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和小贩的哲理故事

2024-07-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商人和小贩的哲理故事

商人和小贩的哲理故事 篇1

洪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退去。过了两天,商人身上所带的食物都吃光了,他饿的受不了了。而小贩手里还有一大袋的烧饼。

于是,商人提出一个建议,要用10 块钱买烧饼贩子一个烧饼。到哪里还能有这么便宜的事情,烧饼贩子却不同意。他认为发财的机会到了,就提出要买下他所有的烧饼才行。钱币商同意了。

又过了一天,洪水还是没有退下去。商人吃着从烧饼贩子手里买来的烧饼,而烧饼贩子则饿得饥肠辘辘。最后实在忍不住了,希望从商人那里买回一点烧饼。商人答应了,但是商人告诉小贩得出50 元钱才能买到一个,小贩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了。

商人和小贩的哲理故事 篇2

1.婚姻是上帝的赐福

基督教认为, 婚姻乃上帝所赐, 是上帝对男女双方保持长久亲密关系合法性的安排。他吩咐亚当说, “人要离开父母, 与妻子连合, 二人成为一体。” (创世记2:24) 。婚姻是上帝赐予的礼物, 是上帝的旨意, 神圣不可违背。在早期的基督教社会中, 单身和不结婚被看做是不道德的。《商人的故事》中, 冬月六十岁了幡然醒悟, “非结婚不可”, 他“日夜不息, 到处探寻对象 ;祈求上帝让他过一下夫妻的幸福生活, 想尝试一下上帝当初所给予男女的神圣结合。” (乔叟, 181) 冬月认为婚姻是当初上帝给予的, 他说“唯有结婚的生活是自然而纯洁的, 是人世间的天堂。” (乔叟, 183) 婚姻生活的幸福是说不完、想不尽的, 它快乐、完善, 是“值得称许推崇的事” (乔叟, 183) 。这一观点与基督教中婚姻是上帝的赐福极其吻合。

然而, 乔叟并没有一味地歌颂婚姻, 而是让冬月的兄弟朱斯丁纳斯 (Justinus) 提出相反的看法。他说“娶一个妻绝不是一件儿戏的事”, “自我结婚以来, 曾有多次暗中洒泪。尽管有人夸耀结婚的生活, 我却只知道其浪费和烦恼, 还有多少噜苏事, 并没有半点幸福。”“有了妻子就是最伤人脑筋的事。” (乔叟, 186) 乔叟让结过婚的朱斯丁纳斯说出这番话, 意在暗示冬月老人一厢情愿、狂热追求的婚姻或许并不会像他想的那样幸福快乐。这为后文作了铺垫, 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冬月会在失明后妒火攻心, 对春月极其不放心, 连走路都要一只手搭在她的肩上, 生怕她做出什么有损他尊严的事情来。然而, 任凭冬月如何小心谨慎, 也无法阻挡春月红杏出墙。又或许是冬月的这种近乎癫狂的管束反而刺激了春月的叛逆心和挑战欲, 用此种方式来报复冬月对自己的占有和蹂躏。

2.不对等婚姻中的通奸

冬月和春月的结合是典型的老夫少妻。“红颜白发”的婚姻在中世纪欧洲非常常见, 这种年龄不当的婚姻常常遭到表现于文字和图画的嘲笑, 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是明白这个矛盾的。 (爱德华·傅克斯, 196) 这种婚姻模式在《坎特伯雷故事》中多次出现, 如《磨坊主的故事》中的木匠夫妇, 巴斯妇的前三次婚姻等。商人的故事与磨坊主的故事十分相似, 年老的木匠娶了年轻漂亮的姑娘爱丽丝为妻, 妻子与情夫串通起来欺骗和愚弄木匠, 使木匠落得被满街的人笑话的下场。冬月被春月戴了绿帽子, 还被她的信口雌黄骗得团团转。这类故事的相通点就在于 :丈夫都是年老富裕渴望肉欲的人, 妻子都是年轻貌美而轻佻的人, 丈夫被妻子及其情人欺骗愚弄而被笑话, 妻子却并没有因自己的不道德行为受到惩罚。

在《圣经》中, “妻子没有权柄主张自己的身子, 乃在丈夫 ;丈夫也没有权柄主张自己的身子, 乃在妻子。” (哥林多前书7:4) 《圣经》特别强调忠贞, 基督教认为夫妻双方都要忠于自己的伴侣, 自己的身体由对方而不是自己掌控, 性爱只能在婚姻中发生。摩西十诫中的第七诫就是“不可奸淫”。其实, 冬月的花园就是另一个“伊甸园”, 春月是夏娃, 达米恩是撒旦, 梨树就是伊甸园中的苹果树, 而婚外性行为这一“禁果”就是伊甸园中的苹果。春月并未因其堕落受到惩罚, 是乔叟对女性的同情, 肯定了女人追求幸福的权利 ;而冬月突然失明, 后又突然恢复视力并看见妻子与仆人在树上通奸, 这是对冬月不尊重女性的惩罚。冬月老人和春月姑娘这种双方条件不对等的婚姻反映了早期人文主义主张人人平等思想。 (马晓敏, 2011) 一个关键问题是什么样的婚姻才是理想的婚姻?显然, 冬月老人和春月姑娘、木匠与爱丽丝的结合都不是理想的婚姻, 因而妻子才会与人私通。乔叟不惩罚妻子, 反而嘲笑受害者丈夫, 其实是在表达他对“红颜白发”式婚姻的质疑。

3.婚姻的目的

圣·奥古斯丁认为婚姻的目的有三个 :繁衍子孙、维持忠诚和建立圣礼。生育是婚姻的终极目的。犹太人非常重视多产, 在《创世记》中, 无论是对人还是对其他生物, 上帝都不断地强调“繁殖”“多产”。繁殖是为了生命的延续, 也是为了继承上一辈的家业财产。冬月老人就以此为结婚的主要目的之一。他说, “我很懂得结婚的目的是为的什么, ”“我若不能生个儿子 ;我告诉你们大家, 我宁愿被野狗吞了, 却不愿让旁人坐享我的遗产。” (乔叟, 184) 冬月是一位富裕的老爵士, 他年轻的时候风流成性, 六十岁的时候想起了儿子对于继承产业的重要性, 于是“非结婚不可”。

然而, 故事中体现得更多的则是冬月贪婪卑下的性欲, 他选中春月做妻子是因为他被春月的青春美貌吸引。婚礼之夜他迫不及待地赶走宴会上的客人, 客人走后他贪婪地亲吻新娘, 与之亲热, “他轻佻得像只喳喳的斑鸠。” (乔叟, 191) 为了掩盖自己强烈的欲望, 减轻自己的罪责, 他说 :“我俩玩耍该有多久都不相干 ;我俩已真正结合在一起了 ;祝福我俩这个束缚, 这行动不算是什么罪恶。” (乔叟, 191) 婚姻的好处就是将不体面的纵欲化为孕育子女的体面功能。这样, 夫妻关系便将淫欲之恶转化为善。当夫妻间的性行为是针对生育时, 它便不再是一种罪恶 ;当为了满足性欲并作为夫妻间忠诚的保证而有性行为时, 它是一种轻罪。当性行为以纯粹的快感为目的时, 它便罪莫大焉。冬月的婚姻既是为了生育, 也是为了满足他旺盛的性欲。但是这并没有构成维持夫妻间忠诚的方法。

“夫妻不再是两个人, 乃是一体的了。所以, 神配合的人不可分开。” (马太福音19:6) 中世纪神学家一致认为 :婚姻的持久性完全依赖于夫妻间的相互感情 ;只有在夫妻关系被注入坚定的宗教信念和对上帝的强烈的爱时, 夫妻感情才有可能成长起来, 婚姻才得以长期维持。冬月老人说婚姻是上帝赐予的“神圣结合”, 帕莱西波也说冬月老人的决定是“顺从天意”的, 是他的幸福所在。冬月与春月在教堂举行了婚礼, 完成了一切圣仪。牧师还叮嘱春月要学习《圣经》中的人物利百加和撒拉“忠于婚誓, 明白为妻之道。” (乔叟, 189) 新娘春月并按照习俗, 在婚后前三天足不出户, 一直在卧室, 直到第四天才出来进餐。冬月老人的婚姻体现了他对圣礼的遵从。

4.女人在婚姻中的地位

《商人的故事》对妻子的地位角色并未盖棺定论。主要有三种观点 :一是妻子依附于丈夫, 女人是男人的后援 ;二是妻子带来磨难 ;三是丈夫要听从于妻子, 爱护妻子。冬月说“娶一个妻确是光荣的” (乔叟, 181) , 这句话源自《哥林多前书》“男人本不该蒙着头, 因为他是神的形象和荣耀 ;但女人是男人的荣耀”。他还说“一个妻是上帝的恩赐”, 并将妻子与田亩、房屋等财产相提并论。冬月引用上帝造夏娃的故事, 认为“妻子就是男人的助手, 男人的寄托, 是他在世间的乐园, 也是他的消遣处所。” (乔叟, 182-183) 在此基础上两人能成为一体, 同一条心。他认为妻子应该是顺从的, 是用来帮助丈夫处理家业、代替仆人的位置的。而他之所以娶年轻的春月也是因为年轻人就好比“烘热了的腊”可以“随心捏弄”。在冬月眼里, 妻子是丈夫的财产、仆人, 是丈夫发泄性欲的场所和繁衍子孙的工具。这反映了圣经父权制 (Biblical patriarchy) 的观点1:丈夫是家庭的领导者和保护者, 拥有至高无上的统治权。“起初, 男人不是由女人而出, 女人乃是由男人而出。并且男人不是为女人造的。女人乃是为男人造的。” (哥林多前书11:8-9) 创世记中上帝对女人说 :“你必恋慕你丈夫、你丈夫必管辖你。” (创世记3:16)

当冬月不断地赞誉妻子时, 朱斯丁纳斯却说 :看起来最忠诚卑顺的妻子其实最伤人脑筋。他认为妻子是上帝派来的“磨难使者”, 婚姻生活并无偌大的幸福。最讽刺的是, 春月刚刚发誓若自己作了任何不贞的事, 愿意衣不遮体, 淹死在河流中 ;下一秒, 她就爬上树与达米恩通奸, 完全不顾自己的“名誉”“妻道”了。因此冥王说女子水性杨花, 惯于陷害男子, 并引用所罗门的话说女子都不正直。而冥后却反驳道 :“且看那些基督门下的女子们, 她们都能苦命殉难, 坚贞到底, ”所罗门之所以说没有正直的女子, 是因为最高的美德只有上帝才具备。冥后还说 :“你们男子所写的一切羞辱女子的话, 我却满不放在心上。”乔叟似乎在借冥后之口暗示读者, 他写的有关女子道德败坏的故事都不是真的, 只是另有所指。这是在为女人辩护, “是对春月大胆追求和谐性爱和自由爱情的基本肯定”。 (马晓敏, 2011) 乔叟对女人的肯定还表现在告诫男人要听妻子的忠言。“凡是听妻子话的人决不会受骗 ;妻子是忠实谨慎的, 你尽可昂步前进, 无忧无虑。” (乔叟, 183) 并引用了《圣经》中的多个故事来证明女人的聪明和决断, 告诫男人要像基督爱自己一样爱自己的妻。

5.结语

《商人的故事》既有对圣经故事的直接引用和化用, 也有对圣经精神的反映和再思考。在乔叟所有的作品中, 他从未对婚姻观和女人的地位做出过定论。而是在故事中将许多的观点都表达出来而不予明确评价。乔叟的创作深受人文主义的影响, 也从未脱离圣经基督教的浸染。事实上, 乔叟身处社会变革时期, 他的创作也反映了其思想的过渡性。他为女人辩护, 提倡男女平等, 却又不否定男性权威。乔叟的文学创作中频现基督精神, 其有关婚姻的作品中既有对基督教婚姻观的顺应, 也有对基督教婚姻观的反思。

摘要:乔叟的代表作《坎特伯雷故事》被誉为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开山之作, 其中有15篇故事涉及婚姻和两性关系。乔叟用朝圣这一宗教活动, 借朝圣者之口讲述了14世纪英国社会的婚姻状况以及乔叟本人对婚爱观和男女地位等问题的思考, 《商人的故事》就是其中的一篇。《坎特伯雷故事》在内容、思想和结构等方面都有对《圣经》的影射和反映, 有对《圣经》精神的赞誉, 也有对《圣经》精神的再思考。本文以《商人的故事》为例, 分析乔叟笔下的婚姻爱情故事折射的婚姻观与基督教婚姻观的关系。

关键词:《商人的故事》,《圣经》,婚姻观,乔叟

参考文献

[1]爱德华·傅克斯.欧洲风化史[M].侯焕阂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0

[2]奥古斯丁.《道德论集》[M].石敏敏译.上海:三联书店, 2009.

[3]马晓敏.从《坎特伯雷故事》看乔叟婚姻伦理观的矛盾性[D].华中师范大学, 2011

[4]乔叟.坎特伯雷故事[M], 方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5]肖明翰.《坎特伯雷故事》的朝圣旅程与基督教传统[J].外国文学, 2004 (6)

[6]中文和合本圣经[M]

卓越教育:小贩和书生 篇3

这家公司的三位创始人,竟然分别在三栋不同的建筑物里办公。

广州海珠区的闹市里,有一栋不起眼的居民楼。这栋四层小楼被黄底蓝色的“卓越教育”四个字刷了个遍,倒也挺体面。这是卓越教育的全国总部,也是唐俊京的办公室所在地。每天上午九点半,“唐校长”准时来上班。他不是典型的广东人长相,个子不高,皮肤白净,说话声音轻轻的,与其说是主管战略和融资的公司创始人,不如说更像是个吃粉笔灰的白面书生。

走出小楼,穿过一座人行天桥,在马路对面,有一家更加不起眼的酒店。酒店的某一层楼被包了下来,也算是卓越的办公区。唐俊京的弟弟唐俊膺在这里上班。他比哥哥高一点,也壮一点,随着岁月的流逝,双胞胎长得已经不是一模一样了,但两人的声音几乎难以分辨。

“哪天上市,他们完全以分头路演,不露马脚。”

这不只是秘书的一句玩笑话。上市,这的确是唐家兄弟最近几年来的敏感话题。从1993年至今,兄弟两个已经创业三四次了。他们卖过小礼品,搞过运输,炒过股票,卖过小食品,苦没少吃,甚至曾经一无所有,被人拿着刀子追债。创业18年,直到卓越教育,两人才算找到归属感。

从宾馆出来,打车走上十分钟,就是卓越的广州分校总部。这是一栋玻璃幕墙的现代化建筑,像是一家待上市企业的门面。2011年3月,在拿到第二轮融资之后,卓越租下了这层楼。第三位创始人、唐俊膺的大学师弟周贵在这儿拥有一间办公室。这是个好脾气的中年人,迟来的成功考验着他的耐心。

孪生兄弟创业、推销员出身的教师、曾经被人拿着刀子追债,这些戏剧化的履历让卓越教育显得与众不同。不过说到底,如果不能提供创新模式或者细分服务,这家企业能赶上下一轮海外上市的班车吗?他们可是玩过对赌的。

小贩的起落

1993年,七月流火,深圳火车站。

两个年轻人攥着一只蛇皮袋,磕磕碰碰地往里走。到了月台,人越来越多,两人几乎被挤散,但蛇皮袋的拉手始终没松开,在手心里都勒出了印子。火车轰隆隆地往前开,两人坐在硬座位子上对眼色。从深圳到广州不算远,不过个把小时罢了,但对这两个长得一模一样的年轻人来说,却显得无比漫长。原因无他,都在行李架上的蛇皮袋子。

袋子里装的不是别的,是刚刚从银行提取的30万元人民币。整整3万张10元面值的钞票。

这是唐家兄弟大学四年的血汗钱、第一桶金。前几天,大唐刚刚从深圳大学毕业,他和弟弟把这钱取出来,想要干点大事业。在当年的深大校园里,唐俊京算得上是个风云人物,可比同年级一个叫马化腾的家伙出风头多了。

1989年,唐家兄弟分别被保送到深圳大学和中山大学,学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第二年,弟弟唐俊膺保送中山大学,学习国际金融。从一开始,兄弟俩的大学生涯就不安分。他们的专业背景的确具有某种煽动性:金钱不是某种永恒不变的东西,它应该能够通过投资手段,产生巨大的回报。

从大二开始,两人赚钱的折腾就没断过。先是在学校的书店推销磁性电话本,解决了学费问题。稍有起色后,大唐又打起了更大的主意,把电话本卖给深圳市的文体用品商店、百货商店,甚至珠三角的银行。日子久了,他们又把银行的其他礼品供应包了下来,一边推销电话本,一边联系台历、钥匙扣等礼品厂商。钱越赚越多,两兄弟开始炒股,还凑钱跟亲戚搭伙,买车搞运输。总之,尽管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但广东的生意人基因在兄弟两个身体里特别活跃。

对于头顶行李架上的这30万元,唐俊京没有太多想法。他年纪轻轻,甚至还没有学会享受生活。他没有花掉一分钱去犒劳自己。他说:“哪有地方花钱?我到现在都不花钱。”

唐家兄弟拉上周贵,一块儿在广州开了家广告公司。公司为宝洁这样的大公司服务,派送试用装,也接一些小型设计,算下来一年也能赚个二三十万,比进机关外企的同学们强多了。看看同学们的工资单,三人越发自信。他们很快发现了更大的机会,进入从未想象过的江湖。

为百事公司派送小食品时,他们发现,一种名为“奇多粟米脆”的膨化食品在广州市场的销量非常好,小朋友都疯了一样地买,同时搜集小食品里附送的小玩具。在广州的百事工厂门外,每天有十几辆大货车排队等着拿货,大唐动心了。

好机会不能放过。像大多数头脑精明的商人一样,他们想到了山寨。大唐做主,在武汉找了膨化食品加工厂,在广州、番禺定制玩具。百事的小食品叫奇多粟米脆,他們就叫奥多粟米脆;奇多的玩具叫奇多豹,他们就叫奥乐狮。奥乐圈的第一个市场自然是武汉。他们模仿奇多的做法,给小学生派送,还在当地电视台投放了15秒的广告片。

不出意外,奥乐备受孩子们的追捧。当时,有经销商预订1.5万箱,并以现金支付,但工厂每天只能生产150箱。大唐负责24小时加班生产,还烧坏了机器,小唐就四处进机器。可当辛苦努力增加到三条生产线时,天气变热,销量没了,经销商说不要货了,甚至还要收仓储费。同时,当奥乐在武汉刚刚打开市场时,正版的百事奇多粟米脆来了,这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无奈之下,大唐选择把产品卖到南京。如法炮制,奥多乐在南京市场很快火起来。1995年,奥多乐销售额1400多万。唐周兄弟三人卖掉了广州的广告公司,又迅速开拓了济南、青岛、天津、西安、成都、重庆等城市。那年,他们毕业刚刚两年,在全国20个城市拥有自己的分公司,是百事奇多品牌在中国最大的竞争对手。

机会主义者总是被市场追逐。当小孩子手头上有几十件玩具的时候,大家就不再玩奇多豹或奥多狮了,也不会再买新的食品。“上来的时候很陡,下来的时候也很陡。”唐周兄弟发现东西一下子卖不出去了。他们换玩具、换包装、换口味,都无济于事,每个月亏损30多万。难以为继。卖掉原材料和设备,关了厂,兄弟三人还欠债50多万。

“我们开着跑车冲到沙地里,翻车了。”周贵很懊恼。为什么一下子从富翁变成了负翁?为什么跟学校读的营销书不一样?为什么不像销售曲线那样有成长期、成熟期?彼时,他还在广州市楼价最高的1996年买了房子,结果欠了一屁股债没钱供楼,还要家里人养着。

小唐一直留在华北地区收拾烂摊子。销售存货、处理原材料、回收货款,这些琐碎的杂事考验着他的耐心和胆量。这不是愉快的经历,他说:“我一直想找这样标志性的时间点,就是完完全全不用再回这个地方了。我没找着,因为货款总是收不完,收不到。”

回到广州的日子里,唐家两兄弟总是泡在网吧里打游戏,还时常被人跟踪、追债。大唐总是轻描淡写来个一两句,似乎这都是家常便饭:“在南京,被黑道的人拿着匕首逼着你回家拿钱,这些都经历过。”

显然,唐可以消沉,但没时间后悔。他要还债,还要吃饭,硬着头皮也得活下去。

走投无路的选择

1997年的一个晚上,广州某家大排档。

唐周兄弟三人坐在一起,加上几个香港来的朋友,大家吹吹牛、发发牢骚,喝的啤酒都很便宜,菜也不多,讲的无非是年轻男人那些事。席间,香港人提到,在香港有家补习学校叫现代教育,专门给中学生补习,很赚钱。这话大伙都听进去了:唐周三人是书香世家,做中小学补习,投入小,也做得来。此外,假如不创业,靠打工,几十万的债务肯定还不了。

大唐把这个补习生意称为“走投无路”的选择:“其实有选择就不会进入这个行业,因为这个行业当时市场太小,只有一些个体户、家庭作坊,根本也没什么人看得起这个行业。”

没有钱,唐周三人必须要解决场地、老师、招生三件事情。几个人在外闯荡多年的商业经验还是起了作用。公办学校周末的课室可以出租,善于谈判的大唐居然说服了校长答应先使用再付钱。他还跑到母校执信中学请老师,也谈成了先上课后付课时费的条件。宣传招生的传单是个大问题,印刷厂不可能后付钱。最后,小唐向女朋友借来了两万块钱。

卓越教育的第一家中心开在了广州业余大学校,第一次就招了100多人。唐周兄弟认为,好的老师一定是学生认可的老师,所以上完课以后,他们马上就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让学生来评价老师。第一期结束以后,又马上召开家长会,很多家长都挺感动。因为口碑不错,卓越第二期招生就吸引了很多人。一年以后,广州就有了四五家分校,成了广州市的第一名。三年后,兄弟三人终于还完了债务。

2002年的“减负”、2003年的“非典”似乎并未给卓越带来太大影响。相反,2006年新东方上市却给大唐带来了不小的震动。彼时,整个教育培训行业变得躁动不安,巨人、学大、环球雅思、上海的新世界英语都接受了融资。资本市场鼓动着多年清贫的教师们,所有人开始意识到,原来教书也有可能挣大钱。

当时,卓越只有8~9家分校,2000多万的收入,甚至还没走出广州。即便如此,也有不少投资人找上门来。他们的台词是:“别人上市了你怎么办?你不做大会被人吃掉的。人家个个都融资的,竞争今后会越来越激烈。”诱惑之下,大唐也开始打算盘:“是不是我们也该行动了?”

2007年春天,在深圳的一艘豪華游艇上,唐周三人见到了腾讯创始人之一曾李青。曾是先前食品生意某股东的同学,腾讯创办时,唐周兄弟也曾去参观过。这时,他从腾讯COO职位离开不久,正在适应他的新角色一一德迅投资董事长。我们进来,可以把腾讯的经验介绍给你们,组建很好的团队。”大唐深知,曾的团队个个背景雄厚,有金蝶、腾讯、A8音乐网的,还有一些VC的人,这些人或许真能帮助自己,不然恐怕很难顶住。

此刻,距离生意落魄收场,被人追债的日子,过去整整十年,卓越的发展还算稳定。面对资本的诱惑,三兄弟不断思考一个前提:最终想把卓越带到一个怎样的境界?

在此之前,之所以固守广州,十年不到10家分校,有点“蛇和井绳”的意思。“我们是怕了,怕快速扩张后,思想和眼界承受不了。”行事严谨的周贵的确有自己的顾虑,“没到这种境界,融来的钱怕是hold不住。”

广东话讲,见过鬼也怕黑。大唐对那次失败心有余悸。他曾想过,20%、30%的增长速度,比_很多行业都好。“没什么应收账款,现金流也很好,虽然社会上有时候不太看得起你,公办教育也不跟你一起玩儿。”如果不是风险投资找上门,他们很可能就安安稳稳在广州随遇而安了。

可这次游艇会面,似乎让唐周兄弟看到了另一条路:跳出广州,看有没有可能成为全国性的企业。马化腾的境遇对大唐不多不少也有刺激:当年不声不响不起眼的同学,竟然已经成了行业老大,自己却还在原地踏步。大唐动心了。

投资人们继续游说:“你万一失败了,这个钱是我的,你没损失,就是一点股份而已,你如果赚了,那你占大头。拿了钱,你的胆子就会更大一点。”

最后,曾李青约大唐、周贵三人第二次见面。他说:“如果我们这次谈成,我就请吃大龙虾,谈不成我们就只能吃小龙虾。”大唐开玩笑说,为了吃大龙虾,他点头了。

风投进入后,卓越开始迈出广州,在佛山开了第一家分校。一些经验丰富的管理者也逐渐入驻卓越,兄弟三人也纷纷上起了EMBA。2011年3月,红杉资本向卓越教育注资逾干万,这家公司完成了第二轮融资。此时,与曾李青介入时相比,卓越的曹收涨了9倍,分校新增了40家。沈南鹏见到唐周兄弟的第一句话就是:“听说曾总的项目是很难投的哦,大家都排着队投。”

“红杉进来已经不关键了,只是我们选哪家而已,因为很多人找我们,比如IDG、凯雷。”大唐说,“选择红杉,一是要海外上市,必须要有个著名的风投机构进来。二是红杉在连锁经营方面,或许能给些有益的帮助。至于红杉的钱,现在还在卓越账户里,动都没动过。”

扩张之惑

如果说第一轮风投的价值是让卓越打开了眼界,提升了管理,那么第二轮红杉资本带来的变化是,卓越必须加快速度,紧盯对手。

“快点走!快点走!”在卓越的董事会上,唐周兄弟经常听到红杉投资人的口头禅,“新东方、学而思增速都50%、60%了,你的盘子比他们小这么多,为什么还是50%?不行,你们要做到70%、80%!”

小唐目前负责广州外市场的扩张,他的压力不小。当然,这个压力不仅仅是董事会上的催促,还因为卓越与红杉有对赌。

“我们只会赢。”小唐试图说服每一个心怀疑虑的人,“对赌是做了推导的,除非政策上有突然变化…--因为我们有能力做到,可他们说我们没能力做到……假如你不对赌完全,就接受他低的估值,而我现在最糟糕就是接受他的低估值而已,为什么不对赌呢?”

中小学课外辅导市场有着天然的扩张瓶颈。广州的市场容量是有限的,发展地域性的增长,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小唐认为,这种扩张模式很难在全国范围固定。

首先,中小学课外辅导没有中国市场。每个省份的课外辅导形态干差万别。教材、考纲有差异,班级规模有不同。其次,老师的来源也不一样,深圳的公办学校老师不肯兼职,机构里百分之百都是专职老师;北京的机构以兼职老师为主;广州有一部分兼职有一部分专职。上课模式也不一样,深圳一周两次课,广州一周一次。

“如果把这些组合起来,就会看得到很多种异同,甚至没有一种模式去适应每个市场。”他说。

然而,竞争对手的压力越来越大,各家机构都在尝试做标准化。新东方的做法是将知识点拆分,每个知识点到各个城市都一样。但问题在于,新东方的课外辅导,与各地最强的品牌相比,都没占优势:学而思还是沿用北京的做法,主打奥数这样的专题班,逐步形成机构自有的体系。这个复制可以实现,但如果是同步的系列化,复制的难度就会非常大。而这个市场里面,同步的市场可能才是最大的市场,所以这是有矛盾的。

小唐目前尝试做战略管控:卓越会在每个城市做到多大的规模?利润率保持到多少?至于如何在产品上实现可复制、规模化,他们还在探讨和摸索,来不得半点草率。就像他大哥大唐说的那样:“第一次失败,就是我们个人的管理能力没有跟上企业发展的规模。”

商人和小贩的哲理故事 篇4

快到中午,卖烤饼的大概是饿了,就吃一块自己烤的饼。他已烤好一大叠,反正也卖不出去。

卖西瓜的坐着无聊,也就敲开一个西瓜来吃。

卖辣香干的开始吃辣香干。

卖杨梅的也只好吃杨梅了。

雨一直下着,4个小贩一直这样吃着。卖杨梅的吃得酸死了,卖辣香干的吃得辣死了,卖烤饼的吃得口渴死了,卖西瓜的吃得肚皮胀死了。

这时从雨中嘻嘻哈哈冲过来4个年轻人,他们从4个小贩那儿把这4样东西都买齐了,坐到附近的亭子里吃,有香有辣,酸酸甜甜,味道好极了。

哲理箴言

成功商人的励志故事简介 篇5

——管仲

公元公元前685年,一位叫管仲的失意商人拉弓满弦,向公子小白射出凶猛的一箭,镞羽响处,只见小白应声倒下。

公元这一年,地处山东半岛的齐国发生内乱,齐襄公被弑,朝政一时空虚。他的两个兄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此时都被流放在外地,谁先赶回都城临淄,谁就最有可能登基。纠和小白的身边各有一位商人出身的谋士,一个叫管仲,一个叫鲍叔牙。小白接受鲍叔牙的计策,向莒国借了兵车,日夜兼程回国。辅佐纠的管仲见此情景,就自告奋勇率三十乘兵车到半途去截击小白。在即墨城附近,管仲一箭将飞驶中的小白射倒。然而,这一箭只射中了战袍上的带钩,死里逃生的小白及时归国掌权,是为齐桓公。

公元当了国君的小白论功行赏,想拜鲍叔牙为相,同时当然还要宰了管仲。谁知鲍叔牙对他说:“我的才能只能让齐国平安,如果您要称霸天下,一定得拜管仲为相。”

公元鲍叔牙与管仲其实是一对常年合伙做生意的好朋友。

管仲(?~公元前645年),名夷吾,字仲,出生于颍上(今安徽颍上县)一个没落贵族家庭,少年时替人牧过马,后来结识了年长于他、家境颇好的鲍叔牙,两人合伙做皮毛生意。有地方史志记载,他们游走于燕、赵、齐三国之间,曾在现今河北省的蠡县一带规划过三十个大小不等的皮毛集市(时称吁),一直到今天,那里仍是北方最大的皮毛市场之一。

管仲早年的名声似乎不太好,是一个爱占小便宜和贪生怕死的家伙。他与鲍叔牙合伙做生意,本钱大多是鲍出的,可是赚了钱以后,管仲却要分大头,鲍的仆人们很不忿,鲍叔牙却说:“这没什么,管仲家里穷,又要奉养母亲,多拿一点没有关系。”他们的生意后来破产了,西汉刘向在《说苑》一书中说管仲“三辱于市”,也就是说他多次经商失败,不是一个特别成功的商人。管仲还十分热衷于功名,曾到处去求官,可都干不了几天就被辞退了。他和鲍叔牙一起去当兵,每次打仗总是逃跑在前,大家就骂管仲是胆小鬼,鲍叔牙又站出来替他说话:“你们误会管仲了,他不是怕死,他得留着命去照顾老母亲呀!”到了后来,他们就分别投靠了公子纠和公子小白。

鲍叔牙向齐桓公举荐这样一个人,实在是奇怪的事情,不过更奇怪的是,齐桓公居然言听计从,真的把管仲拜为国相。

华夏文明是地球上历史最为悠久的文明之一。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在黄河中游产生了第一个国家政权——夏王朝。约400多年后,商汤灭夏,建立了商王朝,又过了约6,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立周王朝。周王朝实行的是封建制,即“封土建国”,周天子将土地及居民分封给亲戚及功臣,各诸侯有权管理封地内的一切资源,并拥有军队。诸侯对天子定期进行朝贡。周朝建立之初,分封了1000多个诸侯国。

民国学者钱穆在《国史大纲》一书中称,“中国为世界上历史最完备之国家”。以史书记载论,从公元前841年开始,中国就明确有年可以考据。当时的天子是周王朝的第十代周厉王,他任用佞臣,导致国人**,厉王被迫出逃,朝政由大臣召穆公、周定公共同行政,号为共和。公元前771年,“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被犬戎杀死,西周终结,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附近),是为东周。管仲当国的公元前7世纪,正是礼崩乐坏的年代。

从迁都的公元前770年起,到公元前476年,史称春秋时代。在这290多年间,周天子的权威日渐丧失,社会风雷激荡,战火连天。仅据《春秋》记载的军事行动就有480余次。司马迁在《史记》中称,春秋时期,被杀的国君有36位,被灭亡的国家有52个,很多诸侯四处奔走而不能保全自己的国家。在这期间,一些诸侯国脱颖而出,先后称霸,最著名者有“五霸”,齐桓公正是五霸之首。

齐国在众诸侯国中并不是最显赫的一个,它的祖先不是周王后裔,而是辅佐武王灭商的姜尚。齐国的疆界不大,“东至海(黄海),西至河(黄河),南至穆陵(今山东临朐县),北至无棣(今山东无棣县)”,所以司马迁称之为“区区之齐在海滨”。

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完备的经济思想的人正是管仲,他辅佐齐桓公成就了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业。管仲兴齐,靠的并不是兵戈征伐,司马迁如此评论他的当国之道:“其为政也,善因祸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也就是说,管仲最擅长的是配置资源,提高效率,以妥协和谨慎的方式重建各种秩序。这些特征无疑很有点“企业家的精神”。

商人童话故事 篇6

“过来,安德列老弟!你钻到哪里去?到这儿来,赶快,学学你叔叔的本领。买卖要照我的样,这样你就不会吃亏。”一个商人坐在长凳上同侄儿这样说,“你知道那块波兰呢料吧,它放在我这里已经这么长久,因为这块呢料又陈旧,又有虫蛀,而且烂糟糟,但是我把它冒充英国货将它脱手了。你瞧,只花了个把小时凭它就赚了一百卢布,上帝打发来了一个傻瓜。”

“所有这一切,叔叔,都不错,”侄儿回答,“但是,我不知道,究竟是谁做了傻瓜:你瞧,你收进一张假钞票。”

人家把商人骗了,他也骗过人:这都不足为奇。然而假使有谁能超出这店铺之上,看看那上流社会,他就会看到,就在那里也在进行同样的骗局,所有的堪一切事情上几乎只有一种盘算,谁比谁欺骗得更高明,谁比谁欺骗得更狡猾。

探险家、商人与巧克力的故事 篇7

1519年,以西班牙著名探险家科尔特斯为首的探险队进入墨西哥腹地,到达目的地时队员们个个累得腰酸背疼、精疲力竭,大家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不想动弹。

正在这时,从山下走来一队印第安人。友善的印第安人见队员们无精打采,立刻打开行囊,从中取出几粒可可豆,将其碾成粉末状,然后加水煮沸,之后又在沸腾的可可水中放入树汁和胡椒粉,顿时一股浓郁的芳香在空中弥漫开来。

科尔特斯尝了一口,“哎呀,又苦又辣,真难喝!”但是,考虑到要尊重印第安人的礼节,科尔特斯和队员们还是勉强喝了两口。

没想到,才过了一会儿工夫,探险队员们好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又感到浑身是劲儿了!惊讶万分的科尔特斯连忙向印第安人打听可可水的配方,印第安人得意地说:“这可是神仙饮料啊!”

1528年,科尔特斯回到西班牙,向国王敬献了这种由可可粉做成的神仙饮料。考虑到西班牙人的饮食特点,聪明的科尔特斯用蜂蜜代替了树汁和胡椒粉。

“这饮料真不错!”国王喝了后连声叫好,并因此封科尔特斯为爵士。

从那以后,可可饮料风靡了整个西班牙。一位名叫拉思科的商人,因为经营可可饮料而发了大财。

一天,拉思科在煮饮料时突发奇想:调制这种饮料,每次都要煮,实在太麻烦了!要是能将它做成固体,吃的时候取一小块,用水一冲就能吃,或者直接放入嘴里就能吃,那该多好啊!

于是,拉思科开始了反复的试验。最终,他采用浓缩、烘干等办法,成功地生产出了固体状的可可食品。拉思科将这种食品叫作“巧克力特”。

拉思科发明的巧克力特,是巧克力的第一代。

西班牙人严格保密巧克力特的配方。直到200多年以后的1763年,一位英国商人才成功地获得了这个配方,将巧克力特引进到英国。英国生产商根据本国人的口味,在原料里增加了牛奶和奶酪,于是,“奶油巧克力”就这样诞生了。

管理寓言故事:名士与商人 篇8

有个希腊商人外出做生意,雇了个士耳其籍的名士保护他,商人不是付给他一般的工工资,而是付给他名士的费用,真是雇了一个贵保镖!因为要付的费用如此多,以至于希腊商人也有了怨言。后来有三个普通的士耳其人,向商人提出要共同保护他。他们三个报酬的总价只相当于付给名士一个人的价格的一半,商人仔细戡酌后,和他们把事谈妥了。名士得到这一消息,并不以为然。商人家里参加宴会,名士和往常一样去赴宴。尽管他已清楚商人的打算,但外表却没有丝毫的表露。“朋友,”他对商人说,“我听说你要和我分手,理由竟然中介我的酬劳太高了!我现在只对你讲一个故事。”有个牧羊人养了条牧羊狗看管羊群,有人不解地问他,养一只食量如此之大的狗究竟能做什么用,还不如把它送给村里的财主老爷。牧羊人听信了这话,为了节省开支,觉得养三条小狗开支要省得多,在看守羊群方面还可能比单独一条狗要更好些。此时的牧羊人没有考虑到和狼搏斗时牧羊狗能以一抵仨。此时的牧羊人终于把牧羊狗送了人,换回了三条狗却开溜了。羊群对这一点深有感受。“我不喜欢你也会做出如那个牧羊人一般愚蠢的决定,我的朋友!”希腊商人觉得名士的话很有道理,于是继续留用了他。

管理寓言:在招聘员工时,与其招到一堆才能平庸却花费不高的人,不如聘请一个能力强、但是薪资要求高的人。到处理实际问题时,二者的作用可以说是天壤之别。企业的资本归根结底就是人的实力,在这方面是值得投入很多的。

【商人和小贩的哲理故事】推荐阅读:

人和动物的感人故事06-10

上一篇:我大学一年级 英语自我介绍下一篇:法院关于调解工作的报告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