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变动影响分析报告

2024-09-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环评变动影响分析报告(共8篇)

环评变动影响分析报告 篇1

梯级开发规划环境影响简析

14.1 引言

该项目为七都溪六级水电开发规划中的的第六梯级水库电站。该项目所在流域水电梯级开发可使七都溪的水能资源得到更充分利用。但流域水电梯级开发是一种高度干预河流生态的活动,不但会从根本上改变河流和流域的生态系统、资源情势和社会结构,而且对环境影响也具有群体性、系统性和累积性等特征。对于每一个梯级水电站来说,虽然开发工程发生于点上,但对生态影响却可能上及源头、下至河口,从而造成流域性影响。因此,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应持有流域观念,是一种以单项开发工程(点)环境影响评价为主、兼有流域开发规划(线)环境影响评价性质的工作。由于七都溪六级水电开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目前尚未进行,故有必要对该项目所在流域水电梯级开发规划环境影响进行简要分析。14.2 水电梯级开发概况

七都溪是宁德仅次霍童溪的第二大河流.发源于县境内虎贝乡第一旗.流径白岩,洋中,大泽溪,大港,管仓,马坂.在七都注入三沙湾.河流深切,支流派生.沿途有溪坂尾溪,洋中溪,石后溪,华镜溪等支流汇入.干流全长58公里,流域面积333.45平方公里.总落差820米,平均坡降14.13‰.城内大部分为中等切割构造侵蚀之中低山区.河流穿行于崇山峻岭间.河床陡峻,水流湍急.落差主要集中在虎贝桥头村至洋中长潭11.7公里河道和洋中乡下山村至大港之 14-1 间.虎贝至桥头段,长潭至林坂以及溪口以下河段.处于山间盘谷高丘洪冲积地貌单元中,地形起伏小,地势平缓,阶地明显,形成山谷小盆地,宜于修建蓄水工程.流域植被覆盖良好,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2150毫米,径流深1425毫米.七都溪六级水电开发从上游至下游依次为: 桥头水库电站——正常蓄水位810米,坝高55米,控制集雨面积29.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年流量1.32秒立方米,有效库容1703万立方米,总装机容量8000kw,保证出力2124kw,多年平均年电能1721万kw·h。

长潭水电站——正常蓄水位572.3米,坝高40米,控制集雨面积6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年流量3.1秒立方米,有效库容50万立方米,总装机容量10000kw,保证出力1610kw,多年平均年电能2934万kw·h。

洋中水电站——正常蓄水位383.5米,坝高2米,控制集雨面积9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年流量4.39秒立方米,总装机容量1200kw,保证出力338kw,多年平均年电能559万kw·h。

大泽溪水电站——正常蓄水位319.9米,坝高39米,控制集雨面积187.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年流量8.61秒立方米,有效库容11万立方米,总装机容量152000kw,保证出力3364kw,多年平均年电能6281万kw·h。

大港水电站——正常蓄水位154米,坝高22米,控制集雨面积269平

14-2 方公里,多年平均年流量12.22秒立方米,有效库容72万立方米,总装机容量14000kw,保证出力2143kw,多年平均年电能4276万kw·h。

官昌水库电站(拟建)——正常蓄水位69米,坝高55.4米,控制集雨面积312.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年流量13.12秒立方米,有效库容2300万立方米,总装机容量8000kw,保证出力1146kw,多年平均年电能2754万kw·h。

14.3 水电梯级开发主要环境影响概述 14.3.1有利影响简评

(1)由于七都溪水电梯级开发将充分利用水能资源,各座梯级水库均具有日调节性能,可提高保证出力,增加年发电量,对地方电网调峰和补偿起骨干作用,从而有力促进地方工农业生产和社会发展,不但能获得良好的直接经济效益,而且能产生显著的间接经济效益。为宁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廉价、清洁、可再生的能源。

(2)由于七都溪水电梯级开发将明显减少火电生产年耗煤量,降低煤矿采运压力,减轻地方和跨区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腾出环境容量开发经济,从而有力促进清洁生产发展,实现增电减煤、增产减污的目标,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例如,按我省电网火电厂单位电能耗煤约350g/kw·h计,六座水电站年发电总量1.8616亿kw·h,每年可节约火电用煤总量6.4806万吨,减少二氧化硫产生总量1037吨,减少固体废物产生总量21061.95吨 14-3(其中灰分16201.45吨,粗渣4860.5吨),并节省大量燃料燃烧时消耗的氧气和减少大量燃料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可见,七都溪水电梯级开发有利于减少火电燃煤,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危害,有利于控制酸雨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同时也为山区以水电能源代替薪柴燃料提供了可能,从而有力地保护森林资源,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对山区维持生态平衡和改善生态环境,都能起着积极的作用。

(3)由于七都溪梯级水库具有多年调节性能,使七都溪枯水期调节流量增加, 七都溪水电梯级开发后各座日调节水库调蓄作用,将进一步七都溪下游枯水期流量,从而使七都溪下游河段枯水期径污比提高和水污染物得到更好的净化,并使七都溪入海河口枯水期盐水浓度得到更好的冲淡(枯水期河口正值高盐期),减少咸潮入侵历时和上溯距离。故枯水期流量增大,有利于减轻污染和改善水质,对下游区域工业、农业(包括灌溉和养殖)、生活用水在质量和数量上将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4)由于七都溪已建具有季调节、年调节性能的若干电站水库,防洪库容较大,拦蓄洪水、削减洪峰能力较强,因而有效地控制了上游型洪水,提高了七都溪中、下游河段防洪标准。处于七都溪下游的官昌水库电站开发后,其六座水电站水库总库容合计4169万立方米,各座电站水库可利用预报预泄技术而腾出空库迎汛,参与拦蓄上游型洪水,因而对减轻中下游地区尤其是来自上游型洪水灾害及其生态破坏将起积极作用,发挥

14-4 一定的防洪效益。

(5)由于七都溪水电梯级开发将形成六座狭长河道型水库,各座梯级水库与原来水浅、滩多、流急的天然河道相比,水深明显增加,水面明显扩大,水流明显减速,湿地资源增生,加之上游有机物质和营养盐一部分因物理、生物拦截作用而将滞留在各座梯级水库内,库水适度变肥、变清,有利于饵料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鱼类索饵条件将明显改善;由于枯水期各座梯级水库下泄流量都将比建库前增大,冬季各座梯级水库坝下及下游河道水深也都相应增加,鱼类越冬条件将有所改善;由于各座梯级水库库水交换迅速,水温基本不发生变化,每年下泄和入海径流总量不变,中下游地区有机物质和营养盐补充量较大,故拦截在各座梯级水库内的有机物质和营养盐占流域总量的比重不大,中下游河道、河口饵料资源仍然比较丰富;七都溪各座梯级水库形成对七都溪上游河道饵料资源没有明显影响,但对全流域河海性(过河口性)洄游鱼类和江河性洄游鱼类自然繁殖育苗将产生明显不利影响。因此,在保护好现有鱼类自然产卵场并加以人工繁殖和放流鱼苗的前提下,七都溪水电梯级开发将使鱼类资源总产增加。

(6)由于七都溪水电梯级开发将提供一定劳务市场,从而增加当地居民的劳动就业机会,提高人均经济收入水平。

(7)在七都溪六级水电开发方案中,各座梯级水库电站建设均不涉及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珍稀或濒危

14-5 野生陆生动植物生境和名木古树保护地等陆域生态环境敏感目标,水库淹没区尚未发现可开采的重要矿产资源分布。14.3.2 不利影响简评

(1)在七都溪六级水电开发中,对于河床式电站,由于上一座梯级水库发电尾水位与其坝下方河道枯水位或下一座梯级水库正常蓄水位相接,因而在枯水期形成其坝下跌水段对水环境和生态的不利影响局限于每日水库充水待泄的若干小时;对于引水式电站,不但具有河床式电站枯水期跌水段特征,而且由于渠道引水发电,若水库在枯水期和平水期不按合理确定的最小下泄流量向坝下放水泄流,则在水库坝址至发电厂址之间河道还会处于较长时期的脱水或半脱水状态,从而造成该河道季节性断流,对水环境和生态的不利影响是较为严重的。

(2)在七都溪六级水电开发中,涉及居民住户搬迁及迁移人口;涉及淹没耕地和林地资源;所有水库电站均不涉及城镇迁建问题。由于七都溪六级水电梯级开发过程中移民人口总数不大,工程占用和水库淹没土地资源总量不多,加上当地人口密度较低,土地资源较为丰富,森林覆盖率较高,人均耕地面积中等,人地关系较为缓和,因而所涉及的水库淹没、土地占用和移民安置问题及由此而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不会很突出。

(3)在七都溪六级水电梯级开发过程中,由于地基开挖、料场开采、14-6 土石填筑和弃碴堆放,将不可避免地改变地形地貌,清除原有植被,扰动土体,损坏原有水土保持设施,使土壤松散、搬移、堆填和裸露,容易产生新的水土流失。若不采取科学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水土保持措施,无疑会产生新的水土流失,从而加剧流域的水土流失。

(4)由于七都溪各座梯级水库电站所处位置,原生植被早已遭受严重破坏,原始森林早已不存在,现存的植被均为次生自然群落和人工营造群落,主要为灌草丛、果树和作物;陆生脊椎动物以适应农田及灌草丛生活的种类为主;这些陆生动植物属于广布性物种;库区及施工活动区没有地方特有物种分布,也没有珍稀或濒危野生陆生动植物种类分布。因此,七都溪水电梯级开发对陆生动植物资源的不利影响仅表现在物种分布范围和生境面积有所缩小,但不会造成任何陆生物种灭绝,不存在危及陆生生物多样性问题。

(5)实践证明,筑坝建库蓄水对河流水生生态有很大的改变,七都溪各座梯级电站水库建成后,该河段水面明显扩大,水流明显减速,部分泥沙沉积,饵料生物增多,致使喜生活于缓流水或静水环境的鱼类成为优势种类,而原先栖息于该河段适应急流水环境生活的鱼类因不能适应这种环境变化而明显减少,结果是鱼类种群趋向单一化;七都溪各座梯级电站水库建成后,虽然低坝深闸和日调节水库能较常泄流放水,不完全阻隔鱼类洄游通道,但由于众多的大坝层层隔断河道和重重阻碍鱼类洄游通道,众

14-7 多的水库蓄水层层改变水文条件(水流变缓对产漂流性卵的鱼类不利)、淹没沙滩水草和重重占领鱼类产卵场,势必严重危害河海性洄游鱼类和江河性洄游鱼类自然繁殖育苗,从而导致全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降低。

(6)由于七都溪六级电站水库的拦沙作用,使其下泄水流含沙量逐级减少,最终致使河道推移质沙源基本被切断,悬移质泥沙大多被拦截,来沙总量明显减少,河床冲淤平衡破坏,冲沙能力增强,由于这种冲刷是逐渐发展的,只要注意加强河道监测,及时采取护岸、加固、整治、改建、疏浚和冲淡等相应措施,不致造成严重危害。

(7)由于水库蓄水,库水流速减缓,紊动扩散能力减弱,复氧能力降低,加上库水滞留时间短,对污染物的降解净化作用小,因而库水及其下泄水污染物浓度会有所增加;土地淹没和泥沙淤积也会释放部分污染物;营养物逐渐积聚也会促进藻类增殖和促使富营养化启程。七都溪各座梯级电站水库建成后,由于众多的水库蓄水层层改变河流水文、水力学条件和重重积累水污染物,势必造成该河段及其下游河流水污染物浓度的提高和环境容量的降低。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强化流域污染综合防治,努力降低各种污染源强,严格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确保河流水质达标。

(8)在七都溪水电梯级开发施工过程中,由于各座梯级电站水库建设施工作业均具有工程量较大、施工人员较多、施工强度较高、施工期限较长、施工设备较多、能耗物耗较大的特点,施工期间产生的各种废水、废

14-8 气、扬尘、噪声和固体废物对周围环境质量和人群健康也会有一定的不利影响。此外,各座梯级电站运行期也有生活污水、垃圾、油烟和机械噪声产生。但这些不利影响可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减缓,不致产生严重危害

(9)由于水电梯级开发将重新分配用水权、用水方式,无论怎样平衡,都会有的受益和有的受损,因而可能引发社会矛盾问题。

此外,七都溪水电梯级开发还可能产生目前尚未被认识和潜在的生态影响与环境问题。因此,必须对水电开发生态影响与环境问题进行经常调查、长期监测、深化认识、动态管理和及时补救。14.4 水电梯级开发环境保护工作建议

从上述分析可知,七都溪水电梯级开发对环境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并存,利弊交织。在诸多影响因素中,有直接和间接的、有长期和短期的、有即见和潜在的、有可逆和不可逆的、有重大和轻微的。对于不利影响因素,在采取相应对策和得力措施后,大多可得到有效减缓或避免,从而可使总体影响效应实现利大于弊。因此,只要本着对人民、对后代、对历史负责的精神,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规,对不利影响给以高度关注,采取得力措施,认真加以落实,使其减小到最低程度或允许限度。为此,对七都溪六水电梯级开发环境保护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1)开展七都溪水利水电开发水环境与生态影响问题及其对策调查研 14-9 究,制定和落实全流域水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措施规划及其实施计划。

(2)按照“统一领导、分支管理、分层负责、责任到底”的原则,建立七都溪流域水利水电开发水环境与生态监测系统及其预报网络,全面了解和系统掌握水环境与生态因子变化情况,为环境保护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对策。

(3)根据流域水资源季节分布规律和空间分布特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制定全流域及其各河段梯级水库合理联合调度方案,理顺各座梯级水库水位保有量、发电量和各种用水(生产、生活、生态需水)以及防洪等之间的关系,确定科学限度,实行统一调度和指挥。

(4)七都溪各座梯级水库应合理确定坝下最小下泄流量,可配置备用最小发电机组来充分利用最小下泄水能,确保避免河道枯水期脱水段形成和季节性断流产生。

(5)七都溪流域各座梯级水库应依法建造过鱼设施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促进河流鱼类资源的自然增殖,保护河流水生生物多样性。

(6)七都溪及水库两岸应严格禁止开山、开矿、采石和取土,其河流和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岸坡和滩地应严格禁止弃土、弃石、堆沙和堆渣。同时,应搞好全流域废弃土地整治和受损生态系统修复工作。

(7)七都溪流域及水库两岸应加强封山育林育草和植树造林种草,搞好森林草被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同时,应搞好全流域森林资源合理利

14-10 用监督和保护管理工作。

(8)七都溪流域应建立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搞好水土流失预防、治理和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

(9)七都溪流域各座梯级水库应采取得力的防范和应急措施,注意防治库岸失稳、库区渗漏、坝基破坏和水库垮坝,尽力避免发生地质灾害和垮坝危害。

(10)七都溪流域各座梯级水库电站还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对施工期和运行期废水、废气、噪声和固体废物进行处理达标,并解决好相关问题如移民安置、人群健康和社会安定问题。

环评变动影响分析报告 篇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中对固废的定义, 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主要分为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危险废物等。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不同于废水和废气, 相对于废水和废气对水和大气环境影响的直接性, 固废对环境影响具有间接的、潜在的和长期的综合性影响特征。近年来国内外频发固废污染事故, 如山东章丘废弃煤井偷排危化品废液事件、河南铬渣污染、云南曲靖铬渣污染事件、广东汕头贵屿镇:全球电子垃圾之殇、科特迪瓦危险废物越境转移事故, 另外在欧洲一些国家陆续发现固废污染造成严重后果。因此, 作为建设项目环评的组成部分, 固废环境影响评价应给予高度重视。

2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 缺乏健全的固废评价标准及规范

不同的建设项目, 所产生和排放的固废及其成分差异很大。常规水和大气污染物指标在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基本有明确规定, 但是固废污染物则需要依靠具体项目进行环境影响 (污染因子) 识别和分析。目前, 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中, 只有固废处置管理方面法规, 有关固体废物污染物排放标准尚未涉及, 固废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目前也未制定。在固废总量控制方面, 国家仅有工业固体废物一项指标要求;而且总量控制指标尚没有明确工业固废总量指标。因此, 在固废环评方面, 尚缺乏可以参照的评价标准作为法律依据去评价固废及其污染物排放的可行性。

目前, 江苏省环保厅发布《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固体废物内容编制的通知》[2], 规范全省建设项目环评中固体废物评价部分的编制内容, 强化固废源头监管。主要流程如下: (1) 在工艺流程图中标出副产物产生工序, 列表说明所有副产物名称、主要成分、形态。根据《固体废物鉴别导则 (试行) 》[3]规定, 判断其属于固废还是属于副产品, 给出判定依据及结果。 (2) 列表汇总说明建设期和营运期固废名称、类别、属性和数量等, 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及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判定该固废是否属于危险废物, 需进一步开展危险废物特性鉴别的, 列出建议开展危险特性鉴别指标。 (3) 在工程分析基础上, 分析和预测固废对环境的影响, 为后续提出废物分类收集、安全贮存和利用处置等措施提供依据。汇总建设项目固废的利用处置方案, 评价利用处置方式是否符合有关法规、标准要求。依据固废种类、产生量及其管理全过程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针对性地分析和预测。

2.2 固体废物种类和数量与实际偏差较大

建设项目“三同时”验收时, 很多项目由于实际固废产生量与环评量存在差异, 导致企业不能通过环保验收, 管理部门要求企业进行环评修编或进行固废变更, 造成了环评和审批部门工作量加大, 浪费了人力和财力。虽然在企业办理环评手续时, 可以根据生产工艺, 通过物料衡算、类比调查、咨询专家、查阅文献和与企业技术沟通等方法核算出固废产生量, 列出固废的类别。但是固废产生是个动态过程, 企业生产不稳定往往导致固废产生量变化, 另外通过工艺改进、清洁生产、循环利用等措施可降低固废产生量。因此, 如何使得环评文件数量更接近实际量, 这也是环评的难点。因此, 环评文件中固废评价应对固废产生环节上严格把关, 减少物料平衡不合理、类比值不恰当现象, 二者应结合、相互印证, 使固废源强数据最大可能贴近实际生产情况, 减少固废漏评、误评现象。

2.3 危险固体废物界定存在难点

目前, 环评文件在界定危险废物与一般固废方面, 通常采用两种方法。常规是法律界定法, 即按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进行分类, 只要是名录列出的即认为是危险废物, 十分快捷。缺点在于无法准确反映危险废物性态, 而且新产品、新工艺导致危险固废品种频出, 由于名录未能及时更新, 很多固废在名录中无法对照, 令企业和环评单位无法适从, 管理部门也难以管理。另外一种试验法, 由于现有分析手段不能达到管理要求, 若再进一步鉴别其毒理性和传染性等则不仅分析周期漫长, 而且分析费用高, 企业在时间和经济上无法承受。另外, 不能将固废和副产品混淆。界定为固废时, 必须执行废物的管理规定和法律、法规;界定为副产品时, 以市场需求和合理去向为准, 去向以购销合同为准, 实际销售以税票为准。环境监管时, 必须注意科学地、动态地管理废物, 不能仅靠环境影响评价。

2.4 固体废物二次污染评价有待加强

由于固废本身是污染物 (环境影响因素) , 其对环境影响是综合性的。在许多关于环评文献中, 大都没有固废环评技术规范的论述内容, 目前国家也未出台配套固废评价技术导则。因此, 在分析固废污染变化引起其他环境要素变化时, 往往不对其引起的有关水、大气环境质量变化及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 或只是简单定性分析, 而通常仅以固废污染控制与处置作为评价基本内容。

现行环评内容基本是对固废种类、数量、成分和处置措施进行分析, 定性论述其污染物危害及其影响特征, 很容易出现同类固废影响分析和评价共性现象, 很难体现具有针对性环境影响分析和评价。对于具体建设项目来说, 如何将固废对环境影响与污染防治有机结合进行分析和评价, 还需要在技术理论方面做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2.5 固体废物风险评价有待加强

环评文件中应该增加对固废风险评价, 详细分析危险废物在运输、贮存、利用和处置过程中的风险评价, 具体为:

2.5.1 运输过程风险评价

分析在正常情况下和非正常情况下运输过程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可能发生的交通事故造成的危害及范围、发生概率, 当运输路线经过居民密集区、水源保护区、生态红线保护区、自然动物保护区和国家或省级文物保护区等关键地域时, 要着重对此类地域的影响进行分析, 并提出应急防范措施。

2.5.2 贮存过程风险评价

根据危险废物特性及包装方式, 分析在正常情况下对环境和人类有无影响, 调查贮存场所设施状况, 找出发生事故隐患, 分析在遇到自然灾害或风险事故对危险废物可能泄漏或释放污染物质对环境和人类危害及其程度和范围等。

2.5.3 利用过程风险评价

根据不同工艺方法, 在正常生产情况下污染物排放, 治理措施及对周围和人类的影响;分析生产工艺流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 以及事故排放的污染物质, 影响程序和范围;利用后产生的二次污染物或不能利用废物的数量、种类及处理处置方式。

2.6 固体废物治理措施评价有待加强

目前, 我国对固废处理方式主要是焚烧和填埋, 固废处置技术尚不发达, 仅在能源、建材和农业利用方面进行资源化利用。固废综合利用率水平较低, 大量有利用价值物质直接焚烧或者填埋, 造成了资源和能源的浪费。由于固废治理技术和管理水平的现实状况, 使得在现行环评中, 往往就事论事, 按照建设项目可研报告或设计资料进行机械描述, 没有对提出的治理措施常常缺乏从技术和经济、会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等因素综合考虑, 造成固废治理措施评价存在着普遍性和共性, 缺乏合理性和实际可操作性, 以至项目建成后治理和综合利用措施难以付诸实施。

3 建议

(1)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是环评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 控制污染源是评价的核心, 评价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是固废产生环节的筛查、固废和副产品的界定和数量核算、风险评价、总量控制、处理与处置措施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分析等, 同时也是评价的难点。 (2) 由于固体废物在处置和排放过程中, 污染物易发生变化, 需对固废贮存、转移及处置利用可能造成的大气、水体、土壤污染影响危害进行充分分析与预测, 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摘要:结合固体废物对环境危害特征, 针对固体废物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问题及在评价固体废物治理措施方面提出见解, 以提高环评中该内容的编制质量、明确建设单位的环境责任和环境监管部门的工作重点, 更加准确地进行固废管理。

关键词:固体废物,废物治理,环境影响评价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04.12.

[2]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固体废物内容编制的通知, 苏环办 (2013) 283号,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 2013.9.

[3]固体废物鉴别导则 (试行) [S].国家环保总局公告, 2006, 4.

人口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篇3

关键词:人口变动;回归分析;经济增长

一、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一)理论基础

1.人口红利理论。人口红利是由大卫·布鲁等人在研究人口转变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时首次提出“demographic gift”,明确指出生育率、死亡率的降低和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给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机会窗口。

2.刘易斯拐点。刘易斯拐点是指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的时间点。

(二)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也对人口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做了相关的研究,余长林(2006)把教育和健康看作两种资本,通过MRW扩展模型,构建了一个新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经济学家Mehdi Safdari(2011)研究了人口年龄结构对伊朗国内的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出0—14岁和60岁以上的人口对于经济的增长起副作用,而15—60岁的人口对经济增长起积极作用。

二、东北地区人口变动分析

(一)人口总量的变动

改革开放以来的这30多年来,东北人口总量的变化特征:1979年东北地区人口总数仅为8840.2万人,1992年东北人口首次过亿,21世纪初叶,东北地区的总量增长速度较为缓慢,到2014年东北地区的人口1.097亿人。从1978年到2014年以来,东北地区人口增速为26%。而同期全国人口总数增速为39%。

(二)人口总量变动的特点

1.人口老年化严重。东北三省经过多年的发展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其中老年人口数呈逐步上升趋势,辽宁的老年人口数大于其他两省的人口数,老年人口比重在总人口比重中上升。

2.社会抚养比高。东北地区少年儿童抚养比呈现下降趋势,而老年人抚养比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吉林和黑龙江两省的老年人抚养比增长较快,劳动力负担人口数压力较重。

三、东北地区人口变动对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因素及数据选取

本文结合东北地区人口特点,选取东北地区劳动人口数量和老年人口抚养比二个指标作为解释变量,东北地区GDP增长率作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实证分析。

(二)确立模型

总体回归函数描述了被解释变量的均值随解释变量变动的规律,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被解释变量总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是一种相关关系。

(三)建立回归方程

在研究人口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时,我们运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的生产模型,引入人口负担比来进行考察。柯布道格拉斯函数表示为:Y=AL^αK^β,其中Y表示经济增长情况,A表示的是技术水平,设定为一个常数,L表示的是劳动力,这里用每年的就业人口表示,K表示的是资本存量。对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两边同时取对数得:

lnY=lnA+αlnL+βlnK+u(1)

并且老年人抚养比F,并把lnA和βlnK看称外生变量已知,用字母c表示,上述方程表明被解释变量不仅受到解释变量的影响,还收到解释变量之外诸多因素的影响,随机干扰项u便是这些因素的综合体,则估计模型得:

lnY=c+αlnL+βF+u(2)

运用最小二乘法来估计回归模型的参数,来求解α、β,使残差平方和达到最小,通过分析并根据已知的各项数据通过软件进行回归分析,估计模型中的参数,可以得到具体的回归方程为:

Y=-2.5214+0.2385lnL-0.0060F(3)

(四)模型检验

从回归结果看R2=0.799366,R2=0.780258,表明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常数项F、lnl对应的Prob值分别为0.0289和0.0150,小于0.05,表明参数估计值都在5%的显著水平下显著,F的系数为-0.006012,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老年人口抚养比每提高1%,经济总量就会下降0.006012个百分点,劳动力数量的系数为0.238549,表示就业人数增加1%,GDP就增加0.238549个百分点,与实际情况符合。

(五)模型预测

假设2015年东北地区劳动力增长为80000万人,老年人口抚养比增长为12.50,则根据本文得到的模型Y=-2.5214+0.2385lnL-0.0060F可得2015年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率为Y=-2.5214+0.2385*11.29-0.0060*12.5=0.066=6.6%

四、东北地区人口负增长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减轻人口抚养压力

东北地区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社会中老年人口日渐增多,为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要充分发挥老龄人口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减轻老年人口抚养比上升带来的抚养压力,同时转变社会观念,正确制定人口政策,提高人口出生率。

东北人口变动的原因之一是出生率低,应该在一定范围内,鼓励生育,在人口生育率低的地区鼓励生二胎,对于二胎子女,政府及教育部门给予一定的抚养补贴及教育扶持。

(二)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劳动力迁移对经济发展的刺激作用

目前,东北地区正处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时期,为解决东北地区就业、提高人均收入水平、拉动内需进而推动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第二产业就业作用亟待发挥,东北地区应在大力发展服务业、减轻就业压力的同时,积极推进第二产业的升级,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和改良,完善产业体系中的薄弱环节,使第二产业内部实现良性互动,以增长带动就业的扩大和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蔡昉.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J].经济研究,2010,04:4-13.

[2]王金营,杨磊.中国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的实证[J].人口学刊,2010,05:15-24.

[3]赵静.劳动年龄人口负增长下的变化与挑战[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4,11:22-24.

[4]黄苏萍,王雅林,朱咏.东北经济增长与人口就业相关性的判定及对策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7,05:31-34+18.

[5]段成荣,吕利丹,秦敏.东北振兴与破解人口困局[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5,07:64-67.

[6]仲晨.辽宁省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3.

[7]余明江与沈韵峰,安徽省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效应研究——基于改进的索洛模型.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第48-54+65页.

环评评价影响制度 篇4

摘要: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健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于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活动,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法律保障作用。然而,在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实际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些问题主要是: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过窄,缺乏替代方案,环境法规不完善,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我国作为经济建设活动所必须遵守的一项独立的法律制度,对经济建设的全面规划、工业发展的合理布局、新污染源的严格控制和老污染源的强化治理等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应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高度重视,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促进环境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 法律制度 存在问题 建议 1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简称EIA)制度是指可能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和开发项目,在其兴建之前,对其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价,提出环境影响及防治方案的报告,按照法定程序经环境行政机关进行审批的法律制度。它是预防性环境政策的重要支柱之一,是环境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

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我国的发展

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在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的模式下逐步发展起来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为一项正式的法律制度首创于美国。继美国之后,瑞典、澳大利亚分别在1969年的《环境保护法》和1974年的《联邦环境保护法》中效仿美国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随后西方各国陆续将这项制度推广开来。我国在1979年的《环境保护法(试行)》中吸取了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有益做法,原则规定了扩、改、新建工程时,必须要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这标志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正式确立。1980年的《基本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范围和内容。1981年和1986年又两度对该办法进行了修订,使之更加完善。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从1992年到1994年的3年间,执行的环境影响评价项目数分别为36366、34276和31476,分别占当年建设项目数的61%、57%和63%。1998年11月,国务院第10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并予发布实施,该条例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适用范围、程序、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以及相应的法律责任等都做了明确规定。2003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评价法》正式出台,作为国家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最高立法,它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做出了更加系统、完整和明确的规定,最终从国家法律的高度肯定了这项制度。

3目前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缺陷与不足

目前从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化实施以来,从实践情况来看,可能有些跟不上经济的发展速度,所以我认为有几下几方面不足:

(3.1)战略环评范围过窄,政策、立法行为未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立法与政策对环境的影响是全局性的,一旦决策失误会给相当范围甚至全国的环境质量带来一些重大损害和危害。

(3.2)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我国环评有关法律对公众参与的规定仍然相当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如公众如何参与、通过什么方式参与以及在哪些阶段参与、公众参与的范围、公众参与的效果、如何保障公众参与等依然欠缺具体规定。

(3.3)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缺乏替代方案方面的规定。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目的是通过环境影响评价,为决策者提供关于拟议行动及其各种合理的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的信息,使其能够在决策时掌握充分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我国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缺乏替代方案的规定,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真正目的无法实现。

(3.4)环保监管体制存在缺陷。环保部门与各类林业、水利、农业等等部门之间存在职权重叠,导致各机构之间互相推诿,或争抢管辖权。另外,对于一些重大建设项目,环保部门本应该在立项、审批、开工之前,就积极介入,全程跟踪,予以即时监督,随时督促整改,但是由于体制的缺陷,不能真正实现。而且一旦在中途发现问题强迫停工,就极易造成重大损失,使环保行为在进行经济考量时凸显得不偿失。

(3.5)法律责任规定不完善,制度不健全,处罚力度不合理。一是对建设单位严重违反环评制度的行为处罚不合理。二是对环评文件审批有关单位和个人的法律责任规定不科学。对参加审批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工作人员违法违规行为设定了相应的处罚方式,但对于参加评审的一些专家,法律似乎缺少必要的制裁措施;三是《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了跟踪评价和后评价制度,现实操作中,环评单位和审批机关会对建设项目作出可行的决定的同时,提出各类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的要求和措施,但竣工验收后,该项目只要是能达标排放的,建设项目违反这些要求或未落实各类措施,未能得到相应的惩罚。

4加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化与法制化的建议

4.1 强化法规制度建设,加大监管力度

进一步完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法规、规章和各项制度,清理有悖于环保法律、法规的政策和规定,提高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建立环境与发展专家咨询制度。各级政府要成立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环境与发展科学咨询委员会,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规划实施以及重大开发建设活动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进行充分的研讨和咨询,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完善建设项目环境监察和施工期环境监测制度。加强建设项目环保的环境监察,及时发现和纠正项目建设期间的环境违法行为;对施工期可能造成严重环境影响和生态破坏的建设项目,由建设单位委托有相应资质的环境监测单位,开展施工期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报告作为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的重要依据。4.2 加强规划指导,优化宏观布局

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区域环境保护规划。我们要严格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要求,切实做好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和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有关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对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审批机关不予审批。重点流域、开发区等环境敏感区域要编制区域环境保护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予以实施。必须依据环保、国土、城镇等各类规划和政策的要求,引导工业进区、产业入园,促进产业的合理布局和污染集中治理。4.3建立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评价机制

法律应明确规定环评书中应有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分析,以使建设者可以通过替代方案对环境影响程度的比较,选择最佳经济与环境效益的行动方案。国际趋势及国外的经验也表明,环境影响评价的核心是替代方案的分析。每一个重大甚至是很小的发展项目都会带来不良的环境影响,环境影响评价所寻求的不是那些没有环境影响的发展项目,而是旨在找出任何情况下在环境和社会经济方面都是最佳的项目选择方案。4.4健全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

要通过公开环境信息等方式,鼓励、支持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对环境管理的监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对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较大影响、环境问题较为敏感的建设项目(时,应实行审批前公示,需要听证的,应依法举行听证会,并实行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制度;要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审批结果和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结果及时在互联网或当地主要媒体上公开;通过公开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质量信息、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单位违法行为举报及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强化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和行政监管,提高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质量。

5结语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建立同我国经济建设一样,成绩与困难同在,挑战与希望并存。《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实施可以说是一项十分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它要求政府确立起更加公开民主的决策方式和程序。实施中出现的各种阻力与问题,还有待于在实践中不断发现,不断总结,及时解决。只要我们锐意改革,不断进取,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就会发挥环境管理的巨大作用,使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更加进步与完善。参考文献:

环评申请报告 篇5

请(自建厂房的情况)

XX环保局:

我公司汽车零部件加工项目位于肥西县桃花工业园玉兰大道与繁华大道交口西北角,主要建设内容包括3栋生产厂房(1#、2#厂房为1层,3#厂房为3层)、综合办公楼1栋及其它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共 12600平方米。主要从事制动阀等汽车零部件生产加工,达产后可形成年产制动阀等汽车零部件共约20万台套的生产能力。本项目现已竣工投产,实际总投资6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约200万元。恳请贵局对我公司汽车零部件加工项目进行竣工环保验收为感!

环评报告评审申请 篇6

关于申请审批湖北日发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函(请示)

襄阳市环境保护局:

我单位拟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汽车工业园建设湖北日发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建设项目,建设后年产汽车座椅24.8万套,总投资53681万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其它法规、法律的要求,我单位委托襄樊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编制的《湖北日发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已编制完成,现提交贵局审批。

联系人:李煜东

联系方式:***(广州)

湖北日发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我国利率变动对汇率影响的分析 篇7

利率变动对汇率的影响, 是通过影响经常项目、国际资本流动而间接地实现的。首先, 通过影响经常项目对汇率产生影响。当利率上升时, 信用紧缩, 投资和消费减少, 物价下降,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进口, 促进出口, 减少外汇需求, 增加外汇供给, 促使本币汇率上升。其次, 通过影响国际资本流动间接地对汇率产生影响。当一国利率上升时, 就会吸引国际资本流入, 从而增加对本币的需求和外汇的供给, 使本币汇率上升。而且, 一国利率的提高, 将促进国际资本流入增加和资本流出减少, 使国际收支逆差减少, 支持本币汇率走强。

1.1 国际收支角度的分析

根据国际金融理论, 利率变动对汇率的影响, 主要表现为利率的变化会通过不同途径和不同方式引起国际收支的变化, 而国际收支的变化最终会引起汇率的变化。利率变动导致国际收支变动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利率的变动会影响货币供求, 进而引起国内需求的变化, 然后导致进出口发生变化, 由此使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发生变化;二是利率的变动会以不同方式影响国际资本流动从而导致国际收支资本项目发生变化。

国际收支说中谈到的是实际利率, 本国实际利率提高表示持有本币资产的收益率增加, 因此能吸引资本净流入。国际收支角度的分析可进一步细分为资本项目角度和经常项目角度。

1.2 资产转换角度的分析

从资产转换角度看, 本国利率的变动意味着本币资产相对外币资产的收益率发生了变动。本国利率上升, 则本币资产收益率随之上升, 居民会更多的把外币资产转换为本币资产以获取高收益, 这样一来, 外汇市场上外汇供过于求, 本币升值反之, 本国利率下降, 则本币资产收益率随之下降, 居民更多的把本币资产转换为外币资产, 外汇市场上外汇需求增加, 本币降值。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 利率对汇率的影响是多渠道的资本项目渠道、经常项目渠道、资产转换渠道各种影响渠道的作用显著性则要依具体情况的不同而具体分析, 总体而言, 利率对汇率影响的方向、大小程度并不确定。但是, 当今国际经济生活中, 尤其是在开放度高的发达国家, 资本流动的数额和交易频率都大大超过了“货物流”, 它实际上己取代了“货物流”成为影响汇率的主要经济因素, 加之短期内产品市场的调整速度慢于金融市场的调整速度, 因此, 利率变动对汇率的影响将主要取决于资本渠道和资产转换渠道的影响效果。

1.3 两个“平价”角度的分析

利率不仅通过资本流动直接对汇率产生影响 (利率平价理论) , 也会通过商品市场间接地对汇率的变动产生影响 (购买力平价理论) 。基于利率平价与购买力平价理论, 利用广义货币模型和扩展的M-F模型来分析, 能更好地理解利率通过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对汇率的影响。

接着套利资本逐渐期满, 资本流出, 促使外汇市场上本币供给增加而需求减少, 实际未来即期汇率降值。而国际资本的流出造成国内市场利率上升, 有时政府也会主动调高利率, 进而又进入下一个自平衡周期。也就是说, 在完全市场条件下, 汇率利率联动机制会通过市场途径自动纠正外部力量造成的非平衡状态。

1.4 汇率的货币分析角度的分析

汇率的货币分析提出了两种解释其一, 从货币需求角度看。本国利率上升会降低人们对货币的需求, 若此时货币供给和实际收入不变, 欲维持货币市场均衡只有通过本国价格水平的上升来得以实现, 而这会引起本币贬值其二, 从预期角度看。本国利率上升反映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 这会降低人们持有实际货币余额的愿望, 若此时名义货币供给不变, 则只有通过本国价格上升才‘能降低实际货币余额, 而价格水平的上升使得本币贬值。

1.5 利率变动的不同原因及其对汇率的影响

如果利率的变动影响到物价的变动 (或预期物价的变动) , 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 就会影响到本国通胀率和外国通胀率之差 (或预期本国通胀率与外国通胀率之差) , 这样, 就会引起汇率变动 (或预期汇率的变动) 。

此外, 实际利率的变动还会对即期和远期汇率产生影响。外汇交易者在追逐各国之间较高的利息差额时, 为了避免外汇风险, 往往对每笔交易都进行抵补套利, 这种做法的结果是使利率高的国家的货币在即期外汇市场上供不应求, 即期汇率上升, 而在远期外汇市场上供过于求, 远期汇率需要贴水。马杰、刘利亚 (2002) 认为, 利率变化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不同的变化原因可能导致对汇率不同的影响结果。只有找出并分清驱动利率变化的本质原因是实质性经济因素还是货币因素, 才能准确判断利率变动对汇率的作用机制。

2 我国利率市场化对汇率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是资本自由流动的基本前提。如果利率不能市场化, 则无法通过降低利率抑制大量资本流入, 也不能借助利率上升阻止资本外逃。在货币市场上, 同业拆借利率是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和商业银行利率之间最重要的传导机制, 中央银行既可以根据同业拆借利率, 调整基准利率, 引导市场利率又可以通过变动基准利率引导同业拆借利率水平, 以此增加和减少对金融机构的资金头寸, 调控货币供应量。而同业拆借利率的变动又会直接影响到外汇市场上短期汇率的确定, 也会影响到资本市场上资金流动。在资本账户开放、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条件下, 利率和汇率完全由市场供求决定且自由浮动, 利率和汇率之间存在相互传导的联动机制。利率对汇率的传导主要通过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直接渠道和经常项目或总需求变化的间接渠道进行。

在国内外币 (如美元) 利率已经实施了一定程度上的市场化的条件下, 如果实行严格的外汇管制和资本跨国流动的控制, 则美元存在有国外利率与国内利率。因此, 国内美元供求变化, 既取决于美元的国内外率差, 也取决于人民币的利率水平。这样人民币、国内美元与国外美元就存在的关系如图1所示。

上图显示了人民币与国内外美元可能出现的三种套利机制:一是如果人民币与国内美元之间存在利率差异, 人民币与国内美元之间就会出现套利, 二是如果国内美元与国外美元之间存在利率差异, 就会出现国内美元与国外美元之间的套利, 三是如果国外美元与人民币之间存在利率差异, 就会出现国外美元与人民币之间的套利。由于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的不可兑换性, 所以, 实践中不会出现第三种套利行为 (所以, 图上用虚线表示) 。也就是说, 国外美元与人民币之间的套利必须流入国内才可能发生。

由于人民与国内美元之间的套利在国内美元与人民币利率存在差异时肯定会出现。现假定国内美元利率低于人民币利率, 那么, 国内市场上对美元资金的需求会增加, 人民币资金的需求会下降, 这种需求上的转换直到人民币与国内美元利率相等才到达均衡。在此均衡过程中, 可能会出现: (1) 美元利率上升, 人民币利率下降; (2) 美元币值上升, 人民币币值下降。就第一种情形来讲, 由于人民利率没有市场化, 下降空间有限, 这也就意味着美元利率上升。那么美元利率上升会受到美元国际市场利率的制约。如果国内美元利率高于国外美元利率, 则会导致美元的加速流入, 这会导致国内美元利率的下降。目前国际上的“热钱”大量流人国内, 应该是国内外利率差异的一种反应。显然我们只能在短期内提高国内美元的利率水平, 长期内的国内美元利率水平应该与国外美元利率水平相差不大。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不实行汇率控制, 必然出现美元升值与人民币贬值的现象。即第二种情形就会发生, 由于我国实行的人民币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 所以, 美元与人民币之间的比价基本上不会发生变化。

正如本文指出的, 中国人民银行应该不会选择提高国内美元的贷款利率, 因为这会导致国内美元与国外美元之间的套利行为发生;也不会选择人民币贬值, 因为目前国际上某些国家对人民币定值过低本身就存在异;那么中国人民银行只能选择降低人民币贷款利率, 让人民币利率与国内外美元利率处于相同的水平。但是, 目前美国经济增长相对乏力, 需要低利率支持, 而我国经济增长较快, 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过热的现象, 降低利率应该是不现实的。从长远来看, 让人民币利率与美元利率同升同降, 才可能实现外币 (如美元) 利率市场化, 但这似乎在短期内是难以办到的, 因为这就意味着人民币 (本币) 利率的市场化。

从上面对人民币与美元的利率差异与人民币汇率关系的分析, 可以看出利率与汇率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仅仅是扩大外币 (如美元) 利率的弹性空间, 而人民币利率仍实施管制, 在实行人民币钉住美元的制度下, 放松外币利率管制也是很困难的。现实的选择应该是, 在实行利率市场化 (无论是外币还是本币) 改革的同时, 应该逐步放宽人民币兑美元的波动幅度, 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因此, 从这种意义上讲, 利率市场化改革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是对孪生兄弟, 任何一方改革的成功都离不开另一方的支持。

3 实证分析

3.1 指标的选取与数据处理

(1) 汇率指标选择

本文选择中国13个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国来构建人民币有效汇率, 因为这些国家和地区与我国大陆的贸易额占我国大陆总贸易的70%~80%, 他们分别是美国、日本、中国香港地区、中国台湾省、韩国、德国、新加坡、法国、荷兰、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和意大利作加权平均。计算公式:

其中:wi为贸易权重, 即一国当年与我国进出口贸易额/我国当年贸易总额。

NERi表示第t期第i个贸易伙伴国对美元的名义双边汇率, 采用美元标价法。

(2) 利率指标选择

利率的选取:本文主要考察利率和汇率的关系, 采用一年期贷款平均利率作为名义利率的代理变量。

(3) 其他指标选择

货币供应量的选取:选取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为货币供应量指标, 并由消费价格指数折实。

(4) 实际产出指标的选取:

选取GDP作为衡量实际产出的指标, 并由消费价格指数折实。

本文样本区间为1980~2007年度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海关统计年鉴》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和外汇管理局网站。

3.2 实证分析结论

长期而言, 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与名义利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与利率、货币供应量、实际产出之间也有协整关系。利率对汇率发生作用主要是通过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发生影响, 利率与汇率应呈现出正向关系, 而通过商品市场发生作用时则呈相反方向。而根据误差修正模型估计利率与汇率的短期弹性系数为负值, 这说明我国的经济开放度, 尤其是资本市场的开放度还比较低, 利率平价理论在我国适用性有限。

短期而言, 当年利率较上年利率对名义有效汇率的影响强, 上年利率对名义有效汇率的滞后效益并不明显, 名义有效汇率自身也有滞后效应, 滞后一年为同方向影响, 滞后一年的名义有效汇率较当年利率对当年名义有效汇率的影响还要强。这说明, 虽然利率通过商品市场对汇率产生左右, 但是影响程度较弱。同样, 滞后一年的相对货币供应量、相对实际产出和名义以有效汇率对因变量变动的影响较强, 但是却对滞后一年的相对利率的影响较弱。

综上所述, 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 人民币利率对汇率的影响都是反向影响。在我国, 利率主要还是通过商品市场间接地对汇率产生作用。但由于我国经济开放度、市场化程度的限制, 尤其是汇率本身也带有极强的政策取向性, 在我国目前的汇率制度、利率体制和政策取向下, 利率对汇率的传导效应或作用被弱化, 主要表现在:利率通过资本流动对汇率发挥的影响不强, 从而导致利率无法充分发挥对汇率变动的影响作用。

4 结语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 通过最小二乘回归以及残差序列单位根检验, 可以得出我国名义利率与名义有效汇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长期而言, 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与名义利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与利率、货币供应量、实际产出之间也有协整关系。短期而言, 当年利率较上年利率对名义有效汇率的影响强, 上年利率对名义有效汇率的滞后效益并不明显, 名义有效汇率自身也有滞后效应, 滞后一年为同方向影响, 滞后一年的名义有效汇率较当年利率对当年名义有效汇率的影响还要强。

摘要:本文指出, 利率和汇率分别代表了货币在国内、国际货币市场上的价格, 二者是调节宏观经济、引导资源配置的重要杠杆、是各国政府对内对外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通过分析 (1) 长期而言, 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与名义利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与利率、货币供应量、实际产出之间也有协整关系。 (2) 短期而言, 当年利率较上年利率对名义有效汇率的影响强, 上年利率对名义有效汇率的滞后效益并不明显, 名义有效汇率自身也有滞后效应, 滞后一年为同方向影响, 滞后一年的名义有效汇率较当年利率对当年名义有效汇率的影响还要强。这说明, 虽然利率通过商品市场对汇率产生左右, 但是影响程度较弱。同样, 滞后一年的相对货币供应量、相对实际产出和名义以有效汇率对因变量变动的影响较强, 但是却对滞后一年的相对利率的影响较弱。

关键词:利率,汇率,影响

参考文献

[1] 何凌云, 刘传哲.人民币汇率与利率的关联性检验[J].上海金融, 2005 (5) :25~26.

[2] 熊鹏, 陈辉.开放经济下利率对汇率的影响.一个新的理论框架[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5 (5) :23~27.

[3] 张萍.利率平价理论及其在中国的表现[J].经济研究, 1996 (10) :34~43.

[4] 穆怀朋, 等.利率和汇率政策协调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

[5] 樊祎斌.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与汇率制度的选择[J].金融教学与研究, 2001 (1) .

[6] 梁迎利.我国利率变动对汇率的影响效应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 2004 (8) .

[7] 刘淄, 仪垂林.实际利率与实际汇率相互影响的理论模型及其实证分析[J].统计观察, 2006 (2) .

[8] 张宗新.金融开放条件下利率改革和汇率改革协同效应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 2006 (9) .

[9] 戴国强, 梁福涛.中国金融市场基准利率选择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 2006 (4) .

环评变动影响分析报告 篇8

关键词:汇率水平 汇率波动 对外直接投资

一、前言

面对世界经济艰难复苏,全球范围的外国直接投资流量持续下降的形势,我国政府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鼓励我国境内企业“走出去”,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步伐明显加快。据《2015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对全球155个国家/地区的6532家境外企业进行直接投资,累计实现对外直接投资1412.19亿美元(含金融类企业直接投资),同比增长14.7%,主要涉及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合作和高端制造业等领域。从2005年7月21日开始,人民币汇率实行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的浮动汇率制度,受美元持续走强、欧洲央行宽松政策的影响,2015年人民币汇率波动性明显加大,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进行,本文将从理论研究和数据分析两个角度,探究汇率变动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

二、汇率变动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传导机制

目前国内外学者分别从汇率水平、汇率波动性和汇率预期研究汇率变动对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影响。

(一)汇率水平的影响

母国货币汇率水平变动会从财富效应、生产成本效应和资本化率效应来影响母国对海外的直接投资活动。财富效应是指母国的货币升值后,以外国货币衡量的财产相对于母国企业更为便宜,为了获得财富均衡最大化需要增加海外资产的持有量,鼓励企业通过兼并收购等形式对外直接投资获得被投资国的优质资产;生产成本效应是指母国的货币升值后,被投资国生产所需的资本成本相对降低,刺激投资者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获得更高的资本回报率;资本化率效应是指母国的货币坚挺并且贷款利率较低,母国企业相对较高的通货溢价将获得高资本化率,在对资产并购中更具有优势,增加直接对外投资的概率。

但有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却得到了相反的结论,认为母国货币贬值导致汇率降低时,导致资本外流并促进对外直接投资。

(二)汇率波动性的影响

母国货币的波动水平等价于投资者面对的汇率风险,随着汇率波动性的增大,风险厌恶型投资者会减少在被投资国的生产投入,并会放弃收益率较低的项目以降低风险水平。另一方面,剧烈的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产生的影响要大于对直接对外投资的影响,为规避汇率风险母国投资者考虑增加对外直接投资以替代国际贸易,即汇率波动性与外直接投资可能存在正相关性,波动率越大,越有利于对外直接投资。

(三)汇率预期的影响

汇率预期服从随机漫步理论,未来的即期汇率对当前的即期汇率缺乏弹性,汇率预期对直接投资的影响不具有显著性,与对外直接投资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对于未来变动方向和幅度基本确定的汇率预期,投资者在综合考虑风险与报酬的前提下,决定是否转回利润或增加投资。

三、汇率变动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数据分析

为验证人民币汇率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影响,本文分析2003—2015年度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数据,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变动趋势如图1所示,发现自2005年央行进行第二次人民币汇率改革后,人民币持续升值27.58%,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总额从122.60亿美元增加到1412.19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27.68%。人民币升值使得国内投资者参与竞争购买海外资产时更有竞争力,并且被投资国的生产成本特别是劳动力成本更加低廉,资本收益率提高,即我国企业在国外的生产成本会下降,产生财富效应和相对生产成本效应,促使我国投资者对外直接投资。

人民币汇率波动性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变化对比情况如图2所示,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后,短期时间内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变化幅度与汇率波动幅度成正相关性。其中,2011年美国经济恢复疲软,2015年欧洲央行扩大宽松政策,与此同时我国实行严格的外汇管制,人民币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兑换,导致相关年度美元兑人民币大幅双向波动。人民币汇率波动性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是显著的,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需要关注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水平值的同时,也应进一步关注其波动性,避免使得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产生大幅度波动,影响净出口贸易和企业经营发展。

在当前人民币升值预期不断降低、未来市场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在研究汇率变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时,也应该考虑汇率预期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产生的分化效应。考虑到美元近期升值的压力,对于发行以美元计价债券的企业,为降低资金成本和未来汇兑损失,直接截留对外投资收益并偿还未到期债务,并减少海外资产的持有量。目前国内资本市场出现“资产荒”,对于拥有大量富余资金的企业,如保险机构正利用“走出去”政策的便利性,积极购买境外优质资产,扩大对外直接投资的范围和规模。

四、结论与建议

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为成本导向性,汇率变动对企业的境外投资决策有重要影响。人民币汇率水平和汇率波动率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汇率预期对不同类型的企业产生不同作用。在保持国内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同时,短期内需要稳定人民币汇率,降低汇率波动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邱立成,刘文军.人民币汇率水平的高低与波动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影响[J].经济科学,2006(10):74—84

[2]陈恩,王方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2007—2009年国际面板数据的考察[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8):43—50

[3]张新乐,王文明,王聪.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 2007,293(5):91—95

[4]王凤丽.人民币汇率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基于ECM模型的检验[J].经济问题探索,2008(3):134—137

[5]胡兵,涂春丽.人民币汇率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2(11):77—82

[6]王自锋.汇率水平与波动程度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9,8(4):1497—1526

上一篇:高效课堂下的生物教学论述论文下一篇:企业管理的风险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