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行为矫正策略(精选8篇)
崔口中心小学:霍晓燕
摘要
课堂问题行为研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也是目前小学课堂教学中最具普遍意义的的教育问题。在这里从理论视角概述了问题行为的涵义、判断标准,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涵义、分类、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其矫正策略。小学生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从心理学,生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生态学的角度来分析。矫正的策略主要有:教师应正确认识课堂问题行为,学生要参与制定有效的课堂规则,提高教师的素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等,旨在让学生处于一个健康有序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小学生;问题行为;课堂问题行为
二、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及其判断标准
(一)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概念界定
通过本人对课堂的观察,对教师和学生访谈,我认为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学生在课堂中经常发生的、违反课堂规则、影响课堂教学有效进行的行为。其基本性质是与课堂目标不一致的消极课堂行为。基本特点是:经常发生,影响自己或他人的学习。
(二)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判断标准
什么样的行为属于课堂问题行为?研究者的观点表现出惊人的一致,大都从“质”与“量”两个层面来衡量。从“质”的层面来看,要以是否破坏课堂秩序、是否违反班规校纪作为判断标准。课堂问题行为的代表性定义就是指在课堂中发生的,与课堂行为规范和教学要求不一致,并影响正常课堂秩序及教学效率的课堂行为。从“量”的层面来看,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频率——此种行为是否经常发生;(2)维度——此种行为是否影响了其他学生的正常学习,影响面有多大;(3)强度——该种行为对个体及他人的干扰到了何种程度;(4)时间——该种行为持续多长时间。1但是,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课堂问题行为的判断要受时间、空间、事件性质、环境气氛、教师好恶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判断学生的行为是否属于课堂问题行为并非易事。况且,上述关于课堂问题行为的概念界定带有明显的规范—控制倾向,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如何确立一个新的判断标准,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三、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
(1)课程因素
包括学生对课程内容不感兴趣,认为课程内容“无用”(有些学生认为课程对高考、中考“无用”,有些学生认为课程不实用)。另外,课程编排的不合理也是引发课堂问题行为的重要原因。有些学校将同一位教师的课安排在一起,造成学生思维的疲倦。有些学校没有活动课,或者活动课安排的时间不符合教育规律。
(2)教师因素
①教师教学水平欠缺
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方法落后,讲课缺乏激情,枯燥乏味;教师表达能力差,语言和要求含糊不清;教师教学效率低,常采用拖堂或补课的方法„„这些教学
水平上的不足,使学生感到不愉快、烦闷、挫折和疲惫,也会诱发问题行为。
②教学过程不流畅
库宁的研究表明,一个教师讲授教材进度不当或缺乏从一个活动跳跃到另一个活动的过渡能力,不能进行交叉活动或讲课时显得无能、迟钝,而且在一段时间里只困在一个问题上,那么,学生就很可能置功课于脑后而捣起乱来。③师生关系紧张 绝大多数学生总是把对教师的情感反映在对教师所教学科的学习中。因此,如果师生关系不良,学生会对教师的言行举止反感,不听其教导,有的还会产生逆反心理,进而产生厌学心理,学习的动机和学习的重要性就会淡化或忘记,就会缺乏学习上的积极和主动性,在课堂上表现出难以投入学习,课堂问题行为随之产生,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一旦下学习成绩下降,学生就会对教师更加反感,对课堂充满厌恶感。长期下来,就会形成恶性循环,成绩越差,对学习和老师的教育就越反感,课堂问题行为难以消除。
四、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矫正策略
(一)教师要正确认识课堂问题行为
正确认识课堂问题行为是进行有效矫治的前提条件,没有正确的认识,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矫正。教师要明确问题行为对课堂秩序和教学活动的消极影响,但又不要过分夸大问题行为的严重性,不宜把有问题行为的学生与品德败坏的学生等同起来。实际上,课堂问题行为是普遍存在的,即使是优秀学生也仍然会产生问题行为。因此,作为教师对课堂问题行为不宜持消极态度,更不能对有问题行为的学生的未来做出草率的结论和悲观的预言。教师的正确态度是:对有课堂问题行为的学生要热爱、尊重、信任、宽容、体谅和帮助,而不是忙于责难、批评和歧视,教师给学生的应该永远是希望。
(二)学生应参与制定有效课堂规则
明确的课堂规则,是一种有效的先入为主法,可以事先确定起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期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明确是非标准,知道什么行为是好的,什么行为是不好的:哪些行为是大家认同的,哪些行为是大家不认同的。教师通常在学期或学年初期阶段,通过与学生讨论的方式,对课堂行为提出明确的而具体的要求和规范,并以此作为共同遵守的准绳。
(三)提高教师的素质
一个素质较高的教师比较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一般地,他教的班级也较少产生问题行为。教师的素质包括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教学水平。教师要有一颗热爱、尊重学生的心,要有为人师表的责任感,还要有较高的理论修养和教育教学技能技巧。
时代的发展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长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小学生的心目中,教师具有不可替代的权威作用,这种权威作用的基础不仅仅是教师的地位,还包括他们的学识、品行与才能。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充电”,熟练掌握现代教学技术,优化教学技能。试想,一个具有广博知识而又专业的教师,一个语言表达流畅、幽默风趣的教师,一个很会管理组织课堂的教师,一个讲课深入浅出的教师,一个洞察学生心灵、解开学生心理疙瘩的教师,学生会产生对立或不满厌烦的情绪吗?因此,教师的高素质可以减少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
(四)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马斯洛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 个人问题行为往往起因于外界因素对自我实现的阻挠以及个人缺乏正确的自我评价。因此,在心理辅导过程中,首先应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确立良好的自我意识; 其次,应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环境,改变自己的不适应行为,确立合适可行的目标;第三,应帮助学生发挥个人潜能,排除阻碍个人实现自我潜能的障碍。
心理辅导是以通过改变学生的认知、信念、价值观念来改变学生外部行为的一种方法。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诚恳地与学生交流意见,对学生充满信心。
(五)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在预防和纠正课堂问题行为这一重要任务面前,家庭也负有重要责任。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不良人格的起源在于不良的亲子关系,我们在中小学进行心理咨询时,来咨询最多的问题是家长和孩子的矛盾。家长认为,我是为孩子好,孩子却说爱不能强加,要给我们做普通人的权利。这就要求学校应和家庭相互配合,才能取得预期教育效果。中国很多教育机构开设“家长学校”,聘请专门人士介绍教育子女的经验,效果比较良好。教师经常与家长联系,还可以全面了解学生,防止学生保持“单面人”的形象或借说谎来欺骗成人。调查中发现,有很多学生请别人代替自己的家长签名,冒用家长的名义写假条,旷课到校外玩闹。如果教师和家长能经常打个电话、写封信、见见面,就可杜绝此类问题行为的发生。
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课堂都会出现不同的课堂问题行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不断提高自己对课堂的应付能力。将教师的“讲堂”变成学生的“学堂”,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只有这样,才能最终促进每一个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案例阐述
李××, 从进入高二以来, 该学生就时常在课堂上睡觉, 那时他的学习成绩在班级处于中等水平。 刚开学不久, 他就因睡觉被我惩罚过, 但是两三天后又开始在课上睡觉。 每次见到他睡觉我都走到身旁轻轻地敲醒他, 但每次他都对我的做法表现出很反感的样子。 有一次我看他睡觉就边讲课边慢慢走到他身旁轻轻地拍了下他的肩膀, 结果他回了句:“拍我干什么? ”我压低了声音说:“你睡着了。”他就很气愤地说:“我没睡。”我再次惩罚了他。后来的日子, 他还是经常在课上睡觉, 而我有时装作没看见, 有时就是拍醒他, 说实话我也觉得很无奈, 这样一直僵持了两周左右。
二、初步调查
为什么该生如此嗜睡? 我刚开始从自身找问题:是我的课堂沉闷了? 还是我的教学方式他不适应? 他对我有意见? 我很疑惑。 我跟给该班代课的其他科任教师谈了我上课时的情形及我的想法。 得知该学生不仅仅在我的课上嗜睡, 在其他课上也经常睡觉, 班主任找他说过几次, 但是没作用。 那么, 问题主要就在该学生身上。 另外, 通过同几个学生的交流, 我了解到该生与同学的关系不太好, 平日除了与寝室的几个同学有来往外, 很少与其他同学交往, 有时候他还会欺负同桌的女同学。 单独与该学生谈话, 他每次只是简单的“嗯”、“是”之类的回答或什么话不说, 当然了解不到有价值的东西。 但我在上课中注意到该学生很爱起哄, 当教学过程中某人出笑话或窗外有什么声响时, 该生显得精神许多、爱起哄。
三、案例分析
从以上叙述和调查可以看出, 该生身上存在的问题行为有上课嗜睡、抄袭作业、故意惹人和孤僻离群等。
这些问题行为的产生原因可能有: (一) 对学习失去信心, 得过且过毫不在乎。 另外, 某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作比较, 有时会蔑视、羞辱学生, 导致学生自信心低下, 不但没有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反而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 家庭因素影响。 学生的行为不仅与学校的教育有关, 父母的处事风格及父母对孩子的关注度对学生行为的养成也有一定关系[5]。 (三) 人格因素。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 是问题行为发生的主体, 正在形成中的人格特质和个性特征必然会对其行为的产生巨大影响[6]。 从该生在课堂爱起哄、时而欺负女生, 可以推测该生期望教师、学生关注自己, 他想显示自己的存在感。 这是这个年龄段正常的心理现象, 但是该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需要正确引导。
四、矫正策略与实施
针对该生的问题行为, 我与班主任及其他科任教师交流后制定以下策略并在教学活动中认真实施, 力图矫正其不良行为。
(一) 建议学生咨询心理教师, 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学校设有心理咨询室, 也有专门的心理辅导教师。 对于存在问题行为的学生, 教师鼓励其进行心理咨询是很有必要的, 通过心理咨询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 这是保证日常学习生活健康发展的基础。
(二) 主动与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其后一段时间他有时也睡着, 但是我没有直接拍醒他或问他为什么睡觉, 而是走到他身旁问他“昨晚没睡好? ”“是不是感冒了? ”等。 在做课堂练习时经常走到该生旁边看看他的作业、笔记, 问问他学习上有没有困难等, 使他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爱护, 从而满足他被关注的需要, 提高他的自信心。 这招很灵, 他在我课上睡觉次数明显少了, 而且主动回答我提出的问题, 这可是我以往求之不得的。
(三) 鼓励学生, 使其正确认识学习与考试、成绩与成才的关系。 将成绩较差的学生与成绩较好的学生作比较只会打击学生积极性,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学习与成绩、成绩与成才之间的关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与不足, 成绩比不上别人, 但是实验操作、活动设计、体育、文艺等方面可能就比别人强;一个人能否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 并非靠成绩, 而要靠能力。
(四)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 这是我需要努力的。 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 课堂气氛活跃, 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 那么设计充实、丰富、亲切的教学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这样的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五、结果及反思
一学期已经过去了, 经过努力该生在课堂上睡觉的情况基本上看不到了, 而且课堂上表现活跃。 经历这样一次教育事件, 我坚信中学生问题行为是可以预防和矫正的, 但教师对学生问题行为进行预防和矫正时, 首先一定要知道产生问题行为的原因是什么。 从问题产生的根本出发,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这就要求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行为过程中注重与学生、 班主任及家长的联系和沟通, 通过各个渠道调查和分析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 从而预防问题行为产生或更好地帮助学生克服问题行为。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某学生在课堂中的问题行为, 其次调查并分析了该问题行为出现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矫正策略并在之后的教学活动中坚持实施, 最终取得了较理想结果。
关键词:高中课堂,问题行为,矫正策略
参考文献
[1]李玉芳.浅议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问题行为[J].卫生职业教育, 2006 (6) :34-35.
[2]金顺姬.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处理[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07, 21 (5) :68-69.
[3]王果香.试论中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其矫正[J].湘潮 (下半月) , 2010 (11) :124.
[4]孟四清, 陈志科, 李强, 等.中学生问题行为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教育科学, 2011, 27 (4) :43-46.
[5]焦洁.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与问题行为的关系及其干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 2011.
其实,教育孩子不能奢望一步到位,要采取渐进的方式。孩子刚开始的时候为了赚钱而劳动,这没有什么不好,就好比一个学生刚学习的时候是为了分数一样,都没有问题。
但是,钱和分数一样都是孩子行为的外在强化物。外在强化不可能永远维持,也就是说孩子不能永远依赖外在的强化物。那么,外在的强化物消退之后,孩子爱劳动的行为如何维持呢?这就涉及到行为主义维持技术。这些技术有:延缓强化、间歇强化、渐隐强化、自然强化与同伴支持。
比如,从每天都奖励钱币到两天奖励一次,从经常奖励到偶尔奖励,从奖励铅笔到给予口头赞美,以及让他学会体验劳动之后的成就感与满足感等等。这些都是外在强化物逐渐隐退的过程。
“教”孩子的目的是为了“不教”。同样,我们对孩子实施行为矫正的目的也是为了不用再矫正孩子。不管我们的矫正措施多么有效,如果这个措施撤离之后,孩子行为改变的效果不能维持和迁移,那么这个矫正措施还是失败的。比如,我们教孩子讲卫生。父母在孩子身边,并且对孩子讲卫生的行为及时进行奖励,孩子就能很好地注意个人卫生。而一旦父母不再对孩子讲卫生的行为进行奖励,或者说孩子离开父母,到了其它的场合,就不再讲卫生,这就表明:孩子讲卫生的行为并没有得到维持和发生迁移。
行为迁移是指行为改变效果延伸到其它的情境场所之中,行为维持则是指行为改变效果在时间范围上的延伸。行为迁移与行为维持也称为行为泛化。
1.延缓强化
即时强化对新行为的强化作用显著,是促进新行为产生的重要因素。但新的行为出现并稳定以后,就应该逐渐延长强化出现的时间间隔,以消除对强化的依赖,从而维持该行为的出现率。比如某个孩子的家庭作业一向非常潦草和马虎,但孩子也会偶尔把家庭作业做得较工整,家长要及时用奖励(比如物质奖励)进行强化,但是,孩在一两个星期里作业一直很工整的话,家长就不要每次都奖励孩子了,而是将强化延续,间隔几天、一个星期、一个月奖励一次,直到最后不需要奖励了。
2.间歇强化
连续强化是指每次期望行为发生后都给予一次正强化物的方式,而间歇强化是间歇地对所发生的行为进行强化的方法。
连续强化有利于产生新的行为,但是当新行为出现并相对比较稳定以后,就可以通过间歇强化来维持和巩固该行为的出现率。
这里还是以孩子写作业为例子。间歇强化就是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家长会奖励他写作业工整,但是这种奖励却是一定会发生的。这种间歇式的奖励,往往会给孩子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对于维持孩子良好的作业习惯有着连续强化所无法比拟的效果。
3.渐隐强化
对孩子行为的强化或惩罚终究会撤离,而如何撤离则是十分关键的一环。突然撤离往往会带来孩子行为改变的丧失——也就是孩子刚刚建立起来的好习惯会迅速消失。而渐隐强化则可以避免行为矫正功亏一篑。渐隐强化是指在新行为产生以后,逐渐撤离强化或惩罚,孩子可以在不知不觉中不再依赖强化或惩罚来维持新行为,从而达到新行为的稳定出现。渐隐强化的典型应用就是分层代币系统。例如,对于一个不写作业的孩子来说,代币系统也可以分为三层。在第一个层次中,孩子只需表现为行为的最低水准(比如开始写作业,而不管是不是认真),就可以获得一个代币;在第二个层次中,孩子的行为表现提高了(比如书写工整了),他就可以获得更多的代币;在第三个层次中,孩子的行为稳定之后,也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获得的代币超过了一定的数量,他就可以得到一张信任卡以代替代币,并可以凭这个信任卡得到想要的更大更多的奖励。只要孩子的表现持续良好,就可以一直持有信任卡。这样,孩子就在不知不觉中从代币系统中解脱出来。
有时,也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递减强化的力度和次数,也可以起到渐隐强化的效果。
4.自然强化
在新行为产生并比较稳定以后,也可以考虑用社会强化、人际关系、同伴关注等自然后果作为强化物。这样,在孩子回到真实的生活时,仅仅是依靠社会关注和游戏活动等自然强化就可以将良性行为加以维持了。
我们再回到开头的家长求助信。这位家长其实就是不知道将零花钱的强化转换为自然后果的强化。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当小孩已经养成做家务的习惯后,父母就无需再用零花钱奖励孩子了,而只需说“你把地拖得真干净!”“你真是一个爱劳动的孩子!”等就可以维持其良好的行为习惯了。
5.同伴支持
同伴支持的一种表现是同伴强化。一个良性的行为出现之后,家长和老师不可能随时给予关注和鼓励,但是,同伴可以做到。
目 录
一、青少年过度节食行为行为治疗方案 1.过度节食行为界定及评估标准 2.目标行为设定 3.具体实施方案 4.矫正效果评价
二、青少年攻击/暴力行为治疗方案 1.攻击/暴力行为界定及评估标准 2.目标行为设定 3.具体实施方案 4.矫正效果评价
三、青少年自杀/自伤行为治疗方案 1.自杀/自伤行为界定及评估标准 2.目标行为设定 3.具体实施方案 4.矫正效果评价
一. 青少年过度节食行为
过度节食行为界定及评估标准 节食意指只吃限定的食物,或按医生给出的食谱进食。节食本来只是为了健康,但它确实能防止肥胖甚至减肥。渐渐地它又变成减肥的同义词过度节食是指为了保持身材。青少年进入青春期时,都向往着自己能拥有健美的身材,而对肥胖则望而生畏。不少爱美的花季少女,为了苗条窈窕的身材,采取过度节食办法来减肥瘦身,整天粒米不进,仅吃一点蔬菜水果聊以充饥。这样减肥会严重影响人体的健康。
过度节食的识别标准:
1.持续3个月以上故意节食,即每餐只吃少量的饭甚至不吃,吃进去的营养远比不上身体消耗掉的
2.因为过度节食导致身体出了问题,进过医院诊治的。并对学习和生活造成影响的
3.因为过度节食导致厌食症
目标行为设定
1.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评价,从只关注外表体型转向更关注内在修养 2.饮食恢复到正常水平,身体慢慢有所恢复。3.意识到过度节食的危害。
4.意识到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5.树立自信,不在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归因于外貌或体型。6.对生活充满热情,从依赖节食转为开始运动。7.珍惜生命,和健康,找到生活中有意义一点的事情
具体实施方案
1.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对当事人过度节食行为不予以批判,表示理解他的这种想法。
2.对当事人节食的时限和节食程度做详细记载,并评估严重程度,若较为严重已形成厌食症,则要配合医生治疗。
3.在建立信任后与其进行交谈,鼓励当事人表达内心的情感探寻过度节食背后的真正原因,针对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4.若当事人节食是因为其存在不合理信念,比如说,我必须身材苗条,别人才会喜欢我,就因为我长得胖,所以大家都不爱跟我交朋友,那么就要运用合理情绪疗法矫正当事人的不合理信念,让他意识到大家喜欢你与否与你的体型并没有关系。让他们意识到青少年处于发育时期,身体需要大量营养,如果过度节食,会阻碍身体的发育,导致第二性征、身高等发育不良 5.与当事人签订书面协议,确定当有节食意愿时,当事人能做和不能做的事情。6.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共同监督,要保证足够的营养、适量的热量和合理的膳食结构
7.协助当事人拟定具体可测量的治疗目标,行为的改变,无论是加强还是减少,都要具体列出
8.根据具体的行为目标,选择适当的治疗技术,自我管理技术和代币技术。9.布置每周最少一次的体育锻炼活动,鼓励当事人用运动来保持体形,并在活动结束后与当事人进行讨论,用代币法鼓励当事人。
10.鼓励其多参加社交活动,既能多消耗热量,又能忘却饥饿;反之,如果精神抑郁,就会不自觉地吃大量的食物,而导致身体发胖。11.矫正效果评价
1.是否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评价,从只关注外表体型转向更关注内在修养 2.饮食是否恢复到正常水平,身体慢慢有所恢复。3.是否意识到过度节食的危害。
4.是否意识到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5.是否树立自信,不在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归因于外貌或体型。6.是否对生活充满热情,从依赖节食转为开始运动。7.是否懂得珍惜生命和健康,并开始付诸行动。
二.青少年攻击/暴力行为
青少年攻击暴力行为界定及评估标准
攻击行为是指基于愤怒、敌意、憎恨及不满等情绪,对他人、自身或其他目标所采取的破坏性行为。从不同的角度或者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对攻击行为做出不同的分类。但我们通常根据攻击者攻击行为的目的或意图分类,将其分为两种类型:敌意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敌意性攻击一般有痛苦或不安,是情绪性的行为,其目的是伤害他人,例如打架斗殴,其行动就是敌意性攻击。工具性攻击并不直接由愤怒或某种特定情绪引起,它的目是通过攻击行为来得到其他东西。
布莱恩(Brain)认为对攻击的界定必须符合四个条件:(1)潜在的伤害性或毁坏性;(2)个体行为是有意的;(3)身心的唤醒性;(4)受害者的厌恶性。
目标行为设定 1.2.3.4.5.6.7.8.具体实施方案
1.了解当事人,和当事人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得到当事人的信任,使他愿意分享内心的想法
2.向家长,学校老师和同伴了解具体信息,包括他们对当事人攻击行为的描述和评价,也包括当事人自己对已发生攻击行为的回忆,包括,顺序,频率,种类等。
3.对攻击暴力行为进行评估,可使用合适的量表进行测量,如艾森克量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让当事人和监护人对危险行为有个清晰的认识。4.向当事人介绍治疗的基本安排,得到当事人的认可和信任,在正式治疗前,和家长沟通,得到家长的允许。
5.和当事人一起确定目标,在确实目标过程中,要激发治疗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目标应该由近到远,由易到难。任何一个目标必须是具体,可操作的,不可抽象,比如说,根据来访者当前的攻击频率,制定相应的规定,若当事人之前每周攻击行为达到5次,那么就给他制定每周不超过三次的规定。目标可以随着治疗随时调整,若当事人自控力不强,难以达到第一次制定的目标,这时可以和当事人协商,重新制定目标。并和当事人探讨目标没打成的原因,是无人监督,奖励不够还是自制力不足等等。
6.和当事人交谈,了解当事人发生攻击行为时的情绪状态,和原因,找出他们帮助青少年认识到攻击行为的危害性,逐渐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最后达到能控制攻击行为的发生目的。
寻找其他替代性并且有意义的方式来减少或者表达愤怒、挫败和敌意等负面情绪。
了解到自己愤怒或其他冲动情绪的一些早期表现,并且能主动找出引发愤怒的原因及事件。
要学会用合适的方式来表达情绪。
学会换位思考,发展对他人的共情和理解的能力。
当与同伴有冲突时,学会寻求双赢的方法来解决冲突,缓解情绪。逐步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能客观的评价自己和他人,接纳别人的缺点和不同,对生活报以积极的态度,提高个体社会化的水平,较好的适应社会。攻击和暴力行为的强化因素,根据当事人的特定情况选择采取何种方法。如采用榜样法,自我管理法等。
7.和当事人讨论会造成暴力行为的情境,找到其他替代性方式来进行重构,来解释和应对这些情境,如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和他一起探讨可以减少冲突中冲动反应的技术,如放松技术,想象技术,暂停技术。8.确定治疗方法后,如果需要家长和老师协助的,和家长教师协商帮助实施刺激的控制或协助管理强化物。
9.将具体的小目标写成便签,让当事人随身携带或放在方便观察的地方,已提醒当事人。
10.当达到目标时,给予奖励,奖励可来自老师,来自父母,根据目标达成情况,由小及大,若没有完成目标,也会有相应的惩罚,比如零花钱减少,增加一定的作业等。
矫正效果评价
1.是否认识到攻击行为的危害性,逐渐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最后达到能控制攻击行为的发生目的。
2.是否找到其他替代性并且有意义的方式来减少或者表达愤怒、挫败和敌意等负面情绪。
3.是否能用合适的方式来表达和调节情绪。4.是否学会换位思考,能对他人的共情并表示理解。
5.当与同伴有冲突时,是否能用双赢的方法来解决冲突,缓解情绪。6.自我控制能力是否提高。
7.是否能客观的评价自己和他人,接纳别人的缺点和不同,对生活报以积极的态度,提高个体社会化的水平,较好的适应社会。
三.青少年自杀/自伤行为
自杀自伤行为界定及评估标准
自杀是指有意或故意伤害自己生命的行动。
自伤是指无自杀意图的自我身体伤害,带有重复性,包括主要对四肢和头部的抓咬,烧烫等暴力伤害。
自杀的识别标准(有下列任意一条即视为自杀行为):
1.过去12个月内,曾有过自杀意念;
2.过去12个月内,曾有过自杀计划或自杀企图; 3.过去12个月内曾有过自杀行动。
自伤的的识别标准(有下列任意一条即视为自伤行为):
1.过去30天内,曾有意地采用刀片划伤,烟头灼伤等方式伤害过自己,造成明显外伤者;
2.过去30天内,曾因某种方式的自我伤害而需要医疗帮助;
目标行为设定
1.缓和自杀或自伤冲突或意念,恢复到以前的正常水平。2.稳定自杀或自伤危机。
3.对自杀或自伤危机安排恰当水平的看护。
4.停止死亡愿望,恢复对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的兴趣。5.解决自杀或自伤背后的情感冲突。
6.树立对未来的期望并发展自己规划未来的能力 7.学会自我接纳,并建立恰当的个人责任感。
具体实施方案
1.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对当事人的自杀或自伤行为不给于价值评判,并给予一定的共情,获得当事人的信任。
2.对当事人进行心理测试,评估抑郁和绝望的程度,并随时观察当事人自伤或自杀的可能性,并让家长及老师随时监督当事人。3.若情况严重,无法控制,要与家长联系并送至医院治疗。
4.与当事人签订书面协议,确定当有自杀或自伤冲动时,当事人能做和不能做的事情。
5.协助当事人拟定具体可测量的治疗目标,行为的改变,无论是加强还是减少,都要具体列出
6.根据具体的行为目标,选择适当的治疗技术,如放松技术,自我管理技术和代币技术。
7.每隔一段时间,再进行评估,与先前评估报告对比,看是否有所好转,若没有,则考虑更换更为合适的方法。
8.鼓励当事人表达内心的情感探寻自杀自伤背后的真正原因。若跟亲子关系有关,则与父母沟通,提供建议。
9.帮助当事人找到能唤起生活热情的强化物
10.布置每周最少一次的社会活动,鼓励当事人出去喝朋友接触,并在活动结束后与当事人进行讨论,用代币法鼓励当事人每周开始一个新的社会交往,扩大社交网络
11.通过示范,让当事人学会在重大压力前学会自我放松
12.与当事人共同回顾治疗效果,鼓励当事人树立信心,开始新生活。
矫正效果评价
100209033
摘要:本文是采用行为契约技术对本人的表弟(高一男生)不良学习习惯进行矫
正的案例分析。主要通过与其本人以及其家长电话、视频联系,共同制定行为契约,由其父母监督其完成。现阶段已取得一定效果。
关键词:不良学习习惯行为契约案例介绍
1.1来访者基本情况:
王某,16岁,安徽省某普通中学高一男生,独子。父亲高中文化,出租车司机;母亲小学文化,全职主妇,现在王某就读高中附近租住照顾王某的生活起居。全家由父亲一人收入维持,家境一般。由于为家中独子,父母文化程度均不高,希望他能够有个比较理想的学业水平。除了学习其他生活方面不做任何要求,给该生养成了不好的生活习惯,并且娇生惯养。,考试结果不理想,只能够花钱上普通高中,并且在孩子的一再要求下给其购买了手机。现在高中开始,每天沉迷玩手机,不能完成日常作业,其母亲(笔者姑姑)向我询问是否有行使有效的方法解决其沉迷手机不学习的状况。本人决定用行为契约对其不良学习习惯进行矫正。
1.2主要问题:
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在家中父亲工作忙碌无暇顾及他的学习,对于母亲的管教也不予理睬。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考试作弊,早恋,并在班级乃至年级里拉帮结派。班主任已经找其家长谈话两次。
母亲主述:中考结束后,就强烈要求买手机并且说高中离家远,需要上晚
自习,万一有突发情况能够及时跟父母联系沟通。由于平时除了学习外不给他施加任何额外的压力,对于其看似合理的要求都给予满足,于是就给他买了手机。暑假期间手机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父母能够通过手机及时知道他的行踪并且交流信息。但是开学后发现,他的手机话费依然很高,并且老师在三个月内两次叫家长称其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考试成绩不真实有作弊现象,还发现他上课玩手机。对于我的管教不闻不问,还说我什么都不懂,让我很难堪。偶尔会听他爸爸的话,也很害怕他爸爸。但是他爸爸每天工作很忙并且没有固定时间在家,加上现在高中开始上晚自习,父亲对他的管教时间也比从前大大缩短,他就开始有点无法无天。初中时候还能按时睡觉,现在有了手机经常发现他很晚都在偷偷玩手机不休息,早
晨赖床不起。对老师的话也爱理不理,觉得反正考试分数不很难看就行,现在有了手机,还能够用手机作弊,让我们觉得很困扰。
本人了解的情况:从小是家中独子,备受宠爱,而且从小没有良好的生活
习惯继而影响到以后的学习习惯,看似对除了学习以外的所有事漠不关心,实际对学习也没有什么热情。初中开始,由于样貌清秀,很受女生欢迎,出现了所谓的早恋(据笔者所知就是一种炫耀心理,没有实际意义)。父亲很重视他的学习,总觉得上了好学校就能够获得好的成绩,于是初一时花钱让他在一所重点初中读书,这所中学距离他家很远,每天上学需要骑车很久才能回家。在第一年他的成绩是中等水平,第二年开始成绩连中等都不能维持,其父亲认为是由于在路上浪费了太多的学习时间造成他的成绩下降,就给他转学到较近的一所中学但还是需要骑车。期间一直在节假日找附近的老师补习各种学科,由他的父亲安排补习。在初二下和初三上在同一所学校上学,成绩依然不理想,并且老师找家长谈话说该生和班上某女生关系过于密切,让其家长注意。回家后家长与其谈话他否认了自己与该女生有超出同学的关系,家长没有再做追究(在本人面前承认其恋爱关系并称已经有不止一个女朋友)。
其父对其成绩仍然不满意,还是将其转学到离家最近的一所初中,便于对
他的控制。其父与该学校的老师和校长都很熟,也就对他进行了更多的关注。但是,频繁的转学都需要新的适应过程,在中考前最后一学期转学,每个学校的教学进度不同,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但是由于其父文化程度有限认识程度也有限,觉得外部环境是改变的关键,频繁的转学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结果也证明,他平时的成绩是不真实的,有作弊的成分在里面。
1.3分析与诊断
1.3.1有关测试结果
经过智力测验,该生智力属正常水平并且偏高。
没有日常正确的生活习惯,并且自私;也影响到后来的学习习惯。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手机依赖问题。
同时,笔者认为该生的问题不能够仅仅从他本人解决,而要从家庭开始改变。
1.3.2成长经历与家庭环境的分析
其家庭结构很明确属于男主外女主内,王父有过从军经历,并且是全家经济
来源,是家中的权利中心。母亲文化水平低并且身体较弱,在家中一直属于“保姆”的角色即照顾父子二人的日常起居,偶尔打零工补贴家用。但是不能长期工作,并且没有可支配的积蓄。所有开销都由父亲支付,于是在日常生活中就会有因为钱发生的小的争吵。王父对王母经常性的抱怨,并且称王某的成绩不好都是由于其在家没能起到好的监督和指导作用,并且在王某面前也不是很尊重王母,造成了王某的一个印象:对于母亲的做法可以忽略,反正她的意见没有什么效果。
王某从小被保护的很好,从不用做任何家务,即使初中与母亲一起购物从
不帮母亲拎采购来的物品并且认为不需要,这就是母亲应该做的事情并且不会感恩。王父从事出租车生意,很细心,生意也很好但是时常讲一些社会上的负面消息给王母听。王父的生意需要斤斤计较才能够挣足够的钱养家,于是这种自私的特点也耳濡目染传给了王某,造成了王某的自私的性格。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王父对王母的态度也影响了王某对其母亲的态度,认为母亲的话都是不可信的、不需要给予注意的。重要的是,由于王父工作忙碌时常无暇顾及他的学习,平时在家是母亲监督他学习,这时候母亲的监督对于他来说作用就很小!
1.4综合分析与诊断
来访者主要问题如下:
1、没有建立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2、存在不合理
认知
3、家庭模式不利于他好的行为习惯的建立。
综合以上原因,笔者建议在塑造王某的学习习惯的时候同时进行家庭治疗。由
于该家庭文化程度有限,发展性不高,笔者没有明确的说出要进行家庭治疗而是说要父母同时做出改变以促进王某的新的行为习惯的建立。
2.矫正目标
2.1短期目标
2.1.1控制王某每天玩手机的时间
2.1.2能够在父母的监督下每天完成应该完成的作业
2.1.3改变王母在家中的定位
2.1.4能够在父母的监督下完成建立的行为契约
2.2长期目标
2.2.1建立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能够很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并且能够以
良好的心态面对考试。能够在高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2.2.2同时进行家庭治疗,改变家庭的权利分配,王母能够改变在家中的劣
势地位,得到王某父子的尊重,三人都能够做好自己现在社会角色中应该做好的事情(王父挣钱养家,王某好好学习,王母照顾家庭起居)。
3.问题功能评估
3.1目前最明显的问题行为即每天上课玩手机,不能好好听课;回家后玩手机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并且影响休息,第二天不能精神饱满的去上学,陷入恶性循
环。
3.2王某有了手机以后,在考试中也有利用手机作弊的可能性,对其学习生活都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其父对其有一定的威慑力,但是现在单独和母亲在学校附近租住,没有父亲的约束,行为有些肆无忌惮。其母对他的行为显得无能为力。
3.3当王母在家中的影响力提高后,也就能够对王某形成影响,她的话就对王某有了约束效力。当王某全家都同意开始行为矫正方案并且能够执行,就能够进一步约束王某行为,最终使其脱离手机。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使其向良性循环发展。
4.方案设计
4.1时间安排拟进行三个月的行为矫正直到建立良好的新的学习习惯,以一个月为一个周期进行一次效果评估并且调整具体矫正方案。
4.2方法这次行为矫正的主角是一名高中学生,有了自己的认知力和思考方式,用简单的强化已经不能很好的塑造其新的行为。于是这次矫正采用行为契约的方法,由于笔者同时加上了家庭治疗,在行为契约中也附有父母需要做的改变。
5.详细矫正过程
5.1与王某父母的非正式行为契约
由于王某的行为是家庭问题的延伸,首先要确定其父母在生活中能够做出积极地改变。在其父母的行为契约中笔者没有明确提出是进行矫正,是在与王某签订之前口头提出对其父母的要求,并且提出如果想要王某的行为契约更有效就要按照其要求开始改变。由于现实原因,整个矫正过程是通过电话和视频完成的。具体效果有待考证。
基于对王某的情况的分析,对王某的父母提出以下要求:
1.在对于王某的教育方面要保持一致意见,在没有达成一致意见的时候不对
王某提出要求。
2.在家庭权利分配中,父亲要给予母亲足够的尊重。尤其是在对王某的教育
中,在母亲教育王某时,王父一定要无条件支持母亲,如有不同意见也要在事后进行讨论。
3.母亲停止“别人家小孩”的教育理念,要在看到孩子闪光点的同时提出一
些短期的能够很快实现的目标。
4.控制王某的零用钱,控制手机费。不能妥协。
5.2与王某的行为契约
1.不带手机上学,保证每节课认真听讲不走神,有遗漏的主动找老师补上。
2.保证与女生没有超过普通朋友的关系。
3.保证每次考试分数的真实性,不出现作弊情况。
4.在家听从母亲的安排,对母亲尊重。
强化如下:
1.如果上述任务能够完成将在周末时多加一个小时玩电脑游戏。
2.考试成绩上升可以每周玩一天的手机。
根据每周的表现进行修改,由其母亲与笔者直接描述情况,再与王某直接谈话。学校的表现情况主要由王父与王某的老师直接进行交流,并且直接电话联系笔者。
6.结果
根据王母的叙述,王某在开始不用手机的几天表现出了暴躁和耍赖的情况。但是由于王父对王母的做法的无条件支持,王某不能说什么但是对于王某仍然爱理不理觉得她的话没有什么效力。但是在四天后,王母坚持没有给王某手机王某开始慢慢平静下来并且能够控制自己完成契约上的内容,企图妥协。在一周后,王某与其母亲说话时候的语气开始由之前的毫不尊重转变为有点讨好,并且试图要回手机。但是母亲坚持没有给他手机,并且告诉父亲王某企图违背契约要回手机。笔者得知后告知减少王某在周末玩电脑的时间一小时。
此后,王某都能够很自觉的按照契约开始自己的行为。在两周后的考试中也没有带手机。成绩出现了下降,但是强调自己是独立完成没有作弊。父母给予了强化行为,并且给予了口头肯定。
王某的父母都表示,开始时候对于自己的要求偶尔会忘记但是会在违反时及时改正。对于王某的不良行为不在一味的用比较的方式进行否定,而是用单一的眼光看待这件事,王某所表现出的阻抗小了很多。在第二次考试中,王某的英语单科成绩比上次上升了很多,获得了在周末多玩一个小时电脑的权力。对于这种行为契约,王某开始变现认同和积极性。同时学校的老师也表示,虽然与女生关系依旧比较密切,但是没有过分的行为出现,和其他班级的同学联系减少,也能最大程度的自觉学习,比刚开学时候有了很大的提高。
7.分析
王某的行为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是他的成长环境造就的,现行的行为契约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没有从根本上塑造新的、好的学习习惯。
并且王某的父母之间的关系也需要进行调整。王母作为日常照顾王某的家长,要有对王某的控制权,能够说话算话,要能够坚持不做妥协。但是王母的文化程度较低并且身体较弱,如果不能坚持契约做出妥协的话,很可能前期的所有工作
前功尽弃。
此次的行为契约由于距离的原因,笔者不能亲自去指导测评,可能会出现误差和虚报,具体的结果分析有待考证。但是,根据现在王某父母反馈的情况和他们对于行为契约行为的态度可以看出,他们对于契约的效果的肯定。
一、正强化法
方法解析:正强化法是行为矫正中最基本的方法,又称阳性强化法或积极强化法。简单的说,当孩子某一行为不出现(也既正常行为出现)时,立即给予“奖赏”,以建立正常行为。比如,矫正功能性遗尿。白天,当孩子出现尿意时,鼓励他暂时不排尿,每次控制成功后,均给予奖赏。每日延长2-3分钟,直至出现尿意后能控制45分钟。一般需经三个月治疗。
在矫正中,家长要用好奖赏品(也称“强化物”)强化物一般分五类:①消费性强化物:如糖果、饮料等一次性消费物品。②活动性强化物:如看电视、过生日、郊游等活动。③操作性强化物:如涂颜色、跳绳、游戏等。④拥有性强化物:指在一段时间内孩子拥有享受的东西(如穿自己喜欢的衣服、有属于自己的小红旗、玩具等“私有财产”)。⑤社会性强化物:指孩子喜欢接受的语言刺激或身体刺激(如赞扬、点头、微笑)。
操作要领:在进行正强化矫正时,家长要选择孩子喜欢、需求的强化物。“奖赏”时要立即兑现,要说明出现了哪一种“行为”后得到的奖励。强化物的数量不宜多。当达到期望的行为时,应逐步取消物质奖励,以赞扬、微笑代替。
适用范围:矫正儿童神经性厌食、偏食、遗尿、多动、沉默、孤独、学习困难等问题行为。
推荐阅读――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 父母必看之新灰姑娘的故事 把握幼儿早期阅读3步曲 把最好家庭教育方法推荐给家长
二、惩罚法
方法解析:又称厌恶疗法。指孩子出现某一问题行为后,立即使之受到厌恶刺激(又称惩罚物)或失去正在享用的“私有财产”,将问题行为与不愉快的或惩罚性的刺激结合起来,经多次重复后,问题行为的发生率逐步降低,甚至消除。一般来说,惩罚法需要与其他行为矫正法和教育配合,才能全面纠正儿童的问题行为。
惩罚法有三种类型:
① 体罚:当孩子出现问题行为时,即刻给予一个“厌恶刺激”(包括能激起痛感或其他感官不舒适的刺激,如令人厌恶的声音、难闻的化学品气味等)或惩罚物以达到阻止或消除这种问题行为的发生。
② 谴责:当孩子出现问题行为时,及时给予严厉的否定性或警告性语句(包括瞪眼睛、用力把他抓住等动作),以阻止该问题行为的出现。
③ 暂停:当孩子出现问题行为时,及时暂停他玩耍或没收玩具等“私有财产”,以阻止问题行为的再现。
操作要领:惩罚必须及时,即在问题行为出现后,立即惩罚。两者间隔时间越短,效果越好。家长必须以冷静的态度来使用惩罚物,避免因情绪激动而加重惩罚的强度,造成不必要的危害,必须强调,惩罚法有一定的副作用,强烈的惩罚会引起孩子不良的情绪反应,有损心理的正常发育。孩子会模仿成人的惩罚行为来对待别的儿童。惩罚只能纠正旧的问题行为,并不能建立新行为,在应用中家长必须有意识地帮助孩子建立新的正常行为。因此,惩罚法应在其他方法无效、不得已时才采用。
适用范围:矫正咬指甲、吮手指、遗尿、拔毛癖、攻击性行为、强迫症等问题行为,
推荐阅读――德国人成功育儿的八条经验 点破儿童气质的神秘影响力 培养宝宝活动力及敏捷度
三、负强化法
方法解析:指孩子出现某一正常行为时,就可避免不良的厌恶刺激(或称负强化物),久而久之,该正常行为的出现率就会提高,而与之对应的问题行为就会减少或消失。例如,对爱咬指甲的孩子,可在其手指甲上涂上胡椒粉或黄连粉,使之一咬指甲便会产生不舒适感,为了避免这种厌恶刺激,孩子就不再咬指甲,由此改掉了问题行为。
操作要领:选择厌恶刺激,必须使孩子产生一定的不适感(如苦味、热、冷等),并能在正常行为出现时立即终止(例如不咬指甲就不会尝到胡椒粉)。选择的厌恶刺激,必须是学校教育和社会道德所能容许的,并且不会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安全。
适用范围:矫正自伤、咬指甲、吮吸手指、爱哭等问题行为。
推荐阅读――跨出自己的步伐 “泛灵心理”与健康人格 唤醒儿童的“朴素理论” 凝望天空有助注意力集中 宝宝随遇而安的妙方 挥一挥衣袖 告别育儿焦虑。
四、消退法
方法解析:将过去曾不断得到强化的问题行为,通过消退程序(既停止强化),使问题行为的发生率降低,最终消除已建立的问题行为。比如,一个2岁的孩子,每晚必须由父母陪伴才能入睡,否则就大声哭闹、不能入睡,“陪伴入睡”成了不良入睡行为的强化物。针对这种情况,可采取“消退法”。治疗时,父母将孩子安置在床上后,告诉他必须自己睡觉,然后离开。实施第一天,孩子大声哭闹可能长达50分钟,甚至一个小时;第二天哭闹可能减少至15-30分钟,一般坚持到第十天晚上,哭闹可能完全消失。
操作要领:对有多种问题行为的孩子,先选定一种行为进行矫正,然后再逐个解决。要创造消退治疗的环境,在实施前,将计划告诉孩子。在幼儿园实施消退法时,要让父母参与,做到家园一致,千万不要幼儿园在消退,家里却在强化。在消退法实施的初期,问题行为可能会加重,甚至产生情感抵触和攻击行为。此时,应坚持纠正,否则会加重问题行为。若纠正后问题行为重现,可再进行几次消退训练,直至全部消失。
适用范围:矫正发脾气、多动症、神经性呕吐、偏食等问题行为。通常,消退法应与正强化法结合使用,如对偏食、爱发脾气的孩子,不仅可以消除其问题行为也有助于建立强化良好行为。
推荐阅读――教宝宝识字的4妙招 把握不同阶段儿童的思维特点 让宝宝在独自的玩耍中成长
五、模仿法
方法解析:即通过观察、学习、模仿来获得和增强良好行为,减少、消除问题行为。模仿法通常可采用影视或录象模仿、现场模仿、想象模仿四种类型。
操作要领:确定的“楷模”应与孩子的年龄、性别相似,越相似就越容易引起模仿的效果。如以孩子熟悉或崇拜的人(如教师等)为楷模,更容易产生模仿效果。要加强示范行为的表现时间,让孩子多看一看。模仿行为产生后,要给予强化。
适用范围:矫正恐惧、退缩、孤独、胆怯、焦虑等多种问题行为。
除以上方法外,纠正孩子问题行为的常用方法还有间歇强化法、行为塑造法、系统脱敏法、代币制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催眠疗法。需要时,可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应用。
一、儿童“问题行为”的评估
儿童“问题行为”的评估标准虽然没有统一,但可从以下几方面综合考虑:(1)统计学标准;(2)发展标准;(3)环境适应标准;(4)运用有关的规章、制度、条例、守则、规范去进行鉴别,看行为“出轨”的程度。
二、儿童“问题行为”评估时应注意的问题
1.客观性
儿童问题行为评估的客观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实事求是的态度;(2)必须考虑到儿童生活的客观条件,即儿童周围社会生活条件、教育条件和生物条件;(3)任何结论都要以充分的事实材料为依据。
2.发展性
儿童是有着自己身心发展规律、有巨大发展潜能的、处于发展过程中的活生生的人,因此,在评估儿童问题行为时,要用发展的眼光、变化的眼光看儿童,而不能用眼前的表现,武断地给儿童下一个发展的结论。
3.注意区分“问题行为”和“问题儿童”
问题儿童和问题行为是心理学上两个不同的术语。问题儿童是指生理、心理发展异常和品德行为上有严重缺陷的儿童。问题行为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在提及问题行为时,关注的是行为本身,而不是对行为发生者做出整体评价,也就是说要区分好“问题行为”和“问题儿童”的概念。
4.要多方面搜集信息
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极其复杂,对问题行为的评估要考虑到行为发生的经常性、表现的稳定性、对他人或自身的扰乱性等因素。对那些暂时的、偶然的、得到及时纠正行为不能列为问题行为,那些经常出现的‘稳定的、对儿童的发展影响较重的、需要一定时间的教育才能矫正的行为,才可以判定为问题行为。
三、儿童“问题行为”的对策
(一)行为矫正法
对于儿童的问题行为,一般比较注重运用行为矫正的方法,在教育过程中最常见的矫正方法有:
1.正强化法。通俗地说,就是奖励。在儿童表现出某一良好行为以后,加以奖励,强化所期望的行为,增加以后这种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正强化的方法是教师经常运用的方法,它可以用于解决儿童的各种行为问题,但在运用中教师应该注意:(1)选择和分析需要强化的具体行为,确定哪些行为需要奖励,如何避免强化不适当的行为。(2)根据儿童的兴趣。、特点和教育的情境来决定,恰当地选择和运用强化物,它可以是一种儿童喜欢拥有的东西,可以是儿童喜欢做的活动,也可以是一种具有社会意义的口头称赞、注意和鼓励等;(3)在时间上,强化应该紧跟在行为表现之后;(4)当期望的行为建立和巩固后,应该逐渐淡化和降低外部的奖励和强化,促进行为的自主性和自控性,弓}导外部他人强化向内部的自我强化转化,这往往是教师容易忽视的。
2.负强化法。负强化是指当个体表现出所期望的良好行为时,减少或消除他不喜欢的刺激或情境,以促进该个体以后此种良好行为的出现。例如,对于回家后不认真完成作业的儿童,家长可以先剥夺儿童观看他所喜欢的电视节目的权利,一旦儿童能够认真做作业了,就允许他观看有关电视节目。
3.惩罚。为了有效地运用惩罚,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惩罚的时间一般认为,惩罚的实施越及时越好,如果在儿童不良行为发生后较长的时间后惩罚,效果比较差,这就需要告诉儿童受罚的原因;(2)惩罚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如果教育者对儿童的同一种不良行为的态度不确定少有时惩罚,有时不管,甚至有时纵容;或者教育者之间(如不同科目的教师、父母)意见不统一,惩罚就难以奏效;(3)惩罚者同儿童的关系。与儿童情感越密切的人,对儿童实施惩罚的效果越好:这样可以使儿童深刻感受到情感疏远或剥夺带来的不快,并且有恢。复亲密关系的强烈愿望,有利于及时改正问题行为;(4)惩罚和正强化的结合。
而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把负强化等同于惩罚,这是不对的。因此,正强化、惩罚和负强化的关系是:正强化是利用奖励来促进良好的行为,惩罚是利用不良刺激制止或减少不良的行为,而负强化是通过减少或消除不良刺激促进良好的行为。
4.示范法。根据社会学习理论,儿童的许多行为可以不直接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强化或惩罚来建立或消除,而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及其后果来学习。教师最好能够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利用电视或多媒体技术,用现场示范、参与示范或角色扮演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榜样或参考,让学生亲眼看一下在某种情境下不同的行为方法及其不同的效果。如有些学生在交往时因为不知道如何行动而出现退缩行为,就可以用示范或角色扮演的方法来进行辅导。
5.认知行为矫正法,就是通过矫正间题发生者的思想、信念、态度和认知风格等来改变个体的行为表现。研究表明,有品性问题的青少年可能在解释社会交往信息方面有问题,他们更容易把别人的言行看成是敌视的、拒绝性的,因此更容易引发对他人的攻击行为。例如,进人小学后,儿童对其他人的侵犯性行为的动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当他们认为侵犯行为是故意进行的时候,更有可能用侵犯性行为加以报复。
6.行为契约法,是指有问题行为的儿童与家长或教师达成一个协议,承诺自己为达到某一目标所实施的基本行为策略。同时又作为矫正评估的工具,以此改变问题行为的一种心理矫治方法。具体实施步骤为:(1)目标选择;(2)目标行为的监控;(3)改变环境事件;(4)建立有效的督促指标;(5)效果巩固。
(二)树立正确的问题行为观
1.重拟技术。即教师和家长对孩子的问题行为做一种新的拟定,把某种往常认为是消极的。、不合情理的行为,拟定为积极的、合乎一定情理的行为。如某学生在课堂上未经老师同意就抢答或插老师和同学的话。对此,一些老师和家长不把它认为是学生在出风头或故意捣乱,而是重新拟定为学生对课程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思考的表现。如果老师将学生的抢答行为看成是一种消极的问题行为,就容易对学生产生反感、厌恶的情绪,而采取批评、指责、讽刺、挖苦等手段。反之,如果把学生的这种行为看成是积极的行为,对学生就会是另外一种态度和教育方式。
2.积极动机内涵技术。即把学生的行为动机想象为并非受到某种不好的、甚至很坏的动机的支配,而是受正确良好的动机所支配。例如,上面所举的学生抢答的例子,教师既可以把学生的行为动机看成是出风头和故意捣乱,又可以看成学生是出于喜欢教师,想急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等。经验证明,对于小学生的问题行为,家长和老师少从或不从消极的动机方面考虑,而是多从积极的动机方面去推测,更有利于对他们的教育。
3.积极功能内涵技术。是指对学生的行为要从积极方面去发现,研究它所产生的结果功能。比如,学生抢答或插嘴的行为,如果从积极的方面去认识,认为学生的这种行为可以提示教师在提问方法上、讲课或组织教学上还有不够完善的地方,起到促进教师进尸步改进提问方法和教学方法的作用,教师就会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生。
(三)改变环境
先天因素因素决定了儿童先天的身心发育状况,是不可控的因素。后天环境因素是可控的因素。因此,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形成教育网络,为儿童问题行为的矫正、良好行为的塑造,营造和谐的环境。
摘要:儿童问题行为是国内外心理学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其发生率仍在逐年上升。儿童问题行为不仅影响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影响我国素质教育的进程。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只有对儿童的各种行为表现做出合理的评佑,才能够有针时性地实施教育计划。对儿童问题行为的评佑标准、注意问题和对策等方面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学前儿童;攻击行为;矫正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2)09-0025-03
【作者简介】张淑满(1985-),男,山东泰安人,东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2011级硕士研究生;张鸿宇(1987-),男,甘肃张掖人,东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_1k2011级硕士研究生。
学前儿童因同伴间的冲突或矛盾而引发的攻击行为(如相互辱骂、打架)在生活中并不少见,其攻击性发展状况不仅影响个体人格和品德的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开展和未来社会的稳定。因此,对学前儿童的攻击行为进行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攻击行为的内涵
攻击行为又称侵犯行为,是一个由各种不同成分——伤害或毁坏性(行为具有实际或潜在的伤害或毁坏性)、有意l生、唤醒性(攻击者存在情绪及生理上的唤醒状态)及厌恶性(行为必须是受害者所厌恶的)——构成的范畴。概言之,攻击是指有意伤害他人(包括身体伤害或心理伤害)的行为或倾向,其核心特征为“有意伤害性”,攻击通常还涉及愤恨或想要伤害他人的情绪或内部心理状态。在对攻击行为进行界定时,必须综合考虑上述各种成分,而不能仅仅以其中一种成分或一个维度作为依据。
就攻击行为的类型而言,可分为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所谓工具性攻击是指儿童为了获得某物品而做出的抢夺、推搡等动作,这类攻击本身不是为了给他人造成身心伤害,攻击只是被当做工具或手段,用以达到伤害以外的其他目的(如争抢玩具、食物)。而敌意性攻击则是以打击、伤害他人为根本目的。
二、学前儿童攻击行为的发展
儿童攻击行为的发展规律可通过以下四个维度来探析:攻击行为的起因或前提条件;攻击行为的类型;攻击行为的表现方式;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
(一)攻击行为起因的发展变化
引起儿童攻击行为起因的性质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婴儿和学前早期儿童的攻击与冲突主要是由物品和空间争夺引起,由具有社会意义的事件(游戏规则、行为方式等)引发的攻击所占的比例很小;进入学前期,由具有社会意义的事件引发的儿童间的攻击行为逐渐增多。研究发现,儿童到4岁半时,由具有社会意义的事件引起的攻击行为与由物品和空间问题引起的攻击行为首次达到平衡。此后,儿童的攻击行为基本是由具有社会意义的事件引起。
(二)攻击行为类型的发展变化
从儿童攻击行为类型的发展变化来看,学前儿童不仅表现出更多的攻击性,而且其冲突更多是为了争夺玩具等,主要采用的是“工具性攻击”;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由行为规范等社会f生问题引起的攻击越来越多,攻击的对象大多以人为中心,主要采用的是“敌意性攻击”。整个学前期,工具行攻击逐渐减少,敌意性攻击逐渐增多,表现出一种以工具性攻击为主向以敌意性攻击为主的变化趋势。这一转变的原因可能是年龄较大的儿童具有了推测对方意向和动机的能力,因而儿童的报复就更多地指向攻击者本人。
(三)攻击行为表现方式的发展变化 从儿童攻击行为的表现方式来看,3岁前的儿童更多地使用肢体攻击;随着年龄的增长,3岁后的儿童肢体攻击逐渐减少,言语攻击的比例逐渐增加。其原因不仅是因为儿童言语沟通技能的提高,而且也因为成人期望与规则的变化。成人对大年龄孩子出现的肢体攻击比较重视,坚决予以制止,而对他们的“唇枪舌剑”容易忽视。
(四)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
有研究表明学前儿童的攻击行为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主要表现为:男孩攻击行为明显多于女孩;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攻击行为越来越多地发生在同性别之间,异性同伴间的攻击逐渐减少。小班儿童攻击同性别伙伴与异性别伙伴的比例无显著差异,而到中班和大班时儿童攻击同性别伙伴的人次显著多于异性别伙伴。
关于儿童攻击行为性别差异的心理学研究认为,男孩攻击行为明显多于女孩是由儿童的生理特点所致;而在中班和大班儿童攻击同性别伙伴的比例明显多于异性则与这一年龄阶段儿童的性别角色认知的发展有密切关系:4岁~5岁以前,儿童仅对自己的性别进行自认,处于“基本性别同一性”阶段,而5岁~7岁儿童不仅能稳定、准确认识自己的性别,且能正确认识他人性别,其性别认知已达稳定性阶段,此认知水平影响他们的性别角色行为。
三、影响学前儿童攻击行为的因素
(一)生物学因素
生物学因素是儿童攻击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
首先,与大脑的协同功能有关。行为是大脑认知的直接结果,而大脑的功能又是认知活动的物质基础。攻击行为作为人类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很可能是在大脑两半球处在非均衡和变异状态下的大脑所产生的行为。关于攻击行为儿童大脑两半球的认知活动特点的研究表明,攻击行为儿童与正常儿童比较,大脑两半球均衡性较低,左半球抗干扰能力较差,右半球完形认知能力较弱,这可能是儿童攻击行为的某些神经心理学基础。
其次,与情绪唤起水平有关。心理学家齐而曼、罗杰斯等人的研究都证明,一般化非特异性的唤起水平的提高,会直接导致人们攻击性的增加。20世纪70年代后的大量研究发现,不仅总的情绪唤起水平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攻击行为,特异性的唤起水平,如性唤起,也会增加人们的攻击性。
最后,与性激素有关。儿童攻击行为性别上的明显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受到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二)社会环境因素
1.家庭在儿童行为社会化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缺乏温暖的家庭、不良的家庭管教方式以及对儿童缺乏明确的行为指导和活动监督都可能造成儿童以后的高攻击性。有些父母常常会采用惩罚、打骂的方法对待孩子的调皮和不听话,实际上,这样做会在无形之中为孩子提供攻击行为的模仿原型,容易诱发儿童的攻击行为,因为这会给儿童一定的心理暗示:“当别人让你不满意、不舒服的时候,你可以这样对待他。”
2.幼儿教师在儿童行为社会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对学前儿童来讲,每天大约1/3的时间是在幼儿园度过,是与教师共处的。教师的教育观念、对攻击行为的处理方式等都会影响儿童攻击行为的产生和发展。例如,教师对某些儿童的消极评价,如给某个孩子贴上“攻击性强”的标签,很容易使其他儿童产生“他爱打人”“他是个坏孩子”的偏见,不愿与之交往,很可能使此儿童在攻击性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另外,教师对攻击行为的过度关注,对儿童的攻击行为犹如是一种负强化,而较少关注或没有及时鼓励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也会使儿童攻击行为增多。
(三)个体因素
首先,与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和自我控制水平有关。研究表明,道德水平越高,儿童也就越容易从他人利益的立场感受和思考问题,行为也就越趋近于正好与攻击相反的亲社会方向;当个人的自我意识和控制水平下降时,攻击行为就会明显增加。
其次,与儿童的社交技能水平有关。研究发现,与攻击性较低的同伴相比,攻击性儿童对冲突性社会情境的解决办法较少,而且他们解决社会性争端的办法往往效果更差”。
再此,与个体固有经验因素有关。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遭受身体虐待和他们长大以后的攻击性行为之间存在着一定逻辑的理论关系,即身体遭虐待的经历教会了儿童的攻击行为。
四、矫正学前儿童攻击行为的策略
(一)有效干预儿童的攻击事实
在儿童攻击行为发生后,教师和家长应该进行干预,使他们意识到侵犯他人的做法是错误的,并明确应该遵守的行为规则。如果儿童有非常严重的攻击性表现(如打骂他人),应坚决给予惩罚,绝不能姑息迁就。例如可取消他的一些权力,不许参加喜欢的活动,直到表现良好为止。对儿童进行惩罚要注意两点:惩罚要与说理教育相结合;禁用体罚(体罚既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也会给他们提供一个攻击性的榜样)。
(二)引导儿童掌握解决人际问题的技能和策略
学前儿童生活经验缺乏,社交技能水平较低,当与同伴产生冲突和矛盾时,往往由于缺乏解决人际问题的策略,而以攻击性方式处理。因此,对儿童进行社会交往技能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如当儿童遇到无法独立解决的冲突时,可引导他们向成人请教;或者教师利用角色扮演、移情训练等方法,开展谈话活动、故事讲述、情景表演等活动,引导儿童在情境参与中学会用非攻击性方式(如轮流、谦让、分享、合作)处理与他人的矛盾和冲突。
(三)及时鼓励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有些儿童的攻击性表现仅仅是为了引起成人的关注,此时成人可以“视而不见”,转而去表扬一些具有谦让、分享、合作等表现的儿童,也可以达到矫正攻击行为的目的。当儿童意识到他们的做法既不能受到关注,还会使成人反感时,攻击性表现会自然消失。生活中,成人及时鼓励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如谦让、分享、合作等,既有利于儿童道德认知水平的提高和个性的完善,也有利于强化攻击性儿童解决社会性冲突问题的技能。
(四)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应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儿童的特点
【问题行为矫正策略】推荐阅读:
处理学生问题行为11-02
消费者行为学部分问题答案05-31
组织行为学论文(论企业文化建设问题)06-01
自杀行为与干预策略07-07
网络时代消费者行为特征及营销策略06-11
90后消费行为的特征及对营销策略的影响07-02
合山市社区矫正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06-27
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07-01
对解决问题策略的思考06-22
教案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