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寒假作业答案:初三年级寒假作业答案(推荐11篇)
第一节:1-5 C B A A A 第二节:6-10 B A C B C 11-15 A B A C B 第三节:16-20 E C A B D
二、单项选择 21-25 D B A B B 26-30 D A A C C 31-35 C B D A A
三、完形填空 36-40 B A D B C 41-45 A B D C D
四、阅读理解 46-50 F F T T F 51-55 C D B A C 56-60 A B C C B 61-65 B C C A A
五、综合填空
66.There 67.other 68.between 69.woke 70.short 71.Then 72.went 73.my 74.together 75.idea
六、补全对话(One possible version)76.Where have you been? 77.How was your trip? / How do you like your trip?/What do you think of your trip? 78.Can you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your trip? 79.What’s more? 80.Has anything been done?/Has the government done anything yet?
一、选择题 ( 本题包括20 个小题, 每小题2 分, 共40 分)
1. 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只含有物理变化的是 ()
A.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B.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C.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D.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2. 下列物质中, 属于氧化物的是 ()
A.O3B.Cu (OH) 2C.Ca O D.NH4NO3
3.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 错误的是 ()
A.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小, 空气质量越好
B.空气中的CO2含量过多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C. 按质量计算, 空气中约含氮气78% , 氧气21% , 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1%
D.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 曾被称为“惰性气体”
4. 核电站中可用硼酸 ( H3BO3) 吸收中子, 阻断核辐射。硼酸中硼元素的化合价是 ()
A.+1 B.+2 C.+3 D.+4
5.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厨房煤气管道漏气, 马上打开抽风机
B.冬天关闭门窗用煤炉取暖
C.实验桌上少量酒精着火, 迅速用湿布盖灭
D.炒菜时油锅着火, 立即浇水灭火
6.“绿色化学”有助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因地制宜, 大力发展风力发电
B.废旧电池集中回收, 并填埋处理
C.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提倡绿色出行
D.使用可降解塑料, 减少“白色污染”
7 . 古代“银针验毒”的原理是4 Ag + 2 H2S + O2=2 X + 2 H2O , X的化学式为 ()
A.Ag2O B.Ag S C.Ag2O2D.Ag2S
8. 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 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 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丙可能是单质
B.在该反应中丁一定没有参加化学反应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 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9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B.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
C. 图书档案起火宜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
D.不慎碰倒酒精灯, 酒精在桌面燃烧, 用水来灭火
10.关于电解水的实验中, 以下说法的是 ()
A. 该实验可以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该实验可以证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C.实验中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D.试管1中的气体是氢气
11 . 已知某氮氧化合物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 ∶ 16 , 则该化合物是 ()
A.NO2B.N2O C.NO D.N2O3
12 .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 所以发生氧化反应一定有氧气参加
B. 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 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C. 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 所以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一定能燃烧
D. 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 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13.下列有关元素符号“Cu”表示的意义中的是 ()
獉獉A.一个铜原子B.一个铜元素
C.铜D.铜元素
14. 用如下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 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这一结论
B. 该实验使用了相同的可燃物
C.该实验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不燃烧, 红磷燃烧
D.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15 . 氢氧化钠溶液能和二氧化碳反应, 右图装置可用于气体的收集、检验、除杂和体积的测量等, 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
A. 气体从b端通入, 收集氧气
B. 瓶内装有澄清石灰水, 检验氧气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
C.瓶内装有氢氧化钠溶液, 吸收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
D.在a端接量筒, 瓶内装满水, 测量气体的体积
16. 节能减排对发展经济、保护环境有着重要意义。下列措施不符合“节能减排”理念的是 ()
17. 走进化学实验室, 同学们能够学会最基本的操作。以下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读取液体体积B. 倾倒液体
C.过滤D.制取二氧化碳
18.以下事实对应的解释错误的是 ()
19.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
A.Mg—镁B.2Na—2个钠元素
C.3Fe2+—3个铁离子D.4N2—4个氮原子
20. 人在剧烈运动后, 血液中会产生较多的乳酸 ( 化学式为C3H6O3) , 使肌肉酸痛。放松一段时间后, 由于乳酸与吸入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从而使肌肉的酸痛感消失。下列关于乳酸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乳酸是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B.乳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0
C.乳酸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
D.乳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二、填空题 ( 共20 分)
21. ( 6 分) 江西龙虎山因特有的丹霞地貌被誉为“中国红石公园”, 其红色砂砾岩由石灰岩、氢氧化铁、石膏等成分组成。请用恰当的化学用语表示下列带点部分:
(1) 石灰岩中含有的______________。
(2) 石膏主要成分硫酸钙中含有的__________。
(3) 岩石呈红色是含氢氧化铁所致, __________。
22. (6分) (1) 除去水中难溶性固体杂质的操作是__________。
(2) 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 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__________。
(3)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水是化合物, 是维持生命必不可少的物质
B.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 能维持人体的体液平衡
C.水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
D.水中氧元素含量很高, 能提供人体所需的氧气
23. (8分)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 1) 右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示意图。
①实验时, 取下橡皮塞, 点燃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橡皮塞, 待反应结束装置冷却至室温后, 打开弹簧夹, 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偏低, 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
A.使用的红磷量不足B.装置气密性不好
C.实验中弹簧夹没有夹紧
( 2) 目前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是三大化石燃料, 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
①燃烧化石燃料会使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造成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 不仅如此, 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 我们既要节约使用化石燃料, 又要开发利用新能源。
②我国已经开发和推广使用乙醇汽油, 其中含乙醇10% , 使用这种乙醇汽油的好处是___________ ( 写出一点) 。
三、实验题 ( 共26 分)
24 . ( 14 分) 根据下列装置图, 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 1) 写出图中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为_________ (填序号) , 检验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 3) 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并收集较干燥的氧气时, 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 ( 填序号)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停止加热时, 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 然后再___________________。
( 4) 实验室还可以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取氧气。常温下, 在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不能使木条复燃的是_______________。
A. 5 m L 5 % 的过氧化氢溶液
B. 5 m L 5 % 的过氧化氢溶液和少量二氧化锰
C.5 m L 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少量硫酸铜溶液
D.5 m L 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少量红砖粉末
25 . ( 12 分) 下列装置用于实验室中CO2的制备、净化、检验, 最后收集一瓶干燥的CO2。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药品选择的探究实验, 记录如下:
从制取和收集的角度分析, 一般选择第______ ( 填序号) 组药品, 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C装置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则C中所盛放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3) 反应过程中将弹簧夹关闭, 在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E收集方法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 共14 分)
26 . ( 6 分) 在现代生活中, 人们越来越注重微量元素的摄取。碘元素对人体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上图是某地市场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食用碘盐”属于_____________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
(2) 碘酸钾 (KIO3) 中钾元素、碘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
( 3) 碘酸钾 ( KIO3) 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 ( 计算结果精确到0. 1% )
27. ( 8 分) 用100 g KCl O3和Mn O2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反应前测得Mn O2占混合物总质量的25% , 反应一段时间后, 又测得Mn O2占30% 。求: 此时分解的KCl O3的质量是多少? 制得的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参考答案
1.C;2.C;3.C;4.C;5.C;6.B;7.D;8.C;9.A;10.C;11.A;12.D;13.B;14.D;15.A;16.D;17.A;18.D;19.A;20.C。
21. (1) Ca; (2) SO2-4; (3) 。
22. (1) 过滤; (2) 煮沸; (3) AB。
23. (1) ①烧杯中的水倒流入集气瓶内, 约到刻度1处②AB
(2) ①温室效应②节省石油资源。
24. (1) 集气瓶
(2) BC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若木条熄灭则二氧化碳已集满
(4) A
25. (1) ③Ca CO3+2HCl=Ca Cl2+H2O+CO2↑
(2) 澄清石灰水CO2+Ca (OH) 2=Ca CO3↓+H2O
(3) A中锥形瓶内液面下降, 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4)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26 (1) 混合物; (2) 39∶127; (3) 59.3%。
27解:反应前:
Mn O2的质量为100g×25%=25g;KCl O3的质量为100g-25g=75g。
反应后:
混合物的质量为25g÷30%≈83.3g;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00g-83.3g=16.7g。
设已分解的KCl O3的质量为x。
一,1.elevator 2.voyage 3.native 4.actualy 5.gradualy
二.1~5ACCBA
三.1.such as 2.play a big part in 3.hold on 4.because of 4.even if
语法应用
一1.at the end of the 16th centery 2.than ever before 3.over time 4.be different from
5.at present
二,句子翻译省略
三.1.began to be spoken 2.the english spoken today 3.those who ruled england
能力培养
1. isn’t, he’, who’s, can’t, aren’t, let’s, what’s, where’s
2. who, new, old, like, our, he
p11
1.bcac 2.略
p17
1. 略 2.a, ea, sw, fl, er, th
p23
1. mirror, trash bin, shelf, air-condition 2.a c
p29
1. bcg, ae, df, hi 2.c a d g e f b
p35
1.quiet,strong; potato,mutton; near,behind; curtain,trash bin; monday,sunday; salty,sweet; mr
2. ike, unday, ruit, unch, rash, our, hey, re
p41
1. sunday, watch tv, do homework, tomato, window, kitchen, forest, bridge
2. a d a c d
p47
1. science, p.e. english chinese, math
2. g d e h a c f
p53(五下第一单元的内容)
第一节1—5 CCBBB 第二节1—5 BABCA
第三节 1—5 CBBAC 第四节 1—5 CEDBA
21—25 CBCBD 26—30 CCCDA 31—35 BDCDA 36—40 CADBC
41. helps
42. swimming
43.eats
44.kilometers
45. make
46. be
47. am playing
48.easily
49. criminals
50. strawberries
51. washing
52.interesting
53. waiting
54. message
55. candles
56. went
57. ride
58. took
59. expensive
60. stayed
61.On the first night
62. played badminton
63.feel about the trip
64. learned a lot
65. took the (a) bus
66. one bowl of mutton soup
67. What kind of noodles
68. drew many pictures
69. long brown hair
70. medium build
71—75 CABCD 76—80 CABAD 81—85AACBC 86—90 CABGF()
One Possible Version
Last weekend, my classmates and I went to Mount Juci. It was so interesting.
II. short new small short fat happy old
P2
IV. D E H G B A C F
P3.
II. B D C C D C
P4
V. D E C B A
P5
II. A B B A C A
III. 1.Where are from 2. Is she 3. is not
P6
IV. .B B B B
P7 I
1. 这张照片是来自我们家庭的
2. 一个快乐的家庭
3. 收拾起你的东西
4. 一个好主意
5. 今天的报纸
6. 做一个工作服给我
7. 看着很伟大
8. 他的工作是帮助人们
9. 来自
10. 在未来
P8
IV. E I F D C G B H A J
P9
III. C E A B D
P10
IV. B A A C C
P11
II. B G L H E D C I F J K A
III. 1. teacher 2.farmer 3.driver 4.nurse
P12
V. 1.There are four
2.They are both students
3.She is eleven
4.He is an English teacher
5.She is a nurse
6.Yes,they do
7.Yes,she does
P13
II. D B C D C D
III. 2 3 4 1
IV. C C C A B B C
P14
VI.1.Yes,she does.
在行动上受磨练的句子是: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行为。
在生活上经受磨练的句子: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其结果才能动心忍性,(受磨练的益处)曾益其所不能。
(5)第三段讲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即:困境能激发人的斗志
写人心理状态的变化,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写人面部表情的变化。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6)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经受磨练的好处,从正面讲磨练激发人斗志(个人)。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从反面提示国家灭亡的原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7)孟子对治理国家提出的论断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认为国家要长盛不衰,就需要有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
三、思考、应用。(1)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在今天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如何看待,请举例谈谈。
(2)有人认为现在生活优越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失去了现实意义。请举例谈谈你的看法。
附论证本文观点的名言及事例:勾践,卧薪尝胆。
艰难困苦,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忧劳兴国,逸豫亡身。
六、开放题。1、请再举出一些成功背后付出无数艰辛的例子或名言。(张海迪、爱迪生)
(名言:艰难困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例:司马迁惨遭宫刑而愤作《史记》;越王勾践,经受奴仆之苦,而卧薪尝胆,战胜吴国,成就大业。)
“自古英雄多磨难”。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音乐家贝多芬,一生遭遇的挫折是难以形容的。他十七岁失去母亲,三十二岁耳聋,接着又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打击是多么的大啊!可贝多芬不消沉、不气馁,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他始终顽强地生活,艰难地创作,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
一、词语解释
舜发于:被任用人恒过:犯过失。傅说举于:被选拔衡于虑同“横”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以;责任,担子;这而后作:奋起
苦其心志:使┅┅痛苦征于色:脸色劳其筋骨:使┅┅劳累
发于声:吟咏叹息饿其体肤:使┅┅饥饿而后喻:了解
空乏其身:使┅┅贫困法家拂士:同“弼”辅佐乱其所为:使┅┅错乱、扰乱入则:在里面。指国内所以动心忍性:用来;使┅┅惊动;使┅┅坚韧;
出则:在外面。指国外曾益其所不能:增加。曾同“增”
二、翻译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用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
人恒过,然后能改人常犯过失,然后才能改正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三、中心内容
孟子认为人才是艰苦环境造就的,有了艰苦环境的磨练,才能使人性格坚韧、顽强,才能担负重大的使命。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在作者看来,一个人经受了艰难困苦的磨练,将会有怎样的益处?
答: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文中由个人升华到国家,论证“死于安乐”的道理的句子是什么?
答: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二)《鱼我所欲也》《孟子》
一、生字箪(dān)蹴(cù)羹(gēng)死亦我所恶(wù)
二、重点词解释
1、本心:天性,天良”2、患:祸患,灾难3、辟:通“避”,躲避
4、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5、蹴:用脚踢。
6、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7、乡:通“向”,从前8、何加,有什么好处。9、恶:厌恶。
10、辩:通“辨”,辨别。11、义:正义或仁义。12、勿丧:不丢掉,丧:遗失13、万钟:这里指高位厚禄14、贤者:有道德的人。
(1) D (2) A (3) B (4) A (5) A
2. 改错,把错误的选项写在前面的括号里,然后将其改正在后面的横线上。
(1) B 去掉are
(2) C 改为at
(3) B 改为playing
(4) B 改为plays
(5) B 改为buy
3. 用代词填空。
(1) your
(2) your
(3) My
(4) my
(5) Her
(6) your
(7) it
(8) its
(9) your
I、1、water 2、dress 3、vest 4、apple 5、skirt 6、potato
II、1、Canda 2、kite 3、water 4、raincoat 5、fruit
III、A B B A B
IV、C A D C C A
V、1、twelve 2、Six, Four 3、four, five, nine 4、nurse 5、Two, Five 6、eight, three, eleven 7、two 8、England
VI、1、8 2、C
(二)
I、F H G I C D E A J B
II、PRC: 中华人民共和国 WTO: 世贸组织 CCTV:中央电视台
TJTV: 天津电视台 UK: 联合王国 USA:美国
III、C E A D B
IV、D G A F B C E
V、A B A B A B A A
VI、略
(三)
I、D B E C A
II、nine Four Seven six five eight
III、C A C B B
IV、1、What is that?
2、It’s a cucumber.
3、Are you sure?
4、What’s this in English?
5、Let’s play a game.
V、略
VI、1、I , water 2、apples, bananas 3、on, sweater 4、eight , seven
(四)
I、C C A B A
II、C D B C
III、1、a ,dress 2、cloudy 3、Three, Six 4、bananas 5、twelve
IV、A B A B B B
(五)
I、D C E A B
II、1、me 2、on 3、you 4、are 5、at 6、a, at 7、the 8、an 9、on 10、rainy
III、small, big, big, short small, big tall, short
IV、A A B C A A A B
一、1.B2.D3.A4.C5.A6.C7.B8.A9.A10.B11.B12.C
二、1.昔者鲁人不能为酒/唯中山之人善酿千日之酒/鲁人求其方/弗得
2.D
3.自鸣得意地自以为有了独到的见解。
4.讽刺那些以不知为知,拾人牙慧而沾沾自喜,到处炫耀的人(或:有了一知半解就自以为了不起而夸夸其谈的人)。
三、1.⑴塞下秋来风景异
⑵斜晖脉脉水悠悠
⑶沙场秋点兵
⑷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⑸史记司马迁(每空1分)
2.①三国演义关羽②西游记猪八戒③水浒传鲁智深(每空0.5分)
3.①如:传承节日文化,创造美好生活;关注节日文化,就是关注生活;为了节日文化的繁荣,我们牵起手来等。
②如:年轻人对节日文化的认识与理解;我心中的中西节日;节日文化对家庭的影响等。
③说出道理即可。如西洋节日文化的活泼自由,时代感强,切合年轻人的审美情趣;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底蕴丰厚,影响深远,民族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国的悠久文明的象征。
四、1.美在古代诗词,美在自然。2.城市的美丽只适宜拍照,从照片或书本里才能看到。3.对城市美的失望和不满,引出下文对整体美的议论。4.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宋朝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东晋。5.示例:“能在生活中常常看见美是一大幸事,如能看到他人未能体察的美尤为幸福。”生活中,常常有很多人不能发现美,可是美无时不在,关键在于你是否有一颗发现美的心。你能发现人家不容易发现的美,就可说明你有比别人更细腻的心。
(二)
一、古代诗词曲复习资料
二、四大名著知识填空练习题参考答案:
1、曹雪芹2、(1)鲁智深(2)曹操3、林黛玉贾宝玉4、林黛玉5、赤壁之战失街亭
三、6、吴用智取生辰纲7、林教头曹操8、吴用水浒传9、武松10、关羽大意失荆州(温酒斩华雄)11、青梅煮酒论英雄12、草船借箭、空城计、七擒七纵等13、六出祈山、东和孙吴、收取东川西川、七擒孟获、北拒曹魏、摆设八阵图。14、C15、大闹天空16、示例:(1)武松打虎(花和尚倒拔垂杨柳)(2)鼓上蚤时迁,轻功上乘,善于偷盗。17、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如大闹天空(或与各种恶势力坚决斗争的精神,如三大白骨精)18、三国演义19、红楼梦20、“天下三分”是指天下为魏、蜀、吴三国。21、章回22、曹操23、孙悟空。24、赤壁之战。25、略。26、(1)艺高胆大,悟空勇斗魔。(2)义盖云天,关羽私放曹。(3)多愁善感,黛玉悲葬花。27、略。28、如:写读书笔记,即将读书的独特感受及时记入笔记;通过读书报告会、辩论会等方式与同学之间交流;尝试对名著进行再创作。29、义胆忠肝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忠厚老实的刘备、勇谋兼备的赵云、狡诈多疑的曹操、忌贤妒能的周瑜、恃才狂傲的祢衡等等。
(三)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一、生字、重点词和句子翻译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重点词:任:责任,担子。苦,劳,饿,空乏,均为使动用法,翻译为“使……痛苦”“使……劳累”“使……受到贫困之苦”拂:违背,逆,不顺。乱:扰乱。
句义: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个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受到贫困之苦,所行不顺,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重点词:衡:同“横”,梗塞,指不顺。
作,奋起,指有所作为。征:征验。喻:明白,了解。
句义:内心困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重点词:入:在里面,指国内。出:在外面,指国外。法家:守法度的大臣。
拂士: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拂:通“弼”读bì,辅佐。恒:常。
句义:如果国内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来的忧患,国家时时都有灭亡的危险。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重点词:生:生存发展。
句义: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
5、问题设计及解答
(1)文章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文中第一段所举历史人物的共同特点:都是在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第一段运用排比句式的作用是:非常有力的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道理。
(3)第一段承上启下的句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其中“是人”指上述六人和与此相似的其他人。
(4)第二段讲客观条件对造就人才的作用,阐述的道理是:成就大业,必须先经受苦难磨练。
其中阐述在思想上磨练的句子是:苦其心志。
在行动上受磨练的句子是: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行为。
在生活上经受磨练的句子: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其结果才能动心忍性,(受磨练的益处)曾益其所不能。
(5)第三段讲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即:困境能激发人的斗志
写人心理状态的变化,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写人面部表情的变化。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6)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经受磨练的好处,从正面讲磨练激发人斗志(个人)。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从反面提示国家灭亡的原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7)孟子对治理国家提出的论断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认为国家要长盛不衰,就需要有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
二、思考、应用。(1)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在今天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如何看待,请举例谈谈。
(2)有人认为现在生活优越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失去了现实意义。请举例谈谈你的看法。
附论证本文观点的名言及事例:勾践,卧薪尝胆。
艰难困苦,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忧劳兴国,逸豫亡身。
三、开放题。1、请再举出一些成功背后付出无数艰辛的例子或名言。(张海迪、爱迪生)
(名言:艰难困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例:司马迁惨遭宫刑而愤作《史记》;越王勾践,经受奴仆之苦,而卧薪尝胆,战胜吴国,成就大业。)
“自古英雄多磨难”。历许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音乐家贝多芬,一生遭遇的挫折是难以形容的。他十七岁失去母亲,三十二岁耳聋,接着又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打击是多么的大啊!可贝多芬不消沉、不气馁,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他始终顽强地生活,艰难地创作,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
(四)
一、词语解释
舜发于:被任用人恒过:犯过失。傅说举于:被选拔衡于虑同“横”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以;责任,担子;这而后作:奋起
苦其心志:使┅┅痛苦征于色:脸色劳其筋骨:使┅┅劳累
发于声:吟咏叹息饿其体肤:使┅┅饥饿而后喻:了解
空乏其身:使┅┅贫困法家拂士:同“弼”辅佐乱其所为:使┅┅错乱、扰乱入则:在里面。指国内所以动心忍性:用来;使┅┅惊动;使┅┅坚韧;
出则:在外面。指国外曾益其所不能:增加。曾同“增”
二、翻译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用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
人恒过,然后能改人常犯过失,然后才能改正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三、中心内容
孟子认为人才是艰苦环境造就的,有了艰苦环境的磨练,才能使人性格坚韧、顽强,才能担负重大的使命。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在作者看来,一个人经受了艰难困苦的磨练,将会有怎样的益处?
答: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文中由个人升华到国家,论证“死于安乐”的道理的句子是什么?
答: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鱼我所欲也》《孟子》
一、生字箪(dān)蹴(cù)羹(gēng)死亦我所恶(wù)
二、重点词解释
1、本心:天性,天良”2、患:祸患,灾难3、辟:通“避”,躲避
4、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5、蹴:用脚踢。
6、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7、乡:通“向”,从前8、何加,有什么好处。9、恶:厌恶。
10、辩:通“辨”,辨别。11、义:正义或仁义。12、勿丧:不丢掉,丧:遗失13、万钟:这里指高位厚禄14、贤者:有道德的人。
15、苟得:苟且取得,本文指:“苟且偷生,意思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
三、重点句子翻译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尔。
不仅有道德的人有这种信念,而且人人都有,只是有道德的人能不丧失罢了。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与我何加焉。
对于优厚的俸禄如果不问他合不合礼义,就接受它,那么优厚的俸禄对我来说有什么益处呢?
3、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了。
4、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以前为了礼义宁肯死亡,也不接受,今天却为了我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自己而接受它。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A) 6―10 ACBBC
(B) 11―15 YYNYN
(A) 16―20 CBCAA
(B) 21―25 YNNYN
26.box 27.pencils 28.them 29.sing 30.sad
(A) 31.computer 32.nurse 33.cake 34.hot 35.plane
(B) 36.is singing 37.rain 38.leaves 39.go to bed 40.having a holiday / on holiday / on vacation
(C) 41.The girl can’t hear the music.
42.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43.Are there ten rulers in the pencil case?
44.What a nice day it is!
45.How many friends do you have?
46―50 BADAC 51―55 ABCDB
(A) 56―60 ACCBD
(B) 61―65 CADFE
66.player 67.was 68.in 69.children’s 70.toys
(A) 71.It’s ten to seven / six fifty in the morning.
72.The girl with a schoolbag on her back is Linda
73.She’s in the plane.
74.No,it isn’t.
75.我和我的朋友们在去学校的路上。
(B) 76.fly kites
77.in bushes
78.twin brother
79.Peter
80.他们看见彼得在树上
82.It’s the moon
83.3 (一个人有两只胳膊,六个人有12只胳膊,一张椅子有四条腿,12÷4=3)
84.B(所给图片从第2个图形开始,每个顺时针倾斜30度)
85.I’m a carrot.
86.A
一、英汉互译
1. 看一看2.教师节3.给你4、three ball pens
二、补全下列单词
1.e 一支钢笔2.u 一把直尺3.a e 一支圆珠笔4.a一个笔袋 5.oo 一个书签 6.e 一本笔记本
三、A F E C B D
四、come in bookmark ruler pen Here you are pencil case rubber red notebook
五、a book May pencil rubber for
六、I come May copybook for you May I for you are Goodbye
七、Her your my his His
八、Come in Good morning This for you card card Goodbye
九.1.May I have that ball pen for David?
2.This notebook is for Yang Ling.
一.1.an 熊猫2.ay蜡笔3.on 猴子4.io 狮子5.te 笔记本6.oo a 书签7.le 直尺8.en 铅笔
二、this dresses she thin u photos
三、1.X故事书2.X 手表3.√4.X 书签
【英语寒假作业答案:初三年级寒假作业答案】推荐阅读:
九年级长江寒假作业英语答案01-04
2024四年级英语寒假作业答案02-10
沪教版七年级英语寒假作业答案06-24
长江作业本英语寒假作业答案10-22
初三数学寒假作业参考答案12-18
初三上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参考01-11
初三上学期物理寒假作业答案2018年07-28
六年级寒假作业答案部分09-22
一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答案10-09
一年级学生寒假作业答案(语文)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