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县级档案馆的档案保护(共9篇)
案进行了抢救,本文仅就自己在抢救档案工作时的所见、所想,引发了对县级档案馆如何才能做好档案保护工作的思考,个人意见,仅供大家探讨。
关键词:县级档案馆 档案保护
**县档案馆成立至今,现存有档案22233卷,资料14577册,其中列入重点抢救范围的有民国档案1958卷,革命历史档案59卷,毛泽东在**革命活动调查的原始材料63卷,还有一些革命战争时期红军用过的马灯、标枪等实物档案,这些档案作为档案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长远的研究和保存价值。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年代稍久的历史档案,在长期的保管和利用过程中,由于受物理、化学、生物等诸因素影响,正在经受不同程度的损坏。如纸张在长期的保存过程中出现发黄变脆的现象,有许多档案是用复写纸、圆珠笔书写的,时间久了,档案字迹材料发生褪色、扩散而变得模糊不清,军旗因长期置放在空气中,布质变薄易烂,马灯、标枪也腐蚀得锈迹斑斑,严重影响了档案的利用,为了延长档案的寿命,为后人留下这段真实的历史记录,县馆每年都制定了抢救档案工作计划,并把抢救档案任务分解到各人,但仅从这几年我馆抢救档案情况来看,收效不是很大,仅局限于把字迹模糊的档案重新书写复制,抢救水平不高,这对于庞大的抢救数量和需要不同方法进行抢救的档案资料来说,我们的档案保护技术水平显然远远不够,相信这也是其他县级档案馆同样会面临的问题,如何才能提高我们的档案保护技术水平,让这些珍贵的历史档案长久的保存下去,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大家的思考问题。
一、县级档案馆档案保护工作现状
1、重视不够。目前,全社会对档案保护工作的重视不够,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县级档案馆,每年县财政拨给的事业经费连开展正常业务工作都十分困难,用以从事档案研究和保护的经费就更无从谈起,“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由于无法开展档案研究与应用,往往给一些珍贵的历史档案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2、缺乏人才。人才是事业成功的关键,是开展工作的保证。由于档案保护工作专业性强,需要具备专业档案保护知识的人才,而档案行业却恰恰缺乏这方面的人才,这就给档案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困难,没有好的人才,就谈不上对档案保护技术的研究,就谈不上对珍贵的历史档案进行正确、及时的修复。像我们县级档案馆,虽然有专门负责档案技术保护的人员,但都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正规培训,不熟悉档案抢救业务,档案保护技术水平低,档案修复方法单一,主要是针对字迹模糊、褪变的档案资料采取重新书写的方法,对档案破损严重及档案抢救工作中遇到的其他问题往往缺乏经验,难以应付。
3、缺乏设备。县级档案馆一般没有用于抢救档案的专用经费,也没有抢救档案的专用工具,像我们档案馆由于缺乏经费,至今没有购买空调机、去湿机等档案保存所必须的设备,甚至于连存储档案的铁皮橱、密集架都无法添置。面对高温、潮湿、虫蛀等不利因素给档案带来的影响,我们只能采取开窗通风,放置防虫霉药物等简单易行的方法来延长档案的使用寿命。
4、措施不严。虽然从国家档案馆到县级档案馆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档案保护措施,但真正一一落到实处的却屈指可数,再严密的制度还是要靠人去落实,人不去遵守,制度就形同虚设。就拿放置防虫霉药物来说吧,按说十分简单,可如果档案保护人员不去定期查看,怎么知道防虫霉药什么时候挥发了,如不及时放入新药物,档案就会面临生虫的危险。
二、县级档案馆档案保护工作的内容。
档案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记录,产生于社会各个方面,它不仅可以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活动产生作用,还可以为后来人了解历史、总结经验提供参考,因而延长档案寿命不仅是我们档案部门的职责,也是广大人民的愿望。在我国,档案的产生可上溯于殷商,据史书记载:“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尚书.多士》)。典、册指的就是档案。档案是为了给人们提供利用才产生的,有利用就要有保护,利用是以保护为前提的,可见档案保护技术也是很早就有了。其实无论是国家档案馆还是县级档案馆,是对以前的档案还是现在的档案进行保护,以是否受到自然环境中有害因素的破坏为依据,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
1、防。即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和减缓自然环境中各种有害因素对档案的破坏,是以档案目前安全、完整为前提的。我们要严格按照档案“八防”措施的要求,努力改善档案保管条件,首先要有建筑科学、合理的档案专用库房,这是档
案安全保管的前提;其次要有相关档案保护设备,如空调机、去湿机等;最后需要有一个严密的措施来保障“防”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治。我们平时所做的抢救档案工作就属于“治”的范畴,它是以档案已经损坏或存在不利于永久保存的因素为前提,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采取去污、去酸、加固,图、字、声、像的恢复,档案的修裱等手段,达到恢复档案
历史原貌,延长档案使用寿命的目的。
三、改善县级档案馆档案保护现状的措施和办法。
档案保护作为档案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档案保护工作,多次指示要加大对档案事业的重视与投入,加强档案库房建设,改善档案保管条件,做好档案安全保管工作。特别是近几年,各级党委和政府拨出专款新建了一批符合档案安全保管要求的省、地、县档案馆,或是给一些档案馆购置了档案保护设备,档案保管条件正得到逐步改善,但同时也应看到,全国各地档案馆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条件好的档案馆现代化管理水平高,资金、设备、人才充足,而欠发达地区和一些条件落后的县级档案馆连库房都达不到档案安全保管的最基本要求,保管条件恶劣,严重危及档案安全。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第一、我们要充分认识做好县级档案馆档案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县级档案馆作为国家设立的集中收藏档案的基层机构,其首要职责,就是要完整的收藏和长久的保存档案,因此首先我们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档案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解决档案保护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的紧迫性。大家都知道,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档案机构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档案展开,没有了档案,档案工作就无从谈起,因此,我们只有切实做好档案保护工作,才是尽到了自己的基本职责;其次,从以往发生的档案损坏事故情况看,绝大多数带有人为因素,我们有些部门的领导同志不大重视档案保护工作,忽略了改善保护档案的物质条件和管理措施,一旦发生突发灾害,就往往会束手无策,难以应付,使档案遭到不应有的损失。因此,每一个档案工作者也应充分认识档案保护工作的伟大意义,建立和完善档案保护制度,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以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做好这项工作。
第二、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加大资金投入,争取在“十一五”期间新建、改建、扩建一批符合档案安全保管要求,能够发挥档案馆各项功能的基层档案馆,再购置空调、密集架和抢救档案的材料与工具等硬件设备,为维护档案安全,延长档案寿命提供物质保障。
第三、克服“等、靠”思想,创造条件搞保护。由于档案保护工作受经费和人员等条件限制,档案保护工作一直是档案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我们要做好充分思想准备,如果经费问题能够得到解决固然好,但是如果得不到解决或一时不能全部解决,像兴建档案库房就算已经开始动工,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好的,在这些情况下,我们就要克服等上面重视,靠上面拨款的依赖思想,而要结合实际,土法上马,扎扎实实做好档案保护工作。如档案怕光,我们可以安窗帘;档案怕灰尘,我们每星期安排专人打扫;怕档案生虫,我们按要求做好入库档案的消毒杀虫工作,放置防虫霉药物,每年进行防虫霉检查等等,其实有很多简单易行的方法,所需经费不大,效果又很好,关键是看档案技术保管人员的责任心强不强,肯不肯动脑筋,想办法。
第四、加强专业培训,提高档案保护人员素质。我们现在面临的是一个有着大量纸质档案急需保护和抢救的现状,这不仅需要全社会的重视,资金支持,还需要有更多的研究者从事档案保护技术的研究,要有更多有知识,有才能的年轻人积极从事档案修复工作。近几年来,通过各种渠道,基层档案系统已初步建立起一支专业队伍,但是这支队伍,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远远没有达到要求,档案保护技术人才的缺乏制约了档案保护工作的开展,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注重对现有人员的学习培训和继续教育;另一方面要积极吸收具有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我们平时要多注意收集和了解这方面的信息,多阅读专业书籍,积极借鉴兄弟档案馆在档案保护方面产生的好经验、好做法,边看边学,边干边学,以适应档案工作不断发展的需要。
一、高校档案管理中隐私权的特性
1. 高校档案管理中隐私权的主体对象
档案隐私权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 企业法人是公众的服务机构, 不享有隐私权。高校档案管理中涉及到的隐私权的对象有:贫困生, 单亲家庭学生, 受处分的教职工和学生, 教师课题审报资料、职称评审资料, 身体疾患和乙肝病毒携带者 (包括心理档案) , BBS实名注册。
2. 高校档案隐私权客体的多样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 人际关系的复杂化、多样化, 成为高校档案隐私权客体的信息、空间也越来越大。高校档案隐私权保护的范围有个人信息、个人领域和私人活动。
3. 高校档案隐私权的真实性和隐私性
高校档案是高校教师在长期教学工作、学校管理和学生学习等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音像等不同形式的材料, 具有客观真实性。高校档案隐私权的主体对自己的私密享有相应的不公开权, 法律也保护这种权利主体的秘密。
4. 高校档案隐私权也是一种支配权
高校档案隐私权的主体的教师和学生有权依据自己的意志处理其隐私, 既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披露自己的隐私, 也可以允许别人在一定范围上介入自己的私人领域, 甚至在不违背法律法规的情况下放弃隐私权的享有。
二、高校档案管理中隐私权的保护现状
1. 未建立完整的基于档案隐私权的法律法规
目前, 我国隐私权法并未成为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一项独立人格权, 只是简单地规定公民隐私权中的肖像权, 名誉权等。对隐私权保护的法律只散见于《民法》《宪法》等一些法律法规当中, 这给高校档案隐私权的保护带来不便。因此, 保护公民隐私权不受侵犯, 是我国档案立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档案机构应在现有的有关档案法律框架下建立和完善档案隐私权的保护制度。
2. 高校档案隐私权利用和查阅权限标准不统一
在实际工作中对档案隐私权的范围划分和界定不确定, 导致在区分档案隐私内容时, 只能依靠档案管理工作者的个人自由判定和责任心, 这样是无法保证高校档案主体的隐私权与利益被保护。在高校, 档案资源利用权限的界定, 没有统一的规定和标准。
3. 高校档案隐私权受侵害时很难形成诉讼
高校教师和高校本身的劳动合同关系使得教职工无可奈何, 高校学生维护隐私的法律意识薄弱, 加之“知恩不报”或“以恶报恩”的舆论压力也使学生不敢拿起法律的武器。因此, 教师、学生隐私权受侵害不易发觉, 诉讼高校也十分罕见。
三、高校档案管理中隐私权保护的思考
1. 建立健全档案隐私权保护的法律体系
首先, 应确立隐私权的民法保护体系, 从立法上明确肯定隐私权。其次, 健全档案法律法规中对档案隐私权的保护, 来保证档案利用工作沿法律法制的轨道发展。最后, 建议档案隐私权的刑法保护, 除了民法保护之外, 还应在刑法当中设立侵犯公民隐私权罪, 以惩罚那些较严重的侵权隐私的行为。
2. 规范档案隐私权的范围与内容
首先规范档案隐私的保密权。保密权是隐私权的基本内容之一, 是维护公民人格尊严所必需的。在高校, 高校的任何一个学生都应享有隐私权, 他们在校读书期间的学习成绩、违规记录、操守表现等与个人隐私有关的档案都不能随便公开, 只能提供给合法的利用者。其次, 规范档案中个人隐私的修改权和知悉权。档案隐私权人有权知道档案机构所保管的档案中的相关信息, 并有权要求查阅个人信息的请求, 除该信息依法不得对其公开。若发现有关部门记载有关本人信息有误时, 还有权要求进行修改。最后, 规范档案隐私权的利用权和救济权。公民对自己的隐私权, 不仅享有隐瞒权, 还享有能动的利用权, 例如, 可以公开部分隐私, 允许他人利用自己的隐私等。救济权是指档案隐私权人在自己的隐私被侵害后有权寻求法律保护。
3. 增强高校管理过程中隐私权的保护意识
在高校管理中, 我们应尽量做到教师和学生隐私权的保护意识。例如, 在高校医院体检结果报告出来后, 应直接告知体检人本身, 须报送学校主管部门的, 也应将程序简单化, 将范围尽量减少, 以保护个人隐私;在贫困生信息管理中, 从制度上保护贫困生隐私权, 对其档案和数据资料的管理应严格, 防止外泄;教职工和学生心理档案要由专门的心理咨询部门或人员保管等等。
4. 增强教职工、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对于个人信息可以采取事前声明的办法
在高校生活中, 教职工和学生都应有自我保护意识。例如:贫困生在接受采访时应注意不要随意讲述自己不愿被公开的信息, 或者明确告知采访者自己讲述的信息哪些不要公开;教职工和学生要勇于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对于严重侵害个人隐私的行为通过法律途径。例如, 教职工报送职称评审材料时可以事前声明, 公开的信息内容, 不愿公开的信息, 这样可以引起主管单位重视, 防止信息的泄露, 结自己带来的不便。
摘要:高校档案开放范围的不断扩大, 使得高校档案主体隐私权问题逐渐增多。为了保护高校档案隐私权, 应加强立法, 明确档案隐私权保护的价值和法律法规。
关键词:高校档案管理,隐私权,现状,特性,思考
参考文献
[1]戴翠萍.论高校档案管理对隐私权的保护[J].档案.2010 (1)
[2]宋新宇.高校学生档案管理中的隐私权保护研究[J].兰台世界.2012 (8)
【关键词】中职学校;档案保护;档案保护技术;信息化
档案保护工作是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职学校档案工作者的基本职责。档案具有原始性和唯一性,是一种不可再生的信息资源,它是中职学校建设发展历史的真实记录,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形式的信息载体不断涌现,必须采取积极、稳妥、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做好中职学校档案的安全保护工作,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延长档案的使用寿命,发挥档案的整体功能和价值,为中职学校建设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推动档案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一、档案保护在中职学校建设发展中的作用
(一)文化传承
中职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拥有了许多历史留存和实践得来的文化资源,其中富集着学校发展史、人才培养优势和众多的文化成果,让我们能在教育体制变革的形势下,历史优势资源能完整地利用和借鉴发挥了重大作用,为中职学校的全面发展奠定了丰富的资源基础。
1.档案信息。档案信息资料是中职学校档案收集、整理、归档的相关资料,记录着整个学校各项管理信息的全过程,利用档案信息资源能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和各项管理的顺利进行,在整个教学、科研、管理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2.档案资源。档案是科学研究的基础,而中职学校档案真实地记录了学校历年来艰苦创业曲折发展的实践过程,记录了广大教职员工在教学、科研、管理、生产等活动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和重要的知识信息,为学校丰富学科门类、学术研究和科研工作提供了大量的图书情报资料和科技信息,特别是中职学校学术成果档案记载了全校师生历年来的学术论文、著作等学术成果,记录了他们在教学、科研活动中形成的大量有价值的事实、数据,总结了他们在科研教学活动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蕴藏着丰富的知识资源,是知识继承和创新的基本条件。
3.档案服务。中职学校档案部门是为满足学校各部门和社会各领域对学校教学管理、专业设置和实习就业的需求,充分发挥其有价值的知识信息为社会服务。当前,档案部门从被动变为主动,从后台走向前台,充分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优势,提供创新形式多样化的特色档案信息,为满足学校教学、科研和社会对其日益增长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档案信息的社会服务化。比如说作为学校的信息资源可以作为决策的直接论据来源和预测未来的背景材料;对外开放可以吸引有需求的人和研究人员到档案部门来利用档案,进行学术研究。
(二)文化创新
不论是高校还是中职学校,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密不可分的,传承是基础,创新是动力,没有传承就不可能产生创新。学校档案创新,要把学校图书、档案和校园网资源有效结合,充分利用校园网建设的平台,为师生提供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丰富校园文化建设,让师生能够通过不断的学习研究去引领文化传承创新,继承传统而不保守,视野开阔而不盲从,始终坚持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三)文化升值
中职学校档案的信息资源都是有价值的,它包括两种价值即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是自身存在的历史价值,而有可能发挥出来的是它的社会价值,只有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社会价值,才能创造出合理的价值取向和经济效应。只有对这些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得来的原始積累资料进行充分利用,才能体现出中职学校档案的利用价值。档案的价值就是其利用价值,且利用价值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强的,只有充分利用档案资源,才会让档案价值得到充分的显现。
二、新时期中职学校档案保护工作
档案保护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术工作,即延长档案使用寿命的一系列的技术工作,如库房温度控制与调节,防光、防有害气体与防尘,有害生物的防治,库房建筑,档案修复技术等。因而,中职学校档案如何被及时、有效地安全保护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的寿命等一系列问题也就成了档案保护工作的重要部分,迫切需要我们档案人员去解决档案保管及利用的安全问题,档案能否安全保存下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就中职学校如何做好档案保护工作概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档案保护意识
当前,一些中职学校对档案管理工作认识不足,存在一定误区,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只是简单的抄抄写写、保管的事务性工作,不是学校重要工作的一部分。一些学校领导只重视教学工作和其他管理工作,学校上下都没有档案保护意识,认为都是些无关紧要的辅助工作,只要“守好摊”就行了。这样的思想意识严重影响到档案工作的滞后,致使相关文字材料、图片资料、实物档案等不能主动上交存档,造成原始档案材料采集不及时和不完整归档。只有把档案保护工作纳入到目标管理考核工作中来,提高档案工作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地位,积极争取领导对档案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才能做好档案保护工作。
(二)提高档案人员素质
学校必须配备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负责学校档案材料收集、整理、归档、查阅工作,使日常工作中形成的档案材料能及时完整归档。以便让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材料,能有效地为领导决策、教学、科研提供准确、完整的信息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好坏,取决于档案人员的专职水平,一方面要有责任心,能吃苦耐劳;另一方面就是要注重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要通过在实践中的学习和参加档案管理培训等方式,以求达到熟悉和掌握科学、规范管理要领和方法,来提高工作实效和档案质量。达到
(三)提高档案投入
中职学校应设置专门的档案室,配置专用的档案库房。一般库房应选择在楼层高的位置且通风条件好、能遮阳的地方,整个库房的设计应符合国家档案保管库房的标准要求,以达到符合保护档案的条件。同时也要根据学校的条件配置相关的设备设施,如自动报警与灭火装置、杀菌设备、扫描仪、消毒机,还可根据温、湿度对档案的影响添置温湿调配器、空调等,特别是根据库房的面积位置来选择合适自己学校档案存放的密集架,也可根据新型载体的种类配备不同的柜架来贮存声像资料、光盘、胶片,以便于对这些载体档案信息的保护。在当前信息化时代,电子档案产生的同时需借助计算机系统来存贮和读取,通过网络来访问是必然趋势,故中职学校也要添置配套的计算机和相适应的网络系统,为日后的无纸化管理奠定相应的基础。
nlc202309081114
三、新时期档案保护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中职学校的档案形式有文字、声像、图文等,为保证档案材料的完整,保证学校档案质量,迫切需要对档案资料进行保护。
(一)传统纸质载体的保护及保护技术的应用
传统收集、整理、归档的文件以纸质为主,纸质档案保护工作的目标是使档案的载体——纸张“延年益寿”,因为载体和记录的信息是结为一体的,保住了纸质文件的形体,以文字记录的信息就得以保存。由于纸质档案在整个档案形成的过程中会受到紫外线和温湿度的危害,复印、扫描带来的损失,还有人为破坏、传阅丢失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会导致纸质文件不能永久性保存。特别是纸张的耐久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如高温、高湿酸、酶、氧化剂的腐蚀,可发生水解和氧化反应,会导致纸质文件不能长期或永久保存。但只要我们运用现代科学新技术、新成果,对纸质档案进行防光、防霉、抗氧、去酸、去湿等技术处理,就能使处理过的纸质档案抵抗外界不良环境的能力有显著的加强;另外,纸质档案信息褪化或字迹渐变模糊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先进的恢复剂、保护剂和固色剂来防止纸质材料上的信息褪化、模糊。比如陕西省档案馆李玉虎研制的扩散、褪色复写纸、圆珠笔字迹恢复剂和褪色蓝黑墨水固色剂都是效果明显的保护剂。
(二)电子档案新型载体的保护及应用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文档也应运而生。电子文档的载体材料是磁性物质和光盘等新型载体,新型载体具有双重性,一是载体本身,二是所载信息。由于受电子文档载体制成材料的不稳定性,新型载体比纸张更容易受磁场、霉菌、库房温湿度、有害气体、烟尘等外界因素的破坏,特别是不可忽视的电脑病毒,最易导致所记录的信息更易被破坏,影响数据的正常读取和数据信息,使电子文档失去保存价值。对新载体的这种特性,需以科学的保护技术手段入手来保护所载信息的永久性和稳定性。国
1.纸质档案被电子档案所取代。在学校的日常档案管理中,电子文档应用越来越多,出现了纸质文档和电子档案并存的现状。档案人员在备份保存纸质档案的同时,必须对电子档案进行拷贝和加密,为了保护电子数据的安全性应定期进行备份,重要数据应有两个以上的备份并分开保存,为防止自然灾害等特殊情况,还要对重要档案资料采取异地备份和保存,以防档案信息任意更改和丢失。同时还需让电子档案保持中性格式化,具有兼容性,以便于信息可以在不同时期的计算机上读取和载体之间进行转移、传阅。
2.电子档案的多样性。中职学校除了文字材料还有图像、视频、音频等形式多样的原始资料。不同载体的保护方式是不一样的。如照片、照相底片、缩微片、磁带、软盘、光盘等新型载体,这些承载着整个学校的实践点滴和深刻记忆的信息资料,除了对它们进行库房环境优化、选择适当的保管器具和存放位置、正确使用防止误操作等物理技术的保护之外,如:照片档案的保护应着重于抑制霉菌的生长可调节库内环境的pH值,添加必要的防霉剂;照相底片應配备空调设备控制温度并给予附加的防潮措施如放置中性吸湿剂。如果要防止电子文件信息不被修改、盗窃、删除的技术主要有防火墙技术、存取权限控制、数据加密法、数字水印法、数字时间印章法等。在条件允许时,及时将存贮电子文件的磁盘载体更换成光盘,便于长久保存。不管磁盘还是光盘,定期复制是当前延长电子文件寿命的有效措施,磁盘每2年,光盘每5年转储一次,转储后的载体与原载体同样编号保存。
总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已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因此,每一位档案工作者都要有紧迫感,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知识,提高档案保护意识,采取有效的档案保护手段,把档案管理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studa.net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
参考文献
[1]魏莉.现代科技发展对档案保护工作的影响[J].档案学通迅,1997,(6).
[2]戴旸.新时期档案保护技术学发展之我见[J].云南档案,2006,(4).
[3]刘菲.电子文件与纸质档案在保护技术上的差异[J].兰台世界,2007,(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档案局(馆),各计划单列市档案局(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档案局(馆):
现将《市、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测评办法》印发给你们,请按要求组织本地区市、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开展测评工作,为本地区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服务。
全国市、县级档案馆数量较大,为使测评工作有序开展,请将你地区2008年参加文明城市测评的档案馆名单及“十一五”期间拟参加测评的档案馆名单于3月底前报国家档案局档案馆(室)司。
国家档案局办公室 二○○八年二月二十一日
市、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测评办法
第一条 为提高市、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以下简称市、县级档案馆)的整体工作水平,更好地为创建文明城市(区)活动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及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参加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市、县级档案馆综合发展水平的测评。
城区国家综合档案馆依行政级别测评。
第三条 市、县级档案馆测评依据《市、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测
评细则》(见附件1,以下简称《测评细则》)进行。
测评采用百分制,结果分三个等级,测评结果为90分以上者为国家一级档案馆,测评结果为80-90分(不含)者为国家二级档案馆,测评结果为70-80分(不含)者为国家三级档案馆。
第四条 测评组织:测评工作由3-5名测评员组成的测评小组负责进行。
国家一级档案馆由国家档案局组织测评。国家二级、三级档案馆由国家档案局委托省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组织测评,国家档案局进行不定期抽查。
第五条 国家档案局负责国家一级、二级、三级档案馆测评结果的最终审定。日常工作由国家档案局档案馆(室)业务指导司负责。
第六条 测评原则:测评采取逐级晋升的原则。
经测评为国家二级、三级档案馆的,一般应在取得相应级别档案馆资格一年以上才能申请上一级别档案馆的测评。具备国家一级档案馆条件的,可直接申请国家一级档案馆的测评。
第七条 测评员:国家一级档案馆的测评员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各推荐2名,国家档案局聘任。国家二级、三级档案馆的测评员由省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选定,报国家档案局备案。
因工作变动等原因不宜继续担任测评员的,由推荐单位提出,经批准后予以替换。
测评员不参加本地区国家一级档案馆的测评。
第八条 测评申报:参加测评的档案馆应根据《测评细则》进行自评,并准备相关证明材料。自评符合国家二级、三级档案馆条件的,向省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提出测评申请;自评符合国家一级档案馆条件的,由省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审核确认后统一向国家档案局提出测评申请。
申报材料包括申请报告、自查报告(档案馆历史沿革、隶属关系、馆藏简介、条件保障、基础业务、开发利用、信息化建设)、测评申请表(见附件2)、测评打分表(见附件3)等。
近三年档案馆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如火灾、失泄密、因保管不当档案实体严重损坏或被盗等),不得申请测评。
第九条 测评方式:包括听取汇报、审查申请材料及相关证明材料、实地查看、逐项审核自评分数、填写测评得分与测评说明等。在完成各项测评程序后,形成测评结论和等级意见,填写《市、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测评审批表》(见附件4)。
第十条 测评审批:测评结束后,达到国家一级档案馆的测评材料由测评小组报送国家档案局;达到国家二级、三级档案馆的测评材料由省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报送国家档案局。经国家档案局审查批准后,颁发测评等级标牌和证书。
国家档案局每年定期公布国家一级、二级、三级档案馆名单。第十一条 市、县级档案馆测评等级证书有效期为五年,到期后国家档案局组织复查。对复查不符合标准者,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合格者,取消其相应等级资格并予以公布。
第十二条 经测评审定的国家一级、二级、三级档案馆,国家档案局将给予通报表扬,同时建议地方政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予以一定的奖励。
第十三条 本办法及所有附件由国家档案局解释。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施行。附件:1.市、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测评细则.doc
2.市、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测评申请表.doc
3.市、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测评打分表.doc
4.市、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测评审批表.doc
档案保护和档案资源、档案利用共同构成了三大体系,国家中央政府首次正式提出了档案保护安全体系建设。档案保护是利国利民的一项大事业,国家中央政府对档案十分重视。提出了档案三大体系建设,将档案工作推向了档案的最高峰。档案保护作为档案三大体系建设的一项措施提出来,足以证明档案保护的重要性。
[摘要]档案保护技术是研究制成材料的损坏规律及科学保护档案的技术方法的一门学科,它的任务是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寿命。本文主要通过介绍档案保护的原因来说明档案保护管理方面已有的策略以及实施技术的运用,来对当前档案保护方面的现状进行分析,加强提高档案保护的力度。
[关键词]档案保护;技术实施;管理策略
所谓档案保护管理与技术是指研究档案制成材料损坏规律及科学保护档案方法与策略的技术探究,它最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的使用寿命。一般档案保护追求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大;二是更新速度快;三是保护手段灵活多样,实现传统与现代,手工与系统的融合。
一、实施档案保护管理和保护技术的原因
1.1 许多档案字迹耐久性太差
字迹的耐久性除了取决于色素成分和结合方式外,还受外界一些因素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光:光是引起字迹发生不同程度褪色的主要因素,特别是以有机染料为色素成分的字迹,光对其影响更大;另外空气中的某些有害气体,在光的照射下也会发生变化。②温度:字迹褪色的动力学研究表明,字迹色素的退变速度与温度呈正相关,即在其他因素一定时,温度越高,字迹的退变速度越快。③湿度:环境湿度大,一方面会使耐水性差的字迹发生扩散;另一方面,潮湿还会加速光、热、氧化剂、酸、碱等因素对字迹耐久性的影响。④酸、碱:字迹的色素成分十分复杂,在酸、碱介质的作用下,会使某些字迹变色或褪色。⑤氧化剂:能与字迹色素中的某些发色团发生作用,从而使色素中的发色团遭破坏而褪色。⑥有害气体: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成分十分复杂,有酸性的有害气体,有氧化性的有害气体,它们可通过各种途径对字迹产生影响。⑦灰尘:灰尘是固体杂质,在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会导致纸张表面起毛,影响字迹的清晰度,其中一些有颜色的细小颗粒会使字迹模糊不清,影响阅读。
1.2 高湿对档案耐久性的影响
第一,来自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灰尘加速了纸张纤维素的水解和氧化。在一般条件下,纤维素的化学性质是比较稳定的,但由于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灰尘里或多或少含有一些有害物质,其中的酸性有害气体可以和水结合成酸,进而直接催化纤维素水解,氧化性有害气体可以促进纤维素的氧化。纤维素水解和氧化两大反应对纤维素的破坏性很大,从而导致纸质档案的损毁。
第二,高湿有利于有害生物的生长繁殖。微生物是有害生物的重要类群之一,其机体含75%~90%的水分,同时其新陈代谢也必须有水分参加。档案害虫体内含水量一般为其体重的44%~67%,他们的生理活动也离不开水。有害生物机体水分的获得与保持,同他们所处的环境条件密切相关。这些有害生物的水分主要来自纸张等档案制成材料的水分,而档案制成材料的水分又随其保存环境湿度的变化而变化。当环境湿度大时,纸张含水量增加,有害生物通过危害档案制成材料所获取的水分就越多,对其生长繁殖越有利,对档案制成材料造成的破坏更大。同时,在潮湿情况下,来自灰尘、空气中的氧化性气体能够与水作用生成原生态氧。这些原生态氧具有漂白作用,能够促进字迹的漂白褪色。
1.3 光化学反应对档案的保存影响
影响光化学反应的因素有光的波长、物质的结构及环境条件。①光的选择性吸收:档案制成材料的成分复杂,其主体成分只能吸收某些特定波长的光,引发光化学反应,从而改变其分子结构,降低档案制成材料的耐久性,物质对光的吸收是光化学反应的必要条件。②光的强度与功率:光的照射强度、照射光源的功率与档案制成材料受光作用的破坏程度有直接的关系,要克服光危害就应该降低光的强度以及照明光源的功率。③光的作用时间:光的作用时间越长,被物质吸收的光能积累量就越多,档案的耐久性降低。
二、档案保护的管理策略与技术实施上主要的方式简介
2.1 光盘类档案的保护与管理
首先减少使用:激光对光盘档案制成材料稳定性的影响,是随光盘档案累计使用时间的延长而加大的,为延长光盘档案的寿命,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光盘档案使用。其次防治空气污染物:工业区的空气中常含有有害物质,光盘档案保存环境要注意远离使用和产生卤化物的场所,必要时须采取空气过滤措施。再者调控空气温湿度:恒温的环境最适宜光盘档案的长期保存。最后防止标记面的机械损伤:绝对禁止在标记面上进行任何形式的书写、划伤,以免造成信息记录不可挽救的损坏。
2.2 建立合适的档案库房
档案库房建筑在贯彻经济原则时,首先考虑与国家经济实力相适应,其次,档案库房建筑的要求,还应该与所保存的档案重要程度相适应。其核心内容是倡导在建筑设计与建造过程中贯彻以自然生态原则为依据,探索人、建筑、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人类营造一个最为舒适合理且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2.3 纸质档案保护的管理策略与技术方法
一般采用的是干燥方法。在干燥过程中千万不能把水淹档案放在阳光下曝晒,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会加快纸张中纤维的水解和光降解速度,使纸张变脆。这个情况采取的技术方法如下:自然干燥法、去湿机减湿干燥法、常压低温干燥法、远红外线干燥法。
三、结语
对于档案保护已经形成主要的保护管理策略,也已经有了成熟的技术补救方法,这对于延长档案使用寿命是最为关键的,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行业对于数据的参考和查阅,其意义是重大的。
>参考文献:
[1]仝艳锋.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1.[2]马翀.濒危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策略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12.[3]顾犇.数字文化遗产的保护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指导方针[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3(1).2.2 优化项目管理
在BT建设模式下,相关BT承包商为了获得更多经济利益,就会想方设法利用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方法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管理。先进的管理方法能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提高工程建设效率,形成良好的循环,也是我国城市建设最理想的形式。BT承包商在建设过程中引入的先进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可为我国政府进行其他设施建设起到指导和借鉴作用。
2.3 实现政府与BT承包商的“双赢”
BT模式可看作是一种建设模式,也可看作是一种政府的融资方式。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引入BT模式,可使政府和BT承包商获得双赢。一方面,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资金,这些建设资金仅靠政府财政拨款有时确实难以支撑。但这种模式可在建设的过程中,将非政府资金引入到建设中来,缓解政府的财政困境。这样的方式并不会因为融资渠道的改变而影响到建设的结果,还会使政府规划筹建、但资金又不足的项目尽早落成,获得发展,这样的情况下政府也会有更多的时间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在实现社会发展、获得社会效益的同时尽到自己的职责。另一方面,也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企业发展,必须要有工程实施,必须要有投资渠道。而将BT引入政府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就可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投资渠道。如果企业仅靠自己的工程维持发展,会比较艰难。但如果可拓宽企业的投资渠道,让企业承包更多的工程,企业就可更好的获利。BT模式中,企业投资渠道不仅更多,还可减轻企业投资的风险,因为他们投资的是政府的建设工程。最终,将BT模式引入政府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可缓解政府在建设中存在的资金问题,促进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企业可有更广的投资渠道,更低的投资风险,促进企业自身的长久发展,这样就实现了政府与BT承包商的“双赢”。
三、结语
与其他建设模式相比,BT建设模式拥有很多明显优势。在我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理性的引入BT模式,可有效解决目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有效的进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并让这类建设拥有长久发展的动力,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良性发展。另外,在促进城市发展、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环境保护部 国家档案局
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办法
环境保护部
国家档案局 令
部令 第43号
《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办法》已于2016年10月18日由环境保护部部务会议修订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3月1日起施行。原国家环境保护局、国家档案局发布的《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办法》(原国家环境保护局 国家档案局令第13号)同时废止。
环境保护部部长 陈吉宁
国家档案局局长 李明华
2016年12月27日
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环境保护档案的形成、管理和保护工作,开发利用环境保护档案信息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其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环境保护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环境保护档案,是指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其派出机构、直属单位(以下简称环境保护部门),在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和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社会和单位具有利用价值、应当归档保存的各种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主要包括文书档案、音像(照片、录音、录像)档案、科技档案、会计档案、人事档案、基建档案及电子档案等。
第三条 环境保护档案工作是环境保护部门的重要职责,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第四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在业务上接受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地方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在业务上接受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上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第二章 环境保护部门档案工作职责
第五条 环境保护部门应当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完善档案工作管理体制,建立档案管理机构,配备政治可靠、责任心强、具备档案管理及环境保护相关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的正式专职档案管理人员。环境保护部门办公厅(室)档案管理机构归口负责本部门档案管理工作。
第六条 环境保护部门应当将档案工作纳入本部门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列入工作考核检查内容,及时研究并协调解决档案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确保档案工作与本部门整体工作同步协调发展。
第七条 环境保护部门应当按照部门预算编制和管理的有关规定,科学合理核定档案工作经费,并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加强对档案工作经费的审计和绩效考核,确保科学使用、专款专用。
第八条 环境保护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档案管理的规定,确定文件材料的具体接收范围,包括本部门在各项工作和活动中形成的具有利用价值、应当归档保存的各种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以及与本部门有关的撤销或者合并部门的全部档案。
第九条 环境保护部门应当将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本部门信息化建设同步实施,推进文档一体化管理,实现资源数字化、利用网络化、管理智能化。
第十条 环境保护部门应当为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必要条件。档案管理人员办公室、档案库房、阅档室和档案整理间应当分开。
第十一条 环境保护部门应当加强档案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档案安全管理条件,提供符合设计规范的专用库房,配备防盗、防火、防潮、防水、防尘、防光、防鼠、防虫等安全设施,以及计算机、复印机、打印机、扫描仪、照相机、摄像机、防磁柜等工作设备。
第十二条 环境保护部门应当将档案管理人员培训、交流、使用列入干部培养和选拔任用统一规划,统筹安排,为档案管理人员学习培训、挂职锻炼、交流任职等创造条件。档案管理人员的职务晋升或者职称评定、业务能力考核,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并享有专业人员的同等待遇。
第十三条 环境保护部门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确保环境保护档案安全保密和有效利用。
第三章 档案管理机构、文件(项目)承办单位职责
第十四条 环境保护部门的档案管理机构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档案法律法规和工作方针、政策。经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同意,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档案管理机构负责研究制定环境保护档案管理规章制度、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并组织实施。地方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档案管理机构依据上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相关制度要求,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本部门档案的统一管理,地方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档案管理机构对本行政区域内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三)负责编制本部门档案管理经费预算,将档案资料收集整理、保管保护、开发利用,设备购置和运行维护,信息化建设,以及档案宣传培训等项目经费列入预算。
(四)负责本部门档案信息化工作,参与本部门电子文件全过程管理工作,组织实施本部门档案数字化加工、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以及重要档案异地、异质备份工作。
(五)负责对本部门重点工作、重大会议和活动、重大建设项目、重大科研项目、重大生态保护项目等归档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参与重大科研项目成果验收、重大建设项目工程竣工和重要设备仪器开箱的文件材料验收工作。
(六)负责制定本部门文件(项目)材料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指导本部门的文件收集、整理、归档工作,组织档案信息资源的编研,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安全保管档案并按照有关规定向档案馆移交档案。
(七)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档案管理机构,负责汇总统计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本部门及其派出机构、直属单位档案工作基本情况的数据,并报送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地方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档案管理机构,负责汇总统计本行政区域内环境保护档案工作基本情况数据,并报送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上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八)负责开展环境保护部门档案工作业务交流,组织档案管理人员专业培训。
(九)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档案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实施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布置的相关工作,并协调环境保护部门的档案管理机构与其他部门档案管理机构之间的档案工作。
第十五条 环境保护部门的文件(项目)承办单位在本部门档案管理机构的指导下,履行下列职责:
(一)负责本单位文件(项目)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
(二)负责督促指导文件(项目)承办人分类整理文件材料,做到齐全完整、分类清楚、排列有序,并按照规定向本部门档案管理机构移交。
(三)重大建设项目、重大科研项目、重大生态保护项目承办单位负责制定专项档案管理规定、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报环境保护部门的档案管理机构同意后,由项目承办单位组织实施。
第四章 文件材料的归档
第十六条 环境保护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应当全面、系统地反映综合管理和政策法规、科学技术、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环境监察执法等业务活动。
第十七条 环境保护部门在部署污染源普查、环境质量调查等专项工作时,应当明确文件材料的归档要求;在检查专项工作进度时,应当检查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情况;重大建设项目、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生态保护项目文件材料不符合归档要求的,不得进行项目鉴定、验收和申报奖项。
第十八条 环境保护文件材料归档工作一般应于次年3月底前完成。文件(项目)承办单位根据下列情形,按要求将应归档文件及电子文件同步移交本部门档案管理机构进行归档,任何人不得据为己有或者拒绝归档:
(一)文书材料应当在文件办理完毕后及时归档;
(二)重大会议和活动等文件材料,应当在会议和活动结束后一个月内归档;
(三)科研项目、建设项目文件材料应当在成果鉴定和项目验收后两个月内归档,周期较长的科研项目、建设项目可以按完成阶段分期归档;
(四)一般仪器设备随机文件材料,应当在开箱验收或者安装调试后七日内归档,重要仪器设备开箱验收应当由档案管理人员现场监督随机文件材料归档。
第五章 档案的管理
第十九条 环境保护部门应当加强对不同门类、各种形式和载体档案的管理,确保环境保护档案真实、齐全、完整。
第二十条 环境保护档案的分类、著录、标引,依照《中国档案分类法 环境保护档案分类表》《环境保护档案著录细则》《环境保护档案管理规范》等文件的有关规定执行,其相应的电子文件材料应当按照有关要求同步归档。
文书材料的整理归档,依照《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 22-2015)的有关规定执行。
照片资料的整理归档,依照《照片档案管理规范》(GB/T 11821-2002)的有关规定执行。
录音、录像资料的整理归档,依照录音、录像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科技文件的整理归档,依照《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GB/T 11822-2008)的有关规定执行。
会计资料的整理归档,依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财政部、国家档案局令第79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人事文件材料的整理归档,依照《干部档案工作条例》(组通字〔1991〕13号)、《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组通字〔1991〕11号)、《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中组发〔2009〕12号)等文件的有关规定执行。
电子文件的整理归档,依照《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GB/T 18894-2016)、《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GB/T 17678.1-1999)等文件的有关规定执行。重要电子文件应当与纸质文件材料一并归档。
第二十一条 环境保护部门的档案管理机构应当定期检查档案保管状态,调试库房温度、湿度,及时对破损或者变质的档案进行修复。
第二十二条 环境保护档案的鉴定应当定期进行。
环境保护部门成立环境保护档案鉴定小组进行鉴定工作,鉴定小组由环境保护部门分管档案工作的负责人、办公厅(室)负责人,以及档案管理机构、保密部门和文件(项目)承办单位有关人员组成。
对保管期限变动、密级调整和需要销毁的档案,应当提请本部门环境保护档案鉴定小组鉴定。鉴定工作结束后,环境保护档案鉴定小组应当形成鉴定报告,提出鉴定意见。
第二十三条 环境保护档案的销毁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办理,并履行销毁批准手续。未经鉴定、未履行批准销毁手续的档案,严禁销毁。
对经过环境保护档案鉴定小组鉴定确认无保存价值需要销毁的档案,应当进行登记造册,报本部门分管档案工作负责人批准后销毁。档案销毁清册永久保存。
环境保护档案的销毁由档案管理机构组织实施。销毁档案时,档案管理机构与保密部门应当分别指派人员共同进行现场监督,并在销毁清册上签字确认。档案销毁后,应当及时调整档案柜(架),并在目录及检索工具中注明。
第二十四条 环境保护部门撤销或者变动时,应当妥善保管环境保护档案,向相关接收部门或者同级档案管理部门移交,并向上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
第二十五条 文件(项目)承办单位的工作人员退休或者工作岗位变动时,应当及时对属于归档范围的文件材料进行整理、归档,并办理移交手续,不得带走或者毁弃。
第六章 档案的利用
第二十六条 环境保护部门的档案管理机构应当积极开发环境保护档案信息资源,并根据环境保护工作实际需要,对现有档案信息资源进行综合加工和深度开发,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服务。
第二十七条 环境保护部门应当积极开展环境保护档案的利用工作,建立健全档案利用制度,明确相应的利用范围和审批程序,确保档案合理利用。
第二十八条 环境保护档案一般以数字副本代替档案原件提供利用。档案原件原则上不得带出档案室。
利用环境保护档案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负责所利用档案的安全和保密,不得擅自转借,不得对档案原件进行折叠、剪贴、抽取、拆散,严禁在档案原件上勾画、涂抹、填注、加字、改字,或者以其他方式损毁档案。
第七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九条 有下列事迹之一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扬、表彰或者奖励:
(一)在环境保护档案的收集、整理或者开发利用等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
(二)对环境保护档案的保护和现代化管理做出显著成绩的;
(三)将个人所有的具有重要或者珍贵价值的环境保护档案捐赠给国家的;
(四)执行档案法律法规表现突出的。
第三十条 在环境保护档案工作中有违法违纪行为的,依法依规给予处分;情节严重,涉嫌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一条 地方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联合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制定实施细则,并报上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一、县级档案馆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 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档案收集、分类、归档、利用等过程中, 相应制度不完善, 难以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加之, 工作人员风险意识薄弱, 未能认识到电子档案的重要性, 所以要全面实现档案的信息化建设还有很大困难。
(二) 缺乏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
要实现档案的信息化建设, 就必须要有相应的信息化设备, 但购买设备需要一大笔资金, 对于本就资金缺乏的县级档案馆而言, 显然就十分困难了, 很难一次性将所需设备配置齐全。此外, 对已有信息化设备未能做好定期的保养和维修工作, 使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故障, 而且也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三) 未能突出重点工作。
在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中, 县级档案馆的工作没有轻重缓急之分, 对于档案信息的收集也没有明文规定, 导致很多单位提交档案信息的时候既有纸质档案又有电子档案, 档案馆收集起来之后还要对档案进行全面性的整理, 从而耽误了工作进程, 影响了工作质量。
(四) 对人员管理松懈。
县级档案馆对工作人员的管理过于松懈, 使得很多制度和规定都流于形式, 未能全面落实。一方面, 对各个岗位工作人员的责任和权限没有十分明确的界定, 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或困难有互相推诿的现象, 工作中的失误也不能第一时间追究到相应的责任人, 致使职责不清, 工作效率低下;另一方面, 缺乏对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 导致一些工作人员存在懒惰、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等消极的思想, 或是在工作中还会出现懒散的行为, 有甚者还搞形式主义、个人主义等, 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二、县级档案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创新思路
(一) 创建科学、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
在信息化时代里, 制定文件及档案的管理制度和办公业务的信息化管理两者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因此要确保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顺利、高效、安全、规范, 就必须要创建科学、完善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如《档案信息化工作操作制度》、《电子档案管理制度》、《办公自动化系统应用章程》等, 但在创建制度的时候必须要确保跟档案工作的新标准及新要求相吻合。
(二) 强化县级信息化基础设备的创建。
电子档案管理虽然方便、快捷, 但必须要依赖于计算机, 因此, 要强化县级档案馆档案的信息化建设, 就必须要强化信息化基础设备的创建。结合档案馆的实际需求, 配备相应的计算机软件设备、硬件设备、网络设备等, 采取最科学、最先进的信息化技术, 切忌过于追求高级但跟实际不符的技术。此外, 还要强化县级档案馆档案管理软件的水准。管理软件不仅能有效完成事务、业务的管理以及档案利用服务的工作, 还能跟资源数据库系统有效结合成为有机整体, 构成从数据录入———数据管理———数据处理———数据输出完善的应用链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数字化档案馆的建设, 把各种档案资料和信息经过处理再传输, 确保档案信息得到最科学地配置和最充分地开发与利用, 尽可能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三) 紧抓重点工作, 强化针对性管理。
县级档案馆在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时候, 应该紧抓重点工作, 对重点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县级档案馆首先要求各个单位在提交纸质档案的时候必须提交相应的电子文件归档, 对于办公自动化系统生成的电子文件, 要落实办公自动化系统跟数字档案室的有效衔接。档案部门也要遵循档案管理有关标准和要求, 强化对电子文件的鉴定、归档等有关工作的监管和指导, 确保电子文件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实用性。其次, 要不断研究电子档案接收、保管及利用的新技术和新方式, 创建完善、合理的电子档案管理方式;强化对电子档案的接收工作, 从根源上解决各种问题, 充分发挥出电子档案的优势, 并对档案需求者做好服务工作;要充分借助计算机对档案信息进行处理, 实现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储存, 以及信息采集和信息服务的科学化和网络化。
(四) 坚持“人性化”管理, 强化档案队伍建设。
档案信息化建设离不开各种信息化技术和设备, 但更离不开人, 因此, 县级档案馆必须要重视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人性化”管理, 对档案管理人员展开继续教育和培训, 让他们掌握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知识、管理理念以及各种信息化设备的操作规程。首先, 要结合档案信息化建设实际对已有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合理分配, 并对他们展开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 同时还要不断引进专业的档案管理人才, 打造一支高素质、高能力、高效率、创新意识和能力强的县级档案管理队伍。其次, 要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 给档案管理人员足够的实践机会、良好的展示平台以及自我挑战和突破的机遇, 给予真正愿意工作、有工作能力的人领导岗位, 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地搞好档案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李晓健.加快县级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思考[A].现代农业, 2012.6
摘要:馆藏档案的目的是利用,利用的基础是管理。档案资源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馆藏结构的优化和馆藏档案的有效利用,做好馆藏档案资源差异性分析尤为重要。因此,科学分析馆藏档案资源差异性及其成因,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规避迫切而重要。首先是积极做好档案保护与抢救工作;其次是加快档案馆数字化建设;另外是把好档案接收进馆关;再则是积极改善档案保管保护条件。
关键词:县级档案馆档案资源区域差异
档案资源是党和国家宝贵的历史财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档案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全民档案意识的普遍提高,档案的门类和数量日益增长,馆藏档案资源也得到了极大丰富。比如据统计延庆县档案馆2001年馆藏档案量是36311卷,2005年增加到40869卷,与2001年相比增长了12.6%,2009年底馆藏量增加到了48356卷,与2005年相比增长了18.3%。馆藏档案数量的不断增长,为档案提供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馆藏档案的目的是利用,利用的基础是管理。档案资源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馆藏结构的优化和馆藏档案的有效利用,笔者认为做好馆藏档案资源差异性分析尤为重要。
一、馆藏档案资源差异性分析
县级档案馆档案资源的主要来源是县域内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移交进馆的档案,这些档案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性。突出表现为:
(一)档案数量上的差异性。从档案移交的情况来看,有些单位档案门类收集齐全,整理规范,严格按照本单位的文件材料归档范围进行操作,形成的档案齐全、完整,档案数量较多;而有些单位在立卷归档过程中,随意性较大,没有按照文件材料归档范围进行收集归档,只重视文书档案的收集,忽视了其他门类档案的收集,从而造成档案门类不齐全,档案完整性较差,档案数量也相对较少。
(二)档案质量上的差异性。档案质量的差异性与基层单位档案管理规范化程度息息相关。档案管理规范化程度是体现档案管理水平的重要方面。从调查情况看,多数基层单位能够按照档案业务的标准规范,开展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通过实施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达标升级工作来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档案质量明显提高。例如延庆县档案局(馆)大力推进县域内各行政事业单位、行政村的档案管理规范建设,并积极指导和帮助社区档案工作纳入规范建设范畴,大力开展社区的档案规范化与档案征集工作,积极拓展档案资源接收范围与档案门类,馆藏档案量逐年增加。另外,档案人员的责任心和档案技能的差异直接导致所形成档案质量的差异性。
(三)档案利用率上的差异性。档案利用率的高低取决于不同归档单位档案的齐全完整程度,取决于不同档案门类档案的质量。基层单位在形成档案的过程中档案归档科学、门类齐全,就会给今后利用工作打下基础,利用率就高;反之,则会使档案利用率下降。另外,从档案利用的情况来看,贴近民生的档案门类利用率较高,比如婚姻档案、土地房照档案、知青档案等,利用率要稍高于其他门类的档案。为此,进一步做好民生档案的收集、归档工作,保证此类档案的案卷质量,有利于提高档案的利用率。
(四)档案利用效果上的差异性。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在社会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凭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档案的这种作用越来越被社会所认识,同时也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践证明,高质量的档案资源是开发利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例如延庆县康庄镇两个村的村干部到县石油公司索要该公司所占85亩土地的60多万元占地费,公司领导派人到县档案馆查找相关档案,找到了原来的征地付款凭证,证明占地费已经付清,一张凭证档案使石油公司挽回了60多万元的经济损失。又如延庆县沈家营镇的两个村由于砖厂占地而发生纠纷,村民对此意见很大,后由镇档案室工作人员查阅相关档案,终于利用协议等档案资料使此事件得到了妥善解决,平息了纠纷。众多的档案利用实例表明,不同的档案会产生不同的利用效果,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各有不同。
二、馆藏档案资源差异性成因分析
档案资源之所以出现如此大的差异性,既有档案本身的内在因素,也有管理方面的外在因素。
(一)檔案制成材料的差异,是造成档案资源差异性的内在因素
档案制成材料(如纸张、墨水、复写纸、油墨等)的质量与档案的寿命有着密切的联系。建国初期,许多文件材料都依靠复写纸,这些档案的主要表现是字迹模糊不清、无法阅读。而且建国初期形成的墨水字迹有的已经开始褪色。50、60年代,因为经济困难,致使档案用纸普遍低劣。这一时期形成的档案,纸张老化快,出现问题较多。从馆藏档案检查情况看,在“文革”以后至80年代中期的档案中,有用圆珠笔形成的文件材料,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档案已模糊不清。此外,因使用低质胶水、浆糊、印台油等造成档案制成材料霉变、污染、褪变的现象,也较为普遍。档案材质的不同,直接影响着档案资源的质量。
(二)档案的保管条件是造成档案资源差异性的直接外界因素
如果档案库房保管条件差或由于档案馆库房条件所限,不能有效做到库房“八防”要求。库房内冬季干燥,夏季高温潮湿、昼夜温差大,温湿度太高、太低或忽高忽低,这些因素都会使纸张发生膨胀和收缩,直接影响了档案制成材料的耐久性,加速了档案的损毁。所以,档案保管条件的好坏,也是造成馆藏档案资源出现差异性的男一主要原因。
(三)档案的规范化管理程度也是造成档案资源差异性的重要外界因素
基层单位的档案管理是整个档案工作的基础,是国家全部档案不断补充的源泉。其收集和整理程度与水平如何,直接影响着档案馆能否充分利用档案有效地发挥作用,对于档案室和档案馆的工作成效具有重要影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1.文件材料收集不齐全。2.档案整理不及时。3.档案案卷质量不高。4.依法治档的观念不强等。这些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出馆藏档案资源的差异性,影响着馆藏档案的质量。
三、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馆藏档案资源建设
在加强县级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源建设方面,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积极做好档案保护与抢救工作。定期为馆藏档案进行“体检”,提高对档案保护的认识。不能只重视档案的利用,而忽视了档案的保护和抢救。要坚持控制库房温湿度和定期为馆藏档案进行全面“体检”,在档案柜内放置驱虫药,每月检查一次,发现虫害及时处理,每年对馆藏档案进行一次全面核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处理。特别是一些珍贵档案,绝大部分已成孤本,一旦损坏,将无法弥补。因此,我们要把档案的保护与抢救工作渗透于档案的日常管理工作之中,对破损档案应随时发现,及时修复,避免对档案造成破坏。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的使用寿命,维护党和国家历史文化财富的安全。
二是加快档案馆数字化建设。按照利用优先的原则,尽快把利用率高的民生档案(婚姻档案、房照档案等)和较为珍贵的档案全部进行数字化扫描,利用时为利用者提供档案复制件,这样就能避免重复调卷对档案原件的损坏,通过计算机检索查询,又可提高档案的查全率和查准率,更方便快捷地提供档案利用服务。
三是把好档案接收进馆关。首先要把好基层档案室档案案卷质量关,即要加强基层档案室档案形成初期的监督与指导,包括科学的档案整理方法、统一的档案装具使用、有效的档案保管条件以及档案提供利用等方面,使基层档案室的室藏档案符合标准、达到耐用、易查的目标,切实从“源头”做起,保证进馆档案的质量;其次,在档案移交进馆过程中要切实做好验收前检查和验收过程中的检查。严格执行档案接收标准,对于案卷质量不合格的档案,坚决不能接收进馆。针对接收档案中发现的案卷质量问题,要求基层单位立即进行整改,待案卷质量符合进馆要求后方可准予进馆。
四是积极改善档案保管保护条件。要切实加强县档案馆与各基层档案室的档案保管保护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确保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寿命。
要使得公民的隐私权在档案信息服务过程中得到保护,必须走依法治档的道路,进行相关方面的档案法律建设。目前我国《档案法》中没有明确规定档案信息所涉及的隐私权问题,仅在部分条款中作有类似说明。
在档案信息服务过程中,档案利用是涉及隐私权的一个关键环节,在利用时应区别对待,通过控制使用这些涉及私人权益的档案,限制其利用范围,使隐私权受到必要的保护,做到合法利用。
做好档案信息服务中的隐私权保护,档案界和档案馆还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制定档案行业的隐私权保护政策
9月27日,国家档案局、国家保密局联合颁发了《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档案解密和划分控制使用范围的暂行规定》。该文件对于有效预防在档案开放利用工作中发生对个人隐私的侵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各级各类档案部门以此项规定作为政策指导和保障,结合各自实际馆藏状况,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收效显著。不仅如此,档案学会和档案馆也应制定本行业的网络隐私权保护政策,并在网站主页的显著位置予以明示,内容包括:告知网站收集个人资料的目的、方式、范围;对个人资料提供保密和安全措施的承诺;告知用户的请求阅览权、补充修正权、删除权、诉讼权等以及相关免责条款。
档案法律在以后的完善健全过程中,要着重注意解决一个问题,即档案信息开放服务过程中公民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关系。在档案利用实践中,我们有时不得不在保护公民隐私权和维护公民知情权之间做出选择。档案部门所作出的选择要符合法律利益最大化原则。如当档案中的隐私涉及共同利益、公共需求、政治利益时,档案部门就要偏向于后者,因为它符合大多数人的需要,从长远来看,根本上也符合隐私权主体的利益。
(二)加强对个人档案隐私权的管理与技术保护
1.在档案管理中采取措施
这是合法利用档案信息的前提条件,要求对涉及公民隐私权的档案进行鉴定与区分,使之与一般档案区别对待,分开保管,做到有关档案的完整、安全和保密。目前,档案法规对涉及公民隐私权档案的划分并不十分明确,在实际工作中不易操作,这种状况亟待改善。
利用者在利用涉及隐私的档案时,只限于达到既定目的,当按规定获得了对档案的利用权后,可对这些档案进行阅览、复制和摘录,但不得将其以现行档案法规中明令禁止的形式对外公布,不得擅自传阅、散布、发表这些涉及他人隐私的档案内容。档案工作者有必要在提供档案信息服务过程中向利用者说明有关注意事项。
2.网络化过程中的保护手段
相对于传统的纸质档案而言,在档案信息网络化过程中,可以采取的技术保护手段可谓多种多样。现在已经有了Cookies软件管理工具、个人隐私偏好平台(P3P)、加密软件、自动删除个人资料软件等由用户自己保护个人资料的技术。档案网站保护个人资料的技术也有很多种,比如:档案馆为了禁止未获授权的人截取或查阅个人资料,可以通过设置本网站运行的服务器,自动使电子邮件传输到一个预先指定的服务器目录机密邮箱,只供获得授权的人查阅。
(三)提高档案馆保护隐私权的自律性
“自律”是档案馆保护隐私权的一条重要原则,即通过档案馆采取自律措施来规范自己在个人资料收集、存贮、传输利用中的行为,达到保护隐私权的目的。
1.档案馆应开展档案开放利用的鉴定工作
组织鉴定小组及时鉴定需要开放利用的档案,着重分析档案涉及隐私的内容和本馆档案的类型,从而确定哪些档案涉及个人隐私,属于控制范围。对个人资料的重要程度划分等级,以决定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档案馆还要建立一些规章制度,避免使所有的档案馆人员都能接触到敏感的个人资料(如出身、种族、政治倾向、宗教信仰、犯罪记录等),确保只有经过批准的档案馆人员才能收集、查阅、传播这些个人资料。对于已到开放期的档案,要严格按照《各级国家档案馆开放档案办法》、《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档案解密和划分控制使用范围的暂行规定》中的相关规定,对拟开放档案组织认真鉴定,以决定包含个人资料的档案的开放时间、开放方式和范围。
2.档案工作者要注意保护他人隐私
档案馆向社会提供档案信息服务这一工作性质要求档案工作者必须熟悉馆藏,以方便利用,因此,档案工作者更容易了解到档案中所涉及的他人隐私。档案工作者更要注意保护他人的隐私,不能因好奇心或别有用心地把馆藏档案中涉及个人隐私的内容泄露于众,否则是极不道德的,也是违法的。这就要加强对档案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规范和约束,强调对服务对象隐私的保护。
【浅析县级档案馆的档案保护】推荐阅读:
浅析档案信息化建设10-26
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管理问题浅析05-31
浅析我国环境保护的形势及对策09-17
浅析非婚生子女的法律保护09-08
浅析旅游环境保护10-26
对县级政府机构改革的思考11-13
浅淡县级党史工作面临的困难及对策07-09
创建县级卫生先进单位的工作总结10-17
浅谈加强县级审计机关管理的有效途径05-27
县级医院改革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