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的困惑和思考(共8篇)
特殊教育是一个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殊教育的发展不仅促进了残疾人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而且提升了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特教事业的发展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文明和社会的进步。在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大背景下,特殊教育要和其他教育均衡协调发展,而改革和发展特殊教育是我们每位教育人必须履行的责任,更是我们特教教师义不容辞的义务。
一、巴州区特殊教育学校成绩与经验回顾
巴州区下辖特殊教育学校1所,创办于1992年,是一所对视力、听力、智力障碍适龄残疾学生实施特殊教育的学校,也是巴中市唯一一所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中职教育为一体的残疾学生寄宿制学校。学校占地面积1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102平方米;现有学生264人,18个教学班级;现有教职工46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4人,省级骨干教师5人,本科学历28人。
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以“有爱无碍,启智增能”为办学理念,以“自强不息,知行合一”为校训,以“以学生技能发展为目标,以教师专业成长为重点,以学校特色发展为方向”为办学思想,坚持走“语训—康复—学习文化—艺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就业”的办学之路,以学习文化为基础,艺术发展为特色,职业培训为重点,全面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先后组建了声乐、器乐、舞蹈、话剧、手语、书法、美术、手工、篮球、网球、羽毛球、田径等社团。毕业的盲生全部就业,多名聋生先后毕业于湖南长沙职业技术学院、郑州师范大学等高校,现已走上工作岗位;同时学校艺术方面成绩斐然,孩子们因为个人的才艺展示了各自的精彩。编创的舞蹈节目《门》获四川省第二届残疾人艺术节舞蹈类银奖,舞蹈《爱?无尽》获四川省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节舞蹈类一等奖;学生张秋代表四川省参加全国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六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荣获网球团体第二名;秦晓芸在第四届巴中市运动会羽毛球比赛中获团体、单打两枚金牌;徐鑫在第四届巴中市运动会网球比赛中获团体、双打两枚金牌。
巴州区特教学校呈献给党和人民无数教育奇迹和灿烂微笑,呈献给残疾孩子无数生存本领和精神力量,巴州特教事业蓬勃发展,巴州特教学校在川东北独树一帜。巴州区曾被国家教育部、民政部、中残联评为“特殊教育先进区”,学校被国家教育部、中残联命名为“全国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先后被评为“四川残疾人之家”、“四川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四川省文明校园”、“四川省无烟学校”、“四川省卫生单位”、“巴中市最佳文明单位”……。
二、特殊教育的困惑和思考
1、送教上门的困惑与思考:
①困惑:不被人理解,有家长说:不需要送教,送了也没有效果;有的家长开始是高兴接待,后来也不怎么热情了;还有就是送教上门送什么?效果怎么样?
②试行:如我们学校利用周末、双休日开展“送教上门”服务活动,全校教师分成6个送教小组,按照计划各自驱车下乡,开始了对分布在各个乡镇的重度、极重度、多重障碍特殊儿童的送教行动。送教老师给孩子们送去文具、图书和学习教材,给他们捎去零食,部分教师还对特别困难的家庭捐了款。老师们陪他们画画,给他们讲故事,教他们唱歌,与他们互动游戏。
通过送教上门,让我们看到了特殊孩子的孤独,也看到家长的无奈与悲伤,我们作为特殊教育老师,无法做到满足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家庭的教育需要,我们只能尽自己最大努力为这些家长们带去一些康复教学理念,引导她们进行家庭康复。但是送教上门需要付出很多,我们没有方法可循,没有经验可借鉴,教学过程充满困难,这些不能自理的孩子们总带来很多突发状况,充满挑战。
③思考:为使“送教上门”活动更有针对性,学校因人而异,我们的方法是拟定“一对一”个性化教育方案,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感统、言语、情绪、心理等康复课程;二是洗脸、穿衣、吃饭、如厕等生活和社会适应课程;三是生活语文、实用数学等文化课程;四是畅游、体育、美术、娱乐等艺术休闲课程。
送教上门是送教育、送康复、送温暖。“送教上门”活动是一项长期的特殊教育工作,平凡而又艰辛,任重而道远!也许我们不能改变孩子们的.人生轨迹,他们的生理缺陷也无法逆转,但只要我们“关注于心,关爱于行”,用实际行动切实保障这些特殊儿童拥有受教育的权利,让他们体验到教育关怀的幸福,我们就能缩小甚至改变上帝对他们的不公平!
2、资源中心的困惑与思考
①困惑:资源中心建设:各地建设标准不一样,比如成都特校投入1500万,建筑面积一幢楼,很大气很规范;我们缺场地、缺经费、缺人员;
②思考:资源中心应该发挥的作用:一是全区随班就读工作的检查指导;二是全区特教师资培训;三是家长的接待和培训;四是残疾儿童少年的筛查鉴定;五是规范随班就读资料要求及管理档案;六是送教上门一人一案管理档案。
但是这些工作光靠学校是不能完成的,必须行政领导重视,层层落实责任,才能正确开展。现在目前条件不成熟,大家无法完善资源中心的作用。今天我提出这个问题,有待于今后共同探讨。
3、职业教育的困惑与思考
提升计划中要求扩大非义务教育阶段的规模,向两头延伸:学前教育、高中教育。提法是对的,但实施起来困难,残疾学生的职业教育是重要,要让学生学得一定的技能,融入主流社会,将来自食其力才是根本……
目前,我们巴中特校开设了聋教职高班,有中餐西餐烹饪专业、美容美发专业;盲生有推拿按摩专业;培智的职业培训还没有方向和目标,但今后培智学生是主流,聋生、盲生越来越少了。但是在开设过程中,也面临很多困难:①一是师资问题。无专业师资,都是到社会企业中聘请专业教师,费用高、时间紧,难请到;②二是无经费支撑。上面未拨付任何经费,只享受秦巴山区的职高免学费政策,一年1900元。平时训练的耗材费,1900元一个月都不够,包括设施设备费等开支,办起了确属困难;③三是学生实习及毕业后的就业去向。因为语言交流困难,大部分企业不接纳。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学生职业教育问题多多,但我们是特教工作者,最终还得让孩子能自食其力,所以有待于大家今后共同思考和探索,开创出切实可行的路径。
关键词:抄作业,分层次,唤醒生命内力的觉醒
像我们这种普通班级的学生抄作业的现象屡禁不止,现在还有一定的普遍性,方式也各种各样,有利用平时课间抄作业的,有早上很早到学校来抄的,也有在家通过电话、QQ抄作业的,还有上百度搜索,通过“作业帮帮帮”,“学霸君”等抄答案的。老师知道学生抄作业的危害性,不仅影响学习成绩,导致成绩落后得不到提高,而且还败坏了学风,形成了惰性。不劳而获、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的思想也因此滋生蔓延。基于此,我很困惑,也很无奈,因为之前关于这方面的种种教育都显得太苍白无力了。有时真想顺其自然,要学的学,要抄的抄,但静下心来,还得继续思考,想办法尽量改善这一现象。认真分析了一下学生抄作业的原因:有学生的因素,家长的因素,也有我们教师自身的因素。
1.从学生来说:一部分学生懒惰,厌学情绪严重,一般回家不做作业;也有一部分学生虽然想学,但基础较差,很多作业根本不会做;还有一部分同学,明明是有这个基础和能力,只要肯动点脑筋就能完成作业,但由于自控力差,太贪玩而无心做作业,为了完成交作业的任务只有抄袭了事。
2.从家长来说:很多家长虽然对孩子的期望很高,对孩子学习的关心大多停留在口头上,督促孩子做作业并没有落到实处。有一部分家长对孩子的作业不闻不问。我们每天通过家校平台发的作业完全流于形式,家长配合不得力。
3.从老师来说:布置的作业针对全体学生,未考虑学生的层次要求,发现抄袭也很难去追究,对多数只能是随之任之。
因此,要想抄作业的现象得到改善,必须从学生、教师、家长三个方面入手,齐抓共管:
1.狠抓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其明白抄袭作业的危害性和严重性,教育学生要做诚实守信的人。对抄袭作业的学生多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使其从思想上认识到抄袭作业存在的弊端,认识到“抄不如不做”,对部分有能力因懒惰而不想做作业的学生利用辅导课或其它时间集中监督他们做作业。让他们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要有高度的自觉性,自己要为自己负责。
2.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层次设计作业。教师在留作业前应认真研究,精心挑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状况。针对好、中、差三类不同程度的学生留出相应的难易适中的习题,提出不同的要求,使作业真正能够面向全体学生,既让好学生能吃饱,也让基础薄弱的学生能跟得上。对基础太差或是智力有问题的学生,给他们的作业题目可以与其他的不一样,像抄些例题或一些知识点等,放低对他们的要求。
3.允许学生对实在解不出的题目写上“不会”二字,还学生“不会”的权利。告诉学生没必要因为不会做而去简单抄袭答案,引导他们不懂就问,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当学生写上“不会”二字的时候,实际上是一种诚实的表现,他没有撒谎,没有去抄袭,而是选择了勇于承认,这对学生以后的成长非常有利。(不知此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是否会有学生不加思考都写上不会呢?会不会没有抄袭作业了,都成了空白作业了呢?)我们还要肯定独立完成作业的学生,还要表扬虽然作业做错了,但很认真做作业的同学。因为他们的错误,让我们知道了需要再努力改进的地方。
4.要强化对学生上交作业的检查,制止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多与家长联系,提醒家长督促孩子认真完成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5.我们在努力培养学生学习自觉性的同时,还得正视学生不够自觉,家长配合不够得力这一现状。因此,更应该抓好课堂这一主阵地,尽量使得课堂效益最大化。
6.想尽办法唤醒孩子生命内力的觉醒。只有激活了孩子内心的积极向上,他才不会做出这样自欺欺人的举动。他律永远处于被动,只能管一时。所以,培养孩子高度的自觉性和自律意识尤其重要。
沙龙政治生命的终结,具有多重的国内和国际政治效应。事实上,中东政治领袖的代际更替不可避免地对中东和平事业产生重大的影响。而且,这种政治生态现象在中东北非地区具有普遍的意义。那么,老一代领袖淡出历史舞台对中东意味着什么呢?沙龙给以色列以及巴以和平又留下了什么遗产呢?沙龙的离去到底是一种福音,还是祸害?
贤臣之后社稷之忧
沙龙政治生命的终结,意味着以色列国内政治格局的大变动。首先,直接受到影响的是沙龙刚刚组建的“前进党”。“前进党”在政坛平步青云的势头与沙龙个人命运紧密相连。沙龙卧病“不起”及导致政治生命的终结,对于“前进党”来说无疑是沉重一击。据相关调查,“前进党”的支持者当中,近三分之一希望沙龙继续再度当选总理。失去领袖的“前进党”能否保持先前的“黑马”姿态,其前景不容乐观。此外,刚刚组建的“前进党”组织机构十分薄弱,只有几十个事实上的中央委员和一个党首,甚至还没有党员登记和明确的领导机构。谁来接替沙龙,尚无明确的制度保障。这种领导机构与组织机构的不健全,对“前进党”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政治挑战。沙龙在特殊的“革命岁月”所积累形成的特殊个人魅力与人格,一方面为“前进党”继续获得民众的支持奠定了基础,另方面对其继任者而言,则是一个难题,即如何发挥自身的政治领导才能,走出沙龙所带来的巨大政治阴影?虽然目前“前进党”还具有很强的民意基础,但在两个月之后的选举中能否“技压群芳”,仍需拭目以待。
其次,争夺沙龙之后的权力真空地带,成为以色列政局今后一段时间政治生活的主题。对于即将来临的选举,本无多大悬念,因为沙龙领导的“前进党”已稳操胜券。沙龙意外卧病,几家欢乐几家愁。“前进党”因之陷于群龙无首状态,而政治对手利库德集团领导人内塔尼亚胡等本来前景暗淡,却因之见到希望的曙光。沙龙所造成的权力真空与权力转移悬念,使得以政局为之增添了几分热闹。甚至有以色列报纸称沙龙时代将以悲剧而告终,以色列将开始总理争夺战的政治景象。无论报纸所言是否过实,却道出了以政局的权力更替的现实。因此,一些平时活跃或不活跃于以政局的少将老将纷纷浮出水面,粉墨登场。由此,形成了目前“前进党”内“四大”接班人与以总理“四大”接班人齐头并进的图景。然而,争夺战背后必然是以政局的平稳过渡与交接而告终,即不管最后谁坐总理交椅,都是在以色列现行政治体制的秩序下进行。因为以色列是中东地区民主和法制较为成熟的国家,沙龙之后的权力交接不会引起大的政治动荡。这一点与威权体制下的发展中国家不可同日而语。
再次,沙龙在以色列政坛中具有很高的威望和巨大的个人魅力,这从他以强硬的姿态推行从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撤军的计划略见一斑。这种个人能力与个性使以色列其他政治领导人望其项背。中东地区的强人政治能有效实施政策,但不可避免存在特定的局限,即强人之后其政策的执行或许受到制约,缺乏一种完整的体制保障。对于以色列亦是如此。目前,沙龙在以政局中综合平衡各种矛盾,强力推行中东和平计划的遗产,是对其继任者的能力与魄力的考验。这不仅影响到以色列国内政治局势,最为重要的是直接制约着中东和平的前景。
和平曙光仍需努力
沙龙在其政治生涯晚期积极推动中东和平的实现,是以色列人所津津乐道的重大让步。后沙龙时代,巴以和平经受更为重要的考验,这种考验不仅来自和平推进所面临的深层次问题,也来自后沙龙时代以色列国内政治权力不明朗所造成的政治态度不清晰。据目前的舆论可知,无论谁继承沙龙的总理交椅,都会继续推动中东和平进程,至于采用何种方式则预言为时过早。
受命于为难之中的代总理埃胡德·奥尔默特,上任伊始就面临着两难困境。其实,这也是沙龙尚未解决的政治任务,即对于即将到来的巴勒斯坦立法选举的态度问题。对于是否允许巴勒斯坦人在东耶路撒冷投票,奥尔默特面临着两难选择。“前进党”的政治前途与美国的中东政策使他左右为难,如何妥善处置这一难题考验着代总理的政治智慧,也直接影响巴以和谈的进程。
沙龙给以色列的政治发展带来了很多变数,诸如人们对于今后的领导人将采取何种方式推进和平进程,以色列对巴态度将发生什么的变化等仍存疑问。沙龙的离去犹如2004年阿拉法特的逝世之影响巨大。也正如诸多评论所言,沙龙的离去对巴以双方以及中东和平都不是让人拍手称快之事。但事实是,以色列的国内政治局势与对外政策不会因沙龙而有太多的变化。以色列的国内体制较为成熟与完善,沙龙在任期间顺应了以色列人的要求和民意,因此获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其政策也是为以色列人所支持。现今沙龙的地位无人可替,但他所进行的事业却可传承下去,只要获得以色列人足够的支持。相对于以色列政治态势的不明朗,巴勒斯坦目前的局势更为混乱。
巴以双方为矛盾一体,共同推进和平的进程。两位当事者当中,巴勒斯坦起着更大的影响作用。因为巴勒斯坦的政治局势对以色列影响颇大,而以色列的政治局势对巴勒斯坦却影响甚微。由此可见,不可否认沙龙个人在中东和平进程中无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但与其说沙龙的离去是当前中东和平进程的重大障碍,不如说巴勒斯坦国内的政治局势起着更为主导的作用。1月25日即将到来的巴勒斯坦选举,在一系列问题上让人忧虑重重——选举能否如期进行、哈马斯是否成为选举的最大赢家仍是疑问。而加沙地带的混乱局面,无疑是中东和平曙光的断魂者。加沙地带最大的问题在于缺少一个组织权威,能掌控爆炸声不绝于耳之局面。一个有效政府的缺乏,已使加沙陷入一种“无政府状态”之中。
为此,沙龙的离去给以色列国内政坛留下了权力真空地带和太多的变数,这无疑给中东和平增添了不确定性。而笔者却反观现有事实,认为沙龙所带来的改变要小于目前普遍持有的预期。以色列历史上已平安历经多次危机与考验,而这次也不例外。在以色列现存的政治体制内,外交政策的延续性大于中断性。相反,推动中东和平的一个重要任务,在于国际社会加强巴勒斯坦的政权建设和国内治理。
千秋功过自有评说
作为一个令人敬畏的领袖,沙龙纵横中东政治舞台几十年,参与了以色列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战争,为国家的安全建设立下人皆称赞的汗马功劳。现年近八旬高龄的沙龙,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所言,崛起于以色列的沙场之上。军人出身的他造就了强悍、不
屈服于任何压力的性格,这种誓死保卫以色列国家安全的勇敢行动及人格,为他赢得了以色列人的高度拥护与爱戴。2005年11月,沙龙毅然以惊人的举动退出利库德集团,组建了实力并不起眼的“前进党”。尽管“前进党”初涉政坛,但十足是一匹“黑马”,因为此前舆论普遍认为“前进党”将在3月份的选举中勇夺桂冠。这一切,都必须将功劳归功于沙龙的个人魅力与强悍人格。
以色列人眼中的民族英雄,在巴勒斯坦人看来,却十足是一个刽子手和屠夫。战争是无情的,战争意味着流血。沙龙以军人的天职护卫自己国家的安全,但也因其残暴与滥杀无辜留下了政治生涯中挥之不去的污点。受人非议最大的是,1982年沙龙对黎巴嫩萨布拉和夏蒂拉两个巴勒斯坦难民营的大屠杀。随后,沙龙赢得了《时代》周刊的诉讼,但也为此付出了代价,几乎在20多年断送了自己的政治生命。
在以色列,沙龙的个人魅力无人能与其比肩。作为一名军人,他严格执行自己的职责,用手中的武器捍卫自己国家的安全;作为一名政治家,他理性地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和平历史使命,勇敢地以实际行动推动中东和平进程。2001年,沙龙出任总理后,对韦茅斯说:“我相信我才是那个能制造和平的人。我参加了以色列所有残酷的战争,每一次战争我都在最残酷的地方……我相信我比其他任何政治家都更懂得和平的重要,但和平是一项严肃的行为,而且和平必须为犹太人提供安全。”沙龙没有食言,他在后期政治生涯中力排众异,推行脱离接触计划,从加沙和约旦河西岸的北部撤军。这种为别人所不能为,身躬力行推动中东和平的前进之举动,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
代际更替和平未来
美国政治学者萨谬尔·亨廷顿曾指出,个人领袖的作用与国家民主程度成反向关系。这就说明,在一些威权体制的发展中国家,个人领袖的魅力与魄力对政治发展的作用很大。而以色列体制发展较为成熟,沙龙所带来的后遗症并不会像预期的那么大。
此外,中东地区的政治生态富有特色。在民族国家建立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富有魅力和魄力的英雄一代,以阿拉法特和沙龙等为代表,正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年轻一代政治家将主今后之政。这种代际更替的政治现象将对和平进程产生重大影响。在二战后的“革命岁月”中登上历史舞台的英雄,历史烙印中的对抗性和暴力性在执政过程中很难消除。但年轻一代也是成长于恐怖爆炸司空见惯的岁月,故真正的和平很难短时期内获得。故笔者认为对于和平进程长远的,也是潜移默化之计在于“以和平获取和平”理念的灌输与教育。因为,笔者坚信,要化干戈为玉帛,改变目前“和平像鲜花,它永不开放;爆炸像野草,它疯狂生长”的局面,惟有发挥软性和教育的力量——改变观念,改变世界。
作为一名老师,在教学中,我努力地耕耘着,默默地奉献着。一直在努力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语文教学之路,我享受着语文教学带来的快乐,享受着同学们学习语文的乐趣和成长的喜悦。同时,语文教学也给我带来了一些困惑与思考。
困惑一:一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何不再浓厚?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只要能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他们自然会进入学习的境界中,进行自觉、自主地学习。
有了兴趣作伴,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就会无限高涨,学习激情就会被充分点燃,学生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享受学习的过程,享受学习的快乐。有兴趣作伴的学习,学生的情感始终是愉悦的,精神始终是饱满的,成效自然是高效的。然而,在现实的学习中,我们的一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再浓厚,学习的热情不再高涨。他们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更多的,他们只是完成学习的任务。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学生的这种学习情况呢?
一、教师自身的原因。
教师的教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如果教师对教学没有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课堂教学缺乏足够的激情,学生又怎么会兴趣盎然、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呢?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自问:我们对教学是否充满了兴趣?我们的课堂是否充满了激情?当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再浓厚,我们是否应该更多地思考自己的教学呢?
二、学生自身的原因。
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教师一腔热血、激情四射,一些学生却面无表情、无动于衷。教师的满腔热忱付诸东流、化为乌有,这不能不让教师感到心痛。的确,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部分学生没有表现出语文学习的兴趣,这也是一个客观现实。
三、教材的原因。
毋庸置疑,教材上所选的课文都是名家名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美文佳作,集思想性、人文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十分适合学生的学习。但同时不可否认,教材的部分课文太过注重思想性、人文性,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忽视了学生学习的感受。
四、学习语文的渠道过于单一,学习的方式过于简单。
教学中,课堂成了学生学习的唯一场所,语文课本成了学生学习的唯一用具,大量的练习挤占了学生们课外阅读和实践活动的时间。语文学习成了识记、诵背、练习、考试……这样的学习,学生会喜欢吗?学生会感兴趣吗?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以趣激趣。要让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兴趣,教师必须对语文教学充满兴趣,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一面镜子,是一部“活生生”的教材,更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教学潜移默化地影响、熏陶、感染着学生。教师的兴趣必定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教师的激情必定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激情。只有教师对教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真正地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心理等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投其所好”,使之更好地适合学生的学习,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的学习,学生会不喜欢吗?
二、培养兴趣。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更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培养部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非易事,需要我们教师有足够的耐心,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逐步培养他们的兴趣,逐步帮助他们感受学习的快乐。
三、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丰富学生学习语文的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学习语文的渠道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方式也应该是灵活多样的。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呼吸芬芳的空气,感受景色的怡人,激起情感的涟漪,这是在学习语文;让学生走进社区,感受社区的变化,体验社区人民的生活,这也是在学习语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朗诵会、故事会、辩论会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这同样也是在学习语文。这些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都能够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离不开课堂上教师的传授,也离不开课外的实践与探索。
四、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如果一味地要求学生读语文课本,久而久之,学生也会产生厌倦情绪。为了追求高分,很多家长都反对孩子阅读课外书籍,他们认为这是在浪费时间。他们没有认识到阅读对于孩子学习、成长的重要性。对此,许多孩子可谓是“痛心疾首”。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充分利用时间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读他们喜欢的书籍。与书本为友,必会受益无穷。沉浸在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着一次次心灵旅行带来的快乐和悲伤,心灵一次次地受到震撼和洗礼,情感一次次地得到陶冶和升华。这样的阅读,知识会不丰富吗?这样的阅读,感受会不深刻吗?这样的阅读,学生会不喜欢吗?
困惑二:语文教学的出发点是把学生的能力培养和语文素养的提高放在第一位,还是把应试教育放在第一位。
我认为语文教学应该把学生的能力培养和语文素养的提高放在第一位。由于近几年社会、学校对老师的评价主要体现在教学成绩上,所以绝大多数的语文老师的教学出发点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这一出发点一点错误也没有,但是我认为,我们不能因为这一目的而忽略了语文本身作为文学的魅力,我们应该找到这两点的最佳结合点。据我了解,现在有些老师,包括我在以前也是这样做的,即为了应付考试,惟恐哪篇课文漏掉知识点,所以把每篇课文分解成许许多多的知识点,逐一讲解,让学生一字不差的记下,并且怕学生记不住,反复的让学生写呀写,这样就使的语文课成了学生的负担,时间一长,不但学生不喜欢听,感到了厌倦,就是老师也越上越没意思。
困惑三:语文课用不用课件?如何用?
多媒体课件在近几年的教学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说已经成为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但随着课件的长期使用,就我们的语文教学来说,也出现了一些困扰我们的问题。现在出现的问题是,如果从网上下载的一些现成的课件,确实很好看,花样也很多,但如果我们不修改,根本不好用,甚至会约束我们的上课思路,使我们在课堂上得不到很好的发挥。自己制作课件吧,时间有限,而且有很多内容可以不必做到课件上,做的太简单,又不被任可。比如,课堂要探讨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完全可以由老师直接说出来,如果再制到课件上就大大浪费了时间,更主要的是养成了学生的不良习惯,如把问题的答案也制到课件上,学生每次就等着老师打出问题的答案,自己不思考,老师讲的过程也不记,时间一长就会造成学生的思维惰性。
———学习优质课的心得体会近日,我有幸参加了湖北省小学数学优质课的学习,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来说这样的机会实在难得。从这次学习回来,我很有感触,我学得自己要学习得的东西太多了,感觉我又重新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找不到方向了。
在这几节课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华应龙老师《圆的认识》这节课,这节课一直是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内容,几乎所有小学数学教学领域的名师大家都用过这节课来“吟诗作画”,各领风骚;后生新秀们更是频频有这节课来“小试牛刀”,争奇斗艳。在华应龙老师这节课中我有以下思考:
我思考——“圆的认识”这节课究竟要讲什么?
我思考——“特征”是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别显著的征象、标志。那么,圆的特征究竟是什么?“一条曲线围成”、“没有角”,“半径是直径的一半”,是不是特征?“一中同长”的特征是不是需要下发空白研究报,组织学生小组合作研究?这是不是为了“研究报告”而组织研究?这是不是教学上的形式主义?
我思考——半径和直径是不是应该“浓墨重彩”地去渲染?“圆”的概念都没有给出,是否需要咬文嚼字地概括出“半径”和“直径”的概念?揭示两者概念后,让学生从一个圆内各各不同的线段中挑出“半径”和“直径”,有没有哪位老师见过学生有错?学生都不会有错的活动,要不要组织?
我思考——半径和直径的关系是不是教学难点,要不要研究,是否“顾名思义”就可以理解?得出关系后的填表练习,究竟是练习的两者关系,还是练习的乘以2和除以2的口算?我们是不是总是好为人师,以为我们不讲学生就不会?是的,熟能生巧,但熟是不是还能生笨呢?
我思考——量出半径都相等,就科学、深刻吗?中一个圆内,半径和直径真的画不完吗?画不完就能说明“半径有无数条”吗?“半径都相等”和“直径都相等”要不要加上前提条件“在同一个圆中或等圆中”?我们说“正常人的两条腿是一样长的”,怎么不加上前提条件“在同一个人身上”?这是不是教学内容上的形式主义?
我思考——圆的画法是应该教,以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但应该一二三地教吗?是不是学生容易疏忽的两个地方“手拿住哪里”,“两脚之间的距离是直径还是半径”点破就可以了?学生抑或老师画出的不圆,是否就该随手擦掉?那些“不圆”的作品,中不是课堂中的生命体?是否应该珍惜。
我思考——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是否应该不仅关注“是什么”和“怎样做”,还应该引导学生去探究“为什么”和“为什么这样做”,这样是不是才凸显出“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这一学科特色?是不是应该带领学生经历从现象到本质的探究过程,促使学生养成研究问题的良好意识?“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我们数学教师是否可以给学生一个问题模式,让学生“知道怎样思维”,让学生掌握作为一种“非言语程序性知识”的思维?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认识到“圆”这一节课应该讲的是有价值的东西。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来说与时俱进,创新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不断提高自已和完善自已。
王成立
中国道路的建设突飞猛进,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 7 万公里,形成__纵__横的大格局,构成四通八达的大交通网络。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道路的建设也日新月异,许多城市扩大了1倍甚至几倍。在取得成就的背后,我们也要清晰事情的另一面,这就是道路的管理水平彰显落后,堵车、超载、超速、占道、挤公交、黑车、黑的士、黄牛党、票贩子、‘执法钓鱼’到处泛滥,尤以‚春运‛最为突出。按单位公里计,中国道路的车祸死亡率在世界各国名列前茅。因此只有找出差距,分析原因,就可以思路开阔,以便对症下药,使中国的道路及其客运系统健康持续发展。
一、“春运”与体制的矛盾
‚春运‛可以说是中国最有特色的大事,一年一度忙得不可开交。上千万的农民工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打工谋生,长年为当地城镇作出奉献,却没有在当地的长期居住权。不是城市的一员,地位低和生活艰难,春节返乡理所当然。这是今年‚两会‛关注的中国户籍制度未能彻底改革造成的独有异常现象。几千万华人生活在海外,春节思念故土,并没有造成大批海外华人的归国潮,原因是他们有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合法的公民身份。看看最具特色的广州火车站,百多万农民工和旅行者挤满火车站的广场和大街小巷,甚至发生挤死、踩死农民工的恶性事件,当地每年出动数千武警、交警、铁路职工也力不从心。这种二元的城乡结构体制还导致其他矛盾的产生。
二、缺乏科学的运营管理,执政能力和管理能力差
1.打黑车不是唯一办法。所谓黑车是没有合法营业执照的社会车辆,黑车的产业和广泛存在是因为合法的交通运输部门的运能不足,或是站点设臵不合理造成的。不仅长途客运是这样,城市的公交运输也是如此。今年春运期间北京西客站就有黑车,那是因为西客站没有 1 完善的公交系统。如果交通运输部门能力强,将社会闲臵车辆组织起来,参与春运,让民营、个体也发挥应有的作用,是利国利民的双赢好事,不能一味只靠交警去打黑,弄得疲惫不堪,运能不足的问题也不能有效解决。国内许多垄断行业和服务行业自身能力不足,服务不好,又排斥社会参与。如何在运输繁忙时把黑车转变成合法的运营车,需要很高的管理水平和组织能力。某些城市为了减少私车上街,主张上班族拼车出行,你总不能说这些拼车是黑车,两者之间的差别只是现场是否有金钱交易。
2.打超载。打击超载现象是交通运输宏观规划差,造成某些地方、地区客运车辆少,一些长途客车司机不得已而为之,不能一味责怪司机为了赚钱,拿旅客的生命去赌,哪个旅客愿意花钱去坐像挤沙丁鱼一样的长途客车。
3.疏而不是堵。2008年冬天南方冰雪灾害,京珠高速公路湖南郴州段因地处南岭高海拔地带,冻得早冻得深,最先堵车,随着冰冻发展,堵车很快向北蔓延,有些省中止‚两会‛上街除冰雪,该省仍未发现问题的严重性,继续沉浸在‚两会‛中,只是派一些党政干部、交警沿京珠高速公路各地去拦载车辆,后来一直拦到岳阳,造成全面大面积堵塞,所有的车不能前进,也不能后退,估计前后堵了十天左右,许多沿线村民接待客车上的旅客在农家吃住。后来看见电视画面上出现一位北京师范大学的中年教师在衡阳对现场干部说:‚‚你们应该去疏而不是去堵,这样堵就会越堵越糟糕。‛于是才有了后来往广西、江西分流的方案。而该省的一些交通部门的高级、中级干部均束手无策,显示出执政能力极差。一千多年前李冰父子在四川都江堰都知道治水的方法是疏而不是去堵,而今具有科学发展观的各级干部不如李冰父子。
打与堵非常简单粗放,而疏与导需要较高的才能与艺术。4.城市规划不合理造成公交拥堵。以长沙市为例,将原来紧靠火 2 车站的长途汽车站撤消,再将4个长途客运站分布在东南西北的郊区四角,远离城市中心区和火车站,下火车站的旅客携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挤公交去长途客运站,造成火车站和公交车的拥堵,市中心区的旅客出远门也要挤公交到郊外去,这样给中心区的黑车提供方便快捷服务的机会,所以在大街小巷出现不少的黑车,也给黑的士漫天要价造成可能。‚零换乘‛的概念在城市管理者的头脑中是不存在的。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这样的城市才是和谐、畅通、方便的宜居城市。
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运营的隐忧与不足
道路也包括轨道,城市轨道交通是市民出行的快捷、舒适、无污染、大运量、占地少、高效的载运工具,是理想的公共交通系统,应大力在大中城市积极稳妥地推广。由于造价高,建设周期较长,一旦建设失误会造成不可挽救的被动局面,所以规划是重中之重。国内地铁建设起步晚,经验不足,深入研究不够,所以产生许多遗憾和重大失误,有的影响可能长达百年。
1.由于轨道交通可以改变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形态,吸引庞大的出行客流,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和房地产的开发作用显著,国内一些城市从开发商的利益出发,不考市民的出行问题,客流极大的主干道上没有轨道线路,而在郊区的农田仓库布臵地下轨道线,并美其名曰‚规划先导型‛。这种极度超前的建设破坏国家的财政,花纳税人的钱不心痛。有的线路长期客流量不足,运营亏损严重,有的线路一开通就人满为患。
2.线网缺乏科学的规划。以某省会城市为例,市中心区48.19%的土地面积上集中了全市72%的人口和74%的就业岗位,中心区轨道交通换乘站仅2、3个,外围区有10个;中心区线网密度大大低于外围区,线网是一张畸形网,这将导致城市畸形发展,这种规划居然通过层层审批。
3.系统模式和制式的选择不恰当。直线电机系统的优点被一些国内权威专家很早前就认可。造价低、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国外已成功运营多年,但国内真正研究者和实践者少,目前仅广州地铁一家在采用。还有供电制式也是一样,三轨受流比接触网供电安全、维修容易,成本低,更大的优点是城市景观效果好,但许多城市的管理者不知道这些,告诉他们,根本不听。
4.运行效率低,轨道交通的优势没有得到发挥。国内一些已建地铁的城市,由于采用的技术和设备落后,加上运营管理的水平低,国外可以做到一分钟发一趟车,而国内很难做到,因此承担的客运量比较低,与投资极不相称。除少数特大城市外,有些城市的轨道交通解决城市的居民出行作用不大。
香港地铁91公里,与铁路共同承担日客流量403万人次,香港人口600多万,加上大量的入境人口,街道狭小,人口密度大,却没有堵车的现象,这得益于高效合理的城市轨道交通及其运营管理水平。公交优先、科学管理、灵活执法是香港高效交通的三大宝贵经验。
反观大陆一些城市,土地资源浪费严重,某省会城市市政府大楼前的道路宽100米,不亚于北京的长安街,偏偏车流量很少,而该市中心区内处处拥堵。虽然不断扩道路,机动车占用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现象比比皆是。
四、科学与民主的缺失
执政者不断更替,城市道路交通也跟着大拆大建,常规公交也不断变化线路,让市民不知所措。在常规公交系统有严重缺陷的城市迫使市民购买私家车,这样更加加剧城市道路的拥堵。在南方某省会城市由于缺乏科学与民主的氛围,尽管政府的网站上怨声载道、建议众多,却没有什么实际效果。
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 农村的发展对整个中国梦的实现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而农村的发展靠人才, 人才的培养靠教育, 农村的教育决定了民族振兴。因此, 正视当前农村教育综合改革面临的问题, 大力改革与发展农村教育, 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 是新世纪我国农村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一、农村义务教育的困惑
改革开放以来, 农村教育事业有了长足发展, 有些地区普及了十二年制义务教育, 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也有了明显增加, 但是,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农村教育状况并没有实现质的飞跃, 不仅许多根深蒂固的问题没有彻底解决, 而且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在新的形势下还在不断产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行政效能不高
(1) 从国内外教育发展的经验看, 学校设施的奢、华、大并不是教育成功的首要条件。无论是哪种情况, 都不应该片面追求硬件上的奢华, 而是学校发展的内涵与实质, 政府对教育投入加大, 但给足了物质支撑, 却缺少了管理层面、软件建设方面的投入, 虽然也常派学校领导、教师外出学习培训, 但学校领导者及教师的素质、社会及农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等诸多制约学校发展的因素, 依然让农村教育停滞不前, 无实际性变化。
(2) 对农村中学教育缺乏研究, 教育督导评估走过场、讲形式, 对农村教育无计可施, 一心一意抓“安全”, 不求改革和发展, 求得学校不出事就万事大吉成了学校管理者堂而皇之地管理门道。浮躁充溢着农村教育, 短视行为严重, 受升学率影响, 城区、民办教育做“实”, 农村教育做“虚”, 教育不公依然严重。
2.教育环境不和谐
(1) 大部分农民受教育程度低, 使农村学生家庭教育严重缺失, 很难为子女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受到市场经济冲击, 农民价值观向钱看的改变, 农村教育中,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不能很好地结合, 家庭、社会不能给学校以大力支持, 彼此间不能很好地沟通, 家长学校无法开课, 使学校“三位一体”的德育变成“坡脚鸭”, 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的发展。
(2) 部分农村家庭经济贫困、家长对子女的学习缺乏远见, 加上当前的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 上高一级学校造成了巨大经济负担, 而一旦不能就业, 或是低收入就业, 此经济负担靠父子两代人几年的努力才能还清。这样使得贫困家庭家长和子女达成一个共识:农民的孩子不想升官、发财, 也不想成名, 只初中毕业后能成个“家”, 就了却一生的心愿。有钱无需要读书的思想充溢农村, 农民腰包鼓起来了, 但对教育对民族振兴的重要性缺少认知, 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潮严重, 造成学生对读书无兴趣, 出现中途辍学现象。
(3) 大部分有钱的农民受教育程度低, 对教育和经济发展没有认识, 社会助学风气差, 民众宁愿出钱赞助开展足球、篮球等体育活动, 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没兴趣, 也不愿设立奖学基金。
(4) 大部分地区房地产市场过于兴旺, 导致企业无与学校有利益关联的必要, 也就无法存在企业与学校合作办特色学校的市场空间。
3.学校管理水平薄弱
(1)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那些管理无序、质量落后的农村薄弱学校, 都与校长及其班子成员的管理水平不足或工作极不负责紧密相关。有的农村中小学校长平均每周在校时间少, 爱好外出溜达, 打牌娱乐, 无所事事, 爱搞“遥控指挥”, 或学校工作则往下属一推了之;有的作风霸道, 民主意识差, 严重挫伤了班子成员乃至教师的积极性。部分管理能力差, 管理办法、措施、制度也往往流于形式, 不求实际效果。在用人策略上任人唯亲, 在激励机制上、评价制度上不切实际。教育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2) 农村生活条件、生活水平与城市差距大, 农村教师待遇较低, 有水平的教师不愿意到农村学校任职, 导致农村中小学管理水平低下, 特别是小学教育。
4.教师整体素质欠佳
(1) 城乡教师配置不均衡、补充渠道不顺畅而造成的师资资源浪费, 农村教师配备随意性较大, 导致教师任课安排上专业不对口, 部分教师学非所用, 造成在教学过程中对所教学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认识不够, 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2) 部分教师由于长期地处偏远地区, 没有竞争压力, 缺乏责任意识, 不思进取, 不求上进。一些农村学校教师来源复杂, 基础素质低。加上学校管理自主性低, 不合格教师充斥教师队伍, 部分教师缺乏师德师风, 从事教育却又违背教育规律, 加上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不能真正实施, 导致农村教师只有进口, 没有出口, 教育破窗效应突出。
5.课程结构不合理
对于基础教育而言, 课程结构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非常重要的。从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看, 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形成的知识和能力结构, 既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实际需要, 也对提高自身素质作用不大。农村普通初中教育, 尤其是课程设计、教材编写与农业生产经营、城乡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相脱节, 学习的基础文化课, 就连劳动技能课也都解决不了很多农村产业技术与经营管理问题, 造成家长看不到送子女上学的好处, 群众看不到投资基础教育与发展当地经济、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有什么直接关系, “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的思想影响了农民教育投入的积极性。
6.生源基础薄弱
近五至十年来, 农村的贫富差距在逐步加大, 少数富裕起来的农民深感到在当今社会知识的重要和自身知识的不足, 使较富裕的农民急切地希望自己子女受到高层次的良好教育, 一大批学生纷纷流向城区学校。教师水平的悬殊以及教育的不公是造成农村优秀生源流失的主因。
7.教育资源配置不足
一些地方受资金所限, 至今无法解决学生住宿, 不少学校即使能够勉强提供寄宿, 其条件也大多非常简陋, 后勤配套设施及管理人员无法到位, 学生的安全、卫生、医疗、管理等缺乏必要保障, 难以满足学生寄宿的基本要求, 一些教学设备投放不科学, 许多设施并不是学校急需, 造成囤积浪费, 衍生出许多新问题。
8.教师培训不切合实际
教师培训制度落实不够, 教师专业化水平较低。农村学校教师由于学习和工作地域小, 特别是小规模学校, 经费严重不足, 教师外出培训机会少, 有相当数量的教师从未走出过县域参加培训, 甚至有的乡村教师都没有进城听过课。有些的学校教育信息技术手段跟不上, 与外界信息沟通交流渠道不畅, 由于受经费困难所限, 教学中必备的报刊、参考书等教学参考资料极其缺乏, 教师难以及时获得相关的教育教学信息。一些学校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活动少。一些学校把开展课题研究当作学校的面子工程, 学校领导和教师对教育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缺乏, 从事教学研究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够, 对教研、科研方法不清楚。教学活动缺乏深入探讨能力。开展的网络教研不切实际, 或拼拼凑凑、剪剪贴贴成几篇文章就草草收场。使农村教师教育观念陈旧, 知识老化、方法落后, 致使很多教育行为违背了教育规律, 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二、农村义务教育的出路
教育事业做的是人的事业, 教育问题更多的是人的问题, 其次才是物的问题和体制的问题。农村教育最突出的问题还是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只要统筹规划, 加强管理, 教育投入科学, 让农民、学生找到接受教育后的出路, 让农村教师不断提高素质, 提高幸福指数, 其余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追根溯源, 解决问题的策略也就不再那么神秘。
1.在加大硬件投入的同时, 更应关注软件的投入, 也就是加强教育督导, 组织成立农村教育智囊团对农村教育现状进行督导评估, 评估的目的是给农村学校把脉, 从学校办学理念、学校文化、办学特色、办学机制等方面提出学校建设的合理化建议, 对学校办学目标的实现进行跟踪指导、督查, 并将之作为校长的评价指标。
2.教育行政部门对农村中学评价存在对象窄化、手段单一化、主体局限性等不足。如课程评价对象已窄化为学生的学业成绩平均分、升学率成为评价各级各类学校的主要指标, 也成为课程评价的主要依据, 考试成了评价的唯一手段。因此, 应树立新型的评价观, 以学校规范化建设, 人格教育, 教育学生学会做人, 提高学生素质, 学校为农村输送合格人才为重要指标, 自觉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提高和不断改进教学的作用。以发展性评价思想为指导, 积极探索促进农村学生发展、教师发展以及学校发展的评价体系。
3.适当放宽农村学校编制指标, 使农村教师有足够岗位, 采取就近原则, 真正腾出岗位让农村教师到本市城区好的学校跟班学习, 与城市教师结对帮扶, 切实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
4.硬件设施的健全是发展农村文化的物质保障, 要把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 进一步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建设一批满足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文化站、图书室、文体活动中心, 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提高农民文化素养。做实大学生村官改革, 让有文化知识的大学生管理农村, 提高农民文化素养, 并将联合社区、学校两轮驱动成立家长学校, 以法律形式制定义务教育的乡规民约, 保证农民的孩子受到较良好的教育, 真正落实《义务教育法》, 杜绝准辍学现象的发生。
5.千方百计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重视小学教育。一些乡村可以尝试通过村民委员会推荐选举产生立志为振兴民族教育的有志知识分子担当校长, 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基础教育现状。
6.加强对学校管理干部及教师队伍的约束, 以区教育局牵头建立农村教师行业自律协会, 建立社会支持和约束机制 (如教育受益方与施益方的联席议会制、教育听证制等) , 以法制思维、以人为本促进学校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
7.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 优化学校人事管理。要加速实施“全员聘任、平等竞争、定编定岗、择优聘才、淘汰转岗、优化组织、强化培训、科学考核、合同管理”的人事改革。真正实现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校内岗位目标责任制和校内结构工资制, 用量化的方法, 对师德师风等不合格的教师从教师队伍中清理出去, 杜绝不合格的人员担任农村教师。
8.实际上, 乡村教师才是乡村教育的根本主体, 乡村教师意识的提升与素质的保障才是发展乡村教育的根本, 怎样吸引优秀的、赋予良好乡村情感的年轻人投身乡村教育事业之中, 给予乡村教育事业以充分的保障, 这才是眼下发展乡村教育的最重要途径。可以采取特殊的激励策略挽留经济状况不好的乡村学校的教师, 如以教师服务换取贷款或债务豁免, 解决农村教师住房难问题, 美化农村学校校园环境, 吸引留住优秀教师。
9.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 为教师统筹配备提供必要条件, 针对农村教师配备的专业不对口现状, 加大力度在全区重新整合教师队伍, 配足配齐专业教师, 尽力使教师专业对口, 学有所用, 才能使课程开发和实施有效进行。
10.提倡农村学校中条件好的与薄弱的学校之间联姻, 可以考虑尝试教师跨校上课。对英语、美、音、体等专业性较强的学科, 可选派专业教师跨校上课。一可解决教师编制超员问题, 二可实现专业对口, 避免非专业教师教专业课的尴尬局面, 三可减少其他科教师的教授科目数量, 让农村教师都能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更集中地投入到所任教的科目。相互异地兼课或代课, 促使资源共享, 以达到以强扶弱, 共同提高。
11.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高等职业教育。农村中学真正能上本科院校的学生并不多, 从全面发展教育、为农村教育提供出路这一角度看, 积极发展农村高中和面向农村的高职教育有其深远的战略意义。现有的高职院校, 面向农村必须在招生方面有优惠、特殊政策, 如加分、就近、优先录取政策。这对减少农村中小学大量辍学, 发展效益农业, 有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推进农村城市化意义重大, 符合农村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12.针对长期以来农村教育结构单一, 缺乏农村特色的普及型教育, 农村教育与当地生产和群众生活脱节, 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结束后回乡从事农业的年轻农民没有一技之长, 难以为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做贡献。因此, 应该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的七、八年级阶段加入有当地特色的农村职业课程, 九年级可不予安排。如在山区可安排种植类、畜牧兽医类的课程, 在沿海地区可安排海产养殖类、旅游等课程, 通过使用乡土教材, 农、教结合, 从而使农村学生学有所用, 提高农村教育的投资效益。
13.在现在机制下, 我们既要巩固好教师培养中的“名师工程”“青蓝工程”“帮扶工程”, 完成好“支教动作”“援边动作”和“自选动作”, 也要尝试城里的委托管理, 让优质学校和发展中学校自由恋爱, 两相情愿, 达成委托意向, 由政府买单, 以期产生“牵手效应”;尝试走名校集团化之路, 在政府无钱买单, 出现教育“圈地运动”“牛奶”稀释、简单复制等问题时, 化敌为友, 联盟壮大, 以期产生“坐电梯效应”;尝试优质项目推广, 走出去, 引进来, 借鉴创新, 以期产生“涟漪效应”;尝试一校多区, 利用品牌效应, 扩充优质资源, 以期产生“孵化效应”。
14. 教育投入是影响区域教育发展水平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大部分农村学校小规模, 按学生人数划拨教育经费, 导致城乡教育投入的不公。政府有必要设计更系统、科学、合理、人性化的教育经费划拨制度, 要从多层面核算和拨付农村学校教育经费。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计算:从学校层面计算学校作为一个单位承担的费用, 如接待费、电话费、报刊费、办公费、电费、办公用品购置费等。从班级层面计算课堂教学产生的费用。这些以班级为单位产生的费用不会因为班级人数多少而变化, 如教师上课的耗费品粉笔、教具、学具、电教设备等教师用教学辅助设备。以学生为单位计算学生学习产生的费用, 如学生上课时教室的灯光照明费、学生实验的材料消耗, 住校生水电费。以这样的思路给学校核拨教育经费, 会比刚性的“一刀切”按学生数量核拨教育经费合理得多。针对农村走读生较为突出的问题, 可以由学区提供校车, 免费接送, 解决农村孩子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及住校生管理难问题。
15.规范教育行政管理体系, 实事求是, 还学校一片净土, 让校长安心管理, 教师安心教学。农村学校往往是多管单位, 学校领导及教师既要忙于各种验收材料的整理, 又要参加各种会议, 搞形式的培训, 分散了教学精力。我们应该从农村的实际出发, 学校急需做什么, 教师急需培训哪些, 由谁负责, 不做多余无效的事, 解决实际问题, 做能做到的现实需要的事, 这样学校才能安静, 教师才能安心。
16.推进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 按农村规范化学校的办学标准, 推进农村学校建设, 保证学校教师、教育投入、办学条件等方面达标。具体的建设思路应该是:在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过程中, 如果学校的生源长期相对稳定, 则应该全面提高学校教师质量, 充实教育投入, 改进办学条件。如果农村学校规模太小, 生源在减少, 将来可能被撤并, 则应该在其办学和教育投入达到国家和地方要求的标准后, 重点加强其教师队伍建设。
其一,教学中过分依赖媒体,大有“滥用”趋势。固然,多媒体具有使文本形象生动、明快逼真,可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想象力,加深记忆,增强理解能力等的作用。而有的教师没有认真筛选,全面斟酌,而堆砌大量材料,展示许多图片,结果冲淡了教学内容与目的,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忽视了教学的重点,致使学生、教师的身心疲惫,还造成了资源和时间的浪费。
其二,教学理念与现实状况的矛盾。受旧的体制管理、教学模式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应试教育的理念仍然根深蒂固。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总是要受到阻碍的,而且新理念的出现肯定会带来许多实际困难。尤其是夹在应试成绩与素质教育二者之间,英语教师又在教学时没有足够的课改时间和空间,思索不到位,探究不深刻,造成课改口号喊得响、行动往往很一般的现象,还是在“穿着新鞋走老路”。
其三,课堂教学活动趋于形式化。往往教师对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把握不好会造成片面追求师生互动而撇开教学目标,使教学失去了真实性和客观性:活动内容设计过多,冲淡了教学目的和重点,师生台上台下满堂转,屏幕影像令人眼花缭乱,情节太多,学生太乱:课堂媒体情境诱人,教学活动表演化,无质疑问题,不能启发学生深思;教师顾忌太多,照搬教师用书严重,根本没有从教材、学生和实际出发。没有真正看待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更没有引导学生乐中学习、学中取乐。
最后,教师自身水平问题会直接影响新课程改革的进展。好多教师平时疲于教学任务,缺乏英语实践和交流的机会,甚至我们有些高中英语老师还没有见过外国人,而且缺少相应的培训,造成教师综合能力较差,英语思维自然也被禁锢。很多教师认为新课改下的英语教学就应该是全英文教学的,提倡NOChinese in English Class!这种方法并不切合实际,不说我们的学生还没有达到这种水平,我们的老师也没有能力在讲练中全部用英语,但我们可提倡:UseEnglish possible,use Chinese lfnecessary!
鉴于上述困惑与矛盾,面对如此的问题,在时间、教材等因素的制约下完成英语教学难度是相当大的。有待于要求英语教师加强充电,多多培训,继续提高自身英语综合素质,圆满地完成英语教学工作,做到师生协作,教学相长。
我们知道要做一名优秀的外语教师必须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而教师的分值越高,成绩突出,教学质量就显得越高,这表明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好坏。做一名合格的优秀外语教师,只有具备较好的政治与道德素质、较强的知识与能力素质,才能为人师表,才能胜任工作。要学会处理好四种关系——听说与读写的关系:教师用书与备课的关系:运用教学法与五个教学步骤的关系;英语与母语的关系。最后要牢记“Use EngIish wheneverpossible,use Chinese if necessary”。基于教材,创新课堂是我们值得思考探究的。任何事物在一诞生时不会是完美无缺的,一套新教材也是如此,而是需要在长期的实施中经历见证、逐步完善的。况且,我们本身是在新的征程中大胆探讨,反复摸索,认真研究,与之相对应的教材编写和教材试验也是一个摸索阶段,更待于共同探究。我们要集思广益,优化教学方案,大力进行集体讨论、全面分析,全力提高教学的质量,绝不让集体备课留于形式,提倡集体备课、个人上课、说课、集体评课、教学反思等。经常进行听课、说课和教法研讨讲座活动,为教师们解惑答疑,帮助他们解决英语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在活动中要打破校与校、区与区的界限,进行充分的交流,互通有无。请名师讲授,邀专家辅导,让骨干教师示范,展示高考或会考研讨课、同构异步研讨课等,以开阔眼界,拓宽思路。这样,通过同伴互助和专家的引领,让全体教师通过集体备课,有效地促进专业素质的提升,使高中英语课堂动起来,让更多的学生学起来,愿每个学生说出来。
【特殊教育的困惑和思考】推荐阅读:
基础教育的困惑和出路11-07
特殊教育教师的个人工作总结06-29
做好特殊教育学校的班主任工作11-12
信息技术手段在特殊教育中的运用07-22
教育局特殊教育总结07-16
特殊教育学校健康教育07-17
学前儿童特殊教育10-04
比较特殊教育试题10-05
特殊教育教学随笔07-25
特殊教育教学反思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