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改的一些反思(推荐8篇)
高中音乐鉴赏的基本理念是:“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 兴趣爱好。
2、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3、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
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
传统的音乐教育观念过于偏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学习内容繁 杂、陈旧,脱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教学方法上过于强调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教师占据了主导地位,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学习,对音乐的兴趣也因此大大减弱,更不用说享受音乐的美感了。
正确的途径是把音乐作为一个审美感知和审美发现的过程,我们尽一切可能为学生提供各种音乐体验,开阔学生音乐视野,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有效调整音乐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充分揭示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音乐中最激动人心和极具表现力的部分,感受音乐魅力,产生情绪的反映和情感的体验。
让学生能主动参与音乐实践,从实践中学习最基本的文化知识技能技巧,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欢愉。
传统的教育观念以教材为主。教学围绕教材内容本身来讲授,侧重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忽略教学环节,忽视学生的感受与思想,只专注于把教材内容与知识强硬灌输给学生。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需注意:首先就是音乐知识的结构化。建立要素明确、联接性强、概括性高、派生性强、亲和力大的音乐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自主处理信息,形成概念图式,便于音乐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
新课程的课程标准关心的是课程目标、课程改革的基础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关注如何利用各学科所特有的优势去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发展。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活动方式,教师不能再依据固有的模式去“灌输”知识,而要应对学生活跃的思维、变化的情绪,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不断推出有创新、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活动。教师的板书就是其中的一种有效形式。可笔者多次发现,课堂师问生答,师写生记,忙忙碌碌,全是为了黑板上的那些字忙活,学生的听课不连贯,效率低,板书的实用价值大打折扣。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应注意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的确中学阶段的学生, 特别是刚由小学跨入中学的初一学生, 他们的抽象思维尚未成熟, 很大的程度上, 具体思维仍起重要作用。他们通常凭兴趣去学习, 靠具体鲜明的事物去感知、去想象、去理解。在他们看来,只要是文字优美,描述具体、情节生动的文章,他们就有阅读的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
但中学课本上,文体众多。有些文章语言平实,叙述平淡,既无具体的过程,又无细致的描写,随意翻翻,枯燥无味,了无生趣。学生提不起兴趣,教者备课也有困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没有了学习兴趣,也就没有了学习的动力。如果照本宣科,填鸭应付,学生被动学习,教学过程无精打采,教学也就没有实效。
通过观察,教者发现:青春期的初中生,好奇心重,求知欲强。但他们情绪的易动性非常明显。他们不善于自我调节,自控力不强,因此他们很容易接受外界事物刺激的影响而产生激情。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积极投入,主动参与,打破沙锅也要问到底;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事,垂头丧气,漠不关心。而且他们比较注重实物形象,喜好直观感受。对课本前有彩页的和课文中有插图的文章,阅读的兴趣就比较大,阅读的次数也就比较多。他们喜欢结合画面欣赏文章,也喜欢就着画面回味文章。无形之中,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发展了主体意识。。苏轼曾高度评价王维的诗,称它“诗中有画”,其实岂只是“诗中有画”,“文中”就没有“画”吗?如果教者注意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从平实的教学内容中挖掘新意,尝试用图解板书来教学,图文并茂,不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的主体精神?
因此,教者决定投其所好,以简单的图画、图形的方式来诠释相关的教学内容,尽量想方设法将一些深奥、冗长、枯燥的语句、内容,简化为一些简易、明了、生动的图画、图形,来吸引学生注意,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新奇可感的基础上,逐步地关注课文,关注讲解,潜移默化地跟随着老师,了解文章,深入领悟。
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则消息不太长,500字左右,归结为一段,平实地报道了我军渡江的情况。因为是消息,体裁上就决定了它只重情况,不重具体的描述,因而语言平淡,读来淡然索味。对于这类既无生动形象的词语描绘,又无曲折离奇的情节构筑的文章,学生接受知识一直是很被动,看内容,似清楚,似模糊,似记住,似遗忘。虽说他们也在看,也在听,但效果呢?盲目接受,毫无筛选,毫无思考,毫不整理,越积越乱,越乱也就越理不清头绪,学得懵里懵懂,记得乱七八糟,时间一长,也就不知所云,无怪乎忘得一干二净了。为帮助学生梳理层次,了解内容,培养学习兴趣,教者根据课文内容,边画图边讲解,运用地理课上的画图方式,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将长江的流向画在黑板上,并逐一标出“九江”、“安庆”、“芜湖”、“南京”、“江阴”等地;再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勾勒出我军渡江的三大区域,让学生在旁边注上三个渡江的军队、渡江的人数,提醒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掌握文中信息,准确地概括出三个渡江军队的不同渡江情况。
板书如下:
由图及文, 学生的注意力慢慢地集中到黑板上, 不同的色彩, 清晰的图形, 刺激了学生涣散思维的大脑神经, 吸引了学生的目光, 他们开始关注黑板上的内容, 这画的是什么?有什么意思呢?课文里是这么描述的吗?文章中有没有补充?进而又转而关注课文, 试图从课文中寻找解答, 不知不觉中他们主动去熟悉课文, 深入课文, 理解课文。渐渐的, 他们的思路拓展了:黑板上画的内容画得对不对?有没有完整?可不可以补充?课文中为什么这么叙述?能不能换种写法?这样, 学生自主自觉的意识不知不觉地形成了, 他们不仅仅满足于掌握知识, 更重要的是他们开始怀疑, 开始思索, 开始创新。课文的内容明晰了, 教学的重点掌握了, 教学的效率提高了, 学生创造性的思维也延伸了。不仅如此, 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得到了很好地锻炼:他们明确地掌握了历史事实, 进一步地巩固了地理方位的画图技巧。语文课上, 大语文概念, 一举三得, 何乐而不为!
人们常说“图比文字更直观,更形象,更具吸引力”。的确如此,笔者尝试的图解板书看上去有些不登大雅之堂,但它是精炼语言、简明线条图形的组合,有着很高的形象性和审美价值。而且有效利用图解板书,不仅可以从总体上梳理层次,化繁为易;也可就文章的某一部分,甚至是其中的某一句话,化腐朽为神奇。如《爱莲说》是北宋著名哲学家周敦颐写的一篇以物喻人、托物言志的文章,全文短小精美,意蕴深刻。但不少同学在“中通外直”这句话的翻译上打愣了,什么意思?其实,很简单。顺手画个简笔荷花图,一目了然,“荷梗中间是空心的,上下就贯通了,而从外面看,它又是笔直的”,实物感观,便于理解,令人印象深刻。
新课程改革已如火如荼地展开,给基础教育提供了机会,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一定的困惑。面对新课程、新教材,教师应如何应对,作为新课改下的化学教师,我们必须作出深刻思考。
目前,新课程标准下的化学教学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学时间少;二是知识点难把握,讲少了学生“啥也不知道”,讲多了学生“啥也不会”。我们使用的是鲁教版化学教材,按教材内容展开教学程序,结果收到的教学效果比较差。对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各类书刊也都众说纷纭,但如何在课堂上去实施,结合每一节课如何做,却没有现成的答案。为此,笔者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就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简单地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深入理解课改的特点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只局限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高考考纲这一范围内来完成教学任务。这样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使得学生脱离生活、脱离实际。学生很难有所创新,很难有能力的体现。而新课程中注入了新的教学思想,使得教师的教学角色发生了改变。一是教师评价体系的变化。旧课程中评价一节课主要看教师怎么样教,而新课程中更强调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评价的侧重点还要看教师怎样有效地引导学生,要求教师建立发展的评价体系;二是课程资源的扩大。由学校书本扩大到社会以及实践活动(实验)中;三是学习方式的变化。由原来的学生听变成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合作;四是旧教材重知识轻能力只看分数,而新教材更加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学习方法。
二、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科学。化学实验贯穿于化学教学的全过程,因此,必须加强实验的教学。同时实验本身就是一种探究性活动,具有创造性,这也是发展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实验教学中,首先应该抓住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例如:Na与CuSO4溶液的反应,在实验中学生往往会观察到有气体放出并且有蓝色絮状沉淀出现,教师可以利用实验向学生提问:气体是什么物质?蓝色絮状沉淀又是什么?它们怎样产生的?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各抒己见、大胆推测,最终寻找到结论。经过这样多次训练,大大加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其二,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并来完成实验。对于实验的设计本身也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体现,只有大胆地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并自行探究,才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空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创新。其三,通过对性质实验的改进和对照来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对比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把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做到了学以致用,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三、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假设推理能力
想象能力和假设推理能力是创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是在分子和原子层面上研究物质的学科,这样就必须把宏观和微观紧密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能力、假设推理能力。例如:根据钠原子的结构去推测钠单质的性质。
四、研究教材,确定教学目标
我们总感觉新教材内容少,确实有许多内容须要完善。例如:鲁教版《化学》第一章第3节的内容(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教材内容虽然简化了,没有出现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物质的量与物质的质量的计算例题与练习,但在习题中出现了相关的问题,学生很有必要掌握这部分知识,也就是说教学中有必要下工夫让学生掌握它。因此,我们在研究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时,必须将它放在整个课改的体系中,来合理制定一节课知识点的落实和拓宽知识的计划,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查阅相关教材(初中以及高中的各种版本),综合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五、在教学中反思,注重学生反馈,控制教学进程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反思看起来有点早,其实是我们调整教学过程的最佳时机。课前备课以及准备好问题,但在教学中反应出学生一问三不知,这说明教学设计不符合学生的实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得变,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重新调整教学程序,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掌握知识。
总之,新课程改革给我们的化学教学带来新的信息,同时我们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作为化学教师应端正思想,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改革。
新时期公民意识是在现代法治环境下形成的民众意识,是公民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依据,以自身作为国家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活动主体的一种心理感受与理性认识,也就是说,它是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它要求公民具有作为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权利观和义务观,秉持合理、合法、守法的基本理念,形成对待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关系的正确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它的核心是科学理性精神和公民的权利义务意识,在本质上是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的统一.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公民意识培养和公民素质的提高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其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新时期加强对公民意识的教育和培养,既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公民自身发展的要求。
一、新时期公民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基础性工程
1.公民意识的概念
《辞海》对“公民”一词的解释是“具有本国国籍,并依据宪法或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由此公民就有两个层面上的含义:一是法定意义上。指一个人拥有某国国籍,这个人就是(这个国家的)公民了;另一个是社会学意义上。以个人与国家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构成的身份定位。作为法定意义上的公民,当然要归附一个国家。作为社会学意义上的公民,要归附的是一种观念文化。
“公民”是国家的主体,它强调的是人与人间的平等关系。当民众直接面对政府权力运作时,它是民众对于这一权力公共性质的认可和监督;当民众侧身面对公共领域时,它是对公共利益的自觉维护与积极参与。因此,“公民”不仅表明社会成员是某个国家的国民,更重要的是表明社会成员在这个国家里所具有的权利与义务,它既是伸张权利也是担当责任的社会个体。而公民意识,是现代社会的成员对作为公民角色及其价值理想的自觉反映。它包含了对公民在国家和社会中的地位、对公正合理的国家、法律制度的自觉维护与遵从。如果社会成员以“老百姓”自居,就弱化了社会成员的公民意识――权利和义务的意识。根据公民身份的社会性,这就意味着公民意识要随着时空条件的变化自觉地、不断地调整、充实、丰富,最终使之具有与当下的社会政治内容相关的具体内涵,并在社会实践中付诸思想表达和行为表达,力求与现实挂钩,政府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尤其需要树立公民意识。如果他们在观念中没有公民意识,就必然会滋生出“为民作主”、“为民造福”之类的观念,就会以为自己为“老百姓”做点事是恩赐,并期望“老百姓”感恩戴德,这是大错特错的。因为在现代政治文明的理念和政治框架中,政府与公民的关系不是管与被管的关系,而是平等关系,公民通过纳税来完成自己的主要义务,并以此支撑政府机构来雇佣公务员,而政府的公务员必须用服务来与之交换;同时,公民还通过选举和罢免的方式来选择社会的管理者,而管理者须在公民的制约之下来为公民管理公共产品和社会事物。
2.目前我国公民意识的现状
两千年的专制主义的文化积淀,使我国的公民习惯于做唯唯诺诺的小老百姓,头脑中满是“臣民意识”,习惯于对权力的曲意逢迎,因为畏惧权力而变得顺从。由于公民权利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维护,致使中国人缺乏权利意识和责任感,缺乏参与社会乃至政治生活的热情。新中国成立后,公民权利制度、公民参政制度、公民自由制度、公民平等制度、公民受益和请求制度等公民制度皆走向法制化,在制度上为培养公民意识提供了保证。但在“十年**”中,公民权利制度、公民自由制度、公民平等制度等公民制度遭到非人性的肢解,法律又一次步入虚无主义的尴尬境地,刚刚培育起来的社会主义公民意识遭受了重创。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富裕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国民的主体意识、平等意识、权利意识、民主意识、效率意识、法治意识等公民意识亦随之不断得到强化。不可否认,现在在一些发达地区,特别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公民意识都比较强,他们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他们勇于保护自己,并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权利,从这个意义上,他们可以说已经进入了“文明”时期,但是我觉得就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公民意识仍是个沉重的话题,公民意识还没有形成一种普遍认同,要么是模糊的,要么是潜意识的或缺乏的。这从我们生活中可以观察出来,比如“事不关己”心态仍然很浓重,私德仍然很发达,小团体,家族传统仍有余孽,国人特别是中国弱势群体仍有浓烈的青天好政府情节,他们“忍”的精神仍可见一斑。
3.加强对我国公民意识的培养教育
一个健康的公民社会,不仅是一个彰显公民价值与权利的民主社会,而且还应是一个倡导公民具有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公共精神的公共生活空间。在我们国家,建构一个成熟的公民社会,必须首先培育公民具有公民意识,进而推动公民社会不断成长。根据我国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公民意识教育主要包括公民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责任与义务意识、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等五种意识的教育。在当前阶段,为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更要突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的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的目标就是使预备公民具备一系列良好的公民意识,而成为真正的公民。公民意识教育可以把说理教育与社会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增强理论教育的说服力;公民意识教育围绕社会成员的文明素养展开社会行为的规范教育,易于把社会规范转化为人们的内心自觉,变成人们的自身素质;公民意识教育可以从小事入手,于细微之处见精神,避免思想政治教育的空泛。因此,公民意识教育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深切呼唤,不论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康运行、公民社会的有序管理,还是公民个体权利与义务的有效行使,公民意识的培养都是一个基础性工程。
二、培养公民意识是新时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1.培养公民意识,明确市场经济下交换主体与竞争主体的地位
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实行等价交换。培养公民意识,明确市场经济下交换主体与竞争主体的地位,有助于培育我国最广泛的合格的市场主体角色,塑造市场经济的主体要素,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当宪法规定了国家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的主体是公民、同时法律又使之具体化之后,每位“公民”都应该具备“公民意识”而不是“老百姓意识”,即权利、义务、自由、法治等,只有这样,才能有真正的公民、社会、国家三者之间的正常关系,以及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之间的良性整合。目前,人们习惯自称“老百姓”,“老百姓”用语的流行,潜移默化地透露出民众“官本位”思想,即“权力至上”、“权力崇拜”,以及“清官”情结、“草民”或“庶民”意识等,是忽视程序规则,重人治轻法治,以及公民权利意识普遍缺失的反映。这些与现代政治文明的主权在民、民主法治、权利至上等理念格格不入,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严重障碍。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社会、民主政治的真正落实和完善都离不开公民的素养程度和全社会现代文明程度的支撑。
2.培养公民意识,可以扩大公民政治参与主体的人数
在我国传统的社会政治结构中,法律仅仅作为国家权力的附庸而存在,传统人治观念对我国公民的影响极深。一般来说,主体对法律的了解越多、理解越深,其对法律的认知就会更理性,对法律的认同、确信、向往和践行也会更自觉,法治意识也相伴而生。如果“老百姓”没有“公民”意识,那么建设“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理念就不会深入人心。如果公民意识缺失,就会表现为民主主体意识缺乏、权利和责任意识淡薄以及法治意识不强。因此,公民意识的增强,可以扩大公民政治参与主体的人数,拓宽政治参与的渠道,提高政治参与的层次,从而影响政府的政策制定和执行。
三、培养公民意识能够真正夯实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社会基础
1.规则意识是公民意识的基石
和谐社会建设是需要公民意识作为支撑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遵守各种基本规则是公民的神圣义务。现代社会由于利益关系日趋复杂,各种竞争不断加剧,所以整个社会越来越依靠各种社会规范来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以确保每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不至于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从而维护社会的公平与秩序。
2.树立公民的规则意识能够提升社会的总体道德水平
公民的规则意识包含遵守道德、诚实守信和遵纪守法这三项基本内容。其中,遵纪守法是人的行为底线,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要求,而遵守道德则是我们追求的更高目标。三者构成了一个层次分明的整体。树立公民的规则意识则需要借助于国家法治建设,不断建规立制,同时还应强化法制教育以提升整个社会的遵纪守法意识。其次,国家应加快以金融信用、职业信用为重点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通过整合、共享和披露社会中各类行为主体的信用信息,促使人们诚实守信,不要见利忘义。再次,家庭、学校、社区等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应积极探索道德教育的新的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公民(尤其是青少年)的伦理道德意识,提升社会的总体道德水平。
3.培养公民廉洁与自律意识,以奠定现代社会的公民意识基础
竞争作为一种利益分配机制,能否发挥其应有的奖优罚劣、奖勤罚懒的激励作用,在根本上取决于竞争规则是否公平,竞争机会是否均等,竞争过程是否透明,以及竞争结果是否公开。现代社会主要通过各种竞争来进行资源分配。实际上社会大众都肩负廉洁自律的责任和义务,建设和谐社会所需的公民意识是公平竞争意识。如果没有这些作保证,竞争很可能最终沦为混乱无序、巧取豪夺、无所不用其极的恶性竞争。目前社会上很多不和谐行为,无论是贪污贿赂还是诈骗偷窃,其本质上都源于个人私欲的恶性膨胀。廉洁自律看似主要是对领导干部、公职人员的要求,实际上也是对全社会的要求,因为每个人不论其工作类别与职位高低,几乎都能接触到各种利益。社会作为由亿万个体所组成的利益共同体,人与人之间并非是“你得即我失”的零和关系,而是彼此之间相互依赖,你我利益不可分割。正因为如此,每个人对于其他人都负有帮助和爱护的责任。身为现代社会的公民,理应热心公益、乐善好施、关爱他人,和谐人际关系,实现共同发展。具体地说,从幼年时期的社会公德意识培养,到青少年时期规则和民主意识的养成,再到成年之后职业伦理和廉洁自律意识的加强,公民教育应当循序渐进,不断深化,以奠定现代社会的公民意识基础,因此,廉洁实际上是对每一位公民的要求,社会大众都肩负廉洁自律的责任和义务。
4.“公民”意识的缺失是制约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外历史都表明:国民普遍具有公民意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只有当广大国民具备了完整的公民意识和公民性格,我们才能真正走向现代社会。因此,呼唤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素质就越来越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从大处讲,要坚持公民的培育,实现“人的现代化”,即要克服“老百姓”及“臣民”意识的残余,普遍建立人权、公民权和独立人格的意识,破除权力崇拜和“官本位”意识,树立权力监督和民主意识,摒弃人治观念,树立程序、法治、宪政的意识;以及树立责任意识和纳税人意识。从小处说,则要开展行人不闯红灯、不酒后驾车、不随地吐痰的宣传活动,培养公民承担应具的责任、义务等。
参考文献
[1]张雷声主编.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探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昊锡存.略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途径和方法[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03
[3]许耀桐.大力加强公民意识教育[J]求是.2009.05
[4]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J]江苏高教.2000.01
玄武高中
李勇
进入新世纪,国家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各学科课程标准得到中小学教师的广泛认同。同时,在课程标准执行过程中,也发现一些标准的内容、要求有待调整和完善。尤其是农村普通中学,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该如何有效地实施呢?下面我想谈谈在新课改背景下对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想法。
第一,语文要多读多写多练,强调朗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意义。“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前人的读书经验总结。的确如此,学习“语文”就要以“读书”为先,在读好书上下苦功。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高低,文学素养的优劣,与其腹中诗书的多少是密切相关的。“读书”不仅能使你的语文知识更丰富,而且会使你的眼界会更开阔,更为重要的是会陶冶情操,使你的品格更高尚。为什么马克思、毛泽东、鲁迅、爱因斯坦……的学识那么渊博?其中有个极其重要的因为,就是他们都十分重视“语文”学习,读了比常人多数十倍,甚至于上百倍的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与实践是一个人成才的必由之路。要想学好“语文”就得在读本书上下苦功。不仅要苦读,而且要得法。语文教师就要在这方面帮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这就是教授告诉我们的要想学好语文就要:多读书,读好书,读经典,读名著.作为一位语文教师,这方面更应该做出表率.需要指出的是朗读是体会情感、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要求学生不仅朗读课文,更要朗读课外的一些文句优美的文章,而且要尽可能多地朗读。这不仅促使学生提高了课外的阅读量,而且无形中使学生积累了语言,提高了语感,增强了语言的表达能力,为提高写作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在课堂教学中,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要让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逐步做到淡化教师的讲解,而引导学生去读,去分析,并能将分析的结果清楚地表达出来,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具体的做法是:七年级阶段,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八年级阶段,开始侧重让学生按照七年级所学到的分析文章的知识自己去学习课文,此时教师要做的是恰当设计预习题和课堂中的思考题。九年级阶段,则主要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课文:分析思考——清楚表达——交流讨论。这三个阶段,逐步加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锻炼了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在作业设计与处理上,减少作业数量,提高作业质量,将字词等基础知识的积累放到课外,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第三,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课标”在要求“阅读是个性化 1 行为”。前提是:“在理解的基础上” 是指学生在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之后,才提倡有创意的阅读。实践中有这样的现象,对课文内容匆匆一瞥之后,就脱离文本、过度发挥,或刻意求新,去追求不同的结论,解决的办法,是不是课上安排默读。教师的提问,关键词由“他”转为“你”。比如:你认为威尔替使用的语言适合他的故事吗?你认为这篇文章哪个地方最幽默?你愿意到怀特描述的那样的纽约去旅游吗?你对其中的那个人物最有认同感?为什么?
教育学生要多阅读,以及阅读后的批注。自己阅读批注的时候要让学生坐在自己的身边,看自己的批注,潜移默化的培养孩子的阅读批注习惯。每读一遍都要做批注,然后每周每月都要读一读,都要做批注,发现其中的不同。要明白阅读不在阅读本身而在阅读后的批注。
在课外阅读的引导上,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多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和浅显的科技文章。部分农村中学的条件不足,没有像样的图书馆,可在每学期开始,组织学生自带课外书,每人一到两本,成立一个班级小型图书馆,由若干名学生负责,像正规图书馆一样运作。
第四,在作文教学中,不能只从“语文课本”,或是只从“课堂上”去学;而应当跳出“语文课本”,跳出“语文课堂”,把“书本”上学的、“课堂”上学的和现实生活、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学习。“语文”的身影无处不在,可以说是凡有生活的地方就有“语文”。校园里的通知、墙报,商场里的商品介绍、牌价,街上的路边牌、招牌、广告牌,课外读物《科学画报》《十万个为什么》等上的语言文字,旅游景点里的楹联、题词、诗词、摹刻,庙宇里的碑文,报刊上的文章,电影上的人物语言……都含有丰富的语文知识,只要我们留心,就会发现“生活处处皆学问”。比如电视上、报纸上、汽车上的广告,其用语既要简洁而又精彩,既生动鲜活又新人耳目,无不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界。策划者没有扎实的语文功底,是难以收到“一语惊人” 而令人“过目难忘”的效果的。所以说,只有联系实际学习语文,才能使学习语文“与时俱进”。以初中三年为一个整体,不同学年教学内容又各有侧重:七年级以叙事为主,强调能清楚地将事件叙述出来;八年级以写人为主,强调能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九年级以议论为主,强调能形象地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同时从七年级开始便淡化文体要求,减少写作障碍,使学生都能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借鉴优秀文学作品的写法并能大胆创新。在批改方法上,将面评、自评、互评等形式结合起来,调动学生修改的积极性。
——对新课改背景下作文教学的一点浅见
【摘要】本文在阐述了中学作文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的基础上,提出中学应用文教学也应该向生活开放,同时,阐述了应用文教学的新模式“激趣—写作—修改—对比—订正”。在论述的过程中,提出了自己对“生活作文”与“应试作文”的看法,并且,给它们之间的关系定位;提出中学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要求教师示范,“下水”作文;开发校本课程;重视网络作文教学的研究利用。【关键词】应用文,应试作文,生活作文,校本课程。
新制定并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新课标关于作文教学的理念不仅概括了最新的作文教学成果,而且较为准确的概括了写作的本质和规律。新课标的实施对广大语文教师进行写作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在新课标下如何实施写作教学呢?
在中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许多一线的语文教师,语文学科方面的专家,都积极探索着当代中学作文教学的出路。中学作文教学面临如下令人忧心的问题:“作文目标应试化,作文内容狭窄化,作文指导文学化”。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我们怎么改进,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笔者从强调作文的实用性这一特殊角度,对错综复杂的中学作文教学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讨,文中的观点,就教于各中学语文教师及语文教育专家。
一、作文教学中容易被忽视的文体教学——应用文教学
顾名思义,应用文是一种实际应用的文体。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文的使用是相当普遍的,他是人们交流思想,处理事务,联系工作,解决一系列问题时,必不可少的一种文体。然而,据笔者所了解的数据“应用文教学所占作文教学课时的8%左右”表明,应用文教学的重视程度应当加强。下面就中学应用文教学现存的具体问题作一些分析:
(一)初中语文教材涉及的主要应用文体 从一九八八年新修订的全国通用中学语文课本到现在的中学语文课本的内容来看,主要涉及了这么一些应用文体:
1、日记,计划,读书笔记,海报;
2、消息,新闻,通讯,通知,启示;
3、申请,说明书,写作提纲,读书摘要;
4、书信,感谢信,表扬信,祝贺信;
5、倡议书,建议书,实验报告,会议记录;
6、广播稿,讲演稿,调查报告,总结;
不可否认,从课本所涉及的文体和编排来看,应用文的教学应该是全面可行的,也符合《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根据生活的需要,写日常应用文”。然而,很遗憾的事,我们的学生中学毕业后,包括高中生在内,85%的在面对一份简单常用的:“申请书”时,都不清楚应该写什么,格式怎么样的。这不是我们的现代教育所应负的责任吗?接下来,试析应用文教学中学生不喜欢应用文写作的原因。
(二)中学生不喜欢应用文的原因
1、初中生抽象思维的概括水平不高,而应用文的文字要求简洁,概括准确,因此在文字上写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2、应用文形式单调,刻板,格式千篇一律,没有新颖性,引不起他们的兴趣,甚至产生厌倦心理;
3、教师教学模式的单一化,未能很好激发学生贴近生活实际走,运用应用文的兴趣,也严重影响学生学习应用文写作的积极性。
(三)忽视了对学生实际应用作文能力的培养
以上所述的原因足够让读者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学生都不喜欢应用文写作了,如果这样看重作文的实用性,作文教学的人文素养与作文技能怎样统一?其实,重视它的实用性不等于把和作文教学的技能训练与人文素养培养相对立,它们应该是和谐统一的,人文素养也好,技能训练也好,都是为生活服务的。
“作文是人们工作和生活上的实际需要,因此,它也就成为人生活中常用的实际本领”。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许多适用文体的使用,更见重要:公文,法律文书,经济合同,契约,新闻稿,传志,笔记,会议材料,科技报告,专题论文之类的写作将比文艺性的写作更为贴近大多数学生毕业后的生活实际。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语文教育界还不免有点若明若暗。“在语文教育界,许多人把鉴赏性的文学艺术看成是高层次的,把应用性的文字技术看成是低层次的,这种简单划分的观念不说是一种偏见,至少也是一种错觉。首先,这两者之间并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某些文学作品尤其百科全书式的应用价值,而优秀的应用文体也不失其奕奕辉耀的光彩。”因此,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学生实际应用作文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写好相关的应用文,并激发学生运用的热情。
二、应用文应该向生活开放
应用文教学的问题要得到解决,有一个必要的前提,我们的作文教学问题得以解决。下面我们先来分析作文教学中存在的几个基本问题:
(一)生活作文与应试作文
作文教学应用研究的首要针对就是作文目标“应试化”,或者说是作文目标“工具化”而进行的,同时,笔者还试图揭示“生活作文”与“应试作文”的关系。
叶圣陶先生《作文论》中指出:“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否则的话,我们的作文教学就会陷入不切实际的“惟技巧论”。而今,我们的作文教学有多少不是为着考试转的!有多少的教师重视了生活对作文写作的实际价值了。往往是考试已结束,写作似乎也结束了,这是不争的事实,而实质上,我们的学生,特别是中学毕业生,在写作学习中到底收益多少,对他们今后的人生,生活起多少的作用呢?这恐怕是我们当今语文老师不应该不思考的问题!“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必将走上文学创作之路,他们将成为各条战线上的普通公民,写作教学则必须为他们掌握有助于他们从工作的基本能力奠定基础,少数人有了很深的造诣,多数人只落得一辈子写不通写不好的事实,这不是现代教育所允许长久存在的”。确实,作文是我们生活中方方面面表现,同时,也为生活质量的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生活是作文的活水源头,是作文的最终意义的实现。因此,我们应当大力提倡“生活作文”。
1、生活作文
新课程标准中表明:“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述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 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试问大家,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离得开活生生的世界吗?不能的?因此,作文教学向生活“开放”,让学生走向社会,深入生活,与自然对话,与社会对话,与自我的心灵对话,是作文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究竟什么是生活作文呢?日本教育界人士曾这样定义:“生活作文通过以生活世界为对象的写作,在培养语言能力的同时,通过以作品的内容为中心的讨论,使学生形成主体性的人格”。对于这一思想,我们应当如何借鉴呢?我国作文教学在语言训练方面重视了,且具有较多的经验和成果。我们反思时发现,我们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使其作文技能素养和人文素养得到同步提高。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学生的作文不仅反映其语言能力,同时,也是学生思想水平,道德认识,价值观念,情感方式和兴趣爱好的反映。因此笔者认为,“生活作文”是以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独立人格为主旨的作文教学。
2、应试作文
不言而喻,这里笔者谈的应试作文是由应试教育衍生而来的,为了应付或迎战各种考试而进行的一系列作文教学。因此,应试作文在教学上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中“术”轻“道”,重“练”轻“悟”,重“写”轻“改”等功利意识;在教学行为上,把作文技巧,方法当作写好作文的“救命稻草”,不厌其烦的训练表现技巧,甚至演变为“你考什么”我训练什么,不考就不训练的情况。这样就使得我们的作文教学改革举步维艰,使得我们的多数学生丧失作文的兴趣,使得多数学生写出的作文脱离生活实际,没有生机、没有活力。针对应试作文所带来的一系列弊端,我们应强烈反对“功利性”十足的作文教学训练方式。我们的作文教学的眼光应该放远一点,宽一点!
3、“生活作文”与“应试作文”的关系
根据以上对“生活作文”与“应试作文”阐述,现在我们来看,它们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美国教育学家科勒涅克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可以把应试作文的外延与生活作文的外延看成是相等的。如果我们把生活作文看为养鱼的水,把考试作文看为鱼的话,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应用文的教学确实应该走向生活、拥抱生活才行。
(二)应用文作文教学应向生活开放 极力反对应试作文教学的功利性做法,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扩大学生生活视野,让学生把语文学习的知识运用起来,思考社会、思考自然、思考人生、思考生活。在可能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参观、游览、野营、访问、调查、劳动、游戏等等。那么,应用文教学向学生开放的过程中,我们应坚持什么样的原则呢?
1、学生主体性与教师引导性相结合原则
以往的教师在学生构思之前,一般会让学生接受一系列指导后再进行作文,这样做,从某种程度上讲,相当不利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它违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对于中学生来说,给予适当的启发,让学生进行探索发现,体悟,表达之后,教师在针对性的全面指导。我们来参看这样一种作文教学的做法“教师启发—学习者探索—教师总结与学生交流—基本技能训练与巩固—形成形平面与补救教学”。这种做法,结合《多元素养作文初探》一文的模式,笔者这样认为未来的作为教学模式可以这样表述:“体悟—发现—创新—反思”简言之,先放后收。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这一新的师生关系定位,在理论上解决了,但在作文向生活开放的过程中怎样实现,还是一个难题!这里说一点,我校依据上海青浦区新课改教学模式,正推行的“三段两反馈”课堂教学新模式为这一难题的解决提供了有利条件,对作文教学问题的解决也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2、作文与做人统一原则
应用文向生活开放,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学生主体性人格的形成。“事业的成功,起决与做人的成功,德才兼备是人才,重用纸;才大于德者,是怪才,不可重用;德大于才者是庸才,亦不可重用。”可见,技能的培养应该与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相统一。朱自清先生曾说写作是:“生活技能的训练,说是做人的训练也无不可”。就作文教学与做人统一方面的现状来看,学生作文中流露出的虚情假意,言之无物,且内容肤浅化,庸俗化,形式雷同化,模式化等问题确实需要解决。为此,我们只有重铸作文教学人文精神,弘扬求真,求实,求美的协作精神,大力提倡“生活作文”教学观,方能解决作文教学和应用文教学积弊之路存在的问题。
(三)中学应用文教学新模式
结合应用文教学的原则,我们不难发现,只有应用作文教学也向生活开放,根据学生的需求教学,激发学生“学以致用”的热情,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因此,根据以上所述,笔者提出应用文教学模式,“激趣—写作—修改—对比—订正。”这里注意一下“对比”环节,和应用文体的规范要求作对比,这有助于我们学生掌握应用文体的写作特点和要求,结束旧模式“定义—特点—作用—格式—写作”的束缚,切实使得我们的学生乐学,学有所用。
(一)教师示范,“下水”作文
美国很重视加强实用文的写作,其练习项目大多是调查报告:时间报道,科技说明,新书介绍,会议记录,讲演提纲,个人经历,商品广告等。他们的一位语文专家着重强调:“现代社会不仅需要良好的一般写作能力,尤其需要良好的应用文写作能力”。美国一段时间为扭转“写作危机”曾采取了不少断然措施,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具体方法有:
1、开设写作课程
这里注意,他们所开设的写作课要求所有的学科都来承担协作训练任务,要求写作主体课程与各分支课程相互沟通,相互渗透,形成一个具有相互反馈,彼此调节的课程结构。
2、写作课教师
“教师会写作,学生就会写得更好,教师如果不仅仅作为学生作文的裁判员去工作,而是作为一个编辑去工作,那么,他就会受获得更大的成功。”
当然,美国采取的具体措施不止这些,但这两点恰恰是我们应该学习借鉴的好办法。老师对生活的了解,对社会,对自然、对人生的思考,自然而然会影响到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而且,这种影响对学生很重大的。试问一个游泳教练不会游泳,教出的游泳运动员会是什么样的?笔者可以大胆断言,绝对难以培养出优秀的运动员,更不用说培养出世界级的顶尖运动员。因此,要想作文教学取得实质上的改进,我们不得不试图改变目前的教师不会写作的尴尬局面。
一年多来的作文教学,自己总是坚持:学生写,自己也写。而且,写好了之后还反复修改。我不仅自己改,念给自己学生听后,让学生也 帮自己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老师要不怕丢丑,教学相长从这一点也可得印证到。通过坚持这样做,我发现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和修改的习惯渐渐的培养起了。而且,还乐于 跟老师交流写作心得,乐于动笔写下自己的心情,自己的生活。时不时的发表,给大家带来的是一种说不出的甜蜜。
(二)结合学校实情,开发利用校本课程
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似乎只是阅读教学的附庸,没有独立的教材,没有独立的课时安排,那么试图改变这种状态也是应该的。当然,这跟历史有关,我国以大纲为准的教学课程决定了课程的这种模式。今天的新课程标准,允许我们改变这种课程模式。我们如今常说的校本课程究竟什么说法呢?“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既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有学校成员志愿,自立,独立或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要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坚持以下一些原则:、学校实情为先;
2、学生需求为本;
3、合作互补为法;
4、集体审议为基。
这几条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诠释了这个过程的核心部分,以学生需求为本,合作互补的充分利用身边的一切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全、健康的教育教学资源来进行教育教学。与此同时,我们门应注意到一些什么样的目标培养呢:
1、智力目标:(1)观察能力;(2)思考能力;(3)表达能力;(4)反思能力。
2、人格目标:(1)情感;(2)态度;(3)价值观。
3、生活目标:(1)生活态度;(2)生活技能;(3)生存能力;
我们都明白,应用文教与学都体现了很强的实用性和工具性,这里想说明的一点就是应用文同时也体现着不同程度的人文色彩。怎样用好应用文,为生活服务,很大程度上由你的态度决定。前边提到的作文向生活开放,作文与做人相统一,其所蕴含的人文也应在应用文教学中体现,而不是像以往的观点认为,应用文是死套数,只要记得格式么,套进去就行。这样的观点,确实影响着我们的学生学习应用文的兴趣。那么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尝试着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入手,试图改变应用文教学的现状。在这一过程中,笔者作了大胆的设想:
1、以教材中作文教学内容作为重要参考依据,充分利用乡土教材中的相关 内容,结合本省,本市,本县,本乡,本校的具体情况,邀请相关专家、老师、同学共同编著适合中学生作文教学问题解决的校本课程。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乡土人文景观的开发利用,我们可以试着在以下几方面着手,采集乡土人文景观,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和介绍本地风景名胜,以此丰富写作的题材提高审美体验;搜集俗语,农谚等,让学生们在观察,训练中感受乡土语言气息,玩味语言;搜集民间地方故事,完善学生价值,道德取向,写出自己心中的乡土文化情结。笔者认为,这会极大的刺激学生的写作热情和热爱家乡之情。
2、应用文体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思维发展特点,且在编排的过程中势必充分考虑可操作性。
为了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构想尽快实现,我校高二语文组教师通过申报《哈尼族历史文化趣谈校本课程》作为突破口,已在积极地准备和研究过程中。当然,完成这一课题,需要很多的文献资料和更多的实践经验,乃至于相关的专家学者的支持和帮助。
(三)“网络作文教学”的有效利用
随着网络技术的逐渐推广,在网络上写作也不是一件什么神话般的事,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有人早早的尝试着了。网络作文教学带来的影响,从根本上改变着作文教学的思维与模式,有效的初进了作文的教学应用性研究的进展。网络技术使得中学生作文交际功能得一定程度的实现,读者群由以往的老师,家长,同学扩大开来,从而激起了学生们更强的创作欲望。网络为中学生的阅读提供了更为快捷的,读写结合紧密的有效途径。总之,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生动形象的作文素材,“生活作文”的视窗又多开了一个、途径又多了一条。因此建立有效的网络教学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的空间,这将成为作文教学革新发展的必经之路和有效辅助手段,对网络作文教学的关注和研究将成为一个我们时代作文教学的一件不容忽视的事情。笔者也尝试着通过个人博客、QQ空间、电子邮件等方式与部分学生在习作方面展开交流和探讨,但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这一种方式只处于起步阶段,但无论如何,我们应重视网络作文资源的运用和研究。
高中英语课程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英语课程标准》规定的八级语言技能中关于“写”的目标是:能根据所读文章进行转述或写摘要;能根据用文字及图表提供的信息写短文或报告;能写出语意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 叙述事情或表达观点和态度;能在写作中做到文体规范、语句通顺。但是, 在英语教学中, 我们时常看到学生硬着头皮写作的痛苦, 也听到不少英语教师批改学生作文之怨苦, 真可谓是写得痛苦, 批得辛苦!为此, 笔者在高二年级的两个班级就学生英语写作的兴趣问题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其中对于英语写作所持的态度:13.2﹪的学生喜欢英语;32.8﹪持一般态度;54﹪根本不喜欢。
以上数据表明:老师布置学生英语写作, 可谓“生”所不欲之事, 不少学生是被逼上梁山, 其结果不难想象。
二、调查反思
(一) 学生的英语作文难批改的原因
结合本人教学体验和与同事之间的交流, 我将教师自身的原因总结概括为如下四点:
1.课堂训练时间偏少
高中阶段英语教学中强调的阅读、语法甚于写作。因为英语课时紧张, 教师课堂上讲授单词、语法、阅读训练较多, 而课堂写作训练较少。英语写作基本上处于粗放经营模式。
2.教师忽视评价写作过程
大多数教师重视英语作文讲评而忽视写作过程, 评价方法只注重学生写作的结果, 不去深入了解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困难、情感和认知, 从而忽视评价学生的写作情感、态度和心理状态等, 其结果只能是学生辛辛苦苦地写, 教师辛辛苦苦地找病句错句, 学生的作文被改得体无完肤, 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3.作文全批全改, 效果未必明显
不少教师在作文批改方式上单一———全批全改, 没有灵活地采取一些切合实际的批改方式。全批全改是作文批改的一种重要方法, 但这种方法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教师耗时多和很疲惫。有时即使付出了许多时间和精力, 其反馈效果还是不太理想。笔者在写作教学过程中, 曾非常注重写作的评改, 不仅评分、写评语, 还帮助其纠错。但实践后发现收效甚微:学生的写作能力并未有所提高, 相同的错误不断在学生的作文中出现。笔者曾对两个班级做过调查后发现:24﹪的学生从不看教师的纠错;61﹪的学生有时会不理解教师的纠错;74﹪的学生承认从没有自我纠错或反思错误的经历。结果表明教师纠错并未被学生完全接受, 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效果不显著。部分学生因此害怕犯错, 不愿意多写;还有部分学生过分依赖教师纠错, 写完后从不自己纠错。老师批阅时, 较多的标记、符号令学生倍感沮丧, 使学生自主写作的热情渐失。
(二) 教师有效指导学生写作的方法
1.从兴趣入手, 让学生易于动笔, 从“心动”到“笔动”
多数学生英语作文不好首要原因就是对写作不感兴趣, 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清除这只“拦路虎”。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兴趣的培养, 是使学生把社会和学校向他提出的客观要求变为自己内在的学习动机的过程。采用生动的, 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教育方式, 可以成功地培养起学生的写作兴趣。结合学生的实际, 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 使之感到作文并不像想象得那么难, 进而使之逐渐对作文产生兴趣, 消除恐惧感和畏难心理。古人说:“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还必须让学生多阅读, 厚积薄发。
2.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重视英语写作的课堂教学
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重在积累, 一环扣一环地进行训练, 它必须由简到繁, 由浅入深, 。在写作的初级阶段, 要狠抓基本功的训练, 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可按照“句-段-篇”的顺序训练, 帮助学生掌握和积累, 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
3.积极尝试多种有效的评价和批改方式, 多赏识激励学生
新课标要求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评价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的原则, 既关注结果, 又关注过程。教师批改是写作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批改过程中, 教师的指导作用在于肯定学生的成绩, 指出错误, 给学生以恰当地评价。但对学生作文评价不应仅仅由教师来实施, 还可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通过采取互批互改的形式, 让学生参与评改。让学生学会取长补短。也可适当采取面批的形式, 针对语言错误较多的学生, 边批改, 边解释, 面对面地把问题讲清, 说透。另外, 还可以采用部分批改发, 将学生的作文全部收起来, 分类收集学生写作中的典型错误, 增强讲评中的针对性。
作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我们除了要具备专业教学知识和能力之外,还要具有敏锐的觉察力,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及时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从而促进高中政治教学的发展。下面笔者就从对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培养,以及生活化教学的开展等方面进行反思,分析当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关问题提出解决之策。
一、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1 在兴趣培养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高中政治课堂上,学生往往无法集中注意力,这是因为学生缺乏对高中思想政治的学习兴趣。笔者在实际教学中通过与学生交流了解到了学生的真实想法:一些学生认为,政治是文科,平时不用学,只需在考试之前背一背就可以了;一些学生认为,政治课堂很无聊,教师不停地讲,根本记不住;一些学生认为,自己不准备参政,因此可以不用学政治;一些学生认为,高中学习时间紧、任务重,而其他学科更重要,只能放弃政治。
2 解决方法。
通过分析学生的观点可以发现,有些学生并没有理解政治学习的真正意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对政治的学习兴趣。对此,教师可以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开展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开展介绍世界各国文化的活动。这样一来,学生就能亲身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调动学习积极性,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
二、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1 在能力培养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仅仅向学生传授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不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 解决方法。
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笔者遵循放手原则,让学生自行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教学“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学生有序分工、配合协作,完成教学设计,并派出代表上讲台讲课。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整理资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三、注重生活化教学的开展
1 在生活化教学开展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学生普遍认为思想政治知识脱离现实,无法应用于现实生活。这是因为我们以前所采用的课堂教学方式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不够紧密。这就是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之一。
2 解决方法。
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高中政治教学要在生活的基础上开展。因此,教师要将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促进生活化教学的开展。对此,笔者在教学中将社会热点问题作为教学案例引入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探讨,让学生深切感受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例如,在教学“多彩的消费”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利用“光盘行动”的号召,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这样就能使学生充分理解教学内容,认识到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对新课改的一些反思】推荐阅读:
对新课改的认识10-06
对新课改的感悟10-23
对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现状的思考论文12-18
《多一些宽容》教学反思07-20
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反思05-29
新课改的体会和反思07-25
高中数学课改的体会与反思07-08
对语文新课改的几点反思精品教学反思07-22
新课改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反思07-27
新课改下的高二地理优秀教学反思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