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写作:心理描写方法指导(精选14篇)
心理的人物内心的活动,是无声的语言。人物内心世界,指人物内心的喜、哀、乐、忧伤、犹豫、嫉妒、向往等复杂的感情。在写人的文章中,恰当地描写人物心理,可以更有效地刻画人物,突出中心思想。心理描写的要求是:要真实,要有根据;人物的心理变化要自然,合情合理;心理描写要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在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要客观、谨慎,不能以己之心,度人之意。
小学生作文时,大多采用第一人称(“我”或“我们”),采用这种人称作文,就不能用“他想”的形式来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因为“我”不可能钻到别人的脑子里去看。此时,可以换一种方式--在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上下功夫,这样可能更合情理,使人感到真实可信。
心理描写除了用“我想”之外,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提出问题,引入所想的内容。
(2)使用假设,流露心理活动。
(3)字里行间,流露着“想”。
(4)直接抒发心中所想。
首先,景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景物指提供人观赏的风景、建筑等;广义的景物指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即自然环境和身会环境。
换句话说,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风光、建筑物、动物、植物等事物的描写,所描写的景物在文章里占重要位置,这是写景记叙文与写人记事的记叙文的主要区别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有对自然环境和人物活动的背景介绍、环境描写,但它们在文章中不是主要内容,是为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为渲染气氛服务的。
描写景物,表现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地域风貌,赞美祖国的壮丽山河和大自然的奇妙,是记叙文的又一个重要类型。写景的记叙文有什么特点呢?
同理,写景记叙文里也有写人叙事的内容,但都是为写景服务的。
一、有机交代六要素
写清楚一件事, 使读者明白一件事的来龙去脉, 最基本的是记叙文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要有机的交代清楚。习作课前, 我出示学生作文中的这样一段文字:“时间:星期天的下午;地点:补习班;人物:我与郭强强……”指导学生修改。学生七嘴八舌地开始修改。同时, 告知学生按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叙述, 必须严格巧妙地安排好六要素, 写清楚叙述的时间、地点、人物等。交代时间, 你大可以通过环境气候描写来使读者明了。生活中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学生应该根据事情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这一事情发展的规律来进行叙述, 重点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明白。较多学生把握不住事情的起因, 往往绕一大圈才到正题。如, 写助人为乐的某某, 他过多地写自己如何遇难题, 又如何绞尽脑汁地想, 写了两三百字, 最后加了一句:“这时, 小明来了, 帮我解决了难题。啊, 小明是个助人为乐的好学生。”显然, 明显偏离了主题。其实, 交代起因应简洁明了。这篇作文可以改成:“作业时, 我遇到了拦路虎, 左思右想不得其解。这时, 小明来了……”
二、合理构思文章中心
中心思想, 是文章的写作宗旨, 张扬真善美, 抵制假恶丑。没有教育意义的文章是没有写作必要的。文章的“凤头, 猪肚, 豹尾”中的猪肚, 意在力求文中有货, 货即为了充分说明中心, 使文章更有说服力。一篇成功之作, 是通过典型事例让读者品悟中心的。“有些人说话爱跑野马, 闹得‘游骑无归’。有些人作文‘下笔千言, 离题万里’。”有学生写助人为乐的他 (她) , 可取的题材是见义勇为。那么, 如何不离题, 怎能确立文章的中心?此时, 教师该有意让学生亲自实践, 动笔前, 指导学生思考:你的作文要突出什么中心?是分担家务?还是助人为乐?是环保意识?还是美好品质……
三、精心设计文章提纲
条理清晰, 结构严谨, 是衡量文章成败的又一标准。确立好中心后, 先对自己的作文列个提纲:一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要合理编排。这样, 文章才有条不紊, 清晰感人。可以这样设计提纲:
题目:感人的一幕
开头:炽热炎炎的夏天, 我看到一个年过六十的老爷爷在扫马路;重点: 老爷爷不怕汗流浃背, 把一辆车上落下的碎砖块都清理掉;结尾:老爷爷大汗淋漓, 看着畅通的路面笑了。我感动了。
开头, 你要表达什么?开头点题, 能使文章寓意明了。中间, 如何取舍?通过真实事例, 详略得当地叙述是关键所在。结尾, 阐述什么?掷地有声是文章一大亮点。起因要简洁, 直奔主题;经过要具体, 通过事情的过程, 结合一定的细节描写, 具体生动地记叙下来;结尾要有力、深刻, 升华主题。或者, 可以通过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直接描写, 发人深省。
四、潜心描写细节
细节描写, 指环境、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的描写, 是文章具体生动必不可少的因素。要指导学生对看到的事深入地思考, 认识它的意义, 鉴别它的价值, 并把它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去写, 从小事中写出深意来, 使人物形象更加伟大。
一篇作文, 好比一幢高楼大厦, 文章中的一个个段落犹如一层层房屋, 要紧密配合, 相互照应, 即过渡段和过渡句把它们自然、紧密地连接起来, 文章才能显得结构严谨。不然, 文章就会显得支离破碎。所以, 写文章时, 一定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过渡和照应。
学生写作心理是特指在学校写作教学环境下所表现出的写作的需要、兴趣、动机和欲望等,其核心是写作动机。动机,是一种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的心理动因,它决定着主体的意念、行为、以至情感的取向。只有当主体有了写作动机,对写作产生决定性的认同感,从而调动有关写作心理因素形成写作的心理机制,并将思维循环往复地定向在某一写作论题上,才能有目的积极主动地写。中学生的写作心理有别于成人或专业作家的写作心理。这种写作心理体现在作文中则更多地表现为心智不稳定、思维不连贯、过于依赖形象思维等,所以教师要适时适度地调整写作教学的方向,摸清学生写作心理变化的规律,为写作创造更好的心理释放点,从而树立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心理。
二、学生写作心理归因分析
(一)学生写作心理的形成过程
我们在教学中反对注入式,正是因为它违背了教育心理的规律而提倡启发式,正是因为它可以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写作教学亦然。兴趣和欲望的产生是一种美感效应,而愉悦正是欲望和兴趣的基础和结果,其公式为:愉悦→欲望→兴趣→愉悦,这是人的美感心理过程,它依次循环依次递进。这里的第一个愉悦可视为某种环境气氛的作用,第二个愉悦当指欲望与兴趣效应。按照这样的心理活动规律训练学生学习写作和校正,将导致学生对写作产生的恐惧心理、逆反情绪、定势思维等不良因素给予及时引导,以便让学生在这个主动过程中自觉地培养起因时而作(“时”为当时环境因素),因人而作(“人”主体主观能动性)的能力,形成写作教学中的心理环境效应。
(二)学生写作心理的状态
根据学生心理变化的规律在写作行为上所呈现的趋势将其宏观地划分为两大状态,以便在今后教学中给予重视和解决的对策:
1.积极的。积极主动型。这种学生的写作心理更多表现为能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作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并针对理解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询问教师求得解答。在写作全过程中都认真琢磨,争取在选材、立意、推敲字句、谋篇布局上做到适度而为,对修改中产生疑虑之处主动请教教师,双方在讨论中学生能清楚自身的不足与优长,同时也不忘吸取他人之好,在借鉴中使写作水平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教师规定下的习作已不能满足学生,他们还充分利用课外时间自主进行一些和写作相关的活动,尝试将对生活的感悟、发现编排成文发表在相关刊物上。学生之间也经常在课外组织一系列“友谊作文比赛”之类的活动,从而综合提升各方面的能力。
积极被动型。之所以称他们为“被动型”写作主体,是因为其在写作过程中更多表现为行为上积极但心理上被动的现象。那么造成这种状态的因素很多,其中影响最普遍便是写作心理障碍。往往学生只会按照教师规定的要求按部就班,甚至是硬着头皮接受写作任务,七拼八凑把作文应付了,教师要注意抓住他们文中的每个进步来鼓励他们,消除其心中顾忌与障碍,帮助走出写作困难的阴影,逐步转变由“要我写”到“我要写”的思想观念上来。
2.消极的。这类学生都会被看作是写作教学过程中最让人头疼的一类,由于他们思想观念中固有的对写作的排斥心理,造成一些消极写作的表现。比如一到上作文课时就显出了比平时更为烦躁的行为举止,肆意打断教师的讲话,不仅自己不听也搅扰邻近同学不能好好听讲。写作水平的高低是一个综合能力的体现,学生作文写不好,也从侧面说明基础知识不扎实,中学写作教学不只是把那些对写作感兴趣的学生培养成材,同时对那些厌烦写作的学生也不能放弃,毕竟在现代社会中懂得写作技巧也是一项生存本领。
三、培养学生良好写作心理的策略
(一)创设有效的写作心理支持环境。在学生的写作活动中,为他们创设一个有效的支持环境有利于作文兴趣的极大提高和健康写作心理的形成。首先,以赞赏心态关注学生的写作,不斥责、辱骂学生,鼓励学生的每一个进步,欣赏学生作文中的每一个“闪光点”,实现师生之间和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和谐关系,不能总是带着“放大镜”去寻找学生作文中的缺点。其次,以平等心态来关注学生的写作,不歧视、不比较、不特意安排学生实行“分类”学习,鼓励学生写作是互相交流与帮助,实现师生、生生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和平心态关注学生写作,使学生能在一种合理的写作期望中进行写作,从而体会到写作的快乐与幸福。
(二)采用科学的写作训练策略。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刘家春老师认为,在写作教学中要把思维训练与写作训练结合起来,思维是写作的核心,写作是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充分积累,通过对学生写作过程、写作方式及评改方式的更新,(比如采取:突破写作过程僵化,引导学生写生活作文,满足求知欲;突破写作方式僵化,进行多角度训练,激起学生思维涟漪;突破评改方式僵化,教会自改作文,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等策略)扩大写作的“广度”与“深度”,真正使学生完成由“生活形成思维”的过程,让学生自觉自愿地意识到写作兴趣的培养是形成良好写作心理的有效途径。同时教师要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根据学生心理需求及时调整写作训练的难度,以良性循环的教育观指导今后的写作教学。
教学目标:
让学生学会具体的心理描写。教学过程:
一、出示病文,分析原因。
病文: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提问:看了这段话是不是能感受到“我”的紧张和伤心?如果不能,那是为什么?
总结:这段文字心理描写过于粗略抽象,没能细致地描写出真切的内心感受,所以没能对读者产生影响。要能使作者产生共鸣,就必须对人物的心理进行具体的刻画。那么如何进行具体的心理描写呢?心理描写有哪些方法呢?
二、心理描写的方法 1)、内心独白。
内心独白,就是自己对自己讲的无声的话。人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会对自己讲不同的话,这不同的话就能反映人物不同的心理状态。把特定状态下自己对自己讲的话详尽地描写下来就能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注意在内心独白之前应加上“想”、“心说”等提示语。例如要描写上文中那位同学的紧张心理就可以这样写:
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录音机,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唉!都有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老师啊,发发慈悲,手下留情,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2)、用梦幻,巧妙地发出心灵的呼唤。(幻觉描写)
幻境是反映人物心理的一种特殊而又新颖的表现方式。它常常是一种尚未有过,却可能出现的生活现象的形象表现。
还是以上面那位同学的“紧张”为例。人在极度紧张的状态下,眼前或耳边会有虚幻的画面或声音,其内容往往是自己最怕看到或听到的,把这些详细地描绘下来,就能十分准确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在进行幻觉描写前也要用一些提示语,如:“似乎看见”“仿佛听到”等。例如:我好象看见满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张巨大的网向卷来,使我不得动弹,不能呼吸。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的怒容,仿佛听到了父母悲伤的叹息声和旁人的嘲笑声。3)、感觉描写
发卷的同学向我走来了,我的心“扑通”、“扑通”跳得飞快,呼吸也“扑哧”“扑哧”十分粗重,眼睛紧盯着同学手中的卷子。他走到我的跟前停了下来,我的心“呼”的一下吊到了嗓子眼,呼吸也仿佛停止了,血液“哗”全涌到脑门上。4)、用神态语言动作反映内心的变化
一个人的思想的波动,往往能够从人物的言语神态中表现出来,语言行动是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人物的心理通过语言行动向外界传达。通过抓住人的形态的变化来刻划心理活动,不失为一种高明的写作方法。
例如:试卷静静地反躺在桌上。我用有点颤抖的手去掀试卷,一个鲜红的“4”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又合上了。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试卷底下,用力一翻,随着“啪”的一声,我看
到了我的分数——48,可怜的“48”,我“唉”的一声便瘫在了桌上。5)、用景物自然地折射内心的感受(环境描写)
一个人在不同的心情时看相同的景物,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因为人对使自己心灵产生感应的事物特别敏感,因此人的眼睛能根据自己的心情选择景物,并伴随着强烈的主观感受。人物的性格、情绪一般都可以通过景物描写来反映。古诗文中就常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之心,也常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悲伤之感,这种寄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写法,能够收到“状难写之景于眼前,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效果。教室里乱哄哄的,不时传来“唉”、“唉”的叹气声,有人在问:“多少分?多少分?”“XXX,70分!”一个羡慕的声音在喊着。同桌的试卷已发下来了,52分,看着同桌哭丧的脸,我不由得心里直打鼓。【前三种是直接心理描写,后面两种是间接心理描写。】
三、连贯成文。
“叮铃铃„„”,随着清脆的铃声,传来了“笃笃笃”的语文老师的脚步声。语文老师捧着一大叠试卷走进了教室。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了!我的心一下子就紧缩起来,不停地在念叨:“阿弥陀佛,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录音机,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唉!都怪我自己,老想着要游戏机了,考试前一天还趁着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都怪自己平时不好好学语文,懒得看书。老师啊,发发慈悲吧,手下留情,我以后一定好好学语文了。”开始发卷了,教室里乱哄哄的,不时传来“唉”、“唉”的叹气声,有人在问:“多少分?多少分?”“XXX,70分!”一个羡慕的声音在喊着。同桌的试卷已发下来了,52分,看着同桌哭丧的脸,我不由得心里直打鼓。发卷的同学向我走来了,我的心“扑通”、“扑通”跳得飞快,呼吸也“扑哧”“扑哧”十分粗重,眼睛紧盯着同学手中的卷子。他走到我的跟前停了下来,我的心“呼”的一下吊到了嗓子眼,呼吸也仿佛停止了,血液“哗”全涌到脑门上。我仿佛看见了老师的满面怒容,仿佛听见了父母悲伤的叹息声,旁人的嘲笑声。我又仿佛看见了那满卷的鲜红的叉和那鲜红的分数。卷子静静地反躺在我的课桌上,我慢慢地用有点颤抖的手指去掀它,一个鲜红的“4”字印入我的眼帘,我的手指一抖,卷子又躺在了课桌上。我一咬牙,反手伸到卷子低下用力一翻,卷子“啪”一下朝天躺了,随即鲜红的“48”刺进了我的眼里,我“唉”的一声便瘫在了桌上。
四、[练习:]1.运动会上,你是800米的种子选手,大家都把夺冠的希望放在你身上,此刻你正站在起跑线上„„2.运动会上,你是800米的选手,你只是个凑数的,老师和同学都把希望放在你的同伴身上,此刻你正站在起跑线上„„
3.昨天你忘了写作业,老师叫你到办公室,此刻你正走在从教室到办公室的路上„„
五、总结课堂,布置作业
1、总结上述种种方法在我们实际写作时都是综合起一运用的。要能揣摩人物在不同心态下感受、动作、语言等各方面的不同,抓住这些不同之处进行详尽细腻的刻画,就能把人物的心理表现得形象生动、真切感人。
小学生写作技巧:运用心理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山东临清 孙宇
在写人物的时候,灰太狼觉得单靠对人物语言、行动、神态等外在表现的描写还远远不够,那么如何配合使用心理描写的手段,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呢?为了这件事,他找到喜羊羊。
灰太狼:小羊,什么叫心理活动?作文时为什么要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呢?
喜羊羊:心理活动就是你对事物的态度、想法和心情。心理是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一般说来,人物的语言、行动等外在表现与内心活动是一致的,但也有“口蜜腹剑”的人,也有“刀子嘴豆腐心”的人。因此,写人物的时候,单靠对人物语言、行动、神态等外在表现的描写能行吗?我们不妨看下面一段话:
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她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丈夫)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5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一顿也好!”
灰太狼:这段话写出了主人公抱回邻居遗孤后的内心矛盾,说明她为救人之难,愿意承担一切后果,反映了主人公同情、关心他人的美好心灵。
喜羊羊:你分析得对。这段内心描写,是通过人物内心独白来表达的。而我们的.作文大都是第一人称,因此一般都是直接描写自己的心理活动,把内心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我们继续看下面的话:
例1:我不知所措地呆立着。这能怪谁呢?(小学生作文 )只恨自己不小心,算我倒霉罢了!我垂头丧气地拖着沉重的双脚往家走。
例2:于是,我迈着轻快的脚步往前走去,刚走几步,我停了下来。我想起老师经常教育我们不要自私,要遵守公共秩序。顿时,我觉得脸颊热辣辣的,心里暗暗责备自己,还是少先队员哩。
灰太狼:例1写丢了钱包时的心情:“不知所措”“垂头丧气”,自认倒霉,这些都是这种心情的具体表现。例2写排队买东西“加塞儿”时的心情,写了自责与自律。
喜羊羊:描写人物心理主要就是上面两种方法。概括起来说,这两种写法就是用第三人称提示别人心理与用第一人称表白自己的心理。
灰太狼:哦,原来心理描写一般用在人物感情变化时。当人物遇到挫折或困难时,会产生强烈的思想活动,这日寸就需要运用心理描写。
喜羊羊:另外在表达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向往的时候,也需要运用心理描写。
【特点】
采用季节特征法描写自然景物,一定要对景物四季不同的特征进行仔细观察。描写时,既要逼真地再现具体的时令特征,又要表现景物本身的特征,使时令特征和景物特征融为一体。在描写景物的四季特征时,不能面面俱到,要做到各有侧重。此外,运用季节特征法描写景物时,不能变换景物的地点,要对同一地点的不同季节景色描写。
56、随时变化法
【特点】
环境描写包括两类:一类是指描写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 这些常常被称作社会环境, 其描写多带有浓郁的地域风土特色;一类是描写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这些常常被称作是自然环境。其中, 后者在初中同学的作文中运用较多。
场面描写是指对人物 (常常是多个人物) 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的活动所构成的画面的描写。与环境描写侧重于描述人物活动所处的“静态”客观环境不同的是, 场面描写是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动态”的描写。因此, 环境描写常常是场面描写中的一部分。
如何进行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 笔者认为同学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写还是不写, 要强化指向性。
环境和场面要不要写, 要花多少笔墨写, 都取决于主题表达的需要:你是要制造环境气氛, 还是要交代人物活动背景?你是想串连故事情节, 还是想推动情节发展?你是要烘托人物心情, 还是要突出人物性格?这些问题想清楚了, 才决定你的文章是不是需要设置环境描写或场面描写。有作用, 就写;没有作用或者作用不大, 就不必写了。
二是先写还是后写, 要讲究顺序性。
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 文章的层次才清晰, 重点才突出。环境描写的顺序, 可以随时推移, 按时间 (如早中晚, 一年四季) 变换顺序;可以定点绘景, 作者立足点不变, 从不同角度描绘不同方位的景物;可以移步换形, 以游踪变化和景物转换为序, 从不同的立足点状物写景;可以分类状物, 也就是按描写对象的不同类别或不同方面来写, 着重反映景物不同方面构成的特点;场面是由人、事、景、物组合起来的综合画面。对于场面描写来说, 既要有整体的概括, 又有重点的具体描写, 一般采用先总述再分述的方法。
三是写呆还是写活, 要提高形象性。
对于环境描写来说, 要围绕景物的特征, 考虑景物的地域、时令、气候、形神色味、角度等, 要调动五官细观慢察, 精选最具特色的典型景物, 然后借助形象感强的词语直接描摹, 用比喻、对比、烘托等手法加以突出。对于场面描写来说, 要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出整个场面的状况。分述“点”的时候, 不能只集中在某一点上, 要把观察的视线向横的方向展开, 要看到整个场面在同一个时间里所发生的事;也要注意写出这一个点在时间推移中呈现的不同变化, 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场面”。
四是景语还是情语, 要提高感染力。
但是,到目前为止,在大多数一线教师的眼里,作文教学可谓是个烫手的烤山芋,可望而不可及,常常是掂量自己的写作水平有限,无形中就增加了一份压力。可为了让学生写好作文,教师们从未放弃过对如何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思考。通过观察,发现长期以来教师对于作文教学的普遍做法就是非常注重一系列有章可循的写作技巧和方法的讲解,在课堂上的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似懂非懂,接着课后便是教师的埋头批改作文……但实际作文交上来,却很不尽如人意。不是千篇一律,内容雷同,就是泛泛而谈,言之无物。很少有充实、新颖的个人体验之作。究其原因,就是平时积累少,胸中无物,自然言辞单调,内容空洞。这就如同厨师师傅对徒弟们大讲如何做菜,而弟子却没有材料,师傅讲得再好也是画饼充饥,因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努力找到如何帮助学生学会合理有效的积累写作素材的途径和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好的写作素材究竟从哪里来
古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当教师们总是困惑于如何帮助学生找到写作素材时,其实静下心来,会发现指导学生积累生活中的点滴感受,用心从生活中有所发现,才是为作文提供内容的活水源泉。只要有了这股活水,就不愁没有好素材。那究竟该怎样从生活中获得有用的写作素材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使每个学生借助自己的一双慧眼学会点滴积累,就能尽快成功地开启写作之门。
1.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用心体验生活,获取直接材料
观察是学生获得作文材料的主要来源,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和前提。于漪老师说:“头脑里‘仓库充实,写的文章才会材料厚实,质地好。‘仓库靠坚持不懈地储存。一是生活素材的积累,二是从阅读中积累。”对于学生来说, 不是缺少写作素材,而是缺少发现写作素材的眼睛。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用心观察,抓住特征。要教会学生捕捉特点,发现异同发现平凡生活中蕴含的真善美,只有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形象逼真,生动感人。观察事物时,要从事物的形状、声音、颜色、状态、结构等几方面入手;观察人物时,要留心人物的外观语言行为,为自己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大千世界,五彩缤纷,只要用心领悟,完全可以领略其中的美感。从观察中积累素材,就是积累从观察中得来的内容和体验。这是重要的积累作文素材的途径。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生活中的每一天,每个人都经历着自己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感受着属于自己的酸甜苦辣快乐悲伤。如果把这些丰富的体验真实细致地表现出来, 就是动人的文章。正如曹雪芹所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应该关注生活中那些轰轰烈烈的、惊天地泣鬼神的事迹,更应关注那些油盐酱醋茶却不乏意义的生活琐事。
因此说,要写出优秀的文章离不开对生活的观察,而要观察,必须深入到实际生活中去,才能有所受益。所以要让学生懂得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重要性,并且要求他们不只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要动脑筋想,用心去发现,以情去体会。也许生活的环境一样,经历大同小异,但是个性不同,见解不同,那么从生活中观察所得到的就不会完全一样。而这些不同的观察所得就是写作时直接材料的来源。
2.潜心广泛阅读,获取大量信息,从而积累间接材料
要提高学生写的能力,必须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每一个人,凭直接经验,对社会的了解总是有限,要积累素材,也不可能样样亲历,这就必须学会多积累间接材料。可以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写作范例的重要途径。一线教师应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多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式,而且可以促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学习,感悟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谴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和技巧,并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认识,从而指导学生的写作实践。
一是阅读好语文课本上的文章。主要由一篇篇课文组成的语文书,本身就是一本小小的百科全书,书中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名人逸事、凡人琐事等都有涉足,只要作一番整理归类,不少内容都可作为写作的材料,真所谓是“就地取材”。以学习作者的思维方法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学习作者表达观点、情感的技巧以便借鉴,大量的感性的或者理性的材料更可以丰富学生的作文积累。基本上被禁锢在“三点一线”生活里的学生缺少直接多样的人生体验,要丰富思想和作文材料,大量的阅读便成了最重要的途径。于漪说“对中学生来说,精读、博览尤为重要”,缺乏直接体验的学生,借助阅读这种间接的生活体验可以增进对自然的感受,对生活的感受。
二是除了阅读语文课本内的课文以外, 更多地应该是阅读课外的书。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是说书读得要多,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才“如有神助”。中外名著的阅读是增加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读课外读物,一定要注意层次性、系统性和选择性。根据各个年龄层次的不同,各个学习阶段的不同,阅读应由浅入深,由自然到人文,由现实到历史。对小学生可以推荐一些童话类书,自然类书、科普类书;对初中生应推荐些小说、科普作品等;对高中生应推荐些稍有深度的中外小说、历史著作等。中国青少年素质发展论坛工作委员会推荐的青少年必读书目,笔者认为是很好的,值得推荐。教师也可根据新教材的内容,推荐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读物。一个学期读2-3本书,逐年要求,逐年提高。把语文教学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
3.勤于活动,从中获得直接行之有效的方法素材
现在强调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说穿了就是不要学生读死书、死读书。学生不仅要学会课本内的知识,还要具备各个方面的素质,也就是党的教育方针里强调的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要做到这些,活动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学生多参加活动,可以提高多方面的素质,培养学生热爱社会、热爱自然的感情,增强社会阅历,提高自身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也可以为作文积累材料提供很好的机会、条件。学生的生活以学校为界,分为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不管哪一种生活,学生在活动中身体力行,对社会、对自然、对自己,了解直接,感触颇深。他们的视觉、听觉、触觉,甚至于感觉、思维判断力都将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生动而丰富的生活深入学生的心田里,铭刻在脑海中,这样就为写作提供了直接的素材。
如作文片断描写,描写一个篮球比赛的场面。除了略懂些篮球比赛的初步知识外,没有亲身参加过篮球比赛,或者没有直接观看过篮球比赛,即使你文笔很好,也是写不出非常生动而热烈的场景来的。
4.善于倾听和思考,从听闻中获取素材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主要用口头语言来传递信息,用听来获取声音的信息。其实听来的东西也是作文的极好材料。清人蒲松龄写《聊斋志异》时,他的那些素材的获得并非他对鬼魅世界有亲身经历,也并非他对花妖狐怪作了深入观察,而是他凭着两只耳朵把民间流传的故事轶闻听来整理加工,诉诸文字,于是便有了《聊斋志异》这部志怪小说集,可见听来的信息也是作文的素材。
学会从听闻中获取素材可以说是一个省时省力的积累方法,比如可以指导学生收听收看《新闻联播》,关心国家大事,了解国际风云;可以建议学生收听一些对学生身心成长有意义的广播节目,从不同的节目中既能活跃身心,又能增长见闻;当然也鼓励学生与他人进行交往,从与他人的交流和讨论中获得有用的信息和素材。为此,教师可以组织相应的例如辩论、采访等活动来帮助学生获取素材,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和教育,使学生明确对于听来的素材要有一定的鉴别能力和选择能力,借助自己的一双聪明智慧的眼睛来选用合适的写作素材,才能让自己的文章增色不少。
二、究竟应该如何积累写作素材?
1.学会动手,自己将收集到的写作素材整理有序
积累素材的最佳办法是做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尽管一个人的生活经历丰富多彩,观察生活也是有心人,听来故事很多读的书也很多,但是时间过得久了, 原本印象深刻的事随着时间的流逝会渐渐淡忘。而做笔记可使材料长久保存。
因此,笔者建议,如果是亲身经历过的事,最好写成日记或杂记;如果是观察到的事物,最好用观察笔记本和采访日记记下来;如果是听来的故事、阅读中获得的资料都应作些笔记,如读书摘记来积累语言材料,像名言警句、好词妙句、诗词名句等等。名言警句和好词妙句可以让学生自己从所读的文章里选择,并记录下来。诗词名句就有必要规定一定的主题。如古诗中写春的诗句、与友情有关的句子、写到乡愁的句子等,还有关于勤奋的名言、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关于人生的格言等等。只要每天积累一点,持之以恒就能形成一个语言材料的宝库。这是采撷积累素材的最普通的方法。
此外,书报剪辑也是积累素材的方法。随着现代技术的普及,录音、录像、用电脑将获得的信息储存起来,也是采撷和积累素材的方法。
2.学会领悟,真正将写作素材变为己用
以上所说的阅读材料,那是来源于别人对生活的观察、体验、研究、分析后写成的文章,那是间接素材。虽然很重要,但是,应永远记住“文学源于生活”。因此还应做一番“加工”,熟悉材料,体验领悟材料,把材料变“活”,使它们就像能随时听候命令出征的战士一样,“招之即来,来之能战”。如何体验领悟材料呢?要用灵思去点燃,引导学生做一个有情的人,一名有心的人,一位勇于思辨的人,一位勇于动手的人。俗话说,一叶落即可天下知秋。失去自信后,班主任老师的一张贺卡敲碎了自卑,教师的爱心,让学生心底藏了一个美丽的梦;同学间或轻如烟淡如水,或甜如蜜甘若醇的感情故事言而难尽?“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唯其如此,才会使作文充满活力,充满生活情趣。写作素材的积累对于写作水平的提高的重要作用已不必赘述,指导学生做好平时写作素材的积累是写作教学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本文中所指的写作素材积累不仅仅是对作文材料的积累,还包括对写作知识的积累和对语言词汇的积累。当这些积累完美的融合成一篇作文时,学生就不会在写作文时无话可说了。而这些多方面材料的积累都可以通过一些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来进行提高和完善。
3. 温故知新,强化理解和记忆,学会有效积累写作素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也就是说,写文章就好比盖房子,积累材料好比备料,先准备好砖石、木材、水泥、钢筋,这所房子才能动工兴建。以上的观察也好,阅读也好,其实都是在积累材料。积累材料很重要,平时积累了丰富的材料,用时就会准确地表达出来,写文章的时候,也就能得心应手。相反,则会感觉头脑空空,即使冥思苦想,搜肠刮肚,甚至咬破笔杆也写不出好文章来。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写文章才会有雄厚的基础。
道理明白了,把它转化为实际的行动才会产生最好的效果,通过观察和阅读发现了很好的写作素材,需要经常温习、巩固,对与那些经典事例、好词好句应努力做到熟记于心,应用自如,通过经常的回忆和使用素材进行写作,加强对素材的理解和对作文内容的把握,只有这样才能学以致用,把作文写得越来越好。
小 结
综上所述,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观察、阅读、积累,并使之成为其自觉行为,是帮助学生掌握作文技巧,提高认识水平和总结归纳能力的捷径。这对于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促进和提高语文素质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作为一线教师,应该始终明确,“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材料之于作文,就犹如渠之源头。因此,积累是作文教学的基础,作文教学必须从积累开始,否则只能是无米之炊,无源之水。也希望本文当中谈到的关于指导学生学会积累写作素材的途径和方法能够给一线教师和在读的学生们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真正用自己的一双人文慧眼,成功开启写作之门!
参考文献:
[1]叶超英.略谈中学生写作素材积累的方法[J].语文天地,2004,(09).
[2]董堃.浅谈作文素材的积累[J].现代语文(理论研究版),2005,(10).
[3]周修高.浅谈作文素材的获取与积累[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8,(12).
[4]张辛华.作文素材哪里寻[J].宁夏教育,1998,(11).
[5]吕晓明.浅谈作文素材的积累[J].河南教育,2002,(10).
[6]李秀云.如何指导学生获取作文素材[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03).
[7]戴永健.在挖掘作文素材上下功夫[J].湖南教育,2003,(04).
[8]林玲云.指导学生搜集使用作文素材三法[J].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04).
[9]陈文彰.让学生“有所为而作”──谈引导学生创造作文素材[J].小学语文教学,1995,(04).
[10]谢必芬.走进生活——浅谈小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J].川北教育学院学报,2001,(03).
南宾小学 颜海燕
生活是个舞台,展现着人生的平凡与精彩,世间万物也因生命的活力而炫彩,作为万物生灵之首的人类既是生命的主宰又是生活的主演,阴晴圆缺的日月交替赋予人们多情的离合与悲欢,让艺术家的灵感与作家的笔触油然而生,焕然添彩。若你要问老师:习作如何写?唯一的答案:源头“活”水来――一切来自生活。
发现生活是人类的天性,人类对生活的发现包含着创造,包含着个人的独特思考,包含着对外部世界的审美认定。这种探索和发现常常体现着人类的机智和憧憬,体现着人类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这就是义务教育阶段对写作“表达”提出的最高的课程目标。
本杰明·德莫特在《为什么我们要阅读和写作》一书中指出:我们写作和阅读是为了知道彼此之间的感受,将我们与人类世界更充分联系,以及加强讲真理的习惯。而学生对生活的发现和探索,来自于他们的生活实践,还来自于教师启智开悟的点拨。所以,作文教学要与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密切结合起来,全面考虑,整体设计,更重要的是要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要让学生的作文与生活接轨,更要让学生想写又有得写,这样才能彰显个性,情动于中而发于外,生活的美也会从亲身体验中自然流淌出来。作文是心灵的释放。每个人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都有自己的特殊经历,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教师的责任是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然后去放大,鼓励学生按照自己本来的样子去更好地发展,不是非得按照教师的喜好而加以纠正。
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生活,要在提高思想认识上下工夫,要在丰富生活体验上下工夫。可以让学生在作文中评论天下大事,可以记述生活琐事,可以对人物评头论足,可以是自我画像,可以是咬文嚼字,可以是故事续编,包罗万象,纵横天下。作文训练中要注意为学生提供驰骋其心智的空间,引导他们从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引导他们走进一个崭新的精神境界,用闪烁着智慧的语句,去阐述生活现象中存在的哲理,去抒写所发现的人与社会的奥秘和意义。
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掌握观察的方法,学会从生活中发现,丰富见闻,积累素材,写创新型作文。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珍视个人独特的感受”,“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生活、阐述生活的能力。
一、分解生活
或叫一分为“八”法。即把要写的事物不断分解,从前后左右上下里外等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去写,“看”到什么就毫不忌讳地大大方方地写什么。比如写一棵树,首先把这棵树分成叶、枝、干、根等几大部分,写叶时,再分成颜色、形状、大小、气味等,以此类推。写颜色时又可以按远看、近看、上看(一楼看、二楼看„„)、下看、前后左右侧面看,早看、午看、晚看,阴天看、晴天看、与天看等等。写“我们的校园”,先把校园分为大门、教室、办公室、运动场等几大部分。之后把各个部分再一层层地分下去,写“人”,不管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统统地先把这个人分为小 巷、动作、语言、心理等几个方面。肖像分为体态、衣着、容貌、神情等方面。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选择熟悉的人物来写,这样写出的文章会更生动形象。如下面的一段描写人物的例子。我们的班主任是位男老师,中等个儿,浓眉大眼,鼻梁挺直,嘴巴宽阔。一副方方正正的眼镜搁在他那方方正正的脸上。他的头发有点卷,却一丝不乱,脸色很白,下巴光光的,干净利落;戴一副金边眼镜,镜片儿晶莹剔透;喜欢穿一身很普通的蓝黑色西服,衣服总是干干净净,一尘不染。从这些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老师的个性是:爱整洁,严谨,朴素。
二、话说生活
即平时说话就怎么写,像平时说话一样去写,或者说是把平时的话记下来就是作文。比如,第一堂课就以《作文真难写》为题,先让学生发言,作文怎么难,难在哪些方面,难的原因有哪些,怎样才能克服困难„„之后让学生把大家所说的话记下来,告诉他们这就是作文。下面是一堂课堂实录,让学生体会说话方法的运用。
这是一段描写菜市场的对话。生:“怎么卖?”“三块。”“芹菜也这么贵?”“过年什么不贵?”“还不如割肉吃呢。”“肉是肉味,菜是菜味。”“便宜点吧。“进得就贵,怎么便宜?”“那没法买了!”“你上别的摊也是这个价!”师:写了几个人?生:两个。师:什么人?生:卖菜的和买菜的。师:语言特点是什么?生1:卖菜的语气强硬,买菜的唯利是图。师:两个人性格怎样?生1:卖菜的哄抬物价,买菜的斤斤计较。生2:卖菜的唯利是图,买菜的勤俭节约。师:给你的写作启示是什么?生:用说话的方法写作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师:可以结合社会生活,模仿社会各类身份的人的语言来写作,这样不仅能使文章形象生动,而且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学得灵活。
三、演绎生活
其范围比较广,句段篇、结构、语言、过渡等等,每一方面都可以模仿。比如写一个下雨的片段,预先让学生收集关于下大雨的文章和句子,再集中起来让学生模仿,或重新排列组合或换几个字等。下面是一个课堂实例。作文题目:你成了世界上100个不幸的人中最不幸的一位,英语测试比80分少一点,比60分多一点,针对你的成绩,设计父母的一段对话。师:请同学们分组模拟,分角色表演。生甲:“这次就考了这么一点,真是岂有此理。”生乙:“不就一次考试嘛,用不着发火。”生甲:“再考二三十分,那就节节败退啦。”生乙:“是不是题太难了?”生甲:“题难别人怎么就考九十多,轻而易举的。”生乙:“是不是发挥不好?”生甲:“主观不努力,客观找原因!”生乙:“是最近生活没跟上?”生甲:“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还没有跟上?”生乙:“是不是班不好?”生甲:“不说自己教子无方,竟怨老师教学无方。”师:从这两个同学的模仿中,可以看出,这家的爸爸爱用成语,妈妈像平常说话,爸爸严厉,妈妈温和。通过这样的模仿法,可以展示家庭生活,也能让课堂变得活跃,生动。使文章富有生活气息。
四、描摹生活
即现场观察某一事物或某一动作,并且及时描绘下来。比如让学生观察老师步入教室正式上课的一段动作,并作描绘。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先让学生口头说出老师的所有动作,或者老师先按动作的先后顺序把要点动词“推„„走„„上„„环视„„说„„打开„„”写在黑板上,然后再让学生动笔在动词之间“填空。”
孩子刚接触作文,要帮助小学生们树立写作的信心,在命题方面,给孩子最大限度的让他们自由发挥空间,命题范围尽可能宽泛些。
二、推荐一些合适的阅读书籍
现在的课外书籍五花八门、类型众多,可以给孩子们推荐一些可以拓宽孩子们的知识领域、名人书籍、历史书籍、科研等方面的书籍,并且让孩子们在阅读的时候可以采集一些精彩优美的句子、或者片段,能够养成良好的读书记笔记的习惯,能够学以致用,那样可能能够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
三、提高孩子的阅读效果
虽然有的孩子阅读的书籍很多,但是整体的语文素养却不见明显的进步,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其实仔细观察,这些孩子不是潜心研读,只是凭着自己的兴趣,看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这时候如果有人能够引导孩子在阅读中,能够充分调动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和想象力,能够做到将读思写结合,这样就更有利于孩子在思维和语言写作方面积累。
四、要注意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就是要将阅读和仿写结合,意识要多阅读,要广泛的获取知识,还有将出色的句段反复读几遍,甚至可以能够背下来,理解句段的含义,转化为自己的,供自己使用,二是学会仿写,三年级阶段既要放手让学生去写,又要严格训练,严格要求,逐步形成良好的写作技能。无论写什么都要求能够表达准确、清楚。所以读和写是可以相互迁移。因此,可指导学生模仿范文中作者的写作思路,将范文的构思、选材、谋篇、分段造句、用词、开头、结尾及过渡的方法运用到自己写作中。
五、注重与其他学科相结合
可见,在记叙类文体中,既要有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支撑骨架,更要有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丰满文本,愉悦读者。世界著名文豪巴尔扎克曾说:细节是组成作品的唯一价值。我国著名文艺评论家王朝闻也言:细节描写,是形成富于特征性的形象的重要条件,是克服概念化倾向的不可替代的环节。具体而言,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可以渲染气氛,深化主题,给读者丰富的想象与联想。那么,在记叙文的写作训练中,我们如何才能引导学生写出极富表现力的细节呢?
一、以真情实感为切入点,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文章只有情真意切才能感人肺腑。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用“事信而不诞”强调写文章要有真情实感。语文新课程标准也倡导,学生“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所以,真情实感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运用细节描写的前提。因为只有情感的真实,文章的细节才会透出亮点,才会使人可信,使人产生情感的共鸣。那么,真实感人的细节描写来自哪里呢?来自生活,来自作者对日常生活的真实体验。请欣赏下面一个作文片段:“前段时间,妈妈去杭州学习,去了好长时间,可能有一个月吧。今天妈妈终于从杭州回来了,我非常高兴。因为妈妈的怀抱很暖和,因为妈妈回来了,爸爸的生日就能过得更好,因为妈妈在家里会给我读书……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很想她,想妈妈的感觉,是一种想哭的感觉。”(《妈妈回来了》)这篇文章看似平铺直叙、语不惊人,在老师的眼里也的确并不受待见,但是却被专家评审为冰心儿童文学大奖一等奖。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文章内容与情感的“真实”:这篇文章的小作者用非常淳朴的语言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妈妈不在家时对妈妈那种“想哭”的思念,以及妈妈回来后自己的由衷高兴之情。可见,训练高中学生写作文章,引导学生抒发真情实感是做好细节描写的前提。
二、以日常生活为切入面,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建房子需要建材,写作需要素材。素材从哪里来?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也就是说作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作文的素材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生活。事实证明:日常生活中存在着丰富的写作素材,只是我们没有具备发现那些写作素材的敏锐眼光与运用那些素材的敏捷思维罢了。所以,训练学生在写作记叙文时成功地运用细节描写,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精选素材,要学会选择那些最能反映事物本质或者人物精神风貌、最能表现文章主题的典型材料。有的学生写作记叙文时,因为没有充分考虑到选材的典型性,写出的作文总是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比如写教师,总是局限于写深夜备课,课间批阅作业,带病坚持上课,资助家庭困难的学生等。虽然写出了教师工作时的忘我精神,写出了教师对学生的真心关爱,但是却没有写出教师的个性特征与独特的精神风貌,缺乏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这样的文章,即便细节描写再细腻、再丰富,也因为选择的素材有欠典型而无法扣人心弦。
在我教学的班级中,有一位学生在作文中这样描写语文老师上课的细节,曾令我深受感动,因为他写出了语文教师独特的精神风貌:“语文老师讲课时,右边的肩膀总是一耸一耸的,样子怪难看。为这,同学们没有少议论,我在每周要上交的周记中也没有少暗示她改掉这个不雅的动作。但是老师却依然如故。一天,我去办公室交班里的作文,发现她的办公桌上放着一盒中成药:“根痛平胶囊”。这时,我才知道:老师是为了缓解严重的肩周炎引起的疼痛而不停地耸动右肩的。从此,老师每一次耸动右边的肩膀,我都感到莫名的心痛。”
三、依托教材,授予写作技巧,彰显写作魅力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记叙类文体文本的细节描写十分精彩。教学时,只要我们引导学生对其描写技法加以学习与模仿,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记叙文细节描写训练效果。
1.慢镜头回放式细节描写。这是借鉴电影拍摄中的情景回放艺术手法将环境、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致描绘,从而达成拉长读者心理期待目标的细节描写法。曹雪芹在《林黛玉进贾府》中的开篇对贾府的环境描写用的就是这种细节描写手法,只是当时尚无电影,曹雪芹不自知罢了:林黛玉“自上了轿,进入城中,从纱窗向外瞧了一瞧,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与别处不同。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黛玉想道:这必是外祖之长房了。想着,又往西行,不多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了。却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读到此处,谁不会感觉到贾府的豪华与富丽呢?谁不想尽快一睹贾府的奢华与风光呢?可是,曹雪芹却利用这种慢镜头回放的方式描写贾府的豪华与奢丽,让读者产生出一种浓浓的期待之情,激发读者强烈的阅读期待心理。在指导学生描写自然环境或者人文环境的细节描写过程中,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借鉴上述手法进行细节描写,创作出能够激发读者浓浓期待心理的佳作来。
2.精选细节描写的词语。世界著名文豪福楼拜曾言:“无论你描写什么事物,要说明它,只有一个最恰当的名词;要赋予它运动,只有一个最恰当的动词;要区别它的性质,只有一个最恰当的形容词。你必须不断地推敲,直到找准这个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为止。你不能满足于差不多,不能逃避困难,用似是而非的语句去敷衍。”可见,选择最恰当的名词、最具表现力的动词、最能描摹情状的形容词可以成功地进行细节描写。
孙犁在其诗化小说《荷花淀》中就成功地运用了上述细节描写手法成功地刻画了一个勤劳爱夫、深明大义、爱家爱国的女性形象——水生嫂:听说丈夫要到部队上去,“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在这里,孙犁用“震动”与“吮”两个动词,准确、生动、细致地描写出了水生嫂得知丈夫“明天”“就到大部队上去了”的消息之后极其微妙的心理变化以及复杂、丰富、细腻的情感世界,一个体贴丈夫、关心丈夫却又顾全大局、深明大义的思想进步的青年妇女形象顿时以定格的形式跃入读者的视野。在指导学生描写具体的人物形象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借鉴上述描写方法,反复推敲与锤炼名词或者动词或者形容词等刻画人物动作或者人物心理,由此塑造出令读者难以忘记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总之,细节描写是写好记叙类文体的重要环节。指导学生写作记叙文时,引导学生熟练地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可以使学生的作文情感更加真实,内容更加丰富,形象更加饱满,更能够引起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
参考文献:
[1]施孝丹,细节成就精彩——谈记叙文写作中的细节描写,J,作文教学研究,2014年5月。
[2]孟娜,记叙文细节描写训练,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4年6月。
[3]张慧,记叙文细节描写指导策略,J,语文天地,2014年10月。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将高中作文教学大纲的要求, 具体地列出项目, 从内容、表达、特征三个方面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其中对内容的要求是: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挚, 这里面涉及到了作文的主旨, 选材, 剪裁, 审题立意等写作常识;其中对表达的要求是: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迹工整, 这里面涉及到的是作文的文体常识、思路结构方法、语言表达、书写规矩等;其中对特征的要求是: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 这是对考生作文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在思想认识上的“深刻”, 主要是针对作文主旨的, 在经历学识上的“丰富”, 主要是针对选材剪裁的, “有文采”则是对遣词造句修辞等语言表达的高层次提出的, “有创意”则是对思想的独到、写法的新颖、语言的创造提出的。高考评分标准上连国家教学大纲, 下达中学教学实践, 所以, 在作文备考中, 记叙文的应试作文指导, 必须进行一番整合, 才能纳入到高考应试作文的轨道上, 其中“五段三事四表达”就应运出台了。
“五段”的设计, 即指应试记叙文全文分为五个部分, 主要是应对高考时间、分值、字数、文体、文章行文构思的普遍规律。
高考语文时间为150分钟, 满分为150分, 平均每分钟一分, 作文满分60分, 作文的时间也应当不超过60分钟时间;考生的书写速度一般在每分钟20字左右, 书写就需要40分钟, 加上审题立意, 边构思边书写的时间, 作文时间必须保证不能超过60分钟, 否则就会挤占其它题型时间;高考作文字数有明确的底线, 不能少于800字, 正如前面所计算的, 一般书写速度在每分钟20字, 800字需要40分钟, 这样的写作时间底线, 不允许考生写作长篇大论的文章, 没有长篇大论的可能, 所以段落上就不能过多。另外, 段落过多在800字的文章中, 会显得凌乱, 空格太多, 会使文章单薄不充实, 有凑字嫌疑;但作为记叙文, 三段以下过少的段落又无法体现六要素的文体特征, 同时, 文章行文构思的起承转合规律也不能让记叙文段落过少。综合考虑上述几个要素, 所以, 在高考作文备考期间, 训练学生记叙文时, 就将写作段落规定为“五段”, 当然, 除此, 还有其它多方面考虑。
“三事”的设计, 主要是应对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深刻、丰富。
中国人历来有“三者为众”的观念, 作文也不例外, 所以, 写记叙文的主体部分要有三件事或者是一件事的三个波澜, 这样就能够体现出在众多的事件中突出主题的效果;也能证明选材过程中的内容充实;更符合记叙文起伏跌宕的文体特征;同时, 在三件事叙述的过程中, 充分体现起承转合的构文特点, 使得结构严谨凸现出来;三件事或三个波澜的描述中, 记叙文的深刻和丰富也在其中表现出来。
“四表达”的设计, 是应对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挚, 是应对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 是应对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
“四表达”包括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这四个表达方式是记叙文中重要的表达方式, 是记叙文的顶梁柱, 是记叙文思想内容、文体特征、创新创意的操作要素。
记叙, 是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 应试记叙文的“记叙”应当将事件由此及彼的拉下去, 并让事件产生曲折的感觉, 所以, 指导应试记叙文“记叙”练习, 要把握三个层次:一要写清时间、地点, 二要选好时间、地点, 三要写活时间、地点。在这样的练习程序中, 使应考的考生逐步达到内容充实、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要求。
描写, 是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 应试记叙文的“描写”应当将事件中最能突出题意的细节描摹出来, 并让事件产生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觉, 所以, 指导应试记叙文的“描写”练习, 要把握好三个重点:一是选准描写对象 (它一定是凸显主旨的对象) , 二是选好描写方式 (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 , 三是产生浸润感染真挚情感的作用。在反复的练习过程中, 使考生达到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挚、符合文体要求、语言流畅、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等要求。
议论, 是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 应试记叙文的“论文”应当将事件的内涵直接揭示出来, 并让事件产生哲理效应, 但提醒注意的是, 记叙文中的议论, 一定不要喧宾夺主, 一定要把握少而精的尺度。所以, 应试记叙文的“议论”练习, 要有三个原则:一要遵循理从事中出的原则, 不要高谈阔论, 无边无际;二要遵循精辟的原则, 不要做过多的因果分析, 详细论理;三要遵循扣住出题主旨的原则, 不要自行发挥, 信笔随写。
抒情, 是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 应试记叙文的“抒情”应当将作者在事件中的情感明确的表达出来, 抒情与议论相比, 更应突出的是感性, 当然这个感性应当是真挚的, 不是做作的。同样, 记叙文中的“抒情”与抒情散文的要有区别, 不能一味的抒情, 必须是在叙事的基础上。所以, 应试记叙文的“抒情”的练习, 要有三个注意:一要注意情从事来, 二要注意情真意切, 三要注意情扣主题。
四种表达方式, 在应试记叙文段落结构中应当明确显现出来, 所以, 在“五段三事四表达”应试记叙文的练习过程中, 既要完全表现, 又要重点表现。第一段和第五段, 应当以议论、抒情为主。主体部分的三件事或三个波澜, 每一件事或波澜的完整过程, 应当贯穿四种表达方式, 以记叙、描写为主, 以议论、抒情为辅;记叙与描写两种表达, 以描写为主, 记叙为辅;每一件事的记叙和描写作为一个段落, 议论和抒情作文一个段落, 这样就能凸显出事件与主旨的明确表现, 从结构的角度看, 既清晰又结构严谨。从四种表达方式字数的分配上, 应当体现出记叙文的文体特点, 大约为:记叙﹕描写﹕议论、抒情=3﹕5﹕2。这样的训练模式, 将使应试记叙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主旨明确、扣题突出, 符合高考评分标准的各项要求。
“五段三事四表达”的应试记叙文指导方法, 看似模式化, 但它是遵循着记叙文的文体知识, 融合了高考评分标准, 将写作规范到了高考作文实际情形中, 是操作性极强的方法。有了这种方法, 再去根据自己的优势在各个方面发挥, 以有法不拘法的大法去灵活运用, 相信高考作文会得到重大成功。
附:五段三事四表达模式范文
我又一次握住了他的手
邵兴伟
友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即使隔得再远, 只要有友情, 哪怕万水千山, 我们的手也是始终紧握在一起的。
想一想我们已经分开好久好久了。我想起刚刚开学军训整理内务训练。被子必须叠成豆腐块儿一样方正。我皱着眉头, 想象着天使来帮我多好。这时他就出现了, 被子在他手中一摊一折一捏, 就见棱见角地放在我面前了。看着他那双灵巧的手, 在那翻来倒去, 在那认认真真, 我的手恨不得马上伸过去, 握住它, 等到他终于叠完, 我一把拉过他的手, 紧紧地握在手里, 放在胸前:“你真是我的天使, 我的大救星, 太感谢你了!”第一次握住他的手, 握住了他对我的帮助, 握住了我们的友情, 现在, 我仿佛还在握着他那双如同天使一样救助的手呢。
想一想我们分开的好远好远, 他去了远方求学, 我在家乡的学校学习。想起以前我的成绩一直不好, 他每天都在晚自习后, 帮我补习到深夜, 宿舍的灯熄了, 我们就在水房的灯下, 看着他拿笔的手在本上写来写去, 看着他的手指这指那, 我就觉得这双手真亲切, 等到他讲完了, 我就握住他的手焐着, 我握住他的手, 充满了无限感激之情, 他也乖乖地把手放在我的手里, 就这样, 温暖的友情从我们的手中传递到心中。想起这些, 我就觉得我们没有分开, 他劝我认真学习的情景又出现在眼前, 他的手还在为我指点迷津。
终于放假了, 他要回来了。我早早地到车站等候, 想着他的样子, 想着他的手里一定会拎着很重的行李, 我一定要把东西抢到我的手里。车终于进站了, 我跑到车门前, 焦急地盯着每一个下车的人, 终于他下来了, 我上前抢过他的行李, 真的很沉, 但我觉得, 由我来接他, 真好。把行李放在候车室, 我们才站定, 互相审视着, 两个人同时伸出手, 紧紧地握在一起。又一次握住他的手, 我们使劲地握着, 好像在较劲, 好像在用手交流着想要问的许多许多问题, 许多许多感情。
中学生记叙文写作技巧
1.扣紧主题,选材合理
文章再好,写跑题也是一分不值,中学阶段,尤其到了高中材料作文成为了主流,虽然说有了一定的选题、选材空间,但是,仍然不能掉以轻心,很多学生都曾进过“跑题”的误区。其实,很多学生一开始还围绕着主题写,写着写着兴致一来,就开始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写了,越写越偏离主题,最后拉都拉不回来。
2.详略得当,突出主题
在列作文提纲的时候,就应该要考虑各段的详略,如何事事详述不仅字数过多,而且突出不了重点,如果事事都一笔带过,容易写成流水账。因此,在写文章的时候就要有详有略、详略得当,这样比例平衡,又能突出主题。比如:详写的时候,把事件发生的环境、人物的表情、语态都做描写,能充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
3.真情实感,起承转合
记叙文一定要有情感表达,不能单纯的写“我好郁闷”“我好开心”,这种表达反而打动不了读者,很多人被朱自清的《背影》所打动,原因就是《背影》是真情的流露,父子间的真情实感打动了千万读者。文章并不仅仅是父亲爱孩子这么简单,而是有起伏、变化,对于情感细节的处理会让文章更丰富、人物形象更立体。
4,少写对话,多写故事
如果一篇文章总是“他说怎样怎样”“我说如何如何”就变成了剧本,记叙文更多的是对事情的叙述,虽然在现实生活中,故事发展总是要有人交流,但是,在文章中如果照搬,就会让文章的色彩大打折扣。当然这点不能绝对化,精彩的对话也会提升文章的质量,所以,同学们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酌情处理。
语文成绩的三大技巧
第一,提高阅读能力
1、善于用模板
阅读的过程中,同学们首先要清楚文章的结构、段落,总结中心思想,下面为大家总结了归纳段落大意的常用模板,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记叙文:叙述了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抒发了/流露出……之情。
说明文:通过对人物/景物/物品等的描写,表达了/刻画了/抒发了……之情。
议论文:通过对……的议论/评论,意在说明……道理;通过……写作手法,来阐述……道理;通过……例子,来佐证……观点。
2、审清题干
很多学生容易审题不清,这在语文考试中常常会遇到,其中,一大部分同学是因为只读一遍题干就草草作答,所以,题干一定要多读几遍。
当然,语文考试中题干也会给我们一些提示,大家一定要善于抓住这点,确定答题思路,比如:描写某种物品的特性时,可以拿另一种物品来对比、衬托,这样就能很好的契合题意。
第二,提高写作能力
1、列提纲:要养成写作前,构思、列提纲的习惯。考场上,因为时间紧,很多学生不列提纲,这样写作文,只会让作文无结构、无思想、无主题,这种“三无作文”怎么能拿高分呢?因此,不论时间多紧,都要构建出文章的核心思想和大体结构,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会引起共鸣。
2、会仿写:仿写并非照搬照抄,而是根据被仿对象文章的思想脉络、写作手法来写出属于自己的文章。仿写有助于写作能力的提升。这就像舞台上的演员,模仿动物行走、模仿某一部电影、模仿某一个人,其目的就是锤炼自己的表演能力,最终形成自己的表演风格。仿写就是这一个道理,因此,对于仿写大家一定要抱着学习的态度,不能嗤之以鼻。
3、勤练笔:“熟能生巧”的道理大家都懂,如果每天坚持一篇高质量日记,积累下来,一定能有效提升写作水平,可是,谁能坚持这样做呢?我相信没有多少人能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写日记,因此,作文好的学生也是凤毛麟角。所以,勤练是写好作文的必经之路。
第三,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阅读、写作等综合水平的体现,平时学校里的演讲、国旗下讲话、朗读比赛,都在有意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所以,除了要积极参与这类活动以外,还要多留意新闻媒体、报刊杂志、网络社评等,这样在不断的积累中,就能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掌握并运用外貌描写的方法。【教学方法】:以练带讲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师:生活中,一张张鲜活各异的面孔在我们面前闪现,我们如何去将一张张缤纷的面孔定格,化作笔下永恒的一瞬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人物外貌描写。
师:首先让我们来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出示投影。生:大声读出教学目标。
师:我们先来检测一下预习情况(出示投影:
生: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可以从年龄、身材、长相、姿态等方面入手。师;(出示投影总结
师: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的作用有哪些? 生: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可以显示人物的年龄、身份、职业、地位等。生: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可以显示人物的性格特点。生: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可以显示人物的生活状况。生: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可以展现出人物的心情。师;(出示投影总结
师:在翻阅同学们作文时,我发现咱们同学也特别喜欢通过外貌描写刻画人物。下面是老师从一位同学的作文中摘录下来的一个片段,大家猜猜看她是谁?(出示投影
生:猜不出。
师:接着出示其它图片,让学生猜。
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
金冠,齐眉勒着二龙 抢珠金抹额;面若中 秋之月,色如春晓之 花,鬓若刀裁,眉如 墨画,面如桃瓣,目 若秋波。项上金蛎璎 珞,又有一根五花丝 绦,系着一块美玉。
生:又快又准确地猜出他们是谁。
师:为什么第一个同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猜不出,而其他三个 距离我们很遥远,我们却能又快又准确的猜出呢/ 生:因为第一个没有写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其他三个人物有明显的个性特征。师;同学们说得真棒。大家想不想自己作文中的人物也想这些经典名著中的人物一样栩栩如生、活龙活现? 生:想!师:想就要拜师学艺。经典的文学作品就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他往往教给我们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技巧。请同学们大声朗读上面的人物描写精彩片段,仔细体味它的妙处。也可结合你所知道的其他经典的外貌描写。说说外貌描写的方法有哪些?抓住一点,引用例句谈出你对该方法的认识,生:大声朗读,小组探讨交流。
师:同学们讨论的很热烈,下面哪个组来和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你们的研讨结果。
在陈述小组意见前,请注意老师给你们的一些提示: ①发言声音要洪亮,小组意见请说“我们认为……”,个人补充意见请说“我个人认为……”。
②已经发表过的相同见解,除非有异议或补充,否则后面的小组或同学不再重复发言。
学生1:我们小组认为,描写一个人物的肖像描写,可以用比喻的手法,还可以用重复描写,比如孙犁写的《芦花荡》那是老头子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就用了重复描写,给人特别深刻的印象,好象是我已经看到这位老人他的眼睛非常的明亮非常的尖利,师:你说的真好。请把你们的研讨结果写在黑板上。
生:上黑板板书运用恰当的修辞、运用恰当的形容词、学生2:我们小组认为,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可以从侧面烘托的手法,来进行肖像描写。比如第五个例子写罗敷。就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用行者和少年见到她之后的表现,来烘托了罗敷的美。
师:说得真棒。请你也把你们的研讨结果写在黑板上。
学生3:我们小组认为,描写一个人物的肖像,可以描画她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的喜怒哀乐等情绪变化和内心感受,总是通过各种眼神表现出来,如第个例子,贾宝玉的俊美,多情,林黛玉的多愁善感通过他们的眉眼就能得到体现。
师:鲁迅先生说过“要极省俭地刻画一个人物,最好的方法就是刻画他的眼睛。倘若是画了全部的头发,即使画得逼真,也毫无意思。”
生:上黑板板书:刻画眼睛
学生4:我们小组认为,我们小组认为要想让人物描写生动起来,表现人物活力,就要把肖像放到动作中去,写出人物的动态神情。例如第个例子中,眼睛一眨一眨冲我们笑笑,右脚轻轻地一下一下地踢着,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男孩的聪颖、活泼、好动。
生:上黑板板书:动静结合
学生 5:我们小组认为,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要抓住人物的主 要特征,比如例 胡须来写的。师:著名作家老舍说过“刻画人物,不可泛泛的由帽子一直形容 到鞋底,没有用的东西往往是人物的累赘。倘若贪得形容的周到,而 一切并无用处,便使读者失望。生:板书 抓住特征 学生 6:我们小组认为,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要按一定顺序进 行。例如第 2 个例子,鲁迅描写祥林嫂时就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 来写的。生:板书 按照一定的顺序师;(出示投影总结)师;(出示投影总结)• 人物外貌描写的方法:
1、有一定的描写顺序
2、抓住人物特征
3、善用修辞
4、动静结合
5、侧面烘托 中对鲁迅形象的刻画。就是重点抓住了面孔、头发、师:学了这么多刻画人物的方法,大家想不想露一手? 生:想!师:好!我们请一位同学上台来给我们做模特,大家对他进行一 段外貌描写,看谁写得最成功。
生:开始写作。小组内交流,推选出最优秀的班内交流。生:他头发短短的,戴着一副小眼睛,站在讲台上,手好像放在 哪里也不合适,有时偷偷地笑一下,有时弯一下腰,羞答答的,怎么 做好像都不对似的。师:能说一下你们小组
为什么推荐他的作品吗? 生:他在写作的时候,注意了写作的顺序。生:他抓住了人物的主要特征:羞答答的。师:他高高的个子,站在那里,玉树临风一般。白净的脸上挂着 腼腆的笑容,手一会儿放在前边,一会儿放在身后,最后干脆扶在桌 子上。真没见过这么腼腆的男生。师:能说一下你们小组为什么推荐他的作品吗? 生:他在写作的时候,运用了恰当的形容词,例如:腼腆、白净、玉树临风等。生:他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师:刚才同学们评价的都很到位,下面请同学们自己选择一个身 边熟悉的老师或同学,进行外貌描写,注意不要写出名字,大家一起 来猜猜她是谁。如果大家能猜出来就通过,猜不出来重新修改。
游戏作文 请你运用本节课所掌握的方 法,选择身边你熟悉的一位同学 或老师进行外貌描写,看看其他 同学能否猜出你写的是谁? 生:他中等身材,酷爱篮球,也不知道他上辈子欠了老天爷多少 债,要不老天爷怎么会赐给他如此出众的尊容呢?他也许与包公有 缘,天生黑黝黝的皮肤,充分体现了黑人的威猛。生:张超 生:不对。是刘文龙 师:请张超同学和刘文龙同学站起来,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他们 两个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不同之处? 生:他们两个皮肤都有点黑。生:张超的脸上长着青春痘。生:张超嘴巴上已经长小胡子了。L 师:好!请同学们抓住他们的个性特征,重新描写一下张超。生:在我们班有这样一位男生,他脸有点黑,好多粒标志着他走 向成熟的青春痘散布在他脸上的各个部位。小小的胡子也偷偷冒了出 来,更是给他增添了几分成熟的魅力。他个人有个小嗜好,时不时的 拿起小镜照一照,臭美一下。师:嗯!这样就比较容易把这两位同学区分开了。谁还愿意来展 示一下你的作品? 生: 她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小眼镜,一张能说会到的小嘴一天到晚总是闲不住。整个人长的瘦瘦高高的,叫人忍不住担心,一阵风会把她吹倒。生:杨小飞 师:大家为什么一下就能猜出是杨小飞 生:他用了炯炯有神、瘦瘦高高等形容词,准确生动的写出了杨 小飞的特点。生:他还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叫人忍不住担心,一阵风会把她 吹倒。”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课后各人根据同学们提的建议认真修改 自己的文章,并把它整理在自己的练笔本上。师小结:果戈里说:“外貌是理解人物的钥
【小学生写作:心理描写方法指导】推荐阅读:
运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写作12-10
中学生语文写作方法指导07-03
小学童话写作指导11-15
小学生看图作文写作指导07-07
小学生写作方法有哪些11-10
小学作文指导方法探究05-26
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指导方法10-29
小学英语阅读方法指导12-08
小学写景作文写作方法11-25
小学生应用文写作方法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