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工作的主要做法、成效及经验启示(共8篇)
近年来,为了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形势和农村党员分布状况的新变化,让党的旗帜在农业产业链上高高飘扬,湖南澧县县委大胆探索在农业产业链上设立党组织、开展党建活动的新模式,实现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互动双赢。
一、澧县开展农业产业链党建工作的初衷和思路
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澧县逐步形成了一批以优势产业为主导、跨越地域和行业、产供加销相衔接的农业产业链,聚集并整合了大量生产要素、协会组织和农户,扮演着农村经济发展“助推器”、“加速器”的重要角色。但是,农村基层党组织仍按行政区划设置,没有对分散在各地域的产业链党员进行集中管理,工作方式行政化、模式化,相关的社会化服务跟不上,导致农业产业链发育缓慢,内部竞争不规范,抵御风险能力弱,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如何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加强党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领导,发挥党员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先锋模范作用,成为新时期澧县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二、澧县农业产业链党组织的设置和运行模式
据调查,为确保农业产业链党组织不虚设,能和行政村党支部并行不悖、相得益彰,澧县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探索农业产业链党组织设置运行模式:
1、灵活建立农业产业链党组织体系。该县打破单纯按行政区划设置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传统模式,根据农业产业链经济规模大小、协作关系松紧、党员人数多少及党员活动性强弱,尝试了独立式、联合式、挂靠式等多种党组织设置模式。所谓独立式,是指在经济规模较大、协作程度较高、党员人数较多的农业产业链上,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建立相对独立的党组织体系。该县棉花产业链党委就设在县华湘棉业有限公司上,下设6个种植基地党支部、4个购销分公司党支部和1个纺织公司党支部。所谓联合式,是指在缺乏龙头企业主导、协作单位联系松散的农业产业链上,以行业主管部门为依托,各行业协会、中小企业和经济大户联合建立党组织。澧县草食畜产业链党总支就以县畜牧局党委为依托,下设县金牛牧业公司、中武乡草食畜养殖协会和九垸乡隔堤养殖场等4个党支部。所谓挂靠式,是指在没有相应或合适行业主管部门的情况下,将产业链党组织挂靠在驻地乡镇党委上。目前,澧县共建立农业产业链党委6个、党(总)支部17个,其中独立组建6个,联合组建15个,挂靠组建2个,管理党员1956名。
2、妥善处理农业产业链党组织管理关系。该县规定:凡未跨乡镇或以某一乡镇为主建立的农业产业链党组织,一般由所在地乡镇党委实行属地管理,跨多个乡镇建立、不便属地管理的由所在乡镇党委和行业主管部门党组织共同管理,以主管部门管理为主,独立设置的产业链党组织则由龙头企业代管。在党员管理上,该县鼓励产业链党员将组织关系转入产业链党组织,参加产业链的党组织生活,按时缴纳党费,不愿转入的可将党组织关系保留在原行政村党支部,同时参加行政村和产业链的党组织生活。这样,就减少了开展产业链党建工作的阻力。
3、及时抓好对农业产业链党建工作的指导协调。一方面,该县县委研究出台了《关于在农业产业链上开展党建工作的意见》,提出产业链党组织“参与而不干预、引导而不主导、协办而不包办”产业链经济事务的总方针,指导各产业链建立了信息交流、情况通报、党内生活、联系群众等工作制度,规范了产业链党组织的活动方式。另一方面,县委定期召开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联席会研究部署农业产业链党建工作,选派6名富有行业管理经验的科级干部到牲猪、水产、果蔬等六个较大的产业链专职指导党建示范点建设,帮助协调产业链内外关系,各产业链党组织还内定了一批党建联络员和信息员。全县先后协调解决农业产业链职权职责矛盾、用地用工纠纷及其他问题170多起(个),起到了为产业链党建工作保驾护航的作用。
三、澧县开展农业产业链党建活动的主要形式和效果
根据农村产业发展需要,澧县县委初步界定了农业产业链党组织四个方面的基本职能: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产业链发展;组织各类学习培训,提高党员综合素质;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农村党建水平。围绕发挥这些职能,该县引导农业产业链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开展三大系列党建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立足提高致富本领,依托阵地开展多种培训。一是集中办班培训,在以产业链自有生产经营场所为基础建成的六大产业培训中心办班300多期,培训产业党员1.5万人次、普通农民8.6万人次;二是组织务工培训,定期选送产业链党员干部到链外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务工,边劳动边学习先进技术和经验;三是开展结对带训,鼓励产业链党员结成帮学对子,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学习提高;四是推动合同培训,引导龙头企业按产供销合同为党员群众提供技术培训和跟踪指导服务。澧阳镇生猪产业链党总支积极促成县旺达良繁中心与新桥等5个村的农户开展产销合作,良繁中心向农户赊销仔猪并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和防疫服务,养殖户负责把合乎标准的育肥猪交售给良繁中心,达到了互惠互利的目的。目前,澧县2000多名农业产业链党员和链外7100多名群众已掌握2门以上实用技术,具备了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
2、立足推进农业产业化,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一是常年组织“我为产业链发展献良策”、“产业基地话小康”等建言献策活动,先后收集有关产业链发展的合理化建议3600多条,其中招商引资、市场开发信息1400多条,创造经济效益398万元;二是广泛开展科技示范园、高效种养基地、节能挖潜标兵、模范协作企业等创建评选活动,仅张公庙镇8个党员科技示范园就带动6个村1200个农户发展高效环保蔬菜6500多亩,起到了“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挥动一面旗,带红半边天”的效果;三是精心实施“党群共建致富链”、“村企共建致富体”等致富帮带活动,要求每个产业链党员扶持1个以上科技示范户和1个以上经济困难户,每个产业链协作企业帮助1个以上行政村发展产业化经营,通过扩大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条实现党群共富、村企共富。2002年来,澧县先后涌现各类党群共富链1297个、村企共富体112个,覆盖32个乡镇、416个村的8.6万个农户,有力促进了粮、棉、油、猪、禽等传统产业和蔬菜、瓜果、杨树等支柱产业的产业化进程。2004年,该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6家,“国人啤酒”、“惜春蜂蜜”、“双龙西瓜”等享誉省内外的名优农产品发展到10多个,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到破记录的2982元。双龙乡西瓜产业链党总支引导农民大力调整结构,全乡西瓜种植面积连续三年超2万亩,农民每年仅西瓜一项就可实现人均纯收入800元以上。
3、立足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力,借助优势培养农村优秀人才。一方面,借助产业链的科技、人才、经济优势,大力实施致富经营能手与优秀党员干部“双向培养”工程,使产业链党员干部成为致富能力与政治素质“双优”型人才;另一方面,以产业链为平台,通过优惠政策吸引高中毕业生、转业退伍军人、打工有成者及其他方面有识之士回乡或来澧参与农业产业开发,丰富了产业链及乡村两级党组织的优秀人才储备。近些年,澧县六大农业产业链常年保持了300人左右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先后引进各类创业人才93名,培养“双优”型党员265名,为76个行政村输送后备干部98名。全县“五好”乡镇党委、“五好”村党支部比例分别达到了68.7%和58.2%,被常德市委评为全市首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
四、澧县开展农业产业链党建工作的启示
澧县在农业产业链上开展党建工作的做法,给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的基层党建工作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启示一:基层党建工作必须紧跟经济发展步伐。“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是基层党建工作永久不变的主题,经济工作拓展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要跟进到哪里,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就要延伸到哪里。澧县“把党组织建在农业产业链上”的工作思路,正好顺应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开展产业链党建工作,该县既实现了党组织对农村党员的无缝覆盖,又为产业链经济组织注入了新鲜血液和新的活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农业产业化、农民市场化进程。
启示二:基层党组织必须准确进行功能定位。实施政企分开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环节,减少直接干预是改善党的领导的应有之义。适应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发展需要建立的基层党组织,必须准确界定自己的功能和职责,减少自己的行政倾向和行政色彩,放手、放胆让新经济、新社会组织发展。澧县产业链党组织确立的“参与而不干预、引导而不主导、协办而不包办”产业链经济事务的工作方针,对促进产业链经济组织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启示三:基层党务干部必须有效整合各方力量。基层党建工作领域广、头绪多、事务杂,党务干部仅凭单打独斗是干不好基层党建工作的。只有跳出党务部门的小框框,树立借力运作的“大党建”理念,发挥物质生产部门和社会管理部门的力量,把各项工作统筹起来抓,基层党建才可能卓有成效。澧县把农业产业链党建和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创建学习型村镇活动结合起来抓,在22个涉农企业、行业协会建立村企、村会联合型,融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和远程教育终端站点为一体的高标准学习阵地,在链外企业以给补贴的方式设立产业链“党员干部培训岗”,就有效解决了产业链党建阵地不够的问题。
南京市公推直选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的做法与启示
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作者: | 上传时间:2011-11-04 23:06 我要评论(0)字号:小大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夯实党的执政基础,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是党的建设需要解决的基础性问题。自2004年以来,南京市以改革基层党内选举制度为突破口,在全市基层试点并逐步推行党组织领导班子公推直选,对有效保障党员基本权利、发挥基层党组织功能、推进带动社会民主进行科学探索。,规范民主程序,保障选举的公平公正。严格的程序与制度是保障民主实践的根本。南京市在推进公推直选的过程中,坚持把党管干部原则和党员民主权利有机结合,注重程序设计的科学性、实践性,坚持程序运行的公开性和透明度,用程序民主保障过程民主,避免程序运行中的行为失范和组织失位。南京市组织部门制定了公推直选的8个基本程序:党章和相关法规展开,突出了公推直选的规范性、科学化要求,并向全体党员和社会公开。
一、基本做法
(一)创新
(1)制订方案;
(2)发布信息;
(3)通过个人自荐、党员群众联名举荐和党组织推荐等方式产生报名人选,对报名人选进行资格审查;
(4)公开推荐和信任投票;
(5)组织考察;
(6)街道党工委差额票决产生候选人预备人选;
(7)召开党员大会或者党员代表大会,进行差额选举;
(8)选出的委员报上级党组织备案,书记、副书记报上级党组织批准。上述程序严格依循
实践中,南京市将公推直选与实现以党内民主带动社会民主有机结合,把公推直选作为广大党员群众开展民主训练、增强民主意识的重要平台。通过编印公推直选《宣传提纲》,通过《南京日报》、南京电视台和党建网站等媒体,以及遍布各社区的公告栏等开展宣传,力求社区党员人人关注、居民户户知晓。各环节中产生的报名人选、初步人选、预备人选等,都及时在社区公布公示。公推和选举大会都当场计票、当场公布结果。为确保公平公正,各街道都成立了由驻区单位代表、党代表、社区党员群众代表组成的选举工作监督委员会,对外公布选举监督电话,整个公推直选工作在全体党员和群众的全程监督下有序而规范地展开。与之相应,党员的民主参与意识得到充分调动,全市363个社区选举大会的平均到会率达93%,最高的达99%。
(二)推行“三荐二会一票”制度,改进候选人提名方式,切实维护党员权利。科学的候选人提名方式是党内选举是否体现并维护党员选举意志的关键,也是避免选举过程空转、失效的首要环节。南京市在实践中,把扩大选人视野、体现党员意志作为制度、程序设计与施行的价值前提,形成了“三荐二会一票”的开放式候选人提名方式。“三荐”就是通过组织推荐、党员个人自荐、党员群众联名举荐相结合的方式,产生报名人选。2009年南京市参与公推直选的4562名报名人选中,党员个人自荐的有1944人,占42.6%;党员群众联名举荐的有1139人,占25%。“二会”是指社区党员公开推荐大会推荐和上级党委会票决。推荐程序结束后,由党组织进行资格审查,凡符合条件的,在公推大会上进行差额公推。公推大会不仅有党员参加,还有普通群众、社区内“两代表一委员”、驻区单位党员等参加。除社区自管党员外,363个社区共有42834名驻区单位党员、居住在社区但组织关系不在本社区的党员以及社区群众参加公推大会。公推大会上,每一位候选人都进行竞职承诺、现场答辩,有选举权的本社区党员自主投推荐票,按推荐票多少确定初步推荐人选。初步推荐人选确定后,党组织对人选进行全面考察,街道工委根据公推结果、考察情况和群众认可程度,通过差额票决确定推荐人选。“一票”是指群众的信任投票,在公推大会上,没有选举权的其他参会人员对候选人进行信任投票。其中玄武区还设定了信任投票必须过半数的最低推荐门槛。“三荐二会一票”的候选人提名方式,改变了过去由组织提名、推荐的模式,实现了组织意图、党员意志和群众公认的统一,体现了党管干部原则。这一方式凸显并维护了党员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党员的政治热情和主动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在公推过程中,全市共有19456名党员群众参与了联名举荐。
(三)扩大差额选举,增强选举的竞争性,提供人才擢拔的制度平台。为使最优秀的人才能够在公推直选中脱颖而出,南京市通过扩大差额选举范围、创新选举方法来增强党组织的活力。公推直选强调了全程、普遍、直接的差额选举。全程的差额选举就是从公推到直选,每个关键环节都实行差额。普遍的差额选举是指每个职位都进行差额选举。以书记候选人为例,公推时,至少产生4名推荐人选;经过组织考察后,确定3名人选提交街道党工委讨论;经党工委票决后,确定2名候选人初步人选提交选举大会选举。正是有了这样的逐轮筛选,每一轮差额都不存在“陪选”,进入最后大会选举时的书记及其他职位候选人,谁上都能胜任工作。直接的差额选举就是全部采取直接选举的方式产生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所有社区都通过召开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的方式直接选举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和委员,从而更好地体现了选举人意志。
为了增加选举的竞争性,南京市将通常用于领导干部选拔的驻点调研、竞职承诺、现场答辩等形式引入社区党委的公推直选。在每个环节都强化了候选人、特别是书记候选人之间的充分竞争,书记候选人在选举大会上发表竞职演讲、作出承诺,并现场回答党员提出的问题,每场都在40分钟以上。实践表明,仅仅口才好、会辩论的不一定占优势,最后胜出的往往是那些回答问题贴近老百姓意愿、考虑工作贴近老百姓利益、口头表达贴近老百姓语言的候选人。许多党员反映,候选人都很优秀,很难取舍,只好在好中选好。许多书记候选人仅以几票的微弱优势胜出。通过这样的有序竞争,一批优秀年轻干部走上了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岗位。二、一种发展党内民主、探索基层党组织创新的有效模式
(一)公推直选保障和维护了党员的主体地位和基本权利,培养了他们发展党内民主的能力。这也是党内民主的逻辑起点。南京的实践表明,公推直选中党员主体地位的回归、党员民主权利的落实所引发的党员参与激情,将为党内民主提供持续的发展动力,并使“党内民主意识普遍增强、民主制度不断健全、党的创造活力充分发挥”。
(二)公推直选机制激发了基层党组织的活力,有利于党组织协调党群关系。中国共产党执政60年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组织能否把握群众的根本利益,能否解决老百姓面临的现实问题,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南京市在开展公推直选中,将党内干部的选举过程完全展示在社区党员和群众面前,一是预设了候选人驻点调研程序,有助于候选人深入了解社区党员群众的意愿。推荐人选产生后,通过见面会、座谈会等方式与社区党员群众充分沟通。候选人还深入居民家中,了解其利益诉求,为下一步竞争做准备。二是在“公推”的程序中,充分考虑和体现了群众公认的原则,创造性地通过现场提问、信任投票等方式,使群众的意见有效纳入党内选举的程序中。三是要求竞职人选进行公开承诺,以此约束和监督其权力运行。南京市在社区党组织换届结束后,组织新当选的363个社区党组织书记,以“向党旗宣誓、对人民承诺”为主题,在雨花台烈士陵园集体宣誓,努力实践对老百姓的承诺。各区也及时把新一届班子成员特别是“一把手”的任职承诺转化为任期工作目标,加强对新一届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向党员负责、为群众服务情况的跟踪管理。这一程序将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建设和党员干部服务社区的能力建设统一起来,提供了落实党的宗旨的实践平台,为党夯实执政基础、扩大群众基础创造了条件。
(三)公推直选将竞争机制引入党内,提供了基层党组织创新的动力机制。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廓清权力授受的边界,完善授权机制。公推直选有利于把党内权力的授予和配置权交给每一个党员,在民主的基础上形成了党内权力的合法授受关系。这样的权力关系必然使党的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始终处于广大党员的监督和约束之下,从而培育干部正确的权力观。公推直选对保障权力运行符合党的宗旨和社会公义,对基层党组织发挥服务功能,强化领导班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基层党组织内形成对民负责、为民办事、受民监督、请民评判的良好执政导向,提高领导班子公信力不无裨益。
(四)公推直选有利于实现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内民主的能力和状况,直接影响中国共产党能否落实党内民主带动社会民主发育的战略。人民民主的发育和完善对新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创新和功能发挥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党内民主的发展程度,不但决定着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建设水平,也决定着基层人民民主的发展方向。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就是要将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有机统一起来,使党拥有有序推进中国民主发展的组织基础、制度基础和政治基础。南京市在城市社区全面推行公推直选,既是对以选举制度改革推进基层党内民主的大胆探索,也是谋求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有机统一的尝试,提供了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有益启示。
(五)公推直选是新形势下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改革的有益探索。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是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关键。作为一种探索,南京市委组织部将党管干部和党管人才的原则与拓宽选人视野、建构党员诉求表达机制有机统一,坚持组织推荐、党员个人自荐、党员群众联名举荐相结合的方式,给更多符合条件的人创造了平等参与的机会。此次共有443名机关干部报名参选,其中,118人成功入选为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有105人当选为书记。有499名来自社区民警、大学生社工、驻区单位、物管公司和业主委员会的党员进入新一届党组织班子,从而跳出“社区干部在社区选”的传统模式,解决了当前社区党组织书记来源单
一、年龄较大、学历偏低等问题,打通了优秀人才立足基层实现纵向流动的通道。
三、几点建议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根本,以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为基础,切实推进党内民主。南京市公推直选模式要在更大范围内推进,需要解决:
(一)完善制度,改进技术支撑,降低选举成本。应注重将公平理念转化为制度原则,将制度原则转化为有效的制度和可操作的程序,用科学的制度安排保证党员选举意志的有效实践,并避免冲击党的基层工作。当前应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领导干部的问责制度。党内选举的过程实际上是党内权力授受关系的确定过程,与选举相伴的是责任落实与追究制度,包括了党员的询问制度、弹劾制度、罢免制度等一系列民主参与、民主监督制度体系。这一制度体系的建构,既可以规范权力运行模式,也能够在制度框架内维护党员践行党的宗旨的积极性,保障公推直选的可持续性;进而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负责制,让基层党的组织能够着眼基层实际,做好党务工作,发挥党组织在动员群众、维护群众利益方面的作用。
(二)还应当健全基层党组织民主实践的动力机制。权力授受关系的重新梳理,需要完善干部教育管理和服务的职能,改变基层党组织业已熟悉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机制,建构能够提供最广大党员民主参与的制度平台和激励机制,以实现党内民主带动社会民主,避免过程的复杂性和成本过高造成的动力缺失。为此一要规范候选人资格条件的确定程序,避免“量体裁衣”的不公正现象。二要通过制度建设维护选举结果的权威性,确保党员主体地位以制度形式得以确立。科学的能够有效运行的制度体系是公推直选实效性的动力基础。
关键词:支付结算,通存通兑业务,显著成效,启示
为了有效推广非现金结算方式, 提高支付结算服务水平, 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人民银行福安市支行积极采取措施, 通过加强组织建设、强化多方联手推动、改进宣传和推介手段、加强监督管理等有效手段, 促进通存通兑业务快速发展, 并取得了显著成效。2008年、2009年分别办理跨行通存通兑业务4984笔、4929笔, 金额29.06亿元、24.37亿元, 分别占福建省总金额的42.33%、25.60%, 连续二年排全省59个县 (市) 第一名, 在全国所有县 (市) 中也是名列前茅。
一、推广通存通兑业务的主要做法
(一) 加强组织建设, 明确工作职责, 确保业务推广顺利进行
一是为了有效推广非现金结算方式, 人民银行福安市支行成立了由各商业银行分管领导组成的福安市推广非现金结算方式工作领导小组, 明确各自工作职责, 并明确将推广通存通兑业务作为工作重点, 为辖区推广通存通兑业务提供了组织保证;二是建立推广通存通兑业务联络员制度和推广工作例会制度。通过不定期召开专题工作会议, 及时贯彻落实上级行有关文件精神;按时通报各商业银行的业务推广情况, 研究分析推广通存通兑业务过程的新情况、新问题, 共同探讨有效推广经验办法, 并适时反馈上级行, 促进通存通兑业务推动工作信息共享和成果交流。
(二) 强化宣传攻势, 深入营造推广通存通兑业务的良好氛围, 提高社会认知度
一是突出业务优势开展宣传。借助产品推介会、邮政信函、大型展览会等平台, 组织商业银行重点对通存通兑业务价格优惠、资金实时入账、安全、银行网点资源共享等优势进行大力宣传, 提高社会认知度。二是在所有银行营业网点张贴海报、宣传广告, 发放宣传折页等开展现场宣传, 同时, 开通并公布通存通兑业务咨询热线, 扩大了宣传效果。三是联合各商业银行组织会计、信贷等部门人员组成宣传工作小分队, 深入电机、船舶、茶厂等重点企业开展面对面释疑解惑、排忧解难宣传和“手把手”的支、帮、促活动, 提高了宣传的实效性。
(三) 多方联手推动, 力促通存通兑业务工作取得新突破
首先, 积极开展调查研究, 制定推广方案, 做到有的放矢。人民银行福安市支行领导多次带队深入商业银行营业网点、社区、农村、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开展调研工作, 了解通存通兑业务市场需求以及各银行营业网点开办业务前期各项准备工作情况, 找到业务推广的重点难点, 有针对性地制定了推广方案, 保证通存通兑业务稳步推进。
其次, 督促辖内各商业银行创造条件, 积极主动引导个人客户使用通存通兑业务。一是督促辖内各商业银行要求其所有营业网点应全面开办通存通兑业务, 特别是积极引导基层农村信用社开通小额支付系统通存通兑业务功能, 并以此为平台向农村纵深发展, 解决农村汇兑难等问题, 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 支持新农村建设。二是对各商业银行结算业务人员实行重点辅导, 以培训班、座谈会的形式, 对各商业银行会计主管、柜面人员进行培训, 使业务人员特别是一线临柜人员通晓业务处理流程, 为办理通存通兑业务做好充分准备。
第三, 有针对性地进行业务推介, 形成办成一笔, 影响一片的良好局面。一是重视对新开立账户客户进行全面推介, 简化业务开办手续, 促其与银行签订业务协议, 激发客户办理通存通兑业务热情。二是通过加强柜面监督, 对现金存取量大、频繁存取现金的客户进行现场推介, 现场签约, 现场使用, 提高实效性。三是对私营企业业主和财会人员实行上门推介, 以此带动向社会公众推介。通过对商业银行营业网点现金使用量的分析, 组织商业银行柜面人员对重点私营企业实行上门推介, 促使其会计人员通过试用通存通兑业务, 切实感受通存通兑业务资金结算安全和资金周转速度快等优势, 并把此项业务向其关联企业和客户推荐, 起到“以一传十、十传百”的功效, 以此带动了市区及乡镇其他营业网点通存通兑业务的发展。
(四) 加强监督管理, 促进通存通兑业务健康有序发展
一是加强业务测试力度, 规范金融服务。每季有计划抽查各银行网点, 对柜面人员办理通存通兑业务熟练程度、收费是否合理, 资金到账是否及时等测试, 收集和公布商业银行的支付结算业务品种、收费标准、到账时间, 为业务有效推广奠定基础。二是将推广非现金结算方式纳入金融机构支付结算服务考核评比, 对推广非现金结算方式不力的商业银行采取约谈主要负责人、会议通报、与实施反洗钱检查挂钩等措施, 督促各商业银行积极主动推广通存通兑业务工作。同时, 公布人民银行监督电话, 并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明查暗访, 加强支付结算监督管理。
二、几点启示和建议
(一) 推广通存通兑业务取得成效在于“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实时监督”
领导重视是前提, 调动了各方有利因素, 促进了多方联手推动;措施得力是关键, 特别是通过突出业务优势宣传和有针对性地进行推介, 提高社会认知度, 促使通存通兑业务快速发展;实时监督是保障, 通过不定期开展业务检测和工作考评, 保证了通存通兑业务的持续稳定发展。
(二) 促进观念转变, 减少了现金使用量, 实现“双赢”
通存通兑业务的开通为广大客户带来的便利, 可有效避免客户两次排队和现金“搬家”带来的麻烦, 省时省力, 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安全隐患, 同时, 为各家银行减轻了柜面压力, 提高了金融服务水平, 还增加业务收入。
(三) 一定程度上弥补农村地区银行网点不足的缺陷, 提高了农村地区支付结算效率, 提升了金融服务“三农”质量
通过2008年至2009年福安各银行机构办理通存通兑业务笔数和金额比较, 发现农村信用社排名均处第一, 笔数分别占总笔数的67%、63%, 金额分别占总金额71%、68%, 而且大部分业务量集中在赛岐、甘棠、溪潭、板中等乡镇。以上足够体现通存通兑业务对解决农村地区汇兑困难的作用。
(四) 一些不利因素影响制约了通存通兑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亟待人总行进行协调解决
一是各行收取手续费标准不同, 收费偏高, 成为发展桎梏。福建省内通过转账方式的收费标准均为每笔5.5元, 但通过现金方式的收费标准各行有不同上下限, 大多执行每笔按交易金额1%的收费标准, 最低10元, 最高200元, 收费上限明显偏高, 对中低收入者来说难以接受。二是签约手续繁琐。一些行处要求客户只能在原开户行签约, 这在一定程度限制了通存通兑业务的开展。三是部分商业银行对通兑业务设置金额上限, 给办理业务带来不便。如工行对通兑业务设定5万元上限。办理大笔现金通兑时客户则需填写多笔业务凭证, 柜面人员也需分多笔进行操作, 此举大大降低了业务办理的效率。
(五) 非现金结算方式的发展受当地经济发展特点和经济总量影响较大
关键词:涉县;退耕还林;主要做法;成效
中图分类号 S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06-118-02
涉县是邯郸市唯一的全山区县,素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称,清漳河自西北方向从山西省黎城县流入并贯穿全境。全县总面积15.07万hm2,其中山场面积10.47万hm2,境内山高岭多,沟谷纵横,气候条件非常适宜多种林木生长。长期以来,涉县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组织和动员广大干部群众植树造林,大力实施太行山绿化等工程,取得了良好效果。截至2000年底,全县有林地面积达6.53万hm2,森林覆盖率达42%。正是在这一年,中央作出“在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地区开展退耕还林试点工作”的部署。2002年,中央和省、市又先后下发了“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见”,明确“凡是水土流失严重和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坡耕地和沙化耕地,应按国家批准的规划实施退耕还林”。涉县县委、县政府充分认识到,实施退耕还林对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生态建设,将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对建设稳固的漳河水源涵养林和防护林,保护京、津及下游城市的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涉县实施退耕还林,有着独特的地理条件、明显的气候优势、良好的群众基础和强大的政策支持,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和”都已具备。为此,涉县紧紧抓住这一机遇,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动员全县上下坚持不懈地开展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在退耕还林工程中主要采取以下做法:
1 立足实际,科学规划
从北京、石家庄聘请6名林业专家,经过深入调查和多次论证,最终确定了全县退耕还林规划。提出了围绕致力生态建设,依托退耕还林,壮大核桃产业和建设“全国核桃第一乡”的发展目标,确立了“集中连片、规模开发、综合治理”和“先易后难、先陡后缓、先远后近”的建设原则。将退耕还林重点安排在“漳河汇水区、25°以上陡坡地段、青兰高速、309国道和平涉公路沿线及其它生态脆弱区”。尤其是在树种选择上,在坚持生态效益优先的前提下,主要以栽植核桃树为主,合理布局花椒等其他林果树种。
2 齐抓共管,全员推进
全县成立了退耕还林指挥部,指挥部下设政策落实、苗木调配、资金管理等7个小组。各乡镇都成立了相应的指挥部。从县到乡镇、村,层层签订了工作责任状,明确了每村、每户的造林面积、树种、数量等。实行县4套班子成员及各乡镇、各单位负责人包乡村、包工程、包任务等责任制;全县广大干部进村入户,与群众一道共同推进工程建设,形成上下齐心、全民参战的态势。特别是林业战线的干部职工,长期扎根基层,深入田间地头提供技术指导,确保新栽植树种成活率达96%以上。
3 典型示范,自觉行动
制作了退耕还林明白卡和《巩固退耕还林政策知识手册》,做到户均一卡一册。选择建设下偏凉等10个优质丰产示范园和岭底等70个示范园,并利用好这些示范园典型做好技术培训等工作。组织开展“10万群众大观摩”活动,两次组织乡镇林业技术员到邢台前南峪、绿岭学习先进经验,多次组织村干部群众到山西汾阳、陕西延安等地学习试点经验,使退耕还林政策变成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更乐镇三合村年过6旬的退休工人赵彩旺,“人老退休心不老,扎根荒岗育绿林”,承包6.67hm2荒坡搞退耕还林,栽植核桃树4 000余株,年收入20余万元。
4 因地制宜,多种模式
拓展实施范围。根据核桃、花椒、黑枣等适生性强的特点,逐渐由耕地实施,向荒坡、荒地及可利用梯田栽植延伸和拓展。推广多元化种植模式,大力推广林药间作、林草间作、林灌混交等。索堡镇白泉水村,全村380户完成退耕还林68hm2,林下间作药材和油料作物68.13hm2,户均收入5 500多元。采取灵活退还形式,即整村一次性全部退还、整村分阶段全部退还、部分耕地退还等。关防乡岭底村耕地全部退还成林地,2012年该村林业收入达381万元,是2001年收入的近100倍。
5 从严管理,规范运行
抓质量管理。严抓规划设计、造林整地、栽后管护等环节。特别是留足2m宽的树胁带,作为树体施肥、浇水使用。并严禁在固定垄梗内间作任何作物,严禁在固定垄梗外间作任何高秆作物。抓资金管理。改革资金兑现补助办法,严格按照每667m2160元的标准,把资金直接兑现到户“惠农一卡通”帐号,保证资金足额按时发放。抓档案管理。明确专人从事档案管理工作,设立专柜存放档案资料,对工程规划和实施方案等专项保存,对计划、总结等单独建档。
6 完善机制,创新技术
创新造林机制。将退耕还林工程承包给造林公司,落实包任务、包整地、包苗木、包栽植、包成活、包管护的“六包”责任制,并按成活率兑现补助。全县由造林公司和造林大户承包的造林任务达90%以上。创新造林技术。研究创出核桃等树种截干覆土的秋冬季造林等技术,在全省尚属首次,确保核桃芽接成活率达96%,高接成活率达100%。创新管护机制。按照“两通、一带、一围”建设标准,对退耕还林地实行园区化管理。“两通”即通水、通路;“一带”,即有固定树胁带;“一围”,即园区围栏。县财政年均投资120万元,全部用于核桃园区后期管理。
7 统筹开发,提升效益
一是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在发展核桃产业的同时,发展中药材等产业,在全县规划了16个中药材种植片区,种植面积达3.67万hm2,每667m2平均收入2 000元左右。大力实施移民搬迁,共对地处大山深处、不适合居住的114个自然村、3 382户、10 332名群众搬出大山,从根本上摆脱了贫穷。二是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发展相结合。充分利用自然生态优势,大力开发建设休闲型农业、旅游型新村。目前已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基地100个,建成涉城镇东山、河南店石岗、辽城乡新桥等一批生态休闲旅游景点。2012年被评为“国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2013年又成功争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
8 退耕还林成效显著
通过10多年来的努力,涉县退耕还林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县累计完成造林2.16万hm2,其中,完成退耕还林0.71万hm2;建设特色经果林基地0.25万hm2;匹配荒山造林1.21万hm2。先后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和河北省退耕还林先进县。全省退耕还林档案管理观摩会和全省容器育苗造林现场会先后在涉县召开,并在2008年全国退耕还林工程管理会上作典型经验介绍。2012年7月份,国家退耕办副主任吴礼军到涉县调研时指出:“涉县在退耕还林工作中,领导重视,群众积极性高,管理严格,工程规模大,效果好,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太行山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作出了典范”。
涉县作为国家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监测样地县之一,北京林业大学进行了效益监测调查。其中,调查坡面径流场2个、固定样地10个、标准样地120个、农户300户。从监测结果来看,涉县通过大力度退耕还林,生态等综合效益明显。一是生态效益十分明显。全县25°以上坡地全部退耕还林,有林地面积达7.67万hm2,森林覆盖率达50%,比2000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每年可涵养水源56万m3,减少土地流失5.8万t,全年二级以上优良天数达到321d,成为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邯郸的“后花园”。特别是在2012年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较多的情况下,涉县与周边县份相比,发生灾害次数减少近50%。二是经济效益不断增加。全县共栽植核桃、花椒等树种2 000余万株,仅核桃树就达700余万株,全县核桃栽植面积达2.62万hm2。2012年核桃产量同比增产10%,达1.7万t,收入近2亿元,退耕户人均增收750元左右。三是社会效益充分发挥。退耕还林后,共腾出近5万名农村劳动力发展林业产业和从事二、三产业;同时大力开展劳务输出,全县常年在外务工人员达7万多人,年劳务收入达10亿多元。四是产业结构得到优化。退耕还林基地的不断扩大,逐步改变了以往种植小麦、玉米的单一结构,有力地推动了农林特色产品加工、销售产业发展,其中“太行核桃城”干果市场及三利、宜维尔、黄金龙等一大批核桃生产加工企业相继在涉县投产,加快了结构调整,延长了产业链条。全县农业产业化率达68.5%,连续6a居邯郸市第一。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推进党务公开工作,关键是提高党务公开的规范化水平。近年来,我们按照事前公开、征求意见,决策公开、民主讨论,结果公开、接受监督的基本程序,将公开工作贯穿于党内事务酝酿、决策、实施的全过程,对党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制度、机制等方面进行规范,在实践中探索提高,在提高中不断完善,逐步建立了符合实际的党务公开工作运行机制和制度保障体系。
(一)、实行党委领导,建立党务公开的组织。党务公开实行“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纪检协调监督、群众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党委成立了“镇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组织办。各部门、各单位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承担本单位党组织工作相关内容的公开任务,并负责本单位党务公开工作的组织实施。
(二)、抓住热点难点,细化党务公开的内容。公开内容是党务公开的核心,一定要体现全面、真实、具体、合法的原则。在党务公开中,我们科学确定公开内容,做到既涵盖党组织工作全局,又突出重点。凡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其它党内法规要求公开的内容,凡是党组织的重大决策、党内主要事务和组织活动中应当让党员群众知晓的事项,群众关心的、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和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容易滋生以权谋私、滥用权力等消极腐败问题的事项,只要不涉及党和国家机密,都做到最大限度地进行公开,保证公开内容的真实性、全面性和实效性,实现 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同时,重点突出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即:党组织的主要职责;党组织的重大决策、工作部署和重要的党内法规制度;党组织的工作会议、文件、决定、决议;干部提拔任用情况;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发展新党员、预备党员转正情况;评选表彰先进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情况;民主评议党员情况;党组织和党员扶贫济困、救灾捐助、为基层、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情况;党费收缴情况等等。
(三)、坚持实事求是,丰富党务公开的形式。我们坚持按照“规范、实用、简明、灵活”的原则,针对不同内容采取不同的公开形式,做到因地制宜,灵活多样。一是只适宜在党内公开的事项,主要通过党内有关会议、下发文件、定期通报、党员活动日等形式进行公开。二是适宜对一定范围内的党员公开的事项,主要通过会议、文件、定期通报等多种形式,逐级和及时地向党员通报。三是适宜对全社会公开的事项,主要通过在群众集中、便于观看的醒目位臵长期设立党务公开栏的形式进行公开。四是建立情况通报制度,及时将党内重大事项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离退休人员、党外人士、非公企业的代表通报并征求意见。同时,根据阶段性工作的重点,及时更新,定期维护,最大限度地方便党员群众查询。在公开的时限上,做到及时到位。公开的时间与公开的内容相适应,常规性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逐段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保证公开的实效性。此外,推进党务公开工作,坚持与政务公开工作相结合,以党务公开促进政务公开,以政务公开夯实和丰富党务公开的内容,达到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的统一,达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四)、结合工作特点,规范党务公开的程序。公开的项目、范围、形式由各部门和各单位提出,镇党务公开领导小组批准;公开的内容由职能部门或所涉及个人提供,镇党务公开办公室审核。对于党内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和涉及党员、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等党内事务,采取仅限于党内公开或先党内、后党外的顺序进行公开。
(五)、促进规范实施,探索党务公开的机制。建立了聘请监督员制度,由监督员负责及时收集、反馈党员、群众的建议和意见,广泛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并对党务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限等提出合理化建议,向党员、群众宣传党务公开的内容,促进党员、群众知情权和监督权的落实,同时注意发挥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监督作用。建立了意见收集处理反馈制度,对党员、群众围绕党务公开内容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派专人搜集整理,认真研究处理,特别是对署真实姓名举报的,视情况将处理结果告知举报人,听取其意见。建立了党务公开责任制,明确党务公开各个环节的责任,镇党务公开领导小组负责全镇的党务公开工作,各单位主要领导对党务公开工作负总责,对党务公开的形式、内容以及实施进行部署检查,由镇纪委对不按规定实施党务公开的党组织和有关人员,按有关规定实施责任追究。
二、党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通过调研我们感到,党务公开有了很大进展,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加强和改进党务公开工作不够重视,有的认为党务公 开涉及党内机密,不便公开,也没有必要公开;有的认为有政务公开就行了,党务工作主要是党内事情,公开不公开“无所谓”;有的认为是公开就“限制自由”,在思想上有顾虑,不愿、不敢公开;有的认为党务公开只是“走形式”,不必太认真,甚至还有的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党员意识淡薄,党员权利意识弱化,对党务工作漠不关心。
(二)、公开内容不够规范。从调研情况看,我镇虽然出台了党务公开的相关文件,对公开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做了比较明确的规定,但具体工作中还存在着公开事项不统一、内容单
一、党员群众真正关心的事项公开不够,甚至不公开等问题,与广大党员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一些单位党务公开的内容仅仅是一些上级党组织颁布的文件、法规制度和宣传材料,或者是本级的工作计划、安排,公开的都是一些表面的东西,而对群众关注的重大事项和热点问题,特别是在人权、事权、物权和财权等方面运作过程和结果公开不够,透明性和开放度还有待提高。一些单位党组织对有些敏感的内容,虽然也公开了,但比较笼统原则,没有进行必要的细化,公开的情况还不能使广大党员干部满意。
(三)、工作机制不够健全。从调查情况看,虽然大多数单位都制定了党务公开、意见收集处理和反馈等制度,但从总体上看,大多数单位制定的这些制度系统性、针对性、可操作性还不够强,要将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经验进行归纳和提炼,上升为规范化的长效机制,仍然需要一个过程。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党务公开的过程和结果还没有有机结合,反馈机制还不健全,党务公开工作的宣传力度还不够,有的只公开过程,不公开结果;有的不公开过程,只公 开结果;有些基层党组织重公开、轻反馈,或者例行公事,不能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缺乏整改、跟进、督促和落实。党务工作中存在内部监督软、外部监督远、群众监督难的问题,对党务公开工作还缺乏有效的监督。
(四)、评估体系不够完善。党务公开工作开展的如何,要看党员、群众、社会满意不满意,要看党组织的决策是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要看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是否得到增强,要看与群众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是否得到有效解决,要看广大党员群众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是否得到充分调动。要将这些要求标准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才能对党务公开工作开展情况做出科学的判断。从当前情况看,还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能够从内容、程序、办法和效果等方面对党务公开工作进行科学评估的体系,难以充分调动和激发各级党组织搞好党务公开的主动性、创造性。
三、进一步推进党务公开工作的思路和建议
党务公开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而是随着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推进,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地发展完善的过程。要切实增强公开的经常性、规范性和实效性,必须积极探索和建立党务公开工作长效运行的保障机制。
(一)、要注重党务公开载体的创新。党务公开的内容,最终都要通过一定的载体来反映,因而要特别重视载体建设,努力搭建平台,丰富党务公开的内容,不断深化党务公开,以公开促发展,以发展促公开。当前,党务公开工作主要可以通过公开栏、会议、文件、报刊等载体来实现。要进一步利用好这些载体,坚持高标准、高质量,使公开载体真正发挥作用。一是专栏公开。要按照“科学、灵活、实用”的要求,借鉴建立政务公开栏的成功经验,设立专门的公开党务公开栏,保证公开的经常性。二是视屏公开。要创新载体,通过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形式,全方位公开党务,切实倾听民声,了解民意,畅通渠道。三是会议公开。对适宜在党内公开的有关事项、党内常规性工作情况、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全局性工作、干部任免等重要事项进行全面公开,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五是文件公开。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以下发文件、公示、公告、通报、编发简报等形式进行公开,以此推动各项决策的贯彻落实。六是报刊公开。要充分发挥报刊时效性强和内容广泛的特点,加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对党组织工作的认识与理解,增强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要注重党务公开制度的完善。推进党务公开工作,必须要有一套规范、实用的制度做保证。要把党务公开与贯彻落实党内监督条例规定的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馈、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党员意见建议处理回复等制度结合起来,健全和完善以规范党务公开内容、形式、程序、反馈意见落实及工作责任追究为主体的具体制度,如各种评议制度、质询制度、听证制度、聘请监督员制度、预公开制度、意见收集处理反馈制度、实行党务公开责任制度等等,使党务公开工作进一步在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上运行。
(三)、要注重党务公开机制的探索。要保证和推进党务公开,使之在内容、形式和方法上更贴近实际,使之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必须积极探索建立长效运行的保障机制。一是要建立切实有效的宣传机制。要积极制定宣传方案,并通过广播和会议、简报、宣传标语等形式,向广大群众特别是党务工作者宣传推行党务公开工 作的重大意义,及时报道党务公开工作动态,反映群众呼声,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效推动工作。二是要建立严格细致的考核机制。为确保党务公开工作高质量、高标准、规范化运行,要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将党务公开工作纳入各级党组织及其负责人的工作目标考核之中,纳入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中,并按照考核办法对各单位、各部门的党务公开工作分阶段进行考核,保证党务公开的全面、均衡推进。三是要建立广泛有效的监督机制。在认真组织开展党务公开的同时,要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纪检干部、组工干部、宣传干部和其他社会各界人士中聘请党务公开工作监督员,监督评议党务公开工作。
(四)、要注重党务公开成效的评估。要建立党务公开评估体系,主要从内容是否真实全面、形式是否灵活多样、程序是否严谨规范、范围是否准确恰当、时限是否符合要求、责任是否具体到位、效果是否实在明显等方面评估党务公开工作,并将党务公开成效评估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评价体系中。将内容真实全面、形式灵活多样、程序严谨规范、范围准确恰当、时限符合要求、责任具体到位、制度完整配套、公开延伸到底八个要素细化为评价工作成效的具体指标,通过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自评、党员群众民主测评和党委统一考评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估。同时,将党务公开的检查评估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检查评估同步进行,有机结合,并注重党务公开工作效果评估的成果转化。将是否有利于发展党内民主,是否有利于强化党内监督,是否有利于规范党务工作,是否有利于保持党员干部廉洁,是否有利于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是否有利于促进经济和谐、社会发展,作为检验党务公开工作成效的标准,切实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扩大党员的参与度,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五)、要注重党务公开结果的使用。推行党务公开工作,并不是公开内容通过不同形式公开后就完成了。就某项内容实施某次公开后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环节,那就是要做好对公开结果的利用,也就是要做好党务公开的信息收集、处理和反馈工作。一是要广泛收集公开后群众的看法、意见和建议等信息,做到信息广泛而全面。二是应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类处理。对一些不切合实际或具有明显个人偏见或趁机发泄情绪言论和无根据的事情应在反馈前进行加工处理。对确实有益于党的事业发展、党务工作水平的提高和党务公开进一步推进等的有效信息要认真分类整理归类。三是公开信息反馈。也就是要对一些有益的公开信息经过处理,向有关党组织或个人进行反馈。信息反馈的形式和途径,应根据信息内容的质量和价值以及单位的实际而定。通过对党务公开结果的使用,切实推进党务公开工作的进一步完善。
(六)、要注重党务公开责任的追究。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纪委协调监督、党员群众广泛参与”的党务公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明确党务公开工作的责任单位、各个环节的责任人及其岗位职责。对党务公开工作中工作开展不力、搞形式主义、走过场的单位,要进行严肃的批评,并限期改正;对工作开展不力、群众反映不好的领导干部及相关责任人,要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组织处理或调整工作岗位;对拒不推行党务公开或在党务公开中违背公开原则、弄虚作假、搞虚假公开、欺上瞒下、打击报复、侵犯党员和群众民主权利、损害党员和群众合法利益,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党纪政纪责任,切实维护党的形象,取信于民。
为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4号,以下简称《 指导意见》)要求,
切实推进各单位如期完成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工作,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通知》(财会〔〕11号,以下简称《工作通知》),现将文件转发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要求
各县市区财政部门要按照《工作通知》的要求,迅速部署本地
区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要注重加强对本地区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督促指导。各主管部门、各单位要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于9月份认真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 评价结束后要向单位领导班子提交书面风险评估报告。
二、时限要求
各县市区、各部门(单位)要按照《工作通知》中的具体要求,督促本地区各部门(单位)如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通过“以评促建”的方式,推动各单位于底前完成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工作。
三、选点施行,全面推进
结合我市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现状,经研究确定咸阳市交通运输局、咸阳市城市建设管理局、咸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局、咸阳市环保局、咸阳市教育局为20同期跟进单位。
各县市区、各部门在全面贯彻落实《工作通知》的过程中,应重点选择部分单位同期跟进指导(每个县区同期跟进单位不得少于
5家,各部门对下属单位的跟进不少于1家),对在基础性评价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协调解决。
四、总结经验
各县市区财政局应当于2016年11月15日前,向市会计管理处报送本地区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总结报告。报告分为两部分,一是本地区部门(单位)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经验做法、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工作建议及可复制、推广的典型案例等。二是同步推进单位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指导评分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报告》。
采取新举措拓展新途径构建新格局实现新突破
××市加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近年来我市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坚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按照全面抓、整体促、攻弱项、破难点的工作思路通过落实
“五个到位”突出“五项重点”工作实现了“有人办事、有场所办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的工作目标使街道社区干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大大增强党在城市工作的覆盖面、影响力不断扩大推动了街道社区党建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为了确保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扎实有效地推进逐步建立新型社区工作体系市委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充分掌握实情的基础上先后制定下发了《××年街道社区党的建设规划》、《关于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社区建设指导性文件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要求和措施办法。县市区成立了社区党建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实行了县市区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分管副书记为直接责任人街道党工委书记、社区党支部书记为具体责任人的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责任制层层签订了工作目标责任书建立了市、县、街道、社区四级工作网络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和社区与驻地单位齐抓共建的良好工作局面为推动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宣传发动到位。各县市区委、街道社区党组织和包挂帮建单位通过召开会议、开辟专栏、印发资料、出墙报、办版报等形式大力宣传加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和重点任务深刻认识加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充分调动辖区各单位干部职工和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及时报道社区党建工作的成效大力宣传社区党建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为社区党建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全市印发宣传资料万份利用电视、报纸、专栏等形式报道期。
三是运行机制到位。各县市区普遍建立健全了社区党建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协调制度、县市区党政班子成员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和定期督查通报制度将社区党建工作任务作为单位领导干部年度考核、辖区单位双文明考核、辖区党员职工民主评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行文明单位创建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一票否决制初步形成了上下联动、协调有序、共建共促、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同时建立了辖区单位包挂帮建居委会制度确定包挂领导、帮建单位、具体任务以及牵头单位细化量化目标责任并一定三年不变强化了社区党建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全市个社区共确定了名县级、名科级包挂领导和个帮建单位。
四是投入机制到位。按照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工作思路大力整合社会资源各县市区在充分发挥政府投入导向和牵动作用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了“政府财政拨、包建单位帮、街道社区筹、社会各界捐”的社区建设多元化、多渠道投入机制有效地解决了居委会办公用房和工作经费紧张的问题。同时以开展街道社区“党建突击月”活动为契机本着因地制宜、优势互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原则落实帮扶资金及物资万元。
五是工作制度到位。为进一步规范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和其它各项工作各县市区普遍健全完善了《党工委议事规则》、《社区党支部职责》、《社区党建联系会议制度》、《社区党员管理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等项街道社区党组织工作活动制度和项居委会工作制度并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了健全完善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内容统一上墙对各种薄册表卡重新整理装订成册。各社区居委会还按照《居委会组织法》制定了组织章程为社区党支部、居委会有章理事打下了基础。
在落实“五个到位”的同时还突出抓了“五项重点”工作。
⒈突出规模布局调整使社区组织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各县市区按照地缘性、认同感和归属感等社区构成的基本要素来划分社区将个城市居委会调整为个城市社区居委会数量减少了布局基本达到区域清楚结构合理定位准确设置科学。全市设立街道党工委个个社区“一居一支”率达到个社区建立了居委会代表会议和议事委员会。针对当前辖区党员流动性强、管理难度大的问题各社区党支部对各种类型的党组织和党员进行了调查摸底核对登记党组织个党员名名党员纳入社区管理加强了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教育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加强社区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得到了较好地体现。
⒉突出基础设施建设社区工作的基础得到了进一步夯实。各县市区把解决办公场所、改善办公条件放在突出的位置。近年来全市共投入社区建设资金达万元协调解决办公室处平方米其中房产权属于街道社区的处平方米目前全市个社区居委会的办公场所全部得到了落实面积最大的平方米最小的平方米平均平方米。
关键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
2016年, 按照上级要求, 河南省安阳县被确定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整体推进县, 该县按照中央、省、市土地确权工作的部署要求, 在全县20个乡镇、571个行政村全面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截至2016年底, 全县已按照省、市要求基本完成土地确权工作任务, 全县完成实测耕地面积4.88万hm2, 确权到户面积4.11万hm2, 完成测绘公示面积4.55万hm2。
一年来, 全县上下高度重视, 把土地确权工作作为农业和农村的重要工作和中心工作, 措施前移, 全员上阵, 深入一线, 早安排、早部署, 实行“一线”立体工作法, 干部包抓在“一线”, 情况掌握在“一线”, 解决问题在“一线”, 矛盾调处在“一线”, 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全面展开。该县的主要做法如下。
1 领导重视, 组织健全
为了保质保量完成这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该县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组织。该县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 副县长任副组长, 农业、财政、国土、林业、住建、司法和档案等部门及各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领导小组, 加强对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的组织领导。农业局新成立了“土地确权办公室”, 配备工作人员7名, 专职负责土地确权工作, 细化责任分工, 强化综合协调、组织实施和工作指导。农业局还成立了9个技术指导小组, 实行股站包乡镇制度。全县20个乡镇也都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 把土地确权作为“一号工程”, 乡镇长亲自挂帅, 亲自部署, 亲自落实, 全力推进, 确保抓紧抓好, 抓出成效。
2 制定方案, 挂图作战
该县以县政府文件下发了《关于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实施方案》和技术实施方案, 对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工作原则、工作重点、工作程序和保障措施都做了详细要求, 并设立了确权工作台账, 制定了严格的工作流程和详细的“三图一表”即规划图、路线图、施工图和进度表, 实行挂图作战、按图督办, 确保土地确权工作有序推进。
3 尊重法律, 依法确权
安阳县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中, 坚持土地确权是受法律保护的物权, 事关农民的基本生存和农村稳定。因此, 必须符合《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要求的程序方可生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实测确权面临一轮承包和二轮延包以来农村的人地矛盾和遗留问题等, 都必须在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框架下进行。
4 财政支持, 资金到位
该县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 安排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经费足额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并确保专款专用, 切实加强资金使用和管理, 严格支出标准, 降低工作成本, 确保资金安全、高效使用。目前, 已安排专项资金260万元, 专门用于支持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5 严格招标, 规范操作
通过公开招标、网上公示等环节, 确定了该县土地确权工作中标的9个公司。从3月18日开始, 该县中标的8家测绘公司全部进乡入村开展工作。按照“县指导、镇主导、村主体、组实施”的原则, 多举措推进土地测绘指界工作, 逐村逐户核实每块土地承包权。
6 强化培训, 大力宣传
在土地确权的每个阶段, 该县都要召开宣传动员和培训会, 编制和印发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手册》《致广大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土地确权应知应会》等各类宣传资料, 并通过召开土地确权专题会、培训会、宣传会等, 积极向群众现场宣讲土地确权工作政策、方法步骤, 扩大了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政策的知晓率, 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积极性。
7 明确重点, 规范流程
为确保给农民颁发一个“铁证”, 该县按照省市要求, 制定了严格的工作流程, 做到“五个坚持”, 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坚持依法规范有序操作;坚持以农民群众为主体;坚持因地制宜鼓励创新;坚持进度服从质量, 确保确“实权”、颁“铁证”, 确保实现“四相符、三到户”, 即承包面积、承包合同、承包经营权登记簿、承包经营权证全部相符;承包地的四至边界要测绘登记到户, 承包合同签订到户, 承包经营权证书100%发放到户。
8 尊重民意, 不留隐患
XX村距县城24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2.8平方公里,总人口254户954人,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5户63人。 20xx年以前,该村无一条硬化水泥路、无一间党员活动室、无一个卫生室、无一块文化活动场地、无一分集体经济,属于典型的“五无”贫困村。
针对该村的落后现状,区城管局按照“输血与造血相结合” “扶贫与扶志相结合” “帮户与帮村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坚持补短板、夯基础、兴产业、育思想,初步形成了村容整洁、产业兴旺、收入稳定、生活幸福的生动局面。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坚持领导带头,凝聚帮扶力量。领导力量是推进脱贫致富的重要帮扶力量。区城管局局长XXX带头示范,先后8次深入该村实地调研,亲自研究帮扶规划,制定帮扶措施,开展督促指导。分管副局长对帮扶工作落实情况每月一督办,每周一总结。区城管局各科室多次进村入户,了解贫困群众生活需求,解决实际困难。驻村工作队一线蹲点,协调落实各项帮扶任务,形成了强大帮扶合力。一年来,先后为该村争取、协调、捐赠帮扶资金近500万元,为推进各项帮扶措施落地、落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坚持项目推动,改善发展条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脱贫致富的前提和关键。区城管局坚持把加强该村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首位,积极协调争取项目支持,努力改善发展条件。一是积极改善出行条件。协调落实专项资金100万元,新建村社道路9.85公里(其中,4.5米宽的沥青路2.5公里),硬化入户便道6公里,基本实现硬化道路户户通。二是积极改善生产条件。协调落实小微水利、土地整治等项目建设资金200万元,新建渡桥1座、石河堰2处、蓄水池6口,维修山坪塘3口,为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发展空间。三是积极改善生活条件。协调落实扶贫专项资金162万元,完成“三建五改”178户,安装自来水141户,安装天然气42户,接入电信宽带85户,安装路灯60盏,有效改善群众生活质量,提振了发展信心。
(三)坚持产业兴村,破解增收难题。按照“创点、连线、成片”的思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促进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一是加快奔康产业园建设。指导该村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并以合作社为主体,建成脱贫奔康产业园380亩(另有500亩规划待建),栽植“青见”“沃柑”“不知火”等优质柑橘17000余株,套种花生、黄豆、绿豆等经济作物300亩,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二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动员社会力量,捐赠收割机1台、插秧机2台、旋耕机及配套设备10台,推进该村由传统生产方式向机械化生产转变。协调争取市农科院投入资金15万元,打造标准化产业建设管护示范点20亩,促进该村由低效农业向高效农业转变。三是大力发展家庭经济。动员群众房前屋后建果园、菜园,发展庭院经济66户。同时,按照4000元/户的标准,由区城管局出资为25户贫困户入股产业发展金。实现“户户入园,家家建园,人人受益”。
(四)坚持党建带动,增强发展动力。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投入8万元,规范化建立了村级党组织活动阵地,并指导完善村支部组织建设。坚持把党小组建在产业园上,创新党建扶贫工作模式,实施“党委+党小组+产业园+技术协会+农户”党建联帮联建工程,将脱贫奔康产业园化整为零,以100—300亩的规模划分成立了3个产业园党小组,小组长由村“两委”干部或德高望重、致富能力强的党员担任,每个镇党委成员一对一联系一个党小组,每个产业园党小组配备一名农技员提供技术服务,确保产业发展有干部带领,有技术指导。同时,进一步健全党员干部协调指导园区建设管理工作机制和领导干部联系党小组责任体系,引导党员干部把工作重点放到产业发展上。每个党小组成员结对帮扶1至2户贫困户。通过党组织带动,真正把把贫困群众吸附在产业链上,使村民从种地农民变为产业园工人,有效增强了产业发展动力。
(五)坚持扶贫扶志,提升发展能力。精神富裕才是真正富裕。为改变贫困群众等、靠、要的落后思想,区城管局坚持把贫困群众思想文化建设作为重点帮扶任务。一是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新建活动院坝1000平方米,标准化建立了农民夜校、农家书屋等文化活动室,让农民学习有载体,活动有场地。二是加强思想教育。局长XXX带头,先后3次为贫困群众上党课,引导他们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增强发展信心。区城管局帮扶干部和镇村干部多次进村入户,对贫困群众进行思想教育,引导他们树立主动发展意识,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三是加强致富技能培训,先后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5期,培训农业技术人员450余人次,农村劳动力200余人次,致富带头人1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六)坚持优化管理,巩固帮扶态势。积极优化帮扶管理机制,提升帮扶效率。
一是挂图作战压实责任。制定定点帮扶行动推进图、脱贫攻坚实施图,明确了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落实帮扶对象、进度要求、责任分工,按图施工、照图检查,压紧压实帮扶责任。
二是督促检查跟踪问效。区城管局党组每季度听取1次工作汇报、研究1次具体工作,驻村工作队及时通报帮扶进度,每月一督促、每月一抽查、每月一总结,形成持续推动的帮扶常态。
三是动态监测评估成效。区城管局在XX镇农业服务中心设立动态监测点,在每个村落实1名监测员,采取“每天一记账、每月一统计、每季度一分析、每半年一确认”对扶贫成效进行动态监测,确保实现全面小康不落下一户一人。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是部分群众观念仍然落后,勤劳致富愿望不迫切,存在“等、靠、要”思想。部分群众目光短浅,对入社、入股积极性不高,怕承担风险。
二是劳动力严重不足,在家群众大多是老弱病残,无充分体力投入产业发展,有致富的心,无致富的力。
三是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薄弱。产业道路尚未形成环线,农田水利建设尚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居民聚居点配套设施仍需继续完善。
四是非贫困户稳控压力大。由于贫困户与非贫困户政策差异较大,部分家庭条件相当的非贫困户未能享受到政策照顾,对扶贫攻坚颇有微词,甚至出现不满情绪。
三、下一步帮扶打算
一是继续加强群众教育。常态化开展感恩主题教育和致富技能专题培训,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等,加强群众思想文化教育,提高群众文化水平,转变传统观念,增强致富能力。
二是继续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向社会各界筹集发展资金,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扩大产业发展规模,完善产业链条,连点成线、连线成片,形成带动效应。
【基层党建工作的主要做法、成效及经验启示】推荐阅读:
在国企基层党建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06-26
基层党建现状及思考论文11-07
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06-28
基层单位党建工作的实施方案06-30
局关于基层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06-08
关于破解基层党建创新难题的思考09-12
基层党建探索10-25
浅议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09-22
基层党建工作自检自查06-08
基层党建工作创新课题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