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项目研发经费的核算与财务管理的探讨(精选6篇)
企业研发经费主要是指项目在研究与开发过程中所发生的所有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一般包括:人员费、设备费、能源材料费、试验外协费、技术引进费、差旅费、会议费、知识产权保护费、管理费和其他相关费用。
实际中,企业研发经费在归集与核算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及问题,根据具体情况及经验,对科研经费核算及管理提出方法及建议进行探讨。
(一)研发经费归集与核算存在的问题
对于科技型企业,既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又从事科研活动,在费用划分上会存在一定的困难,主要有如下问题:
1.研发经费的范围难以界定
由于缺少一定的沟通,企业科技研发部门的人员与财务人员对研发经费范围的认识未能统一,财务人员对经费开支范围的认识会有一定限度,未能按照研项目预算书中研发经费的明细进行明细科目的设置;此外,企业科研经费缺乏规范统一的管理,科技研发部门与财务部门勾通脱节,都会影响研发经费的范围的划分。
2.生产成本与科研成本难以划分
对于企业的一些部门既从事研发活动,又进行产品的中试制生产活动,这就为企业的生产成本与科研成本的划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根据国家及各省市的项目经费管理办法,企业承担的大量科研课题,需要配比一定的自筹经费,特别是如果承担的是国家产业化项目或重大支撑项目,国家下拨的科研经费数额较大,而自筹经费的比例也较大,为满足课题审查的要求,科研成本会挤占生产成本,造成生产成本与科研成本划分不实,或带来高额利润及较高的所得税收,且企业也会有人为调整利润之嫌。
3.承担多个科研课题费用难以划分
根据国家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相关规定,国家拨入的科研经费应专款专用,科研项目应单独建账,各项目的科研经费及研发支出单独核算。企业的一个研发部门或一个研发人员如同时承担多个科研课题,发生的人员费、设备费、能源材料费用在各课题之间难以划分。
(二)企业项目经费核算及财务管理的探讨
对于既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又从事科研活动的科技型企业,在项目经费核算及财务管理中的一些建议及方法。
1.制定企业自身的规范统一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参照国家及省有关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规范统一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以制度对承担项目的部门和进行经费核算的财务部门及相关人员加以规范和约束。在管理办法中不仅可以界定经费的范围,还可对经费的预、决算、使用等进行相关规定。
2.不断完善科研经费核算的财务体系
进一步完善科研项目预算、决算的财务核算体系,财务部进行科研经费核算,应按项目预算书中科研经费的预算明细进行研发支出科目及明细科目设置,运用金蝶或用友等财务软件的项目辅助核算功能,对企业承担的各项目进行单独核算;也可通过账表建立项目的辅助明细账,对各科研项目单独核算。科研成本项目结题后,进行项目经费决算。在项目执行期对项目经费应进行审查监督,加强经费开支的监督与经费成本的控制。
3.加强财务部与科技部间的勾通与协作
企业的财务部与科技部应分工协作,相互配合,科技部对企业研发部门承担的各个科研项目进行管理,财务部对国家拨款及企业的研发经费进行核算;由于科技部专业技术性强,应及时提供财务部项目的相关信息,如项目的类别、性质、项目执行期、项目的承担人及项目预算书中经费开支明细等,还对各个项目的经费开支是否合理进行监督和审批;财务部可依据科技部提供的相关信息,按项目建立各明细辅助账进行经费核算,对研发部门报销的原始单据进行财务方面地审核、记账。
4.企业项目经费核算的一些方法
企业研发经费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应按照科研经费范围进行归集核算,具体方法如下:
(1)按照受益对象进行分配
企业按“谁受益谁分摊”的原则,对成本费用按受益对象进行分配,如耗用原材料,根据领料单上领用的部门,生产部门领用的记人“生产成本”,研发部门领用的记人“科研成本”,同时科研领用已进项抵扣原材料应作进项税额转出。企业承担的科研项目单独建账核算,财务应按受益对象将费用归集到各研发部门承担的各个科研项目的明细科目中。
(2)按一定合理比例进行分配
企业的一些生产及研发费用在实际中难以划分的,可按一定合理比例进行分配,如企业生产部门与研发部门以及研发部门承担的各项目共同耗用水电费,难以划分,可按一定合理比例进行分摊,但分摊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企业的一个研发部门或一个研发人员如同时承担多个科研课题,设备使用费,可按一定合理比例进行分摊;承担多个课题人员费可按工时即人员从事科研活动的时间来进行分摊。
(3)间接费用可按相关性原则进行分摊
企业科研活动发生的间接费用,如管理费、房屋占用费等,可按经费收入或研发支出的一定比例进行分摊。
参考文献:
1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项目经费的核算模式的构建
高新技术企业为了在资格认定和在三年复审工作中, 有效、方便、完整地核算企业的科研投入, 必须建立适合自己企业的一套研发项目经费核算模式, 下面笔者浅析一套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的核算模式。
1.1 制定适合自身企业的研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
参照国家及省有关的研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 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 制定规范统一的研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 提高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对科研开发经费科学安排, 合理配置, 严格按照项目的目标和任务, 单独核算, 专款专用。以制度对承担项目的部门和进行经费核算的财务部门及相关人员加以规范和约束。
1.2 构建适合高新技术企业研发项目经费核算的财务体系
1.2.1 构建科研项目预算、决算的财务核算体系
财务部进行研发项目经费核算, 应按项目预算书中的预算明细进行研发支出科目及明细科目设置, 运用财务软件的项目辅助核算功能, 对企业承担的各项目进行单独核算;也可通过台账建立项目的辅助明细账, 对各科研项目单独核算。科研成本项目结算后, 进行项目经费决算。在项目执行期对项目经费应进行审查监督, 加强经费开支的监督与经费成本的控制。项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对每项技术、产品的研发费用都应设置单独的项目明细账, 便于对项目经费的预算、控制、管理和研发成功后申请专利。
1.2.2 构建完善企业账务设置和核算模式
企业应该设置“研发支出”一级会计科目, 并下设二级科目“费用化支出、资本化支出”用于核算与企业研发相关的费用, 且在日常会计核算上, 研发费用应该按照项目进行明细核算。这样有利于税务及外部审计单位对研发支出的合法、合理、合规性的检查和认可, 也有利于和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同时企业应该建立与研发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 严格控制研发费用的使用范围, 明确对费用支出的程序和权限, 加强企业研发资金的管理。
1.2.3 优化机构设置, 完善费用支出手续和渠道
企业应该设立专门研发机构对企业的研发项目及其经费进行管理。对研发项目的经费使用进行审核、监督, 并对研发项目进行单独核算。明确科研人员的工作职责、职权范围, 对既参与企业的研发项目又参与企业的日常生产管理的人员, 应该确定一个合理的分配标准对人工等费用进行科学的区分, 以防止企业的研发成本与日常生产经营成本的混淆。对于同一科研人员参加了多个科研项目的情况, 研发人员发生的相关费用要对工作的时间、内容、项目领用材料等进行严格的记录, 以作为分配费用的依据。各研发室、组严格实行签字制, 原始凭证必须由经办人、证明人、审核人和项目负责人共同签字后方可报销;单笔金额超过单位制度规定限额的须经主管领导审批。严禁从研发经费中提成科研人员的奖金, 对项目购买的办公用品等实物必须办理验收手续;对已经通过验收或者已经结束的研发项目, 不能再出现费用列支的情况。
2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项目经费的核算模式的应用
构建了以上一套适合高新技术企业项目经费核算的模式后, 需要运用到实际中, 以下是一些应用中的具体问题和解决办法。
2.1 科研项目在财务立项的手续和资料
科研部门负责进行各个科研项目的立项及签署合同 (协议) 以及各项目的资金投入, 确认立项后, 财务部门按合同 (协议) 内容单独立账, 对每一科研项目实行预算开支。项目在财务立项时需要提供的资料:项目立项书、合同、协议、项目资金预算、项目详细情况、项目编码 (财务编码) 、核算类型 (科研项目、生产项目、技术项目) 、项目名称、项目简称、项目类型 (执行项目、非执行项目) 、对应拨款项目、拨款单位、本年经费指标、部代码、所代码、统一编号、主要研制单位、总概算 (万元) 、结束日期、合同总价、参加人数、开始日期、完工标志 (是否完工) 、项目计量单位、项目负责人等信息。
2.2 国家拨入经费的核算问题
国家拨给企业的研发项目经费, 属于政府补助, 按照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中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核算。政府补助有两种会计处理方法:收益法与资本法。收益法是将政府补助计入当期收益或递延收益;资本法是将政府补助计入所有者权益。
企业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属于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 并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 计入当期损益。但是, 按照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 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国家拨的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 属于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其相关规定如下:
(1) 用于补偿企业后续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 确认为递延收益, 并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 计入当期损益。
(2) 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 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2.3 企业研发经费归集与核算
企业研发项目经费主要是指项目在研究与开发过程中所发生的所有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2.3.1 按照受益对象进行分配
企业按“谁受益谁分摊”的原则, 对成本费用按受益对象进行分配, 如耗用原材料, 根据领料单上领用的部门, 生产部门领用的记入“生产成本”, 研发部门领用的记入“研发支出”, 同时科研领用已进项抵扣原材料应作进项税额转出。企业承担的科研项目单独建账核算, 财务应按受益对象将费用归集到各研发部门承担的各个科研项目的明细科目中。
2.3.2 按一定合理比例进行分配
企业的一些生产及研发费用在实际中难以划分的, 可按一定合理比例进行分配, 如企业生产部门与研发部门以及研发部门承担的各项目共同耗用水电费, 难以划分, 可按一定合理比例进行分摊, 但分摊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企业的一个研发部门或一个研发人员如同时承担多个科研项目, 设备使用费可按一定合理比例进行分摊;承担多个项目人员费可按工时即人员从事科研活动的时间来进行分摊。
2.3.3 间接费用可按相关性原则进行分摊
企业科研活动发生的间接费用, 如管理费、房屋占用费等, 可按经费收入或研发支出的一定比例进行分摊。
2.3.4 财务软件设置有项目辅助核算功能
我们可以利用该功能, 实现研究开发费用的快速准确归集要求, 这种方法不改变目前会计核算的口径, 录入会计分录时在辅助信息栏注明项目名称即可。这样, 无论是在研发支出, 还是其他科目中核算的研究开发费用都被标注上了项目的名字。通过辅助查询功能, 将某一项目的研发支出用账页导出, 加以整理就能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对研发项目备查簿的要求。
2.3.5 各科研开发项目的统计核算台账
由于多数项目具有年度的连贯性, 应对每一个项目进行连贯的统计工作, 将该项目发生的所有年度统计在台账中, 并作为财务报告的附表, 对项目能有总体的掌握。
高新技术企业通过构建和应用以上一套完整的研发项目经费的核算模式, 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认定、资格三年复审、科研项目审计等工作, 都将为研发经费的归集提供有效、方便、完整的帮助。
3 结论
建立完整、系统、高效的会计核算及管理模式, 是高新技术企业开展各项研发项目重要基础, 会计信息系统能够为研发项目的财税管理提供良好的数据和信息平台, 从而为高新技术企业持续的资格认定提供便利, 为企业享受优惠的财税政策提供保障, 创造财务会计管理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3]张西娟.高科技企业研发费用会计处理新探[J].财务与会计, 2004 (10) :25-27.
[4]丁志强.高科技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J].科技咨询导报, 2007 (17) :27.
[5]李晓伟.高科技企业的研发会计处理[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10) :93-95.
第一条 总则
1.1 为加强研经发费的管理,更好的为科技创新工作提供财力支持,规范研发经费管理,增强科技创新实力,根据国家和省、市政府的科技政策规定,结合企业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1.2 研发经费是用于公司新产品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推广,以及专利申请、标准制定、研发设备仪器购置、产学研交流合作及技术服务等专项经费。
1.3 研发经费须统筹安排,科学使用,严格管理。第二条 研发经费的来源
2.1 国家、政府的专项拨款和财政补贴; 2.2 公司筹措; 2.3 融资或金融贷款。第三条 研发经费的使用范围
3.1 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的研发和推广时发生的调研费、资料费、差旅费、技术协作费、仪器和设备的购置和调试费、使用现有仪器设备的折旧费摊销、原材料费、测试费以及人员人工等经费。
3.2 新产品、新的技改项目评定审核,技术咨询和学术交流等活动所发生的评审费、咨询费、会议费等经费。
3.3 科技信息情报及知识产权工作所发生的技术资料费、出版印刷费、专利费等经费。
3.4用于奖励科技研发人员的奖励经费。第四条 研发经费的管理
4.1 财务部每年负责对技术中心(技术部)提出经论证产生的技改项目、新产品(新工艺)等经费的审核,后报主管副总审阅,交由总经理办公会批准。
4.2 研发经费按研究开发项目计划下达到技术中心(或其他执行部门),实行专款专用,严格管理,不得变更用途。
4.3 研究开发有关内容需要与外单位合作或委托其进行的,必须签订科研项目技术合作研究合同,并按4.1要求执行。
4.4 研发经费在使用中,技术中心等有关部门相应的财务制度规定执行。4.5 研发经费在报销时,须由课题项目负责人签字、生产技术副总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
4.6 因研究开发工作需要,购置2000元以上设备、仪器的,须列入公司固定资产,并经资产管理使用部门确认签收后方,按程序报账,办理资产转移手续。
4.7 财务部对于研发经费的使用情况按规定审查,如发现经费使用不当的,要追究项目负责人的责任,并视具体情况,收回项目计划安排的投资款项;如发现违法乱纪行为,追究当事人的法纪责任。第五条 研发经费的核算科目
5.1 财务部按项目计算实际成本,研究开发项目科目规定如下: 5.1.1人员费:用于项目研发发生的工资及补贴;
5.1.2资料费:为进行项目研究所支付的专项资料费和科技情报费; 5.1.3材料费:为进行研究项目所支付的原材料、低值易耗品等的经费; 5.1.4设备仪器费:为进行项目研究所必须购置、维修或租用小试和中试的设备、器具、仪器仪表等的经费;
5.1.5检验试验、测试费:为进行项目研究所支付的检验、化验、分析、测量等经费;
5.1.6外委技术协作费:在研究开发项目中,某项工作需要委托其他单位协作或咨询所支付的经费;
5.1.7管理费:为进行研究开发项目评定、技术交流等所发生的评审费、会议费等;
5.8其他经费。第六条 其他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开始执行。
1.项目名称中包含的“生产线、技改、技术改造、平台、建设、基地、项目、管理、系统、生产技术、环保改造、推广应用”等字眼的不计入R&D项目,不计算R&D支出费用,应避免出现;注意企业内个人开展的项目,以及研究后失败的项目均要填报;
2.项目成果形式(QH21):代码1,2,3,4,8属于R&D项目;
3.项目技术经济目标(QH32):如此项选5,但项目成果形式(QH21)选2的项目,不能计入R&D;
4.项目活动类型(QH33):代码1.2.3为R&D项目; 5.跨年项目所处进展阶段(qh36):代码1、2、3为R&D项目;
6.项目人员实际工作时间(qh40):指报告期项目组人员实际工作的时间,按“人月”计算。同时参加两个及以上项目的人员,应按项目分别计算工作时间,但一人在报告期内的实际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2个月;
7.项目经费内部支出(qh51):即R&D项目经费支出,包括项目的人员人工费、原材料费、仪器设备费用、政府科技扶持资金、其他费用等。企业项目立项书的经费支出应加上项目人员工资。8.项目起始日期及完成日期:可按项目书上的时间,当年未完成的按预计完成时间,项目失败的则填000000。
说明:
1.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核算:来源于GQ-005项目表中各个项目经费内部支出(Qh51)合计。合计数≦ GQ-004科技活动表[人员人工费+原材料费+其他费用+当年形成用于科技活动的固定资产中仪器设备+(当年形成用于科技活动固定资产-仪器设备)*0.1+使用来自政府部门的科技活动资金]。
一、方案概况
• 目的
支持鼓励我市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大力促进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 进度
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上通过,将在近期正式印发实施 • 实施部门
市和各区科信局、财政局、统计局、国税局、地税局 • 实施背景
1.我市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多年处于较低水平,落后于全国和全省水平,直接影响全社会创新的活力和动力;
2.企业整体自主创新能力较低,“重引进,轻消化吸收”的情况严重。据统计,2013年,我市规上工业企业中R&D经费超亿元的只有27家。• 研发经费定义 研发(R&D)经费指统计内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包括实际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人员劳务费、原材料费、固定资产购建费等费用支出。
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主要指在产品、技术、材料、工艺、标准的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投入。
二、方案细述
• 补助对象及条件
1.我市行政区域内注册登记的企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2.有自主研发经费投入和研发活动;
3.按规定范围列支研发经费,单独设立明细账;
4.补助对应的是企业自身投入的研发经费,不包括来自各级政府部门的科技活动资金。• 补助方式
—奖励性后补助,一次性拨付经费;
—2015年起,每年根据企业上一研发经费支出额度给予补助;
—市、区两级财政各承担补助额度的50%。• 研发经费核定方式
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我市统计联网直报平台上依法填报《企业科技项目情况表》和《企业科技活动及相关情况表》,国家统计部门核定数为准;
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以外的企业。开展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备案工作,以税务部门提供的企业纳税申报时自行申报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数为准。
• 补助标准
1.企业上一年研发经费支出额不足1亿元的,按支出额的5%给予补助。例: A企业2014年研发经费支出额经核实为800万元,2015年可获得补助为:
800万元× 5% =40万元 2.上一年研发经费支出额高于(含)1亿元、不足5亿元的,对其中1亿元给予500万元补助,其余部分按支出额的2.5%给予补助。例: B企业2014年研发经费支出额经核实为2亿元,2015年可申请获得补助为:
500万元+(2-1)亿元× 2.5%
=750万元
3.上一年研发经费支出额高于(含)5亿元、不足10亿元的,对其中5亿元给予1500万元补助,其余部分按支出额的2%给予补助。例: C企业2014年研发经费支出额经核实为6亿元,2015年可申请获得补助为:
1500万元+(6-5)亿元× 2%
=1700万元
4.上一年研发经费支出额高于(含)10亿元的,对其中10亿元给予2500万元补助,其余部分按支出额的1%给予补助。
例: D企业2014年研发经费支出额经核实为11亿元,2015年可申请获得补助为:
2500万元+(11-10)亿元× 1%
=2600万元
• 企业享受补助程序
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按市统计局要求,在我市统计联网直报平台上填报表格时,认真填报每年的研发经费投入; 其他企业按税务部门要求,在每年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备案工作中认真核算研发经费投入,并在企业纳税申报时认真填报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的数额。
2.待国家统计部门最终核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一研发经费支出额度,其后一个月内市统计部门整理上一有研发经费投入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名单及企业研发经费支出额;
每年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结束后一个月内,各区税务部门整理上一有研发经费投入的,除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外的其他企业名单及企业申报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的数额。
3.待市科技部门发布当年的《广州市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专项申报通知》。
4.按通知要求,申请企业向所在区科技部门提交本企业上一年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申请。
5.留意市科技部门向社会公示的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名单。
6.后补助名单经市政府审定后,市科技部门、财政部门将根据市政府批复联合发文下达经费,企业应留意相关公开信息,并做好相关衔接工作。
7.各区科技部门会同区财政部门联合发文下达由各区财政承担的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经费。企业应做好相关衔接工作。• 纪律和责任
1.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严格区分正常的生产成本费用支出和研发费用支出,真实合法填报研发投入数据;
2.补助经费由企业统筹安排使用,获补助企业应对补助经费以及以该经费发生的支出进行专帐管理、单独核算;
3.应自觉接受审计、财政、监察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4.一经发现通过弄虚作假手段获取研发经费投入补助的,市、区科技部门将收回补助资金,取消所涉企业未来三年申请市、区财政科技经费的资格,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并在三年内停止向上级科技部门推荐该企业项目。
三、热点问题
• 1.补助经费为什么分成四个档次?
—充分体现普惠性,重点支持R&D经费少于1亿元的企业开展研发活动,故给予较高比例补助;
—R&D经费排名前列的企业均为经济实力较强的企业,研发意愿比较强,研发经费已比较充裕,获取补助的需求相对较小,故补助比例往上逐级递减。• 2.获得的补助是否有使用要求? 原则上由企业统筹安排使用。但我们希望企业可充分运用补助经费,再投入到企业自主研发活动,并带动企业自身更多的研发经费投入。• 3.申报该补助是否有最低限制? 没有最低限制,企业只要有真实的研发经费投入并经核实的,均可按企业实际情况申请获取补助。
• 4.获取补助的时间节点? 补助申请、受理、整理、审核和审议等环节后,预计每年8-9月将下达补助经费。
广州凡义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饶敏 T:020-29045680
P:***
1 农业科研专项资金报账制概述
专项资金报账制是指专项资金使用单位 (项目单位) 根据项目实施计划和项目支出进度, 凭合法有效支出凭证向财政部门或项目主管部门报账, 由财政部门或项目主管部门审批后再拨付资金的管理制度。专项资金实行报账制管理, 是从源头上防范截留、挤占、挪用、骗取财政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 加强资金管理, 确保资金安全有效的一项重要措施。
实行报账制管理的农业科研专项资金主要涉及以下两种类型:
一是财政报账制管理的项目。财政报账制管理的项目主要是财政农业专项资金, 根据《江苏省财政农业专项资金报账制管理办法》, 农业三项工程资金、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等七类项目以及其他财政支持的限额以上的农业项目, 必须实行财政报账制。目前, 省级农业专项资金暂实行由主管部门作为报账管理部门, 如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项目;各级财政用于经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批准或备案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实行县级财政报账制, 由县级财政部门作为报账管理部门。
二是横向协作项目。随着科研规模的不断扩大, 项目 (课题) 承担单位也随之呈多元化, 研发活动日益复杂。如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行业专项、863项目、973项目、转基因项目等会根据研究内容设置各项项目 (课题) 任务, 每一项项目 (课题) 任务由多个单位共同承担完成, 既分为项目 (课题) 主持单位 (一级单位) 和参加单位 (二级单位) , 但是因受到参加单位数量的严格限制, 在实际工作中, 还有任务书以外的许多单位参与到项目 (课题) 的研发之中, 成为协作单位 (三级单位) , 协作单位的科研经费不再层层下拨, 采取到参加单位 (二级单位) 报账制的形式。
2 农业科研专项资金报账制核算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管理制度不完善。《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县级报账实施办法》中对报账资金管理、报账程序、报账凭证管理都有明确的要求, 但相关规定仍不够细化, 各地财政部门及项目管理部门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求不一致。如原始票据的"购货单位", 有的要求开具项目管理部门, 有的要求开具项目承担单位;各市、县 (区) 对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科技推广经费中差旅费及劳务费的报账要求也不相同, 有的凭真实、合法的差旅费及劳务费的原始票据可直接报账, 有的要求项目实施单位必须另外开具税务发票, 实际发生的差旅费及劳务费的原始票据作为附件进行核实, 增加了实施单位的税务负担。横向协作单位实际发生的支出, 如劳务费、差旅费、间接费用等, 因受到经费管理要求及报账制的限制无法在项目 (课题) 中列支。以间接费用为例, 间接费用是指单位为课题研究提供的现有仪器设备、房屋及土地, 水、电、气、暖消耗, 有关管理费用的补助支出, 以及绩效支出等。以协作单位 (三级单位) 参加的报账制项目中, 因提供的原始票据的"购货单位"必须是报账管理单位的, 对水、电、气、暖消耗及有关管理费用的补助支出, 实施单位无法取得符合规定的票据。使用本单位现有的仪器设备、房屋及土地的使用费可以到税务部门开具税务发票, 但需缴纳相关税费, 实施单位一般不愿开具票据。为规避这种问题, 实际操作大多以材料费用等形式报账, 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2) 会计核算不规范。项目 (课题) 实施单位对报账制项目如何进行会计核算, 因在实际工作中没有统一的可操作性文件, 致使会计核算五花八门, 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方法一, 只做往来, 不做收支。小额零星支出, 科研人员从单位借取备用金垫付, 借记"其他应收款-某某个人", 贷记"现金"等科目, 取得费用票据报账归还借款后作相反分录;基本建设工程、购买农资、固定资产或其他大额支出, 取得费用票据报账后, 财政部门或报账管理部门采取直接报账的方式, 即将资金直接支付给项目施工单位、物资设备供应商等, 项目实施单位无记录, 如需实施单位先行垫支, 则借记"预付账款-某某单位", 贷记"银行存款", 报账后作相反分录。
方法二, 实施单位作为收支管理。垫付资金时, 会计处理同方法一, 取得费用票据, 以发票复印件入账时, 借记"其他应收款-某某项目 (课题) ", 贷记"预付账款-某某单位""银行存款"等科目, 若为资本性支出, 同时借记"固定资产", 贷记"非流动资产资金-固定资产"。以原始票据报账后, 凭财政部门或报账管理部门返回的相关证明材料, 借记"银行存款", 贷记"其他应收款-某某项目 (课题) ", 同时, 借记"事业支出-项目支出", 贷记"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等科目。
方法三, 实施单位作支出冲减处理。垫付资金时, 会计处理同方法一, 取得费用票据以复印件入账时, 借记"事业支出-项目支出"等科目, 贷记"预付账款-某某单位""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 若为资本性支出, 同时借记"固定资产", 贷记"非流动资产资金-固定资产"。以原始票据报账后, 凭财政部门或报账管理部门返回的相关证明材料转冲支出, 借记"银行存款", 贷记"事业支出-项目支出"。
(3) 会计信息不客观。报账制项目要求项目 (课题) 实施单位凭原始票据到财政或管理部门进行报账, 这种管理模式使项目 (课题) 的资金、物资、资产、账务形成了财政部门或报账管理部门与实施单位既分离又统一的格局, 实施单位如监管缺失、管理断层、会计核算不规范, 将导致实施单位的财务收支与实际不相符, 会计信息不全面、不完整, 报账制项目经济业务内容的真实性、数字准确性难以得到保证。
(4) 支付方式不统一。目前, 对报账制项目如何进行款项的支付相关制度中没有作统一认识的规定, 实际操作过程中一般采取直接支付、汇入实施单位账户、现金支付等方式。但对实施单位先行垫付的资金及以现金形式报账的资金仍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如实施单位是否垫付了资金、劳务费、咨询费等自制的费用, 单据直接支付现金是否妥当等。
3 加强项目实施单位经费核算和管理的对策
(1) 完善管理制度, 规范报账程序。针对报账制项目存在的问题, 财政部门及相关管理部门应制定实施细则, 进一步规范及细化, 避免同一类型的项目, 因实施地点不同, 具体操作要求不一致, 使科研人员无所适从。另针对科研活动的多元化的现状, 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避免因制度的设置导致实际操作带来的种种问题。如允许参加单位 (二级单位) 与协作单位 (三级单位) 签订合同 (协议) , 并将合作内容、经费使用预算等在项目 (课题) 的任务书进行体现, 帮助协作单位 (三级单位) 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 也避免财务信息失真。
(2) 健全核算制度, 规范会计核算。上文中列举的三种会计方法, 各有利弊。方法一操作简单, 避免了在项目收支重复计算的问题, 但是整个项目 (课题) 未纳入实施单位管理, 收支游离于单位的财务管理之外, 不利于监督管理, 不利于单位内部绩效考核及对科研人员的激励, 若有资本性支出, 所形成的资产无法纳入实施单位的使用、维护、固定资产条码等日常用管理之中, 导致账实不符。方法二将报账制项目全面纳入单位的管理过程中, 真实地反映了实施单位的经济业务, 避免了方法一中存在的监督管理、绩效考核与缴励、资产管理等问题, 准确地反映了实施单位收入支出情况、科研工作及科研能力, 并可通过"其他应收款-某某项目 (课题) "这一科目的余额来监控已入账尚未报账的原始票据的金额。存在的弊端的是, 存在科研收支重复计算的问题。方法三起到建立辅助账的目的, 反映了整个经济活动的过程, 加强了监督管理, 同时也避免了科研收支重复计算的问题。存在的弊端是, 不能真实地反映实施单位的收支情况, 在填报年终决算报表时, 资本性支出数与固定资产增加额不能匹配。本人认为方法二更为恰当, 《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科技推广经费管理暂行办法》 (苏农开土[2008]5号、苏财农发[2008]14号) 第二十四条规定:"项目承担单位对项目经费实行专页记载, 专项明细核算"。项目 (课题) 实施单位对报账制项目应建账加强核算与管理, 真实、准确反映各单位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报账管理部门对报账制的项目, 应根据相关合同对属于实施单位的经费用从本单位的收支中分离出来, 也不纳入本单位的绩效考核。
(3) 明确部门职责, 强化监督检查。一是财政部门或报账管理部门与实施部门应加强沟通, 在项目实施前明确报账手续, 报账管理部门不能仅凭原始票据及相关合同等资料就进行报账, 需强化项目实施单位对报账项目的监督管理, 明确双方在整个报账过程中职责。二是因报账制项目的特殊性, 项目 (课题) 实施单位必须用复印件入账, 为避免重复支出, 实施单位财务部门与项目 (课题) 组及科研人员之间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报账流程及手续, 并建立备查账加强监督管理。
(4) 加强国库支付、规范结算方式。报账制项目应采取国库集中支付方式, 如条件尚未具备应采取银行转账方式, 直接将款项支付给提供商品或劳务的单位, 如实施单位已垫付款项, 则由实施单位提供资金垫付的证明, 方可将款项汇入实施单位。应杜绝现金支付的形式, 对如劳务费、专家咨询费、差旅费等属于现金支付范畴的费用, 也不宜采取现金支付给报账人员, 而应通过银行转账方式支付项目 (课题) 实施单位, 由实施单位与相关人员进行结算。
摘要:农业科研单位在财务报账制前提下, 如何加强对科研项目 (课题) 的经费监督与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财政部门出台了相关的制度规定, 但是, 这些制度规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文章以报账制下的项目实施单位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报账过程中经费核算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并结合实际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希望对规范农业科研单位项目实施单位的经费核算和管理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农业科研项目,报账制,核算,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县级报账实施办法 (财发[2011]22号) .
[2]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财政农业专项资金报账制管理办法.
[3]董惠清, 齐雁虹.科研经费报账制应关注的问题[J]中国农业会计.2013, (8) .
【企业项目研发经费的核算与财务管理的探讨】推荐阅读:
企业研发项目管理10-25
巧用核算项目实现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09-22
企业研发项目立项申请07-08
企业研发项目奖励制度09-10
国有企业廉政风险管理与防范的探讨09-18
项目管理对企业的意义11-14
施工单位企业经理与项目经理签订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12-15
《药品经营企业的质量管理制度及GSP认证检查项目》09-21
企业项目财务管理制度12-29
施工项目成本核算任务与方法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