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的安全技术要求(精选8篇)
1.施工与安装单位应具有工业管道(GC2)安装资质,建设单位应对资质进行审核并备案。
2.建设单位应和施工与安装单位签订安全协议书,明确双方责任,落实安全措施。
3.加油站站长是加油站改造施工与安装现场安全监管第一责任人,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检查,发现“三违'或不安全行为有权责令施工人员立即停止施工,并上报项目主管部门。
4.建设单位项目主管部门和安全主管部门负责对加油站站长油气回收改造施工的专业培训,确保其具备施工现场安全监管履职能力。
5.建设单位项目主管部门和安全主管部门应按照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承包商安全管理规定》和《湖南石油分公司承包商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教育内容须包含油气回收系统施工作业特点,考试合格后办理“人员出入库、站证'进出加油站。
6.施工单位入场施工前,须对施工现场和加油站周边环境进行观测检查,开展防火、防爆、防触电、防高空坠落等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并制定施工安全应急预案,做到“一站一预案'。
7.加油站现场应备份施工方案、安全应急预案、开工许可证、安全承诺书、安全协议、岗位工种作业证等资料。
8.建设单位项目主管部门应在合同中约束施工单位不得擅自改动施工设计、油气回收设备及其附件的品牌型号、施工材料等,不得损坏现场设备设施。
9.施工前加油站站长应检查消防器材合格有效并按要求摆放到位,做到取用方便。
10.施工现场应设立围挡并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11.施工作业前应确认加油站地下管道、电线电缆等隐蔽工程位置,防止施工中造成损坏。
12.施工作业前应检查确认加油站总配电箱(柜)、室内配电箱(柜)、加油机、潜油泵、液位仪等设备的电源线、信号线及静电接地端子已经断开。
13.施工作业前应抽空油罐油品并注水,注水要求液面达到油罐人孔颈部并清除浮油。放空管线油品,用清水冲洗。拆卸加油机、油罐人孔操作井内管道及有关设备,所有拆卸口均应用盲板封闭,拆卸作业必须使用防爆专用工具。
14.施工单位必须设置施工现场安全监督员,负责现场安全监管工作。安全监督员、监理、站长不在现场监护时,施工人员不得进行用火、高空和进入受限空间等作业。
15.施工人员、监理人员应遵守建设单位安全管理规定。施工现场监理人员、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安全监督员应挂牌上岗。施工人员着装应符合劳动保护要求。
16.施工涉及用火、临时用电、破土、进入受限空间、高处作业、起重等作业,须按照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和各项重大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履行作业许可证审批手续,相关审批人员必须到现场确认。
17.施工现场机具和材料应摆放整齐有序,不得堵塞消防通道。
18.施工用的建筑物、临时设施应符合防火、防爆、防毒等要求。
19.地面开槽,槽底必须夯实,以保证油气回收管道坡度要求。
20.管道应尽量选择在场外焊接,必须在场内现场焊接作业时,应按规定办理动火、临时用电等作业票。
21.施工废料应按规定地点分类堆放,严禁乱扔乱堆,应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22.埋地油气回收管道铺设每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管段,均应及时吹扫和进行压力、坡度测试,严禁在管道与加油机和油罐连接状态下进行压力测试和吹扫。
关键词:加油站,防雷检测,技术要求
现如今居民生活水平相比于过去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更多的加油站得到建立。近些年的安全事故中, 涉及到的加油站雷电事逐年上升, 作为防雷安全中的重要手段, 防雷检测越来越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本文就针对于具体的防雷检测程序以及其中涉及到的技术手段进行以下的叙述和分析。
一、防雷检测程序
1.1检测基本要求
1、检测机构。加油站的防雷检测机构主要是指那些提供检测技术服务的具体单位, 这些单位应该具备当地气象主管部门颁发的防雷检测资质。对于参与防雷检测的人员, 相关规定中同样有着明确的要求:检测人员需要具备检测的资格证书, 事先需要通过专业人员的防雷检测技术培训课程并获取合格的考核成绩。2、检测标准。由于加油站是易燃易爆的场所, 在加油站内还含有电子信息系统和低压配电装置, 这就要求对应的防雷检测技术性处于极高的水平, 并要求政府出台多项具体的检测标准和行业规范。现有的一些检测依据主要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和《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等。3、现场操作。对于防雷的现场操作有着严格的环境要求, 为了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规定中要求检测时要保证在非雨天的天气情况下进行, 同时还要遵守加油站具体的安全规定:禁止吸烟、使用打火机等明火装置、带防静电的手套、需要穿着防静电的鞋子和工作服装等。只有同时满足以上条件时, 检测人员才可以继续对接地电阻值和土壤电阻率等具体检测项目进行检测。此外, 在进行检测时, 检测人员还要详细了解该加油站的油罐布设情况和地下的管道铺设位置, 保证正确地安装辅助电压的桩位。
1.2检测程序
1、接受申请。对于业主签订好的检测申请, 检测单位要在接受后根据具体的内容制定检测通知书。
2、检测方案的制定。根据查阅好的资料和了解到的具体情况检测单位要对现场的施工情况作出详细、具体的分析, 并根据周围的环境制定出合理、科学的检测方案。
3、确认检测仪器和检测设备的状况。在检测工作开始之前, 检测人员要对需要用到的检测仪器和检测设备进行检查, 看是否处于有效期内、能否正常工作。如果在检测过程中, 设备出现问题, 检测人员要对设备、仪器进行及时更换。
二、技术要求
1、接闪器的检测。第一, 检测人员在对加油站的接闪器进行检测时要先确定接闪器的具体规格型号、制作材料和接闪形式。通常情况下加油站中采用的接闪器主要有避雷网、避雷针、金属屋面和避雷带等, 这其中当加油站采用金属屋面当作接闪器时, 检测人员要对其厚度进行检查, 看其是否满足超过4毫米的安全规定。如果厚度不能够满足要求, 就需要要求加油站在其上继续安装其他的接闪装置。第二, 检测人员还要对接闪器的工艺进行检查, 如:连接长度、连接形式、焊接工艺、固定情况和防腐措施等, 看是否满足安全规定。如果在检查过程中, 检测人员发现加油站存在暗敷避雷带的情况时, 要对工程的施工图纸和原始记录进行查验。
2、金属体管道的检测。检测人员需要检查加油站内的金属体管道是否和防雷接地装置进行了等电位的连接, 这些管道既包括架空的管道, 也包括铺设于地下的管道。在确认已经完成了等电位的连接之后, 检测人员还要对连接导体的规格和材料进行检测, 看是否符合相关的安全要求和质量要求。对于架空的金属管道来说, 规定中要求在距离加油站二十五米处还要进行一次接地处理。
3、防静电接地的检测。第一, 检测人员要检查加油站泄液口处的静电夹、加油区的油枪静电接地线和工作区的静电桩是否保持牢靠, 同时还要对各个接地电阻进行检测, 看是否符合安全要求。第二, 检查输油管道的分叉口处是否安装了静电接地的装置。对于直接埋地的管道而言, 可以在埋地之前和离开地面之后分别进行一次接地的操作, 对于安装有阴极保护的罐体和管道不能安装接地保护。第三, 用于静电接地的线路不能使用同一条零线, 也不能和防雷击用的接地线一同使用。
三、结语
作为日常生活中切身关系到人身安全的一个重要问题, 做好加油站的防雷检测工作在保证人身生命安全的同时, 还保障着国家的财产安全。防雷检测工作是一项系统、科学、细致的工作, 检测人员在进行检测时要严格参照相关规定认真、有序地进行工作, 同时对于其中涉及到的技术要求要严格地进行遵守。
参考文献
[1]刘永昌.提高加油站安全防范能力的设施和技术分析[J].化工管理, 2013 (12) .
工程名称:芜湖鹤毛加油站维修工程
分部分项工程名称:地坪维修
工种:混凝土工
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临边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2.作业前必须认真检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生产工具。
3.使用的电动振捣机具必须是电源线路绝缘良好,无破损漏电,开关箱内必须设置漏电保护器,机具各部位连接紧固,旋转方向正确、运转正常。并经专业电工检验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4.振捣机具操作人员应穿绝缘胶靴、戴绝缘手套。使用流动电箱应用干燥的木板垫好,电动机的导线应保持足够的长度和松度。
5.严禁湿手接触电机开关。移动电动机时,严禁用电源线拖拉或用脚踢机具。机器发生故障,应报告专业人员检修,不得擅自拨弄。
6.振捣机具不得在初凝的混凝土、地板、脚手架、道路或干硬的地面上试振。检修或作业间断时,应切断电源。
7.作业时不得取下料斗格栅网和其他安全装置。不得攀登和骑压输送管道,不得把手伸入阀体内工作,严禁在泵送时拆卸管道。
8.应有专人指挥混凝土运输车的进出、就位,注意行人和保持车辆与输送泵的安全距离,防止车辆碰撞机械和人、其它物件。
9.平面浇筑作业时,人员之间应当保持适当的安全操作距离,防止工具碰撞他人。
10.泵车放料人员必须注意指挥混凝土罐车倒车就泵,保证安全距离,以防挤压伤人。11.作业后,将液压系统卸压,将全部控制开关回到原始位置。
12.夜间浇筑作业时,应有足够的照明;阴雨天气,注意脚下防滑和预防发生触电事故。13.搞好文明施工,做到工完料净脚下清。
交底人:(工长、项目经理)签字:
被交底人:(班组长、作业人员)签字:
1.进入施工现场的操作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操作人员严禁穿硬底鞋及有跟鞋作业。
2.高处和临边洞口作业应设护栏,张安全网,如无可靠防护措施,必须佩带安全带,扣好带扣。高空、复杂结构模板的安装与拆除,事先应有切实的安全措施。
3.工作前应先检查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扳手等工具必须用绳链系挂在身上,钉子必须放在工具袋内,以免掉落伤人。工作时要思想集中,防止钉子扎脚和空中滑落。
4.安装模板时操作人员应有可靠的落脚点,并应站在安全地点进行操作,避免上下在同一垂直面工作。操作人员要主动避让吊物,增强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的安全意识。
5.支模应按规定的作业程序进行,模板未固定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严禁在连接件和支撑件上攀登上下。
6.支模时,操作人员不得站在支撑上,而应设立人板,以便操作人员站立。立人板应用木质中板为宜,并适当绑扎固定。不得用钢模板或5cm×10cm的木板。
7.支模过程中,如需中途停歇,应将支撑、搭头、柱头板等钉牢。拆模间歇时,应将已活动的模板、牵杠、支撑等运走或妥善堆放,防止因踏空、扶空而坠落。模板上有预留洞者,应在安装后将洞口盖好,混凝土板上的预留洞,应在模板拆除后即将洞口盖好。
8.竖向模板和支架的支承部分,当安装在基土上时应加设垫板,且基土必须坚实并有排水措施。对湿陷性黄土,尚须有防水措施;对冻胀性土,必须有防冻融措施。
9.模板及其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的临时固定设施,
10.现浇多层房屋和构筑物,应采取分段支模的方法:
1)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支撑;
2)上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下层支架的立柱,并铺设垫板;
3)当采用悬吊模板、桁架支模方法时,其支撑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刚度必须符合要求。
11.当层间高度大于5m时,宜选用桁架支模或多层支架支模。当采用多层支架支模时,支架的横垫板应平整,支柱应垂直,上下层支柱应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
12.支设高度在3m以上的柱模板,四周应设斜撑,并应设立操作平台,低于3m的可用马凳操作。
13.支撑、牵杠等不得搭在门窗框和脚手架上。通路中间的斜撑、拉杆等应设在1.8m高度以上。
14.二人抬运模板时要互相配合,协同工作。传递模板、工具应用索具系牢,采用垂直升降机械运输,不得乱抛,组合钢模板装拆时,上下有人接应。钢模板及配件应随装拆随运送,严禁从高处掷下。高空拆模时,应有专人指挥。地面应标出警戒区,用绳子和红白旗加以围拦,暂停人员过往。
15.模板上施工时,堆物(钢模板等)不宜过多,且不宜集中一处。
16.大模板施工时,存放大模板必须要有防倾措施。封柱子模板时,不准从顶部往下套。
17.地下室顶模板,支撑还另需考虑机械行走、材料运输、堆物等额外载荷的要求,顶撑及模板的排列必须考虑施工荷载的要求。
18.高空作业要搭设脚手架或操作台,上、下要使用梯子、不许站立在墙上工作;不准站在大梁底模上行走。
1公司经理责任
(1)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各省、市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规范, 掌握本企业安全生产动态, 定期研究安全工作, 对本企业安全生产负全面领导责任。
(2) 领导编制和实施本企业中、长期整体规划及年度、特殊时期安全工作实施计划。建立健全本企业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奖罚办法。
(3)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保证体系, 保证安全技术措施经费的落实。
(4) 领导并支持安全管理部门或人员的监督检查工作。
(5) 在事故调查组的指导下, 领导、组织本企业有关部门或人员, 做好重大伤亡事故调查处理的具体工作和监督防范措施的制定和落实, 预防事故重复发生。
2公司生产经营责任
(1) 对本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协助分公司经理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 落实本企业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2) 组织实施本企业中、长期、年度、特殊时期安全工作规划、目标及实施计划, 组织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及施工组织设计。
(3) 参与编制和审核施工组织设计、特殊复杂工程项目或专业工程项目施工方案。审批本企业工程生产建设项目中的安全技术管理措施, 制定施工生产中安全技术措施经费的使用计划。
(4) 领导组织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 确定安全生产考核指标, 领导、组织外包工队长的培训、考核与审查工作。
(5) 领导组织本企业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 及时解决施工中的不安全生产问题。
3安全部门责任
(1) 积极贯彻和宣传上级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 并监督检查公司范围内责任制的执行情况。
(2) 制定定期安全工作计划和方针目标, 并负责贯彻实施。
(3) 协助领导组织安全活动和检查。制定或修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负责审查企业内部的安全操作规程, 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 对广大职工进行安全教育, 参加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 签发合格证。
(5) 开展危险预知教育活动, 逐级建立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活动。监督检查公司每月一次、项目经理部每周一次、班组每日一次。
(6) 参加施工组织设计、会审;参加架子搭设方案、安全技术措施、文明施工措施、施工方案会审;参加生产会, 掌握信息, 预测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参加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
(7) 深入基层研究不安全动态, 提出改正意见, 制止违章, 有权停止作业和罚款。
(8) 协助领导监督安全保证体系的正常运转, 对削弱安全管理工作的单位, 要及时汇报领导, 督促解决。
(9) 鉴定专控劳动保护用品, 并监督其使用。
(10) 凡进入现场的单位或个人, 安全人员有权监督其符合现场及上级的安全管理规定, 发现问题立即改正。
(11) 督促班组长按规定及时领取和发放劳动保护用品, 并指导工人正确使用。
(12) 参加因工伤亡事故的调查, 进行伤亡事故统计、分析, 并按规定及时上报, 对伤亡事故和重大未遂事故的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采纳安全生产的合理化建议, 保证本企业一图九表法、业内资料管理标准和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正常运转。
4技术部门责任
(1) 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安全技术及安全操作规程规定, 保障施工生产中的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2) 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专业性方案的过程中, 要在每个环节中贯穿安全技术措施, 对确定后的方案, 若有变更, 应及时组织修订。
(3) 检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中安全措施的实施情况, 对施工中涉及安全方面的技术性问题, 提出解决办法。
(4) 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必须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操作规程。
(5) 对改善劳动条件、减轻笨重体力劳动、消除噪声等方面的治理进行研究解决。
(6) 参加伤亡事故和重大已、未遂事故中技术性问题的调查, 分析事故原因, 从技术上提出防范措施。
5施工组织设计中必须具有的安全技术措施
(1) 施工组织设计的安技措施必须渗透到工程各阶段、分项工程、单项方案和各工艺中。
(2) 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施工方法及本工种的工序转移都要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并提出安全技术操作要求。
(3) 施工组织设计要在消灭危险作业、改善劳动条件、减轻笨重劳动、消除噪声、治理尘毒和提高文明施工水平方面提出治理措施。
(4) 对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存放位置, 要在设计中明确, 并提出使用要求。
(5) 大孔径人工扩底桩基础工程必须根据地质水文资料、设计要求、作业环境拟订方案并报公司, 经总工审批后方可开工。要防止土方塌方。
(6) 季节性的措施。如:雨季施工防雨、防洪、冬季施工防冻、防滑、防火、防中毒等。
(7) 施工组织设计审批后, 任何涉及安全的设施和措施不得擅自更改, 如需要更改必须报原审批单位重新审批。
6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措施
(1) 工程开工前, 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要将工程概况、施工方法和安全技术措施, 向参加施工的工地负责人、工长和职工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每个单项工程开始前, 应进行重复交待单项工程的安全技术措施。有关安全技术措施中的具体内容和施工要求, 应向工地负责人、工长进行详细交底和讨论, 以取得执行者的理解, 为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打下基础。
(2) 安全技术措施中的各种安全设施、防护设置应列入任务单, 落实责任到班组或个人, 并实行验收制度。
(3) 安全技术措施的交底是重要的, 但是安全技术措施的检查落实就更重要。项目技术经理、执法经理、施工负责人 (工程部长、技术部长、工长等) 、编制者和安全技术人员, 要经常深入工地检查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情况, 及时纠正违反安全技术措施规定的行为, 并且要注意发现和补充安全技术措施的不足, 使其更加完善、有效。各级安全部门要以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为依据, 以安全法规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为准则, 每天对各工地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并监督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 (4) 对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 除认真监察检查外, 还应建立必要的与经济挂钩的奖罚制度。
7安全技术交底
(1) 施工工长对分项工程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 交底资料一式三份, 双方签字各留一份, 另一份作资料保存。
(2) 安全技术交底必须定期或不定期的分工种、分项目、分施工部位进行。
(3) 各班组每天要根据工长签发的安全交底, 工序程序技术要求, 进行有针对性的班前讲话, 讲话应有记录。
8安全教育
8.1 安全教育制度
(1) 违章教育制度。
(2) 换岗教育。
(3) 特殊工种培训教育。
(4) 对新机具、新设备和新工艺应由有关技术部门制订规程并对操作人员进行专门训练。
(5) 对变换工种及换岗、新调入、临时参加生产人员应视同新工人进行上岗安全教育。
(6) 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人员由卫生和有关部门在工作前进行尘毒危害和防治知识教育后方可上岗。
(7) 综合教育。
8.2 安全生产教育
(1) 项目班子必须先受教育。
(2) 思想和方针政策教育。
(3) 劳动和纪律教育。
(4) 安全知识方面的教育。
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必须做到经常化、制度化。把经常性的普及教育贯穿于管理全过程, 并根据接受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 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和多种形式的教育方法, 以起到良好的效果。有针对性的交底内容。
(1) 安全生产检查的具体方式。①安全执法检查;②企业定期安全大检查;③专业性安全大检查;④季节性安全大检查;⑤验收性安全大检查;⑥班前班后安全检查;⑦经常性安全检查;⑧职工代表安全检查;⑨工地巡回安全检查;⑩工地“达标”安全检查。
(2) 安全检查记录。①班组安全检查记录;②专职安全员检查记录;③项目安全值班记录。
(3) 安全生产检查中应注意的问题。检查要有领导、有计划、有重点的进行。除工地上安全员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外, 其他的各种安全检查都必须有领导有计划的进行, 特别是组织的大检查, 更为必要。
8.3 施工现场安全色标管理制度
8.3.1 安全色
(1) 红色:
表示禁止、停止、消防和危险的意思。
(2) 蓝色:
表示指令, 必须遵守的规定。
(3) 黄色:
表示通行、安全和提供信息的意思。
8.3.2 安全标志
(1) 禁止标志:
是不准或制止人们的某种行为 (图形为黑色, 禁止符号与文字底色为红色) 。
(2) 警告标志:
是使人们注意可能发生的危险 (图形警告符号及字体为黑色, 图形底色为黄色) 。
(3) 指令标志:
是告诉人们必须遵守的意思 (图形为白色, 指令标志底色均为蓝色) 。
(4) 提示标志:
是向人们提示目标的方向, 用于消防提示 (消防提示标志的底色为红色, 文字、图形为白色) 。
8.4 控制目标
(1) 死亡、重伤、人为机械事故为零;
(2) 伤亡率低于8‰;
(3) 无食物中毒;
1 大型钢铁厂供电装置运行的现状
1.1 电力传动控制装置的数字化技术
电力传动的控制装置时主要的执行机构, 无论是交流电机或者直流电机都是选用自带CPU的全部数字化的相关控制器以前的模拟控制已经被淘汰, 对于全数字化的相关控制器而言, 它们都是可以直接上网的。由于执行机构和检测仪表的网络化和数字化, 控制系统的功能分配和结构发生了变化。第一步便是将自动控制装置和执行机构以及检测仪表实现网络的互连, 先前从属于相关控制装置的执行机构和检测仪表在网络是可以处于同等的地位的。其次执行和检测机构也对一部分控制功能进行了分担, 比如温度的检测仪表同时也当作温度控制器, 对于传动控制装置而言, 它除了直接的控制电机同时当作工艺参数的控制器, 比如轧钢中的张力控制等。
1.2 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
在大型钢铁厂供电装置运行和维护管理中, 继电保护技术越来越多的得到了应用, 而且体现出了智能化发展的新特征。继电保护技术的智能化特征不但促使大型钢铁厂在供电装置的管理上减少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而且也为其他各项电力技术的运用提供了广阔的技术空间。大型钢铁厂供电装置运行和维护中, 变压器继电技术的运用离不开网络技术的支持, 网络技术的应用不但为继电技术提供了可操作检查的直观空间范围, 也给其发展更新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动力支持和保障, 这也正是继电技术开放性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 大型钢铁厂供电装置运行和维护管理中, 继电保护技术充分利用了网络技术的高速的运算能力, 以及完备的存贮记忆能力, 使其在速动性、可靠性方面均优于传统的常规继电保护。
1.3 开关保护设备选择配合的改进
在大型钢铁厂供电装置运行和维护中, 一定要积极采用先进的电子信息网络控制技术措施, 结合工厂供电装置的实际情况, 逐步取消开关站至配电所的出线柜保护, 在国内市场中选用继电保护效果更为优越的负荷开关。当大型钢铁厂供电装置的变压器出现越级跳闸或配电所以上部分故障时, 由继电保护装置自动进行切除。另外, 当大型钢铁厂供电系统中变压器出现内部故障时, 为了有效控制变压器爆炸事故的发生, 要求开关保护设备必须在2 0 m s内切除短路电流, 限流熔断器可在10ms内切除短路电流。如果变压器使用断路器进行过电流保护, 其断开时间也要保证控制在60ms以内, 这样才能保证供电系统安全运行的技术要求。
1.4 电流速断保护技术的应用
目前, 在国内的大型钢铁厂供电装置运行和维护中, 变压器继电保护装置的电流速断保护是一种无时限或略带时限动作的电流保护措施。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在5ms~10ms内迅速切除短路故障, 以达到减小故障持续时间, 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的目的。大型钢铁厂中选用的继电保护装置, 其电流速断保护可以分为: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略带时限的电流速断保护等两种形式, 其中瞬时电流速断保护与略带时限的电流速断保护最明显的区别在于, 它的动作电流值必须大于保护范围外部短路时的最大短路电流, 从而使继电保护装置的保护范围被严格限定在规定的标准范围内。
2 大型钢铁厂配电装置运行和维护的安全技术要求
2.1 一般要求
对于配电装置而言, 应该对其进行定期的巡视检查, 为的是能够对运行中所出现的设备故障和缺陷做到及时的发现, 比如导体连接的绝缘瓷瓶的破坏、接头部分的发热、油断路器的漏油等, 并且设法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消除。对于配电装置的相关设备而言, 应该每班或者每天都对其外部进行检查一遍。低压配电的开关、电缆以及接线端子应该3个月进行一次安全检查, 及时的将接头松动以及电缆老化等方面的问题加以排除。
2.2 巡视项目
对于巡视项目而言, 主要有以下方面: (1) 由接头及母线的外观或者它的温度指示装置, 比如变色漆的指示, 检查接头或者母线的温度是不是超过了允许值。 (2) 开关电器里面所装的绝缘油颜色以及油位是不是正常, 有没有漏油的现象, 油位的指示器有没有破损等。 (3) 绝缘瓷瓶有没有受到破坏、脏污、有没有放电的痕迹。 (4) 二次系统方面的设备, 比如继电器、仪表灯的工作是不是属于正常运作。 (5) 接地以及接零装置方面的连接处有没有松脱或者断线的情况发生。 (6) 整个配电装置方面的运行状态有没有符合当时的相关运行要求, 同时停电检修的相关部分有没有在它所对应的相关开关操作机构的地方悬挂一些警告牌, 并且装设一些必要性的临时接地线。 (7) 高低压的配电室的通风照明以及安全防火装置方面是否正常。 (8) 检查配电装置的本身以及周围有没有其他的影响运行安全方面的异物, 比如易燃易爆物等, 以及异常现象等。在巡视检查的过程中, 如果发现了异常的情况, 应该记入到专门的相关记录本里面, 重要的情况应该及时的汇报到上级, 同时请示处理。
3 工厂其他安全管理方面的要求
工厂其他安全管理方面的要求主要有以下方面:工厂应该设立安全生产的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方面的人员;工厂应该制定各个岗位人员的相关安全生产方面的生产责任制、电气安全方面的操作流程以及各项安全的管理制度, 还应该制定相关供配电系统方面的事故应急以及救援预案, 定期进行演练, 并且不断的进行修改和完善;工厂的主要负责人以及安全管理方面的人员应该具备相应的相关安全管理方面的知识。对于电气作业而言, 它属于特种作业, 相关作业人员应该经过相关部门的培训考试合格, 并且取得特种作业的相关作业证才能上岗。同时对于电气作业人员需要进行有必要的相关急救知识的培训;工厂内的各种安全接地和防雷装置应该定期的对接地电阻进行检测, 确保它能够与相关的规范要求相符;工厂应该定期的更换或者检验绝缘棒、验电笔、绝缘靴、绝缘手套等电工工具。
4 结语
为了对工厂的供配电系统的安全运行加以保证, 防止事故的发生, 我们除了要按规范、标准对供配电系统方面进行设计和施工以外, 还需要做好工厂的供配电系统的运行与维护工作。本文通过对大型钢铁厂生产线自动化控制方面的安全技术要求、大型钢铁厂配电装置的运行维护以及工厂其他安全管理方面的要求的分析和介绍, 简要的分析了工厂供配电系统运行和维护的安全技术要求。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工厂供配电系统运行和维护的安全技术要求得到了相关部门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本文简单的分析和阐述了大型钢铁厂生产线自动化控制方面的安全技术要求, 其中主要包括电力传动控制的数字化、继电保护的应用以及配电装置维护和安全技术要求。
关键词:工厂,供配电系统,运行和维护,安全技术
参考文献
[1]段明祥.工业控制与自动化的创新与技术进展[J].自动化博览, 2003 (7) .
在我国的建设工程中, 多半都是工期和资金都比较紧张。很多企业为了节约成本, 同时达到业主的工期要求, 在遇到软弱地基的时候, 经常会运用自己比较熟悉的处理方式, 而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征求设计单位的处理意见, 造成处理效果不佳, 还影响后期使用。本文分别从软弱地基的各种处理方式的具体优缺点入手, 介绍其具体应用的范围, 以便于施工单位选择最佳的处理方式。
1 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
(1) 换填法:用其它材料来代换原有软弱土层; (2) 强夯挤密法:采用重锤来锤击地面, 改善土体的结构性能和密实度; (3) 打桩法:采用桩体来提高整体承载力, 同时挤压土体, 增强密实度; (4) 喷射注浆法:将水泥浆通过加压设备注入到土体中, 形成融合物, 提高承载力。
2 换填法
(1) 方法及原理。在土方开挖的过程中, 直接将软弱土层挖出来, 采用其他材料来换填至设计标高, 再分层压实, 达到改良软弱土层的目的。
(2) 换填的材料。1) 砂石:粗砂和细骨料的石子混合;2) 灰土:灰土的比例根据土质条件和设计需求配比, 常见为三七灰土或二八灰土;3) 砖渣:常见的为加气块混凝土碎渣, 需要将其进行压碎处理;4) 混凝土:施工方便、材料易得, 但是造价相对较高, 且需要凝结时间。
(3) 主要作用。1) 提高承载力:通过去除软土层, 换填硬性材料, 可以有效提高土体的承载能力;2) 减少沉降:换填的材料通常都比较紧密, 可以有效减少在受压状态时的体积收缩, 减少结构沉降和开裂;3) 提高泌水性能:砂石料和砖碎渣等, 都有较好的泌水性能, 有效改良土体吸水能力。
3 强夯挤密法
(1) 方法和原理:强夯法就是用一个质量较重的锤子, 从一定高度快速下落, 锤击土面。在强大的熟悉冲击力下, 来挤压土体, 使其密度变大、含水率变小, 土质密实来增强承载力。这种方法由于设备简单、施工工艺通俗易懂、人员素质要求较低、成本较省, 所以被广泛应用于地基处理中。 (2) 使用范围:适用于碎石土、低饱和度的黏性土、砂土、素填土、杂填土、湿陷性黄土等。
4 打桩法
(1) 原理和方法:首先在土体中钻孔, 通过在土体中打桩, 灌入其它物质来形成桩体, 在达到桩基承载的同时对周围土体进行挤压密实, 来提高整体承载力。 (2) 桩基类型:1) CFG桩 (水泥粉煤灰桩) :以水泥和粉煤灰为原料混合而成, 灌注在桩孔内, 在水泥硬化的过程中, 形成坚硬的桩体。在上部做砂石褥垫层, 来与整体底板结合在一起;2) 砂石桩:以粗砂和石屑为原料混合在一起, 形成桩体;3) 灰土挤密桩:以高密度压实的灰土来灌注成桩。 (3) 控制要点:1) 由于这些桩体, 通常都是在软弱土层上施工, 因此在桩机移动和使用过程中, 要防止机身的凹陷、倾斜和损坏, 同时造成桩体的不垂直和其它问题。2) 同上, 如果钻孔机身在锤击过程中, 发生倾斜, 钻孔的垂直度就会有问题, 因此要及时检查和监测孔位的垂直度, 发生偏差时, 对弯曲或歪斜部分进行清理, 或者填充少量硬质块料, 待孔位正直和主体土方相互融合后, 在对钻机进行调整来重新钻孔。3) 钻孔的过程中如果发生塌孔, 应立刻停止钻孔, 查明原因和塌孔的位置, 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处理方案。塌孔不严重时, 可采用加大泥浆比重、加高水头、埋深护筒等措施后进行处理;塌孔严重时, 要对土体进行清理, 如果孔内区域较大, 应选择重新钻孔。4) 在桩体施工完成后, 要进行静载实验和低应变实验, 来检测桩身完整性和承载能力, 如果发生破坏或承载力不够的桩体, 应进行相应处理, 必要的时候需要进行补桩。5) 桩体上部要做砂石褥垫层, 厚度最少保证250mm, 来提高桩头的抗压能力和泌水性能, 同时将所有桩体连接成整体, 对承载力有较大的提高。
5 喷射注浆法
(1) 作用和原理。喷射注浆法是首先利用钻机进行钻孔, 再将带有喷嘴的注浆管插入至设计深度后, 用高压注浆设备将水泥砂浆注入到土体里面, 使砂浆与土体进行融合形成高压粉喷桩来提高土体承载力。在高压砂浆喷射至地下的过程中, 细小的颗粒会随着砂浆的上浮而带出地面, 也会改善一定的土体结构。
(2) 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粉质黏土、和含水率较高的软性土层。
(3) 施工控制要点。1) 在选中这种工艺之前, 要做好地质勘查工作, 确定土层的分布情况, 特别是如果有溶洞或断层一定要勘查清楚。因为在注浆的过程中, 浆体会优先填充这些溶洞和断层, 如果溶洞或断层过大, 则会填充进去很多的砂浆还无法看到效果;2) 注浆水泥品种的选择:注浆的主要原料为水泥浆体, 我们知道水泥的品种有很多种, 并且根据其组成的原材料不同, 其水化热、抗腐蚀、抗渗性能等各项指标都不同。因此在选择注浆水泥的时候, 一定要根据地质条件具体情况来选择对应合适的水泥;3) 注浆的过程中, 要随时监控孔位的垂直度:钻孔的过程中, 要防止塌孔的产生。同时在静压设备的强大冲击压力下, 水泥浆会以很高的速度向下喷射, 如果在喷射的过程中, 对周围的土体形成冲刷或者引起内部土体的坍塌和凹陷等, 都会影响喷射的方向, 导致注浆偏斜, 没有达到设计的位置。
6 结语
针对不同的软弱基础, 施工单位应该充分结合地质勘查报告和现场实际情况, 听取设计单位意见, 针对性的进行处理。在各种处理技术中, 做好技术要点的控制, 从质量和安全的角度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交底。只有全方面的管理到位, 才能达到真正的处理效果。
参考文献
[1]郑世楠.如何提高工程软基处理质量管理技术的应用水平[J].科技向导, 2013 (36) :6.
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EC60950-1:2005《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第二版 (英文版) 。
范围
GB 4943的本部分适用于电网电源供电的或电池供电的、额定电压不超过600 V的信息技术设备, 包括电气事务设备和与之相关的设备。
本部分也适用于如下的信息技术设备:
——设计用来作为通信终端设备和通信网络基础设备, 不考虑供电的方式;
——设计和预定直接连接到或作为基础设备用在电缆分配系统的设备, 不考虑供电的方式;
——设计使用交流电网电源作为信息传输媒介 (见第6章的注4和7.1的注4) 。
本部分也适用于预定安装在信息技术设备内部的元器件和组件。如果安装有这些元器件和组件的完整的信息技术设备符合本部分的要求, 那么不要求这些元器件或组件符合本部分的所有要求。
注1:有关未安装的元器件和组件可以不符合的示例包括电源铭牌和接触危险零部件的标识。
注2:如果设备不完全在本部分范围内, 例如大型空调系统, 火情探测系统和灭火系统, 但设备的电气部分可适用于本部分。对某些场合, 必须有不同的要求。
本部分规定的一系列要求是为了减小操作人员和可能与设备接触的外行人员遭受着火、电击或伤害的危险。当特殊说明时, 也包括维修人员。
本部分旨在减小被安装的设备在按制造厂商所规定的方法进行安装、操作和维修时的危险。被安装的设备可以是由若干设备单元互连而成的系统, 也可以是由若干独立的设备组成的系统。
属于本部分范围内的设备示例如表1所示。
这里所列举的设备并未包括所有的设备, 因此未列出的设备并不一定不在本部分的范围内。
符合本部分有关要求的设备就可以认为该设备能与需要信息处理的过程控制设备、自动试验设备以及类似系统配合使用。但是, 本部分不包括设备的性能或功能特性的要求。
基本要求
设备的设计和结构
设备的设计和结构应当使其在所有条件下, 包括正常使用、异常使用或单一故障条件下 (见1.4.14) , 都能提供保护以减小由于电击和其他危险造成人身伤害, 并能防止设备内产生火焰的蔓延。
通过检查和相关试验来检验其是否合格。
电源电压
设备的设计应当使其在预定要连接的任何电源电压下工作时都是安全的。
通过检查并在本部分对应分条款规定的电源电压下进行相关的试验来检查其是否合格。如果分条款中未规定电源电压 (明确说明或引用1.4.5) , 那么应当使用额定电压值或额定电压范围中的任意电压值。
注:GB 8898中的要求可能也用来作为多媒体设备需要满足的安全要求。参见IEC指南112:多媒体设备的安全导则。
本部分与IEC 60950-1:2005的技术性差异
电源容差
IEC 60950-1:2005的1.4.5中规定额定电压的容差为+6%和-10%, 根据我国电网电源电压的实际情况, GB 4943.1-2011规定为+10%和-10%。删除第一个破折号的内容。
电源额定值的标示
IEC 60950-1:2005的1.7.1中对额定电压和频率的标示未明确规定具体的数值, 仅以示例来表述, 而示例中的电压未包含中国的电网电源电压, 根据我国的电网电源要求, 供电电压为220 V, 50 Hz或三相380 V, 50 Hz, 因此对电源的额定值作了明确规定:对于单一的额定电压, 应标示220 V或三相380 V;对于额定电压范围, 应包含220 V或三相380 V;对于多个额定电压, 其中之一必须是220 V或三相380 V, 并在出厂时设定为220 V或三相380 V;对于多个额定电压范围, 应当包含220 V或三相380 V, 并在出厂时设定为包含220 V或三相380 V的电压范围。
额定频率或额定频率范围应为50 Hz或包含50 Hz。
安全说明
对安全说明文字作了明确规定, 在1.7增加一段:如无其他规定, 所要求的标记和说明中的文字应当使用规范中文。
在1.7.2.1中增加了关于海拔高度和热带气候使用条件的安全警告要求和警告标识。
对于仅适用于在海拔2 000 m以下地区使用的设备应在设备明显位置上标注“仅适用于海拔2 000m以下地区安全使用”或类似的警告语句, 或标识符号。
对于仅适用于在非热带气候条件下使用的设备应在设备明显位置上标注“仅适用于非热带气候条件下安全使用”或类似的警告语句, 或标识符号。
如果单独使用标识, 应当在说明书中给出标识的含义解释。
安全警告语句 (例如:海拔2 000 m以下和非热带气候条件下使用的警告语句) 应当使用设备预定销售地所能接受的语言。
增加规范性附录DD, 给出了新增加的安全警告标识的说明。增加资料性附录EE, 给出了标准中与安全相关的说明示例的汉文、藏文、蒙古文、壮文和维文五种文字的对照表。
电源插头
根据我国专用的电源插头标准, 在GB 4943.1-2011的3.2.1.1中增加“设备与交流电网电源连接的插头应当符合GB 1002或GB 1003或GB/T 11918的要求。”
适用范围
IEC 60950-1:2005适用于预定在海拔2 000 m以下和在非热带气候条件下使用的设备, 在1.1.2规定对于要在热带气候条件下或在海拔2 000 m以上高原使用的设备需要有附加要求。
由于我国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的特殊性, 以及少数民族人口的分布特点, 在对IEC 60950-1:2005的部分条款修改后, 本部分适用于在海拔5 000 m以下 (包括5 000 m) 使用的设备和在热带气候条件下使用的设备。对于预定仅在海拔2 000 m以下使用的设备, 和预定不在热带气候条件下使用的设备, 可以采用相应降低的要求, 但要进行警告说明。
GB 4943.1-2011的1.1.2中第三项改为:
——预定要在车辆、船舶或飞机上使用的设备, 在海拔5 000 m以上高原使用的设备。
电气间隙的要求值
在不同海拔高度, 对电气间隙的要求值不同。对适用于在海拔5 000 m以下使用的设备, 电气间隙的要求值应对应海拔5 000 m的要求, 即乘以GB/T16935.1中对应海拔高度5 000 m的倍增系数1.48, 即将标准中的要求值乘以1.48;对预定仅在海拔2000 m以下使用的设备, 电气间隙的要求值应对应海拔2 000 m的要求, 即乘以GB/T 16935.1中对应海拔高度2 000 m的倍增系数1, 也即直接采用标准中的要求值。
2.10.3.1第3段改为:
这些要求适用于在海拔不超过2 000 m的情况下使用的设备。预定在海拔2 000~5 000 m使用的设备, 其最小电气间隙应当乘以GB/T 16935.1的表A.2给出的对应海拔高度5 000 m的倍增系数1.48。预定在海拔5 000 m以上使用的设备, 其最小电气间隙应当乘以GB/T 16935.1的表A.2给出的倍增系数, 允许在表A.2最邻近的两点间使用线性内插法。使用倍增系数计算得到的电气间隙值应当进位到小数点后一位。
在表2K的上面和2.10.3.4各增加一段:按照上述规则确定的最小电气间隙/ (表中) 的数值适用于预定仅在海拔2 000 m及以下使用的设备。预定在海拔2 000~5 000 m使用的设备, 其最小电气间隙应当是上述数值乘以GB/T 16935.1的表A.2给出的对应海拔高度5 000 m的倍增系数1.48后的数值。预定在海拔5 000 m以上使用的设备, 其最小电气间隙应当乘以GB/T 16935.1的表A.2给出的倍增系数。
表2K、2L和2M的表头增加“ (适用于海拔2 000 m以下) ”。
第G.6章第二段改为:预定在海拔2 000 m以上至5 000 m使用的设备, 其最小电气间隙应当乘以GB/T 16935.1的表A.2给出的对应海拔高度5 000 m的倍增系数1.48。预定在海拔5 000 m以上使用的设备, 其最小电气间隙应当乘以GB/T 16935.1的表A.2给出的倍增系数, 允许在表A.2最邻近的两点间使用线性内插法。使用倍增系数计算得到的电气间隙值应当进位到小数点后一位。
当元器件已被证实符合与有关的元器件国家、行业标准时, 该元器件还应当作为设备的一个组成部分承受本部分规定的有关试验。在1.5.2第一个破折段后面增加注:元器件的使用要符合海拔5 000 m的相关要求。
湿热处理条件
本部分适用于在热带气候条件下使用的设备, 湿热处理条件按热带气候条件处理。对预定不在热带气候条件下使用的设备, 其湿热处理条件按CTL决议 (决议单号:624/07) 的规定。
2.9.2第一段修改为2段:如果2.9.1、2.10.8.3、2.10.10或2.10.11有要求, 湿热处理应当在空气温度为 (40±2) ℃, 相对湿度为 (93±3) %的湿热箱或室内进行120 h。在湿热处理期间, 元器件或组件不通电。
对预定不在热带气候条件下使用的设备, 如果2.9.1、2.10.8.3、2.10.10或2.10.11有要求, 湿热处理应当在空气相对湿度为 (93±3) %的湿热箱或室内进行48 h。在能放置样品的所有位置上, 空气温度应当保持在20~30℃之间不会产生凝露的任一方便的温度值 (t±2) ℃范围内。
由于高海拔地区设备, 考核其绝缘性能的预处理应当是承受温度冲击的湿热预处理条件, 具体要求还在考虑中。在2.9.2最后增加注:预定在海拔2 000~5 000 m使用的设备, 考核其绝缘材料特性所需要进行的预处理的条件和要求正在考虑中。
温度限值
该部分适用于在热带气候条件下使用的设备, 温升限值对温带是以最高环境温度25℃为基准, 对热带是以35℃为基准作出的。1.4.12.1中的Tma修改为, Tma:制造厂商技术规范允许的最高环境温度或35℃, 两者中取较高者。并增加注1:对预定不在热带气候条件下使用的设备, Tma为:制造厂商技术规范允许的最高环境温度或25℃, 两者中取较高者。
附录E最后一段修改为“为了将本附录电阻法确定的绕组温度与表4B的温度限值进行比较, 应当把计算的温升值加上35℃。”并增加注:对预定不在热带气候条件下使用的设备, 把计算的温升值加上25℃与表4B的温度限值进行比较。
由于高海拔地区设备的发热特性会有所不同, 预定在海拔2 000~5 000 m使用的设备, 其发热试验的条件还在考虑中。在1.4.12.1增加注2:预定在海拔2 000~5 000 m使用的设备, 其温度测量条件和温度限值的要求, 正在考虑中。
过流保护装置
由于我国供电条件的特殊性, 建筑设施中的保护装置不能对用电设备提供有效的保护, 因此不采用依赖建筑设施中的保护装置提供保护的方式。2.7.1改为:为了对一次电路的过电流、短路和接地故障进行保护, 应当提供保护装置。必须满足5.3要求的保护装置, 除特定的以外, 必须作为设备的一部分而包括在设备中。删除2.7.1的注。
阴极射线管的机械强度要求
4.2.8阴极射线管的机械强度条款引用GB 8898-2011第18章的要求, 并在注中说明了IEC标准的要求, 由于在GB 8898-2011的第18章加入了与IEC标准的技术性差异内容, 所以将4.2.8的注删除。
发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1-12-30
实施日期:2012-12-01
归口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四研究院
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四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第五研究所、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等
【加油站的安全技术要求】推荐阅读:
加油站安全汇报07-24
加油站站长安全职责09-12
加油站安全验收资料清单06-19
加油站月安全知识试卷07-18
加油站安全生产检查表06-17
加油站安全隐患排查指引表06-18
加油站防雷安全责任制10-27
加油站和承包商安全生产协议10-04
加油站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09-14
加油站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整改管理制度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