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在循环内科病房的应用

2024-12-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温馨提示在循环内科病房的应用(推荐4篇)

温馨提示在循环内科病房的应用 篇1

【摘要】 目的:探讨循环内科病房实行温馨提示护理的新举措。方法:开展全程优质护理服务,营造人文气氛,构造健康交流平台,创造温馨舒适,整洁:温度适宜休养环境。结果:为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了优质、舒适、安全的护理服务,患者满意度由92%上升到98.2%,优质护理服务使患者满意。结论:人性化护理是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服务质量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循环内科病房; 温馨提示; 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4)03-0509-01

目前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转变的时候,护理的理念也在改变。“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是新型医疗模式的核心。表现在循环内科病房管理上,就是将人性化温馨护理融入到医疗护理的全过程中,在对患者疾病护理的同时提供其所需的一切服务,包括生活、生理、心理、安全及精神等,即衣、食、住、行等各种服务,使病人有一种温馨感、亲近感和家庭感,以便早日康复[1]。现代管理理论认为,服务体系的逻辑起点是人的需求,逻辑终点是为人服务。自从2010年以来,本院循环内科病房根据人性化护理服务的要求,结合循环内科患者的特点,深入开展温馨提示护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现将体会总结如下。从日常细节着手

进行规范礼仪培训,要求护士注意礼仪,礼节仪表整洁、大方、端庄、具有良好的修饰和职业特点。语言规范礼貌,做到来有迎声,走有送声,受到表扬有道谢声,服务不足有道歉声,为患者办事有回声,患者提问要耐心解答,遇人问路,领着问路人到达目的地。一切为患者着想,循环内科护理在内涵建设上全面提升

我院循环内科病房,以人性化服务为目标,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以减轻患者痛苦为已任,做到“真情满病房,处处为患者着想”的护理服务承诺。责任护士帮助并指导患者正确方法服药和锻炼方法。她们从每件小事做起,使患者和家属感到家庭般的温暖,使人性化关爱得到延伸和升华。树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患者一进入病区,护士根据其年龄、职业给予亲切而适当的称谓,同时送上一杯热开水、一张温馨的住院提示卡,与患者进行双向交流的服务指导,将住院环境,探视陪护、饮食、查房、安全等制度一项项为患者进行耐心的介绍。需做检查时,主动与医技部门联系,合理安排检查时间。使患者在短时间内以最便捷的线路完成各项检查,得到及时治疗护理。遇到急、危、重患者,主动询问患者需要,以恰当的体态语气,有效的健康宣教,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患者得到治疗和护理。对于患者提出的要求,尽快地给予解决和答复。创造温馨的环境

保持病室清洁、整齐 病房内部一改往日的冷颜色,将墙粉刷成乳白色和草绿色墙裙,贴上温馨标语。每间病房都有空调、彩电、卫生间、挂钟,窗帘换成淡蓝色的遮光卷帘。每张病床均配有柔和的床头灯。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需禁食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床头还挂有温馨小提示,同时我们还为患者免费订阅报刊,提供24 h开水、微波炉服务。每张病床还设有天使信箱,内置详细的入院介绍以及图文并茂的有关病症的健康教育知识手册。给患者营造一个温馨、舒适、安全、整齐的住院环境。加强温馨沟通

我们用通俗、简洁、清晰、准确的语言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方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护士长每天早晨查房带领全科护士向患者问好。向患者了解晚间的睡眠情况,适时进行疾病的康复指导,让患者把遇到的困难,存在的不足,需要改进的问题等一一表述出来。能解决的问题立即解决,不能马上解决的,商讨出可行的办法。当患者康复出院时,叮嘱患者注意身体,递上一张护患联系卡和一句温馨的祝福,并送患者到电梯门口,出院1周内进行电话回访,关注患者出院后健康状况。嘱咐患者有关注意事项,复查时间。设置专设高间病房,配置了陪护床、沙发、液晶电视,还有单独的衣柜和卫生间等设施 我院为了方便广大市民就诊,特开设了惠民通道

7.1 网络预约挂号:绿色就医通道,直接预约专家门诊,无需排队等候。

7.2 免费在线咨询:直接在网络上与专家组交流病情,更权威、更方便、更私密。

7.3 假日全天门诊:节假日也能挂专家号,以患者为中心提供更人性化服务,服务更细致。人性化温馨服务的满意效果

8.1 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病人整体护理中感受的关怀越深,对护理的满意度就越高。人性化服务遵循“病人第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的理念,在技术操作、护士行为、护理服务方面都进行了全面规范。因此通过人性化服务。护理职业形象,技术水平都明显提高,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

8.2 提高了护士的职业素质:护理文化建设。不但从制度上、纪律上规范护士行为,更重要的是逐渐统一了护士对护理工作的价值取向、价值观。这一观点逐渐渗透到护理工作的一切活动中,激发了护士的智慧、潜能和创新精神[2]。

8.3 增强病人对护士的信赖感:消除或减轻手术病人恐惧心理,对择期心脏病介入治疗的病人来说,在介入室停留的时间虽极为短暂,但却是一生中较为特殊的一段经历,因而顾虑重重。护士应给予及时的疏导和安慰,更进一步增强病人对护士的信赖,从而稳定病人的情绪,使病人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来面对手术、配合心脏介入的顺利进行。

8.4 改善了医院形象并拓宽医疗市场:在高品质医疗水平保持不变的状态下,护理文化建设所塑造的护士职业形象,不但可使住院者得到商品质的护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缩短住院日,减少医疗费用,更重要的是所形成的护理品牌能吸引更多的住院病人,增加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我院护士服务态度好,已在市内社会各界中享有较高的美誉度,出院病人已成为医院的活广告。许多住院病人为享受高档次的护理服务慕名而来。实践证明,护理服务品牌效应已为医院赢得广阔的医疗市场。

参考文献

[1] 刘艳丽,刘丽珍.骨科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中国疗养医学,2005,14(2):31-32

[2] 余梅,张建风,于卫华,等.护理文化建设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现代护理,2001,7(1):48

温馨提示在循环内科病房的应用 篇2

近年来,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服务范围的扩大以及以人为本护理理念的深入, 使健康宣教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护士平均每天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的时间在其日常工作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据我科统计, 平均每位白班护士进行健康宣教的时间为2.0~2.5个小时, 占日常工作时间的25%~30%。健康教育的效果因护理人员的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沟通能力和患者理解能力、记忆能力的不同而不同。有的健康宣教内容对住院患者来说是一致的, 如科室成员介绍、病区介绍、安全告知等, 而有的内容却很专业。根据这两大类内容的不同, 制作固定提示卡和临时卡, 不仅对患者进行了基础知识的宣教, 而且对本病的特殊注意事项也有了文字提示, 同时使患者在没有护士解释的情况下自己就可掌握与自身疾病相关的知识。这种温馨提示卡在病房实施健康宣教的过程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2年12月—2013年3月随机抽取的118例患者作为应用组, 他们在健康宣教中应用了温馨提示卡, 未应用组为2011年至2012年2月在健康宣教中未应用温馨提示卡的132例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文化程度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数据来源于护理质量工作手册中的记录和患者满意度调查统计, 评价者均为笔者本人。

1.2 方法

我科护理人员将入院宣教 (包括科室成员、环境、工作与休息时间、住院须知等内容) 、饮食指导、住院患者安全指导、出院指导等固定内容打印成卡片放在每间病房作为固定文字宣传。而特殊内容 (手术前后护理、特殊疾病注意事项、饮食、治疗等) 随时由责任组长指导责任护士临时根据需要来写。语言应通俗易懂, 使患者有足够时间反复阅读, 以掌握内容。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我科2012年12月起开始采用温馨提示卡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 与未采用温馨提示卡的健康宣教效果进行比较, 采用温馨提示卡进行健康宣教的效果更好 (P<0.01) 。采用温馨提示卡对住院患者进行健康宣教, 患者对自身疾病知识知晓率及满意度显著提高, 见表1。

3 讨论

3.1 应用温馨提示卡有利于减少护理纠纷

健康宣教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护士的口头表达能力、普通话水平、语速、文化程度、理解能力、记忆力等。临床护理工作中常有突发状况或有其他护理工作需要兼顾等情况发生时, 常导致健康宣教工作不能及时有效进行, 使健康宣教有疏漏、忽视、被遗忘等情况发生, 温馨提示卡可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医院是一个特殊的服务场所, 患者在住院过程中病情变化很复杂, 且不可预见。如我科收治了一位早孕患者, 患者自己要求终止妊娠, 做无痛人流手术, 医护人员实行告知制度, 向其详细交代手术细节及注意事项后, 患者及患者母亲签署了手术同意书。患者术后即将出院时, 其男友来院拒绝交费, 理由是医院未经过他的同意私自为其女友做了无痛人流手术。由于我科事先采取了人性化的温馨提示并实行了告知制度, 为防止医患纠纷提供了有力依据, 既满足了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病相关知识了解的需求, 又有效应对了举证责任倒置, 在护理工作中收集、保留了证明材料, 为解决护理纠纷提供了有力证据[1]。

3.2 应用温馨提示卡有利于提高护士的综合能力

健康宣教是医护人员教育能力和素质的体现, 是服务质量的体现。应用温馨提示卡宣教, 一部分重复性的健康宣教内容和根据病种不同需要健康宣教的特殊内容都由卡片形式呈现, 如妇科腹部手术 (子宫肌瘤手术、卵巢肿瘤手术、子宫全切手术、剖腹产手术等) 患者, 可以使用同一手术前后的温馨提示卡, 既方便了患者, 又为护理人员节省了时间。要将这些卡片制作好并使患者满意, 就必须要求健康教育实施者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 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断储备知识, 不断总结经验,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3.3 应用温馨提示卡有利于提高健康宣教的质量

温馨提示卡语言通俗易懂, 内容有针对性、规范, 方便患者理解记忆, 避免了不同施教者由于各种因素造成健康宣教效果差异大的情况。对于理解能力和记忆力差的患者, 起到了提示作用, 同时也提高了健康宣教的质量。

温馨提示卡是人性化服务过程中的细微体现。护理工作不仅要重视疾病护理, 而且要关注患者心理、环境、社会因素所引起的难以预料的意外事件、危险因素的发生。护士比医生有更多机会接触患者、了解患者、观察患者, 因此护士更能准确掌握患者的需要和潜在的问题。只要多一点沟通、多一句问候、多一份关怀、多一条温馨提示, 就能及时减少工作中的失误或漏洞, 防范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这些都是对现代护理服务进一步的补充与延伸, 也是对现代护理服务新理念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温馨提示在循环内科病房的应用 篇3

方法 将2010年7~9月12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简单的输液常规护理,10~12月份的11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悬挂温馨提示牌并进行系统健康教育。结果 两组患者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患者或家属对留置针使用满意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都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应用留置针温馨提示牌并进行系统健康教育能减少留置针使用的并发症,有效防止留置针意外脱出,保证留置针留置效果,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 温馨提示牌;系统健康教育;静脉留置针;留置效果

文章编号:1003-1383(2011)03-0319-03 中图分类号:R 452.0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1.03.031

静脉留置针由于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减少反复穿刺带给患者的痛苦,减轻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而且对血管刺激小,不易脱出血管,不影响患者肢体关节小幅度活动,留置套管针最大流速可达97 ml/min,能满足危重抢救快速补液的要求[1]。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提高输液质量。但临床留置针使用中常因各种原因引起穿刺局部炎症、堵管等并发症,病人活动时由于被褥的遮盖、牵扯导致留置针意外脱出甚至造成出血引发纠纷。为此,本科制作了留置针温馨提示牌并进行系统健康教育,达到了规定留置时间,改善了留置效果,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010年7~12月住院期间应用留置针的患者230例,其中2010年7~9月120例患者(对照组),男64例,女56例,平均年龄(55.2±6.5)岁;10~12月110例患者(观察组),男58例,女52例,平均年龄(56.5±5.8)岁;两组患者均为首次使用静脉留置针,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所用药物刺激性及穿刺部位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置针方法

(1)两组均采用威海洁瑞医用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22G安全型留置针,由护师以上职称(负责组长)选择上肢合理血管进行穿刺,再以3m透明敷贴固定(方法为单手持膜敷料中央对准穿刺点,捏导管突起,扶平整块敷料,边撕边框边按压)每2日更换敷贴并消毒局部皮肤,输液前用生理盐水10 ml脉冲式冲管,输液结束后用肝素液(50u/ml)3~5ml正压封管。参与评估者对两组患者建立留置针使用登记本,内容包括留置针部位、留置时间、局部红肿情况、意外脱出情况等。

(2)对照组只进行传统留置针输液常规护理。

(3)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制作了留置针温馨提示牌,内容包括留置针新技术及优点介绍、留置时间、拔针后按压时间、自护措施、留置期间注意事项:不要松开安全夹及转动肝素帽、肢体活动、穿刺局部观察,出现红、肿、疼痛、搔痒感时立即报告,万一脱出时如何处理等。将上述内容输入电脑制作成15 cm×20 cm提示牌,过塑后打孔系上绳子,于留置针置管后悬挂在输液天轨上,并向患者及家属行系统健康教育,在拔除留置针时收回清洁后存放在指定位置。

3.观察护理

(1)做好健康指导:进行留置针穿刺前先告知其目的、意义、优点,置管后详细讲解自我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置管期间可适当活动,但避免置管肢体下垂、负重、过度活动(如打球),以免重力作用造成回血堵管;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沐浴时用保鲜膜裹住敷贴及周围,防止进水,出现敷贴卷边、污染或出汗较多时及时报告护理人员更换敷贴;因为时间过长,通透性增加,就有可能导致液体渗漏,从而引起导管堵塞或脱出而导致留置针失败[2],留置期间交待患者或家属学习提示牌内容。

(2)观察局部反应:置管期间需经常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肿胀及局部炎症反应,注意各操作环节严格无菌,输注高营养液体及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如脂肪乳、胺碘酮等)前后用NS 20 ml彻底冲管,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一旦出现红、肿、热、痛应立即呼叫护理人员及时处理,必要时拔管。局部按压时间不少于8 min[3],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适当延长按压时间,并鼓励患者加强营养,增加抵抗力,减少并发症。

(3)置管期间的护理:留置针穿刺成功后,固定3m敷贴前应将穿刺部位及持针柄部位进行再次常规消毒,以减少针眼处被感染的机会,并在敷贴上注明日期及时间以便观察使用日期,进行输液前拧紧肝素帽可避免输液过程中肝素帽脱出,每次封管后拧紧肝素帽可避免病人在活动或睡眠时脱出肝素帽。封管后锁好延长管的安全夹,既可防止肝素液封管后血液返流入延长管造成患者或家属恐惧感,又可在肝素帽万一脱出后不致造成出血。每次封管后检查敷贴固定情况以增加病人安全感。对意识障碍者约束一侧上肢,以免针头被拔出。

4.评价方法

(1)留置针正常:留置时间为3~4天[4],<3天为留置时间缩短,主要原因有留置针意外脱出,穿刺处渗血渗液较多,穿刺处出现红、肿、痛等。

(2)观察两组患者留置针留置时间。

(3)出院前由护士长对两组患者或家属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了解对留置针使用的满意率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对留置针使用满意率调查表内容主要涉及护士的服务态度、穿刺技术、护理方法、健康教育、是否及时为患者解决问题等方面,列出十个问题,总分为100分。总分90分以上为满意,低于80分为不满意。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主要内容包括:护士素质、服务态度、健康教育等方面是否满意。

5.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两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留置针留置时间比较,经统计学处理,χ2=5.342,P<0.05,观察组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见表1);两组病人或家属对留置针使用满意率的比较,χ2=4.418,P<0.05,观察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见表2);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比较,χ2=4.163,P<0.05,观察组满意率也高于对照组(见表3)。

讨论

健康教育是一项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进行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改善、维持和促进人体健康[5],以往因护理人力相对不足,在留置针留置期间无书面资料,指导片面,工作只限于回答患者或家属提出的问题,缺乏主动性,导致留置针脱出甚至出血情况发生,由于受传统文化影响,病人(尤其是农村老年病人)把血看得非常珍贵而引发纠纷,影响了病人和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本结果显示,留置针置管后悬挂温馨提示牌并进行系统健康教育,留置针留置时间较对照组延长,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留置针意外脱出情况明显减少,减轻了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温馨提示牌内容语言简练,通俗易懂,重点突出,方便实用,患者及家属比较容易了解留置针相关注意事项及自护措施,还便于各班护士在巡视病房及交接班时,随时对患者进行指导,起到口头、书面双重宣教的作用,避免在工作中出现宣教不全面而顾此失彼的现象,大大减少了无效或低效工作,避免病人或家属对出现少量血液返流至延长管、透明敷贴松脱、留置针意外脱出或病人因穿刺困难、节省费用等问题而盲目要求延长留置时间会不定时的咨询,造成护士花费较多时间而工作忙乱、无计划。主动做好宣教可提高了护士工作的主动性及工作效率。

留置针或肝素帽脱出的主要原因是敷贴松脱或不小心被被褥挂出,且多发生在晚夜班时段,温馨提示牌的应用,加强了留置针相关内容的宣教力度,提高了病人自我观察及自护能力,从而减少了脱出机会,提高了使用满意度。

温馨提示牌能提醒患者及家属在留置针置管期间注意的事项,充分发挥患者的主动参与性,让患者对自己相关的医疗护理措施知情,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6]。温馨提示牌可增强护患沟通与交流,既可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又可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信任度,起到密切护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作用[7]。使用温馨提示牌后患者或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从而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服务理念,强调了一种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护理服务理念。

留置针置管后悬挂温馨提示牌并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既改善了留置效果,有效防止留置针意外脱出,减轻了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及经济负担,又提高了输液疗法的质量,减少了护理纠纷的发生。笔者认为,护士在工作中全面实施系统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8],也提高了护理工作人员健康教育意识及工作的主动性,提高了患者总体满意度。留置针温馨提示牌的应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小静.国内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3):219-221.

[2]金文喜.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技巧[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6):6362.

[3]王仕莲,蚁静君,应文娟,等.静脉留置针拔管后针眼局部止血时间延长原因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7A):1693-1694.

[4]王建荣.输液治疗护理实践[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93.

[5]王惠贤.健康教育是建立新型护患关系的重要环节[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3):54-55.

[6]宋慧娴,邢 誉,阳 丽.床头温馨提示牌的制作与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7,22(5):47.

[7]薛菊兰.两用输液卡的设计和保存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4):312.

[8]陈红宇,王 虹,胡君娥.临床实施护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5,21(2):144-145

(收稿日期:2011-02-23 修回日期:2011-05-16)

(编辑:崔群飞)

温馨提示在循环内科病房的应用 篇4

【关键词】品管圈;神经内科;护理质量;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5-0109-02

品质管理圈简称为品管圈,是指同部门人员自发进行品质管理活動所组成的小组,小组成员通过自我启发和相互启发,应用品管圈各种统计手法,以全员参与的方式对分析自己所在工作场所的质量管理品项,发现并解决现存和潜在问题,从而达到维持和改善工作现场的目的[1]。品管圈流程步骤组主要包括组织品管圈、主题选择、计划、现状分析、目标选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检查讨论、效果确认、标准化、改进。我院为研究品管圈对提高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效果,做了临床对比试验,现汇报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神经内科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配将其分为试验与对照两组各43例。试验组患者有男28例、女15例,年龄介于24~46岁间,平均年龄(29.5±1.4)岁;对照组患者有男24例、女19例,年龄介于23~47岁间,平均年龄(31.4±1.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性资料上均匹配(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基础护理,包括一般性护理、生命体征的全面实时监测等。

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品管圈活动,具体包括:

(1)成立品管圈小组。首先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主要内容为QCC相关理论知识,然后采取自愿原则,成立品管圈小组。圈长由学历和资历高的护士来担任,进行统一管理,其它护理成员为圈员。圈长负责对整个小组的管理和协调、上传下达,对圈小组的工作情况随时向医院汇报,把小组的诉求及时传达给上级,对于小组能自己解决的问题自己解决,自己无法解决的请求医院其他部门帮助[2]。护士长同时担任组织协调工作,配合圈长。

(2)每月进行问题总结。小组要坚持定期召开会议,在一起互相交流,对自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汇报,然后一起互相交流,讨论出解决方法和对策。然后到下一次会议的时候,再对上一次会议所讨论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反馈,看是否成功解决,解决方法是否得当。总结有效的改进方法并做好记录。

(3)改善护士的待遇。小组成员可以一起讨论奖励制度,并按照这种制度来激励自己。由圈长像医院提出申请,取得医院的财务支持,然后圈长负责对小组成员进行协调和考核,充分利用奖金的激励作用,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进行人性化管理。由小组人员对目前的近况进行讨论,对遇到的问题,比如职称晋升、培训机会、奖励制度等进行汇总,由圈长统一向医院汇报。为圈员争取更多锻炼和学习的机会,加强对护士的关心,让护士感受到医院的关爱,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计量资料以( ±s)表示,并采取t检验,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3]。

2、结果

健康教育的知晓包括患者对责任医护人员知晓的情况,对疾病知识以及护理知识的认知情况,对比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具体如下表1:

两组运用Likert量表进行患者护理满意度的评比。包括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四项,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x100%。结果显示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1.2%,远远低于实验组的93.0%,两组差异明显(P<0.05),具体如下表2:

3、讨论

品管圈管理措施的应用,是一种积极有效的质量管理活动,品管圈的有效实施能够让护士发挥主体作用,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规章制度,而是参与到管理中来。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然后定期召开会议,由小组成员一起,首先对上次会议的问题整改情况进行汇报,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对本阶段遇到的新问题进行汇总整理,并互相探讨,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对需要协助的由圈长统一向医院汇报。这样,每一个护理人员都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改善护理工作中来,不仅提高了自身的工作价值,激发了问题意识和质量意识,同时提高了护理质量。

在本次实验中,经过品管圈管理措施实施的试验组对象,其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团队协作更默契,护理投诉率明显减少,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同时患者对健康教育的知晓情况显著提高,减小了临床护士的护理难度。所以说,品管圈对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和主动性,提高自我人生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提高医院门诊的整体护理水平也起着积极的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郝贵枝. 品管圈在改善护理品质中的应用现状[J]. 大众科技,2014,02:73-76.

[2]李琳凤,张毅,吕海瑛. 品管圈在我国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现状[J]. 护理管理杂志,2013,11:800-801.

上一篇:2024村务公开完善的档案资料下一篇:共青团中国梦主题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