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乡小学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实施方案(精选10篇)
为了深入开展学校食品安全整顿,全面提升学校食品安全水平,确保师生食品卫生安全,根据县教育局《关于印发商南县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商教发[2009]178号)精神,结合我乡小学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把食品安全放在学校稳定安全工作的突出位置,认真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强化学校食品安全监管,落实学校和食堂、小卖部经营者的主体责任,进一步健全学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体系。坚持治理整顿与规范管理相结合,集中整治与长效机制建设相结合,经营者的自律与学校有效监管相结合,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依法整顿,保障师生饮食卫生安全,促进学校安全管理水平提高。
总体目标:按照县上统一安排,通过两年的集中整顿,按照学校食堂食品量化分级管理的要求,使学校食堂、小卖部食品安全各环节的监管责任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标准有效实施,食堂、小卖部食品从业人员的自律意识显著增强,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师生食品安全得到切实保障。
二、工作安排
从2009年9月起2010年12月,大体利用一年半时间,分三个阶段进行整顿。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2009年9月)各校结合实际,开展宣传动员,研究、查找本校食品安全工作突出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结合学校食堂食品量化分级管理指标体系和校长办年度稳定安全工作目标任务,细化整顿工作任务,完善整顿措施,明确整改时限,量化考核指标,制定学校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实施方案,并于2009年9月17日前报中心小学校长办。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1
各校按照本实施方案提出的目标任务,确定本校2009-2010年度目标与任务,具体落实到季度、年度,落实到每一项专项任务。校长办将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结合每季度安全大检查,督导各阶段任务完成情况,年底纳入校长及负责人年度目标任务和稳定安全目标责任书一并进行量化考核。
第三阶段:总体评估(2010年11月至12月)校长办在配合县局等相关部门对我乡小学进行验收评估的同时,做好年度目标任务考核和验收评估工作。各校要积极配合,做好自评总结、查漏补缺和迎接县局评估验收各项工作。
三、整顿任务
结合全乡小学实际,重点就六个方面进行集中整顿。
1、加大食堂硬件建设投入。按照学校食堂食品量化分级管理指标体系和教育部卫生部颁布的《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以及市县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建设规定,按照“经济实用、安全达标”的原则,不断加大食堂硬件投入。中心小学和新庙小学要按照“用房高标准,设施配置到位”的原则,用房要按规定科学合理设置,学校食堂要设置足够面积的原料存放、加工操作(含毛菜、净菜、切配等加工操作间)、食品出售等场所,同时要设置从业人员更衣间等功能用房。对加工操作间等功能用房的防水、防潮、照明、通风、排烟和有效的防蝇、防尘、防鼠以及污水排放、废弃物存放等设施设备要按标准配置到位。要配齐冷藏设备和餐饮具专用洗涮池、专用消毒池等清洗设备以及符合学生人数要求的洗手、洗餐具自来水装置。整顿中要重点治理师生食堂使用不符合安全标准要求的塑料餐具、不合格仿瓷餐具以及加工、清洗用具问题,确保师生食堂硬件设施设备达到安全标准要求。
2、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各校校长、负责人是学校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要强化领导,夯实管理责任,细化管理措施,确保师生饮食安全。师生食堂承包经营业主必须在持有业主为代表人的有效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效的健康证并与学校明确经营关系,承诺无条件服从学校管理,承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签订专项食品安全责任书的前提下方可与学校签订协议从事经营活动。学校要确定一名校级领导负责师生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同时要安排懂管理、责任心强的后勤人员专人负责管理。要落实食堂卫生安全一日三查,饭菜加工过程每餐检查、检验登记,实行过程监管和出售登记许可制度。对不服从监管的经营业主,要采取必要措施,立即终止其经营资格,确保学校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措施落实到位。
3、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学校要按照《商南县中小学常规安全管理基本要求》(商教发[2008]86号)、《商南县教育局关于规范粮油入口管理的通知》(商教发[2006]248号)的规定,健全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各项制度。要按照卫生部《餐饮业食品索证管理规定》要求,健全食品原料采购、贮存、加工、销售各环节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原料查验、索证索票和台帐登记制度,对食堂加强进货索证、检查登记等过程监管。要严肃查处采购、使用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制品和劣质、散装食用油及不合格食品等行为。要重点做好食品原料运输、存储,食品加工温度、时间控制,餐具清洗消毒等重点环节,推进规范化管理,严禁食物中毒事件发生。要健全学校食物中毒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确保突发事件时及时报告,及时处置,尽力减少事故损失。
4、做好学校饮用水安全工作。要结合实际,加快和推进学校饮用水设施设备的建设和改造,给学生提供符合卫生安全标准的饮用水,采取适当方式保证学生用水需要。学校自供水要符合卫生安全标准,必须经过卫生监督机构检验并发证,自备水、二次供水要规范做好卫生消毒,对水井、蓄水池落实加盖加锁等安全措施,做好安全防护管理,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5、认真实施食堂食品量化分级管理。按照县上要求,到2010年底,我乡新庙小学师生食堂必须达到量化分级管理C级以上标准,并通过认证,中心小学校食堂必须达到B级以上标准。各校要按照“硬件从严,软件从实”的要求,建立健全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档案和量化分级管理档案,细化日常管理的检查记录,规范做好日常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随时接受县局和卫生部门的检验检查。在食堂日常管理中,要严格落实治理措施和奖惩制度,确保各项安全制度落实,要细化并落实食品原料采购、贮存、加工各环节监管责任,分环节把关,层层落实责任,实行严格的交接签字、检验登记等制度,防止管理脱节而出现问题。
6、强化教育,做好培训。各校要将食品安全教育纳入学校安全教育系列化方案和安全教育课内容,不断提高学生卫生安全意识和自护意识,促进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行为。同时,要加大食堂从业人员的法律知识和职业道德教育,每学期至少开展两次以上的专门培训,指导从业人员严守《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树立“合法经营,服务育人”意识,不断规范从业行为。
四、整顿措施
1、成立领导机构:组长:陈泽民副组长:崔达葆、何道锋成员:尹座来周裕宏祁建杨贵卿
2、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学校要健全监管责任体系,学校主要领导为学校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要强化食堂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责任,确保加工、经营的食品符合国家质量安全标准,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要将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逐一落实到位,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原料查验、索证索票和全程追溯制度,确保每一环节责任落实到人。
3、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监管。各校在加强本校食堂卫生安全管理,要按照“强化监管,确保安全”的原则,决不允许对食堂、小卖部等后勤服务项目“一包了之”,放松日常监管。要规范食堂准入条件,提高准入门槛,从2009年9
月起中心小学将对村小师生食堂粮油实行统一管理,由中心小学总务处负责定点采购,定期配送到校。其他蔬菜、肉蛋、调料等也要实行定点、索证采购,且由专人检验登记备案,强化监督监管,确保食品安全。
4、严格食品安全责任追究。整顿过程中,要严格责任追究,对学校只管发包,不管经营,食品安全责任不落实,管理不到位,食堂硬件无改善,不达标,卫生条件差,食堂日常管理混乱,从业人员不按规范操作等情况,以及在检查、验收评估中发现食品原料采购、贮存、加工过程中不符合县上规定的,从严追究学校领导和相关责任人责任。
五、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校长、负责人对本学校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负总责,各完小校长对所辖区村级小学食品安全工作负总责,要把食品安全整顿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经费投入,严格日常卫生安全管理。要按照本实施方案,结合实际提出本校具体整顿的方案、重点任务和工作目标,逐步逐一落实。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校要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的重大意义。对食堂和校内门市部从业人员开展诚信和自律教育,对学生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动员广大师生积极参与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要通过家长会向学生家长宣传,提高全社会食品安全意识。
为进一步做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9]8号)和《关于印发2010年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10]17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黔府办发[2009]100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六盘水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市府办发[2009]119号)、《水城县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实施方案》(水府办发[2010]184号)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把食品安全工作放在突出位置,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健全政府对本地区食品安全工作负总责、有关部门按照分工各负其责的监管体系,坚持治理整顿与振兴产业相结合、集中整治与长效机制建设相结合、企业自律与政府监管相结合,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依法整顿,促进食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推进食品产业诚信体系建设,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二)总体目标。通过食品安全整顿,有效治理食品源
头污染,遏制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犯罪活动,规范食品市场秩序,进一步提高我县食品安全各环节监管能力、落实监管责任,同时使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有效提高,食品安全标准逐步建立,食品行业诚信、自律显著增强,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升,食品安全长效机制逐步完善,人民群众食品安全得到切实保障。
二、整顿任务
重点就以下九个方面进行集中整顿:
(一)严厉打击在食品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查处研制、生产、销售、使用非法食品添加物的行为。整治超过标准规定的范围、限量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巩固“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的成果,健全长效机制。进一步严格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制度,清除非法食品添加物加工销售黑窝点,切断非法食品添加物的供应渠道;完善食品生产企业食品添加剂使用申报制度、使用记录和出厂检验,严格落实餐饮单位采购食品添加剂索证索票制度和使用记录,严格落实进出口监督检验制度,建立非法食品添加物和不合格添加剂追查溯源机制。(责任部门:镇工商所)。
(二)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严厉打击违法生产经营禁用高毒农药、普通农药中非法添加高毒农药和违法违规使用禁用限用农药等行
为。查处在饲料原料和产品中添加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行为,加强兽药GMP(食好生产规范)后续监管,积极推行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制度。查处非法生产经营假劣兽药产品行为。加大对蔬菜、水果和茶叶中农药残留、猪肉产品中促生长剂药物残留、禽肉产品中药物残留的监督检查力度,深入开展水产品专项整治,打击禽畜养殖、水产养殖使用违禁药物和有毒有害物质的行为。查处伪造、冒用、超范围使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标志的行为。(责任部门:镇农业服务中心)
(三)食品生产环节。严格食品生产许可制度,大力开展全县食品安全大检查,抓好“四查、四建、四落实”(查生产企业,督促建立全过程质量安全制度,落实风险防范责任;查重点产品,建立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制制,落实风险防范责任;查重点行业和地区,建立镇域治理整顿机制,推动政府落实领导责任;查自身监管工作,建立协调有序、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落实相应的监管责任);开展加工食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积极探索建立我县食品生产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系统。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使用非食品原料和回收食品生产加工食品的行为。取缔无营业执照、无生产许可证的非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查处企业生产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的行为。加强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安全监督抽查,督促企业建立健全食品可追溯制度和食品召回制度。重
点整顿小企业、小作坊,解决行业内影响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责任部门:镇经发办)
(四)食品流通环节。深入开展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进一步强化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日常规范管理,认真推行“易票通”监管方式,严格食品流通许可制度,完善食品经营主体市场准入机制,查处无证、无照经营和超范围经营食品的行为;集中开展农村食品市场专项执法检查,突出抓好食用植物油、奶制品、副食品、烟、酒、糕点、调味品、儿童食品等农民群众日常生活必需品种的执法检查,以农村集市和食品店为重点,加大对销售不合格食品行为的查处力度,强化对农村集贸市场、连锁配送和送货下乡经营食品行为的监管,完善食品市场监管和巡查力度。深入贯彻《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打击销售过期变质、假冒伪劣等不合格食品和扰乱食品市场秩序的行为;重点检查消费者举报多的食品。(责任部门:镇工商所)
(五)餐饮消费环节。严格餐饮服务许可制度,查处餐饮单位无证经营行为。重点整顿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农家乐旅游点、小型餐饮单位。查处采购、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劣质食用油(包括“泔水油”、“地沟油”等)等行为。加大对熟食卤味、盒饭、冷菜等高风险食品和餐具清洗消毒等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提高监督
覆盖率与监督频率,督促餐饮单位做好食品原料索证索票登记制度,继续在餐饮行业推进食品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强化企业责任。(责任部门:镇工商所、镇城建办、镇中心校、镇卫生院)
(六)畜禽屠宰。贯彻落实《生猪屠宰管理条例》,严把市场准入关,打击私屠滥宰和病死猪、病害猪(牛、羊)肉非法交易行为。加大对定点屠宰厂(场)的监督力度,重点检查冷藏和运输设施。查处生产加工、销售病死病害猪(牛、羊)肉和注水猪肉等行为,规范活禽屠宰,严防未经检疫(验)或检疫(验)不合格畜禽产品流入市场。督促企业建立和完善肉类食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体系,进一步健全相关应急处理机制。(责任部门:镇经发办、镇工商所、镇农业服务中心)
(七)酒类管理。认真贯彻《贵州省酒类生产流通管理办法》,进一步落实好酒类持证经营和酒类流通随附单制度。(责任部门:经发办)
(八)保健食品。打击在保健食品中违法添加药物的行为。查处违规生产经营保健品和伪造、冒用保健品标签标识的行为。严查以公益讲座、免费体检、学术交流、会展销售等形式销售假冒伪劣保健食品的行为。整治宣传普通食品功能疗效、夸大宣传保健食品功能的行为。(责任部门:镇工商所、镇卫生院)
(九)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开展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加大对学校食堂的日常监管力度,检查督促食堂经营者执行原料采购、储存、加工、餐具消毒等制度的落实情况;清理整顿学校周边饮食环境,取缔无证照食品摊点;督促学校加大投入力度,改造食堂硬件设施,提升学校食品安全水平。(责任部门:镇中心校、镇卫生院、镇工商所)
三、整顿措施
(一)落实企业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企业要确保生产经营的食品符合国家质量安全标准,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督促企业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原料查验、索证索票和全程追溯制度;提高检验检测能力,落实食品检验合格出厂制度和不合格食品召回制度。完善相关政策措施,采取行政、认证等多种措施,鼓励和引导食品企业积极采用良好生产规范(GMP)、良好卫生规范(GHP)、良好农业规范(GAP)和危害分析控制点技术(HACCP)等先进管理规范,提高企业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二)加强检验检测。各相关监管部门要加强对食品特别是高风险食品的检验检测,加大检验检测频次,定期公布检验检测结果。规范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结果发布。完善检验检测手段,重点提高对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鉴定排查、风险监测、风险预警、风险评估和技术仲裁的能力。推进检验检测资源和信息共享,实现检验检测结果互认,避免重复检验
检测。
(三)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规范食品生产经营准入条件,提高准入门槛。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各项监管制度,加大对重点食品、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对不合格食品下架、退市,责任企业召回。改进监督抽检手段,采取明察暗访、突击检查、追踪溯源、排查举报线索等方式,及时发现和查处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加强食品安全各环节执法衔接,联合开展监督抽查,相互通报情况,提高监管效率。
(四)强化行政执法。保障执法单位执法装备、检测设备和经费,提高执法能力,严格执行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加强评议考核,落实食品安全行政执法责任和责任追究制,着力纠正执法监管中的不作为、不到位和乱作为问题。加强执法队伍思想建设、业务建设和作风建设,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和依法行政水平。健全食品安全事故信息快速通报制度,完善食品安全事故快速反应机制,及时查处食品安全重大案件,严惩违法犯罪分子。
(五)推进食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加快建立以守法遵章为准绳、社会道德为基础、企业自律为重点、社会监督为约束、诚信效果可评价、诚信奖惩有制度的食品企业诚信体系。选择若干企业规范和标准。建立食品企业诚信不良记录收集、管理、通报制度和行为退出机制。
(六)做好食品安全事故查处工作。加大食品安全事故 的查处力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应按照相关法规,快速、有序、高效地应急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危害,确保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全面防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工作要求
(一)镇人民政府对本辖区整顿工作负总责,将食品安全整顿列入当前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调配力量,加大经费投入。各有关部门要根据镇政府的统一部署,根据具体任务和工作目标,明确完成工作的时限和考核指标,严格落实整顿工作任务和责任,并对各阶段整治工作进行自查评估,确保整顿工作取得实效。
(二)有关部门加强协调。根据水府办发(2010)184号文件要求,各相关部门要按职责分工,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开展工作。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内农产品生产环节质量安全的监管,对生产中或者市场上销售的农产品进行监督抽查。镇工商所负责本镇辖区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流通环节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管。镇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的综合协调,形成整顿工作合力;镇卫生院负责餐饮业、食堂等消费环节食品安全和保健食品的监管。镇经发办负责畜禽屠宰环节整顿,负责推进食品生产企业诚信体系建设。镇财政所负责加强食品安全监测能力建设。
(三)开展《食品安全法》的宣传与培训,动员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媒体采取多种组织方式,广泛、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法》及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加强社会监督,鼓励群众积极参与食品安全工作,提高全社会食品安全意识。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整顿的重大意义,及时报告本部门开展整顿的措施、进展和成效。大力开展诚信教育和行业自律宣传。在整顿工作中要注意策略和方法,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增强消费者信心。
(四)加强督查和评估。镇人民政府将对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进行督查。各有关部门根据工作目标和任务,开展检查和评估,对整顿工作扎实、效果显著的部门,给予鼓励;对食品安全问题突出的整治工作不力的部门,将通报批评、督促整改,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依法依纪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
(五)加强信息报送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将食品安全整顿信息报送工作作为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的一项重内容,认真组织,明确专人负责,收集汇总工作信息,并及时向镇食品安全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由镇食品安全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分析后统一上报。信息报送内容:一是专题信息报送。各有关部门每月30日前报送一次专题信息。重点是整顿工作中采取的重要措施、重要情况、重大案件查处以及取得的成果,包括整顿工作的总体工作方案、组织领
为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切实解决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全面提升全县食品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按照《关于印发2009年巢湖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巢政办„2009‟31号)、《2009年和县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和食安委【2009】2号)要求,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深入分析和准确把握当前食品安全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扎实开展我局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突出重点、带动全面、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把治理整顿与振兴产业相结合、集中整治与长效机制建设相结合、企业自律与政府监管相结合,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依法整顿,促进食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二)总体目标。通过整顿规范,生猪屠宰监管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督体系基本建立,使生猪屠宰经营企业的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私屠滥宰等违法行为得到有效控制,全县城乡屠宰率分别保持在100%和95%以上,肉食品安全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加大对酒类流通的监管,严格酒类市场准入制度,严厉打击酒类市场制假、售假行为完善酒类商品溯源制度,确保让市民喝上“放心酒”。
二、主要任务.打击私屠滥宰和白酒制假售假。
加大对定点屠宰厂(场)的监督力度,重点对城乡结合部的私屠滥宰窝点以及其他屡禁不止的区域进行重点整治。查处生产、加工、销售病死病害猪(牛、羊)肉和注水肉等的行为,规范活禽屠宰,禁止未经检疫、检验或检疫、检验不合格畜禽产品上市交易。严格酒类市场准入制度,强化酒类流通随附单查验力度,完善酒类商品溯源制度,加强名优白酒和散装酒经营的监管力度,严厉查处不符合国家质量标准、不符合标识规定、以假充真、仿冒知名商品商标和名称等行为,严厉打击用甲醇、工业酒精和工业合成乙醇勾兑、冒充白酒的违法行为。
3.食品流通环节。配合工商部门严格食品经营主体市场准入,查处无证、无照经营和超范围经营食品以及其他食品违法违规行为。监督集中交易市场的开办者、柜台出租者和展销会举办者,落实对入场食品经营者等方面的审查、管理、检查。督促食品经营企业实施进货查验记录(索证索票、购销台账)、不合格食品退市和质量承诺制度,提高食品流通环节统一配送率。打击销售过期变质、假冒伪劣等不合格食品和扰乱食品市场秩序的行为。进一步加大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工作力度,特别是要加大对农村食品市场的监管工作力度。
三、时间安排及要求
(一)动员部署阶段(2009年9月10日—2009年9月28日)。
一、召开专项整治工作会议,成立领导组,结合我局工作职责和实际
情况制定具体的专项整治方案
二是督促各生猪屠宰经营企业和酒类流通企业(工商户)开展自查自纠工作,;三是广泛宣传,发动群众举报,对外公布肉食品及酒类流通质量安全举报投诉电话或举报邮箱,充分调动企业主动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促进行业自律。
(二)清理整顿阶段(2009年9月29日—2009年11月15日)。一是集中整治,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按照方案进行检查。局分管领导亲自带队执法,对全县各屠宰厂(点)、农贸市场、宾馆饭店等肉食品和酒类批发零售商进行全面检查,对部分场所存在问题的提出限期整改意见,并进行跟踪回访;二是加强协调配合和信息沟通,及时将整治信息、监督检查和检测情况以及重大典型案件报县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三是集中执法力量,整合执法资源,加大综合执法、联合执法力度,解决整治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餐饮服务环节和保健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切实做好全县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整顿工作,集中解决我县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突出问题,有效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组织机构
为切实加强全县餐饮业专项整顿工作,确保取得实效,×××县卫生局决定成立餐饮业专项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黎川县餐饮业专项整顿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县卫生局副局长
副组长:×××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所长
成 员:××××××× ×××领导小组负责制订工作方案、落实整顿任务和目标,协调卫生监测检验并积极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与救治。
二、目标任务
(一)对餐饮单位许可证进行专项整顿。
1、整顿对象:检查整顿餐饮单位、学校及建筑工地食堂、农家乐、旅游点餐饮单位等。
2、整顿措施及依据:依据《食品安全法》、《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及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等要求,强化权责一致意识,建立和完善餐饮服务许可证申请和发放审查制度,规范许可审查程序,严把许可准入关。此次专项整顿要做到对全部整顿对象进行一次拉网式检查,不留空白点。对无许可证的要登记在册,对符合要求的要在短时间内核发餐饮服务许可证,对不具备申请条件的坚决不予发证;对在检查中发现虽持有有效许可证但条件不能达到有关要求或发现通过不正当手段取得许可证的,要及时做出限期整改甚至吊销、撤销或注销许可的监督意见;对无证无照的食品生产经营者,要书面告知并积极配合工商等行政部门依照《无照经营查处取缔
办法》等法律法规予以取缔,同时要做好对外公示工作。在进行专项整顿的同时,要全面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将许可审核与日常量化评分综合起来确定等级,并按要求进行标识,要将量化分级的信息通过新闻媒体和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公示,促进餐饮单位增加软硬件投入和卫生条件改造,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加强农村宴席规范化管理制度,推行乡村厨工体验培训及农村宴席登记、备案管理等制度,同时积极推行食品卫生管理员等制度。
3、工作目标:彻底解决餐饮单位无餐饮服务许可证经营的问题。
(二)对餐饮业原料索证情况进行专项整顿。
1、整顿对象:餐饮单位、学校及建筑工地食堂、农家乐、旅游点餐饮单位等。
2、整顿措施及依据:强化餐饮业原料进货索证制度是今年食品安全专项整顿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各单位要在前阶段工作的基础上,查找不足,有的放矢,切实加强对餐饮单位原料索证的监督检查,对不按《食品安全法》、《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等法律法规要求,仍未建立健全食品原料采购索证和验收制度、建立台账并设专人管理的集体食堂和餐饮单位要依法严肃处理;对原料进货索证制度执行不力的集体食堂和餐饮单位要限期整改直至达到要求。
3、工作目标:餐饮单位100%建立原料进货索证制度。
(三)对餐饮业使用不合格原料加工食品行为进行专项整顿。
1、整顿对象:所有餐饮单位、学校及建筑工地食堂、农家乐、旅游点餐饮单位等等。
2、整顿措施及依据:依照《食品安全法》、《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及《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采取现场监督检查的方式,对餐饮单位和集体食堂原料使用情况进行集中清理整顿。一是要加强对食用油、调味品、食用盐、水产品、畜禽产品、食品添加剂等重点原料的监督检查,对恶意采购和使用假冒伪劣食品原料的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形成震慑力,对涉嫌触犯刑律的,要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二是在严厉查处使用不合格和来源不明的原料、滥用食
品添加剂等行为的同时,对餐饮单位和集体食堂的原料库房、操作间及供水设施做一次全面的清查,发现有毒有害物质或来源不明的原料,要按有关要求进行集中管理或销毁,杜绝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加工食品的行为。卫生监督所要充分利用现场快速检测手段,加强对餐饮业原料的现场快速检测,提高卫生监督的能力和水平;三是严查肉品的购入和使用情况,依法查处采购和使用未经检疫和非法屠宰的肉品行为,触犯刑律的,坚决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3、工作目标:杜绝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和劣质食用油等行为,杜绝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加工食品的行为;云鹤镇及云鹤镇周边所有集体食堂、餐饮单位使用的猪肉100%来自定点屠宰企业。
(四)加大对熟食卤味、盒饭、冷菜等高风险重点品种和餐具及食品加工、存储、运输过程中的清洗消毒以及温度、时间的控制等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
1、整顿对象:所有餐饮单位、学校及建筑工地食堂、农家乐、旅游点餐饮单位等。
2、整顿措施及依据:依照《食品安全法》、《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熟食卤味、盒饭、冷菜等高风险食品的抽检力度,加强对相关加工和洗消环节的监督检查,规范餐具清洗消毒,改变过去重设施轻操作的现象。应将监测结果列入对餐饮单位许可、日常监管的重要内容,每年落实相应的抽检经费,对监测发现的问题及时研究处理,切实保障消费者的餐饮安全。
三、时间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2009年7月15日至8月7日)。卫生监督机构要做好动员部署及相关准备工作,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逐项落实整顿任务,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
(二)组织实施阶段(2009年8月10日至2010年10月底)。卫生监督机构要围绕方案确定的工作目标和重点,集中时间、集中力量认真组织开展专项整顿的监督检查工作。
(三)总结评估阶段(2010年11月)。卫生监督机构要严格组织工作验收和回头看,巩固提高专项整顿成果,防止违法生产经营行为死灰复燃,同时逐级开展总结评估,分阶段按期上报信息表和工作总结。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本次餐饮业专项整顿行动是一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切身利益、维护中国产品信誉和国家形象的特殊战役。卫生监督所及各乡镇防保站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精心部署。坚持“打击、整顿、帮扶、规范、发展”的原则,查处、曝光一批违法加工经营的大案要案,确保专项整顿达到各项目标要求。
(二)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决杜绝办人情案的行为。要掌握和运用好法律武器,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充分行使法律赋予的监管职权,对发现的违法加工经营行为要依法坚决予以打击。对涉嫌触犯刑律的案件,要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三)加强协调配合,建立食品卫生监督协查机制。要加强部门间专项整顿信息的交流和执法配合,做到积极主动,整顿任务不等不靠,主动出击。提高对不合格产品、原料的溯源和追踪能力,形成监管合力。
(四)县卫生监督所及各乡镇防保站要认真履行职责,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黑板报等媒体广泛宣传《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的重大意义。通过宣传不断强化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增强企业守法意识和自律行为,树立诚实守信的生产经营理念;向广大群众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的意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法律意识和监督意识。要加强整顿工作的广泛宣传,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的措施、进展和成效,增强餐饮消费者食品安全信心。各单位要不断开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特别要加强执法队伍的法律知识和专业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卫生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和业务素质。
(五)加强信息报送,确保及时通畅。此次专项整顿将采取特殊报告制度,各乡镇防保站向县卫生监督所报送专项整顿工作简报,报送当月信息表,必要时可随时报送,县卫生监督所汇总后报县餐饮业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报送内容:(1)落实及开展专项整顿工作的工作动态;(2)专项整顿过程中发生的重要案件(以电子邮件和书面形式报送县餐饮业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09年8月上报半年工作总结,11月报整顿工作总结,2010年11月10日前上报整顿工作全面总结。
(六)加强督查和评估工作。专项整顿期间,县餐饮业专项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将组成督导检查和评估小组,适时对专项整顿工作进行现场指导和评估。
为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师生文明交通安全意识,根据普安县县委、县人民政府及县教育局、青山镇党委、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我校制订了《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刻吸取“6〃17”交通事故教训,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各负其责、综合治理”的原则,督促学校广泛开展交通安全和交通法规宣传,提高广大师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彻底整改消除校内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大力加强校内基础工作,改善校园道路行车条件,创造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学校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使学校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明显下降,学校校园及周边事故多发点段和安全隐患点段得到有效治理,学校道路交通秩序和行车条件明显改善,学校交通安全宣传工作显著加强,广大师生交通安全意识普遍增强。
三、组织领导
小屯小学“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张应国
副组长:张厂马信毕
成员:李 华张英秀马君旷 景
四、专项整治工作范围
学校道路交通安全整治工作主要范围为:校门口及周边道路、校道、教学区。
五、专项整治工作的步骤和措施
学校交通安全整治工作为期3个月,即从2012年7月1日至2010年10月1日。采取自查与依法整治相结合的工作方法,按照组织部署、治理整改、督查验收。
(一)组织部署阶段(2017年7月1日至8月1日)深入排查学校及周边道路交通安全存在的问题,认真制定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部署学校及周边道路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二)治理整改阶段(2012年8月1日至10月1日)。开展交通安全知识讲座、图片展览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师生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同时进行自查自改,消除学校校园及周边交通安全隐患,治理校园及周边地区事故多发点段和安全隐患点段,并协助有关部门做好“交通安全学校”建设工作。
(三)督查验收阶段(2012年10月2日11月2日)。领导小组对专项整治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对成绩突出给予通报表扬,对工作不力、安全问题突出的给予通报批评。
六、专项治理的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学校要按照普安县县委、县人民政府及县教育局、青山镇党委、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的要求,从讲政治、促发展、保稳定的高度,充分开展学校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把这次专项治理作为需要迫切解决的突出问题纳入重要工作日程,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障治理工作落到实处。
(二)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学校要主动与当地公安、建设、交通、安全行政监督管理等部门加强联系,消除学校存在的各种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确保广大师生交通安全。
(三)加强宣传教育,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整治成果。在专项整治工作中,学校要把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纳入日常工作,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广泛号召、典型引导、学习培训、检查评价、总结表彰等方式,组织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
(四)学校门口要实行交通管制。周一至周五期间(寒暑假除外)外来车辆未经门卫许可不得进入教学区,学校保卫人员或门岗要对外来人员进行登记;机动车辆不得进入操场;校内车辆不得乱停乱放。
(五)学校用车要定期进行检查、维修,确保车辆安全,对严重违章肇事的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印发东莞市食品生产加工业整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东府办[2005]94号)和省委、省政府“十项民心工程”的总体部署,镇政府决定在全镇开展食品生产加工业整顿工作。为确保整顿工作扎实有效地进行,结合我镇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http:///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思想,按照集中整顿与制度建设、严格执法与科学管理、打假治劣与扶优扶强、失信惩戒与正面引导相结合的工作原则,继续坚持“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各方联合行动、社会广泛支持”的食品安全工作机制,加强协调配合,落实责任,加大执法力度,提高食品生产加工业的质量卫生水平,促进食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障广大群众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工作目标
通过半年时间对食品生产加工业进行专项整治,实现以下五大工作目标:
(一)摸清全镇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现状,全面建立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卫生档案,实现以信息化管理为主要手段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动态监管;
(二)基本完成对无营业执照、无卫生许可证、无食品生产许可证和不符合卫生许可条件的食品生产加工点的清理和取缔;
(三)基本完成肉制品、乳制品、饮料、调味品(糖、味精)、方便面、饼干、罐头、冷冻饮品、速冻面类食品、膨化食品等10类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市场准入工作和全面启动糖果制品、茶叶、葡萄酒及果酒、啤酒、黄酒、酱腌菜、蜜饯、炒货食品、蛋制品、可可制品、焙炒咖啡、水产加工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等13类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市场准入工作;
(四)基本完成食品企业标准清理工作;
(五)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整治,增强企业的食品质量卫生意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扶持、培育和提升一批食品生产加工业名牌企业。
三、工作内容
(一)整顿工作的内容
认真落实整顿以下六大存在问题:1.没有基本质量卫生控制措施的;2.产品标准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的;3.使用非食品原料和滥用添加剂生产加工食品的;4.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篡改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5.在食品中掺杂掺假的;6.产品质量卫生低劣的。
(二)整顿工作的范围
本次整顿范围主要是《食品卫生法》规定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和食品用工具、设备、洗涤剂、消毒剂等生产加工企业。
(三)整顿工作的重点
重点区域: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比较集中、制假制劣活动比较严重,食品安全问题比较突出的城乡结合部和农村;
重点对象:作坊式加工点、有制假记录和质量卫生不稳定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以及无证照黑窝点;
重点内容:生产加工过程中滥用食品添加剂和使用非食品原料的违法行为、食品制假售假行为、无证无照生产加工行为;
重点品种:粮(大米、面粉和米面制品)、肉制品(腊肉、腊肠、腊鸭)、蔬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咸鱼)、饮料(饮用水、其他饮料)、白酒、儿童食品(糖果、饼干、果冻、冷冻饮品、膨化食品)和保健食品等10类食品。
(四)整顿工作的办法
通过全面排查,根据企业的生产条件、质量管理能力、检测能力、诚信记录和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等进行综合评价,划分为一般企业、重点规范企业、重点监管企业、打击取缔企业四种类型,进行动态监管,分类处理。
四、工作步骤
(一)第一阶段:组织部署阶段(2005年12月20日前)
工作目标:根据国务院、省政府和市政府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及《关于印发东莞市食品生产加工业整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沙田实际情况,制定出一个具体实施方案,确定整顿范围和目标要求,明确职责分工,统一组织部署。
工作措施:
1.由镇政府统一组织,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协调机制,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本次整顿工作由镇府经贸办联合牵头,质监、公安、农业、税务、工商、卫生等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建立部门工作联系制度,构建信息平台,及时通报情况。
一、指导思想
整顿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严格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管理,是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体现,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贯彻“引导、规范、监管、便民”的指导思想,要坚持“摸清底数、分清责任、突出重点、分类监管”的原则,做到既不简单的以无生产许可证查处取缔,也不放任自流,在全面普查建立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质量状况动态档案的基础上,依据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进行全面整顿限期达标。
二、工作目标
整顿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以“四个一批”为主要目标:严厉打击一批制售假冒伪劣食品,使用非食品用原料的黑窝点,积极帮扶一批具备一定条件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整合做大一批具有区域性集中加工特点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坚决关闭一批无卫生许可证、无营业执照、无食品生产许可证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
三、工作重点
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超范围和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生产“三无”食品和生产环境脏、乱、差将作为此次整顿工作的重点内容。
四、整顿范围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是指有“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由7人以下组成,有固定场所,以手工制作为主或者有少量简单的生产加工工具和简易生产设施,其产品无预包装或者简易包装,直接销售给本地区消费者的食品生产加工单位和个人。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可以从事与原材料产地密切相关且直接关系原料产地农民增产增收的食品,具有地方特色且采用传统工艺生产的食品以及少数民族食品。
本次整顿范围为全乡范围内所有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
五、工作步骤
此次整顿工作分为宣传发动、调查摸底、督促整改、整顿规范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8月1日-15日)
召开村书记、主任会议进行动员部署,成立领导小组,并充分利用宣传车、标语、会议、墙报等形势,广泛宣传不达标食品对人民身心健康的危害性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使此次整治工作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营造良好氛围。
第二阶段:调查摸底阶段(8月16日-31日)
对全乡所有食品加工企业进行调查摸底、登记建档,通过调查摸底,彻底查清辖区内所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分布情况、生产条件和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找准主要问题和隐患,做到不重不漏。
第三阶段:督促整改阶段(9月1日-30日)
督促、指导全乡食品加工小作坊,按照《宜春市食品加工小作坊基本质量安全卫生条件》要求,进行整改、完善。
第四阶段:整顿规范阶段(10月1日-12月20日)
对全乡食品加工小作坊进行整顿规范,达到“四个一批”的工作目标。
1、关停一批:对制售假冒伪劣食品,使用非食品用原料的黑窝点,无证无照,证照不全小作坊;或虽有证照,但生产条件极差,设备工艺落后,无法保证产品质量,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经整改仍不达标的食品加工小作坊进行坚决关闭取缔。
2、帮扶一批:对具备一定条件的小作坊,且生产设施,设备基本能满足食品质量安全要求,其生产条件及工艺经过帮扶能够达到准入条件要求,且业主积极性较高的,可采取加强监控,督促完善生产条件等过渡措施,由县质管部门提供整改方案,布局科学生产工艺,不断完善和提高,限期申办相关证照。
3、限定一批:对农村偏远地区的传统方法加工制做的具有传统风味的小食品,且符合基本条件的食品加工小作坊,由小作坊提出申请,由乡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报市局备案,由县技监局定期巡查回访,强制检验,进行监管,可限定区域销售。
4、完善一批:对符合要求的小作坊实行质量安全承诺制,帮助建立完善。食品添加剂生产使用备案制,强制检验制度等,不断规范管理完善。
六、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切实加强对食品加工小作坊的整顿力度,乡成立食品加工小作坊整顿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伟强;副组长:熊小华;成员:彭霖、刘卫军、伍冬林、卢九妹;下设办公室,由熊小华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
2、密切配合,齐抓共管。
全乡各村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切实做好工作,同时加强协调配合,强化信息沟通和交流,形成合力、加强综合执法力度。
3、健合机制,标本兼治。
要把整顿与发展,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通过整顿,解决当前食品加工领域存在的问题,不断加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引导企业建立诚实守信,合法经营的自律机制,努力构建“企业自律、市场调节、政府监管、群众监督”的监管模式和“政府统一领导、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监管机制,建立健全食品加工企业长效监管机制。
4、整合资源,促进发展。
对同一区域,生产同一类产品的小作坊,提倡联合建立检验室,鼓励市场信誉度高的企业,吸纳兼并小作坊,采取“公司+农户”、集中生产、股份合作、龙头带动、协会推动、专业合作、区域整合等多种措施,转化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引导和促进全乡食品加工小作坊提升质量安全保证能力,促进全乡食品加工业的不断发展。
黄岗乡人民政府
暨“强师德树新风”主题教育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教师队伍作风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推动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又好又快发展,根据昌邑市教育局《关于开展“师德建设活动月”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昌教便函„2012‟78号)文件精神,决定在我校开展“深化作风建设年”暨“强师德树新风”主题教育。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化创先争优活动,结合全镇“行风建设推进年”活动,以教师队伍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为重点,进一步增强全校教职员工尤其是教师党员解放思想、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狠抓落实的意识和能力,为推动柳疃镇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科学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二、活动目的通过主题教育,树立“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园丁精神;通过主题教育,形成人人争做“学高为师,行为世范”的人民教师的良好氛围,增强教书育人的自觉
性和责任感,提升教育系统的整体形象;通过主题教育,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并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有偿补课、有偿家教、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突出问题。
三、整治重点
一是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或在校外办学机构兼课;二是强制向学生推销或动员学生到指定地点购买教辅资料,并获取不正当利益;三是利用工作之便,动员、组织或强制、暗示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有偿补习;四是歧视、羞辱、讽刺挖苦学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五是索要钱财,接受学生家长宴请和礼品;六是擅自旷课、调课或请他人代课;七是擅自讲授课堂无关内容,无端攻击学校、政府 ;八是是违规携带手机上课,随意接打手机。
四、方法步骤
“深化作风建设年”暨“强师德树新风”主题教育从2012年11月份开始到2013年12月底结束,分宣传发动、学习提高、自查自纠、考评总结四个阶段。
1、宣传发动阶段(2012年11—12月)
学校制定主题教育实施方案,并召开专题动员会进行组织发动。以校园网、宣传栏等为载体,宣传开展“爱岗、敬业、奉献”主题教育的重要意义,激发教职工自觉
参与主题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学习提高阶段(2013年1—4月)
学习是教师提升自我修养的重要途径。我校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教职工学习,主要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重点学习《昌邑市教育局“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昌邑市市中小学教师四项纪律和八项注意》、《潍坊市中小学教师师德行风建设“十不”规定》、《昌邑市教育局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实施意见》(昌教办发﹝2012﹞18号)等文件和学先进、学楷模。在学习过程中,要求每位教职工撰写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同时采取学习原文、开展讨论等形式,切实增强学习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读书体悟师德的时代要求,特别要引导教师通过读书进一步强化正确的“教育观”、“师生观”,进一步明确“教师的威信取决于他的人格魅力和学识,不取决于其教师的身份”等观念,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3、自查自纠阶段(2013年5—2013年9月)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担负着为国家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必须自觉地修身、敬业、爱生,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通过本次主题教育,重点规范八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职教师不得从
事有偿家教或在校外办学机构兼课;二是不得强制向学生推销或动员学生到指定地点购买教辅资料,并获取不正当利益;三是不得利用工作之便,动员、组织或强制、暗示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有偿补习;四是不得歧视、羞辱、讽刺挖苦学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五是不得接受学生家长吃请和礼品;六是不得无故擅自旷课、调课或请他人代课;七是不得在课堂上讲授与课程内容无关或损毁学校、攻击政府的内容;八是不得随身携带通讯工具上课,严禁上课时接听电话、会客或随意离开教室。
每位教师都要对照前述八个方面的师德问题,逐条查摆,检查自己在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查摆出来的问题,本着“自纠从宽、查处从严”的原则,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纠正,自我提高。要撰写高质量的师德反思材料。反思材料包括主要成绩、存在问题、原因分析、整改方向四个方面。主要成绩要写实,存在问题要找准,原因分析要深刻,整改措施要切实可行。
4、考评总结阶段(2013年10—12月)
学校要结合师德考核,对每位教师参加师德主题教育的情况和效果进行考评。学校要层层树立典型,利用校园网等媒体对典型及时进行宣传和报道。
2014年元旦之前,学校就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评选出
2名师德标兵,2名优秀共产党员,并将活动总结和典型材料上报教育局,教育局将择优在昌邑市教育信息网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并适时予以表彰。
五、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统筹推进。成立学校“深化作风建设年”暨“强师德树新风”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学校党支部书记任组长,副书记任副组长,各处室负责人为成员,负责活动的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逄迎伟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对活动的总体协调、组织联络和后勤保障。
2、广泛宣传,营造氛围。认真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报校刊、校园宣传栏、校园网络等宣传阵地,大张旗鼓宣传一批好经验、推出一批好做法、树立一批好典型,激发各个层面的干事创业热情,营造浓厚氛围。
银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银川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银政办发〔2009〕205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有关部门:
《银川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OO九年十月二十八日
银川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进一步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解决影响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全面提升我市食品安全水平,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宁政办发〔2009〕193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食品安全工作放在突出位置,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完善各级政府对本地区食品安全负总责、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监管体系。坚持治理整顿与振兴产业相结合、集中整治与长效机制建设相结合、企业自律与政府监管相结合,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依法整顿,进一步规范食品生产经营秩序,促进食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二、工作目标
通过两年左右的集中整顿,建立健全食品原料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销售、餐饮消费等环节科学规范的监管机制,健全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完善食品安全质量监测和评价体系,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的各项监管工作。强化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保障管理体系、问题追溯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使食品安全各环节、各方面的责任进一步落实,食品行业自律工作显著加强,食品及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行为更加规范,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全市食品安全环境明显改善,完成食品安全先进城市创建工作。
三、主要任务
(一)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先进城市创建工作。认真落实银川市委、市政府年初关于建设全国食品安全先进城市的总体部署,结合《宁夏回族自治区食品安全先进市、县创建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提高我市食品安全工作目标,按照“体系健全、管理科学、监督有力、风险可控、消费安全”的总体要求,按照创建方案,大力推进,不断提高食品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环节的安全管理水平。
牵头部门:银川市建设全国食品安全先进城市领导小组。
配合单位:银川市建设全国食品安全先进城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二)建立统一高效的食品安全综合监管体系。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体系建设,建立覆盖食品生产经营各环节并延伸到县(市)区的食品污染物、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制定全市食品检验检测的设置规划,安排部署食品安全质量抽检,建立食品安全风险性评估制度、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发挥食品安全事故和食源性疾病快速处置机制,做好食品安全事故预案制定、事故报告、应急措施、事故调查、卫生处理、责任追究等工作。建立食品安全标准专家队伍和工作队伍,加强我市《食品安全法》配套法规与标准的制定工作。
牵头单位:银川市卫生局。
配合单位:银川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
(三)建立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加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管理工作,划分食品安全实验室检验检测范围,做好检验检测结果互认工作。适时推进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改革,整合全市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合理配置检验检测资源。完善检验检测手段,重点提高对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鉴定排查、风险监测、风险预警、风险评估和技术仲裁的能力。
牵头单位:银川市卫生局。
配合单位:银川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农牧局、质监局、工商局、商务局。
(四)全面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深入开展奶站清理整顿工作,严格生鲜乳收购许可证制度,严厉打击在生鲜乳中添加三聚氰胺、β-内酰氨酶等违禁物质,以及违法生产、经营、使用甲胺磷等五种禁用高毒农药和在普通农药中非法添加高毒农药及违法违规使用禁用限用农药的行为。查处在饲料原料和产品中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的行为,取缔无生产许可证、无产品批准文号、无产品标签的“三无”饲料生产企业,全面推行兽药GSP标准的认证工作,查处非法生产经营假劣过期兽药产品行为。加大对蔬菜、水果中农药残留、猪肉产品中喹嗯啉类、硝基咪唑类、猪牛羊肉中“瘦肉精”等促生长剂药物残留、禽肉产品中硝基呋喃类、喹诺酮、磺胺类药物残留和蜂产品中抗生素药物残留的监督检查力度。打击禽畜养殖、水产养殖(特别是苗种生产阶段)使用违禁药物和有毒有害物质的行为。查处伪造、冒用、超范围使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标志的行为。全市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达到95%以上,畜禽水产品中兽(渔)药残留检测合格率达到95%以上。不合格奶站的取缔率达到100%,饲料中违法添加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行为的查处率达到100%。
牵头单位:银川市农牧局。
配合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银川市卫生局、商务局、工商局、质监局、公安局。
(五)全面做好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使用非食品原料及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加工食品的行为。严厉打击无营业执照、无生产许可证非法生产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重点整顿小企业、生产加工小作坊,解决生产条件差、业主安全意识差、过程控制不严、检验力量薄弱等影响食品安全的普遍问题。严厉打击在食品生产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行为,依法查处生产非法食品添加物的行为,整治在食品生产中超过标准规定的范围、限量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全市地产大米、小麦粉、食用植物油抽检合格率达到94%,酱油、食醋抽检合格率达到89%, 地产食盐、味精抽样检测合格率达到95%。对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的查处率达到100%,食品加工黑窝点依法查处率达到100%。
牵头单位:银川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配合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银川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卫生局、工商局、公安局。
(六)全面做好屠宰加工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完善生猪、牛羊和禽类屠宰销售管理制度,加大监管力度,全市上市牛羊、家禽进点屠宰率达到90%。规范屠宰加工企业资质认定工作,加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加大对定点屠宰厂(场)的监督力度,依法关闭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屠宰加工场,禁止销售无检疫(验)证明的肉品,严防未经检疫(验)或检疫(验)不合格畜禽产品流入市场。严厉打击生产加工和销售病死肉、注水肉和私屠滥宰等违法行为,对违法行为的查处率达到100%。
牵头单位:银川市商务局。
配合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银川市农牧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卫生局、工商局、质监局、公安局。
(七)全面做好食品流通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严格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经营主体市场准入,严厉查处无证、无照经营和超范围经营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行为。打击销售过期变质假冒伪劣等不合格食品和扰乱食品市场秩序的行为。重点整顿各类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和食杂店,重点检查消费者举报多的食品和假冒伪劣食品添加剂,依法查处销售《食品安全法》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和非法食品添加物的行为,对违法行为的查处率达到100%。全市食品批发经营户中建立索证索票、进销台账率达100%,在食品零售经营户中建立“三合一”台账率达100%。
牵头单位:银川市工商局。
配合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银川市卫生局、商务局、质监局、公安局。
(八)全面做好餐饮消费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严厉查处餐饮单位无证经营行为。重点整顿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农家乐旅游点、小型餐饮单位,规范其经营行为。全市餐饮单位(接待能力在80人以上)量化分级管理率达到95%以上,学校(托幼机构)食堂量化分级管理率达到100%。认真落实餐饮单位原料采购索证索票和餐具清洗消毒制度。严厉查处采购、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劣质食用油等行为。加大对熟食卤味、盒饭、冷菜等高风险食品和农村家庭宴席申报管理等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深入开展餐饮环节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餐饮经营单位的监督检查覆盖率达到100%,违法行为的查处率达到100%。
牵头单位:银川市卫生局。
配合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银川市商务局、工商局、质监局、公安局、食品药品监管局。
(九)全面做好保健食品的安全管理工作。对全市保健食品生产、流通环节进行全面的整治和规范,严厉打击在保健食品中违法添加药物的行为。全面查处违规生产经营保健食品和伪造、冒用保健食品标签标识的行为。严查以公益讲座、免费体检、学术交流、会展销售等形式销售假冒伪劣保健食品的行为。整治宣传普通食品功能疗效、夸大宣传保健食品功能的行为。地产保健食品抽检合格率达到100%,非地产保健食品举报查处率达到100%。
牵头单位:银川市卫生局。
配合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银川市商务局、工商局、质监局、公安局、食品药品监管局。
(十)全面做好清真食品的安全管理工作。依法严格审核清真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市场准入资格,认真执行清真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前置审批规定。全面检查从事清真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清真管理制度落实情况,依法查处生产经营假冒清真食品的违法行为。加强有关法律法规和民族宗教政策的宣传教育,营造清真食品发展的良好环境,培育清真食品特色品牌。统一监制核发《清真食品准营证》和清真标牌,清真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的《清真食品准营证》持证率达到98%。
牵头单位:银川市民委、工商局。
配合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银川市卫生局、商务局、质监局、公安局、食品药品监管局。
(十一)建立企业诚信监管机制。建立以守法遵章为准绳、社会道德为基础、企业自律为重点、社会监督为约束、诚信效果可评价、诚信奖惩有制度的食品企业诚信体系。制订食品生产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和诚信体系评价标准。选择若干企业开展诚信体系建设试点,及时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完善相关规范和标准。建立食品企业诚信不良记录收集、管理、通报制度和行业退出机制,对失信或不良记录达到一定程度企业的处罚率达到100%。
牵头单位:银川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配合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银川市质监局、商务局、工商局、卫生局、公安局、食品药品监管局。
四、整顿措施
(一)落实企业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企业要确保生产经营的食品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督促企业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原料查验、索证索票和全程追溯制度;提高检验检测能力,落实食品检验合格出厂制度和不合格食品召回制度。建立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定期检查各项食品安全防范措施落实情况,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完善相关政策措施,采取行政、认证等多种措施,鼓励和引导食品企业积极采用良好生产规范(GMP)、良好卫生规范(GHP)、良好农业规范(GAP)和危害分析控制点技术(HACCP)等先进的食品安全制度,提高企业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二)加强食品检验检测工作。加强检验检测人员管理,提高检验检测机构服务水平。重点做好高风险食品的检验检测,加大检验检测频次。实行检验检测结果互认,避免重复检验检测。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的收集、报送和管理。推进检验检测资源和信息共享,定期公布检验检测结果。
(三)加强食品安全日常监管。规范食品生产经营准入条件,提高准入门槛。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各项监管制度,加大对重点食品、重点环节和重点地区的监督检查力度,对不合格食品下架、退市,并责令企业召回。改进监督抽检手段,采取明察暗访、突击检查、追踪溯源、排查举报线索等方式,及时发现和查处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加强食品安全各环节执法衔接,联合开展监督抽查,相互通报情况,提高监管效率。
(四)强化行政执法。各县(市)区政府要强化对食品安全的监管职责,保障基层执法单位的执法装备、检测设备,提高执法能力,严格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建立自上而下的食品安全综合监督执法体系。组织开展对食品生产经营各环节安全监管工作的稽查,落实食品安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着力纠正执法监管中的不作为、不到位和乱作为问题。加强执法队伍思想建设、业务建设和作风建设,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和依法行政水平。健全食品安全事故信息快速通报制度,完善食品安全事故快速反应机制。及时查处食品安全重大案件,严惩违法犯罪分子。
(五)加大食品安全经费投入。财政部门要把食品安全监管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不断加大经费投入,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提供必要的执法装备、检测设备和工作经费,保证食品安全整顿工作顺利开展。
(六)广泛宣传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新闻主管部门要把开展食品安全整顿工作作为重要宣传任务,进行广泛的公益宣传,及时报道各地区、各部门开展整顿的措施、进展和成效。鼓励群众积极参与食品安全工作,提高全社会食品安全意识。大力开展诚信教育和行业自律宣传。同时,整顿工作要注意策略和方法,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增强消费者信心。
五、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
1.制定下发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各县(市)区和各有关部门进一步细化整顿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和责任人员等。
2.广泛宣传本次整顿工作的意义、目的和任务。深入宣传学习《食品安全法》。
3.梳理问题提出对策。对过去各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中发现的和当前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梳理,重点是:制度、机制方面的问题及对策意见;标准、规范方面的问题及对策意见;生产经营企业在贯彻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意见。
完成时间:2009年10月31日前。
报送本阶段总结时间:2009年11月10日前。
(二)完善落实制度阶段。
根据第一阶段梳理出来的问题和对策意见,开展制度、机制的创新、改进和标准、规范的建立、完善工作,以确保《食品安全法》的全面有效实施。重点是:
1.修改、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2.创新、改进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机制;
3.建立、修订食品安全地方法规、标准、规范;
4.开展食品安全监测能力建设工作;
5.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法》和各项规章制度与标准规范的宣传实施工作;
6.开展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管理的指导工作。监督指导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保障机制,实行先进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完善食品原料查验、索证索票、新产品新原料报批、产品检验、全程追溯、不合格食品召回等制度。
完成时间:2010年1月31日前。
报送本阶段总结时间:2010年2月5日前。
(三)集中监督查处阶段。
组织开展联合监督检查活动,重点检查食品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环节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和各项规章制度与标准规范的情况。组织开展抽检,公布食品安全有关信息,依法查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曝光违法企业。
检查的重点区域:城乡结合部、农村地区、城市集贸市场、公路沿线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
检查的重点内容:食品安全管理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如原料进货登记、使用记录的执行、证照公示、有害物质监测等。
对管理制度不健全、机制不完善或制度落实不到位的企业责令停业整顿;搜索取缔无照无证生产经营企业,查处食品生产加工黑窝点。
完成时间:2010年9月30日前。
报送本阶段总结时间:2010年10月5日前。
(四)评估总结阶段。
1.由县(市)区政府组织对辖区内整顿工作开展自评(2010年10月20日前完成);
2.由各有关部门分别组织对本系统整顿工作进行抽查评估(2010年10月20日前完成);
3.由银川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组织评估(2010年11月20日前完成);
4.做好自治区组织开展或安排的各项检查、评估工作。
六、工作要求
(一)政府负总责。各县(市)区政府要将食品安全整顿列入当前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调配力量,加大经费投入。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当地和本部门的整顿工作实施方案,全面落实整顿工作任务。银川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定期发布整顿工作通报,对整顿工作进展缓慢、虚夸不实、没有成效的,要写出检查,说明原因。对食品安全问题突出且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地区,要通报批评,督促整改,并依法依纪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
(二)强化协调指导。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督促和指导地方相关部门开展工作。根据整顿工作的需要,提出配合部门及配合要求,相关配合做好整顿工作。
(三)做好自查自评。各县(市)区政府、各有关部门、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要根据工作目标和任务,认真开展整顿工作情况自查自评,发现不足及时改进,不断提高整顿成效。
(四)加强信息沟通。各地、各部门要及时汇总、分析整顿工作进展情况,认真做好工作信息报送工作。要确定信息报送人员,完善信息沟通方式,确保信息传递快捷、准确。要定期向社会发布整顿工作信息,让人民群众及时了解全市食品整顿工作的进展和成效。
【发布文号】粤府办〔2005〕82号 【发布日期】2005-10-08 【生效日期】2005-10-0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广东省
广东省食品生产加工业整顿工作实施方案
(粤府办〔2005〕82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广东省食品生产加工业整顿工作实施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五年十月八日
广东省食品生产加工业整顿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我省食品生产加工业质量卫生水平,切实保障食品安全,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05年全国食品药品专项整治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05〕20号)和省委、省政府“十项民心工程”的总体部署,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开展食品生产加工业整顿工作。为确保整顿工作扎实有效进行,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集中整顿与制度建设、严格执法与科学管理、打假治劣与扶优扶强、失信惩戒与正面引导相结合的工作原则,坚持“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各方联合行动、社会广泛支持“的工作机制,提高食品生产加工业的质量卫生水平, 促进食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障广大群众的健康安全。
二、工作目标
(一)摸清全省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现状,全面建立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卫生档案,实现以信息化管理为主要手段的食品生产企业动态监管。
(二)清理、取缔无营业执照、无卫生许可证、无食品生产许可证和不符合卫生许可条件的食品生产加工点。
(三)重点整顿的食品企业生产条件达标率达到80%以上、产品质量卫生抽查合格率达到80%以上。
(四)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质量卫生监督检验覆盖面达到95%以上、全年累计抽查产品品种覆盖面达到90%以上。
(五)有效遏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滥用食品添加剂和制售假冒伪劣、有毒有害食品违法犯罪行为。
(六)加快完成肉制品、乳制品、饮料、调味品(糖、味精)、方便面、饼干、罐头、冷冻饮品、速冻面米食品、膨化食品等10类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市场准入工作;全面启动糖果制品、茶叶、葡萄酒及果酒、啤酒、黄酒、酱腌菜、蜜饯、炒货食品、蛋制品、可可制品、焙炒咖啡、水产加工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等13类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市场准入工作。
(七)基本完成食品企业标准清理工作。
(八)培育和提升一批食品生产加工业名牌企业。
三、工作内容
(一)整顿内容:着力整顿没有基本质量卫生控制措施,产品标准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使用非食品原料和滥用添加剂生产加工食品,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篡改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在食品中掺杂掺假以及产品质量卫生低劣等问题。
(二)整顿范围:主要是《食品卫生法》规定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和食品用工具、设备、洗涤剂、消毒剂等生产加工企业。
(三)整顿重点:重点区域是城乡结合部和农村;重点对象是作坊式加工点、有制假记录和质量卫生不稳定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以及无证照黑窝点;重点内容是生产加工过程中滥用食品添加剂和使用非食品原料的违法行为、食品制假售假行为、无证无照生产加工行为;重点品种是粮、肉、蔬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饮料、酒、儿童食品和保健食品等10类食品。
(四)整顿办法:通过全面排查,根据企业的生产条件、质量管理能力、检测能力、诚信记录和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等进行综合评价,划分为一般企业、重点规范企业、重点监管企业、打击取缔企业四种类型,进行动态监管,分类处理。
四、工作步骤
(一)组织部署阶段(2005年10月15日前)。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国务院、省政府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及本方案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定整顿范围和目标要求,明确职责分工,统一组织部署。各地、各有关部门的实施方案要于10月20日前报省质监局备案。
(二)清理整顿阶段(至2006年2月底前)。要通过“进村入厂”的办法,对辖区内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进行全面排查,掌握食品企业的数量和质量安全状况,核实企业各项注册登记资料的真实性,建立完善食品加工企业质量卫生档案,并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动态掌握企业数量、质量状况、人员素质、生产场地设施、证照情况、产品流向。在摸查的基础上,对企业的生产条件、质量管理能力、检测能力、诚信记录和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等进行综合评价,分类处理。
对证照齐全、内部质量管理与质量监控手段比较完善、产品质量较为稳定的一般企业,要积极支持其上规模、上水平;对证照齐全,但生产条件、卫生条件下降达不到相关许可证发放条件或产品质量不够稳定的重点规范企业,要限期整改;对生产条件较差,食品安全保障能力低,隐患多、质量问题突出和超许可范围生产加工食品的重点监管企业,要重点监管,限期整改;对无证无照无标生产,限期整改后仍不具备生产合格产品条件,或内部管理混乱、曾被有关部门查处且拒不改正的企业,要依法予以关闭或打击取缔。
各级质监部门要会同卫生、农业等部门尽快清理地方食品标准和企业备案标准,加强标准执行情况的检查,严格要求企业标准必须符合国家、行业、地方强制性标准以及企业明示的质量要求。对企业产品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检验方法低于或不同于国家、行业、地方推荐性标准的,由技术委员会专家审查组审核其科学合理性。不能通过专家审查组审核的企业产品标准,当地质监部门不得予以备案,企业不得据此组织生产。
(三)总结验收阶段(2006年3月15日前)。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组织对本辖区食品生产加工业整顿工作进行验收,并将整顿工作情况和验收结果逐级上报。省将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抽查。全省整顿工作情况由省质监局汇总上报省政府。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在整顿工作基础上,从健全制度和完善机制上着手,巩固和深化整顿活动成效。通过落实普查建档、监督抽查、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食品企业巡查、辖区政府回访、及时查处食品企业违法违规行为等六项制度的落实以及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形成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卫生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全省食品生产加工业整顿工作,由政府统一组织,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协调机制,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各级经贸、公安、农业、税务、工商、林业、海洋渔业、质监、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建立部门工作联系制度,构建信息平台,及时通报情况;要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分片分区,责任到人。要切实落实食品加工企业的主体责任,督促各有关企业落实食品质量卫生安全各项管理制度,并定期向监管部门报告食品质量卫生安全情况。
(二)联合执法,严肃执法。各级政府要组织食品安全监督有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形成整顿合力,加大执法力度,全面开展食品加工企业情况的排查,依法查处各类食品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打击取缔无证无照的黑窝点。对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要严肃依法查处。同时,要实行责任倒查制度,对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及有关工作人员因监管不力,失职渎职导致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行政、法律责任,涉嫌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抓好宣传,加强监督。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种方式宣传食品质量卫生安全方面的知识,提高广大群众的辨别能力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意识。食品质量卫生安全监管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预警制度、快速反应机制、奖励举报制度,广泛发动群众积极投诉举报食品生产违法违规行为或提供相关线索,营造有利于打击食品生产违法违规行为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依法监管,改进服务。各级食品质量卫生安全监管部门要通过巡查、回访、年审、监督抽查、强制检验等方式强化日常监管。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业发展的指导,积极推行食品生产加工安全管理技术,大力推行技术标准战略和名牌战略,积极培育大型食品生产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具有一定生产规模、良好社会信誉的品牌企业。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中介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区域性或行业性等技术服务机构,加快发展专业性行业协会,促进我省食品加工企业技术、管理、经营水平的提高和食品行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青山乡小学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实施方案】推荐阅读:
青山不老 教案06-29
绿水青山活动11-23
青山行阅读题答案06-10
《远处的青山》阅读答案06-21
金山银山绿水青山作文10-05
青山湖游记作文700字10-02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11-13
《青山不老》的优秀教学设计11-14
青山园完小合格学校建设总结12-2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文800字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