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测试(精选9篇)
一、填空题
物体运动的基本方式有()、()、()三种。
在生物的启示下,人们发现了许多新技术,这在科学课上叫(),如:人们根据鸟发明了();我还知道根据()发明了();根据()发明了();我想根据()设计()。
生活中到处都有摩擦力,有时要加大或减小摩擦。如:往自行车车轴上上油是为了(),在鞋底上做些花纺是为了()。
我们伸开两臂,左臂向东,右臂向西,面对的一面是()。
中国古代的两大宇宙学说是()和()。
按动物的食物分类,动物分为()()()。
游速最快的动物是()。
二、选择
1、汽车在泥地上行驶时,车轮在原地打滑,为了使车前进,应该()
A、在车轮下倒些水 B、在车轮下撒些碎石 C、在车轮下撤些干土
2、从沙盘上可以看出整个学校的()
A、路线 B、布局 C、位置
3、植物学家()将不同时刻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来报时,称它为“花钟”。
A、牛顿 B、伽俐略 C、林奈
4、下列植物中喜欢在夜间开花的是()
A、月季花 B、太阳花 C、昙花
5、锻炼之后,()用冷水冲洗。
A、应该马上 B、不能马上 C、都可以
6、()绕地球航行一周回到出发点,进一步用事实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假说。
A、哥白尼 B、麦哲伦 C、伽俐略
7、下列动物中,不擅长两项运动方式的是()
A、企鹅 B、兔子 C、青蛙
8、下列动物中不喜欢夜间行动的是()
A、猫头鹰 B、蝙蝠 C、蝴蝶
三、判断
所有动物都是“日出而做,日落而归”的。
电扇的运动方式是振动。
两人同时出发,走相同的路程,用的时间越长,速度越快。
卡车载着货物在公路上行驶,坐在卡车上的人看到货物是静止的。
对同一物体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是动是静的判断也是不同的。
读取温度计的度数要等温度计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时再读。
只要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就会动起来。
风在吹,水在流,人在行,鱼在游……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着的世界里。
四、连线
1、把下列各力与相应事物现象连起来。
2、将动物与它们擅长的运动方式线连起来。
水的浮力 苹果落地 兔子 奔跑
地球引力 摩擦两只手会觉得热 大雁 跳跃
大气压力 给自行车打气 鱼 飞行
摩擦力 关门 鸵鸟 游泳
推力 射箭
弹力 轮船漂在水面上
五、动手做。
1、至少想两种办法使静止的小球运动起来。
方法1:
方法2:
在你的方法中,分别是用()力,()力,使静止的小球运动起来。
2、再想两种办法使运动的小球静止下来。
方法1:
方法2:
为什么这些方法都可以使运动的小球静止下来。
六、用脑想。
1、你知道的交通运输工具有哪些,(至少说出4种)
2、选出两样举例说明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方便。
3、再设计一种未来的交通工具。
交通工具名称: 交通工具的特点:
市场的预测:
广告语或广告画:
七、实验与生活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组课文是第五组课文的延伸。第五组课文通过对蔺相如、诸葛亮、武松、孙悟空的描写, 让学生初步感知用典型事例塑造人物形象, 表现人物个性品质的写作方法。第六组为综合性学习。学习第七组课文, 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 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并学习在习作中运用。
叶圣陶先生认为,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 是个教学的例子。学习这个例子是手段, 目的是要通过这个例子的学习来促进学生发展, 提高语文水平, 获取语文能力, 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这些理念如何在教学中综合体现出来?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习作来反映。所以新教材把口语交际和习作合在一块编排。当教师明白了这一编排意图后, 习作教学就会以课文提供的信息为“蓝本”, 在课文教学的基础上来梳理口语交际和习作教学思路, 完成该项训练。
二、回顾已学课文
第七组共编入三篇课文。第一篇是一组人物描写, 是精读课文。编者选取了三部作品的片段:《小嘎子和胖墩儿摔跤》出自小说《小兵张嘎》。张嘎是个儿童英雄, 很受孩子们喜爱, 选入这一片段, 能使学生受到感染, 调动儿童生活经验, 深入内化, 爱上课文。另外两个片段:《临死前的严监生》和《“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分别选自古典名著《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相对前一个片段来说, 后两个片段的内容离现实生活远了些。三个片段在人物描写上各有侧重。《小嘎子和胖墩儿摔跤》侧重于动作描写。第二自然段里有“跳起来”、“退后两步”、“一闪身”、“叉着腰”等动作描写。第三自然段里的“眼疾手快”、“一叉一搂”、“虎势儿一站”、“蹦来蹦去”、“塌着腰”、“鼓鼓着眼珠子”、“走马灯似转了三四圈”、“三抓两挠”、“揪在一起”……更是生动细腻地把摔跤写活了, 把场景写热闹了, 让人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若是把这些词语抽掉, 这个片段就平淡得没了看头。《临死前的严监生》通过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严监生至死也不忘减少灯盏里的两茎灯草, 活脱脱刻画出一个“吝啬鬼”的面孔。《“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最突出的是外貌描写。对“凤辣子”这个人物, 作者从穿的写到戴的;从眼睛写到身体;从“粉面含春威不露”写到“丹唇未启笑先闻”……本组第二篇和第三篇均为略读课文, 其中《刷子李》在选材上和《临死前的严监生》很相似, 仍然是以细节描写取胜, 《金钱的魅力》在刻画人物时, 以语言描写见长。第一篇 (3个片段) 似是这组课文的“总述”, 后两篇则是对总述的诠释。
“鸿爪回头细细看”, 回顾是为了运用, 是为了让学生把课文这个例子提供的描写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来。因此, 相关知识点教师不必一一告诉学生, 可让学生重读课文, 调动印象积累, 思考学习收获, 也可以通过提问,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申补充, 还可以请学生翻看听课笔记, 熟悉课文中涉及的描写方法, 为习作做好“临战”前的准备。
三、习作指导
1. 明确要求。
当上一步骤完成后, 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研究“习作要求”了, “要求”有三个方面:一是本次习作要注意把人物写得特点鲜明;二是要把课文中学到的一些人物描写方法运用到习作中来;三是习作写成后, 同学之间要互评互改。教师可举出具体例子来引导。如, 写老师, 你要突出老师的哪一方面, 在这方面有哪些典型事例。假设是写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学生学习有困难, 老师耐心辅导, 教给学生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 从细处着手, 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怕学生课间奔跑撞上书桌的棱角, 老师用废旧报纸做成角套将桌子棱角给套上;老师把自己阅读过的、适合同学们阅读的书籍、报纸捐赠给班上, 供同学们阅读;带上糖果去慰问生病的学生……在这些材料中进行比较取舍, 选择印象最深的, 最能感动自己的来写。这只是一个例子, 不要求都写老师。
2. 先说后写。
通过示范引导, 把学生思想激活, 然后让学生自己去酝酿构思。构思好后, 请学生练习说, 即口头习作, 进入口语交际, 老师同学做听众, 边听边参与进去, 既接受, 也分享。如某同学写得好, 语言描写方面值得自己借鉴, 另一同学材料选取典型, 人物特点鲜明, 值得自己学习, 又一名同学善于外貌描写, 还有的同学加入人物对话, 可以仿照……让学生充分地说说, 这样能在习作涉及的方方面面让学生通过交流, 受到启发, 易于动笔。
口头习作完成后, 动笔习作紧跟上来。要把口头语转换成书面语言, 还需要积极的思维参与, 需要多种语文能力的运用。口头表达在逻辑上存在松散欠严谨是可以理解的。但在习作中出现就不允许了。所以在谋篇、布局中教师应要求学生认真思考、严密组织, 准确表达, 把一些学过的修辞手法或描写手法运用进去, 随时提示检查。
3. 自改互改。
A. B. C. 1 D.
2.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2x2-2x+3m-1=0有两个实数根x1、x2且x1·x2>x1+x2-4,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A.m>- B.m≤
C.m<- D.- 3.如图1,O是△ABC的外心,OD⊥BC,OE⊥AC,OF⊥AB,则OD∶OE∶OF=( ). A. a∶b∶c B. ∶ ∶ C. cosA∶cosB∶cosC D. sinA∶sinB∶sinC 4.已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 、 、2, △A′B′C′的两边长分别是1和 ,如果△ABC∽△A′B′C′,那么△A′B′C′的第三边长应该是( ). A. B. C. D. 5.如图2,小明将一张矩形纸片ABCD沿CE折叠,B点恰好落在AD边上,设此点为F,若AB∶BC=4∶5,则cos∠DCF的值为___. 图2 图3 6.如图3,AB∥CD,AC、BD交于O,BO=7,DO=3,AC=25,则AO的长为__________. 7.抛物线y=x2-4与x轴的两个交点和抛物线的顶点构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 8.已知关于x的方程x2+(3-m)x+ =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m的最大整数值是___________. 9. 如图4,△ABC中,∠C=90°,AC=8cm,BC=4cm,一动点P从C出发沿着CB方向以1cm/S的速度运动,另一动点Q从A出发沿 着AC方向以2cm/S的速度运动,P、Q两点同时出发,运动时间为t(s). (1)当为几秒时,△PCQ的面积是△ABC面积的 ? (2)△PCQ的面积能否为△ABC面积的一半?若能,求出t的值;若不能,说明理由. 图4 图5 10.如图5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OABC的边长为2cm,点A、C分别在y轴的负半轴和x轴的正半轴上,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A和点B且12a+5c=0.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如果点P由点A开始沿AB边以2cm/s的速度向点B移动,同时点Q由点B开始沿BC边以1cm/s的速度向点C移动. ①移动开始后第t(s)时,设S=PQ2(cm)2,试写出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t的取值范围; 班别:______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书写评价: 家长意见:家长签字: 一.我掌握的科学知识 1、填空(每空1分,共40分) (1)像蚂蚁、蝴蝶、蜜蜂这样的动物,它们的身体都分为、、三部分,头部有,胸部有三对,凡是具有这些特点的动物都是。(2)蚂蚁是一种社会性昆虫,一个完整的蚂蚁群体通常是由、共同组成的。 (3)家畜都是动物,例如:、、等。 (4)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是:、、。比较原始的哺乳动物是。 (5)猫和兔的身体由、、五部分组成。 (6)鱼类一般身体表面有,用呼吸,用运动,终生生活在中,用繁殖后代。 (7)两栖动物的特点是身体表面,小时候生活在中,用呼吸;长大后既能生活在繁殖后代。(8)爬行动物身体表面有或,用呼吸,采用腹部的方式运动,用繁殖。 2、选择(每小题1分,共10分)(1)下列不是哺乳动物的是。A大象B企鹅C 袋鼠 (2)下列是哺乳动物的是。A鲸鱼B鲨鱼C 鳄鱼 (3)哺乳动物不具备的能力是。A飞翔B用鳃呼吸C 潜水 (4)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是。A大象B河马C 蓝鲸 (5)下列不全属于哺乳动物的一组是。A牛、猴、燕子、猫、鱼B牛、猴、猫、虎 C山羊、鹿、狼D大熊猫、骆驼、鲸 (6)黄鼠狼、猫在繁殖和喂养后代方面的相同点是。 A卵生,用肉喂养小动物B胎生,用奶喂小动物C胎生,用粮食喂养后代(7)下列不属于两栖动物的是。A听觉B视觉C 嗅觉 (8)下列不属于鸟类的动物是。A 蜂鸟B孔雀C 蝙蝠 (9)通常同种鸟类当中羽毛最漂亮的是。 A雌鸟B雄鸟C幼鸟 (10)的食物是鱼。A企鹅B鹦鹉C啄木鸟 3、判断(每题2分,共20分) (1)我们平常所见的虫子都是昆虫。()(2)昆虫都会飞。()(3)昆虫只吃植物。()(4)蜘蛛不是昆虫。() (5)蜗牛、蝗虫和蚂蚁是同一种动物。()(6)鸟类都能飞翔。()(7)企鹅能潜水,但它也是鸟。() (8)农民喷洒的农药只会杀死害虫,不会对鸟类产生什么影响。(9)鸟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们。() (10)鸟是由远古的爬行动物进化来的。()二.科学探究 1、(每题10分,共10分) (1)鱼的哪些外形特点适合在水中生活 ?三.走进生活 2、(每题各10分,共20分)(1)为什么在羽绒服里添加羽绒? 姓名 分数 第一关、我会填。(15分,每空1分) 1、把泡沫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泡沫块有一个向上托的力,我们把这个力称为水的()。 2、在日常生活中,()、()、()等物体放入水中一般是浮的,()、()、()等物体放入水中一般是沉的。 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轻的容易();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大的容易(),体积小的容易()。(填“沉”或“浮”) 4、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 5、当一个物体静止漂浮在水面时,它受的浮力与重力的关系是:方向(),大小()。 6、不同的物体产生的浮力也()。(填“相同”或“不相同”) 第二关、我能辩,对的打“√”,错的打“×”。(20分,每空2分)() 1、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轻重、体积大小无关。 () 2、货船从长江进入大海,船身会上浮一些。() 3、历史上“曹冲称象”的故事是利用浮力的原理。() 4、轻的一定浮,重的一定沉。() 5、马铃薯在浓盐水中会浮,是因为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 6、相同体积的盐水要比清水重一些。 () 7、物体在水中下沉,是因为物体没有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 8、现在的船是钢铁制造的,在水中不会沉,所以钢铁在水中是浮的。() 9、马铃薯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不同的。() 10、在死海里,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不会淹死,是因为死海很浅。第三关、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30分,每空2 分) 1、相同重量的下列物体中只有一种在水面能够上浮,它最可能是()。A、铁块 B、木块 C、橡皮 2、要使浮在液体上的马铃薯下沉,可以在液体中()。A、加盐 B、加清水 C、加糖 3、下列物体最容易浮在水面上的是()。A、铜块 B、塑料泡沫 C、硬币 4、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主要与()有关。A、物体的重量 B、物体的颜色 C、物体排开的水量 5、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来达到上浮和下沉。A、轻重 B、大小 C、体积 6、石头沉在水底时,它受到的浮力()它受到的重力。A、大于 B、小于 C、等于 7、甲、乙两艘相同的船,在同一海上,甲为空船,乙为载满货物的船,则()所受的浮力较大。 A、甲船 B、乙船 C、相等 8、橡皮泥做的小船,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装载的货物越()。 A、浮„„多 B、沉„„少 C、浮„„少 9、一位同学做物体沉浮的实验时,把5个大小相同的小球放入水中,发现有的小球是沉的,有的小球是浮的,然后他把小球按从重到轻的顺序排列,寻找物体沉浮的规律,这个实验可以证明物体的沉浮与()有关。 A、大小 B、轻重 C、形状 10、铜砝码能浮在水银上,是因为()。 A、相同体积的铜砝码比水银轻 B、相同体积的铜砝码比水银重 C、相同体积的铜砝码和水银一样重 11、如果以下三个物体的体积都相同,那么重量最重的是()。A、水 B、油 C、水银 12、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取决于()。 A、物体在液体里的深度 B、物体的体积和形状 C、物体的体积和液体的重量 13、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的。 A、竖直向上 B、竖直向下 C、向两边 14、一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一铁块沉入水底,原因是()。A、木块受到的浮力大于铁块受到的浮力 B、木块受到浮力,铁块没有受到浮力 C、铁块受到的浮力小于铁块的重力 15、一个物体放入甲水槽时浮的,放入乙水槽时沉的,说法是正确的是()。 A、甲水槽里装的可能是清水,乙水槽里装的可能是盐水 B、甲水槽里装的可能是盐水,乙水槽里装的可能是清水 C、甲水槽里装的可能是色拉油,乙水槽里装的可能是盐水 第四关、我会在括号里填“沉”或“浮”。(6分,每空2分) 1立方厘米塑料块重0.9克,根据下表中提供的数据,你知道塑料块放入清水、浓盐水和食用油里,是沉还是浮? 1立方厘米清水1克 () 1立方厘米浓盐水1.3克() 1立方厘米食用油0.8克()第五关、我会答。(15分,每题5分) 1、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哪些因素有关? 2、一片长约10厘米宽约5厘米的薄铁片,放入水中是下沉的,你有什么办法让薄铁片浮起来吗? 3、外观一样的两杯水,一杯是盐水,一杯是清水,请你想办法把它们区分开来。请写出方法或过程。 第六关、我的研究。(14分) 1、把两个重量相等的马铃薯分别放入两个水槽中,在甲槽中的马铃薯是沉的,在乙槽中的马铃薯是浮的,这可能是什么原因?(4分)你有什么办法让乙槽中的马铃薯沉下去?(3分) 2、用手把一块木块按入水中,然后放手。(7分) (1)请在图中用箭头线画出浸没在水中的木块受力情况。(3分)(2)在刚松手后,木块受到的浮力()重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此时,木块怎样运动?()。(2分)(3)最后,木块的位置怎样?(),这时木块受到的浮力()重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分) 参考答案: 第一关: 1、浮力 2、木头、泡沫塑料、乒乓球、图钉、铁钉、铜块(其它只要合理就可) 3、沉、浮、浮、沉 4、排开的水量 5、相反、相等 6、不同 第二关: 1-5√√√×√ 6-10√××√× 第三关:1-5 BBBCA 6-10 BBABA 11-15 CBACB 第四关: 浮、浮、沉 第五关: 1、与排开的水量有关,与液体种类有关 2、做成船形,增加排开水的水量 3、A取相同的土豆块,放入二烧杯中,沉的快的是清水杯;沉的慢或不沉的是盐水杯 B用滴管分别各取一液滴,放于金属片上,置于酒精灯上加热,烧干后留有痕迹的为盐水杯,没有痕迹的为清水杯(二种方法,答其一就可)第六关: 1、A可能原因液体类型不一样,甲槽可能是水,乙槽可能是盐水。B向乙槽中加入大量清水,能让其下沉 一、我会填 1、一个正方形的棱长的和是60cm,它的表面积是cm2。 一个长方体长5米,宽2米,高30分米,它的体积是()米3. 2、同学们去植树,有490棵成活了,有10棵没成活,成活率是()。 3、()÷16=()%。 4、甲、乙两数的和是80,乙数是20,乙数是甲数的()%。 5、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小明身高约是120()一杯牛奶的容积约是250() 一个火柴盒的体积约是8()一个苹果占据的空间约为400() 6、在、、0.277、27.2%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7、最小的.奇数,最小的合数和最小的质数,这个三个数的倒数的和是()。 8、在42、51、44、46、44、48、50、48、48、51这组数据中,中位数是(),众数是()。 9、把一个棱长为20厘米的正方体分成两个相同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10、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48厘米,底面周长是12厘米,高是(). 11、一个长方体恰好截成两个正方体,截开后表面积增加18平方米,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12、小明一家三口随团外出旅游,旅途的费用支出情况如右图所示, 若他们共支出了4800元,则在购物上用去了()元。 二、请你当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 1、如果甲数比乙数多,那么乙数就比甲数少。() 2、所有自然数都有倒数,的倒数就是。( 3、分母是100的分数就是百分数。() 4、在100克水中放入5克盐,那么盐水的含盐率就是5%() 5、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它的表面积也就扩大到原来的2倍。() 三、请你选一选 1、两根2米长的电线,第一根用去全长的,第二根用去米,剩下的电线()。 A、第一根长B、第二根长C、一样长D、无法比较 2、如果甲数的等于乙数的,那么甲数()乙数。 A、大于B、小于C、等于D、无法比较 3、某种新品牌的饮料大瓶装(1200ml)售价10元,小瓶装(200ml)售价2元。莉莉 要买1大瓶和1小瓶饮料,去()商店更合算。 A、甲B、乙C、丙D、都合算 4、扇形统计图可以(),折线统计图可以()。 A、表示出数量培养变化情况。B、表示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C、表示出部分数与总数、部分数与部分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5、右面可以折成正方体的图形是()。 四、请你算一算 1、直接写得数 1÷=0÷=+=-=2-= ×=20%÷=×30%=3.5+1.5=0.5×= 2、你想怎么算就怎么算 ×+÷31÷-×+×37% 3、解方程X-X=20%X= 五、请你解决实际问题: 1、四川省汶川县发生大地震之后,育才小学举行了“心手相连”的捐书活动。五年级共 捐了108本书,比六年级少捐10%,六年级捐了多少本书? 2、把一块棱长是10厘米的正方体钢坯锻造成高和宽都是4厘米的长方体钢材,这个钢材 长多少厘米? 3、明明的房间四壁要粉刷一新,房间长4米,宽3米,高3米。除去门窗面积4平方米, 每平方米用涂料0.5升,立邦梦幻千色外墙亚光漆4.5升一桶,每桶200元,粉刷明明 房间大约要用多少元? 4、如下图,如果把这个长方体完全沉没于盛满水的水槽中,会有多少水溢出来? 一、理读文路, 走入文本 所谓理读, 就是寻找式地读, 清理式地读, 整理式地读;就是梳理文本的思路或特点, 找出那些最有用的、最能落实课文教学要求的、最需要教给学生的语言知识或其他内容, 把它们罗列出来, 以确定学习过程的“对话”思路。《桥》这篇课文情节跌宕起伏, 扣人心弦;语言简练生动, 极富韵味。但课文所蕴涵情味, 思想内涵却不容易为学生所理解。因此, 我采用理读文中语言, 引导学生走入文本:1.读准字音, 读通课文。为了使学生读有方向、读有收获, 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多读几遍课文, 并借助字典自学生字词, 注意读准“咆哮、狞笑、放肆、豹子、呻吟、搀扶、祭奠、乱哄哄、势不可挡、跌跌撞撞”等生字新词, 并理解这些词的意思, 为读通课文扫清障碍。2.读熟词语, 感知大意。在检查预习这一环节中, 先让学生圈画出描写洪水 (咆哮狞笑放肆狂奔而来 势不可当) 、人们 (你拥我挤疯了似的跌跌撞撞乱哄哄) 和老汉 (拥戴清瘦揪出沙哑 豹子) 等词语, 再分组朗读, 引导学生理清文路, 并选用这三组词语概括课文主要内容。3.读懂句式, 认识人物。这篇课文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 增强了表现力。教学时,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桥、洪水、人们、老汉的比喻句、拟人句并分类重组, 再细加指导朗读。如“山洪咆哮着, 像一群受惊的野马, 从山谷里狂奔而来, 势不可当。”“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水渐渐窜上来, 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让学生边读边想, 把洪水形象化, 在脑子中形成表象, 感受洪水的凶猛;在读到“村庄惊醒了……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时, 我让学生用成语形容当时村民逃难的情形和心情, 体会人们的惊惶失措;之后, 通过对比朗读文中描写老汉的句子, 初步认识老汉镇定如山的形象。 一篇课文, 经过这样的理读, 无形之中增加了知识的含量, 增加了知识的厚度与深度, 现出了知识的斑斓色彩, 有助于学生把握课文的基本内容, 提炼课文的精髓, 同时也为品读课文找准了切入点和对准点。 二、品读文意, 深入文本 所谓品读, 就是在阅读中对课文着意揣摩、体味, 抓住文章的精髓, 读出深度, 读出韵味。语文课堂应该在浓浓的语文味中, 在丰富的语言想像中, 让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文字, 去享受语言的魅力。 在教学《桥》这课时, 为了让学生与文本展开充分的思想沟通、情感交流, 把握文本的主要意思, 领悟文本的思想蕴味, 体会文本的行文技巧, 并在言语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文本言语, 掌握一定的言语规律, 我以“老汉”为切入点, 以描写老汉语言、动作、神态的句段为重点引导学生品读文意:1.自主朗读, 感知重点。让学生抓住描写老支书的句子自主朗读、自主思考、自主解决。学生通过读、思、找、画、议等一系列阅读活动, 大都能明白课文主要是写老汉的无私无畏、临危不惧、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精神风貌。2.赏析朗读, 理解重点。为了让学生掌握文章重点, 我着力引导学生朗读、咀嚼、品味关键字词句段上, 如“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 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他像一座山。”引导学生从“他像一座山”进行个性化朗读, 读出不同的理解。有时, 即使是同一个字, 在不同的环境中也在表达着不同的意思。如课文的两个“吼”, 学生有的读出生气, 有的读出批评, 有的读出命令, 有的读出威严, 有的读出不容争辩……通过个性化的理解, 学生读出重点词语的意思, 读出字里行间的感情色彩。3.配画朗读, 内化重点。即在抓好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 我渐次播放与以上重点语段相关的课件, 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形象的画面, 指导学生通过读、听、看相结合的方式强化理解、快速内化。通过这样的设计, 不仅激活了语言文字, 还积蓄了学生内心的情感, 使语文课达到了“享受语文”的目标。 三、悟读文境, 融入文本 所谓悟读, 就是解读文本时, 要潜心会文, 去抓住作者的思路, 体会作者的心境。具体表现在对文本一拍即合的呼应, 一种心心相印的认同, 一种怦然心动的体验, 一种生活阅历的接轨。悟读是朗读的最高境界!为达到这个目标, 我从以下三个层次进行指导:首先, 创设情境, 为情感体验奠基———我让学生观看山洪暴发、人们惊慌失措的录相, 营造紧张氛围, 借此为学生潜心会文、表情达意奠定基础。其次, 重点引读, 为情感触发助力———第一次引读:“当人们惊慌失措时, 木桥前, 没腿深的水里, 站着……”学生动情接读:“那个不久就要退休的老汉, 清瘦的脸上流着雨水。他不说话, 盯着乱哄哄的人们。像一座山。”引导学生描述:这是一位 () 老汉。然后我通过说的训练, 引导学生走出文本, 走近老汉, 从而使老汉的高大形象在学生心目中深深地扎下根。第二次引读:“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伍, 依次从老汉身边跑上木桥。老汉突然冲上前……”学生深情地接读:“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 ……老汉凶得像只豹子。”读后学生情不自禁地说:这是一位 () 的老汉。第三次引读:“最后, 只剩下了他和那个小伙子。小伙子……”学生接读:“推了老汉一把,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 猛然间, 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读后学生由衷地称赞:这是一位 () 的老汉。教师的导读起到了抛砖引玉的功效, 学生在读中情感得到了升华。通过以上读的训练, 学生情感激奋, 心融文本, 言出心声, 读出了真情, 读出了意境:那位老汉为了村民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 就如同一座生命之桥, 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最后, 反复诵读, 为情感升华添翼———课文结尾三句话, 完全可以合并为一个自然段, 作者写了三个自然段, 是为了让读者有想象和思考的空间, 让读者为老太太难过, 从而更加敬仰老汉。这样的特点, 教师要点给学生,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 让学生在朗读中受到感染, 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高贵品质, 领悟作者表达方法的精妙, 领悟作者为什么以“桥”为题, 让学生与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 1,下列各项中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3分) A,轩榭池沼镂空斟酌 B,潋滟抖擞自给自足虬干 C,嶙峋硕大老鸹蜿蜒 D,倏然愚氓喧嚣龟裂 2,下列各项中各有一个字是错误的,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分) A,自出新裁 居高临下等闲视之 司空见惯( )( ) B,重峦叠障 称心满意史无前例 别具匠心( )( ) C,俯仰生姿依稀可辩潋滟绿波 毛骨悚然( )( ) D,活崩鲜灵 苍松翠柏神奇幽径 退避三舍( )( )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一项的是( )(4分) A,我自己的性格制造的这—个十字架,只有我自己来背了?奈何,奈何! B,是的,明天还封阳台吗?封了阳台,虽可以阻隔住城市的喧嚣,开辟出一块活动的空间,但是,这鸽子便没有了活动的场所。 C,我常常带领国内外参观者站在树下指着嬉戏的鸟儿们,说,“瞧,这是我们的一景。” D,记得在50年代,我在故宫的城楼上,参观过一个有关“红楼梦”的展览。 4,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明代宦官魏忠贤权倾朝野,翻云覆雨,可谓八面威风! B,暑假之后,同学们来到学校,面对焕然一新的校园,真有恍如隔世的感觉。 c,这个老汉衣衫褴褛,其家境可见一斑。 D,他犯了很严重的错误,可是在写检查的时候却轻描淡写,毫无悔意。 5,根据对偶句的特点,删改下面这副对联的上联,使上下联对仗工整。(2分) 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改后:上联: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6,下面两个句子均有语病,请在原句上加以修改。(4分) (1)提起神奇秀丽的西双版纳,谁能不为之心驰神往。能否到西双版纳去,是我很久以前的一个梦。 (2)通过台湾人这种经营旅游的独特方式,使人恍如隔世,满足了现代人所需要的古典文化感觉。 7,综合性学习。(7分) “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兄弟。”大自然是奇异美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鸟一兽……和谐的自然组合,构成了人类生存的最佳环境。学完本单元,老师拟举行一次以“善待自然,优化生存环境”为主题的演讲活动。假如你是班长。请帮老师完成以下工作。 (1)根据活动主题,制定一个简要的活动方案。(3分) (2)根据活动主题,拟两条宣传标语。(4分) 8,请发挥自己的想象,描绘一段秋天夜景,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50字左右。(4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9—12题。(10分) 小鸟阿泰 周子诗 一个人坐在窗边,望着窗外的景象,不自觉地又想起那只小鸟,想起它的背影。 还记得在阿勒泰,一个小朋友突然向我送上一只小鸟,从此我便开始了跟小鸟的一段缘分。当我接过小鸟,我看到它无助的样子,我的心立刻就酸了。一只没有了父母照顾的小鸟是多么可怜啊! 当我拿着小鸟的时候,它惊慌害怕的样子把我吓坏了。它的心脏跳得很快,仿佛就快要把性命断送于我手里的样子。那时我十分害怕,因为我感到它的性命就交托在我的身上。难道我有权控制它的性命吗?它的生与死就在于我的一句话,或是一个决定。这未免把生命看得太不重要了。生命是珍贵的,所以我做任何决定都要让小鸟能安全地生存下去。 人生往往都是活在迷惘的分岔路口,要面对不同的选择。当时我心里就是想着究竟应该让小鸟好好地活在那小孩子的家,还是让它回归大自然,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呢?要做出这个选择真的不容易,仿佛小乌以后的一生,生与死,都在我的掌握之中。当我无意之中向天空一望的时候,我心里知道了答案。看到天上盘旋翱翔的大鹰,我就想到爱鸟应是放飞森林,保护环境,而不是用珍馐百味把它困在笼中养活。再想,生存而没有了自由,是何等痛苦,与其闷闷地在笼中过活,倒不如往外面的世界闯一闯!如果将来真的要面对死亡的话,那用死去换取自由也是生命的最高表现了。况且大自然本身就养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生、老、病、死,原本就有一定的规律,我们又何须为大自然那么忧累?大自然赋予我们一切的所需,我们应该对它有无比的信心才是。 第二天清早,我找了一个适合它生长的环境把它放了,默默地看着它离开。当小鸟回到河边时。看到它疯狂一般地往草丛里跑,我的心也随着它的脚步轻快地奔向未来的生命,心中的喜悦是无法用笔墨描绘的……于高兴之时,念头一起,就决定称小鸟为“阿泰”,即于阿勒泰地区认识的小鸟朋友。 究竟生命是脆弱的,还是顽强的?有时候人可以为了生存发挥最大的潜力,做出种种出人意料的事情;但有时候人又软弱得连呼吸都要靠机器来帮助。究竟小鸟的生命又是如何?它跌跌碰碰地走着,慢慢地背影就消失了。不知道它究竟是奔向光辉。还是苦命的未来?它走了,永远地走了…… 9,“当小鸟回到河边时,看到它疯狂一般地往草丛里跑,我的心也随着它的脚步轻快地奔向未来的生命,心中的喜悦是无法用笔墨描绘的……”“疯狂”一词写出了小鸟 ,作者的心“也随着它的脚步轻陕地奔向未来的生命”是因为 。(4分) 10,下面是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哪一项最恰当?( )(2分) A,生命是珍贵的,我们应善待动物,保护环境。 B,动物和人一样,生存而没有自由是痛苦的。 C,大自然有能力养活一切生物,人类无须操心。 D,生命是脆弱的,人应为了生存发挥最大的潜力。 11,仔细阅读本文第4自然段,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些议论性的语句,文章也是通顺的,那么能将这几句议论l生的语句删掉吗?为什么?(2分) 12,想一想。如果人类不善待生命、保护环境,小鸟能有“光辉”的未来吗?读了本文,简单谈谈你对人与环境关系的看法。(2分) ㈢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10分) (1)彳艮多年以前,有一位学大提琴的年轻人向20世纪最伟大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讨教:我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2)卡萨尔斯面对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意味深长地回答:先成为优秀而大写的人,然后成为一名优秀而大写的音乐人,最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3)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还年少,老人回答时所透露的含义我还理解不多,然而随着采访中接触的人越来越多,这个回答在我脑海中越印越深。 (4)在采访北大教授季羡林的时候,我听到一个关于他的真实的故事。有一年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校园。他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理手续。老人爽快地答应了。近一个小时过去了,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学子谢过老人,两人分别。 (5)几天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坐的 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6)我不知道这位学子当时是怎样的一种心情,但我听到这个故事之后却强烈地感觉到: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 (7)这之后,我又在医院里采访了世纪老人冰心。我问先生,您现在最关心的是什么? (8)老人的回答简单而感人:是年老病人的状况。 (9)当时的冰心已接近自己人生的终点,而这位在80年前五四运动爆发那一天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老人,心中对芸芸众生的关爱之情,历经80年的岁月仍未改变。这又该是怎样的一种传统! (10)冰心先生的身躯并不强壮,即使年轻时也少有飒爽英姿的模样,然而她这一生却是用自己当笔,拿岁月当稿纸,写成的一篇关于“爱是一种力量”的文章。她在离去之后,给我们留下了伟大的背影。 (11)世纪老人在陆续离去,他们留下的爱国心和高深的学问却一直在我们心中不老。但在今天,我还想加上一条,这些世纪老人所独具的人格魅力是不是也该作为一种传统由我们向后延续? ()前几天我在北大听到一个故事,清新而感人。 (12)一批刚走进校园的年轻人,相约去看望季羡林先生。走到门口。却开始犹豫,他们怕冒失地打扰了先生。最后决定,每人用竹子在季老家门口的土地上留下问候的话语,然后才满意地离去。 ㈣这该是怎样美丽的一幅画面!离季老家不远,是北大伯雅塔在未名湖中留下的投影,而季老家门口的问候语中是不是也有先生的人格魅力在学子心中留下的投影呢?只是生活中,这样的人格投影在我们心中还是太少。 (15)于是,我也更加理解了卡萨尔斯回答中所具有的深意。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呢?心中有个声音在回答:先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然后成为一个优秀的新闻人,最后自然地成为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 (16)我知道,这条路很长,但我将执著地前行。 13,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本文所记叙的季羡林和冰心两位老人的故事。(2分) 季羡林先生: 冰心老人: 14,第10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冰心老人在离去之后给我们留下了“伟大的背影”?(2分) 15,文章结尾说:“这条路很长,但我将执著地前行。”请结合第15段回答:这条“很长”的路指的是怎样的路?(用原文中语句回答)(3分) 16,世纪老人冰心曾谆谆告诫:“青年人,珍重地描写罢,时间正翻着书页,请你着笔!”结合选文回答:在自己的人生书页上你打算怎样“着笔”?(3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10分) ①人与人在交往中应留点空白,为他人留点空白,才能友好相处;给自己留点空白。才会快乐度日。 ②为他人留点空白,遇事能让三分,自己就多了一份爱心;为他人留下三分宽恕。人际关系就不会紧张;凡事能为他人留下设想的空白,世界就会多一份美好。不要忘了。你留给他人的空白,也是留给自己的出路。人生舞台,风云变幻,何处没有矛盾,何时没有纷争?世界上,有坦坦君子,也有戚戚小人,若是你没有坚忍的心智,没有宽容的胸怀,就无法与他人和睦相处。即便你一身清白,有德有才,也要允许他人的误解、刁难,甚至伤害……但是,一切都将过去,唯有真理永存,倘若你能包容理解,为他人留下三分余地,反省自身,解剖自己,矛盾就会迎刃而解,就能化干戈为玉帛,化误会为理解,化狭窄为广阔,最终会得到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③人是感情动物,有喜也有悲,有爱也有恨。给自己留点空白,会使心灵更畅快地呼吸。当你得意时,留点空白给思考,莫让得意冲昏头脑;当你痛苦时,留点空白给安慰。莫让痛苦窒息心灵;当你烦恼时,留点空白给快乐,烦恼就会烟消云散;当你孤独时,留点空白给友谊。真诚的友谊是第二个自我。人就是这样,痛苦可以忍受,泪水可以恣情,但绝对不能灰心,低头,停止不前;当生活把你逼进狭窄的小路,留点空白,留点光亮给心境,就会变小路为宽阔大道。 ④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若是给他人和自己留点空白,就会无怨无忧、知足常乐。其实,一个人只有工作往上比,才会看到自己的不足;生活往下看,才会得到满足,不去攀比。平淡的生活,足以滋养世人,粗茶淡饭具备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就不必眼馋他人常吃山珍海味;自己有自行车骑,又能锻炼身体,就不必眼馋他人有小汽车接送……人世间事物纷繁,有领导者就有被领导者,有名人就有凡人,何必要与他人比高低?靠自己的诚实劳动,会获得一份甜蜜的果实,且俭朴的生活更贴近生活的本质,更能让人享受生活的乐趣,不至于迷失在光怪陆离的表面。为此,何不给他人和自己留点空白,求得安宁,活得开心、快乐一点呢? ⑤人生一世,对有些事情不需要刻意去面对,更不需要费心去思考其细节,给人给己留更多的空白和余地,留更多的灵气,才会快乐、幸福地度过一生。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7,本文中“留点空白”的含义是什么?(2分) 18,结合语境,解释第②段中加横线词语的含义。(4分) 坦坦君子: 戚戚小人: 19,文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品味的语句,请自选一处作简要赏析。(2分) 20,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所谈论的话题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对目前正在开展的“创建文明城市”“打造和谐社会”等活动同样具有启发意义。 B,第②段提到了人与人在交往中应遵循的原则,和我们通常所说的“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风平浪静”的处世哲学意思相近。 C,第@煅中提到的“光怪陆离的表面”是指一个人一旦玩物丧志、不思进取,就会整天沉湎于花天酒地、碌碌无为的生活中而不能自拔。 D,全文语言朴实,条理清晰,说理辩证,蕴含哲理,表现了作者宽广的胸怀、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感染力较强。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1-24题。(10分) 【甲】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1),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2),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乙】田登(宋朝人)作郡守,怒人触其名,犯者必笞(chf鞭打)。举州皆谓灯为火。值上元(旧历正月十五为上元节)放灯,吏揭榜于市,日:“本州依例放火三日。”俗语云“只许州官放火,(3)”,本此。 21,根据【甲】文内容填出(1)、(2)句。根据【乙】文内容及对俗语的了解,填出(3)句。(3分) (1) (2) (3) 22,翻译下列句子。(2分) (1)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2)田登作郡守,怒人触其名,犯者必笞,举州皆谓灯为火。 23,简答题。(2分) (1)【甲】文作者通过海瑞的事例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乙】文中,百姓为什么“谓灯为火”? 24,同样为官,海瑞与田登有什么不同?你认为老百姓需要什么样的官员?(3分) 三、写作(30分) 请以“_______,让我陶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在横线上填上适当内容,补全题目;(2)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出卷人:江苏省宿迁市马陵初中张淑琴)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C 2,薪——心障——嶂辩——辨崩——蹦 3,B 4,B 5,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6,(1)删去“能否”(2)删去“通过” 7,(1)确定举行演讲会的时间、地点、参与者;推选主持人和评委,确定演讲次序,即兴演讲,老师点评,宣布比赛结果。(主持人总结) (2),示例1:追求绿色时尚拥抱绿色生活;示例2: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示例3:蓝天之下你我他优质空气靠大家 8,略 二、阅读理解(40分) 9,获得自由后的喜悦感受到了小鸟的喜悦,为小鸟重获自由而高兴,为自己的决定而高兴 10,A 11,不能。在作者的叙述之后加上这段议论,不但能够表达作者的思想,回答作者为什么要放鸟归林的问题,而且能够深化文章主题。 12,没有。人不是环境的征服者,人与环境应和谐共处,共同发展,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必须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13,(季羡林先生)为一个年轻学子看行李;(冰心老人)病魔缠身仍关心年老病人的状况。 14,冰心先生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留给我们的是高尚的人格和博大的爱心。 15,先成为—个优秀的人,然后成为—个优秀的新闻人,最后自然地成为—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 16,略(写出自己阅读后的人生感悟,观点明确,语言通顺即可) 17,每个人都要有爱心,对别人的感受体验要看得重一点,多一点宽容和理解;每个人都要有平常心,对自己的名利得失要看得淡一些。多一点自律和苛求。(要求能从对他人和对自己两个方面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18,坦坦君子:指襟怀坦白、德才兼备,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戚戚小人:指心胸狭窄、报复心理很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19略(言之成理即可) 20,C 21,(1准来于荒村野水之间(2)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3)不许百姓点灯 22,(1)(海瑞)亲自发放钱粮,从不克扣一文一厘,而且跟随他的官吏们也没有横行勒索过一钱。(2)田登作郡守时,恼怒别人触犯他的名讳,违反了必然遭到鞭打,整个州都把“灯,叫做“火”。 23,(1)事必躬亲,方能成功。(2)回避田登名字中的“登”这个音,只好把“灯”说成“火”。 24,海瑞廉洁奉公,不辞辛苦,事必躬亲,为百姓办事,令人景仰;田登仗势欺人,目无百姓,遭人唾弃。百姓需要的是像海瑞这样的清官、好官。 三、写作(30分) 一、积累及运用(27分) 1、选出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3分)() A.拖拽(zhuài)贮藏(chú)忧心忡忡(zhǒnɡ) B.支撑(zhǎnɡ)砭骨(biān)怏怏不乐(yànɡ) C.轮廓(kuò)锤炼(chuí)锲而不舍(qiè) D.泅水(qiú)凛冽(línɡ)冻饿之虞(yú) 2、选出书写有误的一项(3分)() A.无垠消蚀羸弱遗孀B.厄运暗淡斫痕帐簿 C.栅栏栅极呼啸匍匐D.勋彰阴霾疆域余暇 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履践:踩踏 作践:糟踏B.告罄:指财物用完 吞噬:吞食 C.语无伦次: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D.毋宁:不如 搁浅:放在水浅的地方 4、给下列句子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说话办事非常严肃认真。()(2)姑且用来自己安慰自己。() (3)养足精神,积蓄锐气。()(4)形容非常害怕的样子。()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伟大的悲剧》作者是茨威格,奥地利作家《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法国的笛福。 B.挪威探险家阿蒙森与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在南极展开了一场富于戏剧性又令人心酸的角逐。斯科特虽然失败,但也堪称英雄。 C.《登上地球之巅》生动地记述了登山队员们突击顶峰的过程,显示了中国队员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D.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颂赞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锲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 6、写出下列带点的字所指代的人物(3分) ①特别是有一天,我带着枪在海边散步,寻思着我目前的处境的时候,我的理智就用反面的理由劝解我。() ②他又挣扎着坐起来,用铅笔在日记本上给战友们留下了一封短信。()③她是一位教师,不仅是她的学生们的教师,而且是全国人民的教师。() 7、依照示例,改写下面一条提示语,使之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3分)1 提示语:(公园里)禁止攀折花木,不许乱扔垃圾。改写为:除了记忆什么也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 提示语:(教学楼内)禁止喧哗,不许打闹 改写为: 8、一个小伙子撞倒了一位老人,竟扬长而去。这时有人追上小伙子说:“你的东西丢了。”小伙子连忙回头去找。那人说:“你把老人扶起来,我就告诉你丢了什么。”小伙子没有办法,只好将老人扶起来。于是那人说:“。”小伙子脸红了。 请把那人说的话写出来。(3分) 二、现代文阅读(29分) (一)①5月24日清晨,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②北京时间上午9时30分,年轻的登山队员——运动健将王富洲、刘连满、屈银华和一级运动员贡布(藏族)四人,背着高山背包,扶着冰镐,开始向珠穆朗玛顶峰最后的380米高度冲击。③突击顶峰的队员们走了大约两个钟头,才上升了约70米。这时,“第二台阶”挡住了他们的去路。④突击队员们沿着第三次行军侦察的路线,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在陡滑的岩壁上登攀,他们穿着特制的镶有钢爪的高山靴也难踩稳。在前面开路的屈银华,一连滑倒好几次。他头晕眼花,腰酸背痛,两腿千斤重,但他仍咬着牙坚持前进。⑤在接近“第二台阶”顶部最后三米的地方,岩壁变得垂直而光滑。这时,刘连满走在前面开路。他用双手插进岩缝,由于体力不济,身体稍微一歪,便扑通一下跌落到原来的地方。刘连满一连爬了四次,跌落四次,累得他全身像散了架一样。⑥大家不得不停下来想办法。这时,刘连满突然想起自己在哈尔滨当消防队员期间,采用“人梯”的办法成功地翻过高墙的经历。他毅然蹲到岩壁前,让别人踩在他的肩膀上,然后慢慢地站起来,让别人的双手能抓住岩壁顶端的支撑点攀登上去。在这样的高度上,做任何一个细小的动作,身体都有严重的反应。刘连满的眼前冒着“金花”,两脚颤抖,呼吸也变得沉重。但是,刘连满一直坚持着。他先把屈银华托了上去,然后又托贡布。最后,王富洲和刘连满借着上边放下来的绳子的帮助,也爬了上去。⑦登上“第二台阶”的岩顶后,他们才发觉,由于体力减弱,他们攀登整个“第二台阶”,共花费了五个多小时,而用在攀登这最后三米岩壁的时间,却长达三个小时。⑧天色开始黑下来,寒风凄厉地呼啸着。 10.这几段文字依照什么顺序记叙的?(3分) 11.文段①属于什么描写?(3分) 12.从这几段文字中可以看出登山队员在登山过程中所面临的有哪几大困难?(4分) 13.要想取得登上地球之巅的伟大胜利,队员们应发扬哪些精神?(3分) (二)登月过去已有20年了,美国宇航局一直在隐瞒着一件大事。对于1969年7月21日登月时那4分半钟的转播屏幕空白,美国官方一直在说是“技术故障”。当威尔逊刚一返回地球,他便在公众面前失踪了。他也没有出席国会的授勋仪式,而由内尔代领,说是病重不能出席,而他根本就没拿到勋章。 20年后的今天,威尔逊打破了沉默,讲出了那为世界瞩目的4分半钟发生的事情。 威尔逊是第一批进入太空的美国宇航员。1958年当飞船升空突然发生强烈震颤时,他指挥自若,使飞船尽快脱离险境,受到宇航局上层人士的高度赞扬,已有意让他任登月队长 星期六夜里,他常同好友内尔在军官俱乐部度过,他和内尔当初同在爱德华空军基地驾驶喷气机,同时转到卡纳维拉尔角,他俩同在俱乐部看电视,摔扑克,喝酒到半夜,有几次是宪兵把他们赶回家去的。 1966年2月19日,威尔逊被召到基地指挥部,正式通知他为登月队长,登月时间定为1969年7月4日。他的副手是内尔。 然而在1966年,人们对太空军事计划的态度发生了变化。约翰逊总统使越南战争进一步升级,成千上万的年轻人死在这场毫无意义的战争中。大学生起来反对征兵制,烧毁征兵卡。人们开始对太空军事计划提出质疑。著名作家诺尔曼·迈勒写了一本名叫《我们到月球去做什么》的书,拉开了反对太空军事化运动,国会议员对总统提出了批评,著名社会活动家霍夫曼和罗宾领导数百名学生,在卡纳维拉尔角门前静坐示威,著名演员简·方达批评太空计划。 公众的态度影响了威尔逊的情绪。 “我心里乱了,”他回忆说,“昨天我还是大家争相要求签名的英雄,而今天同样是这些人,却质问我为什么要毁灭世界。” “我并没想毁灭世界。”他继续说道,“但我开始想知道宇航局到底要怎样做,因为有绝密情报说,一旦我们登上月球,军方便要着手在月球上建立核武器基地,我以前从没认真想过这件事,现在开始认真反思了……” 一位前基地指挥官说,上级已注意到他情绪的变化。“他比以前严肃了。”这位官员回忆说,“再也看不到他在军官俱乐部里娱乐了。我们以为是登月压力使他神经紧张所致,绝没想到他对整个计划产生了怀疑。” 真正的转变是在1968年圣诞节之夜。当时电视播放的是“哥伦布”号宇航船绕月球飞行的情景。摄像机拍下了使人难以忘怀的一幕:蔚蓝色的地球从月球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也就是这一刻,威尔逊突然醒悟地暗自思忖:“从月球上观望地球,看到的不单单是美国,而是整个星球,我有生第一次认识到美国不是宇宙的中心,不代表地球的一切,为什么要宣布独自拥有月球呢?” 由于心情激动,当夜他去了军官俱乐部,里面空荡荡的,因为军官们都回家过节去了,只有他的老朋友内尔。他俩开怀畅饮,喝得酩酊大醉,由于头脑发热,他的戒心丧失了。当酒瓶见底时,他托盘说出了心里话,内尔只是一声不吭地听着,时不时给他倒满酒。 “我喝醉了,”他回忆说,“对好友说出了心里话,万万没想到,这个狗崽子竟然告了我的密。” “我察觉自己受到监视,”他说道,“内尔在盯着我,不断向上面打小报告。我闭紧了嘴巴,就当这件事从没发生过。” 他笑了:“但我已下了决心,不过对谁我也没提起过,只是把它搁在心里。” 考查结果是威尔逊一切如常,丝毫没有反对该计划的迹象。于是基地指挥部撤销了对他的监视。 登月船升空的两周前,授予了威尔逊登月时向全世界转播的讲话稿,此文属于绝密材料,它是这样写的: “我,哈泼·威尔逊郑重宣布:美利坚合众国拥有对月球的领土主权,美国人迈出的每一步都是美国领土的扩展。” 7月21日,在午后月球的刺眼光亮下,登月船降落在了月球特兰克里梯死海上,着陆时激起了灰色的月灰尘。几小时后,威尔逊开始走下舷梯,独自走向月球大地。 电视摄像机转播着这历史性的几步,将画面和声音传向全世界,上亿的人在观看实况转播。 威尔逊走完了最后一步,脚踩到了月球灰土层的表面。威尔逊开口说话了:“我,哈泼·威尔逊,以全人类的名义宣布,月球不属于哪一个国家,而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他停顿了一下,又加一句:“我们是为全人类的和平而来。” 接下来他谈起了月球表面的土壤情况,这时突然向世界的实况转播中断了,持续了整整4分半钟,官方解释是通讯卫星出现了故障,而实际上是基地指挥部在同威尔逊专线通话。 6周后,威尔逊一返回地球便消逝了。但军方已不能秘密审判他,那会带来麻烦的。结果他被宣布“退休”,五角大楼严厉告诫他不得讲出事实真相。 但威尔逊的话已不可能更改了,因为全世界都听到了。内尔不能再说“不,我们收回刚才的话,月球归美国所有了”,那样会引起国际局势的紧张。当登月船一返回地球,联合国就通过决议,月球归人类共同拥有。(《美国登月揭秘》小雨)——摘自《读者》 14.威尔逊(阿姆斯特朗)为什么被选为登月队长?(3分) 15.威尔逊(阿姆斯特朗)为什么觉得月球不应只是美国所有?(3分) 16.为什么文中没像课文那样详细地介绍内尔·哈里丹(奥尔德林)在月球上的工作情况?(4) 17.威尔逊返回后不久,“他被宣布„退休‟”。这里“退休”指的是什么?(3分) 18.从美国的登月目的联系近几年的“星球大战”和现在“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谈谈你对美国的认识。(3分) 三、文言文阅读(14分)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1)夸父与日逐走()(2)弃其杖()(3)问其故()(4)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20、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夸父与日逐走 (2)未至,道渴而死 21、对文中“弃其杖,化为邓林”你如何理解?(3分) 22、这一篇很有教育意义的神话,表现了远古的人们怎样的精神?(3分) 四、写作(30分)探险,既是对人类未知的探寻,也是人类对自身的挑战。探险,可以使我们探索自然的奥秘,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培养集体主义观念和为所热爱的事业献身的崇高精神。通过学习本单元课文,你对探险一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请你以“探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字数在500~600字之间。 参考答案 一、1.C 2.C 3.D4.(1)郑重其事(2)聊以自慰(3)养精蓄锐(4)毛骨悚然 5.A 6鲁滨孙 刘连满 科里斯塔·麦考利芙 7、略8哥伦布 麦哲伦 南森 张骞 郑和 徐霞客等。 9.略 二、10.时间。11.景物描写。12.寒冷、黑夜、缺氧、陡滑。 13.坚强的意志,大无畏的精神和团结合作,甘愿自我牺牲的精神。 14.他是第一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1958年当飞船升空突然发生强烈震颤时,他指挥自若,使飞船尽快脱离险境,受到宇航局高层人士的看重。 15.当他看到蔚蓝色的地球从月球地平线上冉冉升起时觉得:美国不是宇宙的中心,不代表地球的一切,不能宣布独自拥有月球,月球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16.因为本文主要讲述“威尔逊(阿姆斯特朗)”的事迹,突出他的“为全人类的和平”而登月球的宽阔胸怀和追求和平的精神。 17.美国怕他泄露了美国的登月目的——独霸月球,而将他软禁,对他进行威胁。 18.美国想称霸。(言之有理即可) 三、19.(1)和,跟(2)他(3)其中的原因(4)认为 距离20(1)夸父与太阳竞跑(2)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 21、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 【五年级下册科学测试】推荐阅读: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测试题07-12 五年级下册科学试卷10-25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王丽11-03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07-24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夏季星空》教案06-03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因数与倍数》测试题07-21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11-06 2024年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测试卷06-11 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09-11五年级下册科学测试 篇4
五年级下册科学测试 篇5
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习题 篇6
五年级下册科学测试 篇7
五年级下册科学测试 篇8
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 篇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