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知识归纳(精选7篇)
专业托管式教育
关注孩子习惯和成长
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重难点知识点
第一单元
一、会写的词语
绚丽
假装
一本正经
引人注目
鼓舞
满载而归
二、多音字:
好hào好奇hǎo 友好
假jiǎ(假装)jià(假日)
似shì似的sì似乎
相xiāng互相xiàng 照相
发fā 发现fà头发
晃huǎng晃眼huàng 摇晃
朝zhāo 朝向chāo朝霞
都dōu 都是dū 首都
看kān看守)kàn 看法
觉jué感觉jiào睡觉
闷mèn闷闷不乐mēn闷热
磨mò石磨mó折磨
三、近反义词近义词:穿戴—打扮
好奇—惊奇
绚丽多彩—五彩缤纷
假装—伪装
汲取—吸取
鼓舞—鼓励
纪念—怀念
终于—终究
反义词:洁白—乌黑
粗壮—纤细
安静—喧闹
古老—年轻
张开—合拢
喜爱—讨厌
四、日积月累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诗意:一个小孩子坐在能遮住身子的草苔中学钓鱼,远处有人向他问路,他急忙摆手,却不回答,原来是怕惊跑了水里的鱼。
第二单元
一、会写的词语
自言自语
欢蹦乱跳
打量
转告
严严实实
突兀
遗迹
二、多音字
散sàn(散步)sǎn(松散)
相xiànɡ(照相机)xiānɡ(相信)
卷juǎn(胶卷)juàn(试卷)当dànɡ(停当)dānɡ(当时)
教jiāo(教书)jiào(教师)
要yāo(要求)yào(不要)
三、近反义词:
近义词:诚实——老实
打量——端详
吩咐——嘱咐
平整——平坦
专门——特地
特别——特殊
奇怪——古怪
婉转——动听
摆弄——摆布
恐怕——大概
打量——观察
著名——有名
反义词:仰望——俯视
严寒——酷暑
诚实——虚伪
经常——偶尔
明媚——阴晦
平整——崎岖
忘记——惦记
失信——守信
巨大——细小(微小)
四、日积月累
1、名人名言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列宁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毛泽东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宋庆龄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2、成语:闻鸡起舞是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意思是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第三单元
一、会写的词语
大惊失色
垂头丧气
五彩缤纷
憧憬
二、多音字
扇shàn 扇子shān 扇动
为wâi 因为wãi作为
藏cáng躲藏zàng西藏 天天向上学堂
专业托管式教育
关注孩子习惯和成长
三、近反义词
近义词:道别—告别
精心—细心
依然—仍然
渐渐—逐渐
垂头丧气—无精打采
留意—留心
凉爽—凉快
彩缤纷—五光十色
振动-抖动
歌韵-乐韵
叮咛-嘱咐辽阔-广阔
连续-连贯
绽开—裂开
反义词:快乐—痛苦
精心—粗心
垂头丧气—兴高采烈
炎热-寒冷
紧—松
四、日积月累
1.读读背背: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秋月白,晚霞红。水绕对云横。雨中山果树,灯下草虫鸣。2.我会填:
匆匆地离开
快活地歌唱
悄悄地进来
拼命地奔跑
轻轻地走来
好心地询问
甜甜地微笑
认真地读书
3.我还知道关于思念家乡的古诗:《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第四单元
一、会写的词语
争奇斗艳
芬芳迷人
二、多音字 还hái还有huái 还钱
闷mēn 闷热mèn烦闷
几jī几乎jǐ几个
尽jǐn 尽管jìn尽力
磨mò磨坊mó磨刀
调tiáo调节diào调动
看kàn看见kān看守
待dài对待dāi待会
三、近反义词
近义词:适宜—适合大致—大概
舒展—伸展
推测—推断
超常—特殊
确确实实—的的确确
清闲—悠闲
究竟—到底
详细—详尽
随意—随便
拜访—访问 反义词:醒—睡
密切—疏远
干燥—潮湿
减少-增加
超常—
一般
准确-错误
浪费——节约
激动-平静
大概-确实
陌生-熟悉
简单—复杂
伟大——渺小
详细——简略
不紧不慢——慌慌张张
阻力-动力
四、日积月累
1、读读背背:(关于农事的谚语)
正月菠菜才吐绿,二月栽下羊角葱。三月韭菜长得旺,四月竹笋雨后生。五月黄瓜大街卖,六月葫芦弯似弓。七月茄子头朝下,八月辣椒个个红。九月柿子红似火,十月萝卜上秤称。冬月白菜家家有,腊月蒜苗正泛青。
2、我还知道有关农事的谚语:
桃树开花,地里种瓜。桃花落地,豆子落泥。菊花黄,种麦忙。高粱熟,收稻谷。瑞雪兆丰年。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第五单元
一、会写的词语
纳闷 止境 保留 传授 敬重 沙丘 远近闻名 风尘仆仆 混沌 宇宙 四肢 肌肤 血液 茂盛 滋润 奔流不息
丈量 设计 雄伟 横跨 创举 坚固 精美 图案 遥望 遗产 双龙戏珠 冲击力
二、近反义词近义词
渊博——广博 敬重——尊重 迎候——恭候 特地——特意 拜访——拜见 佩服——敬佩 止境——尽头 天天向上学堂
专业托管式教育
关注孩子习惯和成长
研究——钻研 漆黑——黑暗 周围——四周 茂盛——茂密 滋润——润泽 缓缓——慢慢 参加——参与 坚固——牢固 闻名——著名 节省—节约 宝贵—珍贵 雄伟——宏伟 美观——美丽 精美——精致 才于——才能 热闹——繁华 保存——保留 惊扰——打扰 悠闲——清闲 紧急——火急 欣赏——观赏 连忙——赶快、急忙 名扬中外——闻名中外 完整——完好 反义词:
渊博——浅肤 敬重——轻视 闻名——无名 特地——顺便
漆黑——明亮 茂盛——稀疏 缓缓——迅速 滋润——干燥 上升——下降 巨大——微小 辽阔——狭隘
减轻——加重 节省——浪费 美观——丑陋 坚固——松软 精美——粗劣
热闹——冷清 保存——丢失 悠闲——忙碌 普通——特别 完整——残缺
三、多音字
作 zuo作业 zuo作坊 溜 liu溜达 liu眼尖手溜 乘 乘法cheng 一乘sheng 济 ji济南 ji救济 量 liang重量 liang测量 liang打量 爪 zhao爪牙 zhua鸡爪 中 zhong中奖 zhong中国 参 can参加 shen人参 cen参差不齐 倒 dao倒下 dao倒立 降 xiang投降 jiang下降 差 cha差别 chai出差
四、日积月累
1、孔子的名言:
温故而知新:温习已闻之事,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有值得我学习的老师。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过的知识,再常常地温习它,不也是很愉快的吗?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聪明的。指做学问态度要端正,也指做人要诚实。
2.有关祖国风光的谚语: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峨眉天下秀,三峡天下雄。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3、词语默写
远近闻名 黑白相间 轻重倒置 左右为难
舍近求远 头重脚轻 积少成多 大同小异 因小失大 前因后果 异口同声 左邻右舍 里应外合 小题大做 左膀右臂 前仰后合
4、读读背背:地支十二生肖。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第六单元
一、会写的词语
碧水 孤帆 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 五光十色 四脚朝天 千奇百怪 高低不平祖祖辈辈 交错 披甲 威武
渔业工人 茂密 肥料 各种各样 飘飘摇摇 成群结队 拣贝壳 懒洋洋 抽出 嫩绿 汇成 欣赏 密密层层
献出 鲜嫩 药材 又松又软 倒映 浸入 世界各地 应有尽有 一应俱全 举世闻名 五颜六色 奔流不息 光彩夺目
二、近反义词近义词:孤——独 空蒙——迷茫 欲——要 相宜——适宜 瑰丽——美丽 宠大——巨大 栖息——休息 堆积——堆放 天天向上学堂
专业托管式教育
关注孩子习惯和成长
富饶——富裕 茂密——茂盛 威武——威风 五光十色——五颜六色 融化——消融 苍翠——青翠 葱葱茏茏——郁郁葱葱 名贵——珍贵 诱人——迷人 欣赏——观赏 应有尽有——一应俱全
反义词:淡妆——浓抹 富饶—贫穷 茂密—稀疏 丰富——贫乏 融化——冻结 密密层层——稀稀拉拉 松软——坚硬 严严实实——松松散散 热情——冷淡 举世闻名——默默无闻 清澈——浑浊 聚集——分散 应有尽有—— 一无所有
三、多音字
没 méi没有 mo淹没 兴 xing兴奋 xing高兴 涨 zhang涨潮 zhang涨红 得 de得到 dei非得 de跑得快 奇 qi奇怪 ji奇数
三、日积月累
1、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里意思不同。
深:海水有深有浅。(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
夜深了,老师还在工作。(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封:他收到远方同学的一封信。(量词,用于装封套的东西。)
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封闭,表现枝叶繁多,好像把森林都包起来。)
2、读读背背,关于写景的古诗名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后山前处处梅。
3、词语形式。
AABB: 严严实实 来来往往 舒舒服服 确确实实 又A又B:又松又软 又香又脆 又唱又跳 又说又笑 不A不B:不慌不忙 不紧不慢 不知不觉 不闻不问 4.写出下列词句意思
(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意思:两岸的青山一会儿出现一会儿又忽闪不见,一叶小舟正乘风破浪,从日边驰来。(2)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意思:水波荡漾的晴天,景色真好,烟雨迷茫的雨天景色也很奇特。
5.《望天门山》这首诗描绘的是天门上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6.默写两首古诗。7.大诗人的称谓。
诗仙——李白 诗圣——杜甫 诗魔——白居易 诗鬼——李贺
诗佛——王维 诗家天子——王昌龄 寒酸夫子——孟郊 五言长城——刘长卿
第七单元
一、会写的词语
矛盾 集合 招架 紧张 固然 乌龟 自卫 进攻 炮口 坦克 合二为一 坚持 大显神威 乱成一团 冰鞋 手锯 玩意 免得 算术 当初 随便 仍然 敌人 台阶 所以 懂得 挖洞 感受 捧着 陶器 骄傲 谦虚 住嘴 神气 恼怒 吵闹 相提并论 荒凉 惊讶 光洁 朴素 价值 兴奋 欣赏 波纹 机灵 使劲 痛痛快快 没精打采 蹦来蹦去
二、近反义词
近义词: 进攻——攻击 固然——诚然 招架——抵挡 危急——紧急 善于——擅长 自卫——防卫 果然——果真 随便——随意 躲避——逃避 仍然——依然 决定——决断 当初——起初 发现——发觉 懦弱——软弱 荒凉——荒芜 羞耻——耻辱 坚强——刚强 和睦——融洽 恼怒——愤怒 覆灭——覆没 惊讶——惊奇 犹豫——迟疑 抱怨——埋怨 没精打采——灰心丧气 匀称——均匀 机灵——机敏 天天向上学堂
专业托管式教育
关注孩子习惯和成长
反义词:进攻——防守 安全——危险 紧张——放松 胜利——失败 缩——伸 长处——短处 合二为一 —— 一分为二 庞然大物——小巧玲珑 战争——和平随便——认真 轻蔑——重视 朴素——华丽 懦弱——刚强 荒凉——繁华 犹豫——果断 机灵——迟钝 抱怨——谅解 凶猛——和善 没精打采——神采奕奕
三、多音字
称
cheng名称
cheng电子称
chen匀称
撒
sa撒谎
sa撒落
处
chu好处
chu相处
难
nan难处
nan难友
四、日积月累
读读背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的路程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的成功是由小到大逐渐积累的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比喻学问,成绩等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后还要继续努力,向前发展。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耳听不如眼见,亲眼见到的才是真实的。强调深入实际,亲自调查的重要。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金子不全是纯金,人都有缺点,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
第八单元
一、会写的词语
掌声 愿意 姿势 轮流 注视 热烈 持久平息 情绪 讲述 动听 鼓励 投球 慢吞吞 普通话 成功 实验 教育家 瓶子 绳子 代表 茶杯 危险 顺利 如实 不假思索 激动 获得 系鞋带 咱俩 堵住 给予 试探 心意 祝福 甜蜜 宽裕 前夕 提醒 暗示 兴高采烈 立即 卡片 盼望 显然 拥抱 仁爱 同情 体贴 买卖 糖果 算数 随便 礼物
二、近反义词
近义词 文静——文雅平息——停息 注视——注目 忧郁——忧愁 讲述——途述 歧视——轻视 镇定——镇静 总是——经常 顺利——顺畅 思索—思考 获得——取得 激动——感动 不假思索——毫不犹豫 宽裕——富裕 诚挚——真诚 盼望——希望 提醒——提示 援助——帮助 猜测——猜想 试探——探索 担心——担忧 兴高采烈——欢天喜地 调皮——淘气 随便——任意 快乐——愉快 恋恋不舍——依依不舍
反义词 犹豫——坚决 镇定——慌乱 忧郁——快乐 热烈——冷淡 总是——偶尔 持久——短暂 慢吞吞——急匆匆 顺利——波折 激动——平静 不假思索—犹犹豫豫 宽裕——贫穷 善良——恶毒 给予——索取 诚挚——虚假 仔细——马虎 相信——怀疑 快乐——苦恼
三、多音字
恶
e恶心
e凶恶
wu可恶
落
lao落下
luo落地
la丢三落四
担
dan担心
dan重担
卡
ka卡车
qia发卡
给
ji给予
gei给我 系
ji系鞋带
xi关系
背
bei背包
一、宏观意识
宏观意识, 是指整体性的、全局性的战略意识。比如, 对于语文教学的把握, 语文教师更多的是侧重于一节课的设计, 或者一篇课文的设计, 而很少从较大的范围内去把握, 比如一个主题教学单元内, 抑或一册教材内, 甚至一个年级内、年段内。这就造成课堂教学的相对孤立, 显得“小家子气”, 课堂教学成为零碎的、没有重点、没有文字感悟的杂烩, 教师教得很累, 但到头来学生什么都没得到。其实, 有了宏观意识, 就可以一节课安排一到两个语文训练的重点, 好好打磨, 真正落实。那么几十节课下来、一学年、几个学段下来, 学生的语文素养不就聚沙成塔了?
苏教版五下《水》这篇课文, 独立看, 是一篇描写“故乡缺水”的散文, 所以, 感悟“缺水之苦、教育学生珍惜水资源”往往成为教者的直觉。把视角放大些就会不同:放到本单元, 就会发现本单元的主题是“人与自然”, 单元前两首古诗是“自然和古代人”;接着三篇是“自然和现代人”。所以, 教学这篇文章时, 可以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 揭示矛盾根源, 来感悟文章中的情:从文章的“感情”入手, 采用“矛盾冲突”的方法, 激发学生探究这篇文章的价值 (反衬的写法) 的欲望。可以抓这三个词:生活、生存、生命。生活——水珍贵、生活苦;生存——水为中心:挑水、储水、管水的生存方式;生命——除了水, 还有打开的水窖使我们能够从一瓢凉水中滋润到身体每一个毛孔的快乐享受,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值得思考:水窖、钥匙、母亲之间的关系因为什么而存在?因为爱。因为有了母爱, 所以我们快乐的享受;因为有了家庭, 所以有了水窖;因为有了水窖, 所以我们即使缺水, 但是生存起来比较放心;因为有了母爱、家庭, 所以, 我们的家乡生活环境再苦, 我还是爱他;所以, 生命之水, 最后归结到一个字:爱——母爱、家庭之爱、家乡之爱。
苏教版十二册古诗《所见》通常用一课时教学, 学生达到课文后面的四道练习题的要求就可以了, 但这首诗对于小学生来讲相对好懂, 一堂课教学这一首诗显得“空”, 我们不妨把视角放大些。这首诗描写了牧童的休闲生活, 表现儿童的天真无邪。我们翻阅小学阶段的所有古诗后可以发现, 类似的篇目还有苏教版第七册的《小儿垂钓》, 这两首诗的主题比较接近, 可以设置教学主题词:“古代孩子生活”。同样的《理想的翅膀》、《师恩难忘》可以跨年级教学, 而后者也可以和《月光启蒙》组合成为文学启蒙的之篇。《生命桥》可以和李叔同的短文《已死的母熊》牵手成为两个遥远年代的不同语体、不同文体、不同价值的同类对比阅读, 促使学生形成新的语言建构。有了宏观意识, 语文教学才能纲举目张。
二、阅读意识
从听到的这些课看, 农村学生的阅读意识不能令人满意, 主要表现在: (1) 学生主动阅读的意识较弱——上课总是“被动接受”老师提出的阅读安排和阅读要求; (2) 教师要求偏向——从老师提出的要求看则重视有声读书忽视“默读”、重视常速朗读忽视变速朗读、追求读书答问的直接目的忽视读书中思考的过程;阅读方式多为齐读、赛读、分角色读, 鲜有个性化的阅读活动; (3) 学生接触语言文字不够——200余节课中, 能在课堂上完整读所涉及的课文内容两遍的仅有二十七节; (4) 学生理解 (领悟) 语言的能力较差——200余节课中, 有七十八节课有“把书上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之类的语言变式训练, 只有十二节课的学生能一次性成功; (5) 学生读书水平较差——达到正确、流利的有四十一节, 达到优秀状况 (有感情) 只有十九节。 (6) 老师对于课外阅读缺乏引导——按照教学内容可以设计一两句话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有五十九处, 但是, 教师只利用了二十三处。这些现象警醒我们:农村学生的阅读意识亟待增强, 必须抓好教材阅读, 培养学生阅读意识。
1. 抓好预习读书, 培养自觉读书意识。
首先, 抓好开学初的预读:每学期初开展“发现新书秘密”的活动, 布置学生自己通读新书, 找到“秘密”。这个过程产生的许多“疑惑”将激发他们广泛持久的阅读冲动。其次, 抓好日常教学中的预习, 预习课文首先做到“朗读五遍, 达到正确、流利”。对此, 要花时间检查, 做到“点面结合、赏罚分明”。所谓“点面结合”就是指“突出重点” (瞄准读书能力差的学生) 、“保证全面” (每篇课文的每一小节都要检查到、一段时间下来全班所有学生都被检查到) , “赏罚分明”就是指凡是检查不合格的需接受处罚, 而对于一周内检查合格的学生给予奖赏:参加有趣的语文游艺活动。活动时, 邀请那些不合格的学生做观众。那些学生有此一次就后悔了, 下次基本不再犯。“磨刀不误砍柴工”, 学生真的把书读好了, 语文教学就成功大半了。
2. 抓好课堂读书, 培养阅读思考意识。
预习读书做好了, 课堂上的读书就可以培养阅读的思考意识。以《在大海中永生》为例:经过读书检查, 对学生读书存在的问题了如指掌, 新课教学时就能有的放矢, 重点培养阅读思考意识, 即引导学生用“脑”阅读:前后文字该怎样读?为什么这样读就感觉好?在精读阶段, 要求学生通过语言分析来回答问题, 如“鲜花伴着骨灰”改成“鲜花拌着骨灰”行吗?答案很明显, 但是我们的目的不是找到答案而是培养阅读思考意识:从文中找到具体的语言做证据。于是, 学生进入思辨性阅读, 不久, 学生用文章的语言回答:“与大海同在, 与祖国同在, 与人民同在”就是说“人民用鲜花寄托哀思, 鲜花和骨灰一起撒向大海”, “与人民同在”不就是“伴骨灰”吗?至此, 阅读的深度大大超越了。
3. 促进课外阅读, 培养学生阅读意识。
首先是“急不得”。开始阅读与课文有关的材料, 逐步过渡到“阶段性专题读书”, 集中阅读指定范围的小书、薄书, 如动物系列的图画书、绘图本格林童话之类, 然后再过渡到文字较多一点的书籍, 最后放手, 由学生自由阅读。其次是“重检查”。对自由阅读情况的检查十分重要, 因为一旦学生发现“可读可不读”就会松懈乃至放弃。笔者往往采用“自选、自评、互考”方法进行检查。指定本学期全班的阅读书目为40本 (一人一本) , 然后, 由学生先自由选择一本阅读后再进行流转 (自选) 。每一本图书后面都粘贴着一张《流转表格》如下:
每个阅读者都要在交书时填写这张表, “阅读感悟”、“推荐语”、“读后存疑”至多三句话, 但是不得和前面的一样。 (此为自评) 。一段时间后, 将《流转表格》的内容汇总, 按照“读者群”分类, 开展“读书交流会”, 由学生互相评价“阅读感悟”和“推荐语”恰当与否, 组织学生重点解释“读后存疑” (此为互考) 。因为讨论的对象相同, 所以交流状态尤佳。互考后, 教师要有的放矢地做一对一的工作, “扬正气, 促和谐”, 形成乐于阅读的氛围。
第三是“施计谋”。针对孩子们喜欢读漫画书、缩写本这类“快餐书”而不喜欢原作的现象, 笔者设计了“1=5”的活动。一节阅读课, 带去39本书, 其中有一本是刚刚买来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一页未读, 其余10套38本是精心挑选的《骑鹅旅行记》、《格列佛游记》之类原著。然后说:“今天开始, 我们用两周时间开展一个读书竞赛活动, 名字叫‘1=5’。就是这39本书分为两类, 一类是老师刚刚买来的一本书 (故意不说书名) , 一类是这些书 (指指堆满教桌的另一类) , 共计十套29本, 你愿意读哪一类, 就自己选。选择前者的和老师一起读, 选择后者的每个人至少必须读完整的5书。这样全班就分为两个小组开展读书竞赛活动。不过有个要求, 无论选择哪一种, 都必须10天读完, 每天还要进行一次阅读感受交流活动, 说不出来的就要抄写书中某个章节。特别提醒:老师这一组只招5个组员。”孩子们不知是计, 全班迅速分为两类, 那些怕读大部头的孩子都“志愿”和笔者一条“战线”, 经过再三“斟酌”, 根据“志愿者”的“铮铮誓言”, 笔者选择了最“懒惰”的几个学生。看着对方小组领走一套又一套书, 他们兴高采烈。
接下来的事情, 可想而之。在每天的阅读感受交流中, 对方组表现超好, 而我们组的几位孩子因为选择的书虽薄但深奥且无聊, 根本无法读懂, 被按规则“处罚”了两次以后, 他们陆续找到笔者希望改读对方组里的书, 因为听到交流知道“那些书有趣, 容易懂, 也有东西交流”。最后一举两得:笔者坚持十天读完这本教育理论书, 孩子们都读完了那些原著。活动总结会上, 笔者邀请孩子们谈谈读原著的感觉, 他们都纷纷表示“感受就是不一样”。从此, 孩子们都愿意读原著了。
三、形式意识
农村小学作文堪忧:作文指导还是涛声依旧, 学生很难在规定时间里完成完整习作。究其原因是阅读教学出了问题。阅读是吸收, 作文是表达。学生有了生活, 作文就有了内容;阅读教学中学会了字词句段, 内容就可以转变为文字。但是, 问题就是学生表达的这条管道不畅通——不知道怎样表达、用什么方式表达。这个问题就出在阅读教学中:百分之九十的语文课都是带学生理解内容、体会意思, 即“以学习内容为最终目的”, 但却少掉了最重要的环节:用所学的语言材料来表达。
阅读教学如何使学生达到“会用”?在教学中要有“形式意识”, 即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写了什么, 也要让学生知道怎样写, 更要让学生试一试这样写。也就是“读写结合”。
教完《池上》, 笔者问学生:“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改改这首诗, 变成你的事情吧。”学生会心而笑, 一生吟道:“小儿举高杆, 踮脚够加拨, 呼噜砸下来, 染红树下泥, 捡起就哧溜, 忘掉杆在哪。”于是纷纷尝试用《池上》的样式描写“心中秘密”让人猜。课堂非常活跃。短短的十分钟, 成型的小诗就达20多首。第二天学完《小儿垂钓》后, 就有学生自告奋勇展示自己的诗《小猫捕食》:“白白小猫学捕雀, 伸爪伏地绕尾巴, 忽然狗叫鸟惊飞, 急得追鸡又咬花。”一石激浪, 全班每个学生都纷纷展示。在笔者的引导下, 孩子们的小诗越做越精彩, 用词越来越传神, 描摹越来越准确。学习这首诗的目的也许不在教做诗, 但是, 这样的语言形式学生会了, 写作时总会派上用场。
教学《景阳冈》关注武松的“三闪”, 体会“动词的准确”, 引导学生仿写“猫狗争食”之类;教学《广玉兰》引导学生探讨“怎样表现广玉兰的特点、有哪些特殊的写法值得学习”;教学《莫高窟》可以让学生领悟“大场面如何写”:“总—分—总”的谋篇布局方法、选择典型代表重点写、重点描述时采用列举描述, 更可进入两种语言图式的的比较。同样的是列举描述, 两节写法不一样, 第二节这样写:“有慈眉善目的菩萨, 有威风凛凛的天王, 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 第三节这样写:“有记录佛教故事的, 有描绘神佛形象的, 有反应民间生活的, 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而对于描摹“卧佛”和“飞天”的方法更必须带领学生细细揣摩、用心品味, 学到表达的方法。
语文教材中的篇篇课文都是语言内容和表达形式俱佳的范作, 阅读教学中要有形式意识, 善于运用, 培养学生对于语言形式的直觉, 最终形成自觉。当学生学会表达了, 作文必然得心应手, 这时候, 阅读教学的功劳就大了。
当这三种意识得到增强时, 农村语文教学将迈上新的台阶。
摘要:当前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缺乏三种意识:宏观意识、阅读意识、形式意识。如何具备和增强这三种意识?文章通过例释的方法说明培养方式。
1. win a prize 获奖
2. do a school survey 做一个学校调查
3. meet the standard of a strict teacher 满足一位要求严格的老师的要求
4. score two goals in a row 连续踢进两个球
5. learn to play the keyboard 学会弹琴
6. be patient with sb. 对某人有耐心
7. guide sb. to do sth. 指导某人做某事
8. put in more effort 更加努力
9. look back at 回首
10. make a great big mess 弄得一团糟
11. keep my cool 保持我的冷静
12. look forward to doing sth. 期望做某事
13. get a business degree 取得一个商业学位
14. believe in sb. 信任某人
15. first of all 首先
16. full of energy 充满活力
17. thirsty of knowledge 渴求知识
18. hope for the future 对未来的希望
19. never fail to be thankful to sb. 一定要向某人表达感激
20. ahead of sb. 在某人前面
21. be responsible for your decision and action 对自己的决定和行为负责
22. go your separate ways 走自己的路
23. set out on your new journey 开始你的新旅程
24. separate from sb. 与某人分别
【重点语句】
1. —What happened in Grade 7 that was special? 在七年级时发什么了什么特别的事?
—Our team won the school basketball competition. 我们队赢了学校的蓝球比赛。
2. —How have you changed since you started junior high school? 你上中学后有什么变化?
—Ive become much better at speaking English. 我的英语说得比以前更好。
3. —How do you think things will be different in senior high school? 你认为在高中会有什么不同?
—I think that Ill have to study much harder for exams. 我想我会为考试更加努力学习。
4. —What are your plans for next year? 你明年的计划是什么?
—Im going to join the school volleyball team. 我打算加入学校排球队。
5. —What are you looking forward to? 你期望做什么?
1、东和西相对,北和南相对
2、早晨太阳从东边升起,傍晚太阳从西边落下。
3、地图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除法验算:被除数=除数×商+余数5、12时计时法转换24是计时法:
凌晨0时——中午12时,时刻不变;中午1时——晚上12时,时刻+12
24时计时法转换12是计时法:
0时—12时,时刻不变,标明凌晨、上午、中午;
13时——24时,时刻—12,标明下午、晚上
6、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
7、一年有12个月,31天的月份有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 30天的月份有4月、6月、9月、11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30天的月份是小月
2月平年有28天,闰年有29天
平年一年有365天,闰年一年有366天
8、判断平年闰年:一般情况用年份除以4;但年份是整百数的要除以4009、3月8日妇女节3月12日植树节5月1日劳动节
6月1日儿童节8月1日建军节9月10日教师节 10月1日国庆节
10、大单位变小单位用乘法,乘它们之间的进率。
小单位变大单位用除法,除以他们之间的进率。
11、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1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12、已知正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已知长方形的周长: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已知长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长=面积÷宽长方形的宽=面积÷长
13、从一个长方形中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剪下的正方形的边长就是原来长方形的宽。
14、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15、混合运算的方法:①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②没有括号的:只有乘法和除法时,按顺序计算
只有加法和减法时,按顺序计算
三年级上册
知识点概括总结
1.毫米:是长度单位和降雨量单位,英文缩写MM。
1毫米=0.1厘米;
=0.01分米; =0.001米; =0.000001千米
2.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长度单位,符号为:cm.,1厘米=1/100米。
1厘米=10毫米
=0.1分米 =0.01米 =0.00001千米.3.分米:是长度的公制单位之一,1分米相当于1米的十分之一。
0.0001千米(km)=1分米 0.1 米(m)= 1 分米 10 厘米(cm)= 1 分米 100 毫米(mm)= 1 分米 10 分米 = 1 米(m)0.1 分米 = 1 厘米(cm)0.01 分米 = 1 毫米(mm)4.千米:千米又称公里,是长度单位,通常用于衡量两地之间的距离。是一个国际标准长度计量单位,符号 km。千米(公里)= 1,000 米(公尺)= 100,000厘米(公分)= 1,000,000 毫米(公厘)
5.吨:质量单位,公制一吨等于1000公斤 6.加法:是基本的四则运算之一,它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量合起来,变成一个数、量的计算。表达加法的符号为加号(+)。进行加法时以加号将各项连接起来。把和放在等号(=)之后。例:
1、2和3之和是6,就写成︰1+2+3=6。7.加法各部分名称
“+”是加号,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是加数,“=”是等于号,等于号后面的数是和。100(加数)+(加号)300(加数)=(等于号)400(和)8.加法性质
(1)加法交换律:a+b=b+a(2)加法结合律:a+b+c=a+(b+c)9.减法:是四则运算之一,将一个数或量从另一个数或量中减去的运算叫做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10.减法的性质: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11.验算:算题算好以后,再通过逆运算(如减法算题用加法,除法算题用乘法)演算一遍,检验以前运算的结果是否正确。
12.验算的作用:验算能够有效地检查出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但对解题思维上的错误无太大用处,通过验算(用结果来推导条件)所得的数据与原数据比较来建议运算是否正确。
13.四边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四条线段依次首尾相接围成的封闭的立体图形叫四边形。由凸四边形和凹四边形组成.14.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15.周长:环绕有限面积的区域边缘的长度积分,叫做周长,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周长的长度因此亦相等于图形所有边的和。
16.估计:根据情况,对事物的性质、数量、变化等做大概的推断。
17.余数:在整数的除法中,只有能整除与不能整除两种情况。当不能整除时,就产生余数,取余数运算:1.指整数除法中被除数未被除尽部分。例如27除以6,商数为4,余数为3。18.余数的性质:余数有如下一些重要性质(a,b,c均为自然数):(1)余数小于除数。
(2)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商=(被除数-余数)÷除数; 余数=被除数-除数×商。
19.秒:时间单位时间单位秒(second)是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符号是s。20.分:时间单位,等于1/60小时,或60秒
21.乘法:是指将相同的数加法起来的快捷方式。其运算结果称为积 22.乘法算式中各数的名称
“×”是乘号,乘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做因数,“=”是等于号,等于号后面的数叫做积。
10(因数)×(乘号)200(因数)=(等于号)2000(积)23.分数: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分子在上分母在下,也可以把它当做除法来看,用分子除以分母,相反乘法也可以改为用分数表示。24.分数线、分子、分母
分数中间的一条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做分子,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读作几分之几。
分数可以表述成一个除法算式:如二分之一等于1除以2。其中,1 分子等于被除数,- 分数线等于除号,2 分母等于除数,而0.5 分数值则等于商。25.分数由来
分数在我们中国很早就有了,最初分数的表现形式跟现在不一样。后来,印度出现了和我国相似的分数表示法。再往后,阿拉伯人发明了分数线,分数的表示法就成为现在这样了。
200多年前,瑞士数学家欧拉,在《通用算术》一书中说,要想把7米长的一根绳子分成三等份是不可能的,因为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数来表示它.如果我们把它分成三等份,每份是7/3米.像7/3就是一种新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分数。26.可能性:可能性是指事物发生的概率,是包含在事物之中并预示着事物发展趋势的量化指标。
三年级下册
知识点归纳总结
1.位置:所在或所占的地方。
2.方向:指东,西,南,北等方位。
3.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若ab=c(b≠0),用积数c和因数b来求另一个因数a的运算就是除法,写作c/b,读作c除以b(或b除c)。其中,c叫做被除数,b叫做除数,运算的结果a叫做商。
4.除法法则:除数是几位,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前几位不够除,多看一位,除到哪位,商就写在哪位上面,不够商一,0占位。余数要比除数小,如果商是小数,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数是小数,要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再计算。
5.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非零自然数,商不变。
6.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那几个数的乘积,就是除法的性质。有时可以根据除法的性质来进行简便运算。如:300÷25÷4=300÷(25×4)。
7.被除数、除数、商的关系:
被除数扩大(缩小)n倍,商也相应的扩大(缩小)n倍。除数扩大(缩小)n倍,商相应的缩小(扩大)n倍)。
8.笔算除法: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9.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补“0”),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
10.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运算;两级运算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11.第一级运算: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
12.第二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13.数据:数据也称观测值,是实验、测量、观察、调查等的结果,常以数量的形式给出。
14.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组织有目的地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使之成为信息的过程。
15.数据分析的步骤和应用: 数据分析有极广泛的应用范围。典型的数据分析可能包含以下三个步:
(1)探索性数据分析,当数据刚取得时,可能杂乱无章,看不出规律,通过作图、造表、用各种形式的方程拟合,计算某些特征量等手段探索规律性的可能形式,即往什么方向和用何种方式去寻找和揭示隐含在数据中的规律性。
(2)模型选定分析,在探索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类或几类可能的模型,然后通过进一步的分析从中挑选一定的模型。(3)推断分析,通常使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所定模型或估计的可靠程度和精确程度作出推断。
16.平均数
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
解答平均数应用题的关键在于确定“总数量”以及和总数量对应的总份数。
在统计工作中,平均数(均值)和标准差是描述数据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的两个最重要的测度值。
17.二十四时计时法
(1)分段计时法(十二时计时法):深夜12时是一日的开始,1天的24小时又分为两段,每段12小时。从深夜12时起到中午12时叫做上午,再从中午12时起到深夜12时叫做下午。生活中通常采用这种计时法。
(2)二十四时计时法:这是是广播电台、车站、邮电局等部门采用的0到24时计时法,按照这种计时法,下午1时就是13:00,下午2时就是14:00„„夜里12时就是24:00,又是第二天的0:00.18.乘法算式中各数的名称
“×”是乘号,乘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做因数,“=”是等于号,等于号后面的数叫做积。
10(因数)×(乘号)200(因数)=(等于号)2000(积)
19.乘法的运算定律
整数的乘法运算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消去律。随着数学的发展,运算的对象从整数发展为更一般群。
群中的乘法运算不再要求满足交换律。最有名的非交换例子,就是哈密尔顿发现的四元数群。但是结合律仍然满足。
(1)乘法交换律:a×b=b×a(2)乘法结合律:(a×b)×c=a×(b×c)(3)乘法分配律:(a+b)×c=a×c+b×c
20.乘法表
21.面积:物体的表面—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2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1)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2)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3)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23.一般测量较大的面积用到公顷和平方千米。(1)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2)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24.面积计算方法
长方形:S=ab{长方形面积=长×宽} 正方形:S=a2{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平行四边形:S=ab{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三角形:S=ab÷2{三角形面积=底×高÷2} 梯形:S=(a+b)×h÷2{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圆形(正圆):S=πr2{圆形(正圆)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25.面积计量单位及进率:
1平方千米(k㎡)=100公顷(ha)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d㎡)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c㎡)。
26.公顷:公顷的单位符号用“h㎡”表示,其中h表示百米,h㎡的含义就是百米的平方,也就是10000平方米,即1公顷。
27.小数: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组成。当测量物体时往往会得到的不是整数的数,古人就发明了小数来补充整数小数是十进制分数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所有分数都可以表示成小数,小数中除无限不循环小数外都可以表示成分数。
28.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但计数单位变了。而且,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100倍、1000倍。
29.小数写法:整数部分写在小数点前,小数部分写在小数点后,中间用小数点隔开。
30.小数的读法:
(1)按照分数的读法来读.带小数的整数部分按整数读法读;小数部分按分数读法读。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班级 姓名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1.相对的方向:南←→北,西←→东;西北←→东南,东北←→西南 2.地图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实际方向:面北背南,左西右东。3.指南针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
4.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
5.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先向哪走,再向哪走),有时还要说明路程有多远。
6.绘制简单示意图:先确定好观察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中心位置,再确定好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用箭头“↑”标出北方。(描述是要注意是选取哪个物体作参照物的,选取的参照物不同,描述的结果也不一样。)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一)口算除法
1. 整千、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1)用表内除法计算:先用被除数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添几个0。
(2)用乘法来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2.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2)想口诀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或前两位,那么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二)笔算除法
1. 牢固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步骤与格式,尤其是商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算式的写法。
(除数是一位数的计算法则,除数是一位数,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不够除,再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到被除数那一位的上面。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用“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2. 会判断商是几位数。
比较除数与被除数最高位的大小,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那么商一定比被除数少一位;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大或相等,那么商和被除数的位数相等。3.除法的验算方法:
(1)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被除数;(2)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关于0的一些规定:(1)0不能作除数。
(2)相同的两个数相除商是1。(既然能相除这个数就不是0)
(3)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0乘任何数都得0。5.乘除法的估算:4舍5入法。
如乘法估算:81×68≈5600,就是把81估成80,68估成70,80乘70得5600。
除法估算:493÷8≈60,就是把493估成480(480是8的倍数,也最接进492),然后再口算480÷8得60。第三单元《统计》
1.会看横向条形统计图及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完成的统计图上一定要标数据。
2.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应用题)。能根据统计图、表提出简单的问题,并进行解答。3.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提出合理化的建议。4.理解平均数的含义,给出一组数据会求它们的平均数。(若干数相加的和,除以这些数的个数,所得的结果叫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求平均数分为两步,首先求出若干数的和,再用所求的和除以这些数的个数。)如:3个女生身高:135厘米、140厘米、132厘米,求平均身高。熟记平均数的格式,总数量除以总份数:(+ + …… +)÷ 并脱式计算p42。会检查平均数的对错,平均数一定介于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
5.会用平均数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6.给出平均数和几个数据,求另一个数据。如:小明三科成绩的平均分是85分,其中外语83分,数学80分,求语文多少分。
第四单元《年月日》
(一)年、月、日部分
1.一年有12个月;一年有4个季度(1、2、3月为第1季度;4、5、6月为第2季度,;7、8、9月为第3季度;10、11、12月为第4季度)。
2.记大小月的方法:1、3、5、7、8、10、腊,31天永不差;4、6、9、冬,30整,只有2月二八九。7个大月,4个小月,二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
3.平年全年有365天,平年2月是28天,平年的上半年有181天,下半年有184天。平年全年有52个星期零1天。4.闰年全年有366天,闰年2月是29天,闰年的上半年有182天,下半年有184天。闰年全年有52个星期零2天。5.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如:1900、2100等不是闰年,而1600、2000、2400等是闰年。
6.连续两个月共62天的是:7月和8月,12月和第二年的1月;
一年中连续两个月共62天的是:7月和8月。
7.一个人今年20岁,但只过了5个生日,他是2月29日出生的。
8.计算周年的方法是用现在的年份减去原来的年份得的数就是周年。如:到2008年10月1日,是中国成立(59)周年。用2008-1949=59周年
(二)24时计时法部分
1.年月日、时分秒都是时间单位。
2.在一日里,钟表上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3.1日(天)=24小时 ;1小时=60分 ;1分=60秒 4.求经过的时间。如:一辆汽车上午8:20出发,到下午5:50到达终点,一共行使多长时间。第一步要先进行换算:把下午5:50变成24时计时法的形式5:50+12=17:50,第二步用17时50分-8时20分=9时30分,就求出了经过的时间。
5.认识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如:火车11:00出发,21:30到达,火车运行时间是10小时30分,注意不要写成10:30。正确的列式格式为:21时30分-11时=10时30分,不能用电子表的形式相减。再如:火车19时出发,第二天8时到达,火车运行时间是13小时。像这种跨越两天的,可以先计算第一天行驶了多长时间:24-19=5(时),再加上第二天行驶的8个小时:5+8=13(时)。
又如:一场球赛,从19时30分开始,进行了155分钟,比赛什么时候结束?先换算,155分=2时35分,再计算。6.经过的天数的计算:
公式:结束时间—开始时间+1=经过的天数
例如:6月12到6月30日是多少天?(30-12+1=19天)
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一)口算乘法:
1.整
十、整百、整千相乘的方法:先用0前边的数相乘,得到一个结果,然后再数一数被乘数和乘数中一共有多少个0,再在结果的后边添上多少0。
2.估算:想被乘数和乘数最接近或等于哪个整十的两位数,那么所要估算的结果就是这两个整十数的乘积。
(二)笔算乘法:注意竖式的格式。
两位数乘两位数在笔算时,首先要相同数位对齐,用下面因数的个位数和十位数依次去乘上面因数的个位数和十位数,将所得的积相加。(遇到进位乘法时,那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2、验算: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第六单元《面积》
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2.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3.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cm2),平方分米(dm2)、平方米(m2)。
4.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5.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6.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7.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10000平方米)。8.边长1千米(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9.测量土地的面积时,常常要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
平方千米 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0.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长 = 面积÷宽 宽 = 面积 ÷长 11.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1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宽 = 周长÷2-长 长 = 周长÷2-宽
13.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14.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15.相邻的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16.相邻的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17.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公顷、平方千米这两个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注:面积和周长是不能相比较的;分清楚什么时候填长度单位,什么时候填面积单位,填土地面积单位时,比较小的土地面积(如:公园、体育场馆、超市、果园、广场)等一般情况下填公顷;(城市的占地、国家的面积、江河湖海的面积)等一般情况下填平方千米。
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注 意:
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小数的意义
把1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份数来表示,也可以依照整数的写法写在整数个位右面,用圆点隔开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小数的数位
小数点的左边是它的整数部分,小数点的右边是它的小数部分。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
一、百分之
一、千分之一……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1.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用米作单位是1/10米,也是0.1米。3份就是3分米、3/10米、0.3米。2.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用米作单位是1/100米,也是0.01米。7份就是7厘米、7/100米、0.07米。
注:一位小数的形式实际上是分数十分之几的另外一种表示形式,4/10写成小数就是0.4。
3.小数的基本性质:在一个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如:10.05,在它的末尾添上0,就变成了10.050,10.05=10.050=10.0500=10.05000……大小没有发生变化。4.比较小数的大小:先看最高位,再看次高位,以此类推。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
5.小数的加减法:列竖式相加减的时候,要把小数点对齐,然后再进行加减。
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记住在得数中点上小数点。6.小数不一定比整数小 八.解决问题
在解答应用题时,首先要读准题目,分析题意,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在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解答。九.数学广角
2. attend a concert 参加音乐会
3. pick up 捡起
4. nothing much 没什么事
5. call the police 报警
6. in the neighborhood 在附近
7. feel sleepy 感觉困倦
8. ran after 追赶
9. express a difference 表达差异
10. add information 添加信息
11. not only... but also... 不但……而且…… 12. communicate with sb. 和某人交流
13. arrive in 到达(大地方)
14. have a medical purpose 有一个医疗目的
15. prevent illness 预防疾病
16. keep healthy 保持健康
17. point out 指出
18. a victory over an enemy 战胜敌人
19. the rest of 剩下的
20. feel uneasy 感到不安
21. make noise 制造噪音
22. in a certain way以一定的方式
23. a special purpose 一个特别的目的 24. a long period of time很长的一段时间
1. I attended a concert yesterday so it might still be in the music hall.
我昨天去听了音乐会,因此它可能仍然还在音乐大厅里。
2. One woman in the area saw something running away, but it was dark so she is not sure.
这个地方的一个女人看见有东西逃跑了,但是天黑了,所以她不确定。
3. Stonehenge, a rock circle, is not only one of Britain’s most famous historical places, but also one of its greatest mysteries.
巨石阵,一个由巨石组成的圆圈,不仅是英国最著名的历史名胜,而且是最大的谜团之一。
4. People like to go to this place especially in June as they want to see the sun rising on the longest day of the year.
人们尤其喜欢在六月到这个地方来,因为他们想看到一年中最长白昼的日出。
5. For many years, historians believed Stonehenge was a temple where ancient leaders tried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gods.
【三年级语文知识归纳】推荐阅读: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10-16
六年级下册语文单元知识点归纳12-11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归纳05-28
语文三年级知识点05-25
三年级下语文知识集萃01-17
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12-23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知识总汇09-25
三年级语文各单元知识积累01-18
三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