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2024-06-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篇1

1.2.3.4.5.6.7.8.9.一天中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早上太阳高度低,中午太阳高度高,傍晚太阳高度低。

一天中太阳方向的变化规律: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太阳在头顶(偏南),傍晚太阳在西方。一天中影子方向变化规律:早上影子在西方,中午影子在脚下(偏北),傍晚影子在东方。太阳中或日晷是根据太阳的运动和投影的变化之间的规律制作的,用来计算时间。

手掌日晷的玩法: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上午左手食指代表早上6点,下午右手食指代表傍晚6点。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月亮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地球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地球上位于东面的国家比位于西面的国家,较早看到日出,较早看到日落。是因为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亚洲比我国早看到日出和日落的国家是日本,韩国等。美国与我国时间相差12小时,当我国是白天的时候美国是晚上。

地球绕地轴自转一圈是一天,导致了昼夜交替;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是一年,导致了四季变换;月亮绕地球公转一圈是农历一个月,导致了月相的变化。

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认为地球围绕太阳转动,他也是第一个提出地球自转的科学家。

10.月相变化规律是:从新月开始,先变成蛾眉月,再变成上弦月,然后是凸月,到月中的时候就形成了满月,接下来依次是残月,下弦月,蛾眉月。

11.新月在初一,这一天在天上看不到月亮。12.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月亮不是光源。13.光在空气和水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14.光的反射:当光线照射到镜子、幕墙、月亮的表面后会返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15.越光滑的表面反射效果越好,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

16.小孔成像是由我国古代的墨子发现的,小孔成像所成的物体影像,方向是左右相反,上下颠倒。它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17.镜子分为平面镜和曲面镜,曲面镜包括凸面镜和凹面镜。它们都不是透明的。凸面镜的表面是突出的,凹面镜的表面是凹陷的。凸面镜最主要用在倒车镜上,所成的像是正立的。凹面镜常见于哈哈镜或勺子背面,所成的像是上下颠倒的。

18.光的折射:看到水面处的铅笔发生了弯折,说明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是,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19.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他们是透明的。

20.中间厚边缘薄的镜片叫做凸透镜,有放大作用,可以聚光,主要用于放大镜、远视眼镜和老花镜。21.中间薄边缘厚的镜片叫做凹透镜,有缩小作用,可以散光,主要用于近视眼镜。22.雨过天晴后形成的彩虹,是由于空气中的小水滴使阳光发生了色散,从而形成了彩虹。

23.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白光透过三棱镜会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24.牛顿最早发现了阳光是有七色光组成的。

25.简单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组成。开关的作用是决定是否让电流通过。26.连接灯泡的导线两端分别接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上,形成电流的通路,灯泡才会亮。27.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例如钢尺,铁钉等。大地和人体都是导体。28.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例如塑料,橡胶等。

29.不在同一个插座上接太多的用电器,或者长时间使用电器,可能因绝缘体过热而引发火灾。

30.使小灯泡更亮的方法:①加电量,主要指添加有电的电池;②减电阻,主要指使导线变细变短或减少同一电路中的灯泡。31.使小灯泡更暗的方法:①减电量,主要指减少电路中的电池;②加电阻,主要指使导线变粗变长或增加同一电路中的灯泡。32.磁铁最主要的性质: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33.磁力最大的部位是磁极,磁铁指北的一端是北极,用字母N(North)表示,磁铁指南的一端是南极,用字母S(South)表示。34.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的北极吸引磁铁的N端,地球的南极吸引磁铁的S端。与此相反的,大小差不多的两个磁铁遵循磁铁最主要的性质: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35.磁化缝衣针的时候,需要强调沿着同一个方向摩擦。本册中另一个需要沿着同一个方向进行的实验是在制作电磁铁时,缠绕在铁钉上的线圈也应该是同一个方向的。

36.不能靠近磁铁的物体有软盘、磁卡和磁带。因为他们的关键部件是用磁性材料制作的,长期接触磁铁会损坏关键部件。37.增加电磁铁的磁力:①增加电量,主要是增加有电的电池;②增加线圈的匝数。38.减少电磁铁的磁力:①减少电量,主要是减少电池数;②减少线圈的匝数。39.改变电磁铁的磁极:①改变电池的正负极;②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

40.电磁铁和磁铁最主要的不同点在于电磁铁的磁力和磁极可以改变,而永久磁铁则不能。41.呼吸和心跳会随着运动而加快。

42.呼吸器官有: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特别注意,口不是呼吸器官。43.血液循环器官有:心脏、血管。

44.我们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

45.一次用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就是人的肺活量。儿童的肺活量比成人的小,因为儿童的肺小,这也导致了单位时间(一分钟)内儿童的呼吸次数比成人的多。

46.吸烟会严重危害人的脑、心脏、胃、肝脏等器官,尤其是肺。

47.肺里密集地布满了毛细血管,空气中的氧气经过肺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然后排出体外。48.心脏位于左胸部,胸骨的后面,肋骨的内侧。大小如紧握的拳头

49.心脏和血管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人体的血管大体分为静脉血管和动脉血管。人体的血液大体分为静脉血和动脉血。动脉血含氧量高,静脉血含氧量低。

50.心跳和脉搏的次数是一致的,在劲动脉和桡动脉都可以摸到脉搏。

51.心脏不生产血液,也不贮藏血液,心脏的作用是推动血液在血管中不停地循环流动,从而保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和生命活动。

52.血液循环的作用:人体通过血液循环把肺吸进的氧气,小肠吸收的养料带给身体各部分,同时把身体各部分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运走,交给肺和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53.经常运动、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的情绪都有利于心脏的健康。

54.解释:我们既要善于观察,又要勤于思考。解释就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合理地说明事物变化的原因、事物之间的联系,或者是事物发展的规律。这是一个充满发现和创造的过程。

55.解释不一定是事实,它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为了做出正确的解释,需要在获得充分证据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合理的思考。许多科学结论就是令人信服的解释,它们是科学家长期观察、调查、实验、分析、思考并不断修改完善的结果。56.关于人眼是如何看到东西的解释,涉及到五位科学家,按照时间顺序分别是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托勒密以及阿拉伯物理学家阿尔哈曾。

57.科学家常常利用模型来解释他们的思想和发现。图形和公式也是模型。

58.模型举例:三球仪、植物细胞模型、水的循环模型、桃花模型、手臂活动模型等。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测试

59.如何测量太阳的高度?

60.手电筒模拟太阳位置变化的实验,各个实验器材分别代表什么? 61.如何玩手掌日晷?

62.用幻灯和地球仪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地球仪转动的方向,被幻灯照射的部分是白天? 63.用实验验证光在空气中是延直线传播的? 64.小孔成像原理图? 65.潜望镜原理图? 66.制造彩虹?

67.如何制作开关,连接简单电路? 68.如何利用磁铁和缝衣针制作指南针?

69.如何制作电磁铁?如何改变电磁铁的磁极?如何改变电磁铁的磁力? 70.如何验证我们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71.如何测量肺活量

72.如何保护呼吸器官?呼吸器官有哪些? 73.如何保护心脏?血液循环器官有哪些? 74.如何模拟心脏的跳动和血液循环? 75.如何做出正确的解释?

五年级科学上册重要概念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篇2

“寓言”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寓言》“寓言十九, 藉外论之”, 后人解释为“寄寓之言”。寓言常常借简短生动的故事说明深刻的道理, 被称为“穿着外衣的真理”。针对寓言的文体特征, 本课设计从语文的角度, 采用想象、表演、品悟、复述、创编等多种形式, 引领学生进入寓言情境, 感受寓言的言意特色, 玩味寓言的言语方式, 学习寓言的个性表达。如此依体而教, “是什么就教什么”, 寓言教学才更有个性, 更有语文味。

【教学流程】

一、唤醒记忆导入

1. 听过《狼来了》的故事吗?谁讲给你听的?你知道他为什么给你讲这个故事吗?

2. 这也是作者伊索写这个故事的目的。谁来简单地介绍一下伊索和他的著作《伊索寓言》?

3. 这一课, 我们就来学习《伊索寓言》中的三个故事, 分别是——《狐狸和葡萄》《牧童和狼》《蝉和狐狸》。

(设计意图:教学伊始, 通过耳熟能详的故事《狼来了》唤醒学生的记忆, 强化认识寓言是一种故事与寓意相结合的文学体裁, 激发学生阅读《伊索寓言》的兴趣。)

二、多样方式品读

1. 展开想象读故事—— 《牧童和狼》。

(1) 《狼来了》其实就是——《牧童和狼》。 (出示:“狼来了!狼来了!”) 故事里, 牧童最后悲惨的结局其实与他的叫唤有关。他前后叫了几次?每次叫唤时, 他内心的想法和感受相同吗?请快速浏览课文, 找出答案。

①交流:前面几次叫唤时, 他心里会怎么想?

②最后一次喊叫呢?你能想象当时的情形吗?他的表情、他的叫喊声。

③小结:想象让简短的寓言故事更丰满具体, 更生动形象!

(2) 可现在他再撕心裂肺地喊叫, 在人们听来都与前面几次是一样的。那是因为—— (出示寓意:一贯说谎的人即使说了真话, 也没有人会相信。生齐读)

(设计意图:寓言故事中常会有一些空白, 给读者提供了想象空间。本段教学, 紧扣牧童前后几处叫唤浓墨重彩, 想象当时的情形, 体会特定情境中特定人物的情感色彩、心理感受, 学生不知不觉进入寓言情境, 触“言”感“意”, “意”由“境”生。想象, 让学生感受到了寓言鲜明的形象性。学生越是具体而完整地感受故事形象, 就越能深刻领会寓意。)

2. 变换角度读故事——《狐狸和葡萄》。

(1) 用一句话简要概括这个故事。

(2) 出示: (狐狸) 想尽了各种办法去够葡萄, 但是白费劲。

①请用刚才的“想象法”丰富这个故事的情景。

②狐狸够葡萄是不是就这几种方法?为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想尽办法”去想象和感受狐狸为吃到葡萄而费尽心思)

③在讲述故事时狐狸用的这么多方法是不是都要讲出来、讲具体呢? (引导学生了解伊索寓言的最大特点——短小而精练)

(3) 一次又一次的尝试都失败了, 狐狸感到“无望”, “无望”就是——绝望, 感觉没有了希望, 所以他只好转身离开, 边走边回过头来说—— (出示:“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 不好吃。”)

①这句话狐狸是带着怎样的心情, 用怎样的语气说的?你也这样说说。

②指导朗读:加上语气词“哼”, 读起来会更有嫉妒时酸溜溜的感觉。 (学生练读, 指名读)

③言由心生, 这句话让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狐狸?现在你又会对它说些什么? (引导学生通过语气词“哼”走入狐狸的内心, 品味出它的酸葡萄心理)

④所以, 作者这样说—— (出示寓意:有些人无能为力, 做不成事, 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 你读懂了吗? (引导学生理解寓意)

(4) 小结:换角度去读寓言故事, 能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认识和感受。

(设计意图:不同的人读同样的寓言, 会有不同的认识。本段教学, 在学生充分感悟文本所描绘的形象和表达的故事寓意后并没有止步, 教师继续引领学生从新的角度去思考和品味。如此多角度、有创意地解读, 注重多向思维训练, 启发个性表达、独特见解, 能使学生在模仿概括新寓意中创造、积淀言语智慧, 其效果远远胜过学一则寓言只明白一个寓意的教学, 学生会越学越聪明。)

3. 借助表演读故事——《蝉和狐狸》。

(1) 这个故事中也有狐狸, 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个故事。

(2) 故事里的狐狸是怎么夸蝉的?先轻声读读它的夸赞, 再想象它当时的表情、动作和语言, 待会表演出来。

①学生表演练习。

②师生共评:狐狸当时是这样夸的吗?眼神是这样的吗?表情、声音、动作呢? (引导学生用崇拜的眼神、满脸堆笑的表情、甜甜的甚至发腻的声音、前倾谄媚的举动来表演狐狸)

③小结:表演, 能使寓言故事“活”起来。

(3) 蝉有什么反应, 上当了吗?读读书上的描写。 (出示:蝉察觉其中有诈, 就摘下一片树叶扔下来, 狐狸以为是蝉, 猛地扑了过去)

①理解“有诈”。

②当狐狸看到有东西从树上落下时, 它会怎么想?

③当它扑过去, 发现只是一片树叶时, 它又变成了什么样儿?用四字词语形容一下它的样子。

(4) 出示:“朋友, 要是你以为我会下来, 那就大错而特错了。自从看到你的粪便里掺杂着蝉的翅膀, 我对你就怀有戒心了。”

①这时蝉说话了, 它当时和狐狸是怎么说的?读读想想, 在它的话语前加上恰当的提示语, 然后再读读, 读出蝉的语气。

②思考:这是一只怎样的蝉?它为什么没有像《狐狸和乌鸦》中的乌鸦那样上当呢? (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感受蝉的智慧)

③所以故事最后写道—— (出示寓意:一个聪明的人, 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④从蝉身上你还获得了哪些启示, 你还想说什么?请用句式“一个聪明的人, 总能……”说说你的感悟。 (引导学生对比被骗的乌鸦进行思考和总结)

⑤这又是一只怎样的狐狸呢?你从它身上又获得什么启示?也用一句话精练地总结一下。

(5) 一则寓言能让我们悟出这么多独特的感受, 这就是寓言的魅力!正如《伊索寓言》的译者所说—— (出示:《伊索寓言》之所以能有如此的生命力, 就在于它使不同年龄、不同民族的读者, 在阅读每一个浅显易懂的故事的同时, 能获得不同的启发和智慧。生齐读)

(设计意图:表演是一种深受学生喜欢的游戏式学习方式, 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语文学习方式, 适合寓言故事的教学。用生动的语言、动作和表情来再现故事, 能使学生内化文本语言, 与人物情感产生共鸣, 对寓意自然也会有更深入的理解与体悟。借助表演, 还可启发学生抓住文本的矛盾处、微妙处、关键处, 察言会意、涵泳品味、明意赏言, 从而收获不同的启示。)

三、复述寓言故事

1. 《伊索寓言》真有意思 , 请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则寓言绘声绘色地复述出来, 复述时要注意故事中人物的语气、表情、动作等。

2. 学生复述, 师生评议。

3. 读了这三则寓言故事, 你觉得《伊索寓言》有哪些特点呢?

4.交流、总结特点:故事短小精悍、生动有趣;主人公大多是动物, 但讲述的是人类的故事;结尾用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揭示寓意。

5. 作业:把寓言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父母听。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篇3

一、学生出现的典型错误

(一)口算中的错误

10.6-8=9.8

3-2.8=1.8

5-3.9=4.4

这三道口算题的错误之处都在于学生没有将数位对齐计算。

(二)笔算中的错误

第一题的错误原因是得数中间的0未写,而学生的解释是“上课时老师不是说可以利用小数的性质将小数末尾的0去掉吗?”是啊,这位同学将小数中间的0和小数末尾的0理解成同一概念了。可以看出学生对“小数的性质”这一内容没有学好。

第二题的错误原因是在得数的整数部分的十位上也写了0,问学生这样做的原因,他们也说不出所以然,就是凭感觉做。做数学题最怕的就是凭感觉,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成不思考随意做的做题习惯。

第三题的错误原因是被减数百分位上的数不够减,就把减数百分位上的9直接移下来。这类题是被减数小数位数小于减数小数位数的题,错误比较普遍。

(三)简便计算中的错误

8.44-(5.44+2.8)

=8.44-5.44+2.8

= 3+2.8

= 5.8

整数加减法中减法的性质对于小数加减法也同样适用,即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这个性质学生熟记于心,但运用起来却不得心应手。在把括号摘掉的时候括号里的加号总是忘了变成减号,因此导致错误。

3.06-0.18+0.82

= 3.06-(0.18+0.82)

= 3.06-1

= 2.06

这道题目学生极易和上一题利用减法的性质解题混淆,尤其是当看到后两个数加起来的和是整数时,学生就很容易出错。再加上题目中的要求是怎样简便怎样算,因此,学生就坚定地认为自己做的是正确的。

7.5+4.9-6.5

= 7.5+6.5-4.9

=14-4.9

= 9.1

在移动数的时候要带着前面的符号一起移动,针对这个错误,笔者对学生说:“每个数前面的符号就像是数的孩子,在移动这个数的时候一定要记着将它的孩子一起带走,并保持该运算不变。”

4.9+0.1-4.9+0.1

= (4.9+0.1)-(4.9+0.1)

= 5-5

= 0

这种类型的题目(包括乘除法中类似的题目)学生是很容易被牵着鼻子走的,可能这也和每个人的视觉效应有关吧,对称在这儿起了不小的坏作用。

二、对策思考

传统的计算教学采用的基本模式是:从基本训练—例题的讲解、得出计算法则—巩固练习、重复操作—形成计算技能。学生因计算的枯燥而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

那么,对于计算教学来说,什么才是更重要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如果还把计算教学的目标局限于计算本身,在课堂教学中,把计算作为专门的技能来学习,显然是不够的,因为相对于计算的熟练程度来说,寻找解题方法,选择合理的方法和工具进行计算,显得更为重要。

(一)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

研究表明,计算与心理状态有着密切联系。学生在一个“娱乐性”的氛围下做题,学习兴趣高,计算速度快,巩固性也强。因此,教师在组织练习时应设计一些新颖的、趣味的、具有挑战性的练习情境。如可以采取“帮助小兔找回家”“小壁虎找尾巴”等带有童趣的游戏形式进行算式与得数的连线;也可以设计一些闯关的竞赛类的题目,让学生在紧张而又愉悦的氛围中,掌握运算的方法和技能,提高计算速度及正确率;还可以设计“啄木鸟医生”“小马虎的作业”等纠错练习,培养学生细心计算的习惯和校正错误的能力。这样的练习有助于学生避免因为单调的计算而产生的枯燥、乏味的感觉。当然,将一组基本练习融合在一定情境中,也能达到异曲同工的效果。

(二)注重计算的算理理解

在重点探究算法时,要提供主动学习的机会,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允许并鼓励他们有不同的算法,尊重他们的想法,哪怕是不合理的,让他们在相互交流、碰撞、讨论中,初步明确算理。重点探究后,也并不急于得出计算法则,而是让他们继续尝试,仍允许他们选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在进一步的交流中感受小数的计算方法,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感悟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组织学生讨论,计算这样的题目,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三)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学生计算正确无误的可靠保证。在教学中,教师常常可以发现许多学生在计算时出现错误,并不是因为没有正确理解算理,也不是没有掌握计算方法,而是没有一个良好的计算习惯,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尤其重要。

笔者认为,学生要养成以下几个习惯:(1)审题清。学生在计算中由于没有看清数字,而出现计算错误。有时会把数看错,如把123看成128,有时会把运算符号看错,前后颠倒等,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养成看清题目的习惯。(2)书写明。书写不规范也是计算出现错误的一个常见原因。学生在计算时,有时因为字迹潦草、分辨不清而误看,如6和0、1和7、3和8;有时因为竖式书写不规范,数位不对齐而使计算出现错误。因此,书写工整、格式规范是学生必须养成的习惯。(3)计算细。计算时一定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一定要弄清运算顺序,看清运算符号。(4)检查真。检查和验算不仅是保障计算正确的有效措施,而且是一种促进学生理解计算过程和计算技能的手段,学生可以通过验算进一步理解加和减、乘和除等之间的逆运算关系。

(四)注重习题的层次性

计算是一种技能,需要在一些有层次的练习中加以巩固与熟练,并且掌握一定的规律,提高计算的准确性与计算的速度。设计计算练习时要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模仿性到再造性,再到创造性发展,做到环环紧扣,逐步提高。既要考虑立足于帮助学生巩固计算的方法,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又要在不断变式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有趣的数学,避免重复、机械、大量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坚持计算每天一练

设计准备题,做到每天一练。在每节数学课前候课的5分钟里,笔者每天出2道计算题,或10道口算题在黑板上,让学生养成习惯,铃声一响,就拿出准备好的专门的计算练习本做题。第二遍铃声响起时,教师讲评,对容易出错的题在黑板上板演,同时同桌交换批改,有错误课后订正。

一位教育大师曾说过:数学教师应给每个学生挑选适合于他的问题,不催促学生,不追求解题数量,让每个学生经过努力都能成功。笔者认为,计算教学只有将计算源头的错误纠正,态度端正,才能得来解题的“清如许”,才能让个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不怕数学,爱上数学,并一天一天地成长、进步。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题 篇4

实验一: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实验材料:手电筒、中间有等高等大孔的卡纸3张、白纸屏1个、支架4个。实验步骤:

1、将3张有孔卡纸和纸屏用支架固定,按顺序摆放好。间距大约15厘米左右,摆放时有孔的3张卡纸必须放在同一直线上,纸屏放在最后。

2、让手电筒的光射进小孔,观察现象(手电筒的光透过3张卡纸上的小孔后射到纸屏上)。

3、移动带孔卡纸的任何一个,同样用手电筒的光对准最近的一张卡纸上的小孔,观察现象(手电筒的光不能透过三张带孔纸屏照射到最后的纸屏上)。

实验结论:实验证明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实验二:制作电磁铁并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

实验材料:长导线、铁芯、电池、电池盒、大头针若干。

实验步骤:

方法一:

1、将长导线按一个方向紧密缠绕在铁芯上,接通电源。接近大头针能吸引,断电后不能吸引大头针。说明:电磁铁通电时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

2、用一节电池,在铁芯上先缠若干匝线圈,接近大头针,记下被吸引的大头针的数量。

3、用同一节电池,改变铁芯上线圈的数量,接近大头针,记下被吸引的大头针的数量。

4、实验结论:改变线圈匝数能改变电磁铁磁力的大小。

方法二:

1、制作一个电磁铁。接通电源,接近大头针时能吸引,断电后不能吸引大头针。说明:电磁铁通电时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

2、在铁芯上缠若干匝线圈,用一节电池接通电源,记下被吸引的大头针数量。

3、用两节、三节电池,不改变线圈数,记录被吸引的大头针数量。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篇5

一 光和影

1.向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月亮、没燃烧的蜡烛不是光源。

2.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在给我们带来光明的时候,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

3.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

4.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

二 阳光下的影子

1.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影子的长短随着光源照射的角度改变而改变:光源直射时,影子(最短),随着斜射的程度越来越大,影子(越来越长)。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正午)最短,(清晨和傍晚)最长。

2.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离光源越远,被照射物体的影子(越小);

3.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从不同侧面照射就会得到不同的影子。

4.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其原理是(物体的影子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5.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6.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

三 光是怎样传播的

1.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30万千米。光传播的速度很快,每秒约(30万)千米。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为1.5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达到地球约需要(8)分钟。

2.科学家根据光速计算出地球到月球的准确距离是(384403)千米。

3.挡光的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传播造成的。

四 光的反射

1.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生活中我知道运用光的反射原理的物品有(梳妆镜)、(倒车镜)、(太阳灶)、额镜、反光镜、潜望镜等等。

2.人眼睛中的瞳孔可以控制入射光线。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

五 光与热

1.太阳在发出光的同时也产生(热),物体在吸收阳光的同时也吸收(热)。

2. 许多光源在发光时也在发热。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人们发现,(凹面镜)和(凸透镜)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不能用(放大镜)和(望远镜)看太阳。

3. 汇聚太阳光的方法有凹面镜、凸透镜。

4.在我国,人们很重就知道用凹面的铜镜取火。现在,我国仍然大力提倡使用以凹面镜原理做成太阳灶,以充分利用能源

5.18世纪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列)曾用凸透镜会聚光线获得高温支加热一种化学物质,从而发现了(氧气)。

六 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1. 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系,吸热本领最强的是(黑色的粗糙)物体。(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在阳光下,物体表面粗糙的比光滑的(升温快);物体按(与阳光垂直)的方式摆放,升温比较快。

七 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1.在同一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光从一个介质到另一个介质,传播路线(可能发生变化)。

2. 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有:太阳灶、点燃奥运圣火、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板。

3.影响太阳能热水器效能的因素有:(太阳能热水器的材料性质)、(接收太阳光的位置)和(角度)。

4.太阳表面温度达6千多摄氏度,内部温度高达2千万多摄氏度。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热源)。地球只得到太阳放射能量的(二十亿分之一)。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篇6

班级:四(5)姓名: 家长签字:

一、要会默写的词语:

能见度 诚实 故障 破碎 车辆 超出 厘米 毕竟 责任 购货单据 地址 陌生 表示歉意 环顾四周 联系 无人知晓 支付费用 职业 后悔 一卷 猜测 拨开 境界 柜顶 横冲直撞 淘气 扭动 伏案写作 信赖 愈发 陪伴 生怕 神气十足 奴仆 不由自主 发誓 皇榜 发财 浩浩荡荡 见利忘义 波涛汹涌 突发奇想 泄露

灵魂 残害 斥责 背信弃义 知恩图报 刀枪箭斧 千恩万谢 恩将仇报 郑重起誓 肝胆相照 开诚相见 同舟共济 心照不宣 志同道合 亲密无间 荣辱与共 唇亡齿寒

二、要会背诵、默写的语段

《珍珠鸟》第4-7自然段

三、近、反义词:(要求读熟)

近义词

完全(彻底)红火(兴隆)懊悔(悔恨)一意孤行(我行我素)不由自主(情不自禁)

反义词

熟悉(陌生)说谎(诚实)尖细(粗大)伤害(保护)相信(怀疑)缩短(延长)机灵(笨拙)家喻户晓(无人知晓)

四、词语搭配:(要求读熟)

叽叽喳喳的鸟叫声

善良机智的九色鹿

悄悄地进发 一卷干草 哗哗(淙淙)的流水声

神气十足的珍珠鸟

拼命地挣扎 一轮圆月 琅琅的读书声

深明大义的国王

一弯新月 隆隆的机器声

温暖舒适的巢穴 一声呼唤 沙沙的下雨声 无人知晓的情形

五、词语归类:(要求背熟,抽默)

⒈表示诚实守信的成语:言而有信

一诺千金 一言九鼎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⒉形容气愤的成语:怒发冲冠

火冒三丈 怒不可遏 大发雷霆 勃然大怒

3、我知道的民间故事有:《九色鹿》 《牛郎织女》 《孟姜女》 《猎人海力布》

4、含“手”的成语:

手舞足蹈(形容高兴)

妙手回春(医术高明)

情同手足(形容亲密)心灵手巧(形容聪明)

握手言和(重归于好)

得心应手(形容熟练)

5、表示看的词:

仰望:从低处向上看。

俯视:从高处向下看。

窥视:偷偷摸摸地看。眺望:从高处向远处看。

瞻仰:恭恭敬敬地看。

端详:仔仔细细地看。环顾:前后左右地看。

打量:上上下下地看。

6、表示人与人之间信任互助亲密合作:肝胆相照、开诚相见、同舟共济、心照不宣、志同道合、亲密无间、荣辱与共、唇亡齿寒。

六、课文内容填空:(要求背熟)

1、《诚实与信任》告诉我们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2、《珍珠鸟》是根据作家冯骥才的散文改编的。文章生动、细致地描述了珍珠鸟的外形特点及在“我”的爱心呵护下,由害怕人到亲近人的过程,揭示了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道理。“美好的境界”指的是相互信任,友好共处的境界。

3、课文第四自然段中有不少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依次有(起先)、(随后)、(渐渐地)、(先是)、(然后)、(再)、(后来)等,这些词语,恰如其分地说明了珍珠鸟和“我”亲近是一个(逐步信赖)的过程。

4、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人类爱护、保护鸟类,鸟类会给人们带来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给人们的生活增添请趣;鸟类不再感到危险,与人类亲密相处。这样就能创造出人鸟和睦相处、无比亲密的美好境界。

5、《九色鹿》是一个民间故事,课文告诉我们做人要守信用的道理。文中的九色鹿见义勇为、不图回报、沉着机智,调达是一个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卑鄙小人,国王是一个知错能改、伸张正义的人,王妃是个爱慕虚荣的人。

6、关于诚信的短语、名言。短语:

①人无信不立 ②言必信,行必果 ③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 ④火心要空,人心要实

⑤黄金失去可再得,名誉失去难挽回 名言: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一个人严守诺言,比守卫他的财产更重要。——(法)莫里哀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涅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7

1、口算。

多看多学,才会进步。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梳理归纳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教学要求:

使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教学重点: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用具:投影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口算。

1.2×0.3 0.7×0.5 0.21×0.8 1.8×0.5

1-0.82 1.3+0.74 1.25×8 0.25×0.4

0.4×0.4 0.89×1 0.11×0.6 80×0.052、用“四舍五人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投影出示)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2.095

4.307

1.8642

思考并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填空)

(1)怎样用“四舍五人法”将这些小数保留整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

(2)按要求,它们的近似值各应是多少?

3、揭题谈话: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板书课题:积的近似值)

二、尝试:

谈话引出例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动物的嗅觉最灵敏吗?(生回答)所以人们常用狗来帮助侦探、看家。那狗的嗅觉到底有多灵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数据:

1、出示例6: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狗约有多少个嗅觉细胞?

2、读题,找出已知所求。

3、生列式,板书:0.049×454、生独立计算出结果,指名板演并集体订正。

5、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1)积的小数位数这么多!可以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2)保留一位小数,看哪一位?根据什么保留?

(3)横式中的结果应该怎样写?

6、专项练习(根据下面算式填空)

3.4×0.91=3.094

积保留一位小数是()。

积保留两位小数是()。

7、尝试后练习:

▲P.10页做一做1.计算下面各题。

0.8×0.9(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1.7×0.4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判断,并改错.10.286×0.32=3.29(保留两位小数)3.27×1.5=4.95 1.78×0.45≈0.80(保留两位小数)0.2 8 6 3.2 7 2.0 4

× 0.3 2 × 1.5 × 2 80 5 7 2 1 6 3 5 1 6 3 20 8 5 8 3 2 7 4 0 8

3.2 9 1 5 2 4.9 0 5 5 7 1 2

三、运用

1、P.13页2题

2、两个因数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3.58。准确值可能是下面的哪个数?

3.059 3.578 3.574 3.583 3.585

四、体验:

谁来小结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

五、作业:

P.8页1

六:课后反思: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教学要求:

1、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2、比较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教学用具:投影、口算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尝试

1、出示例3图:孩子们最近我们社区宣传栏的玻璃坏了,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大的一块玻璃吗?怎么列式?(板书: 0.8 ×1.2)

2、尝试计算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想想是怎样算的?

师: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现在能否还用这个方法来计算1.2×0.8呢?

如果能,应该怎样做?(指名口答,板书学生的讨论结果。)

示范:

1.2 扩大到它的10倍 1 2

× 0.8 扩大到它的10 倍 × 8

0.9 6 缩小到它的1/100 9 63、1.2×0.8,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引导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1.2扩大10倍变成12,积就扩大10倍;再把乘数0.8扩大10倍变成8,积就又扩大10倍,这时的积就扩大了10×10=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96再缩小100倍。

4、观察一下,例3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因数的位数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想一想:6.05×0.82的积中有几位小数?6.052×0.82呢?

5、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师:请做下面一组练习

(1)练习(先口答下列各式积的小数位数,再计算)

(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①你是怎样算的?(先整数法则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

②怎样点小数点?(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几位,点上小数点。)

③ 计算0.56×0.04时,你们发现了什么?那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通过通过以上的学习,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的?

(3)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抽象概括出P.5页上的计算法则,并让学生打开课本齐读教材上的法则。(勾画做记号)

(4)专项练习

①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0.0 2 4 0.0 1 3

× 0.1 4 × 0.0 2 66 7 84 2 6

0.3 3 6 0.0 0 0 3 3 8

②根据1056×27=28512,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05.6×2.7= 10.56×0.27= 0.1056×27= 1.056×0.27=

三、应用

1、在下面各式的积中点上小数点。

0.5 8 6.2 5 2.0 4

× 4.2 × 0.1 8 × 2 81 6 5 0 0 0 1 6 3 23 2 6 2 5 4 0 84 3 6 1 1 2 5 0 5 7 1 22、做一做:先判断积里应该有几位小数,再计算。

67×0.3 2.14×6.23、P.8页5题。

先让学生说求各种商品的价钱需要知道什么?再让学生口答每种商品的重量,然后分组独立列式计算。

四、体验

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用具:放大的复习题表格一张(投影)。

教学过程:

一、引入尝试:

孩子们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

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得出:

⑴例1: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

(2)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

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

3.5元=3元5角 3元×3=9元 5角×3=15角 9元+15角=10.5元

用乘法计算:3.5×3=10.5元

理解3种方法,重点研究第三种算法及算理。

⑶理解意义。为什么用3.5×3计算? 3.5×3表示什么?(3个3.5或3.5的3倍.)

(4)初步理解算理。怎样算的?

把3.5元看作35角

3.5元 扩大10倍 3 5角

× 3 × 30.5 元 1 0 5角

缩小10倍

105角就等于10.5元

(6)买5个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象这样的3.5元的几倍同学们会算了,那不代表钱数的 0.72×5你们会算吗?(生试算,指名板演。)

⑴生算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

板书: 0.72

× 5

(2)强调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

(3)示范: 0.7 2 扩大100倍 7 2

× 5 × 5

3.6 0 3 6 0

缩小100倍

(4)回顾对于0.72×5,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使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0.72扩大100倍变成72,被乘数0.72扩大了100倍,积也随着扩大了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60再缩小100倍。(提示: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注意:如果积的末尾有0,要先点上积的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5)专项练习

①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有什么变化?

0.34 3.5 0.201 5.02

②把353缩小10倍是多少?缩小100倍呢?1000倍呢?

③判断

13.5

× 2

2.7 0

(6)小结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

l 计算 7 ×4 0.7×4 25×7 2.5×7

观察这2组题,想想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怎样计算小数乘以整数?

① 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

② 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

③ 再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l 专项练习练习一 4

二、运用

1、填空。

4.5()0.7 4()

× 3 × 3 × 2 × 2

()1 3 5()1 4 82、做一做 书p3 2

三、体验:(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课题)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四、作业: 练习一 1、2、3

五、板书: 小数乘整数1

3.5元 3 5角

× 3 × 30.5 元 1 0 5角

例2

0.7 2 扩大到它的100倍 7 2

× 5 × 5

3.6 0 3 6 0

缩小到它的1/100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 篇8

1、我家的新厨房

2、当好小小采购员

3、尝尝我的手艺

4、学生锯

5、木蜻蜓

6、刮鳞器

7、笔筒

8、小小礼品盒

9、时钟

我家的新厨房

教学目标:

1.了解厨房设备的名称、用途、使用方法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学会安全使用灶具和合理选用炊具,学习各类锅的使用和保养常识。

3.做生活的小主人,从小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生活习惯。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熟悉的灶具、锅的使用是本项目的重点。有关对灶具结构的认识。教学准备:

各类灶具、锅的实物以及电子图片。

学生要去调查自家的灶具、锅的种类,查找、阅读它们的说明书,向家长请教家里炊具的安全使用与保养常识,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使用炊具的体验。主题活动的实施:

第一阶段 活动主题的选择阶段

(一)活动主题的选择。

1.出示新厨房的照片。

师:这是什么地方?

生:(厨房)。

师:大家对厨房有那些想研究的问题?

(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可进行提示、指导。)

【预设: 厨房里有哪些设备?各有什么用途?

灶具有哪些种类?每种灶具的结构与优缺点是什么?如何使用?

锅有哪些种类?如何使用与保养?】

今天,我们一起开展一次主题实践活动“我家的新厨房”。

2.制订小组活动方案。

a学生自己选择活动小组。

教师指导:尽量以5-6人为一组;尽可能住得比较近的同学为一组。这样便于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

b指导学生制订小组活动方案。

“厨房里有哪些设备?各有什么用途?”我们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去解决这个问题?

(预设:每个同学对自家以及小组中其他同学家的厨房设备、用途进行调查,不清楚的再问家长。可以设计表格去填写)

“灶具有哪些种类?如何使用?每种灶具的结构与优缺点是什么?”我们又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去解决?

(预设:对自家以及自己所在小组同学家的灶具进行调查、观察、阅读灶具说明书、访问家长并在家长的指导下体验一下使用灶具。)

“锅有哪些种类?如何使用与保养?”我们又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去解决?

(预设:对自己以及自己所在小组家的锅进行调查,阅读锅的说明书、交流体验、在家长的指导下体验使用锅烧水、烧饭、煮汤)

解决上述问题,开展这些设计的活动,什么时候有时间?每组的成员可以商量一下,再做安排。设想一下活动开展的时间安排、活动方式、活动分工、活动所需要的一些准备。

c分组制订小组活动计划。

可用表格的方式制订。活动主题: 活动准备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活动内容 小组成员以及分工

指导教师

第二阶段 活动的实施阶段

每个小组按照自己小组的活动方案进行《我家的新厨房》的多种实践活动。

1.学生的小组活动。

利用晚上或者周六、周日,调查自家以及小组成员家里的厨房设备以及用途、灶具、锅的种类,阅读比较复杂的厨房设备的使用说明书,体验使用灶具煮饭、烧菜、烧水,就厨房设备中不清楚的地方访问家长。

在学校进行灶具、锅的使用和保养的操作实践。

2.指导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指导。

a.对厨房设备进行调查,可以各自先对自家的厨房设备进行调查,然后小组交流;也可以对小组成员家逐家进行调查。

如果设备较多,表格可以重新设计。

b.对灶具的调查也可以设计表格进行记录。灶具名称 结 构 优 点 缺 点 安全警示

如何使用这些灶具?首先要注意安全,按照操作规程去使用。第一次使用,去请教家长进行指导,再学着使用。

在学校里进行现场操作实践,使用过的同学先交流经验,示范。其他同学再体验。

c.“对锅的使用和保养”在家长或者老师的指导下去体验,对不了解的问题去访问家长,也可以了解一些使用和保养不当的例子。

设计理念: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实践活动中去,这里让学生参与调查、体验、访问、操作等活动;这是以“劳动与技术教育”为核心的综合实践活动,所以,以“灶具与锅的使用”这两个项目为载体开展实践活动,体现了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理念;教师只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指导。

第三阶段 活动成果的交流展示阶段

(1)教师对学生活动成果展示交流的指导

各个小组将本组在《我家的新厨房》主题实践活动中的各种成果用什么形式呈现出来?

(预设 如在活动中调查的表格、收获、感受、体验、教训、故事、采访的照片录像、查阅到的资料„„)

根据自己的爱好与特长,选择自己自己喜欢的形式去呈现。不过,要注意一点,要能反映本次主题活动中其中一个面、一个点、要与本次活动有关。

(2)学生讨论交流展示活动的方式与内容。

教师参与各个小组活动形式的选择与准备。

各组准备活动成果的展示。

【设计理念:活动展示交流要多视角地用多种形式,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爱好与特长,同时,让失败与教训也成为学生主题实践活动中的成果之一,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七、活动的评价

自己评。

教师指导:每个学生在评价的时候,要回忆自己在这次主题活动中,参加过几次实践活动,是否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对活动很感兴趣,主动积极地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资料,及时记下自己在活动中的心得体会,注重他人的合作交流等方面进行评价。

小组评。

着重评小组成员在参与程度与发展度。

家长评。

主要从学生与家长的信息交流,学生活动的主动精神,学生的变化,活动成果等方面进行评价。指导老师评。

着重从学生对信息的加工,以及在活动中的创新的表现、他人合作、活动收获等方面评价。

当好小小采购员

教学目标:

1、制定购物计划、合理开支,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2、学习选购所需蔬菜、食品,学会看食品商标和辨别食品质量。

3、培养与人交往的办事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选购所需蔬菜、食品,学会看食品商标和辨别食品质量。教学准备:

三、活动流程

(一)情境导入课题,激发实践兴趣

教师:一则招聘启事:

招聘启事

同学们:

为了使我们的食堂办得更好,能做到饭菜适合同学们的口味,又能使同学们健康成长,我们食堂决定向全校招聘“小小采购员”!请同学们踊跃报名参加!

(学生充满了好奇。)

教师:你认为最好吃的是什么?

学生:我最喜欢吃土豆丝。

学生:我认为最好吃的是番茄炒鸡蛋。

学生„„

教师:你们喜欢吃的东西可真多呀,那么你们最不喜欢吃的东西又是什么?

学生:我最不喜欢吃菠菜豆腐。

学生:我和你不一样,我讨厌吃红萝卜。

学生:„„

教师:看来同学们喜欢吃的东西很多,不喜欢吃的东西也很多!怪不得让食堂的师傅们大伤脑呀!你们知道吗?在采购蔬菜、食品的方面真有不少学问呀!同学们你们愿意去试一试吗?

学生齐答愿意。

教师:现在我们就一起参加“小小采购员”的招聘活动吧。

(二)自主选择课题,制定活动计划

教师:我们吃的菜有很多种,谁来说说他们可以分为哪几类?

学生:分成凉拌菜、炒菜、烧菜、汤。

教师:好的,这些食物我们根据不同的营养把他们分成主食、凉拌菜、炒菜、烧菜、汤和其他。(老师拿出分类的小牌子)

教师:妈妈让小苏科去超市买一桶油、一袋鸡精和两块蛋糕。如果你是小苏科,你会怎么做呢?

学生:我会想一想这些东西分别需要多少钱,然后合计一下大概多少钱,以 免钱没带够。

学生:我还会想想哪家超市物美价廉,我会优先去那儿。

教师:看来,我们去菜场买菜,也要有个计划。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始讨论。每个组员表明自己最想研究什么,为什么最想研究这个问题,接着各组选出支持者最多的研究问题。在热烈的讨论中,最后学生自主确定下了本课题的子课题:

(1)菜的种类;(2)菜的价格;(3)菜的质量。

(学生看着黑板上子课题的名称,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领题,自由组合,建成了三支研究性学习的小队。

(三)各组汇报研究成果

教师:想要做一个好的采购员可不是那么简单的哟!同学们讨论得如此热烈,一定收获不少,哪一组愿意先来汇报?

第一组代表汇报:我们组研究的是菜的种类,我们认为一般分为主食、鱼肉、蔬菜、水果、油、调料等。

教师:看来这一组成员生活经验很丰富呀,分得如此细致。

第二组代表汇报:我们组研究的是菜的价格,因为菜的种类实在是多,价格也不等,我们不能一一介绍,但我们总结了一条真理,就是货比三家,不吃亏。一定要多问、多看、多想,争取不多买、少买或错买。

教师:你能总结出这条真理真不简单,其他成员有没有补充的?

学生:我补充一点,在购物时,最好带上合适的容器,如纸袋、布包、竹篮,减少使用塑料袋的次数。

教师:看来你们这组环保意识还挺强的嘛,了不起。

第三组代表汇报:我们组研究的是菜的质量问题,我们觉得购买食品时首先要看看食品包装袋上是否印有生产厂家、厂址、出厂日期、保质期、食品成分、食用及保存方法和条形码等内容;关于如何辨别各类蔬菜,食品是否新鲜我们还要请教父母,实地考察一下才行。

学生:还有购物时要保管好购物发票,万一商品有问题,可作为凭据找商家退还。

教师:这一组已经准备去实地考察了,你们已经比其他组又向前迈了一步,其他组也不能落后呀。

[课标指出:在指导之外,教师要增加与学生交流的机会,努力成为一个倾听者和交往者,重视小学生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认识和感悟,并给予相应的认可和鼓励,使他们的天性得以充分的施展。在这个环节里,教师一直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和感受,鼓励、表扬的话语层出不穷,学生在表达观点时变得更自信了。]

(四)活动结束

1.老师总结:通过这次“当好小小采购员”招聘会,我想大家基本明白了怎样才能作一名合格的采购员。

2.延伸活动:我希望大家把今天所学的知识带回家,爸爸妈妈工作很辛苦,我们回家为自己的爸爸妈妈采购一次,并记录下来好吗?同时要注意交通安全,保管好财物。

生齐答好。

尝尝我的手艺

教学目标:

1、制定购物计划,合理开支,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2、学习选购所需蔬菜、食品,学会看食品商标和辨别食品质量。

3、培养学生买菜、择菜、洗菜、做菜等操作性技能。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体验买菜、做菜。辨别菜的新鲜程度,做一道可口的菜。活动准备:

教师:实物投影仪。做好购物、做菜等活动中安全教育。

学生:每组一个食品包装袋、通过询问、上网等途径了解有关的信息。

制定一个购买食品的计划。

准备好做菜的各种工具,以及备好刀伤、烫伤的药品。主题活动的实施:

第一阶段 活动主题的选择阶段

(一)、活动主题的选择。

1、创设情景:

星期六,是欣欣妈妈的生日,欣欣想给妈妈来个惊喜,送一个不同寻常的生日礼物,你们猜,她将送什么呢?

播放视频:欣欣 想给妈妈送礼物的情景。

给妈妈做一顿生日晚餐。可以欣欣有点着急了,她没有做过饭菜啊? 大家一起来帮欣欣出出主意,该怎么办呢?

2、学生分小组讨论。

每组选派一位代表在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加以引导。【 预设:

我们和合作一起来完成这顿生日晚餐。

交流怎样做好这顿饭菜 ?

定个菜谱、买菜以及作料、拣菜、洗菜、做菜、品尝菜。】 揭示活动主题:《尝尝我的手艺》

3、学生自愿成立活动小组。

教师进行相关的协调,每组以4-6人为宜。制订小组活动方案。活动主题 指导老师 活动目标 活动准备

活动内容与步骤 活动方法 活动分工

1、聘请指导老师,可以聘请家长。

分析论证小组活动方案,交流小组活动方案。

第二阶段 活动的实施阶段

1、各个小组按照自己小组的活动方案进行《尝尝我的手艺》的系列实践活动。

2、预设各个小组学生的活动。

制定一个买菜计划、买菜、拣菜、洗菜、做菜、尝菜。

2、指导教师对学生活动指导的预设。

◆制定一个买菜计划、买菜。

学生访问父母或者爷爷奶奶。

指导学生围绕买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拟订好访问的提纲:

【预设:最近本地有哪些蔬菜?价格怎样?怎样鉴别蔬菜的品质?有哪些家常菜的菜谱?买作料等食品怎样去鉴别方法?„„】

上网或者查阅图书资料。

上网收集信息:教师着重指导学生怎样围绕买菜计划中遇到的问题去选择关键词,做好相关的记录,注明资料的出处。

【 预设关键词:家常菜的菜谱,从众多菜谱中选择适合本地做的菜谱。】

查阅图书资料,主要去找菜谱一类的图书。

和家长预先一块体验一次买菜,为独自买菜积累经验。

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去设想,我们自己亲自去买菜会遇到哪些问题?

【预设: 怎样货比三家?怎样去鉴别菜的品质?怎样讨价还价?怎样使用公平秤? „„】

对于这些问题,怎么去收集资料?【 预设:观察 】

◆ 拣菜、洗菜、做菜。

教师的对这部分内容的指导,着重引导学生怎样拣菜、洗菜、做菜做好有关的准备。

学生小组交流拣菜的方法,也可以询问家长怎样拣现在的几种家常菜?

预先观察父母或者爷爷奶奶怎样洗蔬菜、荤菜?怎样切蔬菜、荤菜?

请家长指导体验自家炊具的使用方法。

做菜前要切好菜,准备好油盐酱醋等作料,盛菜的餐具。让你们的爸妈做你的现场指导教师。

◆ 尝菜。

注意要有序,不能抢,等分好后再一起品尝。第三阶段 活动成果的交流展示阶段

(1)、教师对学生活动成果展示交流的指导

各个小组多种形式展示本小组在制定买菜计划、买菜、拣菜、洗菜、做菜、尝菜等全过程。如,在这个活动的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怎么去解决的,如何用多种 方式查阅资料,买菜、择菜、洗菜、做菜这些操作性技能的提升。

展示的形式,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去选择,如日记、活动照片、访问的录音、活动录像、活动成果____三道菜、小品、表演、小组成员的品尝建议、小组成员在活动的感受与体验。

七、活动的评价

自己评:教师着重指导学生以“自我参照”的标准,从自己在《尝尝我的手艺》这个主题活动中得到各种体验与收获,做菜等操作性技能的提升。

小组评:

教师着重指导学生关注小组成员在《尝尝我的手艺》参与程度、与组员的合作与自我的发展。对于存在的问题以希望的形式提出一点最突出的建议。

家长评:

指导老师评:着重从学生对信息的加工,以及在活动中的创新的表现、他人合作、活动收获等方面评价。

学生锯

教学目标:

1、认识锯子、锥子等常见木工工具,知道他们的结构特点,了解他们的作用。

2、在实际操作中掌握锥子、起子以及锯子的正确使用方便,并能利用工具对木质材料进行简单的加工

3、会使用砂纸对木质材料进行打磨

4、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制作的兴趣,培养小组合作的意识以及初步的创新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锥子、起子以及锯子等常用的木工工具,并在实际操作中使用锥子和砂纸对木质材料进行加工,掌握基本的使用方法。使用锥子对木质材料进行打孔。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

(1)实物学生锯,其他不同材料、制作工艺的学生锯。

(2)木工工具(包括各种锯子、G形夹、锉刀、砂纸、锥子)、手摇钻、电钻,有关工具使用的录像或图片、文字资料。

2.学生准备:(分组准备)美工刀、G形夹、铅笔、直尺、砂纸、木 料、螺丝钉、锯条。教学过程:

1.谈话激趣,导人新课。

(1)出示各种木制品,引导学生欣赏。

谈话:生活中,有许多各式各样的木制品,有的结实耐用,有的精致美观,还有的设计精妙。这些古代的木制建筑,没有使用一个钉子,完全使用卯榨结构连接起来的,堪称世界一绝。再来看看中国著名的木雕,巧夺天工,美轮美奂„„ 看到这些,你想说些什么?

(2)你们知道这些令人赞不绝口的木制品是怎么做出来的吗,工匠们使用了哪些精密的仪器或工具呢?

(3)出示常见的木工工具,引导学生认识。

(4)锯子是木工工具中最常见的工具之一,今天,我们就要来自己亲手制作一把学生锯。(揭示课题)

2.观察范作,了解制作步骤。

(1)出示生活中常见的锯子,仔细观察,你发现锯子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这几部分是如何连接的?

(2)出示锯条、锯把,如何确定锯把上孔的大小、距离?

(3)小组交流制作学生锯,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该如何制作?小组内讨论制订制作计划。组织学生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补充。

(4)在制作过程中,你觉得哪一步比较难?你准备如何解决这个难点?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钻孔、打磨,若学生说不出来,教师可出示相关材

料:G形夹、手摇钻、锥子、三角锉、砂纸等材料,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材料,并观看相应工具的使用注意事项。3.学生制作,合作完成作品。(1)学生选取材料、工具。

(2)学生进行制作(可同座位分工进行制作)。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使用工具注意安全。

(3)对于手柄,你还有什么新的想法? 4.展示评价,拓展创新。(1)出示作品,欣赏、交流。

①你是怎么制作的?在制作中,你们是如何合作解决困难的?

②在制作中还遇到什么没有解决的困难,我们一起来帮助他们解决。③你觉得作品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

(2)手柄一定要用木质材料制作吗?可以用哪些材料替代呢? 教师可以出示事先制作的其他材料制作手柄的学生锯。

(3)我们学习制作了学生锯,在下面的学习中,我们将使用它来帮助我们制作各种木制品。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问题呢?如何保养以延长它的使用寿命呢?

教师出示资料补充锯子的使用方法和保养方法: 板书:

学生锯 下料 尺寸

钻孔 孔距 大小 固定 松紧合适 打磨 光滑 美观

木蜻蜓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木蜻蜓的观察、分析,理解其升空的原理,掌握制作的方法 和流程,培养动手能力。

2.正确运用木工工具,认真完成作品的制作,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精确严密的技术活动习惯和严谨务实的科 学精神。

3.通过改良竹蜻蜓,模拟设计未来的交通工具,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教学重点:

1.学会自己观察作品,模仿制作木蜻蜒。2.在尝试过程中不断改进木蜻蜓的翅膀。教学难点:

1.自行研究学习制作过程。

2.学会不断尝试,不断改进自己的作品。3.木蜻蜒翅膀的打磨方法。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已制作好的木蜻蜓,不同材料的木蜻蜓,木蜻蜓的飞行 原理及其发展过程的资料。

2.学生准备:查找有关木蜻蜒的资料,木工制作工具、铅笔、直尺等。教学过程: 1.实物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直升机吗?今天老师带来一架古代的“直升机”,你 们看,这是什么?(出示竹蜻蜓)

你们玩过竹蜻蜓吗?谁来试一试?

竹蜻蜓是我们古代的一种飞行玩具,你想不想亲手来做一个呢? 今天我们就来制作一个木蜻蜒。(板书:木蜻蜒的制作)2.观察讨论。

(1)下面请同学们分组观察一下木蜻蜓,说说木蜻蜓是由哪几个部分组 成的?蜒翅有什么特点?它为什么能升上天空?

(2)让学生互相说说查找到的资料,介绍木蜻蜒的来历、发展以及它的 升空原理。

(3)如何制作木蜻蜓?

3.工具使用常识。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过如何使用木工工具,哪些注意点?

下面就让我们尝试自己制作一个木蜻蜓,么困难,可以向老师或者同学请求帮助。谁来说说我们使用工具时有 如果你在制作的时候遇到什 4.动手制作。

学生制作,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同学们,你们在制作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呢?

(1)翅膀的边凹进去了,打磨过头了。(2)线没有画好,两边磨得不对称。5.开展飞行比赛,评价作品。

同学们的木蜻蜓都做好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玩一玩,看看谁的木 蜻蜓飞得高、飞的时间长?

(开始比赛,老师作裁判,然后回到教室总结)

为什么有些同学的木蜻蜓开始飞不上去呢?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学生交流,反思不足)

可能的原因:①木片磨得不够薄,倾斜度不够;②左右不对称,就会 向一侧倾斜;③左右翅膀向一个方向倾斜了,木蜻蜓就飞不起来了;④只打磨了一面。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作品和表现在空格内填人相应的得星数。6.拓展创新。

同学们,今天我们制作了一个木蜻蜓,木蜻蜓升空和直升机升空之间 有什么联系呢?

可以用其他材料制作木蜻蜓吗? 7.课后作业。

你能借鉴木蜻蜒升空的原理设计一种未来的交通工具吗?写出设计方 案,并画出设计的交通工具。

你能选择不用双手搓,而用其他动力使竹蜻蜓升空的设计与制作吗?

刮鳞器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用木工工具制作刮鳞器。

2.经历制作刮鳞器的过程,掌握工具正确的使用方法。

3.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勇于创新、服务生活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刮鳞器的制作方法。教学难点:钉牢瓶盖、背钉的处理。

三、课前准备

教具:制好的刮鳞器、瓶盖、铁钉、木条、小锤子和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人们常说喜欢吃鱼的人聪明,可是去除鱼鳞却是一件叫人头疼的事。今天我们就想办法设计制作一个刮鳞器?(出示课题)2.观察分析,设计思考 在家里,父母在做鱼之前,都是怎么去掉鱼鳞的?你还见过或知道哪些去掉鱼鳞的方法?

为什么剪刀或水果刀能够刮鱼鳞,(有刃、锋利)但是它使用起来不方便也不安全。能用什么材料制作一个专门刮鱼鳞的工具呢?

把易拉罐剪开一个斜面,也很锋利,可是一刮怎么样?(变形了)材料太软了,怎么办?

尝试了很多材料,最后发现啤酒瓶盖不错,材料本身够硬,外沿也够锋利,而且还好找。

课前同学们搜集了一些瓶盖,拿起来在木条上刮一刮,感觉一下,怎么样?(瓶盖太小了,拿不住,也不容易用力)

观察一下桌子上的材料,根据我们现有资源,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瓶盖钉到木条上)思考:应该钉几个瓶盖合适呢?为什么?瓶盖应钉制在木条的什么位置?为什么?

瓶盖应尽量分开一些,这样不残留鱼鳞,清理方便。思考:要把瓶盖钉牢最少钉几枚钉子?铁钉为什么要左右钉,而不上下钉?(每个瓶盖内钉两枚铁钉;左右钉比上下钉使瓶盖更稳固)3. 汇报交流,完善设计

刮鳞器的设计思路已经非常清楚了,那下面小组同学一起,根据现有的材料,根据在生活中的实际需求,用木工铅笔在木料上设计出自己想要的刮鳞器。(开始)学生进行设计;汇报交流;学生互评;完善设计。

4.尝试制作,指导纠正

现在,同学们肯定非常想动手制作了,但是有个问题,比较钉子的长度以及木条的厚度,想想如果我们现在就钉,会出现什么情况?(钉子长于木条厚度,钉到底时会钉入桌面)大家动脑筋,根据我们现有的材料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一个同学钉时垫上另一个同学的木条;使钉钉儿的位置悬空)钉钉子需要用锤子,示范锤子的正确使用方法。使用锤子时注意不要砸到手,砸到桌面,摆动时不要伤到自己和周围同学。

下面,每组同学尝试在瓶盖上钉一个钉子,钉完后坐好。学生钉完一个瓶盖,让大家先停下来,让学生说说钉瓶盖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利用我们现有的材料和资源能否解决?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解决办法给予表扬鼓励。

教师引导:把过长的钉尖砸倒叫做背钉,怎样背钉才能使其更牢固?(弯、垫、砸)

教师总结、提升经验。(放录像)5.动手实践,掌握方法

在制作中如果遇到问题,可以找同学或老师帮助。学生完成刮鳞器的制作。6.展示评价,拓展提升

小组评议选出优秀作品展示,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改进。评选标准:设计新颖;瓶盖摆放位置合适;钉钉儿正;背钉牢。

小问题包含大道理,掌握了科学知识,就能使废弃物品产生新的价值!也就是“变废为宝”,希望同学们家里再吃鱼的时候,我们制作的刮鳞器能够派上用场,希望用我们自己的双手把生活中的废弃物品利用起来,服务我们的生活。

五、板书设计

刮鳞器的设计与制作

设计:瓶盖―个数 位置 铁钉―个数 定位 制作:打孔 钉制 背钉

笔筒

教学目标:

1.能够在观察范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讨论,了解作品制作的一般工艺流程。2.正确运用木工工具,熟练掌握钻孔、胶合等方法,并能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创新。

3.愿意与他人合作,具有一定的质量意识。

4.激发学生创作欲望,提高对作品的认识、欣赏与创造的能力。教学重点:

正确运用木工工具,熟练掌握钻孔、胶合方法,并能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方法,掌握操作技能技巧。教学难点:

胶合的方法以及对木制品的加工与再创新。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笔筒等范作及半成品、木工工具(包括各种锯子、锉刀、砂纸、锥子)、手摇钻、电钻,有关工具使用的录像或图片、文字资料。

2.学生准备:(分组准备)美工刀、铅笔、直尺、砂纸、木料、锯条、白乳胶等。

教学过程:

1.谈话激趣,导人新课。

播放录像,在平时写作业的时候,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将钢笔放在桌上会滚到地上,即使套上笔套,也会因掉落在地上而造成钢笔漏水,影响正常使用。你有什么好办法不让钢笔掉落呢?(学生可以自由发言)

出示笔筒,一个小小的笔筒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笔筒,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制作一个最简单的木制笔筒。(板书课题)2.观察作品,制订计划。看了这些不同形状的笔筒,你觉得笔筒一般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它们之间是怎么连接的?

教师出示图片或文字(有条件的可播放相关录像资料),介绍常见木制品连接方法。

今天我们选用最简单的胶合方法。你认为需要使用什么胶水来粘合木材呢,又该如何粘合呢?先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并用老师提供的材料做试验。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你是怎么连接的?在粘合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又是如 何解决的?还有什么没有解决的困难?

播放相关录像,通过观看录像,你对粘合的方法有哪些新的认识?哪些困难得到了解决?

在粘合时还应注意些什么?

提醒学生注意因胶水干需要时间,因此要注意保持粘合面的角度,多余的胶水要及时擦干净,胶水不要弄在手上或其他地方。

你准备制作一个什么样的笔筒,需要哪些材料,怎么做呢?小组内互 交流制作步骤,重点解决确定尺寸、正确下料的问题。底面的尺寸如何确定? 3.学生制作,完成作品。学生下料,教师巡视。

出示锯好的材料,组织学生进行观察,为什么粘不住呢?是什么影响了粘合的质量?

(引导学生发现粘合面不平整,会影响粘合质量)你觉得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板书:打磨)

打磨时要注意些什么?(板书:光滑平整)

学生制作(同座位合作),教师巡视,帮助、指导。笔筒做好了,我们如何对它装饰使它更美观呢?

4.展示评价,创新拓展。

出示作品,交流心得,评议作品。作品还可以如何改进?

(教师介绍45度粘合法以及其他不同做法的笔筒)

直角粘合法 齿口粘合法 60o直角粘合法 直斜角粘合法 不通榫粘合法

说说这些笔筒的制作方法与前面的方法有什么不同?你知道它们的制作流程吗?

除了装笔,它还可以做什么呢?

牙签盒、名片盒、筷盒、书套盒„„(教师可出示相应图片,供学生借鉴)板书: 笔筒

下料 确定尺寸 胶合 打磨 粘接

修饰 磨光

小小礼品盒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笔筒和礼品盒的观察、比较,理解制作原理,学会设计、制作礼品盒。

2、熟练使用学生锯、砂纸等木工工具,掌握45°粘合的方法。

3、愿意和他人合作,具有一定的质量意识。

4、培养主动进行技术探究的意识和认真、细心、精确、严密地进行技术活动的习惯。

教学重点:能熟练使用木工工具,按照教材提示确定材料的尺寸并合作完成。教学难点:掌握45°的打磨和粘合方法,达到尺寸准确,开合自如。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各种礼盒及其他类型的盒子图片。

2、每组礼盒各一件。

3、辅助材料。如乳胶等

4、工具:学生锯、砂皮

学生准备:

1、以四人为以小组,每组一份制作材料。

2、铅笔、尺子,量角器。

3、装饰材料如丝带等。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

出示两份礼物,一份是没有礼品盒包装的,一份是放在一个精美礼品盒里。对学生说,本节课老师要送给同学们一件礼物,你更喜欢哪一样?说说选择的理由? 引出课题兴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小小礼品盒。

二、自主探究

(一)猜一猜

借助实物投影,观察礼品盒,猜一猜礼品盒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二)、测一测

1、组织学生利用每组事先准备好的礼品盒进行近距离研究。教师进一步提出要求:

(1)礼品盒与笔筒的区别。

(2)仔细测量礼品盒每一面的尺寸,完成表格,填入具体的尺寸。

学生在量的过程中,教师提示可以一边测量一边开书本上结合“巧思考”中的问题进行思考。这样,放手给学生探究的同时,设疑了问题,帮助学生更好的有方向性的探究学习。然后,教师问:你从测量中发现了什么?进入下一环节

(三)、议一议

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论:盖面要比盖底长出两个侧面的厚度,高度要高出底板的厚度。书上的表格出示,给学生一个系统直观感受。

(四)、看一看

1、对照实物和书本上的步骤图,请学生说说在制作中可能遇到什么困难?学生会发现45°角粘合的问题。这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先请学生观看录像,这段录像是教师自拍的打磨45°角过程(把45°角的尺子垂直放在木板上,用特制的砂皮板顺着45°角进行打磨)。

2、观看后师生共同归纳技术要领:教师继续板书

3、通过录像发现打磨有一定难度,教师激发学生勇于挑战“谁来尝试打磨?”,请学生上台模仿打磨,实物投影仪展示过程。通过录像和演示,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打磨要领:量角器垂压紧直于模板,顺着方向打磨。在观察、了解、体验中,避免和减少问题的出现,提高制作的准确率,节省制作的时间。

三、分工合作

1、教师开辟了一个“精品屋”,为同学的作品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

2、为了分工更加有效,投影仪出示制作要求: ⑴四人一组,在25分钟内合作完成。

⑵比一比,哪一组的礼品盒制作的准确、美观、牢固?

同时给出温馨提示:注意安全、卫生,分工协作。加强对学生在劳技课中的安全教育,环保教育,规范操作,充分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3、学生分小组进行制作。

4、教师巡视辅导,针对共性问题进行集体指导,针对个性问题进行单独辅导。播放制作过程的录像,无声循环播放。学生有疑问的时候可以实时的观看录像,边学边做,解决一部分学生的实际问题。

四、评评议议 分几个层面进行

(1)完成的学生根据书上的评价表进行小组自评。

(2)在精品屋中集中摆放学生作品,用实物投影仪投射。

(3)每组派一位代表进行评优选出“制作之星”。教师随机采访部分学生:为什么要选这件作品?说说理由。还有哪些不足之处?引导学生从制作要求“尺寸准确、外形美观、牢固耐用”方面进行评议。教师完成板书。(4)同时设置奖项“合作、安全、环保之星 用激励的方式帮助学生发现、肯定自己好的方面;学会自我反思和接纳他人意见。取长补短,达到以评促学、以评激学的效果。

五、拓展运用

1、出示“和田十二法”,问,根据这些方法礼品盒还可以怎么变?运用已学的知识,结合进行的活动进行思维的延伸和迁移。

2、出示几张各种礼品盒的图片,变化功能的抽拉式礼品盒、形状变化的六边形礼品盒、有特别装置音乐礼品盒等。

2、课后了解有内壁衬板的茶叶罐的制作过程。

3、结合12月份学校的迎新义卖活动,鼓励学生鼓励学生课后用木工材料,运用掌握的木工知识技能,设计制作出什么你理想中的礼品盒。拿到红领巾市场去义 卖,比比谁的销量好。从而进一步的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板书设计: 小小礼品盒 准备 测、画

加工 锯、磨 实用 组合 粘 装饰 美观

时钟

教学目标:

1.运用所学到的木工知识和技术,制作完成作品——时钟

2.培养学生对设计、技术实践及对作品的反思和评价能力,养成亲近技术、积极主动进行技术探究的良好习惯

3.激发学生创作欲望,提高对作品听认识、欣赏与创造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时钟钟面设计的合理和美观性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各种艺术钟面的图片。

2.学生准备:(分组准备)美工刀、铅笔、直尺、彩色卡纸等。教学过程: 1.导人新课。

上节课,我们运用“加一加”的方法制作出了礼品盒。今天这节课,我们还要对笔筒进行加工,把它变成另一个实用的物品。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教师出示时钟,并板书课题)2.自主探究,研究做法。

猜一猜,这个时钟是怎么制作的?老师对这个笔筒进行了哪些加工?

(教师出示自学提纲,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时钟分为几部分?

在制作时钟时,对笔筒进行了哪些加工?

你认为时钟的设计运用了“和田十二法”中的哪种创新思维方法?(组织学生交流,了解时钟的结构和构思方法)

你认为时钟的制作步骤中哪一步最难?你准备如何解决这个难题? 分组交流,进行介绍,可以请学生上台进行演示操作。重点解决时钟机芯的定位、安装。3.实践操作。

出示前几节课学生制作的笔筒、礼品盒,你准备选择什么样的盒子作为钟体?你准备制作什么样的钟面?你准备自己做还是小组合作?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制作。

学生进行制作,教师巡视、指导,适时提醒学生合作解决遇到的困难。4一总结评比,创新拓展。展示作品,评议反馈。

上一篇:融资担保档案管理工作计划下一篇:黄山开发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