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 民俗文化(精选7篇)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中华民族为主流的各种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融合和发展起来的,是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其中包括了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化艺术、教育科技等很多方面的丰富内容。而其中的风俗习惯则作为最贴近人们生活的一种思想形态源远流长的流传了下来。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个民族之间区分的重要特征。
我们的传统文化,体现为五伦八德和道德精神,其中表明了,对人是仁民爱物,对己是修省立诚。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个人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作用,而且是非常积极的影响。
二、简介易经、道、儒、佛三家
易经,是一本解开人生的密码书,可以指导人怎么生活、怎么工作、怎么处世、怎么做领导、怎么经商等等。儒家学说,是教会人诚信、忠厚、宽恕、自省、仁爱、勤俭等美德。而老子的《道德经》,是一本深沉的哲学书,处世经典书,它教会人更真实地生活,更踏实地生活。还有庄子,教会人许多生活的智慧,让人活得更加豁达平和。
儒家创始人为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今山东曲阜)。孔子思想里,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礼”。所谓的“礼”只是纲常名教化的政治、社会秩序。
所谓道家,最初见于汉代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司马说:“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瞻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知变,因变,应变”可谓道家之特长。
佛教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在中国的历史条件下,开始生根、发展,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佛教是一种伦理道德色彩相当浓厚的宗教。佛教以人生为苦,因而它就把追求人生的解脱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为了实现理想便提出了一套去恶从善的理论学说和伦理道德准则,形成了有关宗教伦理道德的思想体系。
三、调查:
(一)陕西地域文化对关中人的影响
陕西省关中人的性格特色:
1)“生”
“生”,总的来说有两重意义。一是关中人在人格气象上表现为一种“混沌未凿”与“壮怀激烈”两种心态并存的状态;二是关中人的人格气象又表现为纵向上的“大得自在”、“上下不慕”和横向的“亲疏有别”、“内外分明”两种社会态度。
陕西是汉王朝的发祥地,关中是汉民族最先形成的风水宝地。更早一些时日,秦王朝就因商鞅变法的“政策推进”的影响,关中人的习武公战、勇毅献身、大气刚正的人格气象就逐渐形成;后自西晋末年始到南北朝终,鲜卑、匈奴、羯、氏、羌等西北方少数民族大批进入关中。东汉以来,羌人“大部分已迁到陕西”;而氐人在魏蜀争霸中受到曹操挟持,从武都迁徙于天水、扶风和京兆一带。西晋时,“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户口,戎狄居半。”通过千百年来的互通婚姻与磨合杂处,关中原住民也深受“胡气”的浸淫。心性结构上形成了勇毅、豪迈和自信等特色。今日,关中人民在任事创业上的另辟蹊径,不拘熟套的生猛气象,在社会生活中不傍不倚、卓自特立的侠士风范,依然清晰可见。
2)“蹭”
一个“蹭”字特别传神地显示了其偏执传统时间观念的非现代性意识。细而言之也有三重义项。
首先,“蹭”是指关中人“内隐性”层面上的“延迟”心理。“延”即拖延心态也;“迟”即迟疑情状也。两相协同,则彰显了关中人的优柔寡断的心理品性。他们留给世人的就只能是蔫蔫乎乎,磨磨蹭蹭和拖拖拉拉的主体形象。
其次,就是“外显性”社会行为层面上的怠堕状态。
最后,就是社会财富和劳动价值(包括时间)分配上的“蹭饭”心理。
关中的原住民遇事绝不会当机立断,而必定要同家长 “对话”,而家长们则通过他们所掌握的经验了知识教育下一代。
3)“愣”
“愣” 从本质上讲,这是一种儿童心理。也就是老子讲的“含德(含生命真元之气)之厚,比若赤子”的意思。所以,关中人性格中的“愣”之第二义“愣”,是一种亟待解构的人格特征。通过解构,才有望增加思维的系统性、整体性、全面性、联系性、复杂性和依条件而与时俱进的变化性、相对性;才会从“一根筋”状态下解放出来。
“愣"是一个贯穿古今、始终如一的个性。这是极需要发扬广大的一种血性资源。因为关中人的这种品质正是孔子期盼的,这是一种并非一般人可以企及的“智、仁、勇三达德”和谐统一的道德境界!
关中人的“愣”,是一种亟待解构的人格特征。通过解构,才有望增加思维的系统性、整体性、全面性、联系性、复杂性和依条件而与时俱进的变化性、相对性;才会从“一根筋”状态下解放出来。
4)“倔”
一般表现为一种犟牛式的“愣头青”的气质,主要是讲人们的妥协思想资源便极为稀缺
(二)关中风俗文化(秦绣、虎头鞋、皮影、剪纸、麦秆画)
1、秦绣
陕西姑娘爱绣花,在漫长的小农经济时期,绣花是农村妇女的必修艺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的“女工”表现为母女相传的形式。“纳纱绣”是陕西传统的民间刺绣。在陕南、关中广为流传。迄今为止还有很多的民间刺绣是巧手姑娘、媳妇还喜欢三、五成群聚在一起绣花而产生的。
秦绣起源于陕西省民间古老的绣种“纳纱绣”和“穿罗绣”,是陕西省当代刺绣艺术,秦绣以其产地独有的历史和革命传统为题材,在充分吸收光伽民间刺绣基础上创立,是继四大名绣和众多地方绣品后的又一朵绣苑奇葩。
秦绣不同于传统刺绣的长针掺线,它是在真丝纱络上用真丝线依照经纬网眼施针,一孔一针或几孔一针。由于针的走向不同,使图案花纹,画面变幻多端,花中套花。针法的不同还使得绣线产生不同反光,同一色线形成不同的色彩效果,彰显出真丝线材质的缤纷美感。秦绣作品中,小花纹的微妙变化与大块面色彩经常对比运用,此时画面生出层次和立体感,增加了整幅绣品格调的瑰丽典雅。秦绣的另一特点是:设计稿从属于针法,设计为制作服务。并且秦绣充分的体现出黄土高原那种粗犷、豪放、凝重的艺术风格和装饰情调。
2、虎头鞋
虎头鞋是一种中国传统民间手工艺制作的童鞋,因鞋头呈虎头模样,故称虎头鞋。它既有实用价值,也有观赏价值,同时它又是一种吉祥物,人们还赋予它了驱鬼辟邪的功能。
穿虎头鞋的时间,是在幼童百天以后。人们认为虎是百兽之王,寓意着吉祥如意、福气冲天,穿了虎头鞋孩子将来眼明、耳灵。虎是威信、英勇和尊贵的象征,虎能为宝宝守神护岁,守护平安。
虎头鞋的做工复杂,仅虎头上就需用刺绣、拨花、打籽等多种针法。鞋面的颜色以红、黄为主,虎嘴、眉毛、鼻、眼等处常采用粗线条勾勒,夸张地表现虎的威猛。民间制做此鞋时,还常用兔毛将鞋口、虎耳、虎眼等镶边,红、黄、白间杂,轮廓清晰。虎头鞋鞋底肥大,插空纳上九个菱形破花,九个破花称为九颗圆子,意为“九子十成”之说。
虎头鞋宽敞的内部空间和宽阔的鞋底,既有利于幼儿脚丫的生长发育,又可以防寒保暖;即能满足孩子脚丫的安全防护,又能使鞋子大面积的接触地面,帮助孩子脚踏实地、稳步行走。虎头鞋艳丽的色彩搭配和栩栩如生的造型,美学价值更是一目了然。
虎头鞋的民俗学价值,是它在民间流传至今的主要原因。老虎的外貌雄健,气势威猛,更以其额头有像“王”字的花纹,自古受到中国人的喜爱和崇拜,被尊为“圣兽”、“兽中之王”等等。
缝制虎头鞋除了掌握剪裁、缝制、绣花等多种技法外,还需要有一定的艺术想像力和创造力,这样才能缝制出与众不同的虎头鞋。“高手”可以将司空见惯的色线,巧妙地加工成虎须、虎眉或皮毛,而那些花红柳绿的布头,经过她们拼凑、整合,转眼变成了虎眼、虎嘴、虎耳、虎尾巴。有些“高手”还用珠子、扣子等物直接代替虎眼和虎鼻;有的用毛皮将虎耳、虎眼、鞋口等部位镶边等等,不仅增加了装饰性,更加强调了质感。孩子在行走或玩耍时,闪闪发光的金属片和毛茸茸的皮毛与虎头上鲜艳夺目的“王”字交相辉映,常常引来街坊邻居的津津乐道。当然,茶余饭后的经验交流,更使“高手”们乐此不疲。也正是这种看似平常的交流提高,为经过几千年孕育、传承的民间工艺这个庞大肌体,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养分和新鲜血液
3、皮影
皮影,又叫傀儡戏、灯影。在华县,又叫碗碗腔皮影戏,形成于清代初叶。皮影是在灯光的照射下用兽皮刻制的人物隔着一层亮布来演戏。“一张牛皮居然喜怒哀乐,半边人脸收尽忠奸贤恶”,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享有“中华一绝”的美誉。
华县皮影戏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民间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的巧妙结合。
皮影戏始于秦汉,当时主要是为帝王宫廷服务,唐朝以后就流传到民间,开始成为人民的艺术。皮影俗称“灯影子”,在灯光的照射下,以兽皮刻制的人物隔亮布演戏而得名,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有“电影之父”之美称。皮影的原型是用纸剪的,后来才改成用皮刻制。
华县皮影不仅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艺术品种,同时也是被国内外皮影界公认的所有中国地方皮影乃至世界皮影艺术种类之集大成者。因其最古老、最精粹、最成熟、最完美、最经典和最有资格代表中外皮影艺术的最高水平。
华县皮影四绝:
一是皮影雕刻作品造诣高。华县皮影一般由牛皮刻成,皮质优,雕工精细,造型逼真,含义深刻,个个堪称艺术精品;
二是演唱功力极深。选用碗碗腔,生旦净丑各种角色,全由一人包唱,非绝等深厚之演唱功底者所不能为;
三是表演者功力精湛。一个剧团一般仅有5人,除演唱和对白之外,还有挑线、二弦、板胡、月琴、碗、锣、鼔、钗、梆、琐呐、号等20多件乐器,每个人都要充当4个以上的角色,因此可以说个个都是身怀绝技。特别是挑线手,外地皮影至少得2人以上,华县皮影则一人独挑,一人操作数十个乃至上百个皮影造型,临乱不惊,游刃有余,堪称一绝;
四是华县皮影博大精深,综合艺术水平炉火纯青,堪称为戏曲艺术之绝唱。
4、剪纸
女红是我国传统女性完美的一个重要标志,作为女红的必修技巧——剪纸,也就成了女孩子从小就要学习的手工艺。她们从前辈或姐妹那里要来学习剪纸的花样,通过临剪、重剪、画剪、描绘自己熟悉而热爱的自然景物,鱼虫鸟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以至最后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信手剪出新的花样来。
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区别在创作时,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虽然工具有别,但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基本相同,人们统称为剪纸。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
明、清时期时剪纸手工艺术走向成熟,并达到鼎盛时期。民间剪纸手工艺术的运用范围更为广泛,举凡民间灯彩上的花饰,扇面上的纹饰,以及刺绣的花样等等,无一不是利用剪纸作为装饰成再加工的。而更多的是我国民间常常将剪纸作为装饰家居的饰物,美化居家环境,如门栈、窗花、柜花、喜花,棚顶花等都是用来装饰门窗、房间的剪纸。除南宋以后出现的纸扎花样工匠外,中国民间剪纸手工艺的最基本的队伍,还是那些农村妇女。
中国民间剪纸手工艺术,犹如一株常春藤,古老而长青,它特有的普及性、实用性、审美性成为了符合民众心理需要的象征意义。
陕西从南到北,特别是黄土高原,八百里秦川,到处都能见到红红绿绿的剪纸。那古拙的造型,粗犷的风格,有趣的寓意,多样的形式,精湛的技艺,在陕西,在全国的民间美术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陕西剪纸,专家们称之为“活化石”,因为它较完整地传承了中华民族古老的造型纹样,如鱼身人面,狮身人首,以及与周文化相似的“抓髻娃娃”。与汉画像所相似的“牛耕图”等。传承了中华民族阴阳哲学思想与生殖繁衍崇拜的观念。如陕北剪纸中的“鹰踏兔”、“蛇盘兔”、“鹭鸶衔鱼”、“鱼戏莲”、“蛙、鹿、鱼、鸟”等。
陕西剪纸大都出自农家妇女之手,以淳朴、粗犷、简炼、明朗为特点。她们创作的剪纸饱含着浓郁的泥土气息和强烈的感情色彩,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具有古朴的民风。他们一方面受民间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对生活进行仔细入微的观察和理解,凝聚着普通劳动人民的智慧,心到手到,并通过大胆丰富的想象,用剪纸来表达自己 对生活的感受和对美的理解。陕西剪纸,这一民间艺术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全国各地不同风格和特色的剪纸艺术中,古老而纯朴的陕西剪纸以它特有的魅力,为人们所喜爱。陕西剪纸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窗花最为普遍。每逢春节,不论那里的农村,给窗子糊上洁白的纸,贴上红纸剪成的窗花,喜庆新年。陕西的窗花在表现内容上,一种是继承传统,一种是贴近生活,近距离反映现实。有人物活动、花鸟鱼虫、飞禽走兽、民间故事传说等。造型严谨,民间风味十足。
在陕西剪纸艺术中,首推陕北民间剪纸。由于作者都是农民,面广人多,年龄相异,所以剪纸的题材丰富多彩。蔬菜花木、放牧纺织、婚丧嫁娶、民间传说等是老年作者表现的对象。关中剪纸以其造型优美,细致逼真而深受人们的喜爱。陕南剪纸人数较少,以其夸张中带精巧、细致中藏真情的特点。
剪纸是妇女们创造的文化,在陕北曾有“找媳妇,要巧的”的习俗,给娃找媳妇,“不问人瞎好,先看手儿巧”,手儿巧就是看剪纸绣花。有“一看窗子二看帘”的说法,看窗子,是看剪的窗花,看门帘是看绣花的本事。人们普遍认为,剪花好的女子肯定聪明,以后生下的娃娃自然也是聪明的。正月妇女们相互串门看谁的窗花好,看谁手最巧。而今陕北农村,谁会剪花,仍被全村人所敬重。每到腊月天婆姨女子们在一起相互学着剪花,有好样子出来,争相替样。
陕西剪纸分为六种形式:
1)单色剪纸;
2)色纸拼贴剪纸;
3)是点彩剪纸;
4)是渗染剪纸;
5)是纸塑窗花;
6)是剪纸熏样。
剪纸的形式多种多样,单色、点彩、拼贴、纸塑等多种形式相互运用,内容上以戏曲人物为主,花鸟动物中常常加进象征文化符号的琴棋书画,八宝等,有浓烈的中原文化特征。
5、麦秆画
麦秆画承载着中国千年以来的历史文化。从麦子作为古代直至今天中国民众的主要食粮,可以说麦子是奠基中国民众生存经济的骨髓,也是滋育社会发展的生命血液,因麦子而产生的艺术,必定是发自深心、源自血内的生命艺术,其中没有虚浮,没有哗宠,没有伪佞和懈惰,有的都是真希望、真心血和超乎绝伦的辛勤和智慧。
麦秆画,又称麦草画、麦烫画、麦秸画、烧烫画等,其工艺源于我国古代中原地区,历史已有千年,后经历代传播,成为一种完善的艺术形式。麦秆画是民间纯手工艺技术,它充分利用天然麦秆的自然光泽和材质,表现天地风雨、花鸟虫鱼、人物风景、花卉动物等,栩栩如生,巧夺天工。其一幅作品的完成要经历割、漂、刮、碾、烫、熏等多道工序,制作精细而繁琐,过程漫长而艰辛,对制作者的耐心、毅力以及审美能力等都是一种考验。正因我们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坚毅的品质,才造就了麦秆画这不可多得的艺术精粹。因其出色的工艺价值和表现技巧,文化部将其正式誉为。
麦秆画,是始于隋唐时代的宫廷工艺品。它和剪纸、布贴一样是一种剪贴艺术。麦秆要经过:“熏、蒸、漂、刮、推、烫、以及剪、刻、编、绘”等多道工序,依麦秆本身的光泽、纹彩和质感,一般不着色,根据需要进行剪裁和粘贴而成。麦秆画具有光泽透亮、装钸效果好、艺术感染力强等优点,制作出的人物、花鸟、动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给人以古朴自然,高贵典雅之美。
麦秆工艺画既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又极富现代装饰性和欣赏性,最能体现和展示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的精巧技艺和聪明才智,自麦秆画浮现以来,因其独特的工艺价值和广泛适合的装饰性.麦杆画分字屏、画屏,已制作出玻璃镜框与油漆硬板两种幅画,挂式、立式、座式,大中小型齐全,多种字画图案能与现代各种款式家具摆饰和谐,悦目赏心,并广泛应用于家庭、宾馆、店铺、会议厅等室内永久性装饰。
麦秆画既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又极富现代装饰性和欣赏性,其艺术魅力源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也表现在其所作的传承与创新。
麦秆画在古代是一种源自民间的手工艺术,限于古人的思维定势和社会发展水平,麦秆画虽属创新,但还存在做工粗简等弊病,麦秆画的制作技术在当时也并不成熟,还是处于生长和摸索时期,那个阶段的麦秆画仅仅是把麦秆简单处理后贴至画板上,效果呆板,还不具备适合大众的观赏性和装饰性。直到九十年代初麦秆画立体绘画熨烫技法产生,在制作中加入美术绘画专业方面的构想和设计,将现代美术思想和绘画技法融入到麦秆画制作的关键步骤中,创作出了具有清晰的层次、合理的透视、自然的光感,具有崭新的艺术表现效果的作品,才使麦秆画的制作工艺发生了变革,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并且随着工艺技术的革新,麦秆画的表现题材也有了很大突破。立体绘画熨烫技法产生之后,麦秆画的表现题材开始呈多样化,出现了花卉、风景、建筑、花鸟、山水、人物、人体、文化、器物等多种题材,极大地丰富了麦秆画的表现范围,增强了麦秆画的适应性和普及程度。
四、总结、感受
每一种文化的发展模式都不是静止的,也不是简单单一的。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的发展模式也会相适应的而改变。各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产生和发展的,同时与时具进的适应各个时代或朝代的更替和发展也对其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的变迁中不断流传、发扬、变化。它时刻都在影响着我们,使我们今天的传统文化之所以比前人有更高、更新。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时刻贯穿在个民族的生活和艺术成就当中。当我们为自己的民族特色而自豪时,更应该深刻的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对各地风俗文化和习惯日以加深的影响。它以各种形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与意识文化之中,成为一种无可代替的文化遗传基因。并成为现代设计无法舍弃的情结。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我们必不可少的文化宝藏,将成为我们特色文化艺术取之不尽的营养源泉。任何传统文化,都必然对艺术与科技的发展,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并且通过艺术与科技,或者直接,或者间接,都对现代设计产生巨大的影响。
自古以来凡是文化交流及经济繁荣的中心地区, 其民居的繁荣程度必然会包罗万象, 关中地区作为数个朝代的国都, 其民族性宗教性的丰富是影响关中地区民居特色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农业作为中国古代王朝的支柱性产业, 中原地区的良好农业生态环境也使得该地区成为定居的良好场所, 另外封建社会的各种社会礼仪及宗教礼法也使得关中民居形成了其较为完善而独立的建筑风格和艺术形态。
关中民俗博物院的入院正门是著名的赵家门楼, 赵家门楼原址是在陕西省的白水县, 该建筑原建于清朝光绪年间, 整体建筑外观结构呈“品”字形, 上下两层, 东西长十五米, 南北宽五米, 高十三米, 气势雄浑而灵动, 整座建筑极富装饰性。门洞中开, 两边附带侧门, 中门为巨幅石门。其两边有石刻对联, 上方镶有石匾, 使原本雄伟壮观的门楼显得更加庄重典雅。同时门楼正面饰有大量精美的石雕和砖雕图案, 图案的内容以象征吉祥的花草纹饰和代表当时文化审美的人物云纹等组成, 无论从建筑的规模还是建筑中的装饰构成均可以彰显当时门楼主人的显要地位, 门楼作为古代象征地位和荣誉的一种特色建筑, 在陕西各地均有不同数量的发掘, 但是如此精美且规模巨大保留至今的实属少见。
从周代开始, 关中的民居就以“合院” (特别是“四合院”) 为原型。合院的建筑形制及体现了当时民俗文化的一种和乐融通
言, 要借助多彩贵州和黄果树国家森林公园等较有影响力的宣传, 突出蜡染文化形象、强化蜡染文化价值吸引, 增强蜡染文化识别, 吸引潜在购买者, 推动购买行为。
(四) 调整发展战略
1.以质量求生存。坚绝杜绝粗制滥造, 假冒伪造产品, 讲诚信, 以优质的产品赢得顾客的信赖。
2.以差异化求发展。采取差异化战略, 根据顾客不同的需求, 生产不同的产品, 可以根据顾客的意愿进行设计生产。不断开展网络营销和绿色营销。
3.政府加强对蜡染市场的监督。促进蜡染市场健康有序、诚实、信用、公平的大环境。才有利于蜡染的发展, 确实发挥政府职能保证蜡染市场有序发展。
4.紧紧抓住国家支持贵州发展的机遇, 巧借东风﹑推动蜡染发展, 加大政府抚持力度和加宽扶范围, 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 创造一些品牌, 跳出安顺到更大范围发展, 使其成为的美好向往, 同时体现出古代关中文化对于天人合一文化的一种自然哲学观念。合院的内部划分则极其严格, 合院各个房间的位置及功能性均有较为统一的标准, 这一角度体现对古代对于宗教礼法的尊崇, 长幼有序及主仆尊卑等均可以从民居的房间大小及位置上得以体现。
关中民居历经数代, 其风格的形成具有其特殊性。关中地区独特的天然风貌是关中民居形成的自然原因, 关中地区地处中原地带, 背靠秦岭且夏季较为干燥, 因此关中民居对于采光的要求并不严格, 且院内的规划需要背光庇荫。另外关中地区多风少雨, 所以关中民居多为窄长的整体造型规划, 黄土高原的特殊地质形态使得关中民居多结合当地的具体地貌因地制宜。关中民居形成的人文原因可分为两方面, 其一:关中地区为多个朝代的经济文化中心, 宗教礼法及家族观念根深蒂固, 古代重礼的习俗影响了关中民居的院内房屋规划及分布, 长幼、主仆、尊卑的等级观念在当时的大户人家宅邸中体现的尤为突出;其二:关中地区由于其民族的多元化和外来异域文化聚集, 所以关中地区民居兼收并蓄的吸纳了一些各地域的民族文化特色以及外来文化, 这其中包括屋顶形式、大门方位、门的形式、窗的形式、房屋开间、住房分配、道路设置、水塘设置等等。如果说关中独特的地理环境及自然环境造就了关中民居的建筑空间, 院落的分布构成, 那么民俗文化则从一个独特的角度, 折射出关中民居型制丰富生动内涵。另外历史原因以及政治因素也是影响关中民居特征的一个重要原因, 丝绸之路的开辟, 更朝换代的政治洗礼, 六年战乱及朝代更迭时对于都城的重新规划等。此外由于关中地区的独特军事地位和政治经济中心的特征, 关中民居具有独特的防御性和内向性, 民居间的分布形态也可以看出当年战事纷飞的特征。
结语:关中民居具有悠久的历史, 关中民俗博物院历经数十年从事关中民居及关中民俗文化的整理拯救和修复工作, 现在院内已经修复完成的院落已达十数座, 虽不能尽显当年的关中民俗风采, 但是关中民居民俗的独特魅力能够依然得以保存并流传下去, 对于研究关中地区民风民俗以及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有着特殊的意义。关中民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深入研究及保护这种文化并发扬光大, 在现代民居及城市规划设计中也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在关中民居民俗文化中包含着关中地区人民居住方式、居住行为以及民居建筑中的各种技术、艺术门类, 它是古代民居建筑中的瑰宝, 是古代民居文化内涵的重要体现。
安顺另一张名片。
结语
蜡染是安顺独具特色民族产品, 它体现安顺深厚的文化底蕴, 是安顺文化的物化载体。通过对安顺蜡染现状调查分析, 尽管目前安顺蜡染发展面临一些问题, 但随着国发2号文件、15号文件的出台为安顺旅游业发展搭建的平台, 安顺旅游业将得到迅猛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 蜡染的市场前景是大有可为的, 蜡染的传承和发展将会得到应有的重视, 我们期待着大家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 (10) :825
[2]《咸丰续修安顺府志二》[M]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533.
[3]蒋晓昀.《美术学视野下安顺蜡染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2011年第一期.
摘要:关中民俗博物院坐落在南五台山下,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共先后收藏整理恢复关中地区颇具代表性的民居共计四十余座院落。院藏民居大部分为明清及民国时期的民居, 其历经百年而保存完整的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每座院落均有它的故事, 这些民居从不同的角度呈现出当时那个年代的关中地区各族人民的起居、劳动、艺术、习俗、风情等特征。
【关键词】关中民俗;文化符号;《白鹿原》
“关中”之名始得于战国时期,意为夹于四关之中,由于周围有陕北高原和秦岭两道天然屏障,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该区域的优越地理环境使之成为历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也注定关中人特有的民俗心理特性。随着历史演变,关中在经历跌宕起伏之后逐渐趋于平静,人们在这块土地上安居乐业,文化变迁成为区域戏文故事的明显特征,人们在日常生活常常以汉皇、唐王之类的戏文故事为内容回味历史,民俗文化在不知不觉的积累中形成浓郁的地域氛围,成为农耕时代的标志。随着社会向现代化生活的迈进,传统民俗生活正在淡化和逐渐消失,与此同时各种文化活动已经关注到这种变化,诸多学者开始关注到这个领域,影视剧的导演们也将镜头转向于此,他们的作品让世人感受到这块土地上那种神奇的力量,以都市文化为背景的新生代导演们也开始关注关中这个地方,在诸多影视作品中“关中”到底以什么样的形态被世人认知的呢?
从陈凯歌所导演的影片《黄土地》到张艺谋所导演的影片《红高粱》和《秋菊打官司》,这些电影走红以后又有多部类似题材的电影推出,这些影片都是以贫穷的黄土地为背景,诉说生活中勤劳而又倔强的人们的顽强生活故事,如影视剧《关中刀客》、《关中匪事》、《关中往事》、《关中秘事》、《关中女人》、《关中男人》等等,在所有影视作品中《白鹿原》以其独特的视角备受关注。在关中题材影片中,充斥着刀客、土匪、爱情、仇恨等内容,酣畅淋漓的秦腔强烈衬托着关中人彪悍的性格,关中人似乎既匪气十足、又侠肝义胆。自古以来关中富饶的农耕环境被引以为豪,八百里秦川土地肥沃,历史上农业生产发达,在这里曾孕育周秦汉唐的灿烂文化,被誉为中华文化的根。那么实实在在的社会中关中人是怎样生活的呢?影片《白鹿原》是怎样表现给观众的呢?本文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来分别解析。
一、关中人的物质生活
正如《朱子诗传》所记载的对关中人的描述,“秦之俗,大抵尚气慨,先勇力,忘生轻死,然本其初而论之,岐丰之地,文王用之以兴。二南之化,如彼其忠且厚也。秦人用之,未几而一变其俗则已,悍然有招八州,而朝同列之气矣,何哉?雍州土厚水深,其民厚重质直,无郑、卫骄惰浮靡之习,以善导之,则易于兴起,而笃于仁义。以勇驱之,则其强毅果敢之资,亦足以强兵力农,而成富强之业。非山东诸国所及也。”从这里可以看到,关中人本性勇敢、刚正耿直在历史上确有记载,也正是这种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性格优点成为关中辉煌历史的关键要素,也由此产生丰富的文化财富和精神财富,直至当今的关中,人们的衣食住行仍然继承了历史遗风。
(一)服饰
衣服在人们日常生活方面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有御寒、挡风、遮羞等功能,同时也有礼仪规范。据《周易·系辞下》记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也就是说给民众如何穿衣服规定制度,以此告诉天下人遵照礼制执行。秦始皇确立统治地位后自认为得水德,《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所以“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汉承秦制,衣服最为尊贵的色彩是玄黑与纁红搭配。
自汉代开始关中男子多穿着短衣以便于劳作,汉初还曾规定百姓只能穿本色麻布,不许穿各种颜色衣服。一直以来关中民间服装以便于耕种为目的,宽松且经济实用,色彩简单,关中有“冬天青、夏天白,春秋二季一碇墨”之谚,民间常用黑豆水、石榴皮、槐籽等天然材料煮后埋进涝池的淤泥中浸染。关中人着装的审美观如当地谚语,“女要俏,一身孝;男要俏,一身皂”,尚黑习俗不言而喻,这种视觉爱好也影响到建筑方面,如民居大门、隔扇、窗棂等地方均是黑色漆成,仍具有秦汉遗风。历史记载关中产棉花,家家户户会纺线织布,自己染布做衣服。清代末年至民国时期,关中人在服装上则更注重实用,长袍马褂是有钱有闲阶层享用的服装,普通百姓男性常穿对襟短上衣、配摺腰裤、打绑腿的长裤,农村中老年男子还有缠腰带的习惯,俗语“三夹不如一棉,三棉不如一缠”,缠腰带有保暖、防风、携带物品的功能,双手又可以腾出来干活;关中女性平时常穿斜襟大褂,袖子窄小合体方便干活。影片《白鹿原》时间跨度是从清末到建国初,六十多年的历史变迁从服装上凸现出来,服装更要塑造准确逼真的历史氛围,演员才能走进那个时代。观众在影片中看到女主角的绣花大襟到染布做衣,男人们的服装从粗布袄到中山装的演变,时代更替掩饰不住地域文化的特点,时尚与性感的绣花短袄透出女主角火热的性格,靛蓝、藏青、黑灰等色彩的粗布衣裳是关中人平直真实的写照,有点身份的男子会在布料上做点文章,长袍绸衫可以将自己和劳作的农民有区分开来。
(二)膳食
关中盛产小麦,关中人离不开面食,能干的妇女要会擀面,面条像裤袋一样宽,盛面条的碗称“大老碗”,大小和一般的盆没什么区别,吃饭时喜欢蹲在地上,三五一群聚在一起称“老碗会”。关中人农活重,饭量大,一顿饭能吃八两多,所以要用大碗盛面。《白鹿原》中唱老腔的戏台上,有听戏人圪蹴着、手端大老碗吃面的场景便是地道的关中民风。关中人和人见面打招呼的第一句话便是“吃了么”,既亲切又透出一种关心,道出了民以食为天的内涵。
(三)出行
在没有机动车的时代,关中人出门全靠步行。一般家庭逢年过节走亲戚时坐硬轱辘大车,请医求师才骑牲口或乘轿车,若遇婚嫁迎娶,新媳妇坐轿。《白鹿原》中的马车样式很多,从马车奢华程度可以看出主人的地位和富裕程度,有钱人家出行以“骑骡压马坐轿车”为特征,轿车的轱辘直径宽,所以车体高,人坐在上面自然产生高大的心理优势。普通人家远途以毛驴代步,或用牲口套上架子车驮人和运货。endprint
(四)住宿
关中民居根据地理环境分别有宅院式和下沉式两种模式,关中地区南北跨越平原、台塬、山地等不同地貌,民居建筑风貌也随着地貌不同产生变化。渭河以南平原地区的民居,以木构架、夯土墙、砖墙为主要材料,厢房为单层坡屋顶建筑为主,硬山屋顶居多;渭河北岸的黄土台塬土层深厚,人们在向阳而坚硬的塬壁上开挖窑洞,分别有崖窑、下沉式窑院或前房后窑的组合的院落。这是一种古老的居住方式,有施工简便、造价低廉、不占用良田等优点,对于能源相对贫乏的地区不失为最佳居住形式。
影片《白鹿原》中的狭长的四合院、窑洞、祠堂、戏台等建筑风貌,是非常典型的清末民初的建筑,《白鹿原》拍摄场地之一的陕西渭南市合阳县南长益村,厚厚的土城墙是村民用来抵挡土匪而盖的,城墙里面宽敞的空地上建有高高的戏台,是典型的关中农村村貌。虽然《白鹿原》故事发生在依山靠岭的蓝田白鹿原上的一个村庄,但是主要拍摄地却在与山西隔河相望的合阳村镇,理论上都具有关中的建筑风貌,略有不同的是合阳地区属于半干旱性气候,十年九旱,而蓝田属于旱涝不均地带,农人们对雨水的渴望是有共性的,因此祈雨仪式在关中是普遍存在的一种民俗活动。关中民居基本上以土木结构为主,视家境情况在外墙上使用胡基或砖包墙根、墙稍等手法美化和加固墙体,富裕人家会将墙面全包。
四合院对内反映出儒家尊卑序列、长幼有序、男女之别的家庭关系,家族长辈住在上房,晚辈住厢房;如影片中的白嘉轩、鹿子霖家里有长辈在,均住在厢房。四合院对外则象征着一个家族的荣辱观,当鹿子霖买了白家的门房,便是对白家的一种侮辱,而当白家的孝文重新翻盖经由自己手中卖出的门房时又是一种翻身的象征。
祠堂是家族祭拜祖先的地方,也是维系血缘关系、维护家族威严、治理家族内务与纷争以及族长行使宗法权利的场所,是封建道德的法庭,也是宗族的精神家园。影片中田小娥和黑娃受审的地方便是祠堂,而白嘉轩作为族长对违犯规定的族人行使家法,显示出祠堂这种建筑的威严的同时夹杂着恐怖、血腥与纷争。
戏楼也称戏台,是为演戏所提供的建筑,亦可说是祠堂的延伸和补充。而戏楼更是宗教文化和民俗的一种结合。关中民间有“城隍庙对戏台”的说法,说明唱戏和拜神的统一性,为酬神、娱神的一种形式。一个村落的戏台演出是地方全民参与的一种娱乐方式,它化解儒家清规戒律,增强了群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然而“戏楼是不同文化代表的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表演的一个舞台,是中国近现代社会政治动荡的缩影,是儒家文化被蔑视并由此走向衰落的明证[1]”。
二、关中人的精神生活
关中人喜欢看戏听秦腔,特别是那酣畅淋漓的唱腔,发自肺腑的情感让关中人如醉如痴,村口的戏台永远是关中人最快乐的地方。关中人享用着这种自足自满的小农经济生活,闭塞、偏执、倔强的性格是关中人标志性的烙印。《白鹿原》祈雨仪式尽情演绎了关中人这种标志性的性格,在虔诚与执着中组合成强大的力量,这不是愚昧和迷信,而是人们面对共同困难和威胁时表现出来的团结与对抗。
从祠堂到戏台是宗族延续的象征,集历史感、归属感、道德感、责任感于一体,也是村民精神生活的寄托,集娱神、自娱、休闲、乡会于一处,内外兼治构成关中人精神生活的模式。
(一)老腔
流行于华阴一带的老腔是板腔体戏曲剧种,属于皮影戏的一种,唱戏人在幕后为老腔皮影,在前台为老腔。老腔皮影的起源有说法是“兵营说”[2],据说华阴双泉村原是西汉京师粮仓旧址,当年戍守粮仓的士卒,为调解枯燥的军营生活,自娱自乐中发明了老腔皮影。所以老腔从艺术形式上保留了秦人勇猛强悍个性,题材多为古代战争历史戏,从内容形式上以征战、剿杀为主调,唱的是胜利者气吞山河的豪迈、失败者的倔强和凛然,老腔能让聆听的人们回归到古战场刀光剑影之中。无论是话剧《白鹿原》还是电影《白鹿原》都将老腔搬上舞台以增添关中人那种粗狂的性格渲染,当主唱感情昂扬激越、青筋迸起时,所有戏台上的人齐来帮腔,倾尽全力地吼唱,同时夹以木块猛击板凳,于是形成一人唱满堂吼的效果。结合剧情人物在波澜壮阔的农民运动和革命风暴大背景下成长变化,一系列悲壮的故事、悲剧式的人物演绎在在老腔的乐曲中得到涅槃。
2.祈雨
蓝田白鹿原属于半湿润性气候旱涝不均,每逢干旱时,村民便举行一种称为取水伐马角祈雨形式。取水就是向神要水,取水前男性青壮年集中于庙内,昼夜敲锣打鼓吵“马角”,吵得神情恍忽时便认为神已入身,此人就为“马角”,“马角”发话表明身份后带上“香头”等前往议定取水地点祈雨,到达祈雨地后打起佛号,烧香、吊表,“香头”等人跪列两行,将一小瓷瓶放在水面让其自行洩水,然后以香探入观看神灵赐雨多少,再用柏朵扎成水楼,把瓷瓶悬挂于内,由属龙的人背上起驾返回,起驾后要通知歇架的村、社搭法台接驾,回庙后将水楼寄在神堂高处,这样持续7天为1坛,后唱大戏酬神谢坛[3]。这种形式最长需一月有余,耗资巨大,影片《白鹿原》中穿插祈雨镜头,一方面展现了关中农耕民俗那种靠天吃饭的动力,另一方面习俗成为庙会拉近了乡民的距离,仪式的成功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靠仪式凝结的乡民团结的力量,就是靠这种凝聚力,关中人那种浓浓的乡情千百年来化解不去。
三、结束语
影片《白鹿原》塑造了各种形象鲜明的人物形象,从不同的侧面诠释着“生蹭冷倔”的性格魅力,在衣食住行以及生活等方方面面的细节中解读着民俗特质和风貌,并通过镜头传递关中人经历了时代变迁之后所蜕变出的文化精神,这种精神在人们实实在在的生活中承载、创造、融合现在与未来的动态观念和价值取向中。从影片《白鹿原》中也能看到传统习俗存在的劣端与保守,落后与消极,这些糟粕在面对一个积极向上、具有斗志与责任心的群体文化时,形成了与之对抗的的思想和行为,相信沉淀下来的文化是民族最优秀的东西。影片中传达出来的地域文化与民俗生活方式、民间意识形态,浓浓的乡情和地域情怀,是最为朴实的文化符号,有着广泛的受众基础,也是影片打动人心之所在。这些文化符号也将成为地方文化资本,为提升地方文化软实力做坚强后盾,将帮助身处快餐文化和网络传播中的我们去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文化。
参考文献:
[1]付民之.《白鹿原》中的建筑意象与儒家文化[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120-122.
[2] 路树军著.走进华山[M].太白文艺出版社,2008(11):37.
“有一座城市它叫人难以割舍,有一种怀念它叫做曾经来过,有一种旋律它扯着嗓子唱歌,有一种文化在人民心中叫它钟楼、鼓楼……”这是西安人的歌,更是陕西人的歌。丰富的文化内涵造就了一个不平凡的省份,三秦大地见证了一个又一个王朝的崛起,关中沃土上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帝王。悠悠的风土人情,成就了八百里秦川。这里有着宏观壮丽的建筑,有着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更有着陕西地地道道的秦腔,请跟随我的脚步去了解大美关中!
艺术奇葩——秦腔
秦腔在吼,吼出了陕西的韵律。秦腔是中国戏曲曲种之一,现流行于陕甘地区,秦腔中角色体制有:生、旦、净、末、丑五大行。秦腔以关中地区方言为基础,《陕西八大怪》中记载:,“秦腔不唱吼起来,”不错,作为一个地道的北方人,骨子里自然多了一份豪爽大气。北方人不如南方佳人的温文尔雅,诗意盎然,秦腔不如黄梅戏的婉转动听,却是有着它独特的一面,倾诉着我们北方人的心声,北方人的世界。在我爷爷那辈人中,对秦腔有着无尽的热爱。秦腔信口道来:“祖籍陕西韩城县,杏花村中有家园……”。这是我的爷爷最深刻的记忆,是陕西艺术文化塑造着一代人,影响着一代人。
大美关中,有着秦腔,有着韵律,是它们让陕西文化更加充实,更加令人难以割舍。
乡土美食——羊肉泡馍
陕西美食多不胜数,《陕西八大怪》中曾记载:“面条宽得像裤带、锅盔大得像锅盖、油泼辣子一道菜……”平凡俗语,记录着特色美食。羊肉泡馍更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名贵小吃,它因料重味醇、汤鲜味浓、馍筋光滑、营养丰富、回味无穷而深受三秦父老喜爱。羊肉泡馍又称“羊羹”,宋代诗人苏轼就有着“陇馔有熊蜡,秦烹为羊羹”的诗句,可见羊肉泡馍也已深深吸引着宋代诗苏轼。
除了羊肉泡馍,不得不说的是凉皮、肉夹馍。润滑细腻、弹性十足的`凉皮,在夏天吃,那叫一个“美”,从小在三秦大地长大的我们,对凉皮更是有种难以割舍的情怀。
大美关中,不仅有羊肉泡馍,更有着咸汤面、饸饹等美食。是它们在丰富着大美陕西,丰富着我们爱得深沉的土地!
旅游胜地——药王山
药王山,位于铜川市耀州区城东,是唐代医学家孙思邈长期隐居之地,因民间奉孙思邈为药王而得名。为纪念医学大师孙思邈,后人在此修庙、建殿、立碑,逐渐成了著名的医学胜地。从远处眺望,绿阴丛中,殿宇环山依岩而建,气势壮观。
药王大殿在北边的山腰上,从山下拾级而上,经过天门便是雄伟壮观的药王大殿。殿中有一尊高耸的孙思邈彩塑,白脸长须,穿着便服,温和端庄。塑像后有一岩洞俗称药王洞。
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作为药王的故里乡亲,去庙会,烧香祈福必不可少。药王山还有着扁鹊、华佗等神医彩像,令人肃然起敬。
关中风物数不胜数,关中美景令人沉醉,关中未来前景无限……
座谈会
“这次座谈会充分表现了学校对我们老教师的关爱,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会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学校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槐树关中小临退休教师张学文在老教师座谈会后感慨地说。
11月4日,槐树关镇中心小学在综合楼会议室举行了老教师座谈会。据悉,槐树关中小在编教师近三年内将有44%的教师要退休。这一严峻形势使得该校管理团队清醒地认识到,调动年老教师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学校运行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陈宝民校长首先感谢老教师曾经为学校的教育发展做出的贡献,并代表学校向他们详细地汇报了学校近期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讲述了学校将在关心老同志工作方面要做的努力和一些改进措施,希望老同志们发挥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精神为学校的教育发展再立新功。
关键词:乡镇,公共文化设施,建筑计划,基地,模式
村实际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得到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十八大指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乡镇公共文化设施是我国在乡镇一级设立的面向广大农村群众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探索其发展模式对于加快我国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文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关中地区位于陕西省中部,是人口最为密集、城镇化程度最高的区域,在我国整体经济格局中,关中地区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关中地区乡镇文化设施建设的发展,关系到整个陕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水平。因此,以该区域为例进行研究,所探索到的理论方法和实践经验对于陕北、陕南地区乃至全国的乡镇文化设施建设都极具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1.关中地区乡镇公共文化设施发展现状
长期以来,在我国曾经的城乡二元结构模式下,城乡发展呈现双轨制格局,导致了如今城市发展十分迅速、乡村发展相对缓慢的局面。近年来,党中央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思想,旨在打破城乡之间相互分割的壁垒,逐渐缩小直至消灭城乡之间的基本差别,从而使城市乡村融为一体,这其中也包括了城乡文化设施一体化建设的内容。在此背景下,广大乡镇农村面临着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相对贫乏落后的乡镇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矛盾。
然而,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的乡镇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在理论层面上尚缺少符合乡镇居民文化需求的建设标准及应用模式,缺乏较为全面系统的理论研究指导,建筑师对相关公共文化设施的规划设计缺乏理性、全面的认识和思考。因而导致目前乡镇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实践盲目混乱、发展困难重重的现状。
2.关中地区部分乡镇公共文化设施调研
笔者对陕西省部分乡镇公共文化设施的基本现状进行了调研总结。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基地区域位置不合理
乡镇公共文化设施的布局存在较大的随意性,馆舍设置比较独立,空间布局上哪有空地就往哪里建,往往由于所处位置较偏,不处于乡镇群众居住和出入的中心,而减弱了其对该区域的文化辐射能力。
2建设规模和标准普遍偏低
长期以来的经费投入不足导致了乡镇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规模和标准普遍偏低;另有一部分乡镇,至今还没有公共文化设施;仅有一些重点镇新建的公共文化设施基本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3其他问题
除以上两个问题,现有乡镇公共文化设施还存在设施条件较差、缺乏组织管理、利用率低或被挪作他用、缺乏地域文化特色等问题。
下面,笔者就基地计划方面对乡镇居民文化需求的建设标准及应用模式进行分析和探索。规模计划方面另作探讨。
3.关中地区村镇公共文化设施基地计划研究
1村镇公共文化设施基地计划影响因素分析
建筑基地区位的选择,从建筑计划出发,应考虑的影响因素较多,包括建筑本体、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使用者需求等方面。不同的研究对象侧重不同的影响因素,村镇级公共文化设施的基地计划可供考虑的影响因素应如下表所示(表3.1)。
根据以上对村镇体系与聚落关系的理解,乡镇通常以集镇为中心辐射整个区域,集镇范围内交通与公共设施相对完善,更有利于公共文化设施的职能发挥,因此乡镇公共文化设施的基地应以在集镇范围内布局为佳。
2乡镇公共文化设施基地区位调研分析
为进一步掌握乡镇地区群众对公共文化设施基地区位的满意度、需求、建议等内容,笔者选择了两个乡镇对当地居民进行了问卷调研与访谈,两地各发放问卷数50份并有效收回50份,问卷内容及结果如下表(表3.2)。
调查结果显示:乡镇公共文化设施在集镇内的选址,应符合农村居民点的分布特点及居民的活动规律。集镇当地的居民数量非常有限,到集镇上活动的大多是各行政村的居民,他们多是在赶集日以及节假日来集镇,进行买、卖、吃、玩和交流信息等活动。而且,非集镇居民来集镇活动通常也是当天来回,因此在集贸市场附近的公共活动场地设置公共文化设施,就成了绝大多数村镇居民较为满意的选择。其次,由于资金少、乡镇公共文化设施普遍不健全,公共文化设施还可以与学校结合,这样就能使学校的图书资源、体育设备和活动场地等硬件设施弥补乡镇公共文化设施设备的欠缺。因此基础设施较差的乡镇设置公共文化设施时可考虑与镇中小学结合。
3乡镇公共文化设施基地区位分析案例(如表3.3)
通过对以上各案例的分析可知,乡镇级公共文化设施选址的最佳方案应是与集镇上集贸市场等公共活动中心相结合,构成集镇公共中心的核心文化建筑,其室外空间可为居民提供活动、停留、疏散的场地,从而也达到丰富集镇公共空间的目的,其开放性又可成为集贸市场的空间延伸。
4村级公共文化设施基地区位分析案例
根据我国村镇规划标准当中的公共建筑项目配置要求(GB50188-2007),村一级公共文化设施的设置与否没有硬性规定,因此村级公共文化设施的基地区位问题显得不很突出。通过对以下村级公共文化设施使用现状的调研,可以总结出一定的规律。(表3.4)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广大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基础设施普遍落后,公共设施、公用设备非常有限。不难发现,乡镇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的基层点——村级公共文化设施由于规模较小不宜独立设置,可与村委会、党员活动室等公共设施结合,既处于村庄的公共中心,又保证了管理及配套设施。
4. 结语
宋晓飞,今年48岁,1960年出生于陕西咸阳乾县周城乡周城村,到如今家还在周成村,可谓土生土长的普通农民,家中兄妹六人,他排行老大。家里生活艰辛,他打小种地、放牛、养鸡、喂猪,尽管要辛苦地干农活,还有时吃不饱饭,但宋晓飞是个乐天派,无论何事都微笑面对。
20世纪70年代的周城村,大伙除了干农活,平时的文化娱乐生活十分匮乏,天黑之后,大家只好在家睡觉。有一天,村里来了个艺术团,艺术团的表演给村民们带来了欢乐和笑声,宋晓飞从未见过乡亲们那样开心。他意识到,原来给别人带来欢乐是件很有成就感的事,当下便到艺术团拜师学艺。从此之后,周城村的乡亲们在宋晓飞逗乐的表演中,生活多了一份快乐。
1979年,19岁的宋晓飞参军到了甘肃省甘谷县做火箭炮兵,1982年退伍回乡种地务农,村民们好几年不见宋晓飞,感觉少了许多快乐,回来后乡亲们依旧不时地让他来段表演,演着演着宋晓飞干脆成立艺术团,娱乐他人富裕自己,乾县杂技马戏团从此诞生了。
乾县杂技马戏团开张后,本村演、邻村演、庙会演、其他县市演,慢慢地发展到到外省演出。1987年10月,宋晓飞的老家乾县临平镇举办物资交流大会,他们马戏团现场表演,宋晓飞一人在10米多高的空中,给现场800多人表演秋千坐椅,表演过程中不幸发生意外,他从10米多高的空中摔下。意外发生后,宋晓飞受伤,身体行动不便,经历了他人生中最灰暗的时期。后来逐渐恢复后能行走了,宋晓飞和他的艺术团又踏上了四处闯荡的旅途。2001年,宋晓飞报名参加了全国第二届民间绝技大赛,在比赛中他获得了金奖。
获奖之后的宋晓飞成为中国杂技协会会员,2006年恰逢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宋晓飞策划了《“毛泽东”重返长征路》,沿当年红一方面军、中央机关军委第一纵队所走的线路,途径10个省,84年市县,沿路表演,使得以前单纯的演绎项目增添了寓教于乐的功能,受到了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等很多媒体的关注。而宋晓飞在给乡亲们送去快乐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人生。(中央电视台七套《乡约》栏目供稿)
【关中 民俗文化】推荐阅读:
厦门民俗文化10-18
藏族的民俗文化05-28
中国民俗文化答案10-14
翻译与民俗文化11-13
民俗文化产业发展06-02
中外民俗文化课程标准06-16
民俗文化提高旅游经济07-22
民俗文化活动总结报告09-15
中国民俗旅游文化09-17
电大中外民俗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