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与唐诗

2024-08-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科举制与唐诗(推荐5篇)

科举制与唐诗 篇1

参加科举考试的目的是什么?正统的道貌岸然的儒士们说,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是,在一般读书人看来,这似乎太高尚、太严肃也太遥远了,他们现实的追求就是改变自己“寒士”的生存状态,进而一步步走上升官发财、封妻荫子、光宗耀祖的道路。对于寒士们的这一追求,封建社会的统治者是予以认可并给予引导鼓励的。

宋真宗有一首劝诱士子读书应举的《劝学诗》,其中有诗句“书中自有千斤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有女颜如玉”、“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这些诗句在读书人中流传了1000多年。作为一个皇帝,写出这样的诗句或许太“俗”了,但他毕竟没有故作高雅。也许正是因为这诗句道出了读书人的真实追求,所以由此又演变出了一句民谚:“少年读书不用心,不知书中有黄金”。

参加科举考试,有一举得中而洋洋得意的,也有久考不中而失魂落魄的。这在诗歌中都有所反映。唐朝诗人孟郊在科举考试中一再受挫,终于憋不住心中的郁闷写下了《再下第》诗:“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但是,他没有灰心丧气,连败连战,终于在年已50岁时于贞元12年(公元796年)金榜题名。他兴高采烈地写下一首流传千古的诗《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今天,人们常用“春风得意马蹄疾”来形容一个人在顺境中志得意满的神态。

科举考试既是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的手段,也是统治者收获笼络文人的牢笼和圈套。贞观初年,唐太宗李世民见新进士于榜下辍行,喜不自禁地对侍臣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的确,大批文人都想通过铁砚磨穿、青灯熬干式的努力于科考中金榜题名,他们甚至老死科场也无怨恨,哪里还能有新鲜活泼的思想产生呢?哪里还会怀疑甚至反对当权者的统治呢?无疑,科举制度起到了维护封建统治的作用。这一点即使在当时,也曾被一些人彻底看透,因此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

原文地址:描写科举考试的唐诗赏析作者:泥融沙暖

唐代读书人的主要出路,是参加科举考试,考取后就有可能做官。唐朝科举设立的科目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明经与进士两科。明经科主要考贴经,考题是将儒家经典上的文字用纸贴掉几个,叫应考的人添上。这主要靠死记硬背,考不出水平。进士科则主要考诗赋,形式比较自由,使应考的人能显示自己的才学。同时,明经科录取名额多,约占十分之一、二,进士科就难多了,应考的上千人,录取不过二、三十人。因此,唐代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谚语。唐诗中就有不少描写当时科举考试的诗,这里撷取几首赏析,既可了解科举考试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又能体会参加进士考试人的心情。

画眉深浅入时无——考前问路

唐朝的进士考试,并不是密封卷。主考官除了看考生的卷子外,还要考虑此人在社会上的名气、品行。更重要的,还要看有无达官贵人的推荐。因此,参加考试的人,总要想尽办法使自己的诗文在社会上出名,或者走各种后门,找有势力或有名望的人向主考官举荐。这里就有一首向主考官自荐的诗:

闺意上张水部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此诗的意思是:昨天晚上举行婚礼夫妇入洞房,第二天一早要到堂上拜见公婆。新娘梳妆完后羞答答地低声问她丈夫:我画的眉毛颜色身件合乎现在的流行式样吗?

如果不知道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谁都以为这是一首描写新婚夫妇闺房乐趣的诗歌。它的确写得很传神,尤其是第三句的“低声”二字和第四句的问话,生动地描绘出了一个新嫁娘的娇羞形象。可再一细看诗的题名,就可以知道更有其深意。此诗还有另有一个题名,叫做“近试上张水部”。意思是:最近要考试,作此诗呈给水部员外郎张籍。张籍是唐代著名诗人,同时又是朝廷的现任官员。因此朱庆馀写这首诗呈送给他,希望得到他的赏识后,在社会上代为宣扬,使考试容易被录取。

在上面这首七绝中,作者自比为新娘,将张籍比喻为新郎,将主考官比作舅姑(公婆)。因此从作者写这首诗的本意看,应该结实成:最近即将参加进士科考试,考完后卷子就要由主考官评阅了。我虽然有信心考好这次试,但是还要向您请教,不知我写的诗文是否适合主考官的口味。

张籍读了这首诗后,立即写了一首七绝,作为自己的回答。

酬朱庆馀

张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由这首答诗可以看出,张籍对朱庆馀的诗文是多么的欣赏。诗的意思是:你象刚妆扮好的越地美女一样出现在镜湖湖心,自己知道非常明媚艳丽可还有点犹豫不定。其实你何必不放心,即使是穿着齐纨(山东所产的细绢,以质佳著名)的浓妆美人,也并不值得珍贵,最可贵的是越女的风韵天然,歌喉宛转。她唱的一曲菱歌(指朱的诗文)才真是万金不换啊!

越地为春秋时越国故址,在今浙江绍兴一带,唐时为越州。越国因出过西施这样的著名美人,因此在民歌、诗文中,经常用越地姑娘作为美女的代称。朱庆馀是唐越州人,故诗中用越女比喻他。镜湖即鉴湖,在绍兴县南,因湖水澄清如镜而得名。

自此以后,张籍向朱庆馀要来他的新旧诗文二十余篇,经常向人推荐赞扬。当时张籍诗名很大,人们很重视,纷纷传抄诵吟。于是朱庆馀的诗名广泛传播,果然在唐敬宗宝历二年(公元826年)考取了进士。

广陌万人生喜色——放榜看榜

靠考进士在唐朝是很重要大的事情,有关这方面的诗歌很多,例如每年正月、二月考试发榜,无数人赶来看榜,关于这个紧张的时刻,我们可以看看下面这两首诗:

放榜日

徐 夤

喧喧车马欲朝天,人探东堂榜已悬。万里随便金鸑鷟,三台仍借玉连钱。话浮酒影彤霞灿,日照衫光瑞色鲜。十二街前楼阁上,卷帘谁不看神仙。看榜日

刘 沧

禁漏初停兰省开,列仙名目上清来。飞鸣晓日莺声远,变化春风鹤影回。广陌万人生喜色,曲江千树发寒梅。青云已是酬恩处,莫惜芳时醉酒杯。

第一首诗的意思是:喧闹的车马声中人们准备上朝,听说考进士已发榜了。皇亲贵族们坐着饰有金凤凰的车子,大官们骑着快马(鸑鷟为凤凰别名;三台指位至三公的大官;玉连钱为骏马名),老远赶来看榜。新科进士们在花下欢宴,酒中映出灿烂如红霞的花影,那照在新进士衣衫上的太阳,也闪着吉祥如意的光辉。长安十二条大街的高落上,家家都卷起帘子来看这些神仙似的新科进士们。

第二首诗的意思是:天刚破晓,皇宫中更漏声听了(更漏为记时工具),秘书省的门大开。宫中颁布了新考中进士的名单。莺儿在旭日的柔光中飞鸣,轻拂的春风带来了回归的仙鹤。城内成千上万的人个个喜气洋洋,曲江池茂密的梅花正在盛开。进士们青云直上就在眼前,赶快酬谢朝廷的恩典。切莫辜负这美好的时光快喝一杯吧!

由这两首诗可以看出唐代对进士的重视,连皇亲贵戚,最高品级的大官们,都纷纷赶来看榜。人们把新进士看得象神仙一样。他们衣服上的阳光也象是吉祥如意,喜气洋洋的。全长安的人都伸长脖子,想看看新进士们究竟长的是什么样子。

金榜高悬姓字真——登科及第

看榜的场面都这般热闹,那么,新考中的进士们自己呢?他们得意欢乐的心情是可以想象的。例如,中唐时诗人孟郊,一生穷愁潦倒,到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中进士后他写了一首诗《登科后》,心情是大不一样了。

登科后

孟 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在这首诗中,诗人兴高采烈地说:过去的穷愁潦倒不值得一谈了,今日多么欢畅前途无量。在春风中我洋洋得意地骑着快马,一天内和同榜的进士们游遍了长安著名的花园。

诗人袁皓在唐懿宗咸通年间中进士,当时他写了一首七律《及第后作》,描写了自己从看见榜上有名而惊喜交集,然后感慨多年辛苦,如今跳过这一关的轻松愉快。

及第后作

袁 皓

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蓬瀛乍接神仙侣,江海回思耕钓人。九万抟扶排羽翼,十年辛苦涉风尘。升平时节逢公道,不觉龙门是险津。

诗的意思是:高挂的进士榜上真有了我的名字,多么的幸运啊!分得了这样一枝美好的春色。在这象蓬莱一样的长安会见了神仙般的同榜进士,不禁回想起在江上田间耕钓的友人。现在我象大鹏展翅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可这是在风尘中辛苦了十年的结果啊!在这太平的时节又遇着主考官员公允,我不感到龙门是难于通过的险要关口了。

耻作明时失路人——落第长安

考进士录取的毕竟是极少数,绝大多数落第的人们心情怎样呢?我们可以看看下面的诗篇:

落第长安

常 建

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落第归乡留别长安主人

豆卢复 客里愁多不记春,闻莺始叹柳条新。年年下第东归去,羞见长安旧主人。

前一首诗的意思是:家园是那样美好可我还留在长安,在这圣明的时代考不上进士真感到羞耻。回去恐怕故乡的花木鸟儿都会嘲笑我,还是在长安再暂住一年吧。

第二首诗的意思是:我这个在长安的旅客忧愁太多竟忘记了春天,偶然听见黄莺啼叫才知道柳条又发绿了。一连几年都没考上,又要回东边的故乡去,真不好意思向长安旅店主人这个老熟人告辞啊!

唐诗人钱起,是著名的“大历十才子”之一,他于唐玄宗天宝十年(公元751年)考着进士。根据他也写有《长安落第》这样的诗表明,他同样落过第。

长安落第 钱 起

花繁柳暗九门深,对饮悲歌泪满襟。数日莺花皆落羽,一回春至一伤心。

此诗的意思是:重门深闭的宫殿中鲜花盛开柳丝低垂,对酒唱着悲歌泪水落满衣襟。不久后春光过去花谢了莺儿也换了羽毛,每一回春天来到,不幸的落第使人免不了又一次伤心。

【拓展练习】(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1、科举制创立于:()

A、东晋 B、南北朝 C、隋朝 D、唐朝

2、在唐代“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含义是()A、不管年纪大小都参加科举考试

B、明经和进士是科举中常设的主要科目

C、人们都看不起明经科 D、人们普遍推崇进士科

4、下列对唐朝科举考试不正确的说法是:()A、通过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的制度 B、它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

C、它对参考者有严格的家庭出身和年龄的限制 D、它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

5、(2008年·泉州市)唐朝时期,士人取得雁塔题名资格的途径是()

A.参加科举考试 B.从事商业活动 C.建立战功 D.修炼德行

6、下列各项制度中,为隋朝创立的有:①郡县制 ②均田制 ③三省六部 ④科举制()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7、(2008年·淮安市)现今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一般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在古代科举考试中,下列皇帝最早对考生采用面试方式的是

A.唐太宗 B.武则天C.唐玄宗 D.唐高宗

8、“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形象刻画出的科考情况是()

A、秀才科 B、明经科 C、进士科 D、明算科

9、自隋唐以后,读书人实现“朝为天舍郎,幕登天子堂”梦想的主要途径是()

A、九品中正制 B、推荐制

C、科举制

D、自荐制

10、进士科中,主要测试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能力的项目是()A、策问

B、杂文 C、经史

D、诗词

11、(2010年山西省)魏晋时期,官员大多数从高门权贵子弟中选拔,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到了三分之二。这种变化说明

A..唐政府不任用权贵子弟 B.唐政府力求以才学选官

C.唐朝社会文学艺术繁荣 D.唐朝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

12、(09?揭阳)科举制度在我国实行1300多年初期在选拔人才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它最早诞生于

A.南北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13、(08?玉林)隋朝在历史上的作用,不能因其时间短促而忽视。下列属于隋朝在制度方面革新的是

A.科举制度 B.行省制 C.厂卫制度 D.军机处

14、(08?威海)在我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皇帝: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该皇帝是

A.秦始皇 B.孝文帝 C.隋文帝 D.隋炀帝

15、(07?日照)有的西方学者称科举制度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这一发明始于

A.汉朝 B.隋朝 C.宋朝 D.明朝

16、(06?潍坊)观察“举子看榜”图。这种情景最早出现在A.汉代 B.隋代 C.唐代 D.宋代

17、(07?连云区)历史小话剧《赶考途中》是这样设计的:“时间:××地点:去京城赶考的路上人物:张公子、李公子、书童旁白:张公子,世家大族子弟,带着书童张二,去京城赶考。……”该剧所反映的这一现象最早开始于

A.秦朝 B.西汉 C.隋朝 D.唐朝

18、(09?连云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这一现象,与下列哪项制度的推行直接有关

A.禅让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

19、(2008·徐州市)徐州市的户部山有条状元街,“状元”一词和下列哪种制度有关

A.分封制 B.科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三省六部制 20、(2008年·湛江市)“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武则天对科举考试的创新有

①使科举考试成为固定的制度 ②开创殿试 ③开创武举 ④实行诗赋取士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1、(2008年·聊城市)“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该诗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A.禅让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内阁制

22、(2008年·莆田市)

1、科举制度对中国产生重大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科举制度?他创立于什么时候?(2)科举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请问哪一科相对容易些?

(3)有了科举考试,就有了考试作弊。请你就如何杜绝当今考试中存在的舞弊现象,提一点合理的建议。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二:“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三:“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请回答:(1)上述三则史料都与唐朝的什么政治制度有关系?

(2)材料一是什么意思?

(3)材料二、三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24、读句子,找答案

下列句子中,有些与科举制有关,请把它们找出来。①“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②“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③“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④“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⑤“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⑦“皇榜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⑧“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⑨“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25、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人赵嘏 材料二:“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入彀:被收罗笼络的意思)”

------唐太宗 阅读后回答:

①材料一中的“长策”是指什么制度?(1分)

②这种制度开始于什么朝代?(1分)什么朝代逐渐完善?(1分)

③对这种制度起着发展和完善作用的关键人物有哪些?(3分)

④唐朝最重要的科目是什么?(2分)

③ 从材料看,这种制度获得收益最大的是谁?(1分)

⑥这种制度有什么影响?(4分)

26、(2010 湖北十堰,22)我国由隋代开创直至清末才被废除的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科举制 D.推举制

27、(2010湖北黄冈,9)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考试,至此,历经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科举制逐渐完善于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28、(2010山西省,2)魏晋时期,官员大多数从高门权贵子弟中选拔,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到了三分之二。这种变化说明

A.唐政府不任用权贵子弟 B.唐政府力求以才学选官 C.唐朝社会文学艺术繁荣 D.唐朝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

29、(2010湖南邵阳,3)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开创于唐初,废除于清末 B.通过分科考试选拨官员的制度

C.毫无公平公正性可言 D.看重门第,不利于选拔人才

30、(2010 江苏南京,5)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31、(2010山东聊城,5)“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D.行省制

32、(2010四川重庆,2)我国的科举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科举制度正式创立于 A.隋朝

B.康朝 C.明朝

D.清朝

33、(2010年重庆江津区,2)唐朝读书人要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最佳途径是

A.辛勤耕作 B.作战立功 C.经商致富 D.参加科举考试

34、(2010 福建莆田,26)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第之设,草泽望之起家,簪绂(zān fú)望之继世。孤寒失之,族馁矣;世禄失之,其族绝矣。

——王定保《唐摭(zh

í)言》

材料二 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gòu)中矣”。

——王定保《唐摭言》

材料三 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廖燕《明太祖论》

(1)材料一中“科第之设”是指哪一制度的创立?何时创立?(4分)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简述“科第之设”的历史作用。(4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明代八股取士的消极影响。(2分)

(1)科举制度;隋唐时期。(4分)

(2)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有利于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给社会带来了革新气象和创新精神。(4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

(3)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实际能力;钳制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历史的发展;“愚天下之心”。(2分。答出其中一条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37、(2010江苏苏州,30)民族的强弱、国力的大小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公开、公平地选拔人才是人们美好的愿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虽有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一一《墨子》

材料二

(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茏,圈套)矣。"……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摭言》

材料三 科举弊政乎,科举法之最善者也。古者世卿,《春秋》讥之。讥世卿,所以立科举也。世卿之弊,世家之子,不必读书,不必知学,虽呆愚淫佚,齐循例入政。则求读书求学者必少,如是故上无才。齐民之裔,虽复读书,虽复知学,而格于品第,未从得官,则求读书求知学者亦少,如是故下无才。上下无才,国之大惠也。科举立,斯二弊革矣。

——梁启超《变法通议·论科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墨子有关官员选拔的观点是什么?(1分)(2)材料二、三都涉及到历史上的什么选官制度?(1分)试依据这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 识简述其影响。(2分)(3)概括指出上述选官制度的实质是什么?(1分)并援引材料二中的某一句话加以印证。(1分)(1)不论贵贱,选贤用能(或尚贤)。

(2)科举制度。改善了用人制度;扩大了官吏来源;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文学艺术的繁荣;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打破了特权垄断,具有一定的公平公正的合理性。

科举制与唐诗 篇2

一、当代高考论争中的科举隐喻

以科举隐喻高考, 并非当代高考论争中的发明。“文革”时期有关高考的批判中, 科举隐喻现象已经比较突出。如有人说“现行高考制度的反动本质越来越暴露无遗了。它的流毒很广, 影响甚大。……它是新的科举制度, 束缚了革命青年的思想”[1]。还有人说“文革”前的“升学考试”是“封建科举制度的流毒和变种。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就是一小撮人‘层层考试, 步步高升’, 把四书五经、三教九流污秽合一”[2]。到上世纪80年中期以后, 随着“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的加剧, 教育界围绕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争论日趋热烈, 尤其是1998年“语文教育大讨论”, 批判高考、主张取消、废除高考的声音此起彼伏, 科举隐喻更大量出现。最常见的是在标题中直接以科举隐喻高考, 如《勿使高考变成当代科举》[3]、《取消现代科举》[4]等, 更多人是在文章中以“现代科举”、“当代科举”、“新科举”、“科举幽灵”等来隐喻高考[5]。著名学者许纪霖指出, “不要看科举制度废除了百年, 但科举之历史幽魂, 借得高考制度的皮囊, 继续缠绕在国人的心头”, 又称“哀哉神州!百年之前科举制度已告废除, 百年之后科举精神又借尸还魂, 木乃伊归来了”[6]。龙应台在分析当代大学生为什么“关心面那样狭窄”现象时, 认为激烈的竞争环境让学生形成“只要把书读好, 其他什么都不要管”的观念, 并认为“这个金玉良言是应现代科举制度而产生的”[7]。

总的来看, 高考论争中的科举隐喻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以科举的消亡隐喻高考必然而且必须被废除;二是以科举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弊端直指高考给现代教育带来的种种“灾难”;三是以科举制度中的某一部分隐喻高考中的相应形式与内容, 如以八股文隐喻作文等。值得注意的是, 在高考论争中的科举隐喻, 暗含着强烈的价值取向。由于“在20世纪绝大部分时间里, 科举制作为被批判的对象, 成为‘封建教育’、‘落后’、‘腐朽’的代名词”[8], 因此, 科举隐喻事实上已经成为取消高考制度的一个利器。这也成为高考制度支持者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命题, 即如何消解科举制度在社会大众中的印象。相应地, 重评科举制度也就成为高考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一方面试图证明科举制度并非“万恶之源”, 另一方面强调科举制度与现代高考的差异性, 这时, 科举隐喻也大量出现在高考支持者的论述中。以高考存废以及高考改革为中心, 科举隐喻也就成为高考论争中的普遍现象与焦点问题。

二、科举隐喻:从相似性到同一性的冲突

在反对统一高考的人看来, 科举隐喻所以成立, 来自于统一高考制度以“指挥棒”引发“片追”现象, 导致中学偏离“素质教育”的轨道, 走入“应试教育”的怪圈。他们认为, 这种“应试教育”导致了学生的沉重负担, 摧残学生身心健康, 忽略道德培养, 导致知识与能力的脱节, 扼杀学生乃至中华民族的创造性。既然这些特征与历史上的科举制度如此惊人相似, 高考不正是科举的翻版、科举的复活?不正是现代意义上的科举?在其看来, 由于高考的存在, “应试教育”造成以下突出问题:

一是巨大的考试压力。在论者看来, 由于高考的存在, 高校以考分作为录取的唯一准绳, 意味着严酷激烈的竞争。为了获得进入大学的机会, 学校、家长对学生层层加码, 学生往往需要承受巨大的学习负担。与此同时, 高考不仅将学生困守在麻木而残酷的“考试”中, 更将这一“圈地运动”扩充到“考家长”、“考学校”、“考社会”。正如论者所说:“若说中国的家长, 为了这场考试, 付出了半条老命, 是一点也不夸张的”[9]。

二是摧残身心健康。在高考面前, 大多数学生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焦虑。长期处于焦虑、紧张、担心、恐慌等消极情绪状态, 会形成个性中的特质焦虑, 严重摧残学生身心健康。

三是扼杀创新思维。传统科举考试具有鲜明的“统一性”, 政府主导的考试流程, 儒家学说的经典地位, “代圣贤立言”、“思不出位”的政治准则, 八股文“清、真、雅、正”的衡文标准[10]。在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下, 这些技术性标准确实对于民族创造性有相当的制约作用。当代高考的“统一性”特征使其成为“现代科举”, 对民族创新精神产生严重的禁锢作用。有论者指出, “中国统一考试制度的要害就是统一”, “这种统一泯灭人一生中最有创造性年华的发展, 让富有想象力的学生沉湎于死记硬背和冗长繁琐的揣摩求证之中……统考制的影响在本质上与科举制读十三经并无大异……统考制度产生的实际效果却与之有惊人之雷同”[11];高考的“许多考题出得莫名其妙, 答案武断到荒谬绝伦, 弄得语文考试比之八股文还僵化。……这不但贻误了青年, 而且使教师的头脑僵化、智力退化。两代人的才智就在这样荒谬绝伦的考试中无形地消磨着”[9]。

在不少人看来, 作为“现代科举”的高考, 其罪状实在“罄竹难书”, 因此, 上述三个方面不过是举其大端而已。这种基于高考与科举的相似性而提出的高考的弊端与问题, 事实上也是切中高考的要害的。以此为基础, 高考废除论者继续沿用科举消亡来隐喻高考的废除也就顺理成章了。但笔者认为, 这样的逻辑事实上存在着将科举与高考的关系从相似性认定为同一性的误读。

首先, 从隐喻的角度看, 两个不同的事物虽然可以用隐喻的手法建立起联系, 但是, 这不等于说隐喻可以消除本体与喻体这两个不同事物固有的差异性, 也就是说, 在隐喻中语义的冲突始终是存在的。“因此, 用适合另外范畴的情况来提出某一范畴的情况, 隐喻判断显然没有直接明确地断定事物的特有属性, 也不足以反映概念与概念间的关系命题”[13]。也正因为如此, 用隐喻的手段对于理解科举与高考都存在一定的偏差。而这也正是许多反对高考者所漠视的。

其次, 高考与科举制度的相似性源于它们同属于竞争性选拔考试, 前面所列举的科举与高考的弊端也属于竞争性选拔考试在教育资源、社会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所导致的相同结果。但这一特征并非是科举制度灭亡的根本原因, 同样也不必然导致高考被废除。科举被废止, 实是近代社会、政治、文化诸多矛盾冲突交织的结果。晚清政府迫于内外交困的复杂局面, 兼之科举制度在近代的全面危机, 最终将之废止。这一措施的初衷是为了实现“自救”, 是国人急于走出时代困境、摆脱民族危机的心理反映, 与竞争性与选拔性并没有直接的联系。正因为如此, 科举废除或者高考废除并不能解决竞争性与选拔性所带来的基本问题, 科举废除了有高考继续承担资源分配的任务, 而高考废除了, 也会有另外一种评价手段取代高考的基本职能。只要社会资源不足以满足大多数人的需要, 竞争与选拔就必然存在, 由之而带来的“指挥棒”效应、压力问题也不会消失。

第三, 高考与科举虽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但还是不可划等号[14]。正如论者所说, “高考与科举既十分相似, 又有重大区别, 只有在深入了解两者异同的基础上, 才能科学地比较科举存废与高考存废问题”[15]。两者在考试目的、生长的时代环境、社会环境以及考试内容、手段方面也存在差别。科举与高考虽然能够建立隐喻关系, 但是在语义冲突的背后, 两种制度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性, 这种差异性也就意味着科举隐喻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从这个意义上说, 科举隐喻, 尤其是简单地从科举废除到高考废除的观点存在着从相似性到同一性的冲突。

三、直面高考问题, 走出科举隐喻的“怪圈”

当前, 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不仅仅负有为高校招生、社会选才的基本职能, 更承担着以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分配调节社会分配的重要功能, 后者对于缔造公平正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从长远来看, 统一高考的发展方向是高校自主招生, 由高校来确定录取标准, 其中就包括如何使用考试成绩。但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承认社会差别并以多种手段统筹协调, 逐步缩小社会差别的过程中, 坚持和完善统一高考制度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百年来中国在考试制度建设中走过的曲折道路证明, 一个稳定进步的社会, 应当是一个“考试社会” (在承认社会差别前提下强调能力优先, 在维护秩序公正基础上谋求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相统一的社会) 。当前, 有关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制度设计, 应当充分听取各种意见, 允许形式多样的学术争鸣与讨论。但是, 高考改革的基本原则是坚持“科学发展观”, 在尊重考试历史、尊重考试基本规律基础上, 努力揭示“考试-社会”的内在联系。虽然批评者强调中国的高考改革始终落后于时代与教育的要求, 但笔者认为, 批评者固然看到了滞后的矛盾与问题, 并在一定程度上督促改革的发展, 但我们也需要客观地看待改革中所带来的矛盾纠葛。批评者往往忽略了改革实践中的利益冲突以及理想与实践的落差。改革的实质就是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有前进、有权衡也有妥协, 这或许就是高考改革总遭人非议的原因。但“批判不应该导致对三十年高考改革整体成就的负面评价;漠视高考三十年改革的成就与努力, 并不是实事求是的客观的、全面的评价态度”[16]。

正如反对统一高考者单纯强调科举与高考的负面作用, 不足以消解高考在当代社会的合理价值;高考维护者单纯地强调科举与高考的合理性, 也不足以抵消高考的残酷性以及对个人与社会的影响, 尤其在强调“以人为本”的社会里, 高考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更值得重视与研究。在这个意义上, 无论是高考的反对者还是高考的维护者, 其实都是高考的建构者, 共同推动高考不断改革与发展。直面高考问题, 就必须面对高考的指挥棒作用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面对当前高考与素质教育在实践中的困境。笔者认为, 高考的指挥棒作用、高考与素质教育在实践中的冲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首先, 考试的发展方向是由非营利组织或者各省联合考试, 因此考试内容将从以中学课程为基础向能力立意、素质立意转变, 高考的指挥棒效应也将逐渐弱化。其次, 随着高考的发展, 高考的职能将由复杂、过于负重走向单纯。作为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连接, 高考的职能始终在中学教育与大学选拔之间徘徊。但作为选拔性考试, 高考唯一或者主要的使命只能是为高校选拔人才。随着考试多样化, 作为评价中学学业成绩的专门考试将取代过去由高考承担的职能。第三, 提高教师素质, 让教师学会教学、让学生学会学习是当前的一个核心任务。摆脱“题海战术”的关键是学习方法的学习以及学习能力的提高。只有认识到这一点, 才能让学生从“苦”中“苦”学, 学会享受学习的乐趣。无疑, 这也正是素质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需要指出的是, 以上问题事实上牵涉到的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即高考观或者高考评价的问题。高考评价, 可以理解为主体对于高考制度于人的意义的一种观念性掌握, 是主体对于高考制度有无价值以及价值大小所作的判断。高考是一个大众话题。可以说, 每个人都和高考发生过或者将要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 每个人事实上都会形成个人的高考评价。普通大众对于高考制度事实的了解, 主要以自己的个人体验或者情绪为出发点, 他 (她) 的认识方法、认识手段都是非专业性的, 了解的范围和程度相对有限, 情感对认识结果的解释和评价具有相当的影响。作为研究者来说, 尽管他 (她) 也有相当的情绪体验, 但是这种体验在揭示个人利益、社会利益、人类利益的同时, 在利益发生冲突时应优先选择社会和人类利益。其次, 研究者所进行的“学术评价”决定了它的认识过程要以科学认识为指导, 在情绪体验的背后寻找问题的症结、揭示问题的复杂性并推动高考改革。如何形成科学而理性的高考观和高考评价对于高考的改革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我们应该加强科举与高考研究。以历史上的科举制度作为隐喻往往成为现实的一面镜子, 在这面镜子中, 我们能够更加清楚地看清现实中的种种问题和可能的演变。

摘要:用科举的命运、功能及其价值来隐喻高考, 是当代高考论争中的普遍现象, 更凸显了高考制度面临的矛盾与问题。但是, 科举隐喻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尤其是简单地从科举废除到高考废除的观点存在着从相似性到同一性的冲突。在高考改革实践中, 我们需要直面高考问题, 走出科举隐喻的怪圈。

科举考试促成唐诗繁荣 篇3

关键词:科举考试    促进    唐诗繁荣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8.203

科举制始于隋文帝十八年(公元583年),止于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前后绵延1400多年。它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极为重要的文官选拔制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影响。科举制度选拔出了一大批才华卓越的优秀人才,建立起了文官治国的原则,促进了中国文化、古代文学的丰富和发展。

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现象,就是唐代的科举考试直接促进了唐代诗歌的繁荣。

唐代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顶峰,《全唐诗》共收集唐诗近5万首,其内容之繁富,风格之多样,及作品与作家传诵于众口之多,均为其他任何朝代所难以比肩。而唐代诗歌走向繁荣,攀上顶峰,与唐代科举制度以诗赋取士有直接关系。

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指出:“唐以诗取士,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唐既然以诗取士,作诗就成了文人的进身之阶。诗歌、仕途、利禄紧密相连,这必然吸引士人毕其全副心血精力倾注于诗的创作上,从而促进、推动了诗歌的繁荣。

唐代科举以诗赋取士,壮大了诗歌的创作群体,开掘了诗歌博大深广的内容,形成了五彩斑斓的风格。

科举制度为寒士庶族提供了公平进取入仕的可能性。以匡时济世为己任的士阶层只有“学而优则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追求和人生价值。科举如同一块巨大的磁石,把士子终身的注意力都吸引至磁场的周围。这一点直接刺激了诗歌作者群体的壮大。诗人们多半来自庶族士人阶层甚至下层社会,他们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切身经验与深入认识,对唐诗博大深广的内容与五彩缤纷的风格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科举考试还扩大了文人的行踪,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的举子们汇集京师,无论及第还是落第,他们的流动量都很大。这就在唐诗中形成了许多送人赴考、贺人及第、慰人落第以及自述这类经历的诗篇。前人说,唐诗之佳篇多产生于羁旅行役之中,这跟士人们奔忙于科举之途关系甚大。

落第的诗人张继来到了苏州。美丽的古城,触动了诗人愁情。月亮西斜,意兴阑珊;乌鹊悲啼;江岸上,霜结千草。夜空里,星子如霜;江上渔火二三;钟声响了,张继无眠……这是一个不朽的失眠,他推枕而起,摸黑写下那篇不朽的诗篇——《枫桥夜泊》。

科举考试在全社会形成了崇尚读书、虚心向学、勤奋治学的风尚,这对于唐诗的繁荣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北宋晁冲之《夜行》诗有道:“老去功名意转疏,独骑瘦马取长途。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宋时如此,唐代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为求科名,挑灯夜读者遍及千家万巷,在全社会形成了崇尚读书、虚心向学、勤奋治学的风尚。

士子们孜孜不倦寒窗苦读,加入到了“读书破万卷”的行列中去,同时“十年寒窗无人问”的苦痛,使得他们奋力挣脱,这在某种程度上练就了士阶层认真勤奋的治学精神,以至有了唐代士林“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赋诗风范,有了“推敲”的典故。

唐代的科举考试盛行行卷之风。所谓行卷,就是在考试前把自己的代表作品写成卷轴,投献名公巨卿,求他们向主考官推荐。故应考前,考生必云集京师,“拜谒”之风盛行。“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这是唐时考生朱庆余在考前写给主考官张籍的诗。诗人杜牧在参加会试前,也拿自己的千古名篇《阿房宫赋》投献名公巨卿。这就说明,在科举以诗赋取士的影响之下,士子们在考前进行着多么广泛而艰苦的创作,这无疑是唐诗繁荣的原因之一。

考前如此,考后那些及第士子的荣宠又是怎样的呢?

唐科举放榜常在二月,“十年辛苦一枝桂,二月艳阳千树花”。新科进士春风得意,扬鞭策马,长安市民万头攒动,争睹风采。中唐诗人孟郊的《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就是登科及第士子荣宠心理的真实流露。

另外,一些士子由于个人的性格和遭际,他们未能参加科举考试或者屡试不第,但是这不能说明他们没有受到科举以诗赋取士的影响。

他们之中也有彪炳史册的大诗人,其诗作流传甚广。

“落第逢人恸哭初,平生志业欲何如。鬓毛洒尽一枝桂,淚血滴来千里书。”(赵嘏)落第文人的辛酸在诗篇中又是怎样的呢?杜甫就有进士不第的深切体会。他困局长安达10年,四处投献诗文,行卷干求,“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李商隐、孟浩然、温庭筠、韩愈、孟郊、李翺等都曾有过屡试不第的经历。

以“落第”“下第”为题材的诗篇几乎形成一大门类。落第的苦痛,“十年寒窗无人问”的艰辛,又使得他们奋力挣脱,星转斗移,年复一年,矢志不渝地向着目标挺进,这种奋进在客观上又促使他们不懈地读书、创作。

隋唐与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比较 篇4

一、考生来源和资格不同

隋唐时期, 考生来源主要有两类, 生徒和乡贡。中央与地方官学的学生经考试合格, 由学校送尚书省参加省试, 这些考生被称之为生徒。不在学校学习而学业有成者, 则向州县“投牒自举”, 经审查考试合格, 由州县送省参加考试, 称为乡贡。考生来源较广, 资格审查较松, 这给大部分知识分子以科举取土的机会。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与学校制度紧密结合, 非经由学校出身者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国子监是最高学府, 监生可以直接做官。府、州、县是地方学校, 学员称为生员, 未取得生员资格者不得参加考试, 进学校成为参加科举考试的必由之路。

二、考试科目、内容和形式很不同

隋唐时期, 科举考试的科目较多, 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道举等, 尤以明经和进士科为主。考试内容涉及经义、时务、诗赋、杂文等, 内容多, 并且注重考查考生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考试形式分为笔试和口试两种, 有助于选拔优秀的人才。明清时期在这些方面有很多变化, 考试科目减少了, 考试内容专门从四书五经命题, 而且对经义的解释, 只能以朱熹的观点为标准答案, 不得有自己的见解。考试形式为笔试, 规定必须用八股文的文体作文, 严格规定答题文章的具体格式和写作步骤, 有严格的程式、标准和规范, 不允许有任何的个人发挥。

三、考试和录取程序不同

隋唐尤其唐朝把考试分为常科考试和制科考试, 常科考试一般安排在每年10月进行, 唐初由吏部后由礼部主考, 确定录取人之后送由中书门下进行复核, 再把录取名单送皇帝过目, 省试录取, 称之为及第, 第一名称为状元或状头。制科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明清实行三级考试, 首称是乡试, 由各省主持, 每三年一次, 取中称为举人。其二是会试, 由礼部主持, 于乡试次年举行, 考中为举人。最后是殿试, 皇帝亲自主持, 主要考策问。殿试不会淘汰会试录取的人员, 仅排出名次, 前三名分称为状元、榜眼、探花。

四、作用不同

科举与新学的缝隙 篇5

晚清末年,改制无数,“科举”被废大概是让遗老遗少们最为糟心的一件大事,那些残留乡间懵懂憨痴的老童生,从当年颇受尊敬的人中龙凤,摇身一变成了下岗待业的收容对象。他们就像长在现代国家肌体上的脓血毒瘤,似乎人人都有份儿变身外科医生挥刀斩除。今人蔑视科举略显得有些幸灾乐祸,搭上过科举末班车的人倒是很实际,他们总觉科举是穷人谋生的手段,不走死求功名这条路难免让人看不起,寒门中举是荣耀门楣的大事,因为父辈不识字儿辈却有机会登堂入室,所以不好轻易啐骂科举害人。

“科举”挨骂的另一个理由,是因为今人不了解考试规则,遂把“八股文”误当作科举的全部一律骂倒批臭。以为那些驼背缩腮,面目可憎的考生不过是一帮只会引经据典的迂腐书虫。在此需要澄清的是,明清以来的科考至少举行三场,第一场第二场铁定要考《四书》《五经》。不过别忘了科举考试还有第三场“策问”,这场涉及兵、农、刑、礼、吏治、河防、工赈,完全是聪明人摆弄的学问。如果细分出来,很像现在大学里的专科考试,考的是“经济史”“法律史”“边疆民族史”“思想史”之类的话题。

与须死记硬背的头场二场相比,这场出题仅靠那八股模仿秀的死功夫不大容易蒙混过关。即使到了殿试一级,皇帝也会特意强调不要一意揣摩古人文字,鼓励说出心里话,顺治年间到了皇帝面试的一级就规定策论不限长短,不得故意拘泥旧式用套话官话敷衍,要求直陈胸臆,无所隐瞒。

乾隆以前,第二场还有所谓表、诰、判等内容,表、诰模仿的是臣民上书皇帝或模拟皇帝下诏令议事,意思是测验考生站在不同方位处理政事是否允当,“判”就像现在的法律案例解读,列出几条案子考考法律知识和断案水准,几乎条条应对都要求切近实用,不说空话。如果再加上策论的部分,考生就如被摆上地方官员的位子处置公务,临场应变所要求的机敏迅捷绝非现在考生所能想像。乾隆之后虽取消了诰、表、判的测试,策论部分的发挥仍有相当难度,想靠花拳绣腿的虚词俗套蒙混过关绝无可能。

人们把“科举”与八股直接挂钩也不是没有理由,大致是因为八股文写作设置在头场和二场,头场二场不过,你就是满纸写出天花乱坠的治世奇想也是白搭,于是大家纷纷在八股文上比拼较劲,可遇到聪明人,这请君入瓮式的八股研习立刻就会变成束缚心灵的鸡肋,他们痛苦的是在考试策论之前还要背上一段格式严苛拘泥古板的经书文字,摹写一首矫揉造作的试帖诗,这是最虐心害人的事情,这部分通常称作时文制艺。但骂科举的人却几乎无人对“策论”的重要性提出质疑。

策问的重要性

“策问”的结构一般是四到五问,第一问大都与“经学”历史有关,相当于当今的“基础学科”测试,有强调“经”是立身之本的意思,这部分考的还是刻板记诵的死功夫,与第一二场的内容有交叉重叠的地方,目的是摸摸考生文献学的根底。

从第二问起考生自由发挥的余地开始增加。提问大多涉及制度史演变,例如中央官制沿革、官吏选拔考课之法。甚至会出现“何谓‘循吏’?”这样很难用只言片语回答的题目。

第三问常问及地方治理问题,水利海塘如何整治也会安排在这部分提及。

第四问包涵历史地理沿革的辨析或者是各类仓储积粟之法的议论。

考卷中如有第五问会涉及兵事和海防等议题。

策问还会考虑到地区性的状况,如江南的试题就会集中问及海塘工程沿革和漕运的利弊。道光年间海宁乡试的一道题曾专门讨论明代治河名家潘季驯的治水著作《河防一览议》,以及相关的多篇治河策的讨论。我看到一则有关“币制”的考题竟然细致地问到钱“币”用字从唐朝的隶、篆向宋代草、行书转变后如何换算这样的专门话题。

“策问”题目的字数一般都较长,往往是考官发表一种见解,由考生验证或反驳。道光元年海宁的乡试卷子中有一条讨论“保甲”的题目,从周代保甲创立开始谈起,一直讲到明代的保甲制度沿革,俨然就是一篇“保甲史”。

考官的提问也很尖端,一是问宋代王安石力行保甲,百姓多觉不便,经司马光上疏废止,可为什么明代王守仁在江西实行起来却卓有成效?二是问:城市乡镇人口聚居稠密,容易稽查,可那些山谷密林零敲碎打的地块,和隐秘偏远的寺庵居所如何巡查?对于密布客家棚民的萧疏地界,或者针对来往飘忽的商船渔户,保甲如何发挥编查的功用。提问结尾处不忘提醒说考生们来自田间,可以凭借各自的切实经验从容应对。

要准确回答策问中的内容,确实需要广博的知识储备和人生阅历,不是光凭死记硬背的笨功夫就能搞定。

走实践路

应对策问既然要具备相当渊博的见识,那么除八股制艺的训练外,考生这部分的知识从何获取呢?

从当事人的经历看,一条途径是在少儿的启蒙家教中有意进行灌输,清姚永概的父亲就强调须于农田水利上讲究一番,开具的书目中分地理(天文附)、兵盐、漕河、水利、农田、度支、礼乐、洋务数门,督促逐一细究。其实,儒者一直不回避研习日常俗事,一种说法叫做“习农业而无农心”,每天忙忙叨叨处理俗务还能守着心底那澹然纯净的道德气象才是真君子。

正因策问有利于实用,所以清末科举首先就从颠倒考试场序入手变革,最著名的一个举措是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两江总督刘坤一和湖广总督张之洞联衔发出“江楚会奏三疏”。

第一疏中就提出头场考试考中国政治、史事,称之为博学;二场考各国政治、地理、农工、武备、算学,名曰通才;这两部分考试内容相当于科举中的“策问”,一般都放在第三场,奏疏中却请求置于头场和二场,最传统的根本之学四书五经被挪到第三场,称之为纯正。道德根器之学与经世学问被完全倒置,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处于可有可无的位置。

江楚三疏发出后,在底层士绅中立刻得到了响应,同时也有所动作。比如一份日记记录着这年八月湖北黄安的童生朱峙三去私塾上课,塾师突然宣布不做八股文,改做“义论”,我猜塾师说的“义论”大致相当于“策问”类的题目。这天塾师出题叫“练兵论”。

nlc202309042115

此人据说喜读新书,思想新锐,就在几天前还出过《中国易于富强论》这样的时髦题目。更有如下新式策问曰:中国欠西洋款项四十年才能还清,你有何办法?有点让人吃惊的是,这名草根塾师居然还能抛出如下相当先锋的问题:君主之国、民主之国、君民共主之国的区别何在?

不过,在乡里民间,对时事策问考试的抵制一直存在,县级考试出题凡涉时务时,往往就有大批学生罢考。

名师和外援

要在策问里填充进现代知识,光靠科举系统内部的变通改制显然不够,以日本为师遂成时髦的进学捷径。那时清廷还没明令开设学堂,各省都是自行发动,地方官也是不理不睬,听之任之。

私塾改为学堂最缺乏的就是教师,塾师的知识结构太旧,对算学理工政法这些新学问茫然无知,最简捷的办法一是请外教,二是直接派青年赴邻近日本留学,归国后再教学堂,这个时期小学堂大多喜欢聘请日本教习,原来热衷科举的家族也愿意把孩子送往日本做短期培训,其中不乏速成的功利考量。

去日本读速成师范和法政科目的学生居多,一般是公费捐款和自费留洋二种自选其一。如安徽某地赴日学生就以捐款公费二成,自费一成的比例获得资助,条件是学成归国后须给家乡服务三年。

由于赴日学生太多,日本人也逐渐做起了骗钱的生意,据包天笑的回忆,速成师范不管学的程度如何文凭照发,一年就可毕业,回国即可混个小学教师资格骗吃骗喝。还有的更极端,对不懂日语的国人,日人一律迁就,干脆雇来口译人员,老师一面讲解,译员就站在一旁解说,更过分的是,居然有的日本教员还负责把日文教材直接翻译成中文供留学生阅读,这些海归回国后日语会奇烂到何种程度可想而知。

从日本归来的速成师范生经常笑话迭出,没有学问装的半瓶子醋,就敢上台东拉西扯,全靠在日本偷来的遗闻逸事吹牛媚众。县级师范班中的教习只认片假名、平假名,日文程度浅显的惊人,有一位堂长在东京只学了半年就敢上台肆意乱说。

时人觉得日本近代文化本来就贩自欧美,再经一道转手,国人全成了三道贩子,对贩卖货色的纯度顿生疑问。怪不得当时的试卷会出现这样的质疑:游学日本学生、上海学生个个猖狂放荡,不为人表率,不勤治学问,这样的学生可靠吗?若不废科举,恐自强无望,若不惩学生,却又有自由放任的弊端,到底该怎么办?

科举被废,教私塾的先生数量太大,又不能听任其下岗失业。于是各地纷纷办起了“师范传习所”,聘任留日学生给这些老冬烘授课,旧塾师经短期回炉培训后匆匆出任小学师范教员,算是暂时可以谋生。

台下常常坐着若干白发苍苍的老者,台上却站着个二十郎当岁的小青年,有的出国前还曾是台下某位老塾师的学生,回来一转眼就成了老师的师傅。这些“学生”比这些小老师年岁要长上一辈甚至两辈。在乡里要喊他公公的,底下没准还坐着姻亲中的尊长,世谊中的父执,这类师生尊卑颠倒的例子实在是太多。包天笑回忆,有一位青年看了一张传习所报名的单子,摇头道:“我不能教!”问他原因,原来里面有一位是教过他的老师。

分流

科举即废,基层教育难免陷入新旧杂糅的困境,在安徽办学堂的姚永概深知此敝,提出分流办学的思路。

他主张一部分高等学堂招收有旧学根底之人,让他们尽量多学西文和普通科学,因为无须担忧他们的国学基础不牢,良莠不分。发蒙阶段的小学堂应招收年龄小的学员,特重伦理道德根基的培养,同时兼顾研习算学、体操和音乐。

但这一思路无法改变近世中国人文教育滑坡的终极命运,府州县中学太偏于西学理工,国文素养持续走低,大学堂学生中文优秀者也寥寥无几。国文考试时经常搜出夹带者,学生也并不以为耻。

姚永概已洞察到学堂学生的心理变化,觉得他们戾气嚣张,藐视师长的行为随处可见,最终导致他愤而辞职。他在给侄子的一封信中写道:士大夫搞旧学应开通,玩新学应守法。大意是指迷恋新学者肤浅躁妄,很难打好学问的根基。

若比较科举和新学教育,我还是觉得科举三场考试兼顾的是道德人文与经世致用的均衡,其学问导向甚为妥帖。反观现代教育则一味追求实用,而没有人文的根基做底盘,养出的人才自然难免步入偏颇之途。

中外兼收,古今一体,当如何吸取淘汰,还需再做考量

【科举制与唐诗】推荐阅读:

科举制的创立教案07-03

唐朝科举制度研究报告06-25

上一篇:关于新形势下企业女职工劳动保护现状及对策和建议下一篇:机关驾驶员年度考核总结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