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理想的作文:我的理想

2024-08-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与理想的作文:我的理想(精选8篇)

与理想的作文:我的理想 篇1

我的理想与理想的我,字都是一样,内容实在是不一样的。聪明的你看出来了吧。

我的理想是我的理想,从自己心里规划出的一个理想,以能看见的事物为基础,给自己规划出的一个理想,这个规划的我的理想,在不同时间有不同的理想,也就是说这个我的理想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有所改变,从孩提时代到青少年时代到中年时期到年老时候,从有理想到更新理想到 达到理想到不知所想。这都显出我的理想不够理想,我的理想不能够达到成为理想的我,因为这我的理想是以能看见的物质世界为基础的,以我(人)的理想为出发点的,他所想的不能超越他的范围,他所有的理想不过是世界上在人看可羡慕的,即便得到他所爱慕的最大的理想,就是全世界上所有的都归于一身又怎么样呢?他满足吗?这是我的理想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好像与理想的我有着天壤之别。

理想的我是理想的我,理想的我是怎样的理想的我呢?理想是什么意思呢?是完美 是标准是本位(不错位)。你肯定说:嗨! 你在说什么啊?我不懂的,哈哈,是的,因为这理想的我不是出于你自己的理想,而是出于创造你的上帝所给你的.设计的,因为人已经堕落败坏,以自己为中心自己想要的我的理想我的理想,当他到达或者达不到的时候,都会感觉自己的虚空,为什么呢?因为上帝创造人,把人放在世界之上,让人可以管理世界。人是管理世界,世界在人的手下被管理,人的满足就不是这世界可以给予的。理想的我也不是世界可以成全的,理想的我乃是上帝造你的时候给你的完美。上帝造你的目的是以荣耀上帝使你成为理想的我,你的生命被成全了。你真正的满足不是物质世界,乃是回到你生命的源头创造你的上帝面前,(就像浪子回到父亲的家一样)。

耶稣基督来了,他在十字架上完成了救恩,他的死里复活,叫一切接受耶稣基督的人,罪得到赦免,就回到创造天地的天父上帝面前,耶稣基督是神人之间的中保,是进入天国的门,透过耶稣基督的救赎,你的罪得到赦免,并且上帝赐你重生的生命。理想的我,不是自己做成的,乃是上帝在你身上做成的,这个理想的我 就是按照那造他的主的形象。

与理想的作文:我的理想 篇2

闫学老师《我的理想》课堂实录

(课始, 闫老师先请学生欣赏台湾女作家三毛的歌《橄榄树》, 并要求学生听音乐, 看歌词。其间简介了三毛和她的作品, 展示三毛生活照。然后让学生看照片猜三毛儿时的理想。)

师:不瞒同学们说, 你们统统猜错了!想知道三毛的理想是什么吗?

师:她把自己儿时的理想写在一本书里, 请大家看这样的一段文字。 (出示《拾荒记》中的一个片段, 学生读) 现在知道她的理想是什么了吗?

生:做一个在街头拾破烂的人, 做个卖冰棍和烤红薯的小商贩。

师:同学们没想到吧?原来她的理想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伟大!她为什么要做街头拾破烂和卖东西的小贩?有什么好处吗?

生:我认为她想要自由。

师:哪里看出来?

生:引文中说她拾破烂、做生意的同时, 可以玩耍, 还可以呼吸新鲜空气, 也有可能有意外的收获和发现。

师:是的, 三毛把自由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她觉得只有自由, 才会快乐!每个人的理想并非得是伟大和神圣的东西, 但肯定要是我们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 它可以是我们心中那一份对自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个美好的心愿。正是带着这种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毛走遍世界各地, 把自己的经历写进书里和歌里, 一如她在《橄榄树》歌词里写的一样……

(师生品味《橄榄树》歌词)

师:请大家猜猜我儿时的理想。为了公平起见, 在猜之前, 我先将答案交代给一个同学。谁来? (一生上台) 让他为大家的猜测做裁判。 (对该生) 同学猜对了你就点头, 错了你就摇头, 同学发言由你选。

(学生猜测, 台上男生摇头)

师:“裁判”, 还想让他们猜下去吗?看来他们是没希望了。请“裁判”大声地告诉他们。

生:闫老师的理想是做小卖部的售货员, 而且只卖两样东西, 一样是糖果, 另一样是点心。 (不少学生都笑了起来)

师:你们笑什么?

生:因为闫老师现在的成就远要比理想的成就大得多!

师:做一个小卖部的售货员难道不好吗?我觉得挺好!

生:堂堂的特级教师想当一个小卖部的售货员, 太不可思议了!

师:人家那样著名的女作家只想做个捡破烂的, 我还没去拾破烂呢!这有什么奇怪的?可能你们觉着闫老师的理想挺好玩的。但我觉得我们的理想只要是真诚的、真实的, 就是可贵的!我想你们的小脑瓜里也都有自己的理想, 可能更好玩, 更有意思!我先请几个同学来说说看。

生:我想当一个股票专家。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老妈整天就在股市上看, 时间长了, 我也懂得了些股票知识, 有了些兴趣, 很想帮她。可我也不需要太专业, 因为那样就会抢了巴菲特的饭碗, 那就不大好了。

师:没想到我们的教室里就坐着一个未来的巴菲特!看你的聪明劲儿, 巴菲特小时候未必比你强。

(学生理想各具个性, 如做小学教师、环保大使和爱心志愿者等)

师:你们的理想都很有意思, 也很真诚, 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吧, 我们把下面的时间留出来, 将我们的理想写在自己的练习本上。 (出示课件:“写下你的理想……”) 你们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可以用“我的理想”做题目, 也可以另外拟一个题目。但是文章的主题要围绕着“我的理想”来写。

(在《雨的印记》钢琴曲中, 学生作文, 教师行间巡视, 点拨初评, 并在“优作”上打上“☆”记号)

师:大家写得差不多了。打“☆”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请这几位来展示一下。其他同学要注意听, 看看他们的作文写了什么, 怎么写的, 哪些地方写得好, 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生:我的理想跟闫老师的差不多, 虽然不大, 却十分美好。我的理想就是开一家便当店, 店里应有尽有……我要开成全国和全球连锁店。去干旱的地方……去寒冷的地方……去重灾区……

师:听了这些, 我不得不说他的理想比闫老师远大得多。你们知道闫老师的小卖部为什么只卖糖果和点心这两样东西吗?

生:我觉得闫老师是要把快乐和甜蜜送给每一个人。

师:我很开心, 你这么想我。但那时的我还没有那么高尚。再猜猜看。

师:闫老师不得不承认当时的自己真的就是个馋嘴丫头, 所以我的便利店就只卖糖果和点心这两样东西。但我绝对没想到要办全国和全球连锁, 而且要服务到寒冷的北方和各个灾区, 所以说刚才那位男生的理想比我的要远大得多。老师很佩服你!

生:我的理想是当个股票专家, 因为我妈妈总是在炒股, 她只要在键盘上动动手指就能赚钱……如果我做一个股票专家, 一定要把技术告诉老妈, 因为“上阵亲兄弟, 打仗母子兵”嘛!……而且妈妈也就能腾出时间给我做剁椒鱼头了……

师:我特别喜欢他的作文, 因为他特别真诚, 文字也特别真切, 文中的像“上阵亲兄弟, 打仗母子兵”等句子表达也很风趣。刚才没打“☆”同学如果觉得自己的文章写得也很好, 也可与大家分享。谁来?

生:我要做个珍爱生命的使者, 不希望酒驾的惨剧再次发生, 希望人类能在自然状态下正常死亡……

师:你写得很深刻!老师刚才没给你打“☆”, 很抱歉, 现在给你补上。

(师相机引导学生讨论“自然死亡”的概念)

师:刚才我非常开心地分享了你们的作文, 现在闫老师也想让同学们分享一下我的一篇关于理想的文章片段。

(出示《捧起第一次的茉莉》一文中关于自己理想的片段, 引导学生配乐悟读“下水文”, 并引导学生评价)

师:谢谢同学们的鼓励。通过刚才的交流, 老师很有感触。我送给大家一句话:“我们写的文章想要打动读者, 一定要写出真情实感。提起笔, 就要捧起心, 把心献给读者。”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的作文再继续修改完善一下, 尤其是个别细节的地方要注意修改。

师:这节课, 大家不仅谈了各自的理想, 知道了许多同学的理想, 还知道了三毛和闫老师的理想。其实理想就是来自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的想法, 每一个理想都是向往, 都是渴望。希望你们播下的理想的种子早日生根发芽, 衷心祝愿你们梦想成真!

虞筱熹老师《我的理想》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 还记得今年9月1日中央电视台《开学第一课》栏目的主题吗?

生:记得。这一栏目的主题是“我的梦, 中国梦”, 有好几位名人谈了自己的理想。

师:有哪些名人?他们各有什么样的理想? (学生交流)

师:是的, 无论是像完玛草那样的小女孩, 还是像袁隆平爷爷一样的大科学家, 他们都有自己的梦想或心愿, 而且都获得了成功。难怪有人说“理想是人生的太阳, 理想是前进的力量!” (课件出示) 这堂课, 我们就来聊聊“我的理想”这个话题。 (板书:我的理想) 请同桌之间先相互交流自己的理想。

师:谁来展示一下?

生:我要成为像梅西那样的足球明星。

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想?你做准备了吗?

生:爸爸迷上了南非足球世界杯, 只要有比赛, 他就“承包”了我家的电视。受他影响, 我也慢慢喜欢上了看球赛, 而且特崇拜阿根廷的梅西。现在每到课间、假日, 我最喜欢的就是跟小伙伴一起踢足球, 有时还会拉上爸爸……

师:你真棒!成功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

生:希望我家拥有100平米以上的大房子!因为我家现在的房子太小, 仅有不到80平米, 靠爸妈在这几年打工的收入, 暂时无法买起大房子……

师:这是你的一个迫切的心愿, 可能也是你们全家的共同目标。

生:想让爸爸和第三任女友早点领结婚证。

师:你爸的第三任女友如何?待你怎样?

生:她非常好。有时我做错事, 爸爸对我脾气很暴躁, 而新妈妈总是耐心指出我错在哪里, 并和蔼地安慰和鼓励我, 帮助我改正错误, 所以我很喜欢她。她可关心我啦, 有时待我比爸还好!

……

师:同学们谈得真好!你们的理想和心愿都跟自己的生活经历有关系。在刚才的交流中, 有的同学具体谈了自己理想产生的原因, 有的同学重点谈了自己为理想、心愿付出的努力。现在就请同学们拿起笔, 把你的理想和理想背后的故事写下来, 写的时候要注意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板书) 。

(播放轻音乐, 学生作文, 教师检视)

师:我们先来听听同学的作文。

生:我的题目是“我想迅速长高”。我都六年级了, 还是很矮, 跟五年级差不多。为了长高, 我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每天都要吃钙片, 要喝两大杯牛奶, 有时爸爸还替我拉一拉筋骨……都坚持半年多了, 量量才长了1厘米, 我大失所望, 我要是能快速长高多好啊!

师:听了他的故事, 你有什么感受?

生:他写得很幽默, 很生动。从作文流露出的失望之情, 可以看出他对长高是非常渴望的。

师:从哪里看出他的失望?请他再把有关的内容读一读。

师:对他的作文还有什么建议吗?

……

师:大家围绕“我的理想”交流得非常好!下节课我们还将继续交流。最后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不管是大理想, 还是小心愿, 都需要我们脚踏实地, 付诸努力!

对两堂课的赏析与感悟

范小源:我的理想与麻辣烫无关 篇3

是在抗议过分自由/还是荒谬的地球

一个人在创痛的时候/按着难以痊愈的伤口

究竟应该拚命奋斗/还是默默的溜走

只有你会理解我的忧/让我紧紧握住你的手

我们曾经一样的流浪/一样幻想美好时光

一样的感到流水年长/我们虽不在同一个地方

没有相同的主张/可是你知道我的迷惘

——《你知道我的迷惘》(黄家驹)

范小源似乎对父亲有着很大的怨气,他每天做得最多的三件事就是,睡觉,和父亲吵嘴,长久的沉默。

他对现实有着颇多不满,他说:“我讨厌每天一起床,就闻到麻辣烫的味道。”

1

二月末的武汉,细雨迷蒙。

范小源被父亲范志国在门外剧烈咳嗽的声音吵醒,不耐烦地嘟囔两句,翻了个身,拉过被角蒙起头又沉沉睡去。

但是不久他就被门口弥漫进来煤烟味熏得再也睡不着了。这几天一直下雨,堆在屋檐下的蜂窝煤受了潮气,生炉子时总是升腾起大团大团呛人的浓烟。

“你能不能把煤炉子拿远点啊!”范小源满肚怒气地坐起来,冲着门外喊了一句。范志国正蹲在屋外的水池边用钢丝球费劲地刷着铝锅,水流的哗哗声淹没了儿子的声音。

窗外淅淅沥沥下着雨,风将没有栓严实的窗户震得轻微作响,屋子里没有开灯,一切鸽灰仿佛傍晚。范小源仰头看了看对面墙上那个布满油垢的塑料钟:8:13。

四围的早点摊陆陆续续开张,锅盖的开合声、碗筷的碰撞声、男人的喝叱声、妇女的笑声、小孩的哭声此起彼伏,范小源裹着被子坐了一会,索性穿衣服起床。

这是一间不到30平米的低矮民房,原本是单间,被范志国用一块印着龙凤呈祥图案的旧床单隔成两部分,里面靠窗户的地方摆着范小源的床,外面则是他和妻子的房间,一顶40瓦的灯泡,一个旧衣柜,一个扶手和靠背部位磨破露出暗黄色海绵的人造革沙发,一个二手市场淘来的小电视机,几张桌椅板凳,熏黑了小半面墙的煤气灶台,还有墙角零乱堆着的一些杂物,除此之外再无多余摆设。

范小源拿起毛巾走出去在水龙头下接水胡乱抹了把脸,刺骨的水温一下让他精神了许多。在那件颇为宽大且布满皱痕的黑色风衣的筒罩下,这个刚满二十岁的少年看上去有些佝偻而瘦小。细长而浮肿的单眼皮,零星散落在两颊上的雀斑,一冷就发红的鼻头,一缕一缕耷拉在脑门上的头发,不高的个子,使他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还要小一些。

范志国正在往炉子上的铝锅里一瓢一瓢加热水,一时间水雾蒸腾。范小源一边用手扒拉脑袋后面睡得有些翘起来的头发,一边甩着毛巾往屋里走,此时他的母亲梁秀玉正坐在门口的挡棚下往那些不锈钢的小盘子上套塑料袋。

2

范志国一家祖籍江西省吉安市官田乡,祖父一代曾是当地有名的私塾先生,“据说当时吃饭都是用的银筷子”,范志国向记者说起这段传说中的家史,依旧语带自豪。他当村办会计的父亲在文革中被打倒,理由是“孔的小崽子”,念完小学五年级的范志国被迫回家帮忙务农。1983年,刚满18岁的范志国与大舅南下武汉淘金。

范志国做过货车司机、贩过瓜果,甚至倒腾过建材生意,最终无一不以失败告终。归结起原因,他的妻子梁秀玉瘪瘪嘴:“太老实。”这个精瘦的江夏女人20岁不到即嫁给范志国,“当初就是看上他的老实,嫁过来的时候他家唯一值点钱的东西就是一辆破自行车,凤凰牌的。”

由于做这些小本生意居无定所,范小源出生两个月就给抱到了江夏的外婆家,夫妻俩闲暇时就提些东西去看望,顺便交上下个月的生活费。直到13岁,范小源才被接到他们身边生活,也是从那时候起,范志国才开始做现在的生意----麻辣烫。

从汉正街角的一辆小推车做起,范志国的麻辣烫生意一做就是七年,最辉煌的时候他曾在那里拥有过一家店面。“40多平米,比这个要大得多”,范志国向记者比划到,“前面放着6张小桌子,里面还有个大点的包间,菜就串好摆在旁边的架子上,客人想吃什么自己拿。”

两年前汉正街街道整治,范志国不得不辗转找到了现在这块地方——武昌某高校旁的“唐人街美食城”。与其称其为“美食城”,不如说它是一条小巷子——短短不到两百米的一条路被星罗密布的小摊位分错占满。

范志国的摊位就在巷子口的第一家,他在租下的民房前用一块崭新的油麻布撑起一片遮阳棚,下面是八条矮桌子围成的一个长方形,中间摆着一个巨大的炭炉子和铝锅,里面熬着麻辣烫的汤料。做生意的时候范志国就系着围裙站在那些桌子中间的铝锅旁边,听坐在周围辣得哼哧喘气的学生们喊:“老板,两串白菜!”“老板,一串丸子!”

麻辣烫生意的高峰期集中在晚上,中午和下午放学后也会有一拨一拨的学生过来,其余时间则零零散散来几个散客。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范志国便会喊坐在屋子里看电视的范小源出来帮忙给学生们摆碗筷和加辣椒酱,通常要喊上几遍才能看到他趿着拖鞋一脸不耐烦地走出来,而且翻找碗筷时总是弄出很大声响。

“一张臭鱼脸。”范志国说,“迟早要吃亏的。”

3

“这孩子以前不这样的,”梁秀玉对记者说,“他小时候,真的是非常乖的。”

梁秀玉还记得范小源小时候的样子,“白白胖胖的,穿着汗衫和小短裤,系着红领巾,趴在外婆家院子里的小板凳上安安静静的写字。”

回忆起这些的时候,这个脸上刻满生活艰辛的女人低头一笑,目光一下子变得遥远而温柔。

对儿子颇多不满的范志国在说起这些时语气也柔和下来,“他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去参加家长会,班主任当着全班家长的面对我说,‘你儿子以后一定会出息’。”

那是范志国到现在为止唯一参加的一次家长会,还是因为范小源考到年级第一的奖励。以前他和妻子忙于生意,一直都是外婆代为参加,后来儿子转到武汉读书,则是由妻子做代表,还是有空的时候才能去。

在梁秀玉看来,儿子的急剧变化是在转到武汉读初中之后。出于对儿子不在身边长大的愧疚,夫妇俩“找了很远的关系”,以每年2000的借读费将儿子安插在武昌一所还算不错的初中读书,希望他“能和这些城里孩子一样得到好的教育,将来考个大学,出人头地。”

然而不久梁秀玉就发现儿子变了,“不爱说话,老发呆,脾气也越来越大,经常为了一些小事发火。”

作为一个清晨就要起来帮丈夫摆摊,夜晚还要忙于一家人饭食,缝补浆洗的中年妇女,梁秀玉无暇顾及儿子心中的微妙变化,然而她却清晰的记得一件事。

那是个周末,因为不远在办一个露天的服装展,那天的客人特别多,临近中午的时候麻辣烫店里涌进很多人,正坐在角落里写作业的范小源忙合起课本起身帮忙。

门口突然有个小男生喊范小源的名字,“是个长得白白净净的小孩,和爸爸妈妈一起,穿着带钩钩的衣服,蛮精神”,梁秀玉边说边用手在空中比划了一下,但想了半天也没想起那个“钩钩”到底是个什么牌子,“总之肯定很有钱啦。”

范小源有些不好意思,但是还是过去和小男孩打招呼,“估计是同学”,梁秀玉猜测,于是也赶紧邀请他们一家过来坐。在梁秀玉转身找开水瓶倒水的时候,她突然听到小男孩妈妈低低的说:“走吧,脏。”

“当时他(范小源)脸就红了,咬着嘴巴半天没吭声。”梁秀玉说,“那家人走了好远,他突然小声骂了一句,‘脏你妈*’。”

那是她第一次听到儿子说脏话。

4

范小源的中考成绩一般,由于学籍还在江夏区,为了让他进武昌的某普高,范志国一家又折腾了很久。

那所高中实行封闭式管理,学生基本上都是住读,平时不允许离校,两周放一回假。

“他每次回来总是提着一大袋要洗的衣服,书包里却空空的,偶尔才有两张卷子,也不见他做。”梁秀玉说,她突然为儿子的这种变化感到不安。

直到有一天,梁秀玉在洗衣服时从儿子的裤兜里掏出了一盒已经被泡软的烟,拿给丈夫看,当时正在门口绑扫帚的范志国吭哧吭哧喘了两口粗气,二话不说跨进房里对着正在看电视的儿子抡起来就是一下。

扫帚上的铁丝还没理平整,打过去的时候把范小源的后颈刮了很长一条的血印,当时是夏天,伤口溃烂了很久才好。

高二上学期的一天,范小源突然脸色铁青的回家,对父亲说:“老师要你去一下。”

这是范志国自儿子五年级之后第二次去他们学校,却不是去参加家长会,而是直接被带到了校长办公室,那个“看起来慈眉善目”的老校长隔着办公桌对范志国说:“把你儿子带走吧。”

范小源当时被班主任领着站在门外,没有看到里面发生的一切,他只听到先是低低说话的声音,然后带点哭腔,最后有声闷响,之后是长久的沉默。

父亲出来后范小源以为他会扇自己两巴掌,然而范志国没有,跟儿子的班主任点头示意了之后,他小声说了一句:“走吧。”却没有看范小源。

从学校回家需要转车,那时候正是十月最热的时候,父子俩沉默无声地站在正在修路的站牌下等车,下午三点的太阳像毒箭一样的射在地上。一辆529过来,范小源刚要抬脚,范志国突然说了一句:“再等等,这是空调车。”

范小源说,那是范志国那天对他说的唯一两句话。

5

对于某些好事的邻居们询问范小源退学的原因,范志国一家出奇一致的保持了缄默。

“不是读书的料。”梁秀玉讪讪地笑笑,这是给予最多的回答。

范志国现在所在的美食一条街本是武昌三环线旁边一个偏远湖区,却因为接二连三的建起大学而逐渐繁华起来,房子的租金也开始水涨船高,这间不到30平米的民房就是范志国以400块的价格租到的,房东还嚷嚷着要涨价。据隔壁那个在这边已经卖了五六年鸭脖子的讲,原来这样的房子“100块都可以租到。”

然而范志国还比较满意,因为学校边上的生意比较好做,“这里学生多,又肯在吃上花钱。”

这是一所一级大学下属的独立学院,一些高考成绩不佳而家里又有能力负担这里动辄上万学费的学生们聚集于此。学生们的到来让这个原本黄土一片的国道突然热闹起来,周边的歌厅、餐馆、钟点房和小吃摊也雨后春笋一般地冒出来。

范志国的麻辣烫素的5毛,丸子和鸡柳之类的肉类1块,捎带卖点啤酒和饮料,以平均三分之一的净利润算,他一天基本能卖出100多块,一个月就是3000多,这对于他们一家来说,也算是一个不错的收入。

最让范志国自豪的是,他已经在江夏替儿子买了座93平米的房子,“付了6万首付,正在还贷,08年跌的时候买的,2700多一平米,现在都涨到三四千了。”

说到这里,他又有些忧心:“贷款是20年的,一个月1000多,现在我们两个老的做得动,还可以帮着点忙,要是哪天没了,他怎么办。”

6

范小源从学校回家后就一直赋闲在家,期间姑父给他介绍过一个在正规酒店当门童的工作,却因为身高没有达到别人要求的“必须1米72以上”而被退了回来;后来他跟表哥去过丝宝集团应聘仓库管理员,也因为没有高中文凭被刷下来。

旁边有家饺子店的老板和范志国交情不错,问范小源愿不愿意去他那里打下手,一个月八百管中饭。梁秀玉喏喏着答应,范小源却黑着脸穿着拖鞋啪塔啪塔进屋,重重地摔上了门。

“个狗崽子!”范志国冲着屋里大声骂:“还有端盘子的大学生,你为什么不能?”

范志国对于儿子颇有些无可奈何:“小的时候在外婆家被宠坏了,心气高,又懒得做事,小孩子就不能给老人带。”

今年过年的时候范志国一家回了趟江夏,因为买的那新房还是毛坯,一家人住在了外婆家。外婆对他们一家的到来很是高兴,把范小源拉到身边瞧了又瞧,一口一个我的乖乖。

初三上午,大舅领表哥过来拜年,刚刚参加工作的表哥提了一大箱牛奶和桂圆。发红包的时候他看了一眼范小源,迟疑了一下,然后拿出钱包翻出50块钱,范小源坚决不了肯要,被硬是塞在了裤兜里。

过年回家后不久,范小源突然跟父亲说他想做点生意,夫妇俩很高兴,给了儿子500块钱,让他去汉正街批点小件东西回来先卖着试试。范小源出去了一天,下午提着两旅行包的文具回来,兴奋地跟父母说那人跟他算的特别便宜,一个本子批发给别人8毛,给他才6毛。夫妻俩觉得不对劲,把包包里的东西清点出来看,果不其然,标着240根的笔芯盒里实际只有不到100来根,而范小源看也不看的进了10来盒,东西还没卖出去,钱却被别人骗去了一半。

那天晚上吃饭的时候,范小源主动要求和父亲一起喝酒,“不到三杯两个人就醉了”,梁秀玉说,喝到最后,范小源大哭了一场。

7

那些批发回来的文具到现在还放在范小源的床底,他也从此开始了标准的“宅男”生活。

他每天都会睡到自然醒,当然在这个早点摊集群的巷子里被吵醒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冬天或者下雨的时候他会在被子里待更长的时间,每当范小源揉着惺忪的睡眼出门洗脸,范志国都会没好气地骂一句:“躺尸!”

心情好的时候范小源会主动帮母亲洗一下菜,或者把切好的菜按份串在竹签上。他明显对母亲要亲近得多,母子两个一起做事聊到高兴的地方范小源还会露出少有的笑容。

范小源还有一个爱好就是坐在门口听大学生们叽叽喳喳聊天,有时候听得入神,他会忘记帮忙去收拾那些前一拨学生吃剩下的碗碟,范志国喊上几遍就会吼:“像个游魂!”

父子俩似乎从范小源退学起就积起了深深的怨结。“就没有一天对儿子好好说话的,”梁秀玉说,“孩子小的时候打,现在孩子都这么大了,又开始骂。”

“你还晓得他这么大了,”范志国一激动起来嗓门就大得吓人,“都快20了天天窝在家里吃喝拉撒,你说我烦不烦!”

听多了父母这样的争吵,范小源筹划着想去广州,但是这个想法一经说出就遭到了父亲的强烈反对。“我同学说那里钱好赚,来得快,很多小学和初中没毕业的人都成了大老板。”范小源说。而范志国对儿子的这个说法嗤之以鼻:“人家那些老板是因为脑子活,又肯做,像你去了给人家提鞋人家都不会要。”

“你晓得?”范小源显然对父亲的这个说法很羞恼。

“好,那你自己说,你去了想做么事,或者说,你能做么事?”

范小源不吭声了。

父子之间为此爆发了长时间的冷战,一直护着儿子的梁秀玉这次破天荒的站在了范志国这一边。“儿子自小就不是在我们身边长大,现在才回来没几年,我不想他走,而且他才刚二十岁,什么都不懂,在外面肯定受欺负。我们还是希望他在武汉找个工作,钱多钱少都不重要,慢慢干着就行。”

范小源好像很不喜欢母亲这样说,压着声音吼了了一句“我自己晓得,你们乱操什么心”,转身钻进了屋子。

不过一会儿,屋子里传出了范小源的哈哈笑声,那台21寸的小电视机正播放着电视剧《奋斗》,陆涛那句“让他把遗产打我卡里”,范小源觉得很搞笑。

“喜欢看这个电视吗?”趁着放片尾曲的时候记者问他,“还可以,”一直沉默的范小源少有地笑了,“蛮好笑的。”

“里面的哪个角色,你最喜欢哪一个?”范小源想了想,说:“都不喜欢,他们的生活太假,理想实现的太容易了。”

“你觉得理想应该怎么实现,或者说,你的理想是什么?”

我的理想——关于理想的作文 篇4

理想乃帆,无帆的船无法起航;

理想乃翼,无翼的鸟无法飞翔。

理想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东西,每个人都有那属于自己的理想。它使人们勇往直前,不去畏惧任何困难。

我也有那独一无二的理想,我的理想是当一名教授,它是我从小的理想。小时候,我常常羡慕教授们,因为他们常常教导出一批又一批的国家栋梁,所以我十分羡慕大学教授。于是我便暗下决心长大一定要当一名大学教授。此后,我一直努力学习。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从不放弃我的理想,因为我知道只要我好好学习就一定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

现在我离我的理想还很遥远,不过我不会轻言放弃。

与理想的作文:我的理想 篇5

我的理想既不是当“白衣天使”护士,也不是当“人民卫士”警察,我的理想是当一名“灵魂工程师”教师,如果你要问我为什么,我会告诉你,因为教师总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因为教师燃烧了自己,却点燃了他人心中的希望之光。当我第一次看到老师时,就无时无刻不想着当一名伟大的人民教师,幼儿园时,我不愿进学校大门,是杨老师温柔的笑脸使我走进校园,与同学们玩耍,一年级时,是和蔼可亲的宋老师使我很快适应了小学生活,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四年级是上课时严厉而下课时像妈妈一样温柔的刘老师,使我爱上了语文,爱上了作文;到了五年级,博学多才、幽默风趣的任老师,带我走入了高年级的世界。每个老师都有他与别人不同的本领和特点,但每一个都令我崇拜。

我也愿意像这些老师一样:教会别人生活,传授给他们知识。为此,现在我要好好学习,使自己的知识更加丰富,多了解生活常识······

理想的作文400字 我的理想 篇6

医生这个职业是崇高,伟大,他们为了拯救病人,可以不顾辛劳和疲倦,彻夜不眠,他们身着白大褂,为病人带来光明,带来希望,严格地执行着“白衣天使”使命——驱赶疾病。记得有一次,我在拿玩具时,头不慎撞在了桌角上,我顿时昏了过去,已不省人事。父母立刻把我送往医院,医生对我进行了观察,把我送上了病床,开始了缝针,当我清醒时,我已躺在了家里床上,连头也不痛了,只是有点晕,除此之外,全安然无恙,就仿佛是做了一场梦,这件事让我知道了医生是整个世界不可或缺一个职业,假若没有医生,整个世界将一片混乱明知自己生病了却毫无办法,生命将不会被挽回,病魔所过之处,一个个人被夺去了宝贵生命,人们将无力与病魔抗争,只能任其摆布,这也更加坚定了我要成为医生理想,也加深了我对医生向往。

有人说我很粗心,当不好医生这个职业,万一诊断错病名,让病人取错药,那么就会把事情推入无法挽回地步,但我不会放弃,就算有千百个阻挠,我也不会放弃我理想,我会一一克服,一步步地接近这个理想,再把它变为现实。

我的理想 篇7

现在的许多人贪得无厌:他们要鹿皮做的衣服、象牙做的工艺品, 还要熊胆清心明目、鱼翅强健身体……难道这些不能用其他东西代替吗?

灭绝是大自然中的常事。但以前的地球每天平均只有一个物种灭绝, 可是现在, 一天至少有一百个物种在这个世界上消失。我想, 应该没有人希望自己的子孙生活在死气沉沉、毫无生机的世界吧!如果你也这么想, 那就为保护动物做些贡献吧!

如果未来的我真的成为一名动物科学家, 那我会召集世界上的所有发明家、克隆专家一起制造第二个地球。我们要把世界上所有动物的幼崽和植物的种子带到那个地球, 还要用克隆技术把已经消失的物种克隆出来, 放生到那个地球上。我们还要发明能替代那些动物制品的东西, 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我的教育理想 篇8

我小时候同样有着许多梦,但到中年以后,我才发现自己对教育情有独钟,我爱教育,我爱学校,我爱孩子,我上了讲台,面对孩子时,就激情澎湃,充满活力。我看到孩子们活泼天真,茁壮成长,以及孩子们脸上的笑容,看到孩子们在受到教育之后的那种文明智慧,文质彬彬,我会由衷地高兴。如果说,在学校工作,一切都是十分艰难的,有着无限的责任无尽的担心,实在是少快乐可言,但唯一使我感到幸福和快乐的是,每天能看到孩子们天真的笑脸,能感受到孩子们纯洁的心灵,是培养了人才,小孩成人成才了。这一点足可以消除那些烦恼与沮丧,使人忘却那些令人不快的事。这一点是促使我钟情于教育的不竭动力,其中有着快乐!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深深地知道,教育可以改变人生,好的教育可以使人生变得美好。教育使人幸福,教育使人自由,教育使人的人生空间和人生舞台更宽广。罗素讲,什么是幸福的人生,幸福的人生就是充满激情而又有知识指引的人生。教育可以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好的教育能提高人生的境界,开阔人的视野,使人从家庭走向社会,从乡村走向城市,从家乡走向世界,从粗俗走上礼貌,从无知走向有知,从狭隘走向豁达,从自卑走向自信,从偏激走向包容,从野蛮走向文明。

古语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能不受教育,就是天才,也要受教育。教育能把人的潜能发挥出来,帮助每个人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兴趣和长处,挖掘每个人的潜能是教育的主要功能。那种认为教育只是为了就业,找一份糊口的工作,这没有讲到教育的真谛,真正的教育不仅仅是这样。文盲也能找到工作,动物也能谋生。通过教育,增长人们的知识,启蒙人们的思想,激发人们的理性,使人过上有质量的生活。

我赞同英国宗教领袖、教育家纽曼的教育主张,在谈到大学教育时,他曾经说过:“如果一定要赋予大学教育一个切实的目的,我的主张是培养社会的好公民。大学教育的艺术就是社会生活的艺术,其目的就是使人适应这个世界。大学教育是一条通向伟大而平凡的目标的伟大而平凡的途径。大学教育旨在提高社会的知识氛围,培养国民的公心,净化国民的情趣,为浮躁的公众提供真正的公理,为公众的理想提供确定的目标,扩大时代的思想库并注入冷静的思考,促进政治权力的行使,提高人际交流的质量。大学教育应让人合理地认知自己的观点和判断,并正确地发挥,雄辩地阐述,有力地强调。大学教育应教会人们看清事物的真实面目并直接抓住要害,教会人们解开思想的缰结,发现其中的诡辩之处,舍弃其中的不相关之处。大学教育使人做好准备,可靠地胜任任何职位,轻松自如地掌握任何科目。”

他还说:“大学教育教会人们如何适应他人,如何设身处地為人着想,如何把自己的想法转达给他人,如何影响他人,如何相互理解、相互宽容。与任何群体的人相处,他都融洽自然;与任何人交往,他都有共同之处。他明白何时该说话,何时该沉默;他善于交谈,也善于倾听;当自己没有什么可述说的时候,他能够中肯地提出问题,并适时地接受教诲;他总是跃跃欲试,但从不妨碍他人;他是一个让人感到愉快的伙伴,让人可以依赖的朋友。旨在教诲人们所有这些的技艺,正是大学教育追求的目标,它与获取财富的技艺、获取健康的技艺同样有用,尽管相比较而言,这种技艺更不易掌握,更不可琢磨,更难以确定,更不易完全具备。”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邓小平为景山学校题词说,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但真正对这些话有深刻理解的人不是很多,去竭尽全力于教育事业的人也不是很多。为什么呢?如今是一个急功近利的社会,做什么事都求立竿见影,吹糠见米,会有多少人去尽力于既不能升官又不能发财的百年大计的教育呢?

但教育的作用可谓大矣。一个国家要走向现代化,要成为一个民主、自由、文明的现代化国家,教育是根本。一个愚民的社会,会产生无穷的野蛮和贫困,无穷的残酷和专制,无穷的混乱与纷争。特别是一个现代民主自由国家的基石是公民社会,公民社会是民主政治的基础。

这一点,我想起了二百三十多年前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弗逊对教育的看法。他认为教育能在天生的基础上塑造新人,改造人性中的邪恶与堕落,使之具有道德和社会的价值。教育也是民主政治的保证,一个民族不可能长期保持在无知而又自由的状态。他认为,教育的任务主要有两个:一是训练公民懂得自己的社会责任,使之既能与专制独裁领袖作斗争,又能审理重大的有争议的问题;二是造就倾向于按民主方式进行治理的有知识的领袖。他认为,一个没有受到良好教育的公民的国家,不可能建立起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家,自由民主的国家是建立在受到良好教育的公民社会的基础之上的。要防止权力堕落为暴政的有效手段,便是在实际可行的范围内普遍地启迪人民的智力和理性,这就是教育。他强烈批评当时的一些当权者不懂教育,不知道教育的重要性,他说:“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安全,知识就是幸福。”

杰斐逊把教育提升到人民自由幸福、国家长治久安、保障政治民主以及执政者廉能的高度,真是高瞻远瞩,振聋发聩,这虽是他在二百三十多年前的教育思想,但至今闪耀着光辉。

实际上,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国家要长治久安、繁荣昌盛,永远离不开四点:一个是受到良好教育的公民社会;一个是民主制度;一个是市场经济;一个是信仰。这四条相辅相成,而受到良好教育的公民社会是基石。教育是打开现代化之门的钥匙。罗斯福讲人类四大自由,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贫困的自由,免于恐惧的自由。要建立这样的世界,我认为还要加上一条,人类要有免于愚昧的自由。我想,这些的关键都在于公民有良好的教育。

世界上最神圣最难的工作就是教育和政治,世界上最难造就的家是教育家和政治家,要成为别的家都十分难,但最难的是真正的政治家和真正的教育家。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能称得上教育家的人不多。从春秋战国时期一直到晚清,称得上是教育家的没有几个,真正耀眼的名副其实的是孔子。到了中国近代,才出现了一批教育家。为什么教育家这样少呢?这不仅因为教育家的产生和成长需要有合适的土壤,而且教育家实在是比任何其他家都要求高。

教育家要有始终如一的教育理想,即教育救国和教育兴国的理想,抱着这一理想,终生不渝,义无反顾,不因为清贫而改变理想,也不因为艰难而改变理想。这是教育家之所以成为教育家的不竭动力。

他由衷地热爱学生,大爱无疆,用博大的胸怀去爱学生,去包容学生,包括学生的优点和缺点,包括美丽和丑陋。他要通过教育,让孩子们内心充满希望。这样的爱,没有任何私心,没有任何杂念,是纯洁的爱,是无私的爱,是博大的爱,是学生一天骂你八遍也不变的爱。因此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种爱不是耍嘴皮子,不是作秀,而是他的血液,是他的灵魂,是生活方式,是思维方式,是一切言行。

他有高境界,有人格魅力。他无私,他大度,他文质彬彬,人格是高尚的。他正义,正直,心灵是纯洁的,像万里蓝天无一朵乌云,他做事做人不是以利为动机。冯友兰讲,人生有四种境界,由最低的说起,这四等是:天然的“自然境界”,讲求实际利害的“功利境界”,“正其义,不谋其利”的“道德境界”,以及超越世俗,自同于大全的“天地境界”。教育家达到了第三种道德境界或第四种天地境界。他超然物外而又济世育人,他履行佛家所说的: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他坚持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崇高境界,以及对人类的终极关怀。

他知识渊博,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尤其是在今天这个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有人说,他须知天知地,知古知今,知人知命,如司马迁所说的“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在研究学问和处世为人的过程中,充满激情,始终充满着对学问对教育的执著。

他知道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传统,吸收全人类在历史长河中所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通过自己的消化,找到一个切入点,把古今中外的优秀的文明成果嫁接起来,行诸教育实践。他有包容的情怀,包容万物,包容美丑。他知道知识的重要性,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他懂得教育规律,他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并努力把这种思想、理念付诸实践,在教育实践中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他知道有教育理想,有教育理念,而无教育实践,不是教育家,充其量是教育学家,而要成为教育家,须有实践上的不懈探索。他不是空谈家,而是扎扎实实的实践者。

在实践中的方方面面要能体现他的教育理想和教育思想,并产生出很好的效果。

因此,他心目中的学校是一种自由、开放、民主式的探寻知识和学术的殿堂。对于大学,他很清楚,不管社会风气如何变化,也不管社会风气如何影响大学,大学不能随波逐流,更不能同流合污,大学应有自己的清高与圣洁。大学所坚守的大学精神是使大学成为创造和保存人类文明的场所,成为培养智者的地方,成为人类精神资源传递和知识创造的最佳学堂,成为一个充满创造和创新的具有独立品格的思想熔炉,成为一个拒绝庸俗、坚持操守、努力用思想知识、精神呼唤社会良知,引导社会前行的精神家园。

他还清楚,学校的核心是知识,是传播知识,以及创造知识。传播知识就是要向学生以及社会传播人类历史当中,人类所创造的知识宝库中的最佳的知识,而不是传播过了时的落后的知识,或者是伪知识。这一点做到就十分艰难。而创造知识,就是创造发明。要给人类知识宝库中增添一点什么,哪怕是一粒米,一滴水,这就是科学研究,创造知识。他要在实践中,以文化去引领社会,去为社会立下标杆,去影响人类社会,去影响国家,甚至去改变历史。

教育家懂政治但不玩政治,他要权力但不玩权术,他以权谋公,决不以权谋私。他总是能把握世界潮流,以人类历史发展的眼光去看教育,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去办教育,他追求真、善、美,也能包容假、丑、恶,他用教育和感化的心灵去逐渐转化假、恶、丑。

他知道学校文化的力量,他知道学校文化就像一个磁场,一只无形的手,是学校的空气和雨露,他知道学校的教育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他循循善诱,充满耐心,他把目光始终放在现在,更放在未来。他不急功近利,好大喜功,而是扎扎实实工作,一点一滴积累,不计名利,不计报酬。他知道教育与政治、经济、科学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他知道政治讲权,经济讲利,科学讲真,而教育讲爱,他会始终把握真与爱。但他也知道,教育与政治、经济、科学最终会殊途同归:追求真、善、美。

教育家这样的理想和境界,使我肃然起敬,他们是靠思想和心灵以及行动而伟大的人。

因此,我仰慕我们的大圣先贤孔子。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孔子以教育事业为其终身的事业。他有教育信仰,他有不懈的追求,他的教育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诲人不倦、学而不厌、知行统一和学思结合的思想,对培养人才的无穷乐趣,而且一生义无反顾,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朝闻道夕死可也的精神,令几千年以后的我们仰慕不已。

我追崇孟子,他对教育也是锲而不舍,他对教育人才也有无穷的热情和乐趣,他说人生有三大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其中一大乐。

到了中国近代,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之际,救亡图存是当时的第一大任务,无数志士仁人怀抱救国理想,赴汤蹈火,置个人生死于度外。每次想到他们,我就热血沸腾,崇敬之心油然而生,同时也心生惭愧,他们的伟大无私令我深感惭愧。这其中,诞生了一大批教育家,灿若星辰,在中华民族的教育发展史上大放异彩,至今令人高山仰止。

我仰慕蔡元培,这位大教育家,他集政治家、教育家、革命家、学问家于一身,他使北大真正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他把他的“思想独立、学术自由、教授治校、兼容并包”的教育思想付诸北大教育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力量和效果,使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不致于与西方比较而暗淡无光。他说:“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大学以思想自由为原则”,“近代思想自由之公例,既被公认,能完全实现之者,厥惟大学。大学教员所发表之思想,不但不受任何宗教或政党之拘束,亦不受任何著名学者之牵制……此大学之所以为大也”。更仰慕他为了教育,那种大无畏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义无反顾的勇气。

我仰慕梅贻琦,他把自己的教育思想付诸清华大学实践,他提出“通才教育、教授治校、学术自由”,并将之贯彻于教育实践中。他主张通才教育,提出了一个振聋发聩的人才培养的观点:他认为对于中国的工业化而言,需要的不仅是技术人才,而且是组织人才,所谓“工业建设的领袖”,其“重要性至少不在技术人才之下”,“真正的工业的组织人才,对于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以至于一切的人文科学、文化背景,都应该有充分的了解”。他认为大学教育“重心所寄,应在通而不在专”,“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以无通才为基础之专家临民,其结果不为新民,而为扰民!”他还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他以《礼记·大学》中的名言寄托心中的大学理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我仰慕南开大学的张伯苓,他说:“国家积弱至此,苟不自强,奚以图存?而自强之道,端在教育,创办新教育,造就新人才。”他穷其一生心血甚至生命办教育,要他去当天津市市长,他拒绝了;蒋介石几次要他去台湾,他拒绝了。他说我的事业在南开,在教育,我不喜欢政治,我热爱学生,热爱南开。张伯苓为南开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塑造独特的办学实践,培养既体现了学校文化物质又兼具时代特征的大学精神:“允公允能,日新月异。”这一“南开精神”就是热爱、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自强不息、愈挫愈进的奋斗精神;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敦品诚信的重德精神,博学乐育的人文精神。燕京大学校长、著名教育家司徒雷登称赞张伯苓有“英雄般的品质”:“有一个乐观的性格,有卓识远见,有无尽的热情,有洁白无瑕的道德品质。”

而复旦大学的创始人马相伯践行“学术自由,思想自由,政罗教纲无羁绊”的复旦精神;金陵大学校长陈裕光努力发扬“爱国主义思想,学术自由思想”为本的“共和精神”;沪江大学校长刘湛恩提倡“团结、民主、进步、学术、自由”的“沪江精神”,都令人心驰神往。

我仰慕西南联大的精神,在抗日战火纷飞的时候,在生死不可预卜的情况下,西南联大以大学应有的超凡品格,卓然立于世界大学之林,担当民族大义,培养救国人才,探寻科学真理,坚守民主精神。冯友兰先生在西南联大解散时的纪念碑文上总结时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斯虽先民之恒言,实为民主之真谛。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违千夫之诺诺,作一士之谔谔。”这就是大学之精神,大学之品格,大学之境界。

我仰慕燕京大学创始人司徒雷登校长,他是一个美国人,但在华五十年,精通中美文化。他办燕大的目的是办一所“对中国有用的大学”。他说:“燕大应当是中西两种文明中那种永恒价值的融合场所。”他做到了。他的校训“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在今天看来,就是自由、实事求是、追求真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他以此培养人才,由此,燕大造就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对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曾筹集巨款办燕大,却晚景凄凉,但他一生热爱学生,热爱燕大,他在美国去世,临终之前,遗嘱是把他的骨灰安葬在燕园。他至死情系教育,情系燕大。

北大如海,辽阔汪洋,恣肆奔放;南开如山,坚韧严谨细致;燕大如水,中西合璧,中西一治,水乳交融;清华如天,蓝天白云,透彻无瑕。

还有很多,这时一大批教育家诞生了,他们都有共同的品质:他们人格高尚,他们都有对人类的终极关怀,他们有教育救国和教育兴国的理想,他们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他们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他们热爱学生,大爱无疆,他们有追求教育的坚忍不拔的意志,有义无反顾的勇气。他们在教育实践中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他们所留下的教育遗产至今还在惠及我们今天的教育。

秉承先贤的教育理想和精神,我以他们为榜样,孜孜不倦地学习。他们在我心中始终是一座座丰碑。但我十分清楚,他们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不断地学习,从古今中外中学,从实践中学。我深知自己的浅陋。我先后两次到美国加州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学习教育,领略世界教育的先进精神。我从古今中外的教育先贤中学习,学思想,学人格,学精神,学理念。在中国,我要学习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学说,以及他们的精神,特别要学习中国近代的教育家、教育学家的实践和学说,吸取精华,充实自己。

我从事教育二十年。这二十年中,我最大的满足是我大体知道了一点教育应该怎么办。虽然愚笨,懂得太迟了,但毕竟是懂了一点。亡羊补牢,犹未为晚。所谓是朝闻道夕死可也,最怕最可悲的是从事教育一辈子而不知道教育为何事,如何办教育,贻误子弟,贻误国家。

我知道办教育很艰难,但不论怎样,要努力去做,能做一点就做一点,尽人事而听天命。我曾经听人说过:教育事业是千秋万代的事业,教育事业是千家万户的事业,教育事业是千辛万苦的事业,我们还得千方百计地去办教育事业。我曾经好几次想放弃教育事业,但我还是回到现实,对教育割舍不下,学校、学生的印象始终在我脑海中浮现,教育成了我的生命。

于是,我提出了一些教育理念,我结合现实以及可行性,把古今中外的一些教育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提出了办大学的几点理念:

我重新厘定了校训,把国师的院训重新作为校训,即“仁爱精勤”,并进行了阐述:始终倡导师范仁道,追求高尚;始终倡导爱人以德,追求和谐;始终倡导研精思覃,追求真理;始终倡导勤奋踏实,追求卓越。

我提出大学要有五种精神: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博爱精神、包容精神和创新精神。

我提出了大学之境界:国际视野,天下情怀,探索不止,追求卓越。

我提出了立足于国际化来培养人才的四点规则:模式上着眼国际视野,文化上注重开放包容,价值观走向普适伦理,规则上接轨国际惯例。

我提出了治校的方略:人才强校,學术立校,改革兴校,民主治校。

我想,既要吸取古今中外教育的先进理念,也要体现时代精神,大学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而真正大学的宗旨是不会变的。

我一点一滴地实践这些理念,我想,做一点就算一点,不求惊天动地,不求跨越式发展,但求小步快跑,日有所得,水滴石穿。我相信,古语讲得好: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上一篇:陆游《示儿》原文及赏析下一篇:认识高矮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