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劳动日记(推荐13篇)
我在超市的货架上选择了一盒标价是三元五角的牙膏。我拿好牙膏到收银台去付钱,售货员阿姨正忙着听电话,她接过钱很快就拿好了找回的钱递给我。我接过钱一看,咦,奇怪了,我买的东西是三元五角,付给她的是五元,我在数学课上刚刚学过人民币的知识,早就算好了她该找给我一元五角,她怎么给我六元五角呢?她肯定是搞错了。这下可让我捡了个大便宜。我转身就想溜,这时,胸前的红领巾在眼前一闪,他仿佛耷拉着脑袋说:“小朋友,你这样做是给我抹黑呀!”我的脸顿时火辣辣地红起来.
我立刻收住了脚步,转过身说:“阿姨,您多找我钱了.”售货员阿姨听了忙查看了一下钱柜,笑着说:“哦,我看错了,你给我五元,我当成十元了,真不好意思。”
一、严格要求, 培养学生规范操作、认真细致的劳动习惯
1. 要让学生形成劳技意识。
通过各种途径来帮助学生体会劳技课和劳技重要性和必要性。我给学生讲古时候小寺庙里的小和尚学剃头的故事, 那个小和尚每次练习完总是将刀往各瓜上一插, 最后习惯成自然, 把头当冬瓜, 犯下杀人之罪, 以反例说明不良习惯。我还让学生搜集因为没有良好的劳动习惯, 害人害己的真实事例, 请有过程经验教训的学生现身说法,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的重要性。
2. 要教会学生正确地使用劳动工具。
当前家用电器已十分普及, 初中生必须具备一些起码的家电常识。但与电打交道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 在教《电动工具》的一课中, 就必须让学生正确掌握一些常见电工工具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在学习钳子的使用时, 我让学生对教材, 认识钳工, 钳刀等各个部位, 根据平时的经验说说各部分的用途, 然后动手剪一剪铁丝, 用铁丝弯一弯图形, 使学生对钳子各部分的功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同时还让学生上台演示生活中的一些工具的使用方法, 让学生判断对错并说明原因, 这样学生不仅知其然, 而且知其所以然, 从中认识到, “把钳子当锤子”, 会缩短钳子的使用寿命, 且容易使手柄处的橡胶部分受到损坏, 造成漏电威胁人的生命安全。
3. 教会学生掌握保管常识。
弄清工具盒材料的正确存放、保管方法。例如, 要让学生懂及电源线、有绝缘部分的电工工具要避免与锐器存放在一起, 以免损伤绝缘部分, 小零件之类最好用小盒或玻璃瓶分类存放, 并要做到分类有序。在平时教学中还要注意观察学生使用工具和其它劳技课动手拿工具时注意其方法和要领, 及时指正, 或让学生之间相互提醒, 开展“评选安全生产小能手”“劳技操作比赛”等活动, 使学生逐渐养成操作规范、认真细致的劳动习惯。
二、注重引导, 培养学生合理安排劳动程序的习惯
1. 要让学生学会统筹安排, 巧妙掌握技巧。实践证明
统筹安排熟能生巧是提高效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劳动前让学生开展讨论:完成这次劳动, 在时间上怎样安排最省时, 最合理?按什么样的流程进行操作才能避免窝工?这次劳动中难度最大的环节是什么?长期这样训练, 就能让学生养成从“小”处着手节省时间的好习惯, 比如, 要使用电烙铁在进行其他工作的时候提前两三分钟把电烙铁插上, 利用等待的两三分钟时间去做其他的事情, 如果劳动的过程比较复杂, 先让学生列一个统筹安排流程表, 把时间安排, 劳动过程按顺序列出表, 争取每次劳动前都让学生对安排做到的心中有数, 杂而不乱。
2. 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劳动离不开协作。分小组就是一种较好的合作形式。为了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锻炼, 我在安排学习小组时, 注意各个别层次学生的搭配, 让学生学会遇到困难善于发挥集体的智慧, 养成尊重和听取别人的意见, 学生与别人团结协作的好习惯。
3. 传授方法,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热爱创造的劳动习惯。
在劳技教学中, 如果只把劳技当作一种简单的体力劳动, 让学生机械地模仿, 重复, 天长日久, 就会使学生懒于思考疏于创造, 这样的学生将来也只能是一个傀儡式的平庸劳动者, 我们的下一代将难以在竞争激烈的世界舞台上站稳脚跟。在劳技课教学中我们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 鼓励学生思考, 去发明、去创造。
因此, 在教学中我注意创设问题情境, 教会学生如何在劳动中和生活中去寻找发明的创造的课题, 产生发明创造的灵感。例如, 在使用电工工具时, 让学生讨论如何让插头在使用起来更加安全。有的学生提出把插头的金属部分隐藏起来, 让人在插插头时不接触到。还有的学生提出最好在插座插孔周围安上一个凸起的防护罩头。最后学生把这两个想法结合起来, 创造了一个改良的防触电安全插头。学生完成这个作品后, 我引导学生总结:在生活中, 我们所使用的许多用品总会有这样或那样不如意的地方, 如何克服这些“不如意”, 就是创造发明的发明点。
总之, 洒下花籽, 将收获鲜花;播下种子, 将收获粮食;播种良好的习惯, 我们将收获效率与质量, 收获高素质的劳动者。
摘要:良好的劳动习惯不仅影响着劳动的速度, 也影响着劳动质量。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是劳动技能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
“ 五一 ”假期到了,妈妈爸爸带我去宜阳钓鱼。
我们来到渔塘,我帮爸爸拿鱼食,把鱼食包在鱼钩上,把鱼钩放在水上等鱼上钩,等了一会,没鱼上钩,我坐不住就和我的好朋友跑到渔塘不远的洛河滩上玩到。我们把鞋脱了把脚丫放进凉凉得河水里拿石头打水漂,比谁打的远。我们在水浅的地方走来走去水里的小石子按摩着脚掌真舒服我们在水中嬉戏,偶尔有小鱼小虾从我们的脚趾上游过。这时我说,我们找螃蟹吧。说干就干,我们便翻开石头开始找,我翻开一个大石头时,里面竟爬出来一个大螃蟹,我大叫锐岩快拿网。锐岩听见立马拿网套住了它,有了第一次的成功接下来我们越翻越有劲。这时锐岩突然大叫,快看好大一只虾呀!“我赶快往哪看,哇!真不小 呀!我们围追终于把它捉住放进了我们的背包箱里。唉呀我一声大叫”仕么东西挟我“呀!一看是一只大螃蟹蹲×宋业慕盼乙话涯笞×怂的壳,没白被挟我捉住了它,我两带着劳动所得的果实,高高兴兴的回到渔塘边,爸爸也调到了两条大鱼。妈妈笑着说,我们中午饭丰盛了。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五一”我的短途游真开心。
我们来到中山温泉宾馆,入住宾馆后,我立刻发现了房间外有一个游泳池,游泳池边花红柳绿,泳池里还有几个喷水的管子在喷水,溅起层层浪花。泳池的水清澈见底。我见了欣喜若狂,嚷着要去游泳。妈妈只好答应了,我换了泳衣带上泳镜。可是来到池边,我又害怕水很凉。我小心翼翼地踩进水里,池水冰凉冰凉的,我又往下走了一个台阶,水没过了我的胸口。我冻得打了个寒颤。
突然我脚没站稳,一下子跌进水里,我脚一蹬,手一滑,连忙往前游了起来,这下子我觉得非常舒服,毕竟这是我今年第一次游泳。太让我开心了。在水池里游了一会,我来到泳池旁的温泉。温泉远看有点浑浊,冒着热气,走进后发现墨绿的泉水却很新鲜。
我兴致高涨,飞快地跑进池中,温泉水有点烫,我找了个台阶坐下来,泉水正好在肩膀那么高,我感觉一阵畅快。在里面泡了一会,我又来到一个冒泡泡的温泉,我跳进去,温泉四周和下面都在喷水,水打在我的脚心怪痒痒的。温泉泡够了,我又到泳池去游泳。就这样来来回回,有意思极了。
劳动是每个人的需要, 也是权力。让学生学会劳动、学会生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任务之一, 更是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 对学生智力的开发、性格的塑造, 独立性、自信心、责任感的形成, 及磨练坚强的意志品质等方面都是非常有利的。如, 中央电视台的记者采访陈章良博士, 问他如何成才时, 它将主要原因是能吃苦、勤奋、有志气。这与他从小帮父亲捕鱼是分不开的, 他说:“童年的劳动给了我许许多多。”又如, 著名相声演员冯巩小时候经常帮助母亲料理家务, 冬天还捡煤核儿, 逆境的磨炼造就了他自强不息, 矢志不移的性格。当今, 许多全国十佳少先队员也都经常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由此可见, 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要从小抓起, 从小事做起, 为其今后的生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要讲究科学的方法, 下面笔者就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要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是指尊重学生的需要和发展特点。劳动是学生的需要, 学生在劳动过程中, 会不断积累经验、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当他不断获得愉快的、积极地体验时, 就会产生自信, 因而会更加主动地参加劳动, 进而养成劳动的习惯, 不尊重学生劳动的需要, 事事包办代替, 不注重他自主发展的特点, 忽视他“我会”“我能自己做”等自信心的萌芽, 学生处处被动, 坐享其成, 他开始还会反抗, 等习惯了就会变得事事依赖别人, 为其日后变得消极、懒惰、无能自卑埋下祸根。所以, 教师和家长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 注重听取他的意见和想法, 让他做一些能做、愿做的事情。
二、为学生提供劳动的条件
学生劳动的机会时时处处的都有, 关键是教师和家长是否意识到。当今不少的独生子女家庭中, 全家围着一个“皇帝”转, 不等孩子张嘴、伸手、吃穿玩用一切具备, 使孩子失去很多学习、锻炼的机会。因此, 教师应做好家长工作, 帮助家长转变观念, 和学校教育携手并进, 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去体验他要自己去干的、能自己去干的事情。在日常生活诸如吃饭、穿衣, 游戏、睡觉等自我服务环节中, 家长和教师都应在学生力所能及的前提下, 本着“自己的事亲自己做, 不会学着做”的原则, 只要没有危险, 都应让他们去实践。学生在劳动中可能会弄脏手、脸、衣服甚至会碰破皮、撕破衣服、毁坏物品、耽误时间, 但他们得到的远比失去的多, 住校生远比不住校的自理能力强得多。学生在劳动中形成的良好心理品质、独立生活能力, 对其一生的成长都是有益的。
三、注意帮助指导
学生愿意参与、学习成人的劳动, 但都是由于年龄小、经验少, 对一些有危险、有难度的劳动的内容家长和教师要给与帮助, 有些还要阻止, 如搬太重的物品, 取放带尖带刺的物品等。因为让学生做难度较大的劳动, 一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甚至危及他们的生体健康。二是会挫伤他们劳动的积极性。如果学生在劳动中经常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 他们就会逐渐失去对劳动的兴趣和信心。指导学生劳动的形式是多样的, 可依实际情况而灵活进行。当学生在劳动中遇到困难时, 教师可帮一把, 或一起干;也可以用语言提示, 如学生从高处取物时, 可提出“你想想踩什么才能够得着;”有时也可以为孩子示范, 让他模仿。另外, 认真上好劳动课, 教给学生一些劳动技巧, 对劳动习惯的养成也是有利的。应注意学生劳动量不要过大, 时间不要过长。
(一) 以鼓励为主, 不断提高要求
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说:“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学生在劳动中受到表扬、得到肯定, 会产生积极的心态, 激发再劳动的兴趣。所以, 即使学生在劳动中出现偏差, 教师和家长应鼓励积极地一面, 然后提出要求。比如学生在值日时把粉笔弄洒了一地, 教师应该说:“你值日的速度真快, 快把粉分笔拾起来吧!地也要重扫了, 下次小心点就更好了。”鼓励应该以精神鼓励为主, 不要单纯以物质来刺激, 不应以市场经济中的等价交换、成人的社会劳动混为一谈, 否则对孩子良好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没有任何好处。
(二) 持之以恒, 一贯一致
战争继续着,保卫家园的蚂蚁们一个个地从蚂蚁窝中钻出来,侵略者那鼓舞的士气也渐渐衰落下来。保卫家园的蚂蚁越来越少,它们都死在了战场上。年轻力壮的蚂蚁越来越小,蚁国国王出现了,它要比普通蚂蚁大一倍,它用锋利的大颚,插入敌人的腰部,一下子出去,但是终于寡不敌众,也倒在了战场上,它使劲站了起来,用力向前一冲,又杀死了一只蚂蚁,但对方也把那冷凉刺骨的大颚插入它的胸膛,两只蚂蚁倒在了地上。
这时,十几只大蚂蚁赶了过来,又开始了顽强的抵抗。尽管这样,蚂蚁窝还是被占了。一小批蚂蚁进入了蚁穴,因为这次战争损失惨重,已经没有多余的蚂蚁了。
★ 小学五一劳动节日记
★ 五一劳动节日记
★ 五一劳动节日记50字
★ 五一劳动节的日记
★ 五一劳动节的日记
★ 小学二年级150字日记
★ 小学五一劳动节诗歌
★ 五一劳动节小学作文
★ 五一劳动节优秀日记450字
一位高中教师曾这样概括他的“90后”学生:“心智成人化, 行为幼稚化, 做事极端化”。这个群体的年纪虽然还小, 却已经被认定是中国空前幸福的一代。他们是改革开放成果的彻底享用者, 是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 是教育体制和方向改革的教育和保护对象。他们生活优越, 抗挫折能力弱, 一个1994年生的孩子说, 自己从小到大感受到的不是一般的幸福和快乐, 而是非常幸福、非常快乐。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六位长辈无微不至地呵护着他。调查显示:认为90后怕吃苦、受挫能力弱占44%。他们在家中什么都不用自己做, 基本的生活能力缺失, 依赖性非常强。他们有孤独感, 渴求友谊, 但又不善合作。调查表明90%的同学会不时或偶尔觉得空虚孤单, “由于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 90后注定成为了孤独的一代, 由于亲情友情的缺失, 使他们缺少心灵的默契与感情上的沟通, 进而产生代沟。
而培养劳动习惯却被很多教育专家所忽略。当下许多教育专家都在谈意志力培养、交往培养、专注力培养等, 却唯独忽略了劳动习惯的培养。
曾国藩先生很有治家的智能, 他虽然权位已经到达四个省的总督, 在清朝几百年的历史, 从来没有一个汉人拥有这么大的权位, 但是曾国藩先生要求他所有的子孙, 基本的生活, 衣服也好, 一些家务活也好, 都不能给底下的人干, 都要亲自自己做, 这样他的子孙才不会好逸恶劳, 所以 (他是) 深谋远虑。所以曾国藩先生说看这个家族会兴还是会败, 看三个地方, 第一个, 子孙睡到几点, 假如他都睡到太阳都已经不知道照得多亮的时候他才起来, 那代表这个家族会慢慢懈怠下来;第二个, 看子孙有没有干家活, 勤劳、劳动的习惯影响一辈子;第三个, 看后代子孙有没有在读圣贤的经典, “人不学, 不知义, 不知道”。曾国藩先生有这样正确的观念, 所以他现在的子孙还很兴旺。在聂云台先生写的《保富法》里面, 还屡屡提到曾国藩先生的后代在那个时候都还很好, 他也举到了林则徐先生, 这些清朝非常有学问的读书人, 确实是把他的道德学问承传给了他的后代。所以劳动习惯的培养能让人学会感恩。
很多教师在教书的过程会发现, 交代那些把事办得很利落的, 都是在家里常干活的孩子。在家里不干活的孩子看起来就这样怕生怕生的, 交代事情, 他们就考虑东考虑西, 然后做起来慢吞吞。真正有智能、有人生历练的人, 光是看年轻人讲话, 看一个动作, 就知道有几两重了。所以学生要想以后有出息, 现在就要把他的本事扎好了, 一个学历是骗不了这些有智能、有经验的人, 所以教师一定要教学生在劳动中培养做人、做事的能力。
学会劳动, 不仅学会了处理很多事情的能力, 并且在劳动中学会了合作, 磨练了意志, 学会了协调人际关系。多做事才有担当, 才有负责任的一些经验, 人只有做事做多了, 才会考虑东考虑西, 考虑怎么把这件事做好。一个工作, 可能还要好几个同学配合, 学生自然而然会去找方法。劳动还会磨练人的意志。一个成功人士曾这样回忆他的童年:在还只有10多岁的时候, 他母亲叫他去, 挑水, 当他扛着这么沉重的东西, 他要想着我要跨过去, 一步一步跨出去才能把这件事办好。所以他说他这几十年在商场上承担这么多的责任跟压力, 为什么他扛得过来?他说每次他承受很多压力的时候, 脑海里都会浮现一个景象, 他在干嘛?他在挑水, 由此可见劳动中的意志力的磨炼对人的心灵有很深的体会, 所以当人觉得撑不过去的时候都会想到要跨出去, 再突破就行了, 所以不退缩就成就了人一生的事业。
在高中的养成教育中, 培养劳动习惯的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值日。高中教师可以尝试以下具体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
第一阶段:首先在班里开了个动员大会, 开头可以这样说:“这学期, 咱班的卫生区是全校最显眼的最重要的区域, 可见, 学校对于咱们班的信任。我们一定要努力做好, 为班争得荣誉。”这样的动员还是很有效的, 认同感激发了学生对于荣誉的渴望。
其次, 一定要选个负责的卫生委员, 让他带着第一组值日生做值日, 负责教不会干活的学生, 并监督管理室外卫生。同时在第一周教师最好跟着做一周的值日, 用意有三:1、这件事老师很重视;2、培养学生劳动习惯;3增强表率, 监督作用。再次, 在周五安排大扫除时, 特意安排男生在室外, 由教师和卫生委员带领学生把平时由于清晨时间较短, 而未来得及打扫的花坛和一些死角扫干净, 并在下周一班会上, 对于这周值日做得突出的学生给与鼓励, 表扬, 树立榜样的作用。这一阶段, 能做到学生学会仔细认真地完成劳动任务。
第二阶段:责令每周值日班长负责室外清洁区的监督工作, 因为在每组的配置上都有了3-4名男生, 有了第一阶段扫除的训练, 学生都学会了如何打扫, 不会出现出工不出力的情况。卫生委员, 只是检查, 清扫的时间及完成的质量及缺勤情况, 及时在下周班会总结。而此时教师的角色就转变为抽查者, 做好游击战术, 不能让学生给老师做样子, 不让学生心存侥幸心理, 并在班会时间表扬先进, 惩罚偷懒学生。这一阶段, 有的学生会主动帮助清扫清洁区, 但有时也会出现组长干得较多的情况。
第三阶段:各组都值日一次后, 召开各组长会议, 根据对学生的了解, 教师建议组长采取承包责任制, 明确到人。组长负责检查死角的清扫, 卫生委员, 每周抽查几次。在班会中利用问卷调查两个问题:1.你认为最负责的班委, 组长;2.你认为为班级做好事最多, 最热心的同学来肯定卫生委员的工作, 和组长的作用, 同时激励大家形成较强的集体意识。而教师的角色转变为询问者, 只询问一下这周值周检查的情况。在这一阶段, 由立规, 死看转变为学生初步做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若能得到学校和领导表扬, 学生的自觉性, 和主动性就更强了。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劳动和人, 人和劳动, 这是所有真理的父母亲。”而高中生劳动观念的形成和劳动习惯的培养, 这不是一件可做可不做的工作, 而是关系到学生成人, 成才的, 非做不可, 且非做好不可的工作;同时这又不是一件轻而易举就能做好的工作, 而是必须动脑筋、花气力才能做好的工作。学生要形成良好的习惯, 贯彻学校规章制度, 仅仅提要求还是不够, 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如何做。只有制定好的措施和方法, 加之立规, 监督和鲜明的奖惩制度, 才能使得他律变成自律, 被动变为主动。有人说:“行为养成习惯, 习惯造就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不无道理, 一个人从小养成的行为习惯会长久地起作用, 甚至会影响其一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才是教师送给学生终身受益的礼物, 也是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真谛。
摘要:当代中学生的各种习惯一直被教育界所关注, 而有关培养劳动习惯的话题鲜有人谈, 而“只有人的劳动才是神圣的”。劳动习惯要受到关注, 教育者要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
关键词:学生,劳动习惯
参考文献
[1]李镇西.做最好的教师[M].桂林:漓江出版社, 2008.
这一天一大早我还没睡醒,妈妈就把我叫起来说:“彤彤,快起来,爸爸妈妈今天带你去个好地方。”顿时我一点睡意都没有了,我乐呵呵地说:“太好了,我们要去哪呀?”妈妈说:“我们要去成都玩。”我说:“好的,我这就起床换衣服。”
没过多久,我们收拾好东西就出发了,一路上美丽的风景吸引着我,我没有感觉到丝毫的疲劳,很快我们就到了目的地。
我们首先找了家宾馆住下了,然后爸爸妈妈给我安排了第二天的行程,安安心心地睡下了,迎接第二天的美好时光。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出发去九寨沟了,九寨沟的风景真迷人啊,有很多美丽的水池,有五彩池,犀牛河,孔雀河,老虎河,珍珠河等等,风景如画,让我领略到了大自然的美丽风光。
第三天我们原路返回,爸爸开车的技术很好,我都没有晕车,晚上回家后我好好的睡了一觉。
关键词:小学生,自我劳动能力,道德教育
进入21 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祖国已经变得越来越富强。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思想意识也日趋进步。“4 + 2 + 1”式的家庭结构日益增多。在新的家庭结构中,孩子的“地位”被空前的提高与重视。“小皇帝”“小公主”“小祖宗”等称呼来形容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一点也不为过。随着孩子在家庭中地位的变化,孩子的脾气变得越来越坏,性情变得越来越孤僻,尤其是自我劳动能力变得越来越弱。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应把德育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而把对学生自我劳动能力的培养作为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当前各个学校必须务实抓好的事情。当前,小学生自我劳动行为的现状足以彰显一个学校对学生道德教育的水平。
一、学生自我劳动能力的现状及分析
当前的学生,自我劳动能力的现状着实让人担忧。他们不会整理书包,不会收拾房间,不会做任何家务,有的甚至10 多岁了还要父母帮着穿衣服、系鞋带。这些我们这辈在7、8 岁就会做得事情,现在的孩子却根本不会做,或许他们也从来没有想过这些事早就应该学会去做。究其造成的根本原因,不仅有家庭的原因,也有学校和社会的原因。在这里,我们单单说说学校。在学校里,很多该由学生承担的劳动任务,学校处于“安全”的考虑,小一点的任务由老师代干了,大一点的任务学校则请小时工做了。而我们的学生们则就悠哉般的被“清闲”了起来。我觉得学校的这种方法特别不可取,也是万万不可的。即使学生在劳动中或大或小的存在安全隐患,我们学校也只能在如何排除安全隐患上下功夫,而不是就这样把学生“娇养”起来,试想我们总不能因为怕出车祸就永远不乘车吧。这样长此下去,我们的学生们会连最基本、最起码的自我劳动能力都丧失了,将来又怎样承担建设祖国的重视呢? 因此,学校必须把培养学生的自我劳动能力放到学校的德育教育中来。
二、劳动行为教育在小学生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1. 有利于小学生自立能力的培养
当前的小学生自立能力极差,依赖行为极重,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自身劳动能力的缺乏,自我劳动能力的低下,很多事情学生都不会做。所以他们在家依靠父母,在校依赖老师。如果学校在德育教育中,加强对学生自我劳动能力的培养,则有利于学生自立能力的培养。日常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如整理书包、清扫垃圾、打扫教室、收拾房间、清洗衣物等,学校要把这些事情当作德育教育的必要课程对学生进行引导与培养,并给学生提供适当的机会去实践这些事情,那么学生也就会慢慢学会做这些事情,并且在学校的鼓励与表扬中渐渐地喜欢做这些事情,从而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
2. 有利于小学生自我感恩情感的培养
当前的小学生孤僻、自私,不知道感恩的现象特别严重。他们只知道享受,从来没有想过在自己享受的背后,自己的家人要付出多少辛劳。如果学生学会了自己去做一些事情,在自我劳动中,学生会亲身感受到劳动的艰辛,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父母亲人为了让自己生活得更幸福所要付出的辛劳。这样,学生就会逐渐学会珍惜,逐渐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学会对别人感恩,学会对别人体贴,学会对父母孝顺。
3. 有利于小学生吃苦耐劳品质的培养
当前的小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学习生活中,他们不愿意吃苦,不愿意劳动,不愿意面对挫折,在困难面前容易退缩。学生在自我劳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还可以一点一点地培养自己吃苦耐劳的品质。
三、学生劳动行为能力的培养
1.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培养
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蕴含着众多的劳动资源。班级卫生、学校环境卫生、个人生活中的一些常规事情等。教师要注意挖掘这些劳动资源,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去做,帮助指导学生如何做好这些事情。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学生不仅可以渐渐学会做这些事情,而且还可以在劳动中逐渐提升自己的劳动行为能力。
2. 在校本课中培养
一些学校在校本课的研发中,常把注意力放在对学生文化知识素养的培养上。这固然也重要,但是我觉得不妨也把对学生的劳动行为教育纳入校本课程中。“开块试验田”“种块小菜园”等,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生活,不仅可以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常识,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陶冶学生的情操,也从中体会一下劳动的艰辛,分享一下劳动收获时的快乐。
3. 督促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培养
家长学校的建立,促进了学校教师与家长的密切联系。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和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应该督促家长在家庭生活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一些家庭,学生放学回家后,家长什么事情也不让孩子做,导致学生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十几岁的孩子,自己什么事情也不会做,甚至可怜到家长要喂饭给他吃,帮助他穿衣穿鞋。家庭生活中的过分溺爱,父母的过分包办,导致孩子自我劳动能力的丧失,这样不利于学生劳动行为能力的培养。因此,学校不仅在校期间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劳动行为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督促家长,在家庭生活中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劳动行为。只有这样双管齐下,学生劳动行为能力的提升才会取得实质性的提高。
杭州是省会城市,是经济、文化、政治的中心。但杭州也是一个旅游胜地,杭州西湖天下闻名。我最喜爱曲院风荷 ,曲院风荷,是西湖十景之一,位于西湖西侧,岳飞庙前面。最引人注目的是夏日赏荷,公园内大小荷花池中栽培了上百个品种的荷花,其中特别迷人的要数风荷景区。这里以水面为主,三十八亩的荷田分布着红莲、白莲、重台莲、洒金莲、并蒂莲等名种荷花,莲叶田田,荷花妖娆。水面上架设了造型各异的小桥,人从桥上过,如在荷中行,人倚花姿,花映人面,花人两相恋。
三潭印月是最神奇的,南北和曲桥相连,东西与柳堤相接。俯视呈田字形,素以“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水上园林而著称。洲上有“开网”、“亭亭”、“迎翠”、“闲放”、“我心相印”等,亭、榭、楼、台、石桥曲折有致,漏窗空灵深远,花木扶疏,倒影迷离,走在其中,有一步一景,步移景异之趣。
杭州不但是旅游胜地,还是美食天堂。著名的有东坡肉、叫花鸡、西湖醋鱼等。相传东坡肉是苏东坡发明烧制的。当时他为地方办了好事,百姓听说他喜欢吃红烧肉,到了春节,都不约而同地给他送猪肉,来表示自己的心意。苏东坡收到那么多的猪肉,觉得应该同老百姓共享才对,就叫家人把肉切成方块,用他的烹调方法烧制,连酒一起,分送到每家每户。他的家人在烧制时,把“连酒一起送”领会成“连酒一起烧”结果烧制出来的红烧肉,更加香酥味美,食者称赞苏东坡送来的肉烧法别致,可口好吃。众口赞扬,趣闻传开,有人来学烧“东坡肉”。楼外楼菜馆效法他的方法烹制这个菜,供应于世,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遂流传至今。
今天早上,妈妈正在打扫卫生,我没事做只能赖在椅子上看电视了。
妈妈看我闲得慌,愤愤不平地说:“作业上可是写着的啊!每天劳动十分钟!”“啊!有吗?”,“我怎么不知道啊?我假装说。”。“要不要我翻给你看看?”,妈妈说着就要去翻了。“好吧。”我无奈地点了点头,慢腾腾的拿过妈妈手上的拖把拖了起来,还不忘看看时间。十分钟就这么点时间,随便拖一下就行了。我就磨洋工,慢慢拖,一点也不用力气,拿着拖把走几圈就行了。妈妈看出了其中的破绽,说:“认真拖,用力点。”用力就用力,谁怕谁,十分钟一下就好了。我看了看时间快了,还有5分钟了。我卖力地拖着客厅,拖完了。眼看着还有一个房间就拖完了,一看,还有3分钟。我悄悄地跑到房间里,假装在拖地。见妈妈去看电视了,我便坐下来休息了。妈妈见我这么长时间没有动静,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就跑过来看,我正认认真真地拖地呢!我一本正经地问:“有什么事吗?”妈妈说:“没……没事,看看你拖好了没有。”原来我早有准备,一听脚步声马上站起来假装很卖力的样子。妈妈看了,自然没什么好说的了。我又躺下了。谁知,这次妈妈贴着墙根,轻手轻脚地过来看,我没注意,就被抓到了,真倒霉。
1 兼职大学生的“劳动者”身份界定
兼职大学生是否具有劳动法意义的劳动者身份, 是两种观点争论的焦点和核心问题, 也是双方在其他方面展开讨论的基点和前提条件。承认兼职大学生属于劳动法意义的劳动者的学者 (以下简称“肯定说”) 认为:首先, 在劳动法上, 劳动者的劳动资格主要取决或者受制于下述因素:一是年龄。劳动法第十五条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二是健康。在劳动法中, 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所必需的健康条件。三是智力。从精神健全、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三个层面去考察, 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要求。四是行为自由。公民必须能够有足够的自由支配自己的行为。综观上述因素可以发现, 当代大学生基本上可以满足这几个条件, 成为劳动法意义的劳动者并不违背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其次, 把兼职大学生纳入劳动法律关系的范畴可以弥补我国关于兼职大学生劳动权益保护的“法律盲区”, 有助于保护兼职大学生的劳动权益。“肯定说”认为, 兼职大学生进入劳动力市场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 其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比比皆是。如果用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加以调整, 可以有效的防范上述现象的发生。至于我国1995年颁布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条规定:在校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 不视为就业, 未建立劳动关系, 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 已不适于调整现在的劳动关系。
不承认兼职大学生属于劳动法意义的劳动者的学者 (以下简称“否定说”) 则基于下列理由:第一, 劳动法意义的劳动者是一个狭义的概念, 不能将社会学意义的“劳动者”简单引入劳动法的范畴, 否者会导致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无限扩大。大学生不能成为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 主要因为大学生的身份是学生, 其主业是学习, 大学生外出打工或勤工俭学, 只能算新生劳动力在接受教育阶段的一种类似于实习与锻炼, 不是一种就业行为, 更不能作为一种谋生手段。而且, 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受校方各种管理制度的约束, 其行为自由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并不完全符合劳动法意义上劳动者的主体资格。第二, 我国现行劳动法规并未将兼职大学生纳入劳动法的范畴。这是“否定说”的主要论据。根据我国1995年颁布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条规定和劳动合同法的立法精神来看, 仍然没有把学生纳入劳动者的范畴。该观点还强调, 如果把兼职大学生纳入劳动法的范畴, 会涉及很多问题, 如最低工资、最高工时、劳动纪律、社会保险、劳动保护、福利待遇等, 在立法还不能解决这么复杂的问题之前, 将学生纳入进来是不合适的。
笔者认为, 二者争议的关键点是如何界定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 这和我国劳动立法对劳动者概念界定的缺失有关。各国对劳动关系中劳动者身份的界定, 归纳起来, 主要集中于英美法系国家的“控制说”和大陆法系国家的“从属说”。我国理论界对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的界定, 主要采用的是大陆法系的“人格从属性”标准, 同时辅之于“经济从属性”标准。所谓人格从属性, 指劳动者在雇主的指挥命令下提供劳务, 劳动者被纳入雇主生产组织之内, 雇主对其拥有广泛的指示权、并可单方确定工作时间、地点、业务, 而劳动者丧失其对于劳务处分的可能性, 其提供劳务具有纯粹利他的特性。经济从属性重点在于受雇人并不是为自己的营业劳动, 而是从属于他人, 为他人的目的而劳动。根据上述标准, 兼职大学生似乎符合劳动法意义的劳动者, 但关键在于兼职大学生除了对雇主具有人格从属性外, 对学校也具有“人格从属性”, 而且还存在一个主次问题。如果单纯从一个方面考察而忽视另一方面, 会造成实际操作的许多困难。因此, 对兼职大学生不能简单地界定为劳动关系上的劳动者而适用劳动法, 应该在劳动法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教育法规, 制定专门法规对这个特殊群体加以调整。
2 兼职大学生与雇主是否构成劳动关系
兼职大学生与雇主是否构成劳动关系, 是兼职大学生是否具有“劳动者”身份问题的进一步展开, 归根结底仍是能否适用劳动法的问题。“肯定说”既然认为兼职大学生属于劳动法意义的劳动者, 则兼职大学生与雇主之间的关系当然属于劳动关系。基于大学生兼职往往不签订书面合同和非全日制的特点, 他们把这种劳动关系界定为事实劳动关系和非全日制劳动关系, 但终究都归劳动法调整。“否定说”由于不承认兼职大学生属于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 认为劳动法律关系的劳动者一方必须加入某一个用人单位, 成为该单位的一员, 并参加单位的生产劳动, 遵守单位内部的劳动规则, 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和工作安排。在校大学生以学业为主, 并不是独立的劳动个体, 不能加入一个用人单位, 成为该单位的一员。所以, 法律不能把大学生兼职作为劳动关系, 也不能对其权利予以保护。
针对这个问题, 我们有必要考察劳动关系和劳务 (雇佣) 关系之间的区别。由于我国劳动法没有对劳动关系做出界定, 通说认为劳动关系是劳动者在运用劳动能力, 实现社会劳动过程中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社会关系, 具体认定标准仍是采用大陆法系的“人格从属说”和“经济从属说”。而劳务 (雇佣) 关系是指双方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 一方完成特定工作任务, 另一方支付劳动报酬的契约关系。“肯定说”存在的问题正如上述忽视大学生对学校的“人格从属性”一样, 只强调雇主对兼职大学生的劳动管理关系, 而忽视了学校对在校学生的教育管理关系, 同样会出现理论上可行而实践上难以操作的问题。“否定说”所强调的劳务 (雇佣) 关系和大学生打工的事实情况又不尽相符, 事实上兼职大学生所从事的劳动大多都是在雇主的管理控制下进行的, 双方之间是管理与被管理, 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这说明在现代劳动力市场, 兼职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出现, 仅靠传统理论和做法无法很好地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3 如何构建兼职大学生的劳动权益保障机制
兼职大学生在劳动力市场的客观存在以及其权益经常受到侵害的不争事实, 要求我们必须寻求一种能够充分保障兼职大学生劳动权益的制度和机制, 这也是人们对此展开讨论的目的和归宿。“笔者认为, 兼职大学生劳动权益保障机制的构建既不能安于现状, 又不能急于求成, 应从现有社会资源出发, 寻求一种能够充分保障兼职大学生劳动权益的制度和机制。具体来说,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强化大学生的法律观念, 增强维权意识
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劳动权益频遭侵害, 与其法律观念淡薄, 维权意识不强不无关系。许多学生在自己权益受到侵害后自认倒霉, 不知寻求法律援助;在寻找职位时不去审查雇主的资质 (是否有营业执照) , 不签兼职协议或草率签字;在劳动过程中不注意相关证据的收集等, 一旦发生权益纠纷, 由于无法提供必要的证据而不能获得法律保护。因此, 学校要加大对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 开设相关法律课程, 如民法、经济法、劳动法等, 使学生了解相关法律知识, 增强自己的法律维权意识。
3.2 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兼职的管理, 提高勤工助学的选择空间和引导大学生正确的进行选择
大学生勤工助学已经成为新时期高校教学的重要内容, 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也应当加强对大学生的保护, 根据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颁布的《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的规定, 对高校勤工助学机构的管理应进一步完善, 制定详尽的管理条例和规章制度, 对学生兼职进行备案, 给予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当学生权益受到侵害时, 在调解和诉讼的过程中给予必要的经济支持和法律援助。
3.3 国家应尽快制定专门法规, 使兼职大学生的劳动权益保护做到有法可依
由于兼职大学生的双重人格从属属性, 因此, 建议由国务院牵头, 在我国劳动法规和教育法规的基础上, 制定一部行政法规, 专门对兼职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进行调整, 保护他们在兼职过程中的各种合法权益。该行政法规应涵盖以下规定:第一, 监管部门应是教育部和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第二、最低工资待遇;第三, 工作时间, 对于非全日制工作, 按小时计酬, 对于全日制工作, 应按日8小时工作制;第四, 劳动安全保护;第五, 增加投诉渠道和简化投诉程序, 劳动行政部门和劳动仲裁部门应受理兼职大学生的劳动侵权投诉并适当简化投诉程序;最后, 参照国外立法经验, 对大学生兼职行为做出限制性规定, 如规定在什么情形下可以全日制打工, 在非全日制下最长打工时间, 在大学生出现什么情况时不得从事兼职行为等, 并对此做出相应的处罚性规定。
摘要:如何对兼职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劳动权益提供保障, 是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在对“肯定说”和“否定说”两种观点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 尝试提出对兼职大学生劳动权益保护的专门机制。
关键词:兼职,“肯定说”,“否定说”,劳动关系,劳动者
参考文献
[1]钱小敏.论“兼职大学生”的法律身份[J].时代经贸, 2008, (6) .
[2]李鸿建, 曹婷.兼职大学生劳动权益保护的困境及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7, ( (2) .
【小学生劳动日记】推荐阅读:
小学生家务劳动日记10-13
小学生日记100字左右:劳动最光荣07-14
中学生的相关劳动节日记600字12-11
小学生暑假日记300字学生日记12-13
小学生劳动手抄报内容06-21
小学生劳动的艰辛作文12-05
日记我的梦(小学生日记)10-06
精选小学生劳动节作文10-07
小学劳动实践计划11-02
小学爱劳动教案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