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拨付经费的请示

2024-12-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拨付经费的请示(共11篇)

关于拨付经费的请示 篇1

镇政府:

经初步统计,我镇参加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登记的人口在12万以上,其工作任务重,难度大。为了确保普查任务的圆满完成,根据仙人普办(2010)3号文件“镇级人口普查工作经费按本行政区人口人均1.5元纳入预算” 的精神,特向镇政府申请,要求按政策拨付人普专项工作经费,以便我们尽快按市的安排落实工作。具体预算明细如下:

业务费30000元主要解决准备阶段(2010年4月—9月)的办公费,培训费,调查摸底,地图绘制,编码,表格资料,差旅费和各种活动组织开支等。

普查费20000元主要解决普查前后阶段(2010年10月—12月)的普查试点,正式普查,审核,修正,复查,上报等各种开支。

档案整理10000元主要解决后期阶段(2011年1月---12月)的资料汇总、录入、刻盘、建册、装订等各种开支。

不可预见性开支由政府直接控制支付。主要包括:材料打印定点在镇打印部;会务招待(接待费)定点在招待所;宣传月活动由电视台负责;以及未作预算的其他开支。

特此申请

望批复!

人口普查办公室

关于拨付经费的请示 篇2

1988年以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经费主要由国家的财政来承担, 财政拨款占高等教育经费总额的90%以上。这一时期, 我国高校录取的学生不仅不用缴纳学费、学杂费等, 而且还可以享受一定数额的奖学金及公费医疗服务等各项优惠的政策。但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 庞大的办学经费已成为国家财政不堪承受的负重, 中国高校办学经费制度面临改革的抉择。1989年度开始, 对当年高校入学的新生要收取学杂费及住宿费, 学杂费以每年100元/人, 住宿费20元/人, 师范生免收学杂费和住宿费, 这一规定标志着我国免费上大学的时代终结。此后我国高校学费标准一路攀升, 政府不再是高校办学经费的唯一承担者。特别是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 高校为了筹到足够的办学经费, 只有通过融资的方式来补足, 致使全国高校产生了2800多亿债务, 甚至产生了一定的债务危机。

二、中外办学经费的发展史

1. 中国。

我国建国初期考上了大学就意味着捧到一个“铁饭碗”。大学生读书期间不仅不用缴学费、住宿费等, 而且还享受一定数额的助学金, 毕业时国家还包分配。但是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 国家需投入越来越多的教育经费, 这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是不允许的, 高等教育办学经费的筹措开始陷入困境。为了摆脱这一困境, 唯有对高校办学经费制度进行改革。

从1985年至1994年国家教委用了近十年的时间, 对我国高等教育体制进行了逐步的改革, 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 1985年, 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指出高校在执行国家政策的前提下, 有权招收计划外委托培养生和自费生, 实行国家计划招生, 用人单位招生, 招收少数自费生三种招生办法。这样使我国高校生源结构第一次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虽然国家仍然对计划内招收的大学生免收学费等, 但自费生和委托培养生所缴的学费却对紧张的教育经费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1989年以《普通高等学校收取学杂费和住宿费的规定》为依据, 当年除了师范生免收学杂费及住宿费之外, 我国计划内招收的大学生全部要交学杂费及住宿费。此后, 我国各高等院校在保证完成国家任务招收一定比例的计划内招生以外, 都会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办学条件来确定招收委培生和自费生。因此, 我国办学经费的来源也从建国初期国家包办的单一模式, 逐步形成以国家财政对高校拨款为主, 学生缴纳的学费为辅的模式。

我国对高等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建立建全的高校经费来源制度, 以便减轻国家财政对高校办学经费投入的沉重负担。经过10年的改革, 我国高校虽然摆脱了完全依赖财政拨款的局面, 但由于改革初期高校对学生收取很低的学费 (1989年的学费标准为100~300元/人) 。据统计, 1997年以前, 我国财政对高校经费的投入仍然占高校经费总额的80%, 不能从根本上缓解财政对高校办学经费的负担, 所以1997年高校招生并轨后, 政府开始大幅度提高学费的标准, 致使这一段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学费不断攀升, 2005年我国高校因收取学生的学费及住宿费而产生的办学经费已经占办学经费总额的50%以上。虽然缓解了财政负担, 却给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

2. 外国。

综观世界各国的教育发展史, 目前作为义务教育对象的暂时还属于小学、初中、高中阶段, 高等教育几乎都处在非义务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办学经费筹措模式不外乎两种表现形式:一种形式为一开始就建立了多方共同筹措办学经费模式, 如美国、日本等;另一种形式为一开始就表现为政府承担高校办学经费, 但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大, 致使政府无力再承担庞大的高等教育办学经费之后, 才开始对高校办学经费的筹措制度进行改革, 逐步形成了多方共同承担高等教育办学经费筹措的模式, 如中国、印度、非洲等发展中国家。

当今最发达的教育事业当属美国。美国政府深知发达的教育事业对繁荣的美国经济具有坚强的促进作用, 所以, 政府向来都很重视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建国初期, 美国高等教育办学经费的筹措渠道就已经初具规模, 通过近200多年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开成了一套多元化多渠道的筹资模式, 但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直接投资还是占主导地位。多年来, 美国政府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以上, 其中对公立高校办学经费的投入占整个办学经费总额的51%。政府对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印度是发展中国家, 国情与中国非常相似, 是世界上人口众多的国家之一, 虽然建国只有短短的50多年, 但由于印度政府非常重视教育事业的建设, 致使印度拥有庞大的教育体系, 高等学校的入学人数居世界第三位, 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 使印度成为科技人才最雄厚的国家之一。印度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可以说是不遗余力的, 1986年对教育经费的投入甚至仅次于国防开支。在高等教育领域中虽然办学经费来源多元化, 由学费、捐助等组成, 但主要还是政府的直接投入, 占经费总额的78%以上。

综上所述, 当今世界的高等教育属非义务性教育, 高等教育经费的筹措呈多元化的渠道模式, 但经费的来源主要还是由政府拨款为主, 所不同的只是各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不一样, 欧美发达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很高, 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一般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左右;发展中国家 (如印度) 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 而中国只占3%左右。

三、解决办学经费的办法

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积累的财富节节攀升, 教育经费的投入也逐年增加, 然而我国人口众多, 人均教育经费占有量非常有限。1998年我国人均高等教育经费仅为2100美元;而日本为9871美元, 美国高达19802美元。相比之下, 中国高等教育经费明显不足。据统计, 2010年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到18%, 虽然使大量适龄青年能够享受到高等教育, 但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也相当大, 经常性及建设性经费的投入高达4500亿元/年, 这笔庞大的教育经费, 仅仅依靠政府来承担很不现实。按现行的条律规定政府只能按在校生的人数来确定拨款的数额。1989年我国高等教育学费制度形成之后, 学费便迅猛地发展起来, 增长速度之快已远远超过了居民的承受能力, 有些甚至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放弃了就读大学的机会, 增加了社会不安的因素, 致使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等部委在2005年联合颁布条文声明, 不允许高校再提高学费标准。所以高校在不扩大办学规模的情况下, 想通过政府拨款及学费来筹措到更多的办学经费是不可能的。因此, 希望筹到更多办学经费的高校只能努力拓宽别的筹资渠道, 比如外界的捐赠, 内部校办产业的创收及科研经费的收入等。

1. 大力开拓捐赠筹资渠道。

目前我国高校的捐赠收入不到总经费收入的5%, 美国私立高校的捐赠收入却占总收入总额的40%, 美国高校的捐赠收入渠道通过近200年的不断完善, 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成熟稳定的收入来源。美国高校一贯重视开拓捐赠收入的渠道, 不仅设置专门的部门从事该项业务, 而且高校校长的重要工作还包括争取更多的捐赠收入, 并且以争取到的捐赠收入作为衡量校长业绩的重要指标。美国高校能够争取到大量的捐赠, 除了美国民众热心于公益事业之外, 美国政府比较完善的捐赠制度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所以开拓我国高校捐赠收入渠道的前景很广, 这要依赖于我国政府和高校的共同努力。目前我国在捐资助学方面的措施还很不完善, 政府不仅要呼吁民众热心于公益事业, 而且要针对各项捐赠制定出一套完善的优惠政策:如税收的优惠政策、捐款的监督政策等。高校领导要重视筹资工作, 长期以来, 我国高校的领导只重视教学的策略而忽视经费的筹措, 其实教育经费的筹集与教学一样重要, 如果教学经费不足, 则高校的正常运作就寸步难行, 更谈不上发展。

2. 加强科研经费的管理。

目前我国每年各项科研经费达600亿元以上, 这是一笔很可观的高校办学经费来源, 但是我国法律法规对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管理都没有作特别的规定, 使我国的科研经费处在混乱的状态之中。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20%。而80%的科研经费却白白地浪费在不合理的使用上。所以加强科研经费的管理已是当务之急, 每一位科研经费的投入者都希望经费能够安全地运作并研制出成果。我们应该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科研经费, 制定一套严密的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 便于科研经费的投入者对经费进行监督, 唯有使科研经费能够阳光运作, 才能使投入者能够更放心更大胆地投入, 同时高校才会吸引更多的科研经费。

3. 增加其他收入。

1999年我国开始对高校后勤进行社会化改革, 希望能够完全摆脱高校对后勤运作经费的投入, 从而把有限的办学经费运用到教学第一线上。但由于种种原因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 目前高校的运作方式基本上还是高校后勤社会化前的模式, 高校还得继续支付后勤正常运作经费。其实我国高校后勤工作没必要完全参照国外高校后勤的运作模式, 国情不一样, 生搬硬套始终都行不通。但是我国高校后勤服务的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目前我国各类高校的在校生人数约2500万, 年消费总额大约为1500多亿元。所以高校应该重视这一消费群体, 认真做好后勤的服务工作, 则不仅可以使高校完全摆脱对后勤运作经费的投入, 而且还能为学校增加其他收入。后勤工作要做好, 有赖于领导的高度重视以及后勤员工的共同努力, 只有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开放校内市场, 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后勤工作模式才能迅速发展起来, 才能使高校后勤服务迅速繁荣起来, 从根本上解决后勤的运作经费, 减轻高校对办学经费的负担。

摘要:1988年以前, 我国高校办学经费主要由政府来承担, 但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壮大, 国家已不能承担繁重的办学经费, 唯有对高校办学体系进行改革, 寻找新的办学经费筹措渠道。

关键词:高校,办学经费,筹措,渠道

参考文献

[1].刘天佐.高校经费筹措与管理新论.[M].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9

关于教育经费统计的思考 篇3

【关键词】教育经费统计;统计工作;教育经费

一、做好教育经费统计工作的意义

1.准确全面地反映全国教育经费的投入及使用情况

我国教育经费的投入总量教大,通入范围较广,凡是用于教育的经费都应该准确全面地进行统计。目前,我国的教育经费包括如下几点:(1)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2)民办学校举办者所投入的经费;(3)社会捐赠经费,包括社会各界无偿捐赠给学校或学生的经费;(4)事业性收入,包括学费、住宿费、报名费等;(5)其他收入,包括服务收入和经营收入等。这些经费种类庞杂,做好教育经费的统计工作能够准确全面地反映全国教育经费的投入及使用情况,既能够为社会大众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也能够帮助各级政府和教育机构对教育经费惊醒评估和更好地管理。

2.为国家和政府制定教育财政政策提供依据

做好教育经费统计工作能够为国家和政府制定教育发展规划和教育财政政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国家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是否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4%是世界范围内衡量教育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而自1993年以来,由于教育经费的统计不全面,国家对教育的经费投入不足等原因致使我国的教育经费投入一直低于4%,知道2012年才首次突破4%,达到了4.28%。为了保证我国的教育经费投入更加合理完善,就必须重视教育经费的统计工作。要使我国的教育经费比例保持稳定增长的状态,早日达到7%的世界平均水平,还离不开教育经费统计工作的支持。

3.为教育经费的分析和评价提供准确的数据资料

教育经费的投入是否合理、是否科学、是否能够满足教育的需求,一直以来都是国家和教育界非常重视的课题。没有做好教育经费统计工作,就无法了解到真实的教育经费投入情况,也无法真正满足教育经费的需求。做好教育经费统计工作能够为国家和各级政府、教育机构分析和评估教育经费的投入与使用提供准确的数据资料。教育经费的统计是评价和分析教育经费的基础,也是加强教育经费管理的重要标准和依据。

二、做好教育经费统计工作的方法

1.建立健全的统计工作机制

要做好教育经费的统计工作,最首要的便是要统一领导,建立起健全的教育经费统计工作机制。建设一个好的工作制度是做好一项工作的前提与保障。国家、各级政府、各级教育机构和统计部门都应当高度重视教育经费的统计工作,加强教育经费统计的统一领导,制定教育经费统计的统一制度,配备专业的统计人员和会计人员,设立专门的教育经费统计岗位,配备先进的软硬件设施,全面提升教育经费统计的力度与质量。

2.提供准确的统计数据资料

有了健全的统计工作机制还远远不够,各级政府、各级教育机构和教育经费统计部门还应当统一口径,提供准确的统计数据资料。在每一次教育经费统计之前,都应当召集相关单位及部门进行相应的培训和教育,将统计过程中的每一项和每一个科目都进行详细的定义和规定,使所有部门的统计人员与会计人员对于所统计项目的理解保持一致,避免出现不同部门之间所统计的数据无法合并的现象。另外,还应当加强对“三公”费用的监督与管控,避免出现因“三公”费用使用过多而随意篡改其它科目和项目的费用来填补漏洞的现象,保证教育经费的统计真实而准确。

3.建设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

要使教育经费的统计数据能够为各级政府、各级教育机构所用,就必须建设起科学的统计指标,帮助相关单位与部门进行分析和评估。单纯的数字对于政府和教育机构而言没有任何意义,在统计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对统计指标的建设与规范,例如增加体现教育优先发展的指标,反映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投入的指标,反映教育经费每年增长情况的指标,反映农村与城市教育经费差距的指标等等,有了这些指标才能够使统计数据体现出意义,才能够帮助各部门和单位进行分析与评估,从而在正确的项目上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合理正确的使用教育经费。

4.提高统计人员和会计人员的素质

最后,统计教育经费是一项工程浩大的工作,这项工作离不开一批优秀的统计人员和会计人员。各相关部门应当大力提高统计人员和会计人员的素质,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培养,提高教育经费统计工作的效率,提升教育经费统计工作的质量,为各级政府和部门提供强有力的后盾与支持。

三、结语

教育经费的投入是衡量教育水平和教育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因此对教育经费进行详细地统计与分析意义重大,各部门和机构还应当投入精力与时间,将教育经费的统计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赵小红,王丽丽,王雁. 特殊教育学校经费投入与支出状况分析及政策建议[J]. 中国特殊教育,2014,10:3-9.

申请拨付经费的请示 篇4

自治区“六五”普法规划提出:“扎实推进以‘法治六进’为基础的法治城市(县、市)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创建水平。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主渠道、主阵地作用,集中民意民智,推进法治实践等诸多内容”。为大力推进“六五”普法规划实施,紧紧围绕弘扬宪法精神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继续深入开展“一反两讲”活动,增强各族干部群众宪法意识、公民意识、爱国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形成社会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经我局党组研究,在地区电视台开办《法治阿克苏》(维、汉)栏目。该栏目每周一期,每期10分钟左右,全年48期,栏目覆盖地区八县一市及农一师部分团场。

《法治阿克苏》栏目主要反映我地区在开展“法治进机关、进乡村、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单位、进宗教场所”工作情况;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农牧民、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流动人口、宗教人士等重点普法对象学法用法情况;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国家基本法律,促进经济发展以及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管理创新、反腐倡廉和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以及社区矫正、人民调解、安置帮教、法律援助等诸多法治城市(县、市)创建活动中取得的成效。经同地区电视台共同预算开办该栏目年所需经费35万元。

关于拨付年终教育经费的申请 篇5

庙岭镇党委、政府:

新年即将来临,为了进一步体现党委、政府一向对教育的大力关心和支持,让全镇教职员工能过上一个祥和的春节,我们特向党委政府报告请求拨付一定的年终经费,来缓解教育经费不足的现象。需求资金明细报告如下:

1、退休教师年终福利:9100元(91人×100元)

2、三个民师退休工资:1500元(每人500元)

3、代课费 :36000元(尹火明管委会借用、尹维富恒大借用、吴胜华脑溢血)

4、校级干部过年福利:6800元(34人×200元)

5、校长年饭:3000元(4桌:烟4条1400元、酒400元、菜300元×4=1200元)

6、维稳费:10000元(用于代课、民办、退休教师上访的招待及车费)

7、学校建设:8000元(几次与省教育厅联系用于红莲一小的建设)

8、节日加班补助:12000元(中心学校6人×2000元)共计人民币玖万陆仟肆佰元整(96400元)

关于拨付经费的请示 篇6

纳雍县财政局:

我校根据上级教育部门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需要住宿,由于我校现在经费紧缺,虽然学校学生宿舍已经修好,但学生宿舍的许多设备无力添置,现急需解决的是学生铁床150张(650元/张)需要97500元、学生宿舍学习桌椅60套(150元/套)需要9000元,共计需壹拾万陆仟伍佰圆(106500元)。所以特向纳雍县财政局提出申请拨付人民币壹拾万圆(100000.00元)支助我校完善学生宿舍设备,诚望财政局领导批准为谢!

特此报告

纳雍县职业技术学校

关于高校科研经费相关问题的研究 篇7

目前我国高校科研经费按资金来源不同可划分:纵向经费和横向经费。随着经济的发展, 高校科研经费来源渠道多元化, 不同资金来源的科研项目有着不同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各类科研经费使用差异大, 导致了科研经费管理的复杂性。科研资金管理范围不断扩展, 管理内容日趋复杂, 不同投入渠道和投入方式对所投入的科研资金提出了新的财务管理要求。目前我国科研经费在规范性、制度性方面管理均不成熟, 支出范围过宽, 口径过粗, 不利于财务人员控制。

1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伴随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及高校科研工作的不断开展, 各高校基本上都能按照财政部、教育部等相关部门的要求, 合理使用科研经费, 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是, 在实际的科研经费管理工作中, 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1 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不完善

制度是行动的指南, 应与时俱进, 适应时代和环境的不断变化。世界正处于知识爆炸时期, 科研形势的发展与变化很大, 出现了很多新的经济业务, 而过去制定的一些制度和法规, 现在有些已不合时宜, 会计制度的制定和修订相对的滞后。这不利于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给财务人员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虽然许多高校有制定详尽的科研经费支出范围和标准, 但由于科研经费种类繁多, 不同类别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要求不同, 科研开支的范围不同, 而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高校没有细化各个不同类别, 也没有制定相应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经费管理的财务部门、项目负责人出现了对科研经费管理认识上的差异, 使得科研人员无所适从, 从而给科研经费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

1.2 科研项目管理与科研经费管理脱节

1.2.1 预算编制不科学

我国科研经费实行项目组负责制, 课题负责人负责预算的申报及执行。由于课题负责人不是财务人员, 预算管理意识淡薄, 对相关的科研管理办法又学习不到位, 而财务人员基本不参与项目预算申报, 因此编制的经费预算不能真实地、全面地反映科研过程中所需的成本, 精确度较低, 致使科研经费的预算与实际使用情况存在差距, 项目开支比例结构不合理, 失去了预算的严密性和严肃性。

1.2.2 支出结构不合理

由于财务管理部门与科研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科研部门往往比较注重立项, 而忽略科研经费的管理, 向财务部门提供的科研信息较少。大部分高校的科研经费开支审批是由课题组负责, 财务人员对科研经费的管理与会计核算是在不了解科研信息的情况下进行的, 在实际核算过程中无法判断科研支出是否符合预算和科研活动的实际情况, 只能对经费使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进行会计审核。经常出现项目支出中差旅费、办公费等支出比例较大, 而材料费、测试费等实验费用比例较少, 造成项目预算的支出与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实际支出不符, 使得预算形同虚设, 失去了预算对支出应有地约束力, 科研支出结构不优化, 这明显违背了国家投入经费的初衷。

1.2.3 科研经费的成本核算不准确

科研经费的成本核算不准确主要反映在科研人员经费及间接费用核算的不合理。参与课题研究的人员在身份上属于事业单位编制, 其工资和福利等待遇大多在教育事业费中开支, 人员费的支付与其所承担的课题任务相脱离;学校的各项设施同时为教学和科研服务, 如实验室、设备仪器等等, 因为学校的经费来源主要是政府拨款, 大都将费用列入教学支出。因此我国的科研费用的确定是不准确、不合理的, 并没有真实的反应出科研经费的经济使用效益。

1.2.4 结题不结账

由于高校对科研项目结题后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科研项目完成后, 财务账面上一直保留着余额没有结算, 这部分资金得不到充分利用, 同时经费一直挂在账上, 还会造成年终高校未完成科研项目管理的大量沉淀, 使会计报表数据不准确, 不能如实地反映学校的财务状况。

1.2.3知识陈旧, 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随着财政改革的大力推进, 如政府采购制度不断深化, 国库集中支付的全面实施, 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复杂程度大大提高, 许多财务人员依然用传统的经验方式处理业务, 知识面狭窄, 与新形势下对财会人员业务处理能力和知识水平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对学校面临的科研管理研究不足, 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2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主要原因

2.1 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指导性较强的统一的科研经费核算

和管理制度,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和会计核算一般参照教育事业的财务制度, 与科研经费的特点还不相应适应。部分高校针对科研经费的特点做出一些补充规定, 但总体上管理制度管理不够完善, 由于缺乏有效可操作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财务人员在具体工作中很难把握。

2.2 高校科研活动的管理包括两方面:

科研项目管理和科研经费管理, 科技部负责科研项目管理, 主要负责合同的制定及科研项目的立项和结题工作, 财务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管理, 负责对科研经费支出的会计核算, 科研经费的开支审批由项目组负责, 这就缺乏部门之间的沟通与配合, 导致各部门之间管理脱节和信息不对称。

3 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的措施

针对目前我国高校科研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应从制度建设层面入手, 只有建立完善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科研经费管理不规范, 开支不合理等问题。同时结合现代化的财务管理系统, 实现科研财务部门和科研人员之间的良性互动, 才能更好地提高我国高校的科研经费使用效益, 提高我国的科学研究水平。

3.1 健全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加强财务制度宣传

根据国家相应的科研经费管理政策, 按照收入来源的不同,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 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可操作的科研经费管理政策, 分别制定纵向、横向科研经费管理实施细则, 在政策中应该明确规定科研经费的使用原则、使用范围、使用办法和审批手续, 使财务管理人员及科研工作人员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 能自觉遵守有关的财经规章制度, 并不断完善发展。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有利于学校财务人员和科研人员的沟通和理解, 避免财务人员和科研人员在报账过程中产生磨擦和矛盾。

高校的科研管理和财务部门要积极主动地宣传有关方面的政策和制度, 宣传手段可以多样化, 除了及时发布规章制度与解释说明, 还可以制作一些日常碰到的问题的短片, 放在计财处网站里, 报账大厅可以放几台计算机供报销人员查看。把宣传工作做细做到位, 以提高科研人员合理、合法使用经费的意识, 真正使每一个科研人员从思想上明确认识国家有关财务管理制度及规定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通过主动沟通引起科研人员的重视和支持。

3.2 完善科研经费预算管理

从西方国家在科研项目管理方面的经验来看, 经费预算管理是科研经费管理的有效手段并贯穿于科研管理全过程, 通过强化预算管理可以提高科研管理的使用效益。加强科研人员对预算的认识, 实行科研人员和财务人员相结合的预算编制模式, 指导科研人员科学合理的编制经费预算, 保证预算从编制到执行的科学规范。经费预算一经批复, 一般不做调整。随着国家对科研经费管理的加强, 学校对科研经费实行严格的过程管理, 将过去事后调账的方式改为事前控制, 即各类科研经费报销的开支需严格按批复的预算数执行, 这样可以避免在项目结题验收时, 项目负责人到处找横向经费本进行调账, 达到经费管理要求的目的, 又节省了人力物力。

3.3 完善信息平台, 加强部门沟通

财务部门要利用现有高校财务管理软件与科研管理部门、信息技术人员合作, 开发具有本单位科研管理的特点与需求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信息系统。建立新的科研经费预算与管理体系, 改善经费预算和开支“两张皮”的现状。将科研经费的预算和日常管理纳入一个财务系统, 体现科研项目立项时的预算、项目的开支到项目结题等一系列的事项。如:在财务核算系统中设定指标, 实现系统控制, 如果某个科目费用超支, 系统会做出相应的提示, 不予支出。在日常管理中, 财务人员只要打开系统就能一目了然地看到各个项目的合同预算, 已支出的数额, 还可以报销的开支范围, 从而督促项目负责人严格按照预算管理项目的开支, 也使得财务人员可以严格控制科研经费的开支额度。同时从根本上也加强了科研人员成本预算意识, 财务预算也不再是马虎行事。从源头上杜绝了科研经费的乱开乱支行为, 最终能够更加合理真实的反映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 提高科研项目结题报告中的会计信息质量。

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 建立科研项目财务信息的共享平台, 便于项目负责人对科研经费财务信息进行实时动态查询、分析、管理, 能随时查看到项目实际开支明细账、根据预算显示各预算科目已使用金额以及剩余可使用经费等等, 同时及时将新出台的财务制度及相关解释说明一起发布, 为了项目管理部门能结合项目进展和经费开支情况对项目进行督促, 掌握结题项目的经费结余情况, 引导合理开支。科研项目结题后, 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应及时通知财务部门已结题课题的相关信息, 财务部门、项目负责人应在结题后规定时间内根据学校制定的科研经费结账管理办法办理项目经费的财务决算工作。对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办理结账手续的科研项目, 学校有权按照校内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进行处置。

3.4 加强高校财会队伍建设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都很强的工作, 要专门设置科研财务人员, 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在科研经费报销过程中, 科研会计人员既要遵守规章制度, 又要能根据实际情况在复杂繁琐的业务中灵活运用政策, 解决实际工作中由于原则性和灵活性产生的矛盾。那么财务人员在遇到合理但尚未有法规依据的事情, 就要用科学发展的观点, 结合新时期的特殊需要进行客观的分析。向上级报告, 要分析问题, 提出可行的建议, 用改革精神变通去办, 而不能僵化的处理问题, 只有这样, 我们的工作才能向前发展。这种客观环境要求学校会计人员通过短期培训、继续教育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 不断更新财务知识、更新观念, 钻研业务, 勤于思考, 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不断改进并提升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徐朝宏.论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的财务管理.湖南文理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30) .

[2]李红宇.提升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有效性因素探析[J].财会通讯, 2008, (7) .

[3]伊微.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问题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7, (1) .

[4]国莅婷.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问题思考[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 2008 (8) .

[5]苏立恒.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问题与对策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 2008 (3) .

[6]张依群.新形势下高校财会队伍建设的对策思考[J].浙江教育财会, 2010 (2) .

[7]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教财[2005]11号.

关于厉行节约严格经费管理的思考 篇8

关键词:精打细算 勤俭节约 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新时期消防部队的财务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在这种形势下,如何立足有限的经费,搞好部队建设,不断提高后勤保障水平,是消防部队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近日,解放军四总部联合印发《厉行节约严格经费管理的规定》,明确了按战斗力标准花钱办事、严格经费分配与审批、从严管控会议集训和公务接待开支,在这种形势下,消防部队如何抓住机遇,采取有力措施,管好经费物资,用好现有的资金,充分发挥经费使用效益,是各级部队都在认真思考的大问题。笔者认为,

为消防部队的建设发展服务好、保障好,不断解决好新形势下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是消防部队广大官兵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按照四总部要求,精打细算,勤俭节约,不断提高经费使用效益,是解决消防部队经费使用与管理的有效方法。

一、加强宣传教育,营造人人节约的良好氛围

精打细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好传统,是人民军队的好传统,做好宣传教育,让广大官兵认识勤俭节约的重要意义,有过紧日子的思想准备。当前,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勤俭节约的思想在许多官兵头脑中开始淡化,办事讲排场、搞攀比、摆阔气、花钱大手大脚、超前消费,铺张浪费的现象比较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经费支出,加剧了经费的供需矛盾。因此,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层层发动,广泛动员,教育广大官兵,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点滴做起,自觉节约,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其次,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在节约上要做到赏罚分明。奖赏节约,惩罚浪费,是调动节约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各级管理部门要把节约作为一项日常管理制度,在部队上下开展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一粒米、一分钱”的活动。活动要坚持以点代面,层层推进,树立先进典型,要善于发现、善于总结,树立先进典型进行表扬和奖励,激发节约的积极性,对那些故意浪费的人员进行教育和处罚,使节约成为一种自觉行为。人人节约,减少浪费,就提高了经费使用效益。

二、党委重视,部门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精打细算,搞好后勤保障,是各级后勤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从现在经费使用和审批管理来看,涉及到司、政、后、防和基层大、中队,因此,仅靠后勤部门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必须依靠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一是要靠各级党委的正确决策。充分发挥民主决策的作用,经费预决算的审批与调整、基本建设投资、大型设备购置、大项经费开支、预算外经费的使用等重要经济活动,都必须由党委集体讨论研究决定。在这些重要的决策活动中,后勤财务部门要给党委当好参谋,反复论证,力争发挥经费的最佳使用效益。各级党委也要认真听取财务部门的意见,从部队长远建设出发,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制定中长期总体建设规划,决不能因“突出政绩”、“形象工程”、而盲目开支。二是要靠各部门的相互配合。各部门要按照年初本部门预算调度年内工作进度,力争不搞超预算安排。财务部门应定期参向领导汇报经费开支结余情况,让部门领导明白经费使用情况,找准各部门事业发展的重点。财务部门应经常与司、政、防部门交流工作,宣传经费开支标准和使用范围,取得各部门的理解与支持,协调好与各部门的关系,按照先急后缓、保障重点的原则安排经费开支,集中财力办大事。三是要靠财务部门的积极工作。各级财务部门站在经费管理的第一线,最明白经费的家底情况,因此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按标准、按程序、按权限管钱用钱,以认真扎实的工作态度取得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与支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齐抓共管,把有限的经费用好,增强部队凝聚力,提高部队战斗力。

三、严把预算管理关,抓住经费管理的根本

把精打细算落实到纸面上就是预算,把预算作好了,全年的财务工作就有章可循,经费就可能发挥最佳效益,无计划的开支必然造成浪费。一是编制预算要科学准确、切实可行。在编制预算前要充分进行调查,广泛征求意见。在年初行政经费预算编报上,要弄清实力,算准按标准报领的经费和指标,参考历年行政经费的开支情况,估计年内实力变动,准确测算开支;在地方财政经费的预算编报上,要按照上年的经费决算情况,结合年内部队装备配备和基本建设计划,围绕部队中心工作,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编制切实可行、量力而行的预算。二是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年度预算一经批准,就是年内经费开支的法定依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随意更改;但是预算也不是僵死的、一成不变的,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遇到特殊情况,确需调整的,应根据本单位的财力状况和预算执行情况,编制调整方案,经党委集体研究之后,适时适度的进行调整,并报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实施。计划外开支要严格审批手续,没有特殊需要,一般不予开支。

四、控制压缩消耗性开支,堵住经费浪费的源头

把不必要的开支降到最少,本身就提高了经费使用效益。控制压缩消耗性开支,并不是说该办的事不办,该花的钱不花,而是把钱用在刀刃上。一是要控制业务招待费。现在部队各单位之间相互对口接待、超标准招待已非常普遍,助长了部队的不正之风,增加了接待费用,加大了经费支出。为了降低这部分开支,各单位应制定接待标准,严格按标准报销,超过标准的部分由接待部门和人员自己负责,逐渐形成自觉节约的意识。二是要大力压减会议费开支。对那些可开可不开的会坚决不开,杜绝马拉松式的会议,尽量压缩会议费开支。三是要大力压减专控商品的购买。专控商品要先审批,后购买,不准先斩后奏,弄虚作假,一经查处,严肃处理。四是要控制行政用车燃油费和汽车修理费,各级应严格车辆使用审批手续,严禁私人用车,因私自用车造成车辆事故和车辆维修费用,一律由本人负责赔偿并进行相应处分,堵住车辆管理的漏洞。五是要重点管理水电费、卫生事业费、电话费、取暖费等超支较大的经费。对这部分经费实行定额包干制度,严格落实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政策,制定具体奖惩措施。超支严重申请补发的单位,必须提供经费收支明细表,经调查核实,有浪费现象的先罚款,如出现超支有合理理由的,再由经党委会研究审批后,适当补发部分经费。把经费使用同个人经济利益挂钩,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减少跑、滴、漏现象。

五、强化监督管理,确保经费和物资的安全

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关键是管钱管物并重,充分发挥现有经费及物资的作用,力求经费物资使用效益的最大化。一是要健全经费物资的各项管理制度。制度是管理的依据和保障,各级单位要严格执行消防部队统一颁发的各项法规和规章制度,同时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出具体的实施细则和办法,并严格贯彻执行,将部队的规定落到实处,达到管理的目标。二是要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实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监督管理模式,对重点经费,专项经费和基建经费进行不定期检查和重点审计,对正常性经费开支进行定期检查,开展常规审计,审计必有结果,提出整改措施和处理意见,并形成制度,堵塞财务管理中的漏洞;三是实施全过程监督。把经费运行的全过程纳入财务监督工作中,对部队重要经济活动的经费,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财务人员事先要参与项目论证,给领导做好参谋;事中要监督经费使用过程,合理安排经费,及时汇报经费使用情况和检查结果;事后要会同审计人员作好审计工作,检查经费开支的合理合法性,同一切违法违纪行为作斗争,保护经费的安全。四是杜绝重钱轻物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强化对财产物资和固定资产的管理。对大宗物资和固定资产的采购,除政府采购的以外,要经办公会讨论决定,防止出现有某个部门或人员拍板,出现决策失误,同時也防止在这方面出现腐败。对部队现有的物资和固定资产要加强管理,健全固定资产报废和处理审批程序和相关规定。定期开展财产清查和盘点,对属于正常范围内损耗和不属于人为原因造成的损失,要及时做出处理,以使账实相符;对人为原因和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要进行赔偿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将财产清查的结果纳入领导干部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离任审计中,强化各级领导对部队财产的管理和责任意识,杜绝部队资产的流失。

经费是有限的,需要各级各部门精打细算,让有限的经费发挥最佳效益,才能实现“保障有力”的总目标,不断提高部队战斗力。

关于拨付经费的请示 篇9

县人民政府:

电子信息园是今年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县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该项目通过我们指挥部的组织协调和督促及项目建设方的共同努力,现已做好规划、土地勘探、平整土地等工作,马上进入清基等工程建设阶段。为了进一步加快电子信息园的建设进度,确保项目指挥部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根据蓝办发[2011]15号文件精神,现特恳请县人民政府给予拨付电子信息园指挥部工作经费5万元为谢。

妥否,请批示!

蓝山县电子信息园项目建设指挥部

2011年7月19日

关于请求给予拨付新招商大厦建设指挥部工作经费的报告

县人民政府:

新招商大厦是今年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县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现已进入项目的立项、规划、土地的报批等前期工作,马上进入施工设计、土地征用阶段。为进一步加快新招商大厦的建设进度,确保项目指挥部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根据蓝办发[2011]15号文件精神,现特恳请县人民政府给予拨付新招商大厦项目建设指挥部工作经费3万元为谢。

妥否,请批示!

蓝山县新招商大厦项目建设指挥部

2011年7月19日

关于请求给予拨付创业大道建设项目指挥部工作经费的报告

县人民政府:

创业大道是今年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县重点建设项目之

一。现已做好规划、征地等前期工作,马上进入招标施工阶段。为进一步加快创业大道的建设进度,确保项目指挥部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根据蓝办发[2011]15号文件精神,现特恳请县人民政府给予拨付创业大道项目建设指挥部工作经费3万元为谢。

妥否,请批示!

创业大道项目建设指挥部

关于拨付经费的请示 篇10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问题;对策

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方面存在的不足

1.缺乏完善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责任划分模式

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中,经费投入责任划分是其重要内容之一,影响着经费保障机制的运行质量。现阶段,我国各省及其以下各级政府所制定的义务经费责任划分模式大致相同,而该种划分方式却没有将农村义务教育与各区域间的教育差异以及其自身的特殊性相结合,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短缺。此外,一般情况下,是由各级政府按照一定比例来分担农村义务教育项目经费。而分担比例却没有具体、明确的规定,没有进行量化。部分地方政府为了降低配套资金,有时会将公用经费或是学生人均学杂费标准低报,这就导致了当地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减少的现象发生。再者,部分地方政府不能足额落实或是不落实本机财政配套资金,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落实率低的现象以普遍存在。

2.缺乏健全的教育经费管理机制

现阶段,我国政府进行义务教育拨款还不够公开透明,大多数情况下只有直接经办人以及少数决策者知道,这就难以对经费拨款这一部分内容进行有效监督从而就为贪污腐败的不良现象提供了温床,并助长了不正之风,使得以往教育经费被挪用、滥用等现象屡禁不止。

3.缺乏行之有效的预算制度

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学经费的预算是于政府定额定项的基础上进行编制的。也就是先由财政部门与教育行政部门對学生人均经费支出项目以及拨款定额进行明确规定,再由学校在此框架下开展收支预算。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因为,省级所核定的公用费用与生均杂费都比较低,如若没有充分考虑农村教育的特殊性就直接生搬硬套,就容易致使农村学校农用经费不足,绩效管理与自主发展都受到制约,并逐渐加大农村学校的债务化解难度。此外,预算管理与采购行为相脱节,导致采购行为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二、对构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建议与措施

1.明确各级政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比例与县政府的主体责任

针对于缺乏完善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责任划分模式所导致的经费运行无法保障的情况,笔者认为应将各级政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比例与县政府主体责任予以明确,通过采取这一措施能够较为有效地解决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经费运行问题。

(1)明确各级政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比例

首先,各地方政府在面对较为紧张的财政资金情况下,为了有效地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地投入应对财政支出进行一定的优化,以此逐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比例以及确保及时投入。其次,各地方政府应就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比例制定出与国家财税体制相配套的机制,并根据该机制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比例予以明确。就当前我国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政府投入来看,4个级别的政府即中央、省级、地(市)以及县级政府是其投入的最主要来源,这其中前两级政府承担起约80%的经费投入,而后两者分别承担10%。最后,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安排中,目前主要实行县级财政统一管理,县级政府根据本地区教育情况统筹安排该经费使用。

(2)明确县政府主体责任

为了切实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得到充分地使用,将该经费的管理者县政府主体责任进行明确至关重要。对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着手:首先,确保每年所拨付教育经费增长必须大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其次,县政府应将执行中超收安排教育经费与新增经费纳入下一阶段投入中。最后,强化县级政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使用明细社会公开,通过这一的方式不但能够使得县政府的主体责任在社会监督下得到良好落实,同时更有利于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得到有效地使用。

2.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拨款与使用过程的监督工作

第一,国家政府部门应提高对各地区及其下属乡镇的义务教育拨款透明度。第二,应健全我国义务教育资金管理制度,并要求各级政府定期将义务教学详细拨款情况进行公开,将教育经费的拨款公开化与透明化,接受社会各界人士,尤其是教师与学生家长的监督。第三,应强化义务教育经费的使用监督力度。学校应严格遵循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经费使用标准与范围,并每隔一段时间将学校的收支情况进行公布,一旦出现私自挪用或滥用义务教育经费的行为,应及时进行责任追究。第四,应积极结构件义务教育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机制。第五,应实行农村教育事业费专款专用制度。

3.加大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的筹措力度

首先,针对农村学校的特殊性,国家可出台相关政策,结合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农村义务教育各项公用经费制定统一的标准,不仅能为学生进行年度预算的编制提供便利,而且还方便对公用经费的使用进行统筹规划。除此之外,各级财政部门还能够根据农村学校预算的执行情况来进行有效的检查与监督,避免公用经费被滥用或挪用的情况出现。其次,相关政府部门还可以结合农村学校的实际需求,合理加大公用经费的筹措力度,并保证能够确保农村学校的基本开支得以保障。

参考文献:

[1]聂劲松,彭天文,陈竖.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调研报告[J],当代教育论坛,2005,(5).

[2]于相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带来的影响及其对策[J].教育财会研究,2007,(1)

关于高校科技经费管理模式的思考 篇11

关键词:高校,科技经费,管理模式

一、高校科技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预算编制、执行不力

财务预算可预见性、适用性、准确性差, 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某些单位为了让自己的项目获得立项, 争取到科研经费, 往往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 没有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 而是一味地迎合项目的需要, 一旦科研资金到位, 资金的使用权在本单位, 就会出现科研经费严重超过预算的情况。另一种情况是项目申请时的预算不能够真实地反映获得预期成果所必需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纳入经费预算的支出条款与项目实际执行过程中的花费往往不符。高校应根据课题研究开发任务的特点和实际需求, 按照政策相关性和经济合理性的原则, 科学、合理、真实地编制课题经费预算。

2、财务核算体制简单化

高等院校的科技项目的成本费用主要由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协作研究费用三部分构成。其中, 直接费用指课题研究过程中使用的可以直接计入课题成本的费用, 包括人工费、设备费等;间接费用指难以直接计入课题成本的各项费用, 包括管理费、水电暖费等;协作研究费用指由外单位承担部分协作及加工的费用等。

围绕这三种费用建立的财务核算体制存在一定的缺陷, 成本核算难以准确。在直接费用控制方面, 科研经费的使用随意性较大。单位内部领用物资, 对实物采用“以领代耗”的方式, 导致科研资金流失。在间接费用控制方面, 教学与科技成本难以准确划分。高等院校教学与科技两者之间的资源共用使得高职院校科技成本具有双重性, 如设施设备、电等资源均为教学、科研共用, 难以严格合理地区分, 从而为实行准确的成本核算增加了难度。在协作研究费用控制方面, 缺乏对合作单位经费拨付的控制。企业委托外单位承担子项目, 在预算书中并未说明, 并未取得相关批复, 也没有取得外单位关于子项目的相关预算, 对项目进展情况缺乏跟踪控制。

3、日常财务核算不规范

很多高等院校注重争取科技项目经费, 而不太注重经费的使用情况, 科技管理与财务管理脱节现象严重, 日常财务核算不规范。某些单位没有建立与科研项目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 并且在科研费用的日常核算上, 仅仅设置研发费用总账, 或者即使有明细账也未分项目进行核算;甚至存在将试制产品视为正常产品进行核算等不合理现象;或者将已进入学校财务账户的科研资金以各种方式转移到校外;或以与实际不符的票据报销套取现金, 有的科研人员校外承接项目, 资金不进入学校, 却利用学校的实验室、实验设备、实验试剂等进行实验, 学校得不到补偿, 造成学校资产的流失。

二、高校科技经费管理中问题产生的原因

1、预算管理模式不合理

预算管理模式不科学、不合理导致预算编制、执行不力。单位在编制预算时, 往往是项目负责人凭借自己的经验或者是主观判断做出的预算, 没有发挥群策群力的优势, 导致项目申请时的预算不能够真实地反映获得预期成果所必需的项目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纳入经费预算的支出条款与项目实际执行过程中的花费往往不符。

此外,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 目前多数科技人员对有关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及管理制度了解不够, 对于严格执行国家各项管理规定及合理使用科技经费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课题预算不细化, 支出弹性较大。科技经费管理部门对预算编制方法、预算标准、评估评审、执行跟踪、决算审计以及信用授权的考核与评价等方面不够完善。

2、科研经费监管体系不完善

科研经费监管体系不完善, 导致财务核算体制简单化。科研经费监管体系不完善, 体现在缺乏对科研项目和各部门的经济活动的合理控制, 导致简单化的科技经费数据处理模式。财务核算体系过于简单化, 缺乏对科技经费相关财务数据的分类统计与深层次数据处理分析功能, 未能有效体现科技经费财务管理的科学性, 无法满足高等院校科技经费日益增长的管理要求, 也不能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同时, 很难将科技项目消耗的所有资源成本纳入科技项目的成本核算中, 且各类资金管理制度和项目管理办法不配套、不统一, 使一些科技经费使用不规范有了一定的空间。这是造成目前科研资金缺乏有序管理, 不利于有效监管的主要原因。

3、科研主管部门、财务部门监管不力

科研主管部门、财务部门监管不力, 导致日常财务核算不规范。目前, 科研主管部门没有建立对拨入资金进行经常性监管的机制, 而科研单位的财务部门又没有很好地履行财务监督职责, 有的甚至纵容一些不规范的操作, 导致科技经费脱离监督, 部分资金严重失控。某些课题负责人通过虚报经费、转移经费方式挤占、挪用科研经费;有的课题负责人将科技计划管理费、课题资金等通过虚设项目、虚列支出等手段转移到外单位存放和使用, 脱离本部门财务监管;某些单位为了能够及时获取资金, 严重虚报课题进度, 个别课题虚报金额是实际支出的多倍;有的单位违规将科技经费出借给所属二级单位、经济实体和个人, 通过委托贷款、担保贷款等形式拆借给其他公司。此外, 某些单位在课题结束后不按规定对课题经费进行结算, 使决算反映的支出金额与实际支出金额不符, 造成科研资金沉淀和科研机构账实不清的问题。

三、加强高校科技经费管理的运作模式———“立制度—严监控”

1、立制度

立制度, 即建立完善的科研经费监管制度。要使科技财务管理人员及科技人员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自觉遵守有关的财经规章制度, 就必须制定出一套适应不同性质研究工作要求的经费管理办法, 明确规定科技经费的使用原则、使用范围、使用办法和审批手续等;明确与科技有关的所有收入都要纳入学校统一的财务管理;减少科技人员报账的盲目性、随意性。

在具体操作中, 每个课题可以设置经费卡进行专项管理, 通过科技经费财务管理软件和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的衔接, 将科技项目经费的收入情况、支出情况按一定的归类方式反映在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的项目管理模块中, 方便科技项目管理人员及时了解项目的进展情况。

2、严监控

严监控, 即加强事前预测, 严格编制科研经费预算;加强事中控制, 有效监督科研经费支出;加强事后考核, 完善绩效评价及责任追究机制。

(1) 加强事前预测, 严格编制科研经费预算。科研项目的预算一般根据立项审批部门的指南在所申请项目的资助额度内编制。在项目申请时, 项目申请人应该与项目组成员和财务相关人员进行有效沟通, 充分利用财务信息, 编制既适应研究工作的需要, 又符合财务规章制度的预算, 保证预算的严肃性, 增强预算的可操作性。预算一旦通过合法程序, 即具有法律效力, 不得随意更改, 确需更改, 必须履行相关报批手续。

目前, 科研经费管理普遍实行课题制。按照课题制管理的要求, 实行全额预算管理, 课题为基本核算对象, 在编制经费预算时, 不仅要编制支出预算, 还要编制来源预算。科研项目的支出预算一般包括预备费、项目费和不可预见费。来源预算主要包括从企业获得的捐助、从依托单位获得的捐助、从其他渠道获得的捐助、从研究人员所在单位获得的工资和补助、从专项经费获得的资助。

(2) 加强事中控制, 有效监督科研经费支出。加强课题经费使用过程中各环节的追踪监督, 以科技部门和财务部门为核心, 其他相关部门紧密配合, 共同实现科技项目运行全过程的跟踪监督。强化科技部门对项目合同执行过程的监督, 重点加强对预算、设备采购过程的监督以及遵照合同规定进行结题结算的监督。财务部门应加强对经费使用各环节的追踪监督。应建立项目追踪反馈制度, 对经费的使用和管理进行定期监督检查和跟踪了解, 及时了解项目合同执行情况及经费使用情况, 以保证经费按核定的预算合理使用。

在项目结题及经费结算过程中, 科技部门对提前或按期完成的项目, 及时通知财务部门, 财务部门据此办理项目结算手续。对未如期完成的项目, 应及时督促课题负责人履行合同条款规定, 监督保障项目的顺利完成。同时, 制定合理的结余经费使用政策。项目结题验收后, 由职能部门监督课题组在规定期限和范围内使用结余经费以及结余经费提取现金的比例, 包括本项目结题后的成果鉴定、后续研究和新项目的预研支出等。

(3) 加强事后考核, 完善绩效评价及责任追究机制。项目验收与财务决算验收、固定资产验收应同步进行。项目验收时除提供技术成果报告外, 应同时提交其财务决算报告草案及固定资产验收清单, 并对收尾经费加以说明。项目应以科技项目的财务验收为最终归结点。项目通过验收后一个月内, 项目执行人及依托单位财务部门应将最终的项目财务决算报告以项目为单位上报经费管理部门。将财务验收从重大专项和重点项目综合验收中单列出来, 并作为项目整体验收的前置条件, 引入第三方进行独立审计, 提高科技项目的成效。

科技项目根据合同验收之后, 进入成果转化 (产业化) 阶段。在项目产品寿命周期内, 通过绩效考核, 反映科技项目的成败和财政经费的使用效果, 为强化科研成果管理、识别科技项目实施的风险提供借鉴。

四、结语

高校借助于“立制度—严监控”模式管理科技经费, 能够解决高校科技经费管理中普遍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 例如财务预算编制及执行不力、财务核算体制简单化、日常财务核算不规范, 从而促进科技经费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对提升高校的科学研究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聂常虹:关于科技经费管理问题的思考[J].中国审计, 2013 (22) .

[2]王秀云、王红、张园、张立:科技经费管理的财务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基于系统论的分析[J].会计之友, 2013 (5) .

[3]董博玲、刘德宝、牛娟玲、栾维东:新时期高校院所国家科技经费管理现状及对策[J].科技资讯, 2012 (22) .

上一篇:部编人教语文教案下一篇:《爱的故事》优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