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的选择阅读答案

2024-10-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落叶的选择阅读答案(精选6篇)

落叶的选择阅读答案 篇1

篇一:浙江省杭州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附答案)2016年杭州市高三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憎恨(zēng)卡壳(qiǎ)摭拾(zhé)威风凛凛(lǐn)

B.桔梗(jié)

溃脓(kuì)皴裂(jūn)博闻强识(qiáng)

C.毛坯(pī)恫吓(dòng)旮旯(gā)

如鲠在喉(gěng)

D.悭吝(qiān)干瘪(biě)岿然(kuī)切肤之痛(qiē)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他没有避讳“北漂”的经历,那时每天四处奔波,备尝艰辛,常常遭遇挫折,但他从不气馁,坚持追求梦想,终于迎来了展露头角的机会。

B.与人交往时要心胸宽广,对与自己性格不合的人要多包容,这样才能消除歧见与隔阂,增进了解,彼此融恰相处。

C.在古典诗词中,我们可以品味“无可奈何花落去”的落寞惆怅,感受“蓦然回首”的怦然心动,体悟“执手相看泪眼”的缠绵绯恻。

2016年杭州市高三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D.这部经济学家的皇皇巨著结构严谨,前后贯串,推理严密,数据翔实,提示了在纷繁芜杂的社会现象背后隐藏着的经济规律和生活法则。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仔细想一想,这究竟真的是过去人类历史所留下的阴影,还是人们杯弓蛇影的心理在作祟呢?

B.在入学考试中,我反复捉摸最后一道题的解法,但始终没有头绪,不由得有些紧张,额上沁出汗珠,握笔的手微微颤抖。

C.南京市出台相关规定,今后有关南京发展的重大决策,不能靠“拍脑袋”,要做到“一言堂”,以此强化集体审议制度。

D.想拿高薪就去企业当高管,不差钱了就去当官:这种让国企干部进退维谷,毫无后顾之忧的机制将随着改革的深入而彻底改观。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市民只要进入官方微信的“办事早预约”栏目,选择要办理预约的部门,根据提示上传相关内容的填写,即完成预约申请。

B.雅万高铁项目是首个国际上由政府主导搭台,两国企业之间进行合作建设的高铁项目,是国际铁路合作模式的一次探索和创新。

C.小张去银行办信用卡遭到拒绝,原因是他作为大学生,无法证明自己有固定收入,而这恰是办理信用卡的必要条件。

D.自从迷上书法,他在瓷板上抄写了两百多遍《论语》、一百多遍《道德经》,可以说是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5.在下面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许多岩溶地貌奇观都与洞穴有关,岩溶作用通过地下系统在碳酸盐岩层的层理和裂隙中先是一点点地创造出洞穴通道,这是洞穴的童年;接着,这是洞穴的壮年期;接下来洞穴进入了老年期,洞穴开始出现崩塌,产生天窗、天坑等景观。

①这时岩溶过程中的化学溶蚀作用强烈。

②同时又不断地沉积,在洞穴中生成美丽的石笋和石钟乳等。

③碳酸盐岩不断地被溶蚀。

④洞穴不断地扩大并树枝状地延伸。

⑤洞穴通道进一步扩展。

A.④①③⑤②

B.③①④⑤②

C.④②⑤①③

D.③①②④⑤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5分)

近日,诺贝尔奖委员会颁布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当年,屠呦呦领导科研组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入手,收集了二千多种方药,又从中选出200多种方药,研制出380多个样品。最后从东晋的葛洪《肘后备急方》的青蒿?绞汁?服用截疟记载中得到启发,结合温度、酶解等因素,进行多次试验,不断改进提取方法。当屠呦呦确认青蒿的粗提取物对鼠疟、猴疟原虫抑制率达100%后,一套现代制药流程便开始启动了。这种?提纯——再试验——测定化学结构——分析毒性药效——动物试验——临床试验——提取工艺的优化——生产工艺?的模式,是所有现代正规药物出厂前必经的流程。经过这个流程后所得的青蒿素,证实具有满意的疗效,抗疟新药——青蒿素由此诞生!

根据材料,概括屠呦呦发明抗疟新药——青蒿素的过程,不超过50字。(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仿照示例,另选对象写一段话,要求结构相似,运用修辞手法,语意连贯。(4分)

[示例]“我们萧萧的树叶都有声响回答那风和雨。你是谁呢,那样的沉默着?”

“我不过是一朵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9分)

在中国哲学的指导下,中华民族选择的第一个价值目标,就是求真。那么,什么是真呢?怎样求真呢?

道家的观点是:真就是道,道就是真。道家所说的道,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指自在的天道;另一方面表示人应当追求的理想、超验的精神境界。道家的核心论点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所谓?道法自然?,就是说道是道自身的原因,道只取法于它自己,不能再向外追溯,没有其他因素可以为道所取法。道以自身为法,所有道就是本真。人取法于自然之道,也就求得了本真。

道家强调,本真乃是不为任何人为因素干扰的纯真。道作为本真,既然是自为的,当然就是无为的。在?真?的前面,道家往往加个?天?字,这就是?天真?一词的来历。在老子看来,婴儿的状态,就是得道者的状态,婴儿才配的上?天真?二字,配得上?无为?二字,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任何人为的想法。普通人一旦长大了,就背离了那个原初的本真,就背离了大道。在《老子》一书中,经常出现?如婴儿之未孩(读为咳)? ?比于赤子?之类的句子。老子认为,真就是不假人为,就是不矫揉造作。简单地说,就是不要装像。该哭就哭,该笑就笑,这才叫做?率真?,才叫做?真人?,也就是得道之人。

儒家对真的理解,也是建立在道之上。不过,儒家所说的道,指的是人道,表示一种理想的、入世的人格所应有的精神境界。儒家不认同那个本真的天道,强调人道是自为的。儒家心目中的?真?,不是自然意义上的?真?,而是人文意义上的?真?。换句话说,?真?不意味着?自然?,而意味着?应然?。人道作为的?真?来说,就是人的一种应然心态。这种心态,可以叫做?真?,也可以叫做?诚?。在儒家眼里,?真?与?诚?是同等程度的观念,通常以?求诚?代替?求真?。孟子鼓励每个人效法义理之天,主张做人要像天那样诚实。?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思诚?就是以?天?作为终极的价值目标,扮演好天民的角色,力求进入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在儒家眼里,??求诚?与?求真?是一个意思,所以,儒家非常重视树立?诚?的观念。所谓??诚?,就是自觉了的?真?。朱熹对?诚?的解释就是?真实无妄?,就是?见天理之本然?。?思诚?就是以?天?作为终极的价值目标,扮演好天民的角色,力求进入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在何为?真?的问题上,儒道两家共同的选择,都是以?道?为真。区别在于,:

?求真?是儒道两家共同倡导的价值取向,也是中国人最基本的价值理念。无为和有力既是相反的,又是相成的。儒道互相补充,满足人们不同的精神需求,都有助于人格的完善。正如冯友兰所说的:?儒家教人能负责,道家能使人外物。能负责则使人严肃,能外物则使人超脱。?超脱而严肃,使人虽有‘满不在乎’的态度,而却并不是对于任何事物都‘满不在乎’。严肃而超脱,使人于尽道德的责任时,对于有些事,可以‘满不在乎’。有儒家墨家的严肃,又有道家的超脱,才真正是从中国的国风中培养出来的人,才真正是‘中国人’。?诸葛亮?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名句,正可以说是关于儒道互补的写照。

8.下列对儒道关于“真”的理论,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家主张“道法自然”,儒家主张“效法义理”。

B.道家让人做好自己,儒家教人做好天民。

C.道家欣赏“满不在乎”,儒家推崇“真实无妄”。

D.道家使人淡泊明志,儒家教人宁静致远。

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老子认为只有婴儿才是“天真”的,而普通人都是做作的,因为只有婴儿才能保留最不受主观意图干扰的原初本真状态。

B.俺家之所以非常重视树立“诚”的观念,是因为在儒家的观念中,“诚”是“天理”,也是“义理”,是人应该效法的天道。

C.“求真”是儒道共同的价值追求,二者互相渗透,相互完善,构筑了他们不同的理论体系,形成了中国人最基本的价值理念。

D.与道家主张人生要“道法自然”、葆有本真相比,儒家更推崇真诚的人文品质、积极的入世精神,力争进入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

10.根据文章内容,为文中画线处填写两句话,使上下文衔接(不超过30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地冯骥才

①死亡并非凄惨,并非一片空茫。死亡也是诗,是生命化入永恒的延续,这是使我每逢到国外,路经一处墓地,必要进去流连一番的原故。它与中国坟地不同,毫无凄凉萧瑟之感,甚至像公园,但不是活人游乐而是死人安息的地方,处处树木幽深,花草葳蕤,一座座坟墓都是优美的石雕,有的称得上艺术杰作。在德国我见过一座墓,墓石两边浮雕一双巨大的耳朵。死者长眠地下,还要倾听世间的万籁,这才叫不甘寂寞。这一双大耳线条浑厚而洗练,和胖墩墩墓石谐调为一个浑厚的整体。墓碑上刻着一行字:?我带不走的只有爱。? ②看来这雕刻家像死者的朋友一样了解他。

③漫步墓地间,浏览在那些树影深处、花草丛中各式各样的坟墓,真比在安特卫普的雕塑公园享受更多也感受更多。因为这里永远沉睡着无数连梦也没有、绝对安宁的灵魂。他们曾经是一个个活生生有血有肉有声有色的人。此时,每一个墓穴里安葬着一个故事。小说家的故事是虚构的,他们的故事却是真实的。他们的容貌、个性、过失、业绩、命运以及真切的内心无从得知,只有任你去猜,一大片人生的想象构成墓地无限的空白。仅有的提示,便是墓碑上的铭言。我最喜欢伫立在这些陌生人的墓前,默然读着这些碑文。墓碑上很少?树碑立传?和?歌功颂德?,大多只有生卒年月,还有一句或几句话,大多是死者留下的遗言,或是他的亲友对其最后的馈赠。有几个碑文至今依然记得:

?所有的事我都快乐,包括这一次。? ?我是个酒鬼,现在才真醉了。? ?忘掉这个人的过失,记着他的好处。? ?你不认识我,我从未成功过;我的朋友都牢记我,凡事我都认真地做过。? ④常常见到墓碑前斜放着一枝鲜艳的玫瑰,或是一大束死者生前喜欢的花。那是饶有诗意的想念。

⑤在英国一处墓地,深秋天气,我见到一个老年妇女在地上拾落叶。她把精心选择到的最美最红的叶子一片片轻轻放在一座坟墓碑上的石板上。她做得好虔城,又好像在享受着什么。我在公墓绕一圈回来,她不见了,只有墓穴上盖一大片秋叶。太阳静静晒着,好像愈晒愈红……

⑥欧洲宗教说死者要进天堂,中国佛教说死者要进地狱。进天堂快活而安详,因此西方的葬礼没有闹丧。幻想的形象是天使,不是阎罗小鬼牛头马面;祭奠用鲜花而不用人的纸花。西方宗教思想讲出世,中国的儒家讲入世之道,对死的想象紧紧联系着生存现实,每到祭日便要烧纸钱纸衣纸车纸马,如今还烧纸电视纸洗衣机。中国人重实际,这也是中西文化传统的区别。

⑦夏威夷的一片墓地给我印象独特。在山顶一片平荡荡绿茵地上,放着上千块距离相等的方石板,大约一本杂志大小,这是小小石棺,是埋葬骨灰用的。据说凡是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人都可以埋葬在这里,石板上只有号码,埋葬好,就按号码把死者名字刻在前方一堵青色的墙上。这地方风景极美丽,无时无刻都有潮湿的海风轻轻吹拂,清爽而透亮。石棺是统一规格的,不论死者身份,不分大小粗细,完全相等。我猛然想起雨果在巴尔扎克墓前的一句话:?死亡是伟大的平等,也是伟大的自由。? ⑧当然,凡是对死的寄语,都是对生存世界的追求。

11.分析文章开头“死亡并非并非凄惨,并非一片空茫。”这句话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作者为什么“至今依然记得”那几个碑文?(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赏析文章第⑤段。(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⑥段插入关于东西方对待死亡态度的议论,有什么用意?(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结合全文,探究“死亡是伟大的平等,也是伟大的自由”的内涵,并谈谈你的看法。(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代诗文阅读(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篇二:2015年10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地理试题(含学考题和选考题及答案)word版

2015年10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地理试题

姓名: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驱动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

A.地球内能

B.太阳辐射C.地表径流

D.大气环流 2.霜冻往往出现于深秋至第二年早春晴朗的夜晚,因为此时

A.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 B.空气中水汽多,地表降温快 C.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

D.大气保温作用强,地表降温慢 3.我国东部地区不少城市出现了“热岛效应”,其主要原因有

①城市郊区化②绿地面积增大 ③能源消耗加大

④城市人口剧增 A.①②B.③④C.②④

D.①③ 4.解决漫画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合理的措施是 A.生产纯净水

B.治理水体污染

C.修建水利工程 D.节约生产用水

5.下列山地中,垂直方向自然带类型最多的是 A.秦岭

B.喜马拉雅山 C.阿尔卑斯山 D.阿巴拉契亚山

6.GIS的数据存储采用分层技术,叠加不同图层后可以分析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现已有某城市交通线路分布图层、地形图层等,若在该城市进行污水处理厂选址,还应增加 ①大气污染图层

②土地利用图层

③水系分布图层 ④土壤类型图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D.②④ 7.下列人口迁移属于生态移民的是

A.三江源牧民迁入城镇

B.三峡工程库区居民外迁

C.农村人口进城务工

D.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8.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发生了大规模迁移,其根本原因是 A.地理环境的差异

B.交通运输的发展

C.建设项目的布局

D.经济发展水平差距

中国科学院某研究所遥感与地面监测表明,过去20年间,青藏高原内陆湖面积由2.5644 ×10平方千米增至3.23×10平方千米。完成9、10题。9.内陆湖面积增大的最主要原因是

A.地壳抬升B.气候变暖

C.下渗减弱 D.河道淤积 10.内陆湖面积增大会带来

A.生物多样性增加

B.蓄洪功能减弱C.湖水盐分浓度增加

D.通航能力减弱

下图为我国中部地区某城市示意图,该城市新城区以电子信息产业为支柱。完成11、12题。

11.影响新城区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A.公路 B.铁路 C.航空 D.水运 12.新城区建设对老城区的积极影响有

①缓解交通拥堵②优化空间结构 ③引发人口集聚 ④摊大饼式扩张 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 2015年7月14日“新视野号”飞船经过9年多的太空飞行,到达最接近冥王星的位置。完成13~15题。13.“新视野号”飞船在飞向冥王星的过程中,接触到太阳系中天体最多的是 A.恒星

B.行星

C.流星体 D.行星际物质 14.威胁“新视野号”飞船在太空中安全运行的太阳活动是 ①黑子

②耀斑

③日珥

④太阳风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5.获取“新视野号”飞船传输的数据并输出专题图像,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①地理信息系统 ②卫星遥感技术

③全球定位系统 ④航空遥感技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6.生物燃料是指利用生物资源生产的乙醇燃料和生物柴油等。右图为2006~2012年全球生物燃料产量图(单位:108升)。促使全球生物燃料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全球粮食供应充足②环境保护意识增强

③森林面积持续增加④化石能源污染环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美国等国家尝试了许多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下图示意的是 A.精确农业 B.有机农业 C.节水农业 D.生态农业 18.与亚寒带针叶林带相比,热带雨林带发育的土壤

A.微生物活动弱 B.生物风化强 C.有机质含量高

D.化学风化弱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对学校附近地区进行考察,记录结果如下表。完成19、20题。

第19、20题表

19.花岗岩形成过程中,与其两侧接触的沉积岩可能会变成

A.大理岩、板岩

B.片麻岩、大理岩

C.石英岩、板岩

D.石英岩、片麻岩 20.符合学生往东南方向行进时观察到的岩石的地质构造剖面是

近年来,浙江许多工业镇发展了工业品贸易、工业品设计和文化创意等产业,工业镇正向特色小镇迈进。完成21、22题。

21.工业镇产业链向工业品贸易和工业品设计延伸的方向分别是

A.上游下游

B.上游上游C.下游上游D.下游下游 22.特色小镇发展创意设计产业可

A.降低资源利用效率

B.缓解低水平竞争

C.加大环境保护压力

D.提高制造业比重 下表为我国2007~2010年四大地区之间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仪器仪表等制造业转移规模(单位:亿元)表。完成23、24题。23.该类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向是

A.中部向西部地区B.中、西部向东部地区

C.东北向中部地区D.东部向其他三个地区 24.影响该类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A.土地成本

B.自然资源

C.集群效应

D.劳动力成本

25.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略图。A与B、C地区相比

A.城市化水平较高B.农业生产水平较低C.民营企业比重较低D.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

北极航道是指穿过北冰洋,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航道。利用北极航道,可以开辟我国大部分港口到欧洲港口的新航线。材料二

下图为从中国大连至荷兰鹿特丹传统航道和北极航道示意图。

(1)从大连到鹿特丹的新航线,可以通航的季节是_______,原因是该季节_______。(2分)(2)从大连经北极航道到鹿特丹,在A海域因受_________(填寒或暖)流影响船舶逆水

航行,经过B海峡向东侧可远眺_________(填国家)领土。(2分)

(3)冬季,从大连经传统航道到鹿特丹,船舶经过洲界C_________(填运河)后,受到盛

行风的影响,在D海域_________(填顺或逆)风航行。(2分)(4)从自然带类型看,大连和鹿特丹同属。(1分)(5)从地形和气候角度,说明荷兰盛产鲜花的主要自然条件。(3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

为解决城市问题、协调京津冀发展,北京加快了产业和人口向河北、天津转移。材料二

图1为2011年辽、吉、黑三省和全国单位地区生产总值(GDP)能耗(能源消费总量∕地区生产总值)图。图2为我国某区域冬季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

(1)北京此时的风向是_________,该季节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2分)

(2)从区域发展阶段看,北京处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在该阶段,三次产业中增长速

度最快、产值比重最高的是_________,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是_________。(2分)(3)与全国相比,辽、吉、黑三省的单位GDP能耗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这和三省的产业结构偏重于_________有关。(2分)

(4)北京产业和人口的外迁,反映出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是_________。(1分)(5)与河北相比,天津作为北京产业转入地的优势条件有哪些?(3分)28.【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材料一

图1为非洲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

篇三:小学语文知识选择题

1、下列字母的排列顺序错误的一组是(B)

A、ABCDEF B、JMMKLG C、OPQRST D、UVWXYZ

2、下列大小形式互换完全正确的是(B)

A、T t Wu B、Y y N n C、G g L I D、Q p R r

3、读音节,注意声调,选出调号有错误的一组(C)

A、水平如镜shuǐ píng rú jìngB、桃李争妍táo lǐ zhēng yán C、开卷有益kāi juǎn yǒu yì

D、完好无损wán hǎo wú sǔn

4、下面字形和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B)

A、倾(qīng)盆大雨B、磨(m?)房C、一担(dàn)D、眼眶(kuāng)

5、“壮”这个字如果用音序查字法来查的话,应查(A)

A、Z B、zh C、zuàng D、zhuàng

6、按要求朗读,重音标示错误的一组是(A)

A、今年我上五年级。(不是明年)

B、吴昊喜欢踢足球。(不讨厌踢足球)

C、南京是江苏省的省会(其它的城市不是)

D、这是我的语文书(不是别人的)

7、下面读音错误的一组是(D)

A、解(xia)狐

B、解(jiě)落三秋叶

C、解(jiě)说员

D、押解(jiě)

8、下面的字,书写笔画顺序不正确的一个是(D)

A、长

B、方 C、出

D、再

9、下列词的字形错误的一组是(A)

A、桥梁 B、漂流 C、资态 D、侮辱

10、下列字形正确的一组是(D)

A、锻练 B、署假 C、遵敬D、一丝不苟

11、“释”这个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D)

A、木 B、米 C、又D、采

12、“塞”在字典中有如下解释:①塞子;②边关,塞外;③重要的地方; ④把窟窿堵住。在“军事要塞”这个词中它应选(B)

A、① B、② C、③ D、④

13、下列字中跟“龄”字造字方法不一样的字是(B)

A、堡B、蝴

C、园D、休

14、下列每组中相同的两个字读音也相同的一组是(A)

A、怒发冲冠

千钧一发

B、发人深省 江苏省

C、落花流水丢三落四D、挨打挨挨挤挤

15、“负荆请罪”的“荆”字我不认识,那么我应该用(B)查字法来查。

A、音序查字法B、部首查字法 C、数笔画查字法 D、随便哪一种

16、选出下列不是同一类的一组(A)

A、汉族 回族 苗族壮族B、钢笔铅笔

圆珠笔

毛笔

C、长江 黄河 银河洞庭湖 D、汽车 火车 摩托车 自行车

17、“意思”在下列各句中和其它三句意义不一样的(C)A、这个词的意思我懂了。B、你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C、这本书可有意思了!D、只有多读几遍,才能明白课文的意思。

18我们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不能辜负革命先烈们的(D)

A、盼望B、渴望

C、愿望D、期望

19、完成这项任务对我来说,是一次(C)的考验。

A、严厉B、严格 C、严峻D、严肃

20、给这个句子选择合适的关联词(A)“这篇文章()字数不多,()内容丰富,算得上是一篇佳作。”

A、虽然??但是?? B、因为??所以?? C、不但??而且?? D、不是??就是??

21、下列不是出自于寓言故事的成语是(D)

A、揠苗助长B、叶公好龙

C、郑人买履

D、望梅止渴

22、“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这句诗出自于(C)

A、《夜书所见》B、《舟夜书所见》

C、《枫桥夜泊》 D、《秋夕》

23、与“暮色”对仗最为工整的词是(D)

A、清晨 B、朝阳 C、朝霞D、朝晖

23、《卧薪尝胆》这个故事出自于(A)

A、司马迁《史记》

B、司马光 《资治通鉴》

C、孔子《论语》D、司马迁《春秋》

24、昆明又被人们称为(C)

A、羊城

B、鸢城

C、春城

D、泉城

25、“这件事你不能不做。”这句话的意思是(B)

A、你不能做。

B、你一定要做

C、你可以不做。D、你不可以做也可以不做

26、“今天我()没有去训练,()我感冒了,身体不舒服。”这句话中的关联词就填(B)

A、因为??所以?? B、之所以??是因为?? C、既然??就??D、不是??而是??

2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组是(D)

A、狮子是一种非常猛烈的动物。

B、小强和小明聊天,他告诉了他许多心里话。

C、吴厂长介绍许多陈师傅的先进事迹。

D、对于未来,我的内心充满了希望。

28、下列句子不属于比喻句的是(D)A、落在电线上的燕子,就像是五线谱上的音符。

B、秋风如同柔韧的梳子,把田野梳得井井有条。

C、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D、他的身子还是那么单薄,像是生病的样子。

29、“这个问题他没有完全搞清楚。”这句话的意思是说(B)

A、这个问题他一点儿都不懂。B、这个问题他懂了一点儿。

C、这个问题还有一点儿不懂。D、这个问题他都懂了。

30、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句是(B)

A、鱼儿好像睡着了一样。

B、河两岸的柳条像一丝丝的绿绸。

C、清华大学是工程师的摇篮。D、昆明湖仿佛一块无瑕的翡翠。

31、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B)

A、烤着火,大家的手逐渐温暖起来。

B、学习了《小学生守则》后,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C、我虽然这么用功,但是成绩仍然不如你。

D、爸爸在外语学院工作,会说三四国的英语。

32、“风儿每天梳理着柳树姑娘的长发,等着燕子妹妹的到来。” 下列句子中和这句修辞手法一样的一句是(A)

A、雨,落叶儿般轻,针尖儿样细。

B、灿烂阳光下盛开的百合发就是你的笑容。

C、白杨树哗哗地响,在杨科头上不断地号叫。

D、我的心激动得要跳出胸膛。

33、一只鹦鹉用英□法□西班牙语轮流向大家问好□欢迎光临本店□谢谢□ 这句话中的正确标点应为(D)

A、,:。

B、、、:“。”

C、、、:“,!”

D、、、:“,”!

34、有一段顺序错乱的话:

“①苍蝇和蜘蛛挣扎了一阵,就死掉了。②一只蜘蛛爬过去,想将苍蝇吃掉。

③一只苍蝇飞进了森林,落在一棵大松树上。④一大滴松脂落了下来,包住了它们俩。⑤后来松脂不断向下滴,最后形成了松脂球。” 它的正确排列顺序为(B)

A、②①③④⑤

B、③②④①⑤

C、①②③④⑤

D、②①③④⑤

鲁肃这一人物形象出自(C)。

A.《封神演义》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西游记》

36.“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这两句词描写的是(D)。

A.春天景色

B.夏天景色

C.秋天景色

D.冬天景色

37.下面不是三国故事的是(D)。

A.赤壁大战B.草船借箭C.三顾茅庐

D.负荆请罪

38.“完璧归赵”这个故事发生在(A)。

A.春秋战国B.秦汉时期

C.三国时期

D.唐宋时期

39.“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龙城飞将”指的是(B)。

A.汉朝名将霍去病

B.汉朝名将李广 C.赵国名将廉颇

D.三国名将赵云

40.下面四位来都是我国唐朝杰出的诗人,其中号称“诗圣”的是(A)。

A.杜甫

B.李白C.白居易D.陆游

41.下列不是中国经典童话故事的是(D)。

A.《大林和小林》

B.《宝葫芦的秘密》

C.《神笔马良的故事》 D.《灰姑娘》

42.《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作为9至13岁孩子的通俗的历史和地理读物,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其中,风、河流、城市都成了拟人化的形象,巧妙的比喻更让人耳目一新,如把斯康奈的平坦大地比喻为(A)。

A.“方格子布” B.“粗麻布”

C.“长面包和小点心”

D.“黑色的线穗”

43.善良的小姑娘多萝茜被一场龙卷风刮到了一个陌生而神奇的国度——(A),并迷失了回家的路。

A.奥兹国 B.英国C.美国D.中国

44.(D)的歌声吸引了每一个坐地铁的乘客,很快便成了走红的地铁歌唱家,但最令它感到幸福的还是亨利猫和塔克鼠的关怀。

A.青蛙贝塔

B.螳螂李黎

C.小狗班比 D.蟋蟀柴斯特

45.下列不属于汉字造字法的是(D)A.象形B.形声

C.会意

D.图示

46下面哪个故事不是三国故事D()A.赤壁大战

B.草船借箭

C.三顾茅庐

D.负荆请罪

47.盘古、女娲、夸父、后羿都是古代神话中的人物,其中开天辟地的是(A)A.盘古 B.女娲

C.夸父D.后羿

48.“深浅”这个词由“深”与“浅”这一对反义词组成,下面词语中与它相近的一组是

(C)

A、上下

中外

水火

红绿

长远B、好坏

死活

后退

春秋

曲直

C、出入

开关

厚薄

东西

装卸

D、正反

前后

快慢

良好

输赢

49.下列句子中,意思不同的一句是(C)

A这件事他不可能不知道。B、这件事他肯定知道。

C.他不可能知道这件事。D、难道他不会知道这件事吗?

50.填入下面一段中最贴切的比喻是

这淡蓝色的苍穹一直伸展到我的身后,垂向一片碧绿的草滩,草滩上伫立着连绵起伏的 深褐色的山峦,而我的脚下,银色的公路像(B)逶迤着伸向遥远的地方?? A、凝固的玻璃浆液。B、一条哈达。

C、奔腾的骏马。D一幅巨大的画卷。

51.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B)

A膝盖(xī)草丛(cōng)胆怯(qia)

解剖(pōu)

B脑髓(suǐ)蓦地(m?)强迫(qiǎng)订正(dìng)

C瞥见(piē)处决(chù)执拗(niù)分泌(mì)

D一幅(fú)翘首(qiáo)魁梧(wú)

瓦楞(lang)

52.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C)

A惟妙惟肖(xiào)坦荡如砥(dǐ)辗转反侧(zhǎn)称心如意

(chan)B妄自菲薄(b?)潜移默化(qián)辙乱旗靡(mǐ)挑拨离间

(jiàn)C装模作样(m?)峰回路转(zhuǎn)沁人心脾(qìn)赫赫有名

(ha)D曲径通幽(qū)上窜下跳(cuàn)随声附和(ha)万籁俱寂(lài)

5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C)

A差使(chāi)颠簸(bǒ)懦弱(nu?)随声附和(ha)

B蹒跚(pán)不屑(xia)热忱(ch?n)惟妙惟肖(xiào)

C脉络(mài)

狭隘(ài)

混浊(hún)相形见绌(chù)

D粘贴(zhān)执拗(niù)

恣肆(zì)锐不可当(dāng)

54.字形有误的一组是(D)

A鄙薄 修葺 畸形 竹篾

B阔绰 倦怠 颧骨 游弋

C隔阂 滑稽 琐屑 忌讳

D害臊 沟壑 恳荒 无赖

55.下列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D)

A不论学习哪种知识,都应该辩伪去妄,掌握事物的真谛。

B模拟体育加试,同学们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我们应再接再励,攀登高峰。C北京办奥运既展示传统文化又展现精神风貌,可谓两全齐美。

D工匠们就地取材,建造了世界上最早的独拱石桥——赵州桥。

56.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组是(C)

A热忱(情意)阅历(经历)爽快(率直)莫名其妙(说出)

B遵循(遵守)欣赏(欣赏)敏捷(快)无人问津(渡口)

C气派(风度)呆滞(不流通)琐屑(卑微)一鼓作气(击鼓)

D秀颀(高)嘹亮(响亮)皎洁(白而亮)无精打采(提)

57.加点字字义相同的一项是(D)

A沉浸

沉静

B飞翔

飞跃

C宽慰

宽裕D敏感

敏捷

58.加点词解释正确的是(D)

A他一闲下来,便感觉到无聊。无聊:言谈、行动等没有意义而使人讨厌 B杜甫的诗深受后人推崇。推崇:崇敬

C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摆放得错落有致。错落有致:交错纷杂,很有秩序。D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面对敌人的枪口大声疾呼:民主、自由。大声疾呼:大声呼喊,提醒人们注意。

60.根据句意依次填写词语最恰当的是(C)(1)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2)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3)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4)沙丘的移动虽然慢,可是所到之处,森林全被(),田园全被埋葬,城郭变成丘墟。

A烘托

寂静

进入

摧毁 B映衬

平静

进入

毁坏

C烘托

平静

扑入

摧毁 D映衬

寂静

扑入

落叶的选择阅读答案 篇2

一、概念掌握不准确, 基础知识不牢

例如:在我国, 一切权力属于 ()

A.全体人民B.全体公民C.共产党员D.领导干部

正确答案选择A, 但是有学生选了B。解题思路和依据:在我国, 公民既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 又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因此, 一切权力属于公民。从学生所说的理由, 不难发现该学生选择错误答案, 原因是两个概念不清:人民—公民, 权利和权力。公民和人民在我国的区别主要有:一、公民是法律概念, 人民是政治概念, 二、公民比人民范围大, 公民包括全体社会成员, 人民不包括全体社会成员, 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敌对分子不属于人民。权利和权力在我国的主要区别有:一、权力是政治概念, 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 权利是法律概念, 指法律赋予人们的权力和利益, 权利与义务相对而存在;二、权力的主体限于国家机关和组织, 公民不可以成为权力主体, 而权利的主体除了国家机关和组织外, 还可以是自然人。人民对应的是权力, 公民对应的是权利, 因此, 让学生正确理解并掌握概念, 能够提高选择题的正确率。

二、看题不完整, 以偏概全

如:某环卫女工拾到一笔巨款, 几经周折终于找到失主, 并将巨款如数交还。该女工因此受到了当地政府的表彰和奖励。这一事例主要体现了 ()

A.公民既要履行法定义务, 又要履行道德义务

B.公民履行义务是以享受权利为目的

C.只有先履行义务才能享受权利

D.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正确答案选择D, 但是有学生选A。选择的思路和依据:捡拾他人财物, 并不发生财物所有权的转移, 应物归原主, 《物权法》中对此有明确规定。捡到财物要归还, 这是法律规定的, 因此拾到巨款归还失主是法定义务, 因而也是道德义务。这个思路用来说明题干的前半部分是可以的, 广义的义务, 既包括法定义务, 又包括道德义务。所谓法定义务, 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责任。所谓道德义务, 是指社会成员依据社会道德规范, 自觉自愿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由此可以看出该学生做题时, 只考虑了题干前半部分内容。题干的后半部分“该女工因此受到了当地政府的表彰和奖励”忽略了, 而这是享受了因履行义务得到回报的权利。我们既是权利的主体, 也是义务的主体。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 依法行使权利, 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 依法履行义务, 以主人翁的责任感, 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题肢“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既包括了履行义务又享受了权利, 符合题干的要求。评讲题目时, 要引导学生认真看完题目, 然后选出完全符合题干要求的题肢。

三、低级错误, 粗心大意

我国的权力机关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央人民政府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人民代表大会

正确答案选择D, 但是学生有选A的, 问及原因, 回答看到A项“人民代表大会”字样就选了, 因为题目比较简单, 学生做题时缺少了细心、谨慎, 这种题目不是不会做, 而是因为粗心导致了失误, 因此经常上演着“粗心—后悔—再粗心—再后悔”的现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前者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后者是我国的权力机关。人在从事普通的、自己熟悉的事情时, 往往思想上不太重视, 因而容易出错。试卷上的有些题目确实是我们学生会做的, 但他们急于求成, 不经过认真审题, 结果做题时对应注意的各种情形考虑不周全, 造成了不应有的错误。对此可加强学生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 提高其责任心。告诉学生在考试时保持适度紧张, 题目无论难易要细心谨慎, 不犯低级错误。考试时注意力集中是不容忽视的, 这样就不会马虎随便、掉以轻心, 从而有助于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

四、解题方法不对, 不懂对比分析

如,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状况:2001年文化产业 (GDP) 3540亿, 占同期GDP比重2.15%;产业文化31.73万。2010年文化产业 (GDP) 7630亿, 占同期GDP比重2.43%;产业文化46.08万。2011年我国文化产业达到1.1亿元, 占GDP总量的2.75%。而英美等发达国家一般占到GDP是7%以上。以上资料反映了 () 。

A.我国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B.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C.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较快, 但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D.我国文化产业取得不小的成就

正确答案选择C, 但是学生有选D的。理由是从2004年、2010年纵向看文化产业GDP、占同期GDP比重、产业文化个数都增长了, 从这一个层面来看选择D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从图表注释看, 该题目还反映了一个横比内容: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与外国有差距。然而学生对此根本就没有考虑, 认为注释没有什么作用, 不应考虑。这暴露了学生对图表的理解不完整。附注或注释是图表式选择题的有机组成部分, 忽略了附注或注释, 则不能把握图表的中心观点, 也不能揭示图表间的内在联系。图表应该包括标题、内容, 有时还包括附注或注释。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 真正读懂题目是非常有必要的。

《落叶》贾平凹阅读答案 篇3

《落叶》

贾平凹

①窗外,有一棵法桐,样子并不大的,春天的日子里,它长满了叶子。枝根的,绿得深,枝梢的,绿得浅;虽然对列相间而生,一片和一片不相同,姿态也各有别。没风的时候,显得很丰满,娇嫩而端庄的模样。 。一早一晚的斜风里,叶子就活动起来,天幕的衬托下,看得见那叶背上了了的绿的脉络,像无数的彩蝴蝶落在那里,翩翩起舞,又像一位少妇,丰姿绰约的,作一个妩媚媚的笑。

②我常常坐在窗里看它,感到温柔和美好。我甚至十分忌妒那住在枝间的鸟夫妻,它们停在叶下欢唱,是它们给法桐带来了绿的欢乐呢,还是绿的欢乐使它们产生了歌声的清妙?

③法桐的欢乐,一直要延长一个夏天。我总想那鼓满着憧憬的叶子,一定要长大如蒲扇的,但到了深秋,叶子并不再长,反要一片一片落去。法桐就削瘦起来,寒伧起来,变得赤裸裸的,唯有些嶙嶙的`骨。而且亦都僵硬,不再柔软婀娜,用手一折,就一节一节地断了下来。

④我觉得这很残酷,特意要去树下拣一片落叶,保留起来,以作往昔的回忆。想:可怜的法桐,是谁给了你生命,让你这般长在土地上?既然给了你这一身的绿的欢乐,为什么偏偏又要一片一片收去呢?!

⑤来年的春上,法桐又长满了叶子,依然是浅绿的好,深绿的也好。我将历年收留的落叶拿出来,和这新叶比较,叶的轮廓是一样的。喔,叶子,你们认识吗,知道这一片是那一片的代替吗?或许就从一个叶柄眼里长上来,凋落的曾经那么悠悠地欢乐过,欢乐的也将要寂寂地凋落去。

⑥然而,它们并不悲伤,欢乐时须尽欢乐;如此而己,法桐竟一年大出一年,长过了窗台,与屋檐齐平了!

⑦我忽然醒悟了,觉得我往日的哀叹大可不必,而且有十分地幼稚呢。原来法桐的生长,不仅是绿的生命的运动,还是一道哲学的命题在验证:欢乐到来,欢乐又归去,这正是天地间欢乐的内容;世间万物,正是寻求着这个内容,而各自完成着它的存在。

⑧我于是很敬仰起法桐来,祝福于它:它年年凋落旧叶,而以此渴着来年的新生,它才没有停滞,没有老化,而目标在天地空间里长成材了。

阅读题目:

1.作者行文很注意前后照应,如,开头写到“窗外”,后面再有“我常常坐在窗里看它”,再后又有“长过了窗台”。文章第⑤段中“依然是浅绿的好,深绿的也好”这句话照应了第①段中哪句话?(2分)

2.第⑤段中“喔,叶子,你们认识吗”。这里为什么用“你们”而不说“你”,请简要回答。(2分)

3.“悠悠岁月”中的“悠悠”作“长久”解。文章第5自然段“凋落的曾经那么悠悠地欢乐过”中的“悠悠”作何解释?(2分)

4.文章第⑦段中,作者写道“觉得我往日的哀叹大可不必”。请从文中找出作者往日哀叹的原话。

5.仿照文中划线句,另写一个放在文中得体连贯的句子。注意,语境由“没风”改成“有风”(3分)

6.文章最后说:“我于是很敬仰起法桐来,祝福于它:它年年凋落旧叶,而以此渴着来年的新生,它才没有停滞,没有老化,而目标在天地空间里长成材了。”作者这里写的是法桐,实际上也是表达对人生的认识。请你揣摩这段话中加点的语句,结合人的生命现象,简述你对这些语句的理解。(3分)

阅读答案

1.枝根的,绿得深,枝梢的,绿得浅;

2.因为这里是对历年收留的落叶和今年收藏的新叶而说的。答到复数意思即可给分。

3.从容不迫(自由自在、怡然自得等)。答到意思即可。

4.可怜的法桐,是谁给了你生命,让你这般长在土地上?既然给了你这一身的绿的欢乐,为什么偏偏又要一片一片收去呢?!

5.如:有风的时候,显得很潇洒,轻盈而活泼的摸样。

王选的选择阅读附答案 篇4

我觉得世界上有些事情也非常可悲和可笑。当我26岁在最前沿,处于第一 个创造高峰的时候,没有人承认。我38岁搞激光照排,提出一种崭新的技术途径,人家说我是权威,这样说也马马虎虎,因为在这个领域我懂得最多,而且我也在 第一线。但可悲的是,人们对小人物往往不重视。有一种马太效应,已经得到的他使劲地得到,多多益善,不能得到的他永远得不到。这个马太效应现在体现在我的 头上很厉害,就是什么事情都王选领导,其实我什么都没有领导起来,工作都不是我做的。我现在到了这个年龄6l岁,创造高峰已经过去,我55岁以上就没什么 创造了,反而从1992年开始连续三年每年增加一个院士,这是很奇怪的。世界上从来没有过55岁以上的计算机权威,只有55岁以上犯错误的一大堆(笑声, 掌声)

我发现,在人们认为我是权威这个事情上,我真正是权威的时候,不被承认,反而说我在玩弄骗人的数学游戏;可是我已经脱离第一线,高峰 过去了,不干什么事情,已经堕落到了靠卖狗皮膏药为生的时候,(笑声)却说我是权威。所以有人讲:前两天电视上又看到你了。我说:一个人老在电视上露面, 说明这个科技工作者的科技生涯基本上快结束了。王选的选择阅读答案。(笑声,长时间的掌声)在第一线努力做贡献的,哪有时间去电视台做采访。所以1992 年前电视台采访我,我基本上都拒绝了。年轻人如果老上电视台,老卖狗皮膏药,这个人我就觉得一点出息都没有。

在我刚过55岁的时候,我立刻 提了一个建议,说:国家的重大项目,863计划,学术带头人,要小于或等于55岁,把我排除在外。这个当然不见得能行,但我还是坚信这是对的。我们看世界 上一些企业的创业者、发明家,没有一个超过45岁的。王安创业时是30岁,英特尔的三个创业者,最年轻的31岁,另外两个人也不到40岁;苹果公司的开创 者也只有22岁,他被美国前任总统里根称为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三年把苹果公司变成了世界500强),比尔.盖茨创微软的时候是19岁,雅虎创业者也是不 到30岁。所以创业的都是年轻人。我们需要一种风险投资的基金来支持创业者,要看到这个趋势。

我扶植年轻人真心诚意。曹操五十作《龟虽 寿》,虽烈士暮年,仍壮心不已。我则以为,伏枥老骥最好用扶植新秀,甘做人梯的精神实现自己志在千里的雄心壮志。我们的中年教师,包括我们的博士生导师, 都是靠自己奋斗过来的,都是苦出身,所以我们一贯倡导我们的年轻人做的成果,导师没有做什么工作,导师就不署名。当然,外面宣传报道在王选领导下我承认我 剥削年轻人最多,但是由于大家都知道我并不是主观上要去剥削年轻人,所以对我也比较谅解,(笑声)扶植年轻人我觉得是一种历史的潮流,当然我们要创造条 件,就是把他们推到需求刺激的风口浪尖上。在这方面我们要创造一切条件让年轻人能够出成果,特别要反对马太效应,尤其在中国,我觉得在中国论资排辈的势力 还是有的,崇尚名人,什么都要挂一个名人的头衔,我们打破这种风气是需要努力的。

名人和凡人差别在什么地方呢?名人用过的东西,就是文物 了,凡人用过的就是废物;名人做一点错事,写起来叫名人轶事,凡人呢,就是犯傻;名人强词夺理,叫做雄辩,凡人就是狡辩了;名人跟人握握手,叫做平易近人,凡人就是巴结别人了;名人打扮得不修边幅,叫真有艺术家的气质,凡人呢,就是流里流气的;名人喝酒,叫豪饮,凡人就叫贪杯;名人老了,称呼变成王老, 凡人就只能叫老王。(讲这段话时一直有笑声、掌声)这样一讲呢,我似乎慢慢在变成一个名人了,在我贡献越来越少的时候,忽然名气大了。所以要保持一个良好 的心态,认识到自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而且正处在犯错误的危险的年龄上。这在历史上不乏先例。

所以一个人要多做好事,少犯错误,不做坏事,我认为我今后应该是这样。多做好事,少犯错误,不做坏事,坏事是绝对不能干的,错事也要少做,这样,我就觉得扶植年轻人算是个自然的规律。

1.马太效应在文中的内涵是什么?在王选身上有哪些具体表现?(4分)

2.在科学家王选身上,表现了哪些优秀的品质?请归纳概括出来(5分)

3. 你对王选忽然名气大了,也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认识到自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这种心态是怎么看待的?联系实际,谈谈你的名利观。(6分)

参考答案:

1. 马太效应:已经得到的他使劲地得到,多多益善,不能得到的他永远得不到。(2分)具体表现:①王选在26岁时冲在最前沿,处于第一个创造高峰的时候,没有 人承认,人们对他这个小人物不重视。(1分)②38岁搞激光照排提出一种崭新的技术途径,人家说他是权威。什么事情都说是王选领导的.在55岁以上就没什 么创造了,反而连续三年每年增加一个院士头衔,受到人们多多追捧。(1分)

2.①对科学至美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②对科学事业的奉献牺牲精神。③不计名利、奖掖扶持后生的人梯精神。④不贪天功为己有的谦逊精神。⑤正确对待名利,对待自己,贵有自知之明精神。⑥坚守自我,勇于批评的实事求是精神。

选择阅读答案 篇5

海啸来得毫无征兆,它们瞬间漫过了马塔尔监狱高高的围墙,刺耳的警报和狱警以及犯人们的厉声尖叫被巨大的海浪撕得粉碎。

监狱长海尔墨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显得惊慌失措,因为他比谁都清楚马塔尔监狱总共关押了410名囚犯,其中还有85名死囚,而用不了多久整个监狱就将葬身海底。海尔墨用颤抖的手抓起电话,他想向上级请示一下,可是电话线路早已被海啸冲毁。留给海尔墨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他沮丧地瘫坐在椅子上,此刻马塔尔监狱的狱警们已经把监狱长的办公室围得水泄不通,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对死神的恐惧。

“我们已经没有时间转移犯人,如果再拖延的话连我们自己都将丧生,在撤离前我不得不做出选择!”海尔墨举起监狱囚室的钥匙下达了最后的命令。“斯各特一号囚室,纽曼二

号囚室,鲁米斯三号囚室。打开囚室大门让犯人们暂时逃生去吧!最后请大家迅速撤离,愿上帝保佑我们都能平安!”海尔墨话音刚落,狱警们四散逃离,斯各特和纽曼飞奔向囚室去执行监狱长的命令,唯独鲁米斯这个头发花白的老狱警还呆呆地站在监狱长办公室。监狱长有些愤怒了:“疯了吗?还不走,难道要等海水淹没了你的脑袋才清醒吗?”“可是,可是还有四号囚室的门……”鲁米斯哆嗦着呼喊,声音很快被巨大的海浪冲击声淹没。海尔墨变得声嘶力竭:“四号囚室关押的都是死囚,对他们来说死是早晚的事情,难道你想把他们放出去继续杀人越货吗?我是监狱长,我可承担不起这样的责任!”说完,海尔墨激动地往门外跑。鲁米斯向前一步紧紧拽住他的衣服,狠狠地盯着他:“现在他们将必死无疑,难道死囚就不是生命吗?”海尔墨完全被这个平日里沉默文雅的老头给震惊了,他无奈地指指自己的办公桌:“如果你不怕接受被审判的命运,四号囚室的钥匙就在我办公桌的抽屉里!”

巨大的马塔尔监狱到处是夺路狂奔的犯人,四号囚室的大门已经快被海水淹没,愤怒的死囚们的吼声让人毛骨悚然。鲁米斯深深吸了一口气潜入水底,“哐当”一声,囚室的大门终于打开了,马塔尔监狱所有的死囚带着对生的渴望,呼啸着从那个头发花白的老狱警身旁游过。

可怕的海啸在冲毁了不计其数的房屋、道路和农庄,在夺走了大约一千五百多入的性命后终于退去,一切又重归宁静,马塔尔监狱也迎来了新的曙光。

一拨拨当初被放走的犯人都回来自首了,他们被登记后重新关押在一至三号囚室里,可怕的是四号囚室却空空如也。搜捕死囚的行动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可怜的鲁米斯戴上沉重的镣铐被芳押进熟悉的四号囚室。“没有一个死囚会选择回来。你就等着接受审判吧!”监狱长海尔墨“哐当”一声锁上了囚室的大门。

鲁米斯私自放走85名死因.将在监狱广场执行绞刑的消息,被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纷纷报道。劫后余生的小城到处在谈论着鲁米斯的遭遇,人们纷纷为他抱不平,可是谁也阻拦不了死刑的到来。

行刑那天,监狱广场上阴霾密布,刑场下人头攒动,群情激愤。可怜的鲁米斯被套在绞刑架上,苍老的脸盘,花白的头发,显得那么凄楚。执行绞刑的时间到了,只要一声令下

砍断绳索。鲁米斯就将结束他的生命。危急时刻・突然有人走向刑场.一个、两个、三个……“我们是来自首的死囚,请把鲁米斯放下来吧,放下这个高尚的人!”荷枪实弹的军警迅速包围了刑场,那些原本在人们眼中凶神恶煞的死囚,此刻显得那么平静,他们没有反抗,干脆利落地报出了代表死因身份的号码。

刑场下的人们开始欢呼起来,可是监狱长海尔墨登记死囚号码后,却发现少了两名犯人.如果85名死囚不能悉数自首.那等待鲁米斯的将还是死亡,很快监狱查清楚了两名犯人的资料.刑场上的死囚和刑场下的人们齐声高喊:“勇敢地站出来吧!为了洗清罪恶!”可是5分钟过去了,l0分钟过去了。两位死囚依然没有出现。人们开始绝望,看来可怜的鲁米斯最终还是要为他的义举付出代价。

就在人群躁动不安,局面难以控制的时候,一辆警车呼啸而来。警长证实两名死囚已经在海啸中遇难,他们的尸体刚刚在一处僻静的海滩上找到,已经证实了他们的身份。目光坚毅的鲁米斯终于被从绞刑架上放下来,人群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83名死囚在军警的押解下,义无反顾地走向四号囚室,尽管等待他们的还是死亡的命运。

善良的鲁米斯给了死囚一次选择,他坚信信任是相互的。选择就此逃逸的人,打开的是地狱之门,他们将永远背负着无法洗去的罪恶;选择回来也许就是打开了天堂之门。他们向人们证实,信任唤醒了他们那还未完全泯灭的良知……

(本文有删改)

17.通读全文,试理解本文题目“选择”的含义,并洗说其中揭示的道理。(3分)

18.请根据语境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此刻马塔尔监狱的狱警们已经把监狱长的办公室围得水泄不通。

水泄不通:

19.请认真揣摩、品味文章第一段文字,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分析其描写的作用。(2分)

20.本文在刻画老狱警鲁米斯这一主要人物形象的同时,还写了监狱长和众狱警。你认为文章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试作简要分析。(3分)

21.本篇文章主要写了“海啸的来临”、“海啸造成的损失”、“海啸消退以后”等方面的情节,这些情节写得有详有略,其中略写了 ,详写了 、 等情节。请根据自己的理解。简述文章这样安排详略的目的是: 。(5分)

22.记叙文中,运用叙议结合的写作形式一般有三种情况: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本文属于哪一种叙议结合的形式?联系文章内容谈谈这样写的好处。(3分)

【答案】17.鲁米斯为死囚选择逃离海啸的生路;死囚选择自首回报鲁米斯的义举。(大意正确即可)揭示了信任的力量,表现了人性的光辉。(大意正确即可)

18.“水泄不通”本义是“好像连水也流不出去”,常用来形容拥挤或包围得非常严密。这里是说狱警们将监狱长的办公室包围得非常严密。

19交代了海啸的可怕,渲染了恐怖的气氛,给人们造成了强烈的心理压力,为情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大意正确即可)

20.通过对比,衬托出老狱警鲁米斯面对灾难镇定、忠于职守、尊重并善待生命的高尚品质。(大意正确即可)

21.海啸造成的损失海啸的来临 海啸消退以后 使文章详略得当,突出了在鲁米斯义举的感召下死囚们义无反顾地返回监狱,做出了正确选择,有力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大意正确即可)

22.本文属于先叙后议的形式叙述了鲁米斯在海啸来临过程中的义举及海啸后死囚的真诚回报,揭示了相互信任的可贵的意义,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大意正确即可)

增量阅读材料的选择与组织 篇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版) 》“提倡少做题, 多读书, 好读书, 读好书, 读整本的书”。这一阐述表明书作为学生的精神食粮, 其内容和数量影响着学生生命发展的质量。学生阅读材料的现状如何? 实施课程改革之后, 我们针对本市学生个体藏书情况进行调查, 发现课程改革初期, 学生藏书类别主要集中在单篇作文集、阅读类作文与仿写类作文上, 表明家长、教师和学生的功利意识浓厚;伴随课程改革的深入, 故事书逐渐走进家长、教师与学生的视野, 变成主流, 其风趣幽默的内容迎合了学生化解沉重课业负担的需要;之后, 畅销书风靡校园, 《谁动了我的奶酪》等系列读物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最近, 经典阅读来势迅猛,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应试教育、流行风潮与出版商利益驱动的共同影响使得学生在阅读什么书籍上基本处于被动状态, 没有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的权利。此外, 学校缺乏统一的规划, 也使得学校阅读教学效果欠佳。

小学生阅读一般都要经历两个阶段。学生通过自由阅读、大量阅读, 在眼界开阔、知识增长的同时, 提升对阅读的兴趣, 实现第一次质的飞跃;当学生有了强烈的阅读愿望并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后, 往往对图书产生痴迷, 阅读能看到的所有材料, 饥不择食, 因此, 教师要帮助学生选择适宜的好书, 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和阅读质量, 实现第二次质的飞跃。不管是第一次质的飞跃, 还是第二次质的飞跃, 阅读材料决定学生阅读兴趣能否被激发与保持, 决定学生能否通过阅读来实现习作、兴趣、习惯、辐射社会等效益。因此, “增量阅读”实验首先从解决学生的阅读材料入手, 采取选读和自编两种方式, 力求实现内容的广泛性与形式的趣味性, 形成系列化、经典化与多元化的阅读材料。

一、优选必读书目, 做到增量增效

必读书是介于语文课文和学生自选读物之间的书籍, 阅读必读书能够帮助学生巩固阅读方法、增强阅读语感、形成阅读习惯。

1.同步阅读文本

在“增量阅读”实验中, 我们设有单元集中增量阅读课, 选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编印的《同步阅读文库》供各年级学生使用。这套文库是采取与教科书单元相呼应的方式编写的, 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视角而开发和设计, 在内容上与教科书完全同步。

教师结束教科书每一单元内容的教学之后, 延续这一单元主题, 引导学生集中阅读《同步阅读文库》中的文章。一般情况下, 教师一节课可以安排3~5篇同主题的文章, 采用学生自读、合作读议、自主运用的教学策略。

2.学生必读书籍

组文或者整本书都可以成为必读书籍, 这样可以逐渐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增加他们的阅读量。现在本市的大部分小学采用的是选读书籍。因此, 在各个学校的支持下, 本市教研室在广泛征求学生和教师意见的基础上, 筛选出适合不同学段学生阅读的书籍, 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制订了《灵宝市小学生必读书目一览表》, 共24本图书, 每个学段8本, 大约250万字。必读书目的列表中含有适合的学段、阅读进度、类别、书名、作者 (或译者) 、字数等信息。文学类图书, 以国产读物为主, 如《稻草人》、《三毛流浪记》、《三国演义》等, 但也不乏优秀的外国经典名著, 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书的教育》、《数学家的眼光》、《昆虫记》等。考虑到低、高段学生的阅读实际, 选取的必读书目也增加了一些注音读本、绘本与文言读物, 这就会让每位学生都能阅读到自己喜欢的图书, 在广泛的图书阅读中汲取营养。

3.图书定期流转

为了保证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本市采取学校购买、学生阅读并保管、班级与年级间定期流转的方式。例如, 本市实验小学购买60多套图书, 共3 000余册, 全部赠送给学生供其阅读。每周五是学校的“快乐阅读日”, 学生手捧好书和教师一起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每月相同年级的各个班级要交换一次书籍和学生的读书卡。读书卡上记录着学生的阅读时间与阅读感受, 有时还会有一些友好的阅读提示。

实践证明, 这种赠书阅读、交换阅读的方式, 不但深受学生欢迎, 而且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既能保证阅读的数量, 又能保证阅读的质量。因为书籍要定期流转, 学生爱书、护书的良好习惯也逐渐形成, “书非借不能读也”的效应也得到了较好的体现。读书卡的传阅更成为一种无声的、跨越时空的交流。

4.定期更换阅读社团的名称

为了创设优良的阅读氛围, 让书籍成为强化学生联系的无形纽带, 各个班级要根据阶段阅读内容, 尊重多数学生的意愿, 选取一个与书籍相关的名称来命名阅读社团, 或是书名, 或是作者名, 抑或是主人翁的名字, 如“鲁滨逊班”、“石溪书社”、“马小跳智慧屋”等, 并定期更换。这些阅读社团的名称会记录学生阅读和进步的足迹。

二、自编“三百读本”, 提高阅读品位

根据语文阅读实验的需要, 教研室语文组和本市第一小学合作编印了一套适合三个学段学生阅读的“三百读本”, 即《百家短语》、《百家诗词》和《百家美文》。

在选编阅读文章时, 我们按照语文教学课标的要求, 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和语文的学习规律, 坚持甄别与筛选优秀传统文化、送给学生健康精神食粮的原则, 运用统一规划、分段实施、循序渐进的策略, 内容涵盖短句、短文、诗词、长文等。此外, 选编的阅读文章也充分重视了本土资源优势, 增加《道德经》的内容, 皆因老子在本市的函谷关著五千言《道德经》。每个“百”里各有300篇 (首) 文章, 共约150万字, “举三反一”, 用“三百读本”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百家短语》中的文章内容选自《增广贤文》、《论语》、《笠翁对韵》、《识字儿歌》、《成语儿歌》等书, 按照文章的出处或主题分为若干章, 每章根据课堂安排与要求分为若干节, 如《识字儿歌》、《三字经》、《对韵歌》等。每篇文章都带有拼音, 配有插图, 有利于学生自主阅读。学生在学习中不但读通了儿歌, 而且会受到情感的熏陶, 同时还潜移默化地增加了识字量, 巩固了识字方法。为此, 在有条件的班级和学生中, 许多学校都进行了适度的语言运用训练。

《百家诗词》收录的是不同朝代的精美诗词, 如《诗经》、《楚辞》、《汉乐府》、《魏晋南北朝诗歌》及唐诗宋词, 还有一些现代儿童诗, 按照章节进行编排, 古诗词配有译文。将译文和原文进行对照阅读, 既能让学生巩固已有的学习方法, 又是另一种形式的增量阅读。根据学生学习与阅读水平的差异, 选取的阅读文章可以区分出必背的和选背的句篇,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阅读中进行文化积累。《百家诗词》的教学方式以诵读为主、以积累和运用为辅。凡是学生个体借助译诗或现有知识和方法能解决的问题, 教师就不会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凡是学生互相交流就可以完成的阅读任务, 教师也不会给予任何提示。

《百家美文》借鉴了北师大版教材主题单元编排的形式, 从特定主题出发, 选取美文, 然后根据主题组成章节, 如亲近自然、文化遗产、体育精神、诚信等。每篇文章后面附有一个有价值的议题, 便于学生思考与交流。这样的选文方式具有广泛性、多元性、经典性的特点, 不仅有北师大版教材以外的其他版本的同年级课文, 也有现、当代著名作家的名篇, 更借鉴了地方资源。

为了配合学生的阅读, 本市第一小学在每个教学楼前都安装了全天滚动播放精美词句的电子屏, 学校的楼道走廊也被分成了个性化的诗意空间。学生时时处处地感受着浓厚的阅读氛围, 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祖国文化的浸润和情感思想的熏陶。

三、推荐选读书目, 鼓励个性阅读

规范化办学和高效课堂改革能够让学生的身心得到解放, 增加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 特别是“单元集中增量阅读”和“共读一本书”的教学方式, 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丰富了学生的阅读方法。为了满足学生日益高涨的个性化阅读的需要, 推荐选读书目就成为满足这一需求的主要途径, 三个学段共45本书, 其中第一学段10本, 第二学段15本, 第三学段20本, 由文学、科普和人文三部分构成。相对必读书来说, 选读书的内容更加全面, 表达形式更加多样, 还包含了科普类的图书, 增加了国外作品的比例, 如《神奇校车》、《动物王国大探秘》、《森林报》、《父与子》、《亲爱的汉修先生》等。

虽然选读书籍采用以学生自由、自主阅读为主的教学方式, 时间也集中在课外与校外, 但是教师仍然不能放松对学生阅读质量、阅读内容和阅读进度的监督。每一学期, 各个学校的班级或年级都会设计规模不等的展示活动, 如“好书我推荐”、“《狼王梦》阅读交流会”、“我眼中的李白”、“月读悦美”等。此外, 教师要积极和家长联系, 倡导亲子阅读, 在“书香家庭”的创建过程中推动学生进步。

每个学期, 本市的一些学校会举办全校性的大型读书义卖活动, 吸引大批学生与家长参加, “好书漂流”就变成了学生间一种新的阅读方式。荐书求书, 以书易书, 一本好书在学生之间进行传递, 经典诗文的书香跨越空间在校园和家庭间弥漫, 大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提升他们的阅读鉴赏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朱永新.新教育之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上一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知识100题下一篇:企业的环保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