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教学设计完美

2024-10-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长城教学设计完美(精选8篇)

长城教学设计完美 篇1

《长城》一课共有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概括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长”,这是远看长城;第2自然段,具体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高大坚固”,这是近看长城;第3自然段,由长城展开联想,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赞美长城是“伟大的奇迹”。根据文意,教材配有两幅图片,一幅是气势磅礴的长城鸟瞰图,一幅是长城城墙的近景,使学生可以更形象地感受长城的气势。

四年级下的学生已经能读懂课文的大意,但通过文本领会中心思想的能力不强。而长城对于学生来说,既陌生又熟悉,既远又近。“远”是实际距离远,大多数学生没有亲身游览过;“近”是心理距离近,“长城”一词从小就耳熟能详。因此,我在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关于长城的历史知识、故事传说或图片资料,并在课堂教学中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注意课内外结合,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在本课的教学中也显得尤为重要。

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和学生学情,根据新课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难点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时力求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特征,让学生更多地接触文本,把发现、体验、感悟、交流的权利还给学生。具体教法为:情景法、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练习法

在学法上,我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唤起他们的切身感受。因此,学生课堂上的学法重点就在体验学习与探究学习上。具体学法为:情境体验法、读书入境法、勾画圈点法、合作探究法、发散联想法。

我将本课的教学分为两个课时进行,第一课时了解课文大意,重点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第二课时学习第三、四自然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下面我将对第一课时进行具体说明:

环节

一、情景导入,走进文本

上课伊始,学生相互交流自己找到的长城的资料,然后教师进行补充,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长城的图片,把学生带入情境,使学生在感受、欣赏长城美景的同时,激起表达的欲望。接着教师用优美的语言,充满感情地描述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看到这些精美的图片仿佛把我们带到长城脚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长城》。

此环节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以教师自身的语言魅力去感染学生,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引领学生巧妙地走进了文本。

环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后,解决生字词,想想课文介绍了长城的哪些情况,这个时候教师要进行适时的引导,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出文章的写作顺序。

此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文本,理清文章脉络,初步体验朗读的快乐,树立信心。

环节

三、图文对照,远看长城

首先让学生结合书本下方画面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交流读后感受。重点体会长城的长和比喻句“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的用法。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并在有感情的朗读中,进一步体会长城的雄伟气势,培养学生的语感。

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让学生在看图、学文和交流中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受到情感熏陶。

环节

四、图文对照,近看长城

学生默读课文后总结长城高大坚固的特点,找出关键句和关键词后,设计一个环节,让学生动手画长城的瞭望口和射口以及屯兵的堡垒示意图,让学生在动手中能切身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体会长城的高大坚固。然后指导学生入境入情地朗读。

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通过学生概括总结、动笔画一画、多种形式的朗读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感悟到近看长城的壮观景象,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环节

五、立足文本,拓展想象

学生在音乐中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后,教师播放视频——《万里长城风光》片段,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使学生的情感被充分调动起来,自由朗读课文。

新课标特别强调朗读训练。这一环节的设计,让文本插上信息技术的翅膀,通过音乐、图片及影像资料让学生眼到、口到、心到、手到,以情动情,以声传情,以读促情,长城的雄伟气势,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深深扎根在孩子们的心中,运用信息技术与课程高效整合,突出重点。

环节

六、自选作业,课外延伸

出示三个作业,由学生自由选择。

长城教学设计完美 篇2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抓住关键词和关键句子品读课文, 了解长城为什么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2. 朗读课文, 在阅读中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3. 激起民族自豪感, 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 抓住关键词和关键段落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魄雄伟等特点;2. 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 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品读法、课件展示法。

一、复习上节内容

导语:上一节课, 我们学习了《长城》一课的生字和词语, 我们来复习一下好吗? (出示课件:智慧堡垒每隔打仗 屯兵盘旋城砖扶着 气魄雄伟嘉峪关蜿蜒垛子 瞭望口崇山峻岭) 学生活动:认读词语。

二、精读课文

导语:上一节课, 我们还留了一个问题:为什么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一) 默读课文, 想一想课文中那些地方给我们解答了这个问题

学生活动:默读课文、同桌交流。师:同学们, 现在请告诉大家你发现了什么?

(二)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生1:我从长城的样子中感受到长城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我来读第一自然段。师:你是从远看长城发现长城很长的。我将你的发现写在黑板上。师:课文是用什么方法来写长城的长呢?生2:课文用打比方的方法, 将长城比喻成一条长龙。

师:同学们, 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 课文将长城比喻成龙, 写出了长城的气势。

齐读这一句:读出气势。

生2:我还从这一段中发现了写长城长的词语:一万三千多里。我来读这句话。师:这句话用了列数字的方法给我讲了长城的长。的确, 这绵延万里的长城怎能不说是世界奇迹呢?

齐读第一自然段。

(三) 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师:哪位同学还想说一说呢

生1:从第一自然段我们找到了远处看长城的句子。现在我从第二段中找到了近看长城的句子, 它写出了长城的高大坚固。师: 课文第一自然段写出了长城的长, 你现在发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生1:读: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 高大坚固, 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 十分平整, 像很宽的马路, 五六匹马可以并行。生2:从第二自然段中我发现城墙的构造是很复杂的。垛子、瞭望口和射口在什么地方呢?

课件展示示意图:师:同学们, 刚才你们看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 构造奇特。这真不愧是世界历史的一个伟大奇迹。

齐读第二自然段。

(四) 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同学们, 你还从哪里发现了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呢?生1:我觉得第三自然段也能体现出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我来读一下相关句子: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 一块有两三千斤重。师:同学们, 你们大概有多重呢?生:五十多斤重。师:算一算:一块条石相当于多少个你?生:四十多个。师:同学们, 你还发现了什么?生2:这样重的条石“数不清”, 可见劳动人民当时修建长城是多么的辛苦啊!生3:当时的条件又很艰苦: 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 没有起重机, 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 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师:我仿佛也看到了当时的劳动人民很辛苦的样子。

师生齐读这句话。

师:谁还发现了什么?生4:我找到了写劳动人民的句子: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师:这句话当中:哪些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生4:“多少”这个词表现了当时修长城的劳动人民非常多。“才”则体现了劳动人民修长城是非常辛苦的。

齐读这一句。 (课件展示)

师小结:通过同学们刚才的交流, 我们知道了是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师: 我们刚才是通过读课文体会到了。那么, 作者又是怎么体会到的? 生5:作者是:站在长城上, 踏着脚下的方砖, 扶着墙上的条石, 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课件展示:站在长城上, 踏着脚下的方砖, 扶着墙上的条石, 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师:这句话中哪些词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生6:我觉得: “站、踏、扶、自然地”这几个词, 用词准确, 显得很真实自然。作者遥想当年的修建情况。师:我们以后也要这样准确的用词好吗? 齐读这句话。

有感情地齐读第三自然段。

(五) 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导语:同学们, 这凝结着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万里长城怎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让我们饱含感情地读一读课文最后一段。

三、知识拓展

1.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2. 师小结:只有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才能创造出世界的奇迹。导语:同学们, 截至2003年7月, 我国已有29处景观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3. 学习课本85页“资料袋”了解一下:自由读。4. 提问:世界遗产包括几个部分呢?

四、作业布置

我国的世界遗产很多很多, 同学们下去可以搜集一些与世界遗产有关的图片、诗词、楹联或故事等。

五、结语

《长城》教学设计 篇3

1.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课生字、生词,了解长城的概貌、构造、历史等;

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图文对照,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良好的观察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读文讨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长城的图片,师生对话,板书课题。

二、初识长城

1.请学生说说自己心目中的长城。

2.自由读文,了解长城。

要求:把生字读准,把课文读通顺,声音响亮。

3.交流感受:请同学们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一下长城。

4.教师提问: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请同学们再来读课文,快速在文中画出相关的段落或句子。

三、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段:远看长城

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这一自然段写出了长城的什么特点?(长)

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比喻说明)

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多长?(六千多千米)

这里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数字说明)

同学们,你们知道有多长吗?二十多年前有一个年轻人曾徒步走了六千多千米,用了整整五百零八天,真是名副其实的万里长城!

学生读第一段。教师出示长城远景图:从远处看长城,除了感觉长,还有什么特点?(弯弯曲曲)

顺着山势长城是曲曲折折起起伏伏,遇到陡峰,他就直上云天,遇到峡谷他就俯冲直下,……这样的姿态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蜿蜒盘旋)

2.学习第二段:近看长城

让我们继续交流,文中还有哪里可以说明长城是个奇迹?(从第二段能感受到长城的高大坚固)

长城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而且可以五六匹马并行,足以看出它的高大坚固。同时作者在这一段还介绍了长城的构造。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分别给我们介绍了构成城墙的哪些部分?请圈画出来。

引导学生总结:这一段向我们介绍了长城的垛子、射口、瞭望口和城台。

教师出示长城近景图,引导学生看着图向大家介绍长城的结构。学生指着图片给大家介绍了长城的垛子、射口和瞭望口、城台及其作用,并介绍如何减少伤亡。

师生总结:长城用高大的身躯抵御了外族的侵略,保卫了祖国的领土,长城这样巧妙的设计,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当你知道这些的时候,你想说点什么?(长城伟大,作为中国人很骄傲等。)

3.由长城想到的

学生谈自己的感想,比如:看到了修筑长城的人穿的破破烂烂,用肩膀,用手抬,把巨大的条石抬上去;看到有的人干的慢了,监工就用皮鞭狠狠的抽打,身上是血淋淋的口子;看到有的人累死了,其他人就从他的身体上踩过去。

同学们,你们谁知道修筑长城的年代是一个怎样的年代?(科技非常的不发达,而且那时是古代,得靠人力来把砖和用的东西运到山上去。)你是怎样知道的?文中的哪些话告诉了我们?

同学们知道两三千斤有多重吗?在当时科技非常落后的时代,要把这些数不清的巨大的条石,靠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抬上陡峭的山岭,想想看,要流多少汗水;多少鲜血,甚至多少生命啊?

同学们,你们能读出这种艰辛和不易的感觉吗?学生读文。

四、情景解说

长城不仅震撼着我们,也震撼着全世界。法国总统密特朗带着他的全家来旅游了,谁能对着长城远景图,从远处给他介绍一下长城?学生介绍。

请同学们全体起立,让我们怀着对长城的敬仰之情齐读最后一段。

五、回顾课文

写作方法:观察—想象—赞美。

说明方法:比喻、数字。

同学们,虽然我们的课马上就要结束了,但是长城的故事说不完,长城的历史道不尽,请同学们搜集关于长城的故事,下节课我们开个故事会,老师相信长城的美名一定会千古流传,长城的精神一定会永放光芒。

(责任编辑 冯 璐)

长城教学设计 篇4

实验二小 杜益杰

总目标:

1、认识13个字。正确读写“蜿蜒、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呼应、肩膀、凝结、奇迹、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3、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不同观察点观察事物的方法,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象。

5、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我国 “世界遗产”的兴趣。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的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蜿蜒、盘旋”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不同观察点观察事物的方法,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象。

教学重点:

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增强学生的语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学难点:

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不同观察点观察事物的方法。第一课时教学流程:

第一板块:欣赏图片,激发兴趣 目 标:

1、交流欣赏长城图片后的感受。

2、初步感受长城的雄伟壮观,激发学习课文的兴趣。教学流程:

1、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北京的长城吗?今天老师就带来了长城的风光图片,请大家欣赏。

2、交流感受:

师:从大家的表情就可以看出来,你们已经被长城深深吸引了。刚才看着一张张的图片,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3、是呀,长城是如此雄伟壮观,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就让我们走进描写长城的语言文字,再次去领略长城的美。

4、揭题。指名读课题。

第二板块: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目 标:

1、通读全文,把生字新词读准,把句子读通读顺。

2、理清课文脉络,了解每一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教学流程: 1、通读全文。师:请大家带着刚才欣赏图片时的心情,大声地朗读《长城》。注意把生字新词读准,把句子读通读顺。思考:课文中的两幅插图分别与文中哪些段落相对应?

2、请四位同学轮读课文,相机指导生字。

3、师:你找到与插图相对应的段落吗?

(第一幅图对应第一段,第二幅图对应第二段。)

4、每一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5、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作归纳小结。

第一自然段概括地介绍了长城,突出了长城“长”的特点;第二自然段详细地描述了长城的构造,突出了长城高大坚固的特点;第三自然段写作者由长城展开联想,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艰辛劳动和聪明才智;第四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赞美长城是“伟大的奇迹”。

第三板块:图文对照,感知长城 目 标:

1、研读第一自然段,感受长城的“长”。

2、对照第二幅图,研读第二自然段,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教学流程:

1、对照第一幅图,感受长城的“长”:(1)出示第一幅图: 思考:你看到长城了吗?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看到的长城吗?能猜测一下长城有多长吗?

(2)出示第一段。当这幅图一出现在我们面前时,长城的长便跃入我们眼帘。请你自由地读读这段话。

(3)指名配乐读。

2、对照第二幅图,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1)师:请你仔细读读课文第二小节,找找能概括长城的词语。(高大坚固)(2)这段话中哪些地方写了长城的高大坚固?具体从哪个词中可以体会到?

①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②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

结合插图指名学生指出“垛子、瞭望口、射口”。

③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板书设计:

长 城

高 大 坚 固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魄。

2、继续了解长城气魄雄伟的特点,感受作者对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3、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 “世界遗产”的兴趣。教学重点:

了解长城气魄雄伟的特点,感受作者对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教学难点:

抓住关键词句,通过想象感悟,体会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艰辛。第二课时教学流程:

第一板块:想象感悟,体会艰辛 目 标:

1、品读第三、四小节,感受作者对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2、品读交流重点句子,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教学流程: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远望了长城,又近观了长城,现在让我们随着作者的脚步,登上长城,去踏一踏那方砖,摸一摸那条石,也许会给我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2、自由读第三小节。找一找哪些句子让你感动。3、交流感受:

(1)重点句子: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说说自己感动的理由。

(2)思考:你们知道修筑长城的年代是一个怎样的年代吗?那是一个科技非常落后的年代;那是一个战火纷的年代;那是一个水深火热的年代。这样一个年代,要修建这样一个浩大的工程,容易吗?简单吗?

4、边体会边练习朗读。

5、指名读。评议,再读。齐读。

6、读着读着,我们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一幅幅怎样的情景?学生各抒己见。

7、总结:长城,与其说是由一块块的砖头和条石砌成的,不如说是由一个个古代劳动人民的血肉之躯筑成的。

8、配乐朗诵第三、四小节。第二板块:总结全文,抒发情感 目 标:

1、品读结尾,深化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2、指导对长城说说心里话的小练笔,抒发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流程:

1、出示结尾: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2、总结谈话:是他们的汗水,是他们的鲜血,是他们的生命,才换来了这样一个举世无双的伟大工程。

3、指导练笔:

(1)如今,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参观者登上长城,目睹了长城坚强、刚毅、庄重的形象,他们都会发出由衷的赞叹。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游览了长城后欣然题词,她说:我到过世界许多地方,中国的万里长城是最美的。

美国总统克林顿游览了万里长城后欣然题词,他说:长城是一个奇迹。一个由伟大的民族创造的伟大的奇迹。

(2)听着这些外国元首送给长城的题词,你想对长城说什么呢?请写下来。第三板块:展示成果,拓展延伸 目 标:

1、分小组展示各种形式的学习成果,进行交流。

2、拓展延伸课本知识,搜集一些有关长城等文化遗产的资料。教学流程:

1、以小组形式进行创造性展示。(1)小组朗读课文的一段话。

(2)小组展示自己仿写的一段话。

(3)小组通过朗读自己创作的诗歌来表现个性。(4)小组展示导游词。

(5)展示自己在课外阅读中积累的有关描写长城的词语、佳句或片段。

2、知识拓展延伸

(1)搜集一些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和图片资料,进行交流。

(2)搜集我国的文化遗产资料,了解伟大的文化遗产,丰富自己的知识。

板书设计:

气 魄 雄 伟

《长城》教学设计 篇5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课看图学文的教学内容。它由两幅长城图片和一篇短文组成,表现了长城的雄伟壮观和高大坚固,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本文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增加有关长城的知识,更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素材,而且还可以指导学生如何观察事物,如何做到行文有序有物。

二、学习目标

1.借助拼音认读8个生字:“崇、峻、嘉、峪、瞭、屯、垒、魄”;会写13个生字:“崇、旋、嘉、砖、隔、屯、堡、垒、仗、扶、智、慧、魄”。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知道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知道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5.结合理解课文,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三、教学策略

学习本文,要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紧紧依靠学生的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来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在关键处给以点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思考——观图品文——局部制画——评议感悟”等学习活动,使学生参与到学习的每个过程中,成为真正的知识发现者。

四、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结合理解课文,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五、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六、教学时间: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出示长城远景挂图)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游览这一处名胜,它凝聚着中国五千年的古老文明,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它就是——生答:长城。(师板书)

你能用一句话来形容长城的样子吗?

相机教学词语“崇山峻岭”“蜿蜒盘旋”并试着用上这两个新学的词语来介绍你所见到的长城。(学生进行口语练习)

看到长城,你想知道些什么?(生自由发言)

二、自由读文

要求:从文中你知道了什么?长城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1、检查生字新词。

问:这组事物名称的词语你会读会理解吗? 垛子 智慧 堡垒 砖头

问:这组动作的词语你又能把它们读准并试着做做动作吗? 扶着 瞭望 屯兵 相隔 打仗

2、检查课文内容。

(1)

课文介绍了哪些内容?

(2)

长城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可用课文中的词语来归纳。提示:()的长城 随机学习生词:气魄雄伟

3、检查朗读情况。

三、布置作业。

搜集一些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图片等资料。第二课时

一、导入

通过课外搜集资料,你了解到有关长城的什么内容? 学生汇报课外搜集的收获。

二、学文感悟

1、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是抓住长城的什么特点来写,为了说明它长课文还用上了什么词语?(具体数字)

建这么长的城墙容易么?所以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你觉得应该怎么读?

2、近看长城又是怎样呢?

(1)细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介绍了长城是有哪些材料筑成的,城墙由哪些部分构成?

出示长城近景图让学生指出城台、垛子、瞭望口、射口的位置,并指导学生试着用简笔画把长城的结构画出来。

(2)通过了读文画画,我们知道了城墙的特点是高大坚固。你认为长城这样的设计合理吗?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3、俗话说:触景生情,所以作者站在长城上„„(引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体会词句

(1)“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这个句子要重点体会“站在”、“踏着”、“扶着”、“想起”这四个动词的作用,明白这是作者触景生情而自然展开的联想。

(2)“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这个句子引导学生先联系“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这一句话进行理解。如: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让学生比较一下大概相当于多少个同学的重量,从而体会出修筑长城的的确确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再联系第1、2自然段进行体会。课文先写长城的长,从侧面反映出工程的艰巨:在“崇山峻岭”之中修筑长城,怎能不流血流汗,怎能不付出大量的人力?而劳动人民利用山势让长城“蜿蜒盘旋”,还设计了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等结构,这正是“智慧”的体现。

“凝结”是句中的重点词语。长城是由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成的。为什么呢?因为:①条石多,多到“数不清”;②条石重,每块“有两三千斤重”;③没有先进的运输工具,“就靠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④山势“陡峭”。

“多少”表示无数,饱含作者无限的感慨; “才”在这里表示长城的建成是多么不容易。整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

三、总结全文,领悟表达方法

1、讨论交流:通过读文体会你明白了写什么? 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白:

长城之长,这在世界建筑史上是没有的。长城修建时间之久,这在世界建筑史上是没有的。长城的气势雄伟、高大坚固,令世人无不赞叹。长城显示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

长城是在太空遨游的宇宙飞行员用肉眼能看到的地球上的为数不多的建筑物。

长城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

2、回顾课文,作者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四、作业

根据课文的介绍结合自己的理解当小导游,设计导游词介绍长城。

板书:

形态

像条长龙

城墙顶上

气魄雄伟 长城

构造

高大坚固城墙外沿 方形城台

伟大奇迹 联想

《长城》教学设计 篇6

《长城》是小学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七册第十七课的内容,这篇课文的后两篇课文分别是《颐和园》、《秦兵马佣》,这三篇课文共同反映一个主题:中国的“世界遗产”。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长城,感受其宏伟气魄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这篇课文的知识目标:识记生字词不难解决。但技能目标: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不同观察点观察事物的方法,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情感目标:认识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奇迹,激发民族自豪感,是重点,也是难点。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一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自读自悟教学法,以学生的“读”为主线贯穿全文教学,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去想、去议、去说,从而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导读――初识长城

1 、揭题:据有幸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介绍,在月球上用肉眼看地球,能看见的建筑物只

有一座,那就是我国的长城。长城以其雄姿和壮美,深深地吸引着中外游客,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今天我们就和作者一起去游览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多媒体演示,激发阅读兴趣。板书课题《长城》,指导学生自豪与深情地读课题。)

2 、你想更深入的了解长城吗?(引读课文)

3 、交流阅读感受:长城留给你什么印象?( 结合课前的预习,学生反馈)

二、图文对照感受读――感知长城

教师指导观察图,让学生感受画面。

1 、看第一幅图,说说你从图中看到了哪些景物?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引导学生观察图时,要分清主次,能抓住主体进行重点观察。)

2 、看第二幅图,说出你从图中看到了些什么?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的?(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抓住细节认识事物的特点。学习作者运用准确的语言表述所观察到的具体内容的方法。)

3 、从两幅图观察到的不同景物,说说作者的观察点有什么不同?两幅图各表现事物什么不同的特点?

三、重点赏析深入读――品味长城

1 、学生自读自悟,深入阅读课文,体味文中的哪些词句给你了很深的感悟。

2 、交流阅读感受,品味、感悟、体会,并指导朗读。

(1):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引导学生抓住“长龙”、“崇山峻岭”、“蜿蜒盘旋”,感受长城的雄伟,运用比喻的方法写出了长城的气魄。

(2):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垛子,……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引导学生领略长城巧妙的设计,体味长城在军事防御上所起的重要作用。根据文意和搜集的资料展开想像,说说古人怎样利用城台、垛口、嘹望口、射口传递信息、进行防守和打击敌人?

3 、情境体验,观看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游览长城。

四、披文入情感悟读――倾动长城

1 、假如你登上了长城,看到高大坚固的城墙绵延起伏,摸着巨大的条石,踩上平整的方砖,领略巧妙的设计,你会想起什么?

( 讨论后归结到:修长城的古代劳动人民。)

2 、默读第三自然段,想想古代劳动人民修长城的艰难有哪些? (联系文中句子体会砖石多、重;运输的工具原始;环境险恶)文中又说长城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智慧体现在哪里? ( 精心设计使之易守难攻,开凿搬运巨大条石的方法等。)

3、这段第三句中的“凝结”是什么意思?“才”是什么意思?

这砖石那么重、运输的工具那么原始,环境那么险恶,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付出了多少血汗,发挥多么非凡的智慧,才建造出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这里的“才”字既表达出建造长城的不容易,又饱含着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 、创设情境(配乐描述)

想象古代劳动人民的劳动场景:逶迤绵延的山峰记录了勤劳勇敢的古代劳动人民一个个坚实的足印,辽阔无边的天空记录了聪明智慧的古代劳动人民一声声粗重的呼吸,一曲曲嘹亮的号子。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5 、指导感情朗读。(要求读出劳动的艰辛,读出非凡的创造,读出由衷的赞叹。)

6 、小结: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奇迹”?

五、自由抒发激情读――赞美长城

1 、通读全文引发学生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敬佩,激发民族自豪感。

2 、心里话大声说。高呼对长城的由衷赞美。

3 、 年,奥运会将在我国首都北京举行,到时,会有很多的外国朋友来到我们国家,他们大都会来参观我们的万里长城,如果你是一位导游,你会怎样把长城介绍给这些外国朋友呢?请你创作一篇长城介绍词。

六、知识拓展延伸读――深识长城

阅读课后“资料袋”,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兴趣。

1 、自主交流搜集的有关长城的传说、故事、歌曲、图片资料,如:毛主席词中名句“不到长城非好汉”,传说故事《孟姜女哭长城》等。教师适当追问资料搜集的办法,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多搜集相关资料。

2 、课件出示29 处中国的世界遗产图片,让学生谈一谈感受,读一读“资料袋”,激发探究兴趣。建议学生自主或小组合作在课外去搜集资料,建立专用的资料袋,为后面课文及语文园地的学习作准备。

由于文本的这种结构特点,我们基本上可以确立这样的教学目标:

一是了解长城,理解长城为什么被称为世界历史上伟大的奇迹;

二是在阅读中领会文本的写作结构,学习观察事物与构思成文的方法。

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我建议可以采取以下两个教学板块:

第一板块:长城,伟大的奇迹

1.朗读课文,在教师的指导下概括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把握全文的叙述结构。

2.感受“奇迹”:结合文章前两个自然段展开教学,从长城的绵延壮丽和高大坚固理解长城是历史上伟大的奇迹。

从“远看长城”感受长城的绵延壮丽。先请学生结合文字展开想象,在头脑中想象画面;然后出示地图,引导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长城之“长”;最后出示长城远景图,学生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对长城的“绵延壮丽”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从“近看长城”感受长城的雄伟坚固。先请学生结合文字展开想象,在头脑中想象画面,比如垛口、射口、t望口的设计,城墙的宽度等;然后请学生根据文中的描述画示意图,标出垛口、射口、t望口的位置,并说明其作用;最后出示长城近景图片,让学生观察,从视觉上进一步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

第二板块:长城,血汗与智慧的结晶

1.读第三自然段,思考:站在长城上,作者联想到了什么?

2.这绵延壮丽、雄伟坚固的万里长城,让你联想到了什么?

3. 补充介绍关于长城的传说:孟姜女哭长城。引导学生围绕这个故事展开讨论,感受长城是中华民族血汗凝结成的。

4.引导学生自主讨论为什么说长城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提示学生联系上下文展开思考,如:垛口、烽火台的设计,建造长城的条石与方砖的运送等,都反映了建造长城的人民的智慧。

以上是对课文《长城》的基本教学思路,这两个教学板块可以作为第一课时。但是由于长城承载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太多的东西,而教材中的这篇文章显然过于单薄,又由于重视长城建造结构的描写,就冲淡了其中的厚重的历史文化蕴涵;在语言表达上,则规范有余,个性不足。因此,我建议在众多的描写长城的诗文中进行选择,介绍给学生阅读,以弥补教材的不足。考虑到语言表达与思想内涵的个性化要求,我建议选择与课文风格迥异的文章,如鲁迅和毛姆的《长城》来作为补充教材。这里有必要对鲁迅与毛姆创作的《长城》做解读。

鲁迅先生的《长城》原刊1925年5月15日《莽原》周刊第4期,后收入《华盖集》。从文章落款来看,此文应是创作于1925年5月11日。应该说初读鲁迅的《长城》是令人诧异的,因为我们早已习惯了对长城的赞美,习惯了认识长城的伟大,在已经普遍达成“共识”的情况下,读鲁迅的《长城》不啻是一种震撼。其实,鲁迅的伟大就在于他总能穿越时空,总能看到事物的本性和真相,尽管有时这是我们不一定能够接受的。同样,读这篇《长城》,我们也读出了与以往赞美长城的那些文字很不一样的东西。除了震撼,我们也不难感受到萦绕在文字中的那份沉郁的气息。鲁迅开篇便慨叹“伟大的长城!”,然后笔锋一转,认为这长城不过是“徒然役死许多工人而已”,未必能够挡得住胡人入侵,现在不过就是一种古迹罢了。接下来的文字让读者感受到鲁迅笔下的长城已不再是那个实在的长城,而是一种象征――是旧思想、旧制度、旧传统的象征,是封建、保守、落后的封建社会的象征,他“总觉得周围有长城围绕”,因此在鲁迅看来,这长城是“伟大而可诅咒的”。由于鲁迅笔下的长城具有象征意义,而这种象征意义又是与鲁迅所处的时代与环境紧密相关,对于只有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要理解这种象征意义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建议在教学时点到即止,只要让学生明白鲁迅笔下的长城具有象征意义,知道象征什么即可,对其他内容不宜做过多的展开。

相比之下,英国小说家毛姆的《长城》不像鲁迅那样着力于取其象征意义,而是在写实的基础上发出由衷的慨叹。19,毛姆来到了中国,写下了游记散文《在中国屏风上》,《长城》就是其中的一篇。这篇文章正如书中的其他文章一样,是毛姆用铅笔在路边买的黄色包装纸上草草写成,只不过200来个字。在毛姆的眼中,中国的长城“就像它所守卫的帝国一样不可思议”,它是庞大的、雄伟的、寂静的、令人敬畏的,同时它又是孤单的、无情的、大胆的。这是一个外国人真实的感受,为了强调这种感受,毛姆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发出了同样的慨叹:“在薄雾中,庞大、雄伟、寂静、令人敬畏地矗立着中国的长城。”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一种镌刻在作者脑海中的巨幅油画:在一片无边无际的薄雾之中,中国的长城巍巍矗立在崇山云岭之间,它显得那么庞大、雄伟,在一片寂静中散发着令人敬畏的气息。这幅画面正是作者记忆中的长城,在随意的抒写中透着淡淡的嘲讽。因此,这篇文章不论是语言还是表现出来的感受都具有浓郁的个性色彩,或者具体地说,具有浓郁的毛姆本人的个性色彩。因此,在教学时把毛姆的《长城》介绍给学生,也正是希望从另一个既不同于教材又不同于中国作家鲁迅的角度,让学生看到一个外国人眼中的长城。当然,毛姆并不能代表所有的外国人,毛姆眼中的长城也并非所有外国人眼中的长城,我们从其他外国人对长城的评价中就可以看出来。

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以色列前总理拉宾

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从未见过类似的杰作。――俄罗斯原总统叶利钦

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奇迹之一,确实令人鼓舞。人们在上面爬坡都感到吃力,可以想象当年建造长城时需要什么样的智慧和力量。――美国前总统里根

这也是外国人眼中的长城。那么,不论是毛姆还是鲁迅,他们眼中的长城都不同于其他人,也当然不同于教材中的长城。把鲁迅和毛姆的《长城》介绍给学生,就是希望打开学生的视野,不仅是阅读视野,更是提供一种完全不一样的思维方式。尽管这两篇文章相对于教材体《长城》而言是有些难度的,不论是语言还是思想,都是有个性化的,但这就是一种阅读能力的提升,一种对同一事物多样化认识的思想训练,我认为这是很重要的。当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引导学生读毛姆与鲁迅的文章,不必像教课文那样去操作,完全可以以讨论、对话的形式展开。因此,我们不妨在前面两个教学板块的基础上设计第三个教学板块,即:拓展阅读,结合鲁迅与毛姆创作的《长城》认识不同的人眼中的长城和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与前面两个教学板块相呼应,我把这个教学板块定名为:长城,说不完的长城。这个板块可以放在第三课时,主要教学策略如下:

第三板块:长城,说不完的长城

1.读毛姆的《长城》,思考:在毛姆的眼中,中国的长城给他怎样的印象?结合文章中的有关描写来说明。

2.读鲁迅的《长城》,思考:为什么在鲁迅的眼中,长城是“伟大而可诅咒的”呢?结合文章中的有关描写来说明。

3.讨论:鲁迅和毛姆的文章都是对长城进行赞美的吗?结合你对有关语句的理解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教学与生活的完美演绎 篇7

一、用生活的心情去对待数学

创设亲切生动的数学课堂, “文章”首先要做在课堂之外: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尝试用生活的心情去对待班里的每一个孩子。所谓“生活的心情”, 指的就是快乐的心情、阳光的心情、积极的心情、安全的心情。而“安全”则是所有“快乐”、“阳光”、“积极”的根源, 也就是说, 要建立一种从容、和谐的师生交流, 学习的氛围, 这种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的建立来自于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赞赏。课余时间的交谈, 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与爱好等都是贴近学生首先要做的工作, 我们面前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他与众不同的可爱之处, 在平常的游戏中、活动中, 教师作为他们当中的一分子参与其中, 就能真正感受到他们可爱、纯真的天性, 而当你喜欢上他们的每一位时, 你便会从心里、从眼里溢出对他们的喜爱和赏识。在如此平等、尊重、安全的氛围里, 孩子的思维是灵动的, 心情是愉悦的, 数学课也由此变得亲切起来!那严谨的逻辑、不能有丝毫差错的繁杂的计算也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也会因为自己的进步感受到数学的快乐, 变得渴望上数学课, 因为数学课是那么贴近他们, 带给了他们那么多成功的喜悦!

二、用生活的眼光去看待数学

新课程理念强调数学生活化, 倡导学生在生活当中学习数学, 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这无疑是试图要剥去数学那层严肃的外衣, 让数学变得可触、可摸、可观、可感。这一目的的达成, 需要教师在设计课程时关注生活, 而要把这一目的真正落实到位, 其实质所在就是要用生活的眼光去看待数学。

所谓生活的眼光, 就是数学在你的心里是具体的、亲和的, 什么规律、法则都会被你看成一个个活生生的事物, 你所施教的课程会时刻充满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东西和快乐雀跃的心情。

三、用生活的语言去诠释数学

数学语言严谨、严密, 这是大家的共识。但本人以为, 当孩子第一次去接触它的时候, 不妨先把它们转化为生活语言, 接受了之后再顺势转化为严密的数学语言, 这样能起到相当好的教学效果。

如:小学数学第八册开始教学三步计算应用题, 例题为“要抢修一条2400米的公路, 计划用8天时间完成任务, 实际每天比计划多修100米, 实际修了多少天?”解题的关键是分析清楚数量关系, 找到中间问题, 于是, 我放弃了刻板的说教, 在学生尝试列式计算后启发优生进行了以下对话:

“你的第一步列式为2400÷8=600 (米) , 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计划每天修多少米。”

“你为什么要去求计划每天修的米数呢?问题不是求实际修了多少天吗?”

“因为求出计划每天修的米数就能算出实际每天修的米数。”

“哦, 原来你算计划每天修路的米数的目的是为了算实际每天修路的米数, 可你为什么非要算出实际每天修的米数呢?”

“因为问题是求实际修路的天数, 修路的总长已知了, 必须再算出实际每天修路的米数才能解答这个问题。”

“你真能思考!当所给的已知条件不能直接求出问题时, 你先解决了一个中间问题, 再达到解决最后问题的目的, 这叫‘曲线救国’, 你像个军事家那么高明!”

转而我问其他同学:“你们听明白了这位‘军事家’的战略了吗?”

同学摩拳擦掌, 在把自己的“战略”在小组里交流讨论之后, 纷纷举手表示已经明白了这种战略奥秘, 在之后的练习当中, 绝大部分同学掌握了解题策略, 并能正确解答三步计算应用题了。然后, 再在第二节练习课的巩固拓展练习后, 归纳总结出解答三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方法的严谨的数学表达方式。

四、用生活的方式解答数学

在解答一些较难理解的数学问题时, 我们不妨也采用生活的方式。

如:“果品公司运进苹果, 比运进香蕉的箱数的4倍还多15箱, 果品公司运进两种水果一共多少箱?”部分同学不能理解怎么求香蕉的箱数。于是, 我这样设置问题:

“235箱是香蕉箱数的4倍吗?”

“不是, 比香蕉箱数的4倍要多15箱。”

“哦, 要是刚好是香蕉的4倍就好了。你们有办法让它变成香蕉的4倍吗?”

“235-15”。

“为什么要从235箱中减去15呢?”

“减去15就刚好是4倍了!”

“哇噻!是吗?”我激动地说。

“是的!”学生欢呼起来。

“那么, 现在你会算香蕉的筐数了吗?”

“会了!”

我暗自窃喜又一次成功地运用了生活的方式, 用“不是4倍先变成4倍”的办法带领学生顺利解答了应用题。

论艺术包装设计中不完美的完美 篇8

关键词:包装设计;艺术表达;美

在艺术与设计中会有一些看似不完美的作品存在,但是正因为这种残缺,使一些作品成为艺术与设计领域的千古绝唱。在艺术和设计领域里,不能一味只追求卓越感和完美,更要敢于去创造“残缺”的美。设计带给我们美的享受,而有时不完美也是一种美。

1 艺术包装设计中的“不完美”

1.1 平面设计领域

一个完整的苹果与一个被咬掉一口的苹果相比,哪一个看起来更艺术呢,被咬掉一口的苹果这一平面设计作品,是苹果公司独特的标志。在标志刚刚设计阶段,许多人都觉得苹果公司用一个缺一块的苹果作标志是非常可笑的,并不完美,然而,事实证明,正是这个不完美的苹果在视觉上给人们带来了非常大的冲击,并受到了人们的喜爱,使得苹果公司的广告宣传和產品销售都获取了极大的成功。对于这个不完美的标志,目前估计没有一个人再觉得可笑了。假如苹果公司在刚开始设计时用一个完整的苹果作为标志,只能是一个很普通的作品,这足以证明,“不完美”也有可能转化为一种“完美”。

1.2 工业设计领域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社会日常活动中浪费、遗弃等现象越来越多。LiviaMarin是工业设计领域内优秀的智利艺术家,在其陶艺作品设计中,有许多是破碎的瓷器,其主要目的是给人以想象和深思。在人们看来这种残缺手法制作保留了瓷器表面花纹诗意,就跟精美瓷器的融化一样,通过这种残缺的手法,可以让人们反思那些浪费的行为。在工业设计领域内,还有许多类似的优秀设计作品,它们是产品设计以及整个工业设计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品。

1.3 建筑领域

在建筑行业,如古老的有着人文痕迹的遗迹、不规则的外形、斑驳的痕迹等,这些残缺现象都具有残缺美,它们是超越形式的“残缺”美。由于人为创作和历史遗留等造成的夹缝之中的老房子、管风琴废墟这些残缺现象,其中不仅包含了设计师的精神,还包含了建筑自身的精神,通过这种形式让人们来进行反思,从而形成了一种建筑残缺美的审美体验。建筑的残缺美具有动态性、历史性、城市化等特性。

2 艺术包装设计的应用

2.1 文字

文字是包装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借助文字信息向消费者传递产品信息,通过文字的描述、说明,让消费者了解产品的用途、功能、特点、保质期、生产日期、储藏条件以及配料等重要信息,若缺乏文字表述,必会为消费者购物带来不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包装、服装包装、电气包装等都会利用文字来予以描述与点缀,旨在为消费者提供第一手信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一般来说,文字符号的表述主要是对字体呈现形式、排列形式以及流行语等予以设计,根据产品的属性进行专属的设计,以达到吸引消费者的目的。在文字表述中,品牌名称是必备的,其字数相对较少,字体比较明显、偏大,以达到显目的效果。另外,文字符号的设计要根据包装的色彩、图形来进行设计,旨在达到理想的视觉效果。

2.2 图形

通常,包装设计中都会有很多图形符号,通过合理的比例设计,能让整个包装看起来更为和谐,轮廓更为明显,也可加入一些时下最为流行的形象,严格按照比例效果进行色彩的有效调整。图形的设计应保证构图的一致性,将产品的属性与包装图形的设计保持一致性。例如,曹妃香生态私家米的包装是采用牛皮纸手提袋包装,且在牛皮纸袋上还印着蓝色牡丹的图形,使得整个包装更具绿色性与生态性,不同于盒装或编制袋装,具有趣味性,且显得更有古朴气息,更能吸引大批的消费者。设计人员应保证设计以简洁、直观为主,构图简单、个性,消费者只需简单的观察即可知道产品的功能,而将产品的用途或功能利用图形展示出来,可增强设计的人性化特点。

2.3 色彩

色彩是影响人们视觉的重要符号,决定人们对产品的第一印象,所以应保证色彩应用的合理性。抓住人们感官的规律与特点,选择相对亮眼的色彩,能在众商品中脱颖而出,色彩在其中的作用功不可没。为了增强包装设计质量,应保证产品包装色彩符号设计的统一性,保证处在同一色系中,不可选择跨越较大的色彩,否则会对视觉信号接收的舒适度有影响,会使人感觉包装混乱无规则,影响消费者的购物心情。因此,在色相上应选择临近色及同一色系的颜色,以提升色彩搭配的和谐度。若发现色彩反差较大的颜色,如红、黄、蓝三原色,遇到此色彩搭配,应对单体产品设计的明度予以调节,调节到合理的光线度,符合视觉效果,减少色彩间的反差,以增强商品包装设计的统一性与整体性。设计师要根据同行的设计来进行包装设计,设计前需要开展市场调查,对其他包装特点予以分析,若他人采用靓丽、强烈对比色的方式进行设计,设计师则应选择简约、清新的色彩予以设计,独树一帜,从而赢得一定的消费群体。

2.4 材料

材料会影响质地、手感,也会对人的视觉产生影响,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包装材料的选择上要求更高,应充分结合当前社会的发展形势来提供相应的材料属性。现阶段,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重视对生态、天然材料的追求,将天然材料与人工材料相互融合已然成为一种新的包装形式,能为消费者带来美的体验。并且可将自然色与人工色相互融合,让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产生审美快感,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良好的寓意。

3 结语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认为的“美”通常指的是完美,但残缺也是一种美。残缺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性,为了把模糊的问题“看个究竟”会积极思考,并用审美经验进行再加工。残缺会在视觉上和听觉上给人们造成一种强烈的冲击,它主要通过某种设计形式和艺术形式引起人们的注意。残缺的美是一种特殊的视觉语言,这种艺术形式充分展示出了艺术家和设计师独特的创造性,以及个性化的设计风格,让我们体验到了艺术的多样性,同时也丰富了世界,增加了艺术感。

参考文献:

[1]于雪,刘爽.传统装饰符号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5):217-218.

上一篇:古诗《山行》说课稿下一篇:2024党员教师十九大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