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更新

2024-10-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企业文化更新(精选8篇)

企业文化更新 篇1

由七匹狼集团控股的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服装业的高科技上市公司,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高科技改造传统服装产业,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科技创新体系,在行业内率先系统提出品牌服装理论,并形成了以品牌经营为核心的企业架构。为顾客着想,不断生产技术含量高、质量更好,性价比最优、顾客最满意的服饰产品,并成为七匹狼公司永恒的追求。

七匹狼品牌自1990年创立至今,以传承经典、引领时尚、创造美好生活方式为追求目标;在立足于对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积极挖掘的同时,将西方流行时尚元素融于自身设计理念,并致力于推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创意产业的契合。

努力成为一个中国优秀民族服装品牌,进而能够参与到世界舞台上,成为国际知名服装品牌,一直是七匹狼发展的目标。经过多年经营发展,七匹狼品牌服装休闲类已连续八年在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成为现代时尚生活的引领者,不仅为人们提供丰富的产品,更提供一种文化精神与生活方式。在未来,七匹狼将始终坚持构建全新的生活形态,满足人们对完美生活的向往,推动世界时尚潮流的发展。

七匹狼服装品牌一直致力于把世界最新的流行信息传递给消费者,并塑造一种团结、自信、创新的品牌性格。中国的服装业正在从单纯的制造业向创意时尚产业发展,七匹狼也将把握这种潮流,不断地丰富、树立自身的品牌精神,使其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和产品文化。

在不断创新的二十一世纪,七匹狼将紧紧把握住诚信、求实、敬业、奉献的理念,坚持不懈地为顾客与伙伴创造价值,用源源不断的优秀创意服务顾客,使他们在每一个可以想象的场景和生活里,在各个领域和空间里充满无限的快乐和殷实的享受,为世界的美丽增添魅力。

在立足国内市场发展的同时,七匹狼下一步的战略目标将加强与国际同行之间在生产、设计、市场、品牌等全方位的深度合作。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正在促进世界成为一个不断融合的大家庭。“海纳百川”体现着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中崇尚包容、胸怀坦荡,七匹狼在未来也将秉承积极合作的态度,贡献于世界纺织业的发展。

现在,我们将不遗余力地为中国服装自主品牌健康发展做出努力,传承经典,引领时尚,这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的承诺!

店铺概览

SEPTWOLVES全面推行国际领先的“绿色卖场”新构想,在终端卖场中推行健康休闲、回归自然、绿色环保的服务理念。从店堂的装潢、道具的配置、灯光的设计,再到店堂产品的搭配、音乐气氛的营造,导购的服务,处处流露出自然、舒适、回归自然的绿色概念。“绿色卖场”的发布在2002年的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上令人耳目一新。与众不同的是,SEPTWOLVES的“绿色卖场”已经不是单纯意义的销售区,而是七匹狼品牌文化最综合的表现区,产品功能最直观的展现区;一流的理念、一流的形象、一流的产品、一流的服务、一流的信息反馈系统,构成了新卖场SEPTWOLVES独特的核心竞争价值。

福建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位于福建省晋江市,由福建七匹狼集团控股。作为中国服装业的高科技上市公司,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专业化的服装企业运营事业,在行业内率先系统提出服装品牌文化经营理论,并形成了以服装零售、品牌经营、制造生产为核心的现代企业经营体系。

经过多年经营,七匹狼服装的品牌文化经营战略获得极大成功,七匹狼品牌已成为现代男士时尚生活的代言人。从狼文化的传奇中丰富性格,演绎男人的故事,体现奋斗中男人的衣着生活状况,设计着全新的生活方式。七匹狼在为他们提供丰富的产品之同时,更为他们提供着一种文化精神与生活方式。目前,七匹狼品牌的销售网络已经覆盖全国各大中城市,并且已经连续六年在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被誉为“中国茄克之王”的七匹狼男装,是中国男装市场上独树一帜的品牌。

七匹狼工业园是中国目前的高档休闲服饰生产基地之一,占地200余亩;公司拥有日本、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先进的服装生产设备,进行严格的生产流程管控。在生产管理中,公司全面采用完整的品质管理体系与完善的社会责任体系,使员工在一个舒适和谐的生产工作环境中,高效地、优质地生产各类服装产品。

福建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本着“为顾客创造价值”的核心思想,坚持诚信、求实的价值观,正在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家以强大的服装零售、营销物流网络为纽带,以服装生产制造业为基础,以品牌文化营销管理为指导的优秀的上市公司。

品牌文化建设立意定位、基本特点、打造历程、社会评价、广告用语、标识等

七匹狼是以生产、经营高级休闲男装为主的大型服饰企业,自创立以来就以创造族群新文化,提高人们的生活品位,把握正确的价值观为追求目标,产品定位于中高档休闲服,消费人群定位于主流中高产阶层,通过品质、设计和生活理念的推广和敏锐的定位策略调整不断迎合目标消费人群,致力于把西方的流行时尚融于我们的服装设计理念,通过这样的方式把世界介绍给中国,同时通过时装,也努力挖掘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用国际化的表现形式,介绍给世界。

一、发展历程:

七匹狼品牌始建于1990年,从创业至今,始终着眼于创立自主品牌,凝练自身的价值观,创建自己的品牌文化,并塑造一种团结、自信、创新的品牌性格。同时七匹狼也努力吸取丰富的中国文化元素作为更多创新的灵感,使其融合世界的时尚潮流。1993年,七匹狼公司在行业内首家全面导入CIS系统,同时“七匹狼”商标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注册,一个独具个性的七匹狼品牌新形象从此诞生。2004年,“七匹狼”以福建省首家服装企业的身份登陆深交所中小企业板,“七匹狼股份”成功上市。其间七匹狼通过一系列体育营销,如两次赞助皇马中国行、赞助汽车拉力赛、赞助厦门马拉松,举办地大型公益活动等,不断提升七匹狼的品牌形象与品牌价值。2008年七匹狼在打造一个综合的服装营运品牌平台,在终端上以生活馆的形式体现出来。

纵观发展历程,七匹狼形成了一套以“狼文化”为核心的品牌内涵,并在中国男装史上创造了很多个第一,如第一个建立健全了企业制度、第一家做了CIS计划、第一家开了专卖店、第一家福建省内上市企业、第一个有了系列产品,第一个于行业内首家打造大型生活馆。

二、企业特点:

我们是自主创新的企业

七匹狼注重产品的创新,与多个国际著名化工企业合作,推出科技含量高的三防裤、双面夹克、捍冬风衣等新产品;在顾客营销服务领域也坚持创新,并首次于行业中提出建设“生活馆”的新概念。数千平米的大型生活馆货品更加多样化,除提供传统的男装外,还配有男性装饰、家居用品以及女装、童装等衍生产品,通过店铺独特的装修陈列风格、个性的背景音乐、休息区电脑触摸屏互动沟通等创意,让顾客在购物过程中得到享受,体验七匹狼品牌文化。

我们是以人为本的企业

七匹狼在企业的自身管理中不断要求在整个群体内寻求学习,各种员工文化活动、聘请外教全员学习英语、以提高员工专业能力为目的的各项培训、从体验工作的快乐角度为员工设计福利等等,处处体现出七匹狼是个以为为本的企业,并真正做到以精英团队塑造企业文化、以企业文化培养优秀员工、以优秀员工永续名牌经营、以管理精品推进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追求企业效益、以企业效益凝聚优秀人才。

我们是热心公益的企业

在慈善事业方面,七匹狼一直是行业之首。2007年,为郴州捐资百万元救灾物资,将企业的爱心与责任带给灾区人民。2008为泉州希望工程百万捐款,赞助“心系福娃,情暖海西”大型慈善公益活动,成立教育基金会„„以企业赋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社会及行业内做出了表率。

我们是劳资和谐的企业

七匹狼公司在完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生活质量方面投入了很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并成立了福建省为数不多的民营企业党委,建立和建全了企业工会、团委、员工自助基金等员工组织,完善和畅通了管理者和员工的沟通渠道。多次为员工举办集体婚礼以及为困难员工捐款救助,近年来先后为因病困难员工捐款达近百万元,营造了企业大家庭的温暖和谐。

我们是注重环保的企业

2007年,七匹狼重点在服装产品生产、终端店铺建设以及办公场所中融入绿色环保概念。终端店铺建设从设计、用料、选材等诸多方面考虑绿色环保的应用,凭借人性化思维的设计理念,严格按照ISO9001质量标准进行管理,尽量使用再生、可回收的材质,保证购物环境的健康环保;企业内部亦倡导员工节约能源的理念等等,七匹狼正在通过纺织科技等技术手段实现企业节能运营,对中国的环保和发展作出自己的积极贡献。

三、广告用语:

七匹狼注重品牌培育经营,并以高品质和创新经营管理模式不断获得成长。其广告语从倡导 “奋斗无止境”、延伸到“多彩生活、多彩男人”后,继而又提出 “男人,不止一面,今天你要秀哪一面?”,体现了品牌文化理念的与时俱进。

七匹狼,从狼文化,狼故事的传奇中一路走来,演绎成功男人的故事,体现奋斗中男人的衣着生活型态,诠释“奋斗无止境”的个性精神。2002年齐秦以其奋斗中男人的冷峻、沧桑、不羁形象正式出任七匹狼品牌的形象文化代言人,狼的沧桑、狼的荣辱胜败、狼的勇往直前、狼的百折不挠、狼的精诚团结,这些正是“追求成功人仕”必经的心灵历程,也是七匹狼塑造的狼族文化的精神内核所在,引起了奋斗中男人的共鸣。七匹狼发展初期的企业品牌与文化品牌达到完美融合。

随着品牌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七匹狼的品牌文化也朝着多元化广博化的方向发展。七匹狼现有的广告语恰当地勾勒出了现代男人的精神面貌,塑造出一个拥有丰富思维并有血有肉的真实男人,成为品牌文化所要传达的神韵。全方位的关注所有男人的生活情态,打造“着装顾问”,设计全新的生活方式,七匹狼不仅为顾客提供了丰富的产品,更提供着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品位,一种生活方式。七匹狼从经营观、价值观、审美观等观念形态都在向着这个目标靠近。可以说七匹狼从国际流行趋势、时代潮流等宏观的层面出发,结合消费者亲身的实际要求,提出我们所特有的文化理念,然后层层递进,把广泛意义上的理念细化为不同范畴内的具体概念,再进行品牌宣导与融合。

四、企业LOGO释义

“狼”集智慧、机灵、团结于一身,是极具拼搏力、顽强执着,不停地为生存而奋斗的群体性动物,七匹狼商标图形是一匹向前奔跑的彪狼,以昂头挺尾奔越的形状,四脚蓄积爆发的立姿表现公司创业者勇于突破传统,独具个性的舒展形象;它整体呈流线型,充满动感,给人奋勇直前的感觉,象征着企业不断开拓的奋斗精神;英文专用词“SEPTWOLVES”及中文“七匹狼”,象征着公司以一个团结的整体面向未来的经营作风和企业凝聚力;墨绿色是企业的标准色,象征着青春、活力、孕育着勃勃生机。

五、社会评价

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中,七匹狼已经成为中国男装的代表企业。自1992年,“七匹狼”商标荣获福建著名商标称号,并入选全国驰名商标以来,企业凭借自己强大的制造能力,前瞻的设计理念,精湛的工艺技术及严格的品质控制管理,先后获得了中国服装设计的最高奖——“金顶奖”、“最受消费者欢迎的休闲服装品牌”、“影响中国服装市场的十大男装品牌”、“中国驰名商标”等省级以上荣誉称号或奖项,并多次在中国服装品牌大奖颁奖仪式上获得大奖或提名大奖。2007年,七匹狼又在品牌创新方面有重大突破,于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先后赢得“中国服装品牌价值大奖”、“中国流行色协会男装色彩研发基地”、“最佳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最具战略影响力上市公司”等荣誉。2008年,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联合颁布:七匹狼茄克已经连续八年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一。

“七匹狼”现为中国驰名商标,进入亚洲品牌五百强,在中国服装市场上具有了较高的公信度和市场价值。未来,七匹狼会仍旧坚持以“服装的零售与生产、开发”为一切事业的基点,并不断扩展业务范围,致力于强化市场营销能力。我们要让七匹狼的品牌文化体现出最高的价值,要在尊重七匹狼品牌的自身独创性、完善并利用自身服装营销网络的同时,谋求与关联客户企业之间的利益共赢。

企业文化建设:

一、基本做法:

七匹狼打造的是一个“相信自己,相信伙伴”的团队,并在企业的自身管理中不断要求在整个群体内寻求学习。七匹狼从员工的角度出发,设计出各项福利政策,并实施安排多项业余文化建设,如聘请外教全员学习英语、开展以提高员工专业技能为目的的各项培训、举办以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为目的的拓展训练、开辟体育运动专门场所、组建游艇俱乐部、积极带领全员参加政府各项活动„„处处体现出七匹狼是个以人为本的和谐企业。公司里每年的尾牙晚会由员工自主编演,全方位充分肯定了员工的价值。每个月的大朝会、每日清晨的早会,以及七匹狼的报纸《七匹狼视界》和杂志《狼族部落》,都成为宣扬七匹狼企业文化的载体。在领导层内不断要求提升管理能力,开展必读书目活动,整合管理优势为己用,更好的服务企业服务员工。以精英团队塑造企业文化、以企业文化培养优秀员工、以优秀员工永续名牌经营、以管理精品推进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追求企业效益、以企业效益凝聚优秀人才,这一原则性做法使七匹狼企业内部在不断进行优良循环,企业正朝着一个健康的方向不断发展壮大。

二、特点

我们的经营理念:诚信、求实、敬业、奉献

①诚信:是指导七匹狼企业文化的价值观。没有诚信就不可能有永续经营,员工信赖公司,敢于创新冒险,敢于承担责任,敢于制定远大的业绩目标,公司内部诚信建立起来的信任,是七匹狼的价值核心。

②求实:有三层含义,第一层强调对客观事实的尊重,是方法论;第二层强调一种探索精神和务实的作风;第三层强调对规律、规则、途径、办法的一种把握。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好高骛远,又紧盯远大目标,扎扎实实,又勇于突破,独具个性,奋勇直前,求实是七匹狼事业不断开拓的精神基石。

③敬业是鼓励为事业而献身的精神,实质上是“奋头无止境”精神的延续;追求更高的工作目标,勇于承担工作责任,掌握更好的工作技能,培养踏踏实实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也是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④敬业奉献,为家庭、朋友、团队、社会的幸福生活目标,与同伴一道同心协力、信任他人并彼此真诚,不懈努力。七匹狼用不懈的努力赢得顾客的尊重,把最时尚,极具品味的服饰奉献给顾客。

我们的企业精神:挑战人生,永不回头

挑战是成功的摇篮,孕育着激越,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在精神上,挑战表现为勇往直前,永不言败,不断催人奋进;在学习上,挑战表现为刻苦进取,减少无知,不断完善自己;在工作上,挑战表现为克服困难,战胜自我,永不满足,始终争取做得更好。

三、成效:

七匹狼的企业文化建设率先赢得了员工及顾客的肯定。2007年,七匹狼企业吸纳人才的速度在加快,已经发展成近千人的大企业。员工与企业之间形成了和谐、信赖的关系,使企业赢得了“最佳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荣誉。现阶段,七匹狼已经成为中国休闲男装的代表企业,在社会上有极高的美誉度,七匹狼俱乐部近几十万的会员均在七匹狼企业文化的影响下,致力于品位生活建设。

七匹狼大事记

·七匹狼具有超前意识,早在1988年就已申请商标注册,1990年就已注册成功,是福建省第一家注册的服装商标,也是福建省第一家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公司。·1990年6月七匹狼公司第一代产品——七匹狼双色茄克上市,在上海市引起轰动,产品畅销大江南北被誉为中国“茄克之王”、“茄克专家”。

·1991年七匹狼公司在上海将生产经营假冒七匹狼产品的商家诉诸法律,引起国内众多媒介争相报道,成为追踪焦点,同时也成为知名度较高的服装品牌。·1992年“七匹狼”商标荣获福建著名商标称号,并入选全国驰名商标。

·1993年,七匹狼公司在行业内首家全面导入CIS系统,同时“七匹狼”商标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注册,一个独具个性的七匹狼品牌新形象从此诞生。

·1994年6月,七匹狼被纳入驰名商标保护组织成员单位。同年8月,“七匹狼”被国家技术监督局评为“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企业”。

·1995年,“七匹狼”导入特许经营理念,发展连锁专卖事业,专卖网络遍及全国,建立规范完善的营销体系。·1998年8月,七匹狼公司通过IS09002国内国际双重认证。12月,“与狼共舞——七匹狼·刘洋男装发布会”在北京成功举行,并荣获第二界中国服装设计博览会最高奖--金顶奖,奠定了七匹狼男装在中国服装业界中领军者的地位,这是福建省迄今为止服装行业所获得的唯一一项最高殊荣的奖项;同年,再获“福建省著名商标”荣誉称号。

·1999年3月“七匹狼”被评选为“1999年影响中国服装市场十大男装品牌”;公司被评为“影响中国特许经营50佳”。·2000年,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标志着七匹狼向规范化经营管理的现代化企业又迈进了一步。·2001年,七匹狼茄克衫(休闲装)市场综合占有率在同类产品中位列第一名,“七匹狼”休闲装已成为引领中国男装消费趋势的佼佼者。12月,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

·2002年2月,“七匹狼”商标荣获得了“中国驰名商标”荣誉称号名列中国服装企业百强第10名;月底七匹狼休闲服饰作为“国礼”赠送美国总统布什访华团成员。

·2003年3月28日,北京国际服装博览会,隆重推出全新七匹狼都市牛仔休闲系列S/‘J(SEPTWOLVES),并与日本顶尖设计师畠山巧进行跨国战略性合作,以青春、活力、自我的精神与风格进入年轻人的市场。

·2003年8月2日,西班牙皇家马德里足球队裹挟众多国际足球巨星来中国进行竞技表演,“七匹狼”被以唯一指定服饰的身份演绎“相信自己,相信伙伴”的品牌精神。同年, “七匹狼”衬衫被授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免检产品,名列中国服装企业百强第9名。

·2004年6月28日,由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和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联合主办的世界品牌大会上,七匹狼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排名第170位,品牌价值34.65亿元人民币。·2004年8月6日,七匹狼股份成功上市,七匹狼以福建省首家服装企业的身份登陆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同年,“七匹狼”获得“2004中国青年喜爱的服装品牌”称号。·2005年7月22日,七匹狼与西班牙皇家马德里足球队二度握手展开合作,七匹狼皇马烽烟再起,七匹狼再次成为皇马第二次中国行唯一指定服装,继续演绎“相信自己,相信伙伴”的性格男装。同年,七匹狼茄克荣获“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称号。

·2006年3月27日总经理周少雄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参加第三届全球纺织品经济论坛上发表“服装品牌运营在中国市场的思路”精彩演讲,引起轰动,3月28日以“颁奖嘉宾”身份出席中国服装协会主办“2004-2005中国服装品牌大奖”颁奖晚会,荣获“2004-2005中国服装品牌公众大奖”。

·2006年7月26日,第二届体育营销经典案例颁奖礼在北京隆重举行,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荣获“第二届体育营销经典案例体育营销优秀奖”。

·2006年12月18日,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中国对外贸易年会暨“中国对外贸易最具影响力企业推介”活动中,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被授予“中国对外贸易最具影响力企业”。

·2007年1月,“七匹狼”受颁“支持希望工程 关心孩子成长”牌匾。七匹狼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积极履行作为“企业公民”的义务。

·2007年3月6日,中国流行色协会将“中国流行色协会男装色彩研发基地”授予福建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3月18日晚,北京展览馆剧场隆重举行第三届“装典中国——2005-2006中国服装品牌大奖颁奖晚会”。“七匹狼”品牌在众品牌中脱颖而出,获得“中国服装品牌价值大奖”。·2007年8月25日,“七匹狼‘海狼号’游艇试航仪式暨七匹狼VIP俱乐部成立仪式”在厦门五缘湾弧形木栈道广场拉开序幕,以感谢长期以来对七匹狼品牌倾注关爱和鼎力支持的VIP客户。

·2007年12月1日,由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英才》杂志社等联合主办的“2007年中国管理100年会”暨“双十”颁奖盛典在北京落下帷幕。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少雄荣获“2007中国管理100年会聚人气企业家”头衔。

·2008年3月,“七匹狼”在第四届“色彩中国”中国色彩大奖中荣获“中国男装色彩大奖”

·2008年4月,七匹狼“茄克衫”“T恤衫”荣获2007同类产品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一。同时,七匹狼茄克衫已经连续八年(2000-2007)蝉联同类产品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一位。

·2008年5月15日,福建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向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捐赠首批总计500万的现金和七匹狼衣物等救灾物资,用于援助汶川地震受灾地区救援行动和灾后重建工作。

·2008年5月15日,七匹狼公司携手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出资500万元成立“北京大学七匹狼文化发展基金”。·2008年8月,七匹狼携手下届奥运会举办城市伦敦,举办伦敦·七匹狼“时尚之夜”。

·2008年10月19日,由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七匹狼文化发展基金联合推出的“未名大讲堂——与名家、名人面对面”活动,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大厅举办首次论坛。本次论坛以“中国•艺术•传媒”为主题,邀请学界业界名家名人就当下社会、文化、传媒、艺术等热点问题展开对话交流,以求对社会相关领域发展起批评、引领作用。

·2008年9月30日,七匹狼再领经典时尚携手奥运冠军仲满揭幕南京生活馆。七匹狼南京生活馆位于南京市湖南路商圈,总面积近2500平方米。

企业文化更新 篇2

一、本土化缺失对文化形态循环的不利影响

城市的空间结构就像一个贮存与浓缩历史的特殊容器,城市的平面、区域、肌理、纪念物等记录下城市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生活与事件,使参与城市文化循环的历史要素以物化的形式凝固与沉淀下来,作为后来文化循环的参照内容。循环的城市文化应该是值得认同的“城市记忆”。正如罗斯金(John Ruskin)所指出:“我们可以没有她(建筑)而生活,我们也可以没有她而祈祷,但是我们不能没有她而回忆。”在现实城市发展中,很多“城市记忆”物化为现存的城市景观,成为具有城市文化特色的“历史地段”。这些“城市记忆”以“城市文化符号”和“城市文化资本”的形式参与到构建循环城市空间形态的本土性及规范城市空间形态的后续循环发展的历程中。因此,在城市文化形态的循环更新中要充分运用这些能够清晰地阅读城市历史、了解城市性格特征的独特地域文化,以保证历史要素的循环延续。然而面对全球化的冲击,当前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城市空间形态却丧失殆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筑与居住空间文化的历史断裂

城市建筑是历史在城市中的积淀,城市形态的循环发展包容了其间遗留的建筑实物。我国很多有悠久历史的城市旧区在发展与保护循环方面的矛盾尤其突出。

中国城市传统居住空间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其文化价值得到了世界的认同。例如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图1,图2)、徽派风格建筑、江南水乡和许多具有历史风味的小街。正是这些历史与文化的遗存,包含了我们所追求的生动生活所应当具有的丰富内涵,成为今天城市空间形态循环发展的源泉和养分。然而它们却被当前的高楼大厦和大体量、没有人情味的广场所取代。这不仅使居住空间异化形成断裂,也造成了本土性文化的缺失,不利于城市文化的循环更新。因此,城市空间形态的循环发展应更关注文物建筑之外的历史建筑的循环利用,保持其完整的建筑结构,通过功能的置换继续使用,而不应该大面积地清除。

2. 传统街区空间功能与文化的破坏

传统建筑讲求建筑之间的邻里关系,建筑与环境呈现为图底拓扑变幻的有机图景,街道空间连续且尺度宜人,其符号传达着某种意义上的文化感知。城市文化的循环更新应更多地考虑这些城市生活要素,将其融入新的城市文化体系中。而当前的城市更新却没能落实对旧城区公共空间的人文关怀,最终导致传统街道空间的解体。大规模的建设威胁着传统的城市肌理,充满韵味的街区正从我们的视野里消失。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失落的空间”随处可见,原本蕴含文化特征和独特城市景观的街道空间变得凌乱不堪,严重影响了城市文化的循环。

传统街区在循环过程中,城市生活与传统文化易受强势文化的侵扰和损害,为避免大量异质文化侵袭而导致本地文化削弱,应充分利用异质文化渗入的活跃作用。历史街区公共空间界面是传达历史信息的重要介质,应在街区的更新循环中尊重原来的建筑材料、细部尺度、建筑形式,使循环利用的建筑能够传达真实的信息。

3. 城市空间形态与场域记忆的丧失

“记忆是由事件、时间、社会与个人之间发生的一种交互作用。记忆受到操纵,然后符合我们的生活历史、我们看待自身的观点。”城市记忆与城市空间形态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城市场所成为人们在记忆城市时进行身份认同的基本参照。城市空间形态表现为一种独特的文化传承方式,空间结构与要素组合方式集中反映了城市社会活动中的集体意识、价值观等。城市空间形态的循环就是要保持这种“场”的延续。当代中国城市记忆的丧失,主要表现在城市空间形态与物化文化符号的丧失,如城市传统文化活动和经营空间的消失,这种丧失是整体性的。地域本土文化的主体意识被全球化语境淡化,在场性的缺失以及空间的大量复制剥离了聚居形态及文化与地域生态环境的联系,引发了城市空间和建筑形态的趋同。

(图片来源:互联网)

二、城市空间文化形态的优化循环策略

本土文化在空间层面上的循环更新,是传统优质空间文化要素与现代优质空间文化要素的整合,是历史文化要素与现实文化要素的共生。城市空间文化形态的循环更新要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要在发展的基础上延续历史形态,并把历史要素融入新的城市空间文化形态中去。只有时间的积淀才能给城市文化形态的循环更新带来厚度与层次、个性与特色。

城市空间文化形态的循环更新是对历史要素的彰显和利用,让它们有机地融入动态发展的现代城市空间形态。这就意味着在城市空间文化形态的循环更新中,新旧要素之间不应是缺乏联系的简单并置,而应该是具有互动的和谐共生。因此,城市空间形态的文化本土化循环,“是在新与旧的矛盾冲突中寻找创意,在历史的基础上创造性地面对未来”,其结果是在新的空间形态上呈现清晰的主题表达,在新的类型中满足城市的发展需要。在不同的城市环境中,新旧要素的共生有多种诠释和多样表达的可能。

1. 重视“背景”衬托,体现秩序循环

城市空间形态的有机循环需要体现一定的秩序,各要素的主次关系就是秩序性的重要方面。当城市空间形态的循环发展为突出历史文化主题时,需要将历史要素在空间中的重要地位强化表现,环境中新加入的现代元素应该起到陪衬的作用,完成整体的循环。历史要素与现代要素、主角与背景是构成形态循环的完整结构。为此,要特别注意空间背景的从属性和匀质性。从属性反映了对背景地位的认同态度,匀质性则要求构成背景的空间要素应尽量减少自身的变化与反差,包括造型、色彩、尺度、节奏等许多方面,从而弱化其在城市空间形态循环中所占的比重。

2. 强化“线索”延续,保持逻辑循环

城市空间的循环表现出外在和潜在的逻辑性,体现了城市在历史积淀中形成的发展脉络,这也是本土文化循环更新需予以保护和维持的财富。这些线索本身虽然并不外显为城市空间循环的构成要素,但却为历史要素和现代要素的整合提供了明确的结构规则。保护和延续线索,不仅可以将新旧要素统一在具有历史意味的城市空间形态之中,同时也可以通过对线索的强调和完善,来形成城市的鲜明特色。

第一,强调城市空间序列的轴线。如巴黎对城市轴线的经营(图3):从卢浮宫开始、以凯旋门为节点的轴线大道,是巴黎老城的空间“主轴”,而德方斯区对于城市来说则是新的形态,轴线的延续保持和发展了源自老城的城市空间结构。依靠强烈的线索性,新旧要素之间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并有继续循环扩展的可能。同时,从类型学的角度看,线索中的新要素以“门”为形象,对于凯旋门的“类型”进行了现代诠释,界定了空间循环的类型,提示并彰显了城市意象。

第二,拼贴城市空间平面脉络。如北京以四合院为细胞形成的历史街区,体现出强烈的空间肌理。城市空间形态循环发展理念要求老城区的更新以“拼贴”为手段,将新的替代元素按照原有肌理编织到城市空间中去,从而对其场所感进行保护。“拼贴”就是顺应历史线索而进行的新旧整合,北京菊儿胡同的改造可作为这方面的范例(图4,图5)。

3. 提倡“人性化”尺度,促进人文循环

人性化城市空间的核心是尺度,是空间、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性化的城市空间不仅要有良好的自然环境,而且要创造和谐的人文环境。正如吴良镛指出的:“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健康、安全、让人在精神上得到愉悦的城市。人们在这里理应得到一种人文关怀。”

(图片来源:互联网)

人是城市空间的主体,城市空间形态循环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它体现在城市日常生活的细节中,如街心花园、步行街、社区绿化的设置等。循环的城市是“人性化城市”,其目标是为一切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本土化的城市空间提倡符合人的行为的空间尺度,特别是以步行尺度为前提来构建循环的城市文化形态,提倡创造具有归宿感的空间形态。

4. 注重“原型”抽取,诠释历史循环

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提出了“类似性城市”的概念,即把历史形态分类,再重新组合,采用原型浓缩的集中形式,形成众多有意义的和被认同的事物的聚集体(图6)。这种原型浓缩实质上是对历史建筑传统进行不同的诠释,促进历史文化的循环。

城市文化形态的循环可以从罗西的类似性城市中得到一些启示:原型的本质是生活和形式的精确结合,是对现实形态的提炼、提纯和提高,是创造循环秩序的丰富形式。城市文化形态的循环更新,就像是物种遗传的密码,既是一种稳定的延续,也可以随着不同的条件发生适应性的变异,其意义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以原型理论为基础,将历史形态的信息包容于现实形态之中;二是以原型理论为基础设计出来新要素,因其是对“基本秩序”的反映,是对“遗传密码”的体现,所以在具体的城市空间中,更易与历史要素形成对话,并与之整合为内涵一致的城市场所。

5. 搭建新旧“中介”,强调场所循环

无论是具有一定区域范围的城市空间,还是具体的建筑实体,在城市空间循环中作为中介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其一,在新旧要素结合循环发展之间作为划分和连接的“界面”、“标志”或“桥梁”而存在,强调历史要素的边界和形态特征,通过新旧对比达到突出空间主题的目的;其二,作为新旧要素间的“过渡”而存在,模糊两者的对立倾向,实现由此及彼的自然转换和要素间的相互融合。也就是说,根据不同城市空间循环的具体要求,中介要素可以对新旧要素的对话关系起到“强化”或“弱化”、“硬化”或“软化”的调节作用,创造和完善具有历史场所感的循环城市空间。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城市发展中的历史文化保护对策》)

(图片来源:《城市发展中的历史文化保护对策》)

(图片来源:《城市设计美学》)

三、结语

文化形态的循环更新提倡城市本土的优秀文化、特色文化与向上的城市精神氛围,赋予人平等的起点和多元的选择。这就要求城市文化在循环中采取整合的机制,将多元文明与本土文化扬弃、继承与发展辩证统一起来,在地域传统的鼓舞下,创造一个“兼收并蓄、和而不同”的城市文化循环环境,使城市的本土文化认同感和场所感得到延续与发展,实现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本文从本土文化缺失对文化形态循环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入手,提出解决本土文化形态在城市空间层面的优化循环更新策略。

关键词:城市空间,文化形态,循环更新

参考文献

[1]陆枭麟,张京详.当代中国城市文化迷失与规划师角色再塑.规划师,2009(5)

[2]John Ruskin.The Seven Lamps of Architecture.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s,1989

[3]James V.Wertsch.Voices of Collective Remembering.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4]刘捷.城市形态的整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5]安定.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保护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5

文化传统的更新与变异 篇3

文化传统在传承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增添新的内容、新的典范,而且需要对异质文化进行吸收和融合。传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一种综合。对不同质的文化传统吸收和融合,可以使固有传统因注入新的血液而勃发生机,并变得更健康、更有免疫力。唐代文化气象博大、心胸开阔、仪态轻松,就和大胆吸收西域文化,在旧传统中融入了异质的新成分有直接关系。其实这一过程就是传统更新的过程。它一般是缓慢的、渐进的、不知不觉的。

这种更新过程一般不会引发激烈的冲突,也不破坏既存的文化秩序。但这需要充当异质吸收的文化主体本身强大、有自信力和包容精神。汉朝和唐朝的时候,中国文化的主体是具备这种条件的,所以有佛教的传入,有和西域文化的交流。

到了晚清,国家处于被东西方列强瓜分的境地,有亡国灭种的危险,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完全弱化,失去了与西方文化平等对话的条件,更不要说文化的更新了。张之洞算是有心人,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说到底也不过是“应变”的一种方式而已。其实,处于晚清时期的中国社会与文化,与当时西方的社会与文化,彼此之间有好大一个时间差。西方已经是建构了现代文明的社会,中国还没有从几千年的传统社会里转过身来,双方没有站在同一水平线上。这种情况必然会爆发激烈的文化冲突,结果大家也都知道,是中国文化打了败仗,在西方文化面前丢盔卸甲。

企业文化更新 篇4

宜宾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马平

(2003年3月14日)

同志们:

连日来正在召开的“两会”,对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谈论热烈,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进一步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成为会上热门话题,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基层文化工作暨2003全市文化、新闻出版工作会议,旨在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加快建设西部文化强省,大力推进宜宾经济社会跨越式、追赶型发展,加快小康社会建设。这次会议是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召开的一次研究部署我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重要会议。会上,政军同志将对去年全市文化、新闻出版工作进行工作总结,对我市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基层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和今年全市文化、新闻出版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国华书记、燎原部长还将作重要讲话。在此,我就今年的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认识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重要意义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就是要求我们要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纵观当今世界,在国际上还没有哪个国家的执政党把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作为自身的立党之本之一,我们中国共产党是第一个,亦是仅有的一个。

我们所讲的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马克思早年就指出,生产力包括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两种。遗憾的是,多年来我们对此未能给予全面的理解和足够的重视。实际上大生产力观和精神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发现。

1992年成立联合国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认为,脱离人和文化背景的发展,是一种没有灵魂的发展。所以,发展可以最终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文化的创造性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未来世界的竞争必将是文化的竞争。

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推动文化创新的根本出路。怎样在实践中去探索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我在这里提出个思路,首先要加快文化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消除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第二要加快文化领域的结构调整,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着眼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逐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第三要扶持和发展文化公益事业,维护公民的基本文化权利。第四要深化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调整文化产业资本结构,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调动整个社会力量办文化。第五要调整文化产出机制,政府不应介入具体艺术创造过程,而是要给这个创造过程营造自由轻松的艺术创造环境,大力促成高附加值的文化产品的产生。总之,解放思

想不是一句口号,是与时代相联的鲜活的具体内容,只要我们对大局、对时代有个清醒的认识,我们就能把握与时俱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动先进文化建设。

二、转变职能,深化改革,为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实行政事、政企分开,管办分离,通过宏观调控、舆论引导、政策扶持、法规规范等措施,对不同性质的文化组织实施分类指导,把文化建设变成群众自觉追求的有意识行为,调动群众兴办文化事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立群众在文化消费中的主人翁地位,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的文化建设格局,建立繁荣文化事业与发展文化产业的市场机制,整合文化资源,培植文化力。以事业单位改革为契机,着力推进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改革,通过结构调整,重组艺术生产力要素,优化配置资源,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艺术发展规律的文化运行机制;进一步深化文化企事业单位内部改革,全面推行全员聘用合同制,建立单位与个人之间以合同管理为基础的平等人事关系;要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扩大单位内部收入分配自主权,实行灵活多样的内部收入分配,通过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充满生机活力的用人机制和科学合理的人事管理制度;探索建立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试行文化资本运作的方式,将文化单位所拥有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转变为可以经营的价值资本,通过对文化资本的重组、参股、控股、租赁、收购、兼并等多种运行方法进行有效的经营,实现文化资本的增值。通过改革,建立健全文化体制和运行机制,整合文化资源,为文化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三、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人民群众享受文化生活,进行文化创造的载体,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文化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下大力气抓的一项工作。按照全国、省基层文化工作会议精神,要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整体规划,把群艺馆、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作为重点列入建设规划。各级城乡规划部门要会同文化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和有关要求,在城镇建设中,统筹规划城镇文化设施建设。城市新建居民小区和经济开发区必须规划和配套建设相应文化设施。新建符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非经营性文化设施所需用地,可以划拨供地的,地方人民政府应优先划拨;采用有偿方式供地的,应在地价上适当给予优惠。城镇建设确需征用文化设施用地,必须做到先建后拆,或建拆同时进行,重建的文化设施规模不低于原有的规模。加强社区和居民小区配套文化设施建设,发展文化广场等公共文化活动场所。要在现有公共服务设施中开辟老年、少儿和残疾人文化活动场所,建设老年文化活动中心、老年大学(学校)、青少年校外文化活动设施和场所。继续加大力度抓好市图书馆工程建设,加快屏山县、珙县、兴文县、长宁县、宜宾县文化馆(文化中心)建设。推进“宜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加快文化信息化建设。要充分利用现有文化设施,实现资源共享,各机关、团体、学校、文化单位的文化设施、场地等资源,要根据自身特点,发挥优势,凡有条件对社会开放的,要采取多种方式开放内部文化设施,为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提供方便。要加强对城镇大型露天文化活动场所的管理和使用,各级文化部门要搞好活动的组织和安排。要加强现有文化设施和新建文化设施的管理,文化设施建设要坚持“以点带面,点面结合,重点在面”的思路,加强重点文化设施建

设,尤其是文化馆、图书馆等基本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将其建成标志性工程,完善文化服务功能,更好地满足群众的文化要求,起到文化活动中心的职能。高度重视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抓好乡镇宣传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抓好农村乡镇“两站三校”建设,提高文化设施的覆盖率,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发展。同时,应注意到文化设施建设是一个不断扩大和提高的过程,一定要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从群众的文化需求出发,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其可行性及充分利用。

四、加强文化队伍建设,为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人才支持

文化队伍是文化建设事业的主体,繁荣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离不开一支业务强、素质精的文化队伍。专业文化和群众文化是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两个组成部分。首先必须加强文化事业单位职工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文化工作机构,落实人员编制,不断完善文化单位工作职能,充分发挥专业文艺团体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其次,大力培养和发展业余文艺队伍,派出专业干部深入机关、学校、厂矿、街道、社区和村社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积极鼓励民办社会文化团体、民办文化非企业单位和文化经营户兴办文化事业。支持和引导他们采取多种形式,拓宽文化服务渠道,开展健康的文化活动。再次,要加大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力度,健全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制度,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思想、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一方面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保证基层文化工作的方向,另一方面要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促进基层文化的繁荣。要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建立市、县基层文化骨干培训网络,充分发挥各级各类艺术培训机构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培养造就一批文化建设所急需的管理人才、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通过立足培养新人与引进人才相结合的方式,改变文化机构人员老化,素质参差不齐,结构不合理的状况。积极探索在基层文化单位实行从业资格制度。要引导优秀人才投身于基层文化事业,遵循“三个留人”的原则,一要靠事业,要给文化艺术人才提供一个充分发挥作用、施展才华的空间,为他们提供一个能够为繁荣基层文化事业献身的舞台和事业;二要靠感情,要营造一个尊重人才、爱护人才、关心人才的环境,让他们工作起来心情舒畅;三要靠改善待遇,要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为基层文化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改善他们的待遇。

五、创新文化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群众文化活动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形成鲜明特色

要充分发挥文化的优势,围绕“科教兴国”战略和“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方略的实施,突出抓好时政宣传、法律、科技与卫生知识普及和寓教于乐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先进文化传播,采用卫星通讯、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整合现有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加强群众文化理论研究,进一步抓好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创新工作,繁荣文艺创作,大力开展特色文化艺术之乡的创建活动,继续建好“书画之乡”、“民间歌舞之乡”、“蜡染之乡”,继续办好“竹海艺术节”、“古镇文化节”、“苗族踩山节”、“苗族风情节”等文化艺术节,因地制宜,突出个性,努力打造地方文化名牌。城市社区要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加强演出、娱乐、音像、网络文化等文化市场的建设与管理,引导家庭文化健康发展,举办广场文化、专题文艺晚会、音乐会、电影周等活动,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农村文化活动要结合农业发展特点和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利用农闲、集市和传统节日,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动,发展和引导集市商贸文化、乡村假日文化。

六、培育文化市场,为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营造良好的环境

社会主义文化市场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播弘扬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要“按照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坚持不懈地深入开展“扫黄”“打非”“禁盗”斗争,坚持集中整治与日常监管相结合,探索建立标本兼治,打防结合,预防为主,齐抓共管,上下左右联防联动的“扫黄”“打非”工作机制,不断净化和规范文化市场,维护社会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保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新闻出版必须坚持正确导向,通过整合现有资源,做大做强《宜宾日报》、精美印刷、新华书店等,推动我市新闻业、出版业、发行业的发展;通过扶持连锁、专营、超市、电子商务等新型经营方式,不断开拓文化市场。加强法制建设,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创新,努力多出精品,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强政府监管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文化市场的社会监督和文化市场的行业自律。各级文化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市场监管,加大打击违法经营行为的力度,鼓励扶持合法经营、文明经营,保证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各区县要按照有关规定,认真解决文化行政执法队伍的编制和经费问题,不断提高执法队伍依法行政的水平,切实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建立文化市场监察员队伍,建立市、县(区)、乡镇、社区、村的全市文化市场监督体系,使文化市场的经营活动置于整个社会的监督之下。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鞭笞落后,鼓励先进,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积极建立文化市场经营者行业组织,加强行业自律,共同建设健康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积极引导文化市场的经营活动和群众的文化消费倾向,扶持大众化、民族化的文化经营场所和健康有益的文化经营活动,促进文化市场的繁荣与发展。积极培育农村文化市场,继续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进一步落实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充分利用好现有放映设备,创新思路,通过影企联姻,出让冠名权,股份合作等形式,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电影放映的新途径和新方法,鼓励和支持个体、企事业单位开拓农村电影市场,培育和发展电影个体放映户,创新农村电影放映收费办法,探索农村电影有效运作的机制,繁荣农村电影市场。

七、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

我们要从国民经济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增强综合竞争力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西部文化强省,实现宜宾“三个美好”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文化部、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精神,确保各项文化经济政策落到实处,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建立相应的目标考核责任制,把目标落实到具体部门、单位和个人,做到有部署、有措施、有检查、有考核、有奖惩,形成上下配合、横向联动、共同促进的工作局面,推动我市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

企业文化更新 篇5

全力打造企业发展新动力

在集团公司首届员工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各位代表: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春意盎然的日子里,我们成功召开了集团公司首届员工代表大会。会议气氛团结、热烈,代表们围绕总经理的工作报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讨论中,大家普遍感到:报告对公司过去24年的回顾客观、深刻,引人反思;对03年的成绩与不足评价中肯,实事求是;对当前面临的形势分析深入、透彻,对04年的工作思路把握准确、高瞻远瞩,既催人振奋、增添信心,又让人倍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能不能全面完成04年的各项生产经营任务,打好改制后的生存发展第一仗,成为了本次大会最热门的话题。总之,一天半的大会隆重而简朴,开出了新意,开出了新的精神面貌。我相信,有这么一种好的精神状态,我们就一定能够克难制胜,赢得04年的全面胜利。

由于时间关系,在总经理对04年的工作进行全面部署的基础上,我对全体干部员工就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适应转变,更新观念,全力打造企业发展新动力简要地谈几点意见。

一、适应集团体制的根本性转变,正确处理好“新三会”与“老三会”的关系。

去年,集团进行了改制,实现了完全的公司制改造,并按《公司法》的规定,建立了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三权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这是历史性的,也是根本性的,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需要很好思考和处理的问题,具体说就是“新三会”(即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与“老三会”(即党委会、职代会、工会)的关系问题,实际上则涉及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市场经济、又是社会主义属性这个关系怎么处理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处理其关系时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有一个总的指导思想:就是既要借鉴资本主义国家搞市场经济的有益经验,用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这一套办法来实施对企业的管理,又要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坚持落实员工的参政议政权、民主管理权和民主监督权,这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中企业组织制度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有清醒认识,都要正确把握。

具体地讲,“新三会”的职能在《公司法》和《公司章程》中都有了准确的描述,时间关系在这里不再说明,主要我想谈谈“老三会”在新企业中的定位问题。

(一)关于党组织。一是企业党组织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总的原则要精干、高效、兼职化和扁平化,即集团公司级要设置党建、纪检、宣传、精神文明、企业文化、品牌传播等一体化的综合性部门,使党的专业机构与经营管理职能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子公司分公司级必须建立健全党的基层支部,支部书记兼职化,既要努力确保基层党建工作不松懈,又要直接参与生产经营管理,将党的要求落实到具体的经营管理工作中,为企业生产经营保驾护航。二是党组织的主要任务是:(1)保证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企业内贯彻执行;(2)抓好企业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3)调动企业党员和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协调企业内部各方面的关系;(4)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生产管理进行监督。

(二)关于工会组织。工会组织作为员工利益的代表团体,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的保护,无论企业体制如何改变,都必须落实《工会法》中的有关规定,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保证人、财、物三落实,支持工会组织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

(三)关于员工代表大会。员工代表大会是企业加强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具体体现,也是员工参政、议政,落实员工民主权利,维护员工合法权益的组织保证。在公司制企业里,股东会是最高权力机构,企业里的重大决策和重要规章制度由股东会通过和决定,员工代表大会不再行使决策权。但是,两者并不是相对立的,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使企业发展壮大,只是员工代表大会更侧重员工的权益,而股东会则侧重于股东利益最大化而已。同时,在中国办企业,我们还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性质。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就必须坚持贯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这个方针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正如黄总对集团新班子的工作定位一样:“我们是在为全体员工打工”,为广大员工打工,就要依靠员工办企业,就必须让员工在企业里有更多的发言权,就要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这个原则,无论企业怎么改都不能改变。因此,我认为员工代表大会在公司制企业里的作用至少有三个方面:

 一是对生产经营的促进作用。二是职工利益的维护作用。三是完善管理作用。具体的,员工代表大会应具有三大职权:



1、讨论建议权。在公司制企业里,股东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是企业的决策机构。企业里的重大决策和重要规章制度应由股东大会和董事会通过和决定。员工代表大会是民主管理机构,对企业重大经营决策主要通过讨论和建议等形式进行参与。但员工代表大会可以组织员工代表听取公司总经理的工作报告和重大经营决策的方案,并组织员工代表认真进行讨论,提出意见和建议,使经营决策和重大规章制度更完善合理,更符合企业的实际。



2、审议决定权。股东大会是代表股东利益的,员工代表大会是代表企业员工利益的。在公司制企业里,凡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工资分配方案、员工奖惩办法、劳动保护、员工生活福利等方面的重大事项,都应由员工代表大会审议和决定,因为受代表利益的局限,股东大会往往不能正确决定员工切身利益方面的问题,员工代表大会才能反映员工的意愿和要求,更能代表员工的合法权益。



3、评议推荐权。员工代表大会通过员工代表身份的董事和监事来反映员工代表大会和员工的意愿和建议,使企业的决策更加科学和民主。对于董事会和监事会中不称职的员工代表,员工代表大会有权取消其代表资格,并选举产生新的员工代表推荐给董事会和监事会。

根据员工代表大会与“新三会”各自的性质和职权,要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应坚持三条原则:

为了使企业重大的经营决策正确、科学,首先应当召开员工代表大会,组织员工代表讨论决策方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积极采纳合理部分,对方案进行修改完善,然后再召开股东大会。

在员工利益问题上,应先召开员工代表大会,再召开董事会。对于涉及员工切身利益方面的工资分配、劳动保护、福利待遇等方面的方案,应先交员工代表大会讨论,征求员工代表或员工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成员的意见,并对方案修改完善后,再提交董事会通过。如遇到员工代表大会通不过的方案,公司董事会应慎重考虑员工代表大会的意见,不要强行通过。

此外,员工代表大会也需要适应新的形势发展,不断调整和充实新的内容,处理好与“新三会”的关系,以便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适应集团管理创新的要求,正确处理好继承与摈弃的关系。

昨天,总经理在工作报告中回顾了集团24年的创业历程,风风雨雨,几经沉浮,这其中既有许多宝贵经验,也有不少沉痛教训,非常值得我们认真继承和吸取。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我认为这24年中,尤其是近三年的经营实践中得出的并应继续的基本经验有:

1、经营理念。“人才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石”、“团结就有力量”、“资源就是财富”、“关系就是生产力”以及“以效益论英雄”等经营理念是xx人经营智慧的结晶,是集团成功的内在根据。

2、品牌培育。在资源配置上向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品牌倾斜,打造出“xx”、“xx”等知名品牌,形成一定的无形资产。

3、社会资源整合能力。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在经济体制转轨和地方经济发展宏观背景下,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并有效整合,驾驭多种矛盾关系,敏锐抓住市场机会,使企业获得生存发展。

4、不良资产退出机制。内部资产的调整和重组,产业结构调整和资产结构调整的有机结合,是集团生存发展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对不良资产的清理,为保证企业肌体的健康和集团经济总体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5、文化力量。在艰苦创业的实践中,孕育产生了充满创造力和活力的企业文化,拼搏意识,变革勇气,创新精神,是集团之魂。

这些基本经验是公司成功的基石,继承和发扬这些历久弥新的好经验好传统,有利于集团固本强基,有利于企业超越自我、后发先至。但同时,我们也必须十分警惕:旧的惯性思维、落后的思想观念,甚至封建的小农习气仍然存在于我们的队伍中,尤其是存在于我们的两级骨干队伍中,这是十分有害的,如果任其漫延下去,必将损害企业的机体,最终摧毁我们共同的事业。因此,我们务必给予高度重视,努力消除这种思想、观念、理念上的陋习。这个问题,我想谈三方面内容:

(一)关于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反映了一个企业的精神风貌,决定着企业内在凝聚力的大小。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文化力的作用已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正是企业文化这一非经济的、非技术的因素导致了许多杰出企业的成功。海尔集团ceo张瑞敏曾在广交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一个企业要在国际上站住脚,就必须做强做大,而使企业强大的核心问题之一是企业文化,这应该是一种价值观正确、全体员工都认同的粘合剂,是企业进行管理的一种内在基础。日本政府在总结明治维新时期经济能得到迅速发展的经验时发表过一份白皮书,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日本的经济发展有三个要素,第一是文化,第二是法规,第三是资本。这三个要素的比重是,文化占50%,法规占40%,资本占10%。这说明,资本不是最关键的因素,文化要素才是最重要的。因此,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创新,要成为集团当前求生存谋发展的必修课。事实上,在集团成长的24年历程中,受多方面因素的相互影响,公司也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了自己一系列的文化氛围。其中正如前面所总结到的“拼搏意织、变革勇气、创新精神”,是集团的宝贵精神财富,必须持之以恒和发扬光大。但是,另外一些文化糟柏,如“照顾哲学”、“裙带关系”、“面子政策”、“依赖思想”、“投机之道”等至今仍有市场,这些小农习气、封建思想仍不同程度地污染着企业的精神家园,离散着企业的凝聚力,化解着企业的士气。这是十分可怕的现实,对此我们必须有足够清醒的认识。那么如何创新企业文化,让其洗去糟柏、彰显时代气息和生命力呢?黄总为企业的文化定位做了很好的阐述:“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必须围绕三个有利于(有利于企业的生存、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有利于企业员工的切身利益),各级领导要明确责任,摆正位置,清醒意识到自己是在为企业员工打工”。这就是公司文化定位的基本原则:“为员工打工”,“有利于员工切身利益”。有了这样的定位原则和判断标准,我们就能十分清楚哪些东西我们应该继承,哪些东西我们应摒弃,哪些东西必须与时俱进和不断创新发展,只有这样,xx精神才能屹立不倒、长盛不衰,xx集团生存发展才有希望。

三是非正式组织。团队是全体成员认可的正式组织,而非正式组织往往是管理者为强化自身管理职能的需要,培养个别成员,以增强管理能力,客观上形成了非正式组织。虽然表面上能够很好进行日常动作,容易调合人际关系,实施假想的人性化管理,但长期以往,则会造成公私不分,降低管理的有效性,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优秀团队成员流失。

这三种情况在团队建设中都十分有害,都会严重破坏团队的组织文化,破坏团队精神,离散团队凝聚力,最终造成团队土崩瓦解、团队建设前功尽弃。因此,建设怎样的团队,怎样建设团队,怎样建设一个优秀的团队是摆在我们每个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重要而严肃的课题。

三、适应集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众所周知,集团是从劳动力密集型的劳服企业起家的,先天不足造成了当前技术装备总体水平不高、盈利能力低等的被动局面,虽然近几年公司大力推进了经营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加大了技术改造和升级换代的力度,加大投入新上了一批“短、平、快”项目,但由于受资金匮乏、高级经营管理和技术人才短缺等因素的影响,企业未能形成核心竞争力,企业的竞争实力未得到根本性提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因此,近几年我们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实现企业的生存上面,事实证明:我们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在当今全面开放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中,我们仅靠几十万、几百万的利润来维系生存是不可想象的,我们必须用发展来解决生存的问题,用发展去推进企业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制订企业战略的过程中,在体制、机制创新的过程中,务必将发展问题摆在首位,尤其要追求可持续的发展,换句话说:也就是要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就这个问题,我想谈四方面内容:

(一)企业发展观的要转变。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坚持经济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发展观。这些话是对全局、全社会讲的,当然对企业也适用。因此,作为一个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在努力追求利润的同时,不应再将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奋斗目标,而应将追求整体价值最大化作为战略性目标。因为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往往会使企业透支资源、设施、人力、财力甚至企业信誉,变成“拔苗助长”、“杀鸡取卵”,最终缩短企业的生命周期,使企业得不偿失。而追求整体价值最大化则要求企业不仅承认资本和劳动力创造的价值,还要承认知识和智力资本的价值;不仅考虑企业创造的价值,还要考虑因社会、环境及后代受到影响的而产生的价值损耗;不仅考虑顾客得到的价值,还要考虑企业的利益相关人员和团体(比如员工、投资者、供应商、销售商、媒体等)所应占有的价值。只有树立追求整体价值最大化的全面的价值观,企业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管理中激励方式要转变。应从短期激励转向长期激励,从物质推动型激励转变为情感满足型激励,并最终形成精神归属激励。传统的激励方式大部分集中在对人力资源的短期效应的激发上。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由物质的需求逐渐转向于对精神情感满足的追求,并最终寻求一种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时,激励的方式就要适应这种转变,努力通过文化、环境、制度等因素为员工提供能实现精神情感满足的契机,提供能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从而实现激励的有效性和持久性,创造出可持续发展的、充满活力和凝聚力的企业生态化境,企业的长远利益才有了坚实的落脚点。

(三)企业组织结构要转变。应从金字塔式的权力型组织结构转向扁平化组织结构、团队式的管理运作模式。传统的金字塔式的权力型组织结构是适应硬性管理重点以及监控型管理方式而形成的。制度型、监控型的管理方式要求领导阶层必须具有一种绝对的权力,一种可以有效发挥其监督功能的组织体系,因此,传统的金字塔式的军事化管理组织结构便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充分发挥了其独特的管理功效。然而,随着软性管理、授权型管理模式的发展,员工的积极性的发挥将更多地取决于其被授予的权力的大小,或者说是其自由决策权力的大小,以及接受多少人的监督等。被授予的权力越大,决策的自由度越高,接受的监督越少,员工的积极性就越高,管理的效率也就越好。因此,具有更少的管理梯度、更大的管理幅度的扁平化的、团队式的组织结构便也应运而生。许多企业的实践证明:这种管理模式能更为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度,发挥其更大的工作潜能,从而长久地服务于企业,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四)企业管理机制要转变。应由严格、完备的规章制度管理转向以共同的愿望和文化环境来集聚企业的向心力、战斗力。因为在传统的企业中,企业与人之间更多的是一种纯粹的物质经济利益关系。所以,在这种前提条件下,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很难得到有效的发挥,企业必须依靠严格的、完备的规章制度来对人进行约束,使其行为符合企业运行的目的。然而,伴随生产力的提高,人力资本的形成,企业繁多的、严格的规章制度却成为了其在现实资本价值增值目标进程中的障碍。因此,企业的管理机制要进行一次变革,取而代之以共同的理想、追求和信念,共同的文化取向,以此获得员工的信赖与忠诚,激发其无穷的创造力。

除了这四方面的问题外,追求集团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还有许许多多问题要研究、要探索,这些都将是我们马上就要着手办的事情。

企业文化更新 篇6

1、《2015年劳动法》的主要内容如下:

- 劳动合同签订:劳动合同签订者;劳动合同内容;劳动合同时间;附录劳动合同修改劳动合同时间;老龄劳动者的劳动合同;试用期通知书;暂时调动劳动者到其他工作岗位;劳动者被任命为国营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时,劳动合同暂时停止履行;劳动合同延期协议满期,用工单位再次录用劳动者;劳动者单方结束劳动合同;用工单位单方结束劳动合同;机构、工艺和经济更改理由;离职津贴、失业津贴;用工单位转让所有权/资产使用权时,应当充分建立劳动用工、离职津贴、失业津贴等方案,

- 集体劳动协议:定期集体商量;工会组织、用工单位代表组织和国家管理劳动机关有关参加集体商量会议的责任;企业集体劳动条约签署人;宣布集体劳动协议无效。

- 工资:发薪形式;发薪原则;加班、夜班工作的薪资;工资在停止工作、年假、节假日、春节假期、家事期间的工资,劳动者可享受工资、工资预支和工资扣除中作为根据计算工资。

- 劳动纪律、物质责任:劳动规则内容;劳动规则注册和效力;对哺乳未满 12 个月婴儿的女职工给予劳动纪律处理;劳动纪律处理程序;对擅自旷职的劳动者给予解雇处理;损害赔偿;劳动纪律、物质责任的投诉;投诉解决有法效的决定;

- 解决劳动争执:劳动仲裁会议;罢工违反程序、手续的处理;不合法罢工的损害赔偿;

- 实施条款:实施效力;转接规定;实施责任

- 行政处理:违反试用期规定;违反劳动合同;违反有关修改、补充、停止劳动的劳动合同;解决措施;违反集体商量、集体劳动条约规定;违反工资规定;违反劳动纪律、物质责任;违反女职工规定;违反未成年劳工规定;违反高龄劳动者规定等,

2、《2015年社保法》的主要内容如下:

- 社保监察:社保机关根据本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实施关于社保、医保、失业保险的监察。

- 病假规定:享受时间,享受额度,享病痛制度后的修养、复建

- 产假规定:流产、堕胎、病理引产享受产假时间的待遇,生产时可享受产假待遇,女职工 和妈妈委托 的`产假规定,领养婴儿可享受产假规定时间,产假规定可享受额度,胎产后修养、复建。

- 退休规定:失去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可享有退休待遇,每月领取退休金,一次性社会保险,计算退休金、一次性津贴缴社保费的平均工资计算,对劳工在享受每月退休金、社保津贴出国定居的社保制度实施。

- 死亡制度:享受一次性死亡制度的各种场合,享受一次性死亡制度的额度。

- 自愿社保:每月退休金额度,一次性社保,死亡津贴

- 社保基金:对强制性社保劳动者的投保额度和方式

3、《失业保险法》的主要内容如下:

- 适用对象:属于强制保险,参加失业保险,享受失业保险。

- 协助教育培训,提高工作技能:协助条件、时间、额度,教育、培训,提高工作技能。

- 失业补贴:享受条件;失业补贴额度及时间;暂停、继续、停止享受失业补贴福利。

- 协助学业:得到协助学业的条件;协助学业的时间及额度。

★ 如何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 诚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

★ 乡村市场与产权制度

★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一

★ 考研政治备考 现代产权制度

★ 浅析建立处理涉法上访问题经常性工作机制

★ 如何建立处理涉法上访问题经常性工作机制

★ 建立制度

★ 大人和小孩作文

企业文化更新 篇7

一、文化娱乐中心对于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

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下, 有效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 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党的十七大会议中, 明确提出把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 这也标志着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已经提到一定的高度, 文化建设现已成为我国家进一步深入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之一。

文化设施的建设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的物质载体, 对于有效反映城市的物质文明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此外, 其间接的反射出该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以及文化软实力等等, 对于进一步提高城市的形象, 提升城市知名度有着直接的意义和作用。城市文化娱乐中心是城市居民提高文化品味、提升自身素质的重要场所, 只有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城市文化娱乐中心的建设, 才可以有效对物质文明的健康和长远发展以刺激, 拉动内需, 扩大需求, 间接的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综合来看, 城市文化娱乐中心的布局规划、设计和建设在城市发展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因此, 必须高度重视该项工作的开展, 引导城市文化事业健康、稳步、科学、快速的朝着预定方向发展, 完善文化设施建设, 打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环境, 进一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

二、城市文化娱乐中心更新设计的思路分析

在对城市文化娱乐中心进行更新设计时, 应该立足于该城市自身的实际的经济发展水平, 有效以传统文化为补充, 以当地鲜明的文化特色为显著标志, 引进一定的先进设备和设施, 此外, 还要打造城市文化娱乐中心的特色, 注重该文化娱乐中心的综合性功能, 提供全方位、较为全面的服务体系。以下, 笔者简要就城市文化娱乐中心的功能结构的多样化设计以及空间组织的新形态加以简单的介绍, 对其创新性的设计加以探究。

1. 功能结构的多元化设计

城市群众文化娱乐中心的转型和更新应该注重朝着市场经营型的方向发展和转变, 除了满足当代高速发展的社会下各种商业性的功能要求之外, 要注重对其内部结构的合理化、多元化的方向引导。就现阶段来看, 城市文化娱乐中心所提供的服务不仅仅只是局限于单纯的公益性文化娱乐活动, 对于一些商业活动应该加以兼顾, 考虑这些商业活动的需求。通常来讲, 一般可以盈利的活动和服务项目均可以引入到当代文化娱乐中心的空间规划和设计中来, 这对于充分发挥沿街空间优势、提高临街区域的商业价、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值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进行城市娱乐中心设施的更新设计中应该注重考虑综合效益较好的活动和服务项目, 而这也是其规划设计最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对于城市文化娱乐中心建设而言, 应该立足于本城市实际的发展情况, 有效发挥原有区位的地段优势, 完善其基础设施的配置, 诸如对临街的商店、餐馆、歌舞厅等商业性服务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此外,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应该突出城市文化娱乐中心建筑的特色, 使其更加别致独特, 夺人眼球, 如下图南通工人文化宫新楼外观图。自然而然, 这就间接的增加了建筑设计的难度问题, 加剧了设计的难度和复杂性, 但也只有这样, 所设计出的新型城市文化娱乐中心才更加科学合理, 更加具有发展的潜力和空间。此外, 对于一些公益性文化项目和活动的开展, 应该设计之初对其空间加以预测, 并有针对性和合理依据的保持其项目和活动开展的充足空间以及发展余地, 保证城市文化娱乐中心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基地, 增强其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作用。商业性项目的适度经营和引入, 可以为经济发展、社会效益的显著提高以保障, 这不仅是我国城市文化娱乐更新设计的一个重要改进方向和改革思路, 也是当今世界诸多文化名城寻求更深层次发展的大的趋势。

2. 空间组织的新形态

现有的城市文化娱乐中心在空间组织形式上, 大多沿袭着旧的传统模式, 尤以旧苏联俱乐部模式最为显著, 在整个文化娱乐中心中, 观演空间是其最主要的主导空间, 观演空间的规模以及其演出的功能决定了文化娱乐中心的基本功能结构, 也间接的影响到了城市文化娱乐中心的空间结构组织形态。因此在外型上大多选择与影剧院建筑相类似的建筑外形。当前要想对空间组织的形态加以突破, 势必会这种空间组织的外部形态加以改变。在接下来的城市文化中心的设计中, 愈发会注重功能的多样性和综合性, 由于该文化娱乐中心的多样性以及综合笑你个的发展趋势, 其势必会导致人力活动的随机性与复杂性, 因此, 针对这种大的变化趋势, 应该注重考虑对商业性功能的合理规划, 在设计中包含交通、休息、设计、休闲以及购物等多种功能区。

三、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不断进步与发展, 我国居民的文化审美水平不断提高, 其不仅倾向于对物质方面的需求, 更多的则转向对于精神方面的消费, 因此, 进一步提高我国城市文化娱乐空间的合理设计和规划的水平, 优化其空间布局设计无疑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笔者衷心希望, 以上关于对我国城市文化娱乐中心更新设计的相关探究能够被相关负责人合理的吸收和采纳, 进而有效推动我国城市的经济发展, 提高城市的知名度。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原来隶属于城市公共福利设施的剧院、电影院、文化馆等建筑设施, 不断实现了自身体制上的全面改革以及内容方面的翻新等。综合来看, 目前大多数城市中原有的这一类建筑环境大多都已经面目全非, 文化馆的大会堂被划分成为了诸多商业区域, 阅览室也被舞厅和卡拉OK厅所取代。这些从国外引进的新型娱乐设施所代替, 我国原有的公益性娱乐设备大多不复存在。事实上, 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活动已经逐步演变成为一种商业性的消费活动, 社会文化教育传播形式形成了商业与教育兼顾、休闲与消费并存的局面。因此有效深入对我国城市文化娱乐中心进行深入的探究, 更新其设计无疑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城市,文化娱乐中心,更新设计,意义,思路

参考文献

[1]胡仁禄.文化娱乐建筑的转型及其规划设计[J].新建筑, 1995, (3) :16-18.

[2]胡仁禄, 胡京.城市文化娱乐中心的更新设计[J].时代建筑, 1995, (1) :52-56.

[3]王国光, 朱雪梅.协调·突破──浅谈文化娱乐中心与城市的关系[J].时代建筑, 1998, (4) :77-80.

[4]胡俊修, 钟爱平.近代综合性文化娱乐中心与都市社会——以汉口民众乐园 (1919—1949) 为例[J].甘肃社会科学, 2010, (5) :80-83.

[5]李璟, 张燕青.浅谈城市文化娱乐设施规划设计——以呼和浩特市文化娱乐设施概念设计为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3, (1) :12-13, 15.

[6]过伟敏.建筑空间的更新设计与再利用[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0, (1) :68-72.

[7]李连英.青岛市城阳区正阳路商业中心更新设计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 2010.

文化的自我更新是艺术设计的灵魂 篇8

关键词艺术设计 人类社会 文化 审美意识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认为语言对个体的影响远远超过个体对语言的任何些微的改变。个体生命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在人类文化的海洋里涨落。因此,当我们思考艺术设计的本质的問题,我们不可能离开其赖以发生的人类文化的大背景。社会文化大环境可以说是艺术设计的外部环境,是艺术设计要发挥作用的广阔平台,也可以说是艺术设计所需要的材料、技术、工艺、元素的来源。这样的背景仿佛浩瀚的天空,群星闪烁,神秘莫测,其中万事万物的关系谁又能说得清。

当代社会让人又一次产生类似于远古时代先人刚刚挺立起身体面对浩瀚的宇宙时所具有的惊惧感、崇高感、神秘感,所不同的是,当代人还面对自己的创造物。当代人不仅创造了充塞地球空间的人造物质世界,创造了依托文字、符号、图像、声音的精神文化世界,还创造了一个依托电子技术的虚拟世界。世界形成了多元素、多层次的结构,相互作用。随着现代化的交通、通讯、信息的便捷化,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整个地球连为一体。于是产生了蝴蝶效应:“一只蝴蝶在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蝴蝶的美丽在自然界里,在庄周的梦里,而蝴蝶效应带来的不仅仅是出喜望外的好事,更多的则是不可预期的灾难和灾变。

当代人类社会的不确定性不仅仅是一个美学问题、认识问题,它首先是一个实践问题。人类的不确定性不仅仅有可能来自人类无法干预的自然界的灾变,也有可能来自创造物的突变,这两种变化也可能发生协同作用,加剧人类的毁灭。我们不能不看到,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在日益枯竭,人类的居住环境在恶化,自然的灾难性天气在增加。人类在面临灭顶之灾的时候会携手共度,还是彼此争斗都不好说。人类与几千年的私有制度相伴的自私心态至今并没有完全改变,人类的道德在物欲和享乐面前还难免堕落。如何让人类能够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文化面临的最迫切问题。

德国著名哲学家卡西尔在他的名著《人论》中提出,当代社会虽然科学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人的自我认识的问题不但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反倒处于深刻的危机之中。在他看来,人与其说是“理性的动物”,不如说是“符号的动物”,亦即能利用符号去创造文化的动物。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动物只能对“信号”作出条件反射,而只有人才能够把这些“信号”改造成为有意义的“符号”。人类文化的各种现象,如神话、宗教、艺术、科学等都是人自身创造和使用符号的活动的产物。人创造了这么多符号,但是却并没有能够解决自我意识的问题,其原因何在?卡西尔似乎没有回答,这是因为他的研究方法把对符号的研究孤立起来。与此相反,马克思主义采取更加宏观的历史唯物主义看问题,把整个社会系统分成物质文化系统、制度文化系统和精神文化系统,那么问题的答案就在于:直到当代,人类之所以还没有达到完全的自我意识,原因就在于符号本身的局限性,人类所创造的符号系统与宇宙和人类社会的大系统是不匹配的。人类的认识系统,是以有限思维要素系统去对应客观无限要素的系统;人类的认知策略,无论是逻辑思维还是非逻辑思维,都是通过简化的手段达到认识客体的整体的某个部分,或者过程的某个阶段,以达到实践的目的。而人类制度构建的滞后性、人的自私和贪欲又使人有可能强化自身的目的性,而忽视这种目的实现有可能带来自然和社会系统的灾变。这种潜藏的危机是威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

随着私有制的产生,人类不平等的开始和加剧,人类的审美、伦理、宗教、政治、科学意识开始分化,人的社会地位、角色、职业也相互区别。审美意识逐渐脱离大众,成为贵族文化。尽管如此,人民大众依然在沉重的劳动和生活中努力保持一份欢愉、自由和趣味,这是民间艺术的肥沃土壤。顺延着人类意识发展的轨迹,艺术设计的地盘时而缩小,时而扩张。工艺美术设计自古已有,而工业设计是伴随着英国产业革命的发展而逐步兴盛起来的,并在美国商业文化的发展中得到史无前例的兴盛。工业设计从工艺美术设计的装饰意味的风格,演变到形式追随功能的风格,又到后工业社会的文脉主义的风格,其演变过程也是审美文化与科技、商业文化相互影响的过程。审美意识从非功利主义的孤芳自赏到向功利性领域的渗透,体现了人类的自觉。在这一伟大的历史过程中,如何保持审美意识超然、自由的高贵品格,并以这样的品格来改善人类穷奢极欲的疯狂的物欲.来改善人类的剥削、掠夺的冷酷无情的贪婪本性,来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美化环境和美化人自身,是艺术设计的当代主题。

当代艺术设计首先要关注人类的环境问题、资源问题。艺术设计本身不是商业、工业生产和技术,但是它可以通过对有利于改善人类的环境,缓解人类资源困境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关注,通过对新产品的空间形式的可能性的探索,通过注入审美的元素,使得这些新的产品尽早问世,并受到公众的青睐。艺术设计可以通过最有感染力的宣传手段改变公众的观念,更可以发挥培养公众的审美意识,培养公众的同情心、敬畏感、崇高感来改善人类的心灵。

上一篇:电梯维护管理调研报告下一篇:我们怎样听到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