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培训工作者

2024-08-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校教师培训工作者(精选8篇)

高校教师培训工作者 篇1

2012年10月16日,我们学院在网站发布了《关于公布2012年下半年高校教师网络培训计划的通知》。看到培训计划后既兴奋又担心:这是一次国家级培训,可以在网络完成,不耽误正常的上班,但是分到我们学院的指标又非常少,每个系只分配一个指标。经过系部会议研究,本人有幸得到这次培训机会。

10月18日,我在教师发展在线注册了用户名,详细查看了培训课程,购买了学习卡,根据本人的教学实际,最终选择了由董小玉老师主讲的《写作》课。

董老师主讲的《写作》,是讲求“实用、审美和交流”的课程。董老师举了很多例子说明沟通的重要性,讲到沟通和写作的关系。课程介绍的一开始,我就被这鲜明的观念所吸引,在接下来的各个章节中我仔细聆听,品味大家的教学理念和心得,获取了很多新的知识和观点。在收获的同时,长期积累的困惑也愈加凸显。

我的第一个困惑是学生们需要怎样的《写作》课程?

写作能力的重要性和必需性毋庸置疑,基于此,高校普遍开设了写作课程,结合不同专业,写作类课程的名称和种类也很丰富。dnt长期与学生接触,发现同学们对《写作》课程的感觉事与愿违。老师和同学们对写作能力的重要性认识是一致的,但是在具体的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同学们普遍反映写作课上到最后感觉比较枯燥,不像其他专业课那么有趣。写作课老师也感觉到,一学期的课程下来,预定的教学目标到底实现的怎么样,心理要打很多问号。

我的第二个困惑是《写作》课程的内容该怎么设计?

“应用文”所涵盖的文种数量庞大,学生在短短的70左右课时下需要掌握的知识量大且杂,如何优化课程内容,使学生能够掌握“足够”、“必需”的知识,有必要静下心来,思考《写作》课程的真谛,思考与专业的切合点,思考未来生活工作的需要,在成熟的《写作》教材基础上,编制出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校本教材。

我的第三个困惑是《写作》课程怎样才能上好?

一直以为,应用文写作就是照葫芦画瓢的事情,只要把常见文种的写作要求和格式规范告知同学,再辅以适当的练习及点评即可。在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案例法,有时候加以适当的小组讨论和课堂写作任务。学生们在教学反馈中存在三点比较集中的问题:一是有些文种写作看起来轻松写起来很难,二是课堂上人人都参与的任务较少,三是不知道自己到底掌握了该学的内容没有。同学们提出的困惑也就是我今后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

以上三个困惑萦绕在《写作》课程的实际教学中,本人亟待找到破解谜题的出路。在求索的道路上,我有幸参加了教师发展在线的网络培训,选择了董小玉老师主讲的《写作》课程,学习之后有很多反思,也看到了课程教学的新希望。在此,我想结合着自己遇到的问题,谈谈学习完本门课程的心得,既是上面问题的答案,也是今后需要努力的四个方向。首先,应该积累更多的生活素材,强化对《写作》课程的信心

沟通无处不在,写作就是沟通的有效途径。学习完课程后,我应该开阔视野,上升《写作》课程的层次,以更实际的案例打动学生,也是打动自己,更加坚定写作能力培养的信念,树立师生对课程的信心。这是需要潜移默化进行的,是需要像前辈们那样搜集更多的身边事来说明的,而不是说教。只有从心底认同写作能力的重要性,从实际的身边事感知写作能力的重要性,师生对该课程的热情才能长久。

其次,应该带着诗意去写作

诗歌是文学的起点,更是《写作》课程的基础。诗歌具有的顿悟性和节奏性特点,与应用文写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以前从未考虑过诗歌与应用文写作的关系,通过学习,发现诗

歌的韵味和痕迹遍布在应用文作品中,这也是为什么学生的习作从形似很难上升到神似的重要原因。诗歌是建立在深刻观察和思考的创作,而应用写作也是如此。我们往往忽略了诗歌创作与欣赏对普通应用写作的正面影响。有着诗意思维的人,很难写不出应用文作品。再次,要伴着阅读去写作

没有阅读就没有写作,没有阅读量的学生是很难写出形神兼备的好作品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有针对性要求学生的课下阅读,结合阅读谈写作,效果会更好。最后,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优化教学过程

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需要做好两个基础工作,一是确立教学的内容和范围。前文提及,写作的文种纷繁复杂,学生未来生活工作需要的文种是有限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专业特点、未来就业方向等考虑,遴选出使用频率最高的文种,作为学期教学重点。写作教学不再是面面俱到的,而是花很长时间,就是围绕着那么几个方面的写作,让学生们人人参与人人动手。尽量做出量化考核指标,从形式到内容列出打分参考标准,方便教学质量考核。

“学不可以已”,教师应该首先学会学习,学会不断学习,学会更新知识,学习他人优秀教学成果,自己潜心吸收,静下心来思考教什么,怎么教,这样才能在今后的教学和科研之路上不断长进。感谢教师发展在线提供的良好平台,期待下一次的学习机会。

课程学习虽然已经结束,但接下来的学习和实践才刚开始,让我们共同努力吧。篇二:2014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个人小结

2014年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个人小结

转眼间,在**大学的青年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就已经过半了。回想来之前头脑里面满是学校吃住如何、出行方不方便等等方面的问题,甚至培训刚开始的几天都被这些生活琐事所困扰着,竟然没有花时间考虑过这次培训会对我有什么影响、我能从培训中汲取什么?? 我去年7月份从**大学毕业,机缘巧合,来到了**任教。并且,9月份刚开学不久,我临危受命,接下了几门课。没有任何教学经验的我,仅凭着自己满腔热情和踏实刻苦便踏上了神圣的七尺讲台。我相信,凭着自己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多年勤工助学的家教经验,我应该能够应付自如了。但是,教学过程中不断产生着各种各样的疑问,一度让我手足无措:我怎样才能成为一位既让学生欢迎同时又能够给学生足够启发的教师?面对当今社会各方面的压力,我所教授的知识怎样才能帮助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我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应该怎样处理学生的各种质疑和疑惑?各种各样的课堂矛盾应该怎样有效化解或者避免?等等。

今年暑假,终于有了这一次青年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机会。培训的内容没有让我失望,因为这次培训的内容十分丰富,有《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法规》、《教师职业道德》、《高等教育学》等课程,最后还有每个老师的试讲,可以和来自四川各高校的教师进修深入交流和学习。同时,培训对教师个人职业发展和教师职业生涯的规划都做出明确的定义,教师的成长历程和教师的职业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培训和再学习,从理论上提高教师的执业水平,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不仅是教师自身的需求,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我从小就有成为一名教师的愿望,因为我祖父是一名教师,父亲也是一名教师,他们的形象在我心目中一直是高尚的代名词。虽然他们只是非常普通的教师,但是他们为了这份职业愿意奉献自己的一生并且为此而感到骄傲,“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所以,自从我踏上讲台的那一刻起,我也立志做一名像祖父、父亲那样的教师——哪怕只是对教育事业贡献了自己最微薄的力量,也坚信自己从事的是一份伟大的事业,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尽自己最大努力传递知识与力量。但是,相比中小学教师,大学教师又以其特定的历史任务,起特殊的社会作用,构成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大学教师的基本任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而高级专门人才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中起骨干的作用。大学教师,既是文化科学的传递者,又是文化科学的创造者。历来对人类社会有伟大贡献的科学家、思想家、活动家,不少是荟集于高等学府或当过大学教师。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可能成为这样的大家。

通过培训班的学习,我对怎么做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高等学校教师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高校教师既是学术方面的专 家,又是培养造就人才的行家。这就要求我们应具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的教育法规、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树立依法从教的观念和科学的教育观念,熟悉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懂得教育规律,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但是,作为新时期的大学教师,我们同时还应当明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是什么。传统观念中,教师是至高无上的,“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所以学生必须完全按照教师所说的做,教师的话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学生应当按照教师所设定的模式来培养。但是,就如培训期间一位同事所说的那样:学生是一个聚宝盆。即,我们应当转变观念,意识到我们只是为了让学生将来能够获取更多的人生财富而对他们进行引导罢了,我们应当教会他们怎样学习、怎样有效地利用时间、怎样完善自己的能力等等,让他们具备相应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等,具备自己收集和获取财富的方法和能力。

同时,我也深感自身理论水平有限,需要自我提高的地方还很多,对同学们的很多问题和困惑由于我自己阅历有限有时难以给出让他们满意的答复。但在与同学们接触的过程中,我从他们身上也学到了很多。以后的路还很长,我将会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来开展我的工作,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与同学们共同进步。篇三:高校教师资格证岗前培训小结 microsoft word 文档

我喜欢教师职业,从读大学时起,我就把工作方向定在当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上,2009年7月,我终于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高校辅导员,开始了我的教育工作生涯。新的工作对我是新的挑战,在努力提高自身知识素养的同时,我也深深感到学习教学方法的重要性。2013年9月份,学校给我提供了一次学习的机会,分别就教师法、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等方面对我们进行了培训,时光如梭,转眼间,几周周的学习即将过去,这短短的几周培训,我受益匪浅,在此谈谈我感受最深的几点。

当好一名教师,靠的是知识水平和语言表达,知识可以自己平时积累,但对于在讲堂怎样运用好语言,把自己知道的知识让学生明白,我还不太清楚,通过培训,我逐步领会了应该怎样表述知识,应该怎样让学生明白我所讲授的内容。这次培训,通过不同老师的讲解和介绍以及与培训老师课后的交流,我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对于肩负着教学和科研任务的一线老师来说,抽出周末的时间来进行培训,确实是很艰难的事情,但是我仍然坚持每周必到,这次的学习非常难得,我懂得珍惜这样的机会。

培训老师的讲解非常生动,并不是单纯的经验之谈和现身说法,他们能够结合自己在工作中所遇到的难点问题,和我们这些学员进行很好的交流和沟通,使得我们对于教学工作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这次培训,我知道现在的教师不应该只是做课本知识的传播者,学生也不能够只是被动的去接受学习内容,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已经不适应当代学生发展的需要,老师的任务在于找出学生的兴趣点并且激发他们的兴趣点,学生需要能够发展的具有个性的学习空间,怎样去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真正的做到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和教学相长,这是老师在教学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引而不发,跃如也。是对一个老师应该怎样教学的精辟之语。同时,现代教育也要求我们作为一个教育者必须尽快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老师所教授的课程都十分的实用,并且能够应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教学,比如ppt多媒体演示文稿制作的应用,网上资源的应用等等,这些都为我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我在培训期间也翻阅一些报道,发现有文章研究说对于青少年,除了父母的影响之外,老师对青少年的影响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而在培训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老师讲的师德这一内容,作为老师到底应该具有什么样的道德标准,怎样给同学一个好的印象。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授课老师专门讲了老师对于教学和科研二者要有一个完美结合的问题。由于教学任务重,而且短时间内很难看出成果,不如科研那样可以让人一鸣惊人,所以很多老师对于教学工作不是很重视,主要精力都放在科研上,这样做是错误的,因为老师最基本的工作就是教学,学会为人师表,交给同学相应的知识和能力,老师做一切事情都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不是从自身的利益考虑,科研也很重要,它是作为一个基础性的工作而存在的,必须要在搞好教学的基础上努力做好科研,出些成果,这样也会有利于教学,不然有言之无物的危险,总之,只要把握好二者的关系才能够真正的实现对学生的负责,才能够做一名合格的大学老师。

时间虽短,启迪颇大,从时间上来说,总体有一些紧张,但是参加这次培训是我对于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而且我相信对于我今后的教学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虽然培训已近结束,但是我相信,我会在教师这个工作岗位上不断的学习,持之以恒,坚持学习,传授给学生以丰富的内容,并且我也会结合当今的一些新情况,根据同学的需要及时地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争取使自己成为一名新世纪的优秀教师,使学生成为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人才。

高校教师培训工作者 篇2

一、具体表现

1.业务能力素质与思想政治素质的失衡。业务能力素质是安身立命之本,高校老师在此用功较多,素质也得到不断提升。但与关注业务素质能力的提升相比,高校教师队伍在关心政治,关注社会,坚定自身理想信念等思想政治素质方面的意识明显不强。有的高校教师受传统观念的束缚较深,认为作为知识分子,专心科研、认真教学就足够了,国家发展离自己很远,社会进步与自己无关,缺乏基本的信仰和对国家的责任感,关心国家大事和政策方针仅限于自身专业相关的内容,“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仍是他们崇尚的处世准则。有的高校教师理想信念上不够坚定,对国内社会复杂矛盾缺乏深刻认识,看社会进步少,看阴暗面多,不能以客观的态度看待社会发展和国家大政方针,甚至经常在课堂发表一些偏激言论。

2.科研与教学的失衡。当前,高校教师主要从事科研和教学两项工作,但现实中,高校教师往往是重前者轻后者,而且失衡程度较高。教授,本意“传教授业”,但多数高校教授对科研工作更加重视,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对最本职性的教学工作缺少相同的劲头。态度上多是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授课的讲义多年如一,教学方法和技巧不思改进,课堂教学照本宣科,打开课本念经,合上课本走人,死板僵化,毫无生气,实际效果不够理想。有的甚至把教学当作副业,认为论文不能不写,科研不能不搞,课却可以少上或不上。在许多高校中,奋斗在本专科讲台上的多是讲师、副教授,甚至是助教,教授们不给本专科学生上课的现象并不少见。

3.追求学术与为人师表的失衡。高校教师对学识学术看得较重,对日常教学内容的失误率关心较多,但对道德示范看得较轻,自身日常行为给学生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常被忽视。一方面,部分高校教师对科研缺少基本的尊重,常常以急功近利的心态搞科研。为了快出成果,多出成果,评上高一级的职称,有的教师开展科研就是对前人成果的“情景再现”、重复实验;有的教师写论文时变身“编辑大师”,对他人文章东粘西凑;有的拉关系、走门子,争取在自己并未参与的论文上署名;更有甚者,为了表现论据的充分性和论文的完整性,伪造研究数据,投机取巧。另一方面,部分高校教师把科研项目作为增加个人收入、提升个人影响的重要途径,做理论探索少,在与企业合作的项目上下功夫多,有的甚至是利用学校的资源做科技含量较低的私人项目,不仅科研上没突破,还造成集体资源的损失。这些学术道德失范现象“成就”个人的同时,也负面影响了一代人。

二、原因分析

1.个人因素。一是思维转换慢。高校教师多是在校学习毕业后直接任教,长期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之中,而当前学校的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现实往往存在脱节现象,甚至某些学校认知和社会认知方面存在矛盾,反差较大。在和社会打交道时,高校教师在适应社会时思维转换不够快,常常对原先认知产生怀疑,或者理想信念慢慢动摇,或者觉得茫然不知所措。二是职业动机功力化。高校教师一般十年寒窗,厚积薄发,与自身具有的较高学历和体面的社会地位相比,对当前的教学工资和职称身份大多有不满足感。而从事科研项目,既可获取科研经费、兼职报酬增加个人收入,又可发表论文,提高声誉,于是科研工作受重视程度日益增高。由于精力有限,高校教师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科研上,对教学的投入相应减少。三是学术心态浮躁。一些高校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看别人取得的成就多,思考成就背后的付出少,对待科研和教学不能脚踏实地,不愿潜心研究教学的规律,经受不住繁重枯燥的实验任务,于是学术道德失衡问题便相应而生。

2.机制因素。一是教学工作评价机制不健全。教学工作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教学效果单靠教师单方的努力有时也是一厢情愿,而且对教学工作的评价不易量化,过程复杂,周期过长,加之评价上主观性较强,评价结果有时客观性、真实性不够,一些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受到打击。二是职称评价机制不健全。当前,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在教师职称评定上导向偏颇,科研能力在职称评定构成要件中占的比重过大,甚至几乎是唯一构件,而教学能力在职称评定中的分量较低,甚至微乎其微,好的教学口碑并不能对职称评定带来实质性的帮助。三是学术监管机制不健全。学术成果审查不严格,对抄袭、剽窃、造假等现象的检测体系不完善;学术道德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对失范行为认定界线模糊,惩戒力度不大;对学术经费管理不严,缺少必要的审计落实。

3.外界因素。一是高校对教师思想教育上缺位。当前高校把思想教育的重点放在了学生身上,对教师队伍的关注点则为有多少科研成果、带多少研究生等业务性事项,为教师提供的思想提升和交流机会较少,一些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道德教育也多是“填鸭式”的灌输,长此以往必将影响高校教师思想提升意识和效果。二是西方文化的影响。一些高校教师在业务上与国外打交道较多,接触西方文化和政治理论也较多,思想受到的影响和冲击较大,加上本身的政治基础不够牢固,造成他们出现了信仰危机和信念动摇。三是社会氛围的影响。受市场经济价值取向影响,过去在教师队伍思想意识中占主流地位的无私奉献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削弱,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有所抬头,一些高校教师职业动机出现功利化的倾向。同时,企业等对存在的问题和瓶颈急于突破解决,也会采取多种措施鼓励高校教师专攻科研,忽视教学。

三、解决对策

1.加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一方面是加强政治教育。健全完善高校教师政治培训制度,丰富课堂培训、体验式教育等培训方式,突出对理想信念和爱岗敬业等内容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高校教师政治修养,把高校教师队伍的思想认识统一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上来,有效激发全面落实岗位职责和社会职责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是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在校报、广播、网站开辟专题专栏等传统方式和微信、微博、论坛等新兴舆论阵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要求的宣传;积极树立优秀高校教师典型,并进行全方位宣传,发挥好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激励更多的高校教师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完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一方面是理顺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合理划分教学与科研评价比重,建立以教学为中心、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评价机制;建立教学奖励体系,设立教学奖金制度,激励更多高校教师重视教学工作;建立设定教学任务标准,实行以课程学时学习为依据的教学定编办法。另一方面是完善教学评价标准。设立动态化教学评价机制,加强对教师教学情况的日常考核,加大听课抽查次数,完善学生评价教师制度,改变教学考核年底“一锤子买卖”式的单方考核、一次性考核方式。

高校教师工作压力量表编制 篇3

[关键词]高校教师 工作压力 量表编制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velop a college working stress scale for using in university teachers. Mehtods : Exploratory and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tic approaches were used to develop and evaluate the intra-structure of the scale. Results: ① Explorator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the items indentified that the scale had seven factors, explaining 66.518% of the total variance; ② Internal consistency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Cronbach’s a coefficient, split-half coefficient were respectively 0.9184 and 0.8981; ③ The structure 、 content and criterion-related validity of the scale were all very perfect.

[Key words] university teachers working stress Scale Development

0.引言

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会体制的不断变化,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每一个工作着的人都感受到工作节奏的加快以及工作难度的提高,工作压力问题已经开始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作为教学活动主体之一的教师也不例外,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的众多调查数据表明,教师职业逐渐成为一个高压力的职业。在过去的十年中,教师压力己成为许多国家研究的热门话题。

在我国,随着对教师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师的压力也在逐渐增大,尤其是高校教师肩负着教学与科研双重压力,在这种双重重担下,高校教师的身心健康受到很大的不良影响,表现出各种身体的、心理的和行为的压力症状,并且这种不良影响也会波及到学生,甚至影响到整个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关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的研究在国外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开展,但在我国相关的研究却很少,所以开展对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的研究是迫切而必要的。本研究就以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编制一份《高校教师工作压力量表》,了解高校教师的主要的压力来源,可以为高校管理者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提供参考。

1. 高校教师工作压力调查表组成因素的确定

(1)分析、比较、总结以往的有关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的文献资料,并且对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进行分析,初步确立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的组成因素。

(2)采用个别访谈的方法,并且为了使访谈结果更有代表性,访谈将按照教师的年龄结构(老、中、青)、职称结构(正高、副高、中级、初级)、学历结构(博士、硕士、本科)、婚姻结构(己婚、未婚),从中国民航大学选择24位教师进行访谈,并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进一步确定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组成因素。访谈内容主要包括:谈谈与工作有关的压力来源,并按照压力程度的大小排序;解释压力产生的原因;压力带来的影响;采取的应对措施等。

根据文献研究和个别访谈结果确定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主要来源于以下7个因素:职业发展、工作负荷、人际关系、自我发展、经济压力、学校制度、身体状况

2.高校教师工作压力调查表的项目来源

参考以往的有关教师工作压力的量表,本研究主要参照了陈超然编制的《大学教师工作压力量表》、白少君编制的《高校教师工作压力调查问卷》及刘丽丹编制的《高校教师工作压力调查问卷》等,结合个别访谈的结果,初步形成了《高校教师工作压力量表表》,该量表共有40个题目组成。并且聘请压力研究领域的专家对这些题目进行了分析,看它们是否代表了教师的工作压力源。根据专家意见,我们对量表题目进行了修正,由40个题目简化为35个题目。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调查表的内容效度。

问卷项目形式主要是自陈式,问卷项目采用四点记分法,1分为没有压力;2分为轻度压力,3分为较重压力,4分为很重压力。得分越高,说明压力程度越大。

3 测试及结果分析

3.1 测试样本

问卷编制过程中的测试分初测和复测两次进行,初测样本来自中国民航大学各个学院,随机选取200名教师(男84人,女116人)进行测试,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为200份;复测样本来自于天津市各个高校,随机选取教师350名,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24份(男152人,女172人)。

3.2 数据处理方法

使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用Amos4.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以验证量表的结构。

3.3 结果分析

3.3.1 项目分析

运用初测数据进行项目分析。计算项目得分与总分的相关,对相关较低(<0.4)的项目予以删除,共删除了2个项目。检验各项目的辨别力,再对剩下的32个项目分别计算区分度。具体方法为:先将量表总分从小到大排序,抽取所有被试的前27%和后27%设为两个极端组,然后对每个项目在这两组间进行T检验 ,32个项目的区分度都达到了非常显著的水平 (P<.001)。

3.3.2 探索性因素分析

对初测数据进行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样本的KMO系数为0.840,Bartlett球形检验值为1679.301,P﹤0.0001,表明适合作探索性因素分析。本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和斜交旋转(Promax)的方法。根据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并删除因素负荷小于0.40的题目,经过分析,最终确定29个题目,从中抽取7个因子,共解释总变异66.518%。因子分析的结果如表1所示:

表1:高校教师工作压力量表的因素负荷表

根据表1各个因子对应的项目内容进行因素命名为:职业发展-涉及教师的研究方向的定位和职称的评聘带来的压力;工作负荷-涉及课时量和科研量要求带来的压力;人际关系-涉及与同事、领导及学生之间的关系带来的压力;自我发展-涉及自身的学习、培训和晋升方面带来的压力;经济压力-涉及收入水平,日常消费和买房带来的压力;学校制度-涉及对学校制度适应,参与学校管理方面带来的压力;身体状况-涉及各种生理、心理疾病带来的压力。

3.3.3 验证性因素分析

对再测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以验证该量表的结构模型,所得的拟合度指标见表2。

表2:验证性因素分析拟合度指数

由表2,χ2/df 值小于5.00,标准拟合指数(NFI)、拟合优度指数(GFI)、比较拟合指数(CFI)都大于或接近0.90,近似均方根误差(RMSEA)为0.045。拟合度指数都基本符合标准,结构效度比较理想。

3.3.4 信效度分析

3.3.4.1 信度分析

本研究用同质性信度和分半信度来检验《高校教师工作压力量表》的内部一致性和稳定性。同质性信度的指标用Cronbach’s a系数来表示。从表3可以看出总量表的a系数为0.9184,各分量表的a系数在0.5384~0.8385之间;总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8981,各分量表的分半信度在0.6739~0.8511,说明总量表和各分量表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程度较高。

表3:高校教师工作压力总量表及各分量表的信度

3.3.4.2 效度分析

在《高校教师工作压力量表》之后,本研究为了测量教师的总体压力感,还列出了一个题目为“如果压力分值最大为100分,没有压力为0分,您认为您的压力分值为: 0-25;26-50; 51-75 ;76-100”,让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感受在四个分级中选择。对这个题项的回答可以作为高校教师工作压力量表的一个效标。计算高校教师工作压力总量表得分、各分量表得分与该项目得分的相关性,结果如表4:

表4:高校教师工作压力总量表得分、各分量表得分与效标的相关

注a:*P<.05;**P<.01

高校教师工作压力总量表得分、各分量表得分与效标的相关都达到了0.4以上,处于非常显著的水平,效果比较理想。

此外在编制问卷项目时,已经聘请有关专家对问卷项目的内容进行了考察和修订,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问卷的内容效度。经过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4. 讨论

(1)量表的结构

本研究分析以往有关教师工作压力的文献资料,分析了高校教师的工作特点和工作职责,结合访谈结果,初步确定了问卷因素,共7个:职业发展、工作负荷、人际关系、自我发展、经济压力、学校制度、身体状况。参考以往的相关量表及访谈结果收集项目,聘请有关专家对量表项目进行评定,经过多次修改,形成《高校教师工作压力量表》初稿,共包括35个项目。经过初测、再测,最终形成正式量表,共29个项目。

对初测数据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按照一定的标准删除项目6个,从中抽取的因子仍然为7个,7个因子共解释总变异量的66.518%,与理论构想非常符合。对再测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模型与数据能够很好的拟合,量表的结构非常理想。

(2)量表的信效度

本量表的各分量表的Cronbach’s a系数、分半信度系数都在0.53以上,总量表的Cronbach’s a系数为0.9184,分半信度为0.8981,表明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

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构已经表明了该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以高校教师的总体压力感作为效标,结果总量表及各分量表得分与效标的相关性都在0.4以上,表明该量表的效标效度也比较理想。此外,该量表的理论假设具有一定的全面性、科学性,项目来源比较可靠,研究的步骤和方法也比较的客观、合理,量表的项目也经过专家的多次审查和评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该量表的结构效度和内容效度。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3)研究不足

本研究取样主要是在天津市各个高校进行,这使研究结论在推广应用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此外,样本的容量也相对较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研究结果的可靠性,这些方面也是我们今后研究应该改进的地方。

5. 结论

高校教师工作压力量表共包括7个因素,分别为职业发展、工作负荷、人际关系、自我发展、经济压力、学校制度、身体状况。本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参考文献

[1]陈超然.大学教师工作压力的现状及其与人格维度关系的研究[D].河南大学心理系.2004年。

[2]兰继军.刘真等.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工作压力水平的测试及其关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5,9(12):102-103。

[3]石林.工作压力的研究现状与方向[J].心理科学,2003,26(3):494-496。

[4] 李虹.大学教师工作压力量表的编制及其信效度指标[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4):105-109。

[5]靳捐.靳静毅.北京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状况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06(5):39-43。

[6]刘丽丹.沈阳市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研究[D].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06年。

高校教师工作总结 篇4

衡水学院法政系 王菲

2012年9月,我有幸进入衡水学院法政系任教,成为一名光荣的高校教师。满怀憧憬与期待进入校园,阔别大学校园两年之久的我犹如新生,一切都是崭新二美好的。回想刚来之时心中多少有些忐忑,如今经过了半年来的历练,发觉自己多了几分沉着与成熟。虽然在这里从教的时间还不长,但我已经从中受益匪浅,收获颇多。新学期各项教学工作在学院领导、教务处和分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有序的开展着,我们也一直以满腔的热情积极地工作着。本学期我主要担任《大学生军事理论课程》这门课以及协助承担法政系教务工作。现将前一阶段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上严格要求、坚持进步

自200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来,我始终坚持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热爱教育事业,始终以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地提高自己。入职后,思想工作进一步衔接,对工作认真负责,勤勤恳恳,能够主动配合学院,做好学校安排的各项工作。我还深知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先以身作则,时时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业务能力都得到较快的提高。

二、职业操守上加强学习、努力提高

十一月中旬至十二月初,学校利用周末时间对新进教师进行职业技能岗前培训,其中包括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的宣讲。作为一名高校年轻教师,对这方面要求的认知还不是很明确。通过这次培训,我充分掌握了作为一名教师所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修养,“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道德责任,教师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的原则是对教师行为的根本要求,是调节指导和评价教师行为的基本标准,其精髓在于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照亮别人,升华自我。教师职业具有先进性特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高校教师教育大学生,不仅通过言教,而且通过身教,不仅要用丰富的知识教人,而且要用自己的品格教人,要以自己良好的道德和法律行为去影响、启迪和感化大学生的心灵;教师职业具有示范性特征,“师者,人之模范”,高校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可塑性大、身心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高校教师的言谈举止、待人处世,乃至气质、性格等,都对大学生起着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职业具有继承性和时代性,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法律规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长期积淀继承、发展的结果;教师职业具有奉献性特征,高校教师的工作是“树人工程”,要求高校教师必须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的高尚品质,特别是现在各种利益调整、碰撞的改革形势下,这种品质更为重要。

三、教学上勤于锻炼、修炼内功

这学期我主要担任的课程是《大学生军事理论课程》,虽然是一门考查课,而且教学方式相对较灵活,但是作为一名新教师,为了使学生学有所得,从课程学习中掌握有用的应用技能,我坚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大量查阅相关背景知识,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向学生传授更多的有用知识。在课堂上,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达到知识的灵活运用。课下及时总结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就相关问题进行讲解,以巩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正确掌握。

另外在本学期开始阶段,杨桂侠老师将其《演讲与口才》当中的两次课交由我来上。作为入职以来第一次独立授课,我决定把握这次难得的授课机会。虽然是一门实践与理论并重的课程,根据杨老师课前的要求,认真备课以及积累相关资料,尽量将课程生动化,并能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真正学习到知识与技巧。

四、教务工作上勤勤勉勉、用心服务

作为一名新教师,第一年需要熟悉教务工作,在教务办公室坐班。虽说是坐班,但同样也是学习。教务工作复杂且琐碎,对我们来说这学期是个挑战。每天不但要熟悉教务工作,还要学习处理和系里院里各个部门、各位老师的关系。每天的工作既是重复又是创新。不知不觉中自己的工作主动性逐渐提高。

五、不足之处

作为年轻教师,由于经验不足,自身各方面的素养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工作中大胆实践、不断创新的意识还不够强,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的技能还有待提高。这些也是我努力的方向。

具体来说,我的下一步的目标是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扩展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虚心向其他老师学习请教,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并时刻总结自己在教学中的缺陷并进行改进。

高校教师工作思想总结 篇5

一、思想政治方面

20xx年于国家于百姓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作为一名教师,我在思想政治上,时刻与党与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将“稳定一切”紧密贯穿于教育教学中。积极参加系部组织的各种政治学习,收听收看国家经济政治新闻,随时了解国内国际形势。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在思想政治、业务素质等各方面我都尽力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和教育教学素养,以使自己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改革。

二、教育教学方面

这学年上学期,我承担工程造价专业的资产评估及其课程设计以及法学本科专业的房地产评估等课程教学任务,并参加了和工程造价专业的毕业答辩。本学期承担了20xx级工程造价专业的工程财务和20xx级工程管理专业的会计原理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中,我认真钻研课程大纲、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积极开拓教学思路,试着把一些先进的教学理论、科学的教学方法及先进现代教学手段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能力。我认为专业教学离不开当前行业的状况及其今后的发展态势,因而我时刻关注相关行业的动态,鼓励学生积极了解行业实际情况,使学生能将所学与实际相结合,让其有所思有所想,而不是死读书,读死书。平时积极参加教研室进行的各项教研活动,与同行共同探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彼此交流教学经验,相互弥补工作中的不足。另外还担任工程造价专业x人的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即时了解学生在实习单位的情况。

三、科研方面

在教育教学的同时,对专业领域的相关问题也进行了一些研究与探索,本年度先后在国家级及省级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如下略

高校教师培训工作者 篇6

以下是

我们工作总结 为大家提供的《高校教师年终总结报告》,我们还为大家提供优质的年终工作总结、工作总结、个人工作总结,包括党支部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财务工作总结及试用期工作总结等多种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

XX年是我工作的第二年,这一年相对于前两年来说,对于教学和教育工作有力进一步的认识,自己的能力和心理素质得到了进一步地提高,在院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拓宽了自己的专业知识,也承担了一些新的教学任务,总体上较好地完成了这一年的工作任务。

一、教学任务:1.本年主要继续担任科技英语的教学。第一学期继续承担的是《电子商务》的教学。这是我第二次带这门课,这次除了认真备好课外,继续不断扩展和电子商务相关的课外知识,争取在讲好课文本身的同时,给学生介绍和电子商务有关的基础知识。这次比上次讲解更详细,而且讲解章节覆盖更广,取得较好的效果。第二学期承担的是《计算机科学概论》的教学。这是我第四次带这门课。但是为了精益求精,我把课本详细地进行了整理,充分利用网络的资源,在课件上补充了一些图片,丰富了教学的内容,使得教学内容更直观,增加讲授课人工智能这一部分,并且沿承以前的方式,针对大一新生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的特点,每节课布置作业,坚持批改,及时了解学生听课的情况,对问题比较集中的地方重点讲解,比较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但是教学过程中仍然有许多不足之处。一方面自己的专业知识比较有限,在讲授计算机和电子商务相关知识中不能做到深入和精确,另一方面在教学进度和学生所要求的教学速度上未找到合适的平衡点。这些问题是在新学年中我要努力攻克的,希望能在同事和自己的帮助下使得科技英语的教学更上一个台阶。

2.担任了信管0834班的英语教学工作。信管0834班是我从大一第二学期接班的,针对这种情况,积极和班主任沟通交流,了解他们以前的成绩,课下也和学生保持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学习情况,尽快完成我和学生互相的了解与适应。在这种情况下,系统地完成了从比较基础的《新概念英语》到难度加大的《新视野英语》再到四级强化的教学任务。结合上次的经验,针对各个学生鼓励教学,及时总结学生成绩情况。

在公共英语的教学中,深刻地体会到了和以前上科技英语课的不同。公共英语课强调的是英语基础词汇和应用的培养,而且小班教学更需要老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反馈情况。所以虽然担任的都是英语课的教学,但是要因材施教,学会在不同的课程中转换角色,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承担了06级英语专业汉英翻译和07级英语专业汉英翻译的教学任务,翻译是英语专业所开设的一门重要的课程。对于这门课之前请教了同事,参考了多本资料,教学中补充了许多课本以外的知识点,通过大量的例子讲解翻译的理论,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由于这是第一次上这门课,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尤其面对英语专业的学生,这意味着需要更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改进教学方法;

总体来说,作为一名英语老师,尤其是科技英语老师,在教学上不能浅尝辄止,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4.毕业论文指导

圆满完成了XX届毕业生论文指导的工作。这次所带论文涉及经管类经济、电子商务、企业管理等方面,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也加强了这方面的涉猎,从开题报告到论文的初稿、中期到终期答辩都给予学生认真的指导,最后十个学生都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论文,并有几名同学获得优秀论文的荣誉。学生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针对性不强,都选择了大方向、大角度入手,缺少贴身的、时效性强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案例分析。所以,在论文的深度把握上还有一定的欠缺。学生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不仅帮助学生完成一门学业,我觉得,在这个过程当中,也让我们老师也看到了学生们是如何看这个世界,感受着每一位即将步入社会的学子心灵闪现的火花。与其说是老师指导学生,还不如说是我们师生共同上了一回社会大讲堂。

二、班主任工作:

XX年下半年接任了英语0612班的班主任工作。这对我而言是一项全新的工作领域。刚接班就面临着校区搬迁的工作。在学校和系部的缜密安排下,我积极和同学沟通,向同事请教带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得搬迁的任务得到圆满的完成。后来在学校的严密部署下,在甲流期间坚持每天按时到教室测量体温。后半学期和考研学生一起拼搏考研,及时了解毕业班学生的心理压力,与他们及时交流,不时为他们鼓劲。在这虽然不长的一学期的工作中,深深体会到了一名班主任的责任重大和工作的不易。

XX年我将牢

广西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的现状研究 篇7

本研究的样本来自广西高校480名专兼职教师。其中,男性220人,占总人数的45.83%;女性260人,占总人数的54.17%。高级职称150人,占总人数的31.25%;中、初级职称330人,占总人数的68.75%;研究生学历235人,占总人数的48.96%;本科及以下学历245人,占总人数的51.04%。与广西高校的实际情况基本相符。涉及的学科有数学、管理学、哲学、经济学、工学等多个学科,样本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本研究的测量工具,一是个人资料问卷,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等一般情况;二是《高校教师工作压力量表》问卷,它由24个项目组成,其中工作保障8项、教学保障5项、人际关系4项、工作负荷3项、工作乐趣8项。《高校教师工作压力量表》的理论分数范围是24~240分,分数越高表明压力越大。我们进一步采用理论中值132分来划分压力的高低。得分高于132分被认为高压力,反之,为低压力。

二、压力状况

根据《高校教师工作压力量表》所做出的对广西高校教师工作压力强度的统计显示,在工作保障方面,压力的理论中值为44,广西高校教师的实际得分为46.16;在教学保障方面,压力的理论中值为27.5,广西高校教师的实际得分为29.43;在人际关系方面,压力的理论中值为22,广西高校教师的实际得分为16.54;在工作负荷方面,压力的理论中值为16.5,广西高校教师的实际得分为22.54;在工作乐趣方面,压力的理论中值为22,广西高校教师的实际得分为24.99。总体看,广西高校教师工作压力强度平均数高于理论中值。从工作保障因素、教学保障因素、人际关系因素、工作负荷因素、工作乐趣因素等几个分量表测得的平均分数也大都高于理论中值。说明广西高校教师在上述几个方面所承受的压力强度平均来看是比较高的。

三、压力分析

(1) 职称差异。调查显示,中级职称的压力为147,显著大于初级职称136.4的压力,高级职称的压力为134.4,绝对值偏高,但相对值较低。这反映了广西高校在工作保障和教学保障等方面对高级职称的教师有所倾斜,高级职称的教师相对压力不是很大,而中级职称的教师多有大干一场、做出更大成就的理想和精力,而且活跃的学术氛围使得竞争也愈加激烈,所以他们所承受的工作压力也就急剧上升。相对而言,初级职称的教师压力就没有那么大。

(2) 性别差异。调查显示,男性的压力为143.13,显著大于女性136.8的压力。首先这是由男女的性别角色所决定的,男性对来自社会因素方面的压力反应较大。目前社会基本上是“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男性一般在工作上承担更多的责任,而女性则在家庭方面承担更多的义务。另外,人们一般鼓励男性去发展一种高成就和竞争的倾向,成功和地位变成男性角色的基础,在成就上的激烈竞争使得男性有更大的压力。而女性则比男性多了一份可以依赖对方的想法,所以女性工作上的压力和负担就相对小于男性。

(3) 年龄差异。调查显示,30岁以下的压力为132.68, 31~35岁的压力为142.78, 36~40岁的压力为146.88, 41~50岁的压力为140.51, 50岁以上的压力为154。可见,50岁以上年龄段的副教授工作压力最大,而31~40岁的教师中,大部分是讲师,在工作保障和教学保障等方面与高级职称的教师有一定的差距,面临评聘副教授的压力较大而紧随其后。41~50岁的教师由于处在副教授行列而压力稍低,30岁以下的教师由于热情奔放,更善于享受生活,释放压力,故而工作压力略低。

(4) 学科及专业差异。调查显示,体育类教师的压力为152.04,工学类教师的压力为148.74,思政类教师的压力为141.17,经管类教师的压力为138.66,英语类教师的压力为129.40,数理类教师的压力为121,艺术类教师的压力为116.2。因为体育老师面临体育教学场地、设施相对紧张,教学组织较困难,加上担心学生出现伤亡,所以工作压力最大,而工学、思政及经管类教师由于教学知识要不断更新,加之工作定额偏高,为了完成工作量,既要讲理论课,又要上实践课,普遍感到压力很大。而数理、艺术、英语类教师由于教学内容特殊,教学监控方面的压力小,加之重复教学更多一些,工作压力低于理论中值。

(5) 压力来源分析。调查显示,广西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是工作负荷,占总压力的25.41%;其次是工作乐趣,占总压力的21.14%;教学保障和工作保障紧随其后,分别为19.93%和19.52%,均低于平均水平;而人际关系因素导致的压力仅为14%,反映了广西高校人际关系环境良好。

四、影响因素分析

造成目前高压的局面,主要是受高等教育的内外环境影响所致。

(1) 社会因素。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正全面深入地进行,这意味着教师心理定式、工作方式、竞争方式和利益分配等的变革,这些变革使高校成了一个竞争激烈的场所,在给高校教师带来更大活动空间和自由选择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冲击。以往高校是一个相对安稳的象牙塔,教授、副教授等头衔一朝加冕即可高枕无忧,在评职称、升职务、报课题方面等虽有论资排辈现象,但基本平稳,差距不大,压力相对较小。而改革后,职务职称终身制破除了,收入差距拉开了,科研任务加重了,竞争上岗、挂牌上课、人员分流使同事间竞争加剧。面对这些改革冲击,不论职务、职称、学历、才能的高低,都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其次,社会提供给教师的地位和待遇让教师产生压力,主要原因是工作待遇及社会地位不高、工作条件较差等。随着经济因素在社会生活中的增强,它不可避免地改变着人们的择业观念和价值取向。当高校教师的收入仅仅维持在“解决温饱”的水平时,它在给教师带来压力的同时,还会使教师产生跳槽、辞职等行为。

(2) 学校的管理和制度。学校热衷于量化管理,制定了严格、详细的各种检查、评比制度和规定,给教师造成情绪上的紧张,带来压力。比如,目前大部分高校所推行的教师博士化、竞争上岗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及要求所有教师都申请课题,使得教师工作量超负荷,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实验室和办公室里,缺少适当的休闲时间,不管对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有很大的影响。在许多高校教师看来,学校的岗位考核指标是带来职业压力的直接因素。每年除了要承担若干课时的教学任务,许多高校还规定:申报职称,必须发表一定数量、一定级别的学术论文或著作,承担一定档次的科研课题。职称越高,要求越严,动辄就要求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有些高校甚至将此规定列入每年的常规工作考核,直接与教师的收入甚至岗位挂钩。这种考核指标体系值得反思,首先,大学教师担负有教学与科研的双重任务,两者并无绝对主次之分,大学欢迎教学科研能双肩挑的复合型教师,但若要求每一个教师都做到恐怕不太现实,用单一的尺度衡量各具特色的高校教师,恐怕有失科学与公平;其次,如果把科学研究的绩效与我们人为划分的考核时段生硬地联系在一起,恐怕连那部分对科研感兴趣,擅长科研的教师也会感到不自在,兴趣一旦与强加任务挂上钩,其动力效果会大打折扣,压力也会随之而来。

(3) 职业发展。此压力来源可以从内外两方面进行分析。从外部来讲,随着整个社会受教育层次的提高以及高校学历竞争的加剧,对教师的学历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教学科研的同时,年轻一点的教师要想方设法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年长一点的也要尽量提升学历或做访问学者。这种水涨船高的现象本无可厚非且顺应时代发展益处多多,但是,高校教师继续教育不同于单纯的本、专科阶段的学习,还必须考虑家庭、子女、年龄等复杂因素的制约。从内部来讲,每个人都有努力保护和获得资源的倾向,工作需要付出资源,高校教师属于高脑力消耗的职业,知识是他们的从业资本,当这些最有价值的资源不断消耗,却得不到足够的补充时,必然会感到不安和压力。

(4) 人际关系。人际交往是现代人交流信息、沟通情感、增进健康的重要手段。高校教师由于工作性质和任务的关系,生活圈子相对较窄,接触对象主要是家人、同事和学生。高校教师一般是“上课来,下课走”,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来去匆匆,与同事、学生的交流甚少,同在一个学校教书,三五年不认识不了解是很平常的事;一学期课上完,能叫上名字的学生屈指可数。近年来,改革使得竞争加剧,人员流动频繁,同事间人际关系更加复杂。在这种人际交往状况中,缺少心理支持,产生压力、误解在所难免。

(5) 学生因素。近年来,出现高等教育质量下降的现象,这里面有教师的原因,和学生状况也有重要关系。高校扩招后,学生人数激增。再加上现在的学生接触面广、信息渠道多、个性鲜明、知识水平高,凡事都有自己的看法,不会一味地将老师所讲授的内容视为权威,很多老师辛苦投入却达不到预想的成效。而社会、学校和学生对教师的要求和期望越来越高,这种高期望与低成效之间产生的差距也成为高校教师产生职业压力的原因之一。

摘要:通过《高校教师工作压力量表》对广西高校的480名教师进行调查, 结果显示, 尽管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职称、不同专业的教师在压力强度上有差异, 但广西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强度普遍较高。社会、学校应对此问题予以高度重视, 并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教师的应对能力, 建立和完善社会支持系统, 维护和促进广西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高校,教师,工作压力

参考文献

[1]岳瑞风.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研究[J].纺织教育, 2004, (1) :98-102.

浅谈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满意度 篇8

关键词: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方法

体育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指的是体育教师对于体育教学过程,工作单位,学校状况等一系列和体育教师职业相关方面的自我满意情况。在高等学校,体育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主要指体育教师所在高校的工作环境,在单位的工作性质,教师本人对工作的期望,以及教师在工作中所得的报酬等多个因素的协调一致性。

一般情况下,高校体育教师承担着全校所有学生的体育课程教学,课外体育课程辅导,学校高水平运动队伍的建设,全校师生健身运动会组织,全校师生身体健康相关培训等任务。体育教师的工作满意度高低不仅很大程度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与工作绩效有很大关系,甚至深入影响到了该工作者的生活,家庭等各个方面。一方面由于体育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特殊性,不能以立竿见影的定量结果去评价,再者,长久以来的惯性思维定势认为音体美一直是边缘学科,是不被重视的群体,体育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是近几年才开始引起大家关注的对象。

一、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到“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问题已经日益凸显,体育教师的工作绩效相对较低。根据理查德·哈克曼、爱德华·劳勒等学者的工作五核心影响因素,影响高校体育教师的因素主要集中于3个方面:社会相关因素,个人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工作条件,工作硬件设备及设施,体育场馆建设等,社会因素包含高等学校管理层面对体育的政策,学校对体育的支持及重视程度,教职工对体育的认可水平等;个人方面因素主要包括教师对体育教学相关工作的态度,对职业本身的认同,个人自我贡献评价,工作紧张程度,个人素质提升几率等因素。也有文献表明,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工作报酬,工作环境,同事关系,工作性质。

体育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主要有工作适应性,工作氛围,职称评定情况,学校体育相关政策,体育教师的薪酬等因素。

二、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现状

通过对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大学园区9大高校公共体育教研室近50人访谈,结合大量的文献资料,结果发现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的整体工作满意度较低,尤其是学校政策方面,体育教师的薪酬待遇方面,体育教师的自我发展方面处于很低水平,同事关系,工作性质方面较好,达到中等偏上水平,工作环境一般。

1.目前山东省大部分高校体育课程任务重,课程多,工作压力较大,课余时间较少。

2.体育设施相对落后,重视程度不高,室内场馆缺乏,受天气影响较为严重。

3.工作成就感不高,不能有效体现工作价值。

4.学校政策相对偏颇,体育课程薪酬普遍不能公平对待,系数从0.6到0.8不等。

5.体育教师职称评定相对较弱。体育教师个人职业培训,职业提升空间相对较窄。

6.随着任职年限,职务提高,职称评定提高等因素的逐渐提高,体育教师的工作满意度逐渐增强。

7.调查表明,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对高校工作关系方面有较高的满意度。

三、提升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的方法

1.学校层面

(1)建立公平的薪酬制度。薪酬福利是企业或者单位发放给职工的报酬,它不仅代表职工工作的物质待遇,更重要的代表着单位和社会对其工作情况的认可程度。根据美国行为学家斯塔西·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可以得出,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仅与教师得到的实际报酬多少有关,还与教师对薪酬的分配是否感到公平有密切关系。当教师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将自己的付出劳动所得到的报酬与他人进行比较时,公平感将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所以建立健全的公平的体育教师薪酬制度对于提高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目前情况下,有五成高校将体育课时与理科实验课程,计算机实验课程相提并论,计算薪酬待遇以正常课时的0.8或者0.6计算,是形成体育教师工作倦怠的重要因素。

(2)营造健康的工作氛围。马克思提出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个人,体育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是不同忽视的。学校要师生员工之间营造健身的氛围,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重视员工的身体健康,充分体现体育指导员,体育教师的重要性,充分激发体育教师的工作激情与社会责任感。

(3)为体育教师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間。体育教师是个综合的职业,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不仅需要体育专业知识,还需要其他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相关知识的支撑,是一种博学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学校层面应该鼓励广大体育教师参加各种层次的体育学术会议和各种培训班,为高校体育教师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条件来发挥自身优势。鼓励体育教师参与申报重大课题,形成端正的学术氛围,促进体育学科建设。

2.体育教师个人层面

(1)热爱自己的职业,从实际出发,正确认定个人目标。

(2)努力提升自身知识涵养,完善知识结构。腹有诗书气自华,体育教师应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知识水平,强化教学手段,完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界面,只有丰富的知识底蕴才可以更好的发挥自身的优势,更好的体验体育教师的快乐,享受授业解惑的乐趣,也能更好的提升自身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3)保持乐观,开朗自信。保持乐观的工作态度,采用积极地心理暗示。享受工作,享受教师的职业本身。

(4)将全校师生的体育健身为己任,提升自身的职业使命。体育教师不仅要将为学生上好每一堂体育课作为自身的主要任务,激发学校师生员工的健身热情,指导师生员工合理正确的健身手段,营造师生员工健身的氛围都是我们体育教师所应该做的事情。在不断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提升个人的自豪感,并且获得较高的尊严,形成良好的个人魅力。(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体育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蔡东山.福建省本科院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2]徐晓虹.眉山市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认同感的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2,(3).

上一篇:竞选学生会副主席的发言稿下一篇:压力教育反面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