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监督委员会议事制度(共12篇)
1.凡属于村民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的事项,均适用本议事规则。
2.村民委员会讨论、决定有关事项,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挥民主,集体行使职权。
3.村民委员会一般每月举行一次会议,会议由村民委员会主任召集并主持。
4.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召开临时村民委员会会议:(1)村民委员会委员三人以上提议的;(2)村民代表会议决定召开的;
(3)30名以上村民联名书面提请召开的;(4)上级部门要求召开的;(5)村党支部提议的;(6)村民委员会主任提议的。
5.村民委员会会议必须有村委会全体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出席,方可举行。举行会议时,应邀请村党支部书记出席。
6.村民委员会会议决定的村民应知事项,应当及时向全体村民公布。
7.村民委员会集体决定的事项,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通过,但村民委员会主任对通过的事项有异议的,有权提请村“两委”会议讨论决定。
8.对涉及到村民利益重大事项的决定,村民委员会应当广泛地听取村民代表及各界人士的意见,提出方案,并提请村党支部通过,报由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
9.村民代表会议作出决定的事项,村民委员会必须执行。10.村民委员会召开的会议应当安排专人负责记录,记录的内容要由参加会议的人员校对并签名。
11.记录人员对村民委员会会议的记录要详细清楚,内容要实事求是。
事实上,为了提高村民自治制度的有效性,我国一些地区在上世纪90 年代就开始了微观层面的探索创新。如在山东省日照市的涛雒镇,就曾推行“村务大事民主公决制度”,以入户发放征求意见书的形式来替代集中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1]。而在贵州省习水县大坡乡罗家坝村,2005 年村民也自发成立了村民自治理事会来从事村级事务的集体决策[2]。不过,这些探索都只在很小的范围内实行,“村务大事民主公决制度”由当地镇政府推动,而“村民理事会制度”仅限于特定村组,且没有建立起相关的配套制度,从而影响了新制度的可持续性。相比之下,村民议事会制度由成都市政府推动,并且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配套制度(如经费保障制度和分类供给制度)[3],因此在推行力度和制度保障上都有利于该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很多研究认为,村民议事会制度有效的结合了政府和村民在村级事务中的作用,为农民参与和监督村级公共项目提供了制度保障,它在公共服务项目的决策、监督和民主评议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村民自治中有效实现公民参与提供了制度环境[4,5,6]。杨继荣[7]认为,村民议事会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沟通媒介作用,它既是农民利益的代理人,也是村民委员会过渡行政化的矫正者;事实上,国外实践经验也表明,让当地居民提出切实需求并参与民主决策,能有效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需矛盾[8,9]。总之,村民议事会让村民更有效地参与到公共服务的决策之中,能够切实反映村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和偏好,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和突破性。但是,制度实施的效果不仅与制度本身及其他外部力量有关,还受参与者个体特征的影响。由于农村居民文化素质相对不高,参与态度、意识、技能等方面也较为欠缺,导致村级公共事务参与度总体上相对较低[10,11],从而难以形成自主治理可持续性之基础的参与精神和公共精神[2]。利用微观调查数据进行的因素分析表明,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政治觉悟等村民个体特征都会对其村级公共事务的参与度产生显著影响[12,13,14,15,16]。因此,如果参与者本身受知识文化水平、参与意识等因素的影响,而难以有效参与一个有利于提升民主治理水平的新制度,就会影响其对新制度的满意程度,进而降低制度的实施效果。
目前来看,对成都村民议事会制度的相关研究,或侧重于从理论视角来考察这一新制度对基层治理带来的积极影响,或单一的分析村民对新制度的总体满意度,而少有从村民视角入手,分析村民个体特征对其理解和评价村民议事会制度带来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成都市区县农村地区居民对村民议事会制度评价的调查,从村民视角刻画村民议事会制度的实施效果,并利用LOGIT二值响应模型,分析村民个体特征对村民议事会制度知晓度的影响,利用对数模型分析村民个体特征对其理解和评价新制度带来的影响,可为进一步完善村民议事会制度和提升其实施效果提供有益参考。
1 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为了进一步探讨村民议事会实施区域村民对该制度的评价及影响因素,于2013 年2-4 月选取成都市区县的双流县瓦窑村、温江区笼堰村、龙泉驿区青台山村和成华区红花堰村等四个村作为调查目标区域,通过向当地村民随机发放封闭式调查问卷,就村民对村民议事会制度的评价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 200 份,剔除空白问卷、填写不完整问卷和无效问卷后,共获得有效问卷933 份。
在问卷设计上,重点关注村民个体特征(如年龄、受教育程度、政治关注度、获取村内信息的渠道)、村民对议事会的知晓度、村民对村民议事会运行的效果评价等。
1.2 变量选择
因变量包括村民议事会知晓度和村民对村民议事会实施效果的定量评价。村民议事会知晓度为二值变量(知道=1,不知道=0);村民对村民议事会的定量评价为百分制评分,共有472 个知道村民议事会制度的村民对其实施效果进行了评分,平均分为83.33 分,最高分100 分,最低分0 分,标准差为13.5。
自变量包括年龄(age)、文化水平(edu)、政治关注度(pol)。年龄分为六个层次区间,按区间分别赋值1-6,值越大表明年龄越大;文化水平用受教育水平反映,分为四个层次区间,按区间赋值1-4,值越大表明文化水平越高;政治关注度分为四个层次,按观看新闻的频繁程度赋值1-4,值越大表明政治关注度或对村级公共事务关注度越高。
1.3 模型设定
首先,考察村民年龄、文化水平和政治关注度对村民议事会制度知晓度是否存在显著影响。由于因变量村民议事会制度知晓度为0-1 二值变量,因而采用LOGIT二值响应模型进行分析,基本形式设定为:
式中:y表示被调研村民知道村民议事会制度的条件概率;age、edu和pol分别表示被调研村民的年龄、文化水平和政治关注度。
其次,考察年龄、文化程度和政治关注度对村民定量评价村民议事会制度是否存在显著影响。因变量为村民对村民议事会制度实施的评分,考虑到异方差问题,采用对数模型进行估计,模型设定为:
式中:score为知道村民议事会制度的村民对该制度实施效果的评分。
本文主要使用STATA11.0 软件进行相关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村民个体特征分析
97% 以上的被调查村民年龄在20 岁以上,这表明随机样本主要来自于具有独立判断能力的成年人;被调查村民中,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村民占比超过86%,而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村民不足14% ;大多数村民都较为关心政事,约67% 的村民经常观看新闻,21.44% 的村民“偶尔看新闻”,只有11.58% 的村民“几乎不看新闻”;而在村务信息获取方面,则主要通过村民之间的日常交流、村干部上门或电话通知和村公告栏三种渠道(表1)。
2.2 村民对村民议事会制度的总体评价
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村民议事会制度得以有效落实,村民对新制度的实施也给予了较高评价。对村民议事会制度的知晓率约为77%,但仍有23%左右的村民不知道村民议事会制度(表2),这说明在制度宣传和推广上有待进一步加强;约有76% 的村民认为议事会成员的选择过程“很公平”和“比较公平”;在对村民议事会制度实施效果的评价方面,75.7% 的村民认为效果较好,通过这个制度解决了一些以前不能妥善解决的实际问题,但仍有1/4 的村民认为效果并不理想,而在定量评价上,平均评分也达到了83.3 分。
类似调查分析也表明,村民议事会作为村级公共事务民主决策的组织机构,在实施后得到了村民较广泛的认可。2009 年村民对自治制度建设的满意度达到85.7%,对村两委、村民议事会、村民监事会在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的满意度达到了85%[12]。据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针对20 个区县6 001 户家庭的调查发布的《2010 年成都市新型村级治理机制建设情况第三方调查报告》表明,受访群众对村民议事会组建、选举和运行的总体知晓率高达95.98%,对议事会决定的公正性及议事会工作的总体满意度达到95.06%[17];另据成都市社会科学院的一项跟踪调查,村民认为议事会对村民意见具有代表性、认为议事会真正决定了村级公共事务的比例和对已经实施的公共服务总体满意度,分别由2010 年的76.2%、50.4% 和61.2% 上升到2011年的84.1%、57.6% 和66.2%[18,19];罗中枢[20]调查结果也表明,村民对议事会的满意度达到88.9%,且有62% 的人认为村级公用事务应该由村民议事会决定。
注:公平性评价、效果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三个问题只要求知晓村民议事会制度的村民回答。
综上所述,其他调查与本次调查结果都表明,村民对村民议事会的实施总体上较为满意,大多数村民认为该制度的实施在解决村级公共事务上发挥着积极作用,在议事会成员的选择过程中也体现出较好的公平性,但仍有较大比例的村民认为该制度的总体效果较差。
2.3 村民个体特征对村民评价议事会制度的影响
由于模型(1)估计结果没有直接给出模型中的参数φ,因而估计得到的系数只能判断变量的影响方向,不能比较变量影响的程度,也不能分析自变量引起的边际效应。为了比较年龄、文化程度和政治关注度对村民选择概率带来的边际影响,需要进一步计算边际效应。模型估计采用了LOGIT、LOGISTIC两种具体模型表达形式并计算了边际效应(表3)。其中,LOGIT报告系数,通过正负号可以判断影响方向,系数大小没有实际意义;LOGISTIC报告比值比(Odds Ratio,即OR值),如果OR值大于1,表示该自变量对因变量有正向影响,OR值小于1 则表示有负向影响[21];边际效应则可以看出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
注:四次迭代后收敛;Pseudo R2=0.15,LR=152.01 ;***、** 分别表示在1% 和5% 的置信水平下通过显著性检验。
被调研村民的文化程度和政治关注度对其是否知道村民议事会制度有显著影响。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文化程度越高,知晓村民议事会制度的概率越大,且文化程度每提高一个层次,知晓村民议事会制度的概率会提高5.3% ;政治关注度越高,知晓村民议事会制度的概率也越大,且政治关注度每提高一个水平,知晓村民议事会制度的概率提高13.3% ;此外,估计结果表明村民年龄结构对村民议事会制度知晓率没有显著影响。这说明,村民议事会知晓率的高低与村民自身的文化水平和是否关心政事有关,文化水平和政治兴趣较高的村民,通常也对村级公共事务管理越关心。因此,农村地区居民的文化程度和政治关注度相对较低,是导致村民议事会知晓率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村民对新制度的知晓率,可能还与信息的有效传播有关。调查结果已表明,大多数村民获取本村事务信息的渠道是通过村民之间的交流和村干部主动通知,因而在对新制度的宣传和推广上,需要强化信息传递的有效性,以让村民更快更有效的掌握本村民主制度建设和村级公共事务的相关信息。
对模型(2)进行OLS稳健回归分析表明,被调研村民的年龄、文化程度和政治关注度对其评价议事会制度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年龄越大,对村民议事会制度的评价越高,且年龄层次每提高1%,对村民议事会制度的评分将提高8.4%(表4);文化程度越高,对村民议事会制度的评价越高,且文化层次每提高1%,对村民议事会制度的评分会提高5.1% ;政治关注度越高,对村民议事会制度的评价也越高,政治关注度每提高1%,对村民议事会制度的评分会提高8.3%。
注:R2=0.058 ;F统计量=10.84 ;***、** 分别表示在1% 和5% 的置信水平下通过显著性检验。
同时可以发现,村民年龄、政治关注度和文化水平对其评价议事会制度的影响力度依次递减。这充分表明,影响村民对村民议事会满意度的因素除了制度本身科学性以及其他外部因素外,还与本地村民的个人特征显著相关。文化程度和政治关注度较高的人群,往往能够更理性的判断制度改进带来的积极影响,从而愿意对新制度给予更高的赞许;而文化程度和政治关注度较低的人不能很好地理解新制度并对其缺乏信任感,导致满意度较低;年龄较大的村民或因感受到了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下的生活环境,更多的倾向于从历史角度进行比较,他们对这种过去没有的制度改进也愿意给予更高的评价。而较年轻的人群,更喜欢进行农村与城市之间甚至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横向比较,他们对这一制度改进的评价显得较为谨慎。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研究表明,超过3/4 的村民知晓村民议事会制度,且对村民议事会的实施效果较为满意,绝大多数村民认为该制度的实施在解决村级公共事务上发挥着积极作用,在议事会成员的选择过程中也体现出较好的公平性,但仍有较大比例的村民认为该制度的总体效果较差。村民文化水平和政治关注度对村民是否知晓村民议事会制度有显著影响,文化水平较高、越关心政事的村民更了解新制度,表明村民也更加关心本村公共事务。村民年龄、文化水平和政治关注度对其评价新制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文化程度和政治关注度较高的人群,往往能更理性的判断制度改进带来的积极影响,从而愿意对新制度给予更高的评价。
3.2 建议
1)进一步加强村民议事会制度的宣传工作,让村民充分了解该制度的特征和运行方式。由于村民议事会制度的知晓率并不高,仍有约1/4 的村民不知道该制度,同时,村民文化水平、政治关注度也是影响知晓率的重要原因,受自身因素的影响,一些村民还无法深入了解议事会制度的特征和运行方式。因此,有必要针对村民进行更有效的宣传,让村民充分了解该制度的特征和运行方式,让村民更有效的参与到村级事务管理之中。
2)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培养村民的民主意识和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度。村民自身的文化水平和政治关注度对制度知晓率及其满意度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在农村地区,当地居民文化素质不高和不关心政事仍是普遍现象。因此,要进一步通过提升教育水平和加强基层民主治理意识的培养,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激发其参与村级公共事务管理的积极性。
3)优化信息渠道,提高信息传递的有效性。村民之间的日常交流和村干部上门或电话通知是村民获知本村信息的主要渠道,通过日常交流的方式,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容易出现信息数量和质量的损失,而村干部上门或电话通知又增加了沟通成本,从而造成村民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本村信息。因此,应加强利用手机短信、广播、公告栏等直接传递方式,构建多元化的信息传递渠道,确保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在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优家村,67岁的农民屠龙春曾是著名的“上访八大金刚”之一,在当地远近闻名,前后共去北京、杭州上访30多次,其复杂上访经历使隔壁村村民都来找他请教上访经验,上访资料他一个人都挑不动。“以前村里村务不公开,大家总怀疑干部有问题,村民代表会议对重大问题不讨论。我们没办法,就只好上访找上级部门审计村里经济情况。现在做事公开了、透明了、有监督了,我们服了。当然就不上访了”。
屠龙春所说的变化就是在浙江省已经实施近6年多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所带来的。
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对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高度重视,提出要在完善制度规范、增强监督实效上下工夫,尤其要突出对群众关心的村务活动的监督。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随着浙江农村经济的发展,各地村干部手中权力越来越大,管的钱越来越多,在东部发达地区农村,村级可支配资金甚至上亿元。当村干部决策不民主、村务不公开、财务不规范、原有监督组织监督乏力时,谁来实施有效监督?当非党村干部违法违规,不够司法机关立案标准,纪检监察机关又无法监管时,谁来负责查处?当村民依法提出要求罢免村委会委员,村委会自身又不组织召开罢免会议时,谁来组织启动罢免程序?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应时而生。
完善村民自治
破解“半拉子”民主难题
与国情相适应,中国基层民主往往由农村起步。2004年6月,中国第一个“村务监督委员会”在浙江武义县后陈村诞生,该村村民代表、原老上访户张舍南通过村民代表直选成为第一任“监委会主任”。武义县委书记江跃进表示,制度运行6年来,该村一直保持“零上访、零投诉,零违纪,零违规收入”状态。
据悉,2009年年底,浙江省30032个行政村已经全部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覆盖面达100%。村监委是传统村“两委”之外的新增一“委”,由村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独立行使村务监督权,候选人应是非村“两委”的成员及其父母、配偶、子女、兄弟姐妹等直系亲属的村民代表。监委会成员除了党支部召开的会议外,其他会议都有权参加,直接对村民代表大会负责,一般下设民主理财、村务公开监督、重大村务决策监督、工程建设和资产管理监督等多个小组。
浙江省纪委常委张伟斌表示,从各地自治实践看,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制度相对成熟,民主监督往往比较滞后薄弱,不少地方民主选举后,民主监督没有跟上,形成了所谓的“半拉子”民主,村民自治变成了“村官”自治。
他说,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建立,较好地弥补了过去村务决策监督、管理上制度性、结构性缺陷,改变了村“两委”领导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状况,解决了村级民主监督缺位、失位、错位的问题。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为决策议事机构,以村民委员会为管理执行机构,以村务监督委员会为监督机构的村民自治组织体系在浙江已基本建成,各地也在陆续铺开。
天台县三合镇下峧村团支部书记周孝钭告诉记者,本村民风彪悍,稍有不合,再加上以前没有畅通的投诉渠道,村民很容易“干起架来”,他以前并不愿意掺和到村子事务中来。监委会极大扭转了这种局面,大家的意见得到表达,刺耳的矛盾就少多了。“现在无论工程招标还是决策,都是公开的。猜忌少了,大家就更愿意在村里做些事情”。
强化公权力监督
绝不“相互卖面子”
村村有本难念的经,涉及到钱,这本经尤其难念。嘉善县优家村村监会主任张祖旗跟记者分享了自己的一次经历。2008年5月,村委会下属的治安组在处理纠纷时不慎将闹事的外地人打伤,产生了5000元医药费,村委会认为是执行公务时发生的意外,要求集体支付予以报销。但是村民有不同意见,村监会理财小组认为这是个人过错,不应该由集体买单,因此不同意签字。最后,村“两委采”纳了村监会的意见,扣发治安组当事人1个月工资奖金作为医疗费赔偿金。
这件事情让张祖旗感慨,“以前要是有类似情况,互相卖个面子,事情也就这么过去了”。自村监会成立以来,已经4次拒签违规发票,村干部权力得到重点监督。
村监会全面加强了对村务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不仅如此,对涉及村务的重大问题,台州市还启动了村务监督两级会审制度。台州市纪委书记陈章永告诉记者,村务监督重大、复杂、疑难事务由乡镇(街道)纪(工)委主持召开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会议进行二次会审,确保问题得到公正、公开、公平的解决。
湖州市、台州市天台县则对遏制村官权力出台了更严厉措施。湖州市纪委副书记张建明表示,湖州规定本村1/5有选举权的村民联名要求罢免村委会成员,村委会未在法定时间内启动罢免程序的,经乡党委、政府同意,可主持召开村民会议投票表决。天台县纪委书记张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村委会成员与村务监督委员会出现意见分歧,可以先报镇纪委、县纪委解决,或者召開村务联席会议进行评议。如果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可以在所有村民代表都签名同意的情况下,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启动罢免程序,投票对该村委会成员进行表决。
中华全国律协全国知识产权委员会委员、高级律师戴敏华就上述措施表示,村务监督委员会被授权在特定情况下主持召开罢免会议的规定化解了村委会不愿意召开会议,由自己罢免自己的尴尬,为今后村民组织法的修改提供了前瞻性的立法参考价值,提高了村级监督组织的威慑力。
专家表示,村监会的广泛建立带来的村级财务公开、决策公开、重大事务公开也意味着创新与加强社会管理的新模式,有助于农村各项体制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有效化解越级上访
制度群的合作运转更加重要
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另一大亮点是极大地缓解了越级上访及信访问题。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浙江全省、各地市的越级上访、信访量大幅下降:2009年浙江纪检监察机关受理反映农村党员干部的信访举报同比下降6.71%,2010年又下降了15.5%。台州市纪检监察机关2010年受理反映农村干部的信访举报,同比下降7.6个百分点。2010年上半年,嘉兴市嘉善县涉及村干部信访量比2007年同期下降了34.8%,村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下降了56%。2005年,金华市纪检监察机关查处违法违纪农村党员干部621人,2010年为504人,下降了18.84%。
中央党校政法部教授赵虎吉表示,要使村务监督委员会更好发挥作用,各项制度之间协调运行非常重要,因为任何一个制度都是在制度群中运行,都不可能单独发挥持久作用。在农村基层组织中,制度群应该包括:上级管理、党支部制度化水平(尤其是公开化建设)、村委会制度化水平等。其中,党支部的制度化与公开化水平是制度群中关键的一环。
二、对不履行职责的村民监督委员会主任,经乡纪委同意,村党支部可以重新提名,提交村民代表大会组织补选。
三、村民监督委员会享有的权利
1、参与村民监督委员会组织的会议和各项活动,向村民监督委员会提出意见和建议。
2、经村民监督委员会同意,同时有两名以上委员参加,可以审查和复制本村村务管理的相关材料;
3、经村民监督委员会同意,同时有两名以上委员参加,可以对反映村级组织违反村民自治和管理的问题进行初步调查核实。
四、村民监督委员会委员应履行的义务
1、接受村民监督委员会的领导,执行村民监督委员会的决定。
2、保守秘密,遵守村民监督委员会工作纪律。
为充分发挥村民代表参政议政作用,规范村民代表的工作职责,进一步促进决策的民主化,法制化建设,特制定本规定。
一、议事内容:凡本村贯彻执行上级下达的重要任务,公益事业和公共福利、重大村务、村规民约的制定,财务收支,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村民委须召集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并广泛征求意见。
二、村民代表大会会议范围:
1、涉及村民利益的村内重大决策、决定的出台。
2、村一次性社会事业性投入在5万元以上的项目。
3、新办企业或项目投入在50万元以上的,以及大额对外投资项目。
三、议事原则:保证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得以全面贯彻执行,符合法律法规,确保上级下达的任务的完成,少数服从多数,半数以上通过形成决议和带头执行的原则。
四、议事会议由村民委员会召集:采取定期,不定期召开,议题由村委会或三分之一以上的村民或三分之一以上的村民代表提出,会议由村主任或副主任主持,特殊情况下由党支部书记召集并主持。参会人员必须达到应到会人数的三分之二,方可进行会议。
五、议事会议的程序:会前应由村委会将会议内容提前通知参会人员,参会人员根据会议的内容广泛听取意见,议事会议应首先由村主任或副主任汇报上次会议决定的执行情况,听取意见,接受监督,然后再提出本次会议内容,参会人员充分发表意见,对需要表决的应当进行表决。
六、村民代表必须认真履行义务,正确行使代表权利,并要密切联系村民,收集村民意见、建议和要求,及时向村民委反馈信息。
村实行了村民议事制度,村务公开率达99.4,年底,被授予“全省村民自治模范市”称号。
一、审时度势,调整思路,把村务公开贯穿民主议事全过程
90年代初期,招远市在对农村工作不断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在全国首创了村民议事制度,迈出了农村民主管理的第一步。这一制度的推行,首次赋予了广大农民参与村务管理的权力,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决策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形势的变化,农村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干群关系一度紧张,揭干、上访等现象不断,一些村务工作虽然经村民议事会议议过,但群众仍然不理解、不信任、不支持,导致一些正常工作难以开展。经过深入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民主议事的决策过程没有完全透明。在一些重大事情决策上虽然有村民代表参与,但由于多数村民不能直接参与决策的全过程,对决策的起因、办法、依据了解不全面,不透彻。而且虽然结果公开了,但多是事后公开,群众对决策产生的真实性有怀疑,甚至误解。二是决策实施过程缺乏监督约束。一些事情尽管经过村民会议进行了民主决策,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没有群众的参与和有效监督,有的干部在执行过程中往往走了样,变了调,把“好经”念歪了。甚至有的村民议事决定的一套,干部执行的是另一套,把村民议事当成了摆设。三是缺乏完整有效的督查评估机制。一些村民议事确定的事项虽然实施了,但事情的结果如何,干部的工作如何,最终没有说法和交待,到头来群众糊涂,干部也不明白,致使群众对干部产生怀疑,对村民议事失去信心。针对这种情况,市里组织了有关部门深入到农村进行调查,摸排问题,查找原因,研究措施。在总结分析金岭镇党员、村民两会议事制度,夏甸镇阳光政务制度,欧家夼村民主评议干部制度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发现,要彻底解决农村中的一些矛盾,必须进一步规范完善村民议事制度,在农村全方位推广村务公开,让村民参与到村务决策、管理、监督的全过程,增强村务工作的透明度,只有这样,村民才会信服、支持,村民议事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才能得到有效保证。为此,在对前段村民议事制度进行重新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招远实际,制定完善了一系列制度措施,把村务公开渗透到村民议事制度的全过程,有效地促进了村务公开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健全体制,创新模式,在村务公开中规范完善民主议事制度
98年以来,招远市把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提到了农村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把村务公开工作与村民议事制度紧密结合,配套实施,民主议事制度得到规范完善,村务公开工作也取得良好效果。
(一)通过村务公开,保障事前民主决策的真实性。主要采取三方面措施:一是扩大村民议事的范围。按照凡是涉及群众利益的都要由村民议事决定,都要及时、全面公开的原则,将原有的11项议事内容扩大到22项。大到村规民约的制定,小到一户宅基地的审批和一宗救济款的发放,凡是老百姓关心的事都通过村民议事来决定,决定后全部进行公开。二是改进村民议事的程序。过去民主议事的程序是由“村两委会议”提出议题,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直接决定。这种做法,由于村民事前对所议事项不了解,往往形成的决议或者为少数人意见所左右,或者是最终议来议去没有结果。对此,在议事程序上做了改进: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召开前5日内,将议题以明白纸或广播、专栏的形式进行公开,让全体村民充分酝酿讨论,而后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将意见收集上来,多数村民同意的立即召开会议进行通过,多数不同意的取消此项决策,相反意见基本持平的,再重新研究,提出新的议题。这种做法,既体现了决策的民主性,又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强化决策内容的公开。在公开的内容上,凡是经过村民议事会议决策的事项,实行全过程公开,尽可能具体到每个环节,每个细节。在公开的方式上,以公开栏为主,同时还采取有线广播、发放入户通知单、明白纸等方式,力求方法多样,效果直接,扩大公开的辐射面和农民的参与面。通过以上措施,提高了村民议事的公开化和透明度。群众高兴地说,以前村里决定的事公道不公道,只有天知道,现在公道不公道,心里全明了。
二、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在工作中要谦虚谨慎、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得假公济私、滥用监督权力;
三、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应当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村党支部有权对违反规定的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给予相应的处理。性质较重的,应当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进行处理。性质十分严重的,应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依纪依法处理。
四、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时间为每个月不少于集中办公一次,由主任负责如今,研究履行监督职责的重要事项,每月向支部报告工作不得少于一次;
一、明确目标任务
监委会是新产生的村级监督组织,由村支部对新产生的监委会成员依照《印台区委铜印发201012号文件》进行了简单培训,使监委会成员基本上明确了工作目标和工作程序,并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使其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二、坚持基本原则
监委会坚持在党的领导下,落实贯彻党的农村各项,充分体现和反映群众的意愿,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群众民主监督、坚持依法监督。依据“陕西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办法”围绕涉及村民利益的事项,实行民主监督,确保村级重大事项决策的公开、公平、公正。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合理安排、突出重点,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工作。
三、认真履行职责
监委会的职责就是对日常村务公开情况进行监督,自武伍村监委会产生以来,已列席村务会议两次,对村中打井工程和一组巷道硬化工程的资金来源等事项进行公开监督。
对村委会决策进行监督,在打井工程无结果时监委会积极提议,共商议案促进了引水工程的延续实施,同时提出了发展果业、发展协会、发展生产合作社职能作用的建议。
对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的决议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村干部廉洁情况进行监督。武伍村监委会对村容村貌整治,“十星级文明户”创建及卫生村创建工作一方面给予了充分肯定又提出了不少的建议,使村上的创卫工作和村容整治进展顺利。
四、掌握工作权限,依法行使监督
武伍监委会在短短的五个月以来共列席参加村务会议两次,村民代表会议一次。向村委会提交建议三项:收集整理村民建议两条,召开监委会会议一次。基本履行了工作职责、行使了监督权力,为武伍村科学发展作出了实效。
村民监督委员会是村民进行自我监督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是村级民主监督常设机构,它代表村民履行日常村务监督职责、开展村务监督工作,对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负责报告工作,发挥桥梁纽带、监督制约、组织协调、参谋助手、廉政保证作用。
典型事例一:2010年4月,正在开工建设的山槐村至板厂组的通组公路被迫停工了。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资金短缺问题;二是群众对修板厂公路的资金使用情况产生质疑。此事曾一度曝光在《西安商报》上。为此村组干部有怨言,老百姓心中有怨气。2010年12月,杨地镇纪委责令山槐村村民监督委员会组织清财组对板厂公路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清查。山槐村村民监督委员会主任王维民立即组织监委会、村“两委会”成员、板厂组有威望的群众代表组成清财组,对板厂公路建设的所有账务进行清理。经过细致清理,最终将账务全部弄清楚,并进行张榜公布,还村干部一个清白,给群众一个明白。镇政府又向县发改局请求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很快一度停工的公路又恢复了正常施工。山槐村监委会在村组财务、账务方面发
1挥了很好的监督作用,为全镇监委会职能的发挥起到了良好的带动作用。
一、例会制度。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每半年由议事会主任负责召集并主持召开一次工作会议,其议题应由议事会主任或成员确定,也可由社区居民委员会提出,在遇到重大问题和突发事件时可临时决定召开。根据会议议题可邀请社区有关人员列席会议。议事会成员无正当理由不得缺席。
二、讨论表决制度。对社区内服务性机构提供的服务质量及涉及社区公众整体利益的有关事务及时进行讨论、表决,半数以上通过可形成决议或决定,讨论表决前应广泛征求社区成员意见,表决结果应向全体社区成员进行通报。对服务质量较差,群众意见较大的社区内服务性机构,议事协商委员会经过表决有权代表社区居民拒绝其提供服务,同时向房产仲裁部门得出申请予以撤换。
三、审议修改制度。年终议事会应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和审议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报告,并对社区发展规划提出修改意见。根据工作报告和群众满意情况对社区居民委员会全年工作进行综合评定。
四、分片负责制度。议事协商委员会成员应按居民小组负责,定期联系片区群众。每月至少征集一次所分担片区群众的意见,同时负责向社区居民委员会转达片区群众的需求和意愿,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片区群众。
五、学习培训制度。议事会应结合季度例会学习相关业务知识和有关政策法规。
六、民主评议制度。社区成员和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对议事会进行民主评议,对屡次未参加会议,发挥作用较差,群众满意率较低或其它原因提出辞职的议事会成员,由议事会表决后,建议召开社区成员代表大会重新进行推选增补。
xx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工作职责
一、民主议事。议事协商委员会在社区居民代表大会授权下,代表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对社区内发生的重大问题以及事关社区公共利益和居切身利益的事务进行议事表决,代表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和社区居民对涉及多方利益的矛盾与有关方面进行协商。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主集中制,进一步提高党支部委员会(以下简称支委会)的议事质量和决策水平,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及上级有关规定,结合油田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支委会议事应遵循的原则:
(一)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决定、决议,正确处理整体与局部利益的关系。
(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努力把上级指示精神同本单位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三)坚持民主集中制,实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
(四)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党的群众路线,依靠职工群众,服务职工群众,维护职工群众权益。
(五)坚持在宪法、法律和党章的范围内活动。
第二章 议事范围
第三条 支委会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讨论研究涉及本单位发展改革和谐和加强党支部自身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事项。具体议事范围为:
(一)发展规划安排。讨论研究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传达落实上级各项指示、决定等有关事项;讨论研究单位的长远发展规划、生产经营管理目标、工作计划;讨论并审议向上级组织请示、报告的文件和重要事项。
(二)人员调整培养。讨论研究班组长及职工岗位调整、班组骨干力量配备;研究确定干部工人考核、党员民主评议结果;讨论研究职工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培训、职工带薪休假、外出疗养以及关怀帮扶困难群体等事项;讨论研究对违规违纪人员的处理等工作。
(三)资金预算使用。听取审议成本项目、科研生产费用等使用预算方案;讨论研究工时考核、奖金分配方案、误餐费使用等涉及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
(四)支部日常工作。讨论制定党支部工作计划、制度规定;讨论研究发展党员、评选表彰先进、选树先进典型等工作;研究审议党员教育管理、改选换届、党建带群建、职工思想动态分析、团队文化建设以及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等。
(五)其他重要事项。经支部委员提议或经本单位党政主要领导研究认为应当提交支委会讨论决定的事项。
第三章 议事程序
第四条 支委会由党支部书记召集并主持(或委托党支部副书记主持),必须达到三分之二以上委员到会方能召开。一般每月召开一次,根据需要也可随时召开。必要时也可以召开支委扩大会议,根据研究的具体内容,相应吸收不是支部委员的基层领导班子成员、党小组长和其他党员、干部参加。
第五条 因党员人数少、未设立支委会的党支部,可通过召开党员大会履行党支部议事职能。
第六条 凡属支委会职责范围内讨论决定的事项,必须按照民主集中、充分酝酿、集体研究的议事决策程序,并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形成决议。
第七条 在支委会讨论决定问题时,每名支部委员都应畅所欲言,充分发表个人意见。委员个人对集体作出的决议、决定如有不同意见,可以保留,也可以向上级组织报告,但不得私下发表不同意见。
第八条 支委会进行表决时,可根据讨论事项的不同内容,分别采取举手、无记名投票、记名投票或其他方式。表决以赞成票超过应到会委员人数的半数为通过,未到会支部委员的书面意见不能计入票数。在研究讨论两个以上重大事项或决策时,应逐项表决。
第九条 支委会决定的问题及讨论的过程,未经批准公开的,与会人员必须严格保密,不得泄露。
第十条 指定专人做好支委会记录,完整准确地记录会议时间、地点、内容、主持人、应到会人、实到会人、缺席人及缺席原因,表决时赞成、反对、弃权的人数,以及最后通过的议题、形成的决议、作出的决定等,并按照相关制度妥善保存。
第十一条 对重大突发性事件和紧急情况,来不及召开支部委员会会议研究处理时,书记、副书记可临时处置,并及时向党支部委员会报告。
第十二条 支委会议事时,如某项议题涉及支部委员本人或其直系亲属等,按规定需要回避的,应主动回避或告知回避。
第十三条 支委会要自觉接受支部党员大会的检查和监督。支委会决议、决定中涉及党支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必须及时提交支部党员大会讨论决定。
第四章 决议落实
第十四条 支委会形成的决议、作出的决定,要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按照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组织实施。
第十五条 支部委员在执行支委会决议、决定过程中,要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对决策进行重大调整或变更,应由支委会研究决定。对决议、决定的执行情况,支委会要及时向支部党员大会报告。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六条 支委会议事制度是加强党支部班子建设的重要内容,二级单位党委可结合行业特点,进一步明确、细化党支部委员会议事范围和具体内容。各级机关党委(总支)可根据机关工作特点,对所属机关党支部议事制度制定具体规定。党支部每年要向上级党组织书面报告支委会议事制度落实情况,二级单位党委组织部门和三级单位党委(总支)要定期对基层党支部委员会议事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第十七条 本制度由胜利石油管理局党委组织部负责解释。
1.村民会议制度
一、村民会议由本村十八周岁以上的村民组成。村民会议对本村事务具有最高决策权力。
二、村民会议的职能
(一)依法选举、罢免、补选村民委员会成员;
(二)制定、修改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
(三)审议村民委员会工作报告和财务收支情况,评议村民委员会成员的工作;
(四)更改或撤销村民委员会、村民代表会议不适当的决定;
(五)讨论村务监督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下设委员会成员的产生办法;
(六)讨论决定涉及村民利益的其他重大事项。
三、涉及村民利益的下列事项,村民委员会必须提请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方可执行办理:
(一)本村享受误工补贴的人员及补贴标准;
(二)本村集体经济所得收益的使用;
(三)本村公益事业的兴办和筹资筹劳方案及建设承包方案;
(四)土地承包经营方案;
(五)村(村)集体经济项目的立项、承包方案;
(六)宅基地的使用方案;
(七)征地补偿费的使用、分配方案;
(八)以借贷、租赁或者其他方式处分村集体财产;
(九)村民会议认为应当由村民会议讨论决定的涉及村民利益的其他事项。
四、村民会议制度和修改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以及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或者村民委员会所作的决定,必须符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符合本村的实际和大多数村民的利益及愿望。
五、村民会议由村民委员会召集。召开村民会议,应当有本村十八周岁以上村民的过半数参加,或者有本村三分之二以上的户的代表参加,所作决定应当经到会人员过半数同意。必要时,可邀请驻本村的机关、团体、部门、企事业单位派代表列席村民会议。
六、村民会议一般每年召开二次。有十分之一以上村民提议,应当召开村民会议。召集村民会议,应当提前十天通知村民。村民代表会议制度
一、村民代表会议由本村村委员会成员和村民代表组成。村民代表应当占村民代表会议组成人员的五分之四以上。村民代表的具体人数由村民会议讨论确定,原则上“宜多不宜少”。2000人以上的村的村民代表不得少于60人。妇女代表应当占村民代表会议组成人员的三分之一以上。
二、村民代表由村民按每五户至十五户推选一人,或者由各村民小组推选若干人。村民代表的仸期与村民委员会仸期相同,可以连选连仸。
三、村民代表会议由村民委员会召集。村民代表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有五分之一以上的村民代表提议,应当召集村民代表会议。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应当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组成人员参加方可召开,所作的决定应当经到会人员的过半数同意。不得以党员、组长会议代替村民代表会议。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要有专门的会议记录并存档。
四、村民代表会议所作的决定、决议,不得与村民会议所作的决定、决议相抵触,所有村干部和村民都必须遵照执行。
五、村民代表会议下设村务监督委员会。
六、村民代表会议根据村民会议的授权,讨论决定下列有关村务方面的具体事项:
(一)修改《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再由村民会议讨论确定;
(二)本村工农业生产计划及主要措施;
(三)完善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仸制,审查重要的经济承包合同;
(四)全年财务收支预算和上收支决算;
(五)新上、扩建工农业建设项目,以及兴办各种公共福利事业;
(六)各种税费、按上级规定的义务积累工的收缴、安排和使用;
(七)村集体物资的管理和使用;
(八)村级建设规划和村民宅基地安排;
(九)其他关系到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职责
一、负责组织、召集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并向会议报告工作;贯彻落实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的决定、决议。
二、组织实施本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办理本村教育、文化、交通、水利、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等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三、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教育和推进村民履行计划生育、义务教育、服兵役、拥军优属、抢险救灾、纳税等义务。督促村民依法承担法律、法规规定的费用、劳务,自觉遵守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
四、因地制宜地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移风易俗、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的新风尚。防范和制止封建迷信和非法宗教活动。
五、依法调解民间纠纷,促进村民之间、村与村之间的团结互助和睦,协调与本村的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
六、组织村民防盗、防火、防灾害事故,向有关部门反映本村的治安情况;协助有关部门对本村被判处管制、剥夺政治权利或者被判处其他刑罚,但被宣告缓刑、假释人员进行教育、帮助和监督,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和农村社会稳定。
七、依法建立健全民主理财制度,规范财务会计行为,管理本村财务,加强对村民小组财务的管理与监督。村民小组的财务收支接受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
八、向当地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建议、意见和要求。
九、依法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村级重大事项议事协商制度
村级重大事项议事协商会是在村党(总)支委的领导下,由支村“两委”成员、村民代表、村级民间组织负责人、驻村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组成。为村级管理和建设发挥协调、议事和咨询作用。
村级重大事项议事协商会议制度应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宣传和动员驻村单位和村民贯彻落实党和政府有关方针政策,增强对村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仸感,共同为村级发展作贡献。
村级重大事项议事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责是:研究讨论村民或驻村单位提出的涉及本村民管理的重要事项和突出问题,为村级管理提出解决的办法和建议;积极化解村内各种类不和谐的因素,维护村民合法权益,促进社会资源共享,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季度例会制度:村级重大事项议事协商会议每季度由议事会主仸负责召集并主持召开一次工作会议,其议题应由议事会主仸或成员确定,也可由村民委员会提出。在遇到重大问题和突发事件时可临时决定召开,根据会议议题可邀请村有关人员列席会议,议事委员会成员,无正当理由不得缺席。讨论表决制度:对村级重大事项进行及时讨论表决,参加表决的人数须达到应到会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半数以上通过可形成决议或决定。讨论表决前应广泛征求村民意见,表决结果应向全体村民进行通报。审议修改制度:年终议事会应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和审议村民委员会本度工作报告,并对村级发展规划提出修改意见。根据工作报告和群众满意情况对村民委员会全年工作进行综合评定。
民主评议制度:村民和村民代表大会对议事会进行民主评议,对屡次未参加会议,发挥作用较差,群众满意率较低或其它原因提出辞职的议事会成员,由议事会表决后,建议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更新进行推选增补。村务公开制度
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中办发[2004]17号)和浏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工作的意见》(浏办通知[2005]37号)文件精神的要求,村务必须定期进行公开,接受村民的监督。为此,特制定本制度。
一、公开内容:
(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审议的村民委员会的工作报告、评议村民委员会成员的工作情况;
(二)由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及其实施情况
1.财务情况。村财务计划及执行情况。各项收入、支出明细;财产、债权、债务和收益分配,本集体经济所得收益的使用情况; 2.本村享受误工补贴的人员及补贴标准;
3.兴建学校、道路、水利等本村公益事业的兴办和筹资筹劳方案及建设承包方案,村集体经济项目的立项和承包方案,土地包承经营方案,宅基地的使用方案; 4.征地补偿费的使用、分配方案;
5.以借贷、租赁或者其他方式处分村集体财产情况。
(三)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情况;
(四)政府拨付和接受社会捐赠的救灾救助、优待、抚恤、低保金、农村合作医疗、养老保险、党和政府对村民的各种保农、惠农、强农补贴补助资金、物资的管理使用情况。
(五)村民委员会协助人民政府开展工作情况。
(六)涉及村民利益以及村民普遍关心的其他事项。
二、公开程序:
第一步:村民委员会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有关要求,提出公开的具体项目和内容;
第二步:村务监督委员会对项目和内容进行审查、补充、完善; 第三步:提交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联席会议讨论确定; 第四步:村民委员会通过固定村务公开栏、会议、广播、“明白纸”、民主听证会等有效形式进行公开;
第五步:听取和处理村民的意见。村民对公布的内容有质疑或不真实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应及时进行调整核实,确有内容遗漏或不真实的应重新或补充公开。财务公开之前对财务事项需按以下程序办理:
第一步:经手人必须取得有效的原始凭证,注明用途并签字,证明人签字(盖章); 第二步: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签字并盖章; 第三步:村级纪检员审阅并签字(盖章); 第四步:报村主仸审批同意并签字(盖章);
第五步:由村报帐员报乡镇的财政所长审核后记账。
三、公开形式
以固定公开栏、会议、广播、“明白纸”、民主听证会等为主要公开形式,让95%以上村民了解村务公开的具体内容和真实情况。
四、公开时间
原则上按季度进行公开,每季度首月上旬为全市村务公开日。经常性工作按季度进行公开,阶段性工作到时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要根据本地实际,统一确定村务公开日期。
五、公开监督
各村要从村民或村民代表中推选3-5人组成村务监督委员会,对本村村务公开内容和项目进行清理、审核后,按照公开程序进行公开。要组织力量进行指导督查。
(一)建立意见箱,设立举报电话;
公开栏、宣传栏制作规格一般长2.4米,宽1.2米,原则上要制作铝合金或不锈钢橱窗式的公开栏;
(二)村务公开后,要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和意见认真解释、答复。确有错误的应及时纠正,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和“一事一议”决策执行情况应特别注重事前、事中、事后公开,自觉接受监督,使群众满意率在95%以上;
(三)在并村或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前,各乡要组织人员对离仸村干部仸期财务进行清理审计,并将清理结果及时进行公开,公开后,方可进行换届选举工作。村级财务管理、审计制度
一、村级财务管理制度
一、财务人员必须认真学习财政、财务、税务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努力提高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负责搞好财务工作。
二、坚持一支笔审批报帐和会计管帐不管钱,出纳管钱不管帐的原则,并切实履行财务人员的工作职责。出纳和会计有权拒绝白纸条入帐和不合理的开支,有权拒收未经经手人、证明人签字和村务监督委员会、村纪检员审核及主管财务负责人审批的票据。财务人员应主动当好村民委员会的参谋,经常分析财务情况,及时汇报财务收支情况。
三、不得以白纸条作库存现金,不得私借或挪用公款,不得将村(集体现金以个人名义储蓄;未经主管财务负责人批准,仸何人不得向村民委员会借支现金,严禁现金支出。
四、财务人员应如实提供财务发生情况,自觉接受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和审计核查。
五、加强民主监督,实行民主理财,财务人员要做到财务相符、帐物相符、帐帐相符,帐目日清月结,按季公开,清理审计。财务收支情况须交村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立卷归档。
六、村务监督委员会应定期审核会计的财务收支单据,未经村务监督委员会审核盖章的单据,会计不得入帐。
二、村级财务审计制度
一、村务监督委员会在乡财政所的指导下,负责对本村集体财务的审核监督工作。
二、审核内容主要包括:村集体资产的管理使用、财务预决算、财务收支、生产经营和建设项目的发包管理、集体的债权、债务、各级划拨或接受社会损赠的奖金、物资使用等情况,以及群众要求审计的其他事项。
三、重大的村务工作,如集体土地征用、集体企业改制、“村改居”过程中集体资产的处置、村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社会养老保险、政府发放到户的各项补贴奖金和物资等,村干部仸期届满或离仸时必须及时进行清查审计。
四、将清查审计结果报告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并及时公布,接受群众的监督。
五、在清查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重大经济问题,要及时向乡党委和乡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如实反映。
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工作职责
村务监督委员会是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并接受其委托对村务工作实施监督的村级常设监督机构,独立行使监督权,对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在乡、纪委指导和村党组织领导下,依法依规对村级事务实施监督。
一、对村党组织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情况进行监督。
二、对村级重大决策决议情况进行监督。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列席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召开的关系本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会议,监督村务决策是否符合有关规章制度,是否按照“四议两公开”等程序进行,对不按制度和程序作出的决策提出纠正建议。
三、村务公开监督。审查村务公开的内容、方式、时间和程序。如公开情况不符合规定或村民有合理要求的,应督促及时重新进行公开。
四、对村集体“三资”(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情况进行监督。督促村级组织完善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等财务管理制度,建立村级集体财务台帐,按月或按季对村级财务事项进行审查。督促村级组织严格执行各项财务制度,未经村务监督委员会审核盖章的票据,乡财务代理中心或会计核算服务中心不得入账;对有争议的票据,村务监督委员会可提请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全程监督村级集体投资项目和资产、资源处置的公开竞价、招投标活动,定期集中会审,并配合乡按规定组织会审、检查村级集体“三资”及相关经济活动事项。参与乡对村财务的审计和对村级组织成员仸期财务清查和离仸经济责仸审计。
五、对村干部廉洁履职情况进行监督。村务监督委员会发现村干部有违规违纪违法行为,要及时向村党组织、乡党委、乡人民政府和纪委反映,并协助进行调查。每年通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对支村“两委”成员及其他由村民或村集体承担误工补贴人员廉洁履职情况,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民主评议。
六、对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授权的其他事项及村民小组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监督。村民委员会印章使用管理制度
根据国办发〔2001〕52号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村民委员会印章管理使用,特制定村民委员会印章管理使用制度:
一、村民委员会的印章,由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提出意见,交村民代表会议讨论,报乡人民政府审核,由乡人民政府到所在地公安机关办理准刻手续,并到指定的厂家刻制,一个村村民委员会只能限刻壹枚印章。
二、村撤销或者合并,被撤销或合并前的村民委员会的印章不得继续使用,制发机关应及时收缴。村民委员会因故需要更换印章,制发机关应在颁发新印章的同时收缴旧印章。村民委员会印章丢失,应及时向制发机关报告并申请补发,制发机关登记并办理补发手续,且制发机关应以适当方式公布新印章启用,旧印章作废。对使用已作废的村民委员会印章的,按私刻公章行为处理。
三、村村民委员会印章要有专人保管,村党组织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仸一般不宜直接保管印章。保管人由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提名,并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由专人保管,并建立印章使用登记制度。
四、涉及贷款、承包、对外签订合同、土地征收等重大问题需使用印章时,村民委员会应及时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经会议讨论同意,并经村民委员会主仸签字后方可使用。
五、仸何人不得以仸何借口,在村民办理户口、计划生育、建房、社会救助等手续时,拒绝使用印章,也不得借机索、拿、卡、要,增加村民的负担。
六、村民委员会在届内被集体罢免的,印章由乡人民政府暂时代管,乡人民政府应在重新选举工作结束后及时将印章发给新选举产生的村民委员会。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
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中办发[2004]17号)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凡乡所辖行政区域内的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都应参照此制度民主评议村干部。
二、民主评议村干部工作,由乡党委、乡人民政府负责组织领导和监督落实,民政部门负责检查指导,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具体实施。民主评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由村务监督委员会主持。
三、民主评议的对象为村党组织班子成员、村民委员会成员,以及由村民或者村集体承担误工补贴的聘用人员及其他村管理人员。
四、参加评议人员为全体党员、村民代表、村民小组长、村“协会”会长、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学校负责人、特邀驻村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五、民主评议主要内容是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以下简称“两委”)在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的表现,重点评议以下工作实绩:
(一)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情况;
(二)贯彻执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情况;
(三)执行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支村“两委”联席会议的决定、决议情况;
(四)按年初分工的目标仸务完成情况;
(五)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情况;
(六)为村民服务,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情况;
(七)个人作风及联系群众情况;
(八)服从村党组织领导的情况;
(九)协助村、乡镇人民政府开展工作情况。
六、民主评议分“村干部个人述职、民主评议、张榜公布”等三个步骤进行,测评表由乡人民政府统一印制,评议结果由乡统一汇总、公布,并装入村干部个人档案。
七、对评为优秀的村干部,由乡党委和乡人民政府给予表扬,并与村干部使用和补贴标准直接挂钩。对连续两年被评为不合格的村干部,分别按照党的有关规定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村干部仸期届满或离仸审计制度
为搞好村干部仸期届满或离仸审计工作,特制定仸期届满或离仸审计制度:
一、离仸审计范围:村民委员会仸期届满、撤并村委员会、主管财务负责人或财务人员因工作变动、罢免、辞职等需要离仸、下仸、调仸的村干部。
二、离仸审计工作由村务监督委员会对本届支、村两委仸期财务帐目进行全面的清查和经济责仸审计。
三、离仸审计内容是:
(一)本村财务收支情况;
(二)本村债权债务情况;
(三)政府拨付和接受社会捐赠的资金、物资管理使用情况;
(四)本村生产经营建设项目的发包管理以及公益事业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情况;
(五)本村资金管理使用以及本村集体资产、资源的承包、租赁、担保、出让情况,征地补偿费的使用、分配情况;
(六)本村五分之一以上的村民要求审计的其他事项。
四、清查审计结果要及时向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报告,并在村务公开栏内公布,接受村民的监督。
五、对清查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向乡党委和乡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如实反映。村民委员会工作移交制度
为保证村民委员会工作正常运转,建设好高效、廉洁的村民委员会,特制定本制度。
一、村民委员会在换届或村级区划范围调整后,原村民委员会应在十日内将公章、办公场所、办公用具、财务帐目、固定资产、工作档案、债权、债务等分类别、分项目逐项登记造册,及时移交给新一届村民委员会。
二、届期未满如有村民委员会成员辞职、离仸、罢免、变动等情况,应在十日内将原负责的工作及时移交给村民委员会。
三、村民委员会工作移交由乡人民政府或村民选举委员会负责主持,在村党组织的监督下进行。
四、对拒绝移交或无故拖延移交的,乡党委和乡人民政府、村党组织应给予批评教育,督促进行移交。在移交过程中发现有重大问题的,村干部和村民可以向所在地乡人民政府事或者纪检监察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有关部门反映,并及时依法处理,确保移交工作及时到位。
村民代表联户制度
为提高村民代表参与重大村级事务的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水平,真正行使村民代表的职责,加强村民委员会与村民的沟通和联系,确保“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落到实处,特制定本制度。
一、村民代表联户户数根据本村的具体情况确定,一般每位村民代表联系三至五户为宜。
二、村民代表应定期或不定期走访联系户,经常向联系户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传递致富信息,帮助联系户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村民代表应把村需要决策的重大村务,事先告知联系户,广泛征求他们的意见,并将村民的合理意见或建议收集整理,再反馈到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
四、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对村民代表收集的联系户、广大村民反映的合理意见或建议要认真听取,积极采纳,并研究解决办法,适时作出答复解释。
【村民监督委员会议事制度】推荐阅读:
村民监督委员会职责06-03
镇村民监督委员会运行情况06-27
村民议事会章程07-26
村民议事会记录范文09-19
村民议事会工作职责10-19
村民委员会选举规程09-30
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批复06-13
北京市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06-27
村民委员会推选候选人主持词07-15
我区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宣传工作总结07-15