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系毕业设计选题

2024-10-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艺术系毕业设计选题(精选8篇)

艺术系毕业设计选题 篇1

★汉字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汉字字体设计与民族文化的融合研究 ★汉字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汉字构成法对图形设计的启示研究 ★汉字字体设计的时代特征和审美风格研究 ★汉字字体图形设计研究

★民间图形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图形创意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书籍装帧设计研究

★房地产广告设计研究 ★公益广告创意设计研究 ★广告设计中的创意策略研究 ★户外广告创意设计研究 ★网络广告设计研究 ★影视广告设计研究 ★现代企业形象设计研究

★商业摄影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商业插画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传统美学观对现代广告招贴设计的影响研究 ★传统装饰纹样中的吉祥观念与现代设计研究 ★论环境中的光塑造

★艺术设计的科学性——材料技术与功能之关系 ★谈艺术设计中的共性与个性 ★设计作品的思想性研究 ★设计美与艺术美之比较 ★“以人为本”设计原则的再认识 ★当地民居建筑与装饰艺术 ★浅论广告的整合传播

★浅论广告的道义 ★浅谈包装设计中的信息诉求 ★浅论品牌塑造 ★浅谈加入WTO以来中国企业的形象塑造 ★浅论设计中的功能和审美取向 ★新形式新方法在设计中运用的探讨 ★浅谈平面广告中的字体设计 ★试论平面广告中的色彩运用 ★浅谈平面广告中的图形

★浅谈传统商品包装中的继承和创新 ★试论现代标志设计的要点 ★浅谈现代VI设计 ★我眼中的绿色包装设计

★公益广告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效应 ★中国结现象剖析——现代设计理念与民族精神的融合 ★设计定位的终极——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创造性思维 ★品牌就是效益——VI设计在市场营销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CI战略的现状研究 ★VI设计与市场经济 ★路牌广告的色彩设计 ★时尚与设计

★艺术设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设计创意之我见

★浅谈平面设计中的视觉元素 ★计算机技术与艺术设计 ★论图形化的标志设计

★论图形资料库在艺术设计中的借鉴与应用 ★试谈广告的信息主题与创意之间的关系

★试论市场营销学对广告学的影响与意义 ★论广告在消费者购买决策各个阶段中的影响与作用 ★论广告创意的吸引力表现与实效性思考 ★浅谈广告效果的双重性 ★网页设计美学与艺术语言研究

★网页设计与数字文化研究 ★当代数码媒体艺术特征研究(例:数字艺术设计与创造力,)★数码媒体艺术的风格流派研究 ★试析传统文化城镇旧城改造中城市环境艺术形象的处理问题 ★试谈我对当今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现状的看法/ ★初探中国传统环境艺术思维设计方法与当代继承发展运用的关系

★传统公共艺术(雕塑壁画装饰艺术造型等)如何体现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 ★试析优秀建筑外环境空间的塑造及在当代的运用

★中国传统建筑思想在室内(外)设计中的运用 ★传统人文精神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传统园林表现技法在现代环境艺术中的运用——(副标题)★从中国传统文化看室内设计情感的表达 ★论室内设计中的人情味

★××民居建筑空间美浅析 ★材质语言在现代建筑装饰或室内外设计中的作用 ★(室内或室外)空间意境的创造 ★光影(色彩或其他方面)在室内设计中的表现力 ★室内设计中的材料美

★现代室内××(灯光色彩)设计中的创新思维 ★××(灯光色彩)语言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空间的古典精神与设计的当代意境 ★餐饮建筑的文化特征分析

★室内空间色彩运用简析 ★中国室内设计教育及现状 ★独立观点的表述——环境空间形式探索 ★就地取材——材料运用研究

★色景——环境空间色彩关系研究 ★传统文化与现代(平面环艺)设计的关系 ★传统绘画艺术与现代艺术设计 ★设计艺术中的界面设计探讨 ★浅析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 ★东西方文化差异与商业广告的关系 ★现代传播手段的进步与广告形式的演变 ★广告的韵味与品味

★文化因素对广告创意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设计中的应用 ★谈广告创意的几种方法及其应用 ★创意与生活经验 ★广告创意的设计要求

★(恐惧悬念幽默拟人等)技巧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公益类广告的创意与构思特点 ★论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 ★谈平面设计的本土语言 ★图形创意的表现在广告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符号在现代招贴设计中的应用 ★平面广告中色彩要素与人的情感联系 ★多媒体广告与平面广告的表现特点 ★计算机数码技术与手绘原创结合 ★平面广告的形式美 ★动漫广告设计的创意思维 ★构成理论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广告作品中节奏感的控制 ★网络媒体在当今广告行业的应用 ★公益类广告的表现手法 ★Flash广告的使用与特点 ★技术突破与艺术表现的结合 ★住宅室内储物空间设计 ★国内外室内设计的发展 ★论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

★浅析CI设计中的企业文化冲击力 ★图形创意的表现

★平面艺术设计的本土语言

★传统美学观对现代广告招贴设计的影响 ★浅析现代标志设计与传统图形艺术的结合 ★浅谈技术的发展对插图设计的影响 ★包装设计的定位

★平面图形设计中的符号学原理 ★现代包装设计的文化观 ★品牌包装设计 ★中国古代图徽与现代标志设计

★医药商标标志设计之我见 ★浅议汉字标志的存在价值与竞争优势 ★论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 ★西方现代美术教育理论中的工具论和本质论

★“谈服装设计中的趣味性” ★“服装设计中独特性的表达” ★“明清服饰图案的应用分析” ★“色彩与情感”

★“印地安文化与礼服的关联性” ★服装外空间的发展与演变形式” ★“刺绣工艺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面料在服装中的重要性”

★“解读设计师品牌与高级成衣品牌风格异同” ★“论服装设计中的‘蝴蝶效应’” ★“结构设计在高级成衣中的应用” ★“谈‘东西方’服装的发展与应用” ★“服装品牌文化效应”

★“浅析街头服装文化形态及发展” ★“服装卖场的个性化设计”

★“服装市场营销对服装设计的重要性” ★“浅析原生态色彩在服装中的应用” ★“涂鸦艺术在服饰设计中的运用与研究” ★“浅谈服装中‘性’的 展示与研究”

★“谈如何寻求服装设计中周而复始的‘变化’” ★“中国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后现代主义中的服装哲学” ★“浅谈色彩在服装设计中的作用” ★“服装设计中的抽象表达”

★服装与人的性格情绪 ★论服装材料的运用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从现代发展趋势论服装艺术设计的成衣化走向 ★服装魔法之服装结构的拼接与整合 ★服装设计余时尚搭配 ★论服装的中性化

★谈市场定位对服装品牌塑造的影响

艺术系毕业设计选题 篇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 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 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 (1) ”作为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方向, 应用型本科是普通高等教育框架下以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为导向的教育。就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毕业论文而言, 应具有相当实践意义、指导意义和创新意义。而从目前来看, 部分选题有“大、全、广”的误区表象。

二、选题的成因分析

(一) 主观因素

兴趣。学生作为撰写毕业论文的主体, 是毕业论文的主导。美国教育学者玛丽艾伦·韦默 (Maryellen Weimer) 在其撰写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给教学实践代理啊的五项关键变化》一书中指出:“教师必须停止总是替学生完成各种各样的学习任务:组织学习内容、举出例子、提出问题、回答问题、总结讨论、解决难题和制作图表等等。 (2) ”通过引导学生, 发现“关注点”和“兴趣点”。如, 某学生对当下的地产市场感兴趣小户型感兴趣, 进而将题目范围圈定为小户型。某同学对演艺空间的设计兴趣十足, 可引导学生圈定选题调研范围, 如以某城市或区域为范围。

(二) 客观因素

共识。在师生的交流过程中, 往往会有某种程度的共识。共识越大, 师生的默契程度就越大;共识越小, 师生的默契程度就越小。首先, 教师的学识。作为毕业论文的教学引导方, 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知识广度将决定学生论文的引导工作顺利程度, 有的甚至能决定论文题目的存在与否。如, 某学生把选题拟定为“论室内设计中智能化家居安防系统设置”, 若导师对安防系统不熟悉, 或导致论文的无法推进, 甚至弃题。其次, 学生的自我认识。选题若要有所突破和心意, 就必须了解自己对于本专业的优势和劣势。如, 某学生擅长室内和室外的空间设计, 选题时就要结合室内外空间的某个点具体切入。从自身对专业的了解出发, 发挥自身对专业的优势, 规避短板。

三、选题的对象、策略与方法

(一) 选题对象

如何选题?题眼, 作为选题的核心, 它关系到“写什么”。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 从实际应用的视角发现专业的新视角和新应用是选题的关键。如, 商业空间设计中包括超市、商场、零售店、咖啡厅等多种空间。在选题时, 就要结合商业空间中的某一具体空间类型来梳理观点和看法, 如“论国内商业空间的空间布局”等范围难以把握、撰写对象不易作为撰写对象。再如, 某同学拟定题目“装饰材料的材质特征”, 这一题目显然是选题对象上宽泛, 缺乏对地面饰材的深入了解和分析, 不如深入解读, 如“地板的装饰与防滑特征解析”。

(二) 选题策略

选题策略———“小题大做”。发现兴趣, 突破重点, 明确亮点是应用型本科视角下艺术类毕业论文选题策略的关键, 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选题的过程中遵循“小题大作”的原则, 做到有论而发, 有点而谈。如某同学拟题“论木制品的魅力与发展”, 题目显然大而泛, 不如具体举例, 如改为“论木制品的魅力与发展———以室内木质家具设计为例”。再如, 某同学拟题“客家古村落的改造与规划”, 题目显然具有一定挖掘深度, 但需找出具体区域的代表例子加以论证。

(三) 选题方法

在确定论文选题时, 运用创新性思维, 挖掘前瞻性论文选题至关重要! (3) 寻找“切入点”是选题方法的关键。就这点而言, 可从“题眼”、“研究背景”和“关键词”入手。首先, 关键词锁定法。通过分析研究对象, 明确关键词及其逻辑, 从而利用关键词形成题目。例如, 某同学喜欢研究酒吧空间, 并从“磁悬浮”作为“切入点”, 将关键词选为“磁悬浮”、“主题酒吧”和“现代室内设计”。通过研究关键词的逻辑关系, 确定题目为“以磁悬浮主题酒吧工程解读现代室内设计”。其次, 背景导入法。作为文章中的某个研究视角和基调, 它使研究对象具有某个领域的归属, 烘托出研究对象的时代、意义和所指。如某学生选题“居住文化概念下的环境艺术设计探讨”。再如, “江浙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度假酒店设计———以杭州安缦法云酒店为例”, 讨论如何将一家国际连锁酒店的设计风格融入中国本土。再次, 比较研究法。常以案例为对象, 以案例对比为手段, 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设计案例的对证出发选题。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来看, 它利用不同设计理念、风格样式、主题功能、服务对象等要素进行比较来组织文章。例如, 某同学拟题“欧式古典风格与中式古典风格在室内装饰中的碰撞”、“浅析日式园林景观与中式园林景观的区别”等。

四、结论

应用型本科视角下的艺术类毕业论文选题, 作为国家教育改革背景下的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一项基础工作, 既是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的课题, 也是广大学生对于完成本科四年学业所要面临的挑战。在明确具体选题对象的条件下, 选题应“小题大做”, 利用有效“切入点”挖掘题目的深度和内涵。通过研究“题眼”、“研究背景”和“关键词”, 有效分析组织并完成选题。

摘要:本文以应用型本科为背景, 以艺术类毕业论文选题为研究对象, 从选题成因分析其毕业论文选题涉及的对象与要素, 探讨应用型本科视角下的艺术类毕业论文选题的对象、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艺术类,毕业论文,选题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R].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30.

[2] 玛丽艾伦·韦默.《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给教学实践带来的五项关键变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56.

艺术系毕业设计选题 篇3

摘 要:海峡两岸涵盖36个二级学科、涉及中国艺术研究院、台湾师范大学等48家培养单位的93篇新媒体艺术类博士学位论文和数百篇硕士学位论文。其学科领域与院校分布,具有新媒体艺术是新时代的领跑者、新媒体艺术的中华文化哲学观、新媒体艺术属于人文社会学科、新媒体艺术对技术的审美超越和新媒体艺术是多种学科协同五大特征。当代技术媒体的知识融合与学科文化,正成为引领未来艺术发展的新航标。

关键词:新媒体 艺术文化 研究生 学位论文

一、数字时代国际人文艺术学科发展新变

在数字化生存环境下,美国图书史专家罗伯特·达恩顿所著《阅读的未来》就人类掌握语言以来信息技术之文字发明、书的历史、活字印刷和电子传媒四次根本变革,为我们塑造关于文献领域的未来图景{1};而2008北京奥运会、2009济南全运会、2010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的开幕式,则为新媒体艺术提供了创意舞台。

1.新媒体艺术简释

新,在《辞源》里有初现、更新、开始之义,与“旧”相对。媒体,指信息表示和传播的载体。所谓新媒体,是指“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有别于传统的传播方式实现传播的新型媒体”{2}。新媒体艺术,主要指“用新媒体技术所进行的艺术创作,其概念涵盖了包括数字艺术、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动画、视觉艺术、网络艺术、交互艺术与技术、机器人技术以及生物技术在内的多个学科领域”{3},本文不作刻意区分。而为每个有想象创造力的普通人提供成为艺术家的机会,将是未来“第九艺术”{4}的一个鲜明特点。

如果说20世纪社会思潮为新媒体艺术理论提供了观念来源的话,人文科学计算则为新媒体艺术研究提供了运用新手段的经验{5}。就新媒体艺术实践而言,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荷兰多变媒体研究所、德国艺术与媒体中心、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韩国Nabi新媒体艺术中心,代表了国外水平。台湾数字艺术知识与创作流通平台和香港微波国际新媒体艺术节亦功不可没。

新媒体艺术所关注的主题,按台湾学者王嘉骥先生的说法,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现实、历史的真实性、社会认同,城市景观、都会人文、当代人性,探索后现代、后工业、媒体社会中的“新人性”,以虚拟为真实等,提出反思与质疑{6}。

2.数字化人文研究

就新媒体艺术学科文化而言,日本媒体艺术与科学高等研究院和国际学院值得重视。2001年中央美院和中国美院分别设置新媒体研究中心和数码艺术工作室,2006年教育部举办第一届全国新媒体艺术系主任(院长)论坛,2007年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成立新媒体艺术创作基地。2008年第32届国际艺术史大会首设“跨文化的新媒体:从古腾堡到谷歌——1440年至2008年”专题{7}。2010年,中国美术学院优化整合新成立跨媒体艺术学院。

近年来,一批数字人文研究机构,如国际数字人文组织联盟(The Alliance of Digital Humanities Organizations)、数字人文学会(The Society for Digital Humanities)相继成立。许多大学还设立了自己的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如美国斯坦福人文实验室、伦敦国王学院人文计算研究中心等。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应用逐渐深入到人文研究的各个领域,数字技术与人文研究的结合成了学者时下讨论的热门话题{8}。在全球范围内,新兴媒体艺术发展已成为衡量各国艺术文化水准和创意产业活力的重要标志。

二、新媒体艺术类博士学位论文学科领域

关于新媒体艺术的学术研究综述,虽已有文章发表,如《当代科学艺术——新媒体艺术文献研究综述》(朱韶峰2009年)、《2009年新媒体研究与发展综述》(夏冰2010年)、《当代新媒体艺术研究综述》(刘世文2013年),但对博硕学位论文关注不够。个中原因诚如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龚放教授所言,学位论文特别是博士学位论文的创新度和“含金量”须不断提高;必须切实解决学位论文的汇总、检索、利用渠道不畅,方法传统及管理机制僵硬等问题{9}。笔者综合中国国家图书馆、知网空间、万方数据库等搜索引擎和台湾博硕士论文知识加值系统,发现我国20世纪几乎没有新媒体艺术论题入选,相关的只有台湾大学资讯工程学科许秋婷《数位影像与数位视讯之水印技术》(1996年)和属于声学、信号处理学科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曾学文《数字音频广播研究及发端关键技术实现》(1997年)两篇。

1.内地新媒体艺术类博士学位论文学科

新世纪以来,搜集到内地85篇新媒体艺术类博士学位论文,涵盖36个二级学科,涉及中国艺术研究院等41家博士培养单位,多学科特性体现十分突出。见表1。

2.台湾新媒体艺术类博士学位论文举要

曾介宏《知识社群营造之研究——以数位艺术为例》(台湾师范大学2004),蔡庆同《“创意”如何成为“商品”:论台湾动画及游戏产业的文化、工业与创新》(台湾大学2005),曾钰涓《当代数字互动艺术之特质》(交通大学2009),骆丽真《台湾新媒体艺术教育与创作发展间之相互影响》(交通大学2010),李志贤《数位学习游乐场:整合机器人与实时互动舞台在教室中建立拟真的学习环境》(中央大学2010),张力仁《光影之间·具象之外——张力仁数位影像创作论述》(华梵大学2010),许于仁《数位游戏谘商之经验分析与成效探究》(台南大学2012),蔡绵综《基于计算美学及显著区域切割之低视觉干扰图文合成》(暨南国际大学2013)是8篇台湾高校较有代表性的新媒体艺术类博士学位论文。

三、新媒体艺术类硕士学位论文院校分布

至于新媒体艺术类硕士学位论文,笔者也已收集到内地三百多篇(由于新媒体艺术的交叉性与包容性特征,检索较难,实际还会更多,限于篇幅,从略),涉及有二百多家培养单位,从院校类型看,既有综合大学和艺术院校,又有师范院校和理工大学,还有林业、工商和纺织、印刷院校。就台湾高校而言,亦检索到84篇,其中台湾师范大学、台湾艺术大学、昆山科技大学、台北艺术大学、嘉义大学、台南艺术大学、南华大学、台湾大学、交通大学、高雄师范大学10所表现突出,见表2。

我国艺术学的学科体系现有二个层级: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分为学科门类、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三级;二是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二者的学科门类一致,都是排除了文学和建筑学之后其他西方主流艺术与本土文化艺术门类的总和。日本“COE计划”的实施对提高大学国际竞争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它在运行过程中对交叉学科、年轻学者培养高度重视,并在制度设计、经费管理、评估考核和国际化等方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这些对国内大学的科研组织、队伍建设、国际合作、创造力激发等都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价值{10}。

四、新媒体艺术类博硕学位论文选题特征

新媒体艺术学科既不是单纯的艺术的应用,也不是相关技术的拼凑,而是艺术、哲学、历史、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管理、心理、工程等多学科的集成、选择、优化、融合与协同。“艺术发展必须借助国家意识与全民意识统一,遵循智性与非智性结合的内在张力,很好地应对正在蓬勃兴起的大众文化、消费文化与网络文化新形势”{11}。概言之,新媒体艺术类博硕学位论文选题有如下特点:

1.新媒体艺术是新时代的领跑者

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哲学家滕尼斯认为,每一个时代只要持续着,本身都是一个新的和年轻的时代,但如果人们由它出发回顾身后几千年的话,每一个时代又可以被称之为老的时代{12}。尽管如此,新媒体艺术仍然是新时代的领跑者。经过五次重心位移,当前艺术学正在成为一种“国民艺术素养学”{13}。消费方式也在变迁。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手机网民规模的持续增长促进了手机端各类应用的发展,成为2013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一大亮点{14}。网民新媒体用户规模史无前例与艺术消费巨大市场,昭示人才培养应引领未来。

2.新媒体艺术的中华文化哲学观

华夏民族注重直观感受和切身领悟,习惯于对事物作整体的观照和浑融的把握,由此养成一种不排斥感性的理性把握和“不舍象”的思维习惯,以及一整套取譬托讽、言约旨丰的表述方法{15}。无独有偶,陈玲博士通过梳理新媒体艺术史上的重要变革,找到许多来自中国文化和思维方式影响的案例,如禅宗对约翰·凯奇、易经对摩西·康宁汉的影响等{16}。新媒体艺术不等于西方现代艺术,中华审美文化大有可为,这方面的论文选题较少。

3.新媒体艺术属于人文社会学科

学术界对新媒体学科的界定还存在很大困惑,新媒体学科的理论体系、知识体系仍有待于进一步的突破,延伸到更深入的层面。而从多学科、跨学科到超学科的发展,是当前西方数码游戏研究的总体趋势{17}。但是,新媒体艺术中的技术因素无论多么重要,主体都应归属人文社会科学,这与我国艺术学科开拓功勋张道一先生的主张是一致的{18}。如何驾驭技术媒体,真正寻找科学技术的人性化,成为当代新媒体艺术家、教育家与研究生极为重要的议题。

4.新媒体艺术对技术的审美超越

有些论文看到传统中国文化和中国思维方式对新媒体艺术的影响,但并不意味着要完全回到过去,而是“通过真、善、美在一个高技术时代的新整合,生成一种更高级的智慧和更优雅的生活方式”{19}。可是,目前新媒体艺术教育专业学生一方面通过电脑完成了许多创作,一方面却又被电脑束缚了。而具有审美文化的人则会在利用技术的同时,又超越技术,对非技术成分给予更大的关注,进而丰富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5.新媒体艺术是多种学科的协同

协同学指明,“表面上十分不同的系统,在基本的总体特征上,能够以完全相似的方式活动”{20}。新媒体艺术不像传统艺术主要表现一些内涵深刻的宗教主题或历史事件,而是借助科技的最新成果,在扩展人类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全新体验,技术与艺术的合作,以及不同学科背景的人们之间的合作比以往更加重要。就如英国皇家艺术学院院长汤姆森认为,“当代的设计者工作须与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经济学家、建筑师和城市规划者共同协作,学生应学习这样的工作方式,希望课程能反映眼下全球面临的问题,如水资源短缺、资源管理、气候变化、人口老龄化等,也希望看到运输设计系或服务设计系甚至移动图像系等新院系的建立”{21}。因其来源的多元性,艺术学虽已上升为学科门类,但相关学科专业尤其是新媒体艺术还是散布在各个学科群之中,是构成“中国型艺术学”的一个特点{22}。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已证明这一点。

相对而言,台湾研究生教育形式更为多样,新兴学科不必另行成立学系和研究所,而是设立一系列“学程”。所谓“学程”,即联合不同领域不同专长的教师共同对某一学科开设开设一系列的课程。这种为共同开设课程而结合的群体,可视实际需要成立和解散,所以也称“弹性学程”{23}。以这种“学程”代替设立新系所,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以技术对艺术的造型、记录与传播功能为经,以艺术与技术关系类型的历史演变为纬,能够透视新媒体艺术种种特性间的内在结构关联,在学理结构层面达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24}。从海峡两岸新媒体艺术类博硕学位论文学科领域、院校分布和选题特点,可以看出当代技术媒体的知识融合与学科文化正成为引领未来艺术发展的新航标。

注释:

{1}【美】达恩顿.阅读的未来[M].熊祥.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39.

{2}朱虹.新媒体十论[N].人民日报,2010-07-30(7).

{3}王荔.新媒体艺术发展综述[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2.

{4}彭吉象.数字时代的影视美学(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3):14-17.

{5}黄鸣奋.新媒体艺术理论的起源[J].东方丛刊,2009(1):196-211.

艺术系毕业设计选题 篇4

论文题目宜小不宜大

论文选题尽量范围小,要以小见大,小问题更具有现实性,而且小问题往往存在于我们现实工作中,无需花更多时间、精力去调研,也更容易发现,更容易起笔。例如:采购专业,有些同学会写诸如“采购与供应管理中的问题研究”这个题目就太大了,而且采购与供应本身就是两个环节,每个环节涉及到的问题都可以单独来研究,这个论题需要调研和参考的资料太多,也不好把握每个环节的轻重。说的简明一些,如果你不会写论文,可以这样,就是这个专业的每一本教材都可以成为一个论题,这样我们在定论题的时候就有了小目标,然后在围绕你定的目标去选甄选资料、找文献、查数据就ok了。

论文题目要难易度适中

论文的撰写是一项非常紧张、艰巨的任务,所以选题时尽量选自己熟悉的、擅长的,并且要考虑所写论文需要的文献收集、整理和利用的难易程度。比如“长江三角洲港口竞争力的比较分析”这一选题所要涉及到长江三角洲的.众多港口的资料收集、整理,这对完成该论文所需的时间、精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是力所不能及。

论文选题要具有专业特色

这个比较容易理解,论文选题不能偏离你所学专业的范畴,明明是采购专业,如果选的论题用到人力专业绩效问题分析很多,这就偏题了。所以选题尽量选具有明显专业特色的标题。

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参考 篇5

一、选题方向

1.综合应用机械拆装、电工电子、电机与电气控制、可编程控制、气动与变频、传感与检测以及机电设备装调等相关专业技术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并结合自己顶岗实习的情况,对常用、典型的机电一体化设备,进行系统的综合应用、设计与优化。

二、课题参考

课题1:自动化生产线综合应用系统的设计(学生:3人)

课题2:基于物料传送、识别与分拣系统的设计(学生:2人)

课题3:基于PLC的自动售货机系统的设计

课题4:PLC在金属切削机床控制中的应用周惠文

课题5:PLC在电渡生产线上的应用 周惠文

课题6:PLC在压滤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课题7:PLC在伺服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课题8:机电一体化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调研 梅荣娣

课题9:机电设备的数控化改造 梅荣娣

课题10:基于典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袁建春

课题11:典型机电产品的制造工艺分析 袁建春

课题12:典型机电设备的维护与维修 袁建春

课题13: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课题14:机电一体化系统抗干扰的途径分析

课题15: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分析

课题16: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智能控制技术

会计专业毕业设计选题报告 篇6

1.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现金是立即可以投入流通的交换媒介。它具有普遍的可接受性,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等一系列经济活动中最基本的要素,是企业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是可由企业任意支配使用的纸币、硬币等。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必须设置“库存现金”的总账账户进行核算,并列入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项目,列作流动资。对具有专门用途的现金应当作为基金或投资项目列为非流动资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健全,迫切需要加强现金管理制度工作。

现金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集中表现。只有抓住现金管理这个中心环节,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措施,疏通现金流转,才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因此加强现金管理及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金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伴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深化,现金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空前凸显。

(一)加强现金管理和控制,能够有效地进行现金运转

(二)加强现金管理和控制,能够有效地防止舞弊

(三)加强现金管理和控制,能够有效地提高现金使用效率

2.本课题的基本内容

一、xx公司的概况

简述xx公司的成立时间,基本情况,和获得的一些国家荣誉称号。

二、xx公司会计制度设计的执行现状及分析

(一)私设小金库,公款私存

提出了私设小金库公款私存的现象与原因。

(二)坐支现金普遍

解释了坐支行为的含义,还提出了坐支现金的现象对公司造成的危害。

(三)白条抵库严重的现象

说明白条抵库现象频繁,对公司造成的损失。

(四)随意使用现金,现金交易频繁

提出现金的随意是用和现金交易的频繁是公司现金管理问题日渐严重。

三、解决xx公司现金管理制度中存在问题的方案及对策

(一)实行内部控制制度,加强执行管理

(1)职责分工

解释职责分工的含义,说明职责分工对结局xx公司现金管理制度问题的重要性。

(2)实行轮岗制度

说明轮岗制度的对xx公司现金管理制度的益处

(3)进行日清、日结

说明日清、日结的必要性

(二)及时进行现金清理,加强现金流量的日常管理与控制

(三)有效控制白条抵库现象

(四)对现金使用严格把关,加强管理

艺术系毕业设计选题 篇7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它既可以提供给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总结和综合应用机会,从而达到锻炼和培养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又为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的实际操作应用提供良好开端,为其从学校走上社会的关键时刻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但是,随着高校扩招导致生源质量的下降及就业双选会的前移,学生在毕业设计中的学习投入呈明显下降趋势,已严重影响到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本科毕业设计的改革与实践势在必行。

1 影响毕业设计中学生学习投入的因素

心理学认为,一般学习投入是一种与学习、科研和就业相关的、持久的、积极的、完满的情感和认知的心理状态,它以活力、奉献和专注为三个核心维度[1]。活力是指具有出众的精力与韧性,愿意在自己的学习上付出努力,不容易疲倦,面对困难时具有容忍力等。奉献是指一种对于学习的强烈的卷入,学习意义的肯定及强烈的热情,以及自豪和鼓舞的感觉。而专注则是一种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的愉悦的状态,感觉时间过得很快,不愿意从学习中脱离出来。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作为学生就业前的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学生对此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较高的学习积极性,但由于目前存在的诸如教师层面、学生层面及管理层面等问题[2],使本科毕业设计中学生学习投入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从心理学角度看,学生学习投入不足,是学生对毕业设计这一事件的心理认知受到干扰和影响,不能产生积极的、健康的心理状态。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本科毕业设计的选题

学生通过近四年的本科学习,对毕业设计(论文)充满好奇和期待,希望自己能选一个自己感兴趣或对自己将来有益的题目。但目前本科毕业设计基本为传统选题,即教师出题,学生选择。在毕业设计选题这一环节,教师很少顾及学生的考虑和感受。大部分有科研项目的教师把科研项目研究内容的一部分作为毕业设计题目;有些教师则以现有的实验设备或原先“陈旧”的题目修改后进行出题。因此,每一届本科毕业设计,尽管表面上看为双向选择,学生有较大的选择空间,但实际上除极少数学生能选上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外,大部分学生不得不接受自己不感兴趣或与就业无关的题目。毕业设计选题时经常出现几个学生争抢一个题目或要求更换题目的现象也说明了学生内心的渴望与无奈。这种“老师出题目,学生选做作业”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的“奉献”和“专注”程度严重下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受到挫伤。

1.2 就业压力

本科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大及大范围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加。学生找不到单位或找不到自己理想的单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中精力与时间的投入。一些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时还在联系就业单位、参加面试,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生的“活力”再大,在毕业设计时也无法做到全身心的“奉献”和“专注”,搞毕业设计时心不在焉。另外,如果学生难以找到工作,就会对自己的能力和付出产生怀疑,出现学习倦怠从而对学习逐渐失去兴趣。

1.3 个体的品质

学生的个体品质的差异在学习能力上表现为两极分化,个体品质好的学生,在各方面都比较优秀。个体品质较差的学生,有的缺乏创新意识,有的学生在困难面前不思进取,还有部分学生尽管有学习的兴趣,却苦于基础知识太差难以较好地完成综合性强的实践教学环节。学生的个体品质不同,在本科毕业设计中的学习投入也就不同。

除此以外,师资力量、实验设备及毕业设计经费不足,教师水平不齐,教学管理制度存在漏洞等也对学生学习投入的三个核心维度有一定的影响。由于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的特殊性,选题成了毕业设计过程中影响学生学习投入的主要因素之一。

2 逆向选题的重要性

毕业设计逆向选题是与传统的选题(正向选题)相反的一种模式。逆向选题由学生出题,教师进行选择。根据行为科学理论[3],学生出自己喜欢的某类题目这一行为是由他(她)的动机或期望所支配,因此,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如果能满足学生对未来就业或兴趣需要的期望,学生的潜在能量就会被激发出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投入就会大大增加。以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为例,有人希望通过毕业设计能更多的学习一些理论知识,将来能考公务员或进一步深造;有的人则希望学习一些与签约单位业务相关的知识,尽早适应工作环境;还有一些人希望学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用于毕业后的创业或找到更理想的单位。如果毕业设计的选题与自己的奋斗目标接近,而且该学生对实现这一目标的期望值比较高,激励力量就比较大。反之,如果毕业设计的选题与自己的兴趣或奋斗目标相距较远,并对于完成毕业设计这一目标的价值并不认定,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的激励力量就小。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过:“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从教育规律来看,因材施教,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教育成本最低,收到的教育效果最好。逆向选题命题建立在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目标价值认同及期望被满足的基础上,不同个体品质的学生其期望值都会提高,符合激励力量最大化原则,同时学生根据其兴趣选题,也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法则。因此,在毕业设计中采用逆向选题具有现实意义,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

2.1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习投入

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使人对有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积极地探索,并带有一定情绪色彩和向往心情。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事物产生了兴趣才会从内心激发出认知事物的原动力。如果学生对论题缺乏兴趣,存在被动应付心理,将很难保质保量地完成各个环节的任务。逆向选题可使学生选择那些能发挥自己的专长,学有所得、学有所感的题材,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兴趣深厚,研究的欲望就强烈,内在的动力和工作热情就高,在毕业设计中的学习投入比例就会增加。

2.2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学生做自己喜欢的题目在某种意义上是需要和情感的体现,是学生经过不断思考后的结果,具体表现为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提高。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专注度高,容易在学习中产生新的联想,或进行知识的移植,做出新的比较,综合出新的成果;也易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能对新生事物持质疑的态度,“学从疑生,疑解则学成”,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毕业设计选题模式的改变,可唤醒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2.3 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及实践动手能力

逆向选题是通过学生健康心理作用影响的一种自我选择行为,它可为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提供了较高的激励能量。毕业设计的特点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学习和研究。当毕业设计中碰到问题时,学生因兴趣或求知欲望会自觉的查阅各种文献资料和动手做各种试验;当一些问题解决时,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对学习意义的肯定及自豪和鼓舞的感觉,在反复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提高了独立学习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及实践动手能力。

毕业设计(论文)逆向选题,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各种需求,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投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 逆向选题的实践策略

本科毕业生设计逆向选题在200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开始后,一些高校就有所实践。原因是个别自主择业的学生希望教师帮助,指导其择业单位要求了解或研究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但这种好的经验没有得到及时的总结和推广,主要原因:一是高校的扩招,教师指导毕业设计学生的数量由原先的1-3人增加到6-8人,使本来紧缺的师资力量变得更加薄弱。不同类型的选题,使许多教师感到心有余但力不从心;二是毕业设计经费不足,实验设备缺乏,使许多教师望山却步;三是部分教师习惯了原有毕业设计的模式,也积累了许多毕业设计的素材和经验,对逆向选题出现的新型题目由于实验条件或投入精力大等原因不愿意指导。这些问题成了制约毕业设计逆向选题的关键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3.1 采用科学的逆向选题方法

逆向选题尽管由学生提出,但要做好逆向选题的宣传工作,给学生有一个思想上的准备过程。通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孕育过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先确定一个大的方向,然后鼓励学生通过一定的文献检索或深入生产实际进行调查研究,把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融入到自己的选题中。对于不能确定选题的学生,可允许学生只确定一个大的研究方向,由指导教师和学生充分沟通后再确定选题。

3.2 选题的合理分类

学生提交的毕业设计题目虽然五花八门,但由于学生受专业宣传和学习的影响,大部分选题会与专业相关,因此,合理地把选题进行分类十分重要。首先把与专业相关的课题根据本专业的研究方向进行分类,这样可以保证教师在选择时有较大的余地,避免因选择不同研究方向的选题造成精力分散,影响毕业设计的质量。对于超出专业范围的选题,如果学校允许,可以请相关专业的教师进行指导或与企业导师联合指导。

3.3 选题的提炼加工

选题涉及面宽、工作量太大,学生完成起来很困难。而选题太简单,不能达到毕业设计系统训练的目的。因此,对于学生的选题不但要进行提炼加工,而且在不偏离学生选题大方向的前提下,要对选题所隐含的工作量和研究内容要进行预测和设计,对不能达到毕业设计(论文)训练要求的题目进行适当修改,保证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接受到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等各种训练。

3.4 选题的延性拓展

对于超出专业的范围的选题要善于与这部分学生充分沟通,真正了解学生想要学习的知识及核心内容,通过选题的延性拓展,覆盖其兴趣的某一部分。如工科类对经济、贸易类感兴趣学生可以在毕业设计中增加概率统计、数据处理等知识训练,让学生感到通过毕业设计可以学到对自己将来有益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投入力度。

4 结束语

毕业设计中的逆向选题是教学改革的一种新的尝试与体验。除采用上述的策略外,还必须做好教师角色转换的宣传工作,充分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与时俱进,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毕业设计中逆向选题才具有可操作性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Schaufeli W B,Martinez I M,Marques-Pinto A,et al.Burnout and engagement in university students:A cross national study[J].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2002,33(5):464-481.

[2]高明生.工科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高等教育研究,2009,26(02):51-53.

艺术系毕业设计选题 篇8

摘要:毕业设计作为一种衡量高校毕业生专业素质的考核手段,实现了理论知识和实践训练的有机结合,极大地推动了高校人才培养的发展进程。本文针对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与选题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分析和研究,并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对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选题方法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毕业设计大学生就业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专业设置紧贴市场需求,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主,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中侧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表达应用能力。我国中小型企业众多,许多企业培训制度不健全,在职培养能力不强,因此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毕业生上岗后能较快的胜任工作。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掌握该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要获取与职业相关的技能等,最终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较系统地去分析、解决现场的技术问题,最终形成职业能力。毕业设计工作作为高职大学生大学生涯的最后一个环节,是高职院校学生实践环节的重要组成之一,它主要考察了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可以有效地考核和检验毕业生的综合能力。

1 目前高职院校毕业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毕业设计一般包括选题、开题、中期审核、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环节。其中,选题立项环节是整个毕业设计中最为关键的环节。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课题的设置要结合专业特点、能力需求以及毕业实习岗位需求。在进行毕业设计选题时,学生一定要谨慎和仔细,要在充分了解和掌握整个毕业设计核心要点的基础上,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有较高研究意义、具有很强新颖性的选题。但目前来看,随着我国高职院校招生人数的逐年上升,专业数量的不断增多,在毕业设计选题阶段出现了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1 课题使用次数较多,难度较低 随着高职院校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优秀的课题被积累和保存下来。在经年累月使用之后,其设计资料完备,学生获取相对较易,设计难度不大。

1.2 理论性题目偏多,脱离了实践性的培养目标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在进行毕业设计选题时,通过“教师拟定,学生选择”的方式进行选题。许多选题多为模拟课题或理论性课题,缺乏创新性与实践性,严重地限制了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不利于其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1.3 课题陈旧,不能反映本学科的最新进展 有些课题的设计原理和方法较为陈旧,已无法满足现有教学科研发展的需要,导致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时,无法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设计兴趣不足,不利于其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同时,随着产业技术的革新,许多企业已经采用了新技术、新工艺进行运营与生产,这些陈旧的课题已经不再适用于新形势下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发挥。使得毕业设计的实际效果与模拟实践的目标有较大的差距,失去了毕业设计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应有的培养作用。

1.4 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时间冲突 顶岗实习也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高职教育中的顶岗实习是指学生到企业的具体工作岗位上工作,边学习理论边进行实践。因此在高职大学生的最后一个学期,大部分学生已经找到了理想的就业单位,毕业设计一般也被安排在这个学期,与专业实习处于同时间段,学生既要进行毕业设计还要开展顶岗实习,实践和精力难以保障,因此毕业设计的质量往往不高。

2 以就业为导向的毕业设计选题方法

在进行毕业设计时,学生应在充分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点进行毕业设计选题,以充分锻炼其实践动手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以就业为导向的毕业设计选题方法,就是根据学生将来的工作单位或实习单位的特点,量体裁衣的给学生定做一个符合其工作内容性质的毕业设计课题。在毕业设计选题的过程中,考虑学生实习的岗位、实习单位的性质、产品的特征等因素,尽量保证毕业设计选题的实用性、新颖性和可行性,以不断满足社会及企业的用人需求。

根据就业为目标的毕业设计模式,在毕业设计教学环节,通过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综合运用,不断提高毕业设计选题质量。同时,学校还通过优化教育教学管理,严格毕业设计审核评价机制的方式,不断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以推动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具体见图1。

根据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学校与企业共同对毕业设计的选题提出观点与要求,共同制定毕业设计的题目、内容和研究方法。在时间安排上,用于理论指导的时间在1/3左右,学校指导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集中或分散指导。用于实践教学指导的时间在2/3左右,由企业的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整个毕业设计教学活动,都充分考虑到教学活动和行业活动的规律,在时间和空间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有序安排。

一是根据不同专业的能力培养目标,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原则,尽可能多地选择工程设计类题目,使毕业设计题目与企业的生产实际相结合;二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实习岗位,可以要求学生选择一些与其工作联系较为紧密的课题内容。这样一个方面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设计热情,有效提高其毕业设计质量;另一方面还可以引导学生尽早思考和制定其职业发展规划,为其今后的就业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是毕业设计的题目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并充分利用我国现代化科技的发展成果;四是进一步扩展毕业设计选题领域,并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毕业设计选题机制,加强与企业和社会机构团体的合作,丰富其选题内容和方式,要充分体现出本专业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方向,同时也要注意毕业设计题目的实用性、可行性以及新颖性,积极与各学院和其他单位进行交流,增进互动;五是在确定毕业设计的题目时,指导教师可以和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合作与交流,在充分考虑学生知识结构与能力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其发展要求的毕业设计题目。

当学生和用人单位已经签约时,学校应该综合考虑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允许学生合理安排毕业设计时间,在不影响其正常工作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在单位完成其毕业设计。同时,在选题环节,学校应该以就业为导向鼓励和引导学生以就业为导向,将其工作内容和岗位特点展现在毕业设计中,从而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另外,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毕业设计还可以有效地解决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冲突。同时,这种新型毕业设计方式还有利于毕业生进一步明确其职业目标和方向,对其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毕业设计的质量不能由最后的论文检查和答辩过程所决定,对于毕业设计的质量控制应贯穿于毕业设计的全过程。由于毕业设计是学生在企业完成的,因此在统一答辩的过程中,还需建立一个科学、规范的毕业设计评估体系,使毕业设计的成绩论定做到客观公正的评价。在毕业答辩阶段,可聘请相关行业的专家、用人单位代表等与理论指导教师共同组成答辩小组对学生的毕业成果进行答辩,对毕业设计给出综合质量评价。

3 结束语

毕业设计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随着专业知识日益更新,毕业设计选题工作必须要跟上技术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严格选题管理制度,提高毕业选题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高职院校的毕业选题水平,提升毕业生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而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毕业设计选题制度,有效地解决了高职毕业生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间的冲突,既保证了学生的实习质量,也为毕业设计的质量提供了有力保证,对深化高职教育教学体制改革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王一海.高职院校毕业设计现状与质量控制的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2012,14(6):160-163.

[2]王智明.工科院校机械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办法[J].高教论坛,2012(02):66-68.

[3]张艳.本科院校毕业设计立项选题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文汇,2010(3):23-24.

[4]王勇勤,严兴春,侯沂, 张大可,何梅.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加大毕业设计改革的力度[J].高等建筑教育,2007(03).

[5]李鼎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经贸学生“五五三”培养模式[J].文史博览(理论),2012(02).

作者简介:

张伟(1986-),男,硕士,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endprint

摘要:毕业设计作为一种衡量高校毕业生专业素质的考核手段,实现了理论知识和实践训练的有机结合,极大地推动了高校人才培养的发展进程。本文针对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与选题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分析和研究,并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对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选题方法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毕业设计大学生就业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专业设置紧贴市场需求,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主,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中侧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表达应用能力。我国中小型企业众多,许多企业培训制度不健全,在职培养能力不强,因此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毕业生上岗后能较快的胜任工作。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掌握该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要获取与职业相关的技能等,最终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较系统地去分析、解决现场的技术问题,最终形成职业能力。毕业设计工作作为高职大学生大学生涯的最后一个环节,是高职院校学生实践环节的重要组成之一,它主要考察了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可以有效地考核和检验毕业生的综合能力。

1 目前高职院校毕业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毕业设计一般包括选题、开题、中期审核、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环节。其中,选题立项环节是整个毕业设计中最为关键的环节。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课题的设置要结合专业特点、能力需求以及毕业实习岗位需求。在进行毕业设计选题时,学生一定要谨慎和仔细,要在充分了解和掌握整个毕业设计核心要点的基础上,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有较高研究意义、具有很强新颖性的选题。但目前来看,随着我国高职院校招生人数的逐年上升,专业数量的不断增多,在毕业设计选题阶段出现了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1 课题使用次数较多,难度较低 随着高职院校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优秀的课题被积累和保存下来。在经年累月使用之后,其设计资料完备,学生获取相对较易,设计难度不大。

1.2 理论性题目偏多,脱离了实践性的培养目标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在进行毕业设计选题时,通过“教师拟定,学生选择”的方式进行选题。许多选题多为模拟课题或理论性课题,缺乏创新性与实践性,严重地限制了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不利于其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1.3 课题陈旧,不能反映本学科的最新进展 有些课题的设计原理和方法较为陈旧,已无法满足现有教学科研发展的需要,导致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时,无法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设计兴趣不足,不利于其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同时,随着产业技术的革新,许多企业已经采用了新技术、新工艺进行运营与生产,这些陈旧的课题已经不再适用于新形势下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发挥。使得毕业设计的实际效果与模拟实践的目标有较大的差距,失去了毕业设计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应有的培养作用。

1.4 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时间冲突 顶岗实习也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高职教育中的顶岗实习是指学生到企业的具体工作岗位上工作,边学习理论边进行实践。因此在高职大学生的最后一个学期,大部分学生已经找到了理想的就业单位,毕业设计一般也被安排在这个学期,与专业实习处于同时间段,学生既要进行毕业设计还要开展顶岗实习,实践和精力难以保障,因此毕业设计的质量往往不高。

2 以就业为导向的毕业设计选题方法

在进行毕业设计时,学生应在充分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点进行毕业设计选题,以充分锻炼其实践动手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以就业为导向的毕业设计选题方法,就是根据学生将来的工作单位或实习单位的特点,量体裁衣的给学生定做一个符合其工作内容性质的毕业设计课题。在毕业设计选题的过程中,考虑学生实习的岗位、实习单位的性质、产品的特征等因素,尽量保证毕业设计选题的实用性、新颖性和可行性,以不断满足社会及企业的用人需求。

根据就业为目标的毕业设计模式,在毕业设计教学环节,通过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综合运用,不断提高毕业设计选题质量。同时,学校还通过优化教育教学管理,严格毕业设计审核评价机制的方式,不断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以推动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具体见图1。

根据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学校与企业共同对毕业设计的选题提出观点与要求,共同制定毕业设计的题目、内容和研究方法。在时间安排上,用于理论指导的时间在1/3左右,学校指导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集中或分散指导。用于实践教学指导的时间在2/3左右,由企业的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整个毕业设计教学活动,都充分考虑到教学活动和行业活动的规律,在时间和空间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有序安排。

一是根据不同专业的能力培养目标,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原则,尽可能多地选择工程设计类题目,使毕业设计题目与企业的生产实际相结合;二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实习岗位,可以要求学生选择一些与其工作联系较为紧密的课题内容。这样一个方面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设计热情,有效提高其毕业设计质量;另一方面还可以引导学生尽早思考和制定其职业发展规划,为其今后的就业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是毕业设计的题目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并充分利用我国现代化科技的发展成果;四是进一步扩展毕业设计选题领域,并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毕业设计选题机制,加强与企业和社会机构团体的合作,丰富其选题内容和方式,要充分体现出本专业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方向,同时也要注意毕业设计题目的实用性、可行性以及新颖性,积极与各学院和其他单位进行交流,增进互动;五是在确定毕业设计的题目时,指导教师可以和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合作与交流,在充分考虑学生知识结构与能力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其发展要求的毕业设计题目。

当学生和用人单位已经签约时,学校应该综合考虑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允许学生合理安排毕业设计时间,在不影响其正常工作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在单位完成其毕业设计。同时,在选题环节,学校应该以就业为导向鼓励和引导学生以就业为导向,将其工作内容和岗位特点展现在毕业设计中,从而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另外,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毕业设计还可以有效地解决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冲突。同时,这种新型毕业设计方式还有利于毕业生进一步明确其职业目标和方向,对其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毕业设计的质量不能由最后的论文检查和答辩过程所决定,对于毕业设计的质量控制应贯穿于毕业设计的全过程。由于毕业设计是学生在企业完成的,因此在统一答辩的过程中,还需建立一个科学、规范的毕业设计评估体系,使毕业设计的成绩论定做到客观公正的评价。在毕业答辩阶段,可聘请相关行业的专家、用人单位代表等与理论指导教师共同组成答辩小组对学生的毕业成果进行答辩,对毕业设计给出综合质量评价。

3 结束语

毕业设计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随着专业知识日益更新,毕业设计选题工作必须要跟上技术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严格选题管理制度,提高毕业选题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高职院校的毕业选题水平,提升毕业生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而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毕业设计选题制度,有效地解决了高职毕业生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间的冲突,既保证了学生的实习质量,也为毕业设计的质量提供了有力保证,对深化高职教育教学体制改革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王一海.高职院校毕业设计现状与质量控制的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2012,14(6):160-163.

[2]王智明.工科院校机械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办法[J].高教论坛,2012(02):66-68.

[3]张艳.本科院校毕业设计立项选题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文汇,2010(3):23-24.

[4]王勇勤,严兴春,侯沂, 张大可,何梅.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加大毕业设计改革的力度[J].高等建筑教育,2007(03).

[5]李鼎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经贸学生“五五三”培养模式[J].文史博览(理论),2012(02).

作者简介:

张伟(1986-),男,硕士,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endprint

摘要:毕业设计作为一种衡量高校毕业生专业素质的考核手段,实现了理论知识和实践训练的有机结合,极大地推动了高校人才培养的发展进程。本文针对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与选题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分析和研究,并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对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选题方法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毕业设计大学生就业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专业设置紧贴市场需求,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主,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中侧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表达应用能力。我国中小型企业众多,许多企业培训制度不健全,在职培养能力不强,因此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毕业生上岗后能较快的胜任工作。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掌握该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要获取与职业相关的技能等,最终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较系统地去分析、解决现场的技术问题,最终形成职业能力。毕业设计工作作为高职大学生大学生涯的最后一个环节,是高职院校学生实践环节的重要组成之一,它主要考察了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可以有效地考核和检验毕业生的综合能力。

1 目前高职院校毕业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毕业设计一般包括选题、开题、中期审核、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环节。其中,选题立项环节是整个毕业设计中最为关键的环节。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课题的设置要结合专业特点、能力需求以及毕业实习岗位需求。在进行毕业设计选题时,学生一定要谨慎和仔细,要在充分了解和掌握整个毕业设计核心要点的基础上,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有较高研究意义、具有很强新颖性的选题。但目前来看,随着我国高职院校招生人数的逐年上升,专业数量的不断增多,在毕业设计选题阶段出现了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1 课题使用次数较多,难度较低 随着高职院校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优秀的课题被积累和保存下来。在经年累月使用之后,其设计资料完备,学生获取相对较易,设计难度不大。

1.2 理论性题目偏多,脱离了实践性的培养目标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在进行毕业设计选题时,通过“教师拟定,学生选择”的方式进行选题。许多选题多为模拟课题或理论性课题,缺乏创新性与实践性,严重地限制了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不利于其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1.3 课题陈旧,不能反映本学科的最新进展 有些课题的设计原理和方法较为陈旧,已无法满足现有教学科研发展的需要,导致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时,无法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设计兴趣不足,不利于其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同时,随着产业技术的革新,许多企业已经采用了新技术、新工艺进行运营与生产,这些陈旧的课题已经不再适用于新形势下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发挥。使得毕业设计的实际效果与模拟实践的目标有较大的差距,失去了毕业设计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应有的培养作用。

1.4 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时间冲突 顶岗实习也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高职教育中的顶岗实习是指学生到企业的具体工作岗位上工作,边学习理论边进行实践。因此在高职大学生的最后一个学期,大部分学生已经找到了理想的就业单位,毕业设计一般也被安排在这个学期,与专业实习处于同时间段,学生既要进行毕业设计还要开展顶岗实习,实践和精力难以保障,因此毕业设计的质量往往不高。

2 以就业为导向的毕业设计选题方法

在进行毕业设计时,学生应在充分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点进行毕业设计选题,以充分锻炼其实践动手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以就业为导向的毕业设计选题方法,就是根据学生将来的工作单位或实习单位的特点,量体裁衣的给学生定做一个符合其工作内容性质的毕业设计课题。在毕业设计选题的过程中,考虑学生实习的岗位、实习单位的性质、产品的特征等因素,尽量保证毕业设计选题的实用性、新颖性和可行性,以不断满足社会及企业的用人需求。

根据就业为目标的毕业设计模式,在毕业设计教学环节,通过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综合运用,不断提高毕业设计选题质量。同时,学校还通过优化教育教学管理,严格毕业设计审核评价机制的方式,不断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以推动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具体见图1。

根据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学校与企业共同对毕业设计的选题提出观点与要求,共同制定毕业设计的题目、内容和研究方法。在时间安排上,用于理论指导的时间在1/3左右,学校指导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集中或分散指导。用于实践教学指导的时间在2/3左右,由企业的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整个毕业设计教学活动,都充分考虑到教学活动和行业活动的规律,在时间和空间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有序安排。

一是根据不同专业的能力培养目标,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原则,尽可能多地选择工程设计类题目,使毕业设计题目与企业的生产实际相结合;二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实习岗位,可以要求学生选择一些与其工作联系较为紧密的课题内容。这样一个方面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设计热情,有效提高其毕业设计质量;另一方面还可以引导学生尽早思考和制定其职业发展规划,为其今后的就业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是毕业设计的题目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并充分利用我国现代化科技的发展成果;四是进一步扩展毕业设计选题领域,并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毕业设计选题机制,加强与企业和社会机构团体的合作,丰富其选题内容和方式,要充分体现出本专业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方向,同时也要注意毕业设计题目的实用性、可行性以及新颖性,积极与各学院和其他单位进行交流,增进互动;五是在确定毕业设计的题目时,指导教师可以和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合作与交流,在充分考虑学生知识结构与能力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其发展要求的毕业设计题目。

当学生和用人单位已经签约时,学校应该综合考虑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允许学生合理安排毕业设计时间,在不影响其正常工作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在单位完成其毕业设计。同时,在选题环节,学校应该以就业为导向鼓励和引导学生以就业为导向,将其工作内容和岗位特点展现在毕业设计中,从而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另外,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毕业设计还可以有效地解决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冲突。同时,这种新型毕业设计方式还有利于毕业生进一步明确其职业目标和方向,对其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毕业设计的质量不能由最后的论文检查和答辩过程所决定,对于毕业设计的质量控制应贯穿于毕业设计的全过程。由于毕业设计是学生在企业完成的,因此在统一答辩的过程中,还需建立一个科学、规范的毕业设计评估体系,使毕业设计的成绩论定做到客观公正的评价。在毕业答辩阶段,可聘请相关行业的专家、用人单位代表等与理论指导教师共同组成答辩小组对学生的毕业成果进行答辩,对毕业设计给出综合质量评价。

3 结束语

毕业设计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随着专业知识日益更新,毕业设计选题工作必须要跟上技术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严格选题管理制度,提高毕业选题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高职院校的毕业选题水平,提升毕业生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而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毕业设计选题制度,有效地解决了高职毕业生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间的冲突,既保证了学生的实习质量,也为毕业设计的质量提供了有力保证,对深化高职教育教学体制改革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王一海.高职院校毕业设计现状与质量控制的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2012,14(6):160-163.

[2]王智明.工科院校机械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办法[J].高教论坛,2012(02):66-68.

[3]张艳.本科院校毕业设计立项选题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文汇,2010(3):23-24.

[4]王勇勤,严兴春,侯沂, 张大可,何梅.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加大毕业设计改革的力度[J].高等建筑教育,2007(03).

[5]李鼎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经贸学生“五五三”培养模式[J].文史博览(理论),2012(02).

作者简介:

张伟(1986-),男,硕士,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上一篇:银行业务发展的重要性下一篇:工业废水处理技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