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课改下减负的困惑

2024-10-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课改下减负的困惑(精选8篇)

论课改下减负的困惑 篇1

贵州省罗甸县边阳中学校王文付2014-06-19

中小学基础教育改革自从2001年开始,到今天已有近十五年之久,在这十五年来,我一直坚守在教育的第一线,面对教育第一线的种种弊端和怪现象,我一直在寻思:究竟怎么样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怎么样的教学方法才是最好的呢?怎么样的教学策略才能是学生最为渴望的呢?过去我不知,现在已还是不知,将来也未必能知。

论课改下减负的困惑 篇2

一、课程改革中存在的困惑

1.为了实施新课标中“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一建议, 笔者力图将课堂还给学生。于是, 课堂上活动多多, 形式多多, 笔者使出浑身解数, 力求通过创设热闹、活泼、多姿多彩的课堂氛围来实现新课程的改革, 一段时间以后, 问题随之而来:“繁华”落尽, 学生的课堂收获却少之又少, 纷繁的活动形式吸引了他们更多的注意力。

2.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拓宽他们的视野, 激活他们的思维, 笔者在课堂注入了大量的课外相关信息, 笔者让学生信马由缰, 畅所欲言, 对他们能想别人所不能想, 说别人所不能说大加赞赏。对每一篇课文, 笔者让他们把握自己最喜欢、最感动的内容, 他们的理由就成了笔者课堂的“标准答案”, 都能得到笔者的赞扬和认可。可有时, 做老师的笔者就会被学生的与课堂风马牛不相及的观点牵着走, 盲目讨论, 结果背离了教学目标和思路, 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而字词标点、重点句段的具体分析, 文学创作手法及规律的讲解在语文课堂上渐渐隐退了。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的作文中别字、病句比比皆是, 一学期下来, 他们分不清什么叫表达方式, 什么叫写作手法;不知道文章的结构与顺序有什么区别。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在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 收效甚微。

3.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笔者对每单元之后的综合性学习, 都要上语文活动课。课堂上学生吹拉弹唱、小品演讲、辩论竞赛, 热闹红火。可同时笔者很疑惑:综合性学习怎样体现语文学科的特色?难道新课改的诞生竟意味着语文学科知识的没落?

二、课程改革的架构构建

1.抓好阅读教学。“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

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 要摆正三种关系。一是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探究”不仅是学生的活动, 也包括教师自身对教材的探究和挖掘, 如何将教材讲深讲透, 很好地挖掘文本是笔者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万不能课文还未读懂, 就找课外知识来联系, 其实知识的迁移不是见异思迁, 向课外延伸应有“度”, 很多时候, 笔者可以将延伸的内容作为课外作业完成, 会更有收获。二是处理好形式”与“实质”的关系。任何课堂的形式 (包多媒体的运用) 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 应该实实在在, 有很强的借鉴性和操作性。教学活动要讲求实效, 防止流于形式, 产生“作秀”的嫌疑。三是处理好师生互动的关系, 要遵循教师角色定位的三个原则:到位不越位。教师既不能什么都交给学生, 也不能做学生的主宰, 师生间可共同发问、共同质疑、共同解惑。参谋不代谋。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 但不能用自己的思想代替学生的思想, 要帮助、引导学生尽可能独立地完成学习任务。指导不诱导。教师帮助学生去寻找答案, 但万不能用设定好的固定答案去“套”学生, 千方百计地要学生说出教师自己想说的答案, 最终众口一词, 僵化了学生的思维。

2.抓好综合阶段。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综合, 活动课程的本质。

教师引导, 活动课程的保证。活动课中的教师绝不仅仅具有幕后策划、开场主持及结束总结的功效, 在活动课过程中, 教师的意义非同寻常。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总是浅层次的, 得依靠教师的点拨帮助他们引向纵深。教师应作为课堂的一员参与其中, 点在关键处, 拨在心弦上, 引导学生思考、领悟, 把他们掌握的知识引领到教学目标应有的高度, 切实提高活动课的质量。

深掘内蕴, 活动课程的关键。很多的活动课仅停留在活动成果的展示, 这是远远不够的。如每本书的课外古诗词“为例, 应点拨学生:如何积累古诗词?怎样给古诗词分类?为什么这样朗诵?赏析诗歌有哪些方法?这样, 学生既拓宽了知识面, 学会了与古诗相关的语文知识, 也掌握了阅读、鉴赏诗歌的方法, 这样的活动课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将会起到深远的影响, 真正上出了语文学科的特点。

问题设计, 活动课程的灵魂。一是需要理清活动课程教学环节内在的逻辑关系。一次活动课的教学环节设计, 或是从内容到主题, 或是从课内到课外, 或是从古到今, 或是由浅入深, 无论怎样, 每一个环节的安排必须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 让整个课堂完整有序。二是需要设计好活动课的评点与过渡, 让每一节活动课不再是拼盘、杂烩, 而是浑然一体, 一气呵成。

三、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仔细回顾语文教学过程, 每一堂语文课都会留给自己不同的感受。有时上完一节课感觉特别轻松, 学生和自己都在快乐中度过, 甚至下课铃响了, 学生还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啊, 怎么这么快就下课了!”然而, 有些课却留给我老牛拖破车的感觉。为什么每堂课会有不同的效果呢?为什么学生的反应在不同的课里差别那么大呢?笔者真应该细细反思一下, 总结经验教训, 为以后的教学增加新的动力。在这里, 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供大家参考:

1.让自己走进学生心里。“亲其师, 信其道”这话很有道理。不管是公开课还是平时的课堂, 用心与学生交流, 从教师的言行举止中让他们感觉到师生关系的平等, 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师生关系的融洽。有时尽管是一个小小的动作, 一个小小的眼神都能给学生信心, 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上只要笔者放下当老师的架子和小朋友一起讨论、猜测问题, 他们就会觉得老师和他们是朋友, 不在畏惧笔者了, 思维也就更活跃了, 笔者自己也发现只要笔者在课堂里脸一板, 学生马上察言观色到了, 他们也会马上正襟危坐, 虽然课堂纪律是好了点, 遗憾得是就再也听不到精彩的发言了, 所以细细衡量一下, 还是放下老师的架子都到孩子们中间去, 这样, 才有可能有更多、更精彩的课呈现出来。

2.让激励赞美走进课堂。在学校教育中, 称赞和肯定实际是要求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 他的每一次进步, 都是成功, 都是值得肯定的。事实也是这样, 一堂课里, 特别是比较内向的同学, 如果老师舍不得表扬他们, 那么, 课堂里肯定不会有人敢于举手的;反之只要给予了学生适时、适当的鼓励与表扬, 让自己的激情带动学生的热情, 那么课堂45分钟, 就会悄悄地在笔者身边快乐流走的。

3.让角色表演走进课堂。初中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好奇心驱使他们进行深入的学习。有时一堂成功的课的教学和表演的作用是分不开的。为了使开课就能打动学生的心, 不妨以表演进入课堂, 导入新课。如学习《变脸》, 上课之前请俩位学生扮演“水上漂”和“狗娃”。让他们各自说说自己的心理感受。这样, 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引到课堂, 既引出了课题, 也使学生对课文背景有一个大致地了解, 为学习下面的课文打下伏笔。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语境中步入阅读过程, 调动学生爱学语文的情感。这种表演也可以在学习课文中进行。有人曾说:“课堂上宁可要深刻的部分, 也不要平淡的全部”。笔者认为, 适当的进行课堂表演,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这完全是有必要的。为了拓宽学生的思维, 有时用表演, 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物理新课改下的收获与困惑 篇3

关键词:物理;新课改;收获;困惑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0-001-01

一、教师能挖掘教材内容,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和献身科学事业教育

物理教材中包含了许多可以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热爱科学和献身科学教育内容。如:牛顿的忘我工作,勤奋和悉心钻研精神。安培的刻苦学习、专心致志。欧姆的坚持不懈精神。教师能善于挖掘利用这些辉煌的科学成就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为科学而学习的责任感。

二、教学能贴近生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同时将学生认识到的物理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和社会实践及其应用结合起来。让他们体会物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这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乐趣,而且还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能力。

三、教师能对学生进行情感教学

1.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施情感目标。一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个性都得到和谐充分发展,把传授知识与情感有机结合起来。二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智力、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使学生感剑学习又艰苦又愉快。

2. 创设物理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学生随堂实验和分组实验,小实验和小制作,课本的封面、插图和漫画、想想议议、阅读材料、科学家的故事、教学挂图和模型带趣味性的物理问题去吸引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充满乐趣中掌握知识。

3. 注重教学艺术,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4. 鼓励性提问,注重对学生作业、测试作业适时肯定。成立物理兴趣小组,使学生表现自己,鼓励学生参加小制作、小发明和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对老师提建议,从而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

四、新课改背景下的不足与困惑

物理新课改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努力减轻学生的精神负担,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与创新精神。但是,这一年多以来我发现,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得到了许多,但也出现了许多不足与偏差。

(一)对新课标的理解不够。新课改的实行虽然有一年多的经验了,新课标虽然对老师和学生都提出了许多具体的要求和建设性的做法,但参加新课程知识培训和学科培训时间非常有限。

(二)多媒体应用太滥。现代化教学媒体的使用,让一些教学工作者认为物理教学告别了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时候到来,所以许多老师把应该板书的部分全部换成了多媒体,使原本的讲解变成了计算机的播放,教师只需点点鼠标,讲几句串词就算完事。殊不知这就导致整节课就像看电影一样,教师成了“放映员”,学生成了“观众”,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完全受制于计算机,计算机处于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造成了“机灌”现象。

(三)新课标下的教材要求让老师难以达到。

1. 纵向来说,比起初中.物理教材来说,高中物理教材在难度上有较大的提高;横向来说,同以往的高中教材比较来看,新课程下的物理教材在内容方面未有较大的改动,而只在教学的顺序上做了些许改动,也就是说:教学内容未减而增加实验,这就会造成期末课上不完的现象。

2. 新的教科书中对教学设备配备的要求较高,而我们在短期内无法实现

我们学校作为一所国家级示范校,实验室器材已经是较完整的了,但仍有一些设备不到位,如光电门,DIS数据实时采集系统等我们学校还不齐全或没有,更别说其它普通学校了。

3. 物理课改教材与现有教辅用书的不匹配问题

由于进行物理新课改的时间不长,所以还没有与物理课改教材相配套的教辅材料,现有的教辅资料大多是按现行高考要求编写的,与物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相税节,同时不同的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不同,所选编的学习、复习资料带有很大的惯性思维,于是会引起上课的内容与学生要求完成的作业不匹配。

(四)课堂教学改革力度还不够到位。物理课程改革的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有其独到的优势,但教师开展物理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会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制约。教师对新教材的内涵挖掘还不够深入。

(五)在探索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评价制度遇到的困难。传统的教学注重量化评价,各阶段性考试或终结性考试可一锤定音,新课改虽然也进行量化评价,但更注重质性评价,教学过程既注重知识与能力,更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三位一体的目标导向。但我校对学生的评价完全和课改前的评价方式相同没有任何改变,虽然填写了一个学期阶段性评价表,但那完全是由班主任操作,任课老师根本就不愿参与。

以上几点是我认为我校存在的问题,我就上面问题一直在思考我身为一名教师应怎样采取措施予以改善。

论课改下减负的困惑 篇4

增城市第一中学巫淑凡

2004年开始,广东纳入国家高中新课改实验区,高中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进行了多年。从旧教材到新教材,从高一到高三,政治教学中遇到的很多困惑本人都在不断思索并努力寻求解决的方法。真正的素质教育离我们多远?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严肃的问题。而新课程的实施为素质教育提供了崭新的平台,也给教师提供了自由的空间。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新课程理念和旧的教学观念、传统的授课形式产生了尖锐的矛盾。我们教师在学习新理念、改变旧观念的同时,正在研究、寻找既适合新理念和符合学生实际,又能体现自己教学风格的新型教学方式,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诸多难以解决困惑。

困惑一:新课改下关于政治教学中教师角色如何定位?

新课改被推广得轰轰烈烈,教师缺乏相对应的现实技能,加之社会压力、特别是高考压力过大,使大部分教师在新课改中无法融合。教师陷入两难选择,处于边缘化状态。新课程强调转变教师的角色,突出学生的这一主体,这是正确的。但过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弱化了教师的授课地位;过分强调知识的实践性,弱化了基本理论的传授,教师的作用被淡化,渐渐迷失了方向,失去了自我的正确定位。

困惑二:学生合作探究、交流的时间和要在一节课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教学目标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

我们知道高中一节课的时间只有40分钟。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完成学习任务,需要合作探究、交流,这个过程往往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这个过程要充分展示出来是需要时间的,这个时间如何调控和把握?若把握不好会影响一节课的学习任务和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炼重难点,要求学生把握基本知识,参与探究活动,并且能让学生尽情发挥。课堂不是满堂讲,而是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并在有效的时间里教师要协助学生把握基本知识问题,重难点问题、考点问题,合理规划一节课的时间,对于教师而言是一种极大考验。

困惑三:学生自由、合作、探究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差异与整体全面发展如何协调?

个体化学习是新课程所提倡的,这里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差异既指个性化学习带来的差异,也包括学生中接受能力快与接受能力慢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在自由、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学生中发展快慢之间的差异。对同一个探究问题:反应快的学生积极研究、探讨,说出自己想法。而反应慢的学生呆坐一边默不做声,这种差异会带来整体发展的不协调,使课堂陷入尴尬的局面。一个班至少有五十多名学生,一个一个提问吧,照顾不过来,同时也影响 1

这节课的课堂效果。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在设置问题时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主体的差异性,相应做出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调整。怎样才能作出科学的调整,对科任教师有很高的要求。

困惑四:新课改理念要求与传统“分数”评价观的冲突如何协调?

新课改理念强调获取知识的过程,在过程中培养学生能力,升华学生情感。而传统“分数”评价观更注重结果。这种“分数”评价观仍是一线教师最大的压力,给新课改理念的实施带来很多负面影响。特别是高考方案滞后,教师方向不明,态度不坚,信心不足,因而教师容易扩充教学内容,面面俱到,对学生提出了过多的应试要求。除此之外,在这些年的政治教学中还出现了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特别是我们面临的生源质量问题,可以说是一年不如一年,这其中的原因是相当复杂的,有大环境的因素,如教育体制问题,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的教学严重脱节,社会环境问题,90后和80后的学生完全不同,现在的学生无论在身体还是心理都很脆弱,在学习上也比较被动,怕吃苦,耐不住寂寞,经受不了社会诱惑。也有小环境因素,如近几年,增城高质量的生源外流,A、B类学校大量扩召,中下层学校在生源问题上举步维艰。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过程更是难上加难。

我们学校属于D类学校,生源质量我感觉明显下滑,加之本学期学校整体搬迁,教学硬件和软件设施很不完善,到目前为止没有多媒体,没有网络,只有最原始的“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载体。穿新鞋,走老路,很难满足新课程教学的需要。给我们解决上述遇到的困惑提出了更多更大的挑战。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我们学校将新课改的理念和本校实际有机结合,提出了“20+20”课堂教学模式。即:课堂40分钟,教师精讲20分钟,学生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精练等)20分钟。通过“20+20”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重视新问题情境的创设和以课堂讨论为有效载体的合作学习,突破传统被动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和本学校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体会和具体做法:

一、重新给教师角色准确定位。

我们不应以“否定一切”的态度来看待教师角色的转变,而应该多一点辩证观点,教师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而且是知识的重组者;不仅是学习的辅导者,而且是学习的促进者;不仅是课堂的管理者,而且是课堂的合作者;不仅是学业的评价者,而且是成长的记录者。在这里,强调后者并不等于否定前者,而是两者要更好的结合,相互促进、相统一。现在学生的知识储存量大、兴趣广泛,他们的视野不仅仅限于书本的知识,更多地向课外拓展,所以政治教师要想抓住学生的“心”必须在教学之余,也要掌握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特别是要关注国内外的社会热点,能多角度,全方面分析问题。

二、精心创设新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在政治教学中,教师创设新问题情景,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思索是十分重要的。让学生敢于并善于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见解,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有目的、有意识的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注重从三个方面来培养:

1、提供思索题,帮助学生质疑。

2、设计课堂提问,激发学生质疑。

3、鼓励学生提问,培养质疑能力。在问题情境设计时,教师要坚持适度原则,要注意巧设梯度,拾级而上。情境的精选和问题的设计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充分的准备,教师在课堂上还要适时的引导,点拨,才能在课堂上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丰富课堂形式。

课堂教学理应是由师生密切配合、共同完成的,要提高学生的参与率,教师不仅应精心设计教学的多个环节,而且也应在教学的多个环节上为学生铺设表演的舞台。新教材非常地贴近学生的生活,我们可以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生活的亲身体会与同学分享,可以创设情景要求学生针对复杂多变的市场为企业寻找出路。可以要求学生通过模拟一些生活中可能遇到角色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总之,应该尽量杜绝“教师讲的多,学生讨论少”、“结论下的早,学生思考少”、“理论讲的多,学生实践少”的现象。多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加强集体备课,充分挖掘集体智慧。

新的理念、新的教材,如果一个人单打独斗难免会有所偏差,为此,本组教师,坚持集体备课,共同探讨处理问题的方法,遇到困难共同克服。相互听课,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有很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做到:

1、不能孤军奋战。

2、重教材但不唯教材,形成开放、发展的大教材观。

3、重教学案例的积累。

4、备课活动不光是教师的常规任务,也应成为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互动的学习过程。

课改的困惑 篇5

课改实施几年来,新课程理念深入人心,广大教师积极投身到课改实践之中,在课堂上力求以学生为主体,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与合作交流,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也得到发展。课堂面貌为之焕然一新,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学生从未有过象今天这样放飞思维、主动求知。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智力得到开发,素质明显得到提高,显示了新时期基础教育的勃勃生机。然而在轰轰烈烈的课改背后,却存在一些不谐之音。课改在一些地区已经走入了怪圈:表现在课改只在公开课、观摩课上体现,而在平时的教学中仍然是换汤不换药,甚至连汤也不换。这种掩耳盗铃的做法不能不是课改的悲哀。究其原因,据笔者的了解:凡是积极投身课改,用新课改理念指导自己教学的教师,所教班级的学生成绩,在质检中往往不如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解法、传授法)的教师所教班级的学生成绩。在把学生分数作为主要尺度的评价体系下,新课改理念在传统教育思想面前黯然失色,极大地挫伤了那些积极实施新课改教师的积极性。他们在阵痛之余深感困惑:究竞课改的路在何方?

当前,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课堂教学却和教材知识的系统性不谋而合,适应了社会对分数的渴求,满足家长对教育学生的要求,更具有现实性。试想这种做法既不需要承担改革的风险,顺应了社会需求和评价制度,又得到领导与家长的认可,何乐而不为呢?为什么还要去搞出力不一定讨好的课改呢?这是我们实施课改教师的心声,也是我们的困惑,更是课改的障碍。

课改中中老年教师的困惑和出路 篇6

饶爱萍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疑虑和困惑也越来越多,语文课到底应该怎么教,成了现在一线语文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尤其是中老年教师,教学已经形成了一套模式,在课改的浪潮中,更是迷惑,于是常听他们感叹:“语文课怎么越来越难教了。”

那么,中老年教师在课改中常常会有哪些困惑呢?

一、难以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既然是改革,那么肯定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改”而“革”之。但是改哪些?怎么改?具体到教学实践中,总感很难把握。于是常常会出现两种极端。

中老年教师习惯的课堂模式是:教学目标问题化,问题系列化,系列效益化。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结论。于是他们的课堂往往是“满堂问”,教师只要用一些问题作牵引,机械地、一步步地把学生带进其预先设定的答案中就行。答案知道了,目标就达成了。在课改中,不少中老年教师还是固守陈旧的语文课堂模式,执著地延续着几十年不变的讲授方法,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方法消耗着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热情。

也有部分教师,很怕被戴上“守旧派”“老顽固”的帽子,于是为了赶上改革的步伐,盲目求新,完全抛弃了语文教学的一些优良传统,极力翻出各种新招,使出十八般武艺,结果课堂看起来热热闹闹,但学生讨论却是信马由缰,教学目标不明确,基础性的学习任务完不成,反而把很多与课堂学习无关的内容引入语文课,还美其名曰“延伸拓展”。

二、难以处理知识落实与能力培养的关系。

在传统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知识更多的是“经验”,因此,那时智育的主要目的甚至唯一的目的就是传授知识,让经验一代代传下去。但在今天这个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更新的信息时代,学生在学校学的大多数知识今后直接被派上用场的可能性很小,因此,现在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目的已经不是学以致用,而在于学习过程本身,在于通过学习而成为一个聪明的人,文明的人,有高尚精神生活的人。所以,新课程特别强调能力的培养。正因为如此,习惯了扎扎实实落实“双基”的中老年教师又有了一个困惑,即大力倡导培养能力,是不是基础知识不要落实了?该如何处理落实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呢?带着这些疑问,一部分老师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点拨遮遮掩掩,“欲说还休”。

三、难以处理知识补充更新与时间、精力不济间的矛盾。

进入课程改革,一些中老年教师会蓦然发现自己需要做的事情突然变多了。比如:课堂开放了,备课难度提高了。以前的备课,不少教师就是直接将教学参考书上的现成结论写到教材上或备课笔记上,以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为教学的唯一依据,对作品只是粗粗读过一遍便可走上讲台,教师只要在课堂上直接的或者变着花样和形式,将现成的结论再传递给学生就行了。新的教学理念倡导个性化解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多元的,老师以昏昏然的情状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丰富多彩的理解就会觉得心虚气短。这就逼得老师在课前不得不化很多时间去钻研教材。新课标要求学生必须进行大量的阅读,而那些必读、必背的内容老师自己还有许多空白,这就需要利用课余时间去补充。还有网络知识更是需要恶补的„„而要完成这些事情,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伴随着电视机、电脑长大的一代,尤其城市里的孩子,他们每天接收的信息量不比我们成年人少,我们再用20年代传统教育方法教育现代社会的学生,他们肯定不会买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学会熟练地应用多媒体技术,去恶补网络知识。

四、难以协调与学生的关系

从古至今,“老师”一直是一种权威的化身,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学活动的主宰,学生是教师知识传授的对象。课堂上,老师站在讲台上严肃认真地讲解,学生规规矩矩地坐在座位专心听讲。直到现在“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在个别中老年教师中仍然存在,而事实上在社会普遍追求“民主”、“自由”的价值观之下,老师的权威地位已渐被打破。同时中老年教师在管理上更习惯以管代教、以堵代疏,以批评代替教育,这种做法挫伤学生的自尊心,造成学生的封闭心理或逆反心理,也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由于网络教育的到来,使得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拓宽,而教师由于繁忙的工作,也由于对网络的不熟悉,获取社会信息量相对不足,这也使得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和满意度降低。于是,便会出现师生相互抱怨的情况。

那么,受诸多困惑困扰着的中老年教师该怎么办呢?

消极地逃避当然不是办法,改变自己的观念,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积极地补充自己、提高自己则能找到出路。

新课程理念和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学科理念,作为中老年教师首先要努力改变原有的旧观念,接受这些新理念。因为一个人的行为是受其思想支配的,认识上进入误区,行为上就会发生偏差。尽管这个蜕变的过程是痛苦的,但这是改革的大势所趋,只有适者才能生存。

其次,还要把这些理念落实到教学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而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于教师的教学行为。因此,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便成了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否则,理念再新,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落实,只是空头理念;方法再新,手段再新,服务于不良的教学行为,效果只能适得其反。实现教学行为的转变,必然对教师提出一些

较高的要求:首先是应该把握语文学科学习的基本规律,还要把握科学教学的基本规律。时代发展到今天,学生要想获得准确的知识,打开互联网,什么都能看到。那么,教师的价值和意义又在哪儿呢?也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指导他们掌握本学科的学习方法,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决定了教师就要把教的过程变为“导”的过程,把教学过程变成一个在教师引导、指导下,学生自行摸索、自己发现的过程。新理念最关键、最核心的就是强调了“过程观”。如果教师依旧只是演绎教案,注重讲授,依据教参生吞活剥地搬弄一般定性化的词语,把本该异彩纷呈的语文课“讲”成了“一花独放”的说教。那么学生的学习便会十分被动,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十分低下。

当然,课改并不是对过去的全盘否定,从当年孔子的兴教办学到当今的教书育人,在几千年的语文的教学实践中,产生并形成了一系列的传统的优良的语文教学模式和方法,这中间有不少可以说是超越时空的即使是处在现在还是很有实用价值,作为中老年教师,不妨自信一点,对于自己在以往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办法要坚持下去。反之,则可能闹出邯郸学步的笑话,完全失去了自己的教学个性。

课改强调能力的培养,于是有些人据此就高喊反对“死记硬背”,古诗文不背了,名言警句不背了,成语不记了,连新词、生字也不记了,语言积累失去了保障,错别字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如果这样一种基础,那又如何奢谈能力呢?可见,课程改革绝不是淡化知识与能力,而是进行整合、筛选。我认为语文是工具课,该教的基础知识还要理直气壮地去教,老师完全不必碰到知识就退避三舍。

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把握自我,正确对待继承和创新问题,既不做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和方法的“传声筒”,又不做盲从所谓“全新”模式和方法的“追风族”。

新课标把文学作品的阅读提到了很高的位置,这就要求教师有相当的文学素养,对于不同的文化现象和文学因素要有自己的较深入的理解。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阅读的中外名著,作为教师总应该首先读过。课程标准对于学生提出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层次的要求,作为教师总应该首先达到。21世纪语文课程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比以前大大提高了,这是有目共睹的。

长袖善舞,多财善贾,“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中国古代教师是这样要求学生的,而自己也是这样做的。在新的形势下,语文教师孜孜以求,好学不倦显得尤为重要。否则,一不小心就会有成为古董的危险。而与之相反,我们面临的学生,却是头脑敏锐,视野开阔,见识广博。如果一味自信大学中文系的专业学习就足以使自己在学生面前应付自如的话,是很无知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要永葆生机,要保持心灵的澄净,必须及时地补充新知,否则在教学中就可能会感到江郎才尽,捉襟见肘。教师决不能仅仅满足于“一桶

水”的要求,而应该是一条汩汩流淌的小溪,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这样才能适应新时代教育的需要。“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语文教师只有广泛涉猎,才能去伪存真,披沙拣金,才能真正做到居高临下,游刃有余。

一直以来,作为教师的我们,太多地在乎自己的学识,自己的尊严,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感受。他们喜欢什么?渴望什么?这些问题只有当我们所教的知识不被学生接受的时候,也许才会想到。其实,他们渴望人性中的亲切,渴望人格中的平等,希望被重视、被尊重,希望在宽松、愉快的氛围里学习生活,建立一种合作互助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我想,未来社会一个成功教师最应该具备的素质之一,就是永远明白学生心里最渴望的是什么。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善于以教师之心度学生之腹,以人为本,切实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顺应学生的实际心理,切忌把教师的意志强加于学生。

教师不仅凭借教材去熏陶感化学生,还应该以自己的人格修养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实际上,影响学生决没有时空的局限,你伏案苦读的身影,你严谨规范的板书,你认真细致的作业批改,你的勤学勉思、细致严谨会根植于学生的心田。你一个眼神透出的关爱,一个手势传递的温情,一句“谢谢”“对不起”体现的尊重,都会让学生铭记于心。

总之,你的年龄和严肃的表情不可能助你征服学生。只有去了解学生,亲近学生,用你的才华和人品去打动学生,你才可能真正赢得学生。

论课改下减负的困惑 篇7

一、了解新课程, 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

新《标准》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的统一。面对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教师应对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作出相应的角色转换。教师首先要更新理念, 努力创建新《标准》下的新型师生关系, 以适应新时代英语教育的要求。为了适应新的课程要求, 为了在竞争激烈的教育中不被淘汰, 为了在学生中重塑自己的形象, 教师应当关注自己知识的更新和文化品位的提升。教师应积极进修培训, 持之以恒地学习。

二、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纯正的语音

这是教师走进学生心灵的第一关。从第一次上课, 教师大方得体的教态, 流利而标准的口音, 漂亮的书法, 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你的课就会深深地吸引学生, 学生在心里就会喜欢你, 喜欢你的课。

三、良好的个人形象, 树立教师威信

教师的形象不能太离谱, 脱离群众, 也不能一点不注意个人形象。教师的外在形象应该让学生赏心悦目。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教师的人格和威信, 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具有很强的教育作用。有威信的老师, 他的表扬和鼓励就更能深入学生的心灵。教师应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 时刻牢记“为人师表”, 才能树立威信。教师始终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是创设良好课堂教学气氛的首要前提。教师教学中的情绪如何, 对学生的情绪又直接而明显的影响。生活中难免会有琐事、烦恼, 但只要一上讲台, 就应该把一切烦恼抛在脑后, 将全部身心投入热情、振奋的教学活动中去。所以, 教师应该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培养乐观、向上的性格。

四、改进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的“学”为主体, 注重学习水平层次和个性差异,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学习活动至关重要。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要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习惯:英语听说习惯;按时预习新课习惯;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课的习惯;主动参与课堂实践活动的习惯;听、说、读、写并进的习惯;及时复习所学知识的习惯, 用英语写日记的习惯。

五、多鼓励少批评, 关爱“学困生”

学生说英语时, 经常害羞、胆怯、怕出错, 使他们的思维受到阻碍、压抑。久而久之, 学生就再也不敢开口了。所以要多鼓励。少批评, 使课堂一直处于和谐、宽松的环境中, 使他们对学习消除顾虑, 充满自信。在教学中, 对于没有准备充分或表演不理想的学生, 不要立即给他评价, 可以再给他们一次表演机会。教师要关心、爱护每位学生, 而且要特别关心和照顾“学困生”。上课应多表扬, 多鼓励他们;课后耐心辅导, 多谈心, 让他们明白他们和别人一样, 老师同样爱他们。使他们树立信心, 帮助他们获得成功。

六、持之以恒, 训练学生听、说、读、写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 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学习英语有四个关键, 即听、说、读、写。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多说英语, 让学生习惯, 多放听力材料。多做结对活动, 鼓励学生多开口。并适当的跟老师读句子、单词。在课堂上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写单词、句子。例如, 可以让学生上黑板写单词, 也可进行小组比赛。根据所学内容写自己的句子, 写小短文,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七、坚持用英语上课, 给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

课堂上教师用英语授课, 尽可能增加学生听说的机会, 丰富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教师要丢弃参考书和课本上的例句, 尽可能结合学生关心的事, 带领他们造出自己的例句。刚开始, 学生对英语授课不习惯, 听不懂, 教师要配合以动作、表情或适当解释。只要教师坚持用英语讲课, 学生很快就能理解老师的语言并模仿使用。这样, 整个课堂就有一个良好的说英语的氛围, 学生就会自觉地应用英语思维并用英语交谈。在教学中, 也可采用适当的手势、动作或表情, 既可以避免用语言解释, 又可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感的语言环境, 让学生容易理解并很好地记忆。

八、适当重整教材, 因材施教

新教材的部分内容与农村实际生活脱节, 在教学中, 学生难以理解, 甚至无法理解, 这些内容可以适当的删减, 或者重整教材, 或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实施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 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 不同的教学方法。把知识转化成学生容易理解接受的内容再教授。这样, 可以消减学生惧怕英语的心理, 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农村初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但新课改也给我们带来一些困惑, 使我们感到深深的忧虑。作为一线教师要多学习思考, 多实践探索, 多反思总结, 汲取他人精华, 提高自身素质, 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论课改下减负的困惑 篇8

关键词:农村中学英语教学 困境 对策

一、农村中学英语教学面临的现状:

1. 教师方面

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综合能力,以及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性和英语教师的极度缺乏和大量流失是众所周知的。笔者是一位在农村中学工作多年的教师,经历了英语课程和教材的多次改革,深知农村教师在英语教学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和表现出的很强的不适应性,包括教育理念的不适宜;教师的能力、知识结构的不适应;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意识的薄弱;教师对任务型教学理念的理解存在偏差,外语教学理论匮乏等一系列的与教师相关的因素致使英语任务型教学难以实施和推进,使其教学困难更加突出。以“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师教学理念中根深蒂固,对英语新课改的任务型教学中的语言教学的实施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其次农村教师的教学手段落后,这当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硬件建设,我们这里的英语教师依然采用的传统的教学手段:一支笔、一块黑板、一张嘴、一本教材,其课堂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2. 学生方面

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相比,在英语学习的许多方面都处于劣势。比如:农村学生的个性特点决定了他们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农村学生性格上大都比较沉稳、保守、内向。众所周知,语言学习需要学习者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地参与到语言实践中去,农村学生在听说方面显得异常被动。其次,农村学生的成长环境决定了他们知识面狭窄,视野不开阔,而新教材涉及的语言话题丰富多彩,包括科技、医药、体育、文化、历史等等。因此他们在英语学习时明显感到力不从心,久而久之,他们就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和动力,最后甚至放弃。另外,新教材对学生在语言知识方面的积累和运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仅以词汇为例,课改前高中毕业时学生只要求掌握2000个左右的词汇,课改后要求学生掌握的词汇量达到3500个左右。我们这里的学生为数不少上高中时词汇量还没达到500个,说不出一个简单的英语句子,读不懂一篇简单的英语短文,让他们在高中进一步学习英语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二、 转变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现状的出路和对策

1. 顺应形势发展,更新教学观念

新课程标准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而制订的,为了适应新课程,农村教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更新教学观念。

(1) 改变教师观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英语教学的焦点不是教师如何教,而是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因此,教师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教师不再是演讲者,而是课堂活动的参与者和组织者。教师要在教学中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帮助学生发展学习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还要在教学的各个方面做好示范,与学生一起投身于感知、体验和合作探究的活动中。

(2) 改变学生观

高中阶段的英语教育不是精英教育,其重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外语素质。除了为高等学校输送合格人才外,高中英语教育更重要的是满足学生心智和情感态度的发展需求以及高中毕业后就业、升学和未来生存发展的需要。中学课程要面向学生,其教学目标应该是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达到的。学生学完基本的必修课程后还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选修某些课程。

高中英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整个教学过程都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和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他们的兴趣和爱好选择教学材料。在每个教学环节中教师都应以学生的需要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状况、学习潜能和学习风格等方面的差异,因材施教,分层要求。

(3) 改变教材观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教师照本宣科、学生被动接受的现象十分普遍。这样的课堂缺乏生气,学生的学习也很被动。在新课程理念下,英语教师应善于利用教材中的语言材料,挖掘其中蕴含的语言和文化知识,设计各种课堂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双向交流,实施教学互动。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给了教师很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教师可对教材进行合理调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也符合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材观。这正如专家对教师使用教材提出的观点: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2. 结合地区实际,开创具有农村中学特色的创新教学之路

现阶段,广大农村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从整体上与大城市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经济落后,交通闭塞,小农经济意识根深蒂固,文化价值观淡薄,办学条件差,教学基础设施滞后等。学生的整体素质也比大城市的学生差,主要表现为自悲感较重,自信心不足,胆量小,学识视野相当狭小。这些都给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中学创新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我们要结合地区实际,探索具有农村中学特色的创新教学之路。具体措施如下:

(1)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现代心理学认为,兴趣不仅能激发人的求知欲,引发人的好奇心,促使人们获得大量的知识,而且能极大地丰富人们的想象力。人的兴趣、求知欲大都是在受教育的时候形成的。达尔文曾在自传中写道:就我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也就是那些强烈而多样的兴趣,能使我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入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可见,学生只有对某学科感兴趣,才会对该学科有创造性的见解,所以教师在教学时首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用兴趣的磁铁吸引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自己就要在勤于积累资料素材的基础上,巧于设计问题情境,善于驾驭语言技巧,将引人入胜的寓言、脍炙人口的诗歌、言简意赅的歇后语、饶有风趣的民谣、美妙动听的音乐、启迪智慧的谜语、幽默省人的漫画等融入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每上一节课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意识。这一切即使在农村中学也是有条件实现的,关键在于教师要精心备好每一节课。

(2)创设民主氛围,激发学生主体意识

主体意识是指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观念表现。学生主体意识的强弱,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其对自己身心发展的自知、自主、自控的程度。主体意识愈强,学生参与自身发展,在学习活动中实现自己的本质力量的自觉性就愈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扬民主教学作风,努力创设和谐、平等的适学氛围,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强化学生的自主精神,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今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合理地利用教材,重组教材信息和语言

目前正在使用的人教新课标教材容量大,设计的题材、话题广泛,针对我们农村学生的实际,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一纲领性的文件,但又不能完全受教材的束缚,在教学中要大胆地对教材进行适当地取舍、删减、补充。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设法在话题语境中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呈现新的语言知识,通过思维导图或者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对信息进行重组、加工和整理,有效整合新旧知识,再通过语言输出对信息和新知识进行内化。经过加工处理的教材更能灵活地用于课堂,真正做到让教材服务于学生。

(4)设立恰当的、实际的教学目标

恰当的实际的教学目标是保证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只有对教材和教学对象的仔细分析,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才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了解、分析学生,清楚他们的认知能力、认知水平和个性特点。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做到教有目标,学有目标,指导检查也有目标,课堂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教师在宏观上要把握整体的教学目标,微观上要做到目标清晰、具体、细化。要注重三维目标的制订,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在知识与能力上得到同步发展,而且在认知与情感上还要得到和谐发展。科学地制订最佳的教学目标,可以实现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5)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快乐地学习

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评价每一位学生,欣赏每一位学生。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评价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要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旨在指导和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情感和态度。评价体系要有助于监控学生,调整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要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S].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企业职员入党自传下一篇:新宪法修改的内容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