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低碳发展

2024-12-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生态文明低碳发展(推荐8篇)

生态文明低碳发展 篇1

建设生态文明

邹晓娜、孙兴波、王彩霞

【材料呈现 感知热点】

1.低碳经济作为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在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并被专家认为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

2.每年的7月11日是世界人口日,2011年“世界人口日”的主题是“70亿人的世界”,10月31日凌晨,成为象征性的全球第70亿名成员之一的婴儿在菲律宾降生。我国实行计划生育30多年来,少生4亿人,使“世界70亿人口日”推迟5年到来。

3.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经过近两周“马拉松式”的谈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7次缔约方会议当地时间11日凌晨在南非德班闭幕,大会通过决议,建立德班增强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决定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并启动绿色气候基金。

4.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如今,我们正处于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中央适时的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保持经济、社会的协调、平衡、可持续发展,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三生共赢的发展目标。

〖启迪思维〗

1、为什么要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

答:(1)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2)这是贯彻落实科学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3)建设节能减排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与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相一致。

2、怎样建设生态文明?(在推动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措施)

答:国家

(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坚持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之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加快科技创新,坚持“开源”和“节流”,开发新能源和替代能源,发展低碳经济。推行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

(3)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加大投入,健全节能环保机制,控制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加大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力度。

(4)加强法制建设,落实节能环保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强化监督管理。

(5)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树立节能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消费,选择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6)加大国际间的合作,共同应对资源危机和环境问题。

企业

(1)树立科学发展观, 加快科技创新,坚持“开源”和“节流”,提高节能环保技术;发展循环经济,降低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推行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

(2)加大节能环保投入,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员工劳动技能,加大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的力度。

(3)坚持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道德水准,树立节能环保意识。个人(青少年)

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和节能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自觉履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义务;如:随手关灯;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具;回收废弃物等;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注重环保购物,倡导绿色消费;积极参与各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宣传活动;并积极同各种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作斗争。

3.你认为我国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①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为推进节能减排奠定了坚强的基础。②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③坚持依法治国方略,依法治理环境;④全民节能减排意识增强;⑤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

4.温家宝总理强调扎实推进节能减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有什么现实意义?

①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②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使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③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④有利于节约资源,缓解能源紧张等问题,提高人们的节约意识、保护环境的意识。

5.国家鼓励教科书循环使用。推广教材循环使用有许多益处,请你写出几点来?(在学校推行教材循环使用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①有利于减轻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②有利于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③有利于提高中小学生节约资源意识和环保意识等④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

6.为了融入低碳生活,青少年应怎么做?

①在全民中宣传低碳生活的意义以及倡导低碳生活必要性;

②有计划地购物,适度消费,减少浪费,提倡废物利用;

③节约用水用电用气,如使用节能灯,节水型水龙头和马桶,生活用水循环用;家用电器不待机,自觉提高空调制冷温度;

④全面倡导以低碳食物为主导的饮食,提倡素食;

⑤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出行方式,尽量使用公共交通。

7.中国在国际社会上为发展低碳经济所做的努力和结果表明了什么?

中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为遏制全球气温升高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在不断提升。

〖考题综评〗

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中考常考的考点。今年可结合“世界70亿人口日”、德班气候变化大会、国内频繁的污染事件、资源环境保护严峻等热点来命题。(1)结合人口问题考查对如何把人口大国变成人才强国的认识。(2)从当前的资源环境现状,考查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的理解。(3)结合德班气候变化大会,既可考查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能减排,又可考查中国的国际地位。(4)通过青少年参与有关活动,考查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观,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以及参加活动的意义。

〖典型例题〗

我国自然资源在世界上的位次

自然资源

总量

人均拥有量

耕地面积

森林面积

草原面积

淡水资源

矿产资源

直击现象

现象一:见右边表格-----我国自然资源在世界上的位次

现象二:渤海漏油、曲靖铬渣倾倒、“血铅超标事件”、龙江河镉污染事件。„„一段时间以来,环境污染事件屡次成为社会热点。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成为老百姓心头挥之不去的痛。

(1)上述现象主要反映我国资源和环境什么样的现状?

(2)为此我国目前正在实施

战略。

(3)我国正在扎实推进节能减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有什么意义?

命题意图 :本题通过“我国自然资源在世界上的位次”和列举社会污染事件考查对我国当前资源和环境问题的认识,以及节能减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有什么意义的理解。学生在利用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人与自然、节约资源等知识答题的同时,又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国情教育。

学法指导 ;对于图表题,首先要注意看图表的标题,一股来说标题直接反映了图表的内容;其次要做到“三比”;(1)横向比。横向比就是把图表中的同一横栏的数字作比较。(2)纵向比。就是把图表中同一纵向栏目的数字进行比较,看比较出来的数字有何变化。(3)综合比。把横向比和纵向比的数字综合起来比较、考虑,概括出整个图表所反映出来的中心内容。最后,还要注意到图表下面的注释。

【练习反馈,巩固提升】

1. 2011年10月31日凌晨,成为象征性的全球第70亿名成员之一的婴儿在菲律宾降生。专家表示,世界人口激增使得水资源缺乏、土地沙漠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愈加恶化,资源更加紧张,人类将面临“可怕挑战”。

(1)材料和漫画启示了什么道理?

(2)面对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我们国家为此正在实施

战略。其具体内容是指?

答:(1)人类共同面临中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我们要树立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建设生态文明,走科学发展之路。

(2)可持续发展。是指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

2. “去年下半年哪个词最火PM2.5!”省政协委员、河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赶顺教授今年一上会就谈起了“新词”,“不过我倒 认为,这个新词考验的还是我们的老话题———节能减排,打造绿色经济。”

PM2.5在2011年下半年确实火了。一连数日的阴霾天气使得PM2.5(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可入肺颗粒物)这个曾鲜为人知的专用术语闯入了公众视线。这个新词,刺痛了在雾气弥漫的环境中生活的国人神经。“空气质量良”的播报已无法令人满意。庆幸的是,PM2.5终于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中被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

(1)PM2.5之所以“火”的原因在于哪里?

(2)我们如何“节能减排,打造绿色经济”?

答:(1)PM2.5的变化关系到公民的生命健康和空气质量的好坏。

(2)①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坚持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②加快科技创新,坚持“开源”和“节流”,开发新能源和替代能源,发展低碳经济。③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④加强法制建设,落实节能环保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强化监督管理。⑤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树立节能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消费,选择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⑥加大国际间的合作,共同应对资源危机和环境问题。

3.分析说明题

材料一: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经过14天的艰苦谈判,大会最终通过决议,对《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作出了安排,启动了绿色气候基金,建立了德班增强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解振华说,作为“77国集团+中国”的一员,全力支持东道国为推动德班会议取得成功所做的工作,为会议取得积极成果做出了最大限度的努力,发挥了建设性作用。

材料二:2011年5月25日,《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发布。《纲要》提出“十二五”全国环境宣传教育的六项行动任务,规范引导公众参与环境保护。

(1)南非德班气候大会被称做是“拯救地球的最后一次机会”,说明了什么?

(2)中国在联合国气候大会上树立起了怎样的国家形象?

(3)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积极贡献,我国应采取哪些措施?

(4)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材料二中“引导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原因。

答案:(1)人类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形势,保护环境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刻不容缓。

(2)中国在当今世界树立起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3)①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②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坚持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节能减排,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④立足国情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⑤倡导绿色消费,促进绿色增长⑥加大宣传力度,向公众普及低碳生活知识,引导舆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摒弃陋习。

(4)①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我们共同的家园。②我国面临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环境问题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③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等等。

4.材料说明题

材料一:总投资达4.7亿元的黄石黄金山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日前并网发电。该垃圾发电厂是我市最大的环保市政招商引资项目,所引进各项技术指标达到或优于国内先进水平。并网发电后,每天可“消化”生活垃圾1200吨,年发电量可达1.5亿度,真正做到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处理效果。

材料二:近年来,黄石市政府高度重视环保工作,投入巨资治理山水、改造市容,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效果。

(1)材料一、二反映我市贯彻落实哪些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

(2)材料一中垃圾发电厂的建成有什么意义?

(3)运用八年级、九年级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二中黄石政府这样做的理论依据。

答案:(1)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2)①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②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③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④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⑤有利于培养人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3)人类只有一个地球。面临严峻的生态环境,保护地球、尊重自然是我们的神圣职责。我国资源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谋求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人类的共识。

5.探究实践题

为纪念2011年“6•5”世界环境日,某校九年级(1)班积极响应“低碳生活”号召,开展系列主题活动。现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主题班会]班会上,李军和王平两位同学展示了他们搜集的两则信息:

李军同学说: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

王平同学用多媒体展示了湖南省“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取得的成绩:“十一五”期间,国家下达给湖南省的二氧化碳和化学需氧量减排任务是,到2010年这两项指标比2005年分别下降9%和10.1%,已按时完成。湖南新型工业,实现“低碳”新跨越。

[主题板报]结合主题班会同学搜集到的信息,班级承办一期主题板报,请你参与。

(1)主题班会上,李军和王平有可能通过哪些途径搜集到上述信息?

(2)请在主题板报“知识篇”中写出低碳生活体现了我国什么发展战略?

(3)请在主题板报“意义篇”中从我国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角度谈谈低碳生活的重要性。

(4)请在主题板报“践行篇”中从不同角度谈谈自己在低碳生活中的具体做法或打算。

答案:

1、①上网搜索;②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③访问相关人士;④观看电视新闻等。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①这是由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②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③在我国,人与环境的关系日趋紧张,环境问题日益突出。④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要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践行“低碳生活”。

生态文明低碳发展 篇2

低碳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应有之义, 也是未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其发展内容与建设生态文明存在交叉和重叠, 在当前世界各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潮流的驱动下, 应该将其作为加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和关键着力点。因此, 今后我们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深入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 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 推动我国和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健康、快速、有序、协调地发展。

一、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走向, 其不同于传统工业文明控制自然、战胜自然和索取自然的发展思路, 而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生态文明建设对于解决我国目前严峻的资源、气候和环境问题、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3]。

我国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 传统工业文明的弊端日益显现, 加之特有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以及长期以来的粗放式发展模式, 使得发达国家上百年出现的污染问题, 在我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集中出现, 据权威部门统计, 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GDP的10%左右。湖南省由于其重化工业和高耗能行业在经济结构中所占比例较高, 使得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现状尤为突出, 资源和生态环境发展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已成为制约我国和湖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如何走出一条既能保持生态环境又能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思考。由于截然不同于传统工业文明的发展思想和根本宗旨, 生态文明建设为解决当前的资源和生态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它以把握自然规律、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 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 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 以建立可持续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以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着眼点, 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 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

鉴于严峻的资源和生态环境现状, 生态文明建设已由以往的“要不要建设”和“何时建设”发展到今天的“如何建设”和“如何加快建设”上来。加快建设生态文明不但是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的需要, 也是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实践证明, 在今天的人口资源环境条件和国际压力背景下, 我们必须摒弃以往的发展路子, 走新兴工业化的道路, 重视发展低碳产业, 开发低碳技术, 建设低碳社会, 逐步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 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子。可以说, 建设生态文明, 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科学扬弃, 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以“低碳”为突破口加速生态文明建设

当前,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改变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发展方式, 主动选择低消耗、少污染、高效率的生产生活方式, 努力形成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二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 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争取逐步降低碳排放强度。三是以火电行业为重点, 大力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等等。生态文明建设提倡资源利用的高效率、经济发展的“低碳化”、污染物排放的减量化以及人们生活消费模式的根本转变, 以达到人、自然和社会经济的和谐共处与发展, 这与低碳经济的内容存在众多的交叉和重叠, 也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宗旨和根本目标。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受“碳排放”瓶颈的制约和2008年金融海啸的冲击, 各国都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解决气候与环境问题、加快经济复苏、解决就业压力、实现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抓手和关键着力点, 世界上掀起了一股发展低碳经济的热潮。我们应当顺应这种潮流, 深刻认识到发展低碳经济和建设生态文明是密不可分的, 基于两者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节能减排、削减污染物排放和转变生活消费模式等内容的交叉与重叠, 应将“低碳经济”作为建设生态文明最有力的突破口和关键着力点, 加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发展低碳经济, 推进能源经济革命, 标志着未来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 也体现着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以低碳经济发展为突破口加速生态文明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 低碳经济所倡导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是实现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解决气候与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 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人类不可能因噎废食而放弃自身的发展, 但实现经济的永续发展则需要在保持增长的基础上更要提升发展的质量。这需要从基础能源入手, 从根本上转变能源利用方式, 实现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的少排放甚至是零排放, 这也是生态文明建设最终成功的根本保证。尤其对于湖南这样缺煤少油少气的地区, 加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对于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观意义重大。

第二, 加快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减排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也是未来一段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 占到了一次能源消费的七成左右, 加之以往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并未从根本上得以转变, 是造成近些年我国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上升以及污染事件层出不穷的主要原因。但由于技术因素的制约, 新的和可再生的能源利用在短期内不可能出现质的突破, 受金融危机冲击和就业压力的加大, 为了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未来相当一段时期我们发展的主要能源还是来自于煤、石油和天然气, 所以加快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减排和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就成为了减小资源消耗、缓解环境污染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三, 清洁发展机制 (CDM) 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传统工业文明是发达国家发起和引领的, 最终的结果是发达国家分享了经济发展的主要果实, 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则获利甚少, 反而成了发达国家污染物排放的受害者, 这违背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人和自然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宗旨, 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欠有“生态债”。《京都议定书》引入了清洁发展机制 (CDM) , 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规定了发达国家应有的减排义务, 通过碳排放权的交易, 发达国家弥补了对发展中国家欠下的部分“生态债”, 缓解了生态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状况, 是实现人和自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步。

第四, 森林碳汇建设作为“低碳”发展的组成部分, 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性内容。森林在吸收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减缓温室效应和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意义不言而喻, 提到“生态”二字, 首先联想到的是森林和植被, 所以加快森林碳汇建设不但是改变污染现状和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举措, 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性内容。湖南省森林覆盖率很高, 2008年达到了55.86%, 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倍, 未来在减缓温室效应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意义重大。

第五, 消费模式和生活观念的转变是生态文明建设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实施的关键一步。长期以来, 工业文明所倡导的“高碳”发展思想已深植人心, 也影响到了人们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 加之我国幅员辽阔, 物产丰富, 很多人并不在意生活和消费过程中的铺张浪费, 从而造成了资源严重消耗、生活垃圾大量排放和废旧弃物循环利用率极低的现状。未来需要加大对民众的宣传教育, 让民众深刻认识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改变以往的消费模式和生活观念, 变生态文明建设从客观被动接受到主观积极实施。

三、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未来五大工作要点之一, 也是解决目前严峻的资源环境现状、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最有力手段之一, 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永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在气候变暖和金融危机冲击下, 全球掀起了转变发展方式, 发展低碳经济的热潮, 在顺应这种潮流的驱动下, 基于低碳经济发展内容与建设生态文明存在的交叉和重叠, 应该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我国和湖南省加速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利突破口和关键着力点, 在深入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基础上, 积极、有序、稳步地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步伐, 为把我国和我省建设成为经济富强、环境友好和生态文明的国家和省份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R].2009, 9.

生态文明低碳发展 篇3

关键词:低碳经济 生态文明 生态伦理

“世界的形象既不是一个有待挖掘的资源库,也不是一个避之不及的荒原,而是一个有待照料、关心、收获并爱护的大花园。”[1]世界的非可再生资源是有限的,既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又节约自然资源,我们必须改变以往的发展观,增强民众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理念,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低碳环保的发展之路。

一、低碳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低碳经济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经济模式

马克思指出:“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2]人如果要生存就不能脫离自然而存在,人的发展离不开自然。人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又在积极的改造自然,由于不尊重自然规律,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自然,导致了生态的失衡。因而,我们必须要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在攫取自然资源的同时又要保持生态的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主席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尊重自然规律,建设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低碳经济要求在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尽最大的可能性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采用较少污染或不污染环境的新能源(风能、生物质能等)取代煤炭等旧能源。低碳经济不仅能保护自然而且能缓和人与自然的矛盾,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由此说明,低碳经济是一种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经济模式。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要求转变生产和生活方式,低碳经济则符合其要求

工业革命之后,传统的物质资料生产采取的是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高产出资源消耗型的生产方式,是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过程,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未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破坏生态的平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致力于建设一个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要求我们转变粗放型的生产方式,采用绿色的有利于生态环境的生产方式。低碳经济的本质是全方位、系统性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技术创新、新能源开发等手段实现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优化,建设生态文明。在生产发展环节,实行低碳经济能从源头上减少污染,开发利用新能源,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获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在资源的消耗环节,实行低碳经济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废气、废物、废渣的排放,实现整个社会经济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这种生态化的生产方式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要求。

一个人在生活中对能源的消耗和废气的排放微乎其微,但一旦乘以13亿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倡导全国人民实行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每一个公民要自觉增强环保意识,从生活的点滴做起,绿色生活。低碳经济顺应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提倡可持续的生活方式,积极倡导社会成员在生活中使用低碳产品,过低碳生活。低碳生活既要社会成员思想观念上具有低碳意识,又要从实际生活中绿色消费,降低碳排量。

二、低碳经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现实的路径

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保护生态环境,则必须从源头上抓起,减少破坏生态环境的污染源,才能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固发展。低碳经济提倡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经济发展模式,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稳定为基础,以实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全面协调为目标,在根本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和目标是一致的,能够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低碳经济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缓气候变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低碳经济是一种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的经济模式,在实践的过程中,从生产、分配、消费等各个环节减少高碳能源的使用,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从短期来看,低碳经济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开发绿色清洁能源取代传统能源,有效地减少了非可再生资源的浪费。从长期来看,生活中绿色消费的低碳经济能促进社会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能有效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发展低碳经济能有效地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低碳经济促使社会成员增强低碳意识,树立生态文明观。低碳经济让低碳意识融入到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中,促使社会成员认识到自然资源的短缺,认识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意义,并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为后代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与此同时,低碳经济还积极要求技术创新,不断培育企业的低碳意识和生态文明理念,绿色生产,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低碳经济积极引导人们向可持续消费方式转变,改变以往的高消费、高浪费的不良生活方式,适度消费,营造低碳生活的氛围。低碳经济从人们的衣食住行着手,积极引导人们使用节能环保的产品,低碳环保,绿色出行。

参考文献:

[1] 大卫·格里芬编.后现代科学[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12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 .

生态文明低碳生活作文 篇4

我们应该知道地球是唯一一个适合人居住的地方,但随着人类的破坏,再过几百年后我们应该去哪儿生存呢?所以我们应该从小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来保护我们的家园。

我们应该少用一次性物品;出门不用塑料袋,自备环保袋;把洗拖把的水可以用来冲马桶;洗米、洗菜之类的水可以用来浇花浇菜;不随意扔垃圾,要把来及进行分类。少开汽车,多骑自行车;家里尽量备用无磷产品……

其实我们能为环保做的事情有许多,只是看你平常在不在意。让我们做好环保,为环保贡献出我们的一份力量。环保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共同为环保出一份力,你出一些,我出一些,她出一些,相信吧,我们的环境会越来越好,让我们拥有这样的环境而自豪吧!让我们为这大自然共创美好的明天,一起来为大自然母亲贡献力量吧!

生态文明低碳发展 篇5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根据生态文明的思想,经济建设应该以()为前提和基础。【A.资源环境承载力】

2.“洗洗澡”,主要是听取(),自我批评,相互批评。【C意见】

3.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到2020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B文化产业】

4.国家要加大对()扶持力度,支持这些地区加快改革开放、增强发展能力、改善人民生活。【C农村和中西部地区】

5.下列措施中,不利于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是()。【D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

6.下列生活方式中,不利于降低碳排放的是()。【A采用电子闹钟代替传统发条闹钟】

7.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是()。【B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8.对循环经济,下列理解错误的是()。【D循环经济要实现低开采、高排放】

9.中央总书记习近平2012年12月4日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审议关于()的八项规定。【B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

10.生态修复的构成要素是()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出发点和落脚点。【C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11.下列发电技术中,产生1KW电能所需投资最少的是()。【A风电】

12.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中国在()成功将由着陆器和“玉兔”月球车组成的嫦娥三号探测器送入轨道。【C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13.联合国历史上第一次召开的专门研究环境问题的会议是()。【A联合国人类与环境大会。】

14.国家公职人员违反财经纪律,挥霍浪费国家资财,情节严重的给予()。【B降级或者撤职】

15.重庆市党员干部生活作风“十二不准”不包括以下哪项()。【B不准出国旅游】

16.下列发电技术中,产生1KW电能所需投资最少的是()。【A风电】

17.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中国在()成功将由着陆器和“玉兔”月球车组成的嫦娥三号探测器送入轨道。【C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18.中共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研究部署了重庆市功能区域划分和行政体制改革工作,综合考虑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将重庆划分为()大功能区域。【C五】

19.党风廉政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是()。【A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0.公需科目与其他科目的培训学时分配比例一般为()。【A1:4】

二、多选题

21.目前,我国在工业产业中推广实施的节能措施有()。【C利用干熄焦技术炼焦。D炼钢厂建设高炉炉顶余热发电设备】

22.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概念是()【A顺应自然。B尊重自然。C保护自然。D改造自然】

23.我国碳生产率仅为发达国家的五分之一,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A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占的比例过大。B我国出口大量高能耗产品。C我国处在重工业发展阶段。D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程度不够。】

24.中国迫切需要可持续发展战略,其原因有()。【A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依然粗放,突出表现在资源能耗高、环境污染重。B中国人均资源拥有量比世界人均资源拥有量少得多。C中国经历了30多年的快速发展,但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仍需迎头赶上。D中国的很多资源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

25.生态文明对城市水工业的要求有()。【A保护清洁的水环境。B提供充足的水资源。C防治城市洪涝灾害。D保障安全的饮用水。】

26.环境伦理观的主要内容有()。【A尊重与善待自然。D着眼当前并思虑未来。】

27.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课程目前分为哪三类专业课程()。【A卫生类。B教育类。D其他类。】

28.胡锦涛同志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A生态效益。B资源消耗。D环境损害。】

29.在绿色化学与绿色化工中,要实现绿色化的地方有()。【A反应介质绿色化。B能源与产品绿色化。C原料绿色化,D化学反应绿色化。】

30.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支柱。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

三、判断题

31.专业技术人员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是维护行业良好社会形象的需要。【正确】

32.改进工作作风就是要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没有实质的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正确】

33.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正确】

34.职业道德的产生是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正确】

35.道德是调剂人际关系的一个主要的手段。【正确】

36.由于新能源造成的污染少,被誉为“清洁能源”或“绿色能源”。【错误】

37.发电的间歇性是风电并入电网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正确】

38.开发和利用非常规气是改变能源结构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页岩气已经开始大规模商业生产。【错误】

39.社会的发展,将人类推进到了从工业文明时代向生态文明时代转折的时期,大力倡导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旋律。【正确】

40.重庆市的市花是山茶花。【正确】

41.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中,放在首位的是党的作风建设。【错误】

42.我国要加强执法和对违法行为的惩治,实施对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终身问责制。【错误】

43.在二氧化碳的来源上,中国排放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于工业生产。【正确】

44.2013年12月30日,奉溪高速公路的全面贯通标志着“4小时重庆”的目标得以全面实现。【正确】

45.“可持续发展”一词最早是由中国提出的,它体现了中国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路。【错误】

46.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中,其中包括接受学历教育和攻读学位。【正确】

47.职业道德修养是指从业人员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方面自我修炼的过程。【正确】

48.生态文明的诞生是人类与自然关系变化带来的必然结果。【正确】

49.在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可以不要节约用水,但在水资源短缺的地方一定要节约用水。

【错误】

生态文明低碳发展 篇6

李祺刘凌峰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科研管理处长沙410125)

摘要:农业是湖南的主产业,建设创新型湖南要求把湖南农业发展推到一个全新的高度,真正维护好农业生态环境,解决好农

业发展问题,把主产业提升为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是生态文明和创新型湖南建设的双重要求。在建设现代农业的同时,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是保障湖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研究分析了湖南生态农业现状,提出了应从生产方式、基础

设施、政策机制等着手,适应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构筑湖南特色的生态农业发展体系。关键词:生态农业;生态文明;现代农业;体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

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

方式、消费模式”是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之一[1],而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建设现代农业的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活动与自然生态环

境的和谐统一,是在恪守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准则

下对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是对马克思

生态文明观念的继承与发展[2]。生态农业的实质是把

生态环境效益列入目标,采用节约资源、构建循环、保护环境等措施,使农业生产步入生态文明的一种实

践方式[3]。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构建生态文明的首要

任务就是建设生态农业的文明。

1充分认识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1.1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需要建设和谐社会,首先要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

处、协调发展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4]。为此,必

须确立生态文明观。现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观,视人

类与自然是对立统一的整体,从整体上把握住规律,并以此作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础。只有在农

业生产劳作中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树立,才能实现人

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

1.2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现代农业是资源消

耗低、生产成本少、环境污染小,可持续发展的农业。

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加速对土壤、水资源等自然资源

利用技术的研究,开发节水、节肥、节药、节地等技术

产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提高现有耕

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坚持农业

生态文明,正是朝着现代农业的建设目标前进。1.3回归理性,顺应历史发展的需要中国有着光

辉的农业发展史,有着璀璨的农业文明。建设农业生

态文明,是对传统农业文化的“扬弃”。生态农业是近

自然的农业,是人类农业建设回归理性的标志,最大

限度地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人工物品特别是各种有

害物品的使用量,从而有效防止农业发展活动可能

引发的生态失衡和环境损害问题,是顺应历史发展的需要。

1.4实现粮食安全生产,保障生命质量的需要粮

食安全不仅仅是粮食数量安全,而且包括粮食质量

安全。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之上,人们有着更多对清洁、绿

色、健康食品的追求。生态农业文明是实现粮食安全

生产的基本保障,是提高个体生命质量的需要。

2湖南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2.1依据湖南自然分布特点以及全省布局规划,形

成了鲜明的生态农业区一是以长株潭为核心的都

市生态农业区。主要开展城郊结合的环保、观光休闲

型农业,妥善处理城市垃圾等废弃物,建立节能减排的高效型设施农业。二是环洞庭湖生态农业区。着重

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合理利用湖区水资源,实现

粮、油、麻、渔等农产品优质、高效生产。三是涟邵中

部丘陵盆地区。利用该区地势平缓、排水良好、光照

充足和交通、城镇、劳动力之便利,大兴油茶、烤烟、猪牛生态养殖,建立了种、养、运一体化流程。四是大

湘西生态农业区。该区山高坡陡,地势落差较大,地

处河流上源,自然环境相对洁净,建立了柑橘、有机

名茶、猕猴桃、百合、鲜食玉米、无公害草食畜禽产品

等名优特色农产品带。五是大湘南生态农业区。这一

区域厂矿业较为发达,目前,主要以提高农业集约化

经营为重点,开展烤烟、黄花菜、临武鸭、东江鱼等品

牌优质农产品种植(养殖),建立污染物无害化处理

和高效利用的生态农业[5-6]。

2.2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初见成效截至2006年,全省已建成长沙、慈利、南县、浏阳4个国家级生态

农业示范县和桃源、冷水滩、沅江、衡山、邵东、新化6

个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县。生态农业示范县的建设基

本实现了管理规范化、建设工程化、工程模式化和生

态效益化,产生了较好的示范效应。浏阳市在生态农

业建设评比中被授予“全国生态农业先进县”称号,2004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 221.42元,比全省

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1 383.66元[7]。

2.3描绘了全省生态农业的发展蓝图,掀开了生态农业建设的崭新一页湖南省制定并颁布了《湖南省

生态农业建设规划纲要》、《湖南省生态农业建设管

理办法》、《湖南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等文件,研究

制定了符合湖南实际的《湖南省生态农业示范县

(村/户)建设标准》。2004年3月,省委、省政府更是

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湖南的构想,把生态环境建设提

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把生态农业建设作为生态湖

南建设的重点之一。截至2005年底,长沙市、怀化市、张家界市、自治州等5个市州,开展了生态市创建工

作;浏阳等54个县市区开展了生态市、生态示范区建

设工作。创建单位的人口、土地面积和GDP总量分别

占全省总量的40.1%、52.6%和41.6%。

2.4生态农业技术与生态农业复合模式研究得到了

相应的发展在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农业专

家研究并探索出了适合生态农业发展的新技术,如丘

岗资源保护性开垦利用技术[5]、秸秆还田技术、农业

面源污染防控等一批实用技术,建立了丘陵区茶园生

态系统优化技术体系和生猪规模化健康养殖技术体

系,构建了适应湖南生态农业区新的发展方向。

虽然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但湖南生态农业建设

仍旧突出表现为,农业资源供给不足,农业增长过度

依赖农用化学物品的大量投入,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态结构脆弱,农业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功能

未能充分发挥,生态农业建设机制不完善、体系不健

全等[8]。

3怎么去构筑湖南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体系,全面建设农业生态文明

3.1优化农业生产方式,加强农业资源的深度开发

和综合利用逐步转向以使用有机肥、生物农药为主的有机化、生态化、低投入、低能耗、高效益农业,形

成传统农耕技术、耕作方法与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有机

结合的近自然农业生产方式及其技术结构体系,大力

发展以充分利用自然生产力为特征的生态农业生产

方式。加大对耕地、水、农机设备等农业资源的利用

效率,促进以“投入品减量、废弃物再利用和整体物

质再循环”的循环农业的加速发展[3]。

3.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现代生态农业发展

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积极引进农业综合开发、扶

贫、农业现代园区建设、中低产田改造等项目,改善

防洪、防涝、引水、灌溉等农田水利设施,提高农业机

械化装备水平,实施旱地改造;采取水土保护措施,防止水土流失[5];改变传统种植(养殖)观念,全面推

行各种生态农业实用技术,引进养殖场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推行“生猪—粪便—沼气—有机肥—农作物

农业功能耦合”模式,降低环境污染。

3.3加强生态农业关键技术的创新与突破发展以

病虫草害控制为主导的生态农业技术,如作物自身

抗性的发掘与利用技术、高效生物农药技术等;加强

水肥调控为主导的创新生态农业技术,如生物有机

肥技术、微生物肥料技术、绿肥技术、作物根际养分

调控技术、控释肥技术、节水农业技术等;加大工农

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如作物秸秆的综合利

用技术、动物粪便的综合利用技术,以及工业与城乡

生活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等;以农业

环境污染修复为主导的生态农业技术,如化肥和农药的减量化使用技术、农业面源污染的综合治理与区域

调控技术、土壤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的生态修复技

术、水体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的生态修复技术等[9]。

3.4实施农业标准化研究因地制宜地制定湖南农

业地方性标准,进一步完善湖南农业标准体系,全年

制(修)订生产技术规程、检测方法等各类农业标准

规范,加大农业标准的实施与示范推广力度。建立良

田、中低产田改造、抗灾减灾等农业标准体系,开展

农业生产的标准化管理、农产品的标准化管理以及农

业标准化的服务体系研究。

3.5建立政策保障与服务机制,促进生态农业健康

发展一是建立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保障机制。对

符合生态农业发展要求的林地经济、现代养殖业、特

色种植业、农业产业化的单位和个人及时兑现激励

和扶持政策,促进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向生态农

业倾斜,促进产业发展和产业向优势产业区域集中;

建立高效率、高效益运转和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二是完善生态农业开发技术与服务体系。针对生态

农业建设基地的区域资源特点以及农村经济水平和

社会发展需求,开发和引进国内外可体现经济高效

性、生态合理性及景观美好性的生态农业新技术[10],加速引导规模化生态农业企业的形成与健康发展,将

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资源开发利用及生

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进行组装配套,形成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生态农业技术、服务体系。

4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0

[2]郭素红.在建设生态文明中加快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J].大连干部学刊,2008(6):22-23

[3]周淑景.发挥农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N].中国

环境报,2008-07-15(2)

[4]李淑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J].湘

潭师范学院学报,2008(1):77-79

[5]黄新,肖顺勇.关于湖南省生态农业建设的思考[J].湖南

农业科学,2005(1):1-4

[6]梁碧元,杜一新.浅谈粮食安全生产质与量的统一[J].上海

农业科技,2008(1):1-2

[7]谢瑾岚.生态农业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EB/OL].(2007-01-28)[2008-09-18].http:///Article_Show.asp ?ArticleID=2463

[8]张振宏.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J].衡水学院 学报,2007(3):107-109

[9]章家恩.生态农业科技发展的未来方向与政策[J].中国科 技论坛,2008(2):7-8

用生态文明打造中国特色低碳经济 篇7

我国实施低碳经济既是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也是积极履行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公约的贡献。但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还较为薄弱。在技术方面, 以重化工业为特征的产业结构, 造成了我国资源消耗强度大, 低碳产业比重低的现实;作为后发工业化国家, 我国在碳减排技术领域落后于发达国家, 并因缺乏自主知识产权而容易受制于人;在经济和市场方面, 我国市场发育程度和交易能力较低, 因而在国际碳交易市场所占的份额很小, 没有碳交易定价权, 相关的碳交易金融衍生品极度缺乏。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 2008年全球碳市场交易额已达1 264亿美元, 而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的交易额只有约54亿美元 (按交易量占比估算) , 只占全球市场的4.27%。

在2007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大会议上,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建设正在成为中国特色低碳经济的基本理念。与原生低碳经济相比, 我国生态文明理念下的低碳经济关注的不仅是经济和技术领域, 更强调的是自然与社会系统, 特别是人的环境意识, 追求文明水平提高前提下全体成员的自觉行动。生态文明的生态性以多元机制的平衡稳定为特征, 与原生低碳经济单一的碳减排机制不同, 生态文明低碳经济应当是以碳减排为基本识别, 包括增加碳汇、国土整治、污染防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等内容的更宏观的系统工程。在实施机制方面既要重视经济、市场、技术的作用, 也要重视行政和法治的机制, 特别是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 在生态补偿机制、环境责任制、环境宣传教育等方面有所作为。

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结合我国的实际, 我国的低碳经济要有针对性地定位和实施。从前些年我国开展的绿色GDP考核显示, 我国的低碳经济更应该关注以下问题:

一是单位GDP的低碳性, 包括能耗、水资源消耗、原材料消耗、释放的污染物、全员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土地面积财富贡献率。

二是以节能减排而不是碳减排为核心。

三是确定优先行动领域。英国《可再生能源法》最早确定的低碳经济三领域依次是电力、交通和建筑, 其实施比例和发展阶段有严格的安排。我国亦把这三个领域列为加快建设的范畴, 但要注意总结借鉴英国的经验教训。此外, 我国与节能减排相关的其他重要产业和行业特别是制造业, 以及与增加碳汇、国土整治、资源节约有关的领域等方面也应考虑低碳经济的要求。

四是加强低碳经济国际交流与合作, 获得必要的技术与资金支持, 同时培育我国的碳交易市场, 提高碳市场交易能力。

生态文明的绿色发展 篇8

【关键词】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和谐

第一,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有人说,我们要拯救地球,纵观地质历史、人类历史,地球是不需要拯救的,要拯救的是我们人类自己。是要有度有序地利用自然,调整优化结构,划定农业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要建设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设立统一规范的生态文明示范区。我们要有一个生态安全的屏障,这个屏障是有底线的,一旦突破屏障,这个生态系统是会崩溃的,我们不仅要保护底线,而且要在底线以上进行生产建设发展。从生态环境的演变来看,凡是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下的地方,就不太适合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基本上属于牧区,让他自然生长一些牧草来进行畜牧业生产。

现在不管降雨量有多少,不管这个地区的环境有多么恶劣,在没有生态文明意识的阶段,一看到土地就想着开发大田种植,种植粮食、谷物、土豆,那地下水要从哪里来呢?灌溉水从哪里来?所以在降雨量不足500毫米的地区,如果我们大规模生产,就会形成区域地下水漏洞,有些地方的地下水已经从几米、几十米下降到几百米。当地下水位在几百米的时候,如果我们还要强行进行需水量很大的农业生产、工业生产,最后不仅会消耗能量,还会破坏生态。这种生产是得不偿失的。那么要发展,就要有资金的推动,所以要在金融、环境等方面进行支持,尤其是要对贫困地区进行补贴,或者迁移。

第二,要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那么什么是主体功能区?也就是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程度以及资源利用程度,确定优先发展区、重点发展区域,还有禁止发展区域等。有些区域的生态环境已经很脆弱了,在这个地区就不要发展了,只能保护起来,这是主体功能区。

主体功能区中与生态文明相关度最大的就是生态功能区。生态文明区是依据全国的生态功能规划,在全国生态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区域生态特征、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与生态敏感性的空间分布规律,确定不同区域单位的主导生态功能,制定全国的生态功能区,确保生产安全。比如划分出农耕区、牧区、森林保护区,或者林业发展区等一些脆弱生态地区为禁止开发区,甚至是拒绝人进去的区域,让自然得到生息,让发展进程与生态环境相适应,不同的地区采取不同的生态政策,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产业结构。

第三,要推動低碳循环发展。为什么要推动低碳生活发展?我们现在的经济模式基本上是一种高碳的经济模式,是以碳为能源的生产方式。我们国家的能源有60%至70%依靠的是煤炭,核能源、水力能源等占的比例比较小,加上城市采暖等需求,就使得我们的工业基本上是建立在高碳的基础上的。

生态文明建设是通过低碳发展的途径来进行能源革命。比如说法国。法国的核能(发电量)占全国的70%,所以在完成高碳向低碳转型的过程就比较容易。我们是煤炭占到70%,在能源结构上,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生活消耗占了30% ,另70%都是用于生产。很多发达国家的消费生活占了能源的70%,而生产只占30%,因为发达国家最初已经将工业生产转移到了中国,现在又向东南亚地区转移,或者向印度等其它地方转移。基本上是在发展中国家生产,而发达国家得到的是终端产品,把很多污染就留在了发展中国家,也就留在了中国。所以中国这30年来的(能源消耗)高速增长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不但有由中国的人口消耗所带来的污染,而且全世界的污染通过全球分工集中在我们国家。我们国家给发达国家提供了大多廉价的生活用品,但是我们在环境方面付出了沉痛的代价。所以我们要转型,我们要推动低碳文明的发展不是一个口号,而是要实实在在地推进。只有推进低碳文明发展,才能改善我们的生态环境,才能使我们的环境变成绿水青山,才能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提供切切实实的生态保证,使全体中国人民能喝自己土地上的水,吃自己土地上生产的食品,吃自己土地上的牛产的奶,我们的孩子也能够健康地生长,我们的人民也能够健康地生活。这就是推动低碳循环发展的目的。

第四,要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资源利用最大的矛盾,也是最不应该发生的事情就是浪费。全世界的能源,比如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对于能源的利用大概也只在50%左右,我们的能源利用率也不到50%。那么大多的能源干什么去了?都浪费掉了!单位产值的耗能太高、耗水太高。在城市消费中,建筑的能源浪费占到了一半。冬天要采暖,夏天要冲凉,要开空调,如果我们在建筑方面进行有效的保暖、保温建设,利用一些保温材料,仅在建筑方面的能源就可以节省一半,在城市运营方面的能源就可以节省四分之一。

当然,还有其它许多方面。一方面,我们比较缺水,另一方面,城市很多地方“跑冒滴漏”,水都浪费掉了。所以要把资源的高效利用落到实处,要对水源的利用、各种资源的利用有严格的控制,有一定的规矩,不能想怎么搞就怎么搞。比如在农业生产方面,中国平均每亩土地的肥料应用是很多的。在灌溉上,我们往往是使用大水机灌。在水资源本来就很缺少的国家,又用大量的水源换取粮食,所以我们的粮食生产成本很高,不仅是由于生产规模小带来的成本高,我们的农业生产方式也不合理。

第五,加大环境治理的力度。之所以要在城市进行环境治理,是因为城市是高效利用环境资源的,城市的环境治理要比农村的环境治理更容易一些。尽管城市有雾霾,空气也不好,但是,治理起来总是能找到抓手,因为城市比较容易管理。而在很多地方的农村,村边垃圾成堆,甚至没有一处干净的用水,一些农村的不法企业和小企业把环境给破坏了,把河流污染了,所以在某一点上治理起来比较容易,但要在整个面上治理起来就非常困难。我国的农业还没有完全实现现代化,农村的养殖业带来的面源污染更是难治。所以,要发动群众进行治理,要让政策得到有效落实,相关部门还要进行监管。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

[2]薛晓源,李惠斌.生态文明研究前言报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

上一篇:2020党校教师节座谈会上的发言下一篇:养殖服务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