针对不同国家不同方面的精准对应宣传。要增强贴近性和对象性,坚决避免缺乏针对性、实效性的热热闹闹的形式主义。
四是要注意防止低水平的战略盲动和一哄而起式的宣传。“一带一路”的宣传也要像“一带一路”战略一样,有计划、有步骤地稳步推进,不能走一步看一步的陷入被动,不能盲人骑瞎马似的一味盲动,也不能随心所欲的胡乱波动,更不能一哄而起、一哄而散。要做好宣传内容规划,创作一批有影响力的优秀作品,生产一批易于引起共鸣的拳头产品,体现中国特色和大国形象。要大力拓宽传播渠道,在发挥国家主流媒体、文化宣传机构作用的同时,调动地方媒体,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媒体的参与积极性,重点发挥省级卫视的作用,加强与相关国家媒体的交流合作,推进节目落地,打造能够进入外部社会的常态稳定传播渠道,强化对象化精准化传播。
五是要注意防止缺乏深入研判的预测、推断和过度解读性宣传扩大分歧和矛盾。事关国际问题的宣传,媒体要按照的要求,以“努力求同存异,聚同化异”为目标。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都面临一定的矛盾和问题。不要去一味地发现、寻找和放大这些矛盾与问题,不宜公开分析预测其内部矛盾走向,特别不可过于关注其政体、政权、政党、军队等敏感问题。每个国家都有选择自己对外政策的权利,这种权利应该得到充分尊重。对于“一带一路”战略,各国有不同的态度和反应是完全正常的。在宣传报道中,要把握好时、度、效,不要对各国关于“一带一路”的态度和反应进行过多的分析、评判,特别要注意防止缺乏深入研判的预测、推断和过度解读扩大分歧和矛盾。
六是要注意防止内部研究探讨和对外宣传混杂带来新的舆论纷争。“一带一路”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相关世界问题要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情况及发展态势需要深入研究,但应立足现实,着眼长远,不能短视;对“一带一路”推进中遇到的、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全面分析,认真研究解决,不可轻视。与此同时,还应要做到研究与宣传分开、内宣和外宣有别,在提倡解放思想、鼓励大胆研究的同时,坚持统一宣传口径、把好对外宣传关口,尤其要特别注意把握好专家访谈、深度观察、背景分析、情况综述类的报道,避免公开传播中出现多种声音,引起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战略的怀疑和质疑,产生新的舆论纷争。
七是要注意防止新媒体、自媒体中与主流不同声音干扰和影响内外舆论。在新的媒介生态与媒体格局中,互联网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民间舆论集散地,它将越发影响官方立场,越发影响主流舆论,越发影响外部判断。相信新媒体、自媒体中关于“一带一路”的海量信息资讯、分析判断、交锋碰撞,甚至猜测臆想等早已成为外部了解、分析“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信息和舆情来源。因而,在“一带一路”的宣传中,既要善于运用新媒体手段,发挥积极作用,也要善于管理和引导新媒体、自媒体理性发声。当下,尤其要着力消除对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历史的质疑声音,纠正“一带一路”是新的马歇尔计划、将重新确立中国在世界的中心地位等片面认识,破除“一带一路”是政治大跃进、是经济殖民主义等错误思想,排除各种杂音噪音不和之音的干扰,努力构建更加科学、理性、开放的网络空间,形成积极健康向上舆论,传递有利于“一带一路”战略的正能量。
中国搭建舞台“一带一路”,世界人民共享这一成果。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畅想。一个月后,习近平主席出访东盟,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由此,“一带一路”走入世界视野,开启了一段穿越时间与空间的新旅途。让这个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大致涉及65个国家,总人口44亿,生产总值23万亿美元,让世界各国共同繁荣的伟大倡议在世界范围内一呼百应,成为世界最强音。“一带一路”倡议提出3年来,从无到有,由点及面,合作蓝图在全世界徐徐展开,一步步延伸,这个充满中国智慧、共享繁荣的发展方案正在为全球经济复苏与长远发展注入新的动力。特别是“中欧班列”在一带一路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朋友圈越来越大,开行的国家城市越来越多,让世界各国人民从中享受到成功和喜悦、幸福和期盼。
千年之后的今天,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一条新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焕发出耀眼的光彩。驼队的背影已经远去,中国铁路总公司开行的中欧班列成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间经济往来的“使者”,在东西方之间架起经济交流的便利桥梁。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先行者,截至目前,总公司已累计开行中欧班列3900多列。从第1列到第1000列,历时4年零7个月;第1001列到第列,历时8个月;第列到第3000列,仅用时6个月;预计第3001列到4000列,仅仅需要4个多月。短短几年间,中欧班列发展日新月异,开行数量实现几何式增长。
两千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拉开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序幕,也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自此“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今天,沿着茶马古道、沙漠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等故道,“一带一路”倡议正在编织出沿线国家深化交往的全新图景。历史与现实昭示人们,开放是民族成长的催化剂,文明更因交流互鉴而绽放异彩。
以“一带一路”为主线,做好信用安全保障工作
2013年,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宏伟蓝图。目前,“一带一路”战略已成为举国上下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战略,得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度关注和广泛响应。短短1年多时间内,“一带一路”战略已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仅2015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共对沿线48个国家直接投资70.5亿美元,同比增长22%;在“一带一路”沿线60个国家承揽对外承包工程,项目总数达1401个,新签合同额375.5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43.3%,同比增长16.7%。可以预见的是,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一带一路”战略将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成为我国实现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新动力,在深化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持续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同样可以预见的是,“一带一路”战略立足于我国与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致力于打造区域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将在促进沿线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持续呈现出划时代的重大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准确把握“一带一路”建设的信用风险状况
落实好“一带一路”战略,不仅要抓住机遇,发挥潜力,也要重视风险。中国信保最新的风险监测与研究成果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整体风险水平依然较高。从评级结果看,在中国信保由低至高1~9 级的风险参考评级体系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评级均值为5.54,其中风险为4级的有10国,风险为5级的有20国,风险为6级的有13国,风险为7级的有10国。
政治风险 首先,部分沿线国家政治与安全局势持续动荡,地缘政治风险依然较高,在大国势力和多重政治经济利益掺杂的情况下,一些冲突仍没有出现缓和迹象,地缘政治风险仍将主要集中于西亚北非与中东欧地区。其次,部分沿线国家政局稳定性不足,政策易变多变,政局或政策变动容易对相关经济活动造成直接的负面影响。以斯里兰卡为例,我国已经成为斯里兰卡最大的外部援助和投资者,但绝大部分项目都是在前总统任期内签订。大选后新政府要重新审核这些项目,这使得我国企业承建的重大项目可能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价值,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乃至中东欧都是大国争相投射影响力的焦点区域。俄罗斯力推“欧亚联盟”,欧盟积极推动“东部伙伴计划”,美国则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和“印太走廊”等设想。尽管我国反复强调,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和势力范围,但外部力量会做何反应,是否会影响甚至干预相关项目的实施,这种不确定性提高了沿线国家的风险水平。
经济风险 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经济增长动力有待提升,抵御外部风险冲击能力较弱的问题持续暴露,经济增速结构性放缓的难题依然突出,长期稳定的投资与商业环境难以形成,多国在《世界营商环境报告》《全球竞争力报告》等评估报告中排名靠后。未来一段时间内,下述几方面将成为阻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地缘政治冲突及政治与安全因素对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将更加突出,这在西亚北非国家中表现的相对明显,叙利亚、也门和伊拉克等国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二是后金融危机时代,诸多东南亚、南亚和中亚国家经济增速结构性放缓的难题依然突出;中东欧国家则需要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性,逐步摆脱对外部资金的过度依赖,改变既往发展路径。三是部分国家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难有保证,经济政策及产业政策的调整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影响较大,长期稳定的投资环境难以形成,这在部分东南亚和南亚国家均有所表现。
运营环境 部分沿线国家基础设施不健全,政府行政效率不高,投资环境有待完善;部分沿线国家法律体系尚不健全,执行情况较差,司法独立性还难以完全保证,法律风险突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众多沿线国家处于东西方多个文明交汇的地区,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矛盾与冲突及不同民族与种族的矛盾与冲突呈现易突发、多样性、复杂化和长期化的特点。部分沿线国家政治经济发展转型压力较大,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国内矛盾易转化为排外情绪。
经贸合作 沿线国家以产能合作、经济走廊建设、自由贸易协定(FTA)和投资保护协定谈判,以及新的多边金融机构的初步建立为标志的经贸与金融合作已经起步。但是,鉴于政治体制、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意识形态和宗教文化等方面的诸多不同,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各项实质性合作仍将任重道远,如何在“一带一路”总体框架内商讨互利共赢、落实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方案,是摆在所有国家面前的现实问题。同时,值得关注的是,各国不同的利益诉求将在区域经贸与金融合作中深刻体现,积极求同存异,协调各方面利益,平衡各方关系,仍是深化区域内双多边合作的关键。
积极构建“一带一路”建设的信用风险保障机制
出口信用保险是国际通行的支持本国企业开展出口贸易、海外投资和对外承包工程的重要金融工具。主要功能就是为企业海外经营中,由于海外买方破产、拖欠,发生战争、暴乱、主权国家违约和汇兑限制等原因造成的信用风险提供保障,弥补企业的收汇损失;主要作用就是为企业提供收汇保障、风险管理和融资支持,帮助企业提高抵御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强开拓国际市场的主动性和竞争力。中国信保作为我国政策性保险机构,主要职责是通过为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合作提供出口信用保险等服务,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发展,重点支持货物、技术和服务等出口,特别是高科技、附加值大的机电产品等资本性货物出口,促进经济增长、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信保要准确把握自身在开放型经济中的战略定位,认真履行政策性职责和专业性职能,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在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方面的促进和引导作用,助推中国品牌、中国装备和中国标准“走出去”,促进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全面提高。要在“一带一路”战略格局中积极构建信用保险服务机制,努力拓展服务范围和保障效能,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发挥好为“一带一路”建设保驾护航的作用,当好信用“保护伞”和风险“医疗队”。为此,中国信保将按照“专业性、政策性、信息化、国际化”的原则,继续加强信息服务、风险评级、承保评审、保后管理、 理赔服务和追偿损失六大功能建设。
【“一带一路”学习心得:“一带一路”助推中国梦】推荐阅读:
一带一路筑梦中国论文07-26
一带一路青年创业07-24
简述“一带一路”战略10-16
一带一路的合作重点05-29
一路一带历史背景06-28
一带一路作文1500字07-11
浅谈一带一路战略10-09
论一带一路重要性07-24
一带一路发展现状分析09-19
公需科目一带一路考试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