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研修班意见反馈(精选6篇)
1.小组气氛不够,希望有主持人带动。课前课后都要报告分数。2.上课时间不够严谨
3.上台分享经验过多提及以前所在企业导致员工不满
4.课程时间安排过紧,延长时间。安排助教分配各组进行辅导和参与活动 5.互联网客户关系维护很满意
6.环境空气不够流通,有点热。主要是地方太小。住宿环境不满意。7.培训内容劲量接地气,可以回到店里马上实施的。如客户分类,维护 8.现场主持流程应更精密。
9.桌牌姓名应该标注公司和地区。(可以按地方分组)10.介绍参加人数或单位
11.小组可以每天重新分组,以利于交流。老师对于学习提问回答要明确 12.学员就餐问题要解决。
13.行业结合要密切多些细化解决方案。14.课程内容需要多谢实际应用。
15.能有接送更好。接待方面有待改善。16.讲师达不到业内的标准
17.讨论时间太短,互联网感兴趣大 18.烟民位置(可分为吸烟区与无烟区)19.可以做个全程MV。(可以做个视频文件,让学员留下邮箱传送过去)20.多加些商务会所内容
21.笔记本要带给每个学员去做笔记。22.加大追踪力度。看课程影响和效应
23.工作人员衣服不适当,衣服看起来脏,不精神。培训人员衣服也应规定。24.给参会者实际分享经营情况的时间,不单一看教材。25.主讲老师讲完可以总结一下这节的内容
26.在培训之前提前征集学员的问题,发送老师,做些准备
27.可以在以后培训结束组织各期的学员分享讨论,跟具体的实施运营。28.可以把学员的问题写在白板上,统一解答交流。29.可以把授课内容做成教材或者课件。(可以发放可以售卖)
30.可不可以也在其他省份开课,北京有点远(针对这个可以每次换一个地方,根据学员报名的具体位置人数确定开课省份)
31.建议讲如何落地细化的讲解。细化细化再细化。
本文从公开的网站上收集了全国22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对高中招生工作的规范性文件———《2013年中考招生工作实施意见》 (部分地区文件名略有不同, 若省一级文件缺失, 则以省会城市替代) 。剔除政策文本中有关考试的内容, 对高中招生部分进行编码分析。从招生对象、招生录取批次与特殊学生录取、录取计分方式三个方面, 考量政策对教育公平的回应, 并分析招考分离的趋势下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方向。
(备注:括号内为各省市的简称。其中, 一半的西部省份都没有公开省级层面的中考政策。这对于本文从省域层面分析政策可能产生一定影响。)
一、招生对象的限制性与倾斜性:对机会均等的 回应
中考是一项地方性考试, 各省市规定招生对象为具有当地户口的应届毕业生。受此规定限制的主要是两类群体:往届生和非当地户籍的毕业生。在城镇化过程中, 非当地户籍毕业生限定的主要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所以, 很多地区在招生对象上对于往届生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做出了特别规定。
1.以考试资格规定抵制应试教育:对往届生的限制
往届生是单次选拔考试下催生的特定学生群体, 他们复读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在一年一次的中考中获得更高的分数, 复读过程完全是应试教育。为了抵制应试教育的影响, 高中招生对往届生进行了限制, 主要通过限制报考学校和分数调控两种手段。
限制报考学校是一种较为严苛的限制方式, 仅有4个省市做出了相关规定, 主要是限制重点高中的报考。分数调控政策是对往届生相对宽松的限制。如北京市规定, 往届考生按每科减1分后进行录取。
在单次考试的背景下, 考分与预期不符的学生除了复读之外, 还有其他的政策路径可以选择进入如愿高中, 如择校生政策。在招考分离, 并且一年多次考试的背景下, 此项政策规定将成为历史。
2.给予更多的平等机会: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政策开放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是城镇化背景下由于户籍制度限制产生的特殊群体。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推算, 目前我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人数近1500万[4], 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成为尖锐的社会问题。如不解决其在流入地的教育问题, 他们只能在原籍接受教育, 产生所谓的“留守儿童”问题。为了随迁子女的健康发展, 体现教育公平, 异地中考和异地高考的呼声不断出现。2013年, 42%的省市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异地中考作出了规定, 这些地区对随迁子女的招生限制分为三类。
首先是省际限定。开放异地中考的地区除北京、安徽未做明确说明外, 都规定考生须具有本省学籍。与中考直接联系的上层制度是高考, 目前高考仍然是按省进行的, 所以异地中考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意义不大。
其次是在当地居住的年限。政策中主要强调居住方面的证件或证明齐全。如海南省规定, 考生父母亲至少有一方为在海南省常住人员, 须提供本省公安部门出具的其法定监护人的居住证件。在当地居住年限的规定限制了流动的不确定性, 减轻了教育管理的压力。
第三类是对可报考学校的限制。有省市规定只可以报考中等职业学校, 如北京;有省市限定报考的高中只能为第一批录取未完成招生计划的学校, 如四川成都;更为开放的地区把报考学校与居住年限结合, 居住时间越长报考学校范围越宽泛, 如黑龙江哈尔滨。对报考学校的限制是防止不确定的、流动性强的教育人口冲击本地教育人口的受教育机会。
城乡二元格局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是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物。我国城乡之间教育机会分配的基础本身就是不公平的, 采用机会均等的分配政策无疑是传递了本来的不公平。所谓的公平并不是消除一切不平等, 而只是消除那些使某些人受损的不平等[5]。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继续接受高中教育应当是其基本受教育权利。但这种自由权利受到一定制约。每个人都拥有最广泛的平等基本自由, 且相容于他人所拥有的相似的自由体系。[6]享受权利应当以不侵犯别人的自由权利为前提。在我国教育资源不均衡的条件下, 大量具有流动性的人口涌入或离开给流入地和流出地的教育造成更多的不可预见性, 引发教育资源的缺乏或闲置。所以, 即使半数以上省份限制异地中考并不能说是不合理的, 却不能说是公平的。有学者指出户籍制度的“门槛”是异地中考的主要障碍[7]。但如果不放开户籍限制而单独放开异地中考, 以教育变革带动社会变革, 也是一条可行之策。短期内, 开放和限制异地中考仍然会是两条发展路径。
二、招生录取批次与特殊学生录取:对程序公平 的回应
高中招生中最敏感、最受关注的环节就是录取, 也是最容易产生寻租和腐败现象的环节, 但其过程越来越趋于公开和透明。由于我国高中学校是分级分等的, 为了保证考生在录取过程中的公平, 各地政策划分了不同类别学校的录取顺序。这些顺序映射出诸多教育问题。
1.精英选拔式的固定录取批次
各地高中招生录取总体分为五个批次, 顺序为: (1) 提前批, 主要包括三类, 一是部分高中 (尤其是优质高中) 的名额直接分配到初中;二是免试直升与破格录取;三是特长生。 (2) 省级重点高中统招生与择校生。 (3) 市级重点高中统招生、择校生。 (4) 一般普通高中统招生与择校生。 (5) 民办高中、高职、中职 (师) 招生。个别地区对师范学校的招生批次安排在第一、第二批或第三批。
从上述录取顺序我们不难看出, 高中招生依然按照选拔式的理念进行, 录取顺序决定了精英教育的体系。普通高中在中等教育中占据了绝对有利的地位。普通高中首先挑选了最优秀的学生, 并且不同层次的学校拥有不同层次的生源。这种规定无疑对家长和社会的精英教育理念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考生和家长把上重点高中作为最高目标。
精英选拔式的录取方式也禁锢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招生录取顺序决定了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无法实质性提高, 职业学校招收到的学生只能是所谓的“差生”, 即使国家大力倡导职业教育的发展, 受招生录取制度的制约, 职业教育不会产生更强的吸引力。与多年前把中等师范学校录取放在第一批不同, 现今的绝大部分省市都把中师列在录取的最后。这种录取顺序是近年来教师素质下滑不容置疑的原因之一。
总的来看, 步骤固定的录取方式给考生划定了不同的等级, 给学校划定了固定的生源。学生没有选择权, 学校没有自主权, 学校和教育很难富有更多的活力。实现教育均衡, 招生录取的顺序是改革的重点。打破固定的录取顺序, 逐步给予学校更多的自主权, 是促进教育活力, 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
2.促进初中校均衡的分配生
精英选拔式的录取方式不仅损害了普通高中之外其他类型学校的发展, 并且导致下一层级学校的不均衡。义务教育阶段的划片招生, 保证生源相对均衡, 但家长们为了子女能上一个等级高的高中, 择校热依然不减。同时, 学校之间特别是城乡学校之间发展不均衡, 导致很多薄弱学校的优秀学生没有机会进入重点高中。为此, 《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和进一步完善中考改革的意见》 (教基〔2008〕6号) 提出“将优质高中名额中的大部分均衡分配到普通初中。”这类名额分配的学生一般被称为“分配生”。2013年, 74%的省市对分配生进行了规定。
就分配生的入围资格看, 一般要求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或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没有不合格, 且至少两门以上优秀。入围门槛不算太高。此外, 部分地区也有一些其他的限制, 如天津要求学生有当地的正式户籍, 学生在学籍所在校就读, 且初中不择校。就分配生的录取资格看, 部分地区对分配生的中考成绩设有最低分数线, 如河北石家庄的分配生录取线为该所高中统招线下降50分。
分配生占招生人数的比例问题是分配生政策的核心, 比例越高其促进初中校均衡发展的力度越大。很多县级市把已经把指标100%分配到初中校, 如山东招远和河北衡水。本次政策文本中涉及省市比例从80%到15%不等, 见表2。
总体来看, 分配生占总体招生人数比例在东部地区比较高, 西部省份相对较低。在保证高中精英教育的背景下, 分配生的比例应不断提高以促进初中校的均衡发展。但分配生名额如何分配到初中校是能否促进初中校均衡发展的重要杠杆。各地一般按照各初中学校应届毕业生规模的相应比例分配, 对于那些办学规模小、办学水平高的学校显得不够公平。陕西、新疆明确指出对薄弱初中要予以照顾。有些地区出台导向性政策, 强调指标倾斜性分配给高中录取率高的学校或者课程改革先进校, 如山东济南。这种倾斜式的分配方式在今后可能会成为一种重要政策趋势。
3.狭隘定义的特长生
特长生的录取排在统招生录取之前, 具有更大的政策便利, 也体现了对于真正具有先天禀赋学生的重视, 体现了教育公平。但实际上, 在政策执行中“特长生”被窄化为“竞赛获奖生”。多个地区规定:特长生通常意义上是指在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辩论、表演、实验、文学创作、工艺制作、电脑制作等方面有特长的学生③。
多项研究表明大部分特长生进入高中、考入大学后选择的是非特长的专业, 以体育生为例, 55.8% 的人选择文史类专业, 21.7%的人选择理工类, 其他专业为22.5%, [8]特长生好像已经不是为该方向做人才储备, 而仅仅是学生进入重点学校的捷径。家长们热衷于让孩子参加特长生招考的重要原因是其成绩要求往往比其他学生更为宽松。如海南体育特长生升学考试成绩的最低控制分数线为该校统招生最低 录取分数线的30%, 艺术特长生为50%。可见, 特长生“没文化”的现象与政策规定不无相关。为了使特长生的录取更加合理, 各地对特长生招生名额进行了限制, 比例在3%-10%不等。这一比例与人群中一般5%为天才学生 (Gifted Students) [9]的比例一致, 是比较合理的。
总的来看, 给予考生和家长更多的选择空间是打破僵化和窄化的特长生制度的发展之路。
4.“高价”的择校生
在统招生中有一类特殊学生, 称为“择校生”。高中不是义务教育, 择校体现了学生的自由选择权, 但是各地文件中所提到的“择校生”实际上是俗称的“高价生”, “分数不够钱来凑”。择校生给高中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并且给一些在考试中发挥失常的学生更多的升学机会。但公立学校招收“择校生”总有“乱收费”之嫌。因此,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工作的通知》中规定:“择校生的招收必须限人数、限分数、限钱数, 并且比例不得超过招生计划的20%。”
“限人数”是最容易规定的, 将近三分之一省市限定择校生数在招生人数的10%~20%以内。其次是“限分数”, 如甘肃兰州要求择校生的录取分数不得低于统招生分数线20分。最难规定的就是“限钱数”。31个省、市中仅南京市限定择校费, 规定每生择校费最高不超过3万元, 并不再收取高中三年的学费。
“择校”是教育更加自由和民主的一种表现, 在将来, 择校现象也不会消亡, 但公立学校内部以何种形式择校却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三、特殊学生的加分政策:隐含的不公平
为了更好地体现公平, 除了对所有考生以平等的评分规则之外, 对于一些有特殊禀赋或者弱势群体或者特定人群在政策上需要给予倾斜。各地在招生政策中规定了可以加分的群体。
为了保证加分的合理性和公平性, 各地将加分对象限定为应届毕业生, 且符合多项加分条件的考生只能选择加分最高的一项, 加分不可累加。各省市的加分幅度各有高低。加分力度最大的是山西省、河南省, 符合条件的考生最高可按批次录取分数线分值的10%降分录取。在百分制计分的情况下, 对考生而言这是非常可观和有吸引力的分数。
有三类应届初中毕业生在各省市都可获得加分: (1) 少数民族学生; (2) 归侨、华侨、台胞子女; (3) 符合规定的军人及人民警察子女, 如因公牺牲、荣立军功。除此以外, 各地还有一些特殊的加分对象, 见表3。
综合来看, 中考加分可分为两类: (1) 对弱势群体的补偿性加分。这类加分一般是针对处于与主流文化相对不利地位的少数民族学生, 在东北三省对小语种考生也有加分; (2) 对特殊才能群体的鼓励性加分。这类加分有些是考生自身的优异表现, 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另一类考生是父母有优异表现, 如高层次人才子女, 农村独生子女。值得关注的是内蒙古呼和浩特对从事环卫工作10年以上职工的子女可享受加分, 这是唯一照顾艰苦岗位员工子女的规定。除了考生本身的禀赋之外, 考生父母有了优异的表现, 考生也可以得到分数评价上的倾斜和鼓励, 可以看出, 在我国, 考试升学是备受重视的社会制度, 并且已经成为调节社会关系的重要杠杆。如父母是否为军人、是否为华侨归侨此类规定突出了考生的社会禀赋, 而教育制度的安排能够使得人们所取得的学业成就以及社会利益的差异只有在源于人们的选择和努力而非其禀赋 (包括自然禀赋和社会禀赋) 的条件下才是公平的, [10]可见这类规定对于多数考生的教育机会而言显然是不公平的。
四、普通高中招生公平的未来指向
1.指向教育活力
从招生政策的梳理中可以看出, 政策的规定是细致入微的, 考生听命于区域的统一分配, 学校被简单地排队, 学生被简单地排队, 两者进行了简单的匹配, 学校没有自主招生的余地。对于学校而言, 生源是受制于制度规定的, 是相对固化的, 学校失去了办学的活力。对于教育机会而言, 学生需要更多的选择权, 教育需要更多的活力, 所以未来普通高中的招生需要更少的僵化制度规定, 更多的灵活操作空间, 给予学校更多的招生自主权。
2.指向教育均衡
探讨教育活力的问题, 不得不面对的是现存的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现有的制度传递各级教育的不均衡, 强化了各类教育之间的不均衡。将优质高中的招生名额分配给初中校是一种打破初中校不均衡的手段, 但仍然在高中层面上强化了优质高中的优质生源, 高中之间的均衡发展难以实现。固定的录取批次强化了普通高中在中等教育中的地位, 职业高中学生源被硬性剥夺。未来的普通高中招生首先要解决高中阶段学校的均衡问题, 还要解决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均衡问题, 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初中学校的均衡问题迎刃而解。
3.指向个性发展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发展。这种发展是学生的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也是根据学生个体化特征的个性发展。让每个人成为自由的独立个体是教育的重要目标, 在中考招生中也从未忽视过这个问题, 并且给特殊禀赋的学生留出了特长生和加分两条通路, 但是更多的学生被整齐划一的录取形式所规定, 特长被淹没。通过给予高中学校更多的招生自主权, 给予考生更多的考试形式和机会, 是促进学生全面和个性发展的重要路径。
参考文献
[1]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567/201308/156490.html
[2]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567/201309/156874.html
[3]区域划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http://www.stats.gov.cn/tjzs/t20110613_402731597.htm
[4]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onsgep.moe.edu.cn/edoas2/website7/level2list4.jsp?infoId=1335255129920252&firstId=1335248530248144
[5]威尔·金里卡著.刘莘译.当代政治哲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4:103.
[6]罗尔斯著.何怀宏等译.正义论 (修订版)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60.
[7]吴霓.农民工随迁子女异地中考政策研究[J].教育研究, 2011, (11) :9.
[8]王玲, 余清风.陕西省部分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文化学习现状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0, (8) :89.
[9]张英伯, 李建华.英才教育之忧——英才教育的国际比较与数学课程[J].数学教育, 2008, (6) :2.
1.含义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56条第2款有明确规定:“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虽没有独立的请求权,但案件的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可以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其参加诉讼。”由此可见,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是指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虽然没有独立的请求权,但案件的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从而参加诉讼,以维护自己利益的人。
无独立是相对于独立而言的,两者都是实体权利有无请求权的问题,这种请求权的成立,不受原、被告请求实现为前提,他既不取决于原告的胜诉,也不依赖于被告的胜诉,无论哪一方的胜诉,都将侵害他的实体权利,这个案外人是“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无独立”则要求对于原、被告无论哪一方的胜诉或者败诉,无独立请求权人均不能对他们之间的争议诉讼标的做出请求,不能以原告的身份提出诉讼请求。尽管立法上对于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相关规定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是民事诉讼第三人参加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使得民事诉讼第三人制度在体系上得以完善,在理论上充实。
2.诉讼地位
对于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所处的诉讼地位我国法学理论界和实务界的认识分歧较大。主要有如下观点:①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是具有独立诉讼地位的一种诉讼参与人,不是当事人;②当事人除了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和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之外,还包括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③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加诉讼,承担实体义务的,处于当事人地位,不承担实体义务的,实际上是协助一方当事人进行诉讼,不能将其视为当事人,也不享有当事人诉讼的权利不承担当事人的义务。而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给持各种观点的人提供了一点立法依据,一方面把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放在当事人一节中加以规定,似乎把无独立请求权人当做当事人的一种;另一方面又规定:“人民法院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第三人,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义务。”很显然在此又把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与当事人区别开来。[1]
如不将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作为当事人,则他和本诉的当事人发生的法律关系,不是诉的对象,不是请求的对象,因而就不能成为审判的对象,所以就不能发生责任承担的问题。[2]在没有当事人地位的情况下做出的对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责任承担的判决,笔者认为这对于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来说是不公平的,进而也无从谈起诉讼经济减少诉累的情况,那么司法的公正,法的价值便落空了,所以不把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作为当事人是不合诉讼理论的。由此可以看出,对于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诉讼地位,无论是立法上还是司法实务中都处在矛盾尴尬当中,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诉讼地位能否得到确切肯定的答案,这对于我国的立法工作和司法审判工作来说无疑是一种考验,同时也是对司法公正和法的价值的落实是一种拷问。因而,明晰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诉讼地位显得尤为重要。
二、立法意见
1.从理论上对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做出重新划分
面对我国对于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诉讼地位的不明确和不完善,现今一些学者对该问题也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和意见。有的学者认为将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分为引入的第三方被告和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3]也有学者认为应将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分为准独立第三人和辅助的参加人。针对我国目前地方保护主义盛行,法院大多依职权追加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有的当事人乐意追加,且追加的目的在于要求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笔者认为,可以考虑把现行的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分解为以下两类:第一、可视为被告第三人;第二、辅助性第三人。对于可视为被告第三人,可直接赋予其当事人的诉讼地位,这样一来让其有一个明确的诉讼地位,更有利于案件的顺利审理,也能防止地方保护主义对审判工作的影响。而对于辅助型第三人,其在诉讼中不具有当事人的诉讼地位,不具有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因而任何情况下都不应当被判决承担义务,当然也更不可能被判决享受权利,其在整个审判过程中的作用在于辅助一方当事人,帮助该当事人在诉讼中获胜,以维护自己的利益,这才是名副其实的“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
做出这样的划分一方面使得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诉讼地位的以明确,使得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对于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诉讼地位不致再发生混乱和分歧,另一方面也弥补了立法上的不足,同时也真正的坚持了诉讼经济原则,保证了司法公正。当然,这一切还尚需通过立法来得以实现。
2.加强和完善对于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诉讼地位的立法,从立法上进一明确其诉讼地位
我国立法本着“宜粗不宜细”的原则,这原本是为增加法律的可操作性,但是笼统过粗的立法理念带来的必将是法律实施操作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而,有必要在立法上进一步将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诉讼地位进行细化。
三、结语
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设立了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是承袭了大陆法系民事诉讼立法的传统,但我国立法本着“宜粗不宜细”的原则,使得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在诉讼当中的具体权利的行使处于悬空状态,这样一方面不利于审判工作的有效进行,另外也使得第三人处于一种很尴尬的地位。因此立法有必要对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法律地位予以明确。通过对于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的重新审视使得我们更深的体会到立法的不完善和实践中对于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的滥用对司法权威及对于第三人诉讼地位所造成的尴尬局面,以牺牲公正换取经济和效率的做法是得不偿失的。笔者撰写此文以期望能使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诉讼地位得以明确,呼吁对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进行重构,切实的加强对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合法权益的保护,遏制地方保护主义。以实现诉讼权利与实体权利的平衡,实现司法的公正和统一。
参考文献:
[1]梁炳阳.简论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权利保护[J].《中国政法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
[2]包万平.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若干问题探究[M].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3]肖建华主编.论我国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的重构[J].政法论坛,2000年第1期
各县(区)委、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市委各委办,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关于支持返乡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已经市委常委会五届32 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宿迁市委办公室
宿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 年 8 月
日关于支持返乡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
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区的实施意见》,大力推进“生态富民”工程,积极鼓励和支持返乡就业创业,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认真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苏北发展座谈会和市第五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围绕生态富民,支持返乡就业创业,形成主体更加活跃、政策更加务实、平台更加多元、服务更加精准的返乡就业创业环境。
(二)工作目标。“十三五”期间,每年吸引返乡就业 8 万人、返乡创业 1 万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4 万人次、创业培训0.5 万人次;建成省级以上返乡创业园不少于 1 个、市级返乡创业园不少于 2 个;建成乡镇(街道)网络创业孵化示范中心不少于 10 个、村(居)网络创业示范点不少于 50 个;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平台标准化建设全面达到省标以上。
(三)支持对象。主要包括外出务工人员、应届高校毕业生以及当年退役士兵。外出务工人员需提供异地缴纳社会保险费转入手续;应届高校毕业生需提供毕业证;当年退役士兵需提供义务兵退出现役证。
二、鼓励返乡就业 (四)促进“家门口就业”。大力实施“家门口就业”工程,积极发展接地气、易参与、长受益的“三来一加”项目,扶持项目做大做强,增强吸纳就业能力,支持返乡人员“家门口就业”。凡持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返乡人员到“三来一加”项目就业的,实行按年补贴,补贴期限不超过三年。就业满一年且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的按中级工 1500 元、高级工 2000 元、技师 2500元、高级技师 3000 元标准给予补贴,就业满两年和三年的,分别在上年补贴金额基础上上浮 20%。不足一年不予补贴。(责任部门: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委农工办)
(五)实施免费职业培训。支持有就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返乡人员享受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有创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返乡人员享受免费的创业培训,创业培训范围包括 SYB 创业培训、网络创业培训和创业模拟实训。参培人员取得合格证书后,由培训机构按规定申请职业培训补贴。(责任部门:市人社局、市财政局)
(六)培育中介服务机构。扶持本地社会职业中介机构做大做强,积极吸引外地社会职业中介机构入驻我市,搭建促进返乡人员就业服务平台。中介机构向本地企业输送返乡人员,稳定就业满 1 年且签订劳动合同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照每人 1000元标准给予奖励。(责任部门:市人社局、市财政局)
三、促进返乡创业 (七)发放创业“购房券”。参照《宿迁市人才“购房券”管理和使用暂行办法》,对返乡创办企业且有固定场所、正常经营、销售稳定的返乡人员给予 5-20 万元“购房券”补贴。根据其带动就业且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和缴纳社会保险的人数给予补贴,带动就业 10-29 人给予 5 万元,带动就业 30-49 人给予10 万元,带动就业 50-99 人给予 15 万元,带动就业 100 人及以上给予 20 万元。采取“先购房后补贴”方式,每年对带动就业情况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按 4:3:3 比例分三年补贴。(责任部门: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住建局)
(八)鼓励电商创业。积极引导外出人员、知识型人才、退伍军人、乡村能人等“四大主体”投身电商创业大潮。在市区范围内对返乡人员创办的企业,网络销售额首次达到 5000 万元的,给予奖励 20 万元,并授予“宿迁市电子商务领军企业”称号;超过 5000 万元以上部分,每增加 300 万元奖励 1 万元,单个企业累计奖励上限 30 万元。获批“市级电子商务示范乡镇”的乡镇和“省级农村电子商务示范村”的村居,给予 10 万元奖励,用于完善示范乡镇和示范村的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和服务环境。(责任部门:市商务局、市创业办、市财政局)
(九)支持绿色创业。以“田园乡村”建设为抓手,开发一批休闲观光、乡村旅游等产业项目,按照“五小创业”要求,兴办一批小工厂、开设一批小网店、创办一批小物流、发展一批小服务、领办一批小农场,促进传统农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对返乡人员创办的家庭农场,符合条件的可申报省级家庭农场项目扶持,获批后将给予最高不超过 10 万元项目资金补助。对返乡人员创办的农民合作社,符合条件的可以申请省级农民合作社项目,获评后按规定给予项目扶持。(责任部门:市农委、市委农工办、市财政局)
(十)扩大创业贷款支持。市区和县级创业担保资金总额至2018 年分别达到 3000 万元和 1000 万元,资金管理单位要与合作银行约定,使创业担保贷款期限最长可达 3 年。对于创业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支持的返乡创业项目按规定据实予以贴息。鼓励金融机构对于信用良好、贷款额度低于 10 万元的返乡创业者经综合评估后可取消反担保。按规定落实“金种子”网络创业贷、电商贷、“小微创业贷”、“苏微贷”等政策措施,向返乡创业人员提供多样化、可选择的创业融资支持。(责任部门:市金融办、市财政局、市创业办、市人社局、市经信委)
(十一)打造创业平台。把握国家返乡创业试点地区机遇,用好国家返乡创业试点地区政策,根据市域“4+4”、县域“2+1”产业体系定位,积极搭建创业创新平台,打造省级以上返乡创业载体项目。重点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物流等资源整合,完善咨询、融资、文化、休闲、商贸等服务功能,发挥试点地区示范引领作用。对获评省级创业示范基地的返乡创业园最高给予 100 万元补助,对获评市级创业(示范)基地、创业孵化基地的返乡创业园给予 10-50 万元补助。(责任部门: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人社局)
(十二)选树创业典型。全市每年评选返乡创业优秀项目50 个,每个项目给予 2-5 万元奖励,评选返乡创业先进个人 50个,每人给予 1-3 万元奖励。要利用电视、报刊、网络、微信、微博等各种媒体宣传优秀创业典型事迹,发挥创业典型示范带动作用。(责任部门:市人社局、市创业办、市财政局)
四、优化公共服务 (十三)提升服务能力。重点做好返乡人员创业的项目推介、平台建设、技术引导、资金扶持、政策帮办、法律援助“六项服务”。制定政府购买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目录,科学合理确定购买项目和绩效标准,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加强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平台标准化建设,在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平台设立专门的返乡就业创业服务窗口,为返乡人员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责任门:市人社局、市财政局)
(十四)加强“一网两库”建设。加快推进统一、高效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建设以“191”创业就业服务网为核心,融合市场招聘、市场微信、自助求职终端、APP 手机掌上就业、企业微场景“六位一体” 的网上服务平台。完善人力资源信息库和岗位需求信息库,实行动态更新管理。加强与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合作,建立定期统计分析机制,精准研判返乡就业创业状况。(责任部门:市人社局、市财政局)
五、保障措施 (十五)强化组织领导。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返乡就业创业工作,依托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人社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协调机制,明确任务分工,细化配套措施,强化工作推进,确保返乡就业创业各项扶持措施落到实处。
(十六)保障资金投入。各地、各部门要抓住宿迁作为“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试点市、国家返乡创业试点地区等机遇,从资金、项目、政策等方面积极对上争取。按照属地负责原则,各地统筹合理安排相关资金,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健全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将市、县(区)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机构和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十七)加强督查推进。各地、各部门要细化目标,分解任务,全力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将支持返乡就业创业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重点督查事项,由市委市政府督查室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开展督查、通报,绩效考核。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国发〔2016〕36 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粤府〔2016〕129 号)精神,完善我市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切实维护困境儿童的合法权益,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总体目标。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落实各县(市、区)政府属地职责,强化家庭履行抚养义务和监护职责的意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儿童保护等政策措施,分类施策,精准帮扶,为困境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到 2020 年,全市困境儿童基本生活、医疗、教育等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困境儿童监护制度更加完善,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全社会关爱保护儿童的意识普遍增强,困境儿童成长环境更为改善、安全更有保障。
(二)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家庭尽责。落实政府责任,完善儿童权益保障政策法规,制定配套措施,健全工作机制,整合各方资
-2-源,形成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合力。强化家庭是抚养、教育、保护儿童第一责任主体的意识,大力支持家庭提高抚养监护能力,形成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
2.分类保障,关爱并重。以困境儿童的权利实现为核心,针对困境儿童生活、教育、医疗、康复、服务、监护和安全保护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制定分类保障政策。在保障困境儿童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要加大关爱保护力度,为困境儿童提供更多的精神关爱,促使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3.部门协作,基层履职。构筑纵向联动、横向协作的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网络,形成牵头部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的权责一致、规范有序、相互协调、运行高效的协调联动推进机制。坚持基层作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重心和服务主体,落实基层政府和村(居)委会工作职责,确保困境儿童保障政策落地做实和困境儿童服务工作做深做细。4..社会参与,专业服务。激发社会活力,支持培育发展相关社会组织,鼓励专业社工力量运用专业社工理念、方法为困境儿童提供专业服务,引导广大企业和志愿服务力量参与困境儿童保障服务工作,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困境儿童的良好氛围。
二、保障范围 困境儿童是指由于儿童自身和家庭原因而陷入基本生存、发展和安全困境,需要政府和社会予以关心帮助的儿童。主要包括孤儿、自身困境儿童、家庭困境儿童、安全困境儿童和临时困境儿童五类。
-3-(一)孤儿。是指失去生父母或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成年人。
(二)自身困境儿童。是指因自身残疾、疾病等原因导致康复、照料、护理和社会融入等困难的儿童。
(三)家庭 困境儿童。是指因家庭贫困导致生活、就医、就学等困难的儿童,以及父母双方不能履行抚养义务的儿童,包括父母双方弃养、重病或重残、在押服刑(含强制隔离戒毒,下同);父母一方弃养,另一方重病、重残或在押服刑;父母一方在押服刑,另一方重病或重残等。
(四)安全困境儿童。是指因家庭监护缺失或监护不当遭受虐待、遗弃、意外伤害、不法侵害等导致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或侵害的儿童。
(五)临时困境儿童。是指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困难陷入困境的儿童。
三、实施分类保障 (一)落实基本生活保障。对于无法定抚养人儿童纳入孤儿保障范围,落实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确保基本生活费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孤儿年满 18 周岁仍在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和普通本科高校就读的可继续享受孤儿基本生活费;对于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法定抚养人无抚养能力的未满 16 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依法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未满 16周岁的未成年人同时符合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条件和孤儿认定条件的,应当纳入孤儿基本生活保障范围内,不再认定为
-4-特困人员;对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参照社会散居孤儿保障标准全额发放基本生活费;为符合条件的困境儿童落实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建立两项补贴标准增长机制。对临时困境儿童按规定实施临时救助时要适当提高救助水平。父母不能履行抚养义务的儿童以个人为单位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并按低保标准全额享受低保。加强政策衔接,按照不叠加、就高不就低享受基本生活保障政策的原则,统筹做好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
(二)完善 医疗 保障。采取全额补贴办法,资助孤儿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孤儿的医疗救助按照特困人员医疗救助政策执行。将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和低收入家庭儿童、特困供养儿童纳入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对其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全额补贴;对于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和低收入家庭儿童、特困供养儿童以及因病致贫家庭重病儿童等人员按规定给予医疗救助,同时逐步提高对重病、重残儿童的救助支付比例。对于符合条件的困境儿童,下调大病保险起付标准,提高报销比例,不设年度最高支付限额。按有关规定将残疾儿童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鼓励引导慈善力量开展针对困境儿童的慈善医疗救助项目,提供医疗、康复等服务。民政、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计生、保险监管等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加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慈善救助和商业保险等的有效衔接,进一步完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作机制,形成困境儿童医疗保障合力。
-5-(三)
强化教育保障。继续实施对全市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和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补助生活费的“两免一补”政策。资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对义务教育阶段、普通高中或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贫困户学生给予生活费补助。落实残疾学生 12 年免费教育。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取得办园许可的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和有条件的儿童福利机构增设附属幼儿园或幼教班(部),开展学前教育。将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各级政府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畴,完善和落实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就学和在流入地参加升学考试政策,为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完善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机制,确保困境儿童入学和不失学,依法完成义务教育。
(四)落实监护责任。对于失去父母、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满 18 周岁儿童,纳入孤儿安置渠道,按照有利于孤儿健康成长的原则采取亲属抚养、机构养育、家庭寄养和依法收养方式妥善安置。对于父母没有监护能力且按照法律法规由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的儿童和人民法院指定由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的儿童,以及查找不到生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打拐解救儿童由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对于儿童生父母或收养关系已成立的养父母不履行监护职责且经公安机关教育仍不悔改的,由公安机关将儿童护送至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救助保护机构进行临时监护,并依法追究生父母、养父母法律责任。对于决定执行行政拘留
-6-的被处罚人或采取刑事拘留等限制人身自由刑事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应当询问其是否未成年子女唯一监护人并是否需要委托亲属、其他成年人或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救助保护机构临时监护,并协助其联系有关人员或民政部门予以安排。对行政拘留或限制人身自由刑事强制措施开始执行但公安机关仍未能协助落实亲属、其他成年人监护的,公安机关及时联系民政部门安排临时监护。对于服刑人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缺少监护人的未成年子女,决定机关或执行机关(或代执行机关)应当为其委托亲属、其他成年人或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救助保护机构提供监护帮助。对于依法收养儿童,民政部门要完善和强化监护人抚养监护能力评估制度,落实妥善抚养监护要求。公安部门应充分利用户籍管理信息系统,及时查找流浪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信息,严厉打击操纵、胁迫、诱骗和利用残疾儿童或未成年人敛财以及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五)加强残疾儿童福利服务。加强 0-6 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作,加快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服务网络和服务体系。逐步提高视力、听力、言语、智力、肢体残疾和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救助补贴标准。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特困供养残疾儿童给予包括日常生活、住院期间的必要照料等基本服务。继续实施“广东省出生缺陷综合防控项目”,为本市新生儿疾病筛查服务提供补助。将社会散居残疾孤儿纳入“明天计划”对象范围,参照福利机构内儿
-7-童的救治政策和做法,实施医疗康复。纳入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的残疾人康复等服务要优先保障残疾儿童需求。
(六)加强流浪儿童救助保护。要切实做好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工作,民政、公安、住建管理、卫计等部门要建立健全联动工作机制,协同配合开展更加积极主动的救助保护,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救助。公安机关发现流浪儿童,应当护送到救助保护机构接受救助,其中由成年人携带流浪乞讨的,应当进行调查、甄别;民政部门要积极开展主动救助,引导护送流浪儿童到救助保护机构接受救助;住建管理部门发现流浪儿童,应当告知并协助公安或民政部门将其护送到救助保护机构接受救助。卫计部门做好流浪儿童的及时救治工作。各级公安机关要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严厉打击暴力致残强迫乞讨和拐卖儿童违法犯罪行为,对来历不明的流浪乞讨和被强迫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儿童,要及时利用验血采集 DNA 等手段尽快查明真实身份并做好解救工作。要健全流浪儿童寻亲工作机制,帮助流浪儿童及时回归家庭,对经过 2 年以上仍查找不到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要按规定及时办理户口登记手续,并进行妥善安置。
四、建立健全困境儿童保障工作体系
(一)
完善基层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加快基层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三级工作网络。
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建立政府领导,民政部门、妇儿工委办公室牵头,教育、卫生计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
-8-部门和公安机关、残联组织信息共享、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统筹做好困境儿童保障政策落实和指导、协调、督查等工作。要参照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机制,建立面向城乡困境儿童包括强制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等在内的困境儿童安全保护机制。县(市、区)有关部门要与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村(居)委会做好相关工作衔接,及时监测、发现、处理困境儿童权益受侵害事件,采取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要依托市级或县级儿童福利机构、救助保护机构、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机构、残疾人服务机构、城乡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等,健全困境儿童服务网络,辐射城乡社区,发挥临时庇护、收留抚养、福利服务等功能。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切实承担困境儿童保障服务工作职责,指导村(居)委会做好困境儿童保障服务工作。建立翔实完备的困境儿童信息台账,一人一档案,登记造册,及时更新信息,为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参与困境儿童保障工作提供信息支持。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畅通与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门、妇儿工委办公室和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计生等部门以及公安机关、残联组织等的联系,并依托上述部门(组织)在乡镇(街道)的办事(派出)机构,及时办理困境儿童及其家庭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安全保护等事务。要依托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和服务窗口,及时受理、初审困境儿童及家庭有关保障政策的申请,协助做好申请批准和资金发放工作。
-9-村(居)民委员会要积极协助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开展困境儿童保障工作,要设立由村(居)民委员会委员、大学生村官担(兼)任的儿童福利督导员或儿童权利监察员,负责困境儿童保障政策宣传和日常工作,通过全面排查、定期走访及时掌握困境儿童家庭、监护、就学等基本情况,指导监督家庭依法履行抚养义务和监护职责,并通过村(居)民委员会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报告情况。村(居)民委员会对于发现的困境儿童及其家庭,属于家庭经济贫困、儿童自身残疾或重病等困难情形的,要告知或协助其申请相关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保障;属于家庭监护缺失或监护不当导致儿童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或侵害的,要落实强制报告责任;积极协助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民政部门、妇儿工委办公室和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计生等部门以及公安机关、残联组织开展困境儿童保障工作。
(二)加强部门协作联动。各级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协作联动,共同推进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各县(市、区)民政部门、妇儿工委办公室要发挥牵头作用,做好综合协调、指导督促等工作,会同公安、教育、卫生计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和残联组织,推动各部门共同做好困境儿童保障工作。民政、公安、教育、卫生计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建管理等社会救助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确保符合条件的困境儿童及其家庭及时得到有效帮扶。民政、公安、教育、卫生计生部门要督促和指导社会福利机构、救助保护机构、中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医疗
-10-卫生机构切实履行强制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等职责,保障困境儿童人身安全。
(三)加强机构建设。儿童福利机构、救助保护机构、社会儿童活动场所等是开展困境儿童保障服务工作的阵地和重要载体。各县(市、区)要统筹各方资源,进一步完善儿童福利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儿童部、救助保护机构场所的设施,增强服务能力,满足困境儿童监护照料需要。要加快县级儿童福利机构转型和能力建设,逐步拓展完善功能,辐射城乡社区,确保能够在本辖区内为困境儿童提供专业的替代照料、养育辅导、专业康复和矫治等福利服务。要统筹发挥城乡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学校、儿童福利院、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和工、青、妇、残联组织以及社会力量举办的儿童活动场所的作用,开辟儿童之家等儿童活动和服务场所,将困境儿童服务纳入社区公共服务体系,让困境儿童活动有场所,专业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有服务平台和阵地。
(四)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各级群团组织要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开展适合困境儿童特点和需求的关爱、帮扶、维权等服务,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工会、共青团、妇联要广泛动员广大职工、团员青年、妇女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依托职工之家、妇女之家、儿童之家、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等,加强对困境儿童及其家庭的教育指导和培训帮扶。残疾组织要依托残疾人服务设施加强残疾儿童康复训练、特殊教育等工作,加快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加强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建设和康
-11-复服务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培养,组织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提高康复保障水平和服务能力。
落实国家有关税费优惠政策,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方式,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举办困境儿童托养照料、康复训练等服务机构。大力发展困境儿童社会工作服务,积极培育组织专业社会工作力量,运用专业社会工作理念、方法和技巧,为困境儿童提供心理疏导、精神关爱、家庭教育指导、成长辅导、权益维护、资源链接、社会融入等专业服务。将困境儿童服务列入政府购买服务目录,鼓励支持社会组织积极参与。鼓励爱心家庭依据相关规定,为有需要的困境儿童提供家庭寄养、委托代养、爱心助养等服务,帮助困境儿童得到妥善照料和家庭亲情。积极倡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通过一对一帮扶、慈善捐赠、实施公益项目等多种方式,为困境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更多帮助。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是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责任主体。各县(市、区)要把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经济社会发展等规划。建立政府领导,民政部门、妇儿工委办公室牵头,教育、公安、司法、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计生等部门和残联、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参加的困境儿童保障工作机制,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统筹推进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队伍建设,配齐配强工作人员,确保事有人干、责有人负。
-12-(二)强化督查落实。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加强统筹协调,认真落实属地责任,加强对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督查。对机制不完善、措施不落实、执行不到位等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对因工作不力导致困境儿童救助不及时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相关单位及人员的责任,确保困境儿童保障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三)落实资金保障。各县(市、区)积极优化和调整支出结构,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政府投入、彩票公益金支持与社会力量参与相结合的资金保障机制。财政部门要为困境儿童在儿童福利机构、救助保护机构监护或临时监护期间产生的相关费用提供经费保障。
(四)加强宣传引导。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广泛开展儿童权益保障法律法规和困境儿童保障政策宣传活动,推动政策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增强全社会儿童权利保护意识,强化家庭履责的法律意识和政府主导、全民关爱的责任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儿童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恤孤慈幼的传统美德,鼓励、倡导、表彰邻里守望和社区互助行为,宣传报道正面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建立健全舆情监测预警和应对机制,及时妥善回应社会关切。
各县(市、区)及有关单位要结合实际情况和职责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市民政局、市妇儿工委办公室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本实施意见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如遇重大情况及时向市政府报告。市政府将适时组织专项检查。
新型研发机构是指主要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研发服务的独立法人组织,具有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的特征,是国家、省重点支持发展的创新载体。为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的若干意见》(浙政办发〔2020〕34 号),结合绍兴实际,现就加快建设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市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坚持人才强市、创新强市首位战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优化科研力量布局和创新要素配置,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构建具有绍兴特色的全域创新体系,为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提供科技支撑。
(二)发展目标。围绕“双十双百”集群制造,遵循“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应用导向”原则,按照引进共建、优化提升、整合组建、重点打造等方式,建设一批既能解决应用基础研究的关键核心问题,又能为产业创新提供科技支撑的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到 2022 年,全市建设新型研发机构 20 家、其中省级
家左右,引进一流创新人才和团队 20 名(个),集聚科研人员 2000 名,新型研发机构研发经费支出占科研机构总支出的比重超过 40%。
到 2025 年,建设新型研发机构 50 家、其中省级 20 家左右,引进一流创新人才和团队 50 名(个),集聚科研人员 5000 名,新型研发机构研发经费支出占科研机构总支出的比重超过 60%,在“双十双百”重点集群和标志性产业链基本实现全覆盖。
二、标准条件 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实行省、市、县政府多级联动、梯度培育。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认定按《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的若干意见》(浙政办发〔2020〕34 号)文件精神认定;已认定为市级新型研发机构的,择优推荐申报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市级新型研发机构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备独立法人资格。须在绍兴市行政区域内注册独立法人机构,可由政府部门、开发区(工业园区、高新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及社会服务机构等主体自建或联合建设,主要办公和科研场所设在绍兴市内。
(二)具有稳定的人员和研发投入。拥有高水平研发团队,科研人员不少于 50 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的比例不低于 60%,原则上年均科研经费投入不少于 1000 万元。
(三)具备良好的研发条件。依托国内知名高校院所行业龙头企业的国家级科研平台,或境外知名高校院所、知名跨国公司等高水平研发平台,具有稳定的科研成果来源。有相对集中的研发场地,办公和科研场地面积不少于 3000平方米,科研仪器设
备原值不低于 1000 万元。
(四)具备承担重大科研项目能力。聚焦国家、省、市重大科技创新需求,具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战略规划,在前瞻科学技术、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成果转化、人才集聚等方面具有明显成效,有承担国家和省级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
(五)具有灵活的体制机制。实行政府引导、高校科研机构或企业等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构建需求导向、自主运行、独立核算、不定编制、不定级别的市场化运行方式,形成人员招聘自主化、薪酬激励市场化、收益分配企业化的引人用人机制。
(六)近两年未发生环保、安全、知识产权以及科研诚信等方面的不良行为。
三、重点任务 (一)坚持市场导向,完善多元投入体系。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在举办方投入的基础上,吸引企业、金融与社会资本、高校与科研机构等共同投入。通过建立基金会、接受社会捐赠、设立联合基金、探索技术入股、开展成果交易等方式拓宽资金渠道。通过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承接科研项目等扩大收入来源。
(二)坚持人才导向,集聚一流人才团队。通过新型研发机构建设聚集一批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等领域的一流人才团队。创新人才培养引进机制,通过全职聘用、“双聘双挂”、合作研究等多种形式集聚全球顶尖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青年人才,完善人才考核评价机制,支持高校、4 科研机构科研人员到新型研发机构兼职开展研发和成果转化。
(三)坚持创新导向,探索新型体制机制。新型研发机构实行理事会(董事会)决策制和院所长(总经理)负责制,建立科学化的研发组织体系和内控制度,根据研发服务需求,自主确定研发选题,灵活配置科研人员、科研设备。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探索市场化用人机制、薪酬制度,建立与创新能力、创新绩效匹配的收入分配制度。
(四)坚持协同导向,打造联动创新体系。强化新型研发机构与一流高校、科研机构、优势企业开展全方面的交流合作、协同攻关。整合创新资源,探索相近领域的新型研发机构共建创新联盟,开展联动创新。探索跨领域、跨单位的新型研发机构共建创新共同体,优势互助,推动多部门、多单位、全链条的协同创新,支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
(五)坚持应用导向,畅通成果转化通道。根据我市“双十双百”产业集群和标志性产业链实际,统筹衔接以应用为导向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产业发展支撑等各环节,取得具有引领性的重大标志性成果,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全面落实科技成果转化奖励、股权分红激励等政策。健全职务成果产权制度,落实所得税递延纳税政策,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业化。
(六)坚持开放导向,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支持新型研发机构与国内外知名高校、一流科研机构、世界 500 强企业等开展人才交流、合作攻关、共建平台等活动。探索在创新大国、关键小国设立海外研发机构、创新孵化中心、国际联合实验室等。构建
开放共享的创新生态,引进转化一批重大科研成果,提高全球创新资源配置能力。
四、政策举措 (一)加大财政支持。对经认定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和绩效评价优秀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分别按《关于加快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的有关规定予以财政支持。
(二)加强科研支持。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开展研发创新活动,定向征集重大科技项目需求,以择优委托专项方式予以支持。优先支持市级新型研发机构申报各类创新平台、科研项目和人才团队,择优推荐申报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纳入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的享受科技成果转化收入分配、进口科教用品免税等政策。
(三)强化要素保障。对新型研发机构自建科研用地,优先安排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具体由各区、县(市)统筹,对符合条件的优先列入市重大产业项目、市(县)长项目。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鼓励企业利用自有存量工业用地或厂房举办科研机构,经批准后可暂保留其工业用地用途,但应按规定缴纳国有土地收益金。
(四)优化人才服务。加大对新型研发机构中高端人才团队、高层次人才的支持力度,为其提供落户、医疗、社保、安居、子女入学等各方面便利,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氛围。新型研发机构聘用的海外高端人才可不受年龄、学历和工作经历限制。
五、保障措施
6(一)加强谋划培育。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的重要意义,坚持产业导向和应用需求,积极引进国内外一流高校、科研机构或高层次人才团队,大力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建立市县联动、部门配合的协同推进机制,加强统筹布局、谋划培育,定期举行联席会议,协同解决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中的问题。
(二)强化绩效管理。制定《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管理办法》,建立优胜劣汰、有序进出的动态管理机制。以 3 年为周期,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市级新型研发机构开展绩效评价,绩效评价优秀的给予相应政策支持;绩效评价不合格的,给予警告并限期整改或取消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